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現代古詩文怎麼寫

語文現代古詩文怎麼寫

發布時間:2023-01-17 17:33:13

1.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和古詩詞賞析答題技巧

★古詩鑒賞題千變萬化不離10大規律★
欣賞,先要弄懂詩詞字面上的意思。其次運用聯想和想像再現詩句所要描述的畫面或形象。接著把握詩所創造出的意境。同時詩歌鑒賞要求考生從詩歌內容、語言、結構、寫作技巧及作品風格、鑒別其所表達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會意義,注意這十個方面,考生會成為詩詞苑囿中的好「園丁」。
一、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
1.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等等,使詩歌生動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結合。
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徵;「月亮」代表思鄉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造一群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讀者想像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秀的古詩詞都創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系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於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點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等等。可見,抓住這幾個關鍵處,我們就可以穿越語言屏障,迅速觸摸到詩人的心靈世界,走進詩的藝術境界,解詩答題。
二、掌握古詩詞基本知識
詩歌分為古體詩(又稱「古風」)、今體詩(又稱「格律詩」)。
古體詩:包括「今體詩」出現以前的除「楚辭」以外的所有詩作,也包括「今體詩」出現以後的除「今體詩」以外的所有詩作。「歌、行、吟」分別是古體詩的一種體裁。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白居易的《琵琶行》。
今體詩:分為律詩、絕句。律詩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聯(一、二句)、頷聯(三、四句)、頸聯(五、六句)、尾聯(七、八句),頷聯、頸聯必須對仗。絕句每首四句,有五絕(五字)、七絕(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聲韻,一韻到底。
詞:是今體詩之後產生於盛唐,流行於中唐,發展於晚唐與五代,成就於宋代的一種新詩體。詞又稱長短句(句子字數不等、長短不一)、詩余(由詩歌發展而來)。根據詞的長短,詞又分單調(也叫小令,一般認為58字以內)、中調(一般分上下闕,58-96字)、長調(96字以上,三闕以上)。詞有詞牌,詞牌嚴格律定了每首詞的格律和音韻。
曲:即散曲,分為「小令」、「套數」。是宋金時期逐漸形成的一種新詩體。曲與詞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詞規定的字數中增加襯字,從而增加語言的生動性,更自由靈活地表達思想與情感。
有關詩詞知識的測試范圍很廣,詩歌體裁、押韻、對仗等方面。掌握詩詞知識,不但要記,還要會用。
三、把握不同的詩作題材
就詩作題材內容的不同,古詩詞可分為寫景(抒情)詩、記事(詠懷)詩、詠史(懷古)詩、詠物(言志)詩、田園(山水)詩、邊塞(征戰)詩等等。
寫景詩:學生在高中階段大體接觸過,毋須多說。
詩:敘事抒懷,通過具體的事件的敘寫來抒寫胸臆,抒寫個人的恨別、懷遠、思鄉、離愁、時等情懷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詠史感詩:詩人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詠嘆,一般融進了詩人獨到的見識,以史詠懷,以史誦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淵明、劉禹錫、杜牧等都是詠史詩的作者。
詠物詩:主要特點是托物言志。這類古詩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義的意象。如桃花象徵美人、牡丹寄寓富貴、楊花有飄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內蘊。
山水田園詩:寫田園生活和山水風景,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山,南朝的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主要有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等。
邊塞詩:描寫邊塞生活與民族矛盾,還有一系列與邊塞有關的東西形成於盛唐,最高成就為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
四、分清各種風格流派
「風格」是指詩人在選擇題材、塑造形象以及語言運用等方面形成的創作特色。如陶淵明的詩恬淡平和,王維的詩詩中有畫,李白的詩豪放飄逸,杜甫的詩沉鬱頓挫。
流派主要指詩歌的流派和詞的流派。
1.詩歌流派:現實主義、浪漫主義
現實主義:提倡客觀地觀察現實生活,精確細膩地描寫現實,真實地表現典型環境的典型人物。源頭:《詩經》;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陸游等。
浪漫主義:善於抒發對理想的熱烈追求,用熱情奔放的語言、奇特的想像和誇張手法、神話故事來塑造形象。源頭:《楚辭》;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賀、龔自珍等。
2.詞的流派:豪放派、婉約派豪放派:氣勢磅礴,格調高昂,意境雄渾,感情激盪。代表人物:蘇軾、辛棄疾。
婉約派:筆調柔和,感情細膩,委婉纏綿,韻味深遠。代表人物:劉永、姜夔、秦觀、李清照
五、注意分析各種表達技巧
◆如推敲方面的煉字、煉句、煉意。
◆選材方面的虛實結合(實景是詩人描寫的現實客觀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觀之景;虛景是詩人通過感覺、聯想或想像而虛擬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虛實結合往往是古詩詞意境的基本方法。
◆選材方面的反襯:古詩詞表達技巧中的反襯是相對「正襯」而言的一種表達技巧。在作品中為了使對某事物的描寫更清楚、突出,而採用相反的、相對立的事物從旁陪補的方法。它與「對比」不同,對比的兩個事物間的關系是並列的,結果是突出對比雙方;反襯卻可以明顯地分出襯托的事物和被襯托的事物,突出被襯托的一方。
◆內容方面的動靜結合:有時可理解為「以動襯靜」,「動靜相對」。
◆結構方面的伏筆與照應:詩作者在讀者不經意處的暗示交代,使詩歌結構嚴謹,首尾呼應,文題呼應。
◆結構方面的對比:對比是指在作品中把兩個相互對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兩方面並舉出來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適於突出形象特徵,揭示形象意義,對於主題的表達也易產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結構方面的設問與懸念。
◆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借古抒懷、意在言外,等等。
古詩詞的藝術手法在更多的情形下,並不都是單一的,往往是綜合復雜地運用。我們在鑒賞的時候,要注意在具體語境、整體詩境中分析藝術特點,不要簡單地陷入術語、概念的怪圈,有時候還要根據不同的題型,不同的題干要求,從規定的角度,作出正確的判斷。
六、注意品味各種語言風格
古詩詞中對詞句的考查往往由字面到內涵的深入解說,因此了解各種不同的語言風格很重要。古詩詞語言風格一般有莊重、嚴肅與詼諧、風趣;形象、生動與質朴;簡練與縝密;含蓄與明了;犀利與平和;細膩、委婉與豪爽、熱烈。對語言感知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詩歌鑒賞力的高低。
◆要在意境中品味詞、句:詩中的詞、句處在統一意境中,只有在詩境中分析,才能得到正確的理解。如注意了《月夜憶舍弟》的總體意境,就能正確理解「月是故鄉明」———因思鄉念故鄉而備覺故鄉的月更明。
◆要把握特殊語法現象:為了合乎作詩詞的規則,所以往往有變式句存在。如「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詩詞中詞類活用現象也要引起注意,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等等。
七、注意明辨各種修辭手法
古詩詞中作者常常會運用各種不同的修辭手法,使表情達意豐富形象。
◆比喻:最常用的技巧。寫同一事物還可以用不同比喻。如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寫了「似春水」的「愁之多,之源源不斷」。
◆通感: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溝通起來,如林逋的「暗香浮動月黃昏」,用視覺「暗」寫嗅覺「香」、突出梅香的特點。
◆借代:如用「帆」代「船」,「朱門」代「權貴豪門之家」。
◆互文:在連貫性話語中,將本應含在一起的詞語,分別安排在上下兩句,或一句的上下段中,既省字又表意。如白居易的「主人下馬客在船」,實際是說:「主人下馬在船,客人下馬在船」。
◆設問: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誇張:如辛棄疾的「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古詩詞常用的修辭還有擬人、反問、反復等,都要求我們去注意。
八、注意關注詩歌題目
詩歌的題目很重要,往往可以透露出重要的線索,如2000年上海卷,試題為「約客」,作者約人,對方遲遲沒有來,環境上「家家雨,處處蛙」的渲染,約了客人,怎麼不來?突出了作者等待的焦慮。
九、注意明察考題暗示
古詩鑒賞題後,往往會有一些注釋,填表式題目中已有內容實際上就是例題。提示內容,都是為考生答題給予人文關懷,注意了這些方面就有利於解題。
十、注意運用聯想、想像
詩歌鑒賞是一種再創造。再創造的主要方式是聯想、想像,如王駕的《雨晴》,作者沒有描寫鄰家院子景色,但寫了「蜂蝶紛紛過牆去」這一實景。如果考生緊緊依傍這一詩句,透過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重重迷霧,會聯想到鄰家春色美不勝收,如此景緻,連路人都會駐足觀望,更何況是喜花的蜂蝶呢!
★古代詩歌的表述程式★
(一)語言詩詞的語言特色主要有:
1. 清新其表現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四句詩寫了四種景色,有動景,有靜景,色彩絢麗,語言清新。
2. 平淡其特點是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飾,顯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唐代賀知章的《回鄉偶書》。
3. 絢麗其特點是有富麗的詞藻、絢爛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隱的《無題》:「想見時難別亦難」。
4. 明快如白居易的許多的詩作都顯示出這樣特色,即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潑辣的,往往斬釘截鐵、一語破的。
5.含蓄有時也稱蘊藉。其特點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敘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傾訴,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發,或欲說還休,讓讀者自己去體味。如李商隱的《夜雨寄北》,詩人不說對妻子的思念,卻寫道「何時共剪西窗燭」,語言多麼簡練,而內容又是多麼豐富、含蓄。
6.簡潔簡潔的特點是干凈利落,言簡意賅。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二)風格體味詩詞的不同風格:
1. 雄渾雄渾指力的至大至剛,氣的渾厚磅礴。其特點是:骨力挺健,氣壯山河,氣吞宇宙,氣度豁達,氣概恢宏,氣宇軒昂,氣勢浩瀚,氣魄雄偉。如王昌齡的《出塞》。
2. 豪放豪放就是豪邁奔放。如李白的《行路難》和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3. 沉鬱沉鬱,就是指情感的渾厚、濃郁、憂憤、蘊藉。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4. 悲慨觸景生情,睹物傷懷,悲壯慷慨,謂之悲慨。如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5. 沖淡沖淡即沖和淡泊,含有閑逸靜穆、淡泊深遠的特點。如陶淵明的《飲酒•其五》。
6.曠達即疏狂不羈,通脫豁達,瀟灑飄逸,高潔特立,代表作家是蘇軾,如《水調歌頭》。
7.洗練這種風格的作品語言表達是通過千錘百煉而達到質朴、省凈、流暢、圓潤灑脫、意韻無極的境界。如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語近俗白卻字字枝根相連,不可分割,匠意極深而不見斧鑿。
8. 清新清新就是清秀奇麗。如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
(三)抒情
1.直抒胸臆這是直接對有關人物、事件、場景和環境表明愛憎息怒態度的一種抒情方式。
2.借景抒情詩人把自己所要抒發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景物當中,通過描寫景物來抒發。
3.敘事抒情有些詩詞選取生活中一些細節、場景、片斷和事件來抒情達意,品讀此類詩詞要洞幽發微,體情察意。
4.托物言志詩人借自然屆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徵,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5.借古諷今這是詠史詩常用的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喻當朝。
6.用典抒情借用典故來抒發自己的感情,諷刺時事。
三、閱讀鑒賞古代詩歌的常用術語
(一)思想感情方面的術語
1.懷古傷今、借古諷今、憂國傷時、感時傷世、昔盛今衰、保家衛國的決心、山河淪喪的痛苦、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2.揭露統治者昏庸腐朽、擔憂國家民族前途命運、同情下層人民疾苦、厭惡官場黑暗等。
3.壯志難酬、悲嘆年華消逝、建功立業的渴望、報國無門的悲傷等。
4.久居邊關的鄉愁、依依不捨的留念、情深意長的勉勵、譚臣心志的告白等。
5.歸隱田園、鍾情山水、描繪山川美景、熱愛祖國山河、抒發閑適輕吊等。
6.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楊木、激憤等。
(二)表達技巧方面的術語
1.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間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於景或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或情隨景遷、景為情生、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懷、感物傷懷等。
2.表現手法:象徵、用電、烘托、襯托、聯想、想像、對比、反襯、釗穎、烘雲托月、側面烘托、動靜結合、以東襯靜、以敘寫實、虛實相生、欲揚先抑、以小見大、寓褒於貶、明褒實貶、欲擒故縱、言此意彼、意在言外、畫龍點睛
3.修辭手法:比喻、比擬、泥人、對偶、對比、誇張、梵文、反詰、反復、排比、飲用、頂針、互文等。
(三)語言特色方面的術語質朴淡雅、歡快風趣、清新自然、平白如畫、不事雕飾、通俗流暢、形象生動、典雅綺麗、含蓄雋詠、簡潔洗練、活潑明快等。
(四)寫作風格方面的術語
1.不同作家的獨特風格:豪放飄逸、沉鬱頓挫、豪放、婉約、雋秀、單元、閑靜、恬淡優美、清新自然、雄健高峻
2.不同流派的不同風格:田園詩恬淡寧謐,山水詩清新優美,邊塞詩悲涼慷慨,諷喻詩沉鬱激憤,詠史詩雄渾壯闊
(五)描寫方法方面的術語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聲色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等。
(六)表達效果方面的術語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意遠等。
(七)篇章結構方面的術語首句標目、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釗穎、伏筆鋪墊等。
(八)歸納詩詞主旨方面的術語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2. 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和現代文閱讀怎麼做

古詩詞鑒賞的話,建議熟記幾位比較經常出現的作家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用好修飾詞,怎樣的詩詞鑒賞提問都有通用的回答方式,再加上你自己理解的含義寫出來。現代文閱讀首先是要讀懂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和感情,回答時最好也寫上這個問題的拓展方面,比如修辭手法及作用,作者的思想感情,對事物採取一些優美的修飾語等等。最好是多看多寫多想多記,相信你回做好的!

3. 四下語文古詩改寫作文怎麼寫

1. 用古詩寫作文,四年級

這是一個春天柔風細雨的日子。

「我」來到橋對面的野外觀賞春光。我先將有蓬的小船系在柳樹底下,我拄著用長老的的藜莖做成的拐杖從小橋走到對岸。

這里長著各種各樣的樹。先說說柳樹吧。

柳樹已抽出了新芽。一根根細長的葉子搭在岸上,垂在小河。

它散發著春的氣息。梅花又嫩又嬌。

它張開一朵朵如粉似玉的花苞,那玉粉色的花朵又香又甜,驚得我完全陶醉在這片花的海洋。再看看地上的小草,它已經經過這冬眠,從土地里探出濕露露,綠油油的小腦袋。

我真不忍心讓屐齒印留在青苔上。這時,春天杏花開時降的小雨沾濕了我的衣衫,輕柔的楊柳風吹到臉上我也不覺得冷了。

2. 關於根據古詩改寫的作文

李白的《贈汪倫》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贈別詩。

前兩句正面敘事,後兩句即物起興,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又情真。《語文課程標准》指出:習作教學要「激發學生展開想像和幻想,鼓勵寫想像中的事物。」

這首詩為學生想像的自由馳騁提供了依據。我們不妨指導學生把這首古詩改寫成現代文,學生根據古詩的內容動用自己的生活體驗,想像李白與汪倫依依惜別的場景,透過字里行間品味詩人的情感,學生寫出的習作定會別有情趣。

本次課外習作設計適用於小學5、6年級的學生。導寫過程:一、進入詩境,品味誦讀3、欣賞《贈汪倫》的配樂動畫,教師 *** 旁白關於這首詩的傳說。

二、設身處地,想像體驗1、「李白乘舟將欲行」(3)播放「飲酒賞月」的動畫,教師深情訴說:看到這些,李白心潮澎湃,思緒萬千,眼前又浮現出那一幕幕與汪倫相處的情景:飲酒——引導學生想像兩人的語言、動作、神態。教師相機介紹下面情況,以供學生展開想像:在李白的眼中,汪倫是個機智風趣、好學上進的年輕人,志趣相投、相見恨晚,兩人可稱忘年交;在汪倫的眼中,李白雖然詩名滿天下,卻從無狂妄自大之態,是一位風度翩翩、學識淵博的學者,又是一位和藹可親的長者。

賞月——李白對月亮極偏愛,寫了許多有關月的美妙詩句,如《靜夜思》、《古朗月行》、《峨眉山月歌》等。可引導學生將它們應用到這一情境中,汪倫吟誦這些詩句並表達自己的贊嘆之情。

遊玩、下棋、垂釣、吟詩、登山……2、「忽聞岸上踏歌聲」「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李白「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楊柳東門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

——王之渙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相見時難別亦難,送君千里,終有一別,李白上了船,船漸漸地遠去了,淚水迷糊了眼睛,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一首詩——師生齊聲吟誦《贈汪倫》。三、激發表達,改寫古詩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到桃花潭邊,一起經歷那情深意切的送別場景,難道我們還能無動於衷嗎?那就讓我們拿起筆,把這感人的一幕寫下來吧!5、學生改寫古詩,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四、展示作品,交流評析1、誰願意把自己寫的作文讀給大家聽?教師相機點評。2、欣賞了這個同學的作文,可以說說你最欣賞或最感動的地方,也可以說說你個人的看法或建議。

3、教師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跨越時空的界限,與古人對話,與詩人暢談,獲得的是語言的滋養、情感的熏陶、友情的珍愛。能用一句話來談談你這節課感受嗎?設計點評:我認為學生改寫古詩就是一個「言意轉換」的過程,我們試以本次習作設計為例加以闡述。

一、由「言」到「意」的轉換作為古詩的「言」如何轉化為學生心中的「意」?我認為,教師主要引導學生穿透「兩層」,即語表層與內蘊層。從操作層面來看,一是「對話」,讓學生動用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知識儲備,與詩人進行「對話」,用想像、聯想來充實古詩的「空白」,使古詩內蘊的「意」變得充實與完整。

二是「體悟」,學生在與詩人對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以自己的各種感官去「觸摸」、「品味」古詩,由於學生主體的深層介入和情感的投入,從「語表層」進入「內蘊層」,從而進入古詩的「意境」。在共識的基礎上共鳴,在共鳴的基礎是一起心跳。

這樣才將古詩賦予生動的靈性,而這就是學生心中的「意」。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首先引領學生「披文以入情」,通過欣賞、品味與誦讀,讓學生與詩人「對話」,從而明詩意、悟詩情。

接著教師引領學生「設身處地、想像體驗」,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誦詩讀書,與古人居;讀書誦詩,與古人謀」(孔子語),設身處地地與詩人對話、交流,通過想像體驗,讓學生進入「使我之心即入乎唐人之心,而又使唐人心,即為我之心」的境地,達到王國維的「以我觀物,物皆著入我之色彩」的境界。學生與詩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引發表情達意的心理沖動。

具體地說,就是在文本解讀活動中使學生與作者的心靈在對話情景中達到溝通與默契,攪動積淀在學生心底的生活積累,觸動他們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們產生寫作上的沖動,從而讓語言的激流宣洩出來。二、由「意」到「言」的轉換那麼,如何讓學生把內化於心中的「意」轉化為「言」呢?我認為,這里將經歷著兩個層面的過程:一是將內化於心中的「意」轉化為學生的「口頭語言」。

學生在口頭表達中,由於教師創設了一些情境,有了感興趣的話題,還可以藉助體態語,因此,學生表達起來比較容易。二是將「口頭語言」轉化為「書面語言」,也就是學生要以有形的文字把心中形成的「意」准確而又精細地表達出來。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把學生帶進「直抒胸臆,欲罷不能」的地帶,「情動而辭發」。葉聖陶說:「作文的自然順序應該是我認識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瀾沖擊著我,我有說話的願望,便想傾吐,於是文章就誕生了。」

此時,學生心中的「意」已經到了「呼之欲出」的境地,達到葉。

3. 把古詩改寫成文章怎麼改呀

改寫古詩,對古詩的思想內容,基本上不作改動,只改變古詩的形式,改成白話,改變結構,重新組織語言。

詩:

清平樂·村居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卧剝蓮蓬。

改寫文章:

午後,我懷著悠閑的心情慢慢地散步,無意間看到了一座又低又小的茅屋。茅屋後面有一棵棵蒼翠挺拔的竹子,一座座連綿起伏的山巒,透露出鄉村恬靜的氣息。茅屋旁有一條小溪,河水清澈透明,河裡的游魚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在陽光的照耀下,河面顯得波光粼粼。

一陣微風吹過,河面泛起了一圈圈漣漪。溪面上有幾朵美麗動人的荷花,有的完全盛開;有的含苞待放;還有的似放似沒放。白里透粉,粉里透紅,像一位位面帶輕紗的羞澀少女。小溪旁有一叢叢青翠欲滴的小草,長得十分茂盛,在小溪、荷花的襯托下,更顯得碧清可愛。

茅屋前有一對白發蒼蒼的老夫妻,他們剛剛喝了一些酒,從他們紅彤彤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略帶醉意,靠在一起,用吳地的方言一起親熱的交談,旁邊的二兒子還不時插上幾句嘴哩!

老夫妻的大兒子正在小溪的東邊,豆地里辛勤地鋤草,幹得多麼賣力呀!而二兒子也並沒有閑著,正在用竹草細心地編織著雞籠,十分專注。而尚未成年的小兒子呢,幹不了什麼事,只能趴在小溪邊一邊調皮地逗著游魚,一邊剝著蓮蓬吃,搖著小腳的樣子真令人喜愛!

多麼幸福的家庭啊!我深深地陶醉了,獃獃地站在哪兒,久久不願離去…

(3)語文現代古詩文怎麼寫擴展閱讀:

改寫方法:

1、改變文體:對原作的思想內容,基本上不作改動,大都只側重於改變原作的形式。例如:古詩改寫成詞,詩歌改成記敘文,記敘文改成說明文;小說改成劇本。

2、改變語體:文言改成白話;改變結構,順序改成倒敘,重新組織材料;

3、改變人稱:第一人稱改為第三人稱,第三人稱改為第一人稱。

4、改變句式:擴寫句子。縮寫句子等。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改寫

4. 把古詩改寫成作文的格式

美麗的西湖大部分環山,重重疊疊的青山把西湖擁在懷里,一座座亭榭樓閣雕梁畫棟,不計其數,西湖遊船上輕歌曼舞日夜不歇。整日在西湖遊山玩水,飲酒作樂,和煦的春風吹得這些遊人古詩《題臨安邸》改寫成作文

昏昏欲睡,怎麼還會記得丟失的北方領土,淪落的舊都!在他們眼裡,杭州就是汴州,沒什麼兩樣。 《題臨安邸》是南宋詩人林升創作的一首政治諷刺詩,該作品也是作者唯一的一首代表作。這首詩就是針對南宋苟且偷安的黑暗現實而作,它傾吐了郁結在廣大人民心頭的義憤,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

美麗的西湖大部分環山,重重疊疊的青山把西湖擁在懷里,一座座亭榭樓閣雕梁畫棟,不計其數,西湖遊船上輕歌曼舞日夜不歇。整日在西湖遊山玩水,飲酒作樂,和煦的春風吹得這些遊人昏昏欲睡,怎麼還會記得丟失的北方領土,淪落的舊都!在他們眼裡,杭州就是汴州,沒什麼兩樣。

這是一首寫在臨安城一家旅店牆壁上的詩,是一首政治諷刺詩。《題臨安邸》表現了當時的社會。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虜了徽宗、欽宗兩個皇帝,中原國土全被金人侵佔。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史稱南宋。南宋小朝廷並沒有接受北宋亡國的慘痛教訓而發憤圖強,當政者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殘酷迫害岳飛等愛國人士;政治上腐敗無能,達官顯貴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這首詩就是針對這種黑暗現實而作的,它傾吐了郁結在廣大人民心頭的義憤,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

5. 古詩 所見 改寫作文 400~500字

——改寫所見的作文1

夏日的黃昏,夕陽西下,天邊一縷縷餘光不再那麼刺眼,柔和的它們美麗動人。紅彤彤的太陽像小姑娘漲紅的臉。天邊一片片流雲五彩斑斕,火紅的、金黃的、銀灰的,酷似仙女的綢緞。一縷縷餘光灑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閃一閃的,像灑上了一層碎金。

田野里,放眼望去,綠油油的一片,稻穗兒樂彎了腰,一陣微風吹來,它們跳起了歡快的舞。田邊的鄉間小路上,小野花奼紫嫣紅,紅的、黃的、粉的……鮮艷無比。一棵棵大樹枝繁葉茂,可以擋住烈日的折磨。一條條小河彎彎曲曲的,河水清澈見底,一群群小魚活蹦亂跳,來回穿梭。炊煙裊裊,家家戶戶正在燒飯。

一陣清脆悅耳的歌聲傳來,原來是一個全身黑黝黝的,悠然自得的小牧童。他頭戴一頂草帽,身穿一件紅色的大衣,長著一雙機靈的大眼睛。他騎在牛背上,沾了泥土的小腳丫隨意地晃著。這頭老黃牛哞哞地叫著,彷彿在給小牧童伴奏呢!一陣蟬鳴傳入小牧童的耳朵,他的歌聲戛然而止,輕輕地拉了拉僵繩,老黃牛停了下來,小牧童用他機靈的眼睛四處搜索,突然一隻知了出現在他的視線里。小牧童驚喜地跳下牛背,准備去捉那隻知了。詩人袁枚見到了這一幕幕有趣的情景,回到家中,他提起筆來,寫下了這首流傳至今的古詩《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古詩所見改寫成作文2

這是一個夏日的傍晚,火紅的太陽已經躲到了群山的背後,彩霞染紅了天空,染紅了雲彩,漁夫們都搖著船,收工回家了。

這時,一陣清脆的歌聲從樹叢深處傳來,這歌聲是多麼嘹亮啊!只見一個牧童騎著一頭老黃牛走了過來。你瞧,他頭戴金黃的斗笠,一雙烏黑的大眼睛撲閃撲閃的,圓嘟嘟的小臉蛋兒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他斜坐在牛背上,一雙小腳丫歡快地晃動著,顯得那麼活潑可愛。老黃牛「哞哞」地叫著,似乎在贊美牧童的歌聲動聽呢!

牧童正唱到高興,一陣清脆的蟬鳴聲從附近的一棵柳樹上傳來。蟬聲打斷了牧童美妙嘹亮的歌聲,他停止唱歌,側耳仔細的聆聽著。

牧童想要捉蟬的慾望油然而生,他拍拍黃牛,又指指樹上的蟬,老黃牛心領神會,用慢慢的速度,輕輕的腳步,小心翼翼地向蟬靠近。

近了,近了,離蟬只有一步之遙。但蟬還沒有感受到危險的降臨,仍然「知了知了」地展示著自己美妙的歌喉。牧童慢慢地從牛背上站起來,雙手輕輕地向蟬靠近。說時遲,那時快,牧童雙手向前一合,蟬「吱」地一聲,成了牧童的囊中之物。

牧童「哧溜」一下跳下了牛背,將手露出一條細縫,笑著說:「哈哈哈,誰讓你跟我比試歌喉來著,現在遭殃了吧!」此時的蟬,怎麼會就這樣束手就擒,善罷甘休呢?它在牧童手中不停的叫喚著,掙扎著,但就算這樣,還是無濟於事。

牧童笑著,他縱身躍上牛背,踏上了回家的歸途。

6. 《牧童》古詩改寫成作文450字

綠草如茵的原野,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生機勃勃,翠 *** 流,彷彿是一條翠綠色的巨大地毯延至天際。

原野上,一頭老黃牛悠閑地品嘗著青翠的小草,小牧童在舞蝶的誘惑下在原野間忽而奔跑、忽而慢慢地小心挪動……

傍晚時分,活躍了一天的太陽,隨著一陣陣涼爽的晚風吹來,漸漸地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一隻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懸在原野與天的邊緣。興許是懸得太久的緣故,只見它慢慢地下沉,剛一挨到地面,又平穩地停住了。它似乎藉助了原野的支撐,再一次任性地在這張碩大無比的綠色床面上頑皮地蹦跳。那一望無際的原野被夕陽染得深綠深綠。眺望著原野上的夕陽,小牧童驚訝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間,那盞紅燈籠會被一隻巨手提走。小牧童瞪大雙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最後像只頑皮的小兔子,以一個輕快、敏捷的跳動,悄然無聲的鑽到了草叢里,向小牧童道了「再見」。

當晚風再次輕輕吹過,雲朵好像感覺到了晚霞的告終,天際邊,那略帶淡紅的雲也散了,他不情願的披上了黑色的紗衣,走掉了。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田野也寂靜了許多。

突然,伴隨著一聲輕快,悠閑的笛聲輕響,靜寂的原野頓時又活躍起來。緊接著,笛聲越來越響,越來越近。循著聲音望去,只見一頭老黃牛慢悠悠的走來,原來是小牧童收工了,只見他頭戴斗笠,披著蓑衣,側坐在牛背上樂此不疲地吹著笛子,逗弄著帶著少許涼意的晚風。原野上的小草彷彿聽懂了這笛聲似的,在隱隱約約的暮色里一起跳起了舞。笛聲穿過樹林,躍過原野,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村口,牧童白發蒼蒼的老爺爺,翹首遠望,正等著他相依為命的小孫子放牧歸來。一老一小的出現,給涼風吹拂的原野和小村增添了幾分暖意。

牧童和爺爺吃飽了飯,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但隱隱約約中還有幾絲月亮微弱的亮光。放了一天牛的牧童此時累極了,像一隻疲倦的小貓,依偎在柴堆上,連斗笠、蓑衣也沒脫下,抱著他心愛的竹笛,仰望著月亮,回憶著慈祥的母親,帶著美妙的遐想,在月亮的陪伴下進入了甜甜的夢鄉……

牧童(呂岩)

呂岩 字:【洞賓】

草鋪橫野①六七里,笛弄②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③卧月明。

注釋

①橫野:寬闊的原野

②弄:逗弄。

③蓑衣:棕或草編的外衣,用來遮風擋雨。

譯文

綠草如茵,廣闊的原野,一望無垠。笛聲在晚風中斷斷續續地傳來,悠揚悅耳,似乎在和晚風嬉戲。 牧童放牧歸來,在黃昏飽飯後。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地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休息了。

賞析

《牧童藝術作品圖片1(16張)牧童》一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我們看到了牧童生活的恬靜與閑適。透過詩,我們也看到了作者內心世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的嚮往: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晚風吹拂著野草,還沒見歸來的牧童,卻先聽見隨風傳來的牧童悠揚的愈來愈近的笛聲,笛聲時斷時續,隨風飄揚。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後了,他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表現了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詩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聲音,這生動的一幕,是由遠及近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的。

「鋪」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給人的那種平緩舒服的感覺表現出來了。

「弄」字,更寫出了一種情趣,把風中笛聲時斷時續悠揚飄逸和牧童吹笛嬉戲的意味傳達出來了。

在這里,六七里和三四聲不是指確定的數字而是為了突出原野的寬闊的鄉村傍晚的寂靜。

中心

表達了作者內心世界對遠離喧囂、安然自在的生活狀態的嚮往。

7. 關於古詩的作文怎麼寫

前幾天,老師開始教《將進酒》時,曾經問過一個問題:學習古典詩詞有甚麽好處呢我回家以後想了想,腦袋裡就蹦出了一個奇怪的念頭:我何時第一次接觸古典詩詞呢中學不是。小學也不是。幼稚園差不多吧!等家人一下班,我就馬上詢問他們,媽媽告訴我,應該是入讀幼稚園不久,外公便教我念唐詩。當天晚上,我細細回想那時的情況,記憶雖然模糊,但仍依稀記得當時我拿著一本外公以及媽媽的唐詩手抄本,他們耐心地逐字逐句教我。《新嫁娘》,《嫦娥》,《回鄉偶書》,《遊子吟》全都念得滾瓜爛熟。以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聽到媽媽念《木蘭辭》,覺得十分有趣,要求她教我,但教了很多遍,我老是記不牢,當她被我煩得不行的時候,我終於記住了,那時我才九歲,比同齡的學童早了好幾個寒暑就學懂了,我很高興。媽媽常說我背詩記得牢,最不好的是我只記得詩句,對作者,詩意全不理解。即使到了現在,我還是覺得作者的感情與詩詞的內容最難理解,果然就是三歲定八十。

從小就接觸詩詞,令我更透徹地明白它們的好處。它們就像一枝已經沾上顏色的畫筆,只等待著替我們上色,令我們再添上一層中國的濃厚文化氣色;它們有時又像一件華麗的衣服,當我們把它穿上,猶如披上一件富有中國悠久歷史的典雅外衣;它們更像一枝充滿油墨的鋼筆,每當寫文章時引用它們,就使人覺得我們的肚子里又多了一點墨水。這些所有源遠流長的詩,詞,曲都有著光輝燦爛的色彩,我們要努力學習,繼承這些瑰寶,使它們萬古長青。

4. 想學習寫詩詞,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詩歌這個文學殿堂,從來是敞開懷抱的。雖然現代詩詞拉低了進入的門檻,但是同樣有自身的特色。而且正因為現代詩的低門檻,我們才能大言不慚地說中學語文就是詩詞的基礎。

打好基礎——激活興趣——專心鑽研——寫好作品,這就是個良性循環。當然,並不是學理科的人就不能寫詩,基礎是一樣的,門檻也是一樣的,隨時歡迎任何人往裡面跨進。

不過幾乎可以百分百地說,中學語文成績不好,沒有打好中文基礎的人,就算到了後來,對詩詞的熱情比任何人都要高,他想寫好詩詞的難度也同樣比別人要高。

詩詞是文藝作品,在相同的文字基礎水平之上,就不是付出和回報對等的東西了,不能再以計算來衡量。

但是不好好學習,基礎沒打好,就連興趣和要求回報的機會都沒有了。

再總結一下,對大概念的「詩詞」來說,中學語文就是我們要學好的基礎。

至於古詩詞還是現代詩詞,那都是打好基礎的後話,變數太多——這也就是所謂的「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對於詩詞這個行當來說,語文老師就是領你們進門的師傅。

5. 現代版詩歌的格式是

詩歌

1.詩歌的特點

詩歌是通過有節奏、有韻律的語言,以強烈的感情和豐富的想像,高度地集中反映現實生活、抒發思想情感的一種文學體裁,抒情色彩、音韻之美、含蓄凝練即成為詩歌的三大基本特徵。詩歌有許多種類。從內容上分,主要有抒情詩和敘事詩,從形式上分,有格律詩、自由詩和民歌體等。

2.詩歌的分類

中國古代詩歌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叫古體詩(或「古風」),這個名稱始於唐代,唐人把當時新出現的格律詩稱為近體詩,而把產生於唐以前較少格律限制的詩稱為古體詩。後人沿襲唐人說法,把唐以前的樂府民歌、文人詩、以及唐以後文人仿照它的體式而寫的詩歌,統稱為「古體詩」。按照詩句的字數,有四言(如《詩經》)、五言(如「漢樂府」詩)、七言(如曹丕《燕歌行》)、雜言(如李白《蜀道難》)等。古體詩押韻較自由。另一類叫近體詩(或「今體詩」),是唐代出現的新詩體。

近體詩分兩種,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

3.詞

詞是由詩歌演變而來的體裁。詞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詞在形式上的特點是「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每首詞都有一個曲調名稱,叫「詞牌」。

詞的篇幅比較短小,最短的只有十幾個字。如《十六字令》,最長的不過240字,如《鶯啼序》。一般認為58個字以內為「小令」,59字至90字為「中調」,91字以上為「長調」。詞從結構上看多數是分段的,一段在音樂上叫「一闋」(或「一片」)。詞從片數來分有單調(不分片)、雙調(分兩片)、三疊(分三片,如《蘭陵王》)、四疊.

4.曲

曲是繼詩、詞而興起的一種古典詩歌體裁,盛行於元代以後。

曲有散曲和劇曲之分。散曲只供清唱吟詠之用,

劇曲進入戲劇,成為唱詞。曲有曲牌和宮調。曲牌是一支曲子的譜式,規定了曲子的句數、字數、平仄、押韻的格式,每一個曲牌都隸屬於一個宮調,每個宮調都有若干個曲牌。

散曲的體制又分為小令和套數兩種。小令的基本形式是單支曲,每支小令只有一個曲牌,一韻到底;套數(又名「套曲」)就是在同一宮調內,聯接許多曲牌成為一組曲,來歌詠一個內容,不僅可用於寫景抒情,也可以敘述一個故事片斷。如睢景臣的《般涉調.高祖還鄉

談談古代詩歌的分類

中國詩歌源遠流長,優秀作品極為豐富。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歌詞。古人所說的「詩言志,歌詠言」,就是指詩和歌的作用。今人所說的詩歌,主要是偏義指稱詩而言,而所說的詩詞,則是指詩和歌詞。

詩歌的種類多種多樣。

按內容分,有抒情詩、敘事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等;按結構形式分,有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快板詩;按時間分有新詩和舊詩;從其它角度還可分為:哲理詩、打油詩、諷刺詩、朗誦詩等。

所謂古代詩歌,就是指與新詩相對的舊詩,即「五·四」前中國社會的詩歌,也稱舊體詩。

古代詩歌除可按內容劃分外,還可按句式分為:四言詩、五言詩、六言詩、七言詩、雜言詩等;按體裁分為:楚辭體、樂府體、歌行體、格律體等;按聲律要求標准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唐代以前,寫詩不講究平仄、對仗,用韻自由,句式句數不拘,每句則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諸體(後世使用古體詩、七言者較多),唐人因而將這類詩歌稱為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絕句和律詩兩類,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例如,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的律詩,每首四聯八句,每句字數必須相同,可四韻或五韻,中

間兩聯必須對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詩定格基礎上加以鋪排延續到十句以上,則稱排律,除首末兩聯外,上下句都需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再如,絕句僅為四句兩聯,又稱絕詩、截句、斷句,平仄、押韻、對偶都有一定要求。

以格律嚴整計,格律詩中除律詩、絕句外,尚包括詞和曲,但近體詩只稱律詩絕句而不含詞曲,故嚴格地說,廣義的格律詩不能全等於近體詩。

與廣義相對的格律體裁相對的詩歌體裁,則有楚辭體、樂府體、歌行體等。

楚辭體,是戰國時期楚國屈原所創的一種詩歌形式,其特點是運用楚地方言、聲韻,具有濃厚的楚地色彩。東漢劉向編輯的《楚辭》,全書十七篇,以屈原作品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離騷》為代表作,後人因此又稱「楚辭體」為「騷體」。

樂府體,是指漢魏到唐五代樂府機關搜集保存而傳下來的可配樂的歌辭。

歌行體,是樂府詩的一種變體。漢、魏以後的樂府詩,題名為「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區別,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節、格律一般都比較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以後遂有「歌行」一體。到了唐代,初唐詩人寫樂府詩,除沿用漢魏六朝樂府舊題外,已有少數詩人另立新題,雖辭為樂府,已不限於聲律,故稱新樂府。此類詩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發展。如杜甫的《悲陳陶》、《哀江頭》、《兵車行》、《麗人行》等,白居易的許多作品,其形式採用樂府歌行體,大多三言、七言錯雜運用。

了解了古代詩歌的分類情況,當我們面對一首具體作品時,就很容易辨識其體裁類型了。譬如,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和白居易的《花非花》(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日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有人說是律詩(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參考書第一冊第222頁),但按律詩特點看,這二首詩無論如何,不能算作律詩。其實,陳詩題目已明示:這是一首歌行體詩;至於白詩,仔細分析,則應是一首三言、七言錯雜運用的新樂府詩。

6. 如何用古詩文寫現代詩

遠赴人間驚來鴻宴,一睹人間源盛世顏。

從遙遠的地方來到人間這個美麗的地方美好地生活著,(順便)還可以看看人間盛世是什麼樣子的。

解析:

1、「遠赴人間驚鴻宴,一睹人間盛世顏」並不是古詩,而是雜談游記之類的句子。

2、遠赴可以譯作從遙遠的地方來;驚鴻宴本義指驚飛的鴻雁,但在這里指美麗、美好的人間生活,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驚鴻宴比喻美好的人間生活;睹可以譯作看、看看、觀看等等;盛世顏指人間盛世的樣子。

現實意義:

1、我要努力變優秀去看看這美麗的世界,想愛誰就去愛,想追誰就去追,想到了就去做,拚命努力,拚命享受。指歷經一番磨難的人,已經無所畏懼。

2、我抵達這人世間滿足驚鴻一瞥,再看一看大好山河(絕世容顏)。驚鴻本就是極美的詞,短暫,至於盛世顏,我感覺有幾種解釋:大好山河,絕世美人,繁榮人間。

7. 詩詞的書寫格式

詩詞的書寫格式為:

五言絕句

⑴平起首句起韻型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韻型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⑶仄起首句起韻型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韻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絕句

⑴平起首句起韻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韻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⑶仄起首句起韻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韻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律詩

⑴平起首句起韻型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韻型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⑶仄起首句起韻型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韻型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詩

⑴平起首句起韻型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⑵平起首句不起韻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⑶仄起首句起韻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⑷仄起首句不起韻型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7)語文現代古詩文怎麼寫擴展閱讀:

古音和今音的對照,大概是這樣分的:今音的第一第二聲約等於古音的平聲,今音的第三第四聲,約等於古音的仄聲。

具體來講講四聲。四聲,這里指的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我們要知道四聲,必須先知道聲調是怎樣構成的。所以這里先從聲調談起。

聲調,這是漢語(以及某些其它語言)的特點。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而高低、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話的聲調來說,共月四個聲調:陰平聲是一個高平調(不升不降叫平);陽平聲是一個中升調(不高不低叫中);上聲是一個低升調(有時是低平調);去聲是一個高降調。

8. 現代詩如何寫

我找了一篇文章,你看看:

現代詩歌是指「五四運動」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詩歌。中國近現代詩歌的主體新詩﹐誕生於「五四」新文化運動。它是適應時代的要求﹐以接近群眾的白話語言反映現實生活﹐表現科學民主的革命內容﹐以打破舊體詩格律形式束縛為主要標志的新體詩。「現代詩」名稱,開始使用於1953年—紀弦創立「現代詩社」時確立。
從胡適的《鴿子》開始,現代詩的創作至今已接近一百年,在這一百年間,中國新詩經歷了突飛猛進的繁榮,尤其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新詩的流派繁多,如過江之鯽,不可勝數。現代詩的興起,導致了文言詩逐漸淡出了中國文學創作的舞台,並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形成了第一個現代詩創作的高潮。但由於現代詩這一文體出現伊始,並沒有一個系統的創作理論體系,對於其的審美標准也各不相同,導致許多新詩的創作走向泛濫和隨意,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和損害了新詩這一文體的形象。為此,聞一多在《詩的格律》中就當時新詩創作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新詩的「三美」主張。即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詞藻),並且還有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這一主張在一定程度上為新詩的規范和嚴謹提供了依據。
之後雖然出現了許多其他的主張,如左聯提出的「革命詩歌」、抗戰時的「國防詩歌」、延安文藝座談會提出並在之後逐漸衍化形成的「新民歌運動」等。但是真正為大眾所接受,並在藝術的層面形成共識的還是聞一多的「三美」主張。
伴隨著時代的進步,外來思潮的影響,以及新時期詩人的摸索,從聞一多的「三美」主張上,又逐漸延伸出了更多更豐富的認知。一些主張被弱化,如建築美,另一些主張則被強調,如繪畫美。而還有一些流派,針對「三美」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詩歌理念,由於這里探討的是一些基本的內容,故而不做贅言。
一、音樂美——詩歌語言的節奏
聞一多提出的音樂美,在當時是針對新詩的韻律問題提出的。在當時,由於對文言文學過於左傾的抵觸和顛覆,以至於一概與文言文學有重合的內容都被盡量的迴避,如韻腳就被許多的詩歌創作者所忽略。20年代,冰心根據日本緋句而創立的冰心體,在帶動小詩風潮的同時,更加把詩歌的音樂感這一問題丟進了歷史的灰塵堆里。當時的詩歌,如最初劉半農沈尹默的詩、如郭沫若的《女神》、如湖畔詩社汪靜之的《蕙的風》等,皆不在意詩歌的韻律。一方面固然是考慮新文學運動提出的顛覆文言文學,另一方面也因為新文學在創造社、文研會等領導下,倡導人文的回歸,詩人們要求打碎一切的枷鎖,尤其是限制其創作的格律的限制。
在這里我們要順便提一下,正如萍姐上期所說,文言詩對於格律的要求很嚴,幾近苛刻,對於新生的白話文學而言,如果要求其平仄對仗,嚴格按照平水韻,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新詩創作的初期,詩人們多以破壞格律為榮。到了二三十年代,經過了十年創作熱潮的新詩越發隨意,幾乎是隨便說上兩句話,就能冠以詩歌的名義。在這種情況下,聞一多提出了「三美」中的音樂美,並以新月社的詩歌創作,嚴格按照其執行。如他的《死水》,每節皆隔行押韻,節節換韻。與當時的詩歌創作情況相比較,可以說是非常的嚴謹。
到了今天,尤其是經過了文革之後的詩歌創作熱潮,現代詩的創作對於韻腳已經不做要求,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又要回歸到20年代那樣幾乎混亂而隨意的詩歌創作狀態。相反,我們更應該學習「音樂美」的理論,並在另一個方面將之體現出來,這就是詩歌語言的節奏感。換句話說,就是詩歌語言內部的旋律,也即語脈。
我們看文革後的現代詩佳作,甚至看之前二三十年代現代詩的佳作,即使是在最為混亂的創作時期,優秀的作品依舊是節奏感相當強的作品。如胡適的《鴿子》:
好一片晚秋天氣
有一隻鴿子
在空中游戲
看他們三三兩兩
回環來往
夷猶如意——
忽地里
翻身映日
白羽襯青天
十分鮮麗
這是中國新詩史上最早的一首詩歌。我們自己朗誦一遍,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來在這首詩中,有一跟很鮮明的語脈線索,不管是從情緒的抒發上,還是在語法結構上,我們可以看出,始終都有二字或四字一落的節奏,經過劃分,我們可以看得更清晰:
好一片|晚秋天氣
有|一隻|鴿子
在|空中|游戲
看|他們|三三兩兩
|回環來往|
|夷猶如意|——
忽地里
|翻身映日|
白羽襯青天
|十分鮮麗|
在這里可以看出,從第一行開始,就形成了佔全詩主題的四字一頓的節奏。我們知道,四字一頓相對於閱讀來說,是最容易接受的節奏。如千字文的四字一頓、如駢文的四六句式,又如許多詞牌中,也會採用四字一頓的節奏,這都是為了在便於閱讀的同時便於朗誦。就如這首《鴿子》,相信現在就有很多朋友能夠背出來了。如果全詩的節奏不一,或者變化很大、沒有一個固定而有跡可循的規律,那麼這首詩在語脈上就會顯得破碎,在閱讀的過程中,作者的意圖、情緒的抒發也不容易體現出來。
要培養優秀的節奏感,語感很重要,這個可以從平日的閱讀中訓練出來,大家可以多讀多看,結合作者在語言中賦予的情感。從古詩文開始,然後擴展到經典的現代詩歌。詩朗誦是一個很不錯的練習方法。詩歌是最難的,也是最精華的文體,如果詩歌能寫的很棒,那麼其他的文體自然也不會差到哪去。
至於我們在寫作中如何做到節奏感,我想如果刻意的在字數或者語法上進行要求,那樣不但會中斷詩意,也會顯得很呆板。就我的經驗,在創作的時候,要把自己的感情完完全全地融入語言當中去,倘若你擁有之前提到的語感,在寫作的同時,你的感情會浮上來,覆蓋在語言的表面,指引大家尋找到語言內部的節奏。
好的詩歌,並不僅僅停留在語言表面,並不是說有華麗的辭藻和嚴整的韻律就是一首好詩。創作一首詩歌,就好像女媧造人,把泥人捏的再怎麼栩栩如生,也是一隻泥人,要想脫胎換骨成為人,需要賦予靈魂。而我們賦予詩歌的靈魂,就是我們創作時的情感,這情感不是很玄的東西,而是有形有質的,依附在詩歌語言的節奏感上,伴隨著語脈流淌出來,感染讀者。能讓人感動的,就是好詩。而感動人,就靠這語感。
二、繪畫美——詩歌的意象和語言
聞一多提出繪畫美,是針對當時某些詩歌語言粗糙鄙陋,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口水詩、垃*圾詩或下半身詩歌。詩歌是最精煉、最精華的文體,這一點我們都知道。詩歌的語言,自然要求也更高。不能冗贅是一點,煉詞煉句也是一點。那麼如何把我們筆下的語言變成詩歌的語言呢?
意象的使用
我們知道,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即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
意象的運用,講究不求形似,而求神似。即不求客觀、外形的逼真准確,而求內在神韻的暗合的默契。當然,這一切最好在公眾思維能接受的范圍內;或者說,除非是情緒的需要,盡量避免一些嘩眾取寵的意象,比如說下半身詩歌和垃*圾派。這里不深究。
如聞一多的《口供》:
"我不騙你,我不是什麼詩人,
縱然我愛的是白石的堅貞,
青松和大海,鴉背馱著夕陽,
黃昏里織滿了蝙蝠的翅膀。
你知道我愛英雄,還愛高山。
我愛一幅國旗在風中招展。
自從鵝黃到古銅色的菊花。
記著我的糧食是一壺苦茶!

可是還有一個我,你怕不怕?—
蒼蠅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
我們把文中加點的幾組意象串聯起來,可以看出後面的「蒼蠅」「垃*圾桶」和前面的幾組意象是不和諧的,再聯系題目,不難體味出作者在表白心理、自我解剖的復雜的愛國情感。
意象的運用在某些流派中還會走向兩個極端,即沒有意象或者晦澀艱辛的元素化寫作,沒有意象的詩歌,如梨花體的部分,這不在我們的討論范圍。而元素化寫作的詩歌,一般出現在長詩中,比如說海子的太陽七部書。其實元素化寫作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作者完全附庸風雅,亂寫一氣,有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表達什麼,還有一種,就如海子一樣,擁有自己完整的、清晰地世界觀體系,並且意象元素有明確的、固定的指示。這樣的詩人,對於自己的作品往往會有注釋,或者有了解改詩人的人員進行解讀。比如說艾略特的《荒原》,詩人本身就加了許多註解;又比如海子的《詩學:一份提綱》,以他的《太陽·土地篇》為例,進行了詳細的注釋。我們在詩歌創作中,目前還不需要刻意去達到這樣的程度,因為功力的問題,很容易就畫虎不成反類犬。我們在創作中,應該注意的是,先從選擇意象做起,盡量選用合適的、准確地、擁有美感的意象,避免嘩眾取寵。越是日常的,就越能感動人心。這里說的很簡單,但是需要各位在日常的創作中,努力將之付諸實踐。
語言的組織
我們知道,詩歌是最精煉的一種文體,講究用最短的篇幅表達最深刻的情感或思想。許多詩人能夠把詩歌的語言藝術發揮到極致,短短幾個字就能給出無限的思維空間。我們作為詩歌的初學者,不要求能夠達到超過語言篇幅的內涵,但至少浪費在文本表面的空間應該減少。
具體怎麼做呢?我們從語法的角度來看。
一首優秀的詩,至少應該做到每個字都不可刪減。詩歌有限的篇幅決定了每個字都有出現在它現在位置上的理由,而沒有理由的字詞絕對不能保留。
體現在語法上。首先,除非是蘊含深意,盡量避免使用連接詞,如:因為、所以、於是、後來、故而……之類。詩歌是跳躍的,如果你跳躍不起來,就刪去所有的連接詞,那麼就可以飛起來了。
其次,可要可不要的詞句一律不要。詩歌不同於其它文體(當然,其它文體也是這個原則),對於篇幅和字句的錘煉要求很高,沒有存在意義,或者可以被更短的詞句所替代的句子就是累贅,只能夠分散讀者的注意力,淡化感情的抒發。如果不知道詩歌的語言需要精簡和凝練到什麼程度的話,可以看看北島的《太陽城札記》。當然,對於初學者,不會要求那麼嚴格,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下筆就是很大的進步,足夠區分日誌心情和詩歌的界限。
當然,也有一些詩人慣用長句,行數也很多,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那些優秀的詩歌大部分雖然很長,但是可以刪改的部分卻很少,一方面是因為這些長句在推動感情的發展上與語脈相契合,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些長句在成分的安排上很合理。
再次,少用人稱詞、少用副詞;多使用名詞和形容詞。其實這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我們看到,一首好詩,尤其是80年代之後的好詩,很少會長篇累牘地出現「你我他」這些人稱詞,也很少用很、非常、特別、極其這一類的副詞。如詩人南岩告訴我的,「我愛你」和「我非常愛你」,哪一個更能打動人心,就不須贅言了。
至於多用名詞和形容詞,是說用客觀的手法表述出這首詩想給讀者傳達的畫面或場景。客觀不是說不帶入感情,相反,在這個場景或畫面在腦中出現前,創作者的感情就應該先行融入其中,並在感情的參與下,在腦海里形成最初的印象。在表述的過程中,不是企圖通過文本動人,而是通過畫面感,情節感,節奏感動人,通篇無情,卻能動人,這是很高的理想。可能我這樣說比較籠統和抽象,我們看看聶魯達的《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中的第七首:
俯視著黃昏,我把悲傷的網
撒向你海洋般的眼睛。

那裡,在最高的篝火上燃燒、蔓延著
我的孤獨,它像溺水者那樣揮動著臂膀。

我朝著你那出神的眼睛送去紅色的信號
像海水拍擊著有燈塔的海岸。
你一味沉默不語,我那遠方的心上人兒。
從你的目光里時時顯出驚惶的海岸。
俯視著黃昏,我把悲傷的網
撒向撼動你海洋般的雙眼。
群群夜鳥啄食著第一批星星
它們的閃爍如同我愛你的那顆心。

夜神騎上他的黑駿馬賓士
在原野上播撒藍花穗。
看這首詩,我們很容易就被其中豐富的色彩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所折服,而文字內部的孤獨、悲傷和狂熱的愛戀也隨著場景的行進流淌出來,感染我們。
分析這首詩的語言,我們看到,通篇出現明確情緒的只有「悲傷的網」和「我的孤獨」,且在這里是作為名詞而存在,作用是奠定全詩的基調,為感情的發散給出一個方向。全詩沒有一個副詞,唯一的副詞成分的詞句是第二節第二行的「像溺水者那樣」,在這里我們看到,即使是作為副詞使用,也是一個很形象的副詞,與表程度的「很、非常」,或者我們可能會使用的「孤獨地、無助地」相比,「像溺水者那樣」不但生動的刻畫出了我的無助和絕望,也遠比「孤獨地、無助地」更有代入感和感染力。
聶魯達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外國詩人。外國詩歌由於翻譯的問題,我們往往只能吸收其結構、哲理等方面的營養,而聶魯達的詩即使是經過了翻譯的淘洗,仍然能夠有如此致命的吸引力,這和他的畫面感和色彩感是分不開的。在把場景意象傳達給讀者之前,這意象就已經經過了作者本身情緒的加工和感染,從而拜託了對文本的依賴性。質朴的語言可以翻譯之,華麗的語言亦可以翻譯之,都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聶魯達的詩告訴我們,詩歌原來也可以是全人類的共同語言。
最後,也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一點,根據詩歌的情緒主線選擇詞語。這么說可能有些空洞,具體而言就是,如果到了最後一句,詩歌的情緒是爆破式的,即最後即高潮。這樣的詩歌需要短促的仄音,斬釘截鐵的力度作結;而如果詩歌的情緒是逐漸推進,到達高潮後冷卻下來,比如說多節、排比的抒情詩,這樣的詩歌則最好用連綿的平聲作結,力度要求輕柔,好達成餘音不絕的效果。當然,不是說必須要這樣,只是舉一個例子,在煉詞的過程中,語音的因素也應該考慮進去,當然,前提是不要刻意地追求語言,那樣會讓詩歌顯得做作。這個小技巧是我用了很長時間才領悟出來的,也許不適合所有的人,可是利用詞句的語音效果來推進詩歌的進程,這一點確是很有效果,卻很容易被忽視的。
三、建築美——詩歌的分行技巧及其他
聞一多最初提出「建築美」的主張,是提倡每節固定行數,每行固定字數,隔行押韻或者每節頭兩句和最後一句押韻這樣的新格律詩。新格律詩出現後,被徐志摩和聞一多發揚光大,又有馮至的十四行詩,接過了格律詩的大旗,但最終還是向自由體妥協了。即使是同為新月社干將的徐志摩,在之後的創作中,也很少遵循新格律詩的體例。我們在這里講的「建築美」,當然也不是當初聞一多所提倡的「建築美」,而是細化為詩歌的分行問題。
在攻訐現代詩的人群中,有一個觀點最為扎眼,即認為現代詩就是把一段話隨便分行,讓人看不懂。說這話的人很明顯沒有認真的去接觸和深入研究過現代詩。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現代詩的分行都是很有講究的,更何況現代詩語言的精煉性更不是隨便說一句話就能說出來的。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現代詩分行的一些基本講究:
按思維邏輯分行
這是最簡單,也最常見的分行方式,一行詩就是一個思維邏輯的進行過程,下一行詩和上一行詩間有明顯的邏輯界限。這在初學者中最為常見,在20世紀之前的外國詩人中也很常見。如雪萊的《秋:葬歌》:
1
太陽失去了溫暖,風凄苦地哀號,
枯樹在嘆息,蒼白的花兒死了,
一年將竭,
躺在她臨死的床上——大地,被枯葉
紛紛圍繞。
來吧,出來吧,季節,
從十一月到五月,
穿上悲哀的服裝
給冰冷的一年送喪,
再象飄忽的幽靈守著她的墓場。
2
凄雨在飄飛,冷縮的幼蟲在蠕動,
都為臨死的一年:河水充盈,而雷聲
不斷哀號;
快樂的燕子飛去了,蜥蜴也回到
它們的洞中;
來吧,出來吧,季節,
讓明媚的姊妹奏樂;
披上白、黑和黯灰,
把僵死的一年跟隨,
為了使墓地青綠,再灑下滴滴的淚。
因為比較常見,在這里不做深入。
按語脈進行分行
這在詩歌創作中,屬於高一些的技巧。我們在前面提到的語脈問題,並不僅僅是通過詞彙的語法節奏來完成的,也需要通過分行來達成。比如詩句之間的字數懸殊太大,或者內容太多,情感的密度分布不均,可以通過分行來將一行切成兩行。這樣的分行對於語感和語言的把握要求比較高,切分的好,會渾然天成不留痕跡,切分的不好,會讓整首詩變得破碎,字句拗口。必要的時候,在切分之後,還需要加以潤滑和引導。比如說戈麥的《大風》:
晴日降下黑雨,大雨降下宿命
軍團的雲,楓葉的雲,一座高樓危然高聳
原野上羊群盤捲成一個漩渦
地上的風,天上的風,一個大氅在山上哀號
在雲渦中抖動的是一顆發綠的心
在一朵黑雲上張望的是一個靈魂的空殼
大風橫過秋日的曠野,只露胸圍
一團烏雲,在那生長陽光的地方
一個人滿身秋天的肅殺,佇立在河上
神經的人,落魄的人,不食煙火的人
他在心中遇見黑夜,遇見時間
遇見蛛網上咯血的鹿,遇見一個寬廣的胸懷
一個人佇立在風中,他的心中裂為兩瓣
裂為兩半,一半在河岸,另一半在河岸
曠世的風像一場黑夜中降臨的大雪,他在心中
看見一個人在大雪中,從另一個身上盤過
哦,上帝的中山裝,從你那四隻口袋裡
風像四隻黑色的豹子閃電一樣飛出
啃食玉米的房屋,啃食庄園豐盛的雪骨
劫掠著樹木,劫掠著大地的牙齒,劫掠著採石場
兩個黑夜結伴而來,一個騎著一個
一個大雪中昏聵的癱子在空中撕扯著天空的胃
那裡存積著胃,存積著栗子和火,盔甲之下
一顆最大的頭顱,它已登上瘋狂的頂峰
這首詩在語言技巧上的重視比較多,我們看:
他在心中遇見黑夜,遇見時間
遇見蛛網上咯血的鹿,遇見一個寬廣的胸懷
一個人佇立在風中,他的心中裂為兩瓣
裂為兩半,一半在河岸,另一半在河岸
曠世的風像一場黑夜中降臨的大雪,他在心中
看見一個人在大雪中,從另一個身上盤過
在這里,可以沒有第四行開頭的「裂為兩半」,但是如果那樣的話,分行間的過渡就顯得平庸,在這里加入一個「裂為兩半」一方面造成第四行的字數與上大致均等,在閱讀中,第四行的語脈就呈現出一個舒緩、沉重、而蒼涼的氛圍;另一方面,在閱讀的過程中,視線在此停留的時間加長,兩次的吟唱強調了這個「裂為兩半」,把這首詩荒涼、孤獨、矛盾的心態從細部給出了宏觀的感受。
又比如西川的《在哈爾蓋仰望星空》:
有一種神秘你無法駕馭
你只能充當旁觀者的角色
聽憑那神秘的力量
從遙遠的地方發出信號
射出光來,穿透你的心
像今夜,在哈爾蓋
在這個遠離城市的荒涼的
地方,在這青藏高原上的
一個蠶豆般大小的火車站旁
我抬起頭來眺望星空
這對河漢無聲,鳥翼稀薄
青草向群星瘋狂地生長.
馬群忘記了飛翔
風吹著空曠的夜也吹著我
風吹著未來也吹著過去
我成為某個人,某間
點著油燈的陋室
而這陋室冰涼的屋頂
被群星的億萬只腳踩成祭壇
我像一個領取聖餐的孩子
放大了膽子,但屏住呼吸
在這首詩里,第三四行、第七八九行、第十六十七行也是一樣的,通過語脈來斷行,但是這里還是用到了一個模糊化的互文技巧,比如說第七行和第八行的斷行,把「地方」放在第八行之前,一方面是為了強調上下兩行對於這個「地方」的修飾。另一方面,也是利用古詩中互文的技巧,告訴讀者,這「地方」遠離城市、在青藏高原上,在一個蠶豆般大小的火車站旁。同樣的,第十六、十七行的斷行,一方面是每行字數的考慮,另一方面,「點著油燈的陋室」單獨一行,也是強調和連接,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這樣的詩歌邏輯:我=陋室-被群星踩成的祭壇-像一個領取聖餐的孩子,緊張、虔誠但興奮。而這,也是本首詩歌的重點。
按哲思進行分行
這樣的技巧,多出現在哲理詩中,通常表現為把一個整體的意象拆分開,通過對文本的割裂,造成巨大的想像空間和哲理思考,從而形成巨大的張力。這樣的詩比較難寫,寫出來也比較難被接受,尤其是當選擇的意象比較生僻時。不推薦初學者嘗試,因為有取巧的嫌疑。
如非馬的短詩《鳥籠》:
打開
鳥籠


讓鳥飛


把自由
還給


這首詩乍一看肯定有很多人會說,這也算是詩嗎。可是我們仔細地看看就會發現,這樣的分行很有講究。以單純的動作或語素成行,每一行的內容都是簡單、純凈的。這與其他很多詩歌詩意模稜兩可,賦予意象或語言多重理解可能性的美學追求形成鮮明對比。當然,不是說後者不好,後者中也有優秀的作品,如北島的《走吧》。但是對於哲理詩這一范疇而言,非馬這樣的詩無疑更能調動讀者進行文本接收過程的第二次創作。
我們看:
讓鳥飛

這里,飛和走,分開兩段,那麼就完全不是我們所說的一個「飛走」所能包含的內容。「飛」可以是動詞,也可以做狀語;「走」可以是動詞,也能夠做狀語,甚至因為另起了一行,所以「走」的主語就擁有了多重可能性,可以是鳥,也可以是自己,也可是兩者兼具。
把自由
還給


這個被還給自由的對象也可以是鳥,也可以是籠,也可以兩者皆是。這樣的可能性,才是全詩的主題。當然,這只是一個粗略的解讀,這首詩如果深究的話會有無限的可能。非馬在老年時曾經兩次回顧這首詩,第一次改成了「把自由/還給/天/空」第二次改成了「鳥籠也是天空」,當然這是題外話。

9. 現代詩怎麼寫

寫作思路及要點:以現代愛情詩為例,就是把自己心裡想的寫出來就行,不需要一定的格式,可以象徵也可以直抒。

正文:題目:只為你

我的心是一座寂寞的城

只為你敞開一道進出的門

不知你是否願意讓我來疼

讓愛之火花在你我之間相碰

雖然我無錢無權無身份

要知道我對你用情多誠懇

你問我到底愛你有多深

我仰望星空指月來作證

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定論

星有幾顆發有幾根豈能問?

世人笑我太痴太傻太愚笨

是不是情迷雙眼頭發昏

明知道這樣的愛情沒可能

何苦為你痴心一片的等

10. 古詩的正確書寫格式是什麼

第一種:先寫正文,標題及出處寫在落款處
一般不標點(也可以標點),可分段,也可以不分段,詩文作者、標題等寫在落款處。
上下兩闕分兩段,自然書寫,參差錯落,沒有可以的安排。最後三行小字落款,顯得
第二種:先寫標題出處,後寫正文再落款
一般採用分段書寫,可以有層次感。
按照順序書寫,先寫詞牌名,然後題記,再寫正文,最後落款。這種寫法適合寫斗方和小品,比較現代感。
第三種:採用題簽形式,將標題出處等寫在題簽上
這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書寫格式,帶有裝飾效果,題簽多為古色古香的色宣,題簽的字可以採用與正文不同的字體,多為古樸的篆書、隸書、漢簡等。典型的如下圖:
掌握了以上三種最為重要的格式以後,可以靈活應用,比如說也可以把這種格式用到斗方、扇面、條幅、橫幅上去,萬變不離其宗。

閱讀全文

與語文現代古詩文怎麼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3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