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語文課該怎樣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如何在語文課上實施傳統文化教育?徐梓教授是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歷史與文化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教育、傳統文化教育,主編《歷史》《傳統文化》《國學》教材等。在《語文學習》雜志特約作者李節對他的訪談中,徐梓主張在基礎教育階段開設專門的傳統文化課程,而在組織教學時,應該最大限度地遵循教育學的基本規律,比如一定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近日重讀張志公先生的《傳統語文教育教材論——暨蒙學書目和書影》。張先生在書中導言中寫道:語文教育的效果不理想,一個非常重要之點,即沒有足夠重視傳統、沒有正確地對待傳統。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在中小學「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在課程建設和課程標准修訂中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在中考、高考升學考試中的比重」。
從古至今,語言文字是割不斷的文化血脈。傳統文化與語文學習的關系最為密切。用滲透的方式在語文課程中增加傳統文化的比重,會不會成為繼承語文教育傳統、改革語文教學內容的契機呢?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需要面對的傳統最悠久、最豐厚。除了語言文化這個根,還有幾千年教育留下的傳統和經驗。
我理解張志公先生說那番話的意思是,語文教育必須要解決好傳統與現代的關系。語文獨立設科,一般從1904年清廷頒布《奏定學堂章程》算起,而教材中語體文取代文言文佔主要比重則要遲至1923年《新學制課程標准綱要》刊布以後。在語文教育中談傳統,要面對幾千年的歷史,內涵豐富,話題眾多。一篇訪談,自然不能網羅所有問題。
徐梓教授研究傳統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多年,參與了指導綱要的制訂。在這次對話中,我向徐老師請教的很多問題是至今沒有解決好的老問題。囿於篇幅,有些問題也只能表達觀點、開啟思路,歡迎方家一起討論。
Q=李節
A=徐梓
Q:教育部指導綱要里所說的「傳統文化」
與我們一般所說的「國學」和「讀經」有什麼不同?
A:現在,我們最常用的是三個層次的概念,一是傳統文化,二是國學,三是讀經。在我看來,傳統文化包括經典文本、文化知識和技能技藝三個方面內容,這是一個最寬泛的概念,所指最廣,領導人講話和我國政府發布的文件,往往用的是這個概念,也最為恰當。
很多人認為「國學」的名頭更響,影響更大,寧願使用這個概念。實際上,它更多的只是和傳統文化中的經典文本所指近似,也可以說,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至於讀經的「經」,一般特指儒家經典,或少量其他經典,這樣說來,它又是國學或傳統文化經典文本中的一部分內容。
Q:根據指導綱要的精神,傳統文化教育主要以在各學科滲透的方式進行。我就想到一個問題,過去看到一些書里有不少大學者感慨自己古文念得少,國學功底不夠,建議年輕人多讀古文。要學好經典文本卻不專門開設課程,對改善一代人的傳統文化素養能起多大作用?是否還是隔靴搔癢?
A:我很贊同這一觀點,所以,我主張在基礎教育階段開設專門的傳統文化課程。只有這樣,才能基於課程和教學的系統性,對傳統文化的內容進行整體擘畫,全局組織,以確保傳統文化教育目的的實現。
而這樣的目的,不可能通過其他學科偶爾地「體現」,或者零星地「滲透」就能完成。所以,傳統文化教育應該成為所有學生的「正餐」,而不是個別地區、個別學校、部分學生的「點心」。
經典是一個民族的根基所在、魂魄所系,它承載著這個民族的文化基因,維系著這個民族的歷史傳統。它顯然是最有價值的知識,是學校應該教學的內容。在基礎教育階段實施傳統文化教育,包括經典在內的古代典籍,顯然是應該優先考慮的內容。
Q:在目前的社會背景和教育制度下,優先考慮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似乎為改革語文教材帶來新的可能性,比如增加古文的比重,對此您有什麼建議?
A:在現行的課程體系下,在語文課中增加古文的比重,不失為最為可行的做法。
入選語文教材中的古文,首先自然應該是那些歷經千錘百煉、世所公認、最能體現祖國語言美的經典名篇。要避免那種什麼都照顧一點但什麼都不突出的面面俱到,不要有太多附加的功能,要以語言的優雅、精緻為最高原則。
此外,也要尊重學生的認知水平,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在經典的學習上,我認為在小學階段,以學習唐詩、宋詞、元曲以及古代蒙書如《聲律啟蒙》《幼學瓊林》《千字文》之類為主;初中階段,可以選學「四書」和百家諸子;到高中階段,再選讀「五經」和歷代文集。
Q:在教學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A:在組織教學時,我認為應該最大限度地遵循教育學的基本規律,比如一定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古人讀書特別注意循序漸進。
《三字經》中就有「小學終,至四書」「《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這樣的說法。清朝初年的施璜曾說,「五經」以「四書」為階梯,「四書」以《近思錄》為階梯,《近思錄》以「小學」為階梯。沒有精熟「小學」,就不可以讀《近思錄》;沒有精熟《近思錄》,就不可以讀「四書」;沒有精熟「四書」,就不可以讀「五經」。
在現代,學習的條件和內容都和傳統社會有了很大的不同,我們的教學,沒有必要再按照《三字經》和施璜所說的順序進行。但是循序漸進的原則,在任何教育中都是有效的。我們應當保持耐心,等待蛹繭化蝶的那一刻,不宜過早讓年紀尚小的學生單純背誦狹義的儒家經典,不要對童年過早、過度地開發。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兒童「樂嬉遊而憚拘檢」的特點,注意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保護兒童的學習積極性,以游戲來代替督責。
Q:傳統文化教育、加大古文在教材中的比重與語文學習三者是什麼關系?
A:傳統文化教育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恰好是跟語文教育相關的,這就是要掌握優雅、精緻的祖國語言。這也是學習語文的主要目標。
一句話怎樣才叫精彩?我認為是語言的優雅和精緻,表述有個性、有節奏、有氣勢,氣韻生動。在我看來,好文章就是把優雅精緻的祖國語言,鑲嵌到獨特的、有節奏的句子當中。要做到這樣,就要到古文中去感受、體味和把玩。
我自己讀古文的經歷,也可以印證這個觀點。我在中小學的時候,因為正值「文革」,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後來到華中師范大學,跟隨中國歷史文獻學會會長張舜徽先生讀碩士。張先生要求我們最多的就是要把文章寫好。要寫好文章,就要多花時間背誦古文,而且是長篇古文。
他常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認為背誦賈誼的《治安策》、司馬遷的《報任安書》、王安石的《上神宗皇帝萬言書》等長篇古文可以養氣,可以感受到漢語的氣勢和氣韻;背多了,就可以駕輕就熟地駕馭漢語,寫一手漂亮的好文章。
碩士階段,我聽從老師的告誡,每天早上,別人在背外語的時候,我就背《古文觀止》《六朝文絜》《論語》和《孟子》。誦讀的時間長了,受益極大。以前寫文章只是注重技巧,寫些無病呻吟、面目可憎的東西。而這三年的誦讀,使我面貌一新,寫文章甚至講話的節奏感明快,氣勢、氣韻充足。
Q:張志公先生曾經總結道,我國古代教育的一個傳統是把語文教育與道德知識教育結合起來。在語文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是不是可以包含語文和道德兩個方面的教育目標?
A:現在學科的劃分使每門學科的功能變得頗為單一。我始終認為,語文學科不要兼顧太多別的功能,擔負太多,自己的功能就會被削弱。
當然,無論哪一個科目,都要體現出教育的宗旨和追求,體現出赫爾巴特所謂的「教育性教育」,也就是使人「高尚而不是變壞」的教學,這是一個基本的前提。我很反對語文教育中過多過重的道德教育因素的注入,語文教學不應該變成道德之學。
語文首先是讓孩子們感受到祖國語言的美,祖國語言的優雅和精緻,並且對這種語言產生興趣,直到能夠靈活應用這種語言。現在語文教育搞不好,我個人認為原因之一就是人們賦予了它太多的功能,讓它承載太多的任務。現在社會上有什麼問題,人們往往把板子都打在語文教育的身上,這不是語文教育能夠承載得了的。說白了,語文教育的目的主要就是讓學生有效地掌握、自如地運用祖國語言。
Q:語文課雖然不以道德完善為目標,但是語文形式和內容一體兩面的特點,使語文教育的目標不像數學、物理等學科那樣純粹。在選材的時候,除了要考慮文本的工具性、文學性,還要考慮其思想內容方面的價值。中華傳統文化中有深厚的儒家思想,儒家讀書講究「修身為本」,這一思想對於我們選取古文做語文教材有哪些啟發?您有什麼建議?
A:很多人希望把傳統的優質資源拿到當代,用以治療當今社會的亂象,解決現代社會道德缺失的問題,我認為這個目的註定是要落空的。
中國古代文獻中有很厚重的倫理色彩和道德說教,讀這些文本的時候,對一個人的心性和道德有所影響是必然的。我經常講一個故事:明代有一個新考中進士的人,去見當時的大學者章懋。因為剛考中進士,這個人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他問章懋:我已經考中進士了,該讀什麼書呢?章懋說:你回去可以讀讀「小學」。進士雖然心裡很不服氣,認為自己都是進士了,還讀什麼「小學」呢?但回家之後,他還是按照章懋的指教,讀了三個月的「小學」,而且越讀越有味。三個月後,他又去見章懋。章懋在院子里看到他,就問:你是不是讀了「小學」?進士大惑不解,問:你怎麼知道?章懋說:我看你走路的樣子跟上次很不一樣。
這個事例說明,閱讀古典文本對於改變一個人氣質是有好處的。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很多,只談道德一個方面,有狹隘化的傾向。傳統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要優化我們的素質,提高我們的素養,使我們成為既有知識又有文化的現代中國人,使我們從自然的、生物學意義上的中國人,變成自覺的、文化意義上的中國人,這更重要。
Q:有一種觀點認為,傳統文化中有精華有糟粕。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A:「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很長一段時期主流意識形態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坦率地講,我很不贊同這種說法和做法。
首先,我反對把傳統文化簡單地分為精華和糟粕。在你眼中是精華的,在我眼中可能是糟粕;今天認為是精華的,明天思想觀念變化了,就可能被認為是糟粕。法國之喜,英國之悲;今日之是,明日為非。精華和糟粕是一個價值判斷的問題,有很強的主觀性,關鍵是從什麼角度去看這個問題。如果都根據一己之好惡,對傳統文化任意去取,長此以往,那麼我們就沒有傳統可傳、沒有經典可讀了。其次,所謂的精華和糟粕是水乳交融的,它們不過是一個銅板的兩個面,二者相須為用,相資相濟,相輔相成,就像一輛車的兩個輪子一樣。如果把古代文化中的糟粕去除了,留下的將不是精華,而是精華的危如累卵和朝不保夕。
所以,即便傳統文化能夠分辨出精華和糟粕,那我們應有的態度,也應該先「取其精華,存其糟粕」,然後倡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希望通過這番作為,為孩子們製造一個純凈的學習環境。實際上,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學生最弱不禁風。只是讓學生被動地、機械地接受,就不能培養學生分辨善惡、美醜、真假、是非的能力,批判性地閱讀、獨立地思考、自覺運用理性的習慣就無從養成。
所以,真正的危險不是我們的孩子接觸了所謂的糟粕,而是在人為虛構的「精華」中,喪失了基本的辨別能力。所以,我反對所謂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傳統文化,堅持創造性轉換,創新性發展,才是應有的態度和原則。
Q:古代由蒙學教育承擔的識字寫字、認識聲律、屬對寫作等任務,基本上是要在今天的語文課上完成。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教育可以借鑒的傳統經驗豐富而復雜。除了選什麼文本之外,還有方法。古代的方法和經驗,怎樣與現代語文教育相融合?我們該注意哪些問題?
A:的確,語文教育可以借鑒的傳統啟蒙教育的經驗非常豐富。傳統啟蒙教育之所以有效,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說,全社會高度重視啟蒙教育,很多著名的學者如宋代的呂祖謙、呂本中、陳淳、王令、胡寅、方逢辰、真德秀、王應麟等人,元代的許衡、程端禮、胡一桂等人,明朝的呂坤、王守仁、方孝孺、陳繼儒、袁黃等人,清代的陸世儀、張履祥、張伯行、陳宏謀、賀瑞麟、王筠等人,民國時期的章太炎等人,都參與了啟蒙教材的編寫。
又如,在蒙學教材的編纂上,不斷總結前人的智慧和經驗,形成了許多現今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編纂特色,如注重蒙學教材內容的穩定性與時代性,蒙學教材類型的多樣性和內容的豐富性,蒙學教材語言的簡潔性和趣味性等。
另外一個原因是,傳統啟蒙教育教育教學方式有效,這其中包括教育的原則:以豫為先、及時施教,德教為主、蒙以養正,教之以事、培養習慣,寬嚴有節、寬猛相濟,多說恭敬、少說防禁等內容;包括教學的原則:識字為先、目標單一,量資循序、少授專精,誦讀為主、適當講解等;包括具體的教學方法:學習禮儀與習慣養成、講說故事與日長月化、認字仿寫與識字教育、誦讀為主與記憶教育、作詩作對與寫作教育、歌謠舞蹈與游戲放鬆等內容。
傳統啟蒙教育的這些原則和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完全可以用於現今的語文教育。但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古代的啟蒙教育,一般只有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只有一個教師承擔,承載著多樣化的功能;而現今的語文教育,則是眾多門課中的一種,它承載的功能相對單一。所以,現今的語文教育和傳統的啟蒙教育比起來,它更應該突出語文性,這就是對優雅、精緻祖國語言的掌握並靈活應用。
Q:古人重視蒙師,認為「蒙師教授幼學,其督責之勞,耳無停聽,目無停視,唇焦舌敝,其苦甚於經師數倍。非品端學優,而又勤且嚴者,不克勝任」(唐翼修《父師善誘法》),
「蒙師失則後世難為功,蒙師得則後世易為力」(崔學古《幼訓》)。古代對蒙師作用和價值的認識,對於我們今天小學語文老師的培養有哪些值得借鑒之處?
A:古人把啟蒙教育和讀經教育的界限分得很清楚,將它們分屬於大學和小學的范疇。從事啟蒙教育的老師被稱為「蒙師」,教授儒家經典的老師則被稱之為「經師」。所以,「蒙師」是相對於「經師」而言的,而語文教師則是現今眾多科目教師中的一種。「蒙師」相對於「經師」,突出的是它的階段性、基礎性,語文教師相對於其他科目的教師,則突出的是它的專門性、功能性。
小學語文老師和蒙師處於同一層次。在工作的辛苦、重要性方面並無二致。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啟蒙教育都被看成一個人終身事業的根本,被看作一個人一生乃至一個家族成敗之所系。正如沈鯉在《義學約》中所說:「子弟讀書,有成有廢,乃關系門戶盛衰,一家禍福。為師者,成就得一個好人,便即是許大陰功,若耽誤人家子弟,亦大傷天理,與尋常虧欠者不同。」啟蒙教育既是大事,也是難事。而從事啟蒙教育的蒙師,也遠不是人們通常想像的那麼簡單。這也就是崔學古在《幼訓》中所說的:「為師難,為蒙師更難」。
對小學教師資質的要求,表述雖然不同,但精神實質幾乎完全一致。比如,古代對蒙師的要求:
首先,必須是學生行事的榜樣,視聽言動的模範;
其次,要有一定的學識,或者看他是否有從教經歷,或者看他在科舉的道路上,取得了怎樣的成績,獲得了什麼功名;
再次,還要求有對自己工作的忠誠,對東家的負責,對他人子弟前途的重視,用古代的話來說,就是盡心,用現代術語來表述,也就是敬業;
最後,歷史上那些最能做育人才的蒙師,也是那些能針對學生的實情、因材施教、教育方法使用得當、訓導有方的蒙師,這也就是善教。這些古代對蒙師的要求,對現今的小學語文老師依然有效。
Ⅱ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深植於每一名中國人的血液里,涵養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而在各種文學作品中,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文章更是比比皆是,有很多古典文章通篇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寫照。在中國人民進入新世紀、步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中國傳統文化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那麼,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該如何滲透我國的傳統文化呢?
一、在發掘教材資源中滲透傳統文化
能夠入選到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過嚴格把關、認真篩選的,每一篇選文都是經典中的經典,都蘊含著豐富的教育信息與文化信息。作為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把課本中的文本當作寶藏,要深入發掘、為我所用。特別是語文教材中的古文,更是蘊含著傳統文化的精華,教師有責任、有義務把這些寶貴的財富開發出來,變成閃耀著中華傳統文化之光的明珠,讓學生熱愛傳統文化、理解傳統文化、傳播傳統文化。例如,荀子的名篇《勸學》既對學生有著極高的教育價值,又蘊含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教師就可以先從大家耳熟能詳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句話切入,在《勸學》中有「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由此句話化用,得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學生熟悉的話語很容易會激起他們的興趣,一旦學生進入了學習情境,就會發現這篇選文的優美,這篇文章的修辭方法運用的十分精妙,既有形象的描述,又有嚴謹的論述,既體現了思辨的力量,又富於動感,讓人真切的感受到了傳統文學、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二、在聯系歷史背景中滲透傳統文化
文史不分家,很多古典文學作品其實反應的就是那個時代的歷史、那個時代的文化與風土人情。任何人都逃脫不了特定的歷史時代的局限,文章的作者也不例外,其思想情感也必然是那個時代的社會環境、人文環境的寫照。從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入手,可以實現傳統文化滲透這個目標,這就要先讓學生了解作品的歷史背景。例如,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個作品,南宋王朝偏安一隅、毫無鬥志,辛棄疾當時已經六十多了,他對於國土的被侵犯無比悲痛,卻又報國無門,只好訴諸於文學作品,通過對孫權、劉裕等英雄的追憶,表達自己報效祖國的志向。聽到當時的官員想要北伐的時候,辛棄疾認為他們太過草率,又開始憂心忡忡。在作品中,辛棄疾的這些思想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展現。經過教師的引導,學生了解到這些後,可以深入理解這篇詞的本質。特別是最後一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對詞作者那種報國無門憤慨表現得淋漓盡致。
三、在組織參與傳統節日中滲透傳統文化
中國是少數幾個有著文化連續性的國家,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傳統節日就是這種淵源流長的傳統文化的明證,也是其重要的承載形式。很多傳統節日表達著遠古的情思,寄託著人們的美好願望,其根深植於我國傳統文化的沃土中。語文教師可以藉助於傳統節日滲透傳統文化,在節日中,營造濃濃的文化氛圍,讓學生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體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形成愛國主義情操。例如,在端午節,可以結合當地的諸如「賽龍舟」等活動,組織「紀念屈原」的主題活動,通過組織學生朗誦屈原的《離騷》,讓學生感受到屈原那強烈的愛國之情,同時引導學生體會「騷體」這種詩歌題材特有的浪漫主義情懷。在清明節,可以組織到烈士陵園進行掃墓的活動,在活動中滲透烈士們的英雄事跡,讓學生產生仰慕之情。還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與清明節有關的歷史人物,告訴學生,清明節的由來是因為一個人,這個人叫做介子推,他是春秋時代的名臣,為了紀念他才產生了這個節日。曹操為了讓他治下的百姓的身體健康,推行過一個法令叫做《明罰令》,這個法令規定,清明節不能吃寒食。這樣,巧妙地利用好這些節日,就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我國的傳統文化,體驗到我國古代先賢的人文精神與思想。
向學生滲透、傳播我國傳統文化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重要職責,作為語文教師,只有吃透語文教材,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採取必要的策略,才能很好地履行這一職責,讓中華傳統文化之花在語文課堂開花結果
Ⅲ 小學語文如何進行文化傳承
小學語文進行文化傳承的時候,一定要遵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對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保持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必須見加以改造或剔除。
堅持正確方向
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堅持對傳統文化的創新,堅持正確方向,克服錯誤方向。立足實踐,堅持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堅持中華文化立場,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的民族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造性發展,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對其內涵和表現形式加以拓展、補充、完善,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表現形式,充分展現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和時代價值。
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它們是同一過程的兩個道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Ⅳ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文化和美感滲透
首先,確定滲透傳統文化的主陣地——語文課堂。課堂是學生生命成長的原野,而語文課堂就是學生培養、提高自己文化素養,豐滿生命、鍛造生命的樂園。所以,在語文課堂上不僅是要傳授語文知識,更要注重滲透傳統文化。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根據語文教學實際,創設必要的情境,給學生提供接觸、感受傳統文化的渠道,讓學生在特定的文化環境中進行甄別、汲取,使他們在活動中感悟文化,體驗文化,規范自己言行舉止。這樣,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得到的不僅僅是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傳統文化的熏陶、滋養。最終,學生將獲得一個靈秀、豐滿的生命。
其次,確定滲透傳統文化的主要方法——在教授學生知識中滲透傳統文化。所謂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而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儒家為內核,兼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酒令、歇後語等。要想把這些文化因素滲透、融入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實在不是一件容易事。本人是這樣嘗試的:
在備課時下足功夫。所謂備課是教師根據自己所教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最合適的表達方式和順序,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我們要想在教授學生知識中滲透傳統文化,就必須在備課時下功夫。要備課,首先要備教材,其次要備學生。備教材時,要弄清楚一篇課文有沒有涉及傳統文化的影子,又包含了多少傳統文化的因子,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如何創設情境,讓學生最大限度接觸、感受傳統文化;備學生時,要弄清楚學生現階段所掌握的傳統文化知識,知道什麼樣的傳統文化要滲透,什麼樣的傳統文化已不需要耗費時間等。
在上課時做足功夫。所謂下足功夫,其實可分為兩種情況,即顯性教授和隱性滲透。顯性滲透就是在學習課文時,一些傳統文化知識就在其中,是必須學習的一部分。例如,我們在學習高中語文必修課時,古文部分已然分開,即散文和韻文之別。
先說散文,散文大致分為:
論說文(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說》、賈誼的《過秦論》等)
應用文(如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歐陽修的《伶官傳序》等)
雜記文(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蘇軾的《石鍾山記》等)
史傳文(如左丘明《左轉》、司馬遷的《史記》等)
而如果從創作時間上劃分的話,大致可分為:
先秦散文(如左丘明《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兩漢至南北朝散文(如王羲之《蘭亭集序》)
唐宋散文(如唐宋八大家作品)
明清散文(如歸有光《項脊軒志》)
這些不同時期不同形式的散文,最終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與之同時滋養我們的精神世界的還有韻文,即詩、詞、曲、賦等文體。
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一般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等。選入魯人版高中語文必修課的詩歌如《詩經·氓》《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是中國講究平仄、對仗和壓韻的詩體。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平仄、押韻都有嚴格的限制。近體詩是唐代以後的主要詩體,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等。在中國詩歌史上有著重要地位。選入魯人版高中語文必修課的詩歌如杜甫的《登高》李商隱的《錦瑟》等。
詞,即宋詞,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派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選入魯人版高中語文必修課的有李清照的《聲聲慢》和柳永的《雨霖鈴》等。豪放派表現出充沛的激情,豐富的想像力和變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語言風格,作詞豪放、大氣。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等。
曲,即元曲,主要由雜劇和散曲組成。我們高中語文魯人版必修課本主要有關漢卿的《竇娥冤(節選)》。
賦,主要是漢賦。是由楚辭衍化出來的,當然也繼承了《詩經》諷刺的傳統,是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體。漢賦也經歷了漢賦、辭賦、俳賦和文賦等幾個變體。魯人版高中語文必修課中像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屬於辭賦,而杜牧的《阿房宮賦》,蘇軾的《赤壁賦》則屬於文賦。
這些傳統文化皆是顯性教授的內容。那麼,隱性的傳統文化又在哪裡呢?答案當然是在課文里。
歸有光在他的《項脊軒志》中講到「吾妻來歸」。「歸」是指古代女子出嫁。為什麼叫「歸」呢?唐代大學者孔穎達註疏說:「女人……以夫為家,故謂嫁曰歸也。」而且,稱嫁曰「歸」早在先秦時期就確定了。《詩經•周南•桃夭》有詩句雲:「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歸有光又在文中講到「吾妻歸寧。」「歸寧」,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詩•周南•葛覃》:「害浣害否,歸寧父母。」朱熹解釋說:「寧,安也。謂問安也。」即出嫁的女子向自己的父母問安。《左傳•庄公二十七年》:「冬,杞伯姬來,歸寧也。」杜預註:「寧,問父母安否。」 這就是傳統文化。
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有這么一句:「屈平既黜,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這短短的一句話就包含了兩個傳統文化的因子:古代官員的任免升降制度,和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古代官員的任免與升降,這里簡單地講。除、授、拜、封、召等都表示授予官職,如李密《陳情表》中講到「拜臣郎中」「除臣洗馬」等;還有轉、調、徙、遷等都表示調動官職,如《張衡傳》中講張衡仕途「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罷、免、黜、左遷主要表示免職或降級,如上文講到的「屈平既黜」等。
合縱連橫簡稱縱橫,戰國時期縱橫家所宣揚並推行的外交和軍事政策。蘇秦是當時著名的縱橫家,他曾經聯合「天下之士合縱相聚於趙而欲攻秦」(《戰國策·秦策》三),他游說六國諸侯,確定「合縱」政策,要六國聯合起來西向抗秦。秦在西方,齊、楚、燕、韓、趙、魏在東方,六國土地南北相連,故稱合縱。與合縱政策針鋒相對的是連橫。連橫是強秦為了避免六國真正團結起來,自己孤立無援,就派張儀游說各國幫助秦國攻打其他弱國。後來的成語「縱橫捭闔」就是由此而生。
不管是顯性的傳統文化還是隱性的傳統文化,我們都應該認真對待,努力讓傳統文化滲透、滋潤我們的年輕一代。
不忘滲透傳統文化的第二戰場——作業。我們一定不能忘記,作業是我們滲透傳統文化的第二戰場。作業大致可分為平時作業和假期作業。平時作業除了考慮復習、鞏固所學知識之外,還可以借勢滲透傳統文化。在布置平時作業時,大致可以有以下幾種情況:
1、古詩文的熟讀與背誦。古詩文本身就是傳統文化,或者是其載體,熟讀或者背誦的過程就是傳統文化滲透的過程。
2、作文的布置與寫作。學生在寫作文時,多多少少會引用古代名人的事跡或其詩句,而這也是一種傳統文化的滲透。
3、成語的日常積累。我們整日講高考題型,說成語是一種必考題型,想辦法幫助學生學習和積累,但請不要忘記,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如「完璧歸趙」出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破釜沉舟」出於《史記·項羽本紀》,「草木皆兵」出於《晉書·苻堅載記》。可見,成語不僅是傳統文化的一種形式,同時還是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
除了平時作業,還有假期作業。我們布置假期作業時,已經並且還將如此進行下去,即讓學生在假期中讀一本古代名著(如《三國演義》),看一部高質量的古裝電視劇,抑或讓學生體會春節的習俗,看一看掛滿街頭的燈籠,抄錄並仿寫幾幅對聯等等,相信傳統文化不知不覺中浸入學生的頭腦和思想意識當中。
第四,不忘滲透傳統文化的主要使者——教師本人。其實,以上幾個方面的工作,還需依靠教師的推進和落實。教師就是要向學生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體質,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人員。要滲透傳統文化,語文教師當仁不讓。而要做好這個艱巨的工作,首先需要高度的責任感。沒有責任感,為教書而教書,或是為高考而教書,語文教師就成了一個狹隘的工具;有了責任感,語文教師才能勇於貫徹傳統文化的精神,把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其次,需要自身素質的提高。俗語說,要想教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擁有一桶水。要想向學生滲透傳統文化,我們語文教師的自身文化素養必須達到一定的高度。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知道,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是一個艱巨而又光榮的任務,我們全體語文教師也有幸承擔了這樣一個任務,我們相信,在我們全體語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傳統文化將在美麗的校園里,廣大的學生中,發出新芽,抽出新綠,開出新花,結下新果!
Ⅳ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國民族的靈魂,它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歷史與精髓,五千年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有古老的民族藝術,如:戲劇、國畫;有獨特的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語文是民族文化的載體,語文課程最具有社會文化,民族文化和歷史文化,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根深蒂固。那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弘揚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呢?這是我們語文教師所肩負的重任,更是我們學習語文的目的,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 加強課內介紹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的國家,幾千年的歷史,積淀了豐厚的傳統文化,北京故宮、山東泰山、山西五台山等都已經被列為世界遺產,傳統文化,明間工藝、藝術、風俗等都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傳統。這就對教師學科知識、教學能力、文化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難忘的潑水節》一文,本文記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教師應採用圖文對照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觀察,進行探究式閱讀,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和快樂,在這一文中就涉及了民族、節日、風俗等許多傳統文化,這就需要教師查找、搜集資料,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民族節日和民間習俗。再如:《天馬》一文,天馬又稱「馬踏飛燕」,是東漢時期的一件藝術珍品,是我國古代造型藝術,冶鑄技術的結晶,是我國歷史文化的傑作。作為中華旅遊的圖形標志,它不僅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還代表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中國正在騰空飛速前進,走向世界。在學習本課時,教師不僅要了解青銅奔馬的歷史背景,通過學習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創造才能和象徵意義,還要學習濃郁的中國特色文化和文物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知識的海洋里,教師還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這樣才能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識,雖然在新課程標准里,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但在必要的時候,教師還要拓展、啟迪、陶冶。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從閱讀中了解傳統文化
通過課內,課外閱讀,了解我國優秀文化,積累詞句,體會故事情節,文章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