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二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
我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已經有幾個年頭了,這個學期又將結束,反思一學期來的語文教學工作,有可圈可點的地方,也有敗筆之處。二年級的學生雖說不像一年級剛入學什麼也不懂,但還沒有完全養成良好的語文習慣。因此,這一學期,我的教育側重點還在於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培養閱讀習慣
我覺得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越早開始越好。一二冊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識了七百多個漢字,因此現在適時開發孩子的早期閱讀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二年級的學生,內部言語機制還不完善,注意力不穩定,有聲思維起主導作用,需要朗讀的大聲發音來組織思維、集中注意力,還有朗讀過程中,眼、口、耳多種器官,同時活動,加強了記憶,所以教學中我十分加強學生的朗讀,背誦方面的訓練,培養他們積累有價值的語言材料,並做到熟讀成誦的習慣。並鼓勵他們多讀課外讀物,背誦兒歌、古詩、名言,並定時安排課外閱讀任務,背誦任務,切實做到,勤讀書,廣積累為三年級的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主動識字的習慣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生活經驗,注重教授識字方法,辦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同時,二年級識字仍是語文學習的重要任務之一。讓學生識字,必須有內驅力,小學生喜歡讀故事,我告訴他們要讀懂這些精彩的故事,就得認識大量的字。為了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發揮漢字本身的.魅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如:
1、自編兒歌識字法
2、動手演示記字法
3、辨部首想字義
4、拆字、合字游戲
5、做加一筆減一筆游戲藉助這些方法主要培養識字興趣,讓學生每看到一個新字,都會動用各種方法識記,在識字過程中不是囫圇吞棗式的記憶字形,而是經過一個精細,辨認各個組成成份的階段,這樣做既鞏固識字效果,增強識字興趣,又養成勤於動腦的習慣。
一轉眼,一學期又過去了,四個月的時間雖說短,但與學生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卻也令我回味無窮。
開學那兩三天,同學們又見到了老師和自己的學習夥伴,雖然都有重新進入課堂的喜悅之情,但是他們的「開學綜合症」又犯了。為了使同學們能較快進入學習狀態,我先和他們一起制定了班級的學習、工作計劃,並督促每個人都遵守,並且注意加強學生的思想工作,了解學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隨時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障礙,糾正不良習慣和錯誤行為。一周之後,學生不再遲到了,上課講話的少了,報告次數也少了。
穩住了學生的「心」之後,接下來是搞好課堂教學這個重要環節了。與一年級的課堂教學相比,一個明顯的轉變就是,在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是得到了充分體現。我大膽放手,凡是學生能說的,凡是學生能做的,能自己學會的,我都給他們充分的時間、空間,不再包辦代替。通過合作學習不能完成的,我及時給予點撥,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比如:在教學《蘋果落地》這一課,在初讀課文之後,我沒有馬上分析課文,而是讓他們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學生紛紛提問:牛頓是什麼人?蘋果成熟後落地,這很正常啊,為什麼牛頓感到奇怪?我不明白「自言自語」是什麼意思等等,我先讓他們自己選擇感興趣的問題,小組討論,集中大家的智慧解決問題。在匯報交流討論結果時,各個答案也都呈現出來了,課文重點、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課堂教學之後,我經常對一節課上學生的獨特解法、精彩回答,創新思維以及不足之處等等,進行反思,每天實踐一點,反思一點,使自己不斷在反思中成長。
經過研究新課標,我獲取了點滴的教學經驗:
一、學生在「玩」中學語文,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在識字方面,這一學期學生學慣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習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分析字形,並對認字方法有比較系統的歸納整理,學生基本上都學會了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將學生引領到生活當中去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極大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尋找出自己認為最有效的識字方法。
二、在寫字方面,我把寫字當作美的鑒賞對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強調學生把字寫得正確、工整、規范、漂亮。
三、在閱讀教學中,我反對無目的多讀,強調有層次的讀書。
初讀,將課文讀正確,整體感知全文;再讀,將課文讀流利,理解課文中詞句;研讀,將課文讀出感情,談獨特的理解與感受;練讀,將課文讀入心,積累語言文字。在不同層次的讀中,教師同樣鼓勵個性化的學習。讓學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挑出有價值的問題共同討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等等。這些頗有趣味的方法不僅能有效地完成閱讀教學任務,還能促進學生樂學、愛學語文。
四、在學生學習能力形成方面,提倡學生積極參與各項語文活動,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尊重他人。
我教學中,我努力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
在探求語文教學進程中,我力求將「講堂」轉變為「學堂」,將機械重復的練習轉變為生動活潑的游戲,讓學生充分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為他們語文學習的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盡管是「玩」中學語文,但我們決不是追求形式主義。這里倡導的「玩」 是一種形式、一種途徑,「玩」是為了更好地學習語文,培植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以上是我的一點收獲,但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我會在工作中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尋求出更好的教學方法。小學語文教學反思初中語文教學反思論文高三語文教學反思
Ⅱ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關注學生的生命世界,促使學生健康發展。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6篇),歡迎閱讀參考!
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過程中,我有不少收獲,也遇到了不少問題,特作反思如下:
作為一名小學語 文老師 ,第一次接受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使用課改新教材,至始至終課改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課改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孩子成功、成才之門課改需要加強老師之間的交流、探討。課改,當前來說,缺少成功的經驗、樣板。課改途中困惑多,疑難多,教具少,信息少。面對共同的處境,老師們應該群策群力,加強課改經驗的交流。例如:多組織研討和現場聽課、評課等活動,這些使得課改理念真正體現在課堂教學,紮根於課堂教學中,作用於每一個學生。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交流對話中大家思維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開了,思路又指引著出路,出路又決定課改教育的前途。
課改需要加強教材、理念與家長的對話。課改涉及千家萬戶,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是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的一個重要因素。課改不僅對老師提出要求,也對家長提出了新的要求。許多家長不理解,常常反應「孩子回家怎麼不做作業了?」「這樣的教學,孩子能學到啥?」。讓家長了解新課程,取得家長對課改的支持,是課改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我校採取了多種辦法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新課程是怎麼一回事,如召開家長會、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新課程理念。三是要以一個參與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的探索、研究、討論之中。與學生一起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換自己的看法。教師用商量的、研討的口吻與學生對話,鼓勵學生相互補充,展開討論。比如「我想這樣做,大家看行不行?」「這位同學是這么想的,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如果學生向教師提問題。教師要熱情對待,積極回答。在對話中,要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把話說完。
當然,在教學中我也遇到了不少問題。它們有些是教材中出現的,有些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有些是因為我們地處農村條件所限……在教學中我也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就列舉一個至今還沒有解決的問題:(地處山區,社區資源有限,教材中的一些拓展活動很難開展。)
課改提高了對教師的要求,已逐漸成為領導和教師的共識。多技能和廣泛的知識面成為了課改後一名優秀教師的評價標准。未來的教師,都將會與教育科研聯系起來。面對課改帶來的機遇,我為一名年輕教師,感受到了學習的重要,感受到了新的挑戰。
課改恰如一陣春風,帶來新的希望。我們沐浴著課改的春風,定會邁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上課前,我就擔心,這篇小詩這么有詩意,恐怕學生很難理解,也很難融入詩的感情。但結果出乎意料,孩子們上課聽得很認真。
上課一開始,我出示了紫丁香的圖片,向孩子們介紹了丁香花的一些特徵,學完字詞之後,我在黑板上畫了一棵盛開的紫丁香,幫助孩子們理解小詩。
上第三小節時,我提問:老師在什麼時候會疲倦?孩子們都紛紛想到了老師的辛勞,最後,我小結,只要小朋友們上課專心,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老師就不覺得疲倦了。孩子們似乎聽懂了,上課都格外地專心。
學習第五小節時,我提問:老師做了一個什麼樣的又香又甜的夢?孩子們都紛紛猜想,一位學生說:「老師一定夢到了我們長大以後的樣子。」我接話:「對呀,老師夢到你們長大後成了科學家、醫生等等對社會有用的人。」還有一位學生說:「老師夢到了我們班成了文明班級。」……孩子們的想像是豐富的,又是純真的。如果我能建議孩子們讓老師做一個又香又甜的夢,讀第五小節,我閉上眼睛,做一睡覺姿勢,我想孩子們也許能讀得更專注,更真誠。
但是,在指導學生朗讀的時候要注意:
一、重視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我覺得以後可以採用這種方式:你喜歡哪一段,就站起來表演朗讀給大家看,其他同學欣賞,提醒學生讀的時候要有快慢、有輕重、有節奏,像音樂那種朗讀。
二、重視老師的率先示範
老師率先范讀時,好像聽音樂一樣,請學生欣賞。然後請學生當我的小老師,說說老師是怎麼讀的?哪裡讀得好?為什麼要這樣讀?讓學生感到是一種享受,是一種樂趣,一種榮譽,在老師入情入境的朗讀中接受語知和語感。
《黃山奇石》這篇課文,通過對黃山奇石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祖國的黃山風景秀麗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激發了學生們對祖國黃山的喜愛。同時也更加熱愛偉大祖國的山河。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在教學本課時充分運用了電教媒體,使學生真實、生動、形象地感知課文內容。更准確、更直觀。同時對文章中的重點詞語有幫助學生理解的重要作用。黃山風景真實地出現在學生眼前。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教學中我還充分利用掛圖,布置在版書里,例如:仙桃石的掛圖對應著版書文字仙桃石使學生直觀、生動地感知文字與文字所表現出的畫面。生動、活潑教學效果較好。根據文章的特點,我採用了許多教學策略
1、側重思維的深度訓練:在學生初步了解了「仙桃石」形狀的基礎上,我啟發道:「仙桃石」為什麼不叫「蜜桃石」或「桃子石」呢?學生只要多讀幾遍課文,再深入思考便會發現這是因為「仙桃石」體形巨大,而且又落在山頂,不太可能是人間的東西。課文中一個「飛」字和「落」字,便形象地寫出了「仙桃石」的神奇。
2、側重思維的發散訓練:在欣賞了「猴子觀海」的畫面後,我引導學生想像:「幾千年來,這只神奇的石猴為什麼一動不動的呢?它到底在想什麼呢?」此問猶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學生的思維一下子活躍起來,他們有的編故事,有的大膽猜想,在愉快而熱烈的`討論中,他們既有機會表達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同時也深深體會到了黃山奇石的有趣。
3、側重思維的廣度訓練:在本課的最後,我出示了一些沒有名字的奇石,要學生根據他們的外形特徵,給這些石頭取名字。學生對此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們積極開動腦筋,賦予奇石們以各種有趣的名字,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中,他們的個性得以舒展,靈感得以釋放。
一、注重朗讀訓練
以學生為本,以讀為主線,採用欣賞性的朗讀,品嘗性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欣賞到美麗的秋天,感悟到秋天的快樂,在課堂上讓學生的朗讀充滿了詩意。朗讀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有個別讀、齊讀、賽讀、自由讀等,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秋天的美好。
二、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課堂上我能大膽嘗試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比如在教學二、三、四自然段時,讓學生自由分組,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並在小組中讀讀,還要說明自己喜歡的理由,雖然低年級這樣的教學方式不是很好操作和把握,但這樣的設計為學生創作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培養他們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
語文課堂上既要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受到情感的熏陶,也要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課文大量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疊詞的運用將秋天的美人格化、動態化、具體化。課堂上通過自覺朗讀、動作演示、觀看動畫、游戲對話的環節,讓學生感受比喻句和擬人句的生動形象特點。在疊詞和比喻句的訓練中不僅僅局限於課文中出現,還延伸到課外,發掘學生潛在的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也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創造力,在理解課文的同時,豐富了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
四、注重多媒體課件的運用
多媒體輔助教學應用得當,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像開始的字詞認讀游戲以及讓學生在音樂的渲染下欣賞秋天的美景,整體感知秋景。後來動畫演示樹葉「紛紛揚揚」地飄落過程,讓學生直觀形象的感受課文內容,既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又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這篇課文用簡潔、生動、准確的語言介紹了曇花的特點以及「曇花一現」的含義。通過課文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曇花的特點,初步了解「曇花一現」的含義,深入理解「曇花一現」的比喻義。同時,通過閱讀課文,學生可以初步感受抓住特點來寫植物的寫作方法,並通過課外實際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抓住特點向大家做介紹,以此了解更多植物的特點,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多姿,進而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一、教學效果:
反復讀課文,達到熟練。畫出描寫曇花特點的詞句,與小組內的同學相互交流、積累,然後指名匯報。匯報時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好比喻句「那裡天氣特別乾熱,白天的太陽就像烈火一樣。」擬人句「當夜晚來臨,花蕾便靜悄悄地開放,發出淡淡的清香。雪白的花朵,在月光下顯得非常素雅,就像亭亭玉立的美女。」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認識曇花,理解成語「曇花一現」的意思,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讀有所感,學有所得。以一篇帶多篇,拓展閱讀,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讓學生自主提問,合作解釋,培
養學生初步的問題意識和探究精神,讓學生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樹立自信心,進一步感受閱讀的快樂。能提出問題的學生對問題的答案已經心裡有數了,經過討論,其他沒想到這些問題的學生也可以對文章內容有更深刻的認識。上面問題中學生沒提出來的問題,由教師以疑問的形式提出來,集體思考解答。
二、成功之處:
這篇課文用簡潔、生動、准確的語言介紹了解曇花的特點以及「曇花一現」的含義。通過課文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曇花的特點,初步了解「曇花一現」的含義,深入理解「曇花一現」的比喻義。同時,通過閱讀課文,學生可以初步感受抓住特點來寫植物的寫作方法,並通過課外實際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抓住特點向大家做介紹,以此了解更多植物的特點,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多姿,進而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課堂教學就是一次語文實踐過程。本著「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念,根據「自主、合作、應用」的原則,課堂上,將自主感知、合作交流相結合,從詞句入手感知曇花的特點,理解「曇花一現」的含義,進而體會抓住植物特點來寫的寫作方法。
三、不足之處:
三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但在理解能力上還稍差些,對課文中知識性較強的詞語,如:花蕾、素雅、顯赫、消逝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些都是教學中的不利因素。
四、改進措施:
這個學段的孩子都有好奇心、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他們會對課文有著很強烈的求知慾,將課外閱讀引進課堂,再由課內引向課外,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開闊學生的視野。這是教學中的有利因素。
一、讀中品味,理解感悟
本課語言優美,感情真摯,洋溢著對泉水的贊美之情,是一篇學習語言、情感熏陶的好材料。因此,本節課的教學做到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自讀、師生合作讀、生生合作讀、小組合作讀、齊讀、男女生賽讀課等),去體味課文的語言美,感受泉水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樣,通過一遍一遍地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源源不斷、清如明鏡、甜似甘露、美同琴聲的山泉一路潺潺地流淌著,一路歡樂地歌唱著,它樂於助人、樂於奉獻,它為能幫助別人而快樂、自豪、幸福。同學們喜歡泉水嗎?」讀後還讓學生圍繞「是否讀出了泉水的自豪、快樂」進行互相評價。在學生互動交流、互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抓住時機進行點撥,使學生的閱讀感受由表層趨向內部,感悟泉水的奉獻之美。對有感情地朗讀進行有效的指導。最後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達到了審美的情趣。
二、自主學習,以學定教
教學本課的時候,根據語文教學的特點,先讓學生在充分自讀課文、熟悉課文的基礎上感悟理解課文內容,然後以學定教,因勢利導,採用師生合作、自主學習等方式,解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讓學生注意學習夥伴給提出的問題,再指名讀學習夥伴的問題,然後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討論,充分發揮師生雙方互動的主動性,鼓勵學生大膽採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依據課文語言特點,將自己的情感與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融在一起在讀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能適時地給予點撥、引導、調控,使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愈加高漲。
三、重視積累,靈活運用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學習語文要注重感悟、積累和運用。小學閱讀教學,不僅指導和訓練學生理解語言而且必須指導和訓練學生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
本課所描繪的畫面很美,課文的語言文字也很美。本節課的教學充分利用教材,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如「火紅的杜鵑花」、「美麗的身影」、「明亮的大鏡子」、「靜靜的山谷」等詞語。在此基礎上還通過說話、寫話練習,引導學生進行了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鼓勵學生靈活運用課文里的語言,在運用中積累語言。從而,使學生體會到運用語言的方法和積累語言的樂趣。如在課的結束階段,讓學生展開想像,仿照課文說說寫寫「泉水流到(什麼地方),(遇到了誰),泉水說:「()。」促使學生學習的遷移,為學生思維、語言的發展提供機會。
總之,這節語文課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讀代教,讀中有恰,讀中有想的教學理念,既上得扎扎實實,又有新意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Ⅲ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全冊語文教學反思(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轉眼又是一年匆匆而過,回顧一學期來的語文教學工作,有收獲,也有反思,二年級的學生雖說不像一年級剛入學什麼也不懂,但一些良好的語文習慣還沒有完全養成。因此,這一學期,我的教育側重點還在於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培養主動識字的習慣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生活經驗,注重教授識字方法,辦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同時,二年級識字仍是語文學習的重要任務之一。讓學生識字,必須有內驅力,小學生喜歡讀故事,我告訴他們要讀懂這些精彩的故事,就得認識大量的字。為了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發揮漢字本身的魅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
1、自編兒歌識字法
2、動手演示記字法
3、辨部首想字義
4、拆字、合字游戲
5、做加一筆減一筆游戲
藉助這些方法主要培養識字興趣,讓學生每看到一個新字,都會動用各種方法識記,在識字過程中不是囫圇吞棗式的記憶字形,而是經過一個精細,辨認各個組成成份的階段,這樣做既鞏固識字效果,增強識字興趣,又養成勤於動腦的習慣。
二、培養閱讀習慣
我覺得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越早開始越好。一二冊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識了七百多個漢字,因此現在適時開發孩子的早期閱讀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二年級的學生,內部言語機制還不完善,注意力不穩定,有聲思維起主導作用,需要朗讀的大聲發音來組織思維、集中注意力,還有朗讀過程中,眼、口、耳多種器官,同時活動,加強了記憶,所以教學中我十分加強學生的朗讀,背誦方面的訓練,培養他們積累有價值的語言材料,並做到熟讀成誦的習慣。並鼓勵他們多讀課外讀物,背誦兒歌、古詩、名言,並定時安排課外閱讀任務,背誦任務,切實做到,勤讀書,廣積累為三年級的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學期在教學中,我始終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採用自讀、自悟、合作交流的方式學文,並通過個人、小組、分角色讀文等方法,由表及裡、層層深入、探究主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內心的情感。在實際教學中實現了我的教學理想,達到了教學目的。這學期中,學生學習語文興趣參與意識較強,充分展示了內在的潛力,大部分學生樂學、樂問,從中獲得了自己的感悟。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興趣盎然。在教學過程中我大膽放手又不失時機點撥引導,,既有學生的讀、劃、批、獨立思考,又有小組和全班交流,閱讀方式多樣,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教學生機勃勃,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批註感悟的學習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教學中天長日久、潛移默化中逐步培養提高的,學生具有了這種能力,終身受益。在課堂上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完美地處理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達到了和諧統一。這是我在教學中的一滴亮點。
二年級語文教材是開放的,富有活力的,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著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教師的綜合素質要高,要不斷充實自己,拓寬知識的視野,才能達到新課改的真正目的。現就這一階段工作做如下反思:
一、用引悟教育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從引悟教育走進我的視野以來,我反復學習引悟教育理論,引悟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少年兒童身心健康成長、個性特長發展、創新潛能開發、進取向上有為,即在身體、心理、智能、意識等方面和諧起步、發展、能行,使每位少年兒童都成為「自我實現的快樂人」。深刻領會引悟精神後,我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讓教師把學生扶上位引上路,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實踐中充分發揮教師「引」的作用,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覺悟、自悟自得。
二、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體味學習的快樂
《引悟教育》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環境條件」與「內需內化」的統一。《引悟教育》理論落實在課堂教學的主要著力點,應該是,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之下自悟自學自得。那麼,我們在小語課堂教學之中,就應該從以上心理因素入手,採用各種教學策略和手段,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引領他們通過多讀、多寫、多說、多聽、多交流、多參與實踐活動、多積累,來豐富學生的語言文字,提高語文綜合素養。如:備課時我採用了引悟教育教學模式:置境――引入――聯結――感悟――生成進行設計,根據不同內容,合理的「引」,這樣有利於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知識,化解重點、難點,誘發學生對學習的激情達到學習的愉悅、快樂之目的。這樣教學,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範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煉和表現的機會。活躍的思維,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松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三、利用媒體資源,創設美麗課堂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思維問題的切入點,思維的取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途徑直接作用於學習的成果。在教學中,應一改過去課堂上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內容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真正做到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因此,教師的「引」就是運用科學合理的輔助手段和條件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發現。藉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
《最大的「書」》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枯燥無味,怎樣引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慾望呢?這是本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就自製了生動的課件。
1、出示岩石圖,讓孩子們說說岩石像書嗎?在觀察討論中學生輕而易舉的解決了自己提出的問題。
2、借用課件把復雜的地殼運動淺顯化了,讓他們知道這一過程是漫長的、神奇的,孩子們也能通過讀表現出。
由此可見,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路正好為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實現提高學生信息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創造能力提供了一個的可操作的平台。所以充分的利用媒體資源,會為你創設一個美麗的課堂。
四、把知識融與具體生動的情景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引悟教育中的「引」就是修築跑道。「跑道」即:學生學習的軌道,學生思維的軌道,教師的作用是在這個「道」上既是領跑者,也是參與者,運動者。在園地六口語交際:大家都來幫幫他的教學中我設計這樣的環節「演———說———論———悟」通過演體會人物矛盾的心理活動,讓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開展辯論,悟出真理。這樣的設計既培養了學生說話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又通過玩讓學生體悟到了學習與生活的快樂。
「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教育的意旨並非知識的累積,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發育。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是有限的,所學的知識也受時代的局限,他們要在未來有所作為,要在未來跟上時代,就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終身學習,去吸收新東西,更新知識結構。可見,方法的確比知識更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學的根本。那麼,學生對於傳授的方法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對二年級的學生而言,則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反復的訓練過程。
五、培養積極探究習慣,感受「悟」的快樂
傳統的教學方式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銷蝕,過分強調接受與掌握,窒息人的思維和智力,摧殘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所以,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在情景中發現問題,力求他們會提問題,同時與同學合作,通過觀察、做游戲、模擬等形式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就是說,在學習上,我提倡一種自合作的探究學習方式,培養他們樂於動手,勤於實踐的意識和習慣,讓他們在輕松和諧的情境中汲取著知識的甘露,享受著學習帶來的愉悅。這就是「悟」就是享受學習,享受快樂。
六、抓重點品評體悟,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
課文中的新選的課文,分屬於不同的體裁,既有童話、故事、也有詩歌、散文、寓言、科普文章,語言活潑,生動有趣。他們洋溢著濃厚的時代氣息,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密切聯系兒童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文質兼美,語言典範。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常常教學生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扎實、系統,有序、有恆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這是本學期的亮點,不過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教學上的許多不足,如: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當然,今後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為每一位同學架起通往成功之路的橋梁。
一、一個教學案例簡述或一節課的實錄:
隨著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以讀為本」的觀念已深入人心,朗讀成為我們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然而從二年級下學期開始,課文的篇幅較以往增長了許多,加之我們所習慣的語文課堂的「講問教學」擠掉了學生讀書的時間,一節課40分鍾,學生朗讀的時間只有不到5分鍾。朗讀練習往往是來去匆匆,注重於形式,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課堂上無法保證讓學生做到充分朗讀,這就需要讓學生回家做預習性的朗讀,要求學生讀通課文,讀准生字新詞,以提高課堂朗讀效果。但實際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不能自覺地完成預習任務,課堂上要佔用大量的時間來熟悉課文,這樣就大大縮減了授課的時間,很多需要花大量時間來研討的內容也不得不擱淺,教學進度緩慢。
《北京亮起來了》一課圍繞「燈的海洋,光的世界」這一句,用優美的語言具體介紹了華燈高照的長安街、環形路上的立交橋、煥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單商業街,古老的故宮等不同的場景。本課識字量大,字形復雜,在感受北京美麗夜景的同時識記生字,積累那些好詞佳句是本課的教學重點。然而我發現一部分學生由於沒有課前預習,講授完第一課時後仍不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於是我利用當天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們反復朗讀該課,以讀代講,讀中感悟,通過讀去感受北京夜晚的美麗,通過讀與作者產生共鳴。由於做到了充分地朗讀課文,第二課時的整節課下來,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對於課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較充分的調動。
通過這次機會,讓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朗讀對於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同時也引發了我的思考:預習是非常必要的學習環節,那麼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預習習慣呢?
二、當時的應對方法及策略:
1、對需預習的內容提出具體的預習指導要求,如:將生字在課文中圈出來,並標好讀音,便於朗讀和識記生字。在最初的實施中,學生表現出了較大的熱情和積極性,都能夠按時完成預習任務,但在這一階段出現的問題是,學生自學得不夠細致,因此效果不大。
2、利用晨會時間組織學習了一些關於預習方法措施的小文章,並實踐落實。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後,預習水平方面不同的學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級內有五分之一的學生能夠很好地完成預習任務,為課堂學習服務,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是應付了事,效果仍不明顯。
3、反思後,我認為學生的差距拉大是由於評價沒有跟上,導致一部分學生出現了疲塌的現象,因此我和班委一起建立了一套完善合理的評價獎勵機制,把學生預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學生真正把預習習慣融入到日常學習中來,進而促進推動學習效果的提升。
三、感受與反思:
預習是求知過程的一個良好的開端,是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和能力,對一個新的認識對象預先進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求知過程。面對一篇新鮮生疏的課文,產生一種求知的願望,主動地去研讀課文。學生的課前預習不僅可以讓學生熟悉課文,找到不明白的問題,提高聽講效果,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積極收集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從而為理解課文內容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實習期間我聽過一位老師的課,在上《詹天佑》這篇課文前,老師讓學生認真做好課前預習,收集詹天佑的相關資料。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同學們踴躍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在交流中了解了當時修築鐵路的背景以及我國鐵路建設方面的情況,使學生對詹天佑的愛國主義精神有了更充分的認識,學習課文無需老師更多的講解,有效地完成了本課時的教學任務。顧得上聽講,就顧不上思考,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充分地課前預習。課前預習雖然累—些,但是卻能換來種爽快與自由感。上課前充分預習,考試前充分地復習,與「打有準備之仗」有同曲之道。預習效果好,聽課才能有針對性。因此,作為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預習,才能為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注重語文教學與生活實踐的相互聯系。
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很多,但學生平時並不是很了解,所以這堂課通過讓學生觀察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的傳播方法,讓學生初步理解課文。下課後布置讓學生繼續觀察還有哪些植物用哪些辦法傳播種子,這是培養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知識落實到生活實踐當中,是課內知識向課外知識的延伸。
2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
本節課按照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思路來設計整個教學過程。在發現問題環節中,讓學生觀察自然現象,即:鳥有翅膀,牛馬有腳,植物要旅行靠的啥辦法?這個自然現象,激發了學生對周圍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新課程下的教材觀強調,語文教材只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文化中介」和師生對話的「話題」。可見,教材只是「憑借」。我在設計教學思路時發現,兒歌的最後寫道:「植物媽媽的辦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細觀察,那裡有許許多多的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這里給老師和學生留有較大的空間,能誘發學生積極觀察大自然的興趣。所以,我在課前大膽地先讓學生去大自然採集長有種子的各種植物,觀察它們的特點。教學中,也把課堂先給小朋友自己,讓他們各自站起來匯報採集到的植物,介紹已經了解的各種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課堂教學作了較好的鋪墊。教學中,我能針對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採用一些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把直觀形象的畫面、實物等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激發了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從而落實了新課程中提出的「加強語文實踐」、「促進學生的發展」的要求。
經過研究新課標,我獲取了點滴的教學經驗:
一、學生在「玩」中學語文,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在識字方面,這一學期學生學慣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習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分析字形,並對認字方法有比較系統的歸納整理,學生基本上都學會了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將學生引領到生活當中去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極大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尋找出自己認為最有效的識字方法。
二、在寫字方面,我把寫字當作美的鑒賞對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一直強調學生把字寫得正確、工整、規范、漂亮。
三、在閱讀教學中,我反對無目的多讀,強調有層次的讀書。
初讀,將課文讀正確,整體感知全文;再讀,將課文讀流利,理解課文中詞句;研讀,將課文讀出感情,談獨特的理解與感受;練讀,將課文讀入心,積累語言文字。在不同層次的讀中,教師同樣鼓勵個性化的學習。讓學生自己想想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方法,彼此交流、逐步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挑出有價值的問題共同討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等等。這些頗有趣味的方法不僅能有效地完成閱讀教學任務,還能促進學生樂學、愛學語文。
四、在學生學習能力形成方面,提倡學生積極參與各項語文活動,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尊重他人。
我教學中,我努力創設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實在,確有所得。
在探求語文教學進程中,我力求將「講堂」轉變為「學堂」,將機械重復的練習轉變為生動活潑的游戲,讓學生充分體驗語文學習的快樂,為他們語文學習的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盡管是「玩」中學語文,但我們決不是追求形式主義。這里倡導的「玩」是一種形式、一種途徑,「玩」是為了更好地學習語文,培植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以上是我的一點收獲,但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我會在工作中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尋求出更好的教學方法。
今年我擔任二年級班主任及語文課程。我們班有50個學生,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50個人一個班班容量很大。聽校長宣布後,我心裡著急很擔心,我就在想,我是不是能把這個班帶好,我是不是能把語文教好。
要帶好一個班首先是抓好紀律。現在的孩子都活潑好動,教室里總是亂哄哄的,我強制性地禁止孩子不要說話,認真學習可是收效甚微。我想教改不是要求少批評多表揚鼓勵嗎?我為什麼不用呢?再次孩子都亂說話時,我就樹立榜樣,誰誰真乖,沒有說話在認真學習;誰誰進步了,這次沒說話;誰誰真是一個遵守紀律的好孩子。紀律是學習的保障,沒多久,班級紀律果然好多了。
紀律有了保障還是不夠的,學習還應養成習慣,首先我從寫字入手,本班學生有一個缺點就是書寫錯誤較多,原因是書寫隨意,不講格式,作業做完了就可以了,從不檢查,針對這種情況,我注意強調書寫格式,並要求寫得慢些,寫得工整,讓我看時針對孩子寫的字,給出針對性評價。書寫太不工整時,一律重新做過,過了一段時間,書寫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錯誤還是較多,於是我在班上宣布了這樣一條規矩,如果五次連續全對又工整,就發獎品,這樣激發了好學生的興趣,一部分學生是懶習慣了,對此無動於衷,怎麼辦呢?當然還有辦法,每天作業錯了改三遍,再到我跟前背才算過關,慢慢錯誤少了。
50個人不可能一個一個過關,也不可能不過關。二年級孩子小,背得快,也忘得過,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一課生字讓他們背三遍。第一遍,先同桌交換背,再給組長背,接著第二天再復習一遍,老師提問背,最後聽寫一遍。孩子多就要充分利用小組長的主動作用,除了平時給組長背外,還讓組長幫著看作業。二年級孩子較小,由於年齡特點,也不會太認真,然後我就先讓組長看,再讓我看,持時我就會注意哪個小組看得就沒有出錯,及時表揚小組長,其他小組長就會認真一看。
二年級學生應該有一個主動學習的良好好習慣了。孩子們年齡特點也不會主動去學習,我就幫產制定了一系列步驟,每一課都要先背一類生字,生字背完了寫兩遍。寫完之後,可以先用字典查一查二類生字的組詞、字義等,對二類生字有個初步的了解,在講二類生字,孩子們可以說很多組詞。孩子們會覺得自己很棒,下次肯定會更認真查。學習完二類生字就開始讀課文,讀文就要標段,回答課文後的問題。在講課之時,讓孩子有話可說,學完課文,孩子們就可以做練習冊了,做完練習冊可以看看課外書,可以在固定的時間把你看到的故事講給全班學生聽。孩子們沒有主動性,我就幫孩子制定好步驟,即使你不布置,孩子們也會按照步驟一步一步做。
這是我一個月來的一點收獲總結,但是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我會在工作中不斷地努力,不斷地探索,尋找出更好的教學方法。
Ⅳ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一、注重朗讀訓練
以學生為本,以讀為主線,採用欣賞性的朗讀,品嘗性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欣賞到美麗的秋天,感悟到秋天的快樂,在課堂上讓學生的朗讀充滿了詩意。朗讀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有個別讀、齊讀、賽讀、自由讀等,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秋天的美好。
二、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課堂上我能大膽嘗試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比如在教學二、三、四自然段時,讓學生自由分組,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並在小組中讀讀,還要說明自己喜歡的理由,雖然低年級這樣的教學方式不是很好操作和把握,但這樣的設計為學生創作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培養他們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
語文課堂上既要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受到情感的熏陶,也要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課文大量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疊詞的運用將秋天的美人格化、動態化、具體化。課堂上通過自覺朗讀、動作演示、觀看動畫、游戲對話的環節,讓學生感受比喻句和擬人句的生動形象特點。在疊詞和比喻句的訓練中不僅僅局限於課文中出現,還延伸到課外,發掘學生潛在的語文基礎知識的積累,也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創造力,在理解課文的同時,豐富了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
四、注重多媒體課件的運用
多媒體輔助教學應用得當,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像開始的字詞認讀游戲以及讓學生在音樂的渲染下欣賞秋天的美景,整體感知秋景。後來動畫演示樹葉「紛紛揚揚」地飄落過程,讓學生直觀形象的感受課文內容,既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又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我在執教《稱贊》一課時力圖體現「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教學思想,努力使教學真正成為師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突現學生這一主體,彰顯學生的個性。總的來看,這節課主要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一)加強語言文字訓練、力求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稱贊是一種美好的情感體驗,但是對於稱贊的解讀不能流於空洞的說教。因此,在教學中我主要是通過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運用等途徑來幫助學生體會課文蘊含的人文性。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盡量採用形象化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詞句,如,用看圖聯系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粗糙」,用演一演、體會心理活動的方法理解「泄氣」等,使學生在理解和積累語言的同時,體會稱贊給小刺蝟、小獾帶來的快樂。
另一方面,指導學生朗讀來感悟文本尤為突出。教師的泛讀也起到了引領作用。在朗讀課文中通過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相互評價,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學會真誠地稱贊別人,體會被稱贊的美好感受。其中,孟祥帥、史學琪、張湘雨、王彤等學生的朗讀非常到位,從而使學生對課文的學習由「知」轉化為「行」,由「行」體驗到「情」。
(二)利用圖畫創設情境,培養學生藉助圖畫閱讀的能力
以圖解文,藉助圖畫幫助學生形象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如「粗糙」「一個比一個好」「高興極了」等,從而在圖文結合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藉助圖畫閱讀的能力。這樣做,既利於理解課文中的詞句,又助於低年級學生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使教學過程自然流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我力圖體現以上的設計思路,力求把這節課上成扎扎實實的語文課。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還存在著問題和不足。
1.課堂容量有些大。有些環節做得不夠細致,太求全。在通過看圖理解「粗糙」時,學生觀察的不夠細,更應該從做工來理解。理解「一個比一個好」時,沒能結合課件來進行。整個教學過程雖然緊湊,但是該讓學生去思考去感悟的地方沒有給予充足的時間。
2.應該加強學生的合作學習。教學中一些環節應該引導學生合作交流,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來感悟課文。這方面有些欠缺。
3.復習詞語時,要對一些重點的詞語加以說明。另外,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一定要進行寫字指導,這非常重要,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引起注意。
4.分角色朗讀,不一定非要安排在最後,教學中進行有時會更有效。
實踐前反思:
《假如》一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23課。本文是一篇文字優美、情感豐富的兒童詩,主要借「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弱勢群體發自內心的關愛,顯示了兒童博大而純真的心!在設計本課教學過程時,我將階段訓練目標、本課的教學要求以及學生的學習實際狀況有機整合起來。
(1)識字
「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這是低年級識字的目標。《假如》這篇課文共有13個生字。其中,要求寫的是8個,只認不寫9個。激發孩子識字慾望,隨文識字和集中識字相結合,採用多種方式識記字形。如,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拉—泣、搖—遙、藻—操);用加偏旁的方法識記(寸—尋、良—食、建—健),並運用生字組詞、說話。課開始,藉助神筆馬良識記「良」。教學時,通過四讀文本,隨文識字,一讀,遇到不懂的字多拼讀;二讀,遇到生字記一記;三讀,隨文請出生字;四讀認字讀書。四次與文中生字親密接觸,達到最佳的識字效果。隨文引出生字之後,進行「聽音點字」「認讀」等游戲,並將生字放入語言環境中進行鞏固復習,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2)寫字
書寫前,引導學生觀察本課要寫的八個字,先找一找容易寫錯的字和不容易寫好的字,在學生觀察發現的基礎上進行寫字指導。容易寫錯的字有:「哭(少點)、食(最後一點寫成捺)、體(少橫)」。記憶易錯字,可以引導學生編順口溜,如,「一隻小狗兩張嘴(哭)」。不容易寫好的字是「操、場」。「操」字的書寫關鍵是要把右邊寫好,而寫好右邊的關鍵是把上面品字寫好。寫「品」時,三個口要小而扁,要給下面的木字留出位置。「場」字的書寫關鍵是要把右邊的橫折折折鉤寫好:橫宜短,第二折要與橫平行;第三折要向里收。
(3)閱讀
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語文就是要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讓學生有感情的讀,有體會的讀,以求達到與文本的共鳴;通過自由讀、同桌互讀、師生合作讀、聽電腦范讀等多種形式的讀法讓學生與文本親密的接觸,對文本有更深的認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探究的重要基礎。因此,上課伊始,我播放動畫片《神筆馬良》,讓學生也想擁有夢寐以求的馬良的神筆,「假如文中的小朋友也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他會做些什麼?」孩子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去文中看看啦。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課文下面樹葉里的拼音。
課標強調,語文學科應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為重點。我提取了第三小節作為重點講解,創設情境體會西西的不幸,並通過老師的范讀,讓學生更能入情入境地讀出對西西的不幸,從中體會小作者對朋友的關愛。此時,學生對閱讀文本有了企盼和渴望。在教學中我再現文本的場景,幫助學生感知、理解文本,並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讀懂文中的人,讀出特有的情。這樣既滿足了學生個體的情境體驗,又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的習得,最終的目的是表達。記得一個外國作家說過,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詩人。是的,兒童充滿想像力、創造力。在上課交流的基礎上,讓他們也仿照作者的樣子,把自己的願望寫成一首小詩,或者用手中的畫筆畫下來。
實踐中反思:
在研磨的課堂中,反思我的誤區:
一、背教案上課,忽略了課堂的生成
葉瀾教授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如果教師忽略課堂上動態生成的東西,教學處於靜態化、程式化。一次次失去了培養學生發展的機會。如寫「食」字前,「食」與「良」作了比較,學生觀察了這兩個良字的不同,在寫的時候,我還是按照以前的習慣把「食」的最後一筆寫成捺,學生發現以後說:「老師您寫錯了。」我覺得不好意思,立刻把它擦了。其實可以利用這個生成,及時表揚這位同學,並讓其他同學也來觀察,老師寫的「食」錯哪兒了?讓學生對「食」字的寫法有更深的了解,以後養成善於觀察發現的好習慣。有如,我寫完「場」字時,學生說:「老師您寫得好漂亮。」我當時只是笑了一笑,沒有總結我寫得好的原因。如果我當時這樣說的;「謝謝您的誇獎,老師寫字的時候做到了:一、觀察字形的特點,注意關鍵的筆畫。二、邊寫邊思考每一筆該從哪起筆,三、對照檢查。也就是平時老師強調的一看二寫三對照。學生會因此有啟發,課堂也會因此更精彩。
二、課堂浪費,不懂得取與舍
我採用隨文識字,遵循孩子的年齡特點,通過「四讀」文本,識記字的音、形、義,但教學方法還是和一年級時一樣,目標沒有更好地提升。記字的方法學生已經積累了,就不用再去教學生如何去記憶,可是還是在識記字形方面浪費了很多時間,我應該放手讓學生去發現、用自己的方法去識記。二年級了,不在是只是識字了,應該學會遷移運用,學會用生詞說話,在環境中識記。檢查學生掌握的情況,為了保證課堂時間,總喜歡叫一些優生回答問題。其實中下面的學生更值得關注。又如,有些環節可以要也可以不要的,盡量不用,盡量多一些時間讓學生識字、寫字。
三、忽略了以學生為主體
評價一節課的成功與否,不是看教師講得多麼的精彩,而是檢查學生學得如何。教師一味地按著教案來上,每一個環節的時間算好了。備課的時候忽略了學生,上課的時候也是為了完成一節課而上。學生再也不是學習的主人,被老師牽著鼻子走,這樣課堂就留下了很多遺憾。
面對課堂中出現的誤區,我思考如何走出這個窘局:
一、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點燃學生的智慧的火花,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課堂就成功一半了。課堂上我會安排多種形式的讀,如一讀,自由大聲地讀通課文,在文中遇到不會讀的字藉助拼音多拼讀幾次,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學習的主動權掌握在學生手中;二讀生字寶寶請同學們讀書(其實是自由讀課文,只是說法不同),只要遇到生字寶寶多打幾次招呼(多拼讀幾次),並且認一認、記一記;老師在這兩個環節只是一個引領者,完全讓學生自主地學習。三讀是「爭當讀書小能手」的游戲,形式是同桌互讀,爭當讀書小能手,以游戲的形式出現讓學生讀得更有興趣,四讀是聽電腦(或老師)范讀,適當給學生放鬆的時間,也給學生一盞指明燈,起到范讀正音的作用。這四讀也是為識字作鋪墊的,隨文識字。
二、放手讓孩子自學,老師激勵再激勵
每個教學環節完成後,老師都要有激勵的話語,讓孩子更好地投入下一個環節,也對他們的付出給予肯定。比如孩子完成第一次讀書之後,我說:「你們讀的很認真、很投入,熱情地與字寶寶打了招呼,要想交上好朋友,一定要記住它們的名字和樣子(也就是音和形)。所以生字寶寶請你們再讀課文,遇到生字寶寶停一停,記一記。又如寫字環節,我說:「書法家的字寫得漂亮,都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你們發現了什麼?怎樣寫好關鍵筆畫?低年級的孩子愛贊美,愛表現自己,激勵是不可缺少的。
三、教師是引導者,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老師講40分鍾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40分鍾要指導學生讀書不容易,老師應該在40分鍾里充分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孩子學習的能力,激發他們學得有效,學得充實。葉聖陶先生說:「學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強調的`是「自讀自悟」。新大綱也指出,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教師只是引導者,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如每一次讀書,老師都有明確的目標,學生除了讀通課文,還要思考課文講了什麼?讓學生有目的地讀書,做到「自讀自悟」。
四、目標明確,形式多樣
有效教學的評價標準是學生的有效學習,其核心是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教學是否有效,關鍵是看學生的學習效果,看有多少學生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有效學習,取得了怎樣的進步和發展,以及是否引發了學生繼續學習的願望。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新課標要求低年級學生會認常用漢字1600至1800個,會寫800至1000個。這艱巨的任務將成為學生學習的難點,也是教學的難點。我們根據教材編排的特點,隨文識字和集中識字有機結合。採用「四讀法」,一讀,學生自主初讀課文,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二讀是學生讀中識記生字,三讀是檢查學生讀或師生合作讀,邊讀邊出示字卡,四讀是錄音或老師示範讀,這一教學過程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徵,從學生心理出發,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這種的教學模式省時高效,課課通用,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葉聖陶老先生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對詩意的理解如果孤立地去品詞析句,往往對詩的意境領會不深。但是變換了角色,你就是詩人,你就處在詩中情境,孩子們的想像力就會被激活,他們幼稚天真的話語,往往自然地把詩的意思吻合了。
(1)首先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初讀古詩: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准確字音,讀通順詩句,利用已有的經驗解決難讀的生字,學生很有自信,讀詩的積極性自然就上來了。並給學生自主權,讓讀的形式多樣化(和同桌的小朋友兩個人一組一行一行地讀,也可以一句一句地讀,或者一邊看圖一邊讀。)其實這也是一種方法指導:接下來了解學生讀懂了什麼地方時,學生就能從課題到每行詩句進行表達。
(2)其次,對於理解有困難的詞語進行注重了讓學生進入角色。「高潔」的理解一定有困難,引導學生看圖,看看雪化之後松樹葉子的變化,有學生說出葉子是鮮亮鮮亮的,有學生說雪化後青松顯得更加挺拔蒼翠了。結合上課開始老師畫的松樹,我讓孩子們把自己當作是一棵小松樹--「大雪就是想壓折你們,可是你們卻堅強地與他較量,你們會說些什麼?」孩子們的想像力就是豐富:「雪,你來吧!我正好用你洗澡呢?你被太陽曬化就會變成水,讓我喝了,我會更漂亮、更堅強!」情感激發了,語言訓練也恰倒好處。
(3)拓展閱讀的環節證明孩子是可以在一節課上同步學習一組古詩的。效果比較好。
本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課文,它生動地講述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秋遊的情景,描繪了秋天的美好景象和同學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下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課文篇幅短小,一共有四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的內容學生通過朗讀都能將大體意思表達出來,能結合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因此,課伊始,我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向學生提問:「小朋友,天高雲淡,雁過留聲,美麗的秋天到了,在這金風送爽的時候,你們最想干什麼啊?」學生們各有各的說法,也勾起了學生的美好回憶,都嚮往著想出去遊玩。接著,我在朗讀上作了示範,讓學生聽我讀課文,孩子們都非常認真,並且有幾個學生還跟著我一起輕輕地讀,見此情景,我便乘熱打鐵,要想像老師這樣在大家面前一展你的朗讀水平,那就讓老師先來考考你們的預習情況,孩子們興趣很濃,紛紛舉手,他們基本都能正確讀出課文中的生字、詞,有幾個還能在識字的基礎上,對這些詞中難懂的進行了解釋,加上我給予的評價,其他的孩子對他們更是佩服不已,沒花多少功夫,字詞的學習就水到渠成了,看來,教師的引領,語言的激勵,榜樣的示範,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還是很有用的,不僅興趣足,而且也學得快。
這篇課文的還一特點就是圖文結合,形象生動。低年級的孩子,尤其是這些生長在農村的孩子,對「打滾兒」、「逮螞蚱」熟悉不過,因此,我一邊結合課文插圖,一邊和孩子們聊聊自己成長的生活經驗,個別的孩子還進行了語言的描述,以及動作的表演,使孩子們彷彿已經來到了野外,在盡情地玩耍,從而體會了課文的最後一句話:「大家奔跑追逐,笑著喊著,多開心哪!」另外通過「有的……有的……有的……」進行說話訓練,把課文引入生活中,讓孩子們學以致用,也有利於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書面表達,從而為寫話打下基礎。
課文以歡快的筆調寫了泉水從石縫流出到匯入大海的一路見聞,知道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表現了泉水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奉獻的幸福感。本文在寫作特色上,語言流暢,富有音樂感。文中一些優美的詞語使描寫的事物更具體,形象,生動。
一、讀中感悟,以讀激情
本課語言優美,感情真摯,洋溢著對泉水的贊美之情,是一篇學習語言、情感熏陶的好教材。因此,我力爭做到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自讀、師生合作讀、扮演角色讀、齊讀等),去體味課文的語言美,感受泉水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這樣的讀,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一遍有一遍的效果,最後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提高了審美的情趣。
二、整合教材,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在學習完本課以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大家想一想泉水還會流到哪裡,遇到了誰,會說些什麼?學生的思維被調動起來,有的說流到了菜園,有的說流到了農田……
我肯定孩子們說得好,並引導他們回顧第一單元課文:我們在第一單元的學習中,欣賞到了許多美好的事物,泉水會給他們帶來什麼變化呢?孩子們的思維更活躍了,語言更精彩了。
生:泉水流過小鹿的家門口,小鹿用泉水澆它種的玫瑰花,泉水說:「澆吧,澆吧,你的玫瑰花喝了我甜甜的泉水,會開出美麗的花朵的。」
生:泉水流過小筍芽的家門口,小筍芽大口大口地喝著水,泉水說:「喝吧,喝吧,喝飽了,你會很快長成健壯的大竹子。」
生:泉水流到田野,農民大口大口地喝起水來,泉水說:「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了我的水就有力氣幹活了。」
生:泉水流過小熊的家門口,小熊用泉水澆自己種的西瓜。泉水說:「澆吧,澆吧,我的水很甜很甜,你的西瓜澆了我的水一定會更甜更好吃的!」
我想這些激情洋溢的語句除了來自於豐富的情感體驗外,還來自於這些內容之間的有機整合,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一種宏觀的調控下漸漸地得到提高。
Ⅳ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語文上冊《北京》一課敘述了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是一座很大很美的城市,全國人民嚮往的地方。課文從天安門廣場的四周和中央的建築,北京的大街和立交橋的特點以及主要名勝古跡和公園介紹了這座文明中外的古老而又充滿現代氣息的城市,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課文選取了三個非常有代表性的事物:
—是北京天安門和天安門廣場,這是北京的象徵;
二是街道和立交橋,這是北京的市容,反映了北京近年來的建設成就;
三是北京的名勝古跡和公園。
通過以上三處景物的描寫,突出反映了首都北京的風貌。
本課的第二自然段就是按方位順序具體介紹了天安門廣場及其周圍建築。由於文字的描述是抽象的,加之二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要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明確建築物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是有一定難度的。
由此,可以確定本課的難點為:明確建築物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並能按方位順序具體介紹天安門廣場及其周圍的建築物。
《語文園地二》作為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設立了以下環節:
「查字典」:學習部首查字法的四大步驟。A、確定要查部首。B、查一查下面部首在檢字表的哪一頁。C、在檢字表找到這個部首,數一數下面字除去部首外還有幾畫,和要查字典的頁碼。D、按照頁碼找到這個字。「日積月累」:積累並背誦。「我愛閱讀」《十二月花名歌》。
一、學習效果
我針對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採用一些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段,把直觀形象的畫面、實物等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激發了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我注意不同學生的原有水平,鍛煉了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本課教學時,我知道大多是孩子不是「零起點」,他們對於部首查字法基本已經掌握,所以我首先讓孩子們自告奮勇做小老師,到前面利用實物投影給全體孩子講解具體的步驟和方法,但是他們大多隻是會演示,卻不能准確表達,而那些不會的孩子也聽不明白。這時我讓孩子們拿出語文書,試著按照書上給出的方法結組練習,互幫互助。我巡查之中個別指導,課堂效果還是不錯的。
二、成功之處
1、我採用學生最喜愛的卡通畫明確了本堂課的學習任務,使學生無負擔地、很樂意地投入到新知識學習中,且表現得興致盎然。在具體教授部首查字法的具體步驟時,我插入了微視頻這一新型的教學方式,不僅將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課堂上,而且將本是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起來,一下子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2、運用多種方式、設定時間讓學生進行查字典。不限於一個個字按順序,可以讓他們先查喜歡的字,而動作快的同學就可以全查出來,這樣考慮到了學生的能力差異。
3、在自主學習環節,讓查完的學生幫助還沒有完成的同學,這樣調動了好學生的積極性,盡可能多地幫助差的學生,保證他們也按時按量達到了學習目標。
三、不足之處
1、查字典練習時,有一部分同學沒聽清楚要求,做了別的題。並且時間不夠用,沒能當堂課完成。
2、獨體字提取部首的方法講得還不夠細。如,獨體字不能拆分,分不清屬於哪個部首,就可以按起筆的筆畫歸入,可是當遇到某些獨體字本身是部首時,有些學生的思維就混亂了,比如,「爪、高、方」等,這些字本身就是部首。
3、講解時,有的同學就不太注意聽,預想的範例作用並不大,導致課堂比較混亂。這一環節的設計欠缺考慮,應該讓學生拿著字典在投影機下給其他學生示範查字典,這樣更形象更能帶動學生一起動手查。
四、改進措施
二年級語文教學重點還是識字、寫字,多識少寫,倡導閱讀課外書。如何把閱讀、查字典、識字相結合,激發孩子主動識字、主動閱讀的興趣,這需要好點子,更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
在今後的課堂上,我要努力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體,體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設計行之有效的練習,加強部首查字法的練習,同時復習音序查字法,時時處處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讓他們想,讓他們說,盡量 提供一個讓學生展示的平台。在學生需要的時候,適當點撥一下,巧妙引導。有遺憾就會有思考,有思考就會有進步,希望能教學相長。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告訴學生看問題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的道理。它以淺顯,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課文主要通過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來爭論天到底有多大的問題。小鳥見識廣,青蛙所見有限,目光狹小。我們要做一個見多識廣的人,不做井底之蛙。
一、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做一做,看一看,說一說,演一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中獲取了知識,培養了能力,提高了素養。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過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熏陶過程。學習寓言故事,就是要學生通過一個簡短的故事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通過提出不知道青蛙和小鳥為什麼要爭論天的大小這個問題,我因勢利導,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通過看插圖、聯繫上下文,組織學生討論、釋疑。如何執教本課,我從三次對話入手,抓關鍵詞,理解文本,從而明白其中的道理。另外,本節課採用范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等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感悟道理,功到自然成。
二、成功之處
1、課上,通過有效、激趣的問題讓學生動腦想辦法,同時出示精美課件引導學生討論,各抒己見。既加深了對課文寓意的理解、領悟,又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積累了語感。
2、課文結束後,我又讓學生把學過的故事進行表演,特別是把青蛙跳出井口以後的表現演出來。學生通過表演把從課文語言文字中獲得建立的表象進行再現,學生入情入境。這樣,不僅對學生進行了雙向思維的訓練,同時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和創造能力。
3、本堂課的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不足之處
1、總體來看,沒有把握好時間。時間的分配有些失調,前松後緊。
2、這次處理的識字教學不夠扎實。在識字的過程中,僅僅是認讀了,有些詞語沒有讓學生進行深刻理解。
3、讀的形式比較多,但是學生的朗讀質量沒有明顯的提高,可以看出課前預習不夠充分。
4、在課堂的最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這只可憐的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麼?讓學生發揮豐富的想像,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由於時間的關系我沒有讓學生充分地去想像。
四、改進措施
今後在課堂上,我一定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放手讓孩子們進行自主學習,教給他們讀書的方法。讓他們充分質疑,再根他們提出的問題適當梳理,採用「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幾個步驟讓他們自主學習。閱讀課文的教學要多進行分角色朗讀的訓練,同時保證學生課下有較多的讀書時間,培養學生讀書的習慣。做到時時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和鼓勵學生。
《寒號鳥》講述了喜鵲和寒號鳥對待做窩的不同的態度和不同的結果。喜鵲天天辛勤勞作,冬天來臨之前早早做好了窩,最後安逸地度過了寒冷的冬天,而寒號鳥卻過一天算一天,最終耐不住冰凍嚴寒,最後凍死在崖縫里。這個故事說明了好逸惡勞、好吃懶做、得過且過是沒有好結果的,故事告訴我們幸福的生活要靠也必須靠勞動來創造的道理。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我先通過描述帶學生進入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引入了課文的時候,利用課題,讓學生注意了「號」這個多音詞。然後讓學生去自學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並要求學生進行兩次有層次的閱讀課文:首先是解決生字詞,整體感知。同學們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得出了不同的道理。此後,精讀課文內容,朗讀喜鵲兩次勸告寒號鳥的語句,比較分析喜鵲和寒號鳥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態度,以及最終決定的不同的結果。還要讓學生弄清時間的順序——就是這 篇課文的 寫作順序,理清文章的脈絡。
二、成功之處
我認為在本節課中,我的以下做法是比較成功的:
1、授課過程中,我按抓重點詞的方法理解全文,又按圖片觀察法來體會寒號鳥的處境,通過角色扮演和朗讀法來體會文中感情,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2、我以描述的方式將學生帶入情境,借用古詩《明日歌》幫學生更好地理解寒號鳥的遭遇及處境,進一步啟發了孩子們。
3、課堂上,我緊緊抓主線,幫學生理清思路。在課堂開始,我就引導學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線索,在教學中牢牢抓住這條線索,使全文脈絡清楚,豁然開朗,撥雲見日般明了了。
4、我通過指導學生朗讀、感悟讀來感受寒號鳥的下場,進一步理解故事寓意。
三、不足之處
1、整節課,課堂 評價語有些單調,沒有使用能激勵學生的高效的 評價方式。
2、課上碰到難點,有些急於求成,沒有做到循循善誘,把更多的說話時間留給學生,把課堂放手給學生,沒能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3、應該結合課文,深入地去對比喜鵲和寒號鳥的不同處世態度,不同的做法,讓學生交流一下他們的對與錯,這樣或許更能深入人心!
四、改進措施
我認為在以後教學中我應該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1、 評價語言不能含糊不清,語速要慢,做到聲情並茂,富有感染力。我認為對於低段學生很重要,可以通過 評價語帶動學生的積極性。
2、在備課中要反復分析教材,抓准教學的切入點,讓學生和自己更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使課堂更加流暢。
3、在教學碰到難點時,不要急於求成,要循循善誘,把更多的說話時間留給學生,敢於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北京亮起來了》這篇課文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北京絢麗多彩的夜景,文中有很多美詞佳句需要學生去理解、學習,這篇課文也是學生練習朗讀的好教材。在教學本課時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自主研讀,讓學生獲得獨特的個性體驗。
學生有了疑問才會去進一步思考問題,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小學生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開放式的學習,打破文章原有順序,讓學生在通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重點朗讀,在朗讀中發現問題,自主質疑,大膽發問。同時,對於學生比較生僻、難與理解的詞語例如「金碧輝煌」、「銀河」等詞語藉助課件增加直觀感受,讓學生理解意思,感悟、內化。
二、巧用掛圖,讓學生有直觀、具體的感受。
北京那麼美,可畢竟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很遠,學生很難單純從讀課文中獲得直觀、具體的美的感受,自然談不上對北京夜景的美的熱愛了,因此,我巧用大量的圖片,讓學生能清楚的感受北京夜景的美。
三、以讀文為基礎,尊重學生的個性感悟。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為了落實以讀為本的原則,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首先保證閱讀的時間,從本節課開始的初讀,到重點段落的研讀,最後對課文的美讀,給學生充分的感悟時間。其次,在朗讀形式上,採用自讀、范讀、評讀、指名讀、賽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朗讀課文,並且激發學生對於讀文的興趣。讓學生想讀課文、愛讀課文。最後,充分讓學生感悟文章內容,析詞品句,在此基礎上深入朗讀,在交流、評價中理解朗讀的方法,依據學生獨特的感悟,讀出自己的課文。
四、聯系實際,激發學生愛故鄉的感情。
本課的情感目標是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感情,我覺得更應該激發學生愛家鄉的情感。一個人如果連自己土生土長的家鄉都不愛的話,愛國也是一句空談,因此我在拓展環節安排了一組我們家鄉的夜景圖,一方面可以讓不太了解的學生多了解一些家鄉,另一方面也可以激發出學生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之情,從側面達成本課的情感目標。
教學是遺憾的藝術,在這節課的教學中也有許多的缺憾。
一、環節安排的很緊湊,但是在完成時還是沒有突出重點,在學習課文主要的4個段的時候,沒有抓住「長安街」和「王府井」這兩個地方重點理解,而是一溜學過,重點不是很突出。
二、因為上課時是最後的一節課,教師和學生的情緒都不是很高,我最大的失誤是沒有盡量去調動學生的情緒,讓課堂氣氛不是很好。
Ⅵ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部編版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通用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教學內容的選擇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時間了,選擇上什麼課文呢?翻開第四冊的語文書,最終將目光聚焦到了《雷雨》。炎熱的夏日,驕陽如火,一場雷雨,送來一陣涼爽。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著美麗的彩虹,耳邊傳來聲聲蛙鳴,淘氣的孩子光著小腳丫,在積滿雨水的路上嬉戲……我的腦海猶如放電影一般,一幅幅畫面一一呈現。我一遍一遍地讀課文,接著「烏雲密布」、「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傾盆大雨」、「雨過天晴」這些詞語彷彿跳到了課文中。哦,看似簡單無華麗辭藻的《雷雨》原來潛在著很多可圈可點的內容耶!那就選它沒錯啦!
二、教學方法的選擇
還是讀,想法設法讓學生讀得入情入境,讀出畫面,讀出感受。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體會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後的特點與變化。
三、滿意之處
1、積累詞語,讓課堂充滿語文味。課開始,就讓學生說說「雨家族」的成員,然後歸納:小雨有細雨如絲、牛毛細雨、蒙蒙細雨、和風細雨、綿綿春雨;大雨有傾盆大雨、瓢潑大雨、大雨如注、狂風暴雨。課中,逐段賞讀後,叫學生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這個畫面,很自然地積累了「烏雲密布」、「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傾盆大雨」、「雨過天晴」。
2、品讀詞語,形象生動。文中有句「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我抓住「壓」字,先讓學生做個「壓」的動作,然後問:現在有滿天的烏雲慢慢地、慢慢地向你壓下來,好象就要壓到我們頭頂了,壓地你——,朗讀時,學生自然讀出了那種壓抑、悶熱。再如:「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為了讓學生體會作者用詞的准確,我故意出錯打出「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擺動。蜘蛛從網上跳下來,逃走了。」讓學生發現錯誤後,又讓學生學小樹亂擺,接著采訪「小樹」:你為什麼亂擺?學生對話也很好:「因為風太大,我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身體了。」而「垂」字採用了動畫演示,讓學生知道這是一隻害怕的、慌忙而逃的小蜘蛛。
四、迷茫之處
1、幾個生字的教學
生字教學也是低段語文的教學重點,但是我卻常常把握不好教學的火候:費時又低效,方法也比較單一,強調一下讀音,分析一下字形,再組幾個詞。如何抓住生字的特點選擇有效的方法,讓學生記得快又記得牢,這是今後要努力探索的。
2、「雷雨後」要學到何種度?
因為是第一課時,因此將教學重點放在了「雷雨前」,「雷雨時」、和「雷雨後」只是讓學生感知一下雷雨的變化過程。但是後來教學時間比較充裕,因此教學有點隨意。播放音樂是為了創設情境,感悟雨過天晴的美麗、清新,然後幫助朗讀。但是學生說到了很多自己想像的雨後美景,我怕節外生枝,沒有很好地點撥引導,草草收了場。其實這里完全可以放開讓學生說。
《雪孩子》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給小白兔帶來了快樂的可愛的雪孩子,最後為了從大火中救出小白兔而舍棄了自己的童話故事。
一、教學效果:
本課教學中,我覺得在指導朗讀方面還是比較有效果的。如,課件出示課文的第一句話「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後,我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想像讀這句話,有的學生就能通過自己的朗讀反映出雪的信息。接著出示第一幅插圖,通過語言渲染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把自己想像成圖中的小白兔,分別用「咦」「哦!」「啊!」續說句子,學生如臨其境般地面帶一種或疑惑或興奮或頓悟或詠嘆的表情和語氣,使語言的感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學生盡情地描述中也使雪後的場景更加開闊,更有感染力。又如,在學習課文的第三段時,出示雪孩子的圖片,讓學生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雪孩子,如果你擁有了這樣一個小夥伴,你喜歡嗎,你高興嗎,順勢引導學生歡歡喜喜地、高高興興地讀這一段,感覺學生讀得也比較有氣氛。
二、成功之處:
1、學習默讀的方法,掌握朗讀技巧。默讀是閱讀的一種重要方式。學習《雪孩子》一課,讓學生學會一種讀書的方式。課堂上先讓學生出聲朗讀課文,然後告訴學生默讀的方法:不發聲讀,不動嘴唇;不用手指著讀;還要邊讀邊思考。讓學生比較這兩種讀書方式的不同之處,並告訴學生默讀的好處。接下來訓練學生進行默讀。先讓學生通過默讀,理解每一段的意思,了解構段形式,初步理解文章大體內容,再讓學生帶著不同的問題進行再次默讀,提高默讀的效率。
2、尊重學生獨特感受,朗讀感悟。學生的感受是通過朗讀來實現的。首先,引導孩子想像,讀出雪景之美。如何讀出雪景的美?我先引導孩子想像雪後的景象,到處是一片白茫茫的,孩子有了美的體驗在讀書時感情自然會流露出來。其次,引導孩子抓住關鍵詞朗讀。在學習雪孩子營救小白兔的部分問孩子「雪孩子發現小白兔家著火時心情怎樣?」孩子能夠回答出「著急」,並能夠抓住文中關鍵詞「喊」「奔」,接著引導孩子「你還從哪裡看出雪孩子著急?」學生會抓住雪孩子救小白兔的動作「沖進、冒著、抱、跑」中體會孩子不顧自己、為他人著想的優秀品質。
3、拓展延伸,發散思維。在理解課文後,安排四人小組討論「雪孩子會回來嗎?」的話題。這個活動既使學生有興趣地在這一環節中進行簡單的口語交際,又使學生張開想像的翅膀。最後,通過課件引導學生理解「雪化成水、水蒸發到空中形成雲的過程」,再通過演示課件理解「雲變成雨和雲變成雪的過程」,讓孩子們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成長的快樂。「雪孩子回來以後,你會對它說些什麼呢?」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來說,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有創意地表達。
三、不足之處:
1、課文內容太多,基本上是按故事的發展順序進行學習,但對於如何在保證故事完整性的基礎上對重點詞句進行理解還很難以琢磨。
2、學生想像故事太單一,創造力不夠,今後在教學中要多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四、改進措施:
放手於學生,讓學生正常地去融入課堂。不要過多引導。
《場景歌》這篇課文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場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詞的用法,激發學生了解、觀察大自然,並嘗試用量詞表達熟悉的事物。
優點之處:
1、讀中感悟字的意思,採用多種形式認讀,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
2、教學重難點通過自主閱讀、出示圖片、展開想像、聯系表達、趣味誦讀等方式,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量詞的表達效果。
不足之處:
本節課,在識記生字這一環節上,大部分學生只能用數字加偏旁的方法,方式單一,識字興趣不是太高。這說明沒有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認知的積極性,同時對創造性的運用教材還需努力。另外,我還應該重視識字教學的生活化和情景化,平時多注重教給學生多種識字方法。力求實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在情景中識字。
改進措施:
1、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好地設計教學評價,把識字方法真正的應用到學習中去。
2、在下一節課上課之前,或者利用課下時間對孩子進行拓展練習。
這 篇擬人的科學短文,以朴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本課以謎語的形式圖文並茂地向學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條件下,會呈現出不同狀態以及水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利弊。
一、教學效果:
文章的主線落在一個「變」字上。全文思路清晰,圍繞「變」字進行說明介紹:先寫水的形態變化,接著寫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狀態變化,最後寫了水的性格變化及給人類帶來的貢獻和災害。根據水的形態變化,我從變「雲」開始,讓學生理解雲的變化過程,讀 出自己喜歡的語氣。從「雨」「雹子」「雪」不同的變化,抓重點詞——「落」「打」「飄」。這三個不同的現象,由不同的方式從天上下來。通過理解朗讀,學生們知道了「雨」是天上落下來,「雹子」是從天上打下來,「雪」是從天上飄下來。通過比較,學生知道了在讀「雹子」「打下來」時語調要重點;讀「雪」「飄下來」時語調要輕點,慢慢的;讀「雨」「落下來」時語調不慢不快。讓學生明白,用詞的准確性。最後,是水的性格變化。通過對「溫和」和「暴躁」這兩個詞的理解,知道水溫和時會做很多好事,讀出溫柔,和氣的感受;水暴躁時做過許多壞事,讀出厲害,發脾氣的感受。比較朗讀是最能讓學生讀出不同的表現,我採用女生讀溫和的部分,男生讀暴躁的部分,這樣一比較起來很容易讀好這一段。根據這樣的思路理解課文,不僅教給了學生從揭示重點、句子之間的聯系方面質疑問難的方法,而且培養了學生勇敢的個性和探求知識的好奇心。
二、成功之處:
對比畫面,加深理解。利用課件播放水「溫和」時,為人們做的好事——灌溉田地,發動機器,幫助人們工作,三峽大壩發電站;「暴躁」時,為人們做壞事——淹沒莊稼,給人們交通帶來不便,沖毀房屋,危害人們生活,給人們帶了災害。通過這些畫面,讓學生進一步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引起學生共鳴,引導學生討論:「人類想出哪些辦法管住我,讓我光做好事,不做壞事?」從而使課堂更加豐滿,同時,完成了使學生了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的教學目標。
三、不足之處: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學生朗讀的形式還應再多一些,例如,男女生讀,小組讀,開小火車讀,同桌讀等等。通過採用不同的形式一方面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便於更好地鞏固生字教學,為詞語教學和理解課文打下扎實的基礎。
四、改進措施:
教師的語速還應再慢一些。由於低年級的學生思維相對比高年級的學生要來得慢一些,教師的語速過快會影響學生思考的時間。在本堂課中,教師應該更多地放手讓孩子去說去想,發揮他們天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開課時,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青蛙為什麼要賣泥塘呢?它是怎麼賣的呢?賣出去沒有呢?以此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猜一猜「青蛙的泥塘到底賣出去沒有?」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並說說自己的理由。
學生學習課文時,讓學生在自己質疑和猜想的基礎上,結合拼音讀通課文,勾畫出寫青蛙賣泥塘原因的句子,讀一讀,再想像青蛙住的「爛泥塘」是什麼樣的?弄清青蛙賣泥塘的原因。引導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弄清楚哪些動物想買泥塘,沒買成的原因是什麼?青蛙聽了小動物的話後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教學這一部分時,要不斷地創設情景,有效地聯系生活實際演一演、想一想。最後,把「綠草如茵的泥塘」和「爛泥塘」展開對比,滲透「美好的環境是靠勞動創造的」德育教育。
在閱讀教學中,我培養學生創造性想像的能力,引導學生想像。兒童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而語言本身是抽象的,如何有效地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呢?創設情境,將抽象的語言變為具體形象,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想像。
教學中,我抓住三個詞語:泉水、引水、灌水,通過演示和讓學生感悟朗讀,讓學生體會到青蛙的聰明和勤勞。
在品詞品句中展開想像。品詞品句,發展思維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結合課文內容及學生的生活經歷,我引導學生品詞品句,拓寬學生想像的空間。比如,青蛙面對自己創造出來的泥塘,不禁「愣住了」。我要學生模仿青蛙「愣住了」是什麼樣子,然後趁機讓學生展開想像翅膀,想像一下,青蛙的心理在想什麼。
充分運用插圖,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在低年級的語文課本中,有著許多色彩美麗,形象新穎生動的`插圖,這些插圖不僅有利於以圖學文,也有利於拓寬兒童的想像。如本課中,青蛙在一個風景如畫泥塘邊,嘴巴張開著,似乎正在說什麼。於是,我請學生再次想像,青蛙面對如此優美的泥塘,它會說些什麼呢?想像後再用語言表達插圖意思,也促進了學生創造性想像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紙船和風箏》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話故事。文中的小松鼠和小熊分別住在山頂和山腳,小松鼠折了紙船順水漂流給小熊送去快樂,小熊扎了風箏順風飄盪給小松鼠帶來幸福,從此在清清的溪水裡,在藍藍的天空中,會時常看見漂流的紙船,飄盪的風箏,即使這對好朋友吵架了,也都通過紙船和風箏捎去彼此深深的諒解和濃濃的真情。紙船和風箏在山頂和山腳架起了一座友誼的長橋,成了維系,發展他們友誼的紐帶。
在教學中,我緊抓小熊和松鼠感情變化這條線,放手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體驗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朗讀中悟情理,品情味。反思這堂課,我覺得自己在以下兩個方面做得還可以。
一、利用簡筆畫,創設情景。
新課程改革提出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教學過程應該成為一種愉悅的精神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教學開始,我根據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利用簡筆畫的形式,引入故事中兩個可愛的小動物,並讓學生找到小松鼠和小熊的家,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又根據課文內容畫出紙船和風箏,並分別寫上"漂"和"飄",藉助情境區別這兩個同音字。黑板上寥寥幾筆勾畫既豐富了教學內容,又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同時隨機教學了涉及到的生字,在情景中學習,在情境中感知課文大衣,激發學習熱情。
二、誦讀悟情,體現發展。
以讀為本,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讀是理解文字,體會情感的紐帶。"語文教學要回歸到讀上,所有的創新都應建立在讀好的基礎上。"本節課的教學充分圍繞由讀通到讀出感情的訓練過程為主,並把讀通課文與讀好長句子和重點部分有機結合,加以指導,重點突出。我在教學中抓住"樂壞了""他們再也看不到紙船和風箏了……"等語句,抓住矛盾,體驗情境,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時結合具體的語境,體會了"飄與漂"的不同含義。另外,多讀是感悟的基本方法,又是發展語言的一個重要手段,我在教學中將讀貫穿教學始終,採用了自讀,范讀,跟讀,讀中思考,讀中體會等方法,在如何讀出感情方面還進行了有效地組織和嘗試,引導學生在讀中一步一步走向文中兩個小動物的情感世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體驗成功,放飛潛能。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給兒童以勞動的快樂,取得成績的快樂,喚醒隱藏在他們內心的自豪感,自尊感,這是教育工作的一條金科玉律。"在課即將結束的時候,讓學生把祝福的話和小夥伴們分享,使每個孩子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他們樂於展示自己,他們更懂得關愛夥伴,他們的個性健康地發展
在實際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困惑,課堂參與進來的學生學習很熱情,有一部分孩子很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還有些孩子的傾聽的習慣很差,如何去顧及全體。隨文識字如何保證時間,銜接自然,都需要老師去關注和智慧。
《雪孩子》這篇課文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語言淺顯,簡潔,生動地表現了一場美麗的大雪過後,小白兔和媽媽堆了一個可愛的雪孩子,雪孩子給小白兔帶來了快樂……但是後來,為了救大火中的小白兔,雪孩子奮不顧身,自己卻融化成水,經過太陽一曬,又變成天上一朵朵美麗的白雲的經過,讓每個人都感觸到雪孩子善良的心靈。既形象地表現了雪孩子奉獻自已、捨己救人的高尚品質,又結合自然現象說明雪遇熱融化蒸發形成白雲的這一科學道理,在趣味性活動中使孩子們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進而學習雪孩子樂於幫助別人的美德,一方面可以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另一方面故事中的科學現象,很好地滿足了小學生的探索需要。文章文質兼美、極有意境、極富童趣,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想像、陶冶學生的情操;有利於老師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看圖讀文,使學生獲得了真實情感體驗。
一、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為了能夠引起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這節課我嘗試利用多媒體讓情景交融,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去加深感悟。
首先,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其次,我巧妙地運用多媒體,將學習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來。同時,我還採用了指導觀察法,充分發揮文中插圖的作用,以圖帶文,圖文並茂,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加深了對課文的學習。新的《語文課程標准》對第一學段明確提出了「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這一要求,在教學中,讓讀貫穿始終,以讀帶講,在讀中發現問題,在讀中探究,加深情感體驗。為了激勵學生的學習信心,我多次進行鼓勵、欣賞,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在教學中,我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力求將語言文字訓練和情感教育熏陶緊密結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每個學生在每一堂課上都學有所獲。
二、成功之處
1、本節課,我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我積極去引導,起到了一個引導和過渡的作用。起初我讓學生課前多收集資料,學生在預習閱讀中學會了提問問題。
2、我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課堂上給學生快樂的學習體驗,採取小組互幫互助的方式,帶動孩子的積極性。
3、在生字教學中,我採用了隨文識字的識字方法,利用上下文理解字詞,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在語境中幫助孩子們積累。另外,為了加深印象,我讓孩子們大膽想像,用換部首、編順口溜、編故事、編字謎等多種方式來記憶生字。
三、不足之處
仔細回顧,這節課也有不令人滿意的地方,那就是在提出問題後,學生的參與面比較狹小,只是照顧了部分同學,希望可以在以後的教學中進行彌補,使更多的孩子積極參與進來,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學中缺少創新意識,學生的學習習慣和養成性教育不夠成功,學生的基礎知識有待於鞏固提高。
四、改進措施
我深深體會到語文教學是一門復雜而豐富的教育,做一名語文教師很不簡單,要做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更不簡單。教學中,我常常慨嘆自己的知識淺薄,我深知自己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不管是教育理念還是實際教學,都需要我不斷地去摸索去嘗試,只有這壓根才能在新課程的改革大潮中不被淘汰。
Ⅶ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通用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雪孩子》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給小白兔帶來了快樂的可愛的雪孩子,最後為了從大火中救出小白兔而舍棄了自己的童話故事。
一、教學效果:
本課教學中,我覺得在指導朗讀方面還是比較有效果的。如,課件出示課文的第一句話「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後,我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想像讀這句話,有的學生就能通過自己的朗讀反映出雪的信息。接著出示第一幅插圖,通過語言渲染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把自己想像成圖中的小白兔,分別用「咦」「哦!」「啊!」續說句子,學生如臨其境般地面帶一種或疑惑或興奮或頓悟或詠嘆的表情和語氣,使語言的感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學生盡情地描述中也使雪後的場景更加開闊,更有感染力。又如,在學習課文的第三段時,出示雪孩子的圖片,讓學生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雪孩子,如果你擁有了這樣一個小夥伴,你喜歡嗎,你高興嗎,順勢引導學生歡歡喜喜地、高高興興地讀這一段,感覺學生讀得也比較有氣氛。
二、成功之處:
1、學習默讀的方法,掌握朗讀技巧。默讀是閱讀的一種重要方式。學習《雪孩子》一課,讓學生學會一種讀書的方式。課堂上先讓學生出聲朗讀課文,然後告訴學生默讀的方法:不發聲讀,不動嘴唇;不用手指著讀;還要邊讀邊思考。讓學生比較這兩種讀書方式的不同之處,並告訴學生默讀的好處。接下來訓練學生進行默讀。先讓學生通過默讀,理解每一段的意思,了解構段形式,初步理解文章大體內容,再讓學生帶著不同的問題進行再次默讀,提高默讀的效率。
2、尊重學生獨特感受,朗讀感悟。學生的感受是通過朗讀來實現的。首先,引導孩子想像,讀出雪景之美。如何讀出雪景的美?我先引導孩子想像雪後的景象,到處是一片白茫茫的,孩子有了美的體驗在讀書時感情自然會流露出來。其次,引導孩子抓住關鍵詞朗讀。在學習雪孩子營救小白兔的部分問孩子「雪孩子發現小白兔家著火時心情怎樣?」孩子能夠回答出「著急」,並能夠抓住文中關鍵詞「喊」「奔」,接著引導孩子「你還從哪裡看出雪孩子著急?」學生會抓住雪孩子救小白兔的動作「沖進、冒著、抱、跑」中體會孩子不顧自己、為他人著想的優秀品質。
3、拓展延伸,發散思維。在理解課文後,安排四人小組討論「雪孩子會回來嗎?」的話題。這個活動既使學生有興趣地在這一環節中進行簡單的口語交際,又使學生張開想像的翅膀。最後,通過課件引導學生理解「雪化成水、水蒸發到空中形成雲的過程」,再通過演示課件理解「雲變成雨和雲變成雪的過程」,讓孩子們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成長的快樂。「雪孩子回來以後,你會對它說些什麼呢?」引導學生從各個角度來說,鼓勵學生大膽創新、有創意地表達。
三、不足之處:
1、課文內容太多,基本上是按故事的發展順序進行學習,但對於如何在保證故事完整性的基礎上對重點詞句進行理解還很難以琢磨。
2、學生想像故事太單一,創造力不夠,今後在教學中要多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四、改進措施:
放手於學生,讓學生正常地去融入課堂。不要過多引導。
這 篇擬人的科學短文,以朴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本課以謎語的形式圖文並茂地向學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條件下,會呈現出不同狀態以及水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利弊。
一、教學效果:
文章的主線落在一個「變」字上。全文思路清晰,圍繞「變」字進行說明介紹:先寫水的形態變化,接著寫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的狀態變化,最後寫了水的性格變化及給人類帶來的貢獻和災害。根據水的形態變化,我從變「雲」開始,讓學生理解雲的變化過程,讀 出自己喜歡的語氣。從「雨」「雹子」「雪」不同的變化,抓重點詞——「落」「打」「飄」。這三個不同的現象,由不同的方式從天上下來。通過理解朗讀,學生們知道了「雨」是天上落下來,「雹子」是從天上打下來,「雪」是從天上飄下來。通過比較,學生知道了在讀「雹子」「打下來」時語調要重點;讀「雪」「飄下來」時語調要輕點,慢慢的;讀「雨」「落下來」時語調不慢不快。讓學生明白,用詞的准確性。最後,是水的性格變化。通過對「溫和」和「暴躁」這兩個詞的理解,知道水溫和時會做很多好事,讀出溫柔,和氣的感受;水暴躁時做過許多壞事,讀出厲害,發脾氣的感受。比較朗讀是最能讓學生讀出不同的表現,我採用女生讀溫和的部分,男生讀暴躁的部分,這樣一比較起來很容易讀好這一段。根據這樣的思路理解課文,不僅教給了學生從揭示重點、句子之間的聯系方面質疑問難的方法,而且培養了學生勇敢的個性和探求知識的好奇心。
二、成功之處:
對比畫面,加深理解。利用課件播放水「溫和」時,為人們做的好事——灌溉田地,發動機器,幫助人們工作,三峽大壩發電站;「暴躁」時,為人們做壞事——淹沒莊稼,給人們交通帶來不便,沖毀房屋,危害人們生活,給人們帶了災害。通過這些畫面,讓學生進一步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引起學生共鳴,引導學生討論:「人類想出哪些辦法管住我,讓我光做好事,不做壞事?」從而使課堂更加豐滿,同時,完成了使學生了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的教學目標。
三、不足之處: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學生朗讀的形式還應再多一些,例如,男女生讀,小組讀,開小火車讀,同桌讀等等。通過採用不同的形式一方面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便於更好地鞏固生字教學,為詞語教學和理解課文打下扎實的基礎。
四、改進措施:
教師的語速還應再慢一些。由於低年級的學生思維相對比高年級的學生要來得慢一些,教師的語速過快會影響學生思考的時間。在本堂課中,教師應該更多地放手讓孩子去說去想,發揮他們天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我是什麼》是一 篇極其適合小學生的科學小短文。課文採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以親昵的語氣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及與人的利弊關系。文中始終不點明「我」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人類關系的描寫,富有趣味性。內容生動有趣,語言樸素生動,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孩子們明白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資源才能造福於人的道理,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的 思想感情。
一、教學效果
課上,我用師生互動的方式,讓學生盡快投入到角色中,把自己就當成「水」,「走」到不同的地方就有不一樣的感受。這樣設計激發了孩子們探求的慾望,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進入課文情景,投入學習的狀態,而且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收到了極好的效果,學生積極性空前高漲。
另外,通過課上交流互動,引導學生明白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資源才能造福於人類的道理,從而激發了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成功之處
1、在教學時,我以學生很感興趣的一個小謎語導入,導入的形式簡潔、有趣,一下子將孩子們的注意力調動起來。然後,留給學生思索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從課文中找出謎底是什麼。為了找到答案,孩子們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內容,感知了課文大意,而且很容易地就猜出是「水」。
2、有效的提問帶孩子們一步一步走進課堂深處。自讀課文後,拋出問題:「我」會變成什麼?同時。面對學生的回答,我及時進行鼓勵表揚,鼓舞了孩子們的鬥志。
3、授課中我將水的不同形態以簡筆畫形式展現在黑板上,讓孩子們感到親切、有趣、一目瞭然,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4、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直觀地明白了雲的變化過程。從而使學生知道它們分別指的是「白雲」「烏雲」和「霞」。引導學生讀、想,給學生營造發揮自主性、能動性的環境和條件,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不足之處
1、整體讀課文的次數太少,沒有對隨文識字進行落實。在檢查學生預習時,只將詞語較多的一個段落進行了出示和識記,開頭的3個生字由於不是要求認識的字,所以單獨出示讓學生識記,顯得過於突兀。
2、缺少收集信息和課外延伸。
在處理「人們想出了種種辦法管住水,讓水給人們多做好事,不做壞事」,人們想出了什麼好辦法?問題提出後,很多孩子什麼也想不出來。我想如果能夠讓孩子們提前收集有關水的相關資料,然後交流討論課前 收集的有關水對人類所作的貢獻的資料,就可以讓學生通過交流,知道了人們植樹造林,建三峽大壩來防洪、發電、航運等。這樣既得到了口語交際訓練,也能培養其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拓展環節,進一步思考:如何在生活中節約用水?組織學生開展「節水小衛士」的活動,幫助、監督身邊的人也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使更多的人增強環保意識——這樣就能更加有效了。
四、改進措施
在今後的教學中,利用好課文,落實好隨文識字。導入後檢查學習困難的學生朗讀,在朗讀中發現有困難的詞語並及時板書,識記。再把這些詞語帶回到課文中進行朗讀,會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刻的了解,也能牢牢記住這些生字。今後要做好課前預設,提前布置讓孩子們預習課文和准備課前資料的 收集的任務。
《場景歌》這篇課文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場景美,生活美,感知量詞的用法,激發學生了解、觀察大自然,並嘗試用量詞表達熟悉的事物。
優點之處:
1、讀中感悟字的意思,採用多種形式認讀,進一步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
2、教學重難點通過自主閱讀、出示圖片、展開想像、聯系表達、趣味誦讀等方式,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量詞的表達效果。
不足之處:
本節課,在識記生字這一環節上,大部分學生只能用數字加偏旁的方法,方式單一,識字興趣不是太高。這說明沒有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生認知的積極性,同時對創造性的運用教材還需努力。另外,我還應該重視識字教學的生活化和情景化,平時多注重教給學生多種識字方法。力求實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在情景中識字。
改進措施:
1、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好地設計教學評價,把識字方法真正的應用到學習中去。
2、在下一節課上課之前,或者利用課下時間對孩子進行拓展練習。
三年級人教版教材中的「語文園地」透露著對整個一單元知識的綜合與總結,課文的學習其實主要圍繞的是「習作」來編輯的。所以,「語文園地」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語文園地八》中的口語交際與習作的教學中,教學的主要目的在於啟發學生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通過具體的事情,真誠地誇獎別人。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了游戲互動環節,課堂氣氛非常的活躍,同學們都能夠踴躍地上台來參加互動游戲。下面以《語文園地八》中口語交際與習作為例來淺談幾點反思:
一、讓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口語交際教學,主要是讓孩子們能夠用自己的語言通過一件具體的事例發現同學的優點。有部分學生能夠通過日常中小小的事例來敘述同學的優點,觀察非常的仔細;但是有部分學生眼中看到的始終是別人的缺點,認為別人的缺點很容易發現,而發現別人的優點的時候卻是非常的難。基於這一點,在教學中讓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在教學總結的時候,加以點撥,其實說出別人的優點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為你知道怎樣去「誇」別人了,知道怎樣給別人帶來微笑。
二、讓學生自己學會總結。
在口語交際教學「猜猜我是誰」的環節中,有的同學卻說出了同學的「特點」來讓同學和老師來猜,在這一點上,反映出同學們對同學之間的特點很容易記在心中,但是要說出別人的優點的一、二卻有點難度了。所以在平時的課堂教學和學習生活中,要善於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訓練他們能夠學會去誇獎別人,能夠善於去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同時能夠從別人的身上取得優點並且共同的進步。
三、讓學生明白什麼是「愛」
關於「愛」沒有很確切的定義,但在這一單元的課本主要圍繞著「愛」而展開的,是要求學生理解的。但是,除了接受和理解知識,更多的是讓孩子們能夠懂得在生活當中其實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存在。生活當中「自己」也可以做一個擁有愛心的人,也可以做一個能付出「愛」的人,如給同學的鼓勵是「愛」;給同學的幫助是「愛」;給同學微笑是「愛」自己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做一個快樂的人。
學習了這么多的.關於愛的文章,孩子們在習作中都記載下了關於自己的開心與不開心,有童稚的微笑、有天真的設想、有無憂無慮的歡樂?孩子們都在自己的筆尖下一一表達出來了。
《寒號鳥》是一 篇民間故事。教學的要求是教師引導學生正確評判故事的角色,從寒號鳥可悲的下場懂得只顧眼前、得過且過是不行的,應該像喜鵲那樣看得遠,著眼於未來,從現在做起。
一、教學效果:
我在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分別安排了六個教學步驟:描述帶入情境;自學課文;交流檢查自學;讀講課文;創造性地復述(新編,續編)補充課文和 小結。我的 教學設計比較注重小學生的復述和造句表達能力。其中教學過程我是以描述帶入情境的,因為面對著的是二年級的學生,我就以一個生動的描述引入課文,會引起他們的興趣,在引入了這 篇課文的時候,我利用了課題,很好地讓學生注意了「號」這個多音詞。接著我是要學生去自學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我當時要求學生進行兩次閱讀課文,第一次是解決生字詞,在這里我順便聯想了新舊詞語,讓小學生注意字的寫法。
二、成功之處:
我在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分別安排了六個教學步驟:描述帶入情境;自學課文;交流檢查自學;讀講課文;創造性地復述(新編,續編)補充課文和 小結。我的 教學設計比較注重小學生的復述和造句表達能力。首先我引導學生描述帶入情境,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引入了這 篇課文的時候,我利用了課題,很好地讓學生注意了「號」這個多音詞。接著我是要學生去自學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我當時要求學生進行兩次閱讀課文,第一次是解決生字詞,整體感知,同學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談了自己的感受,他們都說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第二次閱讀是我引導學生有表情朗讀喜鵲兩次勸告寒號鳥的語句,目的是讓他們弄清時間的順序是這 篇課文的 寫作順序,理清文章的脈絡。最後我創造性地復述了故事。我的 教學設計比較注重學生的語句表達能力!
分享:
1、以描述帶入情境,因為我面對著的是二年級的學生,我就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引入課文,這樣會引起他們的興趣。在引入了這 篇課文的時候,我利用了課題,很好地讓學生注意了「號」這個多音詞。
2、學生自學課文,初步了解課文。我當時要求學生進行兩次閱讀課文。第一次是解決生字詞,在這里我順便聯想了新舊詞語,讓小學生注意字的寫法。還有實現了我的目的——整體感知。同學們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談了自己的感受——他們都說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結論。
三、不足之處:
最後因為時間的關系,沒讓孩子練習著復述課文,這是一個遺憾,以後如果有機會再補上。
四、改進措施:
要學生找出描寫季節轉變的句子,目的是讓他們弄清時間的順序是這 篇課文的 寫作順序,然後很自然地讓學生分段,理清文章的脈絡。並且注意到了這 篇文章的對比特點。不過,這里後來我覺得可以合並為一次閱讀好了,這樣第一次閱讀,就達到了整體感知,清掃字詞,理清脈絡,顯得簡潔點。
《語文園地二》共設了三個板塊。「查字典」提示學生在讀書的時候遇到了不認識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來查字典解決。然後安排了部首查字法的三組練習,分別從「部首在字典的哪一頁」「數一數除了部首還有幾畫」和「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兒歌中不認識的字」三個角度來練習使用部首查字法。「日積月累」編排了三句編排了關於誠信,規則,與人為善的名句。「我愛閱讀」,編排的是詩歌《十二月花名歌》,讓學生在朗讀詩歌的過程中了解每種花的盛開季節,體驗課外閱讀的快樂。
一、教學效果:在《語文園地二》這一板塊的教學中,我主要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主要教學目的,展開教學。學生學習「查字典」時,我首先讓學生自讀兒歌,畫出兒歌中不認識的字,為下面的聯系第③題做准備。然後引導學生讀泡泡中的句子,了解部首查字法的用處,接下來按照部首查字法的步驟學習部首查字法。最後完成下面的三道練習題。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多採用這種形式,注重對學生的啟發引導。
二、成功之處:本課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法進行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和諧、安全的情境,學生在自主的空間里,自由奔放地想像、思維和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不足之處:課堂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我們應該大膽、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語文課程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進行創造性的語文教學活動,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會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四、改進措施:本課 教學設計,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激勵者,主動地融入到學生的游戲中去,創造出愉悅、民主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能大膽地進行交流,提高了課堂效率。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本次課改的顯著特徵,學生始終在自學、小組合作學中進行自主學習,教師起引導的作用,在關鍵之處引領、糾正、鞏固。
Ⅷ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集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在學習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 二年級語文 教學 反思 ,歡迎參考。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篇一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怎樣去上好一堂課,一節節撞擊著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有效教學的一點反思。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怎樣使我們的教學更具有有效性?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情感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情感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誰的本領大》這篇課文時,我畫了張太陽和風的圖片貼到黑板上,讓孩子們站起來,跟我一起一邊做動作,一邊讀課文。當做完一遍,我又把圖片拿到同學們中間,讓孩子們繼續跟著我做。反復幾次,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有的跑到我的跟前和我一起說,一起背,有的手舞足蹈,背得開心極了。當你看見孩子們學得快樂極了,玩得開心極了,你會幸福無比,感到教學的真正樂趣其實就在這里。「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麼啊?課堂是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台。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於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台。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像的:我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對於「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於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於「喝、渴」的區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並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 學習 方法 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青松》後,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竹石》、《春雨》等幾首古詩,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有關於借物言志方面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裡有資源,心裡有 教育 ,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榕樹,而後,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著自豪感,飽含著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贊美著……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 文章 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我力求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能夠在課堂上那短短幾十分鍾之內,傳給孩子更多知識!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篇二
本期的教學內容,分為八個單元。在每個單元的教學任務完成之後,我都進行檢測,針對學生存在的知識點問題,及時解決。對確實困難的學生進行耐心細致的個別教育,使之掌握。
語文教學必須重視積累運用,只有學生對知識有了一定積累之後,才能運用。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我開展了一系列的語文活動。1、優秀課文朗讀。通過學生自主收尋優秀文段,使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閱讀,學生的閱讀量增加的同時,學生必然收獲了許多東西。2、進行各種詞語收集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如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B式,ABB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BB式,ABAB式,ABAC式,ABCC式,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BC式,在不斷收集整理的過程中,學生的詞彙積累有了明顯的增多。3、開展各種語文游戲。如 句子 的轉換,如「把」字句轉換成「被」字句,問句轉換成陳述句,兩句話變成一句話,學生在活動中提高了興趣,也訓練了動腦的能力。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雖然我們辦這個學期成績比較勻稍微領先,但我發現一個問題,我們班的成績沒有拔尖的,這就是我的失誤,下個學期,我要抓尖補差帶中間,從開學開始,一定消滅唯一不及格的。
個別學生的學習習慣欠佳, 學習態度 不端正,學習興趣不濃,還需正確引導。由於本學期安全工作是重點,放學後不能以任何名義 留學 生,所以我就放鬆的補差這項工作。期末的時候再來狠抓那些基礎差的學生就比較困難了。下個學期,我更要抓尖補差帶中間,從開學開始,一定消滅唯一不及格的。課堂教學仍需創新。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仍將一如既往的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爭取有更大進步。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篇三
本學期,我擔任二(2)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經過一期來的辛勤勞動,我們走過了一個充實而又有意義的學期;期末臨近,回顧一學期的探索與嘗試,酸甜苦辣樣樣都有。在這一學期里,我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認真地批改作業、講評作業,督促學生及時更正錯題,做好課後答疑工作;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和學生平等相處,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現在,我對這個學期的工作做以下 總結 。
一狠抓基礎知識和技能
在書寫方面,我大力強調規范性,要求書寫整齊,字跡工整,並努力克服錯別字,有些學生對於寫過幾遍的字也會寫錯,如「寬」字下邊本該「見」而非「貝」 字,又如「拔」和「撥」字,學生總是分不清是「撥打」還是「拔打」,「拔河」還是「撥河」。類似這樣的問題我進行了大力更正,反復默寫和抄寫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又如,對打比方的 造句 ,對各種句式的變換,對病句的修改,對生字新詞的理解運用,對近、 反義詞 的積累等,我都逐一進行講解或強調,對這些問題加大做題的數量,以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寫句子的能力。
二、 教學方法
三、指導學生學習方法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方法對於學習來說是最重要的。搞好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是有很大的好處。為什麼有的同學老是玩,可成績卻不錯呢?我們常常強調上課專心聽講,及時對知識進行鞏固,然後還要及時復習。但是我覺得思考才是最關鍵的有人說,聰明與否,在於是否思考。我們要著重指導學生學會思考。睡前回顧當天所學,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
其實學習方法有很多,只要是有用的,都可以試試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教學反思。
四、做好扶優轉差工作
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是非常輕松的,而學困生卻常常來不及。這又是一個讓我們老師要思考的事情。對於這類問題我常常用的方法就是在作業中使用分級制度,在不影響大家的學習的前提下,對有些學困生進行再次鞏固基礎知識,並且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當面教學。通過一學期的實踐,我覺得這方法十分有效,以後還可以進行利用這種方法。
五、突出章節過關,拓展知識視野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篇四
《猴子種果樹》是一篇簡短的 寓言 故事 ,寫了一隻猴子沒有耐心,一直聽別人的意見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整篇課文圍繞著猴子種果樹展開情節,一共種了4次樹,課文的結構比較相似,最後交代種果樹的結果,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於求成。
剛開始研究教材,感到課文比較淺顯簡單,意思很明了,學生一看就明白,其次三段對話比較相似,適合由扶到放,指導學生自學。因此,我設計了一個有點及線的教學過程。首先重點指導學生學習第一段對話,從想法上、做法上去體會猴子的著急,然後緊扣關鍵詞「一想」、「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這些細節,進一步加深猴子沒有耐心的印象。後面的兩段對話,我便放手讓孩子自學,從猴子的三次想法和三次做法,體會到猴子越來越著急的心情以及它做事沒有主見,不動腦子。其中猴子的三次想法略有不同,第一次是「我可等不及」,第二次是「我也等不及」,第三次是「我還是等不及」,三個副詞表達的情感是不同的,順序也不能顛倒,於是,我設計了一個環節,讓學生自己填一填這些副詞。我的本意是讓學生能夠活學活用,於是借鑒了 談永康老師教學環節:讓學生用這三個副詞填一填「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猴子因為聽了烏鴉的話,就拔了梨樹,改種杏樹。這一年,猴子____沒有吃到水果。正當杏樹成活的時候,猴子因為聽了喜鵲的話,又拔了杏樹,改種了桃樹;這一年,猴子____沒有吃到水果。正當桃樹成活的時候,猴子聽了杜鵑的話,拔了桃樹,種了櫻桃。於是,第三年,猴子____沒有吃到水果。」,有老師提出「梨子五年才能結果,所以無論猴子拔不拔樹,都是不可能吃到果子的。」說明我們在借鑒別人的教學設計時,也不能像小猴一樣沒有主見,需要自己動腦思考。
《猴子種果樹》這篇教材雖然意思淺顯,但其中蘊含的含義是很深。比如說,最後我問孩子們:「如果你是小猴,你會怎麼做?」有孩子這樣回答:「如果我是小猴,我就不聽別人的話,自己種自己的樹。」這個答案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深入一想,是不是別人的話都不聽呢?烏鴉它們的話有沒有道理呢?應該是有道理的,但猴子為什麼聽了烏鴉它們的話沒有種成果樹呢?因為他沒有認真考慮別人的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沒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所以別人的建議也許是好的,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是辯證地去看待。但是我並沒有教會孩子們這一點,課堂結束後,我覺得很遺憾。
其中我覺得自己設計的比較好的地方是板書。根據猴子種樹的情節,我把梨樹、杏樹、桃樹、櫻桃樹一一擦掉,最後留下了一個大問號,引導學生思考猴子沒有種成果樹的原因,得出這只猴子沒有耐心、沒有主見兩個特點,與題目一一對應,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集相關文章:
★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集
★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總結
★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 二年級關於語文教學反思
★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師教學反思
★ 二年級語文園地二教學反思
★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
★ 二年級語文北京教學反思
Ⅸ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是我對突破傳統手工教學模式做的一點嘗試與創新。在以往的手工教學中,往往把純技能、技巧的要求作為衡量孩子成與否的標尺,孩子們被動地跟在老師後面去模仿。他們觀察到什麼?感受到什麼?領悟到什麼?一切很難找到答案。所以我注重在活動中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創造性。 首先手工活動的內容選擇要新穎有趣。對於幼兒來說,興趣愛好是他對一樣事物最能堅持的態度,所以要激發學習興趣。手工活動以動手為主,這可以給幼兒很大的探究空間。我抓住孩子喜歡探究,喜歡玩的心理特點,設計教學方法。找出活動與活動之間的相互聯系,加入了《猴子撈月》的故事這個特定的情境,整合成富有童趣的美工活動課。
其次,在活動中我想幫助和引導孩子進行合作及如何合作。「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合作,並不是一張紙幾個人來畫、一個作品大家共同完成就是合作。我們應當在讓幼兒學會如何合作、在操作中感受合作的成功與效果,並在其他的活動中正確、合理的分工合作。所以我在讓幼兒分組競賽的時候,希望幼兒能在分工進行。但我僅僅用語言對幼兒進行了提示。可能還需要教師進行更進一步的引導。這一點還值得我去探討、研究。
最後就是教師要放手課堂,以孩子為主。重視幼兒對學習方法的研究,引導幼兒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引導幼兒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我讓孩子學習紙猴的製作方法,老師沒有去直接教授,而是讓孩子自己通過拆我的成品來探究方法。並在簡單的啟發後採取了小組合作的形式來製作,並把「怎麼樣手尾」這個難點拋給學生,讓他們討論解決,孩子們在製作過程中互相討論,創造出好多不同的連接方法,最後讓他們帶上作品去裝飾教室,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古詩的學習,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應該是讓他們用想像的翅膀去理解詩中的意思,去體驗詩中的情感,從而感受語言的美。
在本課教學古詩《登鸛雀樓》一課時,我藉助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課文插圖能夠幫助學生身臨其境,真切感知那種美好的情境。如學習「白日依山盡」時,我通過讓學生觀察插圖,說說圖中的景色。接著再通過用簡筆畫的方法讓學生上台畫出此時太陽的位置,讓學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陽慢慢落山的美麗景色,更進一步理解了「白日依山盡」。在教學 「黃河入海流」時,我首先讓學生看文中的圖,讓他們在小組內交流討論收集到的有關黃河奔騰入海的壯觀景象的資料,最後讓他們用一些詞來形容黃河。通過觀察插圖,交流相關資料,展開想像,學生腦海中不知不覺就有了詞語,如有的學生會用「滔滔、滾滾、壯觀、有氣勢「等簡單的詞來形容黃河,在學生腦海里黃河的壯觀景象會越來越明晰,通過反復朗讀體會,從而真切感受到黃河水流進大海的那種磅礴氣勢。在這樣感悟內化,有感情地朗讀便水到渠成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更遠」這是這首古詩中要闡明的道理。體會古詩所蘊含的道理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我先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換位思考,設身處地。讓學生形象地感知詩人站得越高,看得越遠。再讓學生暢談自己在生活中站在高處能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的經歷。這時學生的積極性頗高,從而感悟出古詩所蘊含的「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還要不斷努力。
我通過這樣的教學使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的腦海中「活「起來,從而喚起了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再現詩人創造的意境。這樣,通過學生自身的探索、體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已突破了這個難點。
《一分鍾》是二年級語文上冊的一篇課文,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因為多睡了一分鍾,而遲到了二十分鍾的故事。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在生活中要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這篇文章之後,我對自己的教學有如下反思:
一、導入部分:
我以一道算式導入「一=20」,讓學生看了以後能產生疑問而進入本課,引起學生的興趣,讓閱讀成為一種需要。
二、識字教學:
我在上這課之前,就要求學生自己回家做生字卡片,學生在做卡片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有一個識字的過程了。所以上這課時,我檢查、糾正就比較容易了。面有些詞語讓學生聯系生少實際進行表演。「嘆哈欠」「丁零零哈欠」讀輕聲。
三、閱讀教學:
通過字詞的教學,學生能把字寶寶放入課文中進行正確朗讀。讓學生根據板書「一=20」,說出文章的大概內容,並適時板書。但是這一環節,我在教學中由於沒有處理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先抓住元元發生在上學路上的兩件事來學習,重點體會元元的心理。教學中,我以「元元一共說了幾句話?」讓學生很快找到了文章的中心,也就是元元的兩次嘆氣:「要是早一分鍾就好了。」要讀好這兩次嘆氣,還要聯繫上下文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20分鍾為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和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像元元當時的心情。同時,在朗讀過程中,注意抓住重要字詞,體會感悟。如「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再引導學生對照插圖,想一想,演一演,學生體會到了元元當時的.心情,再進行朗讀,自然就能讀出其中滋味。
四、教學不足:
我認為在以後教學中我應該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1、評價語言不能含糊不清,做到聲情並茂,富有感染力,我認為以於二年級的學生很重要。
2、在備課時應反復研究教材,抓准教學的切入點,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3、在教學中,遇到難點,不能急於求成,要循循善誘,把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動腦思考的好習慣。
4、在教學中,還存在不足,如對於課文的朗讀,大多數學生能積極參與,朗讀效果較好,但還是有同學參與積極性不高。今後的教學中既要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更應該大膽放手,充分挖掘學生潛能,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還應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
通過本次教學,我自己受益匪淺,今後,我將認真備好課,努力上好每一節課,拉高課堂效率。
《我是什麼》是一篇內容淺顯易懂的常識性課文。學生喜歡學習這樣的課文,因為課文里的知識是他們感興趣的、想了解的,這也是新教材的特點之一。如何抓住這點,在教學中引發學生的共鳴,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我採取了一些教學手段以達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魔術激趣,整體感知
根據課文特點第一人稱描寫手法和抓住「水」是會變化的一個過程。為了突出這個「變」,在導入時,我特意說給大家介紹一個魔術師,讓學生自己從課文中找出這個小魔術師是誰?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內容,感知課文大意,自然地猜出是「水」。從而,讓學生明白小魔術師就是「水」。
二、緊扣主線,朗讀感悟
學習課件時,首先抓住中心句「我會變」。根據水的形態變化,我們從變「雲」,讓學生理解雲的變化過程,讀出自己喜歡的語氣,老師參與到我會變「雲」,激發學生的參與面,調動學生的興趣。接著,就是抓住「雨」「雹子」「雪」不同的變化,重點抓字詞「落」「打」「飄」,通過比較,學生知道了在讀「雹子」「打下來」要重點;讀「雪」「飄下來」要輕點,慢慢的;讀「雨」「落下來」不慢不快。通過朗讀感悟,體會用詞的准確性。
三、利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效益
投映畫面,突出重點。引導學生看課件「雲」在不同時間的變化,「白衣服」是在早上和中午的時候,「黑衣服」是在下雨前和晚上,「紅袍」是出現朝霞和晚霞時的景象。這樣,學生很直觀的明白了雲的不同形態,從而使學生知道它們分別指的是「白雲」、「烏雲」和「朝霞與晚霞」。此時,教師引導學生讀、想,給學生營造發揮自主性、能動性的環境和條件,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從現在開始》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的是:貓頭鷹和袋鼠,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騰」;而小猴子卻讓大家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過日子,受到人們的擁戴。讀著《從現在開始》,除了忍俊不禁之外,還感受到濃郁的現代氣息。現代社會的人們,在享受著高度的現代文明的同時,也受到自然和人為的各種限制。人們總在爭取自身的解放,追求自由的空間。在兒童幼小的心理,他們活潑好玩,無拘無束的成長,是他們追求的生活理想,然而面臨社會的壓力以及教師和家長的束縛,他們失去童年的樂趣,以及自我的個性。這篇課文就是讓學生懂得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要尊重別人,這是和諧相處的重要條件。
教學這篇課文,我們在把握語文基本訓練的同時,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通過「教」的方式引到學生「學」的方式,尊重學生個性的理解和感悟,通過情景的創設、朗讀的體驗,對話的交流,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意義,熱愛生活,尊重他人。教學的難點在於,以學論教,順學而教,根據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緊緊的把握好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1.重視朗讀形式多樣化,強調在朗讀中感悟
課堂上,「讀」占鰲頭,學生採用不同方式進行朗讀:個別讀,齊讀,自由讀,引讀,表演讀,充分顧及學生朗讀的主動性,多樣性,獨特性。我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開發學生學習資源,讓文本的意義和作者的情感在朗讀中自行發現,自發建構起來。讀完之後說說為什麼這樣讀,這樣讀有什麼好處?說出朗讀後的個性化感悟、體驗和感受。以朗讀為主線,以實踐活動為輔助,引導學生聯系教材,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讀活動物,以聲傳情,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角色的心理,讀出人物個性,初步培養學生的語感。如獅子大王的王者風范,貓頭鷹大王的神氣,袋鼠大王的激動,小猴大王的和氣、乾脆、機靈等等。但也有讀得不夠好的地方,有但今後加強、改進。
2、創設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情景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創設各種活潑、有趣的教學情境。如:角色扮演,通過活動讓學生去表達、感受、體悟,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運用。課堂上,我組織學生小組合作讀一讀、演一演,自主匯報交流,使學生真正擁有嘗試、合作、享受成功的實踐和機會。在小組匯報展示中,其他學生做到了很好的評議、補充,形成了生生互動積極學習的氛圍。我作為一名參與者也啟發、評價,在與生互動中真正成為小學生的學習夥伴,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3、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導向
在閱讀目標方面,我們第一個要關注的問題是閱讀中積極健康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導向,使德育目標、智育目標和美育目標能夠得到綜合的體現。本課蘊含著深刻的道理,通過讀一讀、演一演、想一想、說一說等手段,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讓他們懂得尊重別人、讓被人按自己習慣的方式生活,這些都體現了閱讀教學中主體情感的投入,以及正確的價值導向。
當然本課還存在著許多不足和遺憾的地方,如:時間允許的話,在教學袋鼠那段時,應增加多種讀的方式;在最後講評生字時,應讓學生自己挑選、推薦。
在教學中,我還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媒體演示、反復朗讀體會等方法,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幫助學生明像入境,讓文字所代表的客觀事物的圖像,在學生腦海里明晰出現,讓學生真切感知那種美好的情境,感悟出古詩所蘊含的「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進步,還要不斷努力。
教學後,我作了認真地反思,覺得這節課除了具有上述優點之外,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其中最大的不足是在評價學生時,原先設計好的恰當的評價語言被一些蒼白無力的評價語言所替代,使學生未能真正體驗到那份成功感和愉悅感。今後,我會不斷地努力,不斷地鑽研,不斷地改進,把發現的不足作為自己對教學探索的動力。
《美麗的丹頂鶴》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寫了丹頂鶴的美麗外形以及它們每年到黃海之濱越冬的遷徒習性。課文即將丹頂鶴寫的栩栩如生,彷彿呼之欲出,又將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滲透於丹頂鶴的描繪介紹之中,有利於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自覺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上完這一課,教學效果很好,自己較為滿意。下面就談談自己的一點感受:
一、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
閱讀教學的核心是促使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和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執教這一課時,我立足文本,緊扣題眼,圍繞學生共同感興趣的話題「丹頂鶴美在哪兒?」引領學生學習。先讓學生通讀全文,在自讀自悟的過程中,圈圈畫畫。在學生整體把握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分段閱讀感悟。不管是在感受丹頂鶴顏色美的過程中,還是在感悟丹頂鶴形態美、姿態美的過程中,總是讓學生在先思考的基礎上,再組織他們與文本對話交流。
二、品味語言文字的精妙
在教學中,我運用多媒體為教學服務,出示與文本語言相吻合的圖片,如顯示丹頂鶴羽毛黑白分明的圖片,丹頂鶴體形修長-----丹頂鶴的生活視頻以及文本中重點詞語、句子的突現,引起學生的關注,讓學生在饒有趣味中細讀文本。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在品味語言的精妙時,我還運用了傳統的演一演、做一做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我首先充分用好文本的教學資源----插圖,先讓學生在圖中找一找那些丹頂鶴正在「引吭高歌」,哪些丹頂鶴正在「展翅飛翔」,然後讓學生學著它們的動作做一做,談一談。顯示在高昂的情緒中,不但感悟了文本傳達的意思,而且獨處了詞語包含的意思,把這兩句話讀美了。學生在可感可觸的情況下,靜下心來細讀文本,抓住文本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細細品味,體味到了語言的准確、鮮明、生動及運用之妙,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三、突破文本,回歸生活
在執教這篇課文時,我立足文本,努力拓展教學的資源。如我以「無憂無慮」為切入點,圍繞教學目標,巧妙安排教學環節。當學生讀了第四自然段後,我問學生從這段話中你感受到丹頂鶴的生活怎樣?引出「無憂無慮」,然後讓學生觀賞丹頂鶴的生活視頻,其中每一組畫面旁我都標上名稱,如「悠閑散步」「追逐嬉戲」等。語言來自生活,又高於生活,這些生動的畫面與語言文字緊密結合,既幫助學生理解詞義,又加深了學生對這些詞語的印象,同時還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
我們在注重學生對語言的感悟積累時,要引導學生運用。如在觀看視頻後,我組織學生進行說話訓練:丹頂鶴帶著他們的孩子來到這里,它們有的-----有的----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能靈活運用所學的詞語,並體現豐富的想像力。
語文課主要不是「學課文」,而應該是通過課文這個例子讓學生「學語文」,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用語文的方式習得語文的知識、語文的能力、語文的習慣。
《美麗的丹頂鶴》描寫了丹頂鶴的美麗外形和它們每年到黃海之濱越冬的遷徙習性,引起學生對丹頂鶴的喜愛,滲透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文章的語言很美,文中所描述的丹頂鶴也很美,就連課文中一幅幅插圖也很美。所以我的教學設計也緊緊圍繞著「美」這個字來展開。
法國雕塑家羅丹曾說過「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於是我首先在熟讀課文的前提下,讓學生去發現丹頂鶴的美,到課文中去找出有關句子。學生找到相關句子後,說說為什麼覺得這兒美,再總結出:色彩美,姿態美,外形美。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重點讓學生通過讀發現丹頂鶴的顏色之美。在這個自然段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讓學生給丹頂鶴塗顏色的環節。這個環節設計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同時有更深刻的教學作用。學生要想畫出一隻美麗的丹頂鶴就必須熟悉課文,能體會到丹頂鶴的美麗。而當學生給丹頂鶴塗上顏色時,一隻只栩栩如生的丹頂鶴不僅躍然紙上,更滲透進孩子們的內心。通過畫也能帶動孩子們更好的讀出丹頂鶴的美來。
語文教學中另外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讀,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如:個別讀,加上動作表演讀,想像讀,范讀等,讓學生讀出美、讀出情趣、讀出感情,通過讓學生讀課文,在讀中感悟和體會出丹頂鶴的美。
通過對「第二故鄉」和「無憂無慮」的理解來明白為什麼黃海之濱是丹頂鶴的的第二故鄉。也根據學生的特點讓孩子自己說一說自己的第一故鄉和第二故鄉。通過欣賞視頻片斷將對丹頂鶴感性的認識上升到另一個高度,通過視頻的展示來更好的講解文章中關於丹頂鶴生活習性的內容。也豐富了孩子的課外知識。
最後讓孩子們欣賞很多野生動物的圖片,並將圖片的最後定格在「地球」上。先讓孩子們自己說一說自己看圖後的感想。再說一說地球和人和小動物之間的關系。並最後延伸出一個更高的主體「我們要愛護我們的地球,愛護我們身邊的動物」,進而引導孩子樹立愛護我們周圍的環境,愛護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班級的思想。
上完這一節課,我相信孩子們對丹頂鶴都有了全新的認識,也體會到了很多課文之外的內容。
《我們成功了》北京申奧勝出後,歷史的瞬間成了歡樂的永恆,中國人終於圓了一個世紀的奧運夢。全文表達作者申奧成功後的興奮與激動,也表現了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與自豪。文章語言流暢,情感真摯,耐人尋味,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陶冶情操和愛國教育的好教材。教學的目的除了讓學生認識並掌握一定數量的生字、新詞,體會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激動、歡樂和自豪,並積累語言,還要增強學生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要充分相信學生,使學生樂學、會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都知道,如果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滿足的話,就會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所以在課堂上,我努力創設輕松、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孩子們的思維在無拘無束中發展、飛越、撞擊。在課堂上,我通過對教材的補充,讓學生了解了我們申奧的艱辛,能夠進一步體會出成功後的喜悅。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中占最重要的位置,是認識生字,掌握詞語,學好句子,知道段落、初步感知篇章的基礎。
上這課時,我設置了語言懸念,現在是什麼季節?很多孩子知道是秋天,我說:「對,現在是金秋時節。」借機板書「金秋時節」。我再設問:秋天是什麼顏色的?許多孩子舉手了,教室里活躍開了,一個男孩說:「秋天是黃色的,因為有的樹葉黃了落下來。」一個女孩說:「秋天是紅色的,因為樹上的柿子紅了。」又一孩子說:「秋天是黃色的,因為稻穀是黃色的。」又一女孩兒說:「秋天是紅色的,因為楓葉紅了。」……孩子們說得太好了。
我接著設問:秋天像什麼?教室里又熱開了,孩子們爭先恐後地搶答「像一首詩,一首秋收的詩;像一幅畫,畫上有成熟的果子,豐收的莊稼、綠綠的蔬菜……還有落葉……」,我抓住學生的激情興趣,深情地說:「孩子們,我們快走進涼爽的秋天吧!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圖畫,天高雲淡,大雁南飛,田野里五穀豐登,爪果飄香。看,那秋收冬藏的場面更是讓山河壯美,有好幾個學生情不自禁地跟著朗誦起來,作為老師,我有一份成就感。
同時,我更不忽視字詞的教學,我邊畫草圖邊板書詞語,把生字顯示出來,指導學生拼讀,證音,拓寬了一些知識面,如:在教學時,我告訴學生「壯」字的分析,「士」形旁,「士」是男子的美稱。還有形近字,同時也注重了自己教學中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積累,出示關於秋天的詞語:一葉之秋,春蘭秋菊,春種秋收、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風過耳、秋風蕭瑟、秋雨綿綿、秋收立秋、中秋時節……
總之,識字課教學方式可以多樣化。這節課還是有收獲的,92%的學生認識生字過關,在詞語的理解上,通過自己在教學中設置的語言,學生基本能理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情感,能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Ⅹ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總結5篇
總結 是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 經驗 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的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這次我給大家整理了 二年級語文 教學 反思 總結,供大家閱讀參考。
更多總結相關內容推薦↓↓↓
房地產個人工作總結
團隊工作總結
個人年度年終工作總結
婦委會年度工作總結
教師年度考核個人工作總結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總結1
一學期來,我按照學期初制定的教學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認真聽課,虛心聽取同年級教師的意見,改善教學方式。定期做好 工作總結 ,總結教學經驗,把經驗點滴投入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觀察、探究、討論、交流等過程中,獲得所應掌握的 語文知識 ,使 語文學習 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努力貼切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一、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想讓他們在40分鍾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有必須困難的。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剛開學的二個星期里,我採用編兒歌、口令等形式,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融入情趣之中,讓學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堅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慣用品,都需要教師不厭其煩地講講講、 說說 說,經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認真備課
低年級新課程的資料多、知識面廣,但又是打基礎和培養良好習慣的關鍵時候,而學生活潑好動、自我控制本事較差,對很多枯燥的練習不感興趣,容易產生厭倦心理,教學中如果把握不好,有可能使學生獲得的知識顯得很零碎,不扎實。所以我總是想方設法帶領學生簡便學習,讓學生感覺學習是一種歡樂。我嚴格按照教學計劃上課,精心設計教學程序。課前都精心准備,從來不打「無准備之仗」。教學中總是採用學生感興趣的 方法 ,做游戲、講 故事 、猜 謎語 、開展活動等,讓學生簡便歡樂地學習知識。還不怕麻煩,製作各種教具,輔助教學,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為了能更好地立足課堂搞好教學,平時注重自我業務本事的提高,進取參與學校組織的聽課評課活動,平時利用空餘時間隨時隨地進行教研,開展探討性的交流和反思。
三、重視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1、讓孩子歡樂識字
識字教學是 一年級語文 教學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趣味,又能很好地掌握,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每一天鼓勵學生讀課外書,並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漢字活學活用,經過學編兒歌、「開火車」、「讓學生當小教師」、「游戲」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強調孩子用正確的寫字姿勢學寫漢字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願。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醜,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他的語文水平,也能夠體現其 文化 素養。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異常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教師,我更注重自我在課堂板書、給學生的留言等方面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範。其次,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臨寫、既從技能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要求學生。異常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堅持怎樣的寫字姿勢我都異常注意。
3、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讓學生學會讀書,喜歡讀書,將為他們今後的學語文奠定牢固基礎。
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進取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范讀、教讀等形式在必須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我注重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盡量引發學生能打開想像的翅膀,讀出自我的感受出來。第三,注重自我的示範性。由於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異常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盡可能地為學生作出很好的示範。
每個人都渴望著別人用贊賞的眼光來對待自我,當教師一句「嗯,~~同學讀得極為流利,如果他讀得慢一些,加上些動作,那就更棒了!」或同學們的一片熱烈的掌聲,會讓他覺得上課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評價機制的建立和靈活運用,能充分調動學生的進取性和學習熱情,活化課堂,讓學生的情感得到認可,在評價中促進成長。
4、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
教學過程中我盡量不輕易否定學生的思維成果,不把自我的意見強加給學生。於是學生都能自始自終情緒高昂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感受到學習的歡樂。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對於學生提出的不一樣結論,如果講得有道理,我都給予肯定,讓學生有機會坦陳自我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思維成果,不輕易否定孩子在認真思維的基礎上的答案。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總結2
一轉眼,忙碌而又有序的語文教學又要結束。回顧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我依據計劃和進度有條不紊的進行,收獲很多。認真思考之後,做以下的總結。
一、基礎知識和技能訓練功在平時。
為了讓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扎實,我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優缺點的基礎上對症下葯,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比如,在書寫方面,我重視每一天的20分鍾的寫字課,利用書法軟體中教師的講解,從粉筆字到鋼筆字,再到毛筆字的欣賞,我都要求學生認真聽仔細看,感受每一個字的結構安排和筆畫書寫,我大力強調規范性,要求書寫整齊,字跡工整,並努力克服錯別字,有些學生對於寫過幾遍的字也會寫錯,類似這樣的問題我進行了大力更正,反復默寫和抄寫。又如,對打比方的 造句 ,對各種句式的變換,對生字新詞的理解運用,對近、 反義詞 的積累等,我會結合每個單元每一課的訓練重點在課上隨時教授練習,逐一進行講解或強調,鼓勵學生有自我獨特的思維,不要千篇一律,以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和寫 句子 的本事。
二、靈活處理 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學生的學習要體現自主、探究、合作。所以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景靈活調整課程資料,以求學生能盡興地表達自我的看法,完成自已的探究,真正體現自主性,使學生始終堅持一種自我探究的學習勁頭。結合我校大力推行的「語文主題學習」理念,我在課堂上經常閱讀「人教e學」平台上的課外知識資源,學生十分喜歡。教學時不斷更新自我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
在教學中,我時時堅持以讀代講,多讀多想,自主感悟,常常鼓勵學生各抒已見,使學生們盡情發表自我的看法,並且時不時採用一些別開生面的方式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收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例如:語文園地七中的口語交際,是四個連續圖讓學生討論圖上的小朋友會怎樣做?然後標一個完整的故事。我將其作為看圖說話的訓練題材,先進性了整體觀察,交流確定主題,明確故事資料,然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編故事,最終每組推選一位同學參加編故事比賽,並且獎勵前三名。學生進取性異常高。我將整個過程拍照發班級微信群,讓家長也了解了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受到家長的一致好評。類似的以小組為單位的競賽活動進行過許多,孩子們的小組意識增強了,參與學習活動的進取性提高了,收獲自然增加了。
三、指導學生 學習方法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功」。方法對於學習來說是最重要的。搞好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是有很大的好處的。為什麼有的同學老是玩,可成績卻不錯呢?我們常常強調上課專心聽講,及時對知識進行鞏固,然後還要及時復習。可是我覺得思考才是最關鍵的有人說,聰明與否,在於是否思考。我們要著重指導學生學會思考。睡前回顧當天所學,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其實學習方法有很多,只要是有用的,都能夠試試。
四、做好培優輔差工作
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是十分簡便的,而成績差的學生卻常常來不及。這又是一個讓我們教師要思考的事情。對於這類問題我常常用的方法就是在作業中使用分級制度,在不影響大家的學習的前提下,對有些學困生進行再次鞏固基礎知識,並且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當面教學。經過一學期的實踐,我覺得這方法十分有效,以後還能夠進行利用這種方法。
五、突出章節過關,拓展知識視野
本期的教學資料,分為八個單元。在每個單元的教學任務完成之後,我都進行檢測,針對學生存在的知識點問題,及時解決。對確實困難的學生進行耐心細致的個別 教育 ,使之掌握。
語文教學必須重視積累運用,僅有學生對知識有了必須積累之後,才能運用。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我開展了一系列的語文活動。1、讀書交流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分工進行,有的是好書推薦,有的是精彩片段欣賞,有的是人物介紹。經過活動,提高了學生主動進行課外閱讀的意識,學生的閱讀量增加的同時,學生必然收獲了許多東西。2、進行查字典比賽。評選了查的既快又准確的前三名同學進行獎勵,提高學生使用工具書的意識。3、開展「我畫我寫我能行」的競賽活動。結合語文園地七的畫畫寫寫,學生自我畫畫,寫自我畫的資料,開展了一次比賽,先在小組內評選,之後推選一位同學參加比賽,學生熱情高漲,收獲頗多。
在本期的教學中,針對以上情景所採取的對策,學生的語文興趣得到了激發,語文基礎知識有所提高,語文本事得到了增強,為以後的語文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今後我仍然以培養激發學生興趣為主設計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本事。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總結3
這學期以來,我認真鑽研教材,領悟新課標理念,按照學期初制定的教學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在教學中認真聽取同年級教師的意見,改善教學方式。定期做好工作總結,總結教學經驗,把經驗點滴投入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觀察、探究、討論、交流等過程中,獲得所應掌握的語文知識,使語文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努力貼切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一、抓住重點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課堂教學努力體現重點,沒有「眉毛鬍子一把抓」。比如:二年級學生每篇課文常常要掌握8個左右的會寫的字,要會認8到12個生字。在生字教學中,我就抓住重點字指導,對學生難拼、易拼錯的音節,反復試拼,難寫的字就進行范寫,有時會故意寫錯,讓看出錯誤的同學說出錯誤之處;對重點句、段反復朗讀,重點指導讀對讀好,本事強的同學往往在下課後就能把這些句段背誦下來了。
2、注重朗讀本事的培養。課堂教學中少採用團體朗讀的辦法,常用的方法是表演讀、指名讀、跟讀、范讀、比賽讀書等方法。
二、經過多途徑培養學生各種本事與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培養讀書的習慣。二年級也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所在。由於孩子年齡小,自覺性較差,剛開學時早上來得早,很少有人自覺讀書、學習,總需要教師督促、提醒。針對這一情景,我在班內進行了「一比高低」讀書背書活動:對要求背誦的課文要背,對不要求背誦的課文能夠只讀給同學聽,本事強的能夠背誦。每次的背誦或朗讀要讀或背給同學聽並請聽的同學簽字在課本上,每周評比一次,看誰背誦、朗讀的課文多。
2、指導養成預習的習慣。要求學生在學完每篇課文後就開始預習下篇課文,找出生字,把要會寫的生字註上拼音,把課文讀熟練。班長或學習委員在每一天早上會進行檢查並做記錄。
3、引導學生建立個人錯別字型檔。每次教師把批發後的作業(包括每次的測試)發下後,要求學生把自我寫成錯別字的向教師或同學請教,找出錯因所在,並在作業本或測試卷上更正,然後把這個錯別字記錄在專門的一本 筆記本 上。
4、指導學生寫好 日記 。二年級是學生寫作的開始階段。我把前幾次學生寫得優美的日記評為「紅蘋果」日記,(在他的日記本上貼上「紅蘋果」亮紙)並發紙給他們把日記抄寫張貼在班級的「展示台」里讓大家欣賞,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5、加強寫字指導,提高學生的寫字本事。重視學生的寫字習慣的培養,異常是提醒學生注意執筆姿勢,避免勾手寫字的現象。注重指導把字寫規范、整潔。
三、加強培優輔差工作,促進全體學生得以發展。
本班學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為促使每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我抓兩頭、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同時,在班中成立了三個學習互助小組,利用結 對子 形式,以優生帶動差生,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機會,讓學習互助小組成員相互檢查,相互激勵,共同提高,樹立後進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提高。
四、其他做法。
1、批改作業認真、細致,批改符號用畫圈代替打叉,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講評及時,有重點,注意舉一反三進行鞏固;學生之間要相互檢查,發現了錯因後再改正。
2、關於生字的抄寫。沒有採取一字抄一行十個八個的做法,而是每字抄三、四個,然後多 組詞 ,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記憶生字,而不是靠簡單的重復抄寫。
3、每學完一個單元,就必須停上新課進行復習,然後進行單元測試,及時復習鞏固,而不是在全部上完課後再進行測試。
五、不足之處。
1、有時備課不充分,對教學難點掌握不準確;課堂教學中沒能在有限的時間里突破難點;課前准備少,引起學生思考少;
2、篇幅長的課文,異常是生字又多的,學生往往很難掌握,應對辦法少;
3、學生的一些學習習慣還沒養成,如寫字的姿勢,筆順的掌握,個別學生還不能自覺地完成如預習、完成作業等學習任務。
4、沒能及時撰寫教學反思,記錄教學中的得與失。
六、今後的改善 措施 :
1、繼續指導預習
2、指導寫好日記
3、在課本或教案本上記錄教學反思。
4、加強培優輔差工作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總結4
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到今日就救贖了,回顧這一天天的教學工作你,我感觸良多,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把學生的語文課教好是我的職責。這個學期的語文課,同學們都學習的不錯,可是我還是有不足的地方。下頭是2013年小學二年級語文 教學工作總結 。
一、進取聽課,認真備課,善於反思。
聽課,不僅僅開闊了思路,也為備課過程積累了豐富的素材。本學期,我聽課共十幾節課,每聽一節課,我都會認真地做好記錄並進取地思考,在別人的課堂中汲取到了精華,從而彌補自我教學工作中的缺失,同時在思考中也讓自我的教學觀點得以更高的提升。
關於認真備課,本冊書中的每一課每一個教學環節我都是精心地分析、准備,從而再到課堂上給學生來講授,在我的意識里,我覺得只要是自我能努力去做好的,就必須要竭盡全力地做,能夠在課堂中讓孩子們獲取更多的知識,是作為一名教師最大的歡樂與成就。,二年級仍然還是重點,每節課我都嚴格要求孩子們做好生詞卡片,並在家裡做好充分預習,在課堂上檢查每個學生都必須要過關,同時在指導認讀的過程中,我也會花很多的時間在課堂教給學生識記生字的方法,讓孩子們牢記每一個生字。在寫字教學中,我更是嚴格要求自我、要求學生,經過我的細心指導和嚴格要求,學生在一天天地提高,很多孩子的鉛筆字寫得是工整清晰。上好一節課,最重要的還要及時地進行反思,在課後的反思中找到課堂教學的閃光點,發現自我講課的不足,從而冥思該如何去改善。在本冊書中,我在每一課教學後,都會認真地反思自我的課堂教學,同時,每個單元後的綜合學習,我也會緊緊抓住其中一兩個教學環節認真做好反思。
二、多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習進取性。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有了興趣,才能擁有學習的動力和進取性。為了讓孩子們更喜歡語文,除了讓孩子喜歡我這個語文教師外,更多的是我要想辦法如何豐富語文課,豐富語文課堂的學習。另外,我還將語文課堂融進孩子的童真童趣中,每當學到了適合主角表演的課文,我都充分調動孩子們的進取性來進行表演,孩子們在家長的協助下做了很多精美的頭飾,孩子們喜歡表演,樂於表演,在本學期中《酸的和甜的》、《小柳樹和小棗樹》、《紙船和風箏》等 童話故事 ,我均讓孩子們進行了表演,而孩子們的表現也相當出色,真正地投入到了課文的主角中。
三、注重平時的積累。
本學期我繼續讓孩子們堅持「每日一積累」主要還是做到形式多樣的積累,這學期孩子們在積累資料上,興趣上較上學期均有了明顯的提升, 好詞好句 , 成語 、 諺語 、 歇後語 、 名人 名言 等等,資料多樣,在積累的同時,孩子們還能將意思說出來,諸如:成語,學生在理解意思的同時,還能進行恰當地造句,再如:名人名言,學生能知其大意,還能結合自我親身實際談出深刻的體會來,記得教研教研員來聽課,在課前我讓孩子進了「課前積累」,孩子的多樣積累資料及出色表現,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將這項課外積累堅持下去。此刻我班孩子之所以在寫作及回答問題時表達本事有必須的基礎,這也與平時的積累有著緊密的關系。
四、耐心輔導用心測評
(2)耐心輔導。對於學困生,我是給愛心,講方法。使他們不斷提高。如我班陳代意、譚熏雨、陳歡、莫時仁、韋森林、符男凱等同學的語文成績差,又十分懶惰而貪玩,常不完成家庭作業,還拖欠課堂作業。對此我經常與他們交心談心,鼓勵他們,常看到他們的閃光點,哪怕只是點滴提高,我都給予一個「優」加以贊許,讓他們找會自信,找到學習的樂趣。除此,我還採取家訪和電話聯系,經過家庭和學校共同輔導,使這些學生有較大的提高。
(3)用心測評。每學完一組課文,我都指導學生認真復習,鞏固所學的知識,然後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景進行檢測,最終講評,對知識查漏補缺,使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已經有數年了,在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語文教學是一門復雜而豐富的教育,做一名語文教師很不簡單,教學中,我常常慨嘆自我的知識淺薄,我深知自我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不管是教育理念還是實際教學,都需要我不斷地去摸索去嘗試,才能在新課程的改革大潮中不被淘汰。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讓自我的語文教學邁上更新的台階!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總結5
一、基本情景:
本學期本班共有學生27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3人,語文學科差生有5人。
二、具體工作:
1、開學初,根據本班具體情景,擬訂了切實可行的 工作計劃 。
2、為了上好語文課,在上課之前認真學習教材,認真備課,備課時既要根據教材資料出發,又要根據學生實際出發,本學期備課工作已經全部完成,上課時注重雙邊活動的開展,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讓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主人。課後認真批改作業,該期共批改作業180餘次,批改作業後認真寫好作業批改記錄,找出失敗之處,准備補救措施,怎樣才能讓學生聽懂,記牢。
3、識字寫字教學,作為教學的重點。二年級是識字寫字教學階段。我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識字。例如:卡片識字,猜謎識字等方法多樣,並採用了由易到難的教學方法。首先藉助拼音識字、去掉拼音識字、帶生字進課文、讀短文識字。採用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學生掌握識字規律,為閱讀掃除障礙。良好的書寫習慣是在低年級階段構成的。在這一學期我加強了學生的寫字指導。首先,我讓學生在寫字時做到「三」個一,並及時糾正學生不良坐姿,其次講究習字方法的指導,要求學生一看二臨三比較。看指仔細觀察的間架結構、書寫位置;臨指照范寫臨幕,比較是指比一比與範字的差異、學會評價。經過以上訓練本班學生的書寫較之以前有所提高,但我在操作過程中沒能夠堅持到底,過於隨性而為,而沒有能夠將學習成果予以鞏固。同時,也缺少對學習成果的展示,能夠挑選出整齊美觀的作業進行展覽,來調動了學生認真書寫的進取性。
4、多媒體教學應用其中,激發學生興趣。多媒體採用聲音、圖象相互結合的方式,在教學中有其獨特的魅力,在本學期教學中我經常使用課件教學,使抽象概念更直觀,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存在問題及今後努力方向
1、班級發展不平衡,學法指導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教學成績仍然欠突出,還需提高。
2、教學以傳統方法為主缺少創新意識,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不夠成功,個別學生的不良的學習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引導改正。例如有的不能自覺地完成作業,有個別學生字跡潦草,還有的學生作業不能按時上交。或遇到難題沒有堅強的意志,不會主動克服解決。
3、培優補差工作做得不夠扎實,培優目標不明確。教學成果少,學生獲獎也不多。
4、看圖寫話還有待加強。學生一提到寫話就感到頭疼,無從下筆。有的學生為了應付,隨便寫幾行字。關於寫話教學,我認為寫話教學首先在於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這是重點;其次是重視讀適合他們的圖書、多說話,加強積累;再次就是加強指導與訓練。寫話要從最簡單入手。
(1)從造句入手。根據一個詞寫一句話,要求把話說完整。下一次在這個基礎上把話說具體。如用「書包」造句,有的學生寫:我有一個書包。在這基礎上引導學生:我有一個什麼樣的書包。
(2)學生在能寫出一句或幾句通順的話後,要求有所提高,就規定寫某一方面的主題。如給出一幅畫,以回答問題的形式寫話(什麼時間,有哪些人,在什麼地方做什麼);秋天你有什麼發現(你發現天氣有什麼變化,動植物有什麼變化,人們的穿著)。
當然對學生的寫話訓練方法多樣,根據實際情景採取相應措施,將在今後工作繼續努力探索和吸取好的方法。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總結5篇相關 文章 :
★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 萬能2022個人教學反思心得
★ 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計劃總結
★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集(2)
★ 教學反思總結(精選12篇)
★ 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 難忘的一天課後反思
★ 二年級語文教師個人工作總結範文10篇
★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
★ 二年級語文教師個人工作小結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