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改進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

如何改進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

發布時間:2022-12-27 19:11:17

㈠ 談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策略

談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策略

摘要:古詩作為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其審美情趣、提高其 語文 素養的重要手段,在小學 語文 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教學策略應體現其新理念和新方法。在教學中應重視古詩“背景”的價值,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詩境;加強朗讀教學,培養學生語感;創設情境,多向體驗、感悟;多元解讀,尊重個性化理解,大膽創造。
關鍵詞:體會 朗讀 體驗 感悟

《 語文 課程標准》對古詩詞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第一學段讓兒童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第二學段中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在第三學段中則要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古詩作為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其審美情趣、提高其 語文 素養的重要手段,在小學 語文 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教學策略應體現其新理念和新方法。
一、重視古詩“背景”的價值,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詩境
任何一首古詩,都有及其豐富的“背景”資源:詩人的生活經歷與創作歷程;與古詩密切相關的創作故事;古詩涉及的相關典故、傳說;詩人的相關詩作;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詩人的創作風格等等。如果聯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詩人。教師應引導學生全面系統地了解了古詩的“背景”,體驗古詩的內容、情感、思想。學生才能夠真正地走進古詩中去,去領略古詩所表達的奇妙意境。
如《江雪》一詩,詩人柳宗元通過自己的所見,展示了一位老翁在寂靜、凄涼的寒江上獨釣的情景。詩人為什麼寫一個老翁在這樣的季節、這樣的地方垂釣呢?其中的感情,學生很難一下子領悟出來。這時就應該讓學生去搜集、查詢作者的有關資料,讓學生搞清楚這首詩的寫作背景,了解柳宗元是巧妙地表達自己被貶後的那種失意寂寞的情懷和不願與當權者同流合污的思想。
二、加強朗讀教學,培養學生語感
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詩教學中要採取范讀、獨自朗讀、加手勢吟誦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讀多了自然成誦,從而也就能夠更好地體會古詩的意義和感情,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有教師對朗讀的指導策略進行了研究,認為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初步感受詩意的朗讀。這一階段應讓學生把古詩讀通讀順的基礎上,通過查閱資料,了解詩人,理解注釋,想像畫面來要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在初讀時就使學生的感情有所定向,有利於理解詩意。第二階段,加深理解詩意的朗讀。這階段的朗讀要設置一些問題或引導學生發現一些問題,再與分析相結合,在朗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讀鞏固。
三、創設情境,多向體驗、感悟
“情境教學是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境聯系起來,使學生身處具體場境中,通過各種感官吸收信息,從而獲得生動的形象,豐富具體的知識,激發真的情思,學到活的語言,充分發揮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的協同作用,提高學習效果。”在古詩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可以使學生獲得更感性的認識。
(一)直觀展示古詩的意境。小學生年齡較小,抽象思維能力較弱,要使學生領會詩的意境,教師在教法上應特別注意直觀教學,運用語言、教具直觀,啟發學生想像。憑借豐富的想像,用誇張、對比等手法,創造出生動感人藝術畫面,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是詩歌的一個重要特徵。例如,古詩教學中可以讓學生依據詩意作畫,可以由教師進行深情的范讀,並配合古典名畫和名曲來激發情感,營造氣氛,還可以欣賞現代作曲家的演繹的古詩詞樂曲及詩朗誦來激發情趣,幫助學生去體會古詩中的詩情畫意。
(二)發揮想像,引導聯想。一是發揮想像。“想像是對過去經驗和已有的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構成新的意象和觀念的心理過程。”詩重想像,沒有感情就沒有藝術,沒有想像就沒有審美。古詩往往配有插圖,可以通過給插圖補充內容的形式,讓學生的想像與文本、與生活鏈接,勾畫出更豐富的形象。比如《春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想像來填補“空白”。想像作者的動作:睜開惺松的雙眼,伸個懶腰,走到窗前,推開窗戶;想像作者看到、聽到的情景:花瓣飄落,小鳥鳴叫,空氣清新宜人;想像作者的內心活動:昨夜一場風雨,打落了這么多花瓣,多麼可惜啊!
四、多元解讀,尊重個性化理解,大膽創造
(一)改寫。
小學階段的古詩,大多是寫景敘事之作,只要稍稍想像,都可以將其改寫,或景物片段,或故事小品,如教學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時可以讓學生將彩雲、江流、船行的變化以及猿猴在山上的生動情景加以描寫,將一幅長江三峽的美景躍然紙上,《贈汪倫》、《望廬山瀑布》等都可以這樣做,這實際上是由讀到寫的轉換,這對習作能力的提高有著現實意義。
(二)拓展學習。
《 語文 課程標准》指出:“ 語文 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古詩教學不能就詩教詩,教師要把 語文 課堂的觸角伸向更廣闊的天地,也就是學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學生一道開發和生成開放、富有活力的 語文 課程。如教學《示兒》一詩時,古詩學習完了,大部分學生心存“詩人陸游盼望祖國統一的心願是否實現了”的疑問。可以把這首詩的後幾句告訴給學生:“床頭孤劍空有聲,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發愁蒙蒙,干戈已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三)課前一分鍾講話。可以利用“課前一分鍾講話”的時間讓學生交流、介紹課外所讀的古詩,通過查閱圖書、上網查詢等方式解讀詩句內容,幫助自己“胸有成竹”,從而得以上台表達出對詩句含義的理解,達到“自圓其說”。這樣,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古詩的自主性,而且延伸拓展,加大閱讀量,真正把我們民族優秀文化的精華深植於兒童的腦海,日積月累,聚沙成塔,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古詩教學中,不斷提高 語文 素養和閱讀寫作的能力。活動創新領略意境
其實詩歌教學形式也並非一成不變的,教師應當在實踐當中不斷的思考、創新,通過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做向導,學生自然學習起來格外帶勁。我在教學當中嘗試過如下做法:
①畫詩。小學階段的孩子對畫畫特別有興趣。我們在教學之後讓學生把自己所想用具體的圖畫表現出來,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古詩的意境。同時教師也可通過這種形式了解學生是否准確把握古詩意境。如《登鸛雀樓》,讓學生通過群山、大河、落日、高樓、色彩的對比在畫面的鋪陳,感受畫面的壯闊雄渾,心曠神怡,這也比簡單的讀寫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②演詩。古詩詞語言凝練,其中故事情節強、人物形象豐富的古詩特別適合表演。如《憫農》,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通過扮演農民耕種的情形,促進學生對詩歌的理解,也容易加深了內心體驗。又如在《回鄉偶書》中,在學生想像畫面之後,老師請一個學生做詩人賀知章,又請幾個同學做村上的孩子表演當時的情形,這樣就促使孩子帶著角色轉換的真切感受理解課文,對課文中的角色必然產生親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內心體驗。另一方面,由於表演的形式,不僅使課文所描述的形象直接作用於同學的感官,而且罩上了情感的色彩。
③寫詩。古詩詞語言高度凝練,而且是一種十分優美的語言,教師也可嘗試讓學生將古詩改寫成意境優美的現代文。如《贈汪倫》,有個學生就是這樣改寫的:春暖花開的長江兩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散發著芬芳,滾滾的波浪向東流去,一葉扁舟在長江渡口將要遠行。突然岸上傳來了嘹亮的歌聲,詩人走出船一看,原來是汪倫一路踏歌而來。他們四目相對,無限深情。船即將遠行,船頭的詩人怎麼也不肯進艙,一次次抱拳施禮,岸邊的送行人更是依依不捨,舉起手臂不知揮動了多長時間。這樣美妙的想像融入了學生對美的理解。
④用詩。教學之後,教師可積極引導學生細細品味詩文中的絕妙佳句。創設恰當的語境,合理地運用詩句,化消極積累為積極積累。
如:“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是啊,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我們的日子呢,卻是一去不復返。不住祝今天,永遠期盼著明天,幸運會向你招手嗎?
春雨時,我們吟: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冬雪時,我們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另外平常的生活當中教師也可組織合適當的詩詞主題活動,帶領學生更廣泛的接觸詩歌、積累詩歌。
總而言之,詩歌在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思維品質、文化品味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在進行古詩中的教學中,教師情真,才能以情動情,教師心熱,才能點燃智慧的火花,教師意遠,才能在學生面前開拓其思路,兒童的思維處於表象思維階段。以上所述幾點,不是完全獨立的,都是交叉的,相互聯系的。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當多管齊下,真正提高詩歌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的古詩文素養,才是真正實現詩歌的素質教育。

;

㈡ 如何做好小學語文古詩教學

一、學習古詩文要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收入了70多首膾炙人口的古詩,要想讓學生領會其中的含義,在教學這些古詩時就要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才能更好地理解詩情蘊意.例如教學《詠柳》一詩,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想像:當春天到來之際,你行走在路上,一定會感受到嚴冬過後,大自然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你看那河堤上,道路旁,原本光禿禿的柳樹,這時是不是有了變化?它變得怎樣了?在學生想像之後,老師就可以提問他們想像的情景,然後就導入詩文,指導他們朗讀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將詩文與他們想像的情景聯系起來,讓學生明白這首詩看似對柳樹輕描淡寫,實則蘊含著作者很巧妙的筆法.全詩對樹乾和樹枝樹葉的贊頌,即對柳樹的贊頌,雖然沒有一個柳字,但是人們可以通過他描寫的萬條垂下綠絲絛和細葉這些柳的特徵的描寫.推測出作者寫的就是柳.原本光禿禿的柳樹現在發生了這樣的變化是因為什麼呢?當然是春風了,春天來了,春風吹綠了大地,作者贊詠春風中的柳樹,其實就是贊詠了春風.這棵樹是這樣,其他的樹不是也一樣抽枝發芽、綠葉成蔭嗎?所以,這首詩的主旨是贊頌春風吹得樹兒綠,給大地帶來了無限生機.
二、音樂畫畫配合,創設意境
古詩文富有韻律、節奏,誦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受孩子們的喜愛.配樂朗誦詩是一種創設意境,讓學生進入到詩的境遇中去的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它可以啟發學生思維,發揮學生想像,加深學生對詩意、詩境的理解.如教學岳飛寫的《滿江紅》,通過反復的配樂誦讀、歌唱,能讓學生體會詩句的豪邁風格,闊大境界,語言的粗獷有力,氣氛的雄偉悲壯.教學張志和的《漁歌子》,反復的配樂誦讀,能讓學生體會詩句清新自然的風格,語言的明白如話,感受到漁人於斜風細雨中那種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教師在進行配樂朗誦時,要適時地指導學生體會聲音的抑揚頓挫,高低起伏,高亢與低沉所表達的情緒與效果.在古詩文中,詩與畫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古詩文的教學,還應注重把詩畫樂融為一體,讓學生感受古詩的意境美.
三、趣味訓練,培養詩興
學習古詩文,還要注重富有情趣的訓練,這樣,才能使學生學起來興趣盎然.
1、巧設情境問題讓學生填寫詩句.如,問學生當我們浪費糧食時,媽媽常用( )這句詩來教導我們,你能寫出男一首《憫農》嗎?當我們在外地過年時,常常引用唐代詩人王維在《 》中的( )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當我們回憶起母愛,要報答母親的深恩時,我們會很自然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孟郊的《 》中的詩句( ).有時候,我們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這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宋代詩人蘇軾的《 》中的詩句()說明了這個問題.
2、按要求寫詩句.一是要求學生分別寫出描寫春、夏、秋、冬的詩各一句.如描寫春天的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描寫夏天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寫秋天的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描寫冬天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二是要求學生寫出帶有紅、橙、黃、綠、青、藍、紫字的詩各一句.三是寫出帶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等數字的詩句.四是要求學生在詩句中填入花名.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 )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 )別樣紅,竹外( )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等等.
3、設計一些文學史常識的回答,如唐代詩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國文壇合稱為( ),其中,李白被稱為( ),杜甫被稱為( ),杜甫生平第一快詩是《 》,抒發了( ).
4、讓學生學寫對聯,感受成功的快樂.如我出上聯鳥語花香添美景,學生就饒有興味地對出下聯風和日麗慶新春或風和日麗迎新年.其他的訓練還有很多,如:讀一讀山海關外孟姜女廟的這副對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這個訓練讓學生明白漢字的一字多音,漢語的停頓以及語序等都能使我們的表達更豐富更靈活.
四、運用故事,點燃詩心
小學生很喜歡聽故事,教學古詩文時,可以插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以此來點燃學生的詩心.
特別是講一些與此有關的奇聞軼事,學生就會更感興趣.如賈島推敲的故事,是用僧推月下門好呢,還是僧敲月下門好呢?體現了古人對提字煉句的注重.王安石寫《泊船瓜洲》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的提煉.還有曹植七步成詩的故事,駱賓王詠鵝的故事,王冕喜畫墨梅,寫詩詠墨梅的故事等等.這些故事使學生增強對古詩文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就更能學好古詩文了.
五、課外拓展,積累詩文
古詩文是思想的精華,智慧的源泉,是古人用心靈中流淌出的動聽的樂章、描繪的迷人的畫卷.除了學完課本中的詩文,還應向學生推薦相關的詩書讓他們課外誦讀.學生通過課外誦讀,展開聯想和想像,品味詩文的語言,步入詩文的境界,就會得到很多課外的積累.學生一旦有了大量的課外的誦讀與積累,反過來,就會大大地促進我們語文的教學.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化,絢麗多姿.特別是我國的古詩,更是我國語言中的珍寶,藝海的奇葩,是民族文化精華的積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寶藏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傳承和弘揚偉大的民族文化是我們共同的職責.在教學小學古詩文,我體會到,要讓學生喜歡和學好古詩文,以上就是我個人總結的經驗.

㈢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反復誦讀,品味古詩的語言美
誦讀是傳統語言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強調誦讀的重要性。朱熹在《訓學齋規》中說道:「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讀,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在低年級古詩教學中,教師要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在反復誦讀中培養語感、理解內容,提高閱讀能力。初學一首古詩,教師應要求學生先自己預習,參照拼音正確流利的朗讀古詩,不讀錯,不丟字,不加字,這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可以鞏固漢語拼音。課堂上,教師可以選出幾名同學大聲朗讀,讓其他同學當裁判,評一評,議一議,看誰朗讀得最好,誰朗讀時存在哪些問題。教師要聲情並茂地為學生示範朗讀,讓學生跟讀,注意古詩的停頓和節奏,讀出感情,讀出古詩的韻律美。教師還可以通過分組朗讀、配樂朗讀的等方式組織學生進行朗讀比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二、學會欣賞,領悟古詩的意境深
學習古詩時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感知和領悟古詩的深邃意境,這樣的學習方式才會使學生深深地愛上語文這門基礎學科,進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
1.巧用插圖感受情境。在教學《山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書中的插圖,彎彎曲曲的山路上,一輛馬車停在路旁,詩人坐在路邊的石頭上,欣賞著漫山遍野的楓葉。讓學生通過插圖加深對古詩的理解。

㈣ 古詩詞教學的不足之處及改進方法

古代詩詞因其具有的獨特語言美、格律美、意境美、音樂美、形象美等諸多優點,成為我們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部分。

1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

從當下的教學現狀來看,我們的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存在著教師片面看重學生們的語文考試成績,對於古詩詞的深入剖析與理解通常不甚重視。再就是,片面的要求學生們進行古詩詞的背誦,對於學生的理解與掌握不太注重。正是由於這樣的教學現狀,使我們的學生不能真正理解、體會古代詩詞的意義,得到古詩詞的感染與熏陶,體味不到古代詩詞的美感與樂趣,以及其真正的文學內涵與意義,從而使得學生產生畏難與恐學心理,難以對古代詩詞形成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2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改進措施

古代詩詞的教學在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具有著不可或缺的教學作用,有著較大的教學比重,更是我們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因針對教學中所存在的現狀問題,科學合理的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彌補缺陷、完善教學、促進提高。

2.1 導入情境,引導學生們深入感受。

古代詩詞往往是情景交融的文學精練作品,所以在學習古代詩詞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為學生們講清楚詩詞創作的背景與原由,為學生們通過敘述、多媒體再現等教學手段創造一個符合詩詞意境的情景,從而使學生們學習起來可以更加符合其身心接受特點,可以使他們深入體會並感受、領悟當時的創作情景,進而真實深切的感受到古代詩詞當中所蘊含的意象與意境,使學生們在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當中感悟到作者的心境與思想情感。所以,在學習古詩詞時,課前的情境導入不僅需要而且必要。

2.2 朗誦欣賞與背誦理解有效結合

小學時期的學生,由於他們的思維尚處在發展完善的階段,而且在這個階段他們的記憶力也是最強、最好的。因此,在小學語文的古詩詞教學當中,我們就要充分利用學生們的這一學習特徵,強化他們對於古詩詞的賞析朗讀與理解背誦。使他們在欣賞朗誦古詩詞的過程當中充分融入自己的體會與情感,深入去把握作者的思想與情境,體會作者的創作心態,從而有效去深化理解、強化感悟和體會,學習掌握古代詩詞的內涵與精華。當然,在教學當中,教師不能單純片面的要求學生們背誦,而是要注重學生們的古詩詞積累,通過背誦這一有效方式來拓充學生們的古詩詞積累量。這樣,使學生們在朗誦欣賞、背誦理解的過程當中,學習到古代詩詞的語言與文字知識,了解到作者的思想活動與情感體現,掌握到古代詩詞的創作規律與特徵。

2.3 引發學生們充分展開聯想與相象

古代詩詞是凝練語言藝術的突出代表,更是我國古代文學含蓄美的一種良好體現,其以精練的寥寥數語表現著豐富的情象與思想內容,營造著生動形象的氛圍與情境,使讀者產生強烈的思想共鳴與生發無限的遐想。所以,在小學語文的古代詩詞教學當中,教師應著重對古代詩詞的意境與學生們的理解進行強化與重視。在此其間,教師可以讓學生進入創作角色,充分激發學生們的想像力,使學生們展開聯想,獲得閱讀欣賞的收獲與進行二次創作體現的滿足。例如,在學習孟效的《登科後》一詩時,就可以著重帶領學生們對其「春風得意馬蹄疾」這一景象進行聯想與想像進行展開。為什麼會有「春風」,為什麼會「得意」,為什麼會「馬蹄疾」,這些欣然愉悅的內容來源是什麼?原因是什麼?又表現著作者怎樣的一種心理狀態與思想感情?能不能用其他的語言來代替,表現的效果能達到這句詩的表現效果嗎?等等這樣的引導,使學生們生發想像、開拓思維、增進表達,吟誦詩句,深入領會到詩句所蘊含的深切意蘊與含蓄充盈的思想情感,品味到古代詩詞的文字意味與佳句風流,更為學生們的學習與寫作提供良好的範例與素材。

2.4 緊密聯系生活,適時引用表現。

這些古代詩詞的創作來源於作者的現實生活,表現著作者的真情實感。所以,在我們的小學古代詩詞教學當中,我們教師就要充分將詩詞學習與學生們的實際生活進行有機的結合與聯系,使學生們對古代詩詞的學習充滿著興趣與求知的慾望。例如在學習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這一著詩時,我們通過詩句了解到,「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詩人為什麼這么寫,又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學生們並不甚了解,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詩詞講解的過程當中,緊密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們明白山地氣候與平原氣候的差異和不同,使學生們知道自然當中氣溫會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出現遞減的現象。通常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的時候,氣溫會下降0.6℃左右。正是因為廬山大林寺的海拔高度處於1 100~1 200米之間,所以其溫度會比當時的九江平地溫度低6℃左右,也就是說,桃花開放的時間要晚一個月左右,從而使學生們真正的理解到「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真正意象。

3 結語

小學古代詩詞的學習不僅在課上,更在課外。因為教材當中所包含的古代詩詞是很有限的,所以,我們作為語文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們精選一些課外的內容,來促進他們的古代詩詞學習與擴充,使他們在閱讀與學習的過程當中,可以更好的增化理解能力、賞析能力,從而促進其古詩詞文化知識的掌握與了解,拓展視野,強化語言風格的感受能力,增強詩詞解析能力與創造寫作能力。

㈤ 淺談如何有效進行古詩文教學

古詩文,在中華文化的閬苑裡,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作為中國人,我們與生俱來就流淌著中華文明的血脈,在成長的過程中,耳濡目染經典詩文,並始終以此為傲,每個炎黃子孫都應該親身走進古詩文,觸摸來自遙遠時空的靈魂與情愫。然而,作為孩子,她到底能理解多少,能領悟多少?作為教師,我們又如何來實現《課標》的要求呢? 

我在日常教學古詩中總結出來的幾點方法,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粗淺地談談古詩文教學課堂。

一.充分了解背景,知人論世

1、注重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狀況。

任何詩詞總是不同程度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反映出一定社會的狀況,詩詞作品中大多具有豐富深刻的社會內容,優秀的文學作品一定包含了作者深厚的感情或者獨到的領悟,又或者包含了深刻的社會內容,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有助於學生走近作者的內心世界,與作者談心,細品一個人,才能更好地理解此人詩詞中的內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注重作者的題材和創作風格。

無數的古詩文創作者,像滿天的星斗一般,璀璨奪目,他們的寫作題材非常廣泛,從自然現象、政治動態、勞動生活、社會風習,直到個人感受,都逃不過詩人敏銳的目光。每個作者的創作風格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時期都有自己的創作風格,把握住了每一時期作者的創作風格,加以每一時期此人的佳作賞讀,等於添了把打開古詩詞鑒賞方便之門的鑰匙,讓我們心中多了些底氣,胸存有「成竹」,同時也達到了以鑒賞一首詩文打通一束詩文的效果。

二.勤誦讀,多吟詠,提高古詩文旳語感。

古詩文是非常講究音韻的,通過朗讀不僅可以體會古詩文的音韻之美,通過朗讀,詩文中蘊含的情感也自然而然瞭然於胸,如此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而然也就提起來了。「讀」字當頭,可以激發興趣。讀,學習文言文第一大法。初中生初識文言文,沒有文言語感,文字生疏,且無停頓斷句常識,將文言文視作是「天書」,深奧難懂,使他們望而生畏。因此要學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讀」字擺在首位。

讀法多多,可以讀集體讀、分組讀、個人讀、誦讀、默讀等,但在教學中范讀、默讀、朗讀、齊讀角色讀是必不可少的。課文讀多了,讀熟了,就能理解大意。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多積累,勤朗讀,多吟詠,熟背誦,用你內心最真實的聲音吟詠詩文,特別是名篇積累知識,學以致用,也能引導學生充分運用於寫作之中。

三.抓住文眼與詩眼,品味鑒賞情感

感情是詩的生命,詩歌以抒發真實的,帶有普遍性情感為主要特徵的。詩人描寫的人、事、物、景時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樂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張,所以我們要重視古詩的思想感情分析,分析它的思鄉懷人,離愁別緒,憂國傷時,寄情山水等感情,詩文中表達這些情感的哪些句子讓你很有感觸,說說你的理由。具體該如何做呢?就應該有必要抓詩眼知感情了,即抓詩的意象;抓住詩中的重要字詞句和重要章節,主要指詩歌中富有表現力的妙詞佳句。這些詞句最能引發讀者情思,餘味無窮,又往往在全篇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學習《虞美人》,把握一個「愁」字,這「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汪洋恣肆,無窮無盡,學生就可以去體會李煜的亡國之痛對這些關鍵詞句的反復品味。另外可以指導學生請用筆寫下一段鑒賞性的文字:可以給出怎樣開頭的示例,學生也能用文字梳理對古詩詞詩句的理解和情感的賞析。

四.運用生動教法,靈活教學。

單一的教法既僵化了教師的思想,又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扼殺了學生的活躍思想,很容易造成教學上的「死氣沉沉」,教師應根據教材上的不同特點,採取不同教法:。如學習《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賞析,談談現在歌星們演繹的好不好;比較「僧敲月下門」和「僧推月下門」哪句好;比一比描繪西湖的詩誰收集得多,說說你最喜歡哪一首(句);教諸葛亮的《出師表》時,可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感受文章字里行間辭情懇切、盼後主發憤圖強的憂國之情,體會諸葛亮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教學《唐雎不辱使命》時通過分角色讀,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高超的外交辭令,超人的膽量和深明大義,不辱使命的鮮明形象等等。這些富有挑戰性的古詩文學習形式使學生的思維空間得以拓展,潛能得以發揮,個性得以張揚,也讓課堂和詩詞都煥發出了生機活力。只有這樣,教師生動靈活教學,學生也會隨之而「活」起來的。

值得注意的是,古詩詞的形象世界裡,語言環境不等同於一般作品「上下文」的簡單結構,而是一個由形象互相滲透著情感的立體式多維空間存在。所以教師還應點撥學生認真思考,抓思維方式,從多角度、多方向伸展思維觸角,讓學生順利地把握住詩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吃透那些看似平淡,實則意味深永的普通詞句。像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詞句均通俗易懂,正像王國維說得:「一切景語皆情語。」一片自然的景色,便是一個心靈的世界。只有把每一個意象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到集中細細品味,才能讓學生越發感到詩人的心境,更能從整體上肯定、強化詩的意境。

五.培養自學預習習慣,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古詩文雖較現代文難懂些,但現行教材所節選的內容通常是比較淺顯的,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自學,自己解決一些問題。學生的潛能是無可限量的,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與能力,發揮其學習的主體作用。

為了書里的展開後面的學習任務,學生必須比以往要更加認真的對將要進行的古詩文進行有針對性的預習。預習的主要任務包括字詞、誦讀。具體的來說,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應該利用工具書或者討論解決古詩文中的字詞的讀音、釋義問題,為進一步閱讀打下基礎。接下來反復朗讀古詩文,達到熟練地程度。也就是能夠基本准確地劃分出朗讀的音節,能夠准確滴確定朗讀的重音,流利地朗讀。學有餘力的學生最好在上課前進行自測,有針對性地提出個性化的重點難帶你問題上課時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當學生能對所學內容作出較恰當的理解時,教師應充分肯定,使學生嘗到自學的甜頭,從而提高興趣,樹立學習的信心。

六. 其他注意點

在教學時間方面,時間要用在刀刃上。衡量一堂課的教學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學時間,即在教與學活動過程中學生學習知識、習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認識真正起作用的時間。因此每一節課的任務不宜過多。一篇課文要講的東西很多,要根據學情進行取捨,有重點地進行講解引導,以期在最短的時間里,把握並消化重要的知識點。所謂的重點一般意義上就是常考點以及一些新近出來的考點。把握住考點,課堂就有了方向。因此,教師要想讓自己的課堂成為效率課堂就必須熟悉考綱考點,認真把握。

在教學內容方面,內容要講到點子上,語文古詩文教學教學要主則詳,次則略,不可平均用力。需要背誦的篇目如《木蘭詩》、《觀滄海》《次北固山下》重點在與背誦和默寫,所以上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朗讀,知道熟讀成誦。沒有必要非得進行「作者介紹、時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這種八股味很濃的程式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這樣一來不僅完成了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古詩文素養。

另外,古詩文教學可以汲取古詩有益精髓,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古詩文不僅體現詩人對社會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認識,更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思想結晶。它能讓學生珍惜新生活,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以及思鄉惜友之情,同時教給學生闡事明理,為人處世之道,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還可以培養學生在音樂、建築、繪畫等方面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古詩文學習不論是對學生的語文能力的培養,還是對其他方面的培養都有積極的意義。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進行古詩文教學中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指導,使學生能夠充分領悟古詩的意境。

總之,在文言文教學中,應將老師良好的教法和學生有效的學法二者的有機統一結合,牢記要以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意識,不斷地改進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願學、會學、樂學,從而使我們的古詩文教學走出枯燥無味的教學模式。早在兩千年前 ,中國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就曾經說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也曾說過 :「激發學生的最好方法之一,乃是激發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可見 ,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古詩文的興趣 ,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慾望 ,從而真正體味到好學之樂,所以,要激發學生學習古詩文的熱情,必須在教法上和學生有效的學上下功夫。

㈥ 小學語文古詩怎樣教學

古詩教學在小學階段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那麼小學語文古詩怎樣教學?一起來跟我了解下吧。

小學語文古詩怎樣教學

一、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及,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 正如《老子》中所說的這句話,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就是教給學生們打開古詩寶庫的鑰匙。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1、析詩題與知詩人:分析詩歌題目,了解作者寫作風格及創作背景。這對掌握所學古詩基調,了解所學古詩內容,體悟所學古詩情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是學好一首古詩的基石。

2、讀詩文與曉詩意:通過學生預習,能夠讀通詩文,在此基礎上,能夠讀出古詩的韻律美和音樂美。通過結合注釋、查字典等方法了解古詩中重點字詞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二者是相互交融的,讀詩文是了解詩意的重要方法,曉詩意能促發學生更好地讀詩文,不能將這兩點割裂開來。

3、入詩境與誦詩情:在理解了古詩意思之後,教師就要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及年級班級特點運用恰當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們進入詩歌的情境。

二、把握好詩人的思想感情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小學是學習語文的基礎階段,必須切實打好聽、說、讀、寫的基礎,加強思想教育,發展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編入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都是從孩子的身心發展的特點出發編選的。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歌頌祖國大好河山和美麗風光的;2、描寫自然景物和吟詠天成之美的。如駱賓王的《鵝》。其中“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一句,寥寥幾字將鵝的外貌、優雅的在水中游動的身姿描繪得栩栩如生,從而從小培養孩子熱愛小動物的品質;3、歌頌勞動和勞動人民的;4、抒發愛國主義情感和親情、友情、鄉情的,如:李白的《贈汪倫》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表達了詩人與朋友之間的深厚感情,這些古詩的教學,可以從小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和熱愛親人、朋友的健康情感。

三、讀懂詩句,讓學生品味語言美

品味語言,首先讀懂詩句。古詩語言精練、含蓄、優美,教師應抓住重點字、詞,讓學生讀准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引導學生理解語言,了解大意。如白居易的《憶江南》這首詩,學生通過“日出”、“江花”、“江水”這幾個詞的理解,很快學生就能把握到:平靜的江水,美麗的江邊景色,使人既感到胸襟開闊,真的江山如畫!課文將學生帶進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與作者一起進行了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去體會作者對祖國山山水水的熱愛之情,用日出的景色將畫面覆蓋,形成渾然一體的悠閑的意境。在教學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咬文嚼字,認真推敲,體會詩人練字遣詞的技巧。同時,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古詩學法,講中有導,導中有練,啟發學生悟法用法。

四、學古詩要“讀、背、寫、畫”結合

古人讀書從小就要背誦幾百篇文章,這是古人幾千年來學習漢語的經驗。三國時代有一個董遇,他有一句有名的話,叫做“讀書百遍,而義自見”,這是古人信奉的讀書法。杜甫有兩句有名的詩,叫做“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意思是書讀得多了,自然寫得出好詩文。這是古人信奉的作文法。那麼,背誦古詩有哪些方法?

1、引領法。有些背下來的詩,突然想不起來,這時,教師或同學提示一下領頭的字、詞、句,他就能很快地接下來。

2、熟讀成誦法。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盡量使多種感官參與,朗讀過程耳、腦、口、眼協調活動,琅琅出聲地讀,讀多了,自然就背下來了。

3、提問法。教師根據各學段的學生特點以及詩的內容,用提問的方式,幫學生記憶。

小學語文如何理解詞語語境

一、依託文本,豐富詞語內涵

引導學生對詞語理解、感悟時,不能僅僅停留於表層內容、意思的理解,而要依託文本,將詞語納入文本的具體語境進行品味推敲,感悟詞語潛在的、隱含的深層意思,領略作者的精妙用意。如教學《灰雀》(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結尾處“第二天,列寧來到白樺樹下,果然又看到那隻灰雀歡蹦亂跳地在枝頭歌唱。”中的“歡蹦亂跳”一詞時,我先引導寫生讀讀句子再想一想句子里“歡蹦亂跳”是什麼意思?當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時,我又進一步引導學生在課文里找哪些句子能幫助我們看到那隻歡蹦亂跳的灰雀?

學生便通過朗讀找到了課文第一自然段中說“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這句話就是描寫歡蹦亂跳的灰雀的。我進而追問:哪些詞語能讓你體會到灰雀的“歡蹦亂跳”?學生又通過朗讀這句話找到了“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這幾個詞都是說灰雀在很高興地唱歌跳舞。對“歡蹦亂跳”一詞的理解,我將之放在全文語境中,引領學生通過聯繫上文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與掌握。的確,對文章中關鍵詞句的理解在課文中便有相關的句子可以解釋,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課文整體入手,找到關鍵語句以便理解文章中的關鍵詞句。

二、創設情境,理解詞語含義

語文教學中,創設適當的情境,不但有助於對詞語的理解,而且有趣有效。如教學《爭吵》一課,對“挨”字的理解:教學這部分時,我創設情境,“我“與克萊蒂爭吵後想到父親的話心情怎樣,彼此對對方說“我在外邊等著你”心情怎樣,再引導學生找到“畢竟我心裡有事,老師講的功課我一句也沒有聽進去”這句話想像當時我的心理,這樣一來學生就更容易理解“挨”字的用法:把“我”的猶豫、矛盾、不知該如何面對好友的心理表現的淋漓盡致。

我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特定的語境,讓學生在語境中,通過角色體驗,在生動的言語實踐中真正進入文本世界,詞語所表達的內在意思只需稍加點撥,便能儲存於學生的大腦中。學生不但輕松理解“挨”的意思,還能體會到同學之間友誼的珍貴。在教學《一面五星紅旗》時,“我搖搖頭,吃力地穿上大衣,拿著鮮艷的國旗,趔趔趄趄的向外走去”理解“趔趔趄趄”引導學生想像當時我漂流失事時的處境,身體上傷痕累累,筋疲力盡,飢腸轆轆體力不支的情境。

從而體會到身體歪斜,走路不穩當,東倒西歪的樣子,就叫“趔趔趄趄”。再如,《媽媽的賬單》“過了一會,他懷著一顆怦怦直跳的心,躡手躡腳地走近母親。”理解“躡手躡腳”一詞,我們可讓學生想像小彼得當時羞愧萬分的心理。他的動作一定很輕、很慢,懷著忐忑的心走近媽媽。從中體會到走路時小心謹慎、腳步放得很輕的樣子就叫“躡手躡腳”。

三、鏈接生活,觸摸詞語情感

鏈接生活情境,是指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利用學生生活中有過的經歷和體驗,打通詞語和生活相聯系的通道,喚起學生頭腦中與詞語相關的表象和情感,使詞語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對應,引領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理解詞語。在教學《她是我的朋友》理解“迫在眉睫”這個詞語時,先引導學生想像小女孩當時的處境: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及時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這時我補充了一些人因為失血過多而休克或死去的資料,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體會小姑娘輸血是救命的關鍵,刻不容緩。從而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理解“迫在眉睫”的意思。當學生通過閱讀資料並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詞語的意思,同時也觸摸到詞語所蘊含的獨特情感,並產生全身心的體驗時,詞語的理解便也在學生的個性解讀中被打上了鮮明的烙印。

四、替換詞語,彰顯詞語本義

根據詞語所處的語言環境,把不理解的詞語換成自己理解的詞語,如仍能講得通,符合語言環境的特定意思,那麼這個替換的詞語就可以作為不理解的詞語的解釋。在學習《月球之謎》“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對“”遐想一詞的理解,我引導學生多讀幾遍這段話,邊讀邊想,把“驟然”換一個詞,看是否能講得通,這樣學生會很自然地想到“想像”、“幻想”,問題就解決了。

五、理清脈絡,挖掘詞語蘊含義

依據文章脈絡理解詞義,有些詞語單獨理解頗為費事,如果依據文章脈絡思考,便能順當理解詞義,因為詞義往往就隱含在上下文中。例如,《可貴的沉默》一文中,“孩子們會感受愛了,但這並不夠。我想去尋找蘊藏在他們心靈深處的、他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為珍貴的東西”。”這段話中的“極為珍貴的東西”一詞學生不易理解,如果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學生們先是異口同聲地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爸爸媽媽知道你們的生日在哪一天嗎?”說明學生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再閱讀後面老師提出的問題,可以懂得老師也想通過這一節課讓學生懂得回報父母的愛,因此這“蘊藏在學生心靈深處的、他們還沒有意識到的極為珍貴的東西”的“極為珍貴的東西”就是:老師想讓學生懂得關心父母,回報父母的愛。

㈦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

古詩文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淵源,這些千古美文之所以能夠經過歷史長河的洗滌,流傳下來,且經久而不衰,是因為它們無論在思想上,內容上都堪稱典範,可以使學生在誦讀中受益於千古美文的滋養和熏陶,奠定內涵豐厚的文化底蘊。同時,古詩文在材料的選擇,寫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極有可取之處。從內容和材料上分有敘事的寫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說理的……從寫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誇張寫實……分門別類,各具特色,不盡相同。可見,如果能切實提高古詩文教學的有效性,將使學生獲益頗多。
那麼,究竟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古詩文學習的有效性呢?我根據自己以往的教學體會,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熟讀
對於小學生來說,最基本的要求是自讀時能讀得通順,做到如朱熹先生說的: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其熟讀的目的就是「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1、能讀准字音,對文章的字詞也就能有所掌握。如一詞多義,同一個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它的讀音、意義、用法都不相同。我們可以在熟讀熟記其讀音時記住它的不同用法。如《論語》四則當中,「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前面的「知」讀「zhī」,意思為「知道」,最後一個「知」讀「zhì」,意思為「智慧,聰明」。
2、讀准節奏,疏通詞句。誦讀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古文的句式有其獨特之處,一句話,在哪停頓,往往會影響句子的意思。如果讀錯節奏,就不能正確理解句意,甚至會曲解文意。如何讓學生准確把握節奏?我們一是把不同的停頓標示出來,讓學生對比判斷;二是通過錄音范讀,掌握正確的節奏。
3、模仿練讀,讀出韻味。讀准字音,讀清節奏,只是誦讀的第一步。我們誦讀的目的是讓學生能恰當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樂之情和沉鬱頓挫、奔騰激越的情感。這些情感孕於無聲的語言中,要通過朗讀將其外化,就需要先定出感情基調,再據此指導正確的朗讀方法。教學中,老師正確的范讀非常重要,讓學生注意聽,小聲跟讀,再模仿誦讀,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
首先,注意重音。重音處理得好,才能准確地表情達意。高音顯得響亮,表示興奮、喜悅的感情;低音顯得幽沉,表示肅穆、悲哀的感情。如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重音落在「千帆過」「萬木春」上,為什麼?因為這六字形象地展現出未來的美好,表現一種激昂、樂觀的生活態度。
其次,注意語調。誦讀時,根據內容處理好語調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仿讀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商女」讀得平緩,「不知」開始上升,「亡國恨」達到頂點,」恨」更重。通過模仿,讀出正確的語調,激起心中的憂憤,領會作者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的情感。讀出詩的韻味。
第三,注意節奏。誦讀中的節奏須著眼於全篇。感情歡快的,可用快節奏,感情憂郁的,可用慢節奏。
4、圖文賞讀,掌握思路
一篇文章在誦讀中把握文章的結構,了解作者的思路,才能更好地把握其內涵。學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抓住支撐句,掌握文章的思路,才能加快記憶的速度,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我們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變靜為動,為學生的抽象思維提供形象依據。誦讀時,根據文意、詩意配圖、配樂,讓學生在優美的圖像、音樂中朗讀文章、詩歌,更深刻地領悟文意、詩意。

二、想像
想像是領會的載體,是創新的萌芽,是智慧的火花。教育家吳祖興在《語文教學應重視想像力的培養》一文中指出:在語文學習中,背誦是汲取前人思想語言精華的最基本手段,而想像能使語言文字與情景結合而深深印入人們的腦海,從而大大增強人們的記憶力。像「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落霞與孤鶩起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樣的名言佳句,無不喚起了我們如畫的想像,所以,一經誦讀就永志於心。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想像力是何等的重要。所以,在詩歌誦讀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入情入境地想像是十分必要的,它是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內容,進而使其熟練誦讀的有效手段。那麼,怎樣引導學生進行入情入境地想像呢? .
(一)精心導入,扎實練習面對一首首不解其義的古詩文,如何讓學生去讀懂詩意,我的做法是:引導學生在老師的精講中受啟發,在精講的「導」語中去想像,以達到理解並背誦詩文的目的。比如,在學習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作《山居秋暝》時,為了讓學生在整體上感知詩歌內容,我首先在本課的導語上進行了精心設計,同學們在解題後,我接著說:「這首詩當中的第一句還被引用到廣告中呢!你們也想體味其中的妙處嗎?請同學們自由讀詩文。」這樣,老師通過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給同學們構建出想像的空間,讓同學們在好奇與想像中去閱讀本詩,就會使想像的畫面具體、形象起來。這時,老師在讓學生初讀的基礎上出示詩歌掛圖,使學生把想像的畫面與眼前的畫面相對照,整體感知了詩歌內容。此時,再讓學生進行情景講述,既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及口語表達能力。當孩子們具備了一定的想像能力時還要引導學生在「練」字下工夫,那就是引導學生進行扎扎實實的誦讀實踐。在誦讀活動中,我首先讓善於背誦的同學介紹記憶背誦的經驗。在學生們方法各異的介紹中,我再向同學們做進一步的歸納總結,即:在誦讀一首新詩時,首先要藉助注釋讀懂題目;接著去試讀詩文附註的詩歌大意,初步感知詩意後,再去觀察本詩的插圖,並聯系詩歌大意進行入情入境地想像;最後,在詩意朦朧的想像中熟讀詩文,並在逐漸清晰的再造意境中理解詩意,直至背誦詩文。
當孩子們背誦了較多的詩篇後,鞏固背誦已誦詩文,恢復增強記憶能力,便成為突出問題。那麼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二)輕松游戲,牢固掌握
玩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入情入境地想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詩歌內容,加快背誦的速度,而且還可以促使學生編玩一些別開生面的娛樂游戲,其中的編「謎」猜「謎」游戲,就特別富有情趣。
這里所謂的「謎」,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用語言文字敘述事物的特徵讓人們去猜測的謎語,而是由詩文內容通過想像所構建的簡筆畫面。構建這個畫面自然離不開學生入情入境的想像,他們把依據詩意想像的畫面,以簡筆畫的形式畫在撲克牌大小的卡片上,這就是一個謎語,這叫「觀畫猜詩」,出示這個畫面,讓別人猜想是哪首詩,詩文內容是什麼;還有的在卡片上只寫詩文的其中一句,讓同學猜說詩題和作者,並對出下旬,這叫「詩句接龍」,凡此種種,形式多樣。如,第一種的「觀畫猜詩」,有的學生在卡片上畫了一條小河從兩山中流過,小河上一輪太陽的旁邊畫了一隻帆船,這正是「孤帆一片日邊來」的寫照。如此這般的,同學們把自己精心設計的「撲克牌」放在口袋裡,在課余時間便玩此猜「謎」游戲,他們往往是三五成群,竟相比賽,樂此不疲。這樣,在入情入境的想像中,在輕輕鬆鬆的氣氛里,達到了對所誦詩文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辯論
理越辯越明,思維越辯越開闊。在古詩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適當地引出對立觀點,讓學生各抒己見,以加深對作者觀點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初步培養他們的辯證思維能力。如講李白的《客中行》時,有學生提出,這首詩又稱「客中作」,在他鄉作客,那麼這首詩應當是抒寫鄉愁。馬上有同學提出反對意見,提出:著名的蘭陵美酒,帶著醇厚的香味,又是盛在晶瑩潤澤的玉碗里,看去如琥珀般光艷。詩人面對美酒,心情肯定是愉悅興奮的。是的,通過學生的這一爭論,讓大家更加透徹地明白了詩人雖然身在客中,可是樂而不覺是在他鄉。這首詩充分展現了詩人豪放不羈的個性。通過辯證理解加深了對人物的理解,也培養了辯證思維能力。

四、作文
把古詩文作為材料提供給學生做作文練筆的材料;運用古詩文的寫法和技巧,指導學生作文。最終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綜合能力的目的。
(一)、提供材料,進行練筆
古詩文是我國古代文學的寶貴遺產,它們內容精粹,語言凝煉,意境優美,感情真摯。詩人根據表達的需要,語言高度濃縮,概括,情節跨度較大。具有很強的跳躍性。這就使詩中存在了許多「空白」之處,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合理的想像,把跳躍過的情節補充出來,把濃縮概括的語言具體化,就是一次很好和練筆。
1.拓展外延,多角度練寫。
有些古詩文內容充實,結構完整,人物個性鮮明。這就可以作為對學生作文的有機補充,有選擇地進行練筆。練筆時,為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詩意,教師應將詩的出處、背景,詩人的情感,詳盡地介紹給學生。在學生領悟了詩的內涵之後,讓學生採用多種角度進行練筆,擴寫,改寫,寫讀後感或由一首詩想到的,難忘的一節課等,給學生以發揮想像的自由。學生就會放飛想像,興趣盎然,入詩境,悟講情,出精美的文章來。還有許多詩作,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需要骨針對性地進行練筆。如: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讓學生以《啊,朋友再見》為題,敘述出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岑參的《塞下曲》讓學生以《飛將軍李廣》為題進行寫人文章的訓練。類似這些可以進行練筆的古詩文還有很多,如:《石灰吟》、《回鄉偶書》、《贈汪倫》等。只要悉心指導,許多古詩文都可以拿來讓學生進行整篇文章的練筆。
2.根據需要,有目的練習。
學生的作文水平是不一致的,存在一定的差異,也具有一定的共性。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有步驟、有針對性地進行寫作訓練。這里所說的寫作訓練是根據需要,有選擇地進行片斷訓練。如:《江畔獨步尋花》要求學生根據詩作,描繪出一幅鮮花盛開、彩蝶飛舞、燕語鶯聲的春日江邊美景,對學生進行寫景片斷訓練。古詩文中可以作為片斷訓練的詩作也有很多,像《宿新市徐公店》、《春夜喜雨》、《小池》、《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教師選擇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地片斷訓練,可以使學生的語感不斷加強,詞彙不斷豐富,句子更加通順,條理更加清晰,最終達到熟能生巧,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的目的。
(二)、歸納方法,指導作文
中國的語言文字之根在古詩文經典,這些千古美文是最好的範文。詩作中詩人所運用寫作方法和技巧,直接影響了中國文學的走向。可以說現在寫文章所運用的方法的技巧,就是在古詩文寫作方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認真摸索古詩文的寫作運用規律,歸納古詩文的寫作方法,學習古詩文的寫作技巧可以很好地指導學生的作文。羅列幾個例子加以說明:
1.古詩《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被歷代無數讀者所稱贊,說是千古絕唱。這首詩前四句寫景,勾畫出一幅秋郊夕照旅行圖,意在抒發作者內心的哀愁。但詩中並未直白的敘述作者的愁思,然而一處處景物卻在氣氛上刻畫出一種蒼茫凄涼的意境。從詩作中不難看出作者運用的是通過景物來襯託人物心情的方法。我們將這種寫作方法歸納為寫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景物襯托法。
2.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描述的是詩人在飽受戰亂流離之後,突然聽到勝利消息的狂喜情態。詩中作者通過「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放歌」「縱酒」等動態的描述,使我們從字里行間感受到詩人聽到平叛勝利後的喜悅心情。我們把這種通過動作描寫反映人物情感的寫作方法歸納為描寫人物內心活動的方法――動作暗示法。
3.古詩《詠鵝》作者按從上到下的順序描繪了鵝的形體,從「曲頸」到「白毛」再到「紅掌」,抓住了部位的鮮艷色彩「白毛」「紅掌」,還有神態動作:「歌」「浮」「撥」,把鵝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漂游的樣子寫得活靈活現,十分可愛,是一則描寫小動物外形的很好的範文。通過誦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明白描寫小動物的方法與規律是「按順序,抓特點」寫出它的與眾不同之處。
在摸索中,我們還從古詩文中歸納總結出許許多多實用的寫作方法。在從古詩文提煉方法時,教師必須注意重到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不求面面俱到,達到教學目的即可。這樣長期訓練,既教給了學生寫作的方法,又使學生熟吟古詩文,無形之中提高了學生語言文字的素養。
古詩文教學是一個內涵豐富的體系,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去探究商榷。只要我們去發掘其中的寶藏,踏實的進行訓練,相信學生會從中有所收益。

㈧ 如何進行小學古詩詞教學的幾點體會

古詩詞作為古詩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培養熱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感情的一個重要紐帶。傳統的古詩詞教學往往把教學重點放在字詞句詮釋和翻譯上,致使古詩詞的審美意蘊被分解得支離破碎,使其失去審美價值和感染力。

作為教師的我們都知道古典詩詞雖短,但意境很大,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美育的好題材。其語言精煉優美,具有深刻的意蘊和動人的境界。但是由於古詩詞與現在小學生的距離較遠,又使其成為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因為它的語法、平仄等現在已經不常用了,再加上各個學段學生的認知能力不同,因而,小學階段的古典詩詞教學成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不能生搬硬套,要遵循學生的學習特點,更多的是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下面就如何進行小學古詩詞教學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以讀為本 欣賞背誦

誦讀是我國語文教學的傳統方法之一,對於誦讀的重要性,朱熹《訓學齋規》中說的很明白:「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處於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處於正在發展的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記憶力也最為活躍。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應要求學生加強誦讀、品讀從而達到對古詩詞的識記。教學中讓學生在朗誦古詩詞的同時注入自己的感情,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對加強理解,並真正了解古詩詞的文化。除此之外,我們還應注重學生對於古詩詞的積累,而背誦往往就是學生對於古詩詞積累的最好方法。小學階段的古詩詞,多數是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頭聯、頸聯、尾聯應怎樣讀,需要教師給予很好的指導。我們所做的示範朗誦對學生理解詩詞具有很大的幫助,重視朗誦是詩詞教學的根本。古詩詞都有嚴格的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行雲流水,熟讀不僅達到理解,還可以促進背誦。

二、 多體教學 創設意境

詩歌是藝術創作的結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因此,它需要老師採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使古詩教學豐蘊起來。例如我在執教《小兒垂釣》一詩時,如果僅僅讓學生停留在對詩意的理解,這樣的教學顯然是不到位的,所以我引導學生與作者展開心靈的對話,體會這首別有情趣的七絕。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的那分純真、無限童趣和一些專注。前兩句敘述、描寫,從外形著筆,是實寫。後兩句詩側重神態來寫。此詩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就似一枝清麗的出水芙蓉。我在教學時不失時機地出示作者的有關資料,讓學生搞清楚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無疑於「推波助瀾」,能帶動學生的心靈的律動。這種清新閑逸的感情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是有所體會的。

在教學在教學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一詩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這一句時,我先引導學生根據詩句的意思,想像瀑布飛瀉而下的畫面,再引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從而更好的理解詩句的意境。

三、走出教材 群組學習

課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所謂要創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積極開展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這無異於告訴我們更不能就詩教詩,要和學生一道開發和生成開放、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尤其是小學高年段的學生,他們有了一定的積累後,完全可以跳出教材,進行組詩的教學。例如在學校群文閱讀本專題研討課中,本人針對六年級製作了一節復習的形式的群組詩教學,引導學生對已學的古詩進行題材分類的課例——詠物詩、送別詩、思鄉詩、愛國詩。然後整合對比學習,同中求異,在比較中引導學生發現各類故事的情趣。這樣的整合對比學習,節省了教學中無效的環節,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次較深入的探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典詩詞作為我們偉大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結晶,是我們的寶貴財富。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應該學習,傳承中華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這種熏陶,這種教育應從娃娃抓起。作為中華傳統的古典詩詞,納入小學語文教育重時在教材之中也應根據不同年齡,學段的學生特點,進行合理的編排。而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引導學生發現美、欣賞美,走進詩詞歌賦的王國,享受美感體驗和揮灑才思的愉悅與幸福,是師生共同生成的大課堂,這是最令人歡欣鼓舞的成功的古詩教學。我們要把握好自己學生的特點,選擇科學的方法,或誦讀,或感悟,讓學生在輕鬆快樂中完成古詩詞的學習,提高語文素養。

㈨ 古詩文教學的思考與建議

一、詩歌,情動於心,莫貴乎真

在構成詩歌的各種因素中,情感是首要的決定性因素。高爾基說:「真的詩,往往是心底的詩,往往是心底的歌。」因此,我們可以說,情動於心,莫貴乎真,真情是詩歌的生命。

從詩歌具有抒情性這一點出發,我在引導學生鑒賞詩歌時,啟發學生充分運用想像與聯想,將自己的感情融入詩歌形象中,充分體會詩中所表達的感情,然後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將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表達出來。她在鑒賞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一詩時,引導學生體會出詩中對祖國災難歷史、嚴重現實的哀痛之情,對祖國擺脫苦難、正欲奮飛的歡悅之情,歷經挫折的一代青年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愛國之情。在教學中,我以組為單位,進行了詩歌朗讀比賽,還在教學活動中,設置了「欣賞詩歌名家名作」這一欄目,由學生通過朗讀名人名作,表達出對詩歌中所蘊含的情感的理解。

二、畫意,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宋代《西清詩畫》中說:「丹青吟詠,妙處相資。昔人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者,蓋畫手能狀而詩能言之。」只不過畫是直接呈現形象,而詩是藉助語言文字,使讀者在想像中再造一種立體的,富有色彩的具象。一般來說,一首成功的詩應該是一幅出色的畫。古今詩歌中就有很多這樣的精品。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每一句都是絕好的圖畫。

根據詩中有畫這一特點,我在引導學生鑒賞詩歌時,便啟發其充分聯想與想像,進入詩歌意境,進行藝術的再創造。要求學生創作詩意畫,用畫面來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在教學課堂上設置了「詩情畫意」這一欄目,將學生畫得較好的詩意畫用投影儀投射到大屏幕上展示,同時讓學生做簡短的口頭賞析。其中根據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白居易的《琵琶行》、馬致遠的《秋思》等詩歌所創作的詩意畫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

三、音韻,行雲流水,金聲玉振

詩歌具有音樂性。現代詩人郭小川說:「在語言藝術中,詩歌的音樂性是最強的。」追根溯源,我國早期的詩歌是與音樂、舞蹈三位一體的。後來舞蹈逐漸從詩歌中分離出去,音樂也逐漸獨立,但詩歌與音樂仍然具有一種難解難分的親緣關系,詩歌的語言仍然呈現出音樂美。為了讓學生體會詩歌中的音樂美,我在教學上設置了「如詩如歌」這一欄目,讓學生欣賞宋代詞人姜夔譜曲、填詞的歌曲《揚州慢》,來了解詩歌的情感和意境。此外,我還讓有音樂特長的學生為詩歌配曲、演唱、演奏,讓全體學生合唱蘇東坡的《水調歌頭》等。作為老師,我也積極參與,為學生演唱了毛主席的《沁園春·長沙》等詩歌。詩歌的語言在朗讀時要順口流暢,欣賞時要悅耳動聽,要富有抑揚頓挫、起伏跌宕的韻律美和流暢回環的音樂美。詩歌的音韻和節奏和諧,才能給人以美感。在引導學生鑒賞詩歌時,我要求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詩歌的音韻美,讓學生讀出詩的節奏、韻律、感情和個性。

培根說:「詩歌使人巧慧。」詩歌是美的載體,廣大教師應該在詩歌教學中充分挖掘出作品中美的因素,讓學生充分享受到詩歌中的情感美、理性美、畫面美、音樂美等,從而通過詩歌的學習來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和健康的個性。

總之,詩歌是智慧的結晶,教師應該在詩歌教學中充分拓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增強學生的悟性和靈性,進而全面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㈩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有哪些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教學承載著對我國民族 傳統 文化 的發揚,那麼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有哪些 方法 ?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古詩詞 教學方法 ,供大家參考。

1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

一、了解寫作背景,領會詩境

文學作品是作者將其所處時代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生活合而為一後的體現,所以,不論遇到古詩詞還是現代文學作品,要想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領略其中的文化韻味,必定要考慮作者的寫作背景。如果離開對應的時代來分析作者的作品,即使是名著,最終的解析也會大打折扣。

所以,在為小學生講解古詩詞的時候,教師應先向學生介紹一下作者的生平、經歷以及所處時代的概貌等,讓學生在了解作者的同時,來體會其創作思想。教師的積極引導,可以很快地帶領學生置身於詩人所處的情境,與之感同身受,既能讓學生快速地熟悉詩歌的內容,還能深刻地體會到其中所包含的情感,這樣才能真正做到走進詩人、了解詩人。

二、品詞析句,體味詩情

1.標記重點詞語詩歌是對語言的升華,一字一句都飽含詩人的情感,遣詞 造句 只為達到更完美的境界。但如果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不注重整體把握而逐字逐句地解釋,反倒會失去古詩原有的味道。

因此,新課標著重強調要考查:「是否能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所謂的標准答案,加上教師的過多講解,大多會使古詩教學變得枯燥乏味,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地發揮 想像力 ,根據作者的中心思想來體味詩情。

2.發揮想像古詩的篇幅不長,但其中飽含詩人的心血,是詩人積累的知識與生活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教師在講授古詩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循著詩歌所描繪的內容發揮想像,勾勒出情境。就拿《春日偶成》這首詩來說吧,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輕輕誦讀這首詩,然後根據自己的生活 經驗 來想像出詩中所描繪的春遊景象:在惠風和暢、楊柳輕舞的日子裡,詩人於午前漫步穿梭於山水之間,鮮花遍地,流水潺潺,令人心曠神怡。

如此一來,學生就像置身其中,與詩人一同行走。此時,讓學生再次誦讀詩句,感受詩人春遊時的愉悅心情。

三、創設情境,感悟詩韻

古詩本來就韻味十足,教師在教授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一味地灌輸,要多角度、多 渠道 到地創設情境,引領學生進入情境,從而感受詞詩中優美的韻律和豐富的情感。具體方法如下:

1.介紹作者背景每首詩都有作者,那麼每個作者都會有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所處的時代背景,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作者的相關信息,然後再根據作者創作時的心情來展開想像。

如《遊子吟》這首詩,由於年代久遠,學生無法從現在的生活中去感受作者所處的生活環境,所以,可以給學生講講《孟母三遷》的 故事 ,讓他們體會一下母愛的偉大。這里必須強調一下,介紹作者的情況只是為了讓學生更好、更准確地把握詩歌,切不可顧此失彼,要有重點地講授詩歌內容。

2.聯系現實生活生活實踐是學生了解詩人的途徑之一,所以,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事物與詩歌中提到的內容聯系起來,從而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如,袁枚所作的《所見》,其中描繪的就是牧童騎牛高歌的場景,忽然歌聲戛然而止,原來這位牧童正在捕蟬。詩歌的內容通俗易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想像自己干這些事情時的場景,盡情感受詩中的畫面美。

3.運用直觀形象受制於古詩的課堂教學,所以,無法讓學生觀賞實景實物,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將圖畫、文字和聲音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彷彿置身其境,從而更好地把握詩歌的內容與思想。4.豐富情感想像在課堂上,教師要盡量鼓勵學生發揮對詩中情境的想像。這樣一來,既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又能快速地學會古詩,感受其中的情境美。

總的來說,古詩教學應從整體把握,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了解詩人,體會詩情,感受詩歌美。多元靈活的教學方法,不僅能讓學生學好知識,還能提升其欣賞能力和文學品味,從而進一步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2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對語言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良好的語言環境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對古詩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根據本堂課程所安排的教學內容,選擇合理的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幫助小學生找到學習古詩的感覺。

此外,當教師運用圖片、音樂等作為輔助工具進行古詩教學時,能夠起到較好的氣氛渲染作用,幫助小學生盡快進入狀態,降低其對古詩理解的難度。

同時,在教師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開展教學活動時,還能夠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能夠積極地投入到古詩的學習當中。例如,在講解曹操的《觀滄海》時,教師可運用教學設備,播放自然界當中湍急的水流那種氣勢磅礴的聲音,並在這種聲音之下有節奏地將古詩文進行朗讀,使得小學生能夠對該詩文擁有一定的感受。

之後,教師應再運用圖片等形式,對當時所描繪的山川的險峻、河流的洶涌等進行再現,使得小學生能夠對當時的景象擁有深刻的認識。此時,教師再對詩文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則能夠大大降低小學生對該詩文理解的難度。

二、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途徑之一。因此,對於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掌握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對提高古詩的教學效果有著積極的幫助。一般而言,筆者在進行古詩教學的過程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其一,誦讀法。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會要求小學生首先將古詩默讀一遍,對其中的生字詞進行標注。之後再經過誦讀以及筆者的講解,使得小學生能夠對古詩當中所表達出的思想感情進行理解。在此之後,筆者將會要求小學生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培養小學生的語感;其二,比較法。

在筆者進行古詩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會將一類的古詩進行系統教學。例如,描寫祖國山川河流的詩文,如《望廬山瀑布》;表達對友人依依不捨的詩文,如《贈汪倫》《別董大》等。

通過對一類詩文的系統教學,能夠在擴大小學生古詩積累量的同時,實現其視野的開闊;其三,激勵法。筆者在對古詩部分的教學進行到一定程度之後,將會組織班級內的小學生以分組的形式進行比賽。該比賽通常以不同的主題舉辦,如按詩人劃分、按朝代劃分、按類型劃分等。

三、加強古詩的美學 教育

古詩是我國歷史文化的積淀,在對其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應單單對其表現手法等進行學習,同時還應對其所蘊含的美進行品味。因此,加強古詩教育當中美學的教育,對小學生掌握古詩有著積極的幫助。筆者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會注重以下四個方面的美學教育:其一,自然美。

我國的古詩當中,部分古詩所表達出的含義是對我國大好河山的贊美。通過詩人賦有文採的筆下,這些山水彷彿被賦予生命一樣,活靈活現的展示在世人面前,使得人們能夠對自然界之美產生感嘆,並激發我們對大好河山的珍惜之情;其二,語言美。古詩當中的文字富含美的韻味。

通過文字的形式將韻律的美展現得淋漓盡致。例如,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又例如劉禹錫的「病樹前頭萬木春」;其三,品格美。詩人在古詩的創作之時,均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例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通過對這短短兩句話的反復品讀,就能夠體會到當時曹操的人雖年老,雄心仍在的氣魄,從而能夠給現代的小學生以激勵,鼓勵其在少年之時就應樹立遠大的理想且為之奮斗不息;其四,心靈美。

由於小學生的年齡相對較小,其審美能力尚不完善,而學習古詩正可以彌補這一不足。例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通過對該詩文的學習,能夠教會小學生應珍惜友情;又如「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一詩進行學習時,應激發小學生對祖國山水的熱愛之情。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古詩的教學當中,教師應在營造良好的氛圍之下,指導小學生通過有節奏的朗誦,體會到古詩當中的韻律,了解當時的作者的思想,真正掌握古詩的精髓,提高小學生古詩的學習效果。

3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

一、了解詩人,知曉背景

在學習古詩詞之前,應該讓學生在課下預先查找與古詩詞和作者相關的資料,為課上古詩的學習做鋪墊。讓學生學會自己去發現、去挖掘課外的知識,從而增加對古詩詞、對詩人有更多的好奇,產生更多的學習的興趣。並且,教師還要注意指導學生搜集資料的方向性和選擇性,要收集與課文相關的、有助於理解古詩詞的資料。

這個 課前預習 的任務,既為課堂上對古詩詞的學習打下了更好更堅實的基礎,而且讓學生在自己學習和發掘的過程中增加了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還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以及搜集信息的能力。對詩人有了初步了解之後,教師還應解釋題目。這一部分會涉及到作者以及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環境。

在解釋詩題的時候,加入對各朝代代表性詩人的講解,豐富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比如,學習《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時,就要著重介紹詩人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李白這個人,大方而又爽朗,喜歡飲酒與作詩,也喜歡交朋友,為人十分灑脫。對他的生平經歷,以及他的寫作風格,生活背景都加以介紹和擴展,讓學生們對詩人和他的作品產生更多的興趣。

二、賞讀古詩,走入詩境

古詩往往短小精悍,盡管字數有限,但所表達的詩詞意境和思想感情卻往往是意味無窮,並且可以讓人慢慢回味的。古詩有著高度濃縮的內容,並且也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有時候,一些古詩對於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難懂的,並且即便是大致了解了詩的意思,要真正進入詩的意境也是非常不簡單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盡管他們能把古詩背誦下來,但是他們並沒有真正的對古詩產生興趣,所以也就不能獲得從古詩中的美的熏陶,也無法提高學生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因此,在古詩教學中,教師應該運用多種途徑,來創設更多不同的情境,藉此來把古詩與生活之間的距離拉近一些,這樣,學生也會對古詩的學習更加有興趣,自然在理解上也會更容易。

教師可以利用播放背景音樂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共鳴,也能夠更好地融入進古詩的意境。另一種方式是將圖畫與古詩結合,把繪畫引入古詩教學,利用畫面感引發學生無限的想像力,從而大大提高學生興趣。畢竟,小學生喜歡畫畫,基於這一特點,在進行古詩教學的時候,可以將詩與畫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對古詩的理解上畫一幅詩意圖,來表現古詩的內容以及意境。

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採用讓學生們進行比賽,以競賽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利用游戲和比賽的形式,類似古詩句接龍游戲、詩句背誦搶答等等,讓學生們在游戲當中收獲快樂的同時,還能鞏固自己所學的知識,並且把古詩更快更好地背誦下來。

例如學習《登鸛雀樓》這首古詩,就可以讓學生們根據古詩描繪的畫面,想像是怎樣的「白日」是如何「依山盡」,「黃河」又是怎樣「入海流」,然後根據自己想像出的畫面畫一幅詩意圖,小組幾個同學可以一起討論,看哪位同學畫的意境更與古詩相符,更能表達出作者的詩意。

三、咬文嚼字,體味詩意

古詩的美不是憑空而來的,也不是靠繁多的字數堆砌的,相反的,古詩文字精煉,詩句中的每一個字都是經過仔細推敲而來的,精緻而富有內涵。古詩具有朦朧美,需要我們反復體味反復琢磨,才能更好地理解詩句,更好地品味出古詩當中的意境美。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進入古詩的意境,才能使學生領會到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而真正地領悟到古詩之中美妙的意境,畢竟有些時候,故事的意境「只能意會,不可言傳」。

教學過程中不應過分強調教學的技巧,應自然一些,順著古詩的意境來分析體味詩句,否則不但破壞了古詩的美感,而且會扼殺學生的想像力。教師在古詩的教學過程中,應把握每首詩本身不同的特點,從每一個詞、每一個字出發,在對字詞有一個准確的理解基礎上,啟發並引導學生進入古詩的情境。

教師要注意,講授古詩時應富含飽滿的感情,把自己的感情帶入其中,從而觸發學生的同感,使學生一同進入或是喜悅或是傷感的情緒。這就需要教師在講課過程當中,要注意自己講課的語言、表情、動作等等都要富於感情,緊扣古詩的主題與思想感情。

比如,在學習《題西林壁》這首詩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深刻含義,就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展示多張從不同的角度拍攝的廬山風景照片,這樣,把廬山在各個方向、各個角度不同的姿態與魅力真實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正面、側面、遠觀、近觀,廬山的各種形態,各種美感都讓學生得到真切的體會,再引出問題,「為什麼作者會說他無法看清廬山真面目呢?」讓學生們反復閱讀古詩,結合所看的廬山的照片,能使大多數孩子一下子領悟古詩中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古詩詞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有著深遠的意義。因此,古詩詞的教學不僅僅是對中國博大精深文化的領略和體悟,更是對文化的傳承與維護。讓學生們在古詩的學習中感受到古人的文雅,古詩的意蘊,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

4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

一、課堂講解簡單化

小學生還處在智力發展階段,理解力、注意力、 記憶力 等都未達到成年人水平,對詩詞的理解和記憶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小學語文課本里的古詩詞的內容故事都是非常簡單的,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古詩的研究意義更加在於詩詞的創作背景,所以,在更高教育級別的中的研究,通常會研究詩詞作者的時代背景,會研究當時是發生了怎樣的歷史事件。

同樣,在小學的教育中,由於學生的思想認知還無法達到所應有的深度,但是教師同樣可以將時代背景加以利用,加以介紹。例如在講述《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篇古詩的時候,可以講解作者實在怎樣的情況之下創作的這首詩。

接著引申出作者王維當時為何對被貶,同時向學生提及當時的歷史小故事,增加學生對於這篇古詩的熱愛度,這樣就可以使學生更加細致的掌握這首古詩的含義,同時方便背誦記憶。

在為小學生講解這些內容時,一定要化繁為簡,通俗易懂,給他們舉生活中常見的小例子,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把古詩詞的意境和魅力帶給小朋友,把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中華文明傳承給下一代,讓中華文明的根深深紮下去。

二、教課方式避免生硬刻板

我國雖然近年來一直提倡素質教育,可是中國式教育仍然存在著許多弊端,為提高學生成績和學校的升學率,一些考試只能全身心的投身於備考知識的講解和強化,一味地讓學生背誦和默寫,可是死記硬背卻不能深刻理解知識的內涵。只注重應試考試成績,而不注重學生是否真的會靈活作用,活學活用。

「把這些都背熟了」,這是中國學生經常能聽到的話,老師們總是把它掛在嘴邊。對於諸如此類的教學方式,只會增加小學生的厭煩感,尤其是小學生,就更加不願意去背誦。

教師可以設計比賽的形式,同樣是布置作業,但是告訴同學們明天會是一個趣味比賽,這樣的效果就不會只是增加了學生大腦的記憶負擔,讓學生死記硬背,而不去理解古詩詞的意境和情懷,而是學生會從內心願意接受並背誦這首古詩了。

三、聯系生活,再現情節和趣味

小學古詩詞讀者是小學生,因此要啟發學生體會詩歌中的童趣,最好的辦法就是幫助他們將詩歌中的內容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比如,在教授《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這首古詩的時候,其中在講述「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時候,可以配合幻燈片的放映,讓學生通過眼睛的直觀感受來理解詩文中所描述的精彩畫面。

同樣,教師的在課堂的具體教書過程中,還可以提問學生「有誰見過荷花」,「在什麼時候」等問題,通過聯系生活的實際,讓學生自己闡述對於荷花的理解,同時可以講解荷花的花語,同時與本詩向對應。呆板的教學,學生不會引起共鳴,通過聯系生活的實際呈現給學生,學生會認真閱讀,仔細思考,對照 反思 ,努力接受。

四、開動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對於小學生來說畫畫遠比寫字要容易的多,他們能更容易的用畫筆來描繪自己心中理解的詩的樣子,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畫出來的畫向他們解釋詩的含義,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

也可以要學生根據理解的詩歌內容進行舞台表演,充分開發學生的想像力,不僅可以將課本知識活動形式話,避免了課堂教學的死板,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多元化形式,也增加了學生與老師的交流與互動,同時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

教師與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下學習詩詞,更加有助於學生對於中華古詩詞的熱愛。

閱讀全文

與如何改進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