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上好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課論文

如何上好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課論文

發布時間:2022-12-23 19:44:01

『壹』 6000字論文如何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

[摘要]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對小學生來說,做好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大大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語文能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人文涵養,塑造良好的品質和健康的人格。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首先要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其次引導小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然後才是指導小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進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語文教學 課外閱讀 指導方法

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對小學生來說,做好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大大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語文能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人文涵養,塑造良好的品質和健康的人格。許多作家、學者成功的經驗表明,語文素養的提高,大都得益於大量且廣泛閱讀。新課標第一次規定了小學生課外閱讀量,並提出閱讀速度的要求。這是對語文教育改革的一次突破,對小學語文教學有著較好的指導作用。因此,教師必須把指導學生課外閱讀作為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下面我想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怎樣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

一、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披文而入情,讀書重在激情。我們要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使學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個喜歡閱讀的教師更容易帶出一批喜歡閱讀的學生。教師首先要在教學中利用一切適當的機會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如在教學《福爾摩斯的推斷》時,我發現學生對福爾摩斯特別佩服,就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去收集、閱讀有關福爾摩斯的文章。學習了《嫦娥奔月》後,讓學生收集如《開天闢地》、《女蝸補天》等許多中國古代有名的神話故事。這樣有目的的進行課外閱讀,既能增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又能提高他們課外閱讀的質量。
班級讀書會也是小學生在學習夥伴間形成課外閱讀的氛圍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先引導學生用一段課外時間讀一本教師或同學推薦的書,然後用一個集中的時間由同學和教師共同對該讀物自由討論,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學的讀後感等。可以讓閱讀成為游戲一樣的童年生活。
此外,開展讀書筆記評展、精彩詩篇朗誦會,以及利用影視作品開展影視主題活動都是營造閱讀氛圍的好辦法,都可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促使學生把課外閱讀當成一種自發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為。

二、引導小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

小學生在閱讀中,面對身邊各種各樣的書,常常不知如何取捨,不知讀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讀,對於這些問題教師如果不重視,學生很容易對閱讀失去興趣,引導小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要注意以下幾點。
小學生都具有好奇心強、好表現的心理特點,比較渴望神秘、冒險、刺激,仰慕機智、勇敢、轟轟烈烈等。同時,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據這些特點,我精心挑選學生喜聞樂見的經典兒童讀物,如《海底兩萬里》、《木偶奇遇記》、《吹牛大王歷險記》,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這些經典兒童文學書籍既是符合兒童心理和認知發展水平的課外讀物,又能促進他們完美地發展,純凈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發他們一生的文化嚮往。
其次,可以適當推薦給小學生的一些有時代特色的暢銷課外讀物。比如,鄭淵潔的「皮皮魯」和「魯西西」等系列童話故事,成為眾多小學生童話夢中的主人公;近兩年,《哈利•波特》、《魔法學校》這樣的兒童暢銷書風靡校園,這種具有時代特色的課外讀物也是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寶貴契機和資源,可教師往往忽略甚至粗暴地扼殺。很多圖書有充分的流行因素,其中包括正義的感召、美好的幻想、過人的機智及天真的童趣等。對這種課外閱讀,教師要引導小學生積極親身體驗,使其能真正產生發自內心的激動和興趣。

三、指導小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張之洞曾經說過:「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小學生課外閱讀個體性強,隨意性大,受控因素小。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1.加強課內外溝通,拓寬閱讀渠道
首先,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導閱讀方法,拓寬閱讀渠道。在教學實踐中,我經常以課本為出發點,有計劃地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如,教學《新型玻璃》前,布置學生翻閱與課文相關,相近的文章、資料等。學生遨遊在知識的海洋里,學習興趣大增,課堂上競相發言。如有的同學說:「我想做一套這樣的房子,它可以飛、可以潛水、還能沖出宇宙,尋找更新的世界。」有的同學說:「我想讓每戶人家都裝上一扇智能門鎖。把家庭每個成員的相貌、聲音、指紋等信息輸入電腦,它就能輕而易舉地識別出來,只要主人觸摸門鎖,它便自動打開,對其他人則不理不睬。」各種有創意的構想如汩汩泉水湧出。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再讀讀原汁原味的作品或類似的書,使知識縱橫溝通。
2.根據不同文體,進行分類指導
各種課外讀物的閱讀方法是不同的,應根據不同的文體,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我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從怎樣閱讀連環畫、童話、寓言、故事、小說、科普讀物、優秀作文和少兒報刊進行分類指導。如指導學生讀少兒報刊,運用瀏覽和細讀兩種方法。指導學生拿到報紙先統覽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後選擇重要的、新鮮的和自己感興趣的細讀。還教給學生根據專題收集資料剪貼、寫摘要、做卡片的方法。
3.重視技能訓練,培養閱讀方法
我們重視加強閱讀步驟與方法的指導,指導學生閱讀一篇文章分三步進行:第一步粗讀,要求能了解主要內容,並能簡要復述。第二步細讀,理解主要內容,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達方法。第三步熟讀,要求寫讀書筆記。

四、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是閱讀教學的任務之一。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使小學生樂意閱讀、有效閱讀、享受閱讀。在指導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我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
1.訓練讀書用眼的習慣。減少眼動次數,逐步擴大閱讀視野,縮短注視字詞時間,減少回視,這樣既提高閱讀的准確性,又能提高讀速,形成默讀習慣。
2.訓練閱讀時用腦的習慣。文章大體分三種體裁: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而這三種文章各有不同的閱讀步驟,如:記敘文的閱讀步驟為:文章題目—文章體裁—主要人物—時間—地點—事件—中心思想。每次,拿到記敘文的閱讀材料時,邊讀、邊思、邊記這些要點,達到理解記憶。
3.訓練定時閱讀和限時閱讀的習慣。定時閱讀指每天某一時間內閱讀,限時閱讀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讀書時間。為了保證閱讀時間,我們開設大閱讀課。每周安排一節閱讀課,讓全班同學在一起進行閱讀,閱讀時有老師及時的點撥、引導,提高閱讀的效率。
4.訓練「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在指導閱讀上要求學生圈、點、畫、找、記。圈出不懂的地方,點出關鍵詞句,畫出好詞佳句,找出優美的片段進行熟讀、背誦,養成「摘記」的習慣。使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故事的情節,豐富自己的詞彙,培養良好的語感能力,提高閱讀的綜合效益。
課外閱讀是小學生豐富生活經驗,積淀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養的過程。教師要放棄急功近利的思想,端正對課外閱讀的認識,正確指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開卷有益,只要學生讀,就一定會有收獲。

『貳』 如何上好小學生閱讀指導課

如何上好小學語文閱讀指導課

來源:廣州朴新教育

2018-07-19|已幫助:650人

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如何加以指導,對老師而言,顯得很重要。那麼如何上好小學語文閱讀指導課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如何上好小學語文閱讀指導課


一、激發興趣.培養習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興趣,根據不同的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引導閱讀適合的材料。對四年級來說,可閱讀文質兼美的敘事文作品及優秀詩文。例如,四年級文質兼美的敘事文有《蘆葉船》。這篇文章以孩子的口吻敘述童年玩蘆葉船的事。

優美的語言,貼近孩子世界的描述,讓學生的心與文中的孩子的心相連。通過讀體會到美:玩的地方美,玩到的玩具美,玩的過程美;體會到樂:童年到處是歡樂。從而對課文產生了閱讀興趣,激發了閱讀興趣。至於閱讀習慣,學校圖書室每周二是班級借閱日,我讓他們借自己喜歡的讀物,並寫讀後感,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教給學生閱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養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的效率,教師必須結合閱讀教學,有目的地教給學生有關的閱讀方法。對於不同的年級教給他們不同的方法技能。對於中年級學生來說,採取示範讀的方法,讓他們聽老師讀,學習句子的自然停頓、語氣、標點停頓時間的長短等。然後自由讀,老師個別指導,小組、班級的品讀。

例如在教《小溪流的歌》一課時,通過示範讀、自由讀、品讀等方法的指導,學生不僅掌握了語速,自然停頓、抑揚頓挫,而且感情很到位特別是小溪流說的話,在讀的過程中受到了教育,而且還體會到了文本本身語言的優美,從而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而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說,閱讀不僅限於培養興趣,更重要的是與作者產生共鳴。這就要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朗讀、默讀、精讀、略讀、瀏覽等,但各自所運用文體又不同,這就需要老師加以指導。

三、注重體驗。發展個性

閱讀教學中要激勵學生談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常言道「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相同文本而言,不同層面的學生就會有不同的感受和體驗。《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應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會和理解。」這就要求老師要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做出有個性的反應,如對文本中自己喜愛的部分作出反應,確立自己認為特別重要問題等。不以標准化的解讀去規范學生的閱讀理解,應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發現、建構意義,甚至創造意義。

如教學《景陽崗》時,課文結尾說:武松……想到「天色看看黑了,如果再跳出一隻大蟲來,卻怎麼斗的過?」有的同學提出「全文主要寫武松打虎的驚人故事,給人留下了無所畏懼、英勇、豪爽的形象,結尾寫他怕虎的心理,這會不會損害打虎英雄的形象呢?這時就需要老師的引導學生探究釋疑,深化獨特感受。

學生又通過身臨其境的閱讀體會,再加上小組合作探究。有的同學認為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後,已經精疲力盡,再遇猛虎當然力不從心了,結尾這樣寫合乎情理;有的認為課文重點寫武松與猛虎搏鬥,表現了武松有勇無謀,機智無畏,結尾略寫,無關大局;還有的認為這樣寫與前文武松三次心理活動形成了矛盾,不好……聯系全文來考慮,很好。

結尾所寫究竟矛盾不矛盾?學生通過再次閱讀體會到看似矛盾,實際上完全符合常理,因為武松必定是有血有肉的人,他的力氣不可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樣寫顯得更真實。因此,在閱讀指導課中,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和體會很重要,也是實現《課標》的又一途徑。

四、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

德國美學家姚斯認為「文學作品本身沒有生命,是讀者的閱讀賦予了作品無窮的意義」。可見,閱讀是一種在創造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應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去靈活的閱讀文本,去不斷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例如學習《草船借箭》時,一位同學在閱讀課文後提出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他說課題中的「借」用的不當,因為在我們日常的習慣中借別人的東西,用完後要歸還,可在課文中諸葛亮從曹操那兒借的十萬支箭,沒徵得曹操的同意,更不會歸還。所以說,課文的題目不應該是《草船借箭》,而應該是「草船騙箭」更合適。那麼課文為什麼用草船借箭呢?同學們通過查閱課外書籍,對文本的多次閱讀,都認為用草船借箭更合適。因為在以前學過的《赤壁之戰》中,可以了解到,諸葛亮所借的十萬支箭,在那場戰役中的確又還給了曹操,只是還的方式很妙。由此可見,富有創造性的質疑,會引起學生強烈的閱讀慾望。

『叄』 小學閱讀教學論文

小學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學閱讀教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小學閱讀教學論文範文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分析

【摘要】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信息化社會,閱讀能力會對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速度,就成為了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文分析了小學生閱讀學習的特點,並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一些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夠為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閱讀能力的培養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學生從識字、認字到具備一定的文本閱讀能力,並能夠通過對文本的感知和體驗以及初步的理性分析,提高文學審美修養和分析處理文字信息的能力,這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也是新課程標准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提出的要求。在小學階段,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生對於閱讀的興趣,並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來擴充知識、陶冶情操就成為了我們應該探討的問題和方向。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學生要具備一定的文字和語文知識基礎,並達到一定的閱讀數量,日積月累,逐漸形成自己的閱讀習慣和體系。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放在首位,從學生心理接受的特點出發,引導學生逐步走入色彩斑斕的讀書世界,只有以興趣為基礎,學生才能有閱讀的動力。另外,轉變閱讀教學的模式,靈活採用新穎的教學方法,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經驗,談談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一些教學方法和策略。

一、注意日常積累,培養興趣,擴大閱讀面

現在的小學生,每天接觸的信息量很大,但是很多信息都來源於電視、網路等數字化媒體。圖像、圖片等直觀的信息流通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相反的,許多學生會表現出對書本的厭倦和缺乏興趣。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想辦法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來推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並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書籍,擴大閱讀面,適當地做好導讀和引導,幫助學生順利地完成閱讀。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製作一些圖文並茂的導讀教案,讓學生對將要閱讀的作品或者書籍,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另外,教師還可以每天利用一定的課堂時間,為學生朗讀一些優秀作品的精彩片段,提高學生的閱讀品位和審美修養,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閱讀空間,高年級的學生還可以自主完成這樣的內容。只有不斷地日積月累,才能有所收獲。

二、精讀和泛讀相結合,適當滲透閱讀技巧和方法

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和方法會對提高閱讀速度和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不能一味地向學生灌輸這些技巧和方法,因為小學生還處在感性思維為主的階段,過多的條條框框會讓他們對閱讀失去熱情。其實,我們的閱讀應該是把精讀和泛讀結合起來進行的,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典型篇章,進行精讀講解,讓學生學會快速地抓住主旨和文章大意,並適當訓練一下學生的閱讀速度,滲透一些閱讀技巧。而對於絕大多數的閱讀內容,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讀,給學生足夠的自我思考空間,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當學生積累到一定的閱讀量之後,他們就會對閱讀的內容和閱讀的方法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和體會,教師可以再根據學生的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總之,教授和學習閱讀的方法要遵循靈活的原則,不能夠簡單地照本宣科。

三、以多向互動的方式進行閱讀體驗、交流和探討

閱讀重在情感體驗與溝通,學生與作品產生一定的心理共鳴,並能把這種共鳴表達出來,同其他人一起分享,將會極大地提升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和熱情。教師可以利用班級建設圖書角的機會,讓學生們自己提供喜歡的閱讀書目,也可以讓他們把自己喜歡的書拿到學校和同學們互換閱讀和分享,這樣既可以節約資源,又可以讓學生養成一種自主閱讀的習慣。在學生閱讀了一些作品之後,教師可以組織相應的讀書交流會,讓學生們互相談談閱讀的感受和體驗,也可以針對書中的某一話題,進行探討和辯論,教師也可以參與交流和討論,和學生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這種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多向互動和交流的教學方式,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也為閱讀延伸出更多的空間和可能性,在班級里營造出良好的讀書氛圍。

總之,小學生閱讀習慣與能力的提升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重視興趣的培養和方法的引導。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閱讀需要,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方法和閱讀計劃,不要急於求成,也不要做一些應試化的突擊訓練,要讓學生在輕松的閱讀氛圍中,逐步積累語言素材和閱讀經驗,以一種欣賞和體驗的方式來享受閱讀的過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讓學生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熱愛讀書,讓讀書成為他們獲取知識、提高自身修養的重要方式和途徑,為將來的學習和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梁春蓮.“行為—認知”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J].教學與管理,2009年36期.

[2]劉慧,冉敏方.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年03期.

[3]詹全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年08期.

[4]崔巒.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十項策略[J].天津教育,2007(11).

[5]毛愛華,張興文.關於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探究[J].教育探索,2004(09).

小學閱讀教學論文範文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分析

【摘要】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信息化社會,閱讀能力會對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速度,就成為了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文分析了小學生閱讀學習的特點,並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一些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夠為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閱讀能力的培養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學生從識字、認字到具備一定的文本閱讀能力,並能夠通過對文本的感知和體驗以及初步的理性分析,提高文學審美修養和分析處理文字信息的能力,這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也是新課程標准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提出的要求。在小學階段,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學生對於閱讀的興趣,並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來擴充知識、陶冶情操就成為了我們應該探討的問題和方向。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學生要具備一定的文字和語文知識基礎,並達到一定的閱讀數量,日積月累,逐漸形成自己的閱讀習慣和體系。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放在首位,從學生心理接受的特點出發,引導學生逐步走入色彩斑斕的讀書世界,只有以興趣為基礎,學生才能有閱讀的動力。另外,轉變閱讀教學的模式,靈活採用新穎的教學方法,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經驗,談談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一些教學方法和策略。

一、注意日常積累,培養興趣,擴大閱讀面

現在的小學生,每天接觸的信息量很大,但是很多信息都來源於電視、網路等數字化媒體。圖像、圖片等直觀的信息流通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相反的,許多學生會表現出對書本的厭倦和缺乏興趣。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想辦法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來推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並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書籍,擴大閱讀面,適當地做好導讀和引導,幫助學生順利地完成閱讀。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製作一些圖文並茂的導讀教案,讓學生對將要閱讀的作品或者書籍,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另外,教師還可以每天利用一定的課堂時間,為學生朗讀一些優秀作品的精彩片段,提高學生的閱讀品位和審美修養,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閱讀空間,高年級的學生還可以自主完成這樣的內容。只有不斷地日積月累,才能有所收獲。

二、精讀和泛讀相結合,適當滲透閱讀技巧和方法

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和方法會對提高閱讀速度和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不能一味地向學生灌輸這些技巧和方法,因為小學生還處在感性思維為主的階段,過多的條條框框會讓他們對閱讀失去熱情。其實,我們的閱讀應該是把精讀和泛讀結合起來進行的,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典型篇章,進行精讀講解,讓學生學會快速地抓住主旨和文章大意,並適當訓練一下學生的閱讀速度,滲透一些閱讀技巧。而對於絕大多數的閱讀內容,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讀,給學生足夠的自我思考空間,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當學生積累到一定的閱讀量之後,他們就會對閱讀的內容和閱讀的方法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和體會,教師可以再根據學生的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總之,教授和學習閱讀的方法要遵循靈活的原則,不能夠簡單地照本宣科。

三、以多向互動的方式進行閱讀體驗、交流和探討

閱讀重在情感體驗與溝通,學生與作品產生一定的心理共鳴,並能把這種共鳴表達出來,同其他人一起分享,將會極大地提升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和熱情。教師可以利用班級建設圖書角的機會,讓學生們自己提供喜歡的閱讀書目,也可以讓他們把自己喜歡的書拿到學校和同學們互換閱讀和分享,這樣既可以節約資源,又可以讓學生養成一種自主閱讀的習慣。在學生閱讀了一些作品之後,教師可以組織相應的讀書交流會,讓學生們互相談談閱讀的感受和體驗,也可以針對書中的某一話題,進行探討和辯論,教師也可以參與交流和討論,和學生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這種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多向互動和交流的教學方式,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也為閱讀延伸出更多的空間和可能性,在班級里營造出良好的讀書氛圍。

總之,小學生閱讀習慣與能力的提升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重視興趣的培養和方法的引導。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閱讀需要,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方法和閱讀計劃,不要急於求成,也不要做一些應試化的突擊訓練,要讓學生在輕松的閱讀氛圍中,逐步積累語言素材和閱讀經驗,以一種欣賞和體驗的方式來享受閱讀的過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讓學生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熱愛讀書,讓讀書成為他們獲取知識、提高自身修養的重要方式和途徑,為將來的學習和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梁春蓮.“行為—認知”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J].教學與管理,2009年36期.

[2]劉慧,冉敏方.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年03期.

[3]詹全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年08期.

『肆』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論文

教學有沒有效率,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習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全面推進學校素質教育是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教學現狀
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高耗低效現象,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問題:(1)閱讀課熱熱鬧鬧,感悟不深。許多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以讀代講,支解了教材的豐富內容,阻礙了學生對課文整體感悟。或天馬行空,誇誇其談,使閱讀教學猶如空中樓閣,華而不實,學生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發展空間極為有限。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2)觀摩課轟轟烈烈,存在「作秀」。部分年輕語文教師在各種評優觀摩課中,為展示自己的所謂「風格」、「風采」,常常出現了一些「秀」課,一堂課看起來十分熱鬧,教學手段新穎、教學形式多樣、學生回答積極、課堂氣氛活躍,但是,課結束後,學生學會了什麼呢?完全是教師在台上自己「做秀」,做給聽課教師看。這樣的教學,根本談不上是「有效」的教學。(3)教學改革大張旗鼓,缺乏實效。在教改大背景下,語文教師接受了一些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閱讀教學信息,並將之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如閱讀感悟、探究性閱讀、個性化閱讀等等,由於缺乏深入的實踐研究,不乏流於形式,實效不大。有效教學順應了當前「減負」。隨著「減負」活動的深人開展,大家更是把目光集中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向課堂四十分鍾要效率?如何讓學生擺脫沉重的課業負擔?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語文知識,在閱讀教學中得到主動和諧的發展?這些都是在減負之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實施策略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葯。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葯。」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葯的導火索,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如教學蘇教版語文第八冊《最佳路徑》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學生熟悉和喜愛的米老鼠、唐老鴨等動畫片斷,創設情境,介紹迪斯尼樂園在世界上的影響,同時結合課文中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插圖來告訴學生,本文敘述的正是孩子們喜愛的迪斯尼樂園的有關故事,藉助多媒體優化教學情境,創設一種寬松、和諧、愉悅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氣氛中愉快地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方法很多,教師要從學生的立場去考慮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選擇學生喜歡的形式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最優的教學效益。
2.保證時間,提高質量
語文是一個特別的學科,需要學生的自我理解能力,那麼這種自我理解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學生自己的閱讀。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保證好學生的閱讀時間和質量。一堂語文課不可能也不允許有較長時間安排學生自由閱讀,學校的圖書室,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但是,單單靠學生自己借閱是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閱讀的,所以學校還要定時安排中午的時間向學生開放圖書室,學生閱讀時間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學生真的去讀了嗎?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如果沒有,我們應該有的放矢引導學生去圖書室進行閱讀。其實,我們語文教材中,出現的許多東西,學生都可以去圖書室查閱相關的內容的。如《三顧茅廬》講的是劉備三請諸葛亮的事情,學生對諸葛亮很熟悉,但是對於他的一生卻是了解很少,而在練習2里,出現的成語里,講的恰恰是諸葛亮一生的經歷,於是在上完課文後,我讓學生們去查閱諸葛亮的生平經歷。學生們去查閱後,對諸葛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我再給學生上成語,學生很快就能掌握,並且能說出一些相關的故事來。這樣的閱讀,是教師引導性的閱讀,在閱讀的質量上能得到保障,並且能及時檢驗他們的所得,是我們語文教學中值得一試的方式。
3.抓住時機,深化閱讀
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現在不少教師常常會安排一些課後小練筆,那麼,如何把這些小練筆真正落實到實處。在小練筆時,學生的思維常常停留在課文里,寫出來的小練筆常常是不如人意的,所以,對於學生寫的小練筆,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同時對他們不足的地方予以補充。然後再讓學生動手修改,把它當作作文來寫,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練」的目的。如《天安門廣場》中,由於部分學生對於文中出現的方位不太理解,所以我安排了一個介紹景物方位的小練筆。交上來後,發現個別學生介紹的地方,讓人看了不明白,於是我就讓他們進行交流,指導學生按照一定方位順序介紹景物,如《我的小房間》、《我家的客廳》等,學生的興趣來了,話也多了。說話也有條理了,經過修改,他們的習作都有了很大進步。這樣不僅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也使學生在平時的交流中,得到了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彌補了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的不足。
三、落實措施
1.精心設計教案
教師要吃透教材,弄清楚課文的重點、難點,在課堂中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及時地調控師生的作用。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使課堂教學煥發主動、自主、探索的活力。這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
2.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怎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這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1)教師要親和學生,讓學生爭做學習的小主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必須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真摯的情感,真誠的語言創設情景,激發喚起學生強烈的主人意識,讓學生明白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麼,認識到自己既是學習活動中的一員,更是學習活動的主人,他就會把自己的學習行為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聯系起來,把課堂教學活動看成是自己應積極參與的活動。變「要我這樣學」為「我要這樣學」,學生由被動變成主動,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2)教師要解放學生,讓學生勇於實踐。要讓學生成為主體,就要真正地解放學生,而不能經常用考試、作業來壓學生,逼得學生在教師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來。
(3)教師要妙用獎勵。獎勵具有促進作用,促進學生努力向前,讓學生發現自己學習上的進步,不斷獲取學習預期的滿足。 3.教學形式要多樣
(1)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學以思為貴。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鑽研問題。現在有些學生不但手懶,腦子也懶,有一點難題就想問,總想依賴別人。學問學問,學學問問,不學不問,哪來學問。問是讀書的鑰匙,是思考的起點,是深鑽的體現。學生只有自己會思,會問,才有可能與別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學生個體的潛力得到發揮時,課堂教學才變得有效。
(2)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新問題需要解決,當學生獨立思考後還是解決不了,是知難而退,指望老師講解,還是有意識的尋找夥伴,共同合作解決,這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合作學習」就是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手在小組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發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質和量都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 (3)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不斷完善。作為教師就是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大組的交互影響中,使自己的個性的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共同的學習活動中,學生能用優勢去克服劣勢,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我想,在新課程改革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如果少些限制,多些引導;少些包辦,多些自由,我們的學生才會越來越喜歡語文,我們的語文課程才能真正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教學形式多樣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保證。
4.多多反思。
有人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可見寫反思是何等重要。沒有反思,就沒有感悟;沒有感悟,就不能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反思能彌補教學中的失誤,也能記下自己教學中的「金點子」,有利於今後的教學,有利於自己的專業水平更上一個台階。因此每位教師只有多寫反思,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水平,多多反思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加速器。
總之,語文閱讀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不斷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達到提高課堂教學之效。

『伍』 怎樣上好小學語文閱讀課

小學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它是培養學生感悟語言,領會文章思想,重要手段。下面為大家帶來了上好小學語文閱讀課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1、指導式。閱讀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這種課型的主要對象是中低年級的學生,目的是扶著學生走上獨立閱讀的道路,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2、推薦式。主要是向學生介紹課外讀物,供學生選擇。可以有書刊的推薦、篇目的推薦和內容的介紹;可以教師推薦和學生推薦相結合、統一推薦和分散推薦相結合。

3、復述式。可有兩種做法:一是學生共同獨立地閱讀了一篇文章或一本兒童讀物的基礎上,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復述故事的內容。一是在各自閱讀課外讀物的基礎上,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講述故事的內容。

4、朗讀式。就是讓學生閱讀兒童讀物或讀某篇文章進行有表情的朗讀。

5、游戲式。就是讓學生把閱讀的故事內容,以游戲的形式,形象地再現出來。

6、敘述式。組織學生復述自己讀過的書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內容,以加深對所讀內容的理解,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敘述前提出要求,敘述後做好評定。

7、書評式。就是指導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書刊、文章,發表自己的心得、體會。

8、交流式。當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被激發起來以後,為了穩定和保持這種興趣,並且也為了獲取他們課外閱讀效果的反饋信息,我們可以採用交流式的方法。此方式就是組織學生交流課外閱讀的收獲或體會;也可組織學生對所讀書刊的內容進行專題評論或綜合評論。

『陸』 如何上好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

小學xiaoxue.chazidian.com時期,是兒童思維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因此,小學語文教育就在小學教育體系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我國語文教育歷來重視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在這四個方面上的實踐也頗有成效。
小學讀閱讀是小學語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指導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質量的優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對閱讀指導課的研究。切實提高閱讀指導課的質量。那麼當前的小學閱讀指導課的狀況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筆者根據自身經驗極其搜集到的材料來談一談如何上好查字典小學閱讀指導課。
一、要發揚小學生在閱讀中的發散思維。
思維有兩個翅膀,一是求同,二是求異。二者缺一不可,思維就是不能起飛,求同,發現規律,認識事物共性,求異,發現提點,認識事物的個性,二者互相聯系,互相轉化,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才能創造。因此,在閱讀求異,即發散思維。在校學生閱讀訓練中,教師要指導學生能從事物的幾個方面,多個層次來看問題,可以順向思維,也要學習逆向思維,這樣就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討論能力,討論特別能啟發學生的思維。討論過程是學生反饋信息、糾正錯誤,提高認識,也是接受教師指導,糾正錯誤,提高認識,形成規律的過程。通過討論,不同的觀點相互碰撞,思維更加活躍,沿逆向或多項發展,學生的意志品質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例如,小學課本中又一篇《十里長街送總理》。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發現有很多不同層次,不同年齡的人自發來送總理這表達了他們對總理的無比熱愛之情,這是正確的。但是從哪裡可以看出來呢?這就需要同學們自己去尋找答案。讓學生自己去讀課文,從中學生很快得找到了這段文字的幾個描寫送總理的人的重點動詞:拄|、靠、擠、等詞語,學生在讀這段文字時一定要讀的重一些,一定要突出這幾個動詞,一定要指導學生們讀出人們迫切、凝重的心情,不辭辛勞的事實就如同一幅畫娟一樣展現在同學們面前,那麼總理的形象就得更高大了,人們對總理的愛戴就得到了升華,這樣,教師誘發學生以讀代講就事半功倍了,同學門就可以在讀中尋找知識。但是過多地講究發散性思維在小學閱讀指導中有了一些牽合附會和捨本逐末的弊病,追其原因就是教師過多的重視講解,而忽略了學生的讀。例如教師在教《小站》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大談特談學了這篇課文的體會,而沒有把重點放在學生的讀中,這樣的教學就偏離了教學的目的。
二、教師在指導校學生閱讀時要講究提問的技巧。
在校學生閱讀指導中,在學生不能完全自學的情況下,教師對學生閱讀的指導有著關鍵的作用,教師的指導主要又是靠提問來體現的。心理學認為,學習過程可以解釋為兒童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外部環境相互作用,通過同化、順應達到認識與外界一致即平衡的過程。而要引起學生對外界的注意就要提問,所以說提問已經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學習閱讀的手段了。
1、是讓學生明白思考問題的策略。
在閱讀課中教師要讓學生不斷的思考,反復的讀。例如有些時候教師問的問題並不是很難。但學生依然答不上來這是為什麼呢?究其原因就是學生讀得少,沒有體會課文的真正含義。從而導致了教師不得不自問自答,唱獨角戲的情況出現。其實,教師應該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講究技巧指導學生回答不出問題的原因。一些專家發現了學生回答不出來問題的幾種原因:(1)不知所問弄不清楚這個問題究竟問的是什麼,這主要是學生對問題的問句缺乏分析理解能力,因而無從回答(2)知道問什麼,但都不會組織答案,不知道從什麼地方答起。這主要是學生不能將問題的信息與答的信息聯系起來。(3)心中明了,卻回答不清,不能扣問而針對性的答,這主要是學生不了解各種問題回答時的基本敘述模式(4)而針對綜合性問題。往往顧此失彼,或者不知從何入手,找不到突破口,這主要是學生對問題缺乏分解的技巧。針對這四個不同方面的問題,教師提問的同時就要教給學生關於各種問題的基本思考過程與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閱讀時的思維策略。
具體方法有,教師可以自問自答一個問題,但在問題中插入講解得自己對問題的思考過程,供學生模仿,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葉老先生說過:好的文章時讀出來的,美文由需美讀。我想,面對語文課本中的一篇篇經典範文,我們應該沉下心來組織學生原汁原味的讀,認真反復的讀。
2想方設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是引起學生學習的內動力,每個有經驗的教師是會想方設法喚起學生對自己所教課程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指導閱讀時,能盡量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對語言優美的作品,朗讀其中一段,對故事強的作品,講一些有趣的情節,如此常抓不懈定能激發學生約興趣。
3根據程度不同分別指導。
我們要根據她們的不同特點,進行分別指導。比如指導一、二、三年級的學生讀課文,主要是提高她們對閱讀的興趣和能力。在對高年級學生的閱讀指導中,我側重於開發他們的智力。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讀物,在閱讀中教給他們方法,提高了他們閱讀課文的興趣。
三、要注意應用最新的硬體設備來幫助學生閱讀。
心理學上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的重要性,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是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的,因此。按照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小學閱讀指導水平應該注重原有的閱讀水平和能力。並以此為基礎,通過使用教學課件有效的建構新的知識結構。在閱讀中應用多媒體已成為小學閱讀課文的新突破。
多媒體教學在小學閱讀中又很重要的作用,在傳統的閱讀中,閱讀教學工作主要是通過:語系、講解、默讀、朗讀。等環節來俄完成。由於班集體授課、課時等影響校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速度是很慢的。而多媒體就存儲了大量的閱讀材料,並可以隨時讓學生能聽到標准化朗讀示範。這樣使學生接觸大力朗的閱讀材料。多媒體非常適合學生學習。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能夠激發小學生閱讀的學習興趣,成為他們學習的動機。這樣校學生的閱讀能力自然得到迅速的提高。
我們要將小學閱讀教育開展的更生動,更能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水平。使的閱讀教學更能促使學生增加對語言的學習興趣。就讓我們共同努力發掘,加強教學技能的培養,為語文閱讀教學添磚加瓦吧!

『柒』 如何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

一、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是閱讀教學的前提
天才在於積累。由此可見,在語文閱讀方面,積累是多麼的重要。只有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注重積累,閱讀教學才能「有禮有節」的進行。小學語文教材所選的課文語言形式豐富多彩、風格也多種多樣。比喻、擬人、誇張、排比等修辭手法在其中靈活運用。其中的語言也很豐富,細膩、准確、通俗易懂是小學語文教材的一大特點。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把這些語言一一積累下來,讓學生能夠從中「汲取」積累的營養。否則,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總是在課文的內容表面上下功夫,就會形成了「隔靴搔癢」的尷尬局面,對語言的形式卻了解甚少,這就基本失去了學習語文的意義。可以在教學中嘗試以下的方法引導學生積累:
1.小練筆。就是通過學生日常的練筆來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積累。不確定內容,不要求字數,只有這樣的練筆學生才有興趣堅持,最終積累的更廣泛、更全面。
2.開展比一比。在日常的教學中,通過比賽和競賽的方式進行積累,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願意學,想積累。
當然,積累的方法方式很多,但要找准一個適合自己學生的方法,往往事半功倍。學生的積累只能「引導」,卻不能進行填鴨式、框架式的強迫學生遵循,使學生始終處於被領導的地位。以引為主、循序漸進、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這才是積累的真諦。
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閱讀教學的關鍵
興趣是人們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所表現出的積極的個性傾向。想要獲得更好的成績就需要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推動學生獲取新知的動力源。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學生的興趣「脈搏」,在學習導向上下功夫,讓學生自己主動的去閱讀,把「逼迫閱讀」轉化為「渴望閱讀」.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我認為要把握閱讀前、閱讀時和閱讀後這三個關鍵點。閱讀前,調動學生對課文興趣。閱讀時,教師要圍繞課文中心目標,提出疑問,刺激學生不斷產生閱讀的渴望。閱讀後,教師要根據所學內容激發學生在課外閱讀的「沖動」,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學生閱讀的閱讀能力才能提高。
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和閱讀環境是閱讀教學的載體
在閱讀教學中,環境是閱讀教學的載體。環境分為教學情境和閱讀環境兩大塊。怎樣發揮著兩大塊的功效,從而提高閱讀教學質量,也是閱讀教學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對閱讀教學很重要。首先,我們要創設一個好的問題情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有助於增強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興趣。創設這一情境時,教師要把握本節閱讀課教學的內容,引起學生的注意,從而激起學生探究的慾望。創設問題情境常用的方法有:激發學生了解事物的真相;布置學生調查周圍存在的社會現象;讓學生對一些社會現象進行評價。教師應抓住當前社會的熱點和焦點,在學生「渴望閱讀」作用的驅使下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閱讀教學時,教師所設計得活動情境一定要與活動的內容與形式相輔相成。例如,朗讀課文時,配上背景音樂;小組舉行競賽時,組織拉拉隊來鼓勵學生,為學生的閱讀錦上添花,讓他們在輕松、開心、自由的情境中閱讀。
閱讀環境的成敗與否直接決定著文章整體閱讀的成敗。怎樣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呢?任何事情的成敗,都與環境的因素相聯系。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為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打下基礎---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閱讀氛圍。現在的學生都有書可讀,但認真讀完一本書的學生卻少之又少,因為書籍已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於是,筆者的辦法是:教會孩子們也要學會看電視劇、看新聞、看生活中的現象,為語文閱讀增加新鮮的血液,培養學生在閱讀中的創新能力。教師還要抽出時間用來與學生交談在生活中遇到的難題和心理的小秘密,循序漸進,學生的閱讀有了積累。只有這樣才會給學生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
四、閱讀教學的基礎是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閱讀能力。如何打好堅實的基礎呢?只有拓展學生的閱讀實踐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1.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要對學生所要閱讀的文章進行篩選,同時,要拓展學生的閱讀面,不要對學生的閱讀范圍圈的太「死」.可以利用身邊常見的內容來拓展閱讀,如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課本上的一篇《老人與海鷗》,課文講述的是吳慶恆老人十多年如一日在昆明的翠湖邊投喂海鷗的事跡,讓我們感受到了老人與海鷗之間那如親人般的深情。課文對小動物喜愛之情,表達的很深刻。學生對於《老人與海鷗》這樣的文章閱讀就會十分投入。因為我們用愛的力量打開了孩子們心靈的大門。書猶葯也,善讀可以醫愚---拓展學生的閱讀面是學生提升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水平的關鍵。
2.教師要學會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直接關繫到學生的閱讀效果。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要讓學生知道,在閱讀時不要三心二意,要靜下心來閱讀,不能只「浮」在閱讀內容的表面,而要「沉」入其中;然後,引導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領會文章的精髓;最後,還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和作者進行「跨時空」的情感交流,與之產生共鳴。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閱讀還要培養學生勤動筆的習慣。摘抄優美的詞句、段落,在文中做批註、寫讀後感。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閱讀教學更加得心應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捌』 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論文

一年級是語文閱讀教學的最初始階段,但大多數小學教師都不重視語文的閱讀教學。下面是我給大家推薦的小學 一年級語文 閱讀教學論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論文篇一:《小學一年級閱讀教學分析及策略》
摘 要: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閱讀教學不論在任何一個學段都是一個重點,但由於部分教師認識不足,從而帶來指導上的盲目性及閱讀環境創設的無計劃性,加上家長對課外閱讀的意義同樣認識不足,從而放鬆了對課外書籍的閱讀。

關鍵詞:小學一年級 閱讀 分析 策略

一年級是閱讀教學的最初始階段,但大多數教師往往把拼音、識字作為教學的重點,在組織課程時,很少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從思想上不重視,從而忽視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由於學校設施、教學大綱等各種條件的限制,使得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開展舉步維艱。加上家長對課外閱讀的意義同樣認識不足,孩子在家空閑時間多用來看電視、玩游戲,從而放鬆了對課外書籍的閱讀。本文結合自己的一點教學 經驗 ,企圖嘗試對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談一點自己的淺見。

一、培養閱讀興趣

1.以教師的“身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教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一年級的學生身心發展處在童真幼稚階段,認知能力差,最易產生的是模仿性,老師愛什麼,學生也會愛什麼,家長愛什麼,孩子也愛什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首先對讀課外書要有較大的興趣,給學生以表率的作用,產生強大的感染力,來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因此,在平時教學中,自己首先要喜歡讀書,可以把自己讀過的適合孩子看的書推薦給孩子,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看的書放在辦公室里,讓學生知道原來老師也要不斷讀許多新的書。

2. 故事 製造懸念,激發閱讀興趣。小學生愛聽故事,特別是一些童話、寓言等更是百聽不厭。因此,可以利用讀物本身的特點,如果從講故事入手,讓學生在趣味盎然的故事中體驗到閱讀的快樂,閱讀的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學生剛進入小學時,他們的識字量比較少,根據這個實際,我經常給孩子們講故事,有時我會在故事講到精彩處戛然而止,然後告訴學生故事的結局就在哪一本書上,這樣,孩子們就會根據老師提供的信息,迫不及待地到課外閱讀中去尋找結果。這就是“懸念激發興趣”法,這種 方法 可以說非常有效。只要我講過的故事書都會成為班上的“搶手貨”,孩子們都會爭著親眼目睹一遍我講的故事,不知不覺中《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兒歌集》都成為孩子們的讀物。

二、 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我國著名的語文 教育 家葉聖陶先生認為:“閱讀教學首先要抓住習慣的培養”。首先,從養成良好的閱讀姿勢做起,如每次讀書之前,強調讀書的姿勢,養成良好的閱讀姿勢,以及最基本的讀課文的要求就是把課文讀正確。一種良好的閱讀姿勢和閱讀習慣的養成並非易事,需要時刻糾正孩子的坐姿等不良的閱讀習慣,這個過程必須貫穿整個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教師要做到“反復教,教反復。”

三、多方位指導方法,多樣性的評價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讀懂了文字,理解了文本的意思,又與自己的生活體驗鏈接以後,便會產生屬於自己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講,一年級學生由於語言積累有限,有時無法用語言來表述自己對課文的體會和感受。所以,“讀”就成了低年級學生表達情感的主要方式,用自己的語音、語調、語速來反映他們的內心體驗。

1.教師要示範引導,以情帶讀。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說:“語文教學的亮點,首先應該在朗讀上,老師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並引導學生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是一種美麗的境界。師生能讀得入情入境的語文課堂,一定是充滿生機、充滿靈性、充滿情趣的課堂。”教師的范讀是朗讀教學的最好的資源。小學生,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正處在初步學習階段,具有很強的模仿性和向師性。教師精彩的范讀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要真正加入到有感情朗讀的行列中來。當學生想讀好,而又讀不出“味”的時候,教師可適時點撥,或示範朗讀。教師的即興范讀,不僅有生動、形象、富有啟發性的有聲語言,還有目光、姿態、表情、動作等無聲的體態語言,這些體態語言,在一年級的閱讀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謂“無聲勝有聲”。教師在范讀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學生,帶著學生一同朗讀課文,走進文本。

2.抓關鍵詞句,感悟品讀。在朗讀時,如果能夠抓住關鍵的詞句,對課文的品讀感悟會有很大的幫助。

3.創設情境,引發共鳴,讓學生想讀、愛讀。教師要通過文本中的關鍵詞句、圖片、表演、多媒體等手段,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進入角色,變“要我讀”為“我要讀”。如學習《棉花姑娘》一課指導朗讀對話時,老師戴上頭飾扮演燕子,全班同學做棉花姑娘,引導學生理解燕子想幫卻幫不上忙時,教師可很為難地說:“聽了你們這樣請求,我特別想幫你們。可是我只會捉空中飛的害蟲,幫不了你們的忙。誰來教教我,我該怎麼回答棉花姑娘?”學生聽老師這么一說,有的擺手,有的搖頭,有的嘆氣地教起老師來:“對不起,我只會捉空中飛的害蟲。你還是請別人幫忙吧!”學生讀得非常投入,特別入情。剩下的兩個並列段不用老師引導,學生就能讀得津津有味。學生進入情境後越讀越想讀,越讀越愛讀,完全沉浸在讀書的快樂之中了。

4.轉換角色,分角色朗讀、表演朗讀。表演朗讀是一年級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一種閱讀形式,因為低年級的課文故事情節鮮明、富有童趣。用表演讀的形式來表現課文內容,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及相關語言的表達、記憶;通過演讀,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能很好地突出課文重點,突破難點,突現特點。《小壁虎借尾巴》這篇有趣的故事,通過小魚、燕子、老牛的對話,再加上老師適當地引導和指揮,班上的朗讀氣氛非常熱烈,也知道了各個小動物尾巴的作用。

總之,“讀”是閱讀教學的核心,尤其對於一年級的語文教學,由不會讀到會讀,由初讀到熟讀和感情朗讀,層層遞進,層層深入。在語文課堂中占據核心地位的,只能是讀,在讀中學習字詞,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明白道理,在讀中受到美的熏陶,在讀中不知不覺地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論文篇二:《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點滴談》
【摘要】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仍是新課標要求下較為重要的任務,多年教學經驗歸納還應從聽、說、讀、寫、思五個基礎方面著手,善於觀察,積極引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抓住孩子的心理需求,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也會讓老師感受到教書的樂趣。

【關鍵詞】語文閱讀 學生 樂趣

1 聽

對於語文閱讀教學,人們常常將集中點放在學生的說和讀上。而忽視了聽。然而聽作為一項重要的 學習方法 和能力,應該是我們注重培養的重點部分。例如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在此之前沒有系統的訓練和嚴格要求,仍然保持幼兒園的隨意習慣,上課要隨便吃東西、玩玩具等,意識不到“認真聽課”的重要性,因此,剛入學的他們,需要接受“一二三,坐端正”、“小眼睛,看黑板”等兒歌式的教育,這便是“聽教育”的開始。

為了讓學生保證在聽我說話,對學生的要求是:老師說話時一定要抬起頭用眼睛看著老師,老師說話還要用眼神和同學們交流,並通過請同學起來復述老師講的內容來激勵他們認真聽課,這樣也就無形中培養了他們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

另外,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聽也是一種很好的識字方法,雖然拼音在開學一個月之內就學完了,後面的課文中的每一個字都帶有拼音,但能熟練拼讀的孩子畢竟少,所以,很多時候課文還是離不開老師一字一句地教。因為一年級孩子卻往往是先背會簡短的課文,再對號入座認准每個字的讀音,為避免孩子聽錯音,所以不能一味齊讀,應採用小組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盡量聽到每一位孩子的聲音。

2 說

首先,關於說的訓練,除了前面在聽的內容中學著老師的樣子說一說,學著同學說的說一說,還要學著書上的話說一說。其實這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童言無忌、口無遮攔,想到什麼說什麼,所以孩子們很感興趣,都搶著說,當老師的看到這種積級場面當然也高興,而且有時孩子們的答案能讓老師徹底放鬆。如我在教學《哪座房子最漂亮》一文時,文中有好多類似“青青的”、“白白的”、“寬寬的”的詞語,這是讓學生積累語言的好機會,於是在教學中我安排了讓學生說幾個類似這樣的詞語,有的學生很聰明,由“大大的”想到了“小小的”,接下來就集體發懵了,我及時引導:天空——?學生馬上答“藍藍的”,“蘋果——?”“——紅紅的!”學生的興趣來了,我想讓學生的思維再開闊些,我繼續引導“天上的星星——”,本來我想讓孩子們“閃閃的”一詞,沒想到全班同學居然異口同聲,興奮地來了一個詞:“眨眨的!”天,還能這樣說,我一時無語,可孩子們還一臉期待地等著我的誇獎,真有趣!

當然了,我們還要時刻提醒孩子說完整話,主要做法是如果孩子不會說,請其他同學幫著說,然後再自己說。積累語言我認為不是那幾個語言豐富的孩子說出來就過去了,更重要的是讓說不上來的孩子記住這個詞,多數做法是有了好詞語,讓大家都跟著說一遍。

3 讀

朗讀是低年級教學的主要活動形式,因此一年級的閱讀教學重點是在課文朗讀教學上。由於識字不多,學生讀文時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有的學生拖腔拖調。輕者在詞與詞之間拖音,如“小小的——船兒——”,重者字與字之間也拖音,沒有詞的感覺,如“小——小——的——船——兒——”。如果不是教師的刻意引導,後者比較多。這類學生讀詞也一樣拖音,一個詞非得拆成一個一個字來讀,如“語——文——”。

有的讀書停頓不當。有的學生每個詞都停頓,有的學生則一字一頓,遇到翻頁,停頓的時間就是最長的,一句與一句之間,一段與一段之間,正確的停頓就更難;有的學生音量不對。學生有的輕如蚊子叫,誰也聽不清,有的大聲喊叫,像在吆喝什麼似的,還有一些學生不會正確出聲,從喉嚨底下擠出聲音來,這不但讓人聽起來不舒服,而且會傷害自己的聲帶。

另外,有些孩子在齊讀課文時看似讀得很好,聲音洪亮,口型正確,感情充沛,一旦個別讀,反而讀得結結巴巴。一開始,我還以為是緊張的緣故,後來發現是因為孩子的 記憶力 好,一篇課文在齊讀、范讀、領讀過程中已經會背了,他齊讀時根本沒看書,而是跟著大家的朗讀在“背”,也就是說他沒有自己真正跟文字接觸,他自己讀就糊塗了:好些字不認識,一個一個去拼拼音。就讀不好了。

鑒於以上的問題,我逐漸在朗讀教學中改進方法,針對學生的問題,有的放矢。

3.1 注重朗讀層次性,每次朗讀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今天我的讀書著重訓練消除拖讀,明天我著重訓練停頓,或者這一節課我要學生重點讀哪幾句話,哪幾個自然段,要有所側重。老師要每一次讀書要有不同的要求,每一個階段的朗讀也應該有重點要求。

3.2 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如集體讀、個人讀、分組讀、領讀、對讀、分角色讀。讓學生從真正意義上感受讀課文就是生活中的說話。

3.3 朗讀的時間要得到充分的保證。並要重視范讀的作用,遇到長 句子 或學生不易讀好的句子,教師要充分發揮示範作用。

4 寫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寫”的重點我想談談“寫字”。一年級的孩子,對於寫字來說,雖說在幼兒園時也有寫過,但那隻是嘗試,並沒有規范地學習,所以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所以在剛開始書寫時不僅要告訴孩子如何執筆,還要一筆一畫地教孩子們寫,而且這時的教只靠老師的范寫和學生的書空,有時是不夠的,因為有的孩子根本不會落筆,這就需要老師手把手地去教。其實,這只是一道坎,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也許一次就足夠了。

所以,指導孩子寫字不要急於先讓孩子寫好,而是先教會孩子正確的執筆方法,會寫基本的筆畫。在指導孩子寫字時,要求要嚴,指導要細。要求學生,橫要寫平,豎要寫直,大小要適中,筆順要正確,寫慢一些不著急,鼓勵學生先慢些寫努力把字寫好,爭取一次寫好,不要頻繁使用橡皮擦,然後再要求既快又好。

4.1 勾畫生字的方法。把要求學會的生字和要求認識的生字,按生字在課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生字在課文中第一次出現時)、用不同的記號標示出來。同時也需要老師的細心和耐心指導。

4.2 標示自然段的方法。在每個自然段空兩格的位置標示自然段。

4.3 朗讀的基本方法,如詞兒連讀、遇到標點符號要停頓、不要唱讀等。

關於語文閱讀教學,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並保護孩子對閱讀的興趣,課堂上設計有效並且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對活動內容感興趣。老師可以用語言鼓勵學生,還可以適當地運用物質獎勵學生。要讓被表揚的學生受到鼓舞,要讓其他的學生充滿嚮往,不斷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步培植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也要關注語文的工具性,關注課文的知識點,從每篇 文章 提取可以訓練的知識點,讓學生學習的知識結構在閱讀中不斷扎實。

5 思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樣是語文課的重要任務,雖然課標一直都在強調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重讀好,輕讀懂,但同時又提醒老師們對教材的解讀不要低幼化。即使是輕讀懂,也要對文章有理解的底限,在學生讀悟的過程中就有思維能力的培養,當然這個過程和前面的讀好是不能截然分開的。

如果學生喜歡上語文課,語言積累豐富了,也會思考了,也會表達了,學語文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小學一年級語文閱讀教學論文篇三:《試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實效性》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和發展,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得到快速的發展, 教學方法 不斷創新。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合作交流探究理念的引導下,如何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實現教學的時效性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我國學者在研究如何提高教學實效性這一領域取得較大成果,但在情境創設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這一領域的研究較少。筆者從事小學語文教育多年,試分析情境創設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實效性。

一、深入分析教材,准確把握課堂教學目標

新課程改革提倡合理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而小學語文閱讀最基本的教學資源就是教材。分析教材、領悟作者思想並把握教學目標是情境創設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師要認真研究和分析小學各個年級 語文教材 中閱讀材料的特點、課文內容重點,在此基礎上創設自然情境、生活情境和社會情境。要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並選取符合小學語文閱讀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情境的設計上做到胸有成竹。

二、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生處在身心發展的特殊時期,對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採用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思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與學生建立平等對話的關系,讓學生想說、願意說、樂意說。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盡量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合作探索的機會,使學生置身於探索問題的情境中,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情境創設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

脫離生活實際的教育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境的創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背景、生活經歷,將學生的生活實際融入至教材作為寶貴的教學資源。例如以“漢字”為閱讀主題的綜合單元,筆者讓學生課前搜集我國古代漢字 文化 ,將漢字文化融入至實際生活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和 想像力 。

2.角色體驗,創設情境

在小學語文閱讀材料中,我們不難發現可以將材料作為話劇文章,在閱讀教學中筆者指導學生進行表演,使教學情境真切地重新在學生面前,深刻體會閱讀文章中的情感,藉助角色效應,縮短與文章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閱讀領悟,最終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3.合理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多媒體的運用可以創設直觀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為學生提供具體生動的形象,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不僅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思維,還能夠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高教學的實效性。例如小學語文閱讀文章《盤古開天闢地》,由於學生難以走進文字描述的 童話故事 情境中,筆者試創設出山林大火、洪水噴涌、猛獸出沒等動畫情境,將文字閱讀表象化,藉助形象、真實的畫面渲染情境,使學生扎實地理解文章的語言和情感。

4.藉助語言創設情境

生動、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表達能夠將學生帶入到文章中,使學生身臨其境,在頭腦中浮現出閱讀文章中的情景,因此教師在語言表達上要生動形象。筆者在教學中常運用聲情並茂的朗讀將學生引入閱讀內容中,或對閱讀文章進行繪聲繪色的描述,激發學生的想像力。

三、創設對話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閱讀教學是對話的過程,要創設多樣的對話情境,激發學生提出問題、討論問題的熱情。首先,筆者根據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同時向學生提供具體的條件引發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其次,通過創設游戲、活動情境,引導學生自主解決閱讀問題。例如《小蝌蚪找媽媽》這篇文章,筆者利用學生愛玩的天性,創設出學生扮演小蝌蚪的游戲情境,結合情境品讀文章。

四、及時、適時創設情境,確保閱讀課堂良好實施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利用課堂現場資源,引發學生開展對話的契機。在學生閱讀遇到困難時,教師對問題進行適當的點撥,根據具體問題創設情境,引發閱讀話題;在學生感情體驗較淺時,注重學生獨特的感悟,創設情境提高學生的情感感悟能力;在學生對文章理解偏差時,及時創設情境,實現對話溝通。閱讀教學在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也要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力和想像力,因此教師要巧妙的選擇閱讀話題情境,加強學生對文章內容和表達的整體感知,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表達,利用不同的話題情境推動教學的順利開展;多開展小組探討,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互相交流,加深學生對文章的深入研讀和理解。

五、利用閱讀情境創設,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老師更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有更深刻的學習體會。學生想要學好語文不僅要有良好的寫作能力更要有豐富的情感,比如寫 作文 ,我們想要寫好一篇作文就必須具備豐富的情感。對於情感豐富的學生,會覺得寫作文時總有說不完的話,他們也能寫出來很優美的語言。但是對於情感欠缺的學生來說一看到作文就會無從下筆,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對於情感欠缺的學生老師更應該對其進行學習情境教育,提高學生對事物的感知度,培養學生豐富的人文感情。老師之間運用多媒體技術也能互相借鑒和學習。老師在備案的過程中可以參考優秀老師的多媒體教學課件,讓自己的教學更生動有趣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玖』 怎樣上好小學語文閱讀課

怎樣上好小學語文閱讀課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培養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拓展多種閱讀途徑、倡導自主閱讀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以下我為大家整理了上好小學語文閱讀課的做法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改變教學觀念,以學生閱讀為主體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也是閱讀中的對話者之一」。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更新觀念,要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要給學生充足閱讀文本的時間,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我建構,讓學生自己閱讀,學會閱讀。所以要從各方面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在閱讀教學中師生間應當建立一種平等、民主、親切、和諧的關系,確立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

二、重視朗讀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朗讀是一種最常用的閱讀方式,也是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朗讀既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使學生獲得思想的熏陶,又有助於學生情感的傳遞,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要讓學生自主地、全身心地經歷閱讀過程:

1、讓學生自己讀書。充分讓學生去思,去想,去創,老師要特別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從而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充分發展和全面發展。

2、讓學生自己提問。給學生提供質疑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既可集中質疑,也可隨機質疑。可先小組進行,再全班交流。解決問題才能更好的讀。也是學生由「讀會」走向「會讀」邁出的最成功的一步

3、讓學生自己說話。將教學過程開放化,讓學生想說就說,學生的說才會體現個性化;只有將交際形式多樣化,面向全體,人人參與(或同座式、或小組式、或全班式),學生說才會落實全員化。只要多說多練,學生說的水平才能不斷進步。而且通過這種個性張揚,能轉化為學生更具有個性的閱讀能力,使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倡導自主閱讀,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積三十年的經驗,使我確信學生的智力取決於良好的閱讀習慣。」可見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關系學生終生的一件大事。

新課程標准倡導自主合作學習,從中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精神和競爭意識,培養學生善於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學習習慣,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獲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結合書本的學習,引導學生選擇閱讀方向與合作學習,然後把收集到的資料、書籍等加以整理,進行專題閱讀活動。學生通過自主合作閱讀,積累內化了大量的語言材料。並且使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了自主合作學習的力量和樂趣,感受到自主合作成功的喜悅。也提升了學生合作、交流、協調的能力。

四、拓寬閱讀途徑,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充分的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引導學生創意朗讀。

有句話說得好:「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學生對同一篇文章的領會不同,讀出來的情感就不同。因此,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積極鼓勵學生通過各自獨特的角度去體會課文,去感觸課文,再結合自己的生活閱歷讀出自己的情感。

2、適時引導學生想像。

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抓住課文關鍵處的拓展空間,在課文已有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此處做出合理的想像,從而開拓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產生更有新意、更獨特的語言,使學生充分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如在教學《白楊》一課時,結尾寫到:「爸爸一手摟著一個孩子,望著窗外閃過去的白楊樹,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爸爸在沉思什麼?為什麼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我讓學生根據課文的情景,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發揮想像。於是,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同學們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觀點。學生發展了自我,在想像中獲得真切的體驗,感受到在現實生活中所沒有的經歷,激發學生的高尚情操。

3、引導學生捕捉質疑點。

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捕捉質疑點,把問題問到「點子」上,這個「點子」就是課文的重點、難點、知識點和語言文字的訓練點。一是從課題入手,抓住題眼發問。如《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發問,為什麼用「借」而不用「騙」。二是抓住矛盾,把課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來。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中「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可抓住「焦急」和「耐心」提問,這兩個詞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的?為什麼?三是比較優劣,對教材的重點字詞或重點句,通過比較認識為什麼要這樣寫而不那樣寫,為什麼要用這個字詞而不用那個字詞。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中,「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在這可提問為什麼用「抽」字而不用「生」或「長」字?

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及課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要善於挖掘教材中有利於學生體驗、感悟的內容,創設有利於學生主動體驗的環境,能夠積極參與對話,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探究過程的體驗,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讓學生從心底愛上語文,使學生切身感受到:「書本是甜的」。能從小就體味到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從而培養學生終生閱讀的好習慣。

『拾』 最新如何上好小學課外閱讀指導課

如何上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 小學語文,在語文前面加了個定語「小學」,顯而易見他與「中學語文」「大學語文」都有著不同的概念,教法。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語文老師,我也經常在想著這小學語文教學到底是怎麼有效,高效?我該怎麼做呢?新課程改革十年來,無數語文教師歷經滄桑.殫精竭慮,對語文教學改革進行了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探索與實踐,總結出了大量寶貴的經驗.對推進語文教學改革、促進人們思考、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作為一名基層的語文教學工作者,我也在自己的教學過程思考著如何上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 一、「三少三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優質課堂的顯性特徵。
好的語文課堂,必然是高效的,也必然是充滿樂趣的。追求高效是我們所有語文課堂的追求目標。在一堂語文課上,有限的時間內所教學語文內容多少?學生參與學習的廣度和面以及最終學生學習的效果應該是綜合起來考慮的,而不是單純地將某一個內容拿出來突出。那究竟怎樣才能做到呢?我認為課堂上應該做到「三少」和「三多」。
(一)無效環節少,有效策略多。什麼意思,課堂上一些可要可不要的環節,或者說跟語文教學根本摸不著邊的環節就刪除。如不必要的討論、小組學習、拓展。如《一面五星紅旗》,沒有必要放出歌曲、播放幻燈、一起高歌、暢想未來,因為這不是音樂欣賞課。有效策略多是什麼呢?就是學生學習語文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在幫助解決的過程中提供的方法形式多樣,新穎巧妙。如:一老師在教學《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一文時,解釋「脊樑」,走到回答問題學生面前,評價時說:「請你挺起你的脊樑。」順勢摸到他的脊樑,再大聲對其他同學說,這就是挺直的脊樑,你們上課、做人都要挺直脊樑!我認為環節輕松,人文和工具融合在一起!
(二)無效問題少,有效訓練多。很多時候,我們喜歡問:「明白了吧?」學生會齊刷刷地回答:「明白了。」等等無效的問題,記得賈志敏老師在給我指導《南極風光》一課時,有這樣一個環節我難以忘懷:我最初設計從課題入手,先板書南極,你們知道南極在哪裡嘛?想去看嘛?„„生肯定會回答:「想。」賈老師一句話就點破了我存在問題,你是在進行自然課教學嘛?他這樣修改的:師板書「極」,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極是什麼意思嘛?」(最頂端),「那南極呢?」(地球的最南端)「那裡有什麼樣的風光呢?」幾個問題也是破題入文啊,但是意義就不一樣了,因為從開始就在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了,語言文字訓練到位了,文字背後的東西自然呈現出來。因此,課堂是高效的,這樣的設計和課堂教學是精彩的。
(三)過度解讀少,適當解讀多。我們前段時間比較流行的一個詞叫做「解讀文本」,解讀文本不是將文章的人文內涵人為地過分拔高,過度誇張,就拿有的作家自己都說:看了有的老師分析自己的課文,把自己都給弄糊塗了。什麼原因呢?我想就是我們有的老師想體現課堂上的深度、廣度,而真正的深度我認為不是我們老師挖掘的,而是學生根據老師的教學而展開自己的思維,對待某些事物、道理思考地更加全面、深入、細致,表達地更加具體、細致而富有個性。比如《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給予樹》這樣的文章,道理很淺顯也很直接,我們就不能在課堂上將分析道理作為重點了,解讀文本要適度,分析人文要適當,教學語言要朴實。比如《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課中,老師抓住兩個「靜靜地」來進行分析,比較其中所蘊含的不同的含義,這是可以的。那麼「靜靜地」怎麼去處理呢?這就需要我們經過一番思考了。小錢靜靜地是在等待生的希望,台灣青年靜靜地是克服困難給予別人生的希望。小錢所處的環境是「美好」的,而台灣青年所面對的是地震的餘震、家人的安慰、自己的痛苦以及生命的威脅。只有讓學生明白這點,人文內涵自然顯現,台灣青年的偉大自然躍然紙上。
二、「三進三有」,上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的基本要求
語文教學是很有藝術性的,因為中國的漢語本身就是充滿誘惑力和吸引力的。作為我們小學語文課堂上如何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扎實、學得進步是我們需要思考的。那麼作為
(一)要走進教材,走進文章、走進作者。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有自己的體系,有自己的規律,作為使用教材的老師,必須走進教材對教材有充分的了解,才能駕輕就熟。也只有了解的作者寫一篇文章的時代背景、個人背景才有可能了解文章真正的人文內涵。就拿杜甫來說,他的詩歌風格多變,不同時期寫出的詩歌帶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國破山河在」和「自在嬌鶯恰恰啼」的風格是不一樣的,那麼作為老師就有必要做一些講解。說這么多什麼意思呢?就是無論是公開課還是日常的教學,我們都應該有一根線在貫穿,那就是真正讓學生得到發展。發展的定義范圍很廣,但在課堂上最通俗的說法就是讓學生學到了新的知識,新的理念,懂得了一個新的方式,跟以前相比有所進步,那就是發展。一位老師執教《珍珠鳥》一課,上課開始老師沒有急著上課,而是帶著學生了解了作者馮驥才的背景資料和寫作的特色。那麼這個環節對於一堂公開課來說看上去是無關緊要的,也有老師可能會說這是沒有必要。但我感覺,學習一篇文章老師應該帶領學生去「走近作者」,學完課文再「走進作者」。這個環節是很有必要的。
(二)要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學生、心中有自己。?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大家都心知肚明。但這個例子如何去處理好呢?記得上次在上海學習時,聽賈志敏老師說他指導青年教師上課先要老師背下課文,把課文一字不漏地背下來。因為教師只有對自己所要教學的文章熟知在胸,才能在課堂上駕馭的輕松自如,我覺得很有道理。從我自身教學的經歷來看,一般我們如果是要上一節課,特別是公開課首先記得不是文章,而是教案,有的老師甚至把自己的每一句話都熟記在心。這也所謂真正的「背教案」。這種方法是有效的,因為至少在課堂上不會出現很大的差池,老師的環節很清楚,評課的老師也會說:教學環節清楚,設計簡潔等等。但是老師對於文章內容自己恐怕是浮光掠影,如果課後問老師課文的內容估計也是大概、差不多,因為我們沒有把握文章的脈搏。說到這里,我就要談談第二個問題:心中有學生。因為老師心中有教案,可能心裡的空間就少了,學生很大就裝不下了。這個問題是我們很多課堂上存在的,老師忙著把自己的教學設計的每個環節順利地上完,那就是「三招打完,收工」。孰不知學生正在雲里霧里,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呢。「心中沒有學生的可以分為幾類」一是旁若無人型。聽了一節《慈母情深》,課中老師在深情的朗誦「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幾近聲淚俱下了,而底下的學生在呵呵地笑。老師請同學說你有什麼感受,學生瞞天過海地說「我很感動、母親很辛苦、媽媽很勞累„„」,我不禁在想學生可真聰明啊!會配合老師說,知道老師要他們回答什麼。而老師呢正在幸福的甜蜜中回味自己的高明朗誦。二是任其發展型。再有,《掌聲》一課中,老師問:「英子走上講台的姿勢是怎養的?學生答:「醜陋的。」「對啊,是很醜,我們走路的姿勢多好看啊。」我不僅愕然,醜陋一詞能用在這里嗎?第三種就是自娛自樂型。自己想到什麼就講什麼,並不做任何的思考,並且有的時候把自己的觀點強壓給學生,說到某處自己還會會心一笑。由此我要講到心中有自己了,心中有自己不是說老師在課堂上呈現出超強的態勢,以自己為主導地位。而是時刻要注意自己在課堂上是一名教師,你的一言一行要作為學生的垂範。很多時候看到有的老師在課堂上黑板上寫錯了個字就用手一塗,便草草了事了。 三、做到「四要」,上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的基本策略
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階段涉及人數最多,課時最多的一門學科。它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質量,也直接影響著我們母語漢語的發展與延續。這個話恐怕不是危言聳聽。
(一)要理清課堂任務,明確學科性質。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上就是要學會生學會說話,學會寫作,就是學會表達。在課堂上教會了學生這些,我想就行了,六年下來任務完成好,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得到訓練並且能夠熟練運用了,就可以了。 無論是什麼課,都有自己的規律和特點,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做自己的事,得自己的豆。表演也好、多媒體也好、配樂也好„„這些都是課堂的輔助教學手段,什麼時候用?用在哪裡?怎麼用?都是有講究的。用得不好,就會畫蛇添足,自找煩惱。有優美的文字,何須老師跑前跑後地點擊屏幕?有簡單的文字,何須屏幕上出現相同的痕跡?有潔白的粉筆,何須剪剪貼貼,電腦書寫?特別是小學教材中的課文,絕大多數淺顯易懂,學會讀幾遍基本上就能體會到其中的人文情懷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再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文字的美,語言的美和表達的美。
(二)要定準教學目標,定好教學重難點。目標高了,低了都不行。高了,學生吃力,很難以完成;低了,學生輕松,學生無趣。只有制定了合適的目標,課堂才會環環相扣,行雲流水,精彩紛呈。如三年級的課堂上要求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而六年級老師則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幾字之差,層次不同。也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尊重年齡的特點。再如,一年級小朋友讓他們學著課文進行仿寫,這個可以嗎?看上去可以,但是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年齡都沒有達到,自己的閱歷和知識儲備都沒有達到,怎麼能完成呢?即使個別優秀的學生完成了,這並不能代表什麼,因為我們的課堂是要面向全體的。
(三)要充分預設課堂,處理生成亮點。古語說:凡事預則立。課堂上會出現什麼狀況?學生可能會提什麼問題?雖然我們無法全部猜出,但是我們可以提前謀劃。只有考慮充分了,才能在出現問題時冷靜應對。往往在課堂上出現了一些知識性錯誤,就是在課前沒有預設好,沒有充分考慮到各種情況。比如:老師在執教《呼風喚雨的世紀》時,當學生講到發現了電燈這樣的錯誤時,都沒有發現到,那豈不是老師的沒有充分預設,准備好?再由,我一次聽到《掌聲》一節課上老師板書的時候寫錯了一個筆畫,馬上自嘲地說:「哎呀,老師的這個掌啊,『手』沒有擺好,估計同學們掌聲不是很響哦。」馬上底下的學生給予老師的是熱烈的掌聲。這個掌聲不僅是給老師,更給了聽課的學生。精彩自然呈現,一切水到渠成。 (四)要學會傾聽說話,善於鼓勵評價。課堂上,學生額每一個發言,每一次朗讀,每一次活動都飽含著他的勇氣和思考,老師認真聽了,才能從中找到精華,找到亮點。也只有聽了,才能發現問題,發現不足,才能及時指導,及時糾正,明辨是非,解疑釋惑。聽了之後,對與錯老師心中清晰明了,那就要根據學生的回答准確給予評價,鼓勵也罷,糾正也罷,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能促進學生的進步。我們又何不瀟灑大方地給學生幾頂合適的「高帽子」呢!總而言之,鼓勵性評價也好,過程性評價也好,一定是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思考基礎上的二次思維,二次進步才是最好的。
課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也只有在一次次反思和否定之後,才能有更好地發展和提高。當老師這么多年來,我始終認為,課因人而精彩;課因人而靈動,而人的精彩和靈動,來自於對事業的熱愛和追求。課堂教學是門藝術,既然是藝術,就需要不懈的追求,在這條道路上,我們任重而道遠!

閱讀全文

與如何上好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課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