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一年級語文個人反思怎麼寫

一年級語文個人反思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12-19 06:37:41

㈠ 一年級教師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一年級教師語文教學反思(通用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教師語文教學反思1

參加工作的第二年,我又接手了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工作,經過去年一年的教學工作,我對新接手這個班的語文教學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暑假裡,我就一直在反思自己過去一年的教學工作,想著要是我又教一個一年級,我會怎麼去教,怎麼去培養他們。正好,這個學期我有了這個付諸實踐的機會。

一年級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孩子們從學前教育過渡到小學教育,各種學習生活習慣的養成都要從此時抓起。剛開始的一個月更是各方面老師都要「操心」,從課堂到課外,無時無刻不要給孩子們立一個好頭,老師面對著一群精力旺盛的學生,真是心力交瘁,處處疲憊。可是這種痛苦卻是和幸福相伴而來的,因為每當你看到他們在你的教育下一點一點地蛻變,這種成就感是無法用其他東西來代替的。和孩子們在一起,每天都能夠給我驚喜,辛苦的回報是如此豐厚,我的心裡無比充實。

學期開始時我在教室里張貼了一個表現記錄,表現好的就加一朵小花,不好的就給一張哭臉。通過這種方式更加能夠加深孩子們對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印象,如果一個孩子做對了,老師通過表揚他,也能夠激勵其他的孩子把這件事情做好來,如果一個孩子做錯了,我通過在班上開班會,和孩子們說明道理,然後給這個做錯的小朋友蓋個哭臉以示懲戒,其他的孩子也會引以為戒,知道這件事不能做。這個表現記錄對孩子們各個方面都起著良好作用,我將一直堅持下去。

我一直認為對於孩子表揚要多於批評,賞識性的評價往往能夠給他們帶來許多積極正面的能量,有時候自己都會感嘆,表揚的力量是如此強大,學校每周之星的評選其實是一個對孩子很好的教育機會。我喜歡自己給孩子們寫一段話,表揚他們的優點,然後在後面寫上自己對他們的建議,在張貼之前,會把這張紙上的內容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一說,既能夠讓得到表揚的孩子自豪,為了維持榮譽繼續加油,也能讓別的孩子為了得到榮譽而更加努力。

我們班的一個孩子本來很害羞內向,雖然頭腦聰明,但是在課堂上並不積極,叫他起來回答問題,聲音只能自己聽得到,但自從我選他當上每周之星,並把那段給他的建議在全班讀了之後,他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更加積極了,而且聲音越來越洪亮有自信,對於他的變化,我十分高興,更加堅信這個方式是有效的。

現在我正在嘗試培養孩子們在課堂上小組合作自學的模式,現在只是很簡單的在小組裡面一起讀,然後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基本模式還是下來了,但是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每個小組成員的接受反應能力是有明顯差異的,為了能夠更快速地進行匯報,往往小組合作沒有達到共同學習,以優帶差的目的,優生自顧自地進行完合作任務,就匆匆結束了合作環節。我對這個問題的應對方式是在小組合作環節之後,對按照老師要求,幫助輔導其他小組成員,帶著小組共同進步的同學進行表揚,並且對表現佳的小組採取加分等激勵性措施,經常教育孩子們要學會分享,樂於幫助別人。

幾次下來之後,這個問題有得到改善,給每個小組選的小組長都會積極地幫助成員,進行帶讀等任務。可能還是因為年紀太小,有部分小朋友在教學環節中總是慢半拍,不能夠很好地完成老師給出的任務,我決定以後用小黑板板書小組合作任務,一是讓他們明確任務,二是在反饋的時候有一個參照。

一年級拼音打好基礎非常關鍵,學生的資質也參差不齊,到今天,仍有部分同學拼讀發音存在問題。拼音其實也是一種語感,可以通過多讀達到熟練的目的,要牢牢把握早讀的三十分鍾,讓學生多讀多拼。在上課的時候,大部分孩子能夠保持注意力,跟著老師來,紀律不需要花費太多功夫,但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仍舊會有學生在課堂上不集中注意力。這個現象更加提醒了我,上課時,老師的目光應該要掃視全體學生,時刻關注他們的精神狀態,對於走神的學生給予提醒,多關注學生的反應。雖然自己知道這個道理,但在課堂上我很容易忽略這一點,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要在心裡時刻提醒自己。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更加應該要有較高的語文素養,教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是一條源源不斷的小溪。所以語文老師也時刻不能忘記「修煉自己」,不光要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也要在基本功和文學功底上下功夫。作為一名走上崗位不久的年輕老師,我們要時刻學習提高自己,認真備課,時常反思,充分利用網路學習資源;還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更要有一顆認真負責的心,關心學生,立足養成教育,培養讓孩子一生受益的好習慣。

我深知自己知識面不夠寬廣,學科素養不夠扎實,需要多看書提升自己的文學修養,博觀而約取,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庫,勤練三筆字,扎實自己的基本功,做一個有「料」的老師。雖然現在自己仍舊有很多要學習改進的地方,但我相信只要肯用心,願意費工夫,一次會比一次做更好。

一年級教師語文教學反思2

從六年級到一年級,這個跨度真的很大,似乎由一個主角進入到另一個新的主角。這種主角轉換讓我很難適應,感覺自我這一個學期過得挺渾渾噩噩的,可能忽略掉了很多東西,可是我也在努力摸索,摸索中適應我的新主角,和孩子們一齊成長,一齊收獲,去尋找突破,嘗試做一個合格的一年級教師。

期末了,回想這學期以來的教學工作,感覺真的很累,沒有了自我學習的空間,早出晚歸整天在學校陪著學生,可是看著學生一天天提高了又覺得很欣慰。具體總結如下:

由於我校所居住的二堡村近年很多拆遷,這一屆生源復雜,外村鎮的佔大半,離校遠靠車送的也不少,給管理帶來難度。家長富了不是那麼重視教育,孩子們也沒有吃苦耐勞精神憑興趣,所以讓他們喜歡學習寓教於樂更為重要。如何讓孩子歡樂學習在不斷的反思與實踐中,我悟出了一些頭緒。

一、與生活相聯系

一年級孩子語文學習的第一張通行證就是漢語拼音。由於孩子的年齡特徵,為了使孩子加深印象就必須反復練習,從而就會變得枯燥無味。所以在課堂中我聯系實際指導學生用所以說辭說句,有時與某學生與當時發生的事聯繫上了學生很開心很樂意大膽試著說詞說句甚至說一段話。

二、兒歌激趣學拼音

兒歌里的節奏和韻腳,都可能出此刻孩子們的語言里,至於那些游戲特點十分鮮明的兒歌,更能使幼兒饒有興趣地誦讀不止。幼孩們創造性地運用語言,正是從進取地投入語言游戲開始的,在具體的字母教學中更是不離兒歌。

比如張開嘴巴aaa,圓圓嘴巴ooo,扁扁嘴巴eee,一豎加點iii,烏鴉回家uuu,u上兩點üüü等等不一而足;不僅僅如此我還鼓勵孩子們進行創作,自編了許多琅琅上口的好兒歌,如聲母教學中的拉開天線聽廣播,右下半圓bbb,舉著小旗爬山坡,右上半圓ppp……和平鴿,愛和平,9字拐彎ggg,西瓜西瓜我愛吃,像個叉子某x等等等等。

我欣喜地發現,孩子們是那麼喜歡兒歌,能很快讀寫拼音字母了。教學也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絲毫不覺得枯燥乏味。聲韻搭配進行拼讀的時候,我又教他們: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還有標調歌:韻母里頭先找a,沒a再找o和e,iu都有標尾巴;三拼音有點難,可是用一句兒歌就能搞定:聲輕介快韻母響,三拼連讀很順當;還有歷年來ü上兩點的省寫規則這是一個難點,我們也有一首兒歌突破它:jqx真淘氣,碰到ü兒兩點要摘去,摘去兩點還是üüü。

三、增強識字味教學趣性

利用實物演示法、體態動作演示法、猜謎法、編兒歌方法、聯想法、形象實際識字法、故事情趣識字法、溯源識字法、游戲識字法、用常理,避免易錯筆畫的方法、意義識字法等多種方法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四、語文教學生活化

上午教學《小松鼠找花生》,我要學生觀察課文第二幅圖,看看有什麼變化引導他們發現:花兒謝了;葉不再綠,變黃了飄零了。之後問:「小松鼠的周圍沒有能聽得見話的別的小動物,小松鼠的『花正被誰摘了呢』是在對誰說」,全班頓時靜得出奇。幾秒鍾後,羅暢突然大聲說:「是他自言自語說的。」不錯,課文

提示語的確寫道:小松鼠自言自語地說……羅暢這孩子往往丟三落四的,開學初常常沒帶本子和鉛筆甚至剛剛發的試卷到交卷時也找不著了。今日他是唯一能回答這個問題的,我很驚喜不由得摸摸他的頭表揚他會動腦筋也很聰明。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說出自我有沒有過自言自語,還創設了幾個情景讓他們能用自言自語說話。由於今日早輔課不是我上,急於教學中,我忘了晨檢。

我就在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格外」一詞說話時這樣問:「誰的小手格外干凈誰的小手格外臟」邊問就邊叫全班:「舉起你們的雙手,伸直五指,亮出手心我看看;再亮出手背我看看,大家也互相看看評評誰是今日衛生標兵。」孩子們習慣性地轉動了小腦袋左顧右看,還轉身看後面的。

結果李興純等幾個很乾凈,李思博等躲躲藏藏沒大大方方伸出手,但我看到了他的手很臟。查悅的原本干凈,但染了幾滴水彩,那尷尬的表情我無法用途語言描述,她向我申明:「我洗過了,但洗不幹凈。」我安慰她以後細心點別染臟了,回去再用洗手液多洗洗。孩子們經過觀察所得,紛紛說了「某的小手格外干凈;某x的小手格外臟。」再拓展到別的方面用「格外」說句練習中,也沒脫離實際,始終把德育滲透其間。

午間打飯時,李興純把飯給弄掉了,吳鏇琳不聲不響提來掃帚和鐵撮箕打掃干凈了,此刻我表揚了吳鏇琳:「吳鏇琳,好樣的,默默地做好事,很機靈動作很快,他真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榜樣!」這讓我想起了前幾天學習要認識的生字「樣」時,組詞「榜樣」,我之後問:「在我們班,誰是大家學習的榜樣啊」當時常常不按時完成作業,不太講衛生的羅玉龍舉起了手並說:「我!」我想此時的實例和情景才能更好讓他們意會什麼叫榜樣,這比憑空的舉例和解釋更容易領悟。我之後說:「李興純以後可得注意拿穩飯缽,丟了怪可惜的,前幾天我們讀了練習冊上的《憫農》,問我們懂得了什麼,李元志就說得很好,他說『每一顆米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中出來的』」。

總之,讓學生喜歡學習歡樂成長是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所追求的境界,當前的教育僅僅靠埋頭苦幹強硬逼迫學生學習的負責精神已經落伍了。

一年級教師語文教學反思3

一年級語文教學已經結束,一年級的小朋友們也都學會了怎樣樣去學習了,這是最令我感到欣慰的地方!這一個學年在工作中,我不斷地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努力使自我不會愧對於教師這個神聖的職責。現總結自我的教學工作如下:

一、認真備課。

不但備學生並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資料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並製作多媒體課件,讓每一節課都生動精彩。

二、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1.抓好讀書訓練。

如何讓學生能從「閱讀」變為「悅讀」是一個關鍵。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進取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范讀、教讀等形式在必須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我注重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盡量引發學生能打開想像的翅膀,讀出自我的感受出來。第三,注重自我的示範性。由於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異常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盡可能地為學生作出很好的示範。

2,要創設識字情境,激趣樂學

教師要在教學中創設一種寬松、愉快的環境,使學生心境愉快,樂於思維,勇於探索。異常是一年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響,教師更要順就兒童心理,巧妙地創設各種有利於學生應付字的情境,以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我在識字教學實踐中,從教學需要出發,依據識字資料創設一些具體場景和氛圍,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識字。讓學生先感知、體驗,再理解運用。在課堂中,教師要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如掛圖、投影、表演、繪畫、音樂幫忙學生識字。

例如,一年級的`上冊,在教學「日」時,在多媒體的大屏幕上我首先讓孩子們看見一個火紅的圓圓的太陽,隨著滑鼠的控制,那圓圓的紅太陽就演變成了一個色彩鮮艷的「日」字。學生看到這奇妙的變化,不禁興奮地拍起手來。學生的識字興趣被激發了,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變化,使原本抽象的漢字變得具體可感。

在講授《小小竹排畫中游》時,我是這樣做的:講「排」字時,我首先經過多媒體出示了小竹排的樣貌,讓孩子經過圖畫去認識竹排,然後又寫上「排」字,然後引導孩子們去觀察,這個排字和教師多媒體上展示的竹排圖有什麼關系,孩子們很快的就得出結論,竹子一根一根地排在一齊,然後用繩子綁起來,就成了竹排。將大屏幕上的竹排圖與「排」字比較,讓學生在比較圖與字的共同之處,掌握排的字形與字義。這種形象識字方法,激發了孩子們識字興趣,很簡便容易的孩子們就更好掌握了這個字。

一年級的識字量大,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利用多媒體輔助識字教學能夠縮短教學時間,增強訓練密度,提高識字效率。

例如在教學中,我會設計一些識字小游戲,數星星、摘蘋果、猴子撈月,拔蘿卜等等,孩子們年齡小,愛玩,看到這樣的游戲識字,興致很高。紛紛舉起小手,高喊著「我來摘蘋果」「我幫猴子撈月亮」……在歡聲笑語中,我們一齊認識了一個又一個的生字。有效的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3、教給學生識字方法

在識字教學中,鼓勵學生自創各種各樣的識字方法尤為重要。例如:引導學生看拼音識字、看圖識字;指導學生學習最常見的偏旁,運用熟字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來學習。在教學中,每出現一個新字,教師就能夠問問學生:「你們誰有辦法記住這個字?」「你是怎樣記這個字的?『以此來啟發學生展開想像,用各種方法來識字。例如在學」羊」字時,學生說,我看到「羊」字就想起羊頭的樣貌,羊上邊的兩點好像羊的兩只角。一豎像羊的臉和鬍子。學生根據自我的生活體驗,將一個個漢字還原成一個個生動的畫面,這樣識字,效果當然就好了。

我認為識字學習是一個反復的、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創造多種方法和途徑,增加漢字和學生見面的機會。在具體教學中,有層次、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必須的語言環境中,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發展語言,提高認識本事。在語言環境中學到的字詞是知的,帶著感情去記憶的東西是牢固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課外閱讀的開設

首先,是讓學生有興趣讀書,從閱讀課外書的情景看,學生很喜歡看簡單的一些課外書,他們喜歡的很簡單也很直接,不需要求知慾、好奇心的誘導,只需要激勵性的評價和閱讀形式的趣味性。我多數採用的方法是利用校本課進行講故事比賽和表演。有時還藉助多媒體輔助資料,學生興趣很濃。

其次,閱讀教學不僅僅要讀並且要讓學生有悟,發表獨立的見解,我是利用朗讀的形式讓學生感悟的,經過語言文字和多媒體展示的音像的結合,指導學生在想像中悟,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使學生在不斷思考和思維的碰撞中悟。

一年的小學一年級教師生活,讓我充分的體會到了作為一名一年教師的酸甜苦辣!有成績也有不足,我會繼續努力!

一年級教師語文教學反思4

在第一課時,讀字詞時,主要理解「荒島」和「孤零零」。我就問孩子們什麼是「荒島」?他們都很踴躍的積極舉手發言,但是都認為荒島上還是有些植物、動物的,但是沒有人。

而且,插圖上畫的小熊旁邊有幾朵花,小孩子就說了,樹上畫的還有花呢。如果這樣子理解,荒島的感覺就無法出來,也就無法感受最後小島綠樹成陰的美麗場景。於是,我就跟孩子們強調,「荒島」就是沒有任何東西,只有小熊一個人的地方,即使有一些樹,也是枯黃、死掉的樹。

有了前面的渲染,讀到後面的「漫山遍野、綠樹成陰」的時候,孩子似乎特別能感受這種綠色的美,讀起來非常愉悅。但是,我繼續問他們,小熊用了多長時間才完成改造的?小朋友就又到書上去找,從「種呀種呀、種了很久、一年兩年」可以看出小熊付出了汗水與堅持,才換得了小島現在的一片綠色。只有付出才能有回報。

那麼小熊一開始是一個人,感覺孤零零的。我就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經驗,想像一下他們什麼時候感覺孤零零的,有學生舉例說爸爸媽媽不在家,只有他一個人在家時,感覺孤零零的,於是我讓學生想像一下爸爸媽媽不在家,只有一個人在家時的心情,大家的心情立馬就沉了下去,可見能夠體會到小熊的那種孤單、害怕。

那麼你是小熊,你現在最想干什麼呢?很多人說了爸爸媽媽回來,有人陪我。那這樣子,就能理解小熊下面的舉動了。最後,小熊不停的說「歡迎你們」,孩子的語氣不是太到位的,因為前面有一個修飾詞「不停」,可見小熊是非常的開心了。於是,我就讓孩子想像不停的說是什麼樣的一種感覺,並且進行了示範,孩子馬上就能讀好了。

一年級教師語文教學反思5

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作為剛剛擔任一年級語文教師的我,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應該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給孩子什麼樣的生活?我覺得一節好的語文課可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在情感共鳴中學習語文

」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例如《家》一課,我設計了一段充滿激情的導語:「你喜歡自己的家嗎?誰能列舉一件小事談一談自己與家之間的深厚感情?」簡短的一句話,開啟了學生感情的閘門,學生紛紛發言。正是基於對自己家的熱愛,學生才漸漸走進了作者的心靈,與作者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對理解課文起到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如涓涓細流源源不斷地流了出來。

二、重視情境創設,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要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以任務驅動學習,激活學生已有的經驗,指導學生體驗和感悟學習內容。不到幾年的語文教學,讓我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體驗。是的,語文教學離不開情境,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把學生帶入一個有聲、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呢?我覺得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展開: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課堂上,要大膽地讓學生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每學習一篇新課文,我都鼓勵學生盡可能地搜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上課時,大家都希望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他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的豐富了知識的儲備量。

2、引領孩子去讀書。

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另外,我還結合教材所涉及到的內容,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使學生盡量領悟不同類型的文章的寫作技巧;同時,鼓勵學生閱讀中外兒童名著,領略書中的精妙所在!我們班還設立了圖書角,更加豐富了學生的課外閱讀。總之,我願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回顧我聽過的語文課堂教學以及自己短短的語文教學經歷,特別是在整體批閱了學生的第一篇作文之後,我真正地意識到:小學語文學習離不開生活,只有學生把在課本中學到的知識用到對周圍生活的觀察、品味、描寫中,才能真正地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因此,我不斷鼓勵我的學生堅持觀察周圍的一切,要養成從生活中汲取養分的好習慣,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我想信,久而久之,生活中的一切都會演變成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的豐富資源。

總之,我期盼著:我的語文課堂會變成孩子們學習知識、放飛夢想的理想舞台。

一年級教師語文教學反思6

《烏鴉喝水》這篇課文比較好理解,我做了頭飾讓孩子們扮演烏鴉,在讀的過程中抓住一句話,「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中的到處,讓孩子們帶著頭飾,表演到處是什麼意思。孩子們通過跑到東,跑到西,體會到到處的意思,同時理解烏鴉找到半瓶水的興奮。還通過一個細口的瓶子,半瓶水,及烏鴉嘴伸不進去,體會烏鴉此時的無奈。

這時我們進行了下面的教學,讓孩子自主的說一說,為什麼石子可以幫到烏鴉喝到水,並請他們給我們演示一下。通過一系列的方式方法的轉變,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高漲,並且學習效果很好。還讓孩子們替烏鴉想辦法。有孩子說,讓烏鴉找一根吸管;有孩子說,把瓶子推到,水就會慢慢的流出來了,同學們想的辦法五花八門,但彰顯了孩子們的智慧,也說明了孩子們更好的理解了烏鴉的聰明。

這節課我把思考的權利和時間大膽地交給了他們。孩子們的思維活躍,想到了很多辦法,課堂因孩子們的奇思妙想變得活躍起來,他們一個個不甘示弱,為自己想到的辦法自豪。

最後,我讓學生模仿烏鴉的辦法做實驗,學生通過自己親自動手驗證了烏鴉的辦法的確是一個好辦法,這樣的活動培養了學生親身實踐的能力,這種親身經歷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學生喜歡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種學習方法。

但由於我們平時的訓練不太到位,孩子們的表演節奏有點快,我們還需要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更好的探索,爭取取得更大的進步。

㈡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通用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一年級的學生,尤其是剛入學的學生,他們學習的激情很高,好奇心強,喜好游戲和活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而且易受到游戲與活動形式的影響。針對他們的年齡特點,我在漢語拼音aoouiu的教學中除了充分利用教材之外,做了三方面的嘗試:

一、創設輕松活潑的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人們也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也十分贊同這個觀點,因為「興趣」是一種力求探究某種事物,並帶有強烈情趣色彩的心理傾向,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和最活躍的因素。在學習中,它使學習活動變得積極、主動,並富有成效。他們這個年齡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呢?游戲、故事和活動!所以要讓他們對學習內容重視、感興趣,就必須讓他們在玩中學、活動中學。因此,我在aoouiu的教學中採取了以下的教學策略:一是引進故事,將所學的內容編成故事,賦予靈與肉,創設情境,讓他們在童話故事中參與學習。如在導入時我說:「小朋友,可愛的小鳥看見我們102班今天這么熱鬧,忍不住也要來湊熱鬧,你歡不歡迎啊?」學生高興地說:「歡迎!」……師說:「小鳥也想給小朋友介紹幾個好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呀?」生說:「想!」孩子們聽了十分好奇、興趣盎然。抓住這個機會,我利用可愛的小鳥來引導學生進行了各種環節的拼音學習,結果孩子們學得很快,輕松地走過了以往教學中較難的拼音入門課。二是引進體育休息操,用它們來豐富課堂學習,讓孩子們在運動、唱歌中學習、放鬆。如在本節課上到一半時,孩子們學得也有些累了,當我問小朋友想不想運動休息一下時,小朋友都興奮地回答:「想!」於是我們一起做起了拼音休息操:「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拼音休息操,動動手,動動腳,我們來背聲母表:bpmf……,扭扭脖子,扭扭腰,我們來背單韻母表:aoe……,站要直,坐要正,我們來背復韻母表:aieiui……專心聽,勤動腦,學好拼音基礎牢。」看著他們眼裡、臉上洋溢的興奮和愉快,我覺得,孩子們個個都是天生的藝術家,他們有著各種各樣的才能,只要你給他們提供一個機會,提供一個舞台,你就會有驚喜的發現。而且最重要的是,做做操不僅讓學生得到了放鬆,而且還鞏固和訓練了他們的拼讀能力,最關鍵的是他們在唱和跳中會對拼音產生興趣。三是引進游戲。從年齡特點來看,一年級的學生,尤其是剛入學的學生對游戲最感興趣,所以「標准」明確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住。」遵循這個原則,結合教學內容,我設計了一系列的游戲,如摘果子游戲;放鞭炮游戲(請學生上講台放鞭炮,只要讀對了,鞭炮就會點燃);戴帽子游戲(主要訓練學生給復韻母標調的能力);找朋友游戲(練拼讀);開火車游戲等。在變化多彩的游戲活動中,學生始終保持著一種激情,有著強烈的新鮮感和積極性,使抽象、枯燥的漢語拼音學習在游戲與活動的海洋中變得輕松而愉快。

二、找新的未知點,讓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願望

新的課程標准特別強調學生要有主動學習的願望,強調學生喜歡學習,有興趣學習,從中感受學習的樂趣。而我們的外部信息必須通過兒童自身的工具性操作主動構建才能內化在兒童的心理層面上,最後積淀於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有了親身的情感操作體驗,才能更加主動、輕松、准確、深刻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參與的程度,自主性活動的多少,直接決定了學習的質量。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你若是不及時地抓住他們,讓他們更多地、自由地參與到活動中,他們會馬上轉移注意力,自己玩自己的了。我在教學aoouiu時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當我准備教這些拼音字母時,發現部分學生早已認識,課堂上出現一片嘈雜的聲音,正確的發音、不正確的發音充斥耳邊。於是我靈機一動,讓學生自己去嘗試發音,體會發音過程,探究發音方法。我邊聽邊評,並讓讀得最好的同學教讀,學生也會在老師的評價中自覺地改進,糾正了不正確的發音。同時,我也發現低年級的學生誰都想當小老師,所以對學習就特別投入,有的學生甚至頭一天就開始了預習,所以,教學aoouiu的時候能讓學生去教的就讓學生去教。這樣學生的積極性隨著他們的成功體驗而高漲起來,這個時候我抓住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嘗試自己看錶音表形圖編兒歌,進一步體驗發音方法。當然,在學生看圖編兒歌之前,教師要先給他們做示範,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要講清楚編兒歌的要領,讓學生接受新的挑戰。如學aoouiu時我先給他們編了兒歌:左a右oaoaoao,並告訴學生這句兒歌是根據韻母ao的組成編的,我們還可以根據它的發音或表形圖來編各種各樣的兒歌,然後我讓學生通過看圖觀察,體驗發音,去編兒歌。孩子們積極參與,編出了各種各樣的兒歌:一件棉襖aoaoao;一根蓮藕ououou;小朋友游泳iuiuiu;一隻海鷗ououou;奧運會aoaoao;水母游泳iuiuiu等。這樣的探究體驗不僅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創新精神,而且在他們開動腦筋識記、編兒歌的同時,也訓練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求異性思維,對知識實現了內化,符合我們新課程標准中「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的目標。

三、讓孩子在激勵中獲得學習的喜悅和信心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在《失物招領》的教學中,我就注重了精心的預設和情境的模擬再現,整個課堂一下子就活躍了起來,跟隨著學生的思路,我像裁縫一樣將他們的思路穿連起來,一步步引導他們進入下一個環節的學習,學生的發言精彩之至,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之深刻,使我欣喜不已,他們結合到校園環境的建設來認識到了自身行為的不足及今後的努力方向。

之前我總以為一年級的小朋友認識不到問題的要害,喜歡代言,而在這個片段的教學中讓我深深地懂得了課堂上沒有發不起言的學生,只有不精心設計備課的老師才會出現課堂的冷場。預設中「探討亂扔垃圾的壞處」這個問題,盡管在預設時設計到了,我根本未曾想過學生回答得起,只是想如果他們認識不到,到時直接告訴他們就行了,本來這個問題就有一定的難度。

可他們不僅想到了,而且認識還那麼深刻,這更讓我堅定了一個信念:精彩的教學源於精心的「預設」!生成之花在預設的土壤中綻放異彩!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畫家鄉》一文以五個孩子畫自己的家鄉為內容,向小朋友們展示了我們祖國清新美麗的山水。課文圖文並茂,情景交融,可以說是一幅極具人文色彩,適合欣賞、領悟的風景畫。回顧本課的教學,我覺得有幾處小亮點:

一、閱讀方法的指導

本課重點內容有五個自然段,我重點指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濤濤的家鄉。

1、自讀課文,把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2、輕聲讀課文,想想,課文中告訴我們濤濤在畫上畫了哪些景物?用圈圈把景物詞畫下來。

3、這些景物美在哪兒,讀重點句子。

4、指導背誦。抓住關鍵詞語,練習背誦。照這樣的教學程序教學完第二自然段後。

指導學生歸納閱讀方法。

1、把句子讀通順。

2、找出景物詞。

3、用聲音讀出景物的美。

4、抓景物詞練習背誦。採用這樣的方法,學生很快就自學了第三自然段。

二、學習能力的培養

1、遣詞造句的訓練。課文中「……那麼…、、那麼…、、」這個關聯詞語,多處出現。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練習說話,要求學生能說出一種景物的兩個特點。如:「花兒那麼香,那麼美。」教學第二自段時,通過比較,讓學生發現「山那麼高,水那麼清。」與第二自然段不同在於,只寫一種景物的一個特點。然後,讓學生練說。此外,課文的第二幅圖中,還有一些景物沒有描寫,我讓學生運用課文中「又__又___」和「那麼」等詞語說說圖中的其它景物。有學生說:「村外的小河,那麼長,那麼清。」也有學生說:「河裡的小鴨,又多又可愛。」

2、積累語言的能力。文中的好詞佳句很多,在學完每一段時,我讓學生說說:最想寫下來的詞和句子。如「金黃的、雪白的、碧綠的」等等,又如「寬寬的、高高的」等等。我還讓學生說說同類型的詞語。

3、模仿寫話。學完課文後,我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家鄉。課後布置學生畫家鄉,並學著課文第二到第六自段其中一自然段的樣子,給自己的畫配上一兩句話,要求能用上本課中學到的詞語。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因為個人原因,今年教一年級語文。回顧這一個多月的教育教學工作,感觸頗深,尤其是漢語的拼音教學。覺得拼音教學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看情景圖——認識新的拼音字母——識字——學情景歌。每個環節都訓練了孩子的某種習慣和素養。每部分都有它的作用和意義。

我聽了許多老師的課,根據自己上課的實例來說。我覺得要上好一堂一年級的語文課,首先要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年級最好是通過游戲帶動吸引每個孩子的注意力,並把他們積極的帶動到游戲中去,但不好的是孩子容易過度興奮,課堂紀律難把握,所以就要求老師駕馭好課堂。其次建立多元的激勵手段,適當的鼓勵和表揚,樹立其自信心。再次我覺得老師的精神面貌同樣能影響和帶動整個班級孩子的情緒。因此老師首先必須有好的精神面貌。

我記得在上《a u iu》這課時,我因為自己身體不舒服,精神確實不佳。課堂效果真得是不太好。第二天,抽查學生發現多數學生沒有很好的掌握,真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後來,復習時,我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效果很好。所以,我覺得老師的精神面貌,也很重要。因此,為了孩子我們也要善待自己,以最佳的狀態站在講台上……

這些都是我的一些反思和感想,也許還不太成熟。當然,一年級的課堂上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很多,需要老師精心的准備和更多的耐心。我常對自己說:若不給自己設限,則人生中就沒有限制你發揮的藩籬。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規定:識字、寫字、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今年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用魯教版語文教材,其中上冊要求認識的漢字有380個,要求會寫的有106個,這一安排,體現認寫分開,多識少寫的原則。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盡快地多認識一些漢字,迅速掃除讀寫障礙,盡快進入閱讀和習作。於是,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在我的一年級語文課上主要從識字、閱讀、寫字三個方面進行。

(一)識字教學:萬丈高樓平地起

我最重視的是一年級學生的識字教學,教材中安排兩個單元的識字課,但是縱觀整冊書,我們會發現識字教學無處不在,我們一年級語文教學就是一個教學生從不會到會的過程,這個過程只不過採取的方式不同。

在我近三個月的識字教學課上,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課程:一是引導學生發現識字方法、識字規律。對於要認的、特別是要寫的字,對於已學過的字,要引導學生在聯系中、在比較中找到漢字的共同點,不斷發現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點點滴滴的發現積累起來,就會形成比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比方說換偏旁,加一加,猜一猜的識字方法,有趣而又高效。比方說,學「商」字時,我先猜一個謎語:一點一橫長,點撇在中央,大口張著口,小口戴帽裡面藏。我一邊書寫一邊說,學生們很快就記住這個難字了!二是引導學生在課外、在生活中主動識字。在校內,在家裡,在街道,在社區,通過讀書、看報、看電視,看商標字、招牌字、廣告字……只要見到漢字,就有識字的慾望,就自覺地識記。教師要經常給學生展示課外識字的機會、舞台,讓學生不斷地交流自主識字的成果。堅持這樣引導,學生不僅增識許多漢字(課外識的字甚至比課內識的還要多),而且在學習興趣、方法、習慣等方面收效良多。三是引導學生在閱讀、在運用中鞏固識字:兒童識字,認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斷復現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識的字放到語言環境中,鞏固的效果最好。教師一方面可以把需要識的字編成句子、兒歌、短文,讓學生閱讀,鼓勵學生組詞、寫句子,在讀和用中鞏固識字。

(二)閱讀教學:熟讀深思子自知

進入一年級,我發現很多學生不會讀書。這個問題表現在:朗讀時拖腔,唱數而不是讀書,句子讀得不連貫,語氣沒有抑揚頓挫之感,找不到人物的對話,不能從文本中找到問題的答案。以上種種讀書現象,使得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完不成教學任務,達不到某些教學效果。課外之餘我也常常思考這些問題,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和閱讀能力呢?通過觀察發現,學生朗讀不流暢原因一:沒有牢固掌握課文中的生字,也就是識字量根本不夠。一年級學生剛剛接觸課文,每課的生字數量增多,難記,特別是這學期,識字任務更大,字行復雜,有些很難找到好的識記方法,沒有識字經驗,只能死記,所以處理這個問題,除了多給學生提供識字方法外,再就是讓學生多讀,我要求學生每天回家給家長讀《小熊過橋》,讓家長給孩子讀童話故事,提高孩子的閱讀慾望,遍數不限,讀完後家長簽名。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學生不理解文章感情,讀起句子來不會斷句,不會停頓,不會換語氣,我想這和學生的理解有關,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教學中化大力氣教孩子有感情讀書。比方說《我多想去看看》一課,我就先講述文中小朋友家在農村,無法到北京,然後講升旗儀式的壯觀,於是我進行情景換位思考,問學生想看嗎?答案是肯定的,於是我趁機讓他們讀書要讀出他們的渴望,於是,我的閱讀效果果然就達到了!對於怎樣讀出美的語氣,在學生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給學生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進入角色,在對話較多的課文使用,效果不錯。閱讀教學就是教孩子學會有感情讀書,學生能夠繪聲繪色的讀出課文,這也就達到教學要求了。

(三)寫字教學:絕知此事要躬行

在一年級寫字教學中,我認為教師的示範對學生有著重要的作用,針對一年級的小學生善於模仿的特點,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是言傳與身教相結合。教師示範的內容包括坐姿、握筆、書寫動作、筆畫和結構等。最重要的是課堂示範,這是一種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在學生進行練習之前,教師首先當眾進行講解示範,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視覺形象,然後讓學生模仿書空筆順,然後描紅練習。對於有些難的生字要個別示範,在當眾示範以後,有些學生還是掌握不好正確的書寫要領,教師就得個別輔導,由於是面對面,學生對老師的示範,往往觀察的比較清楚,能較快地糾正自己的錯誤之處。當然對於一些孩子還得手把手示範,這種方法是針對初步寫字的小學生,通過手把手,教師直接牽動學生手指,使其能較快地形成正確的書寫動作。盡管教師在課堂上採用了多種不同的示範方法,但學生們在作業中還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批改作業時,在原字的旁邊給以示範或修改,並要及時地總結,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孩子們是一年級的新生,他們剛踏入校園,才適應了拼音教學,又要面對新的挑戰—學習識字。識字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步驟、老師的教學環節都和拼音教學有差距,孩子們能和自己配合好,給自己的這節課交上一份比較滿意的答卷嗎?

為了和孩子們上好這節識字課,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准備:

一 、選好課文,激發識字的興趣。

《口耳目》這一課共十二幅漂亮的圖,十二個生字,那一個個妙趣橫生的象形字會不僅讓孩子們感到快樂,同時會激發孩子們無窮的想像力記住十二個生字。

二 、了解學情,掌握第一手資料。

這課要求孩子們認識的字雖多,但是並不難,並且這些字是和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今家長對孩子們的智力早期開發了,說不定許多字都認識。果然,不出所料,十二個字孩子們幾乎都認識。於是我將自己的教學設計由最初的強化識字為激發孩子們對祖國文字的喜愛和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以及識字的方法上。

三 、大膽嘗試,培養自學的能力。

葉聖陶老先生說過:「教是為了達到不教。」這課完全可以放手大膽的讓學生自己學習生字,讓孩子們自己感受到獨立學習的快樂,為以後的自主學習打下好的基礎。

基於以上三項准備,我在課堂上大膽的進行生字教學。我重點選擇了有代表性的「目」字,先看圖說目,一方面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則培養了說話能力;接著看圖比字,告訴學生這是古代人寫的字,進而比較古字和圖的相似處,讓學生初步了解了象形字的由來:古人根據圖畫畫出來的,因而字和圖畫很像;最後出示演變到現在的.目字,比較目和目圖的相似處。

「目」教學完後,我讓學生回憶學習的步驟:一 看圖說意認字 二 看字比形識記生字。然後讓學生自己學習五個象形字:口 耳 鳥 兔 羊。當學生感受到了象形字的奇妙後,為了更加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我又給學生講倉頡造字的傳說。從孩子們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孩子們內心的渴望——去認識、了解更多的語言文字。

上完這節課後,我覺得這節課學生雖說學習積極性較高,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不錯。尤其是口頭組詞可以看出學生的知識儲備非常豐富的。但是這節課離自己設想的預期效果相差甚遠,留下了許多的遺憾。

1、設計自學的程序死板。培養學生獨立自學的能力,這種教學理念是對的,學生利用老師交給的方法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如自學過後讓五個小老師說自己的學習過程。這五個孩子想像力豐富,都能看圖記形。對於鳥字與圖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小老師譚子傑找出了很多。比如:說一點像鳥眼睛,橫像鳥停的樹枝,鉤像鳥的爪子,鳥字上面部分像鳥頭。在不斷的交流中,學生不僅了解了象形字的由來,理解了它的字義,更懂得了象形字最簡單的記憶方法,就是象形字與它表示的物體是相象的,由圖識字。

可是自己安排學生在自己學習的時候,教學設計缺乏靈活性。當教完生字「目」,讓學生自己學習其餘的象形字的時候,學生不知從何下手學習。好多學生都處於觀望的狀態。作為自己沒有及時的調控。所採取的僅僅是發一張小小的笑臉來激發學生學習。學生為什麼沒有動起來,那是因為自己給學生定的模式過死,沒有正確地估量學生的實際。學生是鮮活的生命體,有共性,但更多的是個性,應該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反饋生字,讓課堂真正活起來。這個環節里,正是自己給自己設了個圈套,導致浪費了學生寶貴的時間,後來時間的緊迫,生字鞏固游戲,拓展識字及把這些字歸類,甚至書寫「十」這個字的的時間都來不及上。

2、自己的教學機智有待提高。其實在反饋生字的識記這一環節,自己已意識到這樣會使後面的教學任務完不成,可卻沒有想到應該馬上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其實給生字組詞是記住字的方法之一。因而不必讓孩子們給每個生字組詞,花去了許多的時間,應該馬上讓學生說其它識記生字的方法。

3、對教材的知識體系把握不夠。漢字是音形義的結合。本課的象形字充分的體現了這點。可是自己在引導孩子們學習的時候,將圖字進行了剝離。尤其是將義與形分開了。當看圖學完一個漢字的時候,為了鞏固漢字,應該在記住形後就讓學生給生字組詞記住字義,可是自己在教學中卻對音形義進行了分離。自己對語文知識體系的把握有待及時加強。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aoe》是一年級孩子的第一堂拼音課,經過精心的設計,整堂課下來,老師教得得心應手,孩子學得輕松愉快,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反思這堂課,得益於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伊始,我就面帶微笑地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從現在開始,老師就要帶你們去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那就是拼音王國。(黑板上畫一座城堡)拼音王國里住著許許多多的拼音娃娃,我們今天要先去認識最最可愛的三個孩子。你瞧,他們來啦!(出示aoe的卡通形象)誰來和他們打打招呼?」老師用親切的語言和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將拼音字母擬人化,一下子拉近了孩子與枯燥無味的拼音字母的距離,把孩子自然而然地領進了拼音王國,激發了孩子和拼音娃娃交朋友的熱情,激發了孩子主動參與的興趣,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紛紛很有禮貌地和aoe打招呼,課堂上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二、自主發現,享受快樂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裡,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課堂上,我說:「三位朋友特別想和小朋友們玩捉迷藏,就偷偷地躲到畫中去了。小朋友們,快點仔細找找,你發現誰啦?」一石激起千尺浪,學生馬上主動地去觀察書上的插圖。不一會兒,小手如林,個個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發現告訴班裡的同學呢!這一環節的設計,就順應了孩子的需求,誘發了孩子的學習動機,孩子通過自己去發現就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成就感,再加上老師的激勵表揚,從而享受到學習的快樂,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三、互動探究,激發思維

學習不是一種簡單的「告訴」。課堂教學不在於老師講解的精彩程度,而重在適時激起孩子的思維,用知識本身的力量喚起求知慾望,給孩子施展才能的機會,給他們最大的自由空間。課中,「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們嗎?想想?」出乎意料的,孩子你一言我一語地很快編出了順口溜:「眼珠圓圓,ooo」「雞蛋圓圓,ooo」「阿姨阿姨,aaa」??由此,孩子的思維異常活躍,個性得到了無限張揚,創造力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給孩子一個自由的天空,相信他們一定回放飛可愛的童心,給你一份驚喜的。

四、游戲活動,愉悅課堂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難以長時間地保持,我們要盡一切所能讓孩子感覺到他們不是在上課,而是在玩,在享受課堂。本課中,我設計了一些游戲活動,讓孩子在玩中鞏固,在鞏固中玩,使孩子學得興趣盎然,樂此不疲。整個課堂彌漫著一種輕鬆快樂的氛圍。

五、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發展

這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在教學中,我盡量把目光撒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採用大面積指名讀,開火讀,小組讀,小老師教讀等多種形式,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參與到課堂中來,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

這節課是我對新課標精神的初步實踐,以後要更進一步努力!

㈢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一、游戲引路

一年級小朋友,特別喜歡玩。很多事情,如果你強制性告訴他們要怎麼做,小朋友不一定買老師的賬,如果換一種方式,以游戲的方式出現,他們也便歡喜不已。

這個月,我們以學習拼音為主。拼音符號的枯燥,教過的人都會知道,這對學生而言是有困難的,因此在教學時,我盡量化靜為動,化枯燥為生動。

拼音教學的四聲,對小朋友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我便根據四聲的樣子,編成體操的形式,讓小朋友課堂上能動一動,像是在做游戲。每次讀到四聲,讓小朋友起來做一做,他們都很開心。

像讀字母時,我會帶領小朋友做猜一猜的游戲,或拍手歌的游戲,或者帶拼音字母回家的游戲。在拼讀教學時,我會讓小朋友玩一玩找朋友的游戲。

總之,課堂力求動靜結合,讓小朋友在游戲中學習拼音,在游戲中鞏固所學知識。

二、表揚帶動

一年級小朋友,估計對他們凶的效果不如對他們贊的來得有效。課堂上還是會一表揚為主,以表揚個別帶動全班小朋友去學習。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前准備做好的,我會當眾表揚學生,讓他們知道做好課前准本是很重要的。課堂上,積極發言的會得到表揚,認真傾聽的,也會得到表揚。如何以表揚個別帶動全班呢?比如:Bu拼讀這個音節時,我出示卡片,問:它是誰,誰能把它帶回家?小朋友舉手示意,表示幾聲。他們回答時:我是bu,我能把它帶回家。當學生舉手錶示幾聲,並讀得標准時,我會說:「謝謝你,很熱心,很能幹,我把bu獎給你。其他小朋友聽得很認真,告訴我剛才他把誰領回家?」

「愛心幫助在繼續,它是誰,誰能帶它回家?我要把機會給剛才聽得特別認真的小朋友。」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將學生各種好的習慣在表揚聲中,不斷地鞏固和復現,讓小朋友知道怎麼做就能得到老師表揚。

三、獎勵規范

課堂常規的落實,是需要常抓不懈的。剛起步,小朋友的習慣尤為重要,因此,需要我們老師,一點點,一天天去規范,去引領。一年級組,除了班級爭章之外,我的課堂特意設置了三種卡片,以小卡片去規范小朋友的行為。課前同桌互相幫助,做好課前准備,做得好的小朋友獎勵合作卡。課堂中,發言積極的獎勵發言卡,認真傾聽的,獎勵傾聽卡。

以獎勵來規范小朋友的行為,讓他們在得卡的過程中,知道課堂應該如何傾聽和發言的。

目前,我的語文課堂上,運用上述三種辦法,努力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讓他們在課堂學習中有所進步,能慢慢沉潛下來,認真傾聽,積極動腦,熱愛學習。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很快,一周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這一周剛過到周三的時候嗓子已經啞得說不出話來了,說實話,這一周很累,想不充實都難。

這一周最讓我開心的事情是見到了我可愛的孩子們,而且發現過了個年,他們個個變得更加懂事,更加優秀了。

在這一周里,我重點在安全,紀律,衛生和學習這四個方面對他們進行了嚴格的要求。孩子們很聽話,對我的要求都很認真的完成,各方面做得都還不錯,我感到很欣慰。

我們學習了四課,識字量由上個學期的七八個增加到了十四個,要求會寫的字也由4個增加到了8個,對孩子們來說任務量很重,特別是對於後進生,我的擔心是存在的,有五六個孩子對要求認識的字不認識,要求會寫的字寫不出來,讓我苦惱的是新課逐步進行,不會的東西會日積月累,這將會是個大問題,所以,每天過關是是我的必修課,可是收到的效果並不是很好,難道是我急於求成么?也許孩子們慢慢的就會了,就接受了,我想這樣安慰自己一下,自己也需要反思一下這個問題到底該怎麼解決?

希望自己放鬆心情,盡量抽出一些時間給後進生補補吧!這是我現在能想到的辦法。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本次公開課活動我准備的是一節識字課,課題是《袋鼠媽媽》。活動結束後,我對本次活動的教學過程進行了以下反思和整理。

一、選材

之所以選擇《袋鼠媽媽》這首兒歌,是因為這首兒歌充滿童趣,而且兒歌句子整齊、壓韻,還是關於小動物的所以我相信孩子們會很喜歡這首兒歌。

二、導入部分

興趣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課堂一開始我就通過分組贏蘋果的賽制來控制課堂紀律,在比賽中激發孩子的識字興趣,接著我以猜字謎游戲引入課堂,再次激發孩子的學習慾望,通過多媒體出示袋鼠媽媽的圖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看圖觀察袋鼠媽媽,說說袋鼠的特徵有哪些,培養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最後師做小結。

三、朗讀兒歌部分

(一)師范讀課文並提問「為什麼說兒歌中的袋鼠媽媽很奇怪?」袋鼠媽媽把孩子。蘿卜。青菜裝在了哪裡?此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孩子認真聽兒歌,並幫助孩子更好的了解兒歌的內容。

(二)師范讀,生跟讀。目的是讓孩子跟著老師讀准字音,並在讀中認字寶寶。

(三)孩子齊聲讀,拍手讀,分組讀等多種方式讀,目的就是讓孩子通過多種方式朗讀,讀准兒歌,熟讀兒歌,理解兒歌,認讀兒歌中的字寶寶。

四、識字部分

我設計了以袋鼠媽媽去買菜,而字寶寶在家呆無聊了,偷偷跟著袋鼠寶寶出去玩迷路為由,把字寶寶藏在花園中讓孩子自己通過觀察找到袋鼠寶寶,讓孩子讀字寶寶並充當小老師帶領其他孩子一塊讀字寶寶,本次的目的是讓孩子自己當學習的主人,把課堂還給孩子,因為有時孩子教學孩子比老師教學效果更佳,孩子學習更有激情。接著通過小轉盤,開火車等多種方式讀字寶寶,通過標序號。剪刀石頭。把字寶寶送回家,摘蘋果等游戲加深孩子對本課教學生字的鞏固和印象,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

五、書寫部分

書寫部分同樣注重以孩子為主導,讓孩子們邊說筆順邊書空寫,而師則在黑板上示範正確寫法。

六、師小結

一節課有良好的開端,也要有完美的結束,要善始善終。完美的結束不僅保證課堂教學結構的完整。同時,也能令人回味無窮,留戀往返。本課的最後我以袋鼠媽媽和我們做了好朋友,現在袋鼠媽媽要回家了,我們用美美的聲音齊讀兒歌送袋鼠媽媽回家,和袋鼠媽媽說再見吧,輕松的結束了本課的教學。

七、此次活動不足之處如下:

1、在出示袋鼠媽媽多媒體圖片讓生討論袋鼠媽媽特徵,師做小結環節時應結合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孩子對袋鼠媽媽善跳這一習性的理解。

2、在朗讀兒歌部分,通過提問讓生注意傾聽兒歌這點雖好,但是應該考慮孩子的差異,多讓孩子讀幾遍之後在讓孩子從兒歌中找出答案回答問題。而且讀兒歌的時間太久,沒有把握好朗讀時間。

3、識字部分,識字分為基礎識字和擴展識字。在這兩個識字讀的環節,形式有點單一,而且在擴展識字這塊有點限制了孩子的思維,除了課文中的組詞,應多讓孩子發散思維,開動腦筋,多組些和課文中不一樣的詞語。

4、書寫部分,由於前面朗讀兒歌花的時間太多,導致後面沒有時間讓孩子拿出書本學習書寫。

5、教學過渡語不夠清晰。一個個教學活動好比是一顆顆珍珠,而各活動環節間的過渡語則是串連珍珠的絲線。本次的教學活動中,在過渡語方面我仍需加強,因為如果過渡語運用得好,對於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增加課堂教學效益,起著有益的作用。

通過這次公開課,我看到了自己依然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去改正,在此謝謝我的師傅和各位學前組的老師們對我的耐心指導和細心點評。我會努力完善自己,把接下來的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這個學期我擔任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很快的,一個學期將要過去,回首過去的日子,反思一學期的教學經歷,也有一些收獲和問題。一年級教材編寫的意圖在於注重人的發展,用生活的情景呈現學習內容,讓學生感受知識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學知識的目的在於用知識解決問題,這就對以往沒用的內容進行刪除,所學的全是對以後步入社會有所幫助的,教材中的生活場景自然就很多,內容看似簡單,實施起來卻很難。

在教學方面,我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准》。課程標準是現行教學的總體思路,它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了語文教學的特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在反復研讀《課程標准》的過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論運用到課堂實踐上,有很大的收獲。

1、創設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在新課程中最大的`是角色的變化,教師將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在新課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傳統的接受學習向探究學習轉變,而教師的工作就在於幫助孩子們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定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知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策略和發展能力;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不是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教師應尊重每一個學生,多一些鼓勵。

2、結合多元智能更好理解文本。智力作為一個整體,是認識活動的綜合能力。通常人們的認識活動並非一種而是幾種智力在相互作用。學生的學習也是各種智力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因此,不能只用認識智力去衡量學生的能力,而要切切實實地去培養和開發學生的多元智力,使教育教學真正地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3、把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融合起來。《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中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標准》中明確地指出:提倡跨學科教學,與其他課程相融合。這是因為要培養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生僅靠語文教材內容和傳統教學方法,已遠遠不夠。而需要各學科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思維方式、知識背景等方面相互滲透,再通過有創新地教學才能達到培養目標。如把作文教學與各學科融合起來。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一、情況分析

本次考試題目難度不算大,考試內容大多在平時的訓練中都練習過多次,學生成績比較理想。全班均分為96。3分,及格率100%,優秀率98%。

二、試題分析

1、第一題考查了10個根據拼音寫漢字的能力,學生的得分較高,有兩個學生把「西瓜」的「瓜」寫錯,是拼音拼錯了,寫成了「果」,還有一名學生把「左右」的「右」寫成了「有」看來平時對拼音的拼讀練習還要強化訓練,多指導、多檢測、多糾正、多比較。

2、第二題「圈出正確的字」,這是平時的認讀字,有9名學生在此失了分,其中有8名學生把「來吧」的「吧」選成了「巴」,這是我平時所疏忽強調不多的,還有一名學生把「一棵松樹」的「棵」選錯了,看來這些學生對字的理解還不是很到位,應及時讓學生對他們進行比較和區分。

3、第三題是「我會變」,把字加一筆寫下來,這是平時訓練最多的,有3名學生寫錯了字而失分。

4、第四題是認讀字組詞和形近字組詞,第六題是「連線」,第八題是「填合適的字」,我班學生這三道題沒有失分現象,學生對這些知識掌握的比較扎實。

5、第五題是考查反義詞的積累。學困生一時不知道「丑」的反義詞是什麼。積累應加強。

6、第八題是填合適的字,確切地進行詞語搭配理解字義。在填寫的過程中,錯誤頻繁,總之,教師平時要把握好識字關,既要鼓勵多識字,培養識字興趣,也要引導學生正確識字,正確運用。

7、第七題是「照樣子寫詞語」,除了「雪白雪白」平時沒有訓練過,學生錯的較多,還有「越下越大」中的「越」字學生也錯的很多,平時應倡導學生多多積累詞語。

8、第十題是「補充句子」,這也是平時常訓練的類型,但還是有個別學生把字寫錯,導致失分。

9、看圖寫話

習作主要是考查學生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從學生作文試卷來看,大部分學生學生能很好地把握圖意。但還沒有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在錯別字、拼音,聲調、標點符號等問題上出錯較多。有小部分學生在這道題失分慘重,沒有看清題意,沒有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說話,這是我平時要求不嚴格造成的。

三、分析總結

1、從這次檢測中可以看出,部分記憶力較差的同學在「看拼音寫詞語」方面和「看圖說話」方面有較大的欠缺,需要加強訓練。在審題方面也需要多加培養。

2、在今後的教學當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整改:一是要加強平時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二是要抓好家庭作業的質量和完成量。三是及時查漏補缺,抓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四是加強積累運用。五是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語文的世界是廣闊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也是勢在必行的。問題雖然存在很多,可喜的是我們已自上而下認識了閱讀的重要性。並在努力的實踐中,摸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的方法,我會結合試卷上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使學生愛上閱讀,愛上語文,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語文教學經過多年的改革,已經出現了可喜的局面,但是,以整體而言,語文教學效率偏低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面對學生不懂文體,不會謀篇,詞不達意,表達不清,錯別字連篇等諸多語文能力的缺漏,人們在思考,語文教學怎樣才能走出頹靡的困境?怎樣才能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以適應四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與需要?

首先,應擺脫操作上的簡單化。

國家教育部門為方便教師查找備課資料,編寫了教學參考書,其目的主要是讓教師在備課時,參考使用一些資料,因此在表達形式上並不那麼深入淺出和有條理性、邏輯性。而有些教師則不加思考的地將教參上的內容照搬到課堂上,不結合本地區,本班的學生情況,這樣的傳授知識,學生如何能接受?於是就形成了「千節一面」的情況,甚至包括有些優質課、觀摩課也是如出一轍,缺少新意。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就只能成為一種良好的願望。

其次,升學考試導致了語文教學中的短期行為,誘使教學中的簡單化。

多年來,各級教育部門的領導,學生家長及至教師本人已經習慣和認同了成績就是效果,考分就是質量。於是教師為考而考,學生為考而學,領導以考視人。把繁紛復雜的、豐富厚實的語文世界收縮於考試說明之中,排斥了除考試說明之外的其它內容。教師將豐富多彩、優秀生動的課文,分解成支離破碎的骷髏,難怪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本來貼近學生生活,感情豐富,吸引學生的文章,學生會覺得學起來枯燥乏味。我們看到不少教師,為了應付考試,把語文課上成了應考訓練課,題型分析,應考技巧,大量的時間被消耗了,這無疑大大限制了教師教學的創造性和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積極性,如果不擺脫為應試而採取的簡單的短期行為,那麼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路子會越走越窄。

第三,要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還應遵循語文學科自身的教學規律。

語文教學中的簡單化,還表現為排斥與不重視語文學習中的直覺,領悟等非理性現象的存在。近年來,不少地方把語文教學量化了,甚至把理科教學中的某些做法引進了語文教學領域。語文學習不像數、理、化那樣容易操作。認識若干生字、背誦一篇課文可以在一定時間完成,而要理解、體味一段或一篇文章則不一定能在一定時間完成或取得滿意效果。中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因此自覺與感知對於他們學習語文來說是十分可貴的潛能。所以我們的前人十分重視學生讀的功能,把入學學習稱之為「讀書」。「讀」是我們教學中的優秀傳統。可我們現在大多數教師卻忽略了學生的讀,而特別重視學生的寫與對文章的分析。漢語言較之其他語言而言,更有許多不確定性,如果把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譯成白話,就會索然寡味。葉聖陶先生說:「課文無非幾個例子」如果不加強對語文教學規律的研究,不能把學習「例子」轉換成技能,則學生只能得到死的知識,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問題則無從談起。

㈣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本次公開課活動我准備的是一節識字課,課題是《袋鼠媽媽》。活動結束後,我對本次活動的教學過程進行了以下反思和整理。

一、選材

之所以選擇《袋鼠媽媽》這首兒歌,是因為這首兒歌充滿童趣,而且兒歌句子整齊、壓韻,還是關於小動物的所以我相信孩子們會很喜歡這首兒歌。

二、導入部分

興趣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課堂一開始我就通過分組贏蘋果的賽制來控制課堂紀律,在比賽中激發孩子的識字興趣,接著我以猜字謎游戲引入課堂,再次激發孩子的學習慾望,通過多媒體出示袋鼠媽媽的圖片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看圖觀察袋鼠媽媽,說說袋鼠的特徵有哪些,培養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最後師做小結。

三、朗讀兒歌部分

(一)師范讀課文並提問為什麼說兒歌中的袋鼠媽媽很奇怪?袋鼠媽媽把孩子、蘿卜、青菜裝在了哪裡?此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孩子認真聽兒歌,並幫助孩子更好的了解兒歌的內容。

(二)師范讀,生跟讀。目的是讓孩子跟著老師讀准字音,並在讀中認字寶寶。

(三)孩子齊聲讀,拍手讀,分組讀等多種方式讀,目的就是讓孩子通過多種方式朗讀,讀准兒歌,熟讀兒歌,理解兒歌,認讀兒歌中的字寶寶。

四、識字部分

我設計了以袋鼠媽媽去買菜,而字寶寶在家呆無聊了,偷偷跟著袋鼠寶寶出去玩迷路為由,把字寶寶藏在花園中讓孩子自己通過觀察找到袋鼠寶寶,讓孩子讀字寶寶並充當小老師帶領其他孩子一塊讀字寶寶,本次的目的是讓孩子自己當學習的主人,把課堂還給孩子,因為有時孩子教學孩子比老師教學效果更佳,孩子學習更有激情。接著通過小轉盤,開火車等多種方式讀字寶寶,通過標序號、剪刀石頭、把字寶寶送回家,摘蘋果等游戲加深孩子對本課教學生字的鞏固和印象,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

五、書寫部分

書寫部分同樣注重以孩子為主導,讓孩子們邊說筆順邊書空寫,而師則在黑板上示範正確寫法。

六、師小結

一節課有良好的開端,也要有完美的結束,要善始善終。完美的結束不僅保證課堂教學結構的完整。同時,也能令人回味無窮,留戀往返。本課的最後我以袋鼠媽媽和我們做了好朋友,現在袋鼠媽媽要回家了,我們用美美的聲音齊讀兒歌送袋鼠媽媽回家,和袋鼠媽媽說再見吧,輕松的結束了本課的教學。

七、此次活動不足之處如下:

1、在出示袋鼠媽媽多媒體圖片讓生討論袋鼠媽媽特徵,師做小結環節時應結合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孩子對袋鼠媽媽善跳這一習性的理解。

2、在朗讀兒歌部分,通過提問讓生注意傾聽兒歌這點雖好,但是應該考慮孩子的差異,多讓孩子讀幾遍之後在讓孩子從兒歌中找出答案回答問題。而且讀兒歌的時間太久,沒有把握好朗讀時間。

3、識字部分,識字分為基礎識字和擴展識字。在這兩個識字讀的環節,形式有點單一,而且在擴展識字這塊有點限制了孩子的思維,除了課文中的組詞,應多讓孩子發散思維,開動腦筋,多組些和課文中不一樣的詞語。

4、書寫部分,由於前面朗讀兒歌花的時間太多,導致後面沒有時間讓孩子拿出書本學習書寫。

5、教學過渡語不夠清晰。一個個教學活動好比是一顆顆珍珠,而各活動環節間的過渡語則是串連珍珠的絲線。本次的教學活動中,在過渡語方面我仍需加強,因為如果過渡語運用得好,對於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增加課堂教學效益,起著有益的作用。

通過這次公開課,我看到了自己依然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去改正,在此謝謝我的師傅和各位學前組的老師們對我的耐心指導和細心點評。我會努力完善自己,把接下來的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一、游戲引路

一年級小朋友,特別喜歡玩。很多事情,如果你強制性告訴他們要怎麼做,小朋友不一定買老師的賬,如果換一種方式,以游戲的方式出現,他們也便歡喜不已。

這個月,我們以學習拼音為主。拼音符號的枯燥,教過的人都會知道,這對學生而言是有困難的,因此在教學時,我盡量化靜為動,化枯燥為生動。

拼音教學的四聲,對小朋友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我便根據四聲的樣子,編成體操的形式,讓小朋友課堂上能動一動,像是在做游戲。每次讀到四聲,讓小朋友起來做一做,他們都很開心。

像讀字母時,我會帶領小朋友做猜一猜的游戲,或拍手歌的游戲,或者帶拼音字母回家的游戲。

在拼讀教學時,我會讓小朋友玩一玩找朋友的游戲。

總之,課堂力求動靜結合,讓小朋友在游戲中學習拼音,在游戲中鞏固所學知識。

二、表揚帶動

一年級小朋友,估計對他們凶的效果不如對他們贊的來得有效。課堂上還是會一表揚為主,以表揚個別帶動全班小朋友去學習。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前准備做好的,我會當眾表揚學生,讓他們知道做好課前准本是很重要的。

課堂上,積極發言的會得到表揚,認真傾聽的,也會得到表揚。如何以表揚個別帶動全班呢?比如:

Bu拼讀這個音節時,我出示卡片,問:它是誰,誰能把它帶回家?小朋友舉手示意,表示幾聲。他們回答時:我是bu,我能把它帶回家。當學生舉手錶示幾聲,並讀得標准時,我會說:「謝謝你,很熱心,很能幹,我把bu獎給你。其他小朋友聽得很認真,告訴我剛才他把誰領回家?」

「愛心幫助在繼續,它是誰,誰能帶它回家?我要把機會給剛才聽得特別認真的小朋友。」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將學生各種好的習慣在表揚聲中,不斷地鞏固和復現,讓小朋友知道怎麼做就能得到老師表揚。

三、獎勵規范

課堂常規的落實,是需要常抓不懈的。剛起步,小朋友的習慣尤為重要,因此,需要我們老師,一點點,一天天去規范,去引領。一年級組,除了班級爭章之外,我的課堂特意設置了三種卡片,以小卡片去規范小朋友的行為。課前同桌互相幫助,做好課前准備,做得好的小朋友獎勵合作卡。課堂中,發言積極的獎勵發言卡,認真傾聽的,獎勵傾聽卡。

以獎勵來規范小朋友的行為,讓他們在得卡的過程中,知道課堂應該如何傾聽和發言的。

目前,我的語文課堂上,運用上述三種辦法,努力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讓他們在課堂學習中有所進步,能慢慢沉潛下來,認真傾聽,積極動腦,熱愛學習。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一學期以來,我們一年級2班全體師生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領導下,在各科任老師和家長的積極配合和耐心幫助下;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任務,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對本期教學反思如下如下: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重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松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各種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本學期我雖然盡了自己的責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總覺得還不盡人意,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斗!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孩子天生就是學習的料啊,他們多愛上學!學老師的工作不要那麼復雜,唯一可做、唯一要做的就是千方百計地讓孩子這天生愛學習的勁兒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並永久永久地持續下去!難道不是嗎?甜蜜的感情需要情趣,幸福的生活需要情趣,否則人們會感覺乏味,那為什麼孩子的學習就能夠不需要情趣呢?我又想:我能夠給他們有情搞笑的感覺嗎?我能讓剛入學的孩子感到學習的快樂嗎?反思與實踐同行,以下是我悟出的些許頭緒,權當自勉之用。

一、讓搞笑的說法進入課堂

一年級孩子進入語文學習之門的第一張通行證就是漢語拼音,對待這一學習語言文字的工具性知識,我們不能輕之亦不可重之,就像蘇教版教材編委、特級教師高林生所說:老師要像媽媽教嬰兒說話那樣一遍又一遍說就行了,不談發音技巧,不說發音部位,耐心反復操練就是唯一的好辦法,而「反反復復」就免不了單調乏味,為此我試著動腦筋給語文課堂上的聽、說、讀、寫各環節進行了一次搞笑的「大包裝」,如激勵他們認認真真讀,我會說:「誰的嘴巴金嘴巴?」孩子們總是起勁到邊呼應邊高舉小手:「我的嘴巴金嘴巴!」如果確實讀對了,我會豎起大拇指大張旗鼓地表揚:「你的嘴巴金嘴巴!」又當我要求他們用心聽老師或者同學講話時,我會神秘地問:「誰的耳朵金耳朵?」如果他們真的仔細聽了,我會摸摸他們的小耳朵,貼著他的耳朵說:「你的耳朵金耳朵!」瞧著被表揚孩子的那得意勁兒,我深知此法靈,百用百靈!當我在黑板上示範書寫後要求學生也來寫一寫或者指出書上某處是,我會充滿期盼地問:「誰的手指金手指?」孩子們舉起小手告訴我:「我的手指金手指!」隨即他們會很專心地完成我的「指令」,對待出色者或進步者我會伸出手和他們握握手,說:「大手握小手,一齊朝前走!你的手指金手指!」可愛的孩子在興奮之餘卻忘記了哪只手是右手,看到他們左手換到右手,右手換到左手的激動樣,我明白這是「趣味說法」外加表揚激勵起的作用。

一年級的孩子在學習語文的起步階段,我要讓他們體會到依靠夥伴、團結合作的快樂,每次開始同桌合作學習前,我會說:「黃金搭檔黑白配!」聽到我這么說,他們立刻拉起了同桌的手說的說,讀的讀,個性是能幹一點的孩子會像小老師一樣幫忙那些不夠用心的同桌,如果同桌倆都能很好地完成我下達的「命令」,全班同學會大聲表揚他倆:「黃金搭檔黑白配!」把這些深受孩子喜歡的廣告詞或食品詞移植到我和孩子的語文課堂里來,嗨,還真有用!先不說學習效果有多大幅度的提高,最起碼孩子們高興了,快樂了,願意上語文課了,而不至於厭惡、害怕語文課。

教師外花壇里種有一排小松樹。一天,我在強調坐姿的時候,忽然來了靈感,順口說到:「同學們,你們看那小松樹多直啊,它們在看我們寫字呢,如果我們坐得不直,小松樹會笑話我們的,咱們和小松樹比一比,好嗎?」打那以後,看到孩子們趴在桌子上寫字時,只要我說一聲:「小松樹!」孩子們就會邊坐正邊回答:「來啦!」

隨著時光的推移,還會有什麼樣的趣味說法進入到我和孩子們的課堂呢?我想我會發現更多更好的說法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的,我要他們愛上我的語文課!

二、孩子的天真永駐課堂

和這群可愛的一年級孩子相處了半個學期,我覺得我對「天真」一詞有了新的理解――「天真」就是「天生就是真的」!沒有掩飾,沒有克制,發乎情,出乎性。我認為對於小學老師來說,善待孩子的天真才是教育孩子的開始。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孩子由於天真出現的課堂小插曲常常讓我在心裡忍不住偷笑,然後努力從心中抽出一絲寬容和欣賞去處理這些小插曲。

一次,教孩子們學習《認一認3》中「絲、麻、毛、皮」的「絲」時,為了讓他們記住這個字的字形,我想把它的形狀與孩子們都曾養過的蠶寶寶聯系起來,我說:「小朋友們,你們都喜歡養蠶寶寶,那你們見過蠶兒吐的絲嗎?」「見過!」「這個『絲』呀,就像蠶兒吐出的那一根根柔柔的.、彎彎的,細細的蠶絲。」說著我正准備轉身到黑板前把絲的樣貌給畫出來,這時坐在最前排的一個小男孩站了起來,一把抓住我戴的絲巾,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向全班同學宣告:「絲在這,柔柔的,滑滑的,彎彎的!」當全班的孩子詫異地瞪大眼睛看著他著異常舉動是,他的目光同時轉向我,我站在那,持續著被他「拽」住的姿態,在那一刻,我的大腦好像被什麼一下子激活了――不能批評,不能生氣!於是我沖著孩子傻傻地笑了,他這才回過神來,隨即松開了手,一屁股坐到板凳上,不好意思地朝我傻笑。接下來,笑聲像從地底下鑽出來似的,全般五十多個孩子個個愉悅地燦爛地笑了起來,趁熱打鐵,我大聲地說道:「對,老師的絲巾就是一根根蠶絲織成的,此刻老師就把『絲』字給畫出來,好嗎?」我轉身走向黑板,認認真真地把這個字的形象給畫了出來,孩子們個個高高興興到聽我講解著,從他們的表情中我猜想他們肯定是為有這樣友善的老師而感到興

奮。此時,我方想起自我戴的絲巾確實是彎彎的,柔柔的,蓬鬆地耷在胸前,難怪那個孩子會突發奇想。真沒想到自我的身上竟然赫然彰顯著現成的教育資源,而促使這一資源得到使用的竟然是孩子的天真外加我善待天真的「智慧」。我想,對於這個「絲」字,孩子們是不會忘記的。

試想,我們經常把我們成年人自我偶爾的天真當成一種珍貴的東西,那麼在孩子身上的天真就更加珍貴了,作為老師就更要善待學生的天真,它也許會出此刻你的課堂,也許會出此刻課外,但只要我們留意翼翼到拾取並珍視這一個個天真的小插曲,就必須能贏得孩子的心,抓住了學生的心,還愁教不好他們嗎?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識字4》是一篇詞串形識字的課文,本課圍繞兒童在野外採集昆蟲標本的內容,將一組詞語組成韻語。課文中的插圖在圖文對照中識字誦讀,可以拓展學生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本課的重點是識字和寫字。如何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有效學習,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呢?

一、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1、讀書習慣:姿勢正確,聲音響亮,不添字不漏字不錯字,特別注意翹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後鼻音。

2、傾聽習慣:聽自己讀,發現難讀要多練;聽同桌讀,發現錯誤要指出;聽聽老師讀,學會讀出節奏和韻律。聽同伴發言,加以補充或提出不同意見。

3、表達習慣:語言完整,前後連貫,聲音響亮,有禮貌。

二、利用孩子們已有的經驗設計教學環節

孩子的經驗和感受是無法預知的精彩。孩子的眼睛看到的世界有時比成人看到的世界更加生動有趣。利用孩子已有的經驗,就是要聯系孩子的生活來學識字、學語文。孩子的經驗或者感受,更容易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鳴。表揚這些留心周圍事物、並和大家分享經驗的孩子,就會讓這些學生產生學習的自信,同時鼓勵其他學生也學會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如讓學生說說自己認識的昆蟲,有效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和直觀感受,比教師直接告訴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觀察的過程即信息輸過程,表達的過程即信息輸出的過程。從輸出中間經過大腦這個「精密加工廠」進行加工製作,即思維、聯想、想像的過程,其中思維過程是加工製作的關鍵,觀察是前提,表達是結果,思維是核心。如讓學生觀察古文字和生字「天」古文字和「蟲」字像的地方,既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又鞏固了字形,能激發孩子學漢字的興趣。

再如,學完詞語「螳螂、螞蟻、蟋蟀、蝴蝶、蜻蜓」幾個詞語後,讓學生仔細觀察,說說自己的發現,弄清楚帶有蟲字旁的字大多都是昆蟲。

四、注重學生識字興趣的激發

一年級學生有意注意時間短,教師更應該精心策劃教學環節,讓每一個環節都生動有趣。特別要採用游戲形式,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知識。通過情境識字、生活識字、字理識字、看圖識字等多種方法及讓學生感受到漢字的有趣,又能有效提高學生識字能力。

㈤ 一年級語文期中考後反思

反思,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近代西方哲學中廣泛使用的概念之一。又譯為反省、反映。原意指光的反射,作為哲學概念是借用光反射的間接性意義,指不同於直接認識的間接認識。下面跟著我來看看一年級語文期中考後反思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年級語文期中考後反思 篇1

期中考試已經結束了,面對這次考試我有以下反思:

這次期中測試是對我們前半學期教學工作的一個測查,也是對自己教學工作的一個階段性反思,從試卷中了解到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同時也知道自己教學中的一些不足,為了查漏補缺,對此成績進行如下分析:

一、卷面簡析

縱觀全卷,試卷共有十道大題。包括:聽老師讀字詞、默寫20個字母、給字找出韻母及拼讀音節的連線。補充句子、連線、字形小魔術等幾道題。題目簡單,所有的題目,在上課時都帶領大家練習過。但此次考試總成績並不令人滿意。仔細思索,學生存在以下的問題。

二、學生情況分析

在知識方面:

對拼音部分掌握不扎實。主要表現在:

1、在音節拼讀方面。有8到13人還不會拼讀音節。10人還不能默寫的字母。

2、我能說一說這題,很多同學都沒有辦法寫完整。例如:閃閃的星星像什麼,只有個別同學有辦法正確寫出來。

3、一些簡單的題目沒有做到人人過關,例如:比一比,再組詞、我能照樣子,連一連等。

在學習習慣方面:

(1)學生還沒有養成仔細聽話的好習慣。主要表現在個別學生不會聽課。課堂上東張西望、心不在焉。課下一無所知。降低了學習效率。在本次測試中一部分學生還不會聽老師讀題,等到教師讀完題後,由於自己識字量小,不會讀題。卻連自己會做的題目,也不知讓干什麼。導致失分。

(2)一小部分學生的書寫還不過關,書寫不規范,字跡歪歪扭扭,卷面不幹凈。

(3)學生不會檢查,做完後無所實事,有的同學竟然玩耍,可對錯題卻無動於衷。

三、針對以上的各種問題,我決定在今後的教學中,採取以下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多翻閱各種題型結合新授,把練習與新授結合起來。讓大家多見、多練,為期末的測試積累經驗。

(2)在課堂上培養學生認真聽講的好習慣。特別是幾個學困生多提問,督促他們課堂上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同時抓住他們的點滴進步、多鼓勵、多表揚。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3)抓好早自習,讓學生多練習朗讀,在朗讀中鞏固拼音、練習識字。為新課的學習打下基礎。多背誦一些優美的課文,積累好詞佳句為說話和以後的寫話打好基礎。

(4)耐心做好學困生的輔導工作,對待差生需要有耐心,利用午自習針對差生落後的原因,做個別輔導,學生之間建立互幫小組,進行面對面的輔導。努力做到不放棄一個差生。

(5)多測試,由於學生答卷少,經驗少,對試題的應變能力差。所以後半學期多測試。在測試中,交給優生獨立讀題的方法,教育中差生養成認真傾聽教師讀題的好習慣,答完試卷,練習檢查,養成書寫干凈、整齊、細心答卷的習慣。

(6)加強與家長的聯系,特別是學困生的家長,交給輔導的方法,把學校教育與家長教育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7)每天檢查家庭作業,督促學生養成認真,按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樹立學習的.意識。

一年級語文期中考後反思 篇2

昨天進行了期中考試,判完試卷後面對學生的分數有些郁悶,我已經很努力了,可是成績還是很不理想。細細的翻看了每張試卷,分析了學生做錯題的原因,希望能為今後的工作留下點兒經驗。

學生年齡較小,成績的偶然性很大,如班裡的王麗瑩以前每次考試都沒下過95分,這次數學只考了88分,閆梓涵這次竟然都沒到80分,還有幾個應該到90分都沒能達到。除了偶然性的失誤外,知識掌握的扎實程度也是一個主要原因,以後在知識掌握情況的檢查上還要加大力度,不讓學生存在僥幸心理,幫他們在一年級扎扎實實的打好基礎。

除了學生智力因素的影響外,我的教學經驗少也是一個不可推卸的原因。以前沒有教過普教,所以,有些知識抓不住重點,有些眉毛鬍子一把抓的感覺。對考試來說,學生是上了一年級後才接觸試卷這種形式的檢測,對於新出現的題型理解不了,不引導就不知從何下手,而我對題型見的也比較少,僅限於在考過的試卷中出現過的,對於新的題型在考前不能給予及時的講解和引導,這就導致學生本已掌握的知識,換一種題型進行檢測,學生就答非所問了。這也說明教學經驗的重要性,提醒我在工作中要及時豐富積累。

通過這次考試,又一次看到讀的重要性,不只是語文,數學也是如此,一道題讀不好就理解不好,理解不好也就談不上答好了,很多學生都受識字量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吃了讀不好題的虧。因為識字量少,理解能力差,而這個東西又不是能全部言傳的,大部分還得靠學生自己的感悟,所以,對於班裡的大部分學生來說,閱讀一直是一個難點,我也一直在尋找解決的辦法,這也是今後工作的一個重要目標。

不能急,還得循序漸進,和學生一起努力,且行且學且成長吧!

一年級語文期中考後反思 篇3

一、看拼音寫詞語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書寫能力,在田字格中學生如何正確書寫,怎樣才能按部首正確均勻地書寫。總體來看本題的得分率不高,約85%左右。失分原因主要在於學生不能正確書寫,出現錯字現象,失分最多的是「hongri」這個詞語上。個人認為,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大學生書寫力度,認真教給學生如何一筆一劃地把字寫端正、寫正確。

二、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並組詞

本題既考查了學生對字的偏旁部首的認識,又考查了學生對字的組詞的能力。總體來看,學生對這部分的基礎知識掌握的不錯,得分率在95%以上,失分最多的是「頁」這個部首,可能是因為這個部首漢字中用的較少或不太好組詞的原因。

三、比一比,並組詞

本題的得分率較高,大致在97%左右。二年級的學生對相似的字的辨別能力還是非常強的,也可能是因為題目所列出的兩個相似字是平常經常見到的,所以本題的得分率較高。主要失分在於「己、已」「晴、睛」這兩組字上。「晴、睛」這兩個字的區別在於「晴」和太陽有關,所以它的部首是「日」,「睛」和「眼睛」有關,所以它的部首是「目」而不是「日」。

四、填上合適的詞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怎樣用合適的詞來表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學生對部分量詞的用法還是比較清楚的,只是出題者在出題時沒有認真核對,以至於出現了「六()把刀」錯誤,讓學生無從填寫,再有答案也沒有認真核對,本來是「四朵花」,答案給出了「四奪花」的錯誤。

五、填上反義詞

本題學生的得分率相當高,達到98%。主要失分在於「過去」一詞,個人認為,它的反義詞應該是「將來」或「未來」,而答案給出了「現在」,個人認為不妥。學生對「過去」的反義詞也不知曉,幾乎全部失分。

六、把句子補充完整並加標點

本題考查學生的組句的能力,學生根據題目所列出的詞語填上有一定邏輯關系的句子,形成一句話。學生第1小題做的不錯,能夠補充完整,也能夠填寫正確的標點符號。第2、3小題學生作答的不好,尤其是第3小題,學生的失分率很高,有的是沒有說出一句完整的話,有的是沒有加上正確的標點符號。

七、按原文填空

本題學生的得分率很高,在99%以上,可見學生對課文的掌握還是相當不錯的,只是有1%左右的學生出現錯字,失去1-2分。

八、讀一讀,排一排

本題要求學生對所列出的幾句話按一定的邏輯關系排成一段話,要求在()內進行。本題的得分率不高,大約在56%左右,主要原因在於學生對上下課的邏輯關系不太清楚,也可能是因為看不清題目要求,因此失去一部分分。

九、猜迷語

本題出題者所列出了一個小彎,給學生製造了一個小小的麻煩,讓學生只是看到了理發店裡的顧客,沒有真正開動自己的腦子去想。相對來說所列出的迷語也有一定的難度。本題學生得分率較低。

十、看圖寫話

題目給出了一幅勞動的場面,畫面中有兩個人,一人拉車一人推車,車上裝著一些或許是水果一類的東西,兩個人還在交談著什麼。學生只要能夠根據題目所列出的要求寫出幾句的話即可得分,但大部分學生寫的不好(約佔80%左右)有的學生只能寫一句話且不完整,可見我們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欠缺,還有觀察能力也不強,應多加訓練。

㈥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作為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鍾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慣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說,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基本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方面,首先漢語拼音知識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里,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並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游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特別注重引導學生主動識字,一年級上學期是意義識字的關鍵期,不僅要求對課文內容熟悉,同時加強了課外閱讀。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反復多次和漢字見面,並通過一段時間後又對多篇課文進行閱讀訓練,使學生逐漸認識漢字,然後以適當的方法強化刺激,達到識字的目的。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

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在讀書的訓練上我採用了當天閱讀最認真的小朋友就可以當隔天的小老師進行帶讀的辦法,或者是小組讀、合作讀、擂台讀等多種形式的手段來提高孩子們對課文進行多次閱讀的興趣。

課前我要求每天學生需預習課文,在學習課文的開始階段,教師不需要過早給學生加以引導提示,讓學生先行感知課文,那麼這第一次的感受能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就算有理解偏差、有錯誤,經過之後的共同討論、共同訂正、理解課文,都能夠解決。先學後教,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主動參與,有利於課文的感知和學習。課後要求不定時復習,鞏固原有知識,承上啟下幫助新知識的掌握。關注差異,並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幫助家長解決輔導上的難題,也同時認清自己教學上各個方面的不足。

經過大半個學期的學習孩子們願意讀了,課文中的、課外的故事也願意讀了,不僅增加了他們識字量,而且認識的詞語也越來越多。組詞訓練不再是單調的了,總聽到「我還有」「我還會別的」這樣的話,課堂生動多了,有更多學生願意展示自己。

要在評價中促進學生的成長,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想學愛學主動學了,那麼,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1、為了從一開始就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我一開始就播放了一段和課文有關的動畫短片,同學們看了動畫中驚慌的小兔子,都笑了,我忙問:「你都看到了什麼?「看了動畫你想知道些什麼呢?孩子們都活躍起來了,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起來,看來,他們真的非常想學習這篇課文呢,興趣被調動起來。

2、文本的意義,只有在學生主動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才能產生,在教學時我希望著力讓學生參與有感情朗讀、看圖想像、即興表演、動作模仿等活動,讓他們能從各自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引領學生深入課文,使學生與文本之間建立起和諧的對話關系,使他們由讀文、看圖,進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閱讀境界。

這堂課也體現出許多問題和不足,希望能對以後的教學起到借鑒作用。注重課堂朗讀,但形式不夠豐富,在課堂上分角色、分層次的朗讀比較多,但是相對缺乏集體朗讀,不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在進行深入的課文分析之時,因為新課之前的導入讓學生們感覺很新鮮有趣,而進入課文分析之後,要讓學生從剛才的熱烈中投入另外一個冷靜思考的氛圍是需要有耐心和信心的,課堂不能永遠熱鬧喧天,安靜地思考才能真正出現有價值的思考結果,而作為教師不僅僅要給學生積極引導,還要有等待的耐性。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繼續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真正實現有趣、高效的課堂。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節曲折的童話故事,講的是一隻兔子聽見「咕咚一聲,嚇得撒腿就跑,其他動物也跟著逃跑,只有獅子問「咕咚是什麼,而且要去看看,這才讓大家明白:原來「咕咚是木瓜掉到湖裡發出的聲音。這個故事教育學生:聽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在教學本課時,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低年級學生還是以玩為主,抓住學生這一年齡特徵,在導入新課時,我先播放事先錄制的各種動物的叫聲,讓學生猜猜是什麼聲音。接著再故做神秘地發出「咕咚的聲音,再讓學生猜猜這是什麼聲音,從而引入課文學習。這課的導入方式是為了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營造一種將閱讀期待。

(2)課文的意義,只有在學生主動與課文對話的過程中才能產生,在教學時我著力讓學生參與有感情朗讀、看圖想像、即興表演、動作模仿等活動,讓他們能從各自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引領學生深入課文,使學生與課文之間建立起和諧的對話關系,使他們由讀文、看圖進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閱讀境界。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一學期以來,我們一年級2班全體師生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領導下,在各科任老師和家長的積極配合和耐心幫助下;圓滿地完成了教育教學工作任務,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對本期教學反思如下如下: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注重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松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讓學生閱讀各種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本學期我雖然盡了自己的責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總覺得還不盡人意,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斗!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在今年,我認真學習了教育局規定的教師必讀十本書,按照學期初制定的教學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改進教學方式。定期做好工作總結,總結教學經驗,把經驗點滴投入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獲得所應掌握的語文知識,使語文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一、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

一年級學生想讓他們在40分鍾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剛開學的二個星期里,我採用編兒歌、口令等形式,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融入情趣之中,讓學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慣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講講講、說說說,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認真備課

一年級新課程的內容多、知識面廣,但又是打基礎和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時候,而學生活潑好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對大量枯燥的練習不感興趣,容易產生厭倦心理,教學中如果把握不好,有可能使學生獲得的知識顯得很零碎,不扎實。所以我總是想方設法帶領學生輕松學習,讓學生感覺學習是一種快樂。我嚴格按照教學計劃上課,精心設計教學程序。課前都精心准備,從來不打「無准備之仗」。教學中總是採用學生感興趣的方法,做游戲、講故事、猜謎語、開展活動等,讓學生輕鬆快樂地學習知識。還不怕麻煩,製作各種教具,輔助教學,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為了能更好地立足課堂搞好教學,平時注重自己業務能力的提高,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聽課評課活動,平時利用空餘時間隨時隨地進行教研,開展探討性的交流和反思。

三、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1)讓孩子快樂識字

識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勵學生讀課外書,並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漢字活學活用,通過學編兒歌、「開火車」、「讓學生當小老師」、「游戲」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強調孩子用正確的寫字姿勢學寫漢字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願。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也可以體現其文化素養。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的留言等方面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範。其次,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臨寫。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我都特別注意。

(3)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讓一年級學生學會讀書,喜歡讀書,將為他們今後的學語文奠定牢固基礎。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范讀、教讀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注重自己的示範性。由於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特別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盡可能地為學生作出很好的示範。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活化課堂,讓學生的情感得到認可,在評價中促進成長。

四、與家長交流,獲取家長的支持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為了學生更好地發展,我在做好職工作同時,加強和家長的聯系,探討教育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班的學生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增強了我的信心,相信下學期我們還能取得更大的進步。不過還應該說的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教學上的許多不足。一小部分學生由於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里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當然,今後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新浪潮。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咕咚》是第二冊一篇圖文並茂的童話故事。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內容淺易易懂,很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那麼,如何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學訓練課,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發展思維,提高語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呢?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指導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設疑引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及心理特點,形象有趣,富有懸念性的東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於是,我採用了實物作了一個實驗,用木瓜在高空仍進水桶里,發出咕咚的聲音,引導學生思考:這是什麼聲音,你想知道嗎?接著板書:咕咚,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積極性也調動起來了。

二、圖文結合,感知課文內容

根據低年級學生認知事物的特點,我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圖文結合,幫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聽錄音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仔細觀察3幅圖,把3幅圖連起來問: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然後圖文對照,學生自學討論:哪些自然段寫了1、2、3幅圖。這樣圖文對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討論自學,很快地理解了課文的意思以及它們的聯系,並能看著圖,用自己的話把課文的意思說出來。

三、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

本文的重點是通過朗讀訓練讓學生加深對課文中心意思的理解。我讓學生在看懂圖意,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討論:當聽到咕咚聲音時,小兔、小猴、狐狸、大象、野牛等怎樣做?誰做的對?為什麼?接著我根據學生的回答抓住重點,因勢利導,指導朗讀,如:小猴兒,大夥兒說的活要讀出驚慌緊張的語氣;野牛說的話應不慌不忙,表現它做事不盲目,不跟別人跑,弄清事實真相。這樣,通過多次反復朗讀品味課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學的能力。

四、角色演評,滲透德育

童話故事的教學運用「角色演評的方法,不但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使學生對童話隱含的思想因素得到內化和升華。教學《咕咚》這篇課文時,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展開想像,進行角色表演。表演前,強調對角色的理解,注意角色的語言、動作、神態;表演後,可讓學生進行角色獨白,並對角色進行評點,使學生在有趣的表演和評點中,發展思維,提高語言能力,陶冶思想情操,教育學生要學習野牛做事弄清事實真相的精神。

以上指導方法的結合運用,我的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也發展了思維,提高了語言運用能力,同時情操也得到陶冶。

㈦ 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有關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篇1

識字是寫作和閱讀的基礎,也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剛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一打開課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歸類識字,這就決定了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新課標在識字教學中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的要求。要讓學生達到這樣的要求,濃厚的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興趣是激發兒童從事學習的動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復,喜歡表現。因此在教學中我把識字融入豐富的游戲活動中,讓學生在新奇有趣的識字場景中體驗識字的快樂,充分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元號的興趣,不斷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如:猜字謎,找朋友、采蘑菇等將這些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受游戲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在學什麼時學得快,忘得也快。尤其是中下水平及後進生亦是如此。在學習生字(會認的字和會寫的字),剛開始學習會認的字,課堂上總是讓他們一讀再讀,要求會寫的字當場口頭說一兩個詞,這樣的教學方法對那些優等生行得通。可其他的學生學完後隔兩三天,我抽查一下,才發現有很多的字不認識,要求會寫的字也不會寫出。

後來,我在識字教學中,我就這樣做:學完「會認的字」,布置學生課後到小組長出讀,並且要求拼出音節。這樣學生漸漸的認識了字,並且把前面學過的拼音也學得更加扎實。教「會寫的字」除了讓學生會讀字音,我還當場讓學生口頭組三個詞,再板書在黑板上(組的詞都是學過的而學生又會寫的字),如:門(開門)(門口)(大門)。課堂上讀一讀,隔日早讀課再讀一讀。課後要求學生每個生字寫一行外,並組一個詞。漸漸地,我發現學生的錯別字越來越少,要求會寫的字基本上都會寫,就連「看拼音寫詞語」中出現的錯別字也較少。特別是那些後進生,他們的識字量也明顯地提高了。

以上僅是我個人粗陋的想法,希望能從其他老師處學得更多的寶貴的經驗,讓我在識字教學中能得心應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篇2

上完識字5這篇課文已經一天多了,可是上課時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每每想起,心中既有激動又有遺憾。下面我便說說自己上完課後的感受。我覺得自己這堂課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

一、情境生情。

「文章不是無情物」「兒童是情感的王子」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與學生以言語作品為中介展開的一次情感交流的對話,感悟過程。在特定語言情境中領略文章的景、情、人物,體會作者的思想。因此教師要積極營造一個有利於閱讀主體情緒化的「情場」,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興趣盎然,深有體會。葉老也說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於親」,說的就是要引導學生進入描寫的情境,達到親情,生情的目的。教學開始我播放夏天的景色的錄像,那台風、雷雨、水果、動物、花卉便印在了學生的腦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誘發學生讀書的熱情。 在識字過程中幫助學生將抽象的語言符號加以還原,以游戲創設情境,通過唱歌,圖畫再觀情境。在這樣的教學中,大家可以看到學生的整個身心都投入了學習活動中,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人格的構建。

二、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

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從教學對象的個性實際出發,開放課堂尊重學生的學習意見,努力做到教學開放,還學生自主權,我上的《識字5》這堂課中有2個教學環節注意到了這點。第一環節是:學生自讀課文,你想自己讀也行,想和同桌讀也行,願意怎麼讀就怎麼讀。然後我請小朋友讀課文中的4組詞。其他小朋友注意聽,聽完後進行評價。第二個環節是這四組詞中你最喜歡讀哪組詞就讀哪組詞。我記得在教學第一個環節時,有一個小朋友讀完「桃子、梅子、西瓜」這組詞時,馬上有一個小朋友站起來說:「我要給你提個小建議,你的「桃子」的「子」讀成了翹舌音,這是平舌音,而且是輕聲。」聽得多仔細,評價多好。當另一個小朋友讀到「葵花、茉莉、荷花」時,別的小朋友又評價了:「你的聲音很響亮,但是你要讀得輕一點,美一點」。然後非常有表情地帶讀起來。站在學生中的我一陣陣地驚喜,一陣陣的感動,多麼充滿童真,充滿個性的語言,像清晨荷葉上的露水那樣新鮮。很難想像在教師以自我為中心,滔滔不絕的課堂上全洋溢著這樣的童趣。這不正是新課改所提倡的「人文素養」嗎?看似一個浩大的工程,其實滲透在教育的每一個細小環節中,只要我們將心比心,以情喚情,這樣,我們的課堂內外,將永遠陽光燦爛,充滿歡笑。我學生出色的表現也同樣令聽課的老師點頭贊嘆。

三、重視語文實踐活動

《語文課程標准》中說道:「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聽、說、讀、寫是最好的語文實踐活動,這節《識字5》我注意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讀的形式多樣,讀的有目的。開始是讀通、讀准,然後是結合畫面有感情讀,有指名讀,小組讀,開火車讀,當小教師帶讀。注意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如第一組詞夏天、台風、雷雨,我問學生:「你看到的夏天是什麼樣的`?」學生回答:「我看到的夏天有台風、雷雨非常可怕。」第二組詞桃子、梅子、西瓜,我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的水果,有的說:「又甜又大的桃子,」有的說:「酸溜溜的梅子,」還有的說:「好吃的西瓜。」第三組詞蟈蟈、青蛙、知了,我讓學生猜猜小動物們在夏天忙些什麼?學生回答的很精彩:「蟈蟈忙著開店鋪,青蛙忙著捉蚊子,知了忙著在書上唱歌。」第四組詞葵花、茉莉、荷花,我問他們:「看見這些花你最想說什麼?」學生說的更好了,「金燦燦的葵花,清香的茉莉,粉紅的荷花。」學生用詞多准,說的多好。學生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允許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四、注意拓展。

崔巒說過:「語文教學要注意校內與校外溝通,注意學科間融合。」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講述了一個「望梅止渴」的故事,把學生引出課堂,同時把音樂引《小青蛙找家》進語文課堂,注意學科間的融合。

當然這堂課也還有遺憾之處:由於自己經驗不足,在學生識字看圖,圖字結合的這個環節上得不夠緊湊,以致於後面沒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寫字,展示學生的作品。

通過這堂課的教學,我更加認識到自己必須樹立語文教學的新理念,「以人為本,立足發展」讓學生天天在快樂中成長,也讓自己天天在快樂中成長。這將成為我一生追求的目標。

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篇3

記得薛校長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讓學生喜歡語文,這是一年級語文教師最大的責任。每每教一年級,總覺得肩上的擔子特別重。在班上,每個孩子是班級的五十分之一,而在每個家庭中,孩子卻是唯一的,父母對他(她)寄予了最大的期望,面對剛入學不久正在學習拼音的孩子們,如何激發他們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提高漢語拼音學習的效率,讓學生逐漸喜歡語文呢?這是我在多年低年級語文教學中一直思索著、探究著的。

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很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注意力持續時間短。而在期初的一個多月時間內,學生要學習的是非常抽象的漢語拼音。漢語拼音最為識字的工具本身沒有意義,對於善於直觀形象思維的一年級新生來說更是枯燥單調乏味。從漢語拼音本身的特點和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考慮,我採取了以下措施進行教學,實踐證明還是比較有效。

一、創設故事情境學習漢語拼音

人教版語文教材的拼音部分,本身就安排了情境圖語境歌來幫助學生學習漢語拼音。在解決一些學生常見錯誤的問題上,我也利用故事情境來幫助孩子記憶。如ü在jqx後面要省掉兩點,這個拼寫規則對一年級孩子來說是個「老大難」,因此在教學的時候,我給孩子們講了個故事:小ü是個特別愛哭的孩子,這不,今天就他一個人在家,多沒意思啊,他越想越傷心,哭得眼淚吧嗒吧嗒地直掉(師用彩色粉筆點出兩點),這時候,正好jqx走過他家,聽見哭聲就去敲門,jqx知道原因後對小ü說,你別哭,把眼淚擦乾凈了我們就陪你一起玩。小ü聽了,連忙把眼淚擦掉(師擦去兩點),然後和jqx手拉手(板書:juquxu)一起玩。(教讀juquxu,再用順口溜「小ü碰到jqx,擦乾眼淚再拉手」。再如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u的時候,我又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星期天,小i和小u小ü到公園去玩,來到公園門口,他們碰到了y和w,Y拉著小i的手做朋友,成了整體認讀音節yi,w拉著小u的手做朋友成了整體認讀音節wu,剩下小ü一個人站在公園門口,他又傷心得哭起來,看看,眼淚又流出來了(同樣用彩色粉筆點出兩點)。這時候y聽見了,回到門口對小ü說:「我也喜歡和你做好朋友,不過你得把眼淚擦乾,我再和你拉手。」小ü聽了馬上擦幹了眼淚和y拉手,他們也成了好朋友,變成了整體認讀音節yu。到後面教學整體認讀音節yue時,我還用了相似的故事,不過後面讓學生自己猜猜:y說üe必須答應他什麼條件他們才能做朋友?有了前面的基礎,很多學生都能說出y後的ü也要把兩點去掉。我想這樣的故事一定能讓他們牢牢記住jqx和y後的ü是要去掉兩點的。

二、在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中學習

以多種形式的游戲和有趣的活動來組織漢語拼音的學習,如:猜一猜(看口型猜韻母,根據音節猜圖畫等)、傳一傳(學完平舌音和翹舌音後讓學生一個接一個地把一句繞口令傳下去)、變一變(bdpq這四個聲母很容易混淆,學生自製卡片拿出來擺一擺,再讓他們翻個跟頭變一變)、玩一玩(出卡片,一生出韻母,拼成音節讀出來,看誰讀得又快又准)、寫一些(用拼音寫寫自己的名字、同桌的名字、好朋友的名字)、小白鴿送信(信封上用音節寫著收信人的名字,讀對了就能送對,給送對的一份禮物)、長頸鹿請客(叫出用音節標出的菜名)、摘蘋果(蘋果形狀的紙上寫著各種拼音,誰讀對了就把蘋果摘回家)等。通過趣味性強的游戲和活動,學生對字母的音、形掌握得更牢固,對音節的拼讀積極性更高,學得輕松,練得扎實。

三、聯系生活親密接觸漢語拼音此文轉自

語文學習的外延等同於生活的外延,課程來源生活,生活即課程,課程即生活。漢語拼音本身就是學習漢字的工具,因此漢語拼音學習應該重在運用。在學完了全部拼音之後,我就讓學生為教室里的一些物品用拼音寫出它們的名字,如,電視機、電腦、黑板、課桌、凳子、門、窗、日光燈、電扇等等,讓學生在多讀多練中熟練掌握音節的拼讀;每天送學生一首詩,讓他們自己去拼讀,自己去讀詩;國慶節期間,我讓學生試著用繪畫和音節記錄下看到的聽到的或想到的,寫得好的貼到「學習園地」展出;讓學生帶一本課外書利用中午時間進行課外閱讀等。

四、聘請「小老師」學習拼音

由於智力發展、思維能力等個性差異,學習漢語拼音時有些孩子接受得就非常快,而有一部分孩子就接受得特別慢,如何作到培優又輔差呢?我通常採用學生互幫互學的學習方式,有同桌互讀的,有四人小組互讀的,在互讀的過程中引導學得好的學生當小老師,這樣既提高了「小老師」們的積極性,又帶動了學習

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篇4

作為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師,我感到肩負的責任重大.孩子們就像一張張白紙,就看我們怎麼去引導教學,讓學生學會知識,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在此基礎上把知識融會貫通.

新的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作心靈的直接對話.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感受和再現作品的情思美感,體驗語言的節奏感、音韻感.我們通常講「以讀代講」,這個讀顯得特別重要.作為語文老師我們都知道讀一次就應有一次的收獲,每一次都應有一個目標,每一次都應有一定的提高,但落實起來真的很難.

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以讀為主。新的《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足以說明多讀的好處。但是一味地強調多讀,不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不注意讀書的多樣化的形式,不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也是不行的。對於一年級的朗讀訓練來說,老師的范讀特別重要.在第九單元的課文中朗讀顯得特別重要。教完了這個單元我認為在朗讀中應做到:

1.認讀讀正確,掃清朗讀的基本障礙。音準字熟,是低年級學生朗讀能力發展的重要起點。①一目雙行,藉助拼音,感知語言,嘗試朗讀;②讀中圈畫,自學生字,教師指導,讀准字音;③初步練讀,多碰多練,熟能上口(自由讀、同桌互讀,相互指點;交流朗讀,教師點撥,學生評價)。對於不要求掌握讀音的字。可提示跳讀(讀拼音)。

2.連讀讀流利,感知語言的基本意思。眼到口到,流利朗讀,是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十分重要的要求。①營造氛圍,讓學生放聲朗讀,連詞成句,連句成段,琅琅上口;②讀中反顧,找出難讀詞句,反復試讀,同桌請教,解決問題;③質疑再讀.教師對於學生已努力仍讀不好的地方實施點撥或范讀,學生體會,掌握方法;④朗讀交流。互聽互評,互讀互促,提高學生語言感知能力,認識「自然段」,並能說出課文的大體內容。讀中要求學生聲音響亮,自信心強;不指讀,不唱讀。能正確停頓,達到流利的朗讀水平。

3.精讀有情感,培養有感情朗讀的能力。低年級閱讀教材,或韻文,或詩歌,或童話,或故事,大多短小精美,充滿童趣,有利於學生學習感情朗讀,並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的良好習慣。①根據教材特點,引導學生自由確定朗讀重點,或優美句、或哲理句、或對話句、或特點突出句等(也包括相應的自然段);②引導學生主動體會,形成讀的見解,並通過讀表現出來(即自我體會的情感朗讀);③研讀展示、群體品評,教師順其自然地引導學生確定重點詞語進行品析與體會,或結合語境理解,或聯系生活思考,或積極啟發想像,或對照圖像認知,在讀中感悟意思,在讀中學習朗讀方法;④多形式感情朗讀,或比賽讀,或分角色讀,或邊演邊讀,或配樂讀,或師生共讀等等,使每一個學生想讀、能讀、愛讀,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

4.熟讀記於心,豐富學生語言積累。引導學生從小積累大量的優美詞句段篇,學生終身受益,這是發展學生語文能力、提高學生語文內蘊的基礎。結合教材特點與要求,在指導學生朗讀過程中,使學生在自然狀態下熟讀成誦,把「背」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教學中,或引導學生看板書讀誦,或藉助圖畫(多媒體)讀誦,或通過表演讀誦,或由老師穿插揭示讀誦,或假設情境讀誦,還可積思廣益,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讀誦等。這樣,學生能在教師不提「背」中,水到渠成,在不知不覺中背誦課文,並獲得背誦的方法與竅門。

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篇5

傳統語文課堂的模式可以定義為師本語文課堂模式,它使學生難於擺脫教育體系的弊端,難於擺脫教師控制、主宰語文課堂的局面,以至學生潛力難以發揮,學生對學習的內容難於投入,興趣自然減退,學習效率下降,師本語文課堂實際上是為教師好教而設計的教育體系,但由於教師與學生的認識規律和意志不同,所以很多時候又無法被學生所接受。

有別於師本語文課堂的生本能使學生擺脫原有教育體系的桎梏,擺脫完全由教師控制語文課堂的局面,教師作為語文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出現,使學生完全發揮自己的學生潛力。生本語文課堂最主要是注重教學的交付,教師盡快地讓學生自己活動起來,去獲得知識和解決問題,把可以託付的教學託付給學生,它是一種依靠學生、為學生設計的教育思路和教學方式;教師「導」的功能是放在設計「先做後學、先會後學」的過程上,而不是師本語文課堂──教師一點點地教,學生一點點地學的過度分析上。

新課程下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應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關注每一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等情緒體驗。新課程強調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為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所發展,在教學時,我就從注重學生情感體驗入手,著力營造一種充滿活力的生本語文課堂。以《影子》為例,我是這樣進行的:

一、創設情景,注重體驗

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和積極情感體驗。《影子》一文是採用兒歌的形式描繪影子與人形影不離的特點。課前,我從學生那兒了解到他們除了知道影子是黑的之外不知道有其他什麼特點。如何讓學生形象生動地認識影子其它有趣的現象。我想到了游戲這種活動方式。《語文課程標准》指出:「不同內容的教學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游戲是他們最喜愛的,也是樂此不疲的活動,他們的情感很容易在游戲中受到感染。於是,在課間我設計並組織了孩子們玩「踩影子」的游戲。他們兩人一組,你追我跑,你踩我躲,不知不覺在輕松的情景中發現影子有趣的現象。在上課時,當老師問起,「在游戲中你們發現了什麼有趣的現象」時,學生爭先恐後舉手,有的發現發現影子總跟著自己,自己做什麼,他做什麼;有的發現自己躲在房子的後面,影子就沒有了;還有的發現太陽出來就有影子,陰天、雨天沒有太陽,就沒有影子。能交流發言的學生個個神采飛揚,滿臉喜悅。由於時間關系沒有點到的學生只能遺憾地從鼻腔里發出一點聲音,收回小手。

二、真情交融,享受快樂

生本語文課堂教學就是要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教師的角色,要讓老師從知識的壟斷者、傳授者釋放為學生的指導者、幫助者和參與者。在語文課堂中的二、三分鍾的課間活動時間,我也針對課文內容設計相關「找影子」的課間游戲,豐富學生的語文課堂生活,滿足他們情感體驗。在設計這一活動時首先是我與學生共同參與完成,然後再是學生與學生共同完成。這樣設計既使學生感受到教師與他們都是平等的,是他們的朋友,正是站在學生的角度抓住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來設計活動,贏得學生的歡迎,他們個個興致昂然,教室里每一寸空間都能感受到學生的快樂。游戲結束,學生能很快地將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下一個環節的學習,學習效果明顯。

美好的情感體驗常常來源於師生之間的真情交融。當智能與美好的情感體驗交融時,可以爆發出驅動力,師生關系的和諧正是以情感為紐帶的。真情交融,使師生雙方同時感受到教與學的無窮情趣與自身無法估量的潛力。語文課堂教學中我總是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融進去,及時溝通師生之間的情感,營造一種師生之間的平等、親和、融洽的教學氛圍,在師生對話中、交流中、溝通中,從真情交融進入心智交融,形成教與學相互推進。

三、小組協作、教室當學室

協作學習是一種通過小組或團隊的行式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策略。生本語文課堂強調的小組協作學習法是指合作、夥伴的形式,把幾個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一般為四個),以小組的形式出現,包括小組協作回答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討論問題等等,從而充分培養學生團隊的合作精神品質和協調能力。

即當學生面對新的教學內容時,可能一部分學生已通過自學或家人、朋友的幫助掌握了全部或部分內容。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出來,讓他們「當」起同學們的「教師」,尤其是在生字教學這一環節,有些學生很會認生字,而且字音也很准,我就讓他們當「小老師」帶領著小組的同學認讀生字,在「小老師」的帶領下,教讀、開火車讀、聽音找朋友,學習形式豐富多彩,「老師」教得津津有味,同學們學得津津有味。學生教學生,真正體現學生是語文課堂的主人,是學習的主人。看到這樣濃烈的學習氛圍,我感到語文課堂只有交給學生,才賦有生命。

四、生為本、尊重個性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它的「人文性」表現在具有濃郁的人文特色,充盈著作者豐富的情感。因此,語文不僅是一門培養學生分析和運用語言能力的課程,更是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培養學生人格的載體,在新課標的理念指導下,我們的閱讀不僅僅是教會學學生朗讀懂文本、獲取書面知識,更要讓有著鮮活思想,獨特個性、獨立人格的學生在閱讀文本時傾注自己的感情,融情入境,與作者情感共鳴。由此,我深入文本,反復吟誦,品讀文字的含義和作者的感情。努力尋找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作為切入點,讓學生自我感悟。

經過分析我選擇「小黑狗」一詞作為與學生溝通的話題:「你們喜歡小黑狗嗎?為什麼?」小狗是學生生活中比較熟悉的事物。當選擇這個話題時,我想小狗可愛的形象在孩子們的腦海里一定鮮活起來,要不怎麼學生紛紛舉手,唯恐老師不點他。由對小狗的喜愛引發到影子與人形影不離的特點和小狗一樣的可愛,在閱讀中自然而然地將喜愛之情通過文中的語言表達出來。由於各自感悟不同,讀出來的語感也不盡相同,有的讀:「影子是,一條,小黑狗,我走,它,也走。」有的讀:「影子是,一條,小黑狗。我走,它,也走。」我沒有硬性規定他們該怎麼樣讀,反而鼓勵他們讀出是自己獨特的感受。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站在學生的角度,以一個平等中的首席地位,組織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獨特情感,和已有的認知水平,圍繞學生如何設計教學活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力圖營造一個充滿活力的生本語文課堂。

㈧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尤其是拼音的教學,因為拼音教學一直是重點,也是難點。接下來我整理了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篇1

這個學期我擔任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很快的,一個學期將要過去,回首過去的日子,反思一學期的教學經歷,也有一些收獲和問題。一年級教材編寫的意圖在於注重人的發展,用生活的情景呈現學習內容,讓學生感受知識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學知識的目的在於用知識解決問題,這就對以往沒用的內容進行刪除,所學的全是對以後步入社會有所幫助的,教材中的生活場景自然就很多,內容看似簡單,實施起來卻很難。

在教學方面,我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准》。課程標準是現行教學的總體思路,它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了語文教學的特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在反復研讀《課程標准》的過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論運用到課堂實踐上,有很大的收獲。

1、創設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

教師在新課程中的是角色的變化,教師將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管理者,更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在新課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傳統的接受學習向探究學習轉變,而教師的工作就在於幫助孩子們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定和協調達到目標的途徑;知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策略和發展能力;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不是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教師應尊重每一個學生,多一些鼓勵。

2、結合多元智能更好理解文本。

智力作為一個整體,是認識活動的綜合能力。通常人們的認識活動並非一種而是幾種智力在相互作用。學生的學習也是各種智力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過程。因此,不能只用認識智力去衡量學生的能力,而要切切實實地去培養和開發學生的多元智力,使教育教學真正地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3、把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融合起來。

《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稿)中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標准》中明確地指出:提倡跨學科教學,與其他課程相融合。這是因為要培養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生僅靠語文教材內容和傳統教學方法,已遠遠不夠。而需要各學科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思維方式、知識背景等方面相互滲透,再通過有創新地教學才能達到培養目標。如把作文教學與各學科融合起來。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篇2

培智一年級的孩子,對他們來講,從一個熟悉的環境中,突然走進另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已經是很難讓他們接受的了。可是接下來又要面對新的挑戰——學會筆畫和認識詞語的學習。孩子們能和自己配合好嗎?給自已的課能交上一份比較滿意的答卷嗎?

班上共有十二名學生,都是輕度智障的孩子。有一個學生是在其他班級中學過兩到三年的孩子,他們上課回答問題時的聲音很小,有一個根本就沒有語言功能的,無論你問他什麼他只會點頭,還有一名學生,只要一上課就到處亂走,其餘的學生還好,有的會說兩個字的詞語,有的可以說簡短的一句話。

轉眼開學快一個月了,由於新生剛入校,學生得逐步適應校園生活、學習,所以到月底為止才學習了兩課。大多數學生能圖文對照認識漢字「人、頭、手、足、口、耳、目、舌、鼻、牙」,能指出相應的部位。我每節課在黑板上板書不同的漢字,希望他們能脫離圖畫記住漢字,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效果還可以,xx開始的時候記得不是很清楚,隨著後面的鞏固效果好多了。不過xx、xx能指出相應的部位,字形記不住,陳某某,沒有語言功能,但能理解,能聽懂老師的指令指出相應的部位。

雖然學生的自身條件有限,比如,他們的記憶力差,前學後忘,分析理解能力弱等。但是,為了讓他們能多學習一些知識,多認識一些字,我在每學一個新的筆畫和詞語時,我都要領著學生反復的讀記,直到多數學生都能認讀下來為止。他們的表現程度不一,我不能著急,只能根據每個學生情況分層教學,降低標准,讓每個學生都有所發展。

在教學簡單句子時,我會讓學生嘗試自己先說,我適當提示。學生說一遍後,我就領著學生一遍遍的朗讀。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經過以上的努力,一個學期下來,孩子們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我想:經過這樣不懈的努力,學生的知識也將存儲的更多!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篇3

作為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鍾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慣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說,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基本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方面,首先漢語拼音知識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里,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並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游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識字是閱讀和習作的基礎,也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特別注重引導學生主動識字,一年級上學期是意義識字的關鍵期,不僅要求對課文內容熟悉,同時加強了課外閱讀。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反復多次和漢字見面,並通過一段時間後又對多篇課文進行閱讀訓練,使學生逐漸認識漢字,然後以適當的方法強化刺激,達到識字的目的。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

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在讀書的訓練上我採用了當天閱讀最認真的小朋友就可以當隔天的小老師進行帶讀的辦法,或者是小組讀、合作讀、擂台讀等多種形式的手段來提高孩子們對課文進行多次閱讀的興趣。

課前我要求每天學生需預習課文,在學習課文的開始階段,教師不需要過早給學生加以引導提示,讓學生先行感知課文,那麼這第一次的感受能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就算有理解偏差、有錯誤,經過之後的共同討論、共同訂正、理解課文,都能夠解決。先學後教,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主動參與,有利於課文的感知和學習。課後要求不定時復習,鞏固原有知識,承上啟下幫助新知識的掌握。關注差異,並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幫助家長解決輔導上的難題,也同時認清自己教學上各個方面的不足。

經過大半個學期的學習孩子們願意讀了,課文中的、課外的.故事也願意讀了,不僅增加了他們識字量,而且認識的詞語也越來越多。組詞訓練不再是單調的了,總聽到「我還有」「我還會別的」這樣的話,課堂生動多了,有更多學生願意展示自己。

要在評價中促進學生的成長,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想學愛學主動學了,那麼,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篇4

《柳樹醒了》是一篇引人入勝的童話,課文中的插圖,讓人感到春天跳動著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奮進的。在教學這一課前,我先讓學生回家觀察觀察柳樹,把觀察到的講給爸爸媽媽聽,並讓爸爸媽媽記錄下來,第二天帶到學校來。這樣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對柳樹的生長過程已經掌握一二,在上課時學生紛紛發表意見,課堂氣氛相當活躍,讓施教老師感覺心頭一陣喜悅。隨後在讓學生感悟課文大意時,我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找一找是誰讓柳樹醒了?學生讀文後能夠很快地找到是春雷、春雨、春風、春燕讓柳樹醒了。接著我跟學生說:如果你是春雷、春雨、春風或春燕,你打算怎樣讓柳樹醒來?你喜歡扮演誰呢?請你先仔細讀一讀你要扮演的那一段,讀完後再請你在老師發下來的紙上畫一畫。於是學生興趣十足地讀起課文來了。不一會兒學生便紛紛舉手要上台表現自己了。表現時學生非常地逼真,比如扮演春雷的他就在柳枝上畫了幾棵嫩芽,問他原因時,他便說因為春雷喚醒了柳樹,柳樹剛剛醒來,所以才長出幾個嫩芽。多精彩的表現呀!尋其主要原因便是教師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提高後,生生動起來了,課堂效果相當不錯。

通過教學的嘗試,我深深體會到教學時,實踐活動的重要性,他對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應該盡可能讓學生有實踐活動,以便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篇5

一年級的小學生剛入學,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本節課我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的成功之處在於:

一、以動畫視頻化解教學難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剛入學的孩子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拼音基礎,有些孩子識字量少,又不會拼音,他們讀起韻文來困難較多。小韻文音頻和視頻就解決了這一難題。另外,在寫字過程中,我利用動畫展示生字的筆順,利用動畫突出筆畫在田字格中所佔的位置,這都起到了直觀示範的作用。學生的感知是清晰的,學生的理解是輕松的,學習的效果是實在的。

二、注重書寫姿勢的指導和要求,為學生夯實基礎。現在的孩子大多不注重書寫姿勢,不注重握筆姿勢,寫著寫著,姿勢就發生了變化。因此,我在寫字指導過程中反復強調書寫習慣,反復糾正學生的錯誤習慣,並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的不足之處在於:

關於課內文字書寫的時間安排的不夠合理,應前奏快些,書寫練習多些,課堂時間的利用效率不高。

以本課的教學實際出發,我認為我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上寫字課時,可用一課時去認識理解字,再用半節課去練習書寫,不要把時間擠壓在一起,那樣雖然課程講完了,但學生接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尤其對特殊兒童和接受事務慢的學生來講,更為重要。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篇6

在備《所見》一課時,我在最後設計了「續編故事」這一環節。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展開想像的翅膀呢?在思考了一番後,我決定在上課伊始就創設一個講故事的氛圍,讓學生覺得學古詩是很有趣的事。首先,我說:「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十分愛聽故事,所以今天這節課上,我們就來講故事、聽故事,大家喜歡嗎?」學生齊答:「喜歡!」

接著,我出示教學課件,請學生仔細觀察後編故事。我是這樣啟發的:「同學們,這是一幅畫,這幅畫畫了一個故事,你們能講講嗎?請仔細看這幅畫,把這幅畫所畫的故事講出來。這是大家的強項,相信大家一定能講好的,我就等著聽故事啦!」於是學生開始自己練習講。幾分鍾後,大部分學生舉起了手,我請了兩個人來講。這兩個人既把畫面上的情景全講了出來,而且還十分流利,這是我沒有料到的,也許是我的啟發起了作用。在表揚了一番後,學生想講的興致更濃了。緊接著,我引出了作者和詩題,我是這樣說的:「清代有一位詩人叫『袁枚』,他來到鄉間,正好看到了這一幕,就用詩把它記錄了下來,題目叫《所見》。」我就介紹了詩人,開始學詩。由於有了前面的鋪墊,我就放手讓學生兩人小組自學,效果很好,學生對詩句理解得很到位。

最後,我讓學生續編故事:「這個有趣的故事我們通過看圖和讀詩已經弄明白了,可故事似乎還沒有講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你能發揮合理的想像,編下去嗎?」學生開始輕輕地說,漸漸地聲音大起來了,我知道學生已經進入了情景。不一會兒,有學生躍躍欲試了。我等幾乎沒有聲音後請了五個學生講,有的說蟬被牛的叫聲驚跑了;有的說牧童很聰明,回家拿工具把蟬捉住了;有的說牧童很性急,徒手去捉蟬,結果嚇跑了蟬;有的說蟬被牧童捉住後又放了。說得頭頭是道,條理清楚。我不禁感嘆:學生的想像力需要教師去激發、培養。我還追問學生:「那你希望看到什麼結果呢?為什麼?」大部分學生都說蟬逃走了,因為他們不想看到蟬被人捉住後的可憐樣,希望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多麼好的理由啊!我想:這教書又育人的目的應該達到了。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篇7

一棵小草,一朵鮮花,一朵浪花,一縷陽光,在孩子的。眼裡都是一個博大的世界,因為孩子在用心靈擁抱這個世界。這是我教學完《心裡的世界》之後的感慨。

教學開始,我激趣導入:「同學們,我們心中都有一個多彩的世界,看到一棵大樹,你會想到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把小手舉得高高的,可謂是場面熱烈,很是踴躍。在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後,引入課題變得水到渠成:「小作者和我們一樣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大家想不想一起去看看他心中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世界?」調動起了學生讀書的慾望。

由於本詩歌內容淺顯,所以我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作者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在交流的過程中,貼出相應的圖片,為隨後的識字做好了鋪墊。

用卡片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本是一個很枯燥的環節,因此,我將其設計為布滿童趣的「和生字寶寶打招呼」和「送生字寶寶回家」的形式,效果出奇的好,學生紛紛高舉小手,參與的熱情很高。圖文結合,也符合兒童的識字規律。板書的引領,也降低了背誦課文的難度。隨後,我設計了教師范讀的環節,此時,學生閉上眼睛,在教師朗朗的讀書聲中,放飛想像的翅膀,感受作者想像的神奇、大膽、合理。為後面的語言思維練習鋪平了道路。「看到小草,你會想到什麼?看到鮮花,你會想到什麼?大膽想像,你又會看到什麼?想到什麼?」學生那布滿靈動的語言煞是出色,又一次使我感受到孩子們心中那純凈,多姿的世界是多麼美好。

望著余興未盡的孩子們,我精心設計了如下作業:將自己心中的世界在小本本上表現出來,好嗎?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篇8

我最重視的是一年級學生的識字教學,教材中安排兩個單元的識字課,但是縱觀整冊書,我們會發現識字教學無處不在,我們一年級語文教學就是一個教學生從不會到會的`過程,這個過程只不過採取的方式不同。

在我近三個月的識字教學課上,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課程:

一是引導學生發現識字方法、識字規律。

對於要認的、特別是要寫的字,對於已學過的字,要引導學生在聯系中、在比較中找到漢字的共同點,不斷發現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點點滴滴的發現積累起來,就會形成比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比方說換偏旁,加一加,猜一猜的識字方法,有趣而又高效。比方說,學「商」字時,我先猜一個謎語:一點一橫長,點撇在中央,大口張著口,小口戴帽裡面藏。我一邊書寫一邊說,學生們很快就記住這個難字了!

二是引導學生在課外、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在校內,在家裡,在街道,在社區,通過讀書、看報、看電視,看商標字、招牌字、廣告字……只要見到漢字,就有識字的慾望,就自覺地識記。教師要經常給學生展示課外識字的機會、舞台,讓學生不斷地交流自主識字的成果。堅持這樣引導,學生不僅增識許多漢字(課外識的字甚至比課內識的還要多),而且在學習興趣、方法、習慣等方面收效良多。三是引導學生在閱讀、在運用中鞏固識字:兒童識字,認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斷復現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識的字放到語言環境中,鞏固的效果最好。教師一方面可以把需要識的字編成句子、兒歌、短文,讓學生閱讀,鼓勵學生組詞、寫句子,在讀和用中鞏固識字。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篇9

《江南》是一首選自《漢樂府》的古詩,描繪的是江南水鄉人們采蓮的情景。詩句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插圖色彩鮮明,形象逼真,展現了一幅盪舟采蓮、蓮葉田田、魚戲蓮葉的美麗畫卷。

一、揭題激趣,感受美。

新課一開始,我便出示采蓮圖給學生看,請小朋友說說圖上畫了些什麼?你喜歡這幅圖嗎?為什麼喜歡?待學生回答問題後,我通過富有感情導語:「江南是個好地方,瞧荷塘里碧綠的荷葉像一個個大圓盤,鮮艷的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開了,露出翠綠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飽漲得馬上要破裂似的。」繪聲繪色描述的語言情境,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們帶入了課文,初步感受到了江南水鄉的美景

二、整體感知,再現美。

在學習課文時候讓學生邊讀課文邊看圖,說說古詩中的哪些句子能在圖上找到?讓學生結合詩句進行看圖。在觀察的基礎上,把看到的畫面和詩句的內容連起來說一說,獲得一個整體的印象。這樣訓練,學生的腦中會再現出美麗的采蓮畫面,也就體會出了詩句中蘊含的美。

三、推敲詞句,體會美。

要讓學生細細體會詩句的美,還得通過細讀課文,品詞析句來完成。全詩共兩句話,教學第一句時,抓住「何田田」理解蓮葉茂盛鮮亮的特點。教師讓學生讀課文後自己提問,學生就問:「什麼叫何田田」?我立刻引導(邊說邊畫):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湖的蓮葉,你想說些什麼?學生會說,「蓮葉真多呀!」「蓮葉真美呀!」「蓮葉又大又綠!」「滿湖的蓮葉又大又綠,綠油油的,像一把把大傘,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在學生交流後,我引導朗讀:「小朋友們說得真美。老師好像也劃著小船,到了湖面上。我們一起來把第一句讀一讀,看看能不能把蓮葉的大,蓮葉的綠,蓮葉的美讀出來。」鼓勵同學站起來,配上動作讀。通過師生齊讀,同桌互讀,互評等形式多樣的練習,學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純的語音,各異的動作,「何田田」一詞在學生的腦海中已形象可感,這就悟出了文字間蘊含的美。教學第二句時,抓住一個「戲」來細細推敲。我首先進行這樣的過渡引導:「蓮葉長得這么綠,這么好,蓮花開了,結了蓮子兒。采蓮的人們劃著小船,高高興興地採收蓮蓬。河裡的小魚呀,也樂開了。你看到小魚了嗎?」待學生看老師貼圖後,讓他們用一兩句話,把湖裡的小魚的姿態說一說,他們會說:「小魚真可愛!」「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真可愛!」「小魚正在水裡你追我,我追你,它們在做游戲呢!」教師根據回答板書「戲」字,請學生說出它的意思。然後提問:「蓮葉東,蓮葉西,蓮葉南,蓮葉北」是什麼意思?充分討論後,教師口述魚兒嬉戲的情景,讓學生表演一條條快活的小魚,盡情「游來游去」。魚兒嬉戲的動態美、人們采蓮時愉快的心情在這一品一議、一演一讀中得到表現得淋漓盡致。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篇10

這篇課文為一首詩歌,篇幅短小,內容淺顯,意境悠遠。

孩子在前一天的家庭作業已經對課文進行了預習,所以,我把第一課時的重點放在了內容理解和朗讀的指導上。在朗讀中,引導孩子注意語句的停頓,讀出草原的廣闊、果園的陶醉、大海的壯美、陽光的溫暖,雖然孩子們把握的不準,但聽出了他們的用心。

在讀最後一段「我要去擁抱草原、大海、果園、還有那明朗的藍天」時,我問:「知道什麼是擁抱嗎?」孩子們回答:「大人喜歡孩子就去抱抱她!」「我在電視里看到外國兩個大人見面時會擁抱!」「好朋友見面了也會擁抱!」我再問:「那你們知道擁抱是什麼樣子的呢?」孩子大聲喊:「知道!」邊說邊做著張開雙臂的姿勢。又問:「溫暖的陽光,整潔的校園,明亮的教室,充滿笑聲的我們,多美好的生活啊,你們想擁抱它們嗎?」孩子們立刻興奮起來:「想!」我說:「那伸開你們的雙臂,閉上雙眼,聞一聞太陽的香氣,擁抱一下美好的生活吧!」孩子站起來,把雙臂張開,使勁兒的伸著,笑著·····我再次問:「你為什麼要擁抱它們呀?」孩子說:「因為愛他們,喜歡他們!」「那你能不能把這種愛讀出來呢?」孩子們用高亢熱烈的聲調讀著,雖然還不夠激昂、飽滿,但在他們的朗讀里我聽到了熱情。

經過這大半學期的學習,孩子們知道了一些朗讀的要求,知道了語調要有緩有急抑揚頓挫,但我也發現,他們的朗讀習慣還要加強培養,通常上課的時候會跟著老師有感情的朗讀,等到自己讀的時候就會恢復那種千篇一個節奏的語調了,可能他們還不習慣吧,這需要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也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更是今後努力的一個目標。

小學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篇11

這篇課文,以歌曲《快樂的節日》的歌詞為內容,描寫了一群活潑可愛的少先隊員愉快渡過自己節日的動人場面。內容生動活潑,充滿了節日氣氛,語言優美。通過學習對學生進行珍視今天,熱愛生活,憧憬未來的教育影響。但是怎樣讓學生體會,感受文字的美妙,是個難點。教學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已有認知經驗,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同時要引導學生感悟語言,獲得美的享受,從而感到生活的快樂和幸福,以激發學生實現未來的理想和願望。

一、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時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一點不假。在課堂上要想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當中去,教師除了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外,還應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多種方式去刺激和感染學生,使其對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在本節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們以看錄象、聽歌曲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小朋友怎麼過自己的節日,使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並且在回憶的過程中重新體會到過節時的快樂心情。

二、引導自問自答,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解答學生的問題是課堂上的主要學習任務,但解決的方法並不單一。一個問題提出,不僅能引發學生思考,激活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的爭論,還能引導學生自主地參與學習活動。學生在默讀課文後,我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然後通過課件展示畫面,讓學生把看到的說一說,並把自己理解到的讀出來,學生自然就理解了自己提出的問題。在自問自答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㈨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一年級語文優秀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短短的一個月又要過了。仔細回想這一個月,突然發現孩子們長了不少,而自己也成長了不少。最初的孩子們都還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現在來看他們能夠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比較安靜地在教室上自習,能夠很好的完成老師布置的每一項任務,所以孩子們長了不少。相比較而言,我也長了不少,我開始總結經驗,知道好孩子是通過鼓勵得來的,也知道好學生是通過百分之七十的關愛加百分之三十的教育得來的。

過去的一個月,我們重走了語文課文,重新鞏固了知識,同時也注重了學生的實踐,我們幾乎是復習完一個知識點就檢驗一次,發覺孩子們越來越喜歡這種教學模式,他們覺得是挑戰,開始競爭,個個都想做得更好,這讓我很意外,這就說明了自己的這種教學模式對於他們來說還是很必要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孩子們都知道有付出才有收獲。所以都很認真努力地在完成每一項任務,在嚴寒的冬季,在下雪的日子,他們仍然能夠漂亮的完成任務實屬不易,這讓我很感動。他們的手都凍得通紅,看著每張稚嫩天真的臉龐,他們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讓我更加愛他們。每天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回家,還要認真的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每天天沒亮就起床,打著電筒來上學,這些都讓我覺得羞愧。所以,我從他們那裡重新學回了堅強。

在這一月中,感覺孩子們似乎還是吃不消的,不僅要重拾忘記的知識,還要牢記他們。幾乎每天下午,孩子們都會留下來聽寫、默寫,似乎給他們的任務還是太重,但是由於自己在之前的教學工作中沒注意到知識的鞏固,所以才會加大他們的復習難度,所以,我要謹記這一點,爭取讓孩子們學得更輕松。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語文一年級過程中,我有不少收獲,也遇到了不少問題,特作反思如下: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理解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使用課改新教材,至始至終課改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課改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孩子成功、成才之門。課改需要加強老師之間的交流、探討。課改,當前來說,缺少成功的經驗、樣板。課改途中困惑多,疑難多,教具少,信息少。應對共同的處境,老師們就應群策群力,加強課改經驗的交流。例如:多組織研討和現場聽課、評課等活動,這些使得課改理念真正體此刻課堂教學,紮根於課堂教學中,作用於每一個學生。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交流對話中大家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開了,思路又指引著出路,出路又決定課改教育的前途。

課改需要加強教材、理念與家長的對話。課改涉及千家萬戶,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是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課改不僅僅對老師提出要求,也對家長提出了新的要求。許多家長不理解,常常反應「孩子回家怎樣不做作業了?」「這樣的教學,孩子能學到啥?」。讓家長了解新課程,取得家長對課改的支持,是課改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我採取了多種辦法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新課程是怎樣一回事,教師要以一個參與者、研究者的身份出此刻學生的探索、研究、討論之中。與學生一齊發表自我的觀點,交換自我的看法。教師用商量的、研討的口吻與學生對話,鼓勵學生相互補充,展開討論。比如「我想這樣做,大家看行不行?」「這位同學是這么想的,你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如果學生向教師提問題。教師要熱情對待,用心回答。在對話中,要有充分的時光和空間讓學生把話說完。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教學本課時,我故意變換了一下導入的順序:在課間就播放音樂《快樂的節日》為課堂渲染氣氛。上課一開始,我就出示插圖,問學生,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指名學生回答後,由於學生說得比較凌亂,我就隨機點撥:小朋友們在草地上干什麼?這是什麼季節呢?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最後選一位小朋友把圖中地意思完整連貫並按一定地順序表達出來。

總結歸納圖意以後老師小結:原來這些小朋友在一起是在慶祝快樂的節日,板書課題,指名讀時強調快樂的心情。

揭題後再欣賞課前就播放過的歌曲《快樂的節日》。這首歌歡快又有韻律,這不僅是一首歌的歌詞而且還是一首小詩呢!聽老師朗誦,學生聽清生字的讀音、重音和停頓。在識字教學時讀音注意點可以引導學生歸類:前鼻音的字:艷、巾、健、敢,後鼻音的字

;敬,康、勇,引導學生善於歸類善於觀察。在識記生字時,我注重了每個生字的不同側重點,如:艷,掌握新偏旁色字旁,並通過字形理解字義:豐富多彩的顏色讓我們的圖畫變得很鮮艷。再如教學「愛」字時,由於學生已經認識了「暖」,很可能會搞錯,所以,我讓學生就「愛』字找敲門,最後我們找到這樣的昊方法:怎樣才是真正地關愛同學呢,當這是一個下雨天,沒有雨傘和雨衣地情況下,你只有一頂帽子,你會把唯一地一頂帽子給你的昊朋友戴上,並且還要用手為她遮風擋雨。這才是真正地」愛「,學生們通過帽子知道愛地中間是:突寶蓋」通過用手遮雨,知道了最上邊是「爪字頭」,而且通過講解字形,學生最「愛」也又了深刻地理解,明白什麼叫關愛別人,實現了語文課程與品德課程地整合。

通過我們的識字教學,其實很多時候也體現了課程地整合。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走過又一學期,覺得語文教學真是有好多的東西需要在平日教學里勤懇挖掘,就要像蚯蚓不斷地去松學生小腦袋裡的土壤,使他們獲得新鮮的知識的時候又得到新鮮的思維方式。下面從三個方面對本學期教語文心得做以反思:

一、識字。

在這冊書中大量的識字認字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學習時我採取了多種方法幫助孩子認字識字。

1、根據學校的自主學習研究專題,先交給學生掌握自學生字詞的方法。藉助拼音識字;和家長一起讀一讀。

2、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識字採取了各種方法,讓學生能跟據自己的經驗用加一加、減一減、組詞、和自己、同學的名字聯一連、等方法識記。

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大部分學生都能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識字,在認字上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在班級里有2、3個學生認字速度慢一些,其餘學生較好。

二、朗讀。

朗讀教學也是本冊教學的重點。在如何指導好朗讀,我採取了如下方法。

1、每篇課文先讓學生熟讀,達到98%的學生熟讀。

2、老師范讀。每一篇課文精彩的地方或是難懂的文字我都要進行范讀。使學生在聽讀的時候揣摩老師為什麼這樣讀,老師為什麼要把這個詞重讀、要把那個句子度的很輕,等。在聽讀中感悟文字所表達的思想。

3、學生讀文我採取多種讀文方式,如師生對話,背誦句字男女交換讀、小組讀、分角色讀等形式,讓學生充分練習朗讀,在讀流利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讀出情感。在閱讀時,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和看圖片度課文。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組討論解答,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轉眼間,一個學期馬上就要結束了,我們一年級結束了拼音教學開始識字教學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在識字方面也遇到了不少難以問題。

比方說,有的孩子沒有上過學前班,認識的字比較少,基礎比較差,但有的孩子一冊書已經學過好幾遍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進度過快,會基礎薄弱的孩子會跟不上;進度過慢,程度較好的孩子就會感覺膩味,提不起學習興趣,所以很難把握。

再比如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的結構很難把握,現階段接觸到的漢字筆畫,不管是程度好還是不好的孩子都有難度。程度好的孩子在以前接收制式的過程中可能會形成一種錯誤的習慣,如「皮」字的筆順,第一筆是橫鉤,第二筆應該是撇,但有的孩子習慣先寫豎再寫撇。還有「火」字,應該是先寫兩個點,再寫「人」字,有的孩子也會寫錯。這些雖然都是很細微的錯誤,但是如果不能從小改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更加難已改正。

另外,大部分的孩子詞語積累量還過於少,語言表達能力也有欠缺,不會說完整的話,用單個的詞語回答問題,這一方面也需要從小加強。

針對這幾個情況,我准備採取以下措施:

1、教學進度要兼顧所有孩子,既讓後進生跟上進度,又讓優等生提起學習興趣,加強學習積極性。

2、在教學實踐中要從細節入手,關注孩子的寫字習慣。

3、在教學中要注重運用歸類的方法幫助孩子增加詞語的積累量,在課堂上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讓他們能夠敢說話,會說話。

總而言之,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再接再厲,能定會取得成績。

㈩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時間如行雲流水,我擔任一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也近一個學期了,這一個學期在工作中,我不斷的反思學習,努力使自己不會愧對「鑄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稱號。現總結自己的教學工作如下:

本學期,我堅決落實學校的有關教育教學計劃,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認真完成各項任務,狠抓教學常規,努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

作為剛剛進入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鍾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作為今年的新老師,又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我深感任重而道遠。剛開學的幾個星期里,我不斷向學校資深教師學習,採用編兒歌、口令等形式,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融入情趣之中,讓學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認真備課。

這學期學校開展的師徒結對活動讓我收獲頗豐。我明確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圖解對活動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課後及時對該課做出總結,寫好教學反思。

三、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一年級作為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建高樓大廈的地基一樣是非常主要。本學期,我主要在注重學生的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寫字、讀書、課外閱讀等方面作了努力。

四、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作為一位新教師,我存在的不足有很多很多,經驗不足,努力不夠,教學基本功不夠扎實。在教育教學中對學困生的關注不夠。從拼音抽測到古詩背誦再到考試,我發現班上七八名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這還需要在下學期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與幫助。家長配合不夠。說明我與家長的溝通還不夠,這將是我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之一。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會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積極向身邊的老師學習。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我擔任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本班一共有30個人,平均年齡比較小,有一個才5歲,所以學生的接受能力相對比較弱。一年級第一個學期主要是漢語拼音和短篇課文的教學,這也是我第一次教學漢語拼音,剛剛開始的時候我以為沒什麼難度,後來實際教學後才發現困難重重。學生的遺忘率高,而且年齡小,遇到困難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學生常用字詞掌握不準確。對於老師布置的課堂作業有部分學生總是不能及時完成,平時上課的時候學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面對這些問題我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在教學過程當中出現了很多錯誤。

一、學無遺力,淺嘗輒止。

實際上,一篇課文的學習,學生一遍讀過之後,其內容就已知其八九,如果我們依然停留在學生一樣或低於學生的水平上與學生交流,學生就會情緒低落甚至厭倦。而我對課文的解讀往往還停留在「是什麼」的層面上,而無力在「為什麼」和「怎麼樣」上給學生更多的引導和解答。無疑於浪費學生的時間,重復學生的思維,看起來表面熱鬧,實質里一無所獲。

二、照本宣科,缺乏創見。

注釋怎麼講,我就怎麼講。教參怎麼講,我就怎麼講。只願在技巧上下功夫,在結構上動腦筋,卻不願在解讀文本上細琢磨,深鑽研。所以,往往是有接觸,沒感觸;有廣度,沒深度;有他見,沒己見。

三、我行我素,強加於人。

許多時候我只能按預案上課,而不能按實際情況和課堂氛圍來調控教學內容,處理偶發事件,所以經常出現生拉硬扯,強加於人的場面。

四、畫蛇添足,無端延伸。

要把一篇好文章讀深讀透,往往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識做支撐,需要深厚的教師功底做後盾。所以,現在大多提倡增大課堂容量,加強課內外銜接,但是我了解不透徹,結果導致畫虎不成反類犬,在課堂上游離課文主旨,肆意發揮,無端延伸,沖淡了文本解讀,分散了教學重點。

五、良莠不分,一味肯定。

平時上課我對學生不但「慈眉善眼」,而且「海納百川」,學生說什麼都是「好」,答什麼都是「對」,更有時候,動不動就鼓掌喝采。把求知的學堂變成了作秀的舞台。實際上,這種毫無原則,缺乏理性的肯定,往往只能讓學生思想更懶惰,情緒更低落。

六、生硬模仿,貽誤課堂。

從上課文的時候開始,課本劇表演已成為一種教學習慣,即使不能搞整場表演,也要來一點細節模仿。可想而知,學生本來就膽小如鼠,加之又沒有受過什麼專業訓練,自然是群魔亂舞,一笑了之。對於分析人物,理解課文根本起不到任何幫助作用。增一分則太朱,減一分則太白,以後還是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為好。

七、語言干癟,信息量少。

一個好的語文教師,每節課除了能夠按計劃保質保量完成既定教學目標之外,還理所當然應該以自己流利准確的語言,豐富廣博的知識,儒雅文明的風度來吸引學生,影響學生,從而使學生經常能有一些意外的收獲。而自己由於缺乏應有的自我修養,上課語言干癟,信息量小,使學生長期處於一種荒蕪的.語言環境之中,當聽說的沒有聽說,當掌握的沒有掌握,從而使學生在其他學科知識及適當的社會知識,人生哲理,語言表達習慣等方面處於一種非常幼稚的狀態。理想的課堂語言應該是:講述時行雲流水,提問時准確到位,啟發時生動形象,過渡時圓潤自如,總結時簡潔凝練。這不應該被當作一種過分的要求,而應該被當作一種基本的素養。

在課後輔導方面,我做的也有所欠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平時對學生的要求不是很嚴格,沒有讓學生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任務。很多學生還停留在學前教育的狀態,思想以玩為主。

二、對作業的要求也不是很嚴格,作業量比較少,以至於學生不能熟練地掌握已學的字詞。

三、對於差生也沒有進行針對性輔導,所以導致成績普遍低下。

任何一個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區別優秀的教育者和平庸的教育者,不在於教育者是否犯錯誤,而在於他如何對待已經犯了的錯誤。善於通過反思把教育失誤變成教育財富,這是任何一個教育者從普通教師走向教育專家乃至教育家的最關鍵的因素之一。秋季統考之後,我就作了深刻的反省,不斷拷問自己的心靈:我為什麼會犯這樣的錯誤呢?這樣的錯誤是出於一時的感情沖動,還是有著必然的思想根源?這樣的錯誤事先能不能夠避免?這樣的錯誤是否受到了我期望達到的「教育效果」?如果達到了某種「教育效果」,那麼我付出的代價是么?如果沒有達到,那麼這次錯誤所造成的表面的後果和潛在的危機有哪些?這樣的錯誤蘊含著怎樣的教育遺憾、教育缺陷乃至教育悲劇?這樣的錯誤可能會在我的學生心靈中造成怎樣的傷害?我從這次錯誤中汲取了教訓,並從中獲得了新的教育啟迪。今後我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自己的授課能力,讓學生真正投入去學,學而不忘。

二、要求學生認真完成每一次作業,並做到及時批改,及時講評,及時輔導差生。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形成一股良好的學風。

四、對於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將及時向家長匯報,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起抓。

每一次錯誤,對所有具備真誠反思精神的教育者來說,都是一個進步的台階,我們沿著錯誤的台階一步一步走向事業成功的高峰。相反,那些敷衍地對待自己的工作並且被某些狹隘的功利思想束縛頭腦的人,往往會拚命地掩飾錯誤,會給自己找許多「借口」和「理由」來原諒自己。對這樣的人來說,每一次自我原諒都是新的錯誤,這個錯誤同時也是一個陷阱――他們即使可能從這次錯誤的陷阱中艱難地爬上來,但隨時都可能掉進另一個錯誤的陷阱,而永遠不能夠走向教育的成功。

成長是一個過程,永無止境;反思也是一個過程,永無終點。我的教育之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將繼續迎來一批又一批新的學生,將繼續上好一堂又一堂的課,將繼續面對一個又一個預想不到的教育難題……但只要我保持著對教育的激情和反思精神,我就會繼續在激情中享受教育的快樂,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品質,在實踐中豐富教育的智慧。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通過這段時間的語文遠程平台培訓,使我感受很深。我不禁回想到我的一年級語文課,不由而然地想談談自己心裡的一些看法:

一、一年級語文教學童趣的語言是抓住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菜園里》是一節識字課,本節課教師本著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受感染的心裡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吸引。以圖片的形式引出了蔬菜的各種的實物圖片,教師以富有童趣的語言吸引學生注意力,揭示課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愉快地進入學習狀態。

二、教學源於生活,只有讓教學回到生活才能獲得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的突破。

在識字教學中為學生創造了一個生活場景——菜園。色澤鮮亮的蔬菜,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豐富的生活情景,激起學生探索生活的興趣和慾望,激活了學生思維,讓學生回想家裡的彩園,為學生開創了一個愉悅的識字空間,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識字、記字的過程。在課中還涉及了蔬菜小寶寶、拼音寶寶跟小朋友捉迷藏等有趣的環節,引導著學生由帶拼音讀生字詞到讀生字卡,逐步加深生字識字的難度,整個識字過程,在老師有意識的引導下,學生在無意識的學,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學會了生字、()學會了合作。由原來枯燥無味的機械及以變為學生願學願記的行為。

三、及時評價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本節課教師始終都用鼓勵的口吻,以多種形式獎勵學生,學生在讀過兒歌後互評,合作學習,再加上我的激勵性語言的運用,使學生樂學,達到了學習目標,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習充滿自信、有了成功的體驗,調動了學生自主識字的積極性。

不足之處:

一、教師應該立足學生現有的知識出發。

對於農村學生對蔬菜經常見,但又不理解這個詞,在介紹時候可以介紹一下。

二、教會學生在興趣中模仿。

教學生字在田字格里書寫時,教師應該呈現的是清楚的田字格。教師范寫,學生再寫。

三、在讓學生完成任務的時候,教師的語言應該明白具體,泛指不能太大,否則學生不能明白老師的意指。

四、恰當的色彩對比能夠增強兒童的分析和識記能力。

在本節課中老師既然運用了多媒體進行了教學,在進行生字教學和偏旁部首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把偏旁部首與字體的其餘部分用上鮮明的對比色彩,我想這樣效果應該更好一些。因為低年級的學生由於他們的身心發展特點,對鮮明色彩的呈現會勝過教師反復提醒他們要好得多。教師有意地引導生進行無意識而自覺的觀察,然後自己去獲得知識,這就更好了。

總之,我認為一年級語文的教學,從生活出發,從學生現有的知識出發,精心設計教案,適合兒童的心理成為兒童中的一員走人課堂,以他們所喜愛的形式和他們一起互動,才會實現新的課標理念,才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閱讀教學以學習興趣為先導,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以讀中發展為主線,在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和學習活動中,促進語言與精神、學語文與學做人的同步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創設理想情境,激發閱讀興趣。情境教學具有「形真」、「情切」、「意遠」、「理寓其中」的特點,能使學生感到「易」、「趣」、「活」,「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促進課文理解的深刻性,保證語言實踐的效益性。」從而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環境中,或者在相似的虛擬情境中學習是一種理想的學習境界。在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情需要,創設最佳的學習情境,把學生引進課文,引發自主,引向成功。

低年級閱讀教學是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而文字元號本身較為抽象,它不像圖畫、實物可以直接引起視覺快感。這就給六、七歲的孩子的學習帶來一些困難,因此,培養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至關重要。

實驗教材所選的課文與現代生活密切相關,富有現代氣息。體裁多樣,有兒歌、故事、童話、韻文等,很有情趣,深受學生喜愛。教學中教師可利用這一特點和教師自身的感染力,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讓學生喜歡讀書,主動讀書,把讀書視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要做到這點,首先要建立新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讓學生處在無拘無束、自由寬松的空間,他們盡情地「自由參與」與「自由表達」。這是需要在課堂上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只有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師生雙方以對話、包容、平等的關系相處,積極主動配合,使學生形成一種自由的、獨立的、主動的探索心態。學生的心情舒暢了,求知慾才能旺盛,思維才會活躍、流暢。這樣,學生的個體才能敢想、敢問、敢說,學生群體才有「躍躍欲試」的熱烈氣氛。

在操作上,老師力求做到態度親切。學生把教師的親切當做是一種獎賞和鼓勵,從中感到溫暖和甜蜜,這縮短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當學生有精彩的表現時,她們給予表揚和激勵;當學生回答有錯時,她們及時給予鼓勵,因為他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只有做到這樣學生才能積極思考,敢想、敢說、敢於質疑,無所顧忌,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達到獲得知識、體驗情感、促進發展的目的。

其次,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閱讀教學的熱情。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兒童的形象思維佔主體,對於直觀事物感興趣,他們喜歡各種各樣的(如畫一畫、跳一跳、唱一唱、表演等)活動。教學中,老師根據課文體裁的多樣性設計一些游戲活動,把畫、唱、演、說等活動形式引進課堂,使學生體驗閱讀教學的樂趣。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在閱讀教學中不妨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以畫促思

形象思維是兒童的主要思維形式,孩子們很喜歡通過繪畫表達對世界的認識。將語言還原成畫面,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是再創造的過程。新教材的插圖色彩明麗,孩子們很喜歡,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們給有的課文補上故事的結尾,自己編故事用插圖來表現。

根據一年級學生非常愛好畫面的特點,劉老師在進行《比尾巴》教學時,藉助圖畫的直觀性來代替死板地讀課文的形式來讓學生好說說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孩子們的個性在看圖觀察中得到了充分張揚。

2、創造討論的機會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依據一定的目的,把握關鍵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不要急於用自己認為最好的答案去「堵塞」學生的進一步思考,而應該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即使是學生不完整、不周密的發言,教師也不宜匆忙打斷,以免挫傷學習的積極性,截斷他們的思維。當學生暢所欲言時,就有可能突破思維習慣,有所創見,並進一步使教師得到某些啟發,以便修正事先不確切、不完善的認識,調整預案,使教學活動向縱深發展。落實精讀環節,注重培養語感

於永正老師曾說過:「語文教學就是以學生誦讀原文的練習為主線,就是用多種方式聯系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去領悟課文的內涵。」

學生學習語言的過程是範文語言不斷內化的。過程,是語感經驗不斷積淀的過程。而這一過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讀。實驗教材始終把朗讀(背誦)放在較為突出的位置,十分注重對課文材料的感悟。要讓學生感悟課文的豐富內涵,培養他們的敏銳語感,教師必須指導學生朗讀。在深入讀文過程中加強朗讀指導,使學生在讀書過程中獲得獨特的體驗和感受。

首先,要扎實細致地落實讀,做到以讀為本。要打破老師教閱讀的思路,樹立學生讀書的思路,把讀書的權力還給學生,充分信任學

生能讀懂課文,讀好課文。朗讀時要體現層次性,每次讀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可引導學生嘗試多種讀書形式,如個人讀、小組讀、分角色讀、自由讀、比賽讀等,學生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再自由選擇聽眾,自由選擇朗讀的方式。教師還要教給學生有效的讀書方法,使學生讀起來琅琅上口,入情入境,最後達到熟讀成誦。讓學生在自己的閱讀實踐中學會讀書。

其次,要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師可通過品味重點詞句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體會、感悟,也可以引導學生邊讀邊想,通過眼看、口誦、耳聞、心思多種感官聯合加工,把故事中的人、事、景象等有機結合起來,並使頭腦活動起來,從而進行立體的全方位的感受。《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

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想法,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一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走過又一學期,覺得語文教學真是有好多的東西需要在平日教學里勤懇挖掘,就要像蚯蚓不斷地去松學生小腦袋裡的土壤,使他們獲得新鮮的知識的時候又得到新鮮的思維方式。下面從三個方面對本學期教語文心得做以反思:

一、識字。

在這冊書中大量的識字認字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學習時我採取了多種方法幫助孩子認字識字。

1、根據學校的自主學習研究專題,先交給學生掌握自學生字詞的方法。藉助拼音識字;和家長一起讀一讀。

2、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識字採取了各種方法,讓學生能跟據自己的經驗用加一加、減一減、組詞、和自己、同學的名字聯一連、等方法識記。

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大部分學生都能用自己的方法進行識字,在認字上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在班級里有2、3個學生認字速度慢一些,其餘學生較好。

二、朗讀。

朗讀教學也是本冊教學的重點。在如何指導好朗讀,我採取了如下方法。

1、每篇課文先讓學生熟讀,達到98%的學生熟讀。

2、老師范讀。每一篇課文精彩的地方或是難懂的文字我都要進行范讀。使學生在聽讀的時候揣摩老師為什麼這樣讀,老師為什麼要把這個詞重讀、要把那個句子度的很輕,等。在聽讀中感悟文字所表達的思想。

3、學生讀文我採取多種讀文方式,如師生對話,背誦句字男女交換讀、小組讀、分角色讀等形式,讓學生充分練習朗讀,在讀流利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讀出情感。在閱讀時,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和看圖片度課文。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組討論解答,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三、口語交際。

這學期的口語交際基本是根據柏娜老師的《口語交際行為設計》內容上課。

1、布置學生根據口語交際的內容進行定向體驗(觀察周圍的事物或有目的的體驗活動)。

如在教學《我們身邊的垃圾》時,我先帶領學生去參觀操場上,問發現了什麼,根據學生的發現讓學生談談這些垃圾是從哪來的,然後再進行下面的教學,最後在回到家裡觀察家長是怎麼處理,得對不對,還可以怎樣更好的進行處理。

2、引導學生從六要素上進行口語交流。

學生在交流時必須說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這樣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大部分孩子知道從哪幾個方面入手進行說話,而且說得比較清楚。以上就是我本學期教語文的一點反思。

閱讀全文

與一年級語文個人反思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