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一語文文言文答題技巧
初中語文文言文答題技巧
文言文的考察在
「
難易程度上
」
應屬於
「
易
」
的。
通常考察以下幾方面:
1.
能正確地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
2.
能正確地將文言語句譯成現代漢語。
3.
能理解並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
4.
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
課內部分只要有針對性的去背就行了。
課外的解題方法如下:
課外文言文閱讀
解題四步驟
中考文言文閱讀必然會考到課外語言材料。
面對從未讀過的語段或文章,
又無
工
具書
可查,
怎麼辦?在解答這類題目時,
很多人感到
束手無策
。
總結出解題四個
步驟,僅供你參考。
第一步
快速瀏覽題目
課外文言文閱讀
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
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瀏覽題目有助於同學們初步了解文言文的
大致意思。所以,接到
課外文言文閱讀
文段,首先應該快速瀏覽文段後的題目。
第二步
仔細分析標題
一般而言,
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
教師要指導學生留意並仔細分析
文段的標題。
因為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例如,
在一次測
試中考了一個
「
楚人學舟
」
的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這個
主謂結構
的標題概括了文
段的主要內容,
我們看了標題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內容了。
總之,
仔細分析文段的
標題,可使我們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第三步
結合注釋
速讀
全文
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
對於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注釋。
這些注釋有
助於同學們准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所以,
教師應提醒學生千萬別忽略這些
注釋,
而應結合注釋
速讀
全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教師要提醒學生在閱讀全文
的過程中,碰到
「
攔路虎
」
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繼續閱讀。總之,
速讀
全
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
「
對症下葯
」
解答問題
② 思維導圖「三步立意」指導作文審題
摘要:綜合露珠、楓葉、荷花三者之間的關系,我們不難得出“環境與人生”“人才與土壤”等方面的觀點,然後在思維導圖的空白位置標出即可
新材料作文的寫作者只能在材料限定的范圍內揮灑筆墨。相比一般的命題作文,新材料作文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因而,新材料作文在近年高考中呈異軍突起之發展態勢。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不少師生會因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不易把握而發出“想說愛你不容易”的感慨。那麼,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乃至布局謀篇能力呢?我使用的方法是:巧用思維導圖,運用三步立意法。
“巧用思維導圖”,指巧用1960年代英國人托尼·巴贊創造的一種可視化思維認知工具——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比較直觀,能夠表示、檢查、修正、完善知識體系的認知工具,思維導圖是一種放射性、多線程的思維方法,它通常是將有關某一主題但不同級別的中心詞置於方框或圓圈中,再以各種連線將相關的思維連接而形成的關於該主題的思維網路。
除了能夠加快資料的整理速度、加大資料的處理量外,思維導圖還能依據彼此間的關聯性將有關數據分層分類管理,使資料的儲存、管理更加系統化。可以抓住一個概念、命題等,把所有的相關因素羅列在一個環型平面之內,以圖形的方式系統全面地分析問題,這樣在進行信息綜合分析的時候,就不易出現信息的斷層、分裂與遺漏,思路會更加清晰,相關的邏輯關系更容易清楚地表達出來。從誕生的第一天起,思維導圖就確立了自己在強調和訓練人類的發散性思維和系統性思維方面顯著的可操作、可視化優勢。
在作文教學中,配合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運用“三步立意”指導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與布局謀篇。
第一步:“分角色”,即從所提供材料的主要角色出發,有幾個主要角色就在原材料圈旁畫幾個角色圈開始構建思維導圖。
第二步:“循正反”,即要求在每個角色圈的上下方分別構建“肯定”“否定”圈,以方便我們從每個角色言行的正反兩個方面立意。
第三步:“多角度”,即從材料提煉出多個觀點後,再針對每一個觀點,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會怎樣”等四個角度進行作文布局。
運用下面的實例可以體驗如何做到“巧用導圖,三步立意”。
在楓葉上/露珠紅紅地閃爍,在荷花上/露珠有著淚滴似蒼白的透明……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
第一步:“分角色”構圖。材料為寓言詩,詩中有三個角色,分別是露珠、楓葉、荷花。由於楓葉、荷花在詩中的作用一致,所以我們將它們合並為同一角色。
第二步:“循正反”構圖。繪制好兩個角色圈後,我們再從“正”(肯定)和“反”(否定)兩方面分別構圖。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角色都能從正反兩個角度立意,但作為一種思維導向訓練,筆者認為我們還是要養成從贊彈兩方面構圖的習慣。
然後,可以根據設定的角色,從肯定、否定角度,結合所提供材料提煉多個觀點並繼續構圖了。
從露珠角色立意。肯定角度:根據露珠之所以有“紅紅的閃爍”“蒼白的透明”的不同表現,是因為身處不同的位置、環境,由此得出“找准實現自我的位置”“藉助環境展示自己”“藉助他人,成就人生”等觀點。否定角度:露珠何故有喜有悲?是因為沒有自我,完全信賴他人(楓葉荷花),由此得出“堅守本色,堅持自我”“人不能喪失自我”等觀點。
從楓葉、荷花角色立意。肯定角度:相對於露珠,楓葉荷花擔當著環境襯托重任,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環境能改變人生”“不同的環境體現不同的價值”等觀點。否定角度:否定楓葉、荷花無疑是在否定環境的作用,這一點難以立意,所以我們不準備從這個角度立論。
至於全面理解材料立意方面。綜合露珠、楓葉、荷花三者之間的關系,我們不難得出“環境與人生”“人才與土壤”等方面的觀點,然後在思維導圖的空白位置標出即可。
第三步:“多角度”構圖。由於篇幅限制,就以“找准實現自我的位置”這一觀點為例,選擇“為什麼”“怎麼辦”兩個角度構圖。
在“找准實現自我的位置”圈上引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會怎樣”等四個圈。接著在“為什麼”“怎麼辦”圈上再分別引出三個圈,以便進行分論點、事例及相關論證方法等的構思填充。
至於“是什麼”“會怎樣”兩個角度,我們完全可以依葫蘆畫瓢進行相關繪制。
新材料作文所提供材料主要有三種基本形式:一是有一定故事情節和多個人物的小故事;二是給出一則寓言詩、寓言故事或一兩幅漫畫;三是提供幾則貼近現實生活的言論或調查數據等。
其實,不管是新材料作文,還是話題作文、命題作文,我們同樣可以巧妙地藉助思維導圖發散審題維度,圖示思維過程。
③ 如何挖掘語文教學價值初中伊索寓言
七年級語文伊索寓言教學設計
這是一篇由網路搜集整理的關於七年級語文伊索寓言教學設計的文檔,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七年級語文伊索寓言教學設計
寓言和童話一樣,也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七年級語文上冊《伊索寓言》兩則教學設計。寓言的特點是篇幅比較短小。在生動、形象的故事裡隱含著一種規勸或是諷刺的意義。常常在結尾時點出這層寓意。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多是虛構的,有的是人,有的是動物或其他東西被擬人化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簡介伊索及《伊索寓言問伊索是公元前六世紀古代希臘的寓言家。相傳他是一個被釋放的奴隸,經常引用寓言故事和奴隸主進行辯論,後來被德爾斐人殺害。《伊索寓言》實際上是古希臘流傳於民間的寓言故事,因為伊索是一個善於說寓言故事的人,這些故事被後人搜集起來,就叫做《伊索寓言》了。
(寓言理解〕
一、教師在上課前,找一名朗誦較好的學生請他作準備,老師給以適當輔導。上課時,讓他為全班同學表情朗誦這則寓言。最後一句揭示寓意的話不朗誦出來。聽的學生不看課文,只是聽朗誦,記下故事情節,分析寓言的寓意。
二、請用一句話點明這則寓言的寓意。看誰理解得深刻,表達得准確。然後打開課本和原文對照,教師評析學生的發言,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七年級語文上冊《伊索寓言》兩則教學設計》。
三、默讀一遍課文,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里背誦下來。教師給最先舉手的同學記下所用時間,並不許他(她)再看課文,但可以默想,准備到台前背誦。多數學生舉手後教師記下所用時間。請記得最快的學生到台前背誦,大家補充、更正。比一比誰記憶力最好,找出記得最好的學生,請他談談是如何背誦的。(實際上,背得快的學生~定是理解、分析得比較好的學生。)
四、在學生談背誦體會的時候,教師順理成章地引入對內容的分析。
(內容分析〕
討論下列問題:
一、赫耳墨斯化作凡人了解雕像價值的目的是什麼,在了解之前,他心裡是怎麼想的?
(他化作凡人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他以自己和宙斯、赫拉相比,人們肯
④ 學習寓言故事的方法是什麼
答: 憝悉故事 分析哲理 感悟意義什麼是寓言?《現代漢語詞典》上是這樣解釋「寓言」的: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 其實我們語文課本中的許多成語故事,如:《自相矛盾》、《掩耳盜鈴》、《拔苗助長》、《亡羊補牢》等,這些喜聞樂見的成語故事很簡短,含著的道理卻很深刻,這就是寓言。 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情節高度凝練的故事中得到揭示。 怎樣才能寫好一則寓言 首先要有一個通俗簡單的故事。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開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說理。通過講述故事來達到說理的最終目的,故事情節設置的好壞關繫到寓言的未來。古希臘《伊索寓言》中的名篇《農夫和蛇》在世界范圍類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的成功之處在於故事的可讀性很強,無論你的文化水準高低都能在簡練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我國的寓言名篇《自相矛盾》也是如此。漢語中的矛盾一詞就直接由這則寓言故事演化而來,由此可以看出寓言的故事魅力是何等重要。 沒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道理就沒有一個安身的地方。同學們可發揮豐富的想像、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手法,使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活動起來,讓他們來到你的故事中,演講出一個富含某種哲理的故事。但是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大自然的規律,不能有悖常理。故事既要短小又要趣味盎然、新鮮活潑,才能吸引人,讓讀者在笑聲中有所獲益。 其次,一個簡單明白的道理是寓言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蘊含一個怎樣的道理,既要聯繫到作者的主旨,也要依據故事情節的發展來決定。 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創作的靈魂,就好似人類必須要有思維一樣重要。在寓言創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見的線,大多數時候,這根線並不會直接在文字中體現。但是,好的寓言的寓意,會隨著讀者的閱讀進程而逐漸明晰。這是寓言獨立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魅力所在。如古代作品《東施效顰》就很有代表性,他的寓意並未直接體現在文字中,但是讀過的讀者大都體會到東施效顰、欲蓋彌彰的效果。而我們小朋友寫寓言可結合自己生活實際,講一些淺顯的生活道理。例如:教育大家要尊老愛小、熱愛勞動、不講謊話等道理,也可以通過寓言給大家講一些生活常識,教會大家遵守交通法則,正確使用水、電等。 小朋友們由於缺少生活經歷不容易寫出哲理深刻的寓言。但寓言一定要有一定的道理、現實意義或教育性。如題。簡要概括
⑤ 三步笑五步是什麼意思
三步笑五步是指自己和別人有相似的缺點,且只好一點點,卻譏笑別人。
五十步笑百步(拼音:wǔshí bù xiào bǎi bù)是一則來源於寓言故事的復句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見於《孟子·梁惠王上》。
「五十步笑百步」本義是作戰時後退了五十步的人嘲笑後退了百步的人,後用來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或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可是卻譏笑別人。在句中作賓語、分句;含貶義。
成語寓意
梁惠王對自己遷災民和運糧救災的「善政」很得意,然而在孟子看來,這只能說明他的做法比鄰國國君好一點,因為這樣做只是補救的措施,並沒有從根本上使百姓富足起來。因此,魏國遠沒有像梁惠王以為的那樣好,能夠吸引別國的百姓蜂擁而至。
梁惠王認為自己比其他國君更好,這樣的認識和梁惠王自己所否定的五十步笑百步是很相似的。作戰時,後退了五十步的人嘲笑後退了一百步的人,雖然數量不同、程度不同,但實質是一樣的,都是逃跑。
這則成語也諷刺了一種現象:某些人在對別人的痛疽潰瘍諷怨呵責的時候,卻對自己的毛病視若無睹,毫無覺悟,用「五十步笑百步」的做法為自己掩飾有時候我們看到的只是令人眼花繚亂的事物表象,而藏在表象之後決定著事物本質的屬性,往往容易被忽視。
⑥ 初中語文的修辭手法和描寫方法.寫作方法都有哪些
1、第一人稱敘事法
2、第三人稱敘事法
3、順敘法
4、倒敘法
5、插敘法
6、補敘法
7、分敘法
8、詳敘法
9、略敘法
10、直接抒情法
11、間接抒情法
12、先敘後議法
13、先議後敘法
14、夾敘夾議法
15、以物為線索
16、以人為線索
17、以思想變化為線索
18、以中心事件為線索
19、寫生法
20、轉動法
21、剝筍法
22、擬人法
23、化動法
24、說明法
25、運用「五覺」法
26、借物抒情法
27、托物言志法
28、物品自述法
29、遠眺近看法
30、內外結合法
31、移步換形法
32、說明介紹法
33、環境襯托法
34、彩筆描繪法
35、遠近結合法
36、時序變換法
37、生長變化法
38、展開聯想法
39、突出重點法
40、對照比較法
41、贊美頌揚法
42、靜態素描法
43、總分結合法
44、特徵舉例法
45、特徵說明法
46、重點突出法
47、成長變化法
48、實驗證明法
49、群體描寫法
50、現場目擊法
51、擬人法
52、動物自述法
53、議論抒情法
54、景物襯托法
55、季節特徵法
56、隨時變化法
57、日內變化法
58、定點換景法
59、定景換點法
60、移步換景法
61、圍繞中心法
62、分類描寫法
63、聽看想法
64、描寫議論法
65、動靜結合法
66、通篇擬人法
67、比較異同法
68、景物幻化法
69、借景抒情法
70、方位介紹法
71、參觀介紹法
72、畫面組合法
73、分類介紹法
74、觸景生情法
75、粗筆勾勒法
76、工筆細描法
77、畫龍點睛法
78、人物特寫法
79、動態速寫法
80、動靜結合法
81、展開想像法
83、人物漫畫法
84、自我介紹法
85、結合時代法
86、步步深入法
87、連續動作法
88、交替敘述法
89、概括描寫法
90、天女散花法
91、動作分解法
92、獨白法
93、對話法
94、直接描寫法
95、回憶想像法
96、夢境幻覺法
98、一事寫人法
99、幾事寫人法
100、對比寫人法
101、細節表現法
修辭手法 理解運用
1、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判斷修辭手法的種類及其運用的正確與否誤。
2、指出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3、運用某種修辭手法造句。
把握修辭手法的定義、種類、運用效果等。
修辭手法是根據表達需要,運用有效的語言手段來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使語言表達具有準確性、鮮明性和生動性的語言運用方式。常用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除此之外,課文里還涉及到的有對比、借代、引用、雙關、反語、頂針和呼告等。學習修辭,不要死摳名詞術語,要結合具體的語境,體會修辭的表達效果,並能學會運用修辭手法造句。
《考試說明》中要求學生掌握的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
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學習修辭常識的目的是為語言實踐服務。首先能在語言中辨識各修辭方法,繼而理解其適用效果;同時要會用這些修辭方法,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修辭方法又稱修辭格。據專家研究,漢語修辭格可達70種之多,常見的有10多種。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體的、淺顯、熟悉的事物或情境來說明另一種抽象的、深奧、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種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本體)如(喻詞:像、似、若、猶、好像、彷彿)乙(喻體)。暗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是(喻詞:成、變成、成為、當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關系,暗喻則是相合關系。借喻:只出現喻體,本體與比喻詞都不出現。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2)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關系的名稱來替代,如以部分代全體;用具體代抽象;用特徵代本體;用專名代通稱等。如:
①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針一線代群眾的一切財產)
②不要大鍋飯。("大鍋飯"代抽象的"平均主義")
③花白鬍子坐在牆角里吸旱煙。(花白鬍子是以特徵代本體)
④千萬個雷鋒活躍在祖國大地上。("雷鋒"以具體的形象代抽象的共產主義思想)
(3)比擬。把人當物寫或把物當人來寫的一種修辭方法,前者稱之為擬物,後者稱之為擬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翹尾巴,也不可夾著尾巴。(擬物)
②蠟炬成灰淚始干。(擬人)
(4)誇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描繪的一種修辭方法。如:�
①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三千丈"為擴大誇張)
②芝麻粒兒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兒"是縮小誇張)
③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來"與後一事物"下火"誇張到幾乎是同時出現,有人稱此種誇張方式為超前誇張)
(5)對比。是把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並舉加以比較的方法。如:
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②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6)對偶。用結構相同或相近,字數相等的一對短語或句子對稱排列起來表達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如:
①滿招損,謙受益。
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③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流水對)
④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扇面對)
(7)排比。把內容相關、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一般要三個或三個以上)短語或句子連用的方法。如:
但這回卻很有幾點出於我的意外。一是當局者竟會這樣地兇殘,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國的女性臨難竟能如是之從容。
(8)反復。根據表達需要,使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一再出現的方法。反復可以是連續的,也可間隔出現。如:
①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
②敵人從哪裡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裡滅亡,敵人從哪裡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裡滅亡。
(9)反語。即通常所說的"說反話"--實際要表達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從此可以不必"驚詫莫名",只請放心來瓜分就是了。
(10)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來表達確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如:難道中學老師和小姐騎自行車還成體統嗎?(《裝在套子里的人》)
(11)設問。為了突出所說的內容,把它用問話的形式表示出來。如:這七人端的是誰?不是別人,原來正是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設問是自問自答的。
此外,教材中出現較多的修辭方法還有:引用、雙關、頂針(或稱"聯珠")、呼告、疊字、警策、通感、婉曲、諱飾等。
語文常識
第一部分
二種語言類型:口語、書面語。
二種論證方式:立論、駁論。
二種說明語言:平實、生動。
二種說明文類型:事理說明文、 事物說明文。
二種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烘託人物心情,渲染氣氛。
社會環境描寫--交代時代背景。
二種論據形式:事實論據、 道理論據。
第二部分
三種感情色彩:褒義、 貶義、 中性。
小說三要素:人物(根據能否表現小說主題思想確定主要人物)情節(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 環境(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 論據、 論證。
議論文結構三部分:提出問題(引論)、 分析問題(本論)、 解決問題(結論)。
三種說明順序: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 邏輯順序。
語言運用三原則:簡明、 連貫、 得體。
第三部分
四種文學體裁:小說、 詩歌、 戲劇、 散文。
四種論證方法:舉例論證、 道理論證、 比喻論證、 對比論證。
句子的四種用途:陳述句、 疑問句、 祈使句、 感嘆句。
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記敘的四種順序:順敘、 倒敘、 插敘、 補敘。
引號的四種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諷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稱謂 ④表強調或著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種表達方式:記敘、 描寫、 說明、 抒情、 議論。
破折號的五種用法:①表注釋 ②表插說 ③表聲音中斷、延續 ④表話題轉換 ⑤表意思遞進
第五部分
六種說明方法:舉例子、 打比方、 作比較、 列數字、 分類別、 下定義。
六種邏輯順序:①總←→分 ②現象←→本質 ③原因←→ 結果④慨括←→具體 ⑤部分←→整體 ⑥主要←→次要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 地點、 人物、 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六種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神態描寫。
六種病句類型:①成分殘缺 ②搭配不當 ③關聯詞語使用不恰當 ④前後矛盾 ⑤語序不當 ⑥誤用 濫用虛詞(介詞)
省略號的六種用法:①表內容省略 ②表語言斷續 ③表因搶白話未說完 ④表心情矛盾 ⑤表思維跳躍 ⑥表思索正在進行
六種常用寫作手法:象徵、對比、襯托(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 揚抑。
第六部分
七種短語類型:並列短語、 偏正短語、 主謂短語、 動賓短語、後補短語、的字短語、介賓短語。
七種復句類型:①並列復句 ②轉折復句 ③條件復句 ④遞進復句 ⑤選擇復句 ⑥因果復句 ⑦假設復句
第七部分
八種常用修辭方法:
①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
②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
③誇張--為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⑤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
⑥引用--增強語言說服力。
⑦設問--引起讀者注意、思考。
⑧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