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語文對比論證和類比論證的區別是什麼
1、對比論證:這是一種常用的、有說服力的論證方法。
把兩種事物加以對照、比較後推導出它們之間的差異點,使結論映襯而出的論證方法。
也稱比較法。
事物的特證和本質在對比中最容易顯露出來,特別是正反相互對立的事物的比較,具有極大的鮮明性,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經過對比,正確的論點更加穩固。
例如,《紀念白求恩》一文,先正面介紹了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精神的表現:「對工作的極端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熱忱」。
又指出「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
」「對同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
」通過對比,突出了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的偉大,表現了作者對這種精神的高度贊揚。
對比論證:這種方法可以增強論證的鮮明性,使讀者清楚作者贊成什麼,反對什麼
2、類比論證:對比重在對事物間的差異性的揭示,而類比則著重於對事物間共性的展現。
類比法是將性質、特點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較,從而引出結論的方法。
例如,火星與地球均有水,空氣,及泥土等有利生物生存的因素。
在某程度上支持火星上也有生物這結論。
然而,如果我們其後發現火星與地球在某些方面存在著差異,例如,火星上氧氣稀薄,氣壓低,及氣候不穩定等,在某程度上不支持火星上有生物這個結論。
不管哪種結論,都是根據和地球相類似的情況來推斷的。
在論證方法上,就是類比。
⑵ 比較法,綜合法,分析法,代換法都指什麼
比較,就是確定事物同異關系的思維過程和方法,根據一定的標准,把彼此有某種聯系的事物加以對照,從而確定其相同與相異之點,便可以對事物作初步的分類。但只有在對各個事物的內部矛盾的各個方面進行比較後,才能把握事物間的內存聯系,認識事物的本質。比較法,就是用比較作為一種教學方法,這是各學科通常的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方法。
綜合法是指在推理的過程中,一環扣一環,始終是從已知推導出結論,最後導致所要證明的結論成立:A-->B-->C-->……>N導致A-->N成立。
分析法是指在推理的過程中,探索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的過程中,N-->M-->……>B-->A,在以上的過程中,如果它們的逆命題(過程)都是成立的,因而原命題成立:N<-->M<-->……<-->A導致A--->N成立.
此二者在表面上的推理過程在形式上似乎是相反的,實際上只是一個是完全單向的,另一個則是先逆向再正向。
均值代換法也稱為平均值法,是換元法的一種特殊形式.其含義是:以問題中某些變數的平均值為基點,對這些變數作線性變換,從而引入新的變數,以達到簡化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目的.例如,若a+b=10,則可設a=5+t、b=5-t,這就是均值代換法.
⑶ 語文時空比較是什麼
順應是時空順序的比較。在語文中的語文時空比較法是指按時間順序與空間順序構思比較事物區別的方法,這是構思記事文章的方法。
⑷ 什麼叫比較法
通過對比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情或物體,找出它們的相同與不同。這樣的方法叫比較法
⑸ 比較法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摘要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總體水平的關鍵。「比較」,作為一 種教學手段,確為發展思維、培養能力不可缺少之方法。運用得當,比較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 學習積極性,促使其積極開動腦筋,去比較、分析、綜合,從而去開拓新的思維空間,去獲取新的知識。
比較,是思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人們認識事物往往始於比較。昆侖、岱宗同為名山,昆侖雄奇而岱宗 俊秀;華山、青城均為奇岳,但華山險,而青城幽。《西廂記》為王實甫所作,《牡丹亭》出於湯顯祖之手, 比較而知異曲同工,共為絕唱。即便是論證、演繹、運算,也離不開比較方法的運用。通過比較可以鑒別異同 ,從而找出事物間的聯系。俄國大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一切思維與理解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 來了解世界上一切的。如果我們面前出現某種新東西,我們既不能拿它去同什麼東西比較,又不能對他同什麼 區別開來,……那麼,我們就不能對他形成一種思想,也不能說出一句話來。」人們正是在實踐中通過各種認 識活動尤其是思維活動,在頭腦中不僅保留著對當前可感知的事物的辨認,而且仍保持著過去曾感知過的事物 印象,並推想將來可能發生的變化,則感覺、知覺、觀察、注意、記憶、思維、想像等一切心理活動總是離不 開「比較」與「鑒別」——比較是開拓學生思維的重要手段。所以比較法的運用,在語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義。
運用比較可以使學生大大加深對人物形象的把握,從而更加明確其意義。
如同樣是描寫中國婦女的作品,魯迅筆下的祥林嫂,是一個被政權、神權、夫權、族權四大繩索下的犧牲 品形象;葉聖陶《夜》中的老婦人,則是一個經歷了由悲痛到憤怒、迷惘到覺醒、膽怯至勇敢的過程,終於成 為一個主動承擔撫養革命後代重任的勇敢反抗者;而孫犁筆下的水生嫂(《荷花澱》)是一個勤勞純朴、真摯 多情、機智勇敢、奮發向上的農村勞動婦女形象。——通過這樣的比較,可以看出中國勞動婦女的命運是怎樣 與革命的形勢、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的。
再如同屬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筆下的人物,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和里戈理《死魂靈》 中的潑溜希金,雖有其共同性:愛財如命、貪婪、吝嗇。但卻又各具特色:一個是兇狠、虛偽、狡詐,十九世 紀資產階級上升時期暴發戶的典型形象;一個是無恥的吝嗇鬼,驚人的浪費者,迂腐透項的怪物——十九世紀 俄國沒落時期的地主階級的典型形象。
又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范進中舉》中的范進,兩人都是備受封建文化、封建科舉制度毒害、腐蝕 的知識分子,孔乙己不善經營,好吃懶做、酸氣十足,迂腐可笑,一生窮途潦倒,始終沒能爬上去,但還有值 得同情的一面;而范進的遭遇不會使人同情,只能引起人們的嘲笑和唾棄。
魯迅筆下的閏土、祥林嫂、阿Q、華老栓雖然身份不同,遭遇不一,性格各異。但卻有驚人的共同點:都是 愚昧、落後、麻木,都被壓在社會最低層,受盡壓榨,最終一個個被舊社會吞噬。通過比較分析,能使學生加 深理解作者塑造這些人物的良苦用心:為的是喚醒民眾,以期對吃人的舊制度引起「療救的注意」。
運用比較有助於學生對文章「作法」的理解,從而使學生明確「怎樣寫」和「為什麼這樣寫」。
例如可以對《芙蕖》和《愛蓮說》作多層次多角度的比較,兩篇都是寫蓮,行文都很簡朴,都是文言文。 不同之點是:首先表現角度不同。《芙蕖》重在寫「形」,《愛蓮說》卻重在寫「神」,李漁寫荷花從「荷錢 出水」、「菡萏成花」、「蓬中結實」寫到敗葉零落。尤詳列荷花的許多好處:花葉之形可悅目怡情,花葉之 香可驅署生涼,荷藕荷籽可芬齒爽口,荷葉經年可以「裹物」,全文多為客觀的敘述,愛荷之情洋溢字里行間 ,他愛的是荷的實用價值。周敦頤寫蓮是從蓮的內涵著眼的。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看似寫其形 ,實則寫其神,顯其品格和精神。其次是表現手法不同,周敦頤作為哲學家,採用的是「說」這種文體,借蓮 以發高論,托物寄情,表現一種內在的'品格;李漁寫的是說明文,他要說明的是荷的花、葉、根、實帶給人的 實際好處,注重的是蓮的外在形態和實用價值。通過上述比較,可讓學生體味到:同是一物,從不同的角度去 看,可以發現不同的意義,表現不同的旨意和情趣。真正領略「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哲理。
如分析《松樹的風格》一文寫作特點時,可與陳毅詩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潔,待到雪 化時」作比較。兩者皆托物寄情,但在立意的角度上有所不同,《松樹的風格》由松樹的特點聯想到共產主義 風格,從而贊美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陳毅詩主要贊美松樹的正直高潔,以松喻人。如此進行比較就可讓學 生領會,同一題材,可寫出不同的文章,有利於開拓學生的多向思維。
另外,選進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文質兼美。但是愈是好文章便愈是順情合理,天衣無縫,不露任何刀痕斧跡 。對此,學生反而不大容易領略其中妙處,怎樣啟發學生從那看似平淡之中體味到「妙在其中」呢?比較就能 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材《土地》一文中就有這樣一道思考題:如果把下列各句中劃線的動詞改成括弧中的動 詞好不好?為什麼?「一個農民捧起(拿起)一把泥土,仔細端祥,想鑒定(決定)適宜於種植什麼穀物和蔬 菜」,「捧起」顯得鄭重、珍惜,「拿起」就顯得比較隨便了,缺乏老農對土地的那種真摯、那份情感;「鑒 定」意味著仔細鑒別、辨析而後決定,顯得十分慎重,而「決定」就表達不了那種深意。通過這樣的比較和思 考,大大有利於培養學生詞語的選擇和運用能力。
再如在教《井岡翠竹》一文中可進行這樣的比較:「這些青翠的竹子,沿著細長的滑道,穿雲鑽霧,呼嘯 而來。它們滑下溪水,轉入大河,流入贛江,擠上火車,走上迢迢的征途。」問「如果把這段話里的『穿雲鑽 霧』改為『騰雲駕霧』,『擠上』改為『乘上』怎麼樣呢?這樣就可讓學生從反復推敲比較中體會到課文的精 妙:毛竹從高聳入雲的山頭上滑下來,其速之迅,其勢之猛,只有用「穿」「鑽」方能確切表達,而決不可能 有「騰雲駕霧」這樣悠哉悠哉。而「擠上」這個動詞則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地表達了毛竹也希望為社會主義建設 建功立業的急迫心情。
運用比較有助於學生加深對主題的理解,從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刻意求新能力。
在教魯迅的小說《故鄉》時,不妨啟發學生去比較閏土的外貌變化,看看少年閏土是怎樣一個可愛的形象 ,而中年閏土外貌發生了哪些變化?通過比較,使學生深深懂得閏土的外貌變化正深刻地表現了他的生活和思 想感情的變化,深刻地反映了舊中國農民的悲慘命運和不幸遭遇,從而加深了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⑹ 淺談比較法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摘要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總體水平的關鍵。「比較」,作為一 種教學手段,確為發展思維、培養能力不可缺少之方法。運用得當,比較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 學習積極性,促使其積極開動腦筋,去比較、分析、綜合,從而去開拓新的思維空間,去獲取新的知識。
關鍵詞 語文 比較法教學 思維
比較,是思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人們認識事物往往始於比較。昆侖、岱宗同為名山,昆侖雄奇而岱宗 俊秀;華山、青城均為奇岳,但華山險,而青城幽。《西廂記》為王實甫所作,《牡丹亭》出於湯顯祖之手, 比較而知異曲同工,共為絕唱。即便是論證、演繹、運算,也離不開比較方法的運用。通過比較可以鑒別異同 ,從而找出事物間的聯系。俄國大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一切思維與理解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 來了解世界上一切的。如果我們面前出現某種新東西,我們既不能拿它去同什麼東西比較,又不能對他同什麼 區別開來,……那麼,我們就不能對他形成一種思想,也不能說出一句話來。」人們正是在實踐中通過各種認 識活動尤其是思維活動,在頭腦中不僅保留著對當前可感知的事物的辨認,而且仍保持著過去曾感知過的事物 印象,並推想將來可能發生的變化,則感覺、知覺、觀察、注意、記憶、思維、想像等一切心理活動總是離不 開「比較」與「鑒別」——比較是開拓學生思維的重要手段。所以比較法的運用,在語文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義。
運用比較可以使學生大大加深對人物形象的把握,從而更加明確其意義。
如同樣是描寫中國婦女的作品,魯迅筆下的祥林嫂,是一個被政權、神權、夫權、族權四大繩索下的犧牲 品形象;葉聖陶《夜》中的老婦人,則是一個經歷了由悲痛到憤怒、迷惘到覺醒、膽怯至勇敢的過程,終於成 為一個主動承擔撫養革命後代重任的勇敢反抗者;而孫犁筆下的水生嫂(《荷花澱》)是一個勤勞純朴、真摯 多情、機智勇敢、奮發向上的農村勞動婦女形象。——通過這樣的比較,可以看出中國勞動婦女的命運是怎樣 與革命的形勢、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的。
再如同屬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筆下的人物,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和里戈理《死魂靈》 中的潑溜希金,雖有其共同性:愛財如命、貪婪、吝嗇。但卻又各具特色:一個是兇狠、虛偽、狡詐,十九世 紀資產階級上升時期暴發戶的典型形象;一個是無恥的吝嗇鬼,驚人的浪費者,迂腐透項的怪物——十九世紀 俄國沒落時期的地主階級的典型形象。
又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范進中舉》中的范進,兩人都是備受封建文化、封建科舉制度毒害、腐蝕 的知識分子,孔乙己不善經營,好吃懶做、酸氣十足,迂腐可笑,一生窮途潦倒,始終沒能爬上去,但還有值 得同情的一面;而范進的遭遇不會使人同情,只能引起人們的嘲笑和唾棄。
魯迅筆下的閏土、祥林嫂、阿Q、華老栓雖然身份不同,遭遇不一,性格各異。但卻有驚人的共同點:都是 愚昧、落後、麻木,都被壓在社會最低層,受盡壓榨,最終一個個被舊社會吞噬。通過比較分析,能使學生加 深理解作者塑造這些人物的良苦用心:為的是喚醒民眾,以期對吃人的舊制度引起「療救的注意」。
運用比較有助於學生對文章「作法」的理解,從而使學生明確「怎樣寫」和「為什麼這樣寫」。
例如可以對《芙蕖》和《愛蓮說》作多層次多角度的比較,兩篇都是寫蓮,行文都很簡朴,都是文言文。 不同之點是:首先表現角度不同。《芙蕖》重在寫「形」,《愛蓮說》卻重在寫「神」,李漁寫荷花從「荷錢 出水」、「菡萏成花」、「蓬中結實」寫到敗葉零落。尤詳列荷花的許多好處:花葉之形可悅目怡情,花葉之 香可驅署生涼,荷藕荷籽可芬齒爽口,荷葉經年可以「裹物」,全文多為客觀的敘述,愛荷之情洋溢字里行間 ,他愛的是荷的實用價值。周敦頤寫蓮是從蓮的內涵著眼的。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看似寫其形 ,實則寫其神,顯其品格和精神。其次是表現手法不同,周敦頤作為哲學家,採用的是「說」這種文體,借蓮 以發高論,托物寄情,表現一種內在的品格;李漁寫的是說明文,他要說明的是荷的花、葉、根、實帶給人的 實際好處,注重的.是蓮的外在形態和實用價值。通過上述比較,可讓學生體味到:同是一物,從不同的角度去 看,可以發現不同的意義,表現不同的旨意和情趣。真正領略「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哲理。
如分析《松樹的風格》一文寫作特點時,可與陳毅詩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潔,待到雪 化時」作比較。兩者皆托物寄情,但在立意的角度上有所不同,《松樹的風格》由松樹的特點聯想到共產主義 風格,從而贊美具有共產主義風格的人;陳毅詩主要贊美松樹的正直高潔,以松喻人。如此進行比較就可讓學 生領會,同一題材,可寫出不同的文章,有利於開拓學生的多向思維。
另外,選進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文質兼美。但是愈是好文章便愈是順情合理,天衣無縫,不露任何刀痕斧跡 。對此,學生反而不大容易領略其中妙處,怎樣啟發學生從那看似平淡之中體味到「妙在其中」呢?比較就能 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教材《土地》一文中就有這樣一道思考題:如果把下列各句中劃線的動詞改成括弧中的動 詞好不好?為什麼?「一個農民捧起(拿起)一把泥土,仔細端祥,想鑒定(決定)適宜於種植什麼穀物和蔬 菜」,「捧起」顯得鄭重、珍惜,「拿起」就顯得比較隨便了,缺乏老農對土地的那種真摯、那份情感;「鑒 定」意味著仔細鑒別、辨析而後決定,顯得十分慎重,而「決定」就表達不了那種深意。通過這樣的比較和思 考,大大有利於培養學生詞語的選擇和運用能力。
再如在教《井岡翠竹》一文中可進行這樣的比較:「這些青翠的竹子,沿著細長的滑道,穿雲鑽霧,呼嘯 而來。它們滑下溪水,轉入大河,流入贛江,擠上火車,走上迢迢的征途。」問「如果把這段話里的『穿雲鑽 霧』改為『騰雲駕霧』,『擠上』改為『乘上』怎麼樣呢?這樣就可讓學生從反復推敲比較中體會到課文的精 妙:毛竹從高聳入雲的山頭上滑下來,其速之迅,其勢之猛,只有用「穿」「鑽」方能確切表達,而決不可能 有「騰雲駕霧」這樣悠哉悠哉。而「擠上」這個動詞則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地表達了毛竹也希望為社會主義建設 建功立業的急迫心情。
運用比較有助於學生加深對主題的理解,從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刻意求新能力。
在教魯迅的小說《故鄉》時,不妨啟發學生去比較閏土的外貌變化,看看少年閏土是怎樣一個可愛的形象 ,而中年閏土外貌發生了哪些變化?通過比較,使學生深深懂得閏土的外貌變化正深刻地表現了他的生活和思 想感情的變化,深刻地反映了舊中國農民的悲慘命運和不幸遭遇,從而加深了學生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語文教師應具備的審美能力,主要包括審美感知能力、審美鑒賞能力和審美創造能力。本文擬從這三個方面來探討一下語文教師審美能力與語文教學的密切關系。
人對事物的認識是從感知開始的,審美也必然從感知開始。審美感知力要求主體對美的諸因素能直接把握和領悟。語文教師缺乏審美感知力,就會成為語文教學的門外漢。
語文教師的審美感知力表現在善於從語言文字入手,既能零散地感知審美對象,不輕易放過一字一語,又能從整體上去把握,透過語言所描繪的形象去作深層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進入美的領域,領略美的意蘊。感知力還要講究快而深,將審美內容盡快傳遞到大腦,促進主客體的和諧。雖然對美的感知側重於感性直觀,但它也是一種社會意識活動,積淀著一定理性思考的因素。因此,審美感知力包含有選擇力,這對教學程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安排都具有指導性。
語文教學的審美感知力既要求對色彩、音韻、節奏、結構等形式因素有敏銳感知,更要求以豐富的想像力,把那些靜止的文字,轉變為鮮明可感的形象,因為「美只能在形象中出現」(黑格爾),而語文教師的這些審美感知力不只是為了自身的審美愉悅,而是為了引導學生去感知課文中的美。語文課文大都是藝術精品,儲藏有豐富多彩、千姿百態的美:有感情激越的詩歌,有文辭優美的散文,有條分縷析的說明文,有邏輯嚴密的議論文,其中不乏偏重於形式的自然美,偏重於內容的生活美,講究形式與內容統一的藝術美。如果語文教師缺少對審美對象的感知力,就感知不到作者的創造之美,美文就只剩下了乾巴巴的無生命的文字,那怎能讓學生感知到美呢?
有了審美感知力,「一個人的心靈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接受各種美的觀念,並且最後接受同美觀念相聯系的道德觀念。」(盧梭語)語文教學強調文與道美的統一,語文教師的審美感知力有助於語文教學運用漢語這種具有豐富的美的資源的語種,展開優美的抒情和滔滔的雄辯,展示生動的審美場景,使美質像春風細雨般滲入學生心田,讓學生體驗美,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無論是識字教學、閱讀教學,還是作文教學,只有語文教師具備了較強的審美感知力,才能抓住形象性、情景性等引導和培養學生感知形體、結構、意境的美,並感知和捕捉生活的美。
審美感知力需要生活底蘊,語文教師應不斷積累生活,豐富自己的閱歷,拓寬自己的視野,才能左右逢源,從多方面深刻地感知美,能夠認識文字形象美,感悟語言音樂美,品味詞語意蘊美,領會句式變化美,把握整體風格美,從而把語文課教「活」、教「實」、教「美」,讓學生在對美的感知中獲得高品位的陶冶,使師生的情感交流自然默契。
羅丹說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語文是一座百花盛開的園地,這里處處有美,萬紫千紅,美不勝收。語文教師只有具備了敏銳的審美感知力,才能在美的花園中領略到美,並帶領學生進入美的聖地,去感知千姿百態的美,使師生都體驗到審美的愉悅。
審美鑒賞力是比審美感知力更高層次的審美能力,語文教師必須具備這一能力。鑒賞力指對審美對象的欣賞評判能力,既包括對審美對象的美醜識別,也包括對審美對象的審美性質的深刻理解,還包括對審美對象的類型、形態的領悟。審美鑒賞力的形成,不僅要有扎實的美學知識作基礎,還須有一定的審美觀念、趣味、理想作為鑒賞標准。
現代語文教學對語文教師的審美鑒賞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必須做到高屋建瓴,獨具慧眼。審美鑒賞力的構成需要豐富的情感,需要有準確的評判力,還需要有審丑能力。
美是連結情感的紐帶。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審美鑒賞是一種藝術認識活動,它始終伴隨著活生生的形象和內心的情感反應。贊可夫說:「審美情感是人特有的本性。」語文教師只有具備豐富的審美情感。才能看到文章中美的形象,感到美的力量,認識美的本質。
語文課文都帶有作者的審美情感傾向,體現著作者的審美理想。語文教師首先要根據作者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指向,挖掘教材中的審美情感,使自己從作者崇高精神美和自身創造的價值美的享受中受到強烈的鼓舞。情是文之根,語文教師抓准了它,就可以轉變成學生之意,從而使他們品嘗到尋幽攬勝的樂趣。
語文教師情感應隨作者感情波動而波動,決不偏離開作品的感情基調。激昂時慷慨動情,使人共鳴;悲壯時義正辭嚴,令人動容;委婉處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只有這樣,語文教學才能融美於心靈,啟開心扉,觸發情思,讓學生在欣賞中得到美的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語文教師又必須有理性的穩定的審美情感,只有形成這樣穩定的情感,才能有效地控制好語文教學的情感節奏,使學生的審美情感趨向穩定,以形成自覺的道德行為。這種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的審美情感傾向,是語文教師審美鑒賞力已經達到較高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語文教師一旦具備了豐富的審美情感,不僅可以縮短與作品的距離,而且可與作者的美的情感溝通,正確把握作品的基調和節奏,並從初入到滲透再到共鳴,准確而有效地把它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產生不可言喻的美感,從而撥動學生的心弦,使之在「想像里滲透一種內在的欣喜和滿足」(愛迪生語)。
語文教師的審美評判力是其審美鑒賞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審美評判力是對審美對象的美醜、好壞、高低的分辨和評價能力,這樣的評判比科學認識的評判包含著更為復雜的心理因素。它需要建立於高尚健康的審美觀基礎之上,在方法上要對審美對象進行綜合分析、概括、比較,以准確地評判審美事實和審美價值的意義,分辨良莠。因此,語文教師只有具備了審美評判力,才能透過形象,透過表象,通過理性的審美評判,挖掘其本質。課文中有不少名篇佳作都具有作者獨特的藝術美感,語文教師應具備把作品放在它所描寫的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去進行評判的能力,這樣才能抓住課文的顯著美學特徵。如對柳永的詞與蘇軾的詞進行比較評判,我們只有把准當時的時代脈搏和文學傾向,才能對婉約派詞人表現出的情思纏綿、清麗飄逸的陰柔之美和對豪放派詞人創造出的激昂慷慨、豪爽明快的陽剛之美有深刻的認識,並認識不同作家的風格和作品內容的進步性與歷史局限性。
⑺ 中學語文教學中比較法的運用
在中學語文課堂上,圍繞著同一話題,引起大家爭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學生意見分歧,有師生看法不一,有教師觀點相左,有教師見解與語文內容或權威觀點產生矛盾。運用比較的方法能夠較順利地解決這些問題。下面我分幾個方面談談自己如何運用比較法在課堂上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解決學生的意見分歧。學生對同一問題看法不一致,這在語文課堂上是最為常見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他們常會針對一個話題據理力爭,各抒己見,課堂氣氛熱烈。每遇此況,我都注意認真揣摩他們意見的緣由和思想,去發現他們的之所以然,以便對症下葯。例如分析臨事而迷這一成語的詞性及關系時,學生比較集中的看法有四種:偏正式動詞短詞、並列式動詞短詞、偏正式形容詞短詞、並列式形容詞短詞。到底哪一個是正確答案?我只是把四個答案板書黑板上,不急著公布誰是誰非,因為留著懸念倒有利於誘發學生積極展開思考。我首先讓他們弄清臨事而迷的意思,這里關鍵是弄清迷是何義。迷是迷惑、糊塗的意思,它一般不能帶賓語,同時能接受程度副詞的修飾,反映了形容詞的詞性特點。進而我又組織學生回顧偏正與並列兩種關系的特點,加以比較區別。通過多層次多方位的比較辨析,教師未下判定,學生卻已經找到了正確認識,一致認定臨事而迷是偏正式形容詞短語。得出正確答案並不意味著問題的結束,我還要讓學生知道,他們為什麼對或為什麼錯,從而掌握在課堂上已經演繹過的有效的解題方法。學生通過對一個問題的訓練,不僅彌補了有關知識的缺漏,還糾正了以往解題的錯誤思維方式,從而提高了分析能力。
解決師生之間的意見分歧。在語文教學中應做到師生平等。我經常向學生宣傳做學問應該不唯書,不唯上而唯理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我認為做學問除了要謙虛外,還要有破除迷信,敢於懷疑,勇於向權威挑戰的信心和勇氣。學生倘若養成勤思考、常比較、敢質疑的習慣,那麼不僅能克服死讀書的僵化局面,還有助於他們積極開動腦筋,主動自覺辨清問題的是非,提高自學能力。這有助於教學相長,師生雙方同步提高,真正起了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積極作用。另外,給學生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讓他們與教師開展學術爭論,並不影響教師威信,反而會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使學生更親近教師,信任教師,這無疑為情感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潤滑劑,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極大興趣。師生分歧意見的比較,有利於教師捕捉學生偏見的根源,一旦發現,教師就緊追不放,授之以理,這也可以說是欲擒故縱吧。當然,讓學生充分發表議論,對教師本身也是一種促進,必須在課前課後多花時間,使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更深刻,處理更科學。有時我故意拋出一個錯誤見解,以刺激學生據理力爭,在課堂上形成唇槍舌劍的局面,這樣更能激發他們學好語文這門功課的慾望,而且也造就了學生敢於向權威挑戰的勇氣和膽略。
解決教師之間的意見分歧。調換課任教師在教學中是常有的事。新任教師復習舊功課,難免遇上這種情況:對某知識或某問題的看法與前任教師的意見不盡統一,甚至有嚴重的分歧。那麼學生該聽哪位教師的呢?面對這種棘手的問題,我的態度很明確,教師的看法不意味著永遠正確,它只代表一家之說。面對不同意見,學生自己要動腦筋,比一比,想一想,誰更有理就聽誰。記得組織學生復習宋代名家范仲淹的佳作《岳陽樓記》時,翻譯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這句話,我的譯文是:這就是(在)岳陽樓上(看到的)的雄偉景象。或者這就是岳陽樓(所面臨的)雄偉景象。而前任教師的譯文則是這就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當學生無所適從時,我坦率地告訴他們,語文老師意見不統一是常有的事,做學問不應盲從,要肯動腦筋,比較兩個譯文應好中選優。同時,我又啟發學生聯繫上下文,融會貫通。上文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描繪的對象顯然是洞庭湖,而不是岳陽樓,那麼下文中的`大觀也能說是岳陽樓的雄偉景象嗎?當學生通過比較獲得滿意答案後,還認識到學海無涯,文無定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道理。認識到要想獲真知,就要善於比較選擇,這樣才能對所學的知識有更全面、更准確、更透徹的理解,從而真正消化和掌握。
解決教師與課文之間的分歧。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常以此告誡學生要正確對待書本,樹立以書為師,以書為友,以書為敵的觀念,這樣才能避免死讀書。我鼓勵他們在虛心學習的同時,對課本里的某些不合理的內容要敢於懷疑,並大膽指出。要解放學生的思想,教師就要身先士卒,為人師表。平時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大膽地以書為敵,我特別注意去發現書中一些明顯的謬誤,並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去比較鑒別,判斷出誰是誰非。課文中對成語油然而生作如下解釋:形容好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於這個解釋,我不敢苟同,查詢了幾本詞典後,更增添了決心否定它的信念。於是,我告訴學生,書上對油然而生的解釋不妥,並造句說明假如我們在黑夜時聽到怪異的聲響,或者突然遭受親朋好友的誤會,那麼一種恐怖的心情或痛苦的情緒就難免油然而生了。所造的句子情理上無可挑剔,那麼若照課文上的說法,所謂的恐怖或者痛苦又是屬於哪一種好的思想感情呢?這種歸謬法的推理和比較立即否定了課文中的說法。僅此我覺得還不夠,樹立正確的觀點還要進一步以理服人,我對學生說,油然而生原指油在加溫時達到一定的溫度,其液體自然而然往上漲溢,後來人們藉此來形容人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或刺激,某種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油然側重表現自然而然的精神狀態,而不在於限制感情的好壞。我的道理論證讓學生心悅誠服了。前幾年初中課本中載有朱德元帥的回憶性敘事散文,其課文題目為《母親的回憶》。我把這個題目交付給學生討論,讓他們聯系課文內容作比較。在教師的啟發下,他們對《母親的回憶》這個題目產生了懷疑,師生達成共識:只有把題目改成《對母親的回憶》或《回憶我的母親》,文章的題目與正文內容才能達到一致。近年來,這篇文章的題目果然改成了《回憶我的母親》。許多學生在事實面前領悟到,盡管是名家名篇,其篇章結構、遣詞造句也並非天衣無縫、白玉無瑕,只要肯於思考,敢於懷疑,勤於比較,讀書就能讀得主動,讀得靈活,讀出真諦。
事實證明,無論是教還是學,運用比較這種方法,解決語文教學中的各類矛盾,基功效不可低估。當然,要有效地發揮其作用,在具體操作中還必須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選擇比較的對象要注意代表性,力求使學生通過比較,對某知識點或某問題的悟性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程度。其次,確定了比較對象和內容後,可提前布置學生預習,而教師更應認真備課,對可能出現的復雜情況盡量做到胸有成竹。只有準備充分,才能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第三,要注意因材施教,要根據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把握好比較內容的難度,難度適中,既能激發學生興趣,又能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