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小學語文如何精讀閱讀

小學語文如何精讀閱讀

發布時間:2023-01-16 21:38:36

❶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關繫到教學成敗的問題,也是語文教學落實德育教育的重要課題。如何在新課標的形勢下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相關內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喜愛閱讀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興趣,讓她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語文知識。

1、營造閱讀名著的氛圍。

有教育家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與其督促學生閱讀,不如營造一種氛圍,激發學生閱讀的內在動機,調動他們閱讀的緊迫感和內需力。教師要經常講述自己閱讀書籍後的收獲和體會,用「現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同時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一些關於讀書的名言進行評說、欣賞;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進行教育,從而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喜愛,對書的渴望,產生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願望。

2、利用榜樣的力量

讓學生想去閱讀。教師要經常向學生介紹歷史人物、科學家及身邊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樣的力量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古往今來,凡對人類有作為的人,無不是博覽群書、勤奮學習的人。根據農村學生的思維特點,可選擇有精彩畫面的書給學生看,學生容易被吸引。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3、發揮故事的魅力

讓學生主動去閱讀。故事人人都愛聽,尤其是從小就伴著奶奶的'童謠、媽媽的童話長大的學生,聽到老是要講故事,就會精神抖擻,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隨著教師聲情並茂的娓娓講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早已把學生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令人感動、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裡。

二、授之以漁,讓學生會讀

光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要進一步引導學生不僅愛讀,而且要會讀,讀得好、讀有成效。作為學生閱讀的指導者,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略讀法。

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的某種需要,讓學生有選擇地閱讀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

精讀法。

所謂精讀法,就是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裡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元程端禮說:「每句先逐字訓之,然後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語言雋永,引經據典,情節生動。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作品為依據,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註,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

速讀法。

速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我國古代有「好古敏求」「讀書十行俱下」之說,可見早就提倡速讀能力。利用速讀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當今科學突飛猛進,生活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節奏也隨之加快,這必然要求我們的工作講質量講時效。如果我們的學生只會字斟句酌地讀書,很難適應社會飛速發展的需求。因此教會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需要,採用速讀法不啻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三、增強群體觀念,讓學生快樂閱讀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除了學生個體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等因素起作用外,與學生群體也有密切關系。課堂上不僅要有師生之間的交流,而且要有學生之間的交流,要充分認識和發揮學生群體在推動閱讀教學上的作用。教師要善於營造愉悅的、寬松的、開放的學習氣氛,使每個學生樂於投入其中,把讀書討論視為一種快樂的事。

教師還要善於利用學生群體,展開互助學習。有時學生提出了難以解決的問題,教師應把它交給大家,依靠學生群體的優勢求得妥善的解決。可分組討論,讓每個學生暢所欲言;甚至展開爭論,在討論、爭論中取得共識,提高理解能力和說話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曾聽過這樣一個課例:有位教師教學《飛奪瀘定橋》,在講到寫瀘定橋地勢險要這段時,有位學生突然提出一個問題:「敵人為什麼只拆掉橋上的木板,而不炸毀這座橋?這樣不就可以阻擋紅軍過橋了嗎?」針對這個問題,教師一時難以回答,他巧妙地將問題交給大家,讓學生展開討論,最終學生理解了,知道了問題的答案:敵人根本就沒有想到要炸橋,因為他們認為,只要拆掉橋上的木板,對岸又有他們的重兵把守,岸邊又是懸崖峭壁,橋下又是湍急的河水,光靠這些鐵索紅軍是插翅難過的。從課文中寫敵人的喊叫聲中可以體現出來。這個教學事例就是教師充分發揮了學生群體的作用,讓學生在相互啟發、交流中培養獨立閱讀能力的具體體現。

教師還要讓學生力求從課內向課外延伸,並在這些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意、有機、有序地進行課外閱讀的興趣激發、方法指導和心得交流。

❷ 小學語文閱讀文章的方法指導

閱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閱讀 方法 的掌握與否,直接影響獲取知識的質與量,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小學語文閱讀 文章 的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小學語文閱讀文章的方法

一、小學生閱讀的一般步驟

小學生讀懂一篇文章常規的方法是按下列步驟進行的:

1、初讀。通過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利用工具書,結合上、下文自學字詞,這樣讓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內容,同時也對文章的語言、結構、寫作目的有一個大致了解,為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打下了基礎。

2、精讀。按自然段邊讀邊想。弄清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關系,進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讀懂內容,理清思路,通繞全文。在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疑難,深入思考,解惑釋疑。同時對課文的重點段落和美詞佳句仔細揣摩,體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表現形式和寫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華,進一步對全文加深理解。

3、悟讀。學生的閱讀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並不能做到「真知」讀。

4、熟讀。學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要多讀,達到熟能成誦、消化,使課文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尤其對那些詞句優美、文質兼優的課文或段落,應讓學生熟讀成誦,以便在自己的寫作中也恰如其分地套用仿寫。

二、小學生閱讀的指導方法

1、精心設計課前導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俗話說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就如遇到了一頓美餐,讓你垂涎三尺,想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樣的道理,一段好的導語,能引起學生閱讀的極大興趣。小學生對什麼事物都懷有一種好奇心,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求知慾望,我就抓住他們的這種心理,精心設計閱讀課文的導語,積極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2、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地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 教育 方針,一年級時上閱讀課文只要求孩子藉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揚、鼓勵。二年級時,我便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准確地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准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三年級時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台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理解全篇內容。

3、精講多讀,讀出情感。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最反對的是教師無休止地講授、講授再講授,就像一個媽媽,反復嘮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這樣也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我在講課文時,盡量做到精講多讀,在整堂教學活動中,我只當配角,不當主角,只當導演,不當演員,只傳授孩子理解課文之方法,不包辦代替孩子的主觀意識。講讀課文我只引導孩子們理解難懂的重點句、重點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則充分讓孩子們反復讀,反復念,讓其讀出情感,念出含義。閱讀課文我則全權放手,讓學生自讀、自疑,自己解決問題,遇到較難的先讓他們互議,我再做適當點撥。這樣以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提高,知識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升華,教學任務完成得輕松愉快。

4、創設意境,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雖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適當地給學生創設意境,給他們提供閱讀的背景,更有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入了解,有助於學生很好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2小學語文閱讀文章的方法

1、恰當運用「三讀法」

(1)瀏覽性的略讀

略讀是課外閱讀的基本方法,只有略讀才能增大學生的閱讀量,擴大視野,豐富見聞。對大部分淺顯易懂的書或閱讀價值不高的書籍報刊,我們可以採取瀏覽法,即「隨便翻翻」,可以通過看標題、目錄、內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有價值的知識信息。

(2)探求性的速讀

速讀也是課外閱讀的一種方式,一個學生在同樣的時限內,能夠用高於他人的速度閱讀同樣的內容,那他的閱讀量就會大很多。我們有時讀書只是為了尋求某個問題的答案或專門搜集某方面的知識等,這就要求我們「一目十行」,對文章的內容沒必要去思考、去分析,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應該採用探求性的速讀。然而, 快速閱讀 的奧秘在於讓大腦跑在眼球前面。

(3)品味性的精讀

所謂精讀,就是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裡靜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對名篇名著和出色作品,我們需要一句一句的研讀,一句一句的理解,體會作者的立意、構思,揣摩布局謀篇,欣賞好詞佳句,邊讀、邊思考、邊做批註,只有這樣,才能把書中的精華變成自己的知識營養。

2、「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

(1)作批註

即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可以品評遣詞 造句 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也可以談談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的聯想,還可以指評原文的紕漏等。

(2)寫 讀書筆記

低年級可以摘抄文中的好詞佳句,中高年級可做摘抄、編提綱、寫體會等。

(3)做卡片

為了便於記憶和積累,鼓勵學生把 名言 警句、精彩片斷、佳詞妙句等寫在卡片上,以隨身攜帶,隨時翻閱、背誦。

(4)再創作

中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通過閱讀,對所讀內容進行再創作,包括續寫、擴寫、縮寫、改寫等形式。

當然,不是每一種方法都適合每一個小學生。閱讀的書籍不同,而採用的閱讀方法也不一樣;閱讀的目的不同,閱讀的方法也不同,何況學生的閱讀水平高低有差異,這更是無需爭辯的事實。有些學生,在閱讀時劃線作標記,是十分適當的方法,可有些學生卻未必適合。其實,小學生閱讀多了,往往會不知不覺地想出一些適合自己的獨特方法。無論孩子們選擇哪種方法,只要是適合他們的,並有一定收獲的閱讀方法就是好方法。

3小學語文閱讀文章的方法

一、閱讀要明確目的

在閱讀中學習什麼,即達到什麼樣的結果,也就是閱讀目的。閱讀目的對整個閱讀起定向作用。它自始至終指導著閱讀的進行,直至達到預想的結果。目前,學生閱讀一篇文章,沒有目的,不少 兒童 讀課外書,只能了解一些熱鬧的情節;在閱讀上,也是老師讀到哪裡,聽到哪裡,只會完成老師指定的活動,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常常處於被動地位,因而在閱讀結束後也無法 自我評價 閱讀效果。教師在每次閱讀教學中都應使學生明確該次閱讀的目的是什麼。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自覺地主動學習。

二、閱讀要注意過程

學生閱讀的過程,就是利用舊知掌握新知,同化更新知識的過程。只重視學生的閱讀結果,不注重了解學生獲取這個結果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是不行的。有位老師在引導學生和給《草原》一文分段,教師問本課分幾段?按什麼分?幾個同學發言後,教師發現他們的分段起止都不一樣,並且各抒己見,爭論不休,教師便說:「同學們的意見不一致,可參看課後練習題的提示,為了同課後問題保持一致,我們將課文分5段」;其實學生按寫景敘事分兩段也是完全正確的。這樣,老師只是「為了同課後問題保持一致」而機械地把答案扔給學生,並沒有發揮其主導作用,及時反饋調節自己的指導方法,而是讓學生盲目地猜測、爭論、等待,雖然課堂氣氛也活躍,但實際上是扼殺了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剝奪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閱讀的任務是理解課文,並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逐步學會閱讀。我們的閱讀教學應指導學生完成這一任務為出發點和歸宿,應引導學生沿著合理的過程完成閱讀。並意識到這個過程正是學生達到預想結果的保證,是形成正確閱讀方法的必由之路。

三、閱讀要勤於思考

閱讀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要依靠思考。有許多知識需要記憶儲存內容,但卻不能代替思考。目前,有的學生錯誤地認為語文就是背記,有的教師的閱讀指導也有過度偏重記憶的現象;也有的老師精心設計了閱讀訓練,但由於混淆了理解和記憶,使那些本應成為思考訓練的設計仍然變成了知識記憶,這是不行的。

四、閱讀要培養興趣和習慣

學習興趣是引起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重要因素,一般說來, 語文學習 較好的學生對語文都有較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課前自覺地預習課文,課堂專心聽講記筆記,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復習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並喜歡閱讀課外書籍,有一股好學上進的鑽勁和克服困難的精神。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正確的閱讀方法,就會提高閱讀效率,獲取豐富的知識,而且會進一步激發學生興趣。所以,要通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鞏固學生生成的閱讀動機。

1、 「課本」導趣

學生閱讀得最多的就是課本,而課本的有些內容是從名著名篇中選出來的。如《草船借箭》選自《三國演義》,在教了這篇課文後,我向學生介紹了三國的形成、對峙、衰敗的歷史,還介紹了一些突出人物的特點。課後不少學生爭看《三國演義》。教完《獄中聯歡》後,我便誘導學生去讀《紅岩》。

有些閱讀為「課文」的補充和拓展,是與課內的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學了《馬背上的小紅軍》後,我布置學生看幾個革命 故事 ,講一個二萬五千里長征中的動人故事。學《只有一個地球》時,我請學生閱讀有關環保、生態方面的知識……由於有了「課本」這個引子,很容易誘導學生的閱讀興趣。

另外,學完一個作家所寫的某篇文章,向學生推薦這位作家所寫的有關書籍,也可以達到加深認識,擴大閱讀面,誘導學生的閱讀興趣的目的。如教學老舍先生的《林海》後,讓學生去讀他寫的《養花》等。

2、 故事引趣

有的小學生雖然不願讀書,但卻願聽故事,反而能從講者的繪聲繪色的講述中了解情節,認識人物的個性,知道事物的善惡,對所聽的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未講的故事或未講完的故事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會有再聽的慾望。教師可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自己去看書,教師可以推薦書目,然後開故事會,可由教師講故事,也可由學生來講。教師利用學生願意聽故事,講故事的心理,因勢利導地把講故事的活動轉移到讀書上,從而達到使學生對閱讀間接生趣的目的。

3、 「季、節」牽趣

一年有四季,有無數的文人墨客用他們的詩詞歌賦來贊美四季。每年的不同季節,我都要帶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賞美景。觀賞完後,我就適時地牽引學生的興趣,問他們看到的景色怎麼樣?然後讓學生去讀描寫相應季節的詩歌或文章等,然後開一個「贊(春、夏、秋、冬)朗讀會」。這樣,就把學生的興趣由「看」牽引到了「讀」。從學生朗讀過的《春》、《荷塘月色》、《秋菊》、《梅花》等中,可見學生對閱讀有了濃厚的興趣,教師也達到了牽引興趣的目的。

另外,一年之中,也有許多傳統的節日。如: 國慶節 、 中秋節 、敬老節等。當這些佳節來臨時,引導學生閱讀相關的文章,同樣也能牽引學生的興趣。

4、 表演成趣

有許多課內外的適合小學生閱讀的讀物,具有可以作為小學生表演的故事情節。這些故事情節生動,趣味性強,學生也願意去演。如教完《狐假虎威》後,我先教學生進行表演。學生看後,興趣盎然。我趁熱打鐵,對學生說我們班要搞一個表演比賽,以 寓言故事 為表演內容。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了許多寓言故事,再加上教師的適當指導,表演取得了成功。這樣,通過表演活動,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4小學語文閱讀文章的方法

(1)略讀法。

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如學習了《落花生》一課,學生更深刻地了解到了做人的道理,應該做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並且也要做一個默默為他人、為社會作貢獻的人。可指導學生去圖書館借閱相關的資料,再選擇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於寫關於科學、做人的小論文,以培養摘錄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豐富了語言積累,提高了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2)精讀法。

所謂精讀法,就是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裡、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語言雋永,引經據典,情節生動,教師可以利用這些作品為依據,指導學生精讀,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註,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3)默讀法。

默讀法就是對所讀的書報不發音、不辨讀、不轉移視線,而是快速地觀其概貌。這就要求學生在快速的瀏覽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處理和消化。我國古代有「好古敏求」、「讀書十行俱下」之說,可見早就提倡速讀能力。利用默讀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

(4)摘抄評價法。

此閱讀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的詞、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來,或對閱讀的重點、難點部分劃記號、作注釋、寫評語。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文章中富有教育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後的 作文 准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我再進行批閱,好的同學及時表揚,摘抄得太過粗糙、 總結 文章的中心不明確的再進行指導,並且讓學生下去之後將自己的「美文摘抄本」進行傳閱,彼此取長補短,更利於學生的學習和團結互助。

(5)寫 心得體會 法。

教師要鼓勵學生經常寫 日記 或 讀後感 ,也就是要求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後,用日記或讀後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想法,並在課外書籍後,用日記或讀後活動課上進行交流。讀寫聽說緊密結合,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❸ 小學語文短文閱讀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語文閱讀理解的技巧要從小就開始學起,提高我們的語文成績的關鍵也在於此了。掌握閱讀的 方法 和技巧有助於我們提高語文成績。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短文閱讀方法與技巧,供大家參考。

1小學語文短文閱讀方法與技巧

一、了解 文章 大意

可從兩方面著手。

1、讀題。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通過它可以了解到文章的大意,我們可以把審題與讀課文結合起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讀文先讀題。

從課文的題目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①以人命題的,由人想到事,圍繞事情提出問題。

②以事命題的,抓課題的中心詞,圍繞中心詞提出問題。

③以物命題的,從抓物的特點入手,理事及人。

④以地名命題的,由題目想到景物,圍繞景物特點提出問題。

讀文時,又要反過來看看文章內容是怎樣緊扣題目,展開自己提出的問題與文章所寫內容是否吻合。

2、了解思路。

文章的結構是作者思路的外部體現,了解作者的思路就能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

文章一般是按照下述思路組織材料的:

①.縱向思路,如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或時間先後順序安排材料,讀這類文章,我們要想一想,作者先寫什麼、後寫 什麼,或者事情是怎樣發生的,怎樣發展的,結果怎樣。

如:《做風車的 故事 》,我們就可按上述提示,邊讀邊摘要點:喜歡做手工→做風車→贊揚→嘲笑→難受→ 發憤學習,我們用恰當的詞語把上述要點串聯起來就是文章的大意了。

②.橫向思路,如按事情的特點安排材料,讀這類文章注意有沒有思路。

如:《富饒的西沙群島》,開頭先概括介紹了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那裡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接著分別從海面、海 底、海灘和島上四個方面描述西沙群島風景優美和物產豐富,最後 總結 西沙群島的富饒,我們抓住了開頭這一句話,全文脈絡就清楚了。

二、讀懂每一句話

掌握了文章的大意,我們從整體上對文章內容有了初步印象,這還不夠,還要深入到文章的各個局部,研究作者如何用詞 造句 ,組句成段、組段成篇,文 章有幾層意思,最後才能對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深切的體會和整體的理解,文章是由一句句話組成的,文章應該讀懂每一句話。尤其是一些關鍵性的 句子 和比較難懂的句子,更要認真思考。

1、抓關鍵詞語。一個句子里詞語很多,但最能表達句意的詞只有一兩個或幾個,這就是一句話的關鍵詞語,我們能理解關鍵詞語在句子中的特殊意義和感情色彩,整個句子的意思便清楚了。

2、聯繫上下文。聯繫上下文中有關的詞句或段落是正確理解句子的主要方法。

3、聯系時代背景。閱讀文章要聯系文章寫作時代背景,才能領會它的含義。

4、用縮句法讀懂長句。有些句子附加成分多,句子較長可以用縮句的方法,先抓「主幹」,剔去「枝幹」,然後再分析這些「枝葉」的作用,逐步深入理解句子的意思。

以上四種方法,不是孤立的,我們在閱讀文章時要綜合運用這些方法,不斷提出問題,步步深入地去理解句子的含義。

三、讀懂每一段話

在讀懂每一句話的基礎上,要准確而又迅速地了解每段話的意思,必須掌握「讀懂一段話的方法」。

1、抓中心詞。一段話總是圍繞一個主要意思來寫的,就像一句話中有關鍵詞語一樣,有的段落它有一、兩句表明主要意思的句子,這就是中心句,抓住了中心句就容易概括一段話的意思。

2、理清層次。有些自然段沒有中心句,必須通過逐句分析,理清一段話層次,先弄清每層意思,再歸納這個自然段的意思。

四、劃分段落

劃分段落,就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文章分成幾個意思相對完整而獨立的部分。因此,分段時,先要理清全文的順序找到分段的依據,然後進行劃分。

五、最後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把各段大意連起來,就是全文的主要內容。

2、抓住 記敘文 基本要素歸納文章內容。

3、抓住幾個主要問題歸納主要內容。

2小學語文短文閱讀方法與技巧

一、劃分段落層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義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節。它是作者在表達內容時,圍繞一個意思說一句話或幾句連貫的話,是構成篇章的最小單位。意義段又叫邏輯段,它可 以由一個自然段組成,也可以由幾個相關的自然段合並而成。

自然段著重文字表達的需要,意義段著眼思想內容的劃分。

我們學習段,一是弄懂怎樣把話一句一句地連起來,表示一個主要意思;二是進行 思維訓練 ,培養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層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劃分層次,就是通過對一段話的分析,看出這段在有個意思,這幾個意思又是怎樣一層一層有順序地寫下來的。

自然段常見的組合方式有:

1、順承式。

即按事情或動作的先後順序表達。

例如:7月27日凌晨兩點,九江賽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聞訊趕到。支隊長一聲令下:「上!」頓時,一條長龍在崩塌的堤壩下出現了。

官兵們 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嶙峋的片兒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 堤!」狂風卷著巨浪,猛烈地撕扯著堤岸。

戰士們高聲喊道:「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一個個奮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 軀築起了一道人牆。

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兵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 雨水 汗水血水,水水相融。」這是人民子 弟兵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中的真實寫照。

這一自然段共有四層意思,把四層意思歸納起來概括段意:

當九江賽城湖大堤塌陷時,官兵們聞訊趕到,扛沙包,築人牆,終於保住了大堤。

2、並列式。

在一段話中,分別寫幾種事物的幾個方面,它們層與層之間的關系是並列存在的。

例如《精讀與泛讀》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對一大堆讀物,我們可以將每本書的內容提要、前言、章節目錄等很快地從頭到尾看一遍,這樣就能大致了解每本書的梗 概、特點及應用范圍等。

對一本讀物來說,可以幾段幾段地粗讀,也可以幾頁幾頁地翻閱,而不必逐一探究某個字、詞或句子的意思。俗話說的「一目十行」, 就是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 快速閱讀 方法。

這一段前後兩部分分別介紹了面對許多讀物和一本讀物時不同的讀書方法。前後顯然是並列並系的。

3、總分式。

先總述後分述或先概括敘述後具體敘述,也包括先總述再分述最後總結以及先分述再總結。

如《爺爺的蘆笛》第1自然段。在強強的相象里,爺爺的小閘屋是個好玩的地方:碧藍碧藍的海水就踩在腳下。白天,成群的海鳥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 在海水中,如千萬點螢火閃閃爍爍。

更有趣的是,海水長著一大片一大片的蘆葦。一張普普通通的葦葉,經爺爺三折兩卷,就成了一支蘆笛。吹奏起來,曲調是那樣 婉轉悠揚,還帶著一股濃濃的海水味……。

這一段先總述爺爺的小閘屋是個好玩的地方,再具體描繪周圍景色之美、蘆笛曲調動聽。

再如《夾竹桃》第三個自然段。先總述我們家常見的花應有盡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兒依次開放的景象,最後總結園子里一年三季,花開花落,萬紫千紅的盛景。

4、轉折式。

全段分兩部分,前後兩部分意思轉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轉折詞分開。

例如《灰椋鳥》第一自然段。「早就聽說林場的灰椋鳥多。我想,灰椋鳥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遠遠望去黑乎乎的,有什麼好看的呢?可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了關於灰椋鳥的電視錄像,就再也忍不住了,決定親自去看一看。」

這一段可概括為:原以為灰椋鳥沒什麼好看的,可是自從看了關於灰椋鳥的電視錄像,我決定去看看。有時,前後兩部分內容間沒有轉折詞,但其中的轉折關系仍顯而易見。

如《煙台的海》第一個自然段:中國的沿海城市,東面或南面臨海的居多,北面臨海的卻很少。煙台恰是北面臨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

這一段前後兩句問雖無轉折詞,然轉折關系一讀便知。

轉折式自然段,一般抓轉折後的內容概括段意。上面這段可概括為由於煙台是我國少數北面臨海的城市之一,所以便有了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

5、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結果的關系表達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後果和先果後因兩種情況。

例如《莫泊桑拜師》第一個自然段:莫泊桑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他從小酷愛寫作,孜孜不倦地寫下了許多作品,但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沒有什麼特色。//莫泊桑焦急萬分,於是,他去拜法國文學大師福樓拜為師。

這一段段意可概括為莫泊桑早年寫作平平,所以他拜福樓拜為師。

以上是先因後果,再舉一例先果後因。

《真情的回報》最後一個自然段「騎上這輛嶄新的自行車送報快多了。當然,我從沒想學會在馬路上扔報紙的‘絕活’,依舊下車把報紙送到每家門口;下雨下雪天,依舊把報紙送進門里。因為我永遠記住了:誠實的勞動,換來的是難忘的關懷和愛意。」

這一段前面是結果後面說明原因,從而突出了原因,點明了課題的含義。

二、劃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

劃分文章段落,可以參考上述分層的幾種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還可以採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總起句;有的在段尾,即總結句;也有的在中間議論部分或人物語言中)。抓住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話概括段意。用小標題的方式進行概括。

分別舉列如下:

1、《夾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並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這一點韌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來,不是顯得非常可貴嗎?」又如《秦兵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馬俑規模宏大」,就是這一段的段意。

2、《暖流》一文第二大段沒有中心句,可根據主要意思概括為:「江澤民同志來到南開大學閱覽室,與青年學生一起吟誦詩詞並談論古典文學常話。」

3、《碧螺春》各段則可以小標題形式概括各段內容。a、久負盛名;b、名稱來歷;c、采焙情形;d、品茶之趣;e、茶漾春光。

三、寫文章的主要內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讀懂文章的主要內容,既不能太簡單,也不要太具體,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節、主要事件或敘述的幾個要點簡要地寫出來。

抓主要內容的方法有:

1、把各段的段落大意連起來,稍加整理;

2、按所敘述的問題來抓文章的主要內容;

3、根據文章的標題,加以補充。

如《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可以分為五段:第一段寫了五壯士接受任務;第二段寫誘敵上山,痛擊敵人;第三段寫了把敵人引上絕路;第四段寫頂峰殲 敵;第五段寫英勇跳崖。

把這五段段意連起來,稍加整理,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篇文章寫了五位壯士接受了上級交給的掩護群眾的任務,有計劃地誘敵上 山,痛擊敵人,終於把敵人引上絕路,殲敵於頂峰,最後英勇跳崖的經過。

又如《顏黎明的信》一文敘述了這樣幾個問題:

1、青年人該怎樣讀書;

2、談在上海看桃花;

3、能不能把信發表;

4、指出所署的是假名。

把這幾個問題綜合起來,稍加整理,可以這樣歸納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魯迅在信中談了青年人讀書要博採眾長、博覽群書、興趣廣泛,又談了關於在上海看桃花和同意發信這個話題,最後指出寄信人所署的是假名。

3小學語文短文閱讀方法與技巧

(一) 速讀原文材料——優化閱讀方法,講求閱讀實效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的基本能力,就是能認真地閱讀給出的文字材料,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而對於小學中高年級學生來說,語言知識與閱讀時間都是有限的。

因此,除了布置相適應的閱讀任務以外,在課堂上適度的精讀指導是相當有意義的。培養快速閱讀能力,指導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思維理解的方法,我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1、嚴格要求,嚴格練習。學生在平時的閱讀活動中,有許多不良習慣,有的喜歡小聲朗讀或用手指、筆、尺子等指字認讀;有的則習慣咬文嚼字,逐詞逐句慢慢讀,以為這樣讀才能讀得透徹、理解得深刻。

針對這些不良讀法,在閱讀練習時,我要求他們做到:集中注重力,閱讀時做到「心到」、「眼到」、「筆到」;自主閱讀,獨立思考;快速閱讀,快速感知文字信息。在規定閱讀的時間,一定要按時按量完成。

2、教給讀法,自主感悟。《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閱讀要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在讀法指導上要求做到對閱讀材料要一氣呵成讀完它,中間不能停頓或復讀;盡量使用默讀,達到在感知中認讀,在速讀中感知。

3、捕捉信息,重點突破。學生閱讀,既有「從書面文字開始而止於大腦的某種再現或解釋的過程」,也有「從已經習得的知識和技能」出發在閱讀中又選擇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成為一個「真正主動的、由內心促動並受內心支配的過程」。

閱讀的同時要用筆標出不懂的字、詞或句子,以便及時解決。課文《神童的「秘訣」》中陳毅讀書的方法,學生可以借鑒。認真地閱讀文章是做好題目的前提,只有認真地通讀全篇,做題時才能胸有成竹。

(二)看清題目要求——平心靜氣審題,切忌粗心大意

學生在審視閱讀理解的問題要求時,關鍵的字、詞或句子要讓學生在文中找到用筆圈下來,作為扣題作答的要點。在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訓練時,第二遍讀文章要求學生帶著問題細讀全文,一般要做到如下幾點:

1、基礎知識,牢牢掌握。閱讀題型多種多樣,但是一定有基礎知識的考察,比如填標點符號、填關聯詞語、填拼音、找錯別字、找出文中的近 反義詞 ,摘抄比喻句、劃出中心句等等。

這些考察的是學生的基礎知識,課堂里一定訓練過,粗心的同學卻往往會與正確答案失之交臂。例如要求圈出正確的詞語,有的同學反而把錯誤的詞語劃去了。類似的情況,在考試時常常能見到,粗心是一部分同學在該題項中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做這些基礎知識的題目時要格外仔細,這些題目盡量不要失分。

2、生字新詞,不要著急。試題中一旦出現生詞,一般會註上中文詞義,如果沒有注出詞義,那麼學生應該這樣處理:

① 利用構詞法即拆分詞素的方法來猜出這個詞的大致意思;

②有些名詞要聯繫上下文意思來猜測其意思;

③有的生詞是故意不給注釋的,是要在題目當中出現的。最常見的兩種情況:一是,要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根據意思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

例如:實際的表現和所得到的稱謂或名聲是一致的。第二種情況相對於難度小一些。

3、弄清問題,巧用「原話」。對於一些題目,原文中有明顯的准確答案,要善於利用閱讀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進行回答。①有的問題是根據文中的句子設計的,可以從文中一句找到正確的答案;②有的問題是根據文中的一段話設計的,因此可以從文中的某一段找到正確的答案;③有的有的問題是根據整篇文章設計的,要求學生認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據文中提供的線索或信息進行邏輯推理。

4、想像說話,聯系生活。學生做閱讀理解的時候,最怕碰到回答問題和想像寫話,例如:聯系你的生活實際,談談你讀文後的感受。或是: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想?請寫幾句話。

這樣的題目往往要先從課文中說起,你喜歡主人公的什麼品質,然後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自己是怎樣做的。在平時的訓練中,提醒學生寫答案時要答滿線格。

例如:《鄰家的星期四》「唉,本該是我們的星期四,現在整個兒成了鄰家的星期四。我不由得生出長久不易平息的聯想來。」請你聯繫上文寫寫「我」可能聯想到什麼?(一連三張紙條,一連三次提醒,這位女主人真是熱心哪!她讓我們充分感受到悉尼人高度的環保意識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希望這些環保意識也能紮根在我們心裡,讓我們的生活環境也能越來越美麗,以優美、整潔的環境迎接世博會。)

像類似的發揮想像的問題,要聯系生活來領會文中的關鍵句段的意思,即從文中讀出自己,讀出「我」,學會轉換角色,設身處地地思考問題,這樣答案才能更加完美。

在審題的時候,要像對待數學試題中的數字一樣,認真看清每一個字、詞、句、甚至每一個標點,要看清題目的要求,分析問題的提問要點。

(三) 細找文中原話——巧借關鍵詞句,進行答案定位

語文閱讀理解題是一種綜合性的題型,它能有效地檢測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素質。其問題設置大致分三個層次:直接源於原文,間接源於原文,超越原文。

對第一層問題,需要認真感知原文,並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從原文或自己的知識儲備中覓得答案;對第二層問題,需要反復強化、整體感知原文,對文意做到融會貫通,並積極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對第三層問題,需要高度領悟文意,並在此基礎上積極運行延伸思維、 發散思維 、 逆向思維 等思維活動,才可形成答案。就上面的三層問題的題型,我分別舉例說明。

1、直接提取信息。大多數閱讀試題會出自選文的某一處地方,其關鍵詞基本涉及到具體的字詞句,我們可以抓住問題中的關鍵詞,找准問題的出處。

答案一般在問題關鍵詞前後的位置,可以在其上文和下文或是聯繫上下文進行搜索定位。有些試題它要求用文中原話來回答,我們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這時就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

(低年級較為常見)如果它沒有明確要求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我們也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

2、提取信息後概括。有時候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必須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加工,或摘取詞語或壓縮主幹或抽取要點或重新組織。如若它指定必須要學生用自己的話來回答,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將文中的原話加以概括。

3、提升內涵,升華情感。有些題目則需要結合全文內容,挖掘句子的隱含信息和深層含義。如《在金色的沙灘上》一文,作者為什麼要用《在金色的沙灘上》為課題?(理解「金色不僅指的是沙灘的顏色,更指的是小姑娘這種如同金子般的高尚品質。)這就要求學生要經過縝密的思考,寫出完美的答案了。

語文閱讀理解中,回答問題要精煉,摘取原文則是關鍵。離開了原材料恐怕誰也答不準,答不全。因此,准確解答閱讀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緊扣關鍵詞句,帶著問題去讀短文,可以快速地在原文中找出答案。

(四)認真回答問題——掌握答題技巧,力求言之有據

閱讀能力培養的最終目的是答題時取得最大的正確率,所以教師要正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教學生掌握必要的答題技巧:第一遍讀文章時不要做題,第二遍閱讀時再做題。回答問題時也要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不可不答。學生只有回答閱讀材料要求所提出的問題,才能得分。我們老師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訓練時,就必須向學生說明這一點,不可不答,不答則無分。

2、不能亂答。學生不聯系閱讀理解問題的要求來回答,我們稱之為亂答題,亂答本質上是與學生不答題一樣,不得分。我們在閱讀理解訓練中強調學生要答滿線格,但並不是讓學生胡說和亂說,寫一些沒用的東西。答題時要抓住要點,不能偏離題目要求。

3、懂得取捨。一時做不出的閱讀理解的題,要先放一放,以免影響回答別的較有把握的閱讀理解題。待全部閱讀理解題解完後,如有剩餘時間再回來做放棄的閱讀理解題。

在解答閱讀題時,讓學生千萬不要慌,要靜下心來,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 思維方式 ,先從容易的入手,逐漸地打開思路。

4小學語文短文閱讀方法與技巧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例: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答:這句話是總起句,在文中起到開篇點題,引出下文的作用,抒發了作者對荷蘭的贊美之情。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照應開頭,總結全文。

例: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這句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答:這句話在文中起到了總結全文,點明中心的作用,抒發了作者對鄉下人家的熱愛之情。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例1:「筆直的公路上,一隊隊燈柱,像等待檢閱的儀仗隊。」這句話好在哪裡?

答: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燈柱的整齊地立在公路上的特點。

例2:「幾場春雨過後,到那裡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裡探出頭來。這句話好在哪裡?」

答: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雨後春筍生機勃勃的特點。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例:「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句話好在哪裡?

答:這句話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強調了灕江的水的靜、清、綠的特點。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例1:「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並排仰卧,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這句話好在哪裡?

答:這句話是設問句,它能引起讀者對進入金龍洞的小船的注意,並引起讀者的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例2:難道蝙蝠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裡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這句話好在哪裡?

答:這句話是反問句,它強調了蝙蝠的特點,蝙蝠的眼睛特別敏銳也不能在漆黑的夜裡看清楚所有的東西,並加強了語氣。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了……加強語氣。

三、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 短語 用了比喻、對比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准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為該詞准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 說明文 :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相關文章:

1. 小學語文短文閱讀理解得高分的四個技巧

2. 小學語文閱讀答題技巧及方法步驟匯編

3. 小學語文六年級閱讀方法及技巧

4. 小學語文閱讀方法

5. 小學語文閱讀答題技巧

❹ 小學語文常用閱讀方法技巧

經常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為他們今後習作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那麼如何進行閱讀?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常用閱讀 方法 ,供大家參考。

1小學語文常用閱讀方法

一、劃分段落層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義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節。它是作者在表達內容時,圍繞一個意思說一句話或幾句連貫的話,是構成篇章的最小單位。意義段又叫邏輯段,它可 以由一個自然段組成,也可以由幾個相關的自然段合並而成。自然段著重文字表達的需要,意義段著眼思想內容的劃分。

我們學習段,一是弄懂怎樣把話一句一句地連起來,表示一個主要意思;二是進行 思維訓練 ,培養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層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劃分層次,就是通過對一段話的分析,看出這段在有個意思,這幾個意思又是怎樣一層一層有順序地寫下來的。

自然段常見的組合方式有:

1、順承式。

即按事情或動作的先後順序表達。

2、並列式。

在一段話中,分別寫幾種事物的幾個方面,它們層與層之間的關系是並列存在的。

3、總分式。

先總述後分述或先概括敘述後具體敘述,也包括先總述再分述最後 總結 以及先分述再總結。

4、轉折式。

全段分兩部分,前後兩部分意思轉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轉折詞分開。

轉折式自然段,一般抓轉折後的內容概括段意。上面這段可概括為由於煙台是我國少數北面臨海的城市之一,所以便有了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

5、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結果的關系表達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後果和先果後因兩種情況。

二、劃分 文章 段落、概括段意。

劃分文章段落,可以參考上述分層的幾種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還可以採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總起句;有的在段尾,即總結句;也有的在中間議論部分或人物語言中)。抓住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話概括段意。用小標題的方式進行概括。

三、寫文章的主要內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讀懂文章的主要內容,既不能太簡單,也不要太具體,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節、主要事件或敘述的幾個要點簡要地寫出來。

抓主要內容的方法有:

1、把各段的段落大意連起來,稍加整理;

2、按所敘述的問題來抓文章的主要內容;

3、根據文章的標題,加以補充。

如《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可以分為五段:第一段寫了五壯士接受任務;第二段寫誘敵上山,痛擊敵人;第三段寫了把敵人引上絕路;第四段寫頂峰殲 敵;第五段寫英勇跳崖。

把這五段段意連起來,稍加整理,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篇文章寫了五位壯士接受了上級交給的掩護群眾的任務,有計劃地誘敵上 山,痛擊敵人,終於把敵人引上絕路,殲敵於頂峰,最後英勇跳崖的經過。

把這幾個問題綜合起來,稍加整理,可以這樣歸納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魯迅在信中談了青年人讀書要博採眾長、博覽群書、興趣廣泛,又談了關於在上海看桃花和同意發信這個話題,最後指出寄信人所署的是假名。

2小學語文常用閱讀方法

一、講解方法指導

帶有規律性、普遍性的閱讀方法,教師可通過講解,讓學生依法實踐。如:教師在課堂上引導高年級學生學習了某幾種閱讀方法後,在課外可利用適當時間為學生舉辦「怎樣進行課外閱讀」的講座,這樣能使學生在課內外閱讀中按照教師的講解去做。

二、指示方法指導

有些閱讀方法只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上適時稍加點撥,就能讓學生領會運用,教師可不再對學生進行詳細講解,只要作些提示就行了。如:教師在教《慈母情深》一文時,引導學生用擴充課題法初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學習課文時,只需教師提示,學生就能根據課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更完整地說出課文記敘的主要內容,明確作者為什麼要記敘這些內容,在此基礎上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歸納方法指導

學生在閱讀中零星地學習了一些閱讀課文的方法後,教師要在恰當的時候指導他們歸納整理,使他們能將已學得的閱讀方法條理化、系統化。如學生從二年級起,在閱讀課文時就開始學習怎樣概括層意與段落大意,起先由教師教他們概括,以後通過啟發逐步讓學生試著自己說出層意和段意。

感性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教師就可根據二年級學生實際,引導他們總結歸納。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大致有:摘用原句概括法、取主舍次概括法等。經常及時歸納,有助於學生獲得系統的閱讀課文的知識。

四、示範方法指導

在小學閱讀方法指導中,有些閱讀方法,不能只靠語言指導,必須由教師作出示範,才能使學生逐步由模仿效法做到掌握運用。例如,在朗讀時,有些課文中的語句學生不易表達它們的思想感情,教師在必要時就要進行范讀,讓學生學教師有表情地朗讀。

通過教師一次一次范讀,讓學生不斷體會如何根據不同 句子 去把它們的語氣與感情讀出來,這樣就能使學生在教師的示範指導下,學會有表情地朗讀。

五、矯正方法指導

學生回答問題、作業、檢測中的某些錯誤,往往是由於閱讀方法不當而產生的。有的學生在閱讀習題後,往往沒有搞清已知條件中的關鍵詞語,就開始解答,結果把這道題解錯了;有些學生在閱讀中沒有掌握讀的方法,答題時沒有掌握題目涉及到的有關概念,結果也答錯了。

這時,教師應糾正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知道自己在閱讀題目時態度與方法上的錯誤,且讓他們知道應當怎樣糾正自己的錯誤。

六、交流方法指導

在語文閱讀方法指導中,教師可經常適時地請一些閱讀方法用得較好的、學習效率較高的學生,向全班學生講講他們的閱讀方法,並讓全班學生討論如何學習他們的閱讀方法與認真閱讀的品質。

3小學語文常用閱讀方法

(一) 快速閱讀

學生在進行第一遍閱讀的時候可以採用快速閱讀法,快速閱讀需要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閱讀之前,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然後快速地從所給的材料中找出與問題答案有關的信息。

同時要求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聯系材料的上下文去理解問題,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前提下,把信息進行篩選,選取關於問題答案的主要信息。

(二)目的性閱讀

學生要根據自己的閱讀目的去選擇讀物。在進行閱讀的時候,無論是在文章的思想內容,還是遣詞 造句 上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迅速找到與閱讀目的有關的內容,然後進行分析。在掌握了讀物中心思想的基礎上,排除無關的材料,節省大量的時間,快速地達到自己進行閱讀的目的。

(三)標記閱讀

學生在閱讀時對文章上重要的句子、詞語、段落進行標記,在空白的地方寫上自己對文章某句話、某段話或者整篇文章的感想。整個閱讀就是對文章內容讀透的過程,特別是小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符號對文章做標記有利於加深記憶,增強對文章的領悟能力。

(四)其他方法

1、指導精讀。

就是說在每句閱讀時,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後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課堂上教師就已經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註,談感受。

對於課外閱讀,教師可鼓勵學生將課上所學得方法加以運用,養成認真有效閱讀的好習慣。

2、指導速讀。

在現代社會當中,對信息的篩選能力和篩選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則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所需選擇讀物進行速讀,當然在速讀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內容的理解,這樣學生們就能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

3、指導寫 讀書筆記 。

文章中富有 教育 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後的 作文 准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目前許多學生將讀書筆記作為一項硬性任務,我想我們可以將讀書筆記做得更鮮活一些,比如做成 賀卡 、書簽等,這樣閱讀就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

4、朗讀和默讀朗讀,也叫誦讀。

這是一個將無聲的文字化為有聲的言語的過程。朗讀把「目視」與「口讀」結合起來,聽讀並舉,聲情並茂,有利於理解、體驗和記憶,便於培養語感,一般詩詞文賦的閱讀多用此法。默讀是不出聲地目視。

文字元號通過視覺直映大腦,為大腦提供思維材料。默讀的視覺廣度大,閱讀速度快。默讀可以重復看,反復看,有助於理解。由於閱讀時默默無聲,更利於思考。

除詩歌以外一般閱讀多用此法;在查閱資料,閱讀報刊,以及在理解性閱讀、研究性閱讀中也廣泛使用默讀法。學生在默讀時,如果經常伴有標劃、批註、摘錄、做筆記、列提綱、畫圖表等筆頭活動,會更有助於提高閱讀效率。

4小學語文常用閱讀方法

一、怎樣閱讀寫人文章

1、 抓住人物的特點,體會人物的個性和品質。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也一樣。每個人的外貌特徵, 言行舉止 都不盡相同,所以在閱讀時,認真分析人物的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內容,從而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以及人物的美醜善惡。

2、抓住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形象。

寫人離不開記事,人,是全文的中心,事,則是為表現人物的形象服務的。有的寫人文章是通過一件事或幾件事表現某一特徵,有的則是通過幾件不同的事表現某幾方面的特徵。所以在閱讀時,我們應抓住典型的事例,認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徵、道德情操。

3、理清文章層次,明確寫作目的。

在理清文章段落層次的基礎上,了解文章寫的是什麼,還要弄清作者為什麼寫這篇文章。看文章通過記敘或者描寫表現、歌頌了什麼,這也就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確了中心,有利於更進一步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二、怎樣閱讀寫事文章

寫事文章,就是通過一件事情發生、發展、結果的全過程,表達某些觀點看法,讓更多的人從中領悟生活的道理。閱讀寫事文章,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弄清記事的「六要素」

記事的文章,一般都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經過、事件的結果這「六要素」。閱讀時,要初步了解這件事發生的時間、發生的地點、有哪些人物,事情是怎樣發生的,又是怎樣發展的,結果怎樣,弄清了這些,有利於更好地理解全文。

2、理清敘事的順序。

一般來說,敘事的順序包括三種:①順敘,是按照事情的先後順序來敘述。②倒敘,就是把事情的結局先寫出來,然後再寫事情的發生、經過等。③插敘,在敘述某一事件的過程中,要對所敘的事情進行必要的交代而插入的敘述。

當插敘的內容結束後,原來的敘述繼續進行。我們弄清了事情的發展順序,閱讀後,才能留下清晰的印象,從而有助於我們更透徹地理解文章。

3、抓住敘事的重點部分,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

敘事文章一般都有詳有略,凡是能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地方,作者都要選取典型的事例進行詳寫。閱讀時,我們要抓住重點,認真分析,體會作者從中表達的看法、觀點。

三、怎樣閱讀寫景文章

寫景的 記敘文 ,主要是以描寫大自然的美麗風光為中心,通過對景物的生動描繪,來抒發作者的某種感情。閱讀此類文章應注意以下幾點:

1、 通讀全文,抓住景物的特點。

景物的特點,就是指景物的姿態、色彩、景物在動態或者靜態時的樣子等。了解了景物的特點,可以在我們的腦海中留下一個清晰的印象,有助於進一步理解文章。

2、明確寫景的寫作順序。

寫景的文章都是按一定的觀察順序來寫的,因此,在閱讀時,要明確文章的寫作順序。寫景的文章通常有以下幾種順序:①按觀察的先後順序。也就是以移步換景的方式寫景。②按空間順序。如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從中間到四周等。③按時間的推移順序。如春、夏、秋、冬、早、中、晚等。

3、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寫景的文章,並不是單純為寫景而寫景,而是藉助對景物的描繪來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閱讀時,我們要從字里行間體會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盡可能融入其中,與作者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❺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有哪些

小學生課外閱讀是學生為興趣而自主獲取信息的一種學習途徑,課外閱讀主要是學生為需要而閱讀,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課外閱讀 方法 有哪些,供大家參考。

1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有哪些

1.三讀法

(1)瀏覽性的泛讀。對大部分淺顯易懂的書或閱讀價值不高的書籍報刊,可採取瀏覽法,即「隨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內容,或通過看標題、目錄、內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讀。有時讀書是為了達到某個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項任務,如尋求某個問題的答案,專門搜集某方面的知識等,這就要求「一目十行」。 快速閱讀 的奧秘在於讓大腦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閱讀的孩子每分鍾能讀200多個字,未受訓練的每分鍾只能讀八九十字。速讀能求得新知識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長,趕上時代發展的需要。

(3)品味性的精讀。對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質兼美的出色作品,需要靜心細讀,體會立意構思,揣摩布局謀篇,欣賞妙詞佳句,像人吃東西那樣,經過細嚼慢咽,才能把書中的精華變為自己的知識營養。有的好 文章 要反復地讀幾遍,甚至熟讀成誦。

2.「不動筆墨不讀書」的方法

(1)圈點勾畫。即用相關的符號在書或文章上記錄下自己閱讀時的見解、感受,或愛,或憎,或疑,或思,如用「。。。」、「?」、「= = =」符號分別標示重點詞句、疑難困惑、偏差錯誤等。

(2)作批註。即在文章旁邊寫出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可以品評遣詞 造句 的精妙,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和感想,可以談談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見解或由此引發的聯想,還可以指評原文的紕漏等。

(3)寫 讀書筆記 。可作摘抄、編提綱、寫體會。

(4)作卡片。為了便於記憶和積累,鼓勵學生把 名言 警句、精彩片斷、佳詞妙句等寫在卡片上,以隨身攜帶,隨時翻閱、背誦。

(5)進行再創作。包括續寫、擴寫、縮寫、改寫等形式。改寫又包括改人稱、改寫法、改體裁等。以上「動筆墨」的方法,要根據學生年級不同,在要求上體現差異。低年級主要是圈點勾畫、作摘記、作卡片;中年級編提綱、作批註;高年級寫體會、再創作。

3.邊讀邊思考的方法

邊讀邊思考是閱讀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類方法的基礎和前提。應通過概括內容、復述原文、體會思想感情、分段分層、理清文章條理等多種形式的專項訓練,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較、綜合、聯想等思維方法,達到以讀促思、以讀促寫的境界。

2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有哪些

一、激發閱讀興趣,讓學生樂於閱讀

故事 是 兒童 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門戶。兒童的課外閱讀就應從他們最感興趣的故事入手,從聽故事、讀故事、說故事開始,逐漸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另外,教師還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介紹一些書中人物、內容梗概或精彩片段,激發學生「欲知詳情,請看原文」的慾望。

如語文課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姑娘》後,就推薦《安徒生童話選》;學了《海倫.凱勒》後,就推薦《假如給我三天時間》;科學課學習了《探索宇宙》,就推薦《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品德與社會課學習了《助人為樂》,就推薦《雷鋒的故事》;在興趣小組活動中推薦《小學生 語文學習 》……。

這樣學生就會被興趣推動,紛紛要求借書閱讀,在讀中感受名著魅力和燦爛 文化 的藝術所在。實踐證明,只有培養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生才會變要我讀為我要讀。

二、營造閱讀環境,讓學生勤於閱讀

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條件,為學生創造閱讀的良好環境。教師可首先在教室四壁張貼有關樂學,促學的 名人名言 ,如:「書上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等,讓這些名言警句走進學生的心靈。

其次是讓學生努力打造課桌文化,選取自己最崇拜的有關讀書的座右銘貼於課桌。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讓其開啟學生的心智,同時還利用剪報、板報等形式宣傳名人讀書的故事、趣聞。以此來感染學生,明白讀書的作用,培養讀書興趣。

介紹一些身邊有才華的人,打造博學的典範,來感染學生。我有一個當醫生的朋友,大學本科生,主任醫師,不僅醫療技術高超,而且博學多才,我們每每談起古典文學、中外名著,他總是引經據典,滔滔不絕。我做老師的也很賞識他,可見知識的魅力有多大。教師淵博的學識,良好的素養,健全的人格都在無形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為了激發學生勤讀,我還根據學生的年齡、性格、心理等特徵,詳細了解其閱讀內容、范圍後也投身於閱讀之中,和學生一起讀。並利用課余或課堂時間有意無意地講述自己閱讀過的某一名人故事,某一經典寓言,某一神奇神話,讓自我閱讀情感走進學生心靈,與之共鳴;同時也讓其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競賽欲。

心想老師怎麼知道這么多?我要比老師知道得更多。有時還朗朗上口地吟讀並神秘地告訴學生,等你們上高中,念大學後就知道了,以此激發起閱讀期待,培養其閱讀興趣。總之,老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養,盡力做到博聞強識,博覽群書,以便感染學生,讓其明白「活到老,學到老」。

三、指導閱讀方法,讓學生善於閱讀

新課標提倡擴展學生課外的閱讀面,對各個年級課外閱讀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由此可見,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為了提高閱讀的質量,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掌握較好的課外閱讀方法,以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使學生讀得更好,更有收獲。閱讀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三到」、「三法」、「三結合」。

「三到」即古人強調的「心到、眼到、口到」。這種方法,可以提高學生閱讀的時效性和探索性,讓學生學會有效讀書。小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如果只是用眼睛看,很容易分散精力。如果在閱讀過程中,用筆圈圈、點點、畫畫、注注,充分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就可以集中注意力,提高讀書效果。

3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有哪些

一、課外閱讀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

經常課外閱讀可以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為他們今後習作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基礎。課內閱讀除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更側重的就是使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方法的指導是必須的,但要掌握這種閱讀方法,還要通過大量的閱讀,並形成一種習慣。

學生在運用多種閱讀的同時自身要理解,理解之後必須能夠運用,知識是必要的,但是這種知識必須成為習慣。語言文字的學習,出發點在'知',而終極點在'行',能夠達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了這種生活的能力。"因此,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更多地需要在課外閱讀實踐中逐步養成。

二、教予課外閱讀方法

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被調動起來了,但光有興趣而毫無目的、不求方法地在茫茫書海中"瀟灑走一回",我想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課外閱讀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常有家長反映:老師,我給孩子買了許多書,而他也都喜歡看,可怎麼就沒覺得他各方面能力地提高呢?我想問題大多由於學生的閱讀方法不對。因此,我們教師應教予學生閱讀的方法,讓他們不僅愛讀書,而且會讀書,從書中汲取所需的營養。

1、指導精讀。就是說在每句閱讀時,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後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課堂上教師就已經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註,談感受。對於課外閱讀,教師可鼓勵學生將課上所學得方法加以運用,養成認真有效閱讀的好習慣。

2、指導速讀。在現代社會當中,對信息的篩選能力和篩選速度尤其重要。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則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教師的我們應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所需選擇讀物進行速讀,當然在速讀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內容的理解,這樣學生們就能在最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

3、指導寫讀書筆記。文章中富有 教育 意義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動的詞句、段落,可以摘錄下來,積存進自己設立的"詞庫"中,為以後的 作文 准備了豐富的語言積累。目前許多學生將讀書筆記作為一項硬性任務,我想我們可以將讀書筆記做得更鮮活一些,比如做成 賀卡 、書簽等,這樣閱讀就會變得更精彩,更有實效。

4、朗讀和默讀朗讀,也叫誦讀,這是一個將無聲的文字化為有聲的言語的過程。朗讀把"目視"與"口讀"結合起來,聽讀並舉,聲情並茂,有利於理解、體驗和記憶,便於培養語感,一般詩詞文賦的閱讀多用此法。默讀是不出聲地目視。文字元號通過視覺直映大腦,為大腦提供思維材料。默讀的視覺廣度大,閱讀速度快。

默讀可以重復看,反復看,有助於理解。由於閱讀時默默無聲,更利於思考。除詩歌以外一般閱讀多用此法;在查閱資料,閱讀報刊,以及在理解性閱讀、研究性閱讀中也廣泛使用默讀法。學生在默讀時,如果經常伴有標劃、批註、摘錄、做筆記、列提綱、畫圖表等筆頭活動,會更有助於提高閱讀效率。

4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有哪些

一、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可知,小學生的 興趣 愛好 是廣泛的,同時也是不穩定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和家庭對他們的影響和引導。這就需要教師給學生正確的引導,培養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以課本為基礎,帶動課外的閱讀,利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1.以身示範法。古語雲:「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對於教師來說,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為了讓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教師需要從自身出發,和學生一起讀書,做筆記。在每次讀書後,教師都寫 讀後感 和讀書筆記。這樣,教師自身的閱讀習慣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以師道的示範性帶動學生喜歡上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2.引誘法。如果學生不喜歡看課外書,這從根本上來說,是學生對課外書並沒有了解。教師可以通過引誘的方法讓學生對閱讀產生印象,期望閱讀。每周的閱讀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安排一定的時間,引讀 成語 故事、經典名著等,激發學生的讀書慾望,讓學生喜歡閱讀。

3.賞識激勵法。為了能讓學生保持讀課外書的熱情,教師可以在進行課外閱讀時,以賞識的眼光關注每一位學生。教師應看到學生的閃光點,不失去每一次鼓勵和表揚學生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開展一些榮譽評比的活動,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

二、推薦課外讀物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可知,他們正是處於求知慾比較強的階段。所以,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選擇上有一定的特點。因此,教師在給學生推薦書籍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推薦的課外讀物一定要適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小學生過早地讀內容復雜、語言深刻的文章,不僅會讓學生失去信心,還會影響學生的正常生活。因此,教師在推薦書籍時,一定要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相適應。

2.推薦的課外讀物語言要規范,生動形象。如果學生的課外讀物語言表達比較流暢的話,可以培養學生從小用普通話的習慣,減少方言和土語,以及不規范的語言影響。

3.推薦的課外讀物題材要廣泛,體裁要多樣。一般來說,小學生都喜歡閱讀故事性比較強的故事書,教師除了能幫助學生選擇這種書籍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多看歷史和地理故事,培養他們多方面的興趣愛好。

4.推薦的課外讀物思想內容一定要積極向上,和時代教育相適應。由於小學生的識別能力比較差,教師應該幫助他們認識思想健康的作用。平時,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讓學生從思想上和感情上對一些低俗的書籍拋棄。因為這些陰暗面的作品不適合小學生閱讀。

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和氛圍

小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成的,需要學生不斷積累。同時,教師還要做好監督工作。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在每個學期,教師可制定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並對學生進行評比。

同時,教師還可與學生進行讀書的交流,並組織與專家的面對面談話等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能感受到讀書的快樂,在活動中提升自己課外閱讀的品位和水平。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教師一定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讀書環境,如可以把班級布置成一個小型的圖書室,進一步規范圖書角的建設。

這樣,學生就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另外,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一定要注意鼓勵學生,培養他們的閱讀情感。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在寫作中積累到的 好詞好句 ,對積累的語言學會運用。並且,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一定要給予學生評價,從而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這樣,學生就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地體會到積累 語文知識 有利的地方。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對課外語言的積累,評價學生的語言。在班級中,教師可組織學生運用不同的形式進行交流,積極地對學生評價,從而給學生一個寬廣的空間和平台。

四、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開展有關輔導型的活動

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不能僅僅停留在對書本的選擇方面。教師應該注重對輔導性活動的開展,並進一步地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幫助。通常情況下,教師能夠通過朗讀比賽和故事會的形式等,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

同時,教師在為學生組織這些活動時,要以小組的形式開展,使小組中的學生能得到更多鍛煉的機會,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此外,教師還要以作文和出牆報的形式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用這種方式評論學生閱讀的書籍,同時還可以介紹這本書的內容、精彩的部分、喜歡的地方,等等。


❻ 小學怎麼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小學怎麼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語文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紛繁復雜世界,博覽群書,開拓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長。那麼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小學怎麼提高語文閱讀能力相關內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一、注重方法指導,使學生會讀書

課外閱讀應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要以課內帶課外,課外促課內的方法,課內學方法,課外求發展。而課外閱讀書籍的種類不同,且題材豐富,文章的內容深淺不一,學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別。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節,忽視文章中心及語言描繪,我注重以下幾種閱讀方法指導:

1、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根據不同年級,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級摘抄詞句、仿句練習;中年級摘錄佳句、精彩片斷、名人名言等;高年級摘錄時要註明出處,寫讀後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讀書方法。閱書如攻城,輕騎剽悍,所向無前。」根據不同題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閱讀,要求學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讀、瀏覽「三讀」法。精讀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讀,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來,做上記號,以便查工具書或向人請教,弄懂了再繼續讀;略讀就是速度較快,常常一目幾行,意在了解大概內容;瀏覽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來瀏覽報紙、搜集信息資料,常常只看看標題。閱讀初期,一般以精讀為主,為了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經驗以後,三種方法可交叉進行,一般內容略讀或瀏覽精彩的部分精讀。

二、開展多種活動,使學生好讀書

提倡少做題、多讀書還遠遠不夠。重復機械性的死讀書,只能讓學生感到厭煩,應該巧妙寓教於活動中,從而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1、堅持課前3分鍾的聽說訓練。讓學生輪流上台,交流課余時間閱讀中攝取的語言材料,讓大家或說一新聞,或曉一趣事,或背一古詩,或得一好詞佳句,或明一道理,變枯燥的讀寫為有趣的樂事,學生興趣盎然,視野開闊,語感增強。逐步培養學生從課外閱讀中得到源頭活水,逐步達到厚積薄發,說話妙語連珠,寫文章意到筆隨。

2、組織學生自辦手抄小報活動。手抄小報的內容廣泛:國家大事、校園生活、環保教育、科學世界等。學生根據需求,獨立命題、編輯材料,設計版面,並配以彩色插圖。

3、利用各節日定期舉辦故事會、故事朗誦會、辯論會、手抄報比賽、徵文比賽等讀書交流活動。可以進行快速閱讀比賽、讀書知識競賽、讀書報告會等,調動孩子的讀書熱情,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❼ 小學語文閱讀技巧和方法

閱讀能力是孩子的終身能力,必須從小抓起,立足於早,立足於興趣,立足於養成。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閱讀技巧和 方法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語文閱讀技巧和方法

一、引導學生「讀」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大多會採用自由朗讀、默讀、分角色讀、齊讀、指名讀等閱讀方法,這樣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要真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我覺得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1、通讀,整體感知課文。2、掃描,把握重點,做到心中有數。3、精讀,圍繞老師提出的問題,自己喜歡的句段,及自己不懂的地方,圈點批註。4、摘抄,把文中寫得最好的詞句段落摘錄下來。如《荔枝》一文,學生通過這樣學,對課文內容就悟得更深。

二、教會學生「品」

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學會品味課文。1、品味語言,抓住 文章 中的優美詞句段落身臨其境地去閱讀,去想像,去感悟,去欣賞。2、品味情感,讓學生走進課文,進入角色,去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如《我的戰友邱少雲》,體會邱少雲被火包圍著作者的心情時,我先讓學生設身處地地想,假如你就是作者,你看到自己的戰友被火燒死的情形,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然後再閱讀作者心裡難過的這段話,這樣讀者自然和作者的感情產生了共鳴。

三、訓練學生「析」

一篇文章常常在表現手法、層次結構、思想內容上有獨特之處,同時許多文章在這些方面又有相似之處。所以教師在必要的示範分析後,訓練學生自覺地學會分析綜合的方法。如《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只有一個地球》、《宇宙生命之謎》,教師選取有代表性的方面分析後,學生得到「漁」了就會照貓畫虎了。

四、鼓勵學生「評」。我們在閱讀、品味、分析後,還可以鼓勵學生大膽評論。「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無論是語言文字還是思想內容,鼓勵學生批判地繼承,敢於評價敢於創新,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只要言之有理。

2小學語文閱讀技巧和方法

一、做閱讀理解的三個步驟

1、通讀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閱讀理解時,同學們先要快速的瀏覽一下整篇文章,重視標題(中心)、開頭段(觀點)、結尾段(結論)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題句),理清脈絡,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時間花在生詞難句上。每認真讀完一段,要及時概括段意。

2、瀏覽考項,細讀答題。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後,同學們可瀏覽一下短文後面的題目,然後帶著這些問題仔細的閱讀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閱讀。(要做到認真讀題目中的每個字,並在原文找出大體范圍,就等於答對該題的一半了。)

3、復讀全文,驗證答案。答題完畢時,同學們應對照答案將整篇文章從頭到尾再看一遍,以確保答案的正確,同時答案要求:准確,簡潔,全面。

簡要概括來說:一、縱觀全文,把握主旨。二、認真審題,定向掃描。三、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二、閱讀理解答題技巧點撥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體型

在首段----總領全文、首尾呼應、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為下文做鋪墊、與下文進行對比,反襯出……

2、概括某段大意---

(1)要准確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讀懂段落每句話的意思,還要弄清楚段內各句的相互關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 句子 ,即所謂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數在段首或段末,個別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沒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 總結 概括。

(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師》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從來不打罵我們」一句來概括段意。

(3)概述法,用自己的語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鄉》的第二部分,內容很豐富,記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自己的話概括:「我」回到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感。

(4)聯合法。有些段落講的不止一個意思,概括時必須用簡練的語言把幾個意思表述出來,缺一不可,這就是聯合內容要點加以概述。例如《記一輛紡車》的第四段,就要綜合三層意思:紡線使衣著自給,紡線使大家愛惜自己製作的衣服,紡線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觀念。

3、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的答題模式:誰----為了什麼-----做了什麼----結果怎樣

4、 說說 主人公思想性格變化題型----關鍵要答出「變」來,如:他從以前……變得……

5、五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

記敘文 中的議論是作者在記敘中所記事物發表自己的看法。或贊揚,為什麼贊揚;或反對,為什麼反對。

記敘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記敘的過程中對所記事物抒發自己的感情。它一般可分為兩大類: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6、怎樣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寫作意圖、目的。它是通過文章的字、詞、段、篇的結構形式表達出來的。我們要歸納中心思想,首先必須讀懂文章的主要內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來概括總結,也可以從審題、文章的開頭、結尾、重點段、議論部分或從考題中得到提示入手。其主要方法有:

(1)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再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內容,然後領會寫作目的,即中心思想。如《窮人》主要描寫了漁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困難依然收養了自己已故鄰居的兩個孤兒這件事,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寫這些呢,從文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寫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時代漁民的悲慘生活和窮人寧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幫主的高尚品質。

(2)分析課文的重點段。從文中找出中心思想,如《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二段,描寫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所產生的美好的幻覺以及幻覺瞬間消逝,重新回到冷酷的現實,再聯系第一段和第三段「慘死接頭」就不拿找出中心:作者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表達了他對小女孩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3)從文題找中心,有些文章的題目就直接點明了中心。如《偉大的友誼》,文章歌頌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偉大的革命友誼。

(4)、從中心句找中心,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最後一句:「伯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的少。」又如《我的心事》中反復出現的一句話:「說話要算話」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

3小學語文閱讀技巧和方法

1、 循序漸進,有層次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閱讀課,應該努力讓學生自主讀書,但自主不等於放任,閱讀與訓練是相輔相承的,學生的字詞語言思維等閱讀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長期的訓練。不同的年齡段,學生的閱讀水平是有差異的,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也是有層次的,《語文課程標准》中有明確的規定。

我們應該從各年段發展的連續性上整體把握,不要只盯著本年級的目標。如低年級學生閱讀課文,可以按「讀准——讀通——讀懂」這樣幾個層次進行。中高年級也可以按照「讀通——讀懂——品讀」這樣幾個層次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這里強調「品讀」,按照年級的不同有一定的培養欣賞、評價能力,這樣逐步培養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能力。

2、多元輻射,培養學生創造性閱讀

閱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應該努力提倡學生創造性閱讀,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語言和創造性思維。

廣義地說,讀、述、唱、畫、演、問、比、思都是閱讀的形式。把他們有機結合,從而形成讀述結合

把學生自讀課文與指導復述結合起來,即把朗讀、默讀、速讀與詳細復述、簡要復述和創造性復述相結合。

讀唱結合把指導閱讀理解和音樂演唱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音樂氛圍中加深對課文的領悟,提高朗讀能力。讀畫結合(把讀與美術繪畫結合起來,在讀中或學生自畫,或師生共畫,或展現現成圖畫。

讀演結合把閱讀和表演相結合,在學生閱讀中,或教師獨演,或學生自演,或師生共演。

讀問結合把閱讀和質疑問難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讀中學會問,在疑中加強讀。

讀思結合把閱讀和思考、聯想、討論結合起來,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及生活閱歷加深認識,於思接千載、鉤前聯後中拓寬視野,在師生共議、爭鳴辯駁中交流心得。

3、 讓學生廣泛閱讀-----使閱讀成為習慣

閱讀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學生的閱讀不僅僅局限於課堂,更包括課外。學生的課外閱讀是一項大工程,同樣需要學校與老師的幫助指導。研究表明,中國 兒童 的閱讀量遠遠少於同年齡西方兒童,中國兒童大量閱讀的時間也比西方兒童兒童整整晚了四年,這些,都嚴重影響著孩子閱讀能力的形成。

利用學校的資源,自主開發資源,通過課外大量的閱讀,不僅是對閱讀教學的補充,更是閱讀積累,思想積累,方法積累的有效途徑。

方法有:(1)、學校應該盡可能開放圖書閱覽場館,班級成立讀書角。發動學生帶來閱讀資料。組織好閱讀小組,對閱讀資料進行分類刪選,註明閱讀字數,閱讀時間、提出閱讀任務, 做好「學生閱讀情況記錄」。

(2)、定期不定期的開展閱讀競賽活動。(3)、成立閱讀小組,組織閱讀測試等。

4小學語文閱讀技巧和方法

(一) 優化閱讀方法,講求閱讀實效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的基本能力,就是能認真地閱讀給出的文字材料,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而對於小學中高年級學生來說,語言知識與閱讀時間都是有限的。因此,除了布置相適應的閱讀任務以外,在課堂上適度的精讀指導是相當有意義的。

培養 快速閱讀 能力,指導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思維理解的方法,我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1、嚴格要求,嚴格練習。學生在平時的閱讀活動中,有許多不良習慣,有的喜歡小聲朗讀或用手指、筆、尺子等指字認讀;有的則習慣咬文嚼字,逐詞逐句慢慢讀,以為這樣讀才能讀得透徹、理解得深刻。

針對這些不良讀法,在閱讀練習時,我要求他們做到:集中注重力,閱讀時做到「心到」、「眼到」、「筆到」;自主閱讀,獨立思考;快速閱讀,快速感知文字信息。在規定閱讀的時間,一定要按時按量完成。

2、教給讀法,自主感悟。《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閱讀要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在讀法指導上要求做到對閱讀材料要一氣呵成讀完它,中間不能停頓或復讀;盡量使用默讀,達到在感知中認讀,在速讀中感知。

3、捕捉信息,重點突破。學生閱讀,既有「從書面文字開始而止於大腦的某種再現或解釋的過程」,也有「從已經習得的知識和技能」出發在閱讀中又選擇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成為一個「真正主動的、由內心促動並受內心支配的過程」。

閱讀的同時要用筆標出不懂的字、詞或句子,以便及時解決。課文《神童的「秘訣」》中陳毅讀書的方法,學生可以借鑒。認真地閱讀文章是做好題目的前提,只有認真地通讀全篇,做題時才能胸有成竹。

(二)看清題目要求

學生在審視閱讀理解的問題要求時,關鍵的字、詞或句子要讓學生在文中找到用筆圈下來,作為扣題作答的要點。在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訓練時,第二遍讀文章要求學生帶著問題細讀全文,一般要做到如下幾點:

1、基礎知識,牢牢掌握。

閱讀題型多種多樣,但是一定有基礎知識的考察,比如填標點符號、填關聯詞語、填拼音、找錯別字、找出文中的近 反義詞 ,摘抄比喻句、劃出中心句等等。這些考察的是學生的基礎知識,課堂里一定訓練過,粗心的同學卻往往會與正確答案失之交臂。

例如要求圈出正確的詞語,有的同學反而把錯誤的詞語劃去了。類似的情況,在考試時常常能見到,粗心是一部分同學在該題項中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在做這些基礎知識的題目時要格外仔細,這些題目盡量不要失分。

2、生字新詞,不要著急。

試題中一旦出現生詞,一般會註上中文詞義,如果沒有注出詞義,那麼學生應該這樣處理:

① 利用構詞法即拆分詞素的方法來猜出這個詞的大致意思;②有些名詞要聯繫上下文意思來猜測其意思;③有的生詞是故意不給注釋的,是要在題目當中出現的。最常見的兩種情況:一是,要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意思;二是,根據意思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例如:實際的表現和所得到的稱謂或名聲是一致的。第二種情況相對於難度小一些。

3、弄清問題,巧用「原話」。

對於一些題目,原文中有明顯的准確答案,要善於利用閱讀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進行回答。

①有的問題是根據文中的句子設計的,可以從文中一句找到正確的答案;②有的問題是根據文中的一段話設計的,因此可以從文中的某一段找到正確的答案;③有的有的問題是根據整篇文章設計的,要求學生認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據文中提供的線索或信息進行邏輯推理。4、想像說話,聯系生活。

學生做閱讀理解的時候,最怕碰到回答問題和想像寫話,例如:聯系你的生活實際,談談你讀文後的感受。或是:讀了這個 故事 ,你有什麼感想?請寫幾句話。這樣的題目往往要先從課文中說起,你喜歡主人公的什麼品質,然後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自己是怎樣做的。在平時的訓練中,提醒學生寫答案時要答滿線格。

在審題的時候,要像對待數學試題中的數字一樣,認真看清每一個字、詞、句、甚至每一個標點,要看清題目的要求,分析問題的提問要點。

(三) 細找文中原話

語文閱讀理解題是一種綜合性的題型,它能有效地檢測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素質。

其問題設置大致分三個層次:直接源於原文,間接源於原文,超越原文。對第一層問題,需要認真感知原文,並稍作思考,如此即可直接從原文或自己的知識儲備中覓得答案;對第二層問題,需要反復強化、整體感知原文,對文意做到融會貫通。

並積極分析,深刻思考,高度概括即可;對第三層問題,需要高度領悟文意,並在此基礎上積極運行延伸思維、 發散思維 、 逆向思維 等思維活動,才可形成答案。就上面的三層問題的題型,我分別舉例說明。

1、直接提取信息。大多數閱讀試題會出自選文的某一處地方,其關鍵詞基本涉及到具體的字詞句,我們可以抓住問題中的關鍵詞,找准問題的出處。答案一般在問題關鍵詞前後的位置,可以在其上文和下文或是聯繫上下文進行搜索定位。

有些試題它要求用文中原話來回答,我們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這時就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低年級較為常見)如果它沒有明確要求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我們也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來回答問題。

2、提取信息後概括。有時候找出的語句不一定能夠直接使用,還必須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加工,或摘取詞語或壓縮主幹或抽取要點或重新組織。如若它指定必須要學生用自己的話來回答,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將文中的原話加以概括。

3、提升內涵,升華情感。有些題目則需要結合全文內容,挖掘句子的隱含信息和深層含義。如《在金色的沙灘上》一文,作者為什麼要用《在金色的沙灘上》為課題?(理解「金色不僅指的是沙灘的顏色,更指的是小姑娘這種如同金子般的高尚品質。)這就要求學生要經過縝密的思考,寫出完美的答案了。

語文閱讀理解中,回答問題要精煉,摘取原文則是關鍵。離開了原材料恐怕誰也答不準,答不全。因此,准確解答閱讀題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緊扣關鍵詞句,帶著問題去讀短文,可以快速地在原文中找出答案。

(四)認真回答問題——掌握答題技巧,力求言之有據

閱讀能力培養的最終目的是答題時取得最大的正確率,所以教師要正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教學生掌握必要的答題技巧:第一遍讀文章時不要做題,第二遍閱讀時再做題。回答問題時也要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不可不答。學生只有回答閱讀材料要求所提出的問題,才能得分。我們老師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理解訓練時,就必須向學生說明這一點,不可不答,不答則無分。

2、不能亂答。學生不聯系閱讀理解問題的要求來回答,我們稱之為亂答題,亂答本質上是與學生不答題一樣,不得分。我們在閱讀理解訓練中強調學生要答滿線格,但並不是讓學生胡說和亂說,寫一些沒用的東西。答題時要抓住要點,不能偏離題目要求。

3、懂得取捨。一時做不出的閱讀理解的題,要先放一放,以免影響回答別的較有把握的閱讀理解題。待全部閱讀理解題解完後,如有剩餘時間再回來做放棄的閱讀理解題。在解答閱讀題時,讓學生千萬不要慌,要靜下心來,按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 思維方式 ,先從容易的入手,逐漸地打開思路。

4、言之有據。所謂「言之有據」就是要學生在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上找原話,找依據,不能只是簡單的一個詞語和句子,顯得理由不充分,更不能憑空瞎說。如:學了課文《在金色的沙灘上》,你感覺小姑娘是個怎樣的人?可以說她做事不計報酬、拾金不昧、誠實、守信用等等,但是這些還不夠。

完整的回答可以用這樣的句式回答:我感覺這個小女孩是一個 的人,因為她 。 語文閱讀理解中問答題的答案現在多是開放式的,題目得分的主動權在學生的手中,只要學生言之有據,持之有理,就可以酌情得分了。一名好的教師應該要善於用巧妙、機智的語言來點撥學生,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

尊重學生的體驗、見解,鼓勵學生多方位、多角度的思維,這對閱讀教學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益處。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在尊重學生個性化體驗的同時,不應忽視文本的構想和教學的價值取向,防止從一個極端(同一模式化的理解)走向另一個極端(混亂與文章背離的教學)。

在答題時,要提醒學生注意組織規范語言答題,認真書寫。答案基本考慮成熟之後,還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語言。語言簡潔明了,語句通順,盡量不要有錯別字。在答題之後,如果時間允許,要重讀全文內容,仔細地進行復查。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如何精讀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8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