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語文老師如何將學生的學習落到實處
小學語文老師如何將學生的學習落到實處
一、加強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縱觀語文教學的歷史,在古代,說某某能寫一手好字,能寫書信,這人的語文素養就好;相反,說某某的語文水平差,往往就說這人斗大的字也識不了一筐。可見古代私塾的語文教學目的是何其簡單。但盡管簡單.卻包含了教會做「人」的基本能力這一亘古不變的道理。因此,語文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的將來學習和今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種基礎,就是讀讀背背、說說寫寫。「能說會道」「出口成章」「下筆成文」不就是對一個人語文水平高的最好評價嗎?當前在語文教學中許多老師受教育部門的統考和評價體制的束縛,還沒有完全擺脫應試教育的模式。小學語文教學較大程度上仍在「講」、「練」、「考」中兜圈子。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應該回歸到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上來。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是語文教學返璞歸真的要義所在。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那麼怎樣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呢?結合我校許多語文老師的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幾種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做法:
1.走進教材,讓學生直接體驗作品的人文精神。
語文課程含有豐富的情感和人文內涵。對人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對學生心靈的震撼是極其深遠的。所以要把學生帶進教材,讓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直接體驗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用欣賞的目光看待每篇課文。教師應重視用文學性的語言把學生帶進教材,讓學生在聽、說、讀中體會語言文字的美。
2.走出教材,讓學生擴展閱讀,多實踐。
從課內來說,每一節語文課留出3至5分鍾給學生擴展閱讀和本次課文相關的材料,讓學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體驗,語文素養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從課外來說,必須加強課外閱讀和實踐。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有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有得天獨厚的語文環境。班委選舉、課前一分鍾演講、評論班級生活……都會使學生在「語文化」的生活中,體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這都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好方法。
二、注重學生的朗讀背誦
閱讀教學以讀為本。全國小語研究會理事長崔巒先生說過:「朗讀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新課標在目標定位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朗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實踐經驗也告訴我們,朗讀是學生領略課文蘊涵情感的最佳途徑,學生富有感情的朗讀本身就是對語言文字有敏銳感覺的表現。因此,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指導有感情地讀,讀出音韻,讀出意境,讀出情味。如教《十里長街送總理》第一段,我是這樣處理的:
第一句:天/灰濛蒙,又陰/又冷。指導學生用低沉、悲傷的語調朗讀,讓學生體會到環境描寫側面烘託了人民對總理的哀悼之情。
第二句: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樣長,人/是那樣多,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擠滿」、「長」、「多」三個詞讀重音,使學生在朗讀中也和人們一樣沉浸在對總理的崇敬和愛戴中。如此引導,學生品出了言中意,言中理,言中情,既豐富了語言庫存,有陶冶了情操。
三、語文生活化,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支配課余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為此,要關注兒童的經驗和體驗,並以兒童的經驗、體驗為中介,解決語文課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與兒童生活的具體性、多樣性、獨特性的矛盾。從兒童的經驗世界出發引導兒童進入課文的想像世界、情感世界,以兒童的自我體驗為契機、引發兒童和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共鳴。即使是學生發表了一些「異想天開」,有悖於常理的意見,也不要輕易否定。我們常常見到的是,恰恰是學生天真、幼稚毫無忌諱的「童言稚語」,表露了兒童純真的天性,閃爍著智慧的火花。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❷ 語文課堂教學如何回歸文本
摘要:使語文課堂返璞歸真,回歸自然本色,又要做到扎實有效,真正體現高效低耗。
關鍵詞:解讀文本,把握內涵 有效交流
在聽課過程中,我們也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或者是先復習引入,再逐段讀講,歸納段意,最後了解完中心思想,文本教學內容面面俱到,眉毛鬍子一把抓;或者是稍做過渡,直撲重點段落,使原本完整的文章支離破碎,失去了整體的美;或是只抓住字詞,名曰體現其工具性……並且非語文活動多,說學逗唱,喧賓奪主;而且教學設計環節繁復,設問多多,圈套多多……華中師大楊再隋教授用「虛、鬧、雜、碎、偏」五個字概括了這種種語文課堂教學。這樣的教學,教師教得辛辛苦苦,課時緊緊張張,目標完成度可想而知,談及收獲更是「高耗低效」。崔巒老師在新課改研討會上就針對如何克服小學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問題時提出:「我們欣賞並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回歸常態的語文教學。」
如何使語文課堂返璞歸真,回歸本色,如何讓語文教學既簡單又有實效,我們從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一、深入地解讀文本,把握文本內涵
准確地解讀文本,是上好閱讀課的前提。我們從普通讀者欣賞性的閱讀、學生學習、教師教學這三個角度,一步一步地潛心研讀文本,把握其語言特點及人文內涵。我們把解讀文本分為三步:第一步,教師要作為一般讀者去賞讀,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形象美、語言美、意境美、人格美……第二步,以學生的視角,思考可以學什麼、不學什麼,學習中的困惑是什麼,哪些可能是學生學習的疑點、難點、興奮點;第三步,從教師教學的角度,確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和策略。教學目標力求簡單,明確。對於文中把握不準的再通過資料解決。以免只注重資料,放棄文本,造成「泛語文」傾向。
在充分挖掘文本的內涵所在,理解文本的價值意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與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後,教師要樹立學生是閱讀教學主體的思想,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引領學生認真思考,潛心會文,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接觸,做好對話准備。在學生對文本有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後,再進行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對話,相互交流自己對文本的獨特見解。
《金錢的魔力》是人教版新課程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的一篇略讀課文。文中對於小伙計托得的笑的描述可謂到位,有比喻,有誇張,頗耐人尋味。如何帶領學生走進文本,理解托得的笑背後所隱藏的真實內涵呢?我們通過集體備課,對文本進行深入研讀,對教案進行精心設計,引導學生多形式地朗讀體會,並進行了適度拓展,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做法是:
1、廣閱資料,深入探討。備課組教師為了設計好教案,課前分頭搜集整理資料,利用網路資源查閱了大量與文本有關的作品,如:《百萬英鎊》等,還收集了部分作品寫作背景。然後對教材進行潛心研讀和深入探究,分析教材的前後聯系,確定教學的三維目標,把握各部分的重點和關鍵,確定教學重難點。
2、精心設計,反復修改。依據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根據教學內容,結合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對學生的知識技能進行梳理、分析,提出教學策略,緊緊抓住「鬼相」,在多個環節進行精心的設計。如:創設情境,課前激趣;巧用導語,恰當點撥;以讀促悟,讀寫結合等。
3、合作學習,讀中感悟。教學過程中我們堅自讀自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匯報等形式讓學生感悟語言的魅力。
4、適度拓展,積累語言。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拓展和運用,如:威蘇維火山的熔岩和托得的笑容有相似之處么?既然沒有,為什麼還用做比喻呢?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後,再引導學生進行適度拓展:「看到托得的笑,你有什麼想法?」讓學生寫出自己的心裡話,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那就是托得是一個見錢眼開的財迷鬼!
實踐證明,一堂精彩的課,老師與文本的充分對話,老師對文本的獨到理解是至關重要的前提。只要我們潛心研讀文本,精心設計好課堂教學的每一環節,引領學生與文本進行充分對話,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們的語文課堂一定會煥發生命的活力。
❸ 如何讓語文綜合性實踐學習回歸語文本色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現狀剖析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中對於5—6年級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目標是這樣闡述的: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由此我們可知:新課程標准設置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目的是在於「加強語文課程內部諸多方面的聯系,加強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全面協調地發展。」
從新課程改革這6年多來,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綜合性學習的重要。特別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他們在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方面有了較深厚的基礎,綜合性學習活動在他們身上的開展就顯得更為迫切。同一個活動主題,在低、中、高年級開展時要達到的目標不一樣,對於高年級來說,目標更高。就是因為這樣,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實施成為了難點。對於這樣的一個新事物,教師的做法和態度也是「千姿百態」的。
導致這一現狀的主要症結在於: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新理念」碰到了「陳舊觀念」
小學的學習生活到了高段,教師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學科分數,面對每年的大大小小的考試,很多教師始終牢記著:分數就是學生的命根。「識字」、「閱讀」、「作文」始終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中之重。綜合性學習可有可無,而且即使教了,學了也未必能在考試中體現出來,所以沒有時間,沒有精力的情況下,先擱在一邊再說。久而久之,學生「明白」了綜合性學習活動是不重要的。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豐富性」碰到了「資源缺乏」
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是豐富多彩的,有「遨遊漢字王國」「走進信息世界」、「輕叩詩歌的大門」「難忘小學生活」,這些活動要真正得到有效的開展,需要多種多樣的資源。但是教師往往過於依賴語文課本,將教材中的內容作為學生開展活動的唯一資源,缺乏課程開發意識,不去或不願聯系學生生活,聯系社區和學校的實際來開發學習資源,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即使有些教師願意去開發課外資源,但仍然會碰壁,就拿「走進信息世界」這一綜合性學習活動為例,我們在組織學習的過程中明顯感覺到比較困難,特別是在農村的學生,家裡沒有電腦,就無法感受到網路給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的影響。
(三)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多樣性」碰到了「枯燥單一」
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是一個非常具有「多樣性」的活動。如「遨遊漢字王國」,在這個大活動中,會要求學生開展許許多多的小活動,搜集或編寫字謎,開展猜字謎活動;要求學生查找體現漢字諧音特點的古詩、歇後語、對聯或笑話;要求學生策劃一次社會用字調查活動等等。這些活動有時候需要循序漸進,有時候又需要穿插進行,但是很多教師卻把活動放在了課堂上,想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這些「不可能的任務」,這樣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枯燥、單一,全憑著學生的一點點學習積累、生活經驗在進行。
二、課題研究的內涵:對小學「高年級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思辨
(一)課題的界定
語文綜合性學習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以課題探究為形式,以實踐活動為載體,將各種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學習方式等進行整合,通過學生自主合作的探究過程來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語文實踐能力的一種語文學習方式。
要有效地實施語文綜合性學習,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首先要把握好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基本特徵,明確它的學習目標。
1、綜合性
語文綜合性學習打破了課本是唯一信息源、教師是唯一信息傳遞者、教室是唯一信息交流場所的教材、教師、教室 「三中心」論,打破了語文教學的學科本位論和語文教學的封閉狀態,體現了鮮明的綜合性特點。
(1)學習目標的綜合。綜合性學習目標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這四個方面的學習目標的綜合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的整合,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的教學目標定為:A、知識和能力目標:初步學會口語交際和寫作表達能力。能在觀察和欣賞過程中與別人交流,把觀察到的景物的特徵和內心感受、體驗說給別人聽,做到內容具體,語言較生動,並有一定的感染力。在此基礎上,寫一篇作文。B、過程與方法目標:初步掌握觀察景物的方法,初步養成觀察景物的習慣,認識並探究自然。能對感興趣的景物細心觀察、用心體會,在觀察時善於抓住景物的特徵(形、聲、色、味、性),並通過聯想和想像對觀察對象進行多方面的對比、類比和綜合,加深對觀察對象的感知、理解和領悟,從而加深對自然的理解,實現人與自然的溝通。C、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熱愛自然,體驗自然,陶冶情操。回到大自然的環抱,沉浸於大自然之中,圍繞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開展活動,獲得對大自然的親近而美好感情,體悟自然的生命和靈性,欣賞自然中的詩情畫意,藉此將關愛自然、與自然友好相處的情感潛移默化地浸潤在心靈深處。這些目標體現了語文綜合素質的整體發展。
(2)學習內容的綜合。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種活化的學習實踐,注重讓學生在真實的廣闊空間中學語文。它把整個世界作為語文學習的環境,圍繞「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科技、文化」等內容展開,涵蓋變化中的整個生活世界的各個方面,上下五千年,縱橫幾萬里,天文、地理、軍事、經濟、科技,古今中外無所不包,體現自然、社會、人文領域與語文課程內容的綜合。
(3)學習方式的綜合。綜合性學習做到書本學習和實踐活動相結合,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相結合,課內學習和課外學習相結合,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規范學習和休閑學習相結合,個體探究和合作學習相結合。
(4)學習資源的綜合。綜合性學習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的綜合性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綜合性溝通和整合。語文綜合性學習資源可分二類:一是本地資源,「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作為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二是網路資源,指學生自己運用「雅虎」、「搜狐」、「新浪」等搜索引擎直接上網收集資料。這些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圖文並茂、聲像豐富的互動式人機界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真正達到讓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
(5)學習評價的綜合。評價的內容,既要看項目的確定是否有價值,內容設計是否具有探究性,探究的方法是否科學,又要看實踐活動是否做到全員參加和全程體驗,還要看學生在活動中的合作態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在活動中主動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的能力,看收集處理信息得出結論的能力;從評價的形式上看,綜合性學習是復雜的語文實踐活動,單一的量化評定方式不能反映它的本質,而且會在很大程度上壓抑學生的個性、靈性、悟性和創造性的發展,將單一的量化評定轉變為多樣化的綜合評定,採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等多維度、多側面的綜合性評價方式,全面而客觀地反映學生綜合性學習的效果,既讓學生分享成果的喜悅,又明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促進學生健康、和諧發展。
2、實踐性
活動,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主要形式。通過活動整合聽說讀寫等多種能力,通過活動讓學生親歷經過,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活動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這種活動性的學習並不強調知識的系統性,主要是直覺和感受。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學習語文的出發點和歸宿,乃至語文學習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社會實踐活動。也正因為如此,語文教育要大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通過語文實踐活動,溝通自我與社會、與自然的聯系,溝通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展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那麼,怎樣才能有效地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呢?綜合性學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
為了更好地展示綜合性學習的實踐性,我們要轉變一個觀念:過去,語文教材和語文課堂更多的是面向文本,綜合性學習則把師生更多地引向實踐,要求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學會發現並解決實際問題。它強調的是學生把所學到的基礎知識、掌握的基本技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學以致用,從而更好地提高聽、說、讀、寫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很難想像,一個孩子天天咿呀誦讀,卻不知道自己讀的東西是生活的反映;經常不斷地表達思想(口頭或書面),卻不理解是用來表現生活的。
3、過程性
課程標准提出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其中「過程和方法」在綜合性學習中體現得最明顯。我們說,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僅僅是掌握某種知識或技能,關鍵是要學會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選擇、批判、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展、有所創新。因此,在綜合性學習這個平台上,我們要特別注重其過程性。
綜合性學習的實施過程,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階段:1、准備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項目設計,學生可以分小組討論、制訂活動計劃、步驟及活動目標,體現出適度的自主性和選擇性,為順利而有效的實施做好充分的准備;2、實踐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過程實施,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進行調查、訪問、搜集材料、分析整理,分析時體現出一定程度的合作性;3、交流階段,這個階段是成果展示階段,主要是用口頭或書面的的形式展示活動的成果,通過交流,取長補短,探討不足,體現出一定程度的合作性與探究性;4、評價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反思評價,可以是教師評、自己評、學生互評等不同形式,在交流的基礎上,學生重新認識自己的活動過程,能夠找到不足,進一步充實和完善活動的成果。
教師要重視學生調查、訪問、搜集資料等活動的過程與策略,鼓勵學生多渠道獲取各種信息,使學生初步掌握獲取資料的方法與途徑。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們不少老師特別關注最終成果的展示,而對成果形成前的活動過程較少引起注意。綜合性學習不僅要僅重視靜態成果的形成,更要關注活動的過程,關注得到成果前的一切計劃、方案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難和解決困難的方法等等,幫助學生在動態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獲取相應的知識和能力。
4、自主性
課程標准特別強調要轉變教學方式,積極倡導採用自主、合作、探究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在綜合性學習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自然成為這場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
綜合性學習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培養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實踐活動的意識。教材在每一次綜合性學習中,都提供了比較多的內容,設計的活動也不止一兩種,目的就是為了給教師和學生以更多的選擇空間。具體體現在課堂中,教師也應盡可能多地尊重學生的自主權,使學生能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夥伴,甚至可以跳出教材,自己尋找合適的語文活動資源。也就是說,從學習專題的提出,到學習方案的設計、學習過程的安排、學習方法的確定,乃至成果的展示,學生都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實踐的機會和更大的創造空間。
當然,放手給學生自由的同時,也要避免出現盲目性與隨意性。給學生自主,並不等於放羊,老師的適當指導、及時糾偏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活動目標的指導上,不要盲目求全、求高、求深,而應當從學生的實際和可能出發,量力而行,重點放在培養語文能力上。同時,還要和學生一起設計、制定活動計劃,安排活動時間表,並能根據實際需要隨時做出調整和完善。特別是,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由於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取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因此,即便是關注同一專題,每位同學也可能會有不同的側重點,或者側重知識的學習,或者側重態度、情感的熏陶,或者側重方法、習慣的養成,教師應充分考慮到這些個體差異。
需要明確的是,教師指導的目的不是將學生的活動、探究引向一個已有的結論,而是啟發思路、提供信息、補充知識、介紹一些具體的方式和方法。只有既強調學生的自主性,又提倡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綜合性學習的作用才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師生也才能在和諧、愉快的情境中實現互動。
5、合作性
教育應該是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健康發展、均衡發展,而不是個別尖子生自由學習的天堂。因此語文綜合性學習要求全體學生的參與,使每個學生通過有效的活動過程發展自己的語文素養。語文綜合性學習注重全員參與,重在學生之間的密切合作,以培養新的時代所需要的良好的合作能力與合作精神。全員參與的另外一個含義就是共同參與。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學習者要了解合作夥伴的個性,學會交流與合作,要懂得彼此之間互相尊重、理解與寬容,要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接受別人的意見。
合作性一般是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呈現。在以小組為單位確定活動目標、活動內容、活動步驟後,各成員要按照計劃完成自己負責的內容。分工完成後,小組之間先有小的交流,整合、分析、整理相關材料。小組成員應該樹立互相傾聽、互相學習的意識,要注意合作能力與合作精神的培養。然後將合作的成果拿到班裡去交流,交流的過程也是一次大范圍的合作過程。
❹ 怎樣回歸語文課堂的本真
讓語文教學回歸本真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也越來越呈現出勃勃生機,教師們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開始有意識地把課堂教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能夠關注學生的發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密切語文和生活的聯系,創設大的語文環境,這些都體現了課程改革帶來的豐碩成果。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值得思考,由於個別老師對「課標」解讀的不夠,學習目標不明確,課堂上盲目追求形式,卻不注重實效,出現了一些非語文現象。
比如,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時,重要的是體會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以及對比的寫法和我的情感變化等內容,引導學生學會運用語言的方法,如,七點、七點一刻、七點半、得意洋洋、迫不及待等寫法的運用。課有的教師卻用大量時間想一想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故事,把學生感動得痛哭流涕,上成了思品課。
在互聯網+的時代里,如何正確使用多媒體課件,也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在教學《桂林山水》時,用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欣賞桂林山水,看風光片,不去體會作者的語言表達形式等等,這些都使語文課堂失去了本色。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因此,我們提倡本真語文。
本真語文課,就是以人為本,它遵循語文教學規律和學生發展、成長規律,通過教師有深度的、注重讀寫綜合實踐活動的整體優化、創意設計,直達語言教學的本質內涵,以其實現學生全面和諧發展。語文教學一定要從語言文字入手,來理解內容,體會情感,這就叫「得意」,同時要帶著學生揣摩體會這樣情感是怎樣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這叫「得言」,語文教學要言意兼得。積累詞句、品味語言、感悟內容、學習寫法都是語文的本真。也就是說,課堂上關注字詞句篇的基礎知識訓練和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訓練,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得以提升。
本真語文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語文課堂要有語文味。所謂的語文味,表現在課堂上應該是動情誦讀、靜心默讀的「讀味」;圈點批註、摘抄讀寫結合的「寫味」;品詞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要讓學生親歷閱讀的過程。讀通---感知文本;讀懂---領悟內涵;會讀---內化語言。
作為教師,要明確各年段教學的重點,才能把語文課上出語文味。
❺ 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二者如何做到統一
關於「工具性」與「人文性」,大家都能認識到:「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課程的實踐性特點;而「人文性」著重於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人文學科的特點.關於兩者的關系,新課標中運用的是「統一」而非「結合」.這是因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載體,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靈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異彩.反觀我們的語文教學,以往的語文教學有意無意地忽視了語文自身的人文特徵,過於注重知識的傳承,過於注重接受性學習;而當前的語文教學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語文課沒有了語文味的趨勢。這些趨勢都值得我們警惕。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
一、根據課文特點,把握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度」
崔巒老師說:「語文課程貴在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難也難在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在回答鳳凰語文網友提問時說到:「語文教學如何將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起來,這的確很難,關鍵是個度的問題,所以我強調的是平衡。人文性與工具性要合二為一,渾然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對兩位專家的話感觸頗深,猶如茅塞頓開。是呀,回顧我們所教的一篇篇文章中,體現工具特點的是結構、語言及技巧,體現人文特點的是內容,主旨。有的文章語言雋永,有的文章內容深邃,前者可側重於工具性,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後者可側重於人文性,談談內涵的豐富。如《普羅米修斯》一課,老師就可以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引導學生跨越時空,與文本進行深入對話,讓心與心慢慢地貼近在一起,盡而感受到普羅米修斯的偉大,神話的無窮魅力,做到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完美結合。
二、將解讀文本與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進
當前,在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讀書不充分的現象。學生讀了書,但並沒有時間將課文所表達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頭腦里「活」起來,沒有足夠的時間「過電影」,更沒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靜下來涵泳品味,就匆匆讓學生去談感受。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只有通過充分的讀,學生才能與作者進行心與心的對話,從而理解文本內容,感悟文本思想,體會文本情感,認識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闡述的道理。所有這些唯讀為重。因為讀是對文本情感體驗和表達的最直接手段,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讀能最有效地促進理解,促進感悟,並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讀這一形式把這種理解和感悟表達出來。(因為任何文章都由其內容決定了一定的情感基調。如《桂林山水》是贊美、驚嘆、欣賞,《十里長街送總理》則是沉痛、追思、懷念,《潑水節》是歡樂、喜慶、幸福,《匆匆》則是惋惜、追悔、自責,等等。)如果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就會讀得很符合其情感,反之,就會背離了文章的基本情感。
其次,教師要提高對文本的解讀能力,要長文短教,抓住重點段落,找准生發感受的語言點,這需要老師有較高的語文素養,抓住這個語言點就能牽一發而動全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體驗情感,實現學生心靈與文本的深入對話,學生既掌握了學習方法,又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如《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教師以「中華不振」貫穿課堂,抓住描寫租界不公的段落,來感悟文本,既進行讀寫訓練,又激發了學生愛國、報國之情。
三、以學生為主體,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
傳統的課堂中,教師的地位明顯帶有「文化霸權主義」和「知識權威主義」特徵,忽視兒童各種學習權利,總是以教師為中心,滔滔不絕地滿堂灌,讓學生跟著自己走,想自己之所想、答自己之所問。導致課堂上師問生答、師講生記、師令生從,師生關系畸形異化,課堂活動匱乏,學生智慧與個性壓抑乃至衰減。
這些失衡的做法,不僅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且長此以往會把語文掏空。因此,我們必須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即:要把課堂教學建立在一個全新的基點上,這就是要以生為本,始終關愛學生的生命發展,在課堂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的本真。
《課標》說:「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說簡單一點,這句話就是說:「要在語文實踐的過程中培養語文實踐的能力。」而支老師這堂課的教學,充分在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也完全達到了這一要求。而且,筆者認為,這也是支老師「指導學生朗讀,這看起來是在進行工具性的訓練(如果硬把工具性與人文性分開來說),但學生在一次比一次讀得更好的同時,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闡發和接受了所讀文章的人文因素。」這一論斷的自我實踐。
在語文課堂上,老師要牢記課標的要求,加強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注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我們的教師必須還原語文的本來面目,讓課堂教學「返璞歸真」,就是要使我們的教學重新走上朴實、扎實、真實的軌道上,在繼承傳統時,也要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就如我們今天觀摩到的《最後一頭戰象》。課堂開始讓學生讀完課文概括文章內容時,他教給學生遇到長的文章,可以抓住主要事件概括文章內容。當學到「披掛象鞍」一段時,他先讓學生讀文,找一找哪個詞語最能表達嘎唆對象鞍的情感,當學生找到「淚光閃閃」「摩挲」等詞時,老師告訴學生這是對嘎唆動作和神態的描寫,這是教給了學生寫作方法。接著,老師又讓學生想像嘎唆見到象鞍時,會想到什麼?然後板書;聯繫上下文,邊讀邊想像,這樣就讀懂了嘎唆的心,運用這樣的方法,帶著你們的激動來讀,這是訓練了學生讀書的方法。可以說整節課,老師都用這種訓練意識來引導學生,猶如天街小雨般的感覺。真正做到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將解讀文本與感受人文自然合一,盡量以「語文的手段」解決語文的問題,減少非語文手段的運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倡導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的理念,才能體現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❻ 作為一個學科,語文教學的本真指的是什麼
語文教學的本真是什麼?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 的形成與發展。」然而,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語文教師在教 學中,有意無意地把「應試」的需要作為取捨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 法的依據,出現了用繁瑣的分析講解、花樣百出的練習題,代替了學 生自己的閱讀和領悟。這種重視技術訓練而忽視個性和創造力的發展 的做法,可謂是捨本逐末。要改變這種現狀,關鍵是要轉變教學觀念, 讓語文教學回歸本真。 一、少一點紙上談兵,多一點語文實踐。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 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 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然而,有些語文實踐能力根 本就無法通過試卷進行考查。 就我們熟知的查字典而言,在語文考卷中,一般是通過填表或填 空方式進行的考查的,如音序查字法,先查什麼音序,再查什麼音節; 部首查字法,先查什麼部首,再查多少畫。學生不用摸字典(當然考 場也不允許帶字典),就能考好這一考題。為此,不少老師在指導學 生學習查字典時,為追求所謂的時效性,只是在「紙上談兵」,沒有 或很少進行查字典的實踐操作訓練,所以學生不能真正形成運用工具 書這一重要的語文學習能力,更談不上養成運用工具書的良好習慣。 殊不知查字典雖耗費精力、耗費時間,但如果讓學生熟練掌握了 方法、養成了習慣,對於學生將終身受益,其意義是應試教育中的分 數所無法比擬的。 類似於查字典類型的語文實踐活動還有口語交際、搜集資料、學 寫毛筆字等等,對於這些難以或無法通過試卷考查的語文實踐活動, 不少教師在教學中只是走過場而已,甚至置之不理。這些讓學生終身 受效益的語文能力也就隨之被邊緣化。 當然,「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並非意味著不要 知識,「無論什麼時候,扎實的知識功底、廣博的知識視野、合理的 知識結構和良好的知識素養,都是不可忽視的目標」。(石中英《教育 哲學導論》)那兩者之間到底是何種關系?張慶先生在《語文是實踐 性很強的課程課程標准學習筆記》中作出了這樣的闡述:「語文 知識是有用的,但它只對練好語文基本功起著輔助作用。」 二、少一點千人一面,多一點百花齊放。 語文和數學不一樣,數學有標准答案,錯與對一目瞭然;語文不 同,「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文章的解讀、對於各 種情境的表述,學生可能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即使是相同的 意思,說法也不盡相同。作為教師,應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解讀、鼓勵 學生的不同見解。然而,由於受應試教育這一指揮棒的導向,不少教 師搞起了「統一」,統一的思路、統一的學法、統一的思想感情。這 樣的統一,壓抑了學生的思維,壓抑了學生的個性,學生的思維、個 性得不到發展,語文素養、創新能力更無從談起了。 筆者曾遇到過這樣一件尷尬的事:學校期終測試以後集中批改試 卷,試卷上有一條要求學生用「疏忽」造句的題目,批改中,發現有 幾十名學生造出了同樣的句子「我把這道簡單的題目都做錯了,都怪 自己做題時太疏忽」,事後了解:這個句子來自同一班的學生。此時, 我們不難發現這個班老師的良苦用心: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錯誤,乾脆 讓學生統一口徑。的確,這樣的統一避免了錯誤,獲得了分數,但卻 活生生地扼殺了學生的個性與創造力,這樣獲得的分數豈不讓人感到 可悲嗎? 其實,這樣的統一何止「造句」,對相關課文內容的理解、讀了 某本課外書後的感受,甚至連學生最喜歡的課外讀物是什麼,喜歡的 原因是什麼,最喜歡的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是誰,喜歡的寓言、歷史故 事是什麼等等,都達到驚人相似的程度。這實在是有悖於語文教學的 目的,讓語文學習失去了它的本真。 三、少一點喋喋不休,多一點靜默慎獨。 在教學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具有難度和深度的問題。有的教師受 教學任務的限制,被所謂的「課堂時效性」所困擾,受試卷上可能出 現的考點的制約,不得不剝奪學生閱讀思考的時間,喋喋不休地將自 己的理解灌輸給學生 以下是一位教師在教學《莫高窟》一文「藏經洞」一段時的一個 片斷: 師:欣賞過彩塑、壁畫,人們還得去一個地方,那就是藏經洞。 同學們,這是一個面積不大的、黑乎乎的洞窟,裡面什麼也沒有,為 什麼人們還要去呢?請大家讀課文的第四小節。 生:因為「洞里曾藏有我國古代的各種經卷、文書、帛畫、刺綉、 銅像等六萬多件。」 師:然而,這些文物——(大都被帝國主義分子掠走了) 師:此時你的內心有什麼感受? 生:我恨,恨帝國主義分子的貪婪。 師:還有嗎? 師:(見學生沒有什麼反應)其實,讓我們感到可恨的還有清王 朝的腐敗無能;同時,這么多珍貴的文物散失了,我們內心一定會產 生深深的惋惜之情。下面請同學讀這一段文字,把你的惋惜之情、痛 恨之情讀出來。 對清王朝的腐敗無能的恨,對文物散失的惋惜之情,只要學生有 讀書、思考的時間,是完全能感悟到的。然而,教師的包辦代替,使 得學生不能盡情地與文本對話,也就不能真正地走進文本。 事實上,以感悟自得為核心的語文教學思想,自古以來就受到學 者和教育家的推崇。孔子對學生「博之以文,約之以禮」,荀子要求 學生「始乎誦經,終乎讀禮」,朱子「自然而得之於己」的教學觀念, 都是讓學生在反復誦讀體悟中獲得真切的語文素養。從語文教育的角 度說,這種方法符合語文學習的規律,歷史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加強素質教育的呼聲日益高漲的今天,以新的 語文素質觀去重新審視這教學傳統,我們不難發現歷代語文素質教育 的積極探索者們的睿智與精明。 只要我們的語文教學能從「感悟」這一教學傳統精髓中吸取營養, 肯於給學生一片安靜的天空,捨得花時間讓學生去讀書、去思考、去 理解、去感悟,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能動自主、創造性地感悟 人生和社會,充分獲得生活經驗的頓悟與淀積,長此以往,一定會有 量變到質變飛躍,學生的語文素養也一定能得到實實在在的提高。 四、少一點題海戰術,多一點自主閱讀。 綜觀當今的課堂,本來就不多的語文課時,在老師以知識目標為 主的講解與訓練結束之後,便是大量的練習。做完了課本上的習題, 接著是課堂練習,做完了課堂練習,便是課外作業。課堂完不成,課 後繼續;白天完不成,晚上繼續;上學完不成,周末繼續。大量的練 習充斥著學生的課餘生活,學生答題的技巧是純熟了,但語文的積累 與修養卻顯得欠缺和蒼白。 語文教育的目標如何定位?顯然最要緊的不是學生答卷的能力。 《語文課程標准》要求:「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增加閱讀量, 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不難發現, 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良好的閱讀習慣、豐富的語文積累、深厚的文 化涵養,才是我們語文教學的真實追求! 也許我們存在疑問:時間不夠,怎麼讀?其實,換個角度想,語 文課堂不讀書干什麼?為什麼我們喜歡在課堂上喋喋不休的講那些 看似有用的廢話,而不肯稍微給學生留點閱讀的時間呢? 也許我們還有疑問:沒有要求,讀什麼?我們還是可以換個角度 來考慮,中華典籍、世界名著、詩詞文賦、時事經典、哲理文論、人 物傳記,有什麼不能讀呢?剔除那些確實不適合讀的,其它的都是寶 貴的精神食糧呀! 也許我們仍有疑問:現在的孩子不讀書,我們有什麼辦法?我們 仍可以回頭想一想:他們為什麼不喜歡讀書?曾有人根據閱讀特點把 近幾十年的歷史分成讀書時代、讀圖時代、讀網時代。不可否認,時 代的進步使媒體日益多元化,和那些色彩繽紛的卡通畫冊比、和那些 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影視媒體相比,文本閱讀的確有些單調和枯 燥,需要凝神靜氣,更加上小學生還可能會遇上生字的絆腳石。但是, 老師的責任就是引導呀!如果我們遷就、縱容學生對閱讀的淡漠與厭 倦,如果我們還在閱讀之後布置大量枯燥的練習題去折磨他們,幾年 之後,還能指望他們喜歡閱讀嗎? 考試,作為一個重要的評價標准,短期內,仍將延續,我們無法 超越時代,惟有以一個教師的良知進行抉擇——超越自我。我認為: 語文教育不能排斥功利目標,但語文教師決不只教功利語文! 讓我們摒棄功利主義,把握語文學科特色,讓語文教學回歸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