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一人稱是什麼
第一人稱:是一種直接表達的方式,不論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敘述的都像是作者親身的經歷或者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事情。中文中常用的表述為:我、俺、在下、吾等。
第二人稱:在言語活動中﹐指稱與說話人相對的聽話人。中文中常用的表述為:你、爾、汝等。
第三人稱:指稱說話人與聽話人以外第三方的,為第三人稱。中文中常用的表述為:他﹑她﹑它﹑他們等。
⑵ 第一人稱是什麼意思
第一人稱,一種直接表達的方式,不論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敘述的都像是作者親身的經歷或者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事情。
敘述人稱的方式之一。
在記敘、抒情一類文章中,敘述人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現,以「我」自稱的即第一人稱。
文中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或作品中的虛構人物;也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我"必須和作品中其他人物發生種種關系,並對人物\事件等起說明和見證作用。這種敘述方式常給人以親切真實之感,但筆觸所至,只能限制在"我"所經歷或耳聞目見的范圍之內。
第一人稱是一種直接表達的方式,不論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敘述的都像是作者親身的經歷或者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事情。它的優點是能使讀者產生一種真實、親切的感覺;從作者方面來說,它更便於直接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我的老師》記的是真人真事,通過第一人稱的手法,很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對蔡芸芝先生「慈愛」「公平」之心的敬仰。《故鄉》是小說,文中的迅哥(「我」)有作者的影子,文章通過第一人稱手法,通過「我」的所見所聞,深刻反映了舊中國農村的衰敗和蕭條,表達了自己對新生活的渴望。由於採用第一人稱,給人的感覺是真實、親切的,因而也為作者直接表達(或宣洩或流露)感情提供了方便。但它也有局限性,即所寫的內容不能超過「我」耳聞目睹的范圍,所以不便於廣闊地反映現實生活。
⑶ 第一人稱什麼意思
第一人稱 [dì yī rén chēng]
基本釋義
在記敘、抒情一類文章中,敘述人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現,以我自稱的即第一人稱。文中的我可以是作者,也不一定是作者
網路釋義
第一人稱,一種直接表達的方式,不論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敘述的都像是作者親身的經歷或者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事情。
⑷ 語文中的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分別指的是什麼
第一人稱:我、我們。第二人稱:你、你們。第三人稱:除「我,我們,你,你們」的其他主語。
第一人稱,又叫自稱。常用「吾」「我」「余」「予」等,還有帝王專稱「朕」、「孤」「寡人」等字。通常都可譯為「我」「我的」「我們」「我們的」。
第二人稱,又叫對稱。常用「爾」「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譯為「你」「你的」「你們」「你們的」。
第三人稱,又叫他稱。常用「彼」「其」「之」等字,它們既可以用來指人,又可以用來代事,其用法更為靈活,通常譯為「他」「她」「他的」「他們」「他們的」等。
(4)語文第一人稱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古漢語人稱代詞
1、第一人稱代詞:吾、我、予(余)等,如:
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啟予足,啟予手。《論語·泰伯》
①我、予(余)都可作主、賓、定語。
②「吾」可以作主語、定語,但一般不作賓語。如:今者吾哀我。《莊子·齊物論》
③ 「吾」一般只在否定句里作前置賓語,如: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先進》
④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賓語。
⑤「朕」先秦時意同「我」,秦朝後,是皇帝自稱。
2、第二人稱代詞:女(汝)、爾、若、而、乃,如: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左傳·齊桓公伐楚》;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論語·先進》;吾語若。《莊子·人間世》;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避世之士哉?《論語·微子》;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漢書·項藉傳》
①它們可作主、定、賓語。
② 「而、乃」只作定語,一般也不用作主語,且絕不用作賓語。
3、第三人稱代詞:其、之,「其」字一般用作定語,「之」字一般用作賓語,第三人稱不用做主語,如: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莊子·逍遙游》;愛共叔段,欲立之。《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⑸ 語文中的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分別指的是什麼
語文中的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分別指,你,我,他
指自己的是第一人稱(你),第二人稱是(我)第三人稱是(他)
⑹ 第一人稱是什麼意思
第一人稱是一種直接表達的方式,不論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敘述的都像是作者親身的經歷或者是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事情。中文中常用的表述為:我、俺、在下、吾等。
使用第一人稱的好處:
1、容易拉近與讀者距離,使讀者進入『我』這個角色。
2、便於抒發情感,進行詳細心理描寫。
3、使文章更具真實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動形象,使讀者能更具體得體會作者心情。
4、通過對我的詳細描寫,來喚醒讀者內心的感受和思考。
5、使故事情節敘述雜而不亂,情感更加動人。
⑺ 語文第一人稱有哪些呢
第一人稱:我、我們。古文的話常用「吾」「我」「余」「予」等,還有帝王專稱「朕」、「孤」「寡人」等字。
第二人稱:你、你們。
第三人稱:除「我,我們,你,你們」的其他主語。
⑻ 高中語文,什麼是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第一人稱:我,我們。文章中以「我」的口吻寫的,都是第一人稱。
第二人稱:你,你們。這是需要場景理解的,即兩個人對話,或只有兩方,出我以外的僅有的另一方。
第三人稱:他,她,它(們)。這是隨著人物,角色的增加,為方便人們閱讀理解,用第三人稱來指代反復出現或者特定的某一位,某一類。
⑼ 語文第一二三人稱作用
語文中第一人稱就是表達感情更加方便,第二人稱是讀者感到親切,第三人稱使敘事沒有限制。
第一人稱:敘述較為親切自然,便於直接、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感;
第二人稱:是呼告修辭,便於直接對話,利於交流思想情感,增強親切感,同時使抒情更加強烈感人;
第三人稱:能夠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點,反映現實較為靈活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