❶ 高中語文快速提分技巧有哪些
語文復習要對照考綱,對已復習過的各考點全面鋪開,毫無遺漏地構建框架結構圖,做到心中有數,不留盲點。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關於高中語文快速提分技巧,歡迎大家閱讀!
1高中語文快速提分技巧
高考語文提分技巧:注重識記積累,基礎分分必爭
高考試題中的中低檔題,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為此,我們要特別注重落實這項工作。例如,對所需背誦默寫的64篇 文章 的復習,就沒有任何速成的技巧,考生必須要記牢、記准,動動手,把平時的易錯字常寫寫,逐篇過關。對於 成語 題、病句題,要注意反復放到語境裡面去理解為什麼對,為什麼錯。文言文的翻譯練習要堅持,最後階段要做到字字落實,寧少勿錯。
高考語文提分技巧:回顧典型 作文 題, 作文素材 每日積累
要把已經訓練過的作文材料結合自己當時的典型問題再看一看,吃透 提示語 ,並劃出要點;要注意選引材料不要照抄,尤其要注意是否點題、扣題。同時,擬題避免擬怪題,要一目瞭然;開頭不必標新立異,實際入題;結構不能一段到底,句末要加句號;字數不能少於800字,也不要超太多;不會寫的字換個字塞進去,不留空格,更不要在卷面上塗改。此外,盡管高考日益臨近,但仍要堅持作文素材的每日積累。
2高中語文詩歌鑒賞技巧
高考語文提分技巧:對照考綱說明,梳理板塊框架
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於高考這場硬仗而言,這里的「彼」即指「考試內容」。所以要對照考綱,對已復習過的各考點全面鋪開,毫無遺漏地構建框架結構圖,做到心中有數,不留盲點。同時,還要對照結構圖回憶聯想圍繞這些知識點考過哪些題型,每個考點又是怎樣的出題方式、解題步驟和答題 方法 。要把零散的習題整合成類型,「一個習題就是一個類型」,對其進行深入細致的探究,不要停留在一知半解上。
高考語文提分技巧:建立習題檔案,反復思 考研 讀
有的同學到了復習後期還在盲目做題,結果是題目雖然做得多,但仍然是在同一個知識點或是同一類題型上失分,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注重典型例題的 總結 ,不對照自己的錯題 反思 ,更不對錯題歸檔整理。
殊不知,失分點就是增分點,所以,後期復習要注意運用不同顏色的筆對作業進行勾畫圈點批註,加強解題後的反思並捨得花時間再次鑽研歷屆高考試題,領會其命題風格,對典型習題做好歸檔工作。
3高考語文快速提分技巧
1. 系統梳理語言運用和文言文基礎知識
利用零散時間,系統梳理語言運用和文言文基礎知識,切實做好查漏補缺工作。
2. 集中閱讀現代文經典文章
集中閱讀現代文10篇左右經典文章,把握其文體特徵、基本思路和命題傾向,並對經典題型認真訓練,比較自己的答案和標准答案,找出差距,研究分析,找出規律,掌握技巧,形成能力。
3. 集中研讀經典作文素材
集中研讀涵蓋自我、社會、自然等方面的10至15個經典的作文素材,重點積累15句相應的 名言 警句,回顧自己中學以來的心路歷程,整理高中以來自己最為關注並形成個人一定見解的問題、現象、理念等,研讀 高考作文 發展等級的評分標准,寫幾篇最能體現自己特點和水平的限時作文,從而提升高考作文的應考能力和信心。
4. 認真完成經典語文試題
認真完成3至5套經典語文試題,以保證試卷訓練手感和速度(包括月考、模考)。
4高考語文快速提分答題技巧
「詩眼」或「煉字」型題
設問方式:
①對詩中某句某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為什麼?
②從某兩句中分別找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一個字。
③此詩某聯某句中的哪個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覺得:這兩個字中
哪個更好?為什麼?
④某字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是什麼?
解答提示:古人作詩常追求一字傳神。設計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出這些經古人錘煉出的字,妙在何處。回答問題時,不能就字論字,應放回句中,結合全詩的意境、題旨和詩人的感情來分析。
答題要點: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個更好;
②解釋該字在句中的語表義和語里義;
③展開聯想和想像,把這個你認為「好」的字還原句中描述景象;
④點出該字表達了什麼感情或烘託了怎樣的意境。
示例:如王灣《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兩岸失」的「失」字,與「湖平兩岸闊」的「闊」字,哪個更好?
[答] ①「闊」字更好。②闊是空闊、開闊之意(這一步有時可並入一點來說)。③春潮把江面變得渺遠無際,兩岸顯得格外寬闊。④「闊」字,直接抒發了詩人視野更加開闊的強烈感受。(此題只答「闊」字好,不作具體分析不給分。卷面回答時,一般可省去序號,這里分點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驟或要點。下同。)
❷ 高中語文說課稿
高中語文說課稿模板(通用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准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說課稿模板(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教學目標
因為大部分學生對詩歌閱讀感到困難,所以我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有意識地降低難度,引導學生對整首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然後重點講解思想內容方法的知識。通過訓練讓學生掌握把握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方法,然後利用這個方法訓練能力,提高學生在試卷上的得分能力。所以,我的教學目標就是:
1、把握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出題者的意圖,有針對性地答題。
二、說教學方法
學生對古代詩文鑒賞有一定的畏難心理,而且平時在披閱試卷的時候也發現學生這個題目的得分較低。所以,我首先要讓學生破除這種畏難心理。只有不懼怕了,才有可能做好。我便在開始的時候給學生講解高考有關的知識,同時使用風趣的語言。目的是讓學生了解高考,消除學生對這個題目的畏懼心理,同時放鬆學生的心態,活躍課堂氣氛。
再次,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自己上黑板做題。先不做任何的提示,讓學生把自己的錯誤展示出來,然後有針對性地講解,以期能突出重點,有的放矢。然後總結方法,方法總結出來以後,再做相關的題目提高能力。體現學案導學,自主探究,自我展示,精講啟發的教學思想。
三、說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我利用學生對詩歌熟悉的現狀進行導入,同是用一個誇張的句子讓學生知道自己的身體里流淌著詩歌的天賦,然後來一個轉折,指出學生在考試的時候做這個題目時的困惑。有困惑,我來幫你解決。以此引起學生的注意力。
2、授課過程
講解高考考綱關於這個問題的相關規定。注意引導學生回憶相關的詩歌名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進行高考題目的相關講解。首先講解題目,題目是一首詩歌的重要部分,在很多情況下是詩眼的所在。在這首詩歌裡面,題目就給出了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等要素。這些要素是學生掌握文章內容的一個重要提示。然後重點講解「故園」、「折柳」。通過「故園」讓學生把握詩歌鑒賞中重要字詞的作用。重點講解「折柳」這個詞,一個是有關「折柳」的典故,「柳」和「留」的諧音;另一個是關於《折楊柳》這個曲子,以及曲子的內容。
在講「柳」和「留」諧音的時候,我沒有直接把他們的諧音關系說出來。因為學生利用自己的學習過的知識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如果直接說出來,那麼學生就不能夠深入思考,沒有思考,收獲就不會大;也不能夠訓練他們把已學過的知識和從來沒有見過的知識聯系起來的能力。所以,我就旁敲側擊,說了「道是無晴卻有晴」這個詩句,側面點撥,讓其有頓悟的感覺。如果學生通過這種聯想發現這個「秘密」,他就很有成就感!
再次,針對題目講解。首先要讀題目,在讀題目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對出題者的語言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可以得出出題者在題目中給你的提示,以及出題者所要考查的方面。然後讓學生上黑板板書答案,這個實際上是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學生的錯誤應該有一定的代表性,那麼這樣可以了解學情,提高講題的針對性。講解出學生在答案正確的部分和不正確的部分。重點講解學生正確的答案是從哪裡來的,學生不正確的答案是怎麼來的,怎麼才能夠得到正確的答案。
在講解第二個學生的板書時,我首先表揚學生的板書,一是鼓勵這個學生,二是給其他同學的一個信號,這樣的書寫就是好的,你應該有這樣的書寫。然後表揚學生在答題方面的條理性:分條列敘。答題的規范性是回答這類題目的一個重要方面,必須在平時的教學中持之以恆地進行培養。
根據我選擇的詩歌的不同,我針對各個不同的詩歌採取了不同的策略。第一首詩歌是我重點講解的,所以,我讓學生讀詩,然後從題目入手,細致分析文章的內容。然後就題目進行分析和把握。在講題的過程中進行相應的拓展,以期學生能夠對這首詩有一個全面的把握。第二首我就讓學生自己分析,稍微做一些指點,以此讓學生掌握剛剛總結出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的能力。第三首詩歌我就完全放給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生發表自己對這首詩歌的看法。但是,最好的答案我心裡是有譜的:只有分析到「梅」與「人」
這個層次,才能說學生把這首詩的思想內容讀通了。第四首詩歌我直接就把它作為了課後作業。這樣可以讓我把精力集中到重點問題上,又可以讓學生有自我發揮的時間和空間。使我的課堂盡可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再一個就是關於課堂上的語言。雖然我平時不是很愛說笑。但是,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愛這門課的一個前提是使他覺得這門課有意思。我利用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的特點,在課堂語言中盡量讓學生體會到語文是一門多麼有趣的學科,從而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風趣的語言可以調節課堂氣氛。輕松的課堂氣氛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而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如果對這門課不太感興趣,時間長了就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同時,我也是用我的這種語言把一些難以表達的東西用一種客觀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使學生在課本和習題中看到的高不可攀的東西變成自己生活的東西。讓學生明白:語文的外延使生活,在生活中學習,更要從生活中學習。日常的積累和觀察,經常的反思和總結是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四、說板書
我的板書沒有什麼特色。但是,我在設計板書的時候注重體現這堂課前後環節之間的緊密聯系。一環扣一環,學生看完以後能夠回想起這堂課的開始、重點和結束。
古代詩文鑒賞
高考相關內容
試題講解
找詩眼
方法指導 重煉字
抓名句、含義豐富的重點句
加強練習
五、說達標訓練
我的達標訓練實際上是分布在課堂的兩個訓練題目裡面進行的。第一個是對所講方法的訓練,是讓學生熟悉所學習過的方法。第二個難度稍微大一些,是讓學生站在出題者的角度進行一個逆向思維,從而更好地把握出題者的意圖,更准確地答題。
六、教學反思
這堂課上我注意環節緊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給學生犯錯誤的機會,然後針對其錯誤進行重點講解。大部分學生能夠把握古代詩文鑒賞在思想內容方面的方法並在做題的過程中予以運用。學案導學的功能得到發揮,學生聽、說、讀、寫都得到鍛煉。在課堂教學中,活躍的課堂氣氛,風趣的語言是一個法寶,而我的語言算不上風趣和幽默,確切的說是通俗。我以後應該在這個方面多加努力,讓自己的`課堂語言風趣起來。下午,我講課所用班級的語文老師來向我要最後一個題目的答案,說他們班的學生說應該趁熱打鐵把後面的題目講完。我沒有讓這些學生浪費時間,沒有讓聽課的領導老師浪費時間,我感覺就是我的欣慰。
結束這堂課以後我對我的教學進行了反思,加上其他領導和老師對自己的指點,認識到我的教學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課堂的時間安排不合理。課堂開始的時候,我講的過多。到了後來時間就緊張了,學生做題的時間少了,耽誤了學生的訓練,也使自己的課上的不夠完整。課堂的前半部分我應該少講,學生能夠讀的讓學生讀,能夠自己看的讓學生自己看。
第二,雖然有調動學生的表現,但是調動的不夠充分,特別是在讓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我只是讓一個學生進行板書,然後按照這個同學的答案進行講解,那麼就等於忽視了大部分同學,而且容易給這個同學造成信心上的打擊。因為,這個學生的答案肯定不是完美的。黑板上板書答案在放大優點的同時也放大了缺點,而且,講題又注重講缺點,所以,這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以後可以多讓幾位同學上黑板板書,然後讓幾位同學進行評分、評價,相互討論。還可以讓學生討論,自由發言,找出他們答案中的合理部分組合成答案,大部分同學都有一種參與的成就感,學習的信心就會越來越足。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課是高中語文小說單元的一篇重點課文,是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不論是從思想性還是從藝術性看,都具有極高的欣賞性,堪稱千古佳作。《項鏈》以其精巧的構思,出色的心理描寫、意味十足的結尾被廣泛傳誦。學習本文,可以讓我們進一步體味作為短篇小說巨匠的莫泊桑作品的魅力;學習本文,可以為學習《陳奐生上城》打下基礎;學習本文,還可以讓我們領略到外國小說的無窮魅力。學習本文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還可以從思想上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確定教學目標
1、確定依據
1)那麼鑒賞小說可以從小說的人物形象、小說的語言、小說的主題、小說的結構及小說的描寫技巧等方面著手。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對小說的主題、小說的結構及小說的描寫技巧進行鑒賞。
2)本文的特色:本文構思特別精巧,作者為主人公設計了一個由逆境到順境,然後再墜入了逆境的曲折經歷,安排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情節。這些出人意料的情節,一次又一次的擺布著瑪蒂爾德的命運,開著瑪蒂爾德的人生玩笑;演繹著瑪蒂爾德的命運悲劇。瑪蒂爾德的心理,瑪蒂爾德的性格,瑪蒂爾德的命運均在這曲折的情節中實現。
鑒於上述原因,我將本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A、知識目標:
1、分析小說的情節,體會小說精心的構思和巧妙的布局。
2、分析深刻、細膩的心理描寫,評價人物的性格特徵,進而發掘人物的精神世界。
3、整體閱讀小說,客觀、全面地評價瑪蒂爾德的形象。
B、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抓住線索,快速梳理小說情節的能力。
2、培養學生多角度審視小說人物的能力。
3、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展開思維的翅膀,培養學生仿照原文風格寫作的能力。
C、德育目標:體味人在物質與精神世界中的執迷和追求,以及這種追求在現實的限制下的無奈、荒誕與虛幻。以及由此產生的人的本性的堅持和女扭曲。從瑪蒂爾德身上吸取和發揚人性中善的力量。培養學生的同情心、責任感,讓他們明白生活中發生的一切不幸,可能都將與自己有關,要學會關心、尊重他人,不斷提升自己的心靈,完善自己的人格。
三、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
對瑪蒂爾德的解讀,傳統的理解,人們常常從單純的階級論出發,忽略了從人性的角度去詮釋這一人物,所以,如何引導學生鑒賞和評價瑪蒂爾德這樣既有虛榮心又有誠實、堅強、善良品質德復雜人物,是本課重點;探求隱藏於悲劇後面的根源是本文的難點。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介紹對莫泊桑作品的情節的相關評價。
二>、品讀本文情節和心理描寫
導入新課後,要求學生抓住項鏈這一線索,在項鏈前分別添加6個不同的字來概括本文情節,再由學生找出情節中的高潮部分,最後由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原文分析:本文是如何體現「處處出人意料,處處又合乎情理」的情節特點的。賞讀情節後,要求學生按照情節找出描寫瑪蒂爾德心理德句子,並加以概括,再據此指導學生初步探討瑪蒂爾德的性格。
三>、重點難點的突破:
1、仿寫:
兩個話題中選擇一個,要求突現人物的心理及性格。
A、如果沒有那份請柬。
B、「啊!假的」
2、結合課後題對瑪蒂爾德定位,並要求從原文找出依據,同組討論後,選派代表發言。
3、形象對比分析:將瑪蒂爾德與簡愛對比分析。引導學生發現瑪蒂爾德追求的不合理性。
4、引導學生對瑪蒂爾德德的肯定評價。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A、俗語說:「人無完人,金無赤足」;B、多面人。
四>、作業
續寫該文,注意盡量模仿原著的寫作風格。
五、板書設計:
情節————心理————形象
羨項鏈——痛苦不堪愛慕
項借項鏈——忐忑不安虛榮瑪
失項鏈——驚慌失措堅強蒂
鏈賠項鏈——悲苦不堪誠實爾
還項鏈——輕松欣慰善良德
識項鏈——當頭一棒
一、說教材地位和教師的主要任務
《氓》是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第二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氓》這首詩語言障礙並不大,結合課下注釋學生能夠理解《氓》的基本意思,進而體味出詩歌的情感;所以我教授這節課的主導思想就是:以教師設問引導,學生自學領悟為主。盡力把新課改的精神融入到整個課堂中去。
對《氓》這首詩歌,作為一名教師,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要帶領學生去「傾聽」那個兩千多年前的聲音,不斷把學生帶入一個新的思想和感情的空間,使學生感受和體驗平時極少可能直接感受和體驗到的事物情感,幫助學生努力感受和理解文本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並在這種感受和理解的基礎上發現文本本身的美。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體會賦比興的藝術手法。
2.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課堂的討論重點放在鑒賞層面:體會分析理解:
(1)人物在特定處境下的復雜情感;
(2)表達復雜情感時所採用的表達方式。
3.深入挖掘,體察人物命運的偶然與必然,推測判斷人物未來的人生命運,從而引發更深刻思考。
三、說教學設想,從教師層面說。
我主要通過三個問題來組織課堂,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文本;發現和理解婚姻失敗之後的嚴肅與冷峻,引導學生對我們自己現實人生的關照;產生對這個弱女子的同情,提升他們情感價值觀。
從學生層面說。
引導學生一切從文本出發,自由讀,整體讀,個別讀。實現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
引導學生進行課堂討論,辯論、探究。實現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作者之間的充分對話。在活動中讓學生「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個性化閱讀」。把語文教學活動落實到學生的「學」上,從而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和語文素質。
從教學環節層面說。
倡導語文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我要做的就是:努力構建一種開放、和諧、愉快的,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真正凸現的新型的學習環境,為學生創造一個學習知識的平台,喚起學生學習的動機,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從而讓學生能在課堂上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獲,同時也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
我是從這三個方面來設計我的課堂的,具體的課堂流程也會隨著這些因素發生變化。
四、教學過程
1、導入:自古以來,愛情就是文學中永恆的主題。「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寫出了男子追求心愛的女子的不懈和幸福;「蒹葭(jiānjiā)蒼蒼,白露為霜。所謂尹人,在水一方」,寫出了愛情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悵,迷惘;「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那是愛情中的男女相思之苦,這些都是詩經當中描寫愛情的詩篇。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詩經》,來繼續感受古代青年男女的愛和恨吧。
2、自由誦讀,尋找稱呼。
自由朗讀文章,尋找詩歌中女主人的對男主人公稱呼的微妙變化,你會發現女主人公的情感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5分鍾)
第一章里,先是稱「氓」,也就是一個陌生的小夥子,說明女子對他毫無認識;接著稱「子」,「子」是對男子的尊稱,這時,女子已經跟他很熟了,把男子當作朋友了看待而尊重他了。
第二章就稱「爾」了,這是兩人感情很好以後的親昵的稱呼。
第三、四章而稱之為「士」,視其為一般的路人,感情上已經淡漠了。
最後兩章連「士」也不稱呼了,心裡積攢的怨氣使她連提也不想再提這個人了。
這是女子沉浸在自我的敘述中,由於感情的變化,不自覺地選擇、轉換指稱,從她對男子的稱呼中我們可以看出兩人感情的發展,很有意思,耐人尋味。
板書:戀愛---------婚變-----------決絕
3、二讀詩歌,關照女主人公感情的變化,學習「比、興」的藝術手法
思考淇水在這幕悲劇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在詩歌中淇水出現了幾次?展現出女主人公怎麼樣的思想性格?運用了什麼手法?(多媒體展示)
明確:她在文中出現三次,她是婚姻悲劇的見證者,當初情意綿綿的送別,後來歡喜披著紅蓋頭嫁過去,再後來帶著受傷的心痛苦回來。她見證了這一場由美麗愛情開始最後以悲劇收場的失敗婚姻。
「送子涉淇,至於頓丘」,第一次:甜蜜、期盼、依戀、幸福(板書)純真痴情,活潑熱情&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第二次:痛苦、追悔、怨恨、傷心(板書)勤勞能幹,任勞任怨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第三次:失望、委屈、憤恨、決絕(板書)冷靜決絕,堅強果斷
在課堂活動中,根據學生的反應,我可能會適時的用下面瑣碎的問題,引導學生回到2600多年前,走進女主人的內心世界,讓學生真正與主人公對話。
導致氓變心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這場婚姻中我有沒有責任?
除了婚姻的不幸外,還有那些因素給了她痛苦?
婚姻的不幸和娘家人的不理解、不支持哪個更能女主人公的悲哀和痛苦?
女子從這場愛情中總結了哪些經驗呢?她用什麼藝術手法來闡述這個道理?
女主人公最後做出了什麼決定?反映她性格哪一面?
女主人離婚後還有沒有可能獲得幸福?
4、討論、辯論分析婚姻悲劇原因
為什麼如此一個集中國傳統美德於一身的良家婦女為何會被休棄呢?(學生討論辯論)
1.性格決定命運
2.女子容貌色衰
3.男子變心
4.社會原因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蜀道難》,以下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和學法以及教學過程三個方面做解說。
一、教材分析
《蜀道難》選自人教版普通高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本單元是唐代詩歌單元,單元學習目標是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入詩歌的意境,提高對詩歌的感悟能力.高中語文新課標對詩歌閱讀的要求是:加強誦讀,在誦讀中獲得情感體驗和心靈共鳴。本文是李白在長安時為了送友人入蜀而作,屬於一篇古體詩。
依據新課標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考慮到學生實際情況,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了解李白豪邁飄逸的詩歌特點,整體感知詩歌寓意。
2.反復誦讀,鑒賞詩歌的意境美,了解詩歌的寫作技巧
3.提高學生閱讀鑒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為:把握與體味詩歌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是:提高學生閱讀鑒賞能力
二、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因此,我確立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誦讀法、討論法、啟發法、點撥法。只有反復的誦讀學生才會理解詩歌的美。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其參與討論才能激發學生的個性見解。當學生陷入迷途時,教師要適時的啟發、點撥。
教是為了學,教師的教授只有在學生那裡轉化為學習的能力,才是教育的真正意義。我所任教的班級屬於音樂班,學生語文基礎較好,並且思維活躍,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所以,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本課根據詩歌的特點採取誦讀、賞析、背誦的步驟。
教學手段上我採用多媒體教學,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刺激。
三、教學過程
本課我計劃一課時完成,具體教學步驟如下:
【環節一】、導入新課。
由學生回憶李白的詩句導入,大多數學生可能會想到「床前明月光」「飛流直下三千尺」「白發三千丈」等詩句,由此得出李白詩歌一個很大的特點,奇特的想像,誇張的表現手法。從而引出《蜀道難》。此環節意在由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引發他們更大的學習新課的興趣。
【環節二】、認識李白。
此環節由學生課前預習,課堂自主發言完成,既可以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又可以幫助教師了解課前預習情況。
【環節三】、誦讀感悟
詩歌學習重在誦讀,所以,此環節首先設計由學生推薦一名學生來朗讀,初步感受詩歌意境。然後師生共同欣賞flash配樂朗誦《蜀道難》,用視聽的手段來展示詩歌意境,將詩歌內容形象化、具體化。此時,學生的情緒已被詩歌感染和打動,再以配樂的形式讓學生學生集體朗誦,加深理解。
【環節四】、討論文本
學生上一環節通過充分地感受詩歌,已經有較深的印象,本環節主要用討論法、啟發法來理解詩歌內容,分析藝術技巧。新課標對古詩文的學習要求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教師鼓勵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討論解疑.把提出的問題交給學生解決,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並且培養了團結協作精神。教師在這個環節要給予正確的點撥。
例如當學生討論本首詩歌的主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不同的說法,最後確定一種最有據可循的說法「送友人入蜀」。做到尊重學生的個性的同時又使理解不發生偏差。這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在藝術技巧上,由於學生對誇張這種修辭很了解,所以會很容易發現原文有多處誇張時,而學生沒有意識到的手法,則需要教師點撥。
例如學生提到「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時,教師要適時的補充虛實結合的手法。
這樣,看似無序地問,實際在潛移默化中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而且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性相結合.
【環節五】、拓展延伸
課件展示李白的《送友人入蜀》,評析詩歌主要運用的藝術手法並且與《蜀道難》進行比較閱讀。此環節意在擴展學生課外知識,同時深化對教學重點的理解。
【環節六】作業設置
背誦詩歌。意在通過背誦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一)單元特點與本單元總的教學目標
本冊第二單元是一個詩歌單元,教材主要內容為唐詩宋詞。單元總的教學目標是希望通過本單元的教學,提高學生對我國古典詩詞的感悟、品味、以及評價、鑒賞的能力。
(二)課文特點以及課文在單元中的地位
雨霖鈴是本單元第八課《詞七首》中兩個教讀篇目之一,另外一篇是豪放詞代表作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而雨霖鈴則是婉約詞風的傑出代表。該詞以「離情」為線索,描繪了情人之間難舍難分的依依惜別之情,是柳永的代表作。
二、教學目標:
根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的基本理念,我希望通過對這首柳詞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對柳永其人及其詞作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並理解,掌握柳詞「虛實結合,點染相彰」的藝術手法(知識與能力目標);在此基礎上,關鍵是要提高學生解讀意象,品味語言的能力,進而提高對作品的評價鑒賞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當然,同時也希望通過對本詞的教學,提升學生對古典詩詞的審美情趣(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三、教學方法: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我將採用誦讀法,討論法,以及情景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
四、教學過程:
根據「新課標」「構建開放、多樣、有序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在"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的指導下,我嘗試著設計了「誦讀感知——講解品味——評價鑒賞」三位一體的教學流程。結合授課對象已經是高二學生這一具體學情,再加之柳詞本身具有通俗易懂的特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將不再對字詞作重點講解,而是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來創設情境,讓學生真正走入文本,親臨美的現場。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將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不僅讓他們參與課堂討論,而且還將把詞的下闋交給學生自己來解讀,讓他們親自體驗「細讀文本,品味語言」的樂趣。希望通過這樣的設計與安排,能夠讓學生在內化知識的同時,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並提高自身的口語表達能力。
以上是我的說課。
;❸ 跪求高中語文之學習妙法!
我覺得興趣其實是最重要的老師,還有,我是今年高考的考生對於高考的題目類型等也是有很強的感覺,下面我就語文素材的積累和語文學習中如何處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給您一些建議。
第一點,要多接觸一些文學氛圍很強的報刊雜志,這樣既可以接觸到一些很有文學底蘊的作品,(每本文學刊物都有很多經典作品等我們欣賞)。同時,這些刊物又有著鮮明的時代氣息,與現在的生活緊密相關,從多個角度反映我們現實生活。我們學校中經常訂的刊物有《語文報》,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我們的學習。也向大家推薦《作文與考試》刊物,上面有很多的作家作品,很有教育意義。
其次,我還要強調一點,身邊有材料不意味著真的可以利用這些材料,就像我們統一訂的刊物,雖然每個同學都有,但是同學們的利用程度就不一樣,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培養一種善於運用材料的意識,有一種對於材料的渴求感,才可以真正的對身邊的材料感興趣,這種興趣,也是我們語文教學一線的老師應當及時培養的,多鼓勵,多褒揚,才會培養出一個有一個的語文愛好者。
第三點,我認為,我們就生活在語文素材的包圍中,何謂語文?語言與文學,我們每天的談話,就是語文研究的范圍。培養對語文的感覺,是積累素材的一個關鍵,更是運用素材的關鍵。多看一些電視的訪談節目,就是一個很好的幫助。訪談節目,訪的就是我們這個社會上頗有些成就的人物,他們的談話往往是充滿著智慧的,學習他們的語言是一點,學到一種文學的思維才是我們運用素材的關鍵。
第四點,注意記錄,有時我們老師也會有這樣一種感覺,有的時候記得有一個相關的例子或者是什麼資料,但就是想不起來了。這就要求我們要多看勤記,喜歡,就抄下來嘛!如果沒有時間,到學校的復印社復印也可以啊!
第五點,多接觸一些名著。有人可能認為,這好想與我們的第一點重復了吧?其實並不然,一部名著,有時候就是一個社會,保羅天地萬象,品人文之大觀,收萬物之博大。比如《紅樓夢》吧,光是古詩詞就可以出好幾本書,這也體現了我們中華文明的博大。其中的每一首詩詞,都是一個高等的材料,是非常吸引人的眼球的。而且其中有好多的判詞與酒令,都是一些單句,用作文章的題目,那真是畫龍點睛之筆啊!
第六點,要學會運用素材,學會提高自己的素材的質量,從多年的教學經驗可以看出同學的語文學習的差別就在語言的運用,知道這個材料還不能結束,要學會用精妙的語言把見到的材料運用起來,才真正達到了我們的目的。這也是文學創作的真正目的。
處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
第一點, 要學會找所閱讀的文章的閃光點。我們中學中所選擇的閱讀文段,有的是名家的名作,大部分是我們不太常見,但是特別有韻味,特別有文學底蘊的文章。可讀性是非常高的。這些文章,看似高深莫測,對我們的同學的寫作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但只要老師引導同學真正找到自己折服於這篇文章的地方,就像同學們感動於《荷塘月色》景色描寫的細致動人,就像同學們為《背影》中的老父親的形象而感動落淚。這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寫作素材。
第二點, 說到寫作素材,從所閱讀的文章中找到寫作素材也是一種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方法。我們閱讀的文章,大部分是一些專業的作家所做的文章,他們所用的素材,都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後才做出的,很有品味的價值。而且,他們用來抒情的文段,都是很有文學韻味的,從中尋找一些自己認為很有感觸的文段資料,就是自己將來再作文的新鮮的血液。
第三點, 如果說我們從文章中直接提取有用的素材是提取它的內容的話,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方向,那就是文章的結構。一片文章,特別是成熟的議論文或散文,都是有一個嚴密的結構架構的,學習架構文章,是學習寫作的一個重要方向。
第四點, 除了內容和結構,我還想單獨談一談寫作的方法,學習文章的寫作方法,並用於自己的文章中,是我們教學的重點,像是反面襯托,借景抒情都是可以採取的方法。像有同學寫記敘文,寫自己的心情不好,就從周圍的事情怎麼怎麼不順眼開始寫起,最後自己想開了,就寫出一些正好相同的事情的積極的方面。這就是從劉心武先生早年的作品《熄滅》中獲得的經驗,運用襯托與對比的手法,讓文章顯露出很多的亮點。
這是從閱讀中學會寫作的幾點方法,但我想我們也沒有必要完全改變我們傳統的教學方法,從文章的各個要素開始分析,同學們應當都可以找到自己所喜歡的地方,可以對自己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幫助。
下面再談談寫作對閱讀的影響。其實與前面道理不謀而合,只是我們做的時候老是有所顧忌,其實同學的習作與大家的文章相比,雖然在底蘊與其它各方面綜合功底上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文學的角度,使用的作文之法,都是可以做一番細致的分析的。
第一點, 分析同學的習作,可以鼓勵同學找出其中所運用的手法,如果覺得太過死板,可以讓同學說出在他來說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往往運用手法最多的地方也是印象深刻的地方,這樣在互動與鼓勵之中,同學們對於這種手法就會有更多的興趣,可能也就會主動去運用它。
對於同學所運用的素材,也不要輕易放過,這正是「現身說法」的好時機!可以讓作品的作者來談談自己是怎樣從發現這個素材一直做到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之中的,也可以讓其他同學談談有沒有見過類似的資料,可以進行補充。這樣不但讓同學們積累了更多的素材,也激發了同學們積累素材的興趣。這是很符
❹ 你如何正確把握和駕馭語文必修教材的教學將你的具體做法進行歸納梳理,進行理論提
新課程語文必修教材的教學必然會遇到許多突出的矛盾,請你分析這些將產生的矛盾?你如何正確把握和駕馭語文必修教材的教學?將你的具體做法進行歸納梳理,進行理論提升;將你的規劃,你的設想,你的困惑等等寫可出來。
新一輪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師在教學理念上有很大程度的更新,課改的精神已經能夠較好地滲透到日常的教學行為中。一年多來,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當前的教學改革中也出現了一些矛盾與問題,因此,我就新課程語文必修教材在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在新課程語文必修教材的教學中,必然會遇到許多突出的矛盾,主要有:
第一、教學實際與教材編排的矛盾。新教材以專題組織單元是一種教材編寫上的重構和創新,它力圖通過對傳統選文和單元結構編排的顛覆,把語文的工具性功能通過語文的人文性功能傳遞出來,這無疑給語文教學帶來一股清新的空氣。但是按照專題編排的類似人文讀本的教材缺少系統性和操作性,能否顧及學生理解能力的現狀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否與教師的教學水平相吻合,還需要時間和實踐來檢驗。
第二、教材選文的多樣性與典範性的矛盾。《語文課程標准》提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一方面是彰顯語文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是「多、快、好、省」地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迅速提升。在教材的選文上,應該按照《語文課程標准》的要求,注重「時代性」和「典範性」,也應該體現「多元性」,比如有的必修教材當代文學選文多,現代文學選文少,且忽略了一些現代散文旗幟性人物的經典之作,這應該說是對「時代性」與「典範性」辯證關系的片面性認識。 第三、教材篇目多與課時少之間的矛盾。教學內容太多, 按正常的教學方式處理教材,根本不可能完成教學任務。教材新,容量大,課時緊,教材如何選用,時間如何安排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在新課程改革實施的這段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學生、教材以至學校、社會、自然環境這些課程的構成要素中,教師是一個關鍵的要素。作為課程的主體之一,教師在普通高中新課程的開發、建構、實施等許多環節中,發揮著主導的作用。
(二)教師如何進行新課程的教學,如何正確把握和駕馭語文必修教材的教學,關乎高中新課程的成敗。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處理好整體感知與局部切入的關系,要做到整合教材,重點講解。
語文新課程強調閱讀的整體性,在目標中特別強調「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關於文學作品的「教學建議」也提出「重視對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體感知和把握」。這是基於閱讀鑒賞主體和客體兩方面的特點而提出的基本原則,是符合閱讀鑒賞基本規律的總體要求。由於以往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肢解課文,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不良傾向,這一強調具有現實針對性。但同時我們也要防止不能抓住課文的重點,不善於從局部指向課文整體,將整體把握變成大而化之、架空立論的傾向。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處理好局部與整體的關系顯得十分必要。因此,教師在備課時,首先應該通讀教材,弄清課文的重點和難點,抓住關鍵句段或關鍵詞語作為切入口,來帶動對文本的整體理解,對文本的結構、作者的情感、表達所用的語言及修辭的研究,甚至段落的切分、標點的運用,一個字、一個詞的推敲,常常會對深入理解整體意義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對課文的解讀把握好基本理解與多元解讀地關系,要做到綜合安排,專題研究。
基本理解是基礎,多元解讀是提高。把同類的文章放在一起作為一個專題研究,不僅學習效果好,而且節省時間。仔細分析研究必修一教材,我們可以設計成以下幾個專題來教學:現代詩專題,包括現代詩的起源、演變、代表流派和作家,以及詩歌朗誦;古代歷史傳記散文專題,包括文言文基礎知識,傳記散文特點;寫人記事散文專題,包括寫人的手法(作為重點教學),記事的方法;新聞專題,包括新聞的相關知識,如何讀新聞、看新聞;報告文學專題,包括報告文學的相關知識,如何寫報告文學。 也由於此,課標關於文學作品的教學特別強調「注意作品內涵的多義性和模糊性,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建構文本意義」
閱讀是對話,對話存在於讀者與文本之間,同時受著讀者和文本的雙重製約,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文本的確定性是對話的前提之一。因此在教學實施中,教師要敢於引導,善於引導。首先,要創設自然生成問題的氛圍,使學生有「疑」敢「問」;其次,對課堂上生成的問題要及時作出判斷,想一想它有沒有價值,跟文本有沒有關系,與教學目標有沒有聯系,值不值得討論探究,然後作出調整。重視學生意見,不是「放羊」,而是一個從無序走向有序的生成過程。在教學中重視理解性閱讀,主要鑒於兩個方面的原因。從學生方面看,一般來說,學生還沒有成長為一個「理想的」讀者、「有能力的」讀者,因此閱讀教學的實施必須考慮學生的接受視野、知識背景和理解能力,選擇展開對話的適當層面。從文本方面看,它有作者設定的特定空間,有自覺的創作意圖,是具有某種確定性的,或者說是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統一,對它的理解還是有正誤、是非之分的,要防止對文本的任意解讀或明顯的誤讀。
三、在作文教學中處理好觀點正確與感情真實健康的關系;
關於「表達與交流」的學習目標,新課標強調學生的感情真實健康是第一位的。我們應重視課標規定的目標中「書面表達要觀點明確,內容充實,感情真實健康」「表達真情實感,培育科學理性精神」等要求,為此,強調學生要「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有感而發」「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這相對過去大綱在作文教學方面只籠統地要求「做到思想感情健康,內容充實」,顯然更為突出地強調了對學生作文的真實性的要求。課標「教學建議」也指出:「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但也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課標根據新的理念,界定寫作「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而不是一系列寫作知識和理論的堆積,或單純寫作技巧的演練,所以特別強調「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寫作慾望」。這樣,自然就把寫作教學的過程看成引導學生培養健康的寫作心態和良好的寫作狀態,在寫作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過程。
四、在語言表達上,處理好基本功與有創意地表達的關系;
新課程強調有個性地表達,鼓勵有創意地表達,這與重視語言表達基本功並不矛盾。表達與交流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實際的表達交流能力,具體來說,就是課標「教學建議」中所說的:「寫作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寫作教學要重視表達實踐,把力氣花在培養學生語言表達的實際能力上,夯實觀察生活、體驗情感、搜集素材、調整思路、遣詞造句等表達的基礎;不要過多地傳授寫作知識和理論,而只需在寫作過程和關鍵處適當點撥。
五、 處理好課堂內外結合與課外延伸學習的關系;
把課內和課外結合起來,就使教學時間無限延伸開來。「梳理探究」是人教版新教材的一大亮點,可如果教師連看都沒看一下,殊為可惜。要完成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是有辦法的。一般教師習慣於閱讀課文學完以後,再處理其他內容。探究梳理內容放在模塊結束以後進行,有些匆忙。每個模塊學習初始,有計劃的安排專題研究,每個模塊學完之後進行交流總結。比如,對於「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我們就可採取如下方法進行。先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搜集新詞新語並整理;然後,各組選派一名代表上台講解本組收集到的新詞新語,其他小組作記錄,時間可安排在早讀,這樣就不佔用教學課時了;最後,各小組將自己搜集和全班交流時記錄的新詞新語整理歸類,相互交流整理,再寫成論文,每組交一篇,教師批閱後,進行小結。以上學習均安排在課外,而且也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能力,並提高了作文能力,可謂三全其美。
六、把握好讀、背、寫、說相輔相成的關系;
多讀:新課標對「閱讀和鑒賞」提出的要求是「高中三年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以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於 150萬字。
多背: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要「重視文言文的誦讀和背誦」,「誦讀古代詩詞和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現在的學生不重視積累,我們定期舉辦「默寫考查」或「記憶競賽」,及時驗收,做到段段清。
多寫:多寫首先包括對漢字書寫的要求,我們舉辦了「鋼筆欄位位測試」,一段時間後,重新認定,督促學生寫好漢字,優秀的書法作品展出,激勵大家練好字。
多說:實行自由、開放式課堂教學,對於學生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動力和活力,不斷激起學生的探索、發現、聯想、想像和表現的慾望和願望,讓學生的思維、心理狀態處於開放狀態,為學生的思維創設一個更廣闊、更自由的空間。
課程改革的過程,是一個長期內化沉積的過程,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創新的過程。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在教師,教師是新課程理念的執行者、完善者、創造者,檢驗一位教師是否真正是新課程理念的執行者、完善者以致創造者,很大程度體現在其課堂上。
(三)下面談談我對閱讀教學中的幾點困惑 :
一、如何讓學生在熱鬧的閱讀教學中收獲更多?由於新課程強調學生主體,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到空前發揮,凡是已經接觸新課程的老師都會親身感受到,現在的閱讀課堂氣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活躍。這一熱鬧的景象在進入新課程之初,曾讓我們興奮了好久,但後來卻出現了一個我們沒有想到的意外現象:許多學生在課堂上說的頭頭是道,但動起筆來往往是抓頭撓耳,筆不成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常見的活躍分子,在考試中做閱讀題時往往一蹋糊塗、一敗塗地。於是,一個不得不讓我們共同深思的問題擺在我們的面前:如何讓學生在熱鬧的閱讀課堂中收獲更多?
二、如何讓學生的低起點漸近新課程的能力高要求?新課程還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對學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課內的整體感知、文本賞析與探究到課外的閱讀體驗與積累,無論是從質還是從量,其具體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在大力提倡創新教育的今天,這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無疑是好事,但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能力基礎普遍較差,語文的閱讀能力層次普遍低下,要想在短期內達到新課程的能力要求,我們教師要做的還有很多,有時我們更多的感愛是無所適從,前途茫然。
三、關於自主、合作、探究問題。
1、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大部分學生學習被動,他們的自主學習流於表面,每堂課非得老師給一個框架才行動起來,有些基礎差的學生即使給框架也無法動起來。
2、怎麼指導學生去合作,在合作過程中,學生的認識膚淺,討論的答案單一,沒有新穎獨到的見解,學生發言面不廣,所以導致合作活動成了徒勞。老師在合作學習中指導能力欠缺。以前語文教學收的太緊,現在又放得太開,老師的知識貯備,組織能力還待提高。
3、怎樣指導學生去深層次的探究,往往所謂的探究游離於文本,有時鑽牛角尖,甚至一些毫無價值的話題,這些都是由於學生的生活閱歷、知識積累、思想認識水平,環境的影響等造成的。
語文教學,我們在傳承傳統語文教育經驗的同時,更應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創新精神,最終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教師是語文新課程的建設者,我們必須在新課程改革的實踐中,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直面這些矛盾,探求解決這些矛盾的方法,積極穩妥、合理有序地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當然,我們的時代是一個開放的時代,一個多元文化並存的時代,也是一個尊重個性發展、提倡開拓創新的時代!中學語文教材肩負著這個時代賦予它的歷史重任,要做好這項工作確實很難。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都行動起來,成功自然會離我們越來越近!我們的課堂教學就越來越優化,教學質量就會逐步提升。
❺ 語文必修一教學計劃
時間過得飛快,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那麼如何輸出一份打動人心的教學計劃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語文必修一教學計劃(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單元任務分析
1、本單元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主要內容:
本單元學習的是古代記敘散文,有記政治、外交的風雲變幻,有記傑出人物的嘉言懿行,學習本單元既可以從中領略古人的才華和品德,又可以欣賞和借鑒敘事的藝術。幫助學生掌握閱讀古文的基本技巧及敘事藝術表現手法,引導學生思考、領悟,以便為後續學習應用性打基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2、本單元在整套教材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
從整本教材來看,教材的編排側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而本單元學習的這些文言基礎知識與能力都是閱讀鑒賞古文必不可少的裝備,是學生學習整套高中語文教材中古文知識的基礎部分,更是學生全面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重點學習任務。所以以本單元為突破口,鍛煉學生提要鉤玄的能力,加強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為以後學習各類奠定文學基礎,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
3、學生情況分析:
對於初中到高中的過度問題我們一定要把握好,怎樣引起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教學目標。這需要老師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問題,學生的實際情況是教學的出發點和起點。想辦法把抽象繁瑣的知識具體簡單化,讓學生多讀、多思考、多總結。
二、教學目標
1、三維目標(總體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左轉》《戰國策》《史記》等的文學常識;掌握基本的文言文知識,比如:課文中出現的詞類活用、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字、特殊句式等。
(2)能力目標:掌握提要鉤玄的閱讀方法,概括的故事情節;引導學生領會古代散文的語言魅力和敘事藝術。
(3)情感目標:讓學生正確認識歷史,客觀評價人物性格特點。
2、具體實施(分目標):
《燭之武退秦師》:了解《左轉》有關的文學常識;側重學習本篇中精彩的人物語言——說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讓學生能夠理清思路,簡單概括故事情節。
《荊軻刺秦王》:了解《戰國策》有關的文學常識;側重分析荊軻這一英雄人物的性格特點。讓學生掌握古代記敘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鴻門宴》:了解《史記》有關的文學常識;要求學生在對項羽、劉邦兩個集團各人物性格特點把握的基礎上,客觀評價歷史人物及准確概括故事情節。
三、重難點
重點:教會學生提要鉤玄的閱讀方法,即讓學生學會抓住關鍵詞語,概括的敘事脈絡,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難點:人物性格特點的把握與公正客觀的評價歷史人物。
四、教學方法
《燭之武退秦師》:以講解法為主,輔以誦讀法(分角色朗讀),讓學生體會精彩的人物語言。
《荊軻刺秦王》:以講解法為主,輔以誦讀法(分角色朗讀),讓學生領會荊軻的英雄精神。
《鴻門宴》:以講解法為主,輔以討論法,朗讀法,讓學生客觀的評價歷史人物。
五、教學資源
教材、多媒體、音頻、視頻等。
六、課時安排
《燭之武退秦師》:2課時。
《荊軻刺秦王》:2課時。
《鴻門宴》:2課時。
通過一年半的教學,從整體來看,所任教兩個班級的學生好的習慣(課堂聽講,記筆記,發言提問)正在逐步養成,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也有了明顯的轉變,語文的綜合能力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提高,下面根據初一期終考試成績進行具體分析如下:
目前兩班級學生學習自覺性不強,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知識難度的增加,加上現在根據課改的精神對教學目標進行的調整,本學科更加註重考察學生理解,運用能力,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個別優秀的學生來說是如魚得水,但對我們這樣中學的絕大多數學生來說,並非福音。因此我們的教學必須未雨綢繆,因此,我們在繼續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時,還應加強對課改的學習與研究。
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發展對語文的新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像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每堂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6)作文教學,貼近生活實際,富有生活氣息,靈活命題,形式多樣,多寫隨筆,讀書筆記,嘗試互批共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利用課外實行培優輔差,力爭整體提高。
8)引導鼓勵學生成立課外學習小組,培養合作精神,開展互助互幫,實行一幫一學習語文,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9)優化作業管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加強課代表,小組長的模範帶頭作用和監督作用,力爭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
10)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11)利用競賽,學科活動法等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會,辦手抄文學報,鍛煉能力,提高興趣。
12)課前一分鍾演講,包括自我介紹,新聞消息,小故事,成語解說等,鍛煉表達能力。
13)組織3-4次辯論,培養思維及口頭表達和語文知識的運用。
14)組織采訪和調查至少一次。
15)要求寫一篇小論文。
16)做好開頭的扭轉工作,扭轉以往不良的學習習慣。
17)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樹立起學習語文的信心。
18)開展網路輔助教學。對家庭有條件的同學鼓勵和指導他們利用語文教育網多學習一些課外閱讀,優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
一、教學任務:
完成必修一和必修二的教學,全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解題能力;講練結合,夯實基礎,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充分准備。
二、學情分析:
本屆高一學生由於入學成績總體偏低,故情況不容樂觀,初中基礎普遍不夠扎實,閱讀能力、分析鑒賞能力及對文章整體感知能力均令人擔憂,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重視語文。所以,在對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探索改進講與練的方法並努力提高效益,就成為這一階段教學的重中之重。
三、教學目標: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不斷地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和培養語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研究性學習習慣。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強文言文閱讀教學,靈活運用語言文字,強化寫作指導,提高口語交際能力,不斷地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精神,努力開發有活力的語文新課程。
四、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必修2分為「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四個部分。前3個部分納入課內學習計劃,「名著導讀」在課外自主安排。
(一)必修1
本冊教科書「閱讀鑒賞」部分所選的課文,既有寫景抒情的詩歌散文名篇,也有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實用文章。4個單元分別是:情感與意象(現代詩歌),提要鉤玄(古代敘事散文),品人與品文(記敘散文),博觀約取(新聞、報告文學)。「表達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從寫作內容的角度訓練記敘文的寫作,寫作專題分別是:《心音共鳴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親近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徵》《人性光輝寫人要凸顯個性》《黃河九曲寫事要有點波瀾》。「口語交際」專題為《朗誦》。「梳理探究」設計的專題有:《優美的漢字》《奇妙的對聯》《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名著導讀」介紹了《論語》和《大衛科波菲爾》。
(二)必修2
本冊教科書「閱讀鑒賞」部分4個單元分別是:情趣與理趣(中外抒情散文),含英咀華(詩經、楚辭、漢魏六朝詩歌),情景交融(古代抒情文),對話與交流(演講辭)。「表達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從寫作方法的角度進行記敘文的訓練,寫作專題分別是:直面挫折學習描寫,美的發現學習抒情,園丁贊歌學習選取記敘的角度,想像世界學習虛構。「口語交際」專題為演講。「梳理探究」設計的專題有:成語,中華文化的縮微景觀;修辭無處不在;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名著導讀」介紹了《家》和《巴黎聖母院》兩部長篇小說。
五、主要措施:
1、認真學習。學習新教材、新課標,明確課標對高一年級的要求;認真鑽研新教材,扎扎實實備好課,講好課,充分發揮課內45分鍾的效力,科學支配時間,注重教學效果。
2、提高備課質量。對每一個單元每一篇課文,都要詳細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基點、疑點,設計好課堂練習,靈活處理教材。
3、作文教學依據教材編寫體例,完成教本上的「表達交流」訓練,但又適當超越教材。調動學生參與作文批改與點評,提高批改實效。重視自能作文,要引導學生、要求學生多練筆,教師認真批閱。教師適當做做「下水作文」,以期評點學生作文時心態主動、親切,真正撓到癢處。本期擬做大小作文8~10次,課外練筆若干。
4、充分利用《語文讀本》擴展學生的閱讀面,培養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積極開展周末閱讀活動,每周精選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現當代美文和文言短文,提供給學生閱讀,努力通過學生的自身積累和教師的指導,從閱讀習慣、語感等多方面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5、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自學,引導他們自主鑽研課文,自奮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學習特點,拓展課堂內容,深化課文理解;要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鼓勵學生相互切磋,相互討論。
一、指導思想:
明確《語文課程標准》中「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課程目標」,並以此作為教學的指導思想,貫穿落實在每一個教學環節。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
3、遵循共同基礎與多樣選擇相統一的原則,構建開放、有序的語文課程。
二、教材分析:
蘇教版語文必修一分為四個板塊,共設計39課時:
(一)向青春舉杯(活動體驗)
(二)獲得教養的途徑(問題探討)
(三)月是故鄉明(文本研習)
(四)像山那樣思考(活動體驗)
必修二分為四個板塊,設計41個課時:
(一)珍愛生命
(二)和平的祈禱
(三)歷史的回聲
(四)慢慢走,欣賞啊
三、教學目標及任務:
我們准備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堂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而合作學習有利於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有利於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因此,我們鼓勵學生在個人鑽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學習活動,善於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為了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我們提倡並實施在課堂上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提高組織教學和引導學生學習的質量。
組織學習小組,開展合作性學習。落實課前預習疑難問題收集制。課堂教學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努力創設交流、表達空間。
(二)多閱讀,開闊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學上安排的閱讀內容外,我們將充分利用圖書館和網上的資源,讓學生閱讀更多的課外知識,同時要求做好摘記,寫讀後感、隨筆等,這樣,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理解文章內容的水平,訓練學生學會自己找資料,既達到開闊學生的視野又積累資料的目的。
(三)評價策略。評價是一種檢測激勵機制。對學生完成練習的情況做出評價,能使學生形成競爭意識,激勵他們不斷進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運用評價策略要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過去,我們一味強調終結性評價,用百分制、劃分等級等方法來評價學生完成練習的情況,缺乏形成性評價的意識。因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評價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主動參與精神,認真負責的態度,注意發現並及時表揚他們取得的微小進步,淡化學生之間的差異。同時,練習評價的形式要多樣化,克服過去那種學生練習由教師裁決的單一模式,除了教師評價,還可讓學生互相評價,學生自我評價,或讓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從而在評價活動中,既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的興趣,又培養評價意識、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能力和進步的信心。
四、學情分析:
本學期初次擔任高一的語文教學工作,總體而言,學生基礎較弱,計劃性較差。因此,語文基礎知識、文學、文化積累成為軟肋,需要進一步加強積淀。同時,要培養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
五、主要工作:
1、加強備課鑽研。
加強對教材的鑽研,努力理解新教材的編排意圖,實現教與學的目標。努力追求課堂教學「實」與「活」,強調課堂效率,在40分鍾內讓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學有所疑。
2、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輔導,利用好早讀課、課間和夜自修時間,加強學生自查、自我管理。作業精選精批,及時校對講解,表揚優秀,鼓勵後進。
3、以多種方式增加學生背誦積累文言文的興趣。努力增進學生語文知識、文學常識的積累。
4、培養學生良好的高中語文學習習慣,幫助他們掌握一些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為以後的語文學習打好基礎。
5、每個專題精講1-2篇,學習重點放在文言文教學上。以「課」為例,舉一反三,側重能力的全程培養,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變教師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自讀課」必以學生自學為主,強調自學課型的內在特點和學法指導,不可將「自讀」與「教讀」兩課型作簡單化「一刀切」的辦法處理。
一、指導思想
以語文新課標為指導,以學校「新課改」、本學期工作計劃和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為參考,切實提高全組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業務水平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落實常規工作,夯實基礎,增加課外閱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一般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提高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挖掘潛能,提高素質。
二、教學內容與重點
人教版語文選修本教材《先秦諸子散文》《語言文字應用》。
教學中要重在培養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指導與寫作能力的訓練提高。
三、教學基本原則
1、立足教材,服務高考
教學中我們要做到立足於教材,服務於高考。教學中既要突出文體的特點,講清課文內容要點,又要結合考點的設置,進行有針對性的前瞻性教學。
2、探究創新,推進課改
繼續推進「自主、探究、合作」的「352高效課堂」學習方式的探索與研究。
教學中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自學,引導他們自主鑽研課文,得出自己的認識與結論,而不要搞大一統,一言堂;要突出研究性學習特點,拓展課堂內容,深化對課文的理解,而不要淺嘗輒止,小富即安;要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鼓勵學生相互切磋,問難質疑,共同提高,而不要死氣沉沉,機械呆板。
四、具體措施
1、落實集體備課
明確職責,分工合作,同心協力,面對新教材、新內容,充分發揮大家的主觀能動性,實行資料資源共享,按照學校要求,每次備課都要有中心發言人,詳細解說本單元甚至於某一課的重點、難點、考點、疑點,要提出教材處理意見。備課組在聽取這些意見後細致討論,達成共識。導學案形成定稿,每個人修訂的部分分配到人,出了錯的題目,由備課人和修訂人一起承擔責任。
備課,做到四個落實:課件、教學設計、配套習題(課內課外相結合,可以是自己擬的,也可以是拼版的,但不要隨意拿來一份充數)、相關資料(有形的材料),一定要注重可用性和適用性。
我們力爭每周的集體備課,大家可以互相交流。研討的內容也可以豐富多彩,課例研討,教材質疑,經驗交流,就是自己教學上的一次失誤,也可以說出來,避免我們之中的其他人犯同樣的錯誤。
2、相互觀摩學習
本學期備課組要多聽課,在老教師上示範課的同時,備課組之間還要經常性聽課,多借鑒吸收,多取長補短。學校組織的課堂教學,凡是要求本組成員參加的,必須工作做到位,人數都到齊,講課有準備,聽課有記錄。本學期全體組員聽課不得少於10節。
3、強化課堂常規
課前三分鍾演講;每堂課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對教材的理解要力求廣(有拓展)、透(求深入)、准(沒有錯誤)
4、做好周考、月考安排
周考、月考命題要及時、准確,有針對性,切忌臨時抱佛腳,隨便組接;考試時要人人到位,在班上監考督促;批改試卷要及時認真。
5、嚴格考勤制度。公平對待每一個組員。
以上幾點是從我們老師的角度談的,以下說的是對學生的要求:
6、強化閱讀積累
字詞(包括成語)積累,文學文化常識積累,格言警句、華詞麗句的積累。
學習情況,要勤檢查,多督促。
7、強化古文背誦
系統整理必修一至必修五中的所有需要背誦的篇章,以專集的形式印發給學生,並通過晨讀時間反復誦讀與檢查,強化記憶,豐富底蘊。
8、進行專項訓練
鋼筆字訓練,不作統一要求,可因班而異,爭取開展一次書法競賽。大作文每二周一次。
一、指導思想
隨著高考的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考綱、新課標、新高考模式、新命題角度對中學語文教學和高三語文備考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們應該順應高考的改革趨勢,在全面總結以往成功經驗、充分調研各校高三語文復習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針對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依託精選的優秀復習資料,制定合理的復習備考計劃,有條不紊地推動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高考應試能力的提高,力爭通過師生一年的共同的努力,實現來年高考我校語文學科上線率和優秀率都有新的突破,為20年我校高考再創佳績作出的貢獻。
二、教學內容
1、高中語文教材第五冊、第六冊重要篇目的教學。
2、高中語文讀本第五冊、第六冊相關內容的選講。
3、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第四冊要點的回顧與整理。
4、第一輪復習:高中語文考點知識系統梳理、歸納。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的障礙。
5、第二輪復習:強化訓練,查缺補漏。
6、第三輪復習:應用能力提高:研讀考綱,回歸課本,看糾錯本,重溫部分考點的重要內容,准備作文,做真題,調整狀態,進入考試時間。
三、教學設想
這一學年的教學任務繁重,我們將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教學進度,以期獲得的教學效果:
1、高中語文教材第五冊、第六冊的教學,我們將擇取重要的篇目,培養學生各類文章的閱讀能力,圍繞高考考點要求,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相應的主觀閱讀題答題能力。
2、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二冊、第三冊、第四冊的復習中,著重要點的回顧與整理,鞏固已有的感性認識,同時引導學生嘗試著進行理性歸納,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溫故而知新,為總復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3、高中語文考點知識系統梳理、高考應考技巧指導與能力訓練中,主要介紹高考最新信息、發展動態,分析考試大綱,評價近年高考試卷,預測命題趨勢,歸結語文知識的學習及語文試卷的應考中的實用方法技巧。簡言之,就是專題復習,梳理知識,解讀政策,預測命題,指導學法,指點秘笈,示範解法,規范答題,綜合訓練,提升能力。
四、學生情況分析:
分析我們學生的實際,弱點主要表現為:
1、沒有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2、基礎知識掌握不夠;
3、見不多,識不廣,導致鑒賞拓展創新沒有依託;
4、語文答題的規范意識欠缺;
5、學生普遍不重視語文學習。
五、具體教學措施:
1、結合高考,把五六冊的課文劃分為現代文、文言文、詩歌三大塊,將它們的教學目標與高考的對應點結合起來,分別確定為:現代文(主要包括第五冊的文學評論、小說和第六冊的說明文)-----在鞏固快速閱讀文章整體上把握文意的習慣的基礎上,側重提高快速篩選有效信息和深層次分析歸納文章觀點的能力;文言文------以第五、六冊的課文為綱,歸納、整理1-4冊的文言文的常見實詞(古今異義,一詞多義)、常見虛詞、特殊句式等,強調以新帶舊,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詩歌------根據第五、六冊詩歌的體裁、題材特點,把握其中景、物、事、典與詩人所抒之情、所述之理的內在聯系,鼓勵學生歸納整理讀懂一首詩歌的基本方法。
2、梳理單元知識,建立知識系統,授課與測評結合,定期進行單元測試,知識點復習,邊練邊測。
3、文言文的閱讀,主要是實詞的積累,虛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句式強化訓練,在此基礎上,理解人物的行為實質和思想內涵。
4、現代文採取精讀文章、分點設題、演練評點、歸納提升的訓練,有層次的提高學生能力。
5、強化語文積累
充分利用早自習,督促學生復習鞏固高一高二背誦默寫過的課文和教材上出現過的語文知識,幫助學生夯實語文基礎,提高語文能力。
6、強化作文訓練的系統性
考慮學生作文實際及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趨勢和閱卷現狀,作文訓練採取循序漸進、逐點落實的思路。大體上,單周為作文指導,訓練題(即小作文)由各語文老師自定;雙周訓練題原則上應統一。
作文訓練暫分點如下:
高考作文全程訓練
a、基礎等級寫作訓練
(一)寫作技巧訓練
1、審題
2、立意
3、選材
4、構思
5、行文
6、擬題
7、修改
(二)文體寫作訓練
1、記敘性文章寫作
2、議論性文章寫作
b、發展等級寫作訓練
(一)常規性發展寫作訓練
1、善於分析(訓練目標:深刻)
(1)透過現象深入本質
(2)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
(3)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2、善於敘寫(訓練目標:豐富)
(1)材料豐富
(2)善於描寫
(3)形象豐滿
(4)意境深遠
3、善於表達(訓練目標:有文采)
(1)詞語生動,句式靈活
(2)善於運用修辭手法
(3)文句有意蘊進行排比句、轉折句、比喻句、對偶句、是字句、因果句等文采訓練。
(二)創造性發展寫作訓練
1、善於突破(訓練目標:有創新)
(1)構思精巧
(2)推理獨到
(3)想像獨特
(4)有個性特徵
2、善於出新(訓練目標:有創新)
(1)見解新穎
(2)材料新鮮
❻ 高一語文正確運用成語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必修)的內容分「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四個部分,其中「梳理探究」是體現新世紀高中語文課程改革精神的教材內容,它和「閱讀鑒賞」「表達交流」一起納入課內學習計劃。受傳統教學習慣的影響,我們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往往重視「閱讀鑒賞」「表達交流」部分,忽視甚至無視「梳理探究」部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指出,通過高中語文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該在五個方面獲得發展,其中第一個方面就是「積累整合」,第五個方面是「發現創新」,「梳理探究」就是根據這兩個方面設計的,理應得到重視。「梳理探究」是一項全新的內容,屬於開創性的工作,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供借鑒,對教師而言,這部分的教學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同時又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在此本人嘗試就必修②「梳理探究」之「成語:中華文化的微縮景觀」這一專題進行教學設計。
成語的梳理,教材提供了三個方面,即「成語的來源和結構」「成語的運用」「成語與文化」。「成語的來源和結構」側重成語的理解。通過對成語來源的梳理可以了解很多重要的古代典籍,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厚學生的文化積淀;對成語結構的梳理也有助於學生理解成語,但由於語文學習淡化語法,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很少學習語法,再加上語法本身的復雜,成語結構的分析可能會降低學生對成語梳理的興趣。從「成語與文化」方面梳理可以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古代科技發展水平等。但漢語成語數量眾多,包羅萬象,中華文化的內涵有多豐富,成語的內涵就有多豐富,而本課內容的教學時間只有1至2課時,如果不能找准梳理探究的角度,就可能導致教學內容表面化或片面化,難以實現教材所說的「我們通過這個窗口,可以窺見中華文化的全豹」。「成語的運用」包含了成語的理解又高於成語的理解,學習成語的主要目的就是正確理解並熟練運用成語,而成語的運用又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密切相關,較容易引起學生的梳理興趣。但「成語的運用」也是寬泛的,需要把這一教學內容具體化,考慮到人們常誤用成語,因此把這一專題的范圍縮小為「正確運用成語」。要求學生搜集媒體誤用成語的例子,以正確理解容易用錯的成語,豐富其成語積累,並強化其正確運用成語的意識。
二、說學情
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學過不少成語,但對多數成語一知半解,對誤用成語的現象不夠敏感,因此要求他們搜集媒體誤用成語的例子時,他們感到新鮮有趣又表示為難,不知道哪些有錯,哪些沒有錯。報刊上有不少誤用成語的例子,但不可能也沒必要一本一本一篇一篇去查找,可以通過網路搜集他人整理出來的資料。高一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又正在學習信息技術課程,他們能在課外利用網路搜集資料,並用Powerpoint做出課件以便在課堂上交流梳理探究的成果,這樣把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起來,效果會更好。問題是,雖然學生是全縣最優秀的,學習能力較強,但多數學生住校,在教室以外用電腦不方便,上網不方便。這就更需要強調學生之間的互助合作。
三、說教法設計
本教學設計擬實踐以下教育教學理念:
1.把握好「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
高一學生已經有一定的成語積累,如果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成語接龍,或者做「__目寸光、老__舐犢、__視眈眈、守株待__、望子成__、畫添__足」這類的填詞練習,也許學生會很高興,課堂會很熱鬧,但學生原有的成語庫不見得有所豐富,知識水平不見得有所提高。高一學生掌握的成語量還不大,絕大多數學生還不懂「罄竹難書」「處心積慮」「炙手可熱」等成語,或者聽說過這些成語但不會正確運用。讓學生梳理容易用錯的成語,這樣的學習任務有一定的挑戰性,又不會太難,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使學生對學習既有興趣又有信心。
2.由課內到課外,提供更大的學習空間,引導學生自己學習。
語文學習中要有「大語文」觀念,「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學習的課堂時間有限,但課外學習語文的時間更多、空間更大。學生處處可以學語文,關鍵是教師能否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能。本教學設計強調學生在課前、課外的准備,學生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在課外搜集、整理資料,課堂只是學生展示學習成果和交流學習心得的舞台。
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教育是非常特殊的`藝術,學生必須自己能學習才行,要努力使語文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的過程。
3.積極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分組搜集媒體誤用成語的例子,小組內互助學習,然後各小組之間在課堂上交流成果,互相學習,課後各小組合作把容易用錯的成語按類型整理成一本小冊子,和同年級其他班級交流,全年級共享成語梳理探究的成果。合作學習有利於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有利於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努力讓學生學會協作和分享。
4.把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起來,使學習更高效。
學生搜集資料可以利用網路,展示梳理探究成果可以利用Powerpoint軟體、多媒體技術,這樣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使語文學習更方便高效,同時又在語文學習中鞏固信息技術知識。
5.教師要做好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教師要強調學生主動學習,又要加強對學生的點撥和指導。這堂課對教師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的要求較高:課前,教師既要調動學生參與成語學習活動的熱情,又要根據學生情況進行恰當的分組,指導學生搜集、整理資料;課上,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梳理探究成果的匯報交流,要根據生生(主講學生——班上其他學生)互動情況作糾正或引導或補充,教學內容更多地在課堂上生成。
四、說教學過程
1.課前准備。
「梳理探究」課必須有較為充分的課前准備,學生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在課外搜集資料。布置全班學生分組(按褒貶不當、望文生義等成語誤用類型分組)搜集媒體上用錯成語的例子並查出該成語的正確意思,做成書面作業交給組長。組長組織全組同學學習本組搜集來的成語,然後選出同學們普遍認為最容易用錯的三個,做成演示文稿(內容包括誤用成語的例子和對該成語的解釋說明),以便在課堂上與其他組交流。
2.課堂導入。
(教師安排匯報交流活動)
課堂上主要是讓學生把梳理成果拿出來與其他組交流。因為時間關系,課堂上只請其中三組的主講人上講台各講三個該組認為最容易用錯的成語。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有疑問馬上向主講人提問,並隨時准備被主講人請出來用成語造句。
3.抽取三個組的主講人依次上台講解成語。
(每人約用8-10分鍾講三個成語)
這是本堂課的最主要環節。主講人就著課前做好的演示文稿講解成語,分析誤例,並隨機請同學用成語造句以檢驗講課、聽課效果。主講人畢竟也是學生,有些成語知識可能理解不正確,有些難點可能沒分析到或分析不全面不深入,對同學的回答可能一時無法應對,這就需要教師的幫助。教師絕不能成為旁觀者無所作為,而要隨堂點撥,使課堂在深度和廣度上有所掘進和延伸。
4.教師對匯報交流活動進行總結。
(要求學生就劃線部分說出成語)
教師總結如下:媒體誤用成語的現象經常看見,並不新奇(屢見不鮮)。媒體誤用成語有什麼不好呢?成語誤用的原因,從根本上說,是對成語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徹(一知半解)。要准確地運用成語,必須靠平時長時間地積累(日積月累)。我們語文學習的課堂時間有限,但課外學習語文的時間更多、空間更大,同學們要注意觀察語言現象,從習以為常的事實和過程中發現問題。今天,我們按成語誤用類型分組搜集整理資料的幾組中只有這三組上來展示成果,展示的又只是其中的三組成語。他們講的這九個成語,在成語中只是極大數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九牛一毛)。同學們課後要把你們組搜集來的媒體誤用成語的例子與其他組交流,大家合作把這些容易用錯的成語按類型整理成一本小冊子(此為本節課作業),以便和其他班級交流,共享成語梳理探究的成果。
5.課堂練習正確運用成語。
考慮到講了這些誤用成語的例子後,學生可能會因為成語容易用錯而不敢用成語,教師投影顯示冰心《憶讀書》中的一段:「對於現代的文藝作品,那些寫得朦朦朧朧,堆砌了許多華麗的詞句的、無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風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從腦中抹去,但是那些滿帶著真情實感,十分質朴淺顯的篇章,哪怕只有幾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動神移,不能自已!」 幫助學生體認其中「無病而呻」(無病呻吟)、「自作多情」、「風花雪月」、「不能自已」等成語的運用有使語言簡潔、典雅的效果,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因為成語有言簡意賅等特點,恰當運用成語能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指出別人對成語的誤用是為了促使自己正確運用成語。接下來讓學生練習正確運用成語——請學生寫出關於本堂課(環境氣氛、同學教師的表現、學習效果等)的兩三句話,要求用上一兩個成語。
五、說課綜述
以上是我對《正確使用成語》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了知識,又學會了方法。課堂設計時,我充分考慮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努力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設置情境,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交流中得到知識與能力的提升,獲得心靈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