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論文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論文

發布時間:2022-02-21 16:29:16

⑴ 如何上好語文課 論文

【如何上好語文課】
對於如何才能上好語文課,是我一直深思的一個問題,同時也是我不斷探索追求著的目標。曾經聽過一位教師上的公開課,她不經意流露出的灑脫與豁達、淵博與靈秀、從容與大度,她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語一字、一動一靜無不深深吸引著每位學生和台下聽課的老師。我想:這樣的課才是好課,這樣的老師才是使學生終身難忘的好老師。那麼究竟呢? 一、 注重平時自身知識修養。 文學作品是語言的藝術,是運用語言的精華,通過文學作品學習語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所以,語文課本中選編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在通過這些文學作品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的同時,也就培養了學生的一定的文學素養。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應該具備中外文學史方面的知識、文學理論知識、文學創作知識、文學批評知識等。教師文學素養高,文學知識深厚,語文課就會上得生動活潑,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就會很快地提高。相反,教師文學素養低,文學知識淺薄,學生就很難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應有的教育。一節上得好的課不是因為處理教學的技巧,而是由任教老師的學識、思想、境界決定的。你對課文的理解有多深,你對語言文字的挖掘就有多深。而對課文的理解能力直接取決於老師的文學修養。沒有深厚的文學修養,沒有過人的理解能力,沒有博覽群書的「厚積薄發」,是教不出精美絕倫的語文課的。因此,每個語文老師都應該博覽群書,涉獵到各個領域,讀文學大家的文學作品,讀兒童文學作品,讀古代的文學經典,讀教育經典。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本上解放思想、充實自我、教好語文。其次要具備豐富的語文專業知識,即語言應用學方面的知識。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即理解、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對語言發生的規律、語言學的理論、現代漢語聽說讀寫知識、邏輯學知識等有比較深入的了解,這樣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教師還必須隨著時代的需要,隨著教材的更新,不斷學習,不斷擴充自身的知識,惟有這樣,才能具備比語文教材更精深和更為廣闊的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中每一部分的意義、地位和作用,才能居高臨下,正確地處理教材,深入淺出,把道理講得通俗易懂,才能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能力,開啟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才能真正上好語文課。 二、 課前深鑽教材,認真備課,確定學習目標。 不同的老師,受不同教育思想的影響,對教材的認識、理解領悟全然不同,對教材的駕馭、使用就更有天壤之別。課改理念主張「用教材教」。「教材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了基本線索,是實現課程目標、實施教學的重要資源。」因此,我認為教材是教學的載體和根本,鑽研教材是備課的基礎。認識新教材,讀懂新教材,鑽研新教材,才能把《課程標准》落到實處。我們現有的教材是學生學習的最根本、最主要的資源,也是師生對話、生本對話的「橋梁」。充分地利用教材,開展創造性的教學,是新課程的基本主張。我們說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我們依據課程標準的理念,要從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人手解讀教材,工具性包括語文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即:字、詞、句、段、篇和聽、說、讀、寫;人文性是從大語文觀來講的,即:教材中所滲透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念、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等。教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它是按照知識的邏輯點來編排的,承載量大,包含很多的知識點,需要我們去挖掘,去鑽研。鑽研教材要掌握「四點」,即抓住「特點」、把握「重點」、找准「難點」、剖析「疑點」。「特點」是指每篇文章本身的特色、風格,包括文體、結構、語言上的特點等;「重點」是指教材中對學生學習和理解起主要作用的部分;「難點」即為學生不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難的部分;「疑點」指學生閱讀後,僅從表面理解,深究下去可能產生的疑問和歧義。這樣才能有清晰的教學思路。 有了教學思路,就要確定正確的學習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質量指標所作的基本規定,是新課程為描述學生學習行為變化及其結果所提出的三個功能性基本要求,簡稱「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維度的目標立足於讓學生學會;過程與方法維度的目標立足於讓學生會學;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難度的目標立足於讓學生樂學。蘇霍姆林斯基曾經精闢地指出:「只有當知識在變為個人信念,變為人的精神財富,從而影響到他生活的思想方向和勞動、社會積極性及興趣時,知識的獲取過程和知識的深化過程才能成為智育的要素。世界觀的形成乃是智育的核心。」新課標倡導對教與學的情感體驗、態度形成、價值觀的體現,是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目標基礎上對教學目標深層次的開拓。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活動是在知識、情感兩條主線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下完成的。知識往往是通過情感這個媒介才能更好地被學生接收。因此,只注重知識的講解,忽視感情交流的教學,就像人只用一條腿走路,這樣的教學要取得理想效果是很難的。任何割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教學都不能促進學生的健全發展。 在備課時,還應該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進入學生角色,揣摩學生在學習課文時的感受和可能遇到的問題。應該思考:學生讀了這篇課文,最感興趣的可能是哪幾點?學生會以什麼方式來理解課文的難點?學生是否喜歡我的這種設計?這種設計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心理特點?採用什麼樣的學習方法比較合適?哪裡開展比賽,哪裡進行游戲,哪裡適合表演?哪裡運用分組討論?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應該提前預設,做到心中有數。當老師在課堂提問學生時,出現沒有學生發言或學生亂回答、瞎攪和,給老師難堪時,老師是否反思過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在學生還是在自己?我國明朝中期的哲學家、教育家王守仁說:「老師教育人就好像醫生用葯,要根據不同的體質和病情去開處方,葯味須時時加減,如果不管什麼病,都『拘執一方』,其結果就『鮮不殺人矣』」。王守仁的話深刻地揭示了教學要因人而異的道理。要做到因人而異,就必須在備課時備學生。當你了解了班上每位學生知識層次,並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備課時又確定好了由那一層次的學生回答,即備了學生,就不但不會出現上述情況,而且通過問題的回答,讓他嘗到成功的喜悅,這將激發他的學習激情,使他學習更努力。 三、把握課堂這個重要環節。 無論是平時的積累,還是課前的准備,一切都將服務於課堂這一重要的教學活動。首先,找准一堂課的切入點。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開課要講求藝術,根據不同類型體裁的課文,在深入把握其思想內涵,藝術特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的目的要求的基礎上,立足開課的形式新穎,做到在開課的過程中創設激情,激發學生求知的熱望,啟點給學生思維求異的方法,用生動有趣的情境或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吸引住學生,緩緩進入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為重要。如我在教學《恐龍的滅絕》一課時,開課時我抓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談談自己所了解到的一些有關恐龍的知識。學生興趣盎然,發言積極,為學習課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其次,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朗讀感悟。課文中有著生動活潑的語氣、節奏、句式、格調,蘊含著作者的情感意旨。只有在教師層次清晰、條理明了的引導下,反復有表情、有節奏地朗讀重點詞語和句子,深入作者情感地變化和語言的音韻變化中,悟出僅憑語言分析難以真切理解地內涵,才能真正理解課文,從而達到教學目的。通過朗讀,學生能體味到課文形象生動的語言,課文描寫的場面、人物語言在學生的頭腦中鮮活起來。在讀中既培養了讀書能力,也為語言表達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美學老人朱光潛說:「把好詩文熟讀成誦,反復吟詠,仔細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確切意義,還要推敲出全篇的氣勢脈絡和聲音節奏,使它沉浸德到自己的心胸和筋骨里,等到自己動筆時,於無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氣勢。」朱老先生的這段精闢段描述,便是朗讀感悟的實質。 最後,圍繞課文進行拓展延伸。語文課如果只是進行研讀、品位,還是不夠的,進行適度的拓展延伸,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知識的理解,鞏固所學知識,達到靈活運用,又能夠帶領學生學到課本以外的知識。如我在教學《四個太陽》一課時,學習完課文後,讓學生說說:你想畫個什麼樣的太陽?經過本課的語言感悟、朗讀訓練後,學生的想像力無疑插上了翅膀。有的學生說:「我要畫個綠綠的太陽送給小鳥,讓小鳥生活的家園永遠茂密」。 總之,上好一堂語文課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教好語文也不是一日之功。語文教育專家商友敬說:語文老師應該以一個學者的姿態站在講台上。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平時的生活中、教學中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充實自己的文學知識,充實自己地的專業知識。做一名學者型教師、研究型地教師。在新課程的背景下,我們希望語文教學的政策更寬松,標准更科學,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那是教師專業成就和職業幸福感的需要,那是學生學習效率和課堂愉悅感的需要,更是課程自身完善並取得學科尊嚴感的需要!

⑵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論文

教學論文,職稱論文電大物流畢業論文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企業管理畢業論文政治畢業論文土木工程畢業論文交通物流畢業論文

醫學畢業論文建築學畢業論文公共管理畢業論文經濟管理畢業論文金融畢業論文自動化畢業論文

法學畢業論文行政管理畢業論文財務管理畢業論文公共管理畢業論電子商務畢業論文國際經濟與貿易畢業論文

葯學畢業論文護理學畢業論文財稅畢業論文 代筆

⑶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論文

教學有沒有效率,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習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全面推進學校素質教育是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教學現狀
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高耗低效現象,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問題:(1)閱讀課熱熱鬧鬧,感悟不深。許多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以讀代講,支解了教材的豐富內容,阻礙了學生對課文整體感悟。或天馬行空,誇誇其談,使閱讀教學猶如空中樓閣,華而不實,學生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發展空間極為有限。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2)觀摩課轟轟烈烈,存在「作秀」。部分年輕語文教師在各種評優觀摩課中,為展示自己的所謂「風格」、「風采」,常常出現了一些「秀」課,一堂課看起來十分熱鬧,教學手段新穎、教學形式多樣、學生回答積極、課堂氣氛活躍,但是,課結束後,學生學會了什麼呢?完全是教師在台上自己「做秀」,做給聽課教師看。這樣的教學,根本談不上是「有效」的教學。(3)教學改革大張旗鼓,缺乏實效。在教改大背景下,語文教師接受了一些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閱讀教學信息,並將之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如閱讀感悟、探究性閱讀、個性化閱讀等等,由於缺乏深入的實踐研究,不乏流於形式,實效不大。有效教學順應了當前「減負」。隨著「減負」活動的深人開展,大家更是把目光集中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向課堂四十分鍾要效率?如何讓學生擺脫沉重的課業負擔?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語文知識,在閱讀教學中得到主動和諧的發展?這些都是在減負之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實施策略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葯。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葯。」激發學生的興趣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葯的導火索,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秘方。如教學蘇教版語文第八冊《最佳路徑》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學生熟悉和喜愛的米老鼠、唐老鴨等動畫片斷,創設情境,介紹迪斯尼樂園在世界上的影響,同時結合課文中的「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插圖來告訴學生,本文敘述的正是孩子們喜愛的迪斯尼樂園的有關故事,藉助多媒體優化教學情境,創設一種寬松、和諧、愉悅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氣氛中愉快地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方法很多,教師要從學生的立場去考慮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選擇學生喜歡的形式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最優的教學效益。
2.保證時間,提高質量
語文是一個特別的學科,需要學生的自我理解能力,那麼這種自我理解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學生自己的閱讀。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保證好學生的閱讀時間和質量。一堂語文課不可能也不允許有較長時間安排學生自由閱讀,學校的圖書室,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但是,單單靠學生自己借閱是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閱讀的,所以學校還要定時安排中午的時間向學生開放圖書室,學生閱讀時間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學生真的去讀了嗎?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如果沒有,我們應該有的放矢引導學生去圖書室進行閱讀。其實,我們語文教材中,出現的許多東西,學生都可以去圖書室查閱相關的內容的。如《三顧茅廬》講的是劉備三請諸葛亮的事情,學生對諸葛亮很熟悉,但是對於他的一生卻是了解很少,而在練習2里,出現的成語里,講的恰恰是諸葛亮一生的經歷,於是在上完課文後,我讓學生們去查閱諸葛亮的生平經歷。學生們去查閱後,對諸葛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我再給學生上成語,學生很快就能掌握,並且能說出一些相關的故事來。這樣的閱讀,是教師引導性的閱讀,在閱讀的質量上能得到保障,並且能及時檢驗他們的所得,是我們語文教學中值得一試的方式。
3.抓住時機,深化閱讀
為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現在不少教師常常會安排一些課後小練筆,那麼,如何把這些小練筆真正落實到實處。在小練筆時,學生的思維常常停留在課文里,寫出來的小練筆常常是不如人意的,所以,對於學生寫的小練筆,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同時對他們不足的地方予以補充。然後再讓學生動手修改,把它當作作文來寫,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練」的目的。如《天安門廣場》中,由於部分學生對於文中出現的方位不太理解,所以我安排了一個介紹景物方位的小練筆。交上來後,發現個別學生介紹的地方,讓人看了不明白,於是我就讓他們進行交流,指導學生按照一定方位順序介紹景物,如《我的小房間》、《我家的客廳》等,學生的興趣來了,話也多了。說話也有條理了,經過修改,他們的習作都有了很大進步。這樣不僅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而且也使學生在平時的交流中,得到了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彌補了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的不足。
三、落實措施
1.精心設計教案
教師要吃透教材,弄清楚課文的重點、難點,在課堂中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及時地調控師生的作用。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使課堂教學煥發主動、自主、探索的活力。這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
2.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怎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這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1)教師要親和學生,讓學生爭做學習的小主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必須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真摯的情感,真誠的語言創設情景,激發喚起學生強烈的主人意識,讓學生明白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是什麼,認識到自己既是學習活動中的一員,更是學習活動的主人,他就會把自己的學習行為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聯系起來,把課堂教學活動看成是自己應積極參與的活動。變「要我這樣學」為「我要這樣學」,學生由被動變成主動,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2)教師要解放學生,讓學生勇於實踐。要讓學生成為主體,就要真正地解放學生,而不能經常用考試、作業來壓學生,逼得學生在教師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來。
(3)教師要妙用獎勵。獎勵具有促進作用,促進學生努力向前,讓學生發現自己學習上的進步,不斷獲取學習預期的滿足。 3.教學形式要多樣
(1)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學以思為貴。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鑽研問題。現在有些學生不但手懶,腦子也懶,有一點難題就想問,總想依賴別人。學問學問,學學問問,不學不問,哪來學問。問是讀書的鑰匙,是思考的起點,是深鑽的體現。學生只有自己會思,會問,才有可能與別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學生個體的潛力得到發揮時,課堂教學才變得有效。
(2)提倡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新問題需要解決,當學生獨立思考後還是解決不了,是知難而退,指望老師講解,還是有意識的尋找夥伴,共同合作解決,這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合作學習」就是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手在小組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教師所做的正是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工作。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發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質和量都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 (3)引導學生探究學習,不斷完善。作為教師就是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大組的交互影響中,使自己的個性的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共同的學習活動中,學生能用優勢去克服劣勢,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我想,在新課程改革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如果少些限制,多些引導;少些包辦,多些自由,我們的學生才會越來越喜歡語文,我們的語文課程才能真正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教學形式多樣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保證。
4.多多反思。
有人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可見寫反思是何等重要。沒有反思,就沒有感悟;沒有感悟,就不能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反思能彌補教學中的失誤,也能記下自己教學中的「金點子」,有利於今後的教學,有利於自己的專業水平更上一個台階。因此每位教師只有多寫反思,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水平,多多反思是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加速器。
總之,語文閱讀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不斷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達到提高課堂教學之效。

⑷ 如何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參與度 論文

長期以來,語文課堂教學大都採用灌輸式或串講式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得不到發揮,學生處於被動狀態,學習的主體地位得不到落實,初一時在課堂上舉手發言挺積極,到了初三時就了了無幾了,只有教師在唱獨角戲。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努力為學生創造條件,創設學習情境,提供實踐舞台,讓他們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真正落實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一、轉變思想觀念:明確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
《語文課程標准》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老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在現實,課堂教學還是以班級制教學組織形式,教師也自然成為班級學科教學的組織者,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為指引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教師要以指導學生積極主動進行學習為主線,合理設計和安排課堂教學環節,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而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他們也是獨立的個體,是存在差異的人,也是發展中的人。因而要求教師樹立「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的新觀念,尊重學習人格,關注個別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為不同層次學生提供參與學習機會。這叫「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浪漫春到來」,使課堂氣氛活躍。為此,教師必須調控,做到面向全體,既要發展優等生,更要重視提高中、下水平的學生,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特別關愛。課堂優先讓他們發言,讓他們發表自己意見或看法,並得到適當的評價和肯定。讓他們認識自身的力量,感受成功的喜悅,體驗學習的樂趣,並碰撞出創造的火花。教師應該注重以學生發展為本位,充分創造條件,讓課堂動起來,讓每位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一點是各科教學時都要值得注意的。
二、弄清症結所在:充分地預習是課堂發言的基礎和動力
1、要加強預習指導。預習前,教師必須指出預習的目的、范圍、方法和重點,使學生目標明確,心中有數。
3、預習時,應要求學生做記號或寫出筆記。如:把每段的中心意思用紅筆標出,對於疑難問題可用批註的方法寫在書眉上。這樣做,會促進自己思考,能抓住章、節中心,它將提示自己哪些總理應該深入鑽研,反復學習或者注意聽講。對於自己有心得體會的地方也應做下記號或寫出筆記。這樣,聽課時可以和老師講的相比較,老師講得好,對自己啟發大,理解深,老師講的不如自己想的,可以提出來,教學相長。
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會學習是激發學生課堂參與意識的唯一良方
呂叔湘先生強調:「教學,就是教學生學,主要不是把現成的知識教給學生,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生掌握方法,就可以受用一輩子。」
1、教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方法。
質疑問難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因而,老師首先要教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方法,教會學生提問題。①預習質疑:在預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先摘錄疑難,把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來。②精讀質疑:學生在初步熟悉了課文後,教師應引導學生從文章的題目、重點詞語句子、文章的內容、結構的安排、教學重難點等方面進行發問,促進學生思考。③總結質疑:一篇課文學完後,學生對教材內容有了充分的理解。這時,引導學生整體回顧,提出疑難問題,師生共同探討,可以起到教學相長。
2、教給學生讀懂文章的具體方法。
①初一入學就學生通讀課本的「說明」,弄清本套教材編排的脈絡,如初中語文的閱讀教材分為三個階段,教學重點和編排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階段(第一、二學期)聯系生活水平,著重培養一般的語文能力,課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內容分類編排;第二階段(第三、四、五學期)聯系生活,著重培養閱讀各類文章的能力,課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內容兼顧表達方式編排;第三階段(第六學期)聯系生活,著重培養初步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課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內容兼顧文學體裁編排。這樣,學生對初中階段閱讀教材就有個宏觀的了解。
②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給他們讀懂文章的具體方法,這樣才能達到「用不著教」的目標。學法指導不能急於求成,這是一個不斷內化、不斷吸納的過程,是一個由簡到繁、由少到多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它具有階段性,如初一側重教學記敘文,教學時,我們要教給學生以記敘的概念、基本知識和閱讀方法,以備學生學後能「舉一反三」。
綜上所述,學生通過教師有意識的培養,就會從根本上改變了學生等待老師傳授知識的兩頭,消除了學生學習的依賴心理,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探索者,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激發了課堂參與的信心,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⑸ 如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論文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是小學生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美和生命,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這是閱讀教學的價值和作用的根本體現,也是閱讀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要緊緊抓住這短暫的40分鍾,使之發揮最大的效益,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時效性。
一、做好協調,抓住時機適時進行規范教育。
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必要保證。語文課堂上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許多小學生在交流閱讀體會時,有話要說,不吐不快,或意見與他人達不成共識時,情緒無法自控,會爭的面紅耳赤,甚至大鬧情緒,至於別人講什麼,他是一概不知,內心只想著自己表達的意思。這時,教師往往感到比較棘手,倍感壓力,對孩子們的常規習慣不佳感到焦慮。一旦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要發揮組織、協調、引導的作用。可以這樣提醒學生:「大家都在積極思維,這是好的。可大家都在講,我都聽不清你們說什麼了,不如一個個說,讓大家都能了解你的想法,好嗎?」「學會傾聽也是一種好習慣。」
教師抓住時機適時進行規范教育,讓孩子了解規范內在的意義,才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學會認真傾聽他人的發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語文課堂學習的效率。
二、選擇方法,激發興趣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有些教師在教學初始時,常常從零開始講授新課。如在教學《放飛蜻蜓》這課時,有教師這樣引入:「同學們,你們知道陶行知嗎?陶行知為什麼要放飛風箏?蜻蜓有什麼作用呢?」這樣的導入忽視學生已經預習了課文的事實,忽略了校園中、教室牆壁上陶行知的名言,是假定學生什麼也不知道來組織教學的。
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說過:「對於孩子的學習來說,第一是興趣,第二是興趣,第三還是興趣,當孩子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中時,學習就變成了一種特殊的享受,變成了一種精神的需求。」事實上,導入作為教學起始環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積極的學習氛圍,為學習導向。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導入新課,架設生活和語文的橋梁。
1、牽手生活,激發課堂情趣。
一次班級讀書活動,筆者是這樣組織的:讀書會前播放流行歌曲《龍拳》,聽著音樂學生興奮地交頭接耳,個別學生還跟著音樂哼唱。音樂播放完時,我問:「聽出來是誰唱的什麼歌嗎?大聲地說出來。」學生顯得異常興奮,立即回答:「周傑倫的《龍拳》。」我說:「看,我們人人都知道,難怪叫流行歌曲呢?只是,流行的東西,要想成為一種經典,必須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我手上拿的兩本書(我舉起《男生賈里全傳》、《女生賈梅全傳》)在剛剛問世時也颳起了一股流行的旋風,很多年後的今天,當你們捧起這本書時仍然是如此的喜愛。因此,我就在想,這本書最打動你們、最吸引你們的地方究竟是什麼?我想聽聽你們心中的想法……」整個過程行雲流水,絲絲入扣,將學生的興奮點與交流內容完美地結合起來。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外延相等。學生在學習交流和日常生活中,學會了許多歌曲,接觸到了許多影視片段。導入新課時,恰當地運用影視片段、流行歌曲等,可以創設與課文相協調的氛圍,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2、注重積累,關注語言素養。
語言積累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精彩句段、名言警句、對聯長詩等是學生語言積累的必修內容。導入新課時,可以以學生已有的積累為基礎,促進學生的語言素養的發展。如在教《牛郎織女》一文時,先讓學生說說描寫忠貞不渝的愛情的詞語,學生說出了「海誓山盟、海枯石爛、執子之手、與之偕老、相敬如賓」等詞語後,用語言導入:「可見好景不長,這樣溫馨平靜的日子,不久就如過眼雲煙般消失了……」
事實證明,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容易是學生厭倦而產生疲勞,影響美感。常新教學手段能使學生永遠保持一種耳目一新的新鮮感。尤其是導語、結構的設計、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都應該具有多樣化,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三、關注細節,凸顯細微差別准確品評鑒賞。
目前仍有不少老師在閱讀教學中在頻繁地分析課文,直接肢解文本內容,引用的資料泛濫成災,把語文講「腫」了,效果卻很不佳。著名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說:「閱讀,要緊的是培養一種對語言文字的敏銳感覺。」教師不光要重視引領學生品讀賞析文中的精彩片段或優美語句,還應根據教學目標關注一些不太引起學生注意的,看似平常的詞語或是簡單的語句,抓住這些細節引導學生品讀。
《荷花》中有一句:「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一般我們在課堂上引導孩子解讀為:一個「冒」字體現了白荷花的動態之美即可。細細掂量這個「冒」字,你彷彿感受到了一個爭先恐後、一種亭亭玉立、一種掙脫拘謹後的自由、一種蘊蓄能量後的噴薄。白荷花們是那樣的充滿活力,那樣惹人喜愛,她們驕傲地展示著自己的身段、自己的容顏、自己的精神和氣質。讀著「冒」,嚼著「冒」,你自己也彷彿成了一朵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白荷花。
有人以讀到「飽經風霜」一詞,便在腦海中浮現出深深的皺紋,深陷的眼眶,充血的眼睛,黝黑的皮膚,瘦削的下巴,無助的神情,甚至枯黃凌亂的須發……語言總是以表象或概念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之中的,如果沒有相對應的表象積累,語言也就沒辦法經受同化或順化,進而在大腦中安家。所以教師應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體驗生活、感受生活,以豐富大腦中的表象材料。教學中進行一些針對性較強的換詞練習、詞義比較、不同語句表達效果的品評與鑒賞等,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表象,可以加強概念之間的相互關聯,凸顯細微差別,准確理解詞語,體會用詞的精當。
四、熟讀成誦,強化記憶復述鞏固閱讀成果。
復述,看似枯燥實質豐富多彩,看似機械實質提高能力。復述有利於理解和記憶課文內容,培養訓練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提高學生的想像力、概括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中年級是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時期,我們常常聽到一些老師總是埋怨學生「不會說話」,而沒有從自身尋找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
在教學《狼和鹿》一課時,根據教參的提示把復述課文作為教學的重難點。在理清脈絡,精讀課文後,讓學生練習復述課文。盡管出示了復述的要求和方法,給足了練習時間。學生上台復述時,課文重點部分——「狼被捕殺後,森林和鹿的變化」,學生基本不能具體、生動的復述出來。學生在復述過程中,語言結巴,對成語和生動的比喻句往往不能復述出來,更別談什麼創造性復述了。這樣的復述有用嗎?進行了反思後,在當天的家庭作業中增加一項:背誦全文,明天檢查。第二天,復述效果出人預料的好。
周恩來總理說:「積背於少年,受益於終身。」背誦有利於強化記憶,鞏固閱讀成果。兒童在記憶力最佳時期積累一些規范的語言,必將為他們日後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注重練筆,生成主動願望拓展延伸課外。
有專家言:「要把寫擠進課堂。」當我們把寫擠進課堂後,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那寶貴的課堂時間寫出成效,讓學生真正用「筆」來思考,是擺在我們一線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我們最常見的套路就是結束本課時對學生說,課文學到這兒,你最想對誰說寫什麼?拿起筆來把你想說的話寫出來。學生埋頭寫話,然後請幾位學生讀一讀。聽多了,細細揣摩學生發出的感慨,要麼套話連篇,如「孫中山,你真棒,我要向你學習!」要麼錯誤百出。而教師對這些無關痛癢的感慨只是一味地附和,使人感到有些生硬、茫然。
要提高練筆的有效性,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1、不能盡是發感慨、補空白,更多的要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學生是否想寫,學生會如何寫。在設計練筆話題時,需要讓學生在入情入境的體驗中,產生表達的慾望,渴望情感的宣洩。如此一來,學生練筆就從教師的命題作文下的被動狀態轉化為積極主動的願望。就上面的「孫中山,你真棒,我要向你學習!」當學生發出大而空的感嘆時,可適時追問:「你想向孫中山學習什麼呢?請說具體一點好嗎?」
2、學生練筆往往需要一個消化思考、組織語言的過程,而課內短暫幾分鍾就要學生完成一篇像樣的練筆不太現實,甚至導致一部分學生敷衍了事。因此,在不加重學生的負擔的前提下,可以將練筆延伸到課外,給學生更充裕的時間認真完成。事後教師再對其進行批改,調高練筆的實效。
六、有效體驗,交叉滲透整合設置三思後行。
筆者在教學《孫中山破陋習》一文前,為了讓學生切身體會纏足這一陋習,布置每位學生回家後用嫌小的鞋子擠穿半小時。課上交流時,學生紛紛傾吐心聲:哎呦,我的腳疼的一步都走不了了,脫下鞋是腳上勒出一道道印痕,氣得我一把把小鞋摔出老遠……一開始,還為這一設想沾沾自喜,可課後經過反思,認為這樣的體驗和交流是無效的。且不說學生都是在抱怨穿的那雙小鞋而不是裹小腳其事,單從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角度來說這一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其次,裹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體現的不僅是身體上的傷害,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心靈上的蹂躪、人格上的踐踏。這些在穿小鞋這一短時體驗就能感悟到嗎?這顯然是考慮不周。在以後的教學中,設置體驗情境時,總是要三思而後行。
因此,追求有效個性的課堂閱讀教學,作為教師要不斷地思考、總結和完善。如果我們能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及時發現問題,並抱著「問題就是課題」的研究理念,在實踐研究中解決實踐問題,那麼這樣一個教學經驗的積累過程,也就成了實現自己有效教學,實現自身專業成長的過程,就能較好地解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問題。

⑹ -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課堂學習興趣的論文

摘要
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首要是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因此必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巧設導入;善設問題;教學方法多元互補;營造課堂樂學情境;運用先進新穎教學手段等策略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語文課堂,學習興趣,培養方式

一、培養學習興趣的意義及作用
一個人對某種事物(或活動)產生興趣時,他總是以飽滿的精神和情緒去對待。意志隨興趣的日益濃厚而更加堅強,雖面對千難萬險,並不感覺是一種負擔。反而覺得是一種樂趣,是一種享受。學習興趣就象一根繩子一樣,經常牽引著一個人的注意力,使之集中深入到事物的內核,在頭腦中產生豐富的想像和聯想。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科學巨匠愛因斯坦說過:「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7]」。學習興趣是內外因最自覺的溝通者,它是能夠引導一個人循序漸進地不懈追求,加強記憶的重要因素。人的大腦對有興趣的事物,最敏感信息也就是這樣被接收者的興趣所吸引,興趣又被經常接收過來的信息而強化,在大腦里不斷形成強興奮中心,一個人對深感興趣的事物很容易記憶,且能長時保持。學習興趣是誕生靈感的催產劑,是產生注意的基礎,是打開創造思維閘門的鑰匙,可使創造性思維的閘門會突然打開,將潛在的智慧挖掘出來,為靈感的誕生催促助力。實踐證明,少年兒童時候的興趣和愛好,對他們未來的成才活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和充分的准備作用。學習興趣是人才成功的真正秘訣。
二、培養語文課堂學習興趣的策略與方法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10]」。事件與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畫面等都能拿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的激發是要設計好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戲劇般地進入角色。只要在語文教學中激發情趣,就能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點燃其思維火花,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產生強烈的共鳴。這樣也就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巧設導入激趣
導入是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方式,是整個教學活動中的熱身活動。對課堂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的是導入的開始,也是一節課成功的關鍵。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別出心裁地創設情境,巧妙導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運用導入功能,激發學習語文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好的導入可有以下幾種。
1.善用故事、圖片、圖畫美術等藝術形式引起學生興趣
第一故事導入。故事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形成強烈的求知慾望,產生強烈的探究心理,充分調動學生各方面的感官的積極參與,使學生處於積極學習狀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事導入可以把學生的思維引入深處,能更進一步地吸引學生進入角色,學生馬上會提起精神來,這效果比說教更有效果。如學《三打白骨精》這課中,教師可以講一講有關孫悟空的故事,去掉學生以往那種枯燥、乏味的感覺。這樣可以吸引學生更好的進入課文學習中來。
第二圖片導入。圖片是學生比較愛看的,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教師可在課前收集有關的圖片,通過指導學生看圖,突出要學內容。圖片可以引人入勝,也能進一步引導學生進入教學當中。如《海洋-21世紀的希望》這一課中,可以讓學生看看有關海洋的圖片,從中引導海洋的有關知識。一來激發學生看的興趣,二來通過對比直觀表達教學內容。
第三畫畫導入。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活動,以興趣為主。若是以學習簡單的美術知識和技能為前提,把美術圖畫運用到教學當中,能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也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知識通過圖畫能做到要求適度,易於被學生接受,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一步產生濃厚的興趣。如在識字教學當中可以通過畫簡筆畫圖來表達生字的意思,然後再引出生字,這樣也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善設問題引趣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每一位教師都要運用課堂提問,每一堂課都要「掌握課堂提問技巧[4]」。課堂提問要問得巧、問得妙,才能恰到好處,一般可以用以下方法進行。
第一創設問題情境。學生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探索者。在創設問題情境正是為了滿足學生這一需要。在處理教學內容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要。藝術化地創設具體生動的問題情境,誘發學習興趣,使學生能以積極的態度去參與課堂學習。如在「烏鴉喝水」一課時,我創設了烏鴉怎樣才能喝到水的問題情境:烏鴉想喝瓶子里的水,可是它的嘴巴不夠長,怎麼也喝不到瓶子里的水,那烏鴉會怎麼做呢?用此作為整節課的主線,賦予了課文語言的實際意義,學生無論是思考還是討論都興致盎然,感同身受,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直奔中心設問,抓住關鍵點。直奔課文中心設問(或關鍵處設問)能啟迪思維,促進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如「廬山的雲霧」中可以提出「雲霧」有幾種變化特點來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學習,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的討論,創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第三在內容關聯點設問,真實形象地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根據課文不同的體裁和內容,採用模擬對話或扮演角色、實物對比等多種形式突出問點。如在「春日偶成」的詩中可以先讀詩句,然後指導學生看圖,然後再問學生這句詩句的意思(主要描寫那些春景)。最後教師直接引課文內容講解,如「酒旗」等事物的描述。這樣不僅激發學生興趣,也能促進思維的發展。
(三)課堂教學方法多元激趣互補
每一種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課堂教學中,要選擇恰當的時機,根據教學內容、課型設計的變化,把各種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一法為主,多法兼用」多方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充滿情趣[2]」。教學就越科學,活動水平越高,活動內容越豐富,人的發展就越全面和充分。實現教學方法的多元互補主要有幾方面。
1.精心組織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興趣
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相聯系。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就應當注意深淺得當,難易適度。其要求是,教學內容必須是學生經過一定努力所能掌握的。同時,還應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去講授某些新知識,並把新知識納入到己有的知識體系中。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如《圓明園的毀滅》和《再見了,親人》這兩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應指導學生准確地概括。根據這兩篇的特點和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特點,這兩篇課文的主要內容還是採用連段意法比較好,中心思想的概括可以引導學生聯系關鍵詞句及主要內容進行分析、提煉、概括。這樣一來能更充分地圍繞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的興趣。
2. 發揮想像力,增強學生的興趣
語文興趣教學還主要表現在想像力的發展、這是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和培養學生形象性思維的有效方法。教師應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慾望來設計問題,並加以恰當引導,讓學生通過想像來解決問題。同時教師也可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鼓勵他們去發現問題,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們能從狹小的生活圈中走出來,去感知大自然中和社會生活中的事物所蘊含著的美。教師應抓住一切時機為學生提供練習的機會,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圓明園的毀滅》一文,通過啟發引導,展開聯想,讓學生認識到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圓明園的宏偉壯觀和它所收藏的大量的無價之寶;二是強盜所肆意毀壞圓明園的罪行。通過聯想能激起學生熱愛祖國和仇恨侵略者的思想感情。這樣一來教學工作皆能事半功倍,也進一步吸引學生注意力。
3. 精心設計練習,激發學生的興趣
語文興趣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精心設計練習,它是興趣教學鞏固知識的基本保證。知識要通過練習才能得到鞏固。生字、詞語和課文內容,通過練習才能加深印象和理解。採用靈活多樣、多種形式的練習,鞏固學生對已有知識的理解,並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如在新課文教學中有關抄寫句子的習題可以這樣設計自動作業。先輕聲朗讀句子,理解意思,注意易錯、易混的字詞,再抄寫句子;最後檢查訂正,輕聲熟讀句子使口頭語言訓練和書面語言訓練有機結合,變單一為多樣,讓學生充滿學習的熱情。對於已經做完作業的學生,為避免發生枯坐現象。首先,讓學生自編作業。教師課前教給方法,留一定的機動時間,讓學生自己設計作業來做。其次,可讓學生提早離開教室。課堂學習任務既完成,不妨讓他們展開自由的翅膀,離開教室飽嘗童年情趣。
4.用游戲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游戲能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認識知識,掌握知識,並學會運用知識。同時也可使他們在緊張的學習之餘,留點時間發揮自己的特長,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但必須考慮到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興趣、愛好。「努力創設語文知識游戲性情境[9]」。這樣才能使游戲更貼近學生,也使他們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所學的知識。如在教學生字的同時,可以展開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寓知識於游戲之中,讓學生在聽聽說說、看看讀讀、唱唱玩玩中興趣盎然地學習字、詞、句。也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不斷設計、翻新游戲,達到預想教學的目的。
(四)營造課堂樂學環境培養學習興趣
環境培育人,好的環境可以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要重視課堂樂學環境的營造,大體方法如下。
首先要融洽師生關系。語文教學情趣化產生的學習動能是不可估量的。營造語文教學情趣化,教師必須和學生的關系是合作夥伴,絕非等級森嚴。需要溝通師生情感,協調師生關系,根據學生年齡、心理和語言等特徵,使學生享受友善溫馨師生關系。教師要時刻讓學生感受到理解、信任、關懷和鼓勵。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表情、動作以及學習反饋,讓學生感到教師無時不關心著他們。學生取得了進步,我們一個贊許的微笑,學生覺得自己被老師肯定,師生的感情就發生共鳴,從而會產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其次要構建課堂和諧氛圍。課堂的和諧氣氛至關重要,提倡「語文情趣化教學[6]」。就要堅持「學道不忘激之以情,增智不忘引之以趣」的原則,注重語文知識的情趣化教學絕不能平鋪直敘,一定要常教常新,不斷地給學生新鮮感,創造一定的環境氣氛和一定的任務,誘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在教學當中教師可以變換一些方式,在語言藝術上可以接近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不用費口舌就能讓學生輕松自如地學到知識。
教學再次要生活化,以學生為本。「創設「生活化」情境的語文教學[5]」,增強教學情趣。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積極誘導學生對於語文所表現的生活形象的感受,在此過程中用具體形象的語言加以詳盡描述,把生活搬進課堂。生活化的情境教學,才具有真實性。逼真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如臨其境,較好地理解課文內容直接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再現在學生面前,如「螳螂捕蟬」這一課中,可以模擬生活中的真實情況,通過課件展示動物生活,進一步來解釋寓意。這樣更能接近學生心理,增加學生的趣味性。不緊能活化課堂,教材、教法也能活化。
再其次要實施「語文情感教育[8]」。激發學生情感,要求教師要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以自己的真情實感引發學生的情感。同時,教師要營構良好的師生人際氛圍,給學生以自由舒展的心理空間,滿足學生獨立、自尊等情感需要。教師還要善於創設生動具體的課堂教學情境,藉助情境深化學生的認知。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自主參與、體驗文本中的情感。使學生的內在情感體驗得以外在的傾吐,並藉助外物使情感得以拓展和深化。
(五)運用新穎先進教學手段,激發興趣
單靠語文教師的三寸不爛之舌很難將文學之美傳達給學生,正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為此,必需打破單一的口授常規,採取多種教學形式創設和諧良好的教學手段。大體有如下幾點:
1. 運用電教手段
藉助錄音、錄像、電腦、多媒體課件等電化教學手段,可以突出表現語文文質兼美的特點,化單純的語言文字教學為豐富的聲、像、圖文教學,在更加生動、直觀的知識傳授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電教手段的運用,要根據教材和教學內容的需要來選擇。詩歌,尤其是古詩文的教學,可用電腦製作課件精心設置相關畫面,再現詩文的意境,同時配上文字,加深學生對詩歌意境的理解,更好把握詩歌的意蘊,科學性較強的說明文章,則可搜集大量圖表、圖片,配上解說文字,使教學生動、直觀,易於理解。
2.文藝一體、激情激趣
一是援引音樂、繪畫到教學中。音樂可以以樂「襯」文,以樂「賞」文。若能恰到好處地配以情調一致的背景音樂,學生很快便會進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從而也就對作品的主題、情感理解得更深一些。對於文學作品的內涵可能會理解得更深入細致。如在學詩歌時可以通過音樂襯托,給人以真實的感覺,身臨其境般地教學更加適當地運用可以使僵化的教學模式變得生動,更進一步吸引學生興趣。繪畫給學生新刺激,給學生以新奇感受。「藉助繪畫激發學生興趣[11]」。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聯想和想像,詩情畫意一體的課堂,倍受學生歡迎,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是引用書法、電影進行教學。小學語文教學涉及多方面內容,寫字、課文教學隨時要新穎化,適當地在教學時把某些書法作品引入課堂,一則激發學生興趣,二則又能透過書法作品本質地理解寫字要求,吸收更容易;綜合藝術的電影引入教學,邊討論分析,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韻味。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又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情操也得到藝術的熏陶,這樣更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如寫字教學中,生字的教學可以用書法有關的知識去吸引學生,能更形象地表達字理,結構使學生更通俗易懂。
興趣教學在課堂當中使學習者對學習持有高度的自覺性、積極性和持久性;能在適當的時間抓住學生的興奮點,進而在學習過程中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獨立性,是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中來,還可以創設一定的課堂氛圍,使學生以樂學為主,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還讓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落實。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會得到好的效果。因此每位教師在教學中都應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如需要其它的,請聯系旺旺 文交天下友

⑺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論文

課堂教學既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陣地,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主陣地
,
同時又
是落實新課程理念、實現新課程目標的主陣地。二十一世紀的中國,
教育的發展
已進入了素質教育的關鍵時期,
課堂教學應更多地關注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
地位和作用。只有提高「教」的有效性,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的有效性。如
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又避免以往課堂教學中的
"
填鴨式
"
教學方法,增
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在有限的
40
分鍾課堂
教學時間里讓每一位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開發,
最大容量的獲取真正理解
的有效知識,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
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是當
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
本文就來談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
有效性。

一、課前准備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兵馬未動
,
糧草先行」


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
首先要在課前下
功夫
,
即深入研究教材和學生
,
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引導學生認真有效地進行預
習。

1
、重視文本內容的品讀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
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
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
無縹緲的空中樓閣。因此
,
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於教師必須先
鑽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
挖掘訓練要素,
並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
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

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
憑借,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如一年級教材



家》

一課
,
這是一首兒童詩
,
只有短短的兩句話
,
第一句話用學生生活中可感可知的事物
作比
,
讓學生跳出頭腦里固有的自己的那個小家的概念
,



家」

先有廣度的
了解
;
第二句話啟發學生體會到祖國是我們的家
,
沒有祖國的哺育培養
,
我們
就不可能健康幸福地成長
,
就不可能有美好的未來。對



家」

再有深度的理
解。只有教師讀懂了教材
,
才有可能指導學生讀懂教材。

2.
重視解讀每一位學生。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

為充滿活力的孩子
,
帶著已有的知識、

經驗、

思考、

靈感參與課堂活動
,

成為課堂教學中主要的一部分
,
使課堂呈現出豐富性、

多變性和復雜性。
語文課
堂教學要保證有效性
,
必須仔細揣摩學生課堂的學習情景
,
刪繁就簡
,
做好教
學方案的預設。

教師要研究學生的智力背景和非智力背景
,
尤其是關注學生的知
識儲備
,
要善於在新舊知識之間為學生搭建橋梁。

3


精心設計教學預案

教師在解讀了學生、
品讀了文本的基礎上,
還要研究書後習題
,
同時又要站
在學生的角度
,
揣摩學生學習課文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
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
之後
,
再參考、

借鑒別人的教學設計
,
在自己的教學預案中充分引導學生深入
研究
,
學會學習
,
讓即將實施的多邊對話充滿激情與智慧
,
充滿情感的交流與
心靈的溝通。

4
、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

預習,
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沒有學生高質量的預習准備,
就不可能有
高效的課堂教學。
實際教學中,
尤其是對中高年級的學生教師應該教給學生一些
預習的方法,如「不動筆墨不讀書」,並通過課堂反饋提高預習質量的達成度;
二是有針對性地提出某些預習題,比如熟讀課文,學會生字詞等,
讓學生提前進
入學習狀態,節省課堂上寶貴的時間:
三是進一步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
教學即
可以從預習入手,以學定教。
四是指導學生學會採用不同的方法,
收集與學習內
容有關的資料。
既有助於學生更好地把握文本,
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與運用
能力。

⑻ 如何進行語文有效的課堂教學論文

對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淺析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那麼,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我有幾點體會:

一、深入鑽研課本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於教師必須先鑽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並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徵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我執教了多年的語文教學,但每每鑽研一篇新的課文,總是先通讀一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方法作出「預設」,或查字(詞)典解釋,或對照近義詞、反義詞理解,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或聯繫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聯繫上下文理解的,則在一旁作上標記。對於要通過查字(詞)典理解的詞語,自己先查字(詞)典並把義項寫在一旁。為了掃除閱讀障礙,我總是認真地把課文朗讀或默讀幾遍,發現一些難於把握停頓或比較拗口的語句,及時做上記號,備課時寫入教案,課堂上予以指導。此外,在閱讀各種教學參考書的同時,我總是把文章的結構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標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寫在段末空白處。對於重點詞句的含義,總是寫在一旁,方便課堂上參考表述。只有在對文本內容、教學重點、難點等瞭然於胸的基礎上,我才開始撰寫教案,而且幾乎是一氣呵成。課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執教,但卻不能離開教本上課。

一篇課文究竟應該怎麼上,什麼方法最好,什麼形式行之有效,我們很難有個一般的標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師個性,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沒有最好的,只有此時此地最有效的這個過程中,教師也許要花費許多時間與精力,甚至包括一些「無用功」,但它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環。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這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願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在教學<<太陽>>這堂課。針對題目引發學生發揮想像課文有可能寫什麼內容。因此學生也毫無顧慮的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如:太陽給人們帶來哪些好處?太陽給人們送來什麼?等問題。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者,一個好的問題情景,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起學生積極地思考。創設問題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2)利用演繹推理創設問題情境;

(3)利用類比推理創設問題情境;

(4)藉助多媒體直觀手段創設問題情境;

(5)藉助童話故事創設問題情境。

在探究中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發現提出問題。愛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在弘揚創新精神的今天,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顯得尤為迫切。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無論從提煉文章主題,還是分析人物形象,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會增強學習效果。美國學者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准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因此我們在課題研究課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我們通過研究總結出的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的策略。

1.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信任學生,相信學生能提出問題;要激勵學生,哪怕是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欣賞,是一種給予,一種溝通與理解;要允許學生犯「錯誤」,不輕易否定。

2.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

(1)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

(2)注意觀察比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3)組織匯報討論,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4)開展課外實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3.重視對問題進行篩選,讓學生提出有價值問題。

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嘗試解決問題。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問題解決過程就是創造性思維的過程。當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後,教師應該是學生解決問題過程的指導者,應該鼓勵並放手讓他們通過查找資料、獨立思考 、小組交流等多種途徑嘗試解決問題。這對啟發、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大有好處的。

三、把握學生思維發民的年齡特點,發展學生的智力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形式新異,生動活潑的東西特別容易發生興趣,一旦有了興趣,他們就會發揮極大的主動性,對一些問題主動地多思多想,並在這個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畫畫寫寫,模仿表演。設疑質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詠柳>>一課時,我先配樂范詩,然後展示幻燈片圖。通過引導學生看體現詩意的畫面,啟發學生展開想像,在意境中體會到古詩的美。再根據學生喜歡畫畫的特點,在學生粗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行配樂作畫,並讓他們介紹自己的畫。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走進詩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詩意,而且培養了學生手腦並用能力、繪畫能力、想像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語文活動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組織開展,才能行之有效。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

閱讀全文

與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23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88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3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26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6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8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7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84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6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0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37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6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8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3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1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27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0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71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