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學語文課如何上好
一、預習
二、備課
三、導入
四、正課
五、作業
『貳』 怎樣學好大學語文
怎樣才能學好這門課程?
第一,要努力培養對大學語文的學習興趣。
興趣,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就是渴望熟悉、了解、研究、領會某種對象的一種心理指向性,它在人的需要和實踐活動中發生和發展起來的。人們常說:「興趣出勤奮,勤奮出天才。」如果廣大學員培養了對大學語文的濃厚興趣,那麼,就會激發出強烈的求知渴望和刻苦鑽研的精神,就會有一種昂揚、奮發、不怕任何困難的鬥志,就會把學習看成是一種莫大的快樂。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知之」到「好之」到「樂之」,是治學過程中的三個台階,而興趣則是攀登這些台階的重要動力。
從某種角度講,興趣源於動機和理想,源於一個人的人生態度。開放學員一般都是有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和沉重的家庭負擔的成年人。很難設想,一個沒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追求真理的生活志趣的人,會把繁重的工作、家務之餘所剩下的一點極其有限的自由支配時間,全部花到看書學習上。荀子在《勸學篇》中說:「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在「文憑熱」已經悄悄而逝的今天,對廣大學員來說,學習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個人的功利,而是為了提高自身的素質。大學語文,對於培養和形成高尚的個人生活情趣、開闊的社會歷史眼界、豐富的人文科學知識、高雅的文化道德修養,以及提高表達、寫作、宣傳、交際、思維能力等等,都是十分適宜的。當我們在祖國文學的光輝寶庫中采擷奇珍異寶時,當我們在祖國語言的甘美源泉中痛飲瓊漿玉液時,那種巨大的樂趣和幸福,非身歷其境者是難以領略的。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鑽研下去,興趣就會越來越濃。
第二、掌握學習的方法和重點
大學語文的學習內容比較多,文體有議論文、記敘文、詩詞曲賦;從作品的時代看,有古代、現代、之分。對於利用業余時間學習來說,量是很大的。學習貴在得法。方法正確,可以事半功倍。當然,學習方法因人而異,我認為,可以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注意抓重點。重點如何抓?概括地說,每篇課文主要抓作者、作品(課文的出處)、字、詞、句、章等幾個方面。
作者,主要注意時代與國籍。主要代表作、藝術風格及生平大事。比如,屈原,是戰國時楚國人,代表作為《離騷》,藝術風格是「構思奇特,想像豐富,文采華麗,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其中的核心是「積極浪漫主義」。其他內容則可以一般了解。再如,郁達夫,他是現代文學史上很有影響的作家,曾經組織過創造社,參加過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其小說主要採用「自敘傳」的方式和第一人稱的寫法。代表作有《沉淪》、《薄奠》、《出奔》、《春風沉醉的晚上》、《他是一個弱女子》等。
作品,如《季氏將伐顓臾》出自《論語·季氏》篇(課文注釋1交代出處,每篇必看),《論語》是語錄體散文,內容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作者為孔子弟子和再傳弟子,是研究儒家思想的主要著作。《燈下漫筆》選自《墳》,
字詞,主要是文言詞語。文言文、詩詞曲賦中的難字和古今義不同的字詞,如 「非我愆期」的「愆」,文言文中單音詞居多,如「耶娘妻子走相送」,「妻子」指「妻」和「子」兩個概念,不能只解釋為「老婆」。 文言文中一字多義的現象非常普遍。比如「之」,可譯為代詞「這」、助詞「的」或不譯,還可譯為動詞「到」等等,應該嚴格加以區別。《季氏》中三個「過」,分別用作動詞、形容詞、名詞,詞義差別很大,值得重視。 文言文中實詞活用的現象比較多。動詞的使動用法:如「既來之,則安之」,其中的「來」「安」「會」「衣」均為使動。意動用法,如 「侶魚蝦而友糜鹿」,其中的「侶」,「友」均為意動。名詞用作動詞,如「順流而東也」, 「東」翻譯為「向東」,。解釋這些字詞時應堅持字不離句的原則,就是這個字要在句子中能說得通,否則便不對。
句,文言中的句式比較特殊,與現代漢語句式不同。判斷句,一般不用聯系動詞「是」,而用「××者,××也」表示判斷(也可省略「者」)。被動句,往往用「於」、「見」、「為」引出主動者,如「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就是典型的例子。倒裝句,有幾種情況,一是主謂倒置,多用在感嘆句中,如「異哉,馬伶之自得師也。」二是賓語前置,其一是在否定句中,如果出現否定副詞「不」、「莫」、「未」,那麼句中的賓語可提到動詞前面,如「莫己若」,「未之有」,「不我若」;其二是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一般可提到動詞或介詞前面,如「無乃爾是過與?」「何以伐為?」賓語「爾」,「何」都前置了。還有定語後置的情況。總之,翻譯句子應掌握句不離文的原則,即這句話要在全文中能結合上下文講通。
章,指文章的篇章結構,包括思想內容和藝術性兩方面。這是重中之重,也是學習的難點所在,更是考試的重點。
思想內容的掌握可以根據課本中的提示,先分段,歸納出段意,弄清楚一段中講了幾個層次,仔細劃分好層次,容易把握其內容。在歸納段意的基礎上,再總結全文的主題或中心。
藝術性主要從構思、寫作方法、修辭手法幾個方面去把握,比如《前赤壁賦》在構思上以清風、明月、流水為線索,結構文章;寫作方法是把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結合為有機的整體,運用主客對話來說理;語言表達上注意駢散結合,穿插歌詞、對話,顯得生動活潑。
理解篇章結構,應學會分析文章。不僅要抓住幾條筋絡,幾個概念,而且要能舉例說明,有血有肉。如《張中丞傳後序》的夾敘夾議和場面描寫,必須進行分析加以理解。
這些做起來不太容易,又無捷徑可走。好在指導書上都有提示,認真閱讀教材和指導書,深入鑽研,掌握了基本方法以後,便可以舉一反三,化難為易了。
其次,運用巧妙的方法幫助記憶。比較法,如歷史散文中,《左傳》是編年體,《戰國策》是國別體,《史記》是傳記體。綜合法,如,教材中,北宋的作家有歐陽修、王安石、蘇軾、柳永,南宋的作家有陸游、辛棄疾,而李清照是跨北宋、南宋兩期的作家。
掌握一些文學常識,這不單純為了應付考試,而且在生活中也常會用到。如古體詩與今體詩的區別,律詩與絕句的區別,詩、詞、曲、賦的形式特點,諸子散文與歷史散文的特徵,等等。有興趣的考生可以分別把散文、韻文分門別類用線索貫穿起來,或者瀏覽一下「附錄」中的「中國文學史概述」,對於各種文體的發展線索就清楚了。
最後,背誦一些詩詞名篇名句。中國文學源遠流長,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流傳了一千多年而歷久不衰,作為炎黃子孫,不能不了解。教材中選的詩、詞都是思想性與藝術性結合得最好的佳作,讀熟背誦應該是一種享受,而絕不是負擔,又何樂而不為呢?
『叄』 專升本大學語文該怎麼學習
第一,要了解全書的整體結構。從《大學語文》目錄中可以看出,全書大致分為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詩歌等四種體裁形式。此外,在每一種類型的範文後都附有一篇「閱讀與寫作」,這部分內容對我們學習和寫作同類文章也具有重要意義。
第二,明確考試大綱,聯系課後提示學習課文。大綱中從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全書的結構以及各部分內容的重點、難點,還有他們在考試中所佔分數的比率。在了解大綱基本內容後再開始學習課文,然後再聯系課後提示和課前作者的簡歷背景,展開地毯式學習,把握好這兩部分內容是我們學好課文的關鍵。最後,在結合課後的「思考與練習」,挖掘文中的重要段落。在這三遍「攻擊」之後,一篇課文就應該沒有什麼疑點或漏洞了。
第三,注重文言文和古代詩詞的學習。從考試大綱中,我們已經了解到文言文和古代詩詞在考試中佔有相當的比例。因此,我們在學好白話文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對古文的學習。在古文中重點考核作家作品知識、部分詩詞的背誦以及對文中重要字、詞、句的理解等幾部分內容。針對這幾部分內容,我認為:一、「列表比較法」是我們盡快掌握作家作品知識的捷徑。比如按作者所處的朝代、社會、地位、主要代表作品、作品的特點、時代背景等幾個方面制定出一個大的表格,這樣記憶起來就很方便了;二、晨讀是一種很好的背誦、理解古文(或詩詞)的方法。在使用允許的情況下,每天清晨用半小時去朗讀文言文(或詩詞),一段時間後便會收到同等時間、環境中最佳的回報,「一天之計在於晨」嘛;三、要想全面系統地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句子、段落的古今意思,還是要靠最原始的方法——反復閱讀記憶。
第四、多做、多寫、多練、把握好沖刺階段。大多數考生可能都是利用業余時間學習的,當你全面學習課文後,也該臨近考試了。在緊要的沖刺階段,一套完整的模擬試卷是不可或缺的復習資料。認真做好每一道復習題,並善於從每一份試卷中查找不足,總結重點,從不同角度分析試卷,洞察考試趨向是我們復習的關鍵。 作文,是語文考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若想順利的通過該科目的考試,就必須具備較好的寫作功底。當然,這種功底只能靠自己平時多看範文(或者寫作指導之類的書籍),同時要求自己多寫、多練。也只有自己多看、多寫、多練,才有可能在考場上獲得靈感,獲得超常成績。
『肆』 如何學習大學語文
學習大學語文方法如下:
1、讀寫結合法
語文學習,必須閱讀、思考、寫作相結合,才會有效率。一是閱讀伴隨寫讀書筆記,把書中最有價值的內容記下來,把自己閱讀中的新思考、新想法記下來;二是閱讀伴隨寫日記,記下自己閱讀的體會、對生活的感悟。
三是閱讀伴隨文章的寫作,以具體規范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思想,逐漸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形成自己的文章風格。這樣長期堅持下來,可以大幅度提高自己的語文聽說讀寫能力。
2、系統學習法
只有系統的學習才能打好知識根基,並且形成較為完整的知識框架,才能夠對知識運用自如,才能有創造和創新。語文學習首先就要把教材學習好,掌握好。
可以系統地讀一些課外書,例如讀一些歷史、哲學等方面的書。這樣長期積累,才能有深厚的語文功底和文化底蘊,閱讀,洞明一切;寫作才有思想、有文采。
3、零打碎敲法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在生活、學習中不斷的積累。因此,你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零碎時間去學習,看一點,記一點;同時積累一些零碎的知識,在不經意中建造自己知識的高塔。魯迅先生就善於翻覽,各門各類的書都翻一下,隨時隨地積累自己有用的知識。
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語文學習的有心人,用零打碎敲的學習方法,可以把語文學習變成非常有趣的事情。當人們很隨意地學習東西的時候,依著自己的興趣學東西的時候,學習從來都是樂事。
4、強化記憶法
俗話說「挖到籃子里才是菜」,意思是說,很多知識,你只有記住了才對自己管用。因此,必須想方法記住知識。記憶知識,可分為內儲和外儲。記在大腦里為內儲,記在大腦以外,書本中、筆記中、日記中、電腦里為外儲。
因此,要在大腦之外建立知識的倉庫,這種知識的倉庫,可以是書本、筆記、日記、摘抄本、電腦,可以是分門別類的對知識的整理,平時經常翻看檢閱,就可以把外儲變為內儲,真正轉化為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很多知識只有經過不斷的反復強化記憶,才能在自己大腦里紮根。知識積累的多了,才能從根本提高語文能力。
『伍』 怎麼學習好大學語文
《大學語文》是一門文化基礎課。文化基礎課彷彿很「散漫」,容易滿足於一知半解、星星點點。特別是成年人,急於掌握專業,無心留戀於文化基礎。其實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大學語文》作為文化基礎課,很多內容需要認真學習,歷史、時代、作家、作品等等,都需要盡可能多多記住,以便於在頭腦中繪制一張豐富多彩的文化地圖,它不是* 一知半解的。 學習「中國文學史概述」 記住「中國古代歷史朝代簡表」 為了大致了解中國的文學史,大致了解五十幾位作家在歷史上的地位,《大學語文》教材在《附錄》中撰寫了「中國文學史概述」,編制了「中國古代歷史朝代簡表」。這兩篇雖然是《附錄》,但還是要學習的(雖然不一定要做筆記)。「中國古代歷史朝代簡表」、「中國文學史概述」不僅有助於直接深入了解其中編入《大學語文》教材中的作家和作品,對提高考試成績,提高一般文化素質也是有幫助的。 記住入選作家的生平經歷等情況
『陸』 大學語文如何上好,老師應該採取什麼方案
如果你是這門課的老師,應該首先建立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這就要求你的首堂課一定要動腦筋吸引學生對你的人(氣質、語言、講課方式)、或你講的內容感興趣,從而激發學生上你這門課的動力。課前可以從不同渠道了解一下學生的閱讀興趣,尤其是對哪些古典的作家作品感興趣,也可以從學生喜歡的作家作品先入手,不一定要按教材順序進行。講課方式最好是互動式的,不要你一個人一直講,讓學生講感受,找重點部分讓學生交流爭辯,以引起學生的主動參與。
『柒』 大學語文課怎麼帶動課堂氣氛
要努力做到以下三點:
一、 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制約課堂氣氛的要素很多,有教師、學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關鍵的還是教師,只有通過教師的創造性勞動,才有可能實現良好的課堂氣氛,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教師在創造良好課堂氣氛的過程中,起著主導性的作用。 課前應認真仔細地做好准備工作,特別是對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學各主要環節能歷歷在目,做到教學過程清新、結構合理、方法恰當、內容適度,符合學生的心理規律和認知特點。
二、 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要十分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既是教學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關鍵在於教師能否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和不同的收獲,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個別要求。如在課堂作業的配置與處理上,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不同題量、不同難度的作業,並通過當堂批改或講評,及時滿足學生急於知道作業正確與否的迫切心理需求,開闊學生思路,使那些解題中」別出心裁」的學生得到贊譽。
三、 用積極的情感來感染學生,得到學生的認可 師生的情感共鳴是課堂心理氣氛的重要變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傾注積極的情感和真誠的愛心,用情感和愛心去感染和打動學生,以讓學生能夠「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師愛是調控課堂心理氣氛的長久動力源泉。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強的教育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體驗,制約課堂心理氣氛的重要因素。教師在課堂活動中,不應把自己看成發指令、提要求、檢查執行結果的監督者,而應看作教學活動中平等的一員。以民主的方式指導和組織教學,以適應學生日益增強的成人感和獨立性的需要,促進學生自我定向和自律能力的發展。
『捌』 談一談你將如何學好大學語文
一、首興趣:知而好,好而樂
首先,我們要培養語文學習的興趣。這個培養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知之、好之、樂之。
先說「知之」:走進語文,不抵觸,不反感,不因對以前的老師、教材和考試的印象而遷怒語文。
再說「好之」:日日操習,用心投入,不懈怠,不放棄,不因外界干擾、其他學科和考試分數而離開語文。
後說「樂之」:處處留心,養成習慣,言談舉止,一笑一顰,莫非語文。
二、次自主:觀千劍,操千曲
古人雲:「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強調的就是自主學習的重要。
語文學習不同於其他學科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老師的「教」不會直接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只能通過同學們自主學習、理解,才能逐漸達到「自會讀書,自能作文」的境界。
企圖靠老師講得好、深、透,自己只管默默聆聽、記憶就學好語文,這種想法已被無數事實證明:此路不通!
因此,有意識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作好自主學習規劃,加大自主練習的力度,自奮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條極重要的語文學習規律。
三、必多寫:思欲麗,筆磨禿
為什麼要學語文?可以用十二字概括:豐富心靈、明白事理、完美生活。這就是要鍛煉自己的感性和理智,簡化為「思欲麗」:情感思想要富贍犀利!
現實中,許多同學只會做題,從來不注意自己感性和理智的鍛煉,其情思通常表現出兩個缺陷:一是「淺」:情感幼稚化,思維平面化,既無深情,也無遐思;一是「窄」:生活面窄,導致了關注的主題窄,既少閱歷,又缺大氣。
要糾正這兩個缺陷,使自己的情思「深」、「廣」,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同時,必得加上一個字:「寫」!「寫」可以醞釀和升華情感,「寫」可以廓清和鍛造思想。「思欲麗」,必多寫!
堅持寫日記,這是許多偉大成功者的良好習慣;至少要堅持每周練習寫作兩次:
生活札記一篇,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的鮮活素材;讀書筆記一篇,養成閱讀習慣,整理讀書收獲。三年裡,能寫到三至五萬字,是基本的量的要求。
如此,方可謂:「筆磨禿」。
四、定多讀:破三春,匯九流
在這三年中,要下定決心廣泛而深入的閱讀,這就叫「勘破三春」。閱讀時要涵蓋古今,包舉文理,融會中外,這就叫「融匯九流」。
舉凡人類心靈智慧的結晶,能開眼界、除迷狂、啟思維、美德行、富心靈者,均可大讀特讀。尤其注意:不要只讀文學作品,也不要只讀中國作家的作品。
五、強積累:有詩書,有成竹
語文學習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就是模仿,模仿的榜樣是什麼呢?當然是前賢今人的成功之作。通過長期的艱苦的積累,在頭腦中建立起豐富的「文章模板」,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腹有詩書」。
運用這些「模板」,模仿著「說」,模仿著「寫」,先求其「形似」,後求其「神似」,最後求其超越。這樣,就很容易有學習個充實感、成就感、條理感,就不會再感到語文學習空泛、無力、不可捉摸,這種狀態可以稱為「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