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與各學科融合
葛慧玲(周口市紡織路小學,河南 周口 466000)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992(2010)08A-0263-01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針對這一要求,怎樣把各學科滲透到語文中去呢?筆者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作了一些探索和嘗試。 一、語文教學中融入音樂 音樂是人類的第二語言,對於凈化孩子的心靈,陶冶性情,自然地形成良好完美的性格具有不可低估的功能。愛因斯坦就是在音樂中發展了自己的理想和夢想。羅曼·羅蘭也是在音樂的海洋中發展了他的思維,獲取了創作的源泉。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嘗試從下面幾個方面運用音樂輔助教學。 1.恰當運用名曲,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生好玩、易動,課間常做一些運動量較大的活動,上課後一時難以安靜下來。這時我設計「請你欣賞」的環節,讓學生聽一些節奏明快、優美動聽、刺激性不強的音樂,如小提琴曲、鋼琴曲、長笛曲等。這樣不但起到轉移興奮、鎮靜安撫的作用,而且能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美育教育。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兒童的腦神經易疲勞,有意注意能力較低,20幾分鍾的學習注意力已很難集中。這時我又讓學生聽一些節奏緩慢、勻稱而庄嚴能給人以舒適安寧感的樂曲,如舒曼的《夢幻曲》、門德爾松的《春之聲》等,同時讓學生或默讀課文或做鞏固練習。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效果較理想。 2.運用音樂,啟發想像。 音樂也是一門富於幻想的學科。利用音樂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海底世界》一課中,在進入拓展練習環節時,我要求學生以《海底見聞》為題寫一則短文。同時,我是這樣運用音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想像的:邊放課文錄音,邊放一曲有海浪、海鳥、海底動物叫聲的自然音樂,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這樣他們彷彿置身於茫茫大海中,看到了五彩斑斕的景色,摸到了形狀各異的礦石,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聲音……之後,再讓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想寫下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語文教學融入美術 繪畫對孩子的最大好處是可以豐富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在語文教學中融入美術,則可把課文中平淡的語言描述化為形象生動的圖形,學生在這過程中既理解了課文知識,又培養了他們的動手和想像能力。 1.以圖激趣。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即在授課時將一幅幅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掛圖展示出來,或在上課時根據授課內容,邊講邊作一些簡筆畫,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文,在導入新課時,就用投影顯示圓明園被毀滅後殘垣斷壁、破損不堪的景象,再通過聲情並茂的談話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圓明園曾經是一座建築宏偉、收藏著無數珍奇異寶的皇家園林,卻在8天之內化為一片灰燼。到底誰是罪魁禍首呢?此時學生處於「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狀態下進行學習,效果極佳。 2.以圖誘說。圖畫的直觀性在幫助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在看圖說話、作文、編故事時可以應用。如指導二年級的看圖編故事《小鴨子得救了》時,通過電腦顯示畫面,再引導學生觀察,展開合理想像,誘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3.以圖導思。教材中的插圖除了畫面上能看出的意思,往往還包含著深刻的「弦外音」。教學時,引導學生藉助畫面深入思考,配合文章重點段的描述,以領悟文章中心。如《豐碑》一文的教學,文中插圖可與第七自然段文字結合教學,用投影顯示畫面、文字,然後指導學生透過軍需處長的神態、動作、衣著等深入剖析,聯繫上下文描寫,體會天氣之「冷」及軍需處長為了革命,勇於犧牲的精神。 4.以圖促寫。即讓學生在作畫中學寫,在讀文中學畫。例如學生在學習美術第五冊《玩具》一課時,語文教師可同美術教師聯系,在學習畫玩具後布置學生為自己美麗的玩具配上一篇小作文,題為《我喜歡的玩具》。又如在學習《美麗的公雞》一文後,教師可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畫筆,畫畫「我心中最美麗的公雞」,看誰畫得最美(外表、姿態、行為……)。 三、語文教學中融入自然學科 清華大學教授吳文虎說過: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實踐環節不夠,使我們培養的學生動手能力不強。而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對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更是少之又少。在教學中對「是什麼」講的多而「為什麼」講的少,這種教學不利於學生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中如引入小實驗這一方法,既可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又可以培養他們合作、協同的精神。 在教《趙州橋》這課時,學生在預習中提出這樣一個問題:「50多米長的橋,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怎麼支撐得起那麼長的橋面呢?如不做成拱形可以嗎?」為體現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問題意識」,我指導學生做了一個小實驗。先讓學生准備一張長方形的畫紙和兩塊小木塊,之後讓學生把小木塊放在兩邊,再把畫紙平鋪其上,然後把橡皮放在紙中間,當放到兩塊時紙便完全陷下去了。第二次,讓學生把兩木塊稍移近固定住,再把畫紙彎曲呈拱形,兩頭分別頂在木塊上,然後將兩塊橡皮放在頂部,紙不會凹陷,放三塊橡皮仍不會凹陷。實驗後,我讓學生根據所提問題組織討論,並說說從中懂得了什麼?學生很快便得出了結論:拱形橋比平面橋能承受更大的重量。學生雖不懂其中的力學原理,但已為他們的繼續學習設置了懸念,也培養了他們主動探索的精神。
『貳』 如何做好科學課和語文課的整合
知識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學習也是,教學也如此。就小學科學課教學而言,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它的內容覆蓋天文地理、化學物理、生物等,所以,它並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在多年的教學中,我發現,如果將科學和其他學科融入一起,學科之間相互整合,深入挖掘學科中的內在聯系,對科學教學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科學教學也會變得豐富多彩。它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意識,發展他們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進而讓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在《科學》新教材的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幾乎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因而做好實驗教學十分重要。教師主要應結合《大綱》要求,把握好同其他各科教學的聯系,這是一個比較棘手的事情。科學課所涉及的知識十分廣泛,不但要求教師要具備敬業的精神、淵博的知識、較強的經驗與方法,還要有整合教材的能力等。如語文和科學的整合,語文教師要上出其中的科學味兒,得有豐富的科學知識作支撐;科學老師要上出具有文學韻味的科學課,也得有扎實的語文基本功才行。
小學科學與語文這兩門學科,看起來毫不相關,但我們如果用心比對,會發現語文教材中的很多課文是與科學課內容相近、相聯系的,如果將這些內容進行整合,既加強了學科之間的聯系,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又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化教學效果,實現兩門課程的相互補充,相互促進,避免教學資源的重合使用,讓教師少浪費功夫。我經常和各年級的語文教師進行溝通和探討,從兩門學科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出發,尋找語文和科學兩個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探索科學和語文兩門學科從知識點、教學內容、學生發展等多角度進行優勢互補的途徑和方法,盡最大可能整合課程資源,如果將科學和語文有機整合成功,在兩科教學中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科學課上充分利用語文知識
如我在教學四年級的《花、果實和種子》中的「把種子散播到遠處」這一課時,我就充分利用語文課本中的《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來解讀這一問題。首先我採用語文課本中的第一段話來引入主題,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牛馬有腳,鳥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啥辦法?」這一問題的拋出,立刻就引來了孩子們的一番議論,預習過課文後,許多孩子都能說出種子的旅行方式:種子可藉助風力、彈力、水力以及動物來進行傳播。然後我又叫孩子們朗讀這篇文章,當讀到「蒲公英媽媽准備了降落傘,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只要微輕輕風一吹,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這里的時候,大家異口同聲的說出了是藉助了風力;繼續往前讀:「蒼耳媽媽有個好辦法,她給孩子穿上帶刺的鎧甲。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孩子們就能走到田野、山窪。」這時用心的孩子都能發現這是藉助了動物來傳播種子;後面還有一個小節「豌豆媽媽更有辦法,她讓豆莢曬在太陽底下。啪的一聲,豆莢炸開,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了媽媽」這里就是藉助了彈力,當然,再藉助多媒體對後面的知識加以拓展,整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通過對語文知識的復習,孩子們很快就能掌握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在這里,語文知識對這一課的內容就有了很大的幫助。
二、拓展語文課利用科學實驗教學
在科學書的每一單元前,都配有精美的圖畫,還有短小精緻的介紹,都有科學性。如在教學四年級《我們關心天氣》和《風向和風
如何做好科學課和語文課的整合_文庫下載http://www.wenkuxiazai.com/doc/a7bd788c524de518964b7dd0.html
速》時,讓孩子們加以補充再進行朗讀,無意間發現,孩子們個個都成了小詩人,並且用詞准確、生動,也把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運用到詩中,原詩是這樣的:「你見過風嗎?你沒見過,我也沒見過。但我知道,當樹枝搖晃的時候,風,正從那裡經過;」孩了們補充出來的有:「你見過風嗎?你沒見過,我也沒見過。但我知道,當彩旗飛舞時候,風,正從那裡經過」;還有:「你見過風嗎?你沒見過,我也沒見過。但我知道,當小草向我們點頭的時候,風,正從那裡經過」這既培養了學生的語感,還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也把語文知識融入了生活,發現科學知識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只要多留心,就會有收獲。
三、科學和語文的資源互相補充
科學課非常注重「觀察與記錄」,觀察是思維的基礎,記錄是思維的再現,觀察和記錄是需要扎實的語言文字功底作為支撐,如果經常將科學和語文有機整合,就能做到科學中有語文,語文中滲透科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科學教學中,我經常讓學生親歷「猜測——假設——實驗論證——得出結論並運用」的探究過程,並融合較多的語文元素,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有規范的語言表述思維過程:如實驗的操作方法、實驗記錄單的填寫、實驗原理的解釋、實驗沒取得成功的原因等進行探究,這樣,學生往往掌握了科學知識,也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我要求學生把「擺的研究」、「空氣占據空間嗎」等各種實驗和語文結合起來,把科學的嚴謹態度和語文的表述能力結合起來,由於這些實驗都貼近生活,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也可當作寫作的題材。例如我在教學1、能夠對小動物進行細致觀察並用文字、圖畫描述觀察結果。2、能夠圍繞小動物進行一些簡單探究活動。從語文課的角度出發,能概括小動物的特徵,能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保護之情。在准備本活動前,我先讓孩子們飼養了一隻自己最想研究的小動物,然後每天定時寫觀察日記,記錄下小動物的成長過程。當然也有一些孩子的飼養不成功,我就幫他們總結失敗的經驗,再寫成經驗再彼此交流。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之後,使他們進一步掌握了各種動物的特點、生活習性、喚起他們對動物的熱愛。同時培養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從語文角度出發,本課圍繞:認識動物——喜歡動物——保護動物這樣一條主線,來開展教學活動,學生認知經歷了:了解——理解——喜歡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活動中培養了學生認識、觀察、思考、創造思維、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愛護動物的思想觀念,同時也為以後的習作收集了素材。很多時候我組織學生開展科學實驗後,語文老師再布置作文,經過多次嘗試,我發現學生對科學實驗更有興趣,描述和記錄更具體細致,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更加到位;語文老師也有同感,學生的經歷豐富了,寫作素材也多了,寫出來的作文更加生動,有條理性,語言也更准確了。科學活動要從課堂走向課外,拓寬我們科學的教育途徑,語文是科學之母,數學是科學之父,藝術是科學之魂,體育是科學之根。做到各學科之間融匯貫通、全面發展。我相信通過我們科學教師與語文教師通力合作,取長補短,一定能聽到具有文學韻味的科學課,具有科學趣味的語文課。願孩子們學會細致地觀察,嚴謹的實驗,用生動風趣的語言,輕松自主地探索無限美好的科學大世界,成為文理兼通的人,這樣學生就直觀,輕松的環境中牢固地掌握知識,同時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叄』 怎樣使語文教學與生活相融合
一、將語文與生活相結合的目的和意義 1將語文與生活相結合是新課程實施的方向
課程標准中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2將語文與生活相結合改變初中學生語文學習的現狀
以往的語文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缺乏技能的訓練,是在叫語文課本,很少站在學生生活的角度來審視教學活動,致使語文教學成了學生生活的一種負擔。語文的用處很廣泛,生活中時時離不開聽說讀寫,語文素養的高低在日常生活中尤為重要,而現在學生的語文能力每況愈下,學生不會處理實際問題,不會與人溝通交流,應用文體不會寫,學生家長也覺得漢語是母語,不用努力學習也不會太差 致
使語文學科不被重視 語文成績也是最難提高的學科 我們語文教師是最挨累不討好的,語文課堂氣氛沉悶這是一直困擾語文教師的難題 。
3、將語文與生活相結合活化語文課堂,提高學生的能力 將語文和社會生活緊密掛鉤,實現開放式「大語文觀」,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課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體系意義深遠。讓生活走進語文課堂,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沃土,是語文能力的根源,打破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把繽紛多彩的生活之水引入語文學習,無疑會給語文學習注入生機和活力。
讓語文走進生活,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於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也有利於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肆』 如何把其他科目融入語文教學中去
21世紀是一個全球化大背景的時代,我國所面對的是一個開放的文化環境。在這里,多元文化共同生存和發展,並日漸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主要特徵。生活在多元文化領域里的中小學生接觸最廣泛的一門學科莫過於語文學科,如何將多元文化恰如其當地融入語文學科中,讓學生在多元化的世界中健康成長,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者去深思。
一、多元文化與語文教學
1、多元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地理環境和政治基礎,這些會造成不同的文化特性。隨著社會的發展,民族的遷移,大雜居的現象十分明顯,多種文化的混雜也隨之而來。20世紀初,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多元文化是指在一個社會、國家或民族中所存在的多種文化的總稱。」
[①]從一個社會所包含的范圍來看,多元文化可以包括民族文化、地域文化、階層文化、性別文化、年齡文化和群體文化等。後來有學者又進一步指出:「在世界多民族的多種文化共存的前提下,對其自身以外的任何一種文化,採取認同態度,並在平等的基礎上開展雙向交流,以利於自己的發展,這就是多元文化」[②]由此看來,多元文化主要指在同一個地方,除了主流文化之外,其它的各種文化都能共同、平等地發展。
2、語文教學
相對於「課程」靜態地分析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教學」主要是從動態的方法層面上去研究教學策略和教學過程,然而任何一個教學策略的制定和實施都必須以教學目的為根據。語文課程作為語文教學最為重要的憑借,它規定了語文教學的內容和宏觀目的。對於語文教育的目的,著名的法國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經說過:「語文教育作為母語教育,在傳遞文化和建構靈魂和人格,促進學生生命成長等方面,承擔著尤為重要的責任。」[③]新課改以來,我國開始大力提倡語文教育應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目的,語文素養即是「以語文知識和語文能力為主幹,至少包括語文知識、語文能力、一般智力、社會文化常識和情感意志與個性等五個基本要素在內的有機復合體」 [④]。由此看來,積累社會文化已成為語文教育目的之一。
3、多元文化與語文教學之間的關聯
首先,語文教學促進多元文化的發展。多樣的中華文化作為既定的社會遺產,是需要一代代人去傳揚的;外國文化作為一種陌生文化,他要在中國獲得傳播和發展,也要依賴於教育的發展。語文作為義務教育的基礎科目,接受人群的廣泛程度是其他活動所無可比擬的,且中小學生對於各種文化的接受又是最快的。因此,語文教學可謂是促進多元文化頻繁交流和發展的主戰場。
其次,多元文化為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多元文化這一背景要求語文教師要相信來自不同文化的學生的理解和認知能力,並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掌握為前提。其次,教師的教學方式要依據學生的學習型式而有所不同,並在教學過程中提倡學生的合作思考,幫助他們發展起自己的概念圖式,從而使學生能有效地去學習。再次,語文教師應堅持民族平等和兩性平等,並對所有的學生都抱有較高的期望,從而培養他們積極的學習概念。這些要求都為多元文化下的語文教學模式指出了一條明路。
二、多元文化介入語文教學的現狀
目前,很多老師在新課程理念下已能很主動地將多元文化融入語文教學中,這一實踐也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縱觀整個語文教學領域,其實施的過程中也存在頗多的問題,筆者根據幾年的校內外聽課經驗,在查閱眾多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以後,將這些問題歸結如下。
(一)教學內容:不夠多元
1、語文教材選文文化不夠多元
現今語文教師的教學大都都以教材為綱,因此教材的內容大致可等於當今語文教學的教學內容。據統計,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語文教材中,體現精英文化的文章占據了90﹪,體現主流文化的文章占據了10﹪,學生極少能看見體現大眾文化、民間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的文章。此外,在對外國文章的選取中,歐美等地國家的文章佔到了外國文學選文的90﹪,亞非拉等國家的作品則極少看到。再從性別角度來看,語文教材中體現男性文化的文章占據了絕大部分版面,而體現女性文化的文章在數量上則大為遜色。這種選文結構無疑在為學生培養多元文化意識,發展跨文化能力的道路上設置了重重障礙。
2、教師授課內容文化不夠多元
從語文教學的課堂情況來看,很多教師並不注重從課文中挖掘多元文化的特點。小學和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師大致將教學目標定為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字上面,而忽視了課文中的文化特點,導致教學內容單一。高中階段的教師又迫於高考的壓力將教學內容放到考點的講解上,忽視了學生在多元文化方面的積累。此外,對於一些蘊含多元文化的文章,由於教師對陌生文化駕馭上的弱勢,使得教學內容依然呈現出單一文化的現象。如有一位教師在教授《我的叔叔於勒》的時候,由於自身多元文化的限制,僅僅只是從教參上,從主流的觀念上,刻板地總結出資本主義金錢至上觀念下的人們的各種形象。這並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文章的主旨,並不能豐富學生的文化常識,而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地記下眾多的條條框框。這樣很容易阻礙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思考能力的發展。
(二)教學方法:多元化流於形式
新課標以來,多樣的教學方法備受重視,教師們各盡所能,採用了花樣繁多的教學方法。然而,這眾多的教學方法,並沒有真正有效地運用起來,大都都只是流於表面,雖看起來重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在實際上,學生並沒有從這熱熱鬧鬧的多元教學形式下獲得自己的文化素養。
如表演法就是教師常用的方法之一,有時是教師演唱歌曲,有時教師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表演,並試圖通過這些表演來讓學生達到理解教材內涵的目的。如有一位教師在教授《孔乙己》的過程中,讓學生去模擬一個真實法庭,法庭主要展現孔乙己告狀的情景,並讓學生為孔乙己的起訴條件進行辯論。之後,再讓學生將這一過程和結果記錄下來。而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一直是一個圍觀者的角色,只是在最後對學生的表現進行了一個簡單的評價。這一方法能讓學生體會孔乙己身上的文化特點嗎?顯然是不能的,孔乙己甚至被有的學生強烈推薦去當官。這種脫離文本內涵,脫離時代背景的表演法只會讓教學方法流於形式,學生在其中受不到任何的文化熏陶。
(三)教學評價:考試指導一切
雖然課堂上的教學評價有所緩和,出現了多元化評價的苗頭,但是就語文教學這個大環境來說,教學評價只有一種,就是用考試來決定一切,分數成了衡量所有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所有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最終標准。
這種以高分為目標的教學可以說只有功利,而無任何的文化熏陶。於是,高分低能成了這種教學評價下的學生的代稱。在這種教學評價下,學生用死記硬背和重復的機械訓練來獲取高分,這樣既不利於學生的主動學習,也不利於學生的成長。它將學生的價值局限在記憶力、應試技巧及知識量上,以至於扼殺了學生的興趣及認識創造力;它用教師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的主動探索,扼殺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更無從談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意識了。
三、多元文化融入語文教學之未來模式展望
中國是一個擁有眾多民族的國家。現今,少數民族及外來人口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多元文化集中的趨勢愈加明顯。中國的語文教學,應在結合本土精神文化的特點之下,以多元文化為指導,探索出將多元文化融入語文的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需要教學中各個環節的配合,包括教學目標的明確設計、教學內容的多元融合、教學方法的有效選擇以及教學評價的多元綜合等。
(一)教學目標的明確設計
在多元文化融入語文教學的課堂中,學生即興反映的多樣性,必定造成教學目標的盲目性。語文課的教學目的,要以語文課程價值的實現為依據,並通過教師教學、課內組織學生討論等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語文的情趣,發展學生對語文課文的感受與鑒賞能力、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文化素養等。只有當語文教師在明確設計和嚴格地執行了每堂課的教學目標之後,教學過程才能圍繞著這一具體的教學目標進行展開,學生也才能圍繞這一教學目標進行探討和學習,進而感受到多元文化融入中的語文魅力。
(二)教學內容的多元融合
現今的多元文化語文課堂可謂說是一個大雜燴。其中有來自教材的顯性文化、來自教師的隱形文化和來自學生的背景文化,這些都能導致教學內容的多元。一堂有效的語文課必須兼顧來自這幾方面的文化,形雖散但神絕不能散。這也就是說語文教學必須在尊重、涵蓋和理解多元文化的基礎上,依據所處環境的特點將多元文化進行有效地融合。這一融合要在以民族傳統優秀文化為基礎的前提下,匯合來自各個國家、民族、地域和階層的優秀文化。
(三)教學方法的有效選擇
開放的教育環境為語文教學方法的選擇提供了眾多的可能,有討論法、表演法、小組合作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然而這些教學方法並不是萬能的,並非所有的語文課都能採用同一的方法。在多元化的語文課堂中,有效教學方法的選用必須具備以下四個因素:其一,必須依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其二,必須依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其三,必須考慮良莠不齊的學生文化水平;其四,必須依據教師自身的文化素養。這樣選擇出來的教學方法才能發揮語文課堂的優勢,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四)教學評價的多元綜合
語文課程的三維目標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那麼對語文教學的評價方式也應該立足於這三個維度,不再只重結果,不重過程,而應堅持以生為本,樹立與多元文化教學觀相適應的發展性評價觀念,並注重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人際交往和自我認識等方面的綜合評價。在這種發展性的評價過程中,學校和教師應將對學生的日常評價、階段性評價和期末的終結性評價等綜合起來看一個學生成績和成長。此外,學校和教師還應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基礎上,開發學生的潛能,並讓學生在評價下樹立自信心與自尊心,積極向上,從而使他們在良好的心態下接受優秀的多元文化的熏陶,並將其與自身文化進行有效融合。
多元文化在語文教學融入過程中出現得問題或許在未來將表現得更為多元。那麼,語文教育將永遠沒有辦法來完成文化的使命。未來的多元文化對於語文教學來說可能更像是一把雙刃劍,使得中華民族在享受文化所呈現出來的五彩斑斕之時,又不斷地受到來自紛繁復雜的多元文化影響下的民族文化迷失的挑戰。
『伍』 語文教學如何體現五育融合
語文教師將「五育」融入課堂,要更好的把握文本,深入研究教材重難點,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每一篇文章都有側重點,要結合不同文章側重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五育教育。在學科教學中如何體現那得需要與學科的特點相結合。智育是學科教學的主要目標,因為考試考的主要是智育方面的題。
體也就是體育,讓學生動腦動手活動起來,每發現學科的美,每一學科都有此獨特的美,勞熱愛勞動。
養成自控式學習習慣
培根說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所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
自控式學習習慣是指在自控式學習活動中,由於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並變成內在需要的學習行為方式,是在一定情境中不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監督而能自動學習的行為傾向。
它雖然屬於非智力因素,並不直接參與智慧活動,但在智慧活動中具有動力和調節效能,屬於意志活動范疇。語文學習尤其要有這種習慣,如用心聽講、作業書寫規范、獨立完成作業、制訂學習計劃、多讀、多背、多思考、經常練筆、看報等。
『陸』 如何在語文教學及德育教育融合
在語文教學及德育教育融合的方法:
一、老師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
在於知識技能的教學中,我們經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的過程中,這句話同樣適用。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學生的道德的品質,離不開教師的榜樣示範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有著深刻的影響,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部活的德育教材。再者,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才能在語文教學中注重挖掘教材中隱含的德育因素,把它滲透給學生從而完成德育教育。
二 、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課堂教學時學校德育,尤其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按照1994年8月中共中央在《敢於進一步加強學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見》中提出:要根據不同學科的特點,促進各學科與德育有機的結合,有針對性的發揮教學的德育功能「的要求,寓德育於課堂教學之中,及要求教師把復雜的、抽象的德育內容具體化,滲透到教學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陶冶,受到教育達到德育的目的。
1.朗讀感染
我國古代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里說過:「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批文以入情。」作者寫文章,是因為他頭腦里有了一些認識和感受,才通過語言文字把它表達出來,讀者讀文的過程也是從語言文字入手,在理解語言的同時獲得認識,領會感情。所以只有做到「披文入情」,與作者產生思想感情的共鳴,才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真正實現「學文」與「悟道」的統一。要實現「披文入情」,感情朗讀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例如在《離騷》教學中,我反復讓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通過「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等句,體會屈原那種「以天下為己任」的寬廣胸懷,為解決人民疾苦而不懈奮斗的精神,同時要鼓勵學生,在未來的生活道路上,面對困難時,應有勇於開拓,勇往直前的精神。
2.採用適宜於學生的教學方法
採用適宜於學生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易於也樂於接受德育教育;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改變教學模式,把握學科知識和德語知識的結合點和切入點,寓德育知識與學科知識之中,及時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汲取知識,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更使學生易於也樂於接受德育教育,比如對古典名篇的學習,結合課文時代背景介紹,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優秀歷史和優良傳統的教育。
3.情景渲染
要創設好一個富有感染力的課堂情境,教師必須首先進入角色,傾注自己的情感然後用語言、表情、動作、形體等來達到以情動人,以情感人的目的,使學生觸景生情因事激情、知理明情,否則就沒有感染力,虛情假意,言不由衷,學生聽你的教育而不是在感受教育,很難打動學生的心靈。語文教師還可以積極的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課堂的德育教育創設一個良好的情景,放一些經典的影片,電視劇,讓學生進入情境,受到美得的感染和熏陶。
4. 重視課堂拓展討論,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
中學語文課本所選入的文章大多文質兼美,就內容而言,有反映社會生活,贊美人情美的;有描繪自然景物謳歌祖國山河的;也有講述寓言童話故事,闡明道理的。可以說語文課本是最好的德育教材,我們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滲透德育,在學生的心靈播下健康發展的種子,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挖出教材中德育的「亮點」,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討論,正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對於一篇文章,個人依據不同的實際,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有不同的看法,另外,每一篇文章均有一定的時代特色,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原有的主體可能不會完全適應新的形勢,特別是一些思維比較有創造性的學生,可能會對書本的內容和老師的講解持有不同的看法,這時候我們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在爭辯中使學生分清楚是非黑白,從而受到教育。進而培養學生積極向上,昂揚樂觀的人生觀。
5.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德育
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是實行「文道結合」的綜合訓練過程,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高中階段,正是學生明辨是非、真假、美醜、善惡能力成長的關鍵時期,一方面,學生具有健康的人格,是寫好作文的關鍵,而另外一方面,學生作文及日常練筆的過程也是其提煉和升華思想、促進正確的人生觀和健康人格形成的過程。因此,在高作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也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通過第二課堂活動來實施德育滲透
中學生精力充沛喜愛從事各方面的活動,容易在活動中接受感染和影響,這種感染和影響的深度和廣度甚至超過課堂之上,往往在學生的心靈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終身難忘。所以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語文活動,如:分角色表演。詩歌朗誦比賽,成語故事比賽,收集剪報,辦手抄報,開討論會,演講比賽等,語文活動既能激發同學們的競爭意識,又能讓學生感受到集體協作的重要性,還能感受到祖國文化的源遠流長,進而得到思想的啟迪和教育。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只要把握時機,巧啟發,巧誘導多學生進行一些恰如其分的德育滲透,把德育教育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讓他們能感受到語文殿堂里閃耀著人性光輝的精神財富,這樣對於提高他們的道德水平和完善他們的人格,以便將來更好的參加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必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柒』 如何將書法藝術與語文學科相融合
1、營造氛圍,激發興趣。
學校是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場所,也是重要的育人陣地,環境、氛圍是隱形的教育力量。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一旦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下應運而生時,加上教師的因勢利導,就能讓學生把興趣轉化為學習書法的動力,勢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2、發揮師魅,促進提高。
小學語文老師是提高學生書法水平的「活字帖」。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當過學生的都知道,學生可能會因為喜歡某位教師就會極力模仿教師的舉手投足,尤其是老師在黑板上的板書,所以就會出現某某學生喜歡一個小學語文老師,而他寫的字也就像語文教師的字。
3、運用多媒體,提高效果。
生活中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都喜歡聽故事,課堂上利用古今書法家故事,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在書法教學過程中適當插入故事可以調節學生的手指肌肉和大腦的疲勞,提高練習效率,學生感興趣亦會產生奮發圖強的動力,增強了練習書法的毅力。
4、培養精氣神,融合精髓。
漢字的筆畫形態來自於圖畫又美如圖畫。古人說,漢字之「橫」如「列陣排雲」,有莊重之美;「點」如「高峰墜石」,有飛馳之美;「豎」如「萬歲枯藤」,有蒼勁之美。這些美,正是漢字「形美以感目」並吸引和熏陶學生最重要的審美潛因。
『捌』 淺談如何對小學語文課程進行整合
當前,由於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教學手段的變化,同時它也帶來了教育內容、教學組織新式及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的變化。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它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它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像和創造思維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思維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因此,如果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開辟出一些培養其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徑,勢必會帶來小學語文教學的一些新的變化。本文針對網路語文教學實驗中出現的若干問題從教學環境、課件設計、情感教育、教師職能轉變等方面進行了探討,並設計了相關的實行方案。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的整合,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會學習」已經成為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世界性口號。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教學方式,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自主學習空間萎縮,缺乏活力。教出來的學生就好比算盤珠子,撥一撥,動一動,原本聰靈的個性必被扼殺。這樣的學生怎能適應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怎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作為創新教學的嘗試,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教學中摒棄了傳統教學方式。在網路環境下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參與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所以我們有意識地讓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將語文知識從空間和時間上向課外延伸,不僅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了課余知識,並且培養學生求得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小學語文《鯨》的教學時,我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處理、補充,並以網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上課時,學生提出了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不能解決的問題,在我的引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和自己上網查找信息,進行個別化和小組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不僅輕輕鬆鬆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而且對鯨的一些其它知識了解了很多。眾多教育者提出:一個良好的寬松的學習環境必將會給學生創新意識的激發帶來很大的幫助。斯坦福大學校長卡斯帕爾教授在談到斯坦福和矽谷的成功時,認為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這一要求的提出奠定了信息技術的學科運用價值。
1、聆聽音樂,營造優美的學習環境。每堂課一上課,學生的思想都會由下課時地鬆弛變為上課時的緊張,這從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創新意識的萌發。為此,我們在上課前播放一段韻律優美的輕音樂。優美的樂曲調節了課堂里的氣氛,改變了教室里緊張的學習環境。學生通過聽音樂放鬆了神情,活躍了思緒,創新意識也就自然而然地得以正常發揮。
2、展示圖片,營造民主的學習環境。不同的圖片會給不同的學生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引起學生不同的情緒變化,而不同的情緒變化正是激發學生創新意識的基礎。我們可以在課堂中充分發揮教學投影片的視覺效果,通過展示與課文內容相聯系的不同投影片,放手讓學生自由觀察,民主討論,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學生創新意識的激發營造一個民主的學習環境。
3、播放動畫,營造自由的學習環境。動畫片是小學生的喜好。讓學生對動畫片中的內容進行討論,學生更是一個比一個發言積極。針對學生的這個特點,利用現行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所配備的動畫素材,引導學生觀察,各抒己見,必將會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在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得以最大程度的體現。我們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引向信息技術和學科有效課程整合的網路信息領域,教師在設計和表現課堂時,要按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精心安排、設置情景、充分考慮增強教學的吸引力,運用聲像媒體使文字型、抽象型的內容生動地、具體地、形象地表現出來,從而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慾。這種教學將會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特點,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挖掘每個人的潛能,張揚學生的個性特徵。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整合,展示不同的學習內容,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
現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的選擇貼近兒童生活,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趨向社會發展需要,洋溢著現實的生活氣息,不僅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所學的內容與自己接觸的問題息息相關,而且能夠大大調動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但人無完人,書亦無完書。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還出現一些離生活現實、離這個時代比較遠的信息,而利用網路教學就能彌補此中不足。例如蘇教版的小學語文第五冊中《石頭書》這一課,「化石」、「煤炭」的形成,以及地殼的運動,離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實際都比較遠,在教學中,我們通過學生上網查詢資料,藉助信息技術,解決無法跨越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千萬年的漫長時間變化縮短至幾分、幾秒展現在學生面前;把有趣、復雜的化石、煤炭形成過程、復雜的地殼運動具體、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讓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還讓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就小學語文而言,由於其涉及的內容涵蓋面廣、包容量大,因此這就要求學生在思維上能夠不固於原有的定勢,善於變換角度地靈活地去思考,能深刻的高水平地掌握知識,並把這些知識廣泛地遷移到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使學習活動順利完成。為了能夠幫助學生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在教學中可以採取以下一些方法:
1、錄音播放。《月光曲》這課內容源自於一首優美的鋼琴曲。為了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我們在上課前可以先藉助錄音機把鋼琴曲播放給學生聽,讓學生一邊聽一邊思考:你從中聽出了什麼?聽後你有什麼想法?你對這首鋼琴曲的哪個地方感受最深?為什麼?由於學生對課文內容還不甚了解,自己的頭腦中沒有形成一定的思維定勢,因而他們在回答時就不會受局限,自己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從而促使自己的創新思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2、錄像再現。如教《黃繼光》一課的重點段落,學生提問:「在怎樣的情況下,『黃繼光突然站起來?』」「怎樣的情況下,『黃繼光又站起來了?』」此時,學生心理發展出現了憤悱,我播放錄像《黃繼光》中部隊攻佔597·9高地的部分場面。那機槍聲、大炮聲、手榴彈的爆炸聲連成一片,學生彷彿置身在炮火連天,硝煙彌漫的戰場上,黃繼光奮不顧身地靠近敵人的火力點,最後用自已的胸膛堵住敵人槍口等情景歷歷在目。在這一形象感知的基礎上,學生排除了思維障礙,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強烈的共鳴,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興趣。這時,教師再讓學生答題,他們一改過去照本宣科的現象,而是用自已的創造性語言回答得有聲有色。
3、網路下載。《蝙蝠和雷達》是一篇科學小品文。什麼是雷達,雷達的作用是什麼,它是怎樣工作的,小學生很難有個清晰的認識,因此學生的創新思維就很難得到發展。解決這些問題並不難,打開計算機,進入相關的網站,找到這些內容下載下來,一看便明。問題解決了,其他的內容也就迎刃而解了。我們正是利用了信息資源、現代化手段來跨越時空的界限。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時代活水,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知識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
三、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空間的整合,改變不同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把「語文綜合性學習」納入語文課程體系結構之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語文學科為依託,注重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學生生活、社會生活之間的整體聯系。其最終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我認為,要提高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效率,必須把握有效的教學策略。利用網路環境來進行語文教學,可以體現語文教學的開放性,豐富性。如在二年級下期語文教材中有《月食》一文,平時老師按常規教學,學生總是難以理解,似懂非懂,效果不佳。後來調用計算機多媒體課件,通過動畫的形式生動形象地再現月食這一天文現象,學生通過看微縮的太陽系運動,便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真所謂「此時無聲勝有聲」。
又如在《特殊的葬禮》教學中,設計者就提供了三個可發散延伸的空間,一是為什麼這次葬禮是特殊的。通過鏈接相關網站,學生們了解了為什麼總統要為這條瀑布舉行葬禮。二是關於現在我們周圍的環境,特別是水源的污染,能夠引起學生對生態平衡的警醒與深思;三是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文章,為學生提供比較鑒別的內容,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和文學評價能力,加強對學生語文素養的熏陶。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它已不再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識,而是迅速更新知識的能力,是在更新知識和利用新知識的過程中體現的創新意識,表現的創新能力。而創新能力培養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要能夠做到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採取藉助現代教育技術改變課堂教學手段,使課堂教學充滿情趣、充滿樂趣、充滿活力的方法,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選擇。
1、實物演示。寫入小學語文課本內容中的許多物體,孩子們都沒有親眼見過。究竟這個物體是什麼樣子,是不是像書中所寫的,孩子們一概不知,如琥珀。這很不利於孩子們的創新能力的培養。但這個物體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還是能見到的,為此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准備幾塊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琥珀,上課時利用實物投影儀分別演示給學生看。由於是實物,他們看的興趣就會很濃,看的時候就會很認真很細心;他們就會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提出許多自己認為還不明白的問題,然後通過詢問查找討論,搞懂了,弄清了,自己的創新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加強。
2、摹擬試驗。許多事情,如果不通過自己的親身試驗,其中道理永遠都不會明白。例如《畫楊桃》,同是一個楊桃,它能被畫成不同的形狀。其原因是每個學生所坐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楊桃的形狀就不一樣。老師在上這一課時,單憑講學生是不會輕易理解的。我們不妨換一種方法,把一個楊桃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現在屏幕上,讓學生試著自己也去畫一畫,然後再變換位置看。這樣一畫一換,雖然學生僅僅是動動手動動腿,但他們在動的過程中已經是鍛煉了自己的一種創新能力。
3、虛擬假設。在小學語文課本中,許多文章的主人公結局都是極具有懸念性的。如果能對這些主人公後面的故事進行一番虛擬假設,勢必會對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起到一定的幫助。如《凡卡》《窮人》《賣火柴的小女孩》等,他們後面的故事會怎樣發展呢?我們可以把這些文章的圖片通過剪輯整理合並在一個地方,讓學生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個人物,把它後面的故事虛構成一段文字講給同學們聽。此舉一方面是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一次綜合考驗。
信息技術是教學手段,是學習工具。我國政府認為:「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並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各地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實現多媒體教學進入每一間教室,積極探索信息技術教育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是信息技術教育發展中應特別重視的問題。」這一論斷也證明了,當前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目標,是建立在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促進教與學的改革基礎之上。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以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正在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生產、學習和工作方式。「信息技術和課程整合」是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觀點,它要求教師能從自己的學科教學過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術幫助自己的教學,把信息技術融入到課程教學中,也就是指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能把信息資源、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對這種「整合」教學方式的研究和實施將會對小學生探究性學習、創造性的發揮、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創設良好的基礎,使小學語文教學朝著特色、個性的教學方向發展。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去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還需要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工作者們作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信息技術與課程的融合,必將對教育的發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定會使我國的教育事業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