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語文核心素養包括哪些方面
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
1、概念:
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語文教育所獲得的最具終身發展價值的人格修養與關鍵語文能力。
2、內容:
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簡稱語言、思維、審美、文化)
3、語文素養和語文核心素養之間的區別:
語文素養泛指一切語文知識、能力與素養,包容性大,外延廣。
4、關系: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基礎,居於首位,它和其它層面是各自獨立、相互依存。
內涵的具體闡釋
1、語言建構與運用: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及其運用規律,形成個體的言語經驗,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正確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
2、思維發展與提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通過語言運用,獲得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和創造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性等思維品質的提升。
3、審美鑒賞與創造: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活動構建起來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與審美品位,以及在此過程中逐步掌握的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4、文化傳承與理解: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理解、借鑒不同民族和和地區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文化視野,文化自覺意識和文化自信態度。
語言的構建運用最明顯的就是選擇題的字音字詞、成語搭配題,和後邊的作文,思維的發展就在閱讀理解和大作業中有突出的體現,審美的鑒賞,一聽這個名字我們就可以知道是古詩詞鑒賞、包括作文,文化的理解和傳承體現在文言文、古詩詞等很多方面。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語言的學習,更加是文化的學習和運用。
從近幾年的高考卷上,我們可以看到,考題題量合理,難度每年以鑒賞類(古詩詞、文言文)和應用類(現代文閱讀理解、大作文)為主要的難點和丟分點。考題的形式更加靈活,不再是刻板的考察,加入了許多新題型和社會熱點的元素。
B. 語文課程的核心素養是什麼
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的基礎是語言建構與運用。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是一個整體。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維工具;語言的發展與思維的發展相互依存,相輔相成。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又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也是文化獲得的過程。
語言文字作品勢人類重要的審美對象,語文學習也是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品質發展的重要途徑。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在語文課程中,學生的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都是以語言的建構與運用為基礎,並在學生個體言語經驗發展過程中得以實現的。
學科核心素養四個方面
1.語言建構與運用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指學生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通過主動的積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特點及其運用規律,形成個體言語經驗,發展在具體語言情境中共正確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
2.思維發展與提升
思維發展與提升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通過語言運用,獲得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的發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性等思維品質的提升。
3.審美鑒賞與創造
審美鑒賞與創造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活動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鑒賞品位,並在此過程中逐步掌握表現美、創造美的方法。
4.文化傳承與理解
文化傳承與理解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理解與借鑒不同民族和地區的文化,拓展文化視野,增強文化自覺,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虛無主義。
C. 語文的核心素養是什麼
語文核心素養包括的四個素養是:
第一,是語言建構與運用。
這是語文學科獨有的,具有本質意義的內容。「課標」要求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中,建構語言運用機制,增進語文學養,努力學會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
第二,是思維發展與提升。
強調學生通過學習語言的運用,能夠獲得幾種思維能力的發展,包括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另外,還有思維品質的提升,包括思維的深刻性、敏捷性、靈活性、批判性和獨創性。
第三,是審美鑒賞與創造。
語文「新課標」要求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活動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鑒賞品位,並在此過程中逐步掌握表現美、創造美的方法。
第四,是文化傳承與理解。
「課標」要求「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理解與借鑒不同民族和地區的文化,拓展文化視野,增強文化自覺,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虛無主義。」
語文教學的目的有三個:
①以典範的古今書面語言作品為教學媒介。以典範的古今書面語言作品為教學媒介,是教育科學、心理科學的規律給語文學科的原則要求。典型化選材,時代使然,政治傾向使然。不如此,則無法落實教育的正規性、傾向性、先進性和高效率。
②以啟迪並發展學生智力為根本目的。啟迪發展智力,是語文學科的根本目的。心理學的研究早已證明,並且哲學、邏輯學、美學、文化學也都承認:「詞語」是人腦進行思維活動的物質前提。
③以同化現代化的書面語言交際規范和同化現代化的中華民族共同人文心理為任務。語文教育,從「人口手上中下」到「知本家」,向人腦輸入並固化「詞語」,輸入「捕獲和創造詞語的概念、程序和模式」,為啟迪發展教育對象的智力作出了最早、最大、最關鍵、最可能多的貢獻。
D. 什麼是語文的核心素養
【摘 要】對學校來說,核心素養不是一個「拿來就用」的概念,需要立足校情作出校本表達。核心素養的校本表達是一個宣示理念、達成共識、實踐建構的過程。通過「適切性的解釋」,將核心素養與校本理念對接;通過「認同性的達成」,為本校兒童發展素養「畫像」;通過「整體性的設計」,對指向核心素養的實踐範式做出整體建構。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主人素養;校本表達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42-0019-03
【作者簡介】馮毅,南京市琅琊路小學(南京,210024)副校長,高級教師。
隨著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發布,中國教育正式步入「素養時代」。筆者認為,核心素養的校本表達是理念向實踐轉化的關鍵環節。學校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思考核心素養的校本表達。有3個問題需要學校來回答:第一,「核心素養」如何與學校的理念相契合?第二,「核心素養」怎樣讓學校里的人——學生、教師、家長所認同?第三,如何設計指向「核心素養」的可供辦學的觀念、實踐框架和創意做法?
一、適切性的解釋:核心素養與校本理念的對接
自20世紀80年代始,南京市琅琊路小學(以下簡稱「琅小」)原創性地提出「三個小主人」的培養目標——集體的、學習的和生活的小主人,開展一體化課程與教學
E. 語文的核心素養有哪些
語文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了「語言的建構和運用」、「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和創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傳承」總共四個方面。
語言的構建運用最明顯的就是選擇題的字音字詞、成語搭配題,和後邊的作文,思維的發展就在閱讀理解和大作業中有突出的體現,審美的鑒賞,包括作文,文化的理解和傳承體現在文言文、古詩詞等很多方面。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語言的學習,更加是文化的學習和運用。
(5)語文素養的核心素養是什麼擴展閱讀
「核心素養」作為有關心理能源或精神要素的統合體,不是知識、情感、態度等相關要素的簡單「堆積」「累加」(現在很多論述中的「綜合」其實是一種簡單累加——因為沒有從整體性的角度論說),「核心素養」與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要素的關系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是樹木與樹枝、樹葉、樹乾的關系,不是上位與下位的屬種關系。
所以,「知識是一種素養」,「技能是一種素養」,「情感態度也是一種素養」的說法,如同「樹葉也是一種樹」的說法一樣是錯誤的,荒唐的,在實踐上也會產生後果嚴重的誤導——這種誤導已經普遍地客觀存在著。
F. 語文核心素養四個方面
這四個方面是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品質、文化傳承與理解和審美鑒賞與創造。從語文學科角度出發,語言建構與運用這項核心素養,可理解為出於真誠對話的願望,准確理解對方的話語形式與話語意圖;精確妥貼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表情達意,以進行最有效的交流。
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理的科學態度。第六,高雅的言談舉止。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儒雅氣質和文明舉止。與人交往態度要大方,談吐要文雅,能根據不同場合選擇合適的措辭。
語文教學是母語教學,漢語中的字詞很多都帶有傳統文化基因,有的明顯有象徵意義,比如「長江」「黃河」「月」「紅梅」等,有的會自然引發某種聯想,如「柳」與「留」、「青」與「情」等等,只有解讀、理解並傳承這些文化密碼,我們才能讀懂漢語的豐富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