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如何語文常規課落實有效教學

如何語文常規課落實有效教學

發布時間:2023-01-05 08:36:27

『壹』 如何讓語文課堂教學更有效

課堂的教學是一門藝術,如何讓我們的課堂更有效,40分鍾時間得到充分的利用,是我們作為一線教師應該深思熟慮的問題。對如何上好一堂語文課,如何讓課堂教學更有效,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首先,怎樣的課才是「有效的」的課呢?
一、有效的課是一堂不累的課
用累與不累來區別課的好壞和有效程度,主要是考慮到我們課堂教學的立足點應該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識。一堂語文課的意義不僅局限於教給學生某些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利用優美、富有激情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一堂課的有效與否,不是上課的老師說了算,也不是評委說了算,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學生。如若學生始終能被精彩的課堂所吸引,在強烈氛圍的渲染下不知不覺地度過40分鍾,學生在一堂課中始終興趣盎然,積極參與,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那就是一堂有效的課。
二、有效的課是一堂朴實的課
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是「常態性」,這種課是平時都能上的課,而不是很多人幫你准備,然後才能上的課。現在的一些公開課,就一堂課而言,它是高效的,在教育理念上,確實給我們聽課者起到了引領的作用,但他們為這一堂課而做的准備工作卻幾倍於平時的課前准備,是平時的教學中無法效仿的。也有的公開課,是對設計的一種重演,課堂變得太完美,沒有一點差錯,缺乏真實感,使我們看不到學生在課堂中真正的成長和進步。因此,有效的語文課堂應是原生態的課堂,「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提質量」才是語文課堂的改革方向。
三、有效的課是一堂能體現語文價值的課
我們經常說語文要教出語文味來,要能體現語文的價值,語文味該怎樣教出來?語文的教學價值該怎樣體現?我們要准確地把握語文課程的性質。語文課程的性質弄明白了,語文該教什麼也就明白了。找到了語文教學的價值所在,語文教學也就有了方向。
如何做才能使課堂更有效呢?
一、把課堂還給學生,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
《語文課程標准》強調: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而我理解的語文更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每一位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一開始我在走進課堂的時候並不能很好的掌握這些要點,可是在經過近十多年的課堂實踐和與老教師拜師結對的學習中,如今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老教師給我的經驗,所以在教學中,我更多的是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松和諧的環境氛圍中,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對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理,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重視朗讀品評課文,感悟中心思想,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作品,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讀起來朗朗上口,這些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感受文中的思想感情。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新課標指出: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應該讓學生自己閱讀,不以老師的閱讀代替學生的閱讀,不僅讓學生閱讀課文,還要讓學生閱讀課外書,讓學生閱讀更多的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不僅如此,我注意學科間的整合,採用多種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語文素養能力。
四、精選練習題
課堂教學的順利有效進行離不開充分的課前備課,教師在備課時,除了要重點研究教材的內容,以便能更好的設置題型,精選練習題外,仔細研究所教班級學生的各自特點,知識水平的差異,也同等重要。按照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準備課堂講授方式和准備練習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有所長。
1、對於基礎知識根本不需講解就完全能掌握的學生,在備課練習題的准備上,多以能力拓展,知識的延伸為主,以滿足這部分學生對更高知識學習的需求,有效的鍛煉他們大腦的思維是主要目標。
2、學習一絲不苟,勤奮、努力,在辛苦的付出中,也能完成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的學生,課堂的內容設置,要力求全面,以盡量滿足他們能通過反復的各類練習,直至達到對知識有效的掌握。
3、可以獨立完成相對較容易的知識,但對於難度較大的知識需要教師的點播,對於這類學生,課堂講授知識的技巧就是教師備課的關鍵,既不能全面灌輸,又要點播的到位,這可以理解為,教師的點播用時雖不多,但卻能恰到好處,「畫龍點睛」。
4、課堂中總會有一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很慢的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更是自己無從下手,對這部分學生,作為教師就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論對知識的講解還是對學生做題的速度、質量,要耐得住性子,鼓勵學生慢慢來,而對於練習題目的設置,更要與本節基礎知識,例題形式完全一致較好,目的是讓這部分學生能通過教師的講解,去慢慢的領悟,慢慢的消化。我們俗語說:「照著葫蘆畫個瓢。」也許,他們能「照著葫蘆畫出個葫蘆」,也是不小的進步。也值得我們教師去肯定和鼓勵。
5、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那部分「差生」了,他們的基礎特別差,幾乎沒有能力繼續接受新知識了。那麼,怎樣兼顧他們呢?我認為,在課堂上給他們設置一些便於記憶性的或很容易理解的題目,還是可以的,甚至可以參照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的「課堂布置其練字」,說不定還會練出一個了不起的書法家呢!
只要我們每天細心觀察,注意、關注每個學生,我們的課堂就會多姿多彩,我們的課堂就會更有效,40分鍾就會得到充分利用。

『貳』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有效教學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好動、好奇、好勝是大部分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結合語文學習的特點,抓住學生的這些「天性」來設計教學。

小學語文怎麼教學才有效?我的觀點是抓住4個字和1個特點

好動,就在多個感官的參與上做文章。讓學生眼、耳、腦並用,口、手、腳齊動。如在拼音教學中,讓學生邊演唱兒歌邊學拼音;在識字教學中讓學生看著圖片或實物來理解字義;在寫字教學中,讓學生邊寫邊讀;在詩歌教學中讓學生邊跳皮筋邊頌讀……

好奇,就在創設教學情境上動腦筋。以閱讀教學為例。《小學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小學語文怎麼教學才有效?我的觀點是抓住4個字和1個特點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一定要讓閱讀發生在學生身上,可通過錄音、圖片、實物、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通過看著圖片讀、聽著音樂讀、想著情境讀、看著視頻議、指著實物說等方式加深對文本的體驗和理解。

對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課文可通過演課本劇、講故事、相互評價等形式讓學生身臨其境,現身說法,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小學語文怎麼教學才有效?我的觀點是抓住4個字和1個特點

好勝,就在教學的組織形式上想辦法。在課堂中以小組為單位,引入競爭機制,讓學生爭強好勝。根據不同年級,可開展寫字比賽、朗讀比賽、成語接龍、妙詞串串香、表演秀、語文知識競賽……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盡力思考,盡興展示,盡情表現,張揚他們的個性,彰顯他們的活力。

小學語文怎麼教學才有效?我的觀點是抓住4個字和1個特點

這樣,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參與中聽、說、讀、寫;在教學情境的熏陶感染中聽、說、讀、寫;在爭強好勝的展示中聽、說、讀、寫。經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厚積」,最終「薄發」出較強的聽、說、讀、寫能力。

『叄』 如何開展語文課堂有效教學

一、合理制定教學目標。
「最適合的就是最有效的。」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在教學活動中有定向的作用。現代教學理論和實踐都證明:教學目標的有效性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前提。語文教學目標只有體現學科的特點,明確課堂教學內容,才能保證課堂的有效性。制定語文教學的目標應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1.准確: 語文教學目標的准確應體現在擺脫「知識中心論」,定位於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即不僅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適度掌握,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不僅重視發展學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當然,目標眾多,並非時時處處都要一應俱全,面面俱到。具體到一篇課文、一節課,可以適當增刪,有所側重。
2.明確:語文教學目標的明確是指不要過於寬泛。在一篇課文中,在一節課上,哪些知識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識需要理解並會運用,要著重訓練聽說讀寫中哪一項能力,應達到什麼程度等等,都應盡量細化,明確到位。同樣,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標,也應作出確切的規定。毫無疑問,只有高度明確的教學目標才有現實的可操作性和可評價性。
3.適度:在設定教學目標時,要切合學生的實際,難易要適中,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目標過高,通過教學難以達到,學生覺得高不可攀;目標過低,不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到索然無味。
4.分層:即根據學生認知結構、學習水平、動機意志等的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在班級教學中學生間獲得同樣知識所需的時間存在較大差異,要在同一時空中按劃一目標發展,部分學生學習時間的浪費十分明顯。在實踐中,如能按照「最近發展區」理論把獲得某種知識所需時間和認知發展水平大體相當的學生進行歸類分層,並確定與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可能性相協調的分層遞進教學目標,教學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因此,有效的語文教學,決不能搞「一刀切」,讓全體學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
如:我在設計《廉頗藺相如列傳》教學目標時,將教學目標分為:
(一)知識教學點
1、學習本文在選材、布局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特點;
2、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文言詞語、語法現象和特殊句式。
(二)能力訓練點:領會史傳作品在選材、布局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的特點,提高閱讀欣賞史傳文學作品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學習廉頗、藺相如的為人,培養學生以大局為重的愛國主義精神。
(四)美育滲透點:學習本文細節描寫刻畫人物的好處。
完整的教學目標制定過程中,首先要根據新課程的高中教學的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整體把握,統籌安排,制定出學年、學期總目標和單元教學目標,並把它們分解到每一課中,形成科學合理的「目標群」。還應該注意語文各模每節課的課堂教學目標的內部結構和排列順序,講究知識、能力、情感態度三者之間的和諧性與整合性,明確對各目標的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的具體要求,使之具有層次性、遞進性、明確性、可操作性、可測量性。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能夠既掌握了知識與技能,還學會了方法,增加了體驗,同時還培養了情感態度價值觀。
二、扎實開展言語實踐活動。
如何讓學生有效地進行言語實踐活動,筆者認為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至少要抓住「讀、思、練」這三個環節,通過「讀、思、練」的攜手合作,學生在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同時,不斷地運用語言、創造語言。這樣,積累促進了運用,運用又更新了積累,學生的語言倉庫得到了豐富與充實,言語能力也會跟著節節拔高!
1、注重朗讀,自主感悟。
朗讀是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的重要手段,是啟迪思維、熏陶情感的不二法門。語文課堂應注重朗讀,讓學生會讀、多讀,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讀來領悟、體驗。
為此,語文教師首先必須樹立學生應該是文本閱讀的主人的觀點。《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事實上,我們在語文課堂上卻只顧著自己設計好的教案,其中的程序、環節,常常成為束縛老師手腳的繩索。上課時,不等學生仔仔細細地將文本讀深讀透,就匆匆忙忙地要牽著學生的鼻子進入條分縷析。這樣的學習,對於學生而言,大多是食而不化,一知半解,囫圇吞棗。老師的催促,或者有時象徵性的讀書,也只是一個走過場,學生的讀書猶如蜻蜓點水,一帶而過。本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閱讀中進行思維和情感活動,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可惜,由於沒有閱讀,這些內容就會成為空中樓閣。所以,很多有識之士大聲疾呼:給學生在課堂上讀書的機會!
2.啟思導疑,放飛思想。
魏書生老師說過這樣的話:「評價一堂課好壞的標准,不應當是只看這節課多熱鬧,教師講了多少內容;一堂課好壞的標准,主要是看學生是否在進行積極思維,教師的講解與學生的思維之間是否有一根看不見的線始終緊緊地維系著。」
課堂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發展學生,發展的根本方法是學生的自主構建。只有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積極動腦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也只有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思考探索的課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學而不思則罔」,學生如果不動腦,怎能期望有收獲?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倡導體驗性、研究性學習方式與接受性學習方式的有機結合。這一理念說明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無論是語文知識的獲得、語文能力的形成,還是個體素質的養成,只能靠個體主動習得和內化才能獲取。
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首先應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質疑,引導發現。當學生產生了個體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同時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沒有空間,學生就沒有遐想與深思;沒有遐想與深思,何來個性與創新?並且還要鼓勵學生選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集體探究個體無法解決的問題,在優勢互補中使個體對問題的理解更加豐富全面,思維向深度廣度發展,從而不斷提高研究性學習的實效。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曾有這樣一個獨特的主張:「少上課,多讀書。」朱先生這句話的實質也是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3.有效訓練,夯實基本功。
新課程標准實施後,語文重視了學生的體驗、感悟,在以往的語文教育中的「訓練」,很快遭到了口誅筆伐,似乎以前語文所有的問題都是「訓練」惹的禍。現在,人們談及「訓練」一詞,往往是諱莫如深,幾乎是避而不談。我們要看到以往的語文教學中,一些機械枯燥乏味使得學生對語文學習喪失信心的訓練,但是,我們不能就此認定,語文教學就不需要訓練,這其實是矯枉過正的做法。我們知道,學生的學習猶如游泳,如果不把學生拋入水中去嗆幾口水,去實際訓練,只在岸上指手畫腳,任你如何比劃,恐怕幾年下來,學生還是一個旱鴨子。要體現新課標提出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實踐「三維目標」思想,語文課堂就要扎扎實實地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我們在反對高消耗的應試訓練的時候,把語文學習應有的訓練也當作一盆臟水一樣潑掉了。這真是可惜!比如,有的學生字寫得七歪八扭,書讀得支離破碎,說話像蚊子嗡嗡叫,作文更是詞不達意、別字連篇、語句不通……這些都必須要旗幟鮮明地加以訓練。否則,語文素養的達成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就拿「小組討論」來說,它可謂是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要做到扎實有效首先要設計好「討論」的程序:(1)出示教師事先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的或由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設計的貫穿全文的有討論價值的問題。(2)學生根據問題各自安靜閱讀文本,思考。(3)小組展開低聲討論,先由組員輪流闡述自己觀點,組長記錄,再由組長組織討論修訂代表本組的觀點寫好發言提綱。(每一次教師只選擇其中一組全程參與和指導)(4)小組推選代表上台發言。(5)教師點評、總結。這當中的論題,應該是有討論價值的。盡管沒有標准答案,但必須是有利於學生思維素質和思想素質養成的。 其次「說」要「說」得好,先要有充分的閱讀和思考,形成個人觀點,還要認真傾聽,聽明白了他人的觀點之長才得以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聽出了他人的不同理解才得以言之有物地據理力爭。再者是「寫」,將小組觀點有機結合簡練概括下來,共同斟酌推敲表述的詞句。這一過程要落實到位,至少要用上半節課的時間,而絕非花個幾分鍾流於形式熱烈吵鬧一番就能收到合作學習效果的。
三、及時進行教學反思。
新課標非常強調教師的教學反思。一個稱職的教師,決不能「教書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如果我們能自覺地把課堂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細心冷靜地思考和總結,並最終能夠有意識的、循序漸進地將研究結果和理論知識應用於下一次的課堂教學實踐中。那麼,教學狀態才能達到更優化,學生也才能得到更充分的發展。相反,如果我們不及時反思,很多感覺稍縱即逝,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還會出現類似的問題,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教學《〈長征〉節選》,在學生分角色朗讀到警衛員大喊「不!……不!……」阻止彭德懷殺馬時,由於扮演的同學讀得有些生硬變調,其他學生鬨堂大笑,這樣的朗讀給課堂帶來了負面影響。課後思考,如果課堂上多補充搜集到的資料,多引導學生去體會紅軍過草地時的艱險慘烈,學生就會更深入地感受到彭德懷為了挽救戰士的生命欲忍痛槍殺愛馬的悲壯氣氛。朗讀時就不會出現上述情況。
總之,追求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長期、艱難而又曲折的過程,它是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場所,更是學生積淀文化、體驗人生的空間,如何做好這個神聖空間的守望者、引領者,當好這人生課堂的首席,我覺得高中語文教師必須做好每一節課前的教學准備,扎扎實實備好每節課,使備課發揮實效。課堂應是一泓活水,學生應是快樂游魚,課堂應成為學生成功的重要陣地。特別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與否,取決於是否關注學生求知進一步升華的身心特點,取決於是否把新課程理念內化為課堂的實際行為,取決於是否把學生素質全面、和諧、可持續發展作為唯一評價標准。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又是時代的要求,是語文課堂教學自身發展的特點,願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成為真正的、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語文課堂教學不可能會一蹴而就的,我們既要為之進行持續不斷地努力,又要時刻保持清醒而睿智的頭腦。

『肆』 怎樣落實一節語文課的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是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維目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絕不是三維之間的幾何相加,它以知識與能力為主線,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並充分體現在過程和方法中。語文這門學科學習的應該是學習的方法,學習的習慣,提高對語言文字的審美能力,啟迪讀書的智慧,做人的智慧。而作為載體的課程教學只有堅持語文課程理念和正確的把握好三維教學目標,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一、有效落實三維目標應重視創設性平等、民主、和諧的良好學習環境
平等、民主、和諧的良好學習環境,是三維目標達成的基礎,有利於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縮短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心理距離。讓學生學習語文感到「易」、「趣」、「活」,極大地提高課程教學效率。良好的學習環境強調老師與學生,學生與教材之間關系的優化,兩者互為基礎,協同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常常說一些例如:你想不想把你的想法說一說呢?現在請第四小組同學說一說他們的意見好嗎?誰能提出不同的問題?這段話和老師一起比賽背一背好嗎?這樣的對話使學生心情輕松,不帶任何負擔,大膽探究,發表見解。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個性得到弘揚。
二、有效落實三維目標應重視閱讀教學思路的設計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已成定論。重要的是怎樣引導學生有效參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思路轉變的關鍵是變教本為學本。為此,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教學思路的設計:
(一)激趣「導」讀
課堂活動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課堂氣氛對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積極性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俗話說的好,好的開頭就是成功的一半。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有助於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愉快情緒。中、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情趣往往具有可激發性的特點,尤其容易受到即時學習情景的激發,這是他們的年齡心理特點。我們以這一心理特徵為依據,在閱讀教學的起始環節就重視以「激發興趣」來創設學習氛圍。如教學《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一文時,一開始創設情境,先放一段錄象,湛然的天空倒映在清清的溪水中,五顏六色的鮮花、碧綠的草地,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丁冬,丁冬」的流水聲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將孩子們帶入了一個美麗的世界。就在孩子們陶醉其中時,電閃雷鳴,暴雨傾盆,山洪暴發,之前看到的一切美景消失了,這個場景將孩子們一下子從仙境帶入一個可怕的世界,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孩子們憤怒了,情緒被調動了起來,學習課文尋找原因,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他們的迫切需要。在心理情緒狀態下,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學生主動參與閱讀和思考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學生領會了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有效地落實了三維目標。
(二)方法「議」讀
1、教給方法,自主學習
課堂教學要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由學會走向會學,並把學習語文與促進人的發展結合起來。指導學生在讀書時邊讀邊思考,藉助圖畫、多媒體課件體會情感,圈劃重點詞句,感悟用詞的准確,通過感情朗讀表現出來,從而漸入意境以把握作者的寫作特點,和作者、文本的思想產生共鳴。讓三維目標在品讀感悟中落到實處。這樣,學生能夠親切體會課文內容,與不知不覺中把知識、情感、方法整理和積累,逐步提升語文素養。
「學起與思,思起與疑」。質疑問難就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是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觸角,是創新意識的具體體現。古人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語言是思維的載體,思維過程就是感知情景、發現問題進而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所以閱讀教學在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主動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就要引導學生質疑,從中了解學生對教材的理解程度,這是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必經環節,也是學生思維向深刻性、獨特性發展的重要途徑。如《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一文,在讓學生看完錄象感受到村莊的變化後,學生就會主動質疑:村莊為什麼會消失?是什麼原因?之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讀課文,通過「讀、畫、查、說」等不同形式給學生充分讀書、議論、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並從中領悟到學習方法。學生質疑、議論、讀書、答疑的過程,是積極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求知的心理慾望得到滿足,解疑的成功過程產生愉悅的心理情緒,主動參與閱讀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進一步加強。所以鼓勵學生質疑、議讀,解疑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環節。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主動學習,探索新知,大膽表達,在富有個性,學生即掌握了知識,培養了能力,還樹立了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很好的落實了三維目標。
2、合作交流、弘揚個性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力的提高,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都依附於知識發生、發展過程之中,它們應該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得到形成和發展。新課程下的閱讀教學,就應該積極實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趙州橋》一棵理解趙州橋上午雄偉、堅固、美觀三個特點時,我讓學生自由選擇想學習的部分,並以此將學生分為並以此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合作自學,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既可以通過書本中的語句去理解趙州橋的特點,也可以上網,用課外的資料去理解,並且將資料加以整理,之後進行交流。在各個小組中,大家一起搜集資料,一人負責整理資料,一人負責一會兒的交流,聽、說、讀、寫記分工明確,做到人人有事做。在交流的過程中,發言人說不完整,其他人可以補充,其他同學這一部分的小組代表也可以補充,課外資料都是學生自己動手上網獲取的,無須浪費老師的唇舌,學生自己動手就解決了問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學,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同時使他們真切地體會到了合作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培養了他們的團結合作的精神。
(三)演練「情」讀
語文教學就是要達到培養語感的目的,就是要把寶貴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多讀,強化讀的訓練,以多讀促語感。教學過程中,我常讓學生一邊聲情並茂地朗讀,一邊展開聯想,在頭腦中「過電影」。通過目視、口誦、耳聞、心思,多種感官加工,使語言文字的表述融合成完整、連續的畫卷,在學生的頭腦中活起來,動起來。這樣,語感得到鍛煉。如:教學《夏夜多美》一課的小動物們對話的部分時,老師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先了解課文,第二步讓學生自選自己喜歡的角色或是最能體現它的情感的動物的頭飾,戴在頭飾再讀課文,不過這次讀的內容有所減少,學生把自己要讀屬於自己所選擇的那個角色的內容,集中體驗,深入體驗,戴上頭飾的孩子讀書的興趣高漲,主動把自己想像成這個動物,去體會他的情感,努力通過朗讀詮釋出來。第三步,讓學生按角色自由找夥伴組成一個小組合作讀,在這個小組中有小動物們的扮演者和旁白。一個小團體份角色讀,共同探討如何讀,互相學習互相指正。第四步,抓住孩子們好勝的心強喜歡比賽的特點進行競賽讀,在各個小組之間進行一個比賽,看誰讀的好,孩子們積極性提高了,為了讓自己這組獲勝,他們認真給其他組挑毛病,這無形中幫了孩子們一個大忙,主動理解了課文。學生為了表演得更逼真,更出色,就充分發揮想像,表演時情感更豐富,這樣學生不斷對頭腦中的表象進行加工,產生種種的聯想和想像,思維能力就得到了訓練和提高。
除此之外還可以採用引讀、自由度、誦讀、分角色背誦、配樂背誦、復述等多種方式,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樂學,多種形式地背,讓學生自悟。
(四)拓展:「延」讀
在總結了全文後,進行課外的延伸,引導學生選擇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話題進行探究或閱讀,這也是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關鍵一環。想像是延伸性思維活動的重要形式。是人的知識、意願、智慧、追求的延伸與拓展,有想像力才會有創造力。無論是創造想像還是再造想像,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都非常重要。如《清清的溪水》一文,啟發孩子們想像,你想把小溪變成什麼樣?如果要讓小溪變樣,大家都要來保護環境,這時你會怎麼做呢?並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有關保護環境的讀物,從中懂得更多的道理,想像激起孩子們去尋求新知識的慾望,並鼓勵他們為實現美好的理想而努力。
這樣設計教學環節在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滲透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並充分體現在過程和方法中。
三、有效落實三維目標應重視教學評價多元化
教學評價是同一學生學習動機,使學生產生完成,某一階段學業任務,獲取優秀成績的動力。好的評價既教給了學生學習的知識,同時又有過程和方法的指導,而且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評價不能只靠某些量化的評價指標去評定學生,評價的方法和形式應趨於多元化,具有靈活性和開放性。例如:「知識和能力」可採用口頭和書面的測試方法進行評價,也可以根據觀察學生學習方法掌握情況進行判斷。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評價,可以通過觀察和分析學生學習熱情的程度、同伴交流合作的參與狀態等情感態度的變化,判斷是否達到這一目標。此外,教學評價還應尊重差異,在閱讀課的目標設定上可以有彈性,對不同的學生要用不同的標准,對同一位學生要作多角度的評價,從而促進不同程度學生的充分發展。
總之,新課程提倡的三維目標,是著眼於「人」的整體發展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問題對一個人的一生意義深遠,是不可忽視的。堅持語文課程理念,整合三維目標,有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多元化是在語文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達成和諧統一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伍』 如何在語文課堂中實現有效教學

如何開展語文課堂有效教學
如何開展課堂有效教學,是一個深刻的問題,每一個授課老師可能都有自己的見解,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老師認為,有效教學包括有效的教學時間,有效的教學空間,有效的教學結果;有的老師認為,有效教學包括主要教學行為,輔助教學行為與課堂管理行為三類。
一、有效設計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解讀教材是有效設計的基礎,解讀教材是教師的專業基本功,正確解讀教材,首先需要教師對教材本身的理解,其次需要教師對教材的教學理解,即根據學科教學的性質與特點,並結合本班學生的現有水平,挖掘其教學價值。教學目標設計是有效設計的核心,教學目標是有效教學的導航系統,教學不能跟著感覺走。有專家認為,規范的目標設計,應包括四個要素,即:行為主體(學生)、行為動詞(可測量、可評價)、行為條件(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表現程度(預期達到的最低表現水平)。訓練設計是有效設計的重點,學生負擔過重,教學效率底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訓練設計較為簡單。教學訓練是需要設計的,內容上:包括基礎的訓練與變式的訓練,在不同的教學流程中、面對不同的教學對象,應選擇不同的訓練內容;方式上:包含分散訓練和集中訓練;組織上:有合作訓練與小組訓練。同時,還必須注意訓練的密度與空間,教學設計為注重情境的設計,為學生的訓練留下自由度,否則匆匆忙忙,容易形成學習結果的「夾生飯」現象,教學的效益就會低下。
二、有效實施是有效教學的關鍵
有效設計是有效實施的前提,但教學不是按圖索驥,而是一種不斷創新不斷調整的過程。有效教學的實施需要教學策略和方法的支持,我認為以下幾個細節是實施有效教學的關鍵。
1、該練則練
練在語文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訓練」,取而代之的是「培養」。那麼,「培養」與「訓練」是什麼關系呢?《現代漢語詞典》對「培養」的解釋為「按一定的目標長期的教育和訓練;使其成長。」顯而易見,「培養」和訓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只是「培養」的內涵要比訓練豐富的多。
然而,訓練這種形式,作為一種方法,本身沒有問題。適中、適量的訓練在教學中依然非常必要。我們的教學活動離不開訓練的手段。例如,「識字、寫字」這一塊,離開訓練能見成效嗎?特別是「寫字」,俗話說「不練光說假把式」,沒有扎扎實實的寫字訓練,學生就不會練好字,同樣,沒有扎扎實實的朗讀訓練學生與不能形成良好的朗讀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精心設計習題,突出針對性、層次性、思考性、可操作性、做到精煉、巧練。我們深信,只要在課堂中注意讓學生有效地 「練」,就一定能收到實實在在的效果。
2、該講則講
在新課程實施伊始,有些教師害怕「講」,似乎一提到講就是「舊觀念」,其實講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教學離不開講。但是「講亦有道」一是講的必須是必要的,「該講則講」在教學中,有些內容必須通過講來完成的就不必害怕講,但不當講時不必講,應該由學生自主來完成的,教師千萬不能越俎代庖。如有的課文內容離學生的生活比較遠,學生對時代背景不了解,老師就要言簡意賅的講一點時代背景,如有的課文比較深奧、豐富,教師如果過分的追求直觀的教學情景,則使語文教學簡單化、表面化,不利於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也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只是講的內容和形式要設計好,力求精闢,新穎。所以說,課堂上我們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對於學生的價值取向或對課文的理解出現困難時,教師還要發揮好主導作用,該講的時候就要講。只讓學生誦讀感悟沒有老師縝密的思維和兩里的思想以及優美的語言在課堂上發光,學生的心靈世界就缺少了一縷明媚的陽光。孔子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即是此意。
3、 該問就問
有效的提問要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具有一定的開放度;有效的提問應該具有一定的深刻性;有效的提問要注意學生的層次化,要讓不同的學生都擁有思考的興趣。
《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生的主動積極思維和情感活動,離不開老師的主導作用,所以說,更符合《標准》精神的不是學生「一問到底」,而是教師「該問時就問」,以更好的「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4、該聽則聽
教師在課堂上能夠傾聽學生的真實含義是關注,傾聽就是指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狀況。心中有學生是教師專業化的標志之一,新教師往往關心自己的教案遠勝於關心學生的反應,所以教師要養成傾聽學生的習慣。教師要把課堂的中心工作從關注教案轉移到「學況」上來,這樣才能有所發現,才能發現學生的回答、作業中的問題。因為學生所有的問題,都是有原因的,教師要善於發現這些問題的課程價值,生成珍貴的教育資源。
5、有效管理
管理出成績,科學管理是有效教學的重要內容,有專家把低效教學表現的第一條就列為不能維持課堂紀律。有效課堂管理需要辨證法的支持,管得太死與放得太散的課堂都不是有效的管理。如果沒有有效的管理,即使教師講得精彩,學生卻沒有聽;活動設計得有價值但學生卻沒有參與;教學中教師即使很「賣力」,也是無效的。有效的管理,既要讓學生放開去想、去做、去活動,又要讓學生想有方向、做有目標、活動有收益,這就是教師管理的智慧,也是教師專業特徵的核心所在。
三、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學的保證
蘇格拉底說:「沒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生活」,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學的保證,同時寄予著教師職業的人生價值。有效教學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有效的反思來實現的,以反思教學促進有效教學。首先要反思教學內容,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反思,達到教師所要講授的內容具有系統性、科學性、生動性、有效性和前瞻性,要對教學內容經過一番心靈咀嚼,用充滿個性的教學風格去引導學生在參與討論、合作學習過程中,掌握科學知識形成過程,領悟科學探究方法,豐富知識素養。其次要反思教學態度,當今的教育已不再歡迎師道尊嚴,而是建立一種師生平等、和諧、寬松、融洽的新型師生關系。在教學實踐中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態度是否認真,教學投入是否充分,教學熱情是否飽滿,教學工作是否負責,教學准備是否得當,等等。只有時刻以一種高度負責的態度去認真對待日復一日的教學工作,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才能體現「教學相長」、「教育民主,關愛學生」的原則。再次反思教學過程,反思教學過程就是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諸如備課、組織教學、作業布置、作業批改、知識檢測等實施全面的自我調控,抓住局部,優化整體,注重教法,努力做到精心設計、精心施教、精心測試、精心批改、精心點評、來不得半點的疏忽與馬虎。最後要反思教學情境,教學情境是教師為了促進有效教學而創設的特定的教學氛圍。這種氛圍尤為重要,能對教學活動產生積極的影響。實踐證明創設充滿新奇、富有情趣、極具思考的探索情境,能激發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產生學習心理傾向,增強有效教學具有重要作用。
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

『陸』 如何在語文課堂中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我認為:課堂的有效性應該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那麼如何做到這一點呢?
其一,是營造良好的民主氛圍。課堂教學有效性設計應該一直致力於營造開放、合作、探究的教學氛圍,還課堂於學生。心理學家羅傑斯曾指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其感覺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大限度的表現和發展。教育學研究也表明,人在輕松、自由的心理狀態下才可能有豐富的想像,才會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由此看來,語文課堂教學要實現有效教學,營造一個民主、寬松的教學環境必不可少。許多卓有成效的語文教師之所以取得教學的高效率,其訣竅之一正是貫徹教學民主原則,給學生充分的自由。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僅班級管理依靠民主,討論問題發揚民主,就連每節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也跟學生共同商量。這種民主作風將教師的意願不知不覺化作了學生自己的意願,給課堂帶來了活力與生機,大大提高了學習時間的利用率。因此,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揚民主教學思想,讓學生始終擁有安全、自由、開放的心境,無拘無束,敢疑敢問,敢說敢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學的民主程度越高,學生自覺學習的熱情就越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越高。
其二,適當的講解,重在「誘」字,也是提高有效課堂的途徑之一。在教學的某個環節,恰當的講解分析課文的某些句段,對於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是極為重要的。恰當的講,才能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其鑒賞水平。蜻蜓點水或過深過透地講都無助於學生的文化積累和思維鍛煉。教師若面面俱到,講的太多太泛,學生聽課時的思維會處於「休眠」狀態;教師若引經考據,講得太深奧,學生聽課時的思維會處於「茫然」狀態。「教給學生的知識,必須是他們的年齡與心理力量所許可」,即遵循可接受性原則,強調因材施教,因「班」施教,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在智力的最近發展區充分展示才華。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師「恰當的講」的引導下,漸入課文的佳境,漸入學習的佳境。
其三,活潑的雙邊活動也是保證課堂高效的法寶。有效的語文課堂是互動的,要打破傳統的「教師獨白」,走向師與生的「對話」,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因而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在這些對話中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要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其四,有目的的延伸相關的知識點,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途徑之一。有些老師擔心這樣教可能會完不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實際上這不但不會影響你的教學,反而提升學生的興趣,無形中讓可能在一分鍾前還在走神的學生重新回到課堂。可能有些老師認為,這樣不是本末倒置了嗎?我倒不這么認為,因為課文本身比較簡單,學生一看基本就能明白,穿插這些知識一個可以讓我們學生更多的了解一些知名人士,另外,學生感興趣了之後,自然會對語文課產生一種期盼。我記得曾經有學生說,上語文課是一種享受。那麼,你已經達到了「教就是為了不教」的目的了。
有效的課堂教學除了以上幾方面進行優化設計外,還有很多的優化途徑,這有待於我們更多地探索、發現。隨著形勢的發展,課堂教學勢必將呈現出形形色色的教學方式,只要對教學有益,都有可嘗試的價值。讓我們一起努力探索吧!

『柒』 如何實施語文有效教學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那麼, 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我有幾點體會:
一、深入鑽研課本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於教師必須先鑽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並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徵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我每每鑽研一篇新的課文,總是先通讀一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方法作出預設,或查字(詞)典解釋,或對照近義詞、反義詞理解,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或聯繫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聯繫上下文理解的,則在一旁作上標記。對於要通過查字(詞)典理解的詞語,自己先查字(詞)典並把義項寫在一旁。為了掃除閱讀障礙,我總是認真地把課文朗讀或默讀幾遍,發現一些難於把握停頓或比較拗口的語句,及時做上記號,備課時寫入教案,課堂上予以指導。此外,在閱讀各種教學參考書的同時,我總是把文章的結構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標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寫在段末空白處。對於重點詞句的含義,總是寫在一旁,方便課堂上參考表述。只有在對文本內容、教學重點、難點等瞭然於胸的基礎上,我才開始撰寫教案,而且幾乎是一氣呵成。課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執教,但卻不能離開教本上課。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這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於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願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有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在教學<<太陽這堂課。針對題目引發學生發揮想像課文有可能寫什麼內容。因此學生也毫無顧慮的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問題。如:太陽給人們帶來哪些好處?太陽給人們送來什麼?等問題。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者,一個好的問題情景,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起學生積極地思考。創設問題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2)利用演繹推理創設問題情境;
(3)利用類比推理創設問題情境;
(4)藉助多媒體直觀手段創設問題情境;
(5)藉助童話故事創設問題情境。
在探究中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發現提出問題。愛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在弘揚創新精神的今天,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顯得尤為迫切。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無論從提煉文章主題,還是分析人物形象,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會增強學習效果。美國學者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准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因此我們在課題研究課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我們通過研究總結出的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的策略。
1.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信任學生,相信學生能提出問題;要激勵學生,哪怕是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欣賞,是一種給予,一種溝通與理解;要允許學生犯錯誤,不輕易否定。
2.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
(1)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
(2)注意觀察比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3)組織匯報討論,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4)開展課外實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3.重視對問題進行篩選,讓學生提出有價值問題。
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嘗試解決問題。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問題解決過程就是創造性思維的過程。當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後,教師應該是學生解決問題過程的指導者,應該鼓勵並放手讓他們通過查找資料、獨立思考 、小組交流等多種途徑嘗試解決問題。這對啟發、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大有好處的。
三、把握學生思維發民的年齡特點,發展學生的智力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形式新異,生動活潑的東西特別容易發生興趣,一旦有了興趣,他們就會發揮極大的主動性,對一些問題主動地多思多想,並在這個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畫畫寫寫,模仿表演。設疑質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詠柳一課時,我先配樂范詩,然後展示幻燈片圖。通過引導學生看體現詩意的畫面,啟發學生展開想像,在意境中體會到古詩的美。再根據學生喜歡畫畫的特點,在學生粗略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行配樂作畫,並讓他們介紹自己的畫。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走進詩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詩意,而且培養了學生手腦並用能力、繪畫能力、想像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語文活動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組織開展,才能行之有效。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於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

『捌』 如何提高語文常態課的有效性

回到現實卻很難有這樣的教學效果,現實教學往往很難象公開課、觀摩課那樣進行.常態課是教師學生接受最多的課,教學基本是常態課進行的,上好常態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因為憑一節優質課或觀摩課很難看出一個教師的水準,但家常課最能看出一個教師的能力和水平. 一、常態課的概念 新課程背景下的常態課是教師基於現實的教育資源條件,運用超越現實的智慧和才能,融入個人創造性的勞動,從而呈現出豐富而靈動的課. 二、正確把握常態課的特點 1、常態課的教學是朴實的、精彩的、也是高效的. 常態課是朴實的.新課程背景下的常態教學,就是要從課改的精神實質出發,摒棄一切形式主義的東西,沒有花拳綉腿,沒有矯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狀態下的真實呈現,接近原生狀態,具有質朴的原力,不會因過濫、

『玖』 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201608

創設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樹立服務意識 教師在課堂中要樹立服務意識,做到把「玩」的權利還給學生,把「做」的任務派給學生,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把「創」的使命留給學生。從而將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獲得知識的舞台,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定目標,並根據目標進行預習、嘗試、操作、探索、歸納等。努力做到: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教師不教;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教師不替代;凡是能讓學生自己講的,教師不暗示。

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鼓勵學生質疑和創新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協調,對學生遇到的個別問題進行個別解決,促進學生的學習進程。實踐證明,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越明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勤思多問,可以說,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於思考,都有好思的習慣。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鑽研問題。現在有些學生不但手懶,腦子也懶,有一點難題就想問,總想依賴別人,一看題目較難尚未好好琢磨就去問老師。這時候如果老師鼓鼓勁,學生仔細一分析,可能就想出來了。如果鼓勁還不行,老師可以給學生指明思路,要根據學生所提的問題教給學生思維方法。只有在學生自己會思、會問、會學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為別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學生個體的潛能得到發揮時,課堂教學才變得有效。

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是實施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就必須具備有效的教學目標,而有效的教學目標的設計首先就是准確和明確。目標的制定既要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適度掌握,更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其次,目標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層次。可以根據學生認知結構、學習動機等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如:在為《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二課時設計教學目標時,可以這樣定位:①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訓練,使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大自然的奧秘和情趣。②把自己已掌握的課文中辨別方向的方法教給大家,學習課文還未掌握的辨別方向的方法,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意識。③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通過拓展了解更多的辨別方向的方法。目標的表達准確、清晰,對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層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從學生已有的基礎出發。這樣的教學目標設計得就比較人性化。

優化教學情境
優化教學情境,激發興趣是實施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先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就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興趣之上。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在「智力發展最佳狀態」中學習,才能使學生獲取更多的有效知識。所以教學中要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學習熱情,帶著興趣學習是教學的一個最簡單的有效法則。在教學實際中,可根據教材內容選擇性地組織一些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蘑菇該獎給誰》這一課時,可在班上組織分角色表演課文,先在每個小組練習,然後全班學生參加,你喜歡哪個角色,你就演哪個角色,一次一次進行交換,使每個孩子對課文內容都有了了解,並通過自己的朗讀表演理解了課文內容,無需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逐句逐段地分析課文內容了。

注重過程應給予學生四大關注,這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1. 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新課程改革進行中的今天,大家一致認為探究、合作的學習式是最好的方式。但我個人認為,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對於學生的有效學習也顯得很重要。我們可以把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重點把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及知識的學習與運用方法整合成新知識結構。
2. 在課堂上關注學生原先的經驗。課程要素的整合要有效的喚醒學生沉睡的經驗,並使其興奮和活躍起來。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學生要按教學需求主動地進行有效經驗的改組和改造,生成性的內容要有效的為落實預設目標服務。所以要造成課堂教學的有效,激活學生以前的學習經驗是很關鍵的。

3 .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學生的學習體驗,一般來源於強烈的認知沖突,並在親歷性的認識和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獲得體驗。不斷的強化和拓展學習體驗,有利於為後續學習積累新的經驗。同時我們教師要在教學中為學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學更加開放和對話,同時也使學生的能力在信息背景下進行思維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維的成果。學習體驗和信息意識的形成也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完成的必要手段。
4. 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主體價值觀。在新課程改革的課堂中,在我們許多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應該強化學生的個性化的體驗。引導學生質疑,筆者在教學《凡卡》一課結尾時,引導學生討論,提出質疑:凡卡給爺爺的信發出後,他的命運怎樣?爺爺能收到凡卡的信嗎?為什麼?凡卡能不能跑回去呢?為什麼?即使爺爺收到凡卡的信,接他到鄉下去,是否就能擺脫苦難的命運?為什麼?這樣逐層深入地討論,學生的思維突破常規和經驗的禁錮,不斷產生新的答案,從而使他們的思維向獨立特性和創造性方向發展。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也很多,如教師的因素學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課堂環境的因素等等為了提高教學的質量,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

閱讀全文

與如何語文常規課落實有效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6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5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6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0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3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7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1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8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