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教學如何實施整本書的閱讀

語文教學如何實施整本書的閱讀

發布時間:2023-01-01 10:38:21

『壹』 如何上好整本書的閱讀指導課

語文課程標准關於課外閱讀的建議指出:語文教學應該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然而,如果放任學生自由朗讀,往往效果不能盡如人意。此時,作為我們老師,如果能指導學生開展同一本書朗讀,則效果會尤為突出。那麼如何進行整本書的課外閱讀?整本書的閱讀在於一個整體,不同於一篇課文的教學,學生閱讀了一本書,留下些什麼印象,感受到什麼,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事先推薦書目,利用閱讀課,進行讀書交流。交流時,教師把握的是一個整體,不必關注每一個細節,強調整體的感知的同時,引導學生對精採的內容逐步深入的再閱讀。整本書的閱讀,既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的體驗,又要通過細節的挖掘,幫助學生走進閱讀,體會字詞的精妙之處。
中高年級之後,書的篇幅長了,一節課的時間不夠了,甚至一天、一周都不能解決問題。教師推薦了一本書後,學生往往一開始興趣很濃,但因為這個過程比較長,有些學生可能會逐漸失去新鮮感,逐漸倦態。也有的學生會因為理解能力有限,看不懂或理解不深入,導致看書的質量不高,這時,就更需要老師在班級中開展讀書活動,上好閱讀指導課,引導學生更好、更深入地讀好。
閱讀指導課,一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三種課型。即學生閱讀前的「導讀課」,閱讀中期的「推進課」,讀完書後的「主題讀書課」或稱為「討論交流課」。
第一階段:「導讀課」
開展班級共讀的第一步是使孩子們對即將開始的閱讀旅程充滿期待,興趣高漲,在這個環節,什麼樣的方法最容易引起孩子對書的濃厚興趣,那它就是最好的導讀。當然,有的時候還是需要教師加以引導。
1.講講作者和相關書評導入。
2.可以利用童書的封面等來導入。
3.利用精美的插圖。優秀的童書,它的插圖也是非常棒的,例如《夏洛的網》一書的插圖水平相當高。那麼呢,把書中的插圖做成PPT,配合老師對重點情節的的講述,使學生深陷其中,形成懸念。
這樣的導入,不僅揭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巧妙地把最好要進行的主題探討隱含其中,這時候開始讀書,效果將是非常好的。
在導讀課上,我們要做的就是設置足夠的懸念,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要在首思尾,在導讀的時候就考慮最後的主題探討,為他做好鋪墊,還可以對後面的閱讀提出一些要求又目的地閱讀比漫無目的的效果要好的多。
第二階段:推進課
中年級的推進課,可以大聲朗讀故事,配合游戲,變換多種形式復述故事。高年級是分章節的閱讀和若干個小主題的討論,無論哪種種方式,都是要努力推動學生的閱讀走得更深更遠。為各個章節設計的問題中,有的是促進學生對故事情節的關注與熟悉,有的則是促進學生對故事中隱含的主題的逐步思考。
在共讀的推進過程中,我們要始終關注孩子們的閱讀進程,而不是只負責把書發給他們就完了。推進課可能是一次,兩次,也可能是多次,有時候是幾分鍾,關於某一個話題的交流,有時候甚至可以拿出更多時間來進行,完全根據孩子閱讀的實際情況而隨時調整,在這里老師要把握閱讀的時間與節奏,只要班上多數學生讀過了就可以了,你如果想等所有學生都讀完了再往下進行,那你有可能永遠都等不到。在這期間,故事主題要被多種形式反復提及,但推進課的討論與最後的討論是不同的,這時候並不要求對話題做詳細的回答,他們可以只在書上寫寫劃劃,做點記號,甚至只記下頁碼,為後面的討論做准備,總之,推進課的所有話題就是為了推進學生的閱讀,引導他們往深處思考。在這方面,老師們有無限多的好辦法,製作書簽,讀書小報啊,設計讀書卡啊。另外爭取家長的參與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可以通過便箋,通過一封信來爭取家長對孩子閱讀的關注和參與,不少家長非常樂意參與這個過程,記錄了很多非常好的親子共讀日記。
第三階段:主題讀書課
首先,主題讀書課不是對故事的簡單重復,所以在主題探討課上絕對不要去重復講述故事,而是對整個故事,整本書的回顧總結與提升,就是說,要領著孩子往高出走一走,這是老師在主題讀書課上最重要的任務。在這里特別想強調的是這一點,與學生當下的生命相結合。如果沒有這一點,那麼共讀的意義就打了折扣,甚至可以說失去了它最根本的意義。無論是多麼優秀的童書,如果它沒有與學生的生命體驗發生碰撞,沒有與學生的生命結合起來,就不可能對他們有什麼實質上的影響。
其次、拓展討論,加深感悟
讀書討論由學生提出,或由教師設計.注意提問時可以局限在故事情節上,要和學生生活作適當的聯系。教師可提前預設課堂提問,學生根據以上的問題進行討論。
第三、提升情感,感悟生命的意義:
第四、激發讀書慾望:
介紹系列故事。
第四階段:延伸活動。
導讀,推進,主題交流,這三個流程之後,還可以有一些延伸的活動,例如共讀《夏洛的網》後可以延伸閱讀懷特的另外兩部童話名作《精靈鼠小弟》和《吹小號的天鵝》;共讀《永遠講不完的故事》也可以補充閱讀米切爾。恩德的其他作品,如《毛毛》《犟龜》等,讀過《草房子》後再讀讀曹文軒的其他作品;《夏洛的網》《彼得潘》《木偶奇遇記》都有非常棒的電影,共讀之後和孩子們一起看看電影,也是很享受的。續寫《特別的女生薩哈拉》的故事,或者創編自己的特別故事,也可以象薩哈拉一樣寫一寫自己的心靈日記,讀過《綠野仙蹤》呢,可以讓孩子們把書中的故事排演成好看的童話劇,都是很好的閱讀延伸活動。

『貳』 如何進行整本書的課外閱讀指導

「在閱讀一事的本身,教師沒給一點兒幫助,就等於沒有指導。」可見在葉老心中閱讀指導是很有必要的,在現實中也是非常需要的。「我們可並不是說『指導』就是由教師一個人這樣從頭到尾講下去。『指導』得在討論里。」指導要注意方式,要在學生需要的時候進行。
(一)整本書閱讀指導的原則。
1.注重閱讀方法的應用和獲得。
「多讀多作固屬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樣讀,怎樣寫。對於這個『怎樣』,如果不能切實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一目十行地囫圇吞棗地讀下去,至多隻能增進一些知識和經驗,並不能領會寫作的技術。」從葉老的闡釋中,可以看出,只有整本書閱讀這么回事還遠遠不夠,關鍵是要通過整本書閱讀使學生有所收獲,要知道怎樣讀更好。要通過閱讀領會表達的妙處。
「學生能夠理解和領會的東西,教師完全可以不講。學生了解不透徹領會不深的地方,才需要教師給以指點和引導,但是也不宜講得很多很瑣碎。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自己多動腦筋。」重視方法的獲得,但是這個方法不是教師教給學生的,而是學生通過自己動腦筋,通過教師設置的情境,通過教師的追問,自己感悟到的。
2.注重學生的自主閱讀。
閱讀是個性化的過程,對閱讀速度,閱讀時間等不做硬性規定,應該有較寬松的時間。對於閱讀方式方法不進行太多的限制,應該順應學生的規律,以學生願意接受的方式進行。學生對閱讀方法的運用,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經驗。「閱讀要靠自己的力,自己能辦到幾分務必辦到幾分。」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們多思考,多討論,多練習」,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能夠根據自己經驗讀到自己的收獲。
3.注重個別指導。
因為學生的閱讀水平存在差異,教師在集中指導的基礎上,應該關注到學生之間閱讀水平的不同。「對於資質較差,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的個別指導,尤須有豐富的同情與熱誠。」對於個別學生,可以採取個別談話,看讀書筆記等方式給予關注。在討論交流的時候,多聽聽能力較低學生的見解,給他們閱讀的信心。同時,私下提示注意其他同學是怎樣閱讀的,幫助他們從別人的經驗中感悟讀書樂趣,吸取讀書經驗。以興趣引領他們,讓他們能夠在持續的閱讀中,不斷得到鍛煉,從而提高閱讀能力。
(二)整本書閱讀指導的內容。
「書籍的性質不一,因而略讀指導的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論。」就一般說,應該指導的有以下幾項。
1.版本指導。
進行版本指導,就能使學生「將來讀書不但知道求好書,並且能夠抉擇好本子,那是受用無窮的。」版本指導,有利於學生選擇書籍,對書籍本身具有鑒別能力,能夠實現讀書與生活的聯系,實現終身閱讀,終身受益。
「哪種本子校勘最精審,哪些本子是作者的最後修訂稿,都得給他們說明,使他們遇到那些本子的時候,可以取來復按,對比。」教師要具備廣闊的閱讀視野,還要有比較深厚的功底,能夠鑒別,並且把自己的經驗傳遞給學生。
「這方面的指導,宜運用校勘家、目錄家的知識,而以國文教學的觀點來范圍它。」在小學階段雖然版本指導不必高深,但是對語文教學有益的部分還是要指導的,比如:有些著作是翻譯過來,哪個翻譯家翻譯得比較好;有些是文言文註解的,哪些人註解得好;台灣翻譯的作品與大陸翻譯的作品的區別;修訂版與初版的區別。版本之間的比較,對於語文教學的功用是使學生能夠知道產生不同的原因,通過比較閱讀,推敲出這樣寫比那樣寫的好處,提高作品的鑒賞能力。
2.序目指導。
「讀書看序文是一種好習慣」「目錄表示本書的眉目,也具有提要的性質。所以也須養成學生先看目錄的習慣。」利用目錄進行檢索,找到自己想看的內容。利用目錄可以整合自己想看的內容。如重點研究書中的某個人物,某個事件,可以通過目錄跳躍性的看,從而把某些內容整合在一起,能夠突出人物性格特點,理情事件發生的脈絡。
「教師指導,要教學生先看序文,要審查序文的重要程度,與以相當的提示,使他們知道注意之點與需要注意力的多少。」序文的提示了書的主要內容,有利於了解梗概。如果是自序的話,能夠清晰體現了作者的寫作意圖,順著序文可以探究作者的思維線路;如果是他人作序,對書的內容有一些評價,提示讀者注意書的價值,同時也有利於閱讀時注意重要部分,可以得出自己的判斷與序文作者進行比對,得出自己的結論。
3.參考書籍指導。
「參考書籍,包括關於文字的音義,典故成語的來歷等所謂工具書,以及與所讀書有關的必須借彼而後明此的那些書籍。」參考書籍的作用一是幫助理解,而是幫助比對借鑒,幫助閱讀向更深更廣的程度進行。
通過參考別的書籍,「從小的方面說,閱讀一書而求其徹底了解,從大的方面說,做一種專門研究,要從古今人許多經驗中得到一種新發現,一種系統的知識,都必須廣博地翻檢參考書籍。」參考別人的,可以徹底理解當下要了解的這本書,同時通過比較獲得閱讀經驗,為將來閱讀打下基礎。
4.閱讀方法指導。
「閱讀方法不僅是機械地解釋字義,記誦文句,研究文法修辭的法則,最要緊的還在多比較,多歸納,多揣摩,多體會,一字一語都不輕輕放過,務必發現它的特性。唯有這樣閱讀,才能發掘文章的意蘊,沒有一點含胡。也唯有這樣閱讀,才能夠養成用字造句的好習慣,下筆不至有誤失。」在葉老看來,所謂的閱讀方法並不是真正的方法。真正的閱讀方法不是工具化、形式化的,而是比較、歸納、揣摩、體會的過程。對於一字一句的比較、揣摩、體會,然後歸納,形成自己的認識,才是方法。能夠發現文字的特性,才是真實的閱讀,才能夠鍛煉語感,才能夠對閱讀有幫助。因此,教師在指導閱讀的時候,著力點應該放在學生不太注意,學生自己不能發現的語言點上,通過這樣的點激發學生,讓學生思維更加深入。
「不論短篇與書本,性質相近的,就該用同一讀法去讀。」教師可以有意識引領學生用相同方法讀類似的書,或者讓學生自己閱讀相近的書獲得這樣的體驗。但是,閱讀方法又不是拘泥一種的。「文字各式各樣,閱讀方法字也不能一律。多讀些文字,練習到的方法就多些。」「閱讀方法又因閱讀材料而不同。就分量說,單篇與整部的書應當有異,單篇宜作精細的剖析,整部的書卻在得其大概。」方法的多樣性在於讀物的多樣性,整本書閱讀在於突出一兩種方法,精細的地方由學生自己去發現,面面俱到也難有什麼深刻印象了。
(三)整本書閱讀指導的過程。
按照葉老的閱讀教學過程理論,整本書閱讀指導也要大體經歷「預習──討論──練習」的過程。
對整本書閱讀指導而言,「包括閱讀以前對於教材的閱讀方法的提示,閱讀以後對於閱讀結果的報告和討論。」這是很明晰的指導過程,有讀前和讀後的指導,其實在閱讀過程中也可以有指導。對此,葉老還作了更為細致的說明:「略讀教材若是整本的書,每一堂略讀課內令學生報告並討論閱讀那本書某一部分的實際經驗;待全書讀畢,然後令作關於全書的總報告與總討論。至於實際閱讀,當然在課外。」
1.閱讀前提示方法。
閱讀指導從閱讀前就已經開始了,「文字淺顯明白的,不妨少點工夫,看下去就是。文字深微曲折的,就得精細得解說,周到的剖析,達到透徹了解的地步,才歇。」「就讀的方面說,若不參考,分析,比較,演繹,歸納,涵泳,體味,哪裡會『真知』讀?哪裡會『真能』讀?」「閱讀有時候不止於要了解大意,還要領會那話中的話,字里行間的話──也就是言外之意,不能讀得太快,得仔細吟味;這就更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這都是教師應該讓學生知道的。
2.閱讀中進行指導。
學生在課外自由閱讀,教師可以限定大致的進度,等到讀到某個階段的時候進行一次討論交流,可以看到學生讀的進度,可以通過討論提示一些方法,讓學生有更深的感悟,有利於下面讀得更好更深入。階段匯報以後,學生根據獲得的經驗再讀。
3.閱讀後組織討論。
等全體學生都讀完以後,再次組織交流討論,匯報整本書的閱讀收獲。「成本的書分量多,不便在教室里精細討論,所以教學生根據精讀的經驗,自己去讀。略讀的『略』字表示學生所受教師的指導簡略一點的意思,並不是說馬馬虎虎地讀。」要重視學生的自讀與自悟,討論是交流收獲,交流經驗。
除此之外,「文字最好能讀熟」「文字又最好能復習」,交流討論以後,可以形成文字材料,也可以指導學生再讀,讀出更多的感受,這樣不但能把一本書讀通讀透,而且可以防止學生淺嘗輒止,有利於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整本書閱讀討論示例。
討論是整本書閱讀指導中的重要環節,它不但能深化學生對書籍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持續的閱讀興趣。組織小學生進行整本書的閱讀討論,應該從情節入手,關注學生的興趣,關注情感的熏陶。整本書閱讀,關鍵是整體,它同一篇課文的教學有很多不同。一本書留給學生什麼印象,從這本書中能感受到什麼是很重要的。在讀書交流的時候,教師始終要有整體觀念,不能因為個別地方的處理而忽視了整體。在強調整體感知的同時,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逐步深入閱讀。整本書閱讀,既要關注學生的個性體驗,又要通過細節的挖掘,牽一發而動全身,促使學生對整本書的理解。試以三本書為例,談談小學各個年段在指導學生整本書的閱讀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1.低年級
低年級可以從閱讀圖畫書開始。在閱讀《你看上去好像很好吃》(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這本書的時候,因為書中情節變化往往出人意料,所以很多關鍵地方教師都可以停下來,讓學生想像下一步會發生什麼。通過學生想像和書中故事情節的對比,讓學生感受到這個故事的溫馨與感人。尤其是書的最後小甲龍跑到山頂的部分,讓學生想像,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然後出示下一個畫面。相信學生一下子會被感動,因為他們想不到小甲龍竟然找到了父母。一年級的孩子對父母有著強烈的情感依賴,當他們看到這樣的場面的時候,一定能把小甲龍想像成自己。其實,整個故事孩子都可能會把自己想像成小甲龍。這樣的處理是讓學生聯系生活,感受故事中的溫情。
通過這本讀物,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圖畫書之所以給孩子帶來無盡的樂趣,關鍵是能帶來視覺沖擊和無窮的想像。但是,想像要以看懂圖畫內容為基礎。所以,教師在用圖畫書講故事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充分地看畫面。圖畫語言是學生天生的語言,他們很容易看懂,甚至很容易發現細節。這本書中有一頁是小甲龍在霸王龍的懷里睡著了,圖畫上的霸王龍背上有幾個洞,當然這是它保護小甲龍時被吉蘭泰龍咬的。如果學生觀察不到這個細微之處,教師就要提醒:「霸王龍的背上是什麼?」讓學生通過圖畫想起前面的內容,能更深的體會此時霸王龍的情感。看懂圖畫能促使學生走進情境之中,感受到作者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情感。
圖畫書的閱讀,閱讀畫面要重於閱讀語言,讓學生受到心靈的震撼、情緒的渲染、思維的歷練,是閱讀圖畫書的主要目的。
2.中年級
以《親愛的漢修先生》(新蕾出版社)為例談中年級的閱讀。
在班級讀書交流的時候,教師可首先設計這樣的問題:「書的作者是誰?哪國人?」引導學生關注作者,懂得讀書其實是和作者交流。對作者的基本了解也是了解故事背景的一種方法,有利於理解書中的一些內容。
然後提問:「這本書中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歡誰?說出你的理由。」通過學生匯報,梳理出文章中的主要人物。通過說喜歡誰,了解學生對這本書的理解程度,看他們是如何看待書中人物的。讓學生說理由,就是通過書中的某些情節證明自己的觀點,讓學生把感受最深的地方說出來。
進行交流:「書中最讓你難忘的是什麼?可以是高興的、悲傷的、痛快的、遺憾的、好玩的……」學生會選擇不同內容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匯報,這樣可以豐富每一個學生讀書的感受。
通過這樣的匯報交流完成對整本書的梳理,對學生來說就是把散落在心中的信息重新進行了排列組合,形成新的更深層次的認識,建立了整本書的基本框架。
接下來就是探究細節,教師可以抓住幾個重點段落進行設計。比如,「電話鈴響了。媽媽正在洗頭,她叫我去接。是爸爸打來的。我的胃忽然變得很沉重,好像要垂到地上了。我每次聽到他的聲音就有這種感覺。」胃沉重怎麼和聽電話聯系在一起呢?這個問題需要學生聯系前面的一系列內容才能弄清楚。這樣的思考鍛煉了學生聯繫上下文把握整體的能力。同時,這里又是表現主人公對爸爸復雜矛盾情感的重要情節,在這里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和討論,學生能夠更深刻的理解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這本書的結尾是這樣寫的:「我覺得悲傷,同時也感到很欣慰。」作者為什麼這樣結束這本書呢?通過這樣的追問,讓學生從整本書的角度思考作者成長的心路歷程。
最後提出的問題可以是:「這本書和其他書比較,有什麼不同?」又回到一個整體,要求學生跳出書本。每一本書都有其獨特之處,而這本書的獨特之處更鮮明,是用書信和日記穿插的形式來寫的,還有很多關於寫作方法的介紹。讓學生注意整本書的特點,是對語言表現形式的一種關注。
3.高年級
整本書閱讀討論需要經歷很多個階段,有時可以按照章節進行深入細致的閱讀,有時候可以按照人物進行閱讀,然後再回歸整體進行交流和討論。
例如,開展《草房子》(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的讀書交流,適於在通讀整本書的基礎上,按照人物進行交流。可以將一個人物或兩個相近的人物放在一起進行交流。比如「禿鶴」和「細馬」這兩個人物有很多相似之處。讓學生先說出對這兩個人的印象,根據文章內容談談他們名字的由來,然後根據自己推測,看看作者為什麼給這兩個人起這樣的名字。通過這樣的探討,可以使學生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同時了解作者給人物命名有時隱含了作者的情感因素。最後,圍繞「兩個人身上哪裡最讓你感動」進行交流,理解「尊嚴」和「責任」的含義。
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文中的空白處進行閱讀交流。《草房子》這本書中每章節的每個部分只用「一、二、三」來劃分,讓學生給每一部分命名,鍛煉學生概括的能力,同時有利於對情節的整體把握。
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師一定要和學生同讀,並且要不只一遍的讀,這樣才能引領學生深入閱讀。在開展閱讀以前,教師可以寫讀書推薦,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讀書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寫書評、寫心得。在交流之前,讓學生通過做書簽,寫讀書感受,寫書評等形式,把理解的內容條理化,在交流時就不會泛泛而談。讀書交流要從整本書開始,又從整本書結束,保證書的內容在學生頭腦中有一個完整的印象。
開展閱讀和交流,始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教給學生讀書方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通過交流讀書感受,讓學生的閱讀成為習慣。要盡量避免閱讀的功利性,注重潛移默化、熏陶感染。否則,就是加重學生負擔,就會破壞學生的閱讀胃口。不管面臨什麼樣的書,教師本身都應該有能力進行閱讀指導,這就需要教師首先投入到閱讀中來。

『叄』 焦鵬程《轉變閱讀教學觀念,落實整本書閱讀教學》

課改中國行第54期講座是《轉變閱讀教學觀念,落實整本書閱讀教學》,主講人是來自湖北省荊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焦鵬程老師。焦老師的講座分為「整本書閱讀為何讀」「整本書閱讀讀什麼」「整本書閱讀怎麼教」「整本書閱讀怎麼評」四大板塊。涉及方方面面,可謂精耕細作,能針對一線老師的整本書閱讀教學解疑釋惑,我聽後覺得對整本書閱讀教學幫助很大,很有借鑒意義。

一、「整本書閱讀為何讀」

1、名人專家的解讀

葉聖陶:語文學習要培養閱讀習慣,就必須要閱讀整本書。

顧黃初:讀整本書的意義主要包括有利於養成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有利於擴大他們的知識領域,鍛煉其思維能力。

李懷源:整本書閱讀的價值在於發展語言、鍛煉思維、豐富體驗。

周益民:整本書閱讀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認識並掌握閱讀不同文本的一般方法,同時形成包括意志力在內的閱讀能力,促進個性化閱讀趣味的形成。

2、整體上把握一本書的藝術架構,有利於學生走進其完整的藝術世界,獲得更為全面、深刻的思考。

3、整本書閱讀是一個新鮮、溫暖、神奇的詞。

二、「整本書閱讀讀什麼」

1、「快樂讀書吧」推薦的書目

2、「教科書」里節選的書

3、課後「閱讀鏈接」「資料袋」等欄目提到的書

4、《義務教育課程標准》附錄2的書目

《朝花夕拾》《革命烈士詩抄》等;

  儒勒·凡爾納的系列小說;

成語故事,各類歷史、文化讀物及傳記,以及介紹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常識的普及性讀物等。

5、給予興趣自主選擇的書籍

「你讀過嗎」——必讀書目

「相信你可以讀更多」——選讀書目

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

三、「整本書閱讀怎麼教」

讓閱讀真實地發生。我們現在研究的是屬於「課程意義上的整本書閱讀」。

首先,要處理好幾種關系。

(一)興趣、習慣與方法

閱讀前:多種形式激發閱讀興趣,激起學生閱讀期待,讓學生進入快樂閱讀中。

要通過閱讀過程中的分享、交流,持續推進整本書的閱讀,引導學生養成閱讀習慣。

閱讀中的方法指導:首先樹立全程指導的意識。然後要在「整」字上下功夫,應立足如何讀好「整本」,而不是讀好「一篇」。學會化整為零,研究每個閱讀切片、閱讀單位的特點以及學習路徑,給予恰到好處的指導。

不可過多地在具體篇目及細微下指導、糾纏。

方法指導要適時、適度,不宜過量、過細、過深、過度。不要刻意地、過多地「教方法」,特別是讀前引導環節。不要讓「閱讀方法」比「閱讀」本身還重要!

(二)「精讀」與「略讀」

《葉聖陶教育文集3》中提到:「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准備,略讀才是應用。精讀是『舉一』,略讀是『反三』。」

整本書閱讀教學,不同於精讀教學,屬於略讀教學之范疇。略讀,重在練習運用方法、策略。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聯系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開展整本書的閱讀。略讀需要多種閱讀方式有機整合,建議全班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時用同一版本的書。

(三)引導讀與自主讀

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先行者、同行者、推進者,學生自主擬定閱讀計劃、閱讀順序,自主閱讀感興趣的篇章、內容,自主選擇喜歡的方式閱讀、交流、展示等。

第二,了解並上好三種課型。

1、讀前指導課

【關鍵詞】:激發興趣、把握整體、制定計劃

「導」:用心創作並演講一段導語;繪聲繪色講一個故事;精心設計一串問題;製造一個懸念;閱讀策略或技巧傳授等。

「激發興趣」——從精彩的內容引入,從書籍的特色、名人的介紹與評價引入,在題目的預測中引入,從矛盾沖突處引入,基於實際需要引入。

2、讀中推進課

【關鍵詞】:交流、蓄能、提速、增效

交流閱讀進度,分享閱讀收獲,欣賞優美片段,講授或學習新的閱讀方法,探討閱讀困惑,檢測閱讀效果。或補充能量,或更新方法,或增強期待;目的是調整閱讀策略,積蓄閱讀能量,推進深度而高效的閱讀。

3、讀後交流課

【關鍵詞】:分享、欣賞、激勵

回顧閱讀過程,外化閱讀成果,延伸閱讀經驗,建構閱讀意義,激發學生閱讀的持久動力。

① 展示類:用手抄報、記錄卡、讀書筆記等形式呈現閱讀收獲。

② 講一講:講一講最喜歡的故事

③ 議一議:議一議書中的人和事

④ 演一演:用戲劇、情景劇等形式演一演書中的人物、故事或情節

⑤ 理一理:用思維導圖等形式梳理故事情節、人物關系等。

⑥ 研一研: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開展專題式研究

⑦ 寫一寫:以讀後感等形式寫一寫讀書收獲,或故事梗概

⑧ 賞一賞:欣賞精彩語段;朗誦喜歡的段落、人物對白等

⑨ 薦一薦:向他人推薦這本書

⑩ 考一考:開展書中知識問答

⑪ 評一評:評選「閱讀小達人」等

讀後分享課不是一場關於閱讀的匯報演出,而是基於整本書閱讀結束後的自然、真實的展示。

在讀後分享活動的准備階段,要提示學生回顧閱讀的過程,整理閱讀的收獲,設計自己與同學分享的內容、形式。要強調全體學生全程參與,強調合作。在讀後分享活動中,要將課堂變成學生展示的舞台。教師只做適時的點撥、評價,引導學生看到自己點滴的進步與切實的收獲,進一步激發學生持續閱讀的熱情。

第三、「讀中推進課」與「讀後分享課」中的分享。

      角度            讀中推進課        讀後分享課 

進度不一樣      閱讀過程中          閱讀結束後

內容不一樣 片段式的、局部的      整體的、                                                              方位的

目的不一樣        監控、推進      共享、激勵

第四,不同階段的「激趣」。

出發點、起點、達成的目標都一樣;不同階段的「關注整體」;不同階段的「片段美讀」。

第五,指導學生閱讀應把握怎樣的「度」。

培根說:「有些書可以淺嘗即止,有些書可以生吞活剝,只有少數的書需要咀嚼與消化的。」小學階段更多的是「基礎閱讀」和「檢視閱讀」,咀嚼和消化屬於「分析閱讀」層級。讓學生能堅持自主地讀下去,最重要!

第六,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需做到「三個關注」。

1、關注年段特徵。運用系統思維,重視不同年段的前後關聯,讓學生運用已有經驗去開展自主閱讀,去實踐運用,從而不斷提升閱讀能力。

2、關注文體特徵。教會學生依據不同的文體採取不同的閱讀策略。

3、關注閱讀目的。閱讀目的分三類:為樂趣而閱讀,為信息而閱讀,為學習而閱讀。不同的閱讀目的,採取的閱讀方法自然就有差別。

第七,在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做到「三個角色」。

1、整本書閱讀的先行者。獲得豐富經驗在先,理解教材編寫意圖在先,定位學生閱讀起點在先。

2、整本書閱讀的同行者。激發興趣同步,點撥引導同步、多元評價同步。

3、整本書閱讀的推行者。助推閱讀興趣的持久保持,助推閱讀能力的持續發展,助推閱讀習慣的持續養成。

總之,推進整本書閱讀,教師要始終如一地保持浸入式參與和主體性融入的狀態。

四、「整本書閱讀怎麼評」

用好「評價」這一指揮棒!

【關鍵詞】評出興趣、促進發展、激勵先進

    1、內容上——評價學生閱讀的態度、數量、廣度和能力。

評價學生閱讀的態度,考察學生是否有自主閱讀的興趣,是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否樂於與他人交流分享。

評價學生閱讀的數量,考察學生是否達到課程標准規定的相應學段課外閱讀總量。

評價學生閱讀的廣度,考察學生是否閱讀了教科書指定的必讀書籍,是否基於自身興趣開展自主閱讀。

評價學生閱讀的能力,考察學生初步把握書籍內容的能力。

2、方式上——強化過程性評價、組織專項評價、研究考試命題。

總而言之,整本書閱讀首先要做到「兩個確保」,確保所有學生有書讀,確保整本書進課堂。另外閱讀教學要從專注於「三分課內」轉向「七分課外」。讓閱讀成為我們最美的行走方式。

『肆』 學習任務群「背景下的整本書閱讀的實施途徑

《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2020年第06期《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2017年版)》中明確提出:「根據文本的表現形式和語言表達等角度,多維地解讀文本,認識作品的美學價值,獲得審美體驗。」這就要求在閱讀教學中需要依據任務群,進行合理地閱讀規劃和指導,提升學生的閱讀審美和創造。而對於整本書閱讀而言,依據任務群的理念,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知曉「如何進行整本書閱讀」以及「整本書閱讀教學應該如何進行」。在此,筆者想談一談以學習任務群理念為指導進行整本書閱讀的兩點策略。一、以學習任務群為引導,確定閱讀方向整本書閱讀如果以學習任務群為導向,那麼閱讀就將變得課程化。這樣的閱讀目的性更強,計劃會更加具體。對於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在學習時間十分緊迫的情況下,有計劃地進行整本書閱讀將會大大提高閱讀的效率。首先,以學習任務群為引導,把握閱讀目標。整本書閱讀跟傳統的單篇閱讀一樣,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主題必不可少。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整本書閱讀這一學習任務群中的學習目標,進而確定整本書閱讀中的閱讀主題。然後圍繞相應的主題完成一定的學習目標。這樣會讓學生閱讀更有方向感。比如,我們在進行《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時,需要依據《鄉土中國》這本書的特點設置學習目標。《鄉土中國》是由14篇獨立的文章組成,雖然篇與篇之間有一定的聯系,但是內容之間又各有側重。教師可以依據這一特點,精選一些閱讀主題,設置學習目標。比如我們在學生通過整本書的基礎之上,可以選出「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等主題,然後學生圍繞這些閱讀主題進行章節、選段的梳理,形成整體的閱讀印象和感知。比如筆者在執教的時候圍繞「差序格局」這一主題,設置「理解差序格局的內涵以及差序格局的具體體現」的學習目標,從而讓學生梳理出文章中具體片段。學生在自主閱讀基礎上得出以下觀點:1.社會關系是逐漸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系的增加。2.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因中心勢力的變化而大小。3.伸縮的社會圈子為自我主義。學生這些觀點的提煉都緊緊扣住了學習目標,在通過整本書的基礎上,形成了整本書的框架結構。
其次,以學習任務群為引導,進行閱讀資源銜接,有效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師可以以單篇的課內閱讀為閱讀起點,依據學習任務群的設置方法,拓展到課外的整本書閱讀。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教師在進行《鄉土中國》的整本書閱讀教學時,學生對這種學術性著作很難理解章節與章節之間的關系,也很難理解一些概念性的術語。教師不妨從學生課內學過的文本出發,教會學生一些閱讀方法,然後再閱讀較為陌生的《鄉土中國》。筆者在進行《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時候,先讓學生閱讀一些關於鄉鎮集市、鄉土文化、鄉土習俗的論述文,了解相關的「鄉土」知識和論述方法。然後筆者要求學生以「審美鑒賞、思維提升」作為閱讀的目標,進行「鄉土本色」的學習,理解「村落」的概念。學生由此得出「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下人,鄉下人依賴土地,世代定居為常態」等觀點。二、以學習設計為驅動,探究閱讀內涵首先,問題引導,釐清整本書脈絡。在閱讀中,學生如果缺少圍繞一定的問題進行思考,閱讀過程很容易出現混亂。加上高中階段,學生面對的都是經典的、具有厚度的文本。教師需要設計一定的問題,進行導讀,幫助學生構建對整本書的整體感知。比如《鄉土中國》,教師可以先根據整本書的脈絡設置一些章節的主問題,然後讓學生圍繞這些主問題進行層層設問,從而深度理解《鄉土中國》每一個章節的內涵。比如學生在閱讀《鄉土中國》的時候,教師根據「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任務群可以設置以下問題,讓學生展開探究:1.鄉土本色有哪些內涵,說一說你的理解。2.文字為何會下鄉,它的意義是什麼?3.中西社會里「家」的區別是什麼?然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回答的主問題,選取其中兩到三個點,進行子問題的設置,從而充分去理解文章的內涵。比如圍繞「文字為何會下鄉」問題,可以設置以下子問題:(1)為什麼說在鄉土社會里不用文字絕不能說是「愚」的表現呢?(2)為什麼鄉土社會不需要文字而必須用「詞」?(3)為什麼「詞」和「文字」對鄉下社會有一定的意義?這三個子問題層層設問,由表及裡,最終抽絲剝繭地得出「鄉下人的『愚』是由於鄉土社會的本質,文字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的阻隔性。中國社會從基層上看去是鄉土的,而中國文字並不是在基層發生」的內涵。教師合理的問題設置,提前做好問題的預設,注重問題的生成,可以幫助學生逐步構建起個性化的理解。
其次,精讀研習,理解整本書內涵。學生在初步閱讀的基礎上,只是對文本形成了初步感知,教師還需要以學習任務群為導向,進行整本書的深度閱讀,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和綜合理解能力。深度閱讀離不開學生對整本書中部分的核心章節進行「精讀、細讀」。比如,在《鄉土中國》的整本書閱讀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較為陌生的學術概念,進行精讀。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閱讀的時候畫出核心的術語,然後進行批註式閱讀。比如有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畫出以下的一些概念性術語,然後理出相關概念有哪些。筆者在執教《鄉土中國》的時候,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梳理一些概念性的術語有26個,然後結合章節的前後,讓學生做出了相應的批註。在學生批註前,教師可以教會學生解釋抽象概念術語的一些方法,比如「定義法」「形象法」「化大為小」「化虛為實」等等方法。筆者在梳理的26個概念性術語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利用這些方法對相關的概念進行闡釋,做到有理有據。比如有的學生通過下定義的方法這樣給「村落」定義:「村落是依附於土地的人們因為耕地面積小、需要合作、為了安全、平等繼承等諸方面原因而聚集在一起居住的社區。」學生在閱讀的時候,不再是零星的摘抄,而是將散落在各個章節的一些詞語進行提煉整合,形成整體的思維結構,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涵。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此基礎上,訓練學生的寫作水平,注重學生的言語實踐。在任務群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反復咀嚼材料,生成自己對文本的深刻理解,將思維引向深處。這樣使得整本書閱讀更加具有厚度,更具有研究的價值意義。教師以學習任務群的理念為指導,精心設計整本書閱讀的學習目標和任務,通過一定的活動設計,進行深入探究,可以使得學生的語言、思維、文化、審美得到更好的發展,真正實現整本書閱讀的功效。〔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2020年度重點資助課題「基於學習任務群大單元設計的微專題教學研究——以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為例」(課題編碼:JS/2019/GH01011-07360)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通聯:江蘇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高級中學]
網路文庫VIP已幫您省1元現在恢復最低僅需0.3元/天​
​立即續費​
學習任務群指導下的整本書閱讀策略探究
龍源期刊網
學習任務群指導下的整本書閱讀策略探究
作者:***
來源:《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2020年第06期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2017年版)》中明確提出:「根據文本的表現形式和語言表達等角度,多維地解讀文本,認識作品的美學價值,獲得審美體驗。」這就要求在閱讀教學中需要依據任務群,進行合理地閱讀規劃和指導,提升學生的閱讀審美和創造。而對於整本書閱讀而言,依據任務群的理念,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知曉「如何進行整本書閱讀」以及「整本書閱讀教學應該如何進行」。在此,筆者想談一談以學習任務群理念為指導進行整本書閱讀的兩點策略。
第 1 頁
一、以學習任務群為引導,確定閱讀方向
整本書閱讀如果以學習任務群為導向,那麼閱讀就將變得課程化。這樣的閱讀目的性更強,計劃會更加具體。對於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在學習時間十分緊迫的情況下,有計劃地進行整本書閱讀將會大大提高閱讀的效率。
首先,以學習任務群為引導,把握閱讀目標。整本書閱讀跟傳統的單篇閱讀一樣,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主題必不可少。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整本書閱讀這一學習任務群中的學習目標,進而確定整本書閱讀中的閱讀主題。然後圍繞相應的主題完成一定的學習目標。這樣會讓學生閱讀更有方向感。比如,我們在進行《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時,需要依據《鄉土中國》這本書的特點設置學習目標。《鄉土中國》是由14篇獨立的文章組成,雖然篇與篇之間有一定的聯系,但是內容之間又各有側重。教師可以依據這一特點,精選一些閱讀主題,設置學習目標。比如我們在學生通過整本書的基礎之上,可以選出「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等主題,然後學生圍繞這些閱讀主題進行章節、選段的梳理,形成整體的閱讀印象和感知

『伍』 那麼如何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呢

新的課程標准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求教師高度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廣泛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領會語言規律,提高閱讀理解和鑒賞能力。傳統的閱讀教學大多以瑣碎的分析、模式化的概括講解取代學生的體驗,教師對文本的多方位解剖取代了學生的智慧型勞動,學生在閱讀理解上形成固定思維,造成閱讀能力低下,缺乏個性化理解。因此,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從如下幾個方面作適當探究。一、 閱讀的心理機智閱讀不是在有關語、修、邏、文等知識的指導下完成的,是主體對言語形式的感受,並在此基礎上獲得旨趣。那麼這種旨趣的獲得具體的心理機制是怎樣的呢?閱讀的過程是獲取信息的過程,包括語言圖式,觀念圖式和情感圖式,離開了這些,閱讀是難以有效地進行的,其中的語言圖式是直覺的語文知識而不是經過抽繹的語言知識。在不同的語言材料面前主體會作出三種不同的反應:一是主體的認知結構與語言材料所蘊藏的內容存在較大距離時,主體選擇拒絕,反映到課堂教學層面是學生不願意讀某一類文章。二是主體的認知結構與語言材料所蘊藏的內容在主體主觀上比較切近,主體把言語對象的內容與形式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這是「同化」。

『陸』 整本書閱讀教學

具有前瞻性的語文人,早已意識到,僅僅依靠幾本教科書,是很難真正培養出具有深厚學養的學生的。語文教師必須幫學生打開文學的大門,讓他們「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把培養讀書興趣當做語文教學的頭等大事。如此,我們的語文教學才是科學的、有效的、可持續發展的!

深圳學習的第一課,主講人是廣州省深圳市寶安區教科院倪崗老師。他所講的《初中整本書閱讀課程的推進與實施》,讓我們驚嘆於深圳的教師們已經把整本書閱讀研究得如此深入。聽了這次講座,我們受益匪淺,收獲多多。遂記之,以慢慢消化。

                        讀什麼?

七、八年級多讀詩歌、小說,八年級兼讀傳記,九年級側重散文。

學生的閱讀書單要相對固定又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保底不封頂。

深圳市寶安區的各年級閱讀書單如下:

                        如何落實?

其一,制定閱讀計劃。計劃分長期(初中學段)、中期(每學期)、短期(每月)。

長期計劃統籌安排閱讀書籍類型,閱讀量及閱讀目標達成。

中期計劃的設定要預設好時間、篇目、閱讀技能、完成指標,還可安排選讀書目。比如,七年級九月份讀《最美的三月,有人呼喚我的名字》,設定如下閱讀技能:詩歌的閱讀、朗讀綜合訓練、摘抄筆記、小組分工合作。此外,還可設置具體的完成指標:能夠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現代詩歌30首,能夠按要求做摘抄筆記,仿寫詩歌,組建閱讀共同體。

短期計劃一般是基於一本書的閱讀實施計劃,比如《西遊記》的閱讀實施計劃:

第一周 制定計劃,指導學生讀《西遊記》

統一閱讀,利用網路、電視等渠道,了解《西遊記》

制定個人閱讀計劃、進度

學生讀《西遊記》

第二周 學生讀《西遊記》,畫思維導圖、批註並寫讀書筆記。

指導畫思維導圖、寫讀書筆記

同伴之間交流分享

第三周 評說我心中的《西遊記》人物

第四周  開展讀書會

討論或辯論一些問題

學生分小組表演經典片段

第五周 撰寫《西遊記》研究性的小論文。

其二,落實整本書閱讀還需課堂指導。

課堂指導可按照「三環節八課型」進行。

三環節:導讀、促讀、展示。

八課型如下表:

                        如何分享?

                        如何評價?

評價是對課程內容與課程實施是否完成了課程目標的檢驗,主要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是評價。

整本書的閱讀評價化

一、列入平時成績。

二、通過考試,促進課外閱讀的開展。

1.不考課內現代文:

2.加大課外名著考察分值;

3.研究課外閱讀考查方式,合理考查;

4.文學作品以你推薦作品精彩片段為主。

          整本書閱讀課程的四大核心策略

整本書閱讀實施四大核心策略是批註策略、思維導圖策略,表演策略、讀書小論文策略。

思維導圖策略包括梳理名著情節脈絡、把握名著整體內容、分析名著人物形象、對比閱讀相關作品。

『柒』 整本書閱讀教學應以什麼為主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的起點要抓好兩個「一」。從教材中一篇文本內容入手,做好閱讀起點的深入挖掘,為閱讀遷移做鋪墊。從教材這一「整本書」著手,傳授整本書閱讀的方法。目前使用的統編教材,只有後記沒有前言,後記要先讀,因為這一部分介紹了這一整本書的來歷。然後,讀文章的目錄和各單元「單元導讀」,給學生明確教材雙線組元的結構,教讀精教、自讀自練、導讀自主,以及閱讀和寫作的共生關系。最後再關注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名著推薦、古詩詞補充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初步掌握整本書的閱讀方法。以此為起點,指導學生閱讀整本書,才會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閱讀全文

與語文教學如何實施整本書的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