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上好語文課 作文
【如何上好語文課】
人們常說:「一節好的語文課,應該是一首一味雋永的詩,一曲餘音繞梁的歌,一副意境悠遠的畫。」聽一節好的語文課會引人入勝,耐人尋味,是一種美得享受。語文課可以含蓄,也可以張揚,有時如潺潺流水,有時如滾滾江河。那麼如何上好語文課,讓自己的語文課堂如此豐富多彩呢?下面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提高教師個人語文素養是上好語文課的前提。
「給人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這是對教師知識擁有量的一個比喻,可以看出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必須具備很多知識,尤其是語文教師甚至應該是一個「雜家」。不但要有教學用的語文專業知識,如語言學、文字學、修辭學、文章學等,還要有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等教育知識,而且要對其他各門類知識的了解和涉獵,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多讀書、多學習。讀語文大家的作品,向當代優秀的語文教師學習,多觀摩一些優質課。讀專業書刊,訂閱一些語文專業雜志,了解語文教學的最新動態。讀非專業書刊,尤其讀大量的文學書刊,這是進行教學實踐的需要,可以使教師學識淵博,這樣一旦有教學需要即可信手拈來,讓知識服務於教學。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對老師充滿信賴和崇拜,「親其師,信其道」。
其次,充分備好課是上好語文課的保障。
俗語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學活動也是如此。充分的備課對於課堂教學來說猶如枕木之如鐵軌,基石之於高樓,它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讓教師對於課堂教學有一種清晰、理性的思考和整體安排,這是課堂教學取得實效的保障。備課不等於寫教案。備課包括鑽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這就要求教師肯花時間去鑽研。
首先教師要備好教材。文本教學,要求我們首先要吃透文本,所以每次上課前,對於所要教學的內容都要熟稔於胸,絕對不打無准備之仗。
除去充分准備所要教學的內容之外,還要考慮學生的因素。
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他們的年齡和知識水平,對於所要學習的文本學生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他們會有什麼樣的想法,以學生的生活經歷會不會對所教學的內容產生共鳴。尤其是我們職業中學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相對而言就不高,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學生更容易接受呢?如做游戲、競賽、分組、才藝比拼等,知識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會問怎樣的問題,怎樣分層次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步入文本之中去欣賞,去感悟,哪一類問題由什麼水平的學生解決。全面地,深層次地站在學生的出發點上對所學進行預設思考。唯有如此,才能成竹在胸,也為良好的課堂教學作了好的鋪墊。
再次,靈活駕馭課堂是上好語文課的關鍵。
我們每一節課面對的是學生,他們是一個個充滿活力的個體,在大力倡導平等、民主、和諧、尊重的師生關系並努力發揮學生主體性學習的今天,教師無法預料到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全部結果,也無法預知課堂教學互動會產生怎樣的變化,怎樣的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了解學生,運用我們的教學機智,冷靜面對,正確引導,巧妙處理各種問題,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我們駕馭課堂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因為學生們有著不同的閱歷、不同的個性,對課文內容也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就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想法和觀點,不輕易否定學生的理解,還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發點進行多向的理解。培養學生思維的一種發散性。正如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一旦學生以一個研究者的身份發現問題並得到肯定時,他們會以更多的精力去投入學習中,體會學習中無窮的樂趣。而這也改變了過去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 、機械訓練的現狀,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學習中得到全面的發展。
前段時間聽於丹教授談教學,其中就說到她教學的一種隨性,帶學生去咖啡館,一邊享受著那裡邊的情調,一邊和學生面對面縱談人生,這不正是將課堂融入了生活,這樣的課堂已不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課堂,然而這樣的課堂卻又是我們喜歡的。作為中學的課堂雖然不能如此「高雅」,但我們也可以適當的變通,記得有一次作文課,我讓學生寫美麗的春天,我特意先布置作文相關要求,再專門安排一節戶外活動課,讓學生自己用眼睛去發現,學生們卻一反往常一寫作文說皺眉的現狀,表現得異常活躍,交上來的作文也有了質量的保證。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從學生的願望出發,巧設課堂,為學生創設一個舒展的學習環境,既培養了學生們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意識,也使他們享受到了學習語文的快樂
最後,重視塑造學生價值觀是上好語文課的內在要求。
孔子說: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養育的聖殿。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因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是教學活動的一條基本規律。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我在講述「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的《陳情表》這篇表文時,從情與理的角度評價 「至性之言,自爾悲惻動人」之文,其中的悲若情節確實真情動人,能激起我們的同情,卻不再能激發我們如蘇軾曾經說過:「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的情感共鳴。畢竟時代變遷了,於是我在教學中設問作者李密為何不請人侍奉照顧祖母呢?由此組織學生聯系現實展開討論,我以為覺得,該文的最大現實意義就在此處。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也是當下很多「孝子賢孫」們信奉的人生信條。年邁的老父老母孤獨地住在偌大的屋子裡,兒孫們忙於自己的事業,金錢和各式各樣的東西塞給老人就以為自己是在「盡孝」。物質條件的充裕是可能讓人生活得更加舒適,但這樣就足夠了嗎?年邁的父母更需要的是親情與關懷。 《孝經》「養則致其樂」,恐怕早已經被我們現實的追求沖得盪然無存了!贍養父母不是一頓飯和一張輪椅一個保姆所能代替的吧?在物質條件相對充裕的今天,缺衣少食的日子漸漸會離我們遠去。但我們卻似乎並沒有覺得我們比昨天的艱苦日子過得更加幸福,為什麼呢?請給別人多一點人文關懷,多一點心靈的關注,從善待我們身邊的親人開始吧!在討論與交流中,讓學生懂得什麼是人生?人究竟為什麼而活著?人應該怎樣活著?所以,在語文教學中,適當講述一些歷史人物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的正確人格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可以做到的。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語文課堂應該是一個能夠張揚個性、交流情感,充滿智慧與靈性、充滿活力與藝術的場所,它是一個動態的、雙方的、發展的過程。語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培養中學生具有真、善、美的健康人格,既是發展人的個性的需要,又是語文教學自身的需要。
正如特級教師王菘舟曾說過: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種境界:人在課中,課在人中,這是第一種境界;人如其課,課如其人,這是第二種境界;人即是課,課即是人,這是第三種境界,境界越高,課的痕跡越淡,終至無痕。因此,課的最高境界乃是無課。無課,也就是感覺不到自己在上課,在工作。在課堂中,師生已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也許在上課,也許當時的課堂就是真實的生活,忘了生活,忘了時空,忘了身份,課即是人,是現實……
看來上好一堂語文課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它需要我們不懈的摸索,不斷的總結,不斷地向新的境界而努力奮斗。這樣「詩」才能更雋永,「歌」才能更悠揚,「畫」才能更悠遠。
B. 如何做好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學習是否過關的重要標志,是學生認知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但作文難寫,作文難教,學生「怕」作文,教師「憂」作文,依然是小學作文教學普遍存在的現象。那麼如何才能進行有效地進行作文教學呢?基於對小學作文教學的觀察和思考,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一、做好作文早期練習
1.加強朗讀練習。讀是寫的基礎,只有多讀才能為寫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了激起學生朗讀課文的愛好,可以採用個人讀、小組讀對比讀、分角色讀、輪讀、齊讀等形式朗讀,讓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和篇章。
2.摘錄、抄寫書中優雅的語句。適當要求學生背誦一些優雅的句子,用本子抄寫詞語,為以後作文時積累詞語。平時還強調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留意摘錄裡面的優雅句子。
3.說話、寫話的練習。說是寫的前提。在課堂內應多鼓勵學生大膽回答問題,注重過程,淡化評價,努力激發學生說的積極性。
4.與閱讀結合起來練習,也就是在學習課文時有意識地練習。當學完一篇課文,讓學生想像文章結尾以後發生的故事,完成續寫。如學完《坐井觀天》後,讓學生想像青蛙跳出井口,他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寫出聯想。就文中某一個沒有細說的情節,讓學生根據細節進行補寫。
5.進行日記、周記的練習。指導學生要把握寫日記、周記的格式,然後讓學生寫。開始在檢查時,我降低要求,只要動筆了就行,哪怕是只寫了一兩句話,時間久了,學生就會養成愛動筆的習慣。有了動筆的習慣,學生就會用眼去觀察四周事物,專心去思考自己的見聞了,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豐富寫作的素材。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想像力,促進作文的寫作
愛因斯坦說過:一切創造都是從想像開始的,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學生的想像要從內容入手,引導學生接觸社會,接觸自然,感悟生活,指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指導學生不僅學好課文,而且廣泛地閱讀課外書籍,充分地獲取作文素材,是學生想像力的主要來源。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培養學生的想像力,促進作文的寫作。
C. 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是衡量學生語文學習是否過關的重要標志,是學生認知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但作文難寫,作文難教,學生「怕」作文,教師「憂」作文,依然是小學作文教學普遍存在的現象。那麼如何才能進行有效地進行作文教學呢?基於對小學作文教學的觀察和思考,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
一、做好作文早期練習
1.加強朗讀練習。讀是寫的基礎,只有多讀才能為寫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了激起學生朗讀課文的愛好,可以採用個人讀、小組讀對比讀、分角色讀、輪讀、齊讀等形式朗讀,讓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和篇章。
2.摘錄、抄寫書中優雅的語句。適當要求學生背誦一些優雅的句子,用本子抄寫詞語,為以後作文時積累詞語。平時還強調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留意摘錄裡面的優雅句子。
3.說話、寫話的練習。說是寫的前提。在課堂內應多鼓勵學生大膽回答問題,注重過程,淡化評價,努力激發學生說的積極性。
4.與閱讀結合起來練習,也就是在學習課文時有意識地練習。當學完一篇課文,讓學生想像文章結尾以後發生的故事,完成續寫。如學完《坐井觀天》後,讓學生想像青蛙跳出井口,他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寫出聯想。就文中某一個沒有細說的情節,讓學生根據細節進行補寫。
5.進行日記、周記的練習。指導學生要把握寫日記、周記的格式,然後讓學生寫。開始在檢查時,我降低要求,只要動筆了就行,哪怕是只寫了一兩句話,時間久了,學生就會養成愛動筆的習慣。有了動筆的習慣,學生就會用眼去觀察四周事物,專心去思考自己的見聞了,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豐富寫作的素材。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想像力,促進作文的寫作
愛因斯坦說過:一切創造都是從想像開始的,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學生的想像要從內容入手,引導學生接觸社會,接觸自然,感悟生活,指導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指導學生不僅學好課文,而且廣泛地閱讀課外書籍,充分地獲取作文素材,是學生想像力的主要來源。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培養學生的想像力,促進作文的寫作。
1.憑借詞語,展開想像,進行片段寫作。漢語中有些抽象詞語學生難以理解。對此教師可以設計小練筆,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像,使這些抽象詞語形象化。這種小練筆同樣能達到培養學生創造力、提高習作水平的目的。
2.閱讀之後,合理想像,續寫作文。不少課文的結尾言雖盡,意未窮,教師在閱讀教學之後,可以及時順著作者的思路讓學生進行想像練筆,續寫作文。由於這種續寫是閱讀之後及時進行的想像練筆,練筆內容適時遷移,學生易於接受,有話可寫,樂於寫。
3.利用插圖,啟發想像,進行練筆。
教材中有許多作文都配有直觀形象、生動活潑、情趣俱佳的精美插圖,是進行想像力培養的極好媒體。如教完《贈汪倫》這首古詩後,讓學生仔細觀察文中的插圖,並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啟發想像:插圖上的環境是怎樣的?是什麼場面?倆人的外貌、衣著怎樣?各在干什麼?從他們雙手抱拳拱手作揖的動作想像他們會想些什麼?他們還會說些什麼?讓學生圍繞提示認真思考,展開豐富的想像,並進行口頭敘述。然後以《送別》為題,讓學生寫一篇好朋友之間依依惜別的情景短文。
三、教學形式多樣化,教學活動「動起來」
「興趣是一種最大的力量」。學生如果對作文產生興趣,他們就會腳踏實地,孜孜以求。要讓學生對作文感興趣,就必須精心設計教學,豐富作文訓練形式,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
這樣兩節作文課上得熱烈而有趣,學生在緊張有序的過程中,鍛煉了創造性思維,也在不知不中,幾乎寫了八百個字左右的文章。信件的語言生動活潑、富於想像。
四、對學生作文進行適當地評價
小學生作文是習作,是一項練筆活動,不是文學創作,只要學生能正確地、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就行。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學生把他的每一篇作文都寫成小學生優秀作文。所以,在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價時不要用成人的水平去對孩子的文字評頭論足,更不能用文學編輯和文學評論家的眼光去看待小學生作文。
在評價、批改學生的作文時既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作文整體水平的不斷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異、對症下葯,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學生作文必須「求精」,而對另一些學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萬不能用一個統一的標准「一刀切」。批改作文時要把嚴格要求與提高學生作文的積極性有機地結合起來,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用發展的眼光和戰略的眼光對學生作文進行
D.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作文能力
一、積累名句,厚積薄發
部分學生一看到作文題目就傻眼,腦子一片空白,無話可說。其實是心中沒有寫作素材,「巧妙難為無米之炊」,自然寫不出。這就要求學生學會積累寫作素材。積累名句就是個好方法。「積學以儲寶」,積累名句就是一個採集零瓊碎玉使之日積月累,變成自己的聚寶盆的過程。積累名句對於寫作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要持之以恆,切忌間斷和疏忽。否則,就有可能讓有價值的材料白白遺漏。
積累名句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從課本中積累名句,可採用卡片法。卡片法就是將閱讀時讀到的格言、警句、諺語等自己認為有價值而實用的東西記在卡片上。課本中收入的文章都是名篇佳作,特別是古詩詞曲和文言文,其中的名句俯拾即是,思想精博,材料豐富,可以供作文時使用。
二是從課外閱讀中積累名句,可採用摘錄法。摘錄法就是指我們在閱讀時,把具有參考價值、可資引用、借鑒的精彩句子等抄錄下來。做摘錄要按原文實錄,不得增添、刪減、更改原字句和標點符號。課外書浩如煙海,閱讀時應有所側重。《語文課程標准》「關於課外讀物的建議」中推薦的名著應作為主要閱讀篇目,要求學生盡可能都找來閱讀。
不管是採用卡片法還是摘錄法,最後都要註明出處,如書名、頁碼、出版社、版面、出版時期及作家姓名,便於日後查實。通過課內外閱讀,積累大量名人名篇中的名句,學生在寫作時就能旁徵博引,厚積薄發。
二、擴寫仿寫,樂於表達
《語文課程新探》關於寫作教學的策略提出「愛護他們想說想寫,敢說敢寫的熱情、沖動和願望,保持這種熱情、這種興趣、這種自信。」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方法就是進行擴寫和仿寫。擴寫可從短語擴展入手。短語是由片語合而成的。最基本的組合是兩個詞,但短語的組合又不限於兩個詞,有時是三個或多個詞,如「中學語文教材」「認真學習語法」是三個詞,而「中學語文教材教法」「我們認真學習語法」是四個詞。這些多個詞的組合實際上是由兩個片語合擴展而來的,這就是短語擴展。在擴展練習中,老師要愛護學生想說想寫的熱情,挑選一些簡單易擴展的詞語讓學生自由擴展,或是讓學生隨意寫出自己認為容易擴展的詞語進行擴展,鼓勵他們敢說敢寫,讓他們樂於表達。例:老師讓學生對「美麗廣闊」進行擴展,學生馬上擴展出「美麗廣闊富饒」,「 美麗廣闊富饒偉大」;接著讓學生自己擴展,有個學生提出「提高水平」,其他同學相繼擴展出「努力提高水平」,「努力提高生活水平」,「最大努力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盡最大努力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寫作熱情很快調動了起來,開始主動對短語進行擴展。老師要保持學生的這種寫作熱情和興趣,讓他們繼續對短語進行擴展。當然短語擴展不是堆砌詞語,而是表達的需要,是為了使語意的表達更加豐富,這點要給學生講清楚。
在引導學生擴寫的基礎上,再讓他們進行仿寫。仿寫就是仿寫句式,是根據特定的語言情景,按指定的參照對象進行仿造。仿寫要做到緊扣話題,語體和諧,結構一致,辭格相同。最關鍵的是把握語境,理解模仿對象的結構和含義,做到「形神皆像」。仿寫句式思維開闊,又有參照對象,學生有表達的自信和興趣,當然就樂於表達。
三、不限文體,易於動筆
《語文課程新探》中寫作教學的策略提出「一開始寫作不要過多的條條框框,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消除寫作的畏難情緒。讓他們易於動筆,能說出來就能寫出來。」這實際上就是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樣寫就怎樣寫,不受文體束縛。學生普遍怕作文,為了打消怕的心理,老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要貼近學生實際,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給他們充分發揮的空間,寫他們自己最拿手的文體:日記、書信、童話、寓言、散文、小說、應用文等都可以。只要是學生的真話、實話、心裡話,老師都應該肯定和鼓勵,哪怕在老師看來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貴的。因為不受文體限制,學生就有話可寫,易於動筆,從而消除了寫作的畏難情緒。
四、修改潤色,文從改出
修改,是提高中學生寫作能力重要的一環。不少學生將寫作當做負擔,勉強完成任務後,不願修改文章。老師要指導學生學會修改。正如葉聖陶同志主張文章要自己改,多念多改。他說:「寫好以後,念他幾遍,至少兩三遍……凡是不通的地方,有廢話的地方,用詞不當的地方,大致可以聽出來。總之,要多念多改,作文進步才快。」作文認真的同學,大都有相同體會:文章寫完後,細讀一番,就會發現一些毛病;把這些毛病改了,文章會變得好一些。這正是「文從改中出」,「善作不如善改」。
修改文章,考慮的地方很多,例如觀點的斟酌,材料的取捨,結構的安排,語言的推敲等。老師開始指導學生修改時可以從語言修改入手,通過修改,使語言變得准確、清楚,使人看了明白。著重考慮:用詞恰當否?句子構造合理否?句子連貫否?層次清楚否?語言得體否?讓學生將「寫」與「改」結合起來,將「改」當作「寫」同樣重要的環節來完成,打破「文章修改是老師的事」這種陳舊的觀念。做到「三分文,七分改」,寫得稱心,改得如意,使文章增色。學生學會了修改,寫作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方法可以各異,殊途能夠同歸。只要能貼近學生實際,讓他們樂於動筆,易於表達,說出真心實感的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上述四點僅是為了拋磚引玉。
E. 如何提升初中語文寫作質量
導語:從古至今,學生對語文學習最為頭疼的一塊始終是“寫作”,而且,絕大多數學生從內心抵觸寫作,總是在提筆之後沒有內容可寫,沒有詞語可以使用,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學生的基礎知識太薄弱,同時缺乏寫作興趣,所以提升語文寫作教學質量,應該引起整個語文教育系統的強烈關注。
一、 現今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具體情況
如今,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質量偏低,這其中存在著以下兩個關鍵的問題。
1.學生沒有內容可寫
學生內心抵觸、恐懼寫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於無從下筆,此時,教師如果適當將以前用來給學生講如何寫作等理論知識的課時改為帶領學生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比如,跑步接力賽、捕捉植物標本等,那麼學生對此的經歷和感受就能作為很好的寫作素材,學生沒內容可寫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2.學生缺乏自主思考和學習的主動性
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還採用的是“滿堂灌”的模式,這不僅抹殺了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也無法培養學生遇到新鮮事物發表自己獨到見解的能力,最後只能讓學生養成只會傾聽別人,而自己不動腦筋的懶惰習慣。
二、如何實現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1.為學生營造氛圍
首先,寫作的意境很重要,歷史上很多文學藝術家創作出的富有影響力的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學氛圍下才寫出來的。例如,千古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是詞人蘇軾在一輪明月籠罩下的思鄉氛圍下,創作出的千古絕句。此時,教師也可以有效地運用多媒體輔助語文寫作教學,運用相關寫作主題的畫面和音效為學生營造一種聲情並茂的寫作氛圍。
2.讓學生掌握知識學習的主動性
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部分,所以在這一環節,教師應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掌握。如描寫人物時,可以讓學生採取由動作到神態,再到心理活動的寫作手法。這樣描寫可以將人物的性格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除了教授學生這樣的技法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對生活進行細致的觀察,同時運用剛學過的寫作技巧進行描寫。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也及時地鞏固了學生所學的新知識,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久而久之,就會逐漸消除學生對寫作的這種抵觸心理。
寫作技巧固然很重要,但是作文的靈魂大都來源於生活。不管多麼偉大的哲學家或者是思想家,他們所創作出的任何富有哲理的文章或者是語句都是來源於生活或是對生活最真切的感悟。所以學生要想寫出豐富多彩的作文內容,就要去用心體驗生活。
初中生大多已經是青少年了,既然是青少年就有能力去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了。教師要鼓勵學生融入到社會這個復雜的關系網中,去親身感受一些自己在沒有任何人庇護的情況下所感受到的人情冷暖,以豐富自己在各個方面的'生活閱歷,讓自己寫出的作品富有思想,更富有靈魂。
三、教師對作文批改環節的改進
按照慣例,學生所寫的作文最後都會交給教師,由教師批閱後,再發到學生手中,之後對作文寫的好的學生進行點名表揚。但是這樣做並沒有照顧到大多數學生的心理,而且每個班都會出現這種情況,每次受表揚的學生名單幾乎都沒有變動。這就造成了受表揚的學生越寫越有進步,而其他學生對寫作的興趣越來越小,甚至慢慢會形成一種應付的態度。所以教師對學生作文批改後的講評環節也是尤為重要的,它是對學生下一次寫作興趣的一種連環激發。要想真正提升語文寫作教學的質量,就得從根本上改善這一環節。
1.讓同桌間互換作文進行評改。要求學生將自己認為描寫優美的語句摘抄到自己的練習本上,之後再指出同桌作文中的缺點,例如,出現多少個錯別字,哪些語句不通順等問題,那麼在下一次寫作的時候大多數學生就會注意字詞的書寫,因為每個學生都希望多受到表揚,而不是批評。
2.讓每個學生去隨機抽一本其他同學的作業,在別人改過的基礎之上挑選一些優美的語句來讀給大家,供大家一起賞析。這樣既節省了教師去尋找課外賞析素材的時間,又有效防止了第一輪學生在改作文時漏掉優秀文章。而且由學生自己寫出來的作文往往是最好的學習素材,如此貼近生活的素材會更有利於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3.最後由教師做最後的評語,並針對學生批改時的錯誤觀點進行糾正。這樣的批改方式不僅能防止學生再犯同樣的錯誤,而且對於學生來說還增加了課外閱讀量。這樣連環式的作文批改方式一定會使作文教學有一個質的飛躍。
總而言之,想要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實現新的突破,首先就要在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上下功夫;其次必須得改變以前那種墨守成規的課堂教學模式,多帶動學生聯系實際生活;最後通過學生互評作文這種方式,來照顧每個學生的感受,使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有所提高。
一、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現存的問題
1.為應考而作文
當前,各初中學校的教學都是以升學、高分數為主導教學方向,對於作文教學也是多採用這種方式,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是要求學生們跟隨著老師的思想進行作文的寫作訓練,而對於一些以自己的思想及寫作方式進行作文練習的學生們老師則都是以低分數預以警告,久而久之,使學生們寫出的作文內容千篇一律,沒有任何個人的特色而言。
2.學生缺乏對生活的體驗
作文的寫作素材多來源於生活,而目前的實際情況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家長對孩子們的要求是有求必應,甚至對於本該是孩子們的體驗取而代之,使學生們嚴重地缺乏實際的生活能力的體驗,從而無法得到相應的寫作素材,導致寫作的困難性。
3.老師的態度問題
目前在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著老師的教學態度不認真問題。在老師進行作文檢查中,一般只對學生所寫的文章評價好與不好,而對學生作文寫作中好的地方與不好的地方都沒做出具體的說明,使學生對老師的意見並不清晰,導致了學生在以後的寫作,各方面的技能都無法得到提高,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們的作文寫作發展。
二、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質量的措施
1.重視人文素質的培養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寫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須有進步的思想與高尚的人格”,語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表現形式。語文學科的人文素質主要是指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人類對優秀文化的吸收,不斷積累而形成的聽說讀寫的常規語言及實際生活中對言行以及人際交往中所反映出來的綜合表現形式。在學生的作文中,其所寫的內容可以充分地體現出他們對學習及社會生活中某一些人或事的看法及所持有的態度、感情以及價值觀等,這些因素直接影響著學生們在寫作中的思想及立意。因而,要想培養學生們寫出富有想像力與感染力的文章,首先要培養學生們的自身的人文素質修養。
2.面向生活,寫作題材多樣化
老師在布置作文時,要採用多元化的題材。如在選材上,不但可以布置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動物描寫、事件描寫等,還可以布置一些關於學習經驗以及實驗的文章,或是為一種商品寫一則廣告、寫學習中的困難、甚至可以布置寫對世界的看法,對經濟的看法等。當寫作的題材一但推廣到無邊無際的時候,無形中幫助學習們拓寬知識面,從而使學生的的作文更能夠貼近生活,對提高寫作能力,掌握一定的語言技巧及詞彙是十分有幫助的。
3.以尊重學生為前提,開展作文訓練活動
在作文寫作訓練中,我們常常是按照課文的需要而進行練習的,這類作文按照不同的學習程度對其寫作要求也是不同的,並且這類作文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和規范性,無法真正激發出學生的想像力。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採用以培養和尊重學生寫作個性的教學方式進行引導,最大限度地激發出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由此可見,除了課堂中的作文訓練外,還應該開展以注重學生們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作文寫作訓練活動。另外,還應該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寫作愛好,發揮其想像力,多寫一些類似於隨筆小作的文章,以培養學生們的寫作能力。
4.老師要改變語文作文教學態度
在進行語文作文教學中,老師是關鍵。在老師對其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定時,要改變以往的態度,對學生們寫作的文章要仔細地進行閱讀。並且要改變以往在作文中只評價好與不好的模式,對文章中優秀的地方要給予表揚性的文字說明,而對於文章中思路較差的地方要做出修改的意見和建議,以幫助學生們能夠更快地提高寫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