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再別康橋是語文書哪個年級的課文呢

再別康橋是語文書哪個年級的課文呢

發布時間:2022-12-26 18:45:35

Ⅰ 語文版九年級必修《再別康橋》教案

品味詩歌《再別康橋》的語言,感悟徐志摩詩的獨特風格。下面是由我為你精心編輯的語文版九年級必修《再別康橋》教案,歡迎閱讀!

學習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康橋柔美秀麗的風光,體味作者對康橋深深依戀之情。

2、指導學生學會欣賞詩歌的方法,提高審美趣味。

3、品味詩歌語言,感悟徐志摩詩的獨特風格。

預習作業:

1、熟讀全詩,解決生字詞。

2、思考: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提出疑難問題:

第一課時

一、預習交流

二、介紹背景資料,導入新課: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筆名雲中鶴,南湖、詩哲。1920年他來到英國劍橋大學度過了一段悠閑的求學經歷。這里波光瀲灧,綠草如茵,樹木蔥蘢,碧空如洗,讓他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而且在這里他邂逅了林徽音,經歷了一場沒有結局但卻刻骨銘心的戀情。醉人的自然美景纏綿悱惻的愛情讓詩人對劍橋大學充滿了留戀。六年之後詩人再次回到康橋,依依不捨之情湧上心頭,在歸國途中寫下了這首小夜曲般的抒情詩作。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讀,正音並體會文中蘊涵的思想感情。

青荇() 長篙()漫溯( ) 笙( ) 浮藻( )

2、兩人互相聽讀,把握字音、節奏和感情。

3、找一生有感情地朗讀,其餘學生給於糾正。

4、齊讀,進一步體會文中蘊涵的思想感情。

三、精讀課文,討論解決。

1、就結構而言,這首詩最為鮮明的特點是什麼?

2、請學生朗讀開關和結尾兩段詩,總體把握詩歌所流露出來的情感。

3、這樣的情感緣於康橋的離別,仔細體會前後表意的不同之處。

4、康橋在詩人眼裡和心裡無疑是一種"至美",那麼詩人在詩中又是怎麼具體表現的,也就是說詩人藉助了哪些特殊的意象營造出那種"至美"呢?

5、你喜歡哪一種意象?能否把你喜歡的這一意象所在的詩節描繪成一幅畫?

6、這些意象,可以說有一個共同點,請加以概括性。

7、融合在詩人筆下的這些意象中的情感又是怎樣的呢?

8、面對這樣一種至美,詩人"在星輝斑斕是里放歌"也是一種必然,可是接下來的詩意卻陡然一轉:"但我不能放歌",想想這又是因為什麼?

9、想想這樣的詩句又隱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0、可以說:康橋是詩人心中的理想王國、精神家園,為了使心中的"王國"、"家園"完美無損,詩人也只能"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了。再次請同學朗讀全詩。

四、小結: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五、作業:背誦全詩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導入新課:

二、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徐志摩崇尚聞一多"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的詩學主張,從這三方面體會並分析這首詩歌的形式美。

1、上節課,同學們用散文的筆調描繪了詩中的不同意象。可以說,全詩七小節,第一節都是一個畫面。大家說說構成這些畫面的要素有哪些?

自讀全詩,體會詩中所運用的富有特色的詞語。

提示:

(1)詩中多選用富有色彩的詞語。如"雲彩"()()()()()()()()等詞語,在讀者眼前展現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畫面。

(2)詩人藉助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盪漾""招搖"()()()()等,給人以強烈的動感。

2、在朗讀中品味詩歌的韻律。

提示:

(1)全詩的詩句的韻腳有哪些?並體會其作用。

(2)全詩的首節和尾節用了回環復沓,讀出這些句子,體會其好處。

3、學生三讀全詩,感悟詩句排列的特點。

三、學生小結:

通過學習這首詩歌,你了解到現代詩歌有怎樣的特點?

四、達標檢測,閱讀全詩:

1、第一節詩表達了詩人什麼感情?連用三個"輕輕的",有什麼作用?

2、第四節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表達效果?

3、設想詩人寫了此詩若干年後,又回到康橋,作者會是怎樣的情形?

4、《再別康橋》通過對康河柔波的美麗描繪,表達作者再別康橋戀戀不舍的離情別緒。在中國燦爛的古代詩文中,有許多與此相同,你能說出它們及作者嗎?

五、課外補充: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無需驚訝,更無需歡喜

轉瞬間我便消失了蹤影

我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這相互交匯時報光亮

Ⅱ 《再別康橋》是人教版九年級的課文嗎

不是,我是在初二學的。蘇教版

Ⅲ 徐志摩在別康橋是幾年級課文

高一語文上冊《再別康橋》課文原文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陰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Ⅳ 《再別康橋》是幾年級學的

《再別康橋》是高一學的。

《再別康橋》是現代詩人徐志摩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品。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語言輕盈柔和,形式精巧圓熟,詩人用虛實相間的手法,描繪了一幅幅流動的畫面,構成了一處處美妙的意境,細致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愛戀,對往昔生活的懷念,對眼前的無可奈何的離愁,表現得真摯、濃郁、雋永,是徐志摩詩作中的絕唱。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徐志摩第三次歐游的歸國途中。時間是1928年11月6日,地點是中國上海。7月底的一個夏天,他在英國哲學家羅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後,事先誰也沒有通知,一個人悄悄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朋友。遺憾的是他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橋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

由於他當時時間比較緊急,又趕著要去會見另一個英國朋友,故未把這次感情活動記錄下來。直到他乘船離開馬賽的歸國途中,面對洶涌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才展紙執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Ⅳ 徐志摩 《再別康橋 》收入了中學的哪一年級的語文課本

初中一年級下半學期(蘇教版)好像是滴

Ⅵ 九年級語文下冊《再別康橋》教學設計

《再別康橋》是九年級下冊語文課文,下面是九年級語文下冊《再別康橋》教學設計,為大家提供參考。
一、導入新課:
佛雲:人生有七大苦,戴望舒的《雨巷》體現了「求而不得之苦。」人生第六苦就是「愛別離」。 別離是一種執著的苦。人生本來聚少離多,「多情自古傷離別」。馮至《別離》寫道 「我們招一招手,隨著別離|我們的世界便分成兩個。」
離別時是痛苦的。待到花落雲散,冬雷震震夏雨雪之時,才驚覺昨天的生活已是今天的美夢,所愛的終究像手中的沙一般飄揚而去,午夜夢回之際,這「愛別離」的滋味,怎一個「苦」字了得?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描寫離別的詩歌。看他對別離是一種怎樣的描寫,和一般的離別詩有什麼區別。這就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那麼現代人是如何理解離別的呢?那麼我們現在就來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領略一下現代人筆下的別離之情!
(板 書) 再別康橋
題解及作者簡介
1、同學們知道哪些世界名校,(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而題目中「康橋」 即「劍橋」(Cambridge),英國著名的學術、文化中心,風景勝地,是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是徐志摩曾經學習生活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
2、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寧人,原名章垿,字槱森。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1918年赴美留學, 1920年10月-1922年8月,就讀於劍橋大學(康橋),攻讀博士學位。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
作品收錄在《徐志摩文集》。
詩集:《再別康橋》、《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散文:《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閑話》等。
康橋: 即「劍橋」(Cambridge),英國著名的學術、文化中心,風景勝地,是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是徐志摩曾經學習生活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因為在劍橋大學,他度過了一年真正悠閑自在的日子,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風景秀麗的康河兩岸,他仰卧在有星星般的黃花點綴的蔥綠草坪上,或看書,或看天上的行雲,或到碧波盪漾的康河裡劃船,他完全陶醉在康橋的美景中。1925年7月再次訪問倫敦,1926年1月寫下了為人熟知的現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橋》;1928年8月第三次來到英國,在英國哲學家羅素家逗留一夜之後,一個人悄悄地來到康橋找他的英國友人,遺憾的是他要找的友人一個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橋在那裡靜靜地等待他,一幕幕過去的生活情景又重新在他眼前展現。11月16日快要歸國的途中,靈感閃現,揮灑自如地寫下了的傳世經典之作--《再別康橋》。
3、關於徐志摩,胡適有一個概括性的評論。說「他的人生觀就是一種『單純信仰』,這裡面只有三個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 」他就是為著他單純的信仰而活。我們來看一看他的三個大字。
一是自由。徐志摩是一個富有浪漫主義的詩人。推崇自由的生活。
一是愛。徐志摩一向將愛情奉若神明,他認為是一切動力的源泉,他自己也曾經說過「生命之所在,就是為了愛」。關於他的愛情,我們都知道什麼?在他死後三個女人撲倒在了他的墓碑前:這三個人分別是他的原配妻子張幼儀;還有,哪像天上的一片雲,偶然投影在他波心的,但轉瞬就消失蹤跡的,沒有結果的才女林徽因,這是他靈魂的伴侶啊,他曾經有一首詩寫道「我將於茫茫人海之中
訪我惟一靈魂伴侶
得之我幸
失之我命
如是而已」;還有一個就是為了她奢靡的生活,努力 *** 都還養不活的交際花陸小曼。他的逝世也為了省錢養家而導致的。我們知道在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要從南京回北平,為了省錢,經朋友介紹而搭坐上了免費的郵班。但不幸的是途中因遇霧在濟南附近觸山,機墜身亡。終年,34歲。太可惜了,是吧?
徐志摩的一生是為了愛情而存在的,他最終象劃過天邊的美麗的流星。
一個是美:如果說他對愛的追求獻給了三個女人,那麼他對美的追求就獻給了他的詩歌。徐志摩是新月派詩人:
4、新月派:
主要成員極其活動
新月派:現代新詩史上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受泰戈爾《新月集》影響.該詩派大體上以1927年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報副刊詩鐫》為陣地,主要成員有聞一多、徐志摩、朱湘、饒孟侃、孫大雨、劉夢葦等。1927年春,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等人創辦新月書店,次年又創辦《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動轉移到上海,這是後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創刊的《詩刊》季刊為主要陣地,新加入成員有陳夢家、方瑋德、卞之琳等。
前期理論
他們不滿於"五四"以後"自由詩人"忽視詩藝的作風,提倡新格律詩,主張"理性節制情感",反對濫情主義和詩的散文化傾向,從理論到實踐上對新詩的格律化進行了認真的探索。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張,即"音樂美(音節)、繪畫美(詞藻)、建築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 "。它是針對當時的新詩形式過分散體化而提出來的。這一主張奠定了新格律學派的理論基礎,對新詩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因此新月派又被稱為"新格律詩派"。新月派糾正了早期新詩創作過於散文化弱點,也使新詩進入了自主創造的時期。
後期理論
後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嚴"的原則,堅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現的、貴族化的"純詩"的立場,講求"本質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謹嚴",但詩的藝術表現、抒情方式與現代派趨近。
三美
「三美」中的音樂美是指新月派詩歌每節韻腳都不一樣,好像音樂一樣。建築美是指詩歌的格式好像建築一樣。繪畫美指的是新月派詩歌的每節都是一個可畫出的情節。
徐志摩的詩歌有三美的追求:音樂美、建築美和繪畫美。尤其是我們今天所學的這首《再別康橋》集中體現了他對美的追求。
補充:
說起徐志摩這個人,就不能不提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張幼儀、林微因、陸小曼。徐志摩一生何期有幸,可以遇到這三個女子(三個女子都在中國近代各有其傑出的貢獻)。在我看來,三個女人當中,最幸運的是林微因,最不幸的是張幼儀,而陸小曼這個女人就很難說得清。
張幼儀1900年生於江蘇,其祖父是清朝大官,其兄張家璈和張君幼是當時中國的金融界和政界都有重大影響,可謂是名門望族,她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就是在1915年時嫁給徐志摩。張嫁給徐志摩後三年就幫徐生下長子徐秋鍇,後徐志摩到英國留學,幾年後張幼儀也去到英國跟徐志摩團聚。怎料當張到英國後,才發現徐志摩正瘋狂的追求林微因,徐志摩更迫張幼儀離婚,甚至在張拒絕離婚後,扔下懷有身孕的張幼儀。這段不幸的婚姻在1921年結束,後張幼儀留學幾年後返回上海,創辦雲裳公司、接掌上海女子商業銀行,成為中國當代第一位女銀行家。張幼儀應該是最愛徐志摩的女人,徐志摩一生中從未好好對待過她,但張幼儀在同徐志摩離婚後,擔起照顧徐的家人的責任,甚至徐志摩死後,主持編寫《徐志摩全集》。
林微因呢?無論在哪個年代,她都可稱得上是天之驕女。林微因擁有美麗的外貌、顯赫的家世、驕人的事業、美滿的愛情和婚姻。林微因一生被三個男人用不同的方式來愛過--梁思成愛得最寬容、徐志摩愛得最浪漫、金岳霖愛得最痴情。徐志摩怎樣愛得浪漫相信好多人都知,而林微因的老公梁思成同林志趣相投,兩人合寫《中國建築史》亦成為佳話。而痴戀她的金岳霖為了林微因終生未娶,甚至在林微因死後多年,鄭重其事的邀請至交好友到北京飯店為林微因慶祝生日。
而陸小曼一生為徐志摩背負罵名。陸小曼生於1903年上海,出書香世家,精通英、法兩國語言,長於繪油畫。陸小曼20歲時嫁給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的王賡將軍,後遇上徐志摩,兩人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愛情,終於可以結婚。怎料好景不長,在陸小曼29歲時,徐志摩為了去聽林微因的演講會,在上海回北京的途中飛機觸山墜機,於是林就成為徐志摩一生的最後一個女人。後來,陸小曼拜賀天健、陳半丁為師習畫,在徐志摩死後寄情於山水畫。
在我看來,徐志摩一生中最對不起的就是張幼儀,其實張幼儀才貌雙全,只要徐好好去珍惜、發掘,他就不難發現張幼儀的好處。我認為他對張幼儀的無情,有些像是為反對而反對,因為他們兩人的婚姻是包辦婚姻。
二、整體感知詩歌
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學習一下這首詩歌。先聽老師給大家示範朗誦。 (老師朗誦)
這首詩歌給你們的整體感受怎麼樣?美嗎?(美)
教師:下面請同學們整體朗讀一遍,體會詩歌的意境美。
教師:朗讀糾正
三、分析詩歌
教師:我們根據「三美」進行分析首先我們來看看其中的
(一)、音樂美和建築美
這首詩歌特別具有音樂的美感。我們來看:全詩一共多少節?(七節)。每一節詩歌都押韻,都壓什麼韻?請找出韻腳(來,彩 ;娘,漾;搖,草;虹,夢;溯,歌;簫,橋;來,彩。)同學們有沒有發現首節和尾節的韻有什麼特點?(相同,第一節與第七節在結構的特點是:首尾回環呼應、結構嚴謹,給人以整體之美。)。這就造成一種跌宕dàng起伏和輕柔舒緩的旋律感。
同學們從形式上看,這首詩歌一共多少節?(7節)每一節為多少行?(四行一節),每一行的字數是不是都一樣的?句子的排列有何特點?(不一樣,每一行的字數基本為六、七個字,間或有八個字。總體來說字數接近)。每一節詩行的排列兩兩錯落有致。很有建築上的美感。
教師:好,同學們我們剛才知道第一節與第七節在結構的特點是:首尾回環呼應,那麼據此我們可以把這首詩歌分為多少部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開篇點題,表現對康橋的留戀之情,為全詩定下了基調。
第二部分(2-6):以特有的意象表達對康橋無限愛戀之情。
第三部分(7):照應開頭,承上總結,表明對康橋的留戀之情。
(二)、繪畫美
第一節:女生朗讀
教師:提問這節連用了多少個「輕輕的」。?這三個「輕輕的」是否重復與累贅。為什麼?--前兩個「輕輕的」是指來的輕輕和去的輕輕。只是來到這里,又隻身離去。沒人相接與相送,都是很寂靜與落寞的。 第三個「輕輕的」是什麼?我們輕輕的揮手,有什麼感覺?大家示範一下,揮動你的手臂。如果很重的揮手,「走了,走了」,是一種什麼感覺?很灑脫,很不在乎。而徐志摩的「輕輕的」招手,表現了他的一種什麼心情--很不捨得離開。
(作為久違的學子作別母校時的確使人萬千離愁。連用三個「輕輕的」,使我們彷彿感受到詩人踮著足尖,象一股清風一樣來了,又悄無聲息地盪去;而那至深的情絲,竟在招手之間,幻成了「西天的雲彩。」 詩人避開了一般別離詩的告別對象。一般別離詩告別的是人,這首詩告別的卻不是人,是「西天的雲彩」,在這里詩人運用借代,「西天的雲彩。」指康橋美好的一切。告別對象由人間向天空轉移,跳出了「執手相看淚眼」或寒喧叮嚀的俗套,給人清新飄逸之感。三個:「輕輕的」創造了輕盈而柔和的氣氛,營造出寧靜而纏綿的氛圍)所以這幅圖畫就有一種「不舍之美。」
第二節:男生朗讀
教師:第二節裡面出現了一個意象。什麼啊?「金柳」
教師:常言「花紅柳綠」,在作者筆下,河畔的柳樹為何是「金」色的? (因為綠柳在夕陽照射下,它鍍上了一層嫵媚的金色。)
教師:那金色的柳條隨風搖擺,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什麼?(一位美艷的新娘。用暗喻把柳樹比做新娘。使無生命的景物,化為有生命的人。)這美艷的新娘,倩影倒映在康河裡,也照映在我的心上。並激起層層的情感漣漪)
教師:像夕陽中的新娘。夕照霞輝,給她鍍上了一層金光閃閃的顏色,她的玉樹臨風、婀娜多姿,在徐志摩的眼中,金柳就像新娘,而「我」就是新郎, 作者面對此景此情的感情是怎麼樣的?(眷愛康橋里的一草一木,如同迎親娶新一般喜悅,深情痴迷。) 那我們這幅畫的題目是「喜悅之美」。
(課文描寫了許多意象
已經分析說明了「金柳」。我們再分析其他的意象。)
第三節:全班朗讀
教師:第三節描寫了什麼意象?「青荇」
教師:、「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用了什麼手法?有何作用?
擬人,綠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搖,愜意平靜。並有向詩人打招呼之意。(其中「招搖』常含貶義,常與「過市」連用
在這里是褒用:是自由自在的意思。)
表達了油油青草的多情可愛和詩人對康河的永久戀情。
7、你認為詩中哪一句最能表達詩人對康橋感情的是什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在康橋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條水草!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水草是什麼?(青荇)這是一棵自由自在的水草,在康河的清清的河水中,水草搖來晃去,自己心甘情願的成為康橋的一部分,其實是作者對自由的嚮往。作者在此不僅物我合一,而且表達了詩人對康河的永久戀情,願意永遠流在康河,生於斯 ,長於斯,相生相伴永不分離的感情。所以,這幅圖可以叫「自由之美」
第四節:全班朗讀
教師:這節描寫了什麼意象?「潭」 --拜倫潭
教師:作者的視角由岸邊的金柳,低頭轉向了水底油油的青荇。接著他把目光轉向了拜倫潭。
教師:那榆樹濃蔭覆蓋著的清泉倒映著什麼?(天上的虹)潭裡沉澱著彩虹似的夢」「夢又是什麼?」是 「作者的夢想」「那作者的夢想是什麼樣子的呢?」「彩虹似的」,彩虹什麼顏色?「五彩斑斕」那就說明作者的夢想也是五彩斑斕的。
教師:作者昔日的夢想,被揉碎在哪?(浮躁間),但有沒有消失呢?(沒有)它沉澱在這里,猶如彩虹般美麗。透過眼前的美景,可以品味出詩人內心深處的些微苦澀與惆悵。所以這是「絢爛之美。」
第五節:教師朗讀
教師:這節描寫了什麼意象?「青草」「星輝」
教師:作者要去尋夢去了,尋找自己過去的美好的生活。(徐志摩一生追求的就是「愛,美,自由」。)
他似乎忘記了,她是要離別康橋的。他撐了一個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一直到了星輝斑斕的,從夕陽一直到了星輝斑斕,可見作者在康橋停留的時間之長,這也說明作者不願意離別康橋了。就在這種無意識中,作者忘記了他的即將的離別。而要在星輝斑斕里怎麼樣?(放聲歌唱)。
教師:同學們作者放聲歌唱是在星輝斑斕里歌唱,「星輝」給人感覺就是浪漫,是啊,徐志摩在劍橋學習期間,不僅這里的景色令詩人醉,還有一段沒有結局的戀情讓他刻骨銘心。在這期間,他有幸結識並一見傾心地愛上了活潑美麗的中國少女林徽音,他們倆在此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美好回憶了。詩人此時又想起以往的難忘的戀情了,又想起心愛的她了。(接教師用書112頁)這個就是「浪漫之美。
第六節:個人朗讀
教師:這節描寫了什麼意象?「夏蟲」
教師:前面說(尋夢?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為什麼樣又說不能放歌呢?)
對康橋世界無限依戀,百般珍惜。不想破壞不想打破寧靜,我,夏蟲,康橋都是沉默的。正應了心有靈犀一點通。康橋和作者融為一體了。
教師小結:作者突然從夢中回到現實,意識到我今天就要離開了。心情頓時為之沉默。離緒重重,他不能放歌了,只悄悄地吹奏別離的笙簫,在沉默中體味別離的惆悵。一切都寂然了。連青草叢中的夏蟲似乎也體會到了別離之情,也為他保持沉默。往日康橋的歡樂笑語,都將使人的離去而寂寞。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無言勝過千萬語呀!這是一幅沉默之美
第七節:全班朗讀
教師:同學們中國一般人,喜歡某地,愛刻上「XXX,到此一游。」或摘一把花,采幾束草帶回去留做紀念。可是詩人愛康橋,卻「不帶走一片雲彩」,表現了什麼?
表露詩人不願掠動心愛的康橋一片溫柔情意,不忍心讓康橋與我一同傷感。不願意把以往的在回憶那段戀情。表明了詩人對康橋愛得深愛得真愛得純愛得善。
教師小結:與開頭呼應。雲彩本是不能帶走的,詩人卻用什麼手法強調說「不帶走一片雲彩」,?( 誇張),加上兩個「悄悄」表露詩人不願掠動心愛的康橋一片溫柔情意,不忍心讓康橋與我一同傷感。這一節不是對第一節的簡單重復,而是更加深情,更加眷戀。這是一幅不舍之美
教師:好,我們看在這首詩中,我與雲彩作別,我與金柳成親,我與青荇相融,我的絢爛的夢想與潭水相糅合,我的浪漫在星輝中閃現,夏蟲是我的知音,康橋的一草一木都與我有著深厚的感情,我就要離開康橋了,我怎麼能不感到愁悵呢?在這首詩里,沒有了人與人分別時的「執手相看淚眼,少了份嘈雜,多了份淡定。景物本無情,可遇到多情的人兒,無情的景物也有了感情。天邊的雲彩也似有留人之意,卻始終留不住作者離去的腳步,只能眼睜睜看他離開,無盡的離別之情盡在這雲彩中顯現。景已如此,人何以堪?」
你瞧,這就是「詩歌三美」中的「繪畫美」。
四、總結全詩
今天我們學習了這首現代詩,歸納一下是從哪些層面上賞析詩的呢?
1)從詩歌的意象入手賞析詩歌 (意象是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
選取了:雲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
這些意象的選擇有什麼作用?
選取雲彩等自然景物,這就避開了人間煙火,造出一種清新感。同時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對康河的永久的戀情
2)從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詩歌
《再別康橋》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繪畫美,音樂美, 建築美。
本課我們從詩歌的意象,詩歌的形式入手賞析現代詩歌,同學們要學會這兩種鑒賞新詩的方法。

Ⅶ 語文高一上冊《再別康橋》知識點

《再別康橋》是高一上冊里的一篇課文,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人教版語文高一上冊《再別康橋》知識點,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志摩其人及寫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筆名雲中鶴、南湖、詩哲。1918年赴美留學,1920年赴英國,就讀於劍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過了一段美好的留學時光

《再別康橋》這首詩,較為典型地表現了徐志摩詩歌的風格。 詩歌記下了詩人1928年秋重到英國、再別康橋的情感體驗,表現了一種含著淡淡憂愁的離情別緒。康橋,即劍橋,英國著名劍橋大學所在地。康橋的一切,早就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別了,千縷柔情、萬種感觸湧上心頭。康河的水,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於是便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徐志摩作品

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游》

散文集:《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

小說散文集:《輪盤》

戲劇:《卞昆岡》(與陸小曼合寫)

日記:《愛眉小札》、《志摩日記》

譯著:《曼殊斐爾小說集》

二、詩歌內容:

①本文在意象的選擇上獨具特色,分別是:雲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輝等自然景物。

②意象的選擇有什麼作用?

明確:詩人告別康橋時,避開送行的人,周圍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等平常物象,而選取雲彩等自然景物,這就避開了人間煙火,造出一種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陽中的新娘,這樣就把無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動,溫潤可人。柳樹倒映在康河裡的情景,浸透了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夕陽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層嫵媚的金黃色。那金色的枝條隨風輕輕搖擺,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麗的新娘。這波光里的艷影,在水中盪漾,也在詩人的心頭盪漾。景中見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選擇也如此。綠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搖,彷彿在向詩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歸來,水波與星光交相輝映,所以詩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輝斑斕里放歌」。詩人的快樂通過恰當的意象選擇達到了頂點。這正是本詩意象選擇的獨具特色之處

三、《再別康橋》賞析

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繪畫美,音樂美, 建築美

1、 繪畫美,是指詩的語言多選用有色彩的詞語。全詩中選用了「雲彩,金柳,夕陽,波光,艷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詞語,給讀者視覺上的色彩想像,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康橋的一片深情。全詩共七節,幾乎每一節都包含一個可以畫得出的畫面。如向西天的雲彩輕輕招手作別,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裡搖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搖著似乎有話對詩人說……作者通過動作性很強的詞語,如「招手」&ldquo,高中政治;盪漾」「招搖」「揉碎」「漫溯」「揮一揮」等,使每一幅畫都富有流動的畫面美,給人以立體感。

2、音樂美,是對詩歌的音節而言,朗朗上口,錯落有致,都是音樂美的表現。

A, 押韻,韻腳為:來,彩;娘,漾;搖,草;虹,夢;溯,歌;簫,橋;來,彩。

B, 音節和諧,節奏感強。

C, 回環復沓。首節和末節,語意相似,節奏相同,構成回環呼應的結構形式。

3、建築美,是節的勻稱和句的整齊。《再別康橋》共七節,每節兩句,單行和雙行錯開一格排列,無論從排列上,還是從字數上看,也都整齊劃一,給人以美感。

Ⅷ 《再別康橋》是幾年級的課程

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中國現代詩
三首》的第一首詩歌《再別康橋》

閱讀全文

與再別康橋是語文書哪個年級的課文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