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課堂生成那一欄怎麼寫

語文課堂生成那一欄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2-12-20 06:35:18

⑴ 語文教案課堂小結怎麼寫

小學語文課堂小結方法

1抓住重點,做概括性小結

即根據教學目的要求,抓住中心環節,總結本課的主要內容,起到畫龍點睛之功效。例如:《好孩子》一課學習完課文後,可以這樣小結:

「學了這篇課文,我們應當怎樣做?」

「應該像小梅和小寶那樣,做一個助人為樂的孩子。」

這樣的小結,不僅對全文進行了概括,而且滲透了思想教育內容。

2激發情趣,做趣味性小結

「沒有絲毫舉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趔的慾望。」

烏申斯基的話,充分闡明了趣味教學之重要性。根據獐的性格特徵,合理採用游戲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小結,不僅能激發學生興趣,還可以鞏固所學知識,收到「一箭雙雕」之效果。

在識字教學中,我根據漢字的結構特點,設計了「找朋友」游戲。即把一個全體字拆開,寫在兩塊小卡片上,讓學生組合成所學的字,這樣的小結,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發揮「雙主」作用,做主導性小結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起到主導作用的同時,要竭力把學生推向學習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設積極歸納主動獲取知識的良好環境,以達到啟迪智慧,發展能力,施展才華之目的。

如在教學《司馬光》一課,結束時,老師提問:這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通過這個故事你明確了什麼?然後引導學生邊讀邊總結,最後經過提煉,得出結論。

「這一課講了司馬光砸虹救一位小朋友的事,讀了這個故事,使我們懂得了遇到緊急的事情,不能慌張,要沉著、勇敢地想辦法,這樣才能處理好發生的事情。」這樣,通過教師提問、引導,讓學生自己做出總結,把教師和學生的「雙主」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4創設懸念,做啟發性小結

一篇課文,往往是一節課完成不了的,需要下一節課接著學習。在小結時,故意製造懸念,喚起學生繼續學習的慾望,使用啟發性小結就恰到好處了。

如《猴子下山》一課,學完前三自然段後,可做這樣的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前三自然段,分別知道了兒子到玉米地、桃權下和得到了什麼呢?我們下一節課共同學習本課後半部分,你就會知道這些問題了。如此小結即注重了知識的聯系,又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發揮了「評書扣子」的作用。

5升華內容,做鼓勵性小結

課堂教學的結束語,往往最能表現和升華主題,從而使教學在高潮中終止。因此,升華教學內容,做鼓勵性小結也是課堂小結的重要途徑。

例如:在教學《識字、學詞、學句》一課,教學將要結束時,我給學生出了一個字謎「一點一橫長,口字在中央,大口張著嘴,小口往裡藏。」學生爭相猜字。待猜出謎底「高」後,我不失時機地做了這樣的小結:「今天我們心情怎樣?」「高興!」這是因為我們大家一起又學習了很多生字、新詞,這節課同學們學習認真,今後也能這樣嗎?「能!」

前段的猜字謎,就是本節內容的升華,接著肯定成績,鼓勵學生發揚優點,為今後的繼續學習做了鋪墊。

⑵ 如何處理語文課堂上的"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預設又稱為前提、先設和前設,指的是說話者在說出某個話語或句子時所做的假設,即說話者為保證句子或語段的合適性而必須滿足的前提,它是由德國哲學家、現代邏輯奠基人弗雷格於1892年提出。
生成,是個使用頻率很高的詞彙,具有長成、形成、養育等意思。在實際生活應用當中,根據不同環境,其意思有很大擴展。

⑶ 初中生課堂如何寫語文筆記

俗話說,「心記不如帶墨」,「眼過千遍不如手寫一遍」。老師在課堂上把課講得再清楚,如果學生不記下來,過些時候也會忘的。記筆記是記憶的擴大和延伸,便於以後復習、查找。越是高等的學習,越是以記為主。學生在課堂上邊聽課邊記筆記,能處於動腦、動手、動耳的最佳學習狀態,可抑制「思想溜號」,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效率,加深印象。記筆記還能提高書寫速度,節省時間。老師從小學高年級起就應該教學生寫語文筆記。學生從小就學會記語文筆記,能為今後的語文學習和其它各科的學習打下基礎,形成自學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但當時受益,而且能終生受用。 怎樣記語文筆記呢?應該把學生的預習筆記、課堂筆記和部分語文作業合起來都寫在一個本上,統稱「語文筆記」。這樣可以化繁為簡,既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又減輕老師的批改負擔;既有學生預習情況的檢查,又有課堂教學的反饋;還有基礎知識的驗收。老師批改語文筆記,可收到「一舉三得」的效果。 語文筆記本最好用十六開的「格備課筆記本」,在每頁的兩邊豎著畫二道直線,分成三份。左邊一份約有兩個字寬,記項目用,起目錄索引的作用;右邊的一份約有一寸寬,做備注用,這部分供學生靈活運用,記些疑難問題、自己的評價、感想、學習方法等,這部分記的內容不要求一致;中間的一份最寬,最重要,學習的內容都記在這一部分。 准備工作做完以後,接下來就是如何記了。記語文筆記可以分做三個階段來進行: 1.課前預習記 學習新課以前學生要預習,把預習中學會的內容和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分別記在語文筆記的中間部分和右邊部分。通過查工具書能夠解決的字、詞等內容都在這時完成,這是語文筆記三個組成部分之一。 2.課堂聽課記 這是語文筆記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語文課上,學生要邊聽課邊記筆記,把新學的內容記在中間欄,把預習中理解不準確的現在得以更正的內容記在右邊備注欄。這時有兩點要注意:一是不能老師講,學生聽,課後記或老師把要記的內容寫在黑板上學生抄;二是學生不能把老師說的話一字不落地都記下來,要在聽懂理解的基礎上,邊聽邊思維,總結出要點,概括成重點句子或重點詞語,然後再寫到語文筆記上,只要意思對怎麼寫都可以。剛著手訓練時,教師要把需要記的內容說慢點,長句子和重要之處重復一二遍。要記的關鍵詞、生辟詞、同音詞和易混、易錯的字,教師要板書,防止學生寫錯。 3.課後鞏固記 語文課上過以後,學生要整理筆記,課文中已經解決了的疑問要追記,落下部分要補上,心得體會最好是概括地記上,文章中的好詞好句也可以憑興趣摘抄。通過課後的整理和修改,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加深了,認識得到升華了。課後要記的內容還包括該課書後面的部分練習題,如要抄寫的詞語,要解釋的字、詞,要理解的重點句子的含義,填括弧,造句等。這樣做,每課的內容都集中在語文筆記上,便於知識歸類,便於復習查找;學生省得另外再拿本寫作業,可把語文筆記當做作業交;老師在批改語文筆記時,不但驗收了該課的基礎知識,還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和聽課情況。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徵求學生的意見,不斷改進做法,在形式和內容上都不強求一致,這樣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求異思維能力。 附:聽記填充式筆記法 中學語文教學的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包括獲取知識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整理知識的能力和自我評價的能力。其中整理知識的能力尤為關鍵,是培養其它能力的前提。而做好課堂筆記是貯存、整理知識的一個有效途徑。 整理知識的能力是指對所獲取的知識進行分析綜合,經過篩選歸類,納入大腦中相關的知識系統並作必要的記憶。沒有知識的整理、貯存就不可能真正獲取並運用知識。 中學生怎樣做筆記才是正確的方法呢? 林密老師總結了一種較優越的筆記法——「聽記填充」法。 「聽記」,顧名思義就是:學生一邊聽著教師傳「道」解「惑」,一邊將這些「道」、「惑」和「解惑的方法」在筆記本上解「惑」。 中學教師主要是以聲音作為主要的手段來傳「道」解「惑」的。呂叔湘指出:用聲音傳授知識有四大好處——不受光線限制,不受障礙物的阻礙,有效距離較圖畫大,說話的同時可以打手勢。 「聲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於缺乏穩定性和持久性。」如果學會聽記,學生就能把教師用「變化無窮的語音」表達的「變化無窮的意義」整理、貯存下來,使之具有「穩定性」和「持久性」。 但是,學生不能機械地「聽記」,不要把教師的講解,不分巨細什麼都記下來。 教師要訓練學生「比較」、「歸納」,將獲取的知識的內在本質特徵揭示出來,「合並同類」,得出對學習未知信息有啟迪作用的規則,並立刻將它們有條有理地筆記下來。學生勢必專心致志,順應教師的思維指向,時而聽講,時而邊聽邊記,時而邊練邊記,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完成這一過程。因而這種筆記方法的實施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獲取知識的能力,還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興奮狀態。 「聽記填充」式的筆記還能高效率地利用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鍾。 學生邊聽邊記,基本上省去了教師「板書」的環節,將節省下來的原板書所用的時間「表達變化無窮的意義」,增大了每堂課知識的容積率。讓學生在獲取了更多的知識的同時,整理這些知識,練就他們日後上大學或工作中所需的筆記能力。 「聽記填充」中的「填充」,其本質特徵是邊練邊記。 教師應教會學生「點金術」,而不是只交給他們「金子」。讓學生不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運用「所以然」的規劃、原理展開聯想,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運作過程中將解題步驟、方法記在筆記本中。 「聽記填充」式的運作是這樣進行的: 聽教師傳「道」——歸納、比較——聽記規律、原理——聽教師解「惑」——聽記「解惑」的方法、程序——練習「解惑」。 譬如:講解一詞多義的「之」。歸納、比較出「之」用法的規律:(1)代詞(代替的內容一般在「之」的前面,也有少數是在「之」的後面)。(2)助詞:a、在偏正式的名詞短語中位於「偏」與「正」之間的「之」相當「的」;b、在主謂短語中,位於「主」與「謂」之間的「之」起作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c、提賓標志的「之」位於……;d、定語後置標志的「之」位於……;e、湊足音節的「之」位於……。(3)動詞「之」的位置是……。(4)……,等等。然後聽記解題的最佳程序:(1)按照文句的本來面目,分辨「之」在句中的位置。(2)確認「之」的功能。(3)解釋「之」的含義。接著訓練學生「解惑」——將具體文段中的「之」找出來按以上的原理、規則、程序解答問題。 「聽記填充」法具體實施中的格式是多樣化的:回答式、填空式、表格式……。亦不完全杜絕「板書」,如:課題、問題次第的數碼、筆記的格式……可利用「黑板+粉筆」來演示。只不過筆記的內容是以「聽記填充」來完成的。 總之,中學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做好課堂筆記的能力,這種能力會使學生受益終身。延伸閱讀:初中生課堂語文筆記本文轉載地址:|更多

⑷ 如何處理語文課堂上的"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預設和生成是一種動態的調整關系.
預設要以對學情,課文的理解為前提,最大可能窮盡可能.
但是課堂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大部分預設應該能得到執行.而如果出現「意外」,也不必驚慌,如果旁逸斜出,可以暫時不做處理;如果覺得有價值,可以抓住機遇,引起興趣.時間允許,可以充分展開;時間不夠充足,價值偏低,則在解決的同時想辦法引向原有的軌道.

⑸ 如何處理語文課堂上的"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一、重塑師生關系,促進動態生成

學生作為一個現實的、主動的、具有創造性的。生命體,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更是教學「資源」的重要構成者與生成者。他們在課堂活動中的表現,無論是以言語,還是以行為、情緒方式的表達,都是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資源。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為學生搭建展示個性的舞台。試想,如果沒有主體的參與、沒有師生的相互交往、積極互動作用於課堂教學,怎會有動態生成?筆者以為,動態生成得以表現和達成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徑便是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了解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並努力地將其貫徹到自己每一天的教學實踐中,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的形成就不是一個美麗的童話,具有生命色彩的動態生成便一定能得以活躍在教學過程中。

二、挖掘教材內容,進行充分預設

教學是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必須進行充分的預設。因此,預設是教學的基本要求。而針對性地處理好教材,合理利用和開發課程資源,是進行教學預設的重點。
教材是落實課程標准、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教師深挖教材內容,進行充分預設,既能使自己准確把握教材,有針對性地處理好教材,又能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如魚得水、游刃有餘。

⑹ 幼兒園教師備課本里的【生成和調整】這一欄寫哪些內容

當天活動的反思啊,可以是教學,也可以是生活活動。

⑺ 如何處理語文課堂上的"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語文課堂如何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生成性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亮點,生成與預設是一對矛盾統一體,教學既要重視知識學習的邏輯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體驗的過程和質量。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關鍵所在,新課程課堂教學呼喚高水平的預設和精彩的生成。
一、精心地預設生成
1、從教師方面講,首先要深入鑽研教材,讀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難點,把教材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具有走進去的深度和跳出來的勇氣;其次要拓寬知識面,豐富背景知識;再次要研究兒童心理和學習心理。這三點是教師在課堂中有效地激發生成、引領生成和提升生成的基礎。
2、從教材方面講,要強調教材的基礎地位和主導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於教材,必須對教材有全面准確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義,尊重教材的價值取向,在這個基礎上結合兒童經驗和時代發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義、拓展義,促進學生的個性化解
3、從教學方面講,要強調精心的預設,課前盡可能預計和考慮學生學習活動的各種可能性,減少低水平和可預知的「生成」,激發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教師有備而來,順勢而導,才能有真正的「生成」。這種「預設」越充分,生成就越有可能,越有效果。預設是對生成的豐富、拓展、延伸,沒有高質量的預設,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
二、寬容地接納生成
面對課堂中出現的「意外」在部分老師眼裡,就意味著教學效果不好,教學
設計不 到位,為了減少意外的發生,他們盡量把課做圓滿不給學生出錯的機會。可是許多科學家發現,大多數發明都是從意外情況中獲得靈感的。因此,教師在研究意外情況,適時更改或增加教學內容是培養學生興趣、引發好奇心,引出問題、引發思考的生動有效的途徑。
課堂中的教學事件的發生往往具有偶然性和突發性,教師既無法估計它的發生時間,也無法預料它的形式,因此在備課時不可能作出准備以應付突如其來的變故,這就要求教師具備比較高的應變能力,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教師應及時調整好自己的思路去繼續進行教學,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轉變思維方式換個角度去思考,也許就能「柳暗花明」了。在課堂上,教師應保持一種大將風度,做到處亂不驚,從容不迫,只有自己保持情緒穩定,才能以自己的情緒來感染學生,從而化解意外險情。

三、理性地認識生成
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權主要表現在:作為平等的一員參與課堂教學並受到平等對待;可以獨立思考、個性化理解、自由表達;可以質問、懷疑、批判教師觀點或教材觀點及其他權威;即使自己的見解不完善或片面,也能免於精神或肉體處罰以及不公平評價或對待,等等。教師應該理解學生的錯誤,正因為出錯,才會有點撥、引導、解惑,才會有教育的敏感、機智和智慧,才會有對學生樂觀的期待,以及真正的愛護。教學過程既是學生暴露各種疑問、困難、錯誤、障礙和矛盾的過程,又是學生展示、發展聰明才智,形成獨特個性與創新成果的過程。為此,教師不僅要學會寬容學生,更應學會欣賞學生,挖掘和捕捉學生的智慧,向學生學習。
例如:一位教師安排學生為樂曲取名字,播放的是《大海》和《空山鳥語》兩段音樂給大家聽,要求學生各抒己見,發揮創造力,於是,「流水歡歌」、「清泉」、「清澈的溪水」、「雨中的邂逅」、「舞」、「爭執」、「百家爭鳴」等名字誕生了。特別引起老師注意的是:一名由農村轉學來的學生為《空山鳥語》起了個別出心裁的名字——「捉雞」,全班同學鬨堂大笑,但是這個學生很認真地說明,老太太的雞從雞窩跑到院子里,著急到處捉,又來了一群小夥子,拿著掃帚一起捉,打翻院子里所有的東西,也沒有捉到。
在課堂上,不能用「誰想像得好,誰想像得差」來單純得評價。「捉雞」這個名字雖然起的不雅,但敢於想像,敢於創新,敢於發表與別人不同的意見,這對於學生來說這是難能可貴的。更何況音樂具有模糊性和不確定性,在無任何標題提示的前提下,任何感受均可成立的。所以在課堂上,遇到這一類情況,要尊重學生的真實感受。理性地認識生成,不要一味壓制學生創新的火花。
四、機智地篩選生成
正當我們倡導生成性教學時,教師們對「主觀預設的教案」在課堂教學中的
作用開始懷疑,生怕預設的教案束縛教師思維,約束課堂生成,限制學生發展,但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又不得不與時間賽跑,孰不知這縮小了學生的思考空間,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事實上,在教學中不宜過分注重教學環節,應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探索空間,把精力放在對學生思維的關註上,教師必須根據教學中的生成因素,隨時對學生作出回應或反擊。
把人——特別是把學生看作重要的資源因素,讓學生在與教學環境、教學文本、教師以及同學的思維碰撞中產生火花,課堂教學才能不斷「生成」。課堂教學有一些「生長點」。把握好這些「生長點」,有可能成為一節充分生成的課。
(一)在學生的需求中「生成」。
教師的「教」從根本上說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課堂上要讓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反映,必須重視學生的質疑問難當然,學生的需求有教育價值大小之分,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評估和篩選,但決不能置學生的問題於不顧。如果質疑歸質疑,教學歸教學,質疑和教學是「兩股道上開的車」,課堂教學生成的機會便會失之交臂
(二)在嘗試和探究活動中生成
在嘗試和探究活動中生成,成功和失敗的可能性並存。我們不要怕學生在嘗試中出錯誤。胡適在《嘗試集》中寫道:「『嘗試成功自古無』,放翁這話未必是。我今為下一轉語:自古成功在嘗試!」胡適強調只有嘗試才能走向成功,對我們的教學具有積極意義;而陸游「嘗試成功自古無」的看法也極有見地,因為在嘗試和探究過程中,出現錯誤和失敗是正常的。學生在嘗試和探究中出現的錯誤,是極有價值的教育資源。有經驗的教師善於抓住這些錯誤,引導學生分析原因,改變思路,重新探究,最後走向成功,這種教育的效果遠遠勝於直接告訴學生一個正確的結論。
例如在上《春曉》一課時候,讓各個小組設計音響來表現這首詩,別的小組都非常熱鬧,有吹口哨模擬出鳥叫,有抖動鑰匙模擬春風吹過的風鈴聲的……可是輪到第四小組來表現「花落知多少」這一句的時候,他們是把一些紅色的紙張剪成花瓣的形狀,讓他們紛紛揚揚地落下,班裡同學開始議論:「他們連聲音都沒發出來,不算,不算……」當時,我一方面覺得紅色的花瓣灑落真的是非常漂亮,詩的意境也更加地生動鮮活了,但是一方面學生說的也有道理,我們是在尋求音源,探索音響,但另一方面,似乎他們組的表現與我的課堂要求不相符。於是我當時是那麼說的「同學們,花落悄無聲啊,不是嗎?」,全班這個時候一點聲音都沒有,突然有同學就大聲的說:「此時無聲勝有聲啊」。於是,表演的小組體會到從未有過的成功感與幸福,觀賞者也同時分享著他們的快樂與成果,這一點從學生們燦爛的笑容當中可以感受的到。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並不是每個老師都會遇到這一類情況,假如生搬硬套,只會弄巧成拙。在課前准備大量的資料,並不表明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隨性發揮,沒有任何主導性,相反,要隨機變化地來構成新的預設。因此,我們所要學的是創造性思維方式和靈活的應變能力,提高自己的創新意識,結合實際情況,以合適新穎的方式來應對相應的音樂教學事件。
總之,只有精心地預設,才能在預設中留有生成的空間。課堂中讓我們容忍孩子們在生成中伴隨的「亂」,把舞台留給學生,並且敏銳地捕捉生成的資源,把它放大這樣才有可能巧妙地生成。這樣的課才有可能厚重,但厚重的課堂需要我們老師具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完整的知識體系……,對老師的內功要求越來越高。就讓我們認真地預設為生成夯實功底而努力吧。

⑻ 如何處理語文課堂上的"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在新課程中,學生獲取的知識主要是由四方面知識構成的:一是由教材提供的知識;二是教師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個人的教學經驗產生的知識;三是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四是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生成的知識.這說明知識的生成,不是惟一傳授的.所謂生成就是自然形成.教學生成,就是自然形成知識與方法,它是與你的教學預設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預設與生成是構建和諧課堂的基點.預設是教師發揮組織、引領作用的重要保證.生成的知識和方法大多是課本上已有的,只不過是要通過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誘發學生自己去思考、探索、交流、發現、總結而形成知識和方法,這就是創新.教學是教師、學生與文本展開的心靈對話,因預設而有效,因生成而精彩!我們不應忽視精心地預設,也應將生成作為一種自覺地追求.1、准確預設,有效生成 「預設」經常被人認為給學生挖一個陷阱,等著孩子往裡跳,筐住了學生的思維.其實這是對預設的一種誤解.沒有預設時的全面考慮與周密設計,哪有課堂上的有效互動與動態生成;沒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課堂上的游刃有餘.所以如何准確地預設將直接影響著「生成」.在新課程理念下對預設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它要求預設能真正關注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每個學生提供主動積極活動的機會,讓不同層面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在立體式互動中促使師生同成長共發展.2、多種預設,促進生成 教師不但要預設學生的「已知」,還應該注重預設學生的「未知」.因此,盡可能多地了解學生、預測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乃是科學預設的一個重要前提.教學設計要有「彈性區間」,為學生的主動參與留出時間與空間.教師只有盡可能地預設各種可能,才能做到心中有數,臨陣不亂.只有這樣,當課堂出現未曾或無法預見的情況時,教師才有足夠的智慧去應對,從而將課堂引向精彩,而不至於聽之任之,甚至手足無措,方寸大亂.3、放棄預設,創造生成 課堂是千變萬化的.不論教師做了多麼充分的預設,課堂上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意外的事情.課堂教學是有目標的,但學生的興奮點往往與教學目標不一致.但如果教師視教案為禁錮,不敢越雷池半步,就有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動態生成的過程」的教學理念.4、放大錯誤,升華生成 以前的教師就怕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出現這樣和那樣錯誤,經常藏著、躲著、捂著.其實錯誤是一種自然現象,是課堂教學動態生成很好的教學資源.在教學中,教師可應用錯例,及時地放大錯例,只有對「錯例」進行理性反思、探尋「病根」,才能對症下葯,杜絕舊病復發.學生通過親自參與找錯、議錯、辨錯這一動態的過程,生成的知識、技能就更牢固.由於這種學習是學生自發產生的,所以經常會出現激情四射的場面,成為課堂教學的亮點.總之,「預設」和「生成」彷彿是一對孿生姐妹,預設是生成的基礎,生成是預設的升華.

閱讀全文

與語文課堂生成那一欄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