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蘇教版語文書第21課怎麼分段

蘇教版語文書第21課怎麼分段

發布時間:2023-01-21 03:43:34

❶ 語文書第21課,圓明園的毀滅分自然段怎麼分

❷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第21課槐鄉五月怎麼寫批註

槐鄉五月
五月,洋槐開花了。槐鄉的山山窪窪,坡坡崗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遠看像玉雕的圓球;有的槐花一條一條地掛滿枝頭,近看如維吾爾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辮兒。「嗡嗡嗡……」小蜜蜂飛來了,采走了香的粉,釀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們跑來了,籃兒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裡裝著喜盈盈的滿足。中午,桌上就擺出了香噴噴的槐花飯,清香、醇香、濃香……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香氣撲鼻,整個槐鄉都浸在香海中了。
在洋槐開花的季節,只要哪位小朋友走進槐鄉,他呀,准會被香氣熏醉了,傻乎乎地卧在槐樹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鄉孩子就會把他拉到家中,請他美美地吃上一頓槐花飯。槐花飯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鹹的,澆上麻油、蒜泥、陳醋;吃甜的,灑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小朋友臨走時,槐鄉的孩子還會送他一大包蒸過曬乾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五月,洋槐開花了,槐鄉的小姑娘變得更俊俏了,她們的衣襟上別著槐花,發辮上戴著槐花,她們飄到哪裡,哪裡就會有一陣清香。小小子呢,衣褲的口袋裡裝的是槐花,手上拿的還是槐花。他們大大咧咧的,不時就朝嘴裡塞上一把,甜絲絲、香噴噴的,可真有口福呢。
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
批註 :槐鄉五月真美呀!槐鄉孩子又愛美又勤勞。

❸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草原分段及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作者初次見到的草原景色。

第二段(第2自然段):講主人來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

第三段(第3自然段):講在蒙古包外迎客的情況。

第四段(第4自然段):講進了蒙古包相互敬酒的情況。

第五段(第5自然段):講主客話別。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裡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裡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綉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❹ 三年級蘇教版語文下冊第21課,反照1,2,自然段寫1種花

八年級(上)古詩文名句默寫題
一、 根據課文內容直接默寫.(共18分,每空1分,錯字、漏字、多字每個扣1分)
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3、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7、盪胸生曾雲,決呲入歸鳥.
8、 白頭騷更短,渾欲不勝簪.
10、 自古逢秋悲寂寥,往事知多少.
11、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1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二、理解性默寫.(共78分,每空1分,錯字、漏字、多字每個扣1分)
1、《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林的語句是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欲窮其林.
2、《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中人們安居樂業的句子是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3、《陋室銘》中「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卧龍」意思相近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4、《陋室銘》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語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中描寫「陋室」環境恬靜、雅緻,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6、人說「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頤在《愛蓮說》中所說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7、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8、《春望》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寫出瞭望中之所見,痛切地傳達了詩人憂國傷.
從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兩句,我們可以想見杜甫憂國、傷時、思家而造成的蒼老之態.
12、《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齊魯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參天聳立的形象.
13、透過《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我們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
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三、 拓展性默寫(共4分,每小題1分,錯字、漏字、多字每個扣1分)
1、請寫出你所知道的關注民眾疾苦的古詩詞: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請寫出你所喜歡的描寫橋的古詩詞: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請寫出抒發作者愛國情懷的古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請寫出表達作者充滿自信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的古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級(上)文言文總復習
八年級上冊:14、《桃花源記》
一、 詞語解釋
緣溪行 沿著 落英繽紛 落花
甚異之 詫異 豁然開朗 開闊的樣子
儼然 整齊的樣子 阡陌交通 交錯相通
黃發垂髫 老人小孩 怡然 喜悅的樣子
具答之 詳盡 咸來問訊 都
率妻子邑人 妻子兒女 絕境 與世隔絕的地方
不復出焉 再 無論魏晉 更不必說
延至其家 邀請 處處志之 作標記
欣然前往 高興的樣子 無問津者 渡口
二、 翻譯
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芳香的野草鮮艷美麗,落花到處都是.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老人小孩都充滿喜悅之情.
4、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5、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這個人詳細的介紹了自已所聽到的事.
6、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了.」 這里的人告訴他說:「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7、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尋找以前做的標記,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找不到路.
8、後遂無問津者. 此後就再也沒有探訪的人了.
9、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狗叫的聲音.
10、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男女穿戴,完全與桃花源外的人一樣.
11、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他們)問起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三、課文分析
本文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世外桃源,藉助這個美好的境界,寄託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桃花源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民風淳樸;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爭,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寫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會,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四、 回答下列問題: 答案
1、寫出描寫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語句(用原文) 1、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寫出描寫挑花源中人們和平勞動、幸福生活的語句(用原文)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並怡然自樂.
3、寫出本文中出現的三個成語 3、豁然開朗、世外挑源、怡然自樂、(無人問津)
4、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 4、甚異之
5、文中描寫挑花源人精神狀態的句子是(用原文) 5、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6、描寫桃花源生活環境的句子是(用原文)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7、表現 「村人」熱情待客的句子有? 便邀還家,設酒殺雞作食.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現「村人」都來關心漁人的句子是?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9、「村人」來桃花源的原因是? 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0、「村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原因?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八年級上冊:6、陋室銘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名:出名 靈:成為靈異的水
2、斯是陋室 斯:這
3、惟吾德馨 德馨:美好的品德
4、無絲竹之亂耳 絲竹:這里指奏樂的聲音.亂:使……亂.
5、無案牘之勞形 案牘:官府的文書.勞形:使身體勞累.
6、何陋之有? 何:什麼.
二、譯句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1、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這(雖)是間簡陋的房子,主人卻有美好的德行.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4、孔子雲:「何陋之有?」 4、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三、回答下列問題
1、統領全文的一句是什麼?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點睛之筆是哪句? 何陋之有.
3、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情懷)? 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
4、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的是什麼?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5、表現主人生活環境清幽的句子是什麼?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八年級上冊:7、愛蓮說
一、指出加點詞的意義 答案
1、可愛者甚蕃 蕃:多.
2、濯清漣而不妖. 濯:洗.妖:美麗而不端莊.
3、不蔓不枝. 蔓:長枝蔓.枝:長枝節.
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褻:親近而不莊重.
5、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鮮:少.
6、宜乎眾矣. 宜:應當.
二、譯句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我唯獨喜愛蓮從污泥中長出卻沒有受到沾染,在清水裡洗滌過,而不顯得妖媚.
2、蓮,花之君子者也. 2、蓮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3、對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
4、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4、像我一樣喜歡蓮花的還有什麼人呢?
5、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5、喜愛牡丹的人當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問題
1、文中最概括蓮花高貴品質的語句是什麼? 蓮,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採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寄予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寄寓了他不願與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潔風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對「蓮」的美好形象和高潔品質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態的鄙棄和厭惡以及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八年級上冊:9、大道之行也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答案
1、選賢與能 與:通「舉」舉薦,選拔
2、古人不獨親其親 親:以……為親. 親:親人、父母
3、不獨子其子 子:以……為子. 子:子女
4、男有分,女有歸 分:職分、職業
5、貨惡其棄於地也 惡:憎惡
6、盜竊亂賊而不作 亂:造反. 賊:害人. 作:興起
7、是謂大同 是:這. 大同:理想社會
8、女有歸 歸:女子出嫁
二、譯句 答案
1、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1、 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拔出來,
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2、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2、所以人們不單純只是奉養自己的父母,也不單純只是撫育自己的子女.
3、男有分,女有歸 3、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適時婚嫁.
4、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共有的.

大概是太過於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這是我向來沒有和她說過的,我知道她並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但既然來問,也就都對她說了.
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不還很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後的四五天,她穿著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
「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
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
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也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失了.
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
1.當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麼回事時,「我」是怎麼想的?
2.當阿長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我」有什麼反應?(摘錄原句回答),為什麼會這樣?(聯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
3.阿長為什麼關心《山海經》?這突出了她的什麼特點?
4.「我」為什麼說「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5.「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為什麼這樣說?
[三] 答案:1、我以為從阿長那裡得到《山海經》根本不可能,我不抱什麼希望,但她既然來問,也不好不說 2、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了.(我感到非常吃驚,震動,全身都震悚起來.) 被阿長的熱忱深深打動 3、對《山海經》的關心就是對孩子的關心,突出了阿長善良的性格特點.4、我根本沒有想到她會給我買回來,在一個孩子的眼裡,這確實是有很大的神力 5、這四本書雖然很粗拙,但卻是由一個誰也想不到的人給「我」買來的,當時給了「我」非常大的震動,讓「我」產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五]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著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台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桔子望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上,將桔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於是撲撲身上的泥土,心裡很輕松似的,過了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過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1.下面幾句話有什麼含義?體現了什麼?
(1)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
(2)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松似的.
(3)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4)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
2.下列句中加點的字有何作用?
(1)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松似的.(請從人稱和內容兩個方面回答)
(2)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著了.
(3)我的眼淚又來了.(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回答)
3.選文對父親的刻畫主要運用了什麼描寫?有何作用?
4.指出「蹣跚」一詞與文中哪句話相照應,並解釋.
5.寫出與「撲撲衣上的泥土」相照應的句子.
6.這段文字的主要表達方式是什麼?
7.「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原因是什麼?
8.段末用「我的眼淚又來了」作結有何作用?
9.兩次流淚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10.用「‖」分三層.
11.選出最能概括這段文字內容的一個標題( )
A、父子情深.B、慈父背影.C、車上惜別.D、買桔送別.
12.這一自然段共有兩處「背影」,其中詳細地刻畫了買桔子的背影,為什麼要這樣寫?
[五] 答案:(1)體現了父子間的相互體貼和關懷,尤其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深切關懷.(2)體胖的父親買橘子並不輕松,只是想到要替兒子做的事已經做到了,盡管很累,單心裡卻很踏實.(3)表現了父親對兒子遠行的牽掛之情.(4)突出了兒子對父親的感激之情.2、(1)用第一人稱寫別人的心理活動時,不能作直接描寫,用"似的"表明是在推測別人的心理活動.同時,從內容上說,也表明買橘子這件事對父親來說並不輕松.(2)"找"表現了作者對父親的依依不捨的感情(3)從內容上,表明是第二次流淚;突出了作者和父親離別時對父親的依戀、感激和敬愛之情.從結構方面:照應前文中"我的淚很快的流下來了.3、動作描寫,細致入微的刻畫了父親為兒子不辭辛苦所做的一切,表現了父親愛子情深.4、父親是個胖子;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5、他用手攀著上面…… 顯出努力的樣子;過鐵道時……再抱起橘子走.6、描寫7、怕父親傷心,也怕別人笑話8、增添背影的感人力量(或突出父愛深情)9、作者對父親的感激留戀之情10、只好讓他去‖我看見……到那邊來信‖過一會說…….11、D 12、(1)"背影"刻下了父親飽經憂患、半生潦倒的印記,兒子感受最深;(2)背影是父親在特定環境中的特殊形象.父親的老境頹唐,心情憂郁,父愛真摯等,都可通過"背影"真切的表現出來.
《陋室銘》(劉禹錫 唐)(2002年河北省中考題)
①《陋室銘》一文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文章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③文中描寫'陋室'環境恬靜、雅緻,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2003年河北省中考理解題)
④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⑤用比喻贊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⑥《陋室銘》一文中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話是:孔子雲:何陋之有?
⑦作者在文中結尾把自己與古代賢士相比,表現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話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⑧《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卧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愛蓮說》 (宋代哲學家 周敦頤)(2001年河北省中考閱讀題)
一、 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3 分)
1、 益: 副詞,更. 2、 植:樹立. 3 、鮮:少. 4、濯:洗滌. 5、褻:親近而不莊重. 6、 妖:妖媚. 7、蕃:多 8、宜:應當 9、獨:只,僅
二、翻譯:
1、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只愛蓮花,(因為它)出於污泥卻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凈後卻不妖冶.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芬芳遠播.(就)更顯清香,高高地潔凈地直立在那裡.
3、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卻不能輕易地玩弄它.
4、噫 !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唉!愛菊花(的人),(從)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過.
三、「牡丹之愛,宜乎眾矣」一句照應了上文的「世人甚愛牡丹」.結尾這一句感嘆表達了作者對追求逐利(追求富貴、貪慕富貴)、趨炎附勢的世風的鄙棄.
四.本文採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課文中的「牡丹」、「菊」、「蓮」分別象徵什麼樣的人?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寄寓著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1) 牡丹---「 花之富貴者「象徵:追求功名、富貴的人.
(2) 菊---「花之隱逸者」象徵:不趨炎附勢的隱士.
(3) 蓮---「花之君子者」象徵:品行高尚的賢能之士.
(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潔身自好,要在污濁的世間保持高潔的品格和堅貞的節操.
五、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蓮「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凈植」「不可褻玩」的特徵所代表的可貴品質.
答:蓮花代表的可品質是:質朴、高潔,胸懷豁達,品行無邪;不拘繁文苟禮,美德廣布四方,獨立自主,威嚴不可褻瀆.
六、本文概括蓮花高潔品質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
七、本文所用的修辭有:排比、設問、比喻 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 表現手法有:象徵、襯托
補充說明:上文之字的標號①③④⑤的意思都是結構助詞,的.②⑥⑦⑧的意思都是結構助詞,無義.本文運用了襯托的手法,用菊正襯蓮,用牡丹反襯蓮.文章的最後一段運用了多種句式:分別有感嘆句(噫 ! 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設問句(蓮之愛,同予者何人?)陳述句(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理解背誦:①周敦頤《愛蓮說》:詠蓮名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②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用《愛蓮說》中的話來說,就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③表現主人不受世俗羈絆,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④描寫蓮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
⑤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對比,集中表現蓮高潔品質,現在人們常用來比喻某些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潔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2003年河北省中考理解題)
⑥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香遠益清.
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的句子是(主旨句):蓮,花之君子者也.
⑦寫君子行為方正,通達事理,不攀附權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桃花源記
1、作者:陶淵明,朝代:晉宋詩人,散文家.本文選自《陶淵明集》.還學過他的文章有:《歸園田居》(其三)《飲酒》《五柳先生傳》等
2、文章知識:(1)線索:漁人(武陵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發現——訪問——離開——再尋,貫穿起來.(2)順序:時間先後
3、重點字詞、(1)通假字:要通「邀」,邀請.
(2)古今異議:交通,交錯相通. 無論:不要說,要不必說.
妻子:妻子和兒女. 絕境:與世隔絕之地 . 鮮美:鮮艷美麗
(3)一字多義:志: 處之志之; 標記,尋向所志.
(4)重點詞:欲窮其林窮:窮盡. 具答之具:詳盡. 悉如外人,全部、完全.
咸來問訊咸,都. 黃發(老人)垂髫(小孩),並怡然自樂,都.
4、成語:(1)世外桃源:與世隔絕,沒有戰亂,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後用此成語指虛構的超脫現實的安樂美好的地方.
(2)豁然開朗:豁然,開闊明亮的樣子.形容有狹窄陰暗突然變為開闊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覺明朗.
(3)無人問津;津:渡口.沒有人來問渡口.後用此成語比喻沒有人過問受到冷遇.
(4)落英繽紛;落英:落花.繽紛:繁多凌亂的樣子.鮮花紛紛飄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兒凋謝的暮春天氣.
5、理解背誦;(1)本文中描繪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異景象)的語句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本文中是什麼吸引漁人'欲窮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3)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環境的句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2003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題)
(4)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社會環境的安寧的句子: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髻.並怡然自樂.
(5)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人民安居樂業、和平幸福的境況(或:描寫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黃發垂髻.並怡然自樂.
(6)本文最能體現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句子有:a.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 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B.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本文'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桃花源人為何嘆惋不已?問今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8)交代桃源人來歷的句子: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5、思考、(1)本文中第三段描寫了桃花源人社會風尚的哪兩個方面?(簡答):生活幸福;民風淳樸.
(2)本文的哪兩件事能說明桃花源是虛構的理想社會?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未果,尋病終.
(3)從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內容是虛構的:從「桃源世界」,結果「不復得路」,而後「無人問津」可知.
(4)虛構目的:描繪無剝削,壓迫,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寧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同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照,表達了作者和廣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5)作品意義:盡管這種理想不可能實現,但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和嚮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6、討論、 回答下列問題
1、 為什麼「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設下懸念,使故事更加離奇.不想讓桃花源以外的人來打攪他們的生活.)
2、「桃花源」是作者虛構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為什麼還要寫它呢?
(為了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廣大人民的意願.或:為了寄託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
3、 漁人離開桃源後,還寫太守與劉子驥先後探訪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麼?
(① 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這是一個虛構的無法實現的理想世界)
課程標准語文八年級上冊古詩理解性默寫
& 桃花源記
1 基礎知識
Ø 文學常識
本文選自《陶淵明集》.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東晉著名田園詩人.不滿當時現實,棄官歸隱.《桃花源記》、《歸去來兮辭》都是傳世名篇.我們還學過他的《歸園田居》.
Ø 文言詞語
【一般詞語】
〔緣〕沿著,順著.〔夾岸〕兩岸.夾,在兩旁.〔數〕幾.〔芳〕香花.〔落英〕落花.一說,初開的花.英,花.〔繽紛〕繁多樣子.〔復〕再.〔彷彿〕隱隱約約,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樣子.〔才〕僅.〔平曠〕平坦開闊.〔儼然〕整齊的樣子.〔屬〕類.〔阡陌〕田間小路.〔悉、咸]全,都.〔黃發〕指老人.〔垂髫〕指小孩.〔怡然〕形容喜悅.〔乃〕竟然.〔具〕詳細.〔問訊〕打聽消息.〔雲〕說. [嘆惋]感嘆驚訝.惋,驚訝,驚奇.[延]邀請.〔語(yù)〕告訴.[扶]沿,順著.[向]從前,舊的.〔及〕到.〔詣〕到.〔遣〕派.〔欣然〕高興的樣子.〔規〕計劃.〔果〕實現.
【一詞多義】
[中] ①年間.(晉太元中)②中間.(中無雜樹) [志] ①標記.(尋向所志)②做標記.(處處志之)[為] ①(wéi)作為(武陵人捕魚為業)②(wèi)對,向.(不足為外人道也)[尋] ①尋找.(尋向所志)②隨即,不久.(尋病終)[聞]①聽說.(村中聞有此人)②聽到的事情.(具言所聞)[舍]①(shě)舍棄,放下.(便舍船)②(shè)房舍.(屋舍儼然)[作] ①勞作.(其中往來種作)②做.(設酒殺雞作食)
【古今異義】
[鮮美]古:鮮艷美麗.今:食物味道好.〔開朗〕古:地方開闊,光線充足.今:樂觀,暢快,不陰郁低沉.[交通]古:交錯相通.今:各種運輸郵電事業的總稱.[妻子]古:妻子兒女.今:男子的配偶.[絕境]古:與世隔絕的地方.今:沒有出路的境地.[無論]古:不要說,(更)不必說.今: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相同.[如此]古:像這樣.今:這樣.[不足]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滿.
【詞類活用】
[異]感到詫異.[窮]盡,有走完或窮究根源之意.[盡]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
[要]通「邀」,邀請.
【成語】
[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幽暗變得開闊明亮的樣子.也比喻對某個道理長期思索不解而後突然明白.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
[無人問津]比喻無人探問價格或情況.津,渡口.
[怡然自樂]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斗爭的美好世界.

❺ 四年級上冊語文書第21課古詩三首的第一首古詩怎麼分段

《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譯文:秦漢以來,明月還是那樣照著關塞,離家萬里遠征,將士至今沒有回還。如果攻襲龍城的衛青和飛將軍李廣還在,就不會讓敵人軍隊越過陰山。
這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現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大多數人將邊塞當作求取功名的一種出路。一些大都有邊塞生活經歷的知識分子,他們的詩歌以描寫邊塞生活為主要內容,這就形成了所謂「邊塞詩派」。

❻ 5年級上冊蘇教版第21課的分段內容

熟讀課文啊,標好自然段。圈出不會的字詞,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做批註詞抄3遍 讀課文3遍 詞語手冊1遍 寫好旁註1,熟讀課文
2,自學生字 【抄生字並自主聽寫】
3,抄好詞好句
4,選2個好詞解釋
5,補充資料
6,家長簽字贊同0|評論 熟讀課文
,標好自然段。圈出不會的字詞,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做批註
1,熟讀課文
2,自學生字 【抄生字並自主聽寫】
3,抄好詞好句
4,選2個好詞解釋
5,補充資料
6,家長簽字

❼ 小學課文的自然段怎麼分段

一、分段方法

1、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分段

凡是記敘事情的文章,都要把事情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寫清楚。有時作者採用「順敘」的方法,先寫原因,接著寫經過,最後寫結果;有時作者採用「倒敘」的方法,先寫結果,再寫原因和經過。不管文章怎麼記敘,我們閱讀時只要把事情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找出來,把它們單獨作為一段。

2、按時間的變化分段

有些文章是以時間的變化來敘述的。閱讀時,我們先找出文章中表示時間的詞語或句子,然後分析文段內容與時間的聯系,再將同一時間的內容歸為一段。(注意:不能每見到一個表示時間的詞句就把文段合為一段,而應以一個時間段的內容聯系為主。)

3、按地點的變換分段

一般游記、參觀、訪問類的文章多採用此種方法。我們閱讀時只要把文章中標明地點的詞語或句子找出來,然後把屬於同一個地點的內容歸為一段。地點變了,就另換一段。

4、按事物的內容和性質分段

一般狀物、幾事寫人的文章,多可採用這種方法分段。我們在閱讀時只要了解了作者從幾個方面來描述人或物的,那麼,一個方面就可歸為一段。

5、按文章的結構分段

有些文章的開頭有個總起段或接尾有個總結段,有的兩者都有(即總分總、總分、分總結構)。對於這樣的文章,我們在分段時把總起段和總結段各為一段,把中間分述的內容合為一段。

二、概括段落大意

1、串連法(抓住自然段的意思進行綜合概括)。

一個段落只有一個自然段組成,先看看有幾句話並了解每句話的意思,接著找出每句話中的重點詞或中心詞語,然後把這些詞語連起來,組成一句通順的話。

一個段落有幾個自然段組成,首先概括出各個自然段的意思,然後把這些自然段意思綜合起來,最後用一句簡潔的話歸納出段落大意。

2、取主法(抓住重點自然段歸納段意)。

無論是一篇文章還是一段話,都有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在一個有幾個自然段組成的段落里,與段的中心聯系密切的詳寫的自然段,就是重點自然段。歸納段意,就以重點自然段的意思為段意。

3、摘句法(抓住段的中心句歸納段意)。

(7)蘇教版語文書第21課怎麼分段擴展閱讀

自然段指文藝作品中作者根據作品內容和主線進度安排的獨立的一段文字。自然段可以表達一個較為清晰的場景、概念、動作等。是構成作品除詞語和句子之外的最小組織單位。

基本定義

編輯

語文術語,

自然段由若干句子組成,每句話相互連貫,才能形成一個自然段,反則應分為兩個自然段。若干自然段可以構成一個大段,以表達一件相關的事情的發展經過,也可以直接構成一篇文章,即文章只有一個問題,或者一件事,等等。

主要內容

「自然段」也稱「標點段」

文章通常是由若干層次和段落組成的。一個層次通常包含若干個段落,所以又稱為「大段」或「功能段」。段落是文章內容在表達時由於分述、轉折、強調等情況造成的停頓,是表現文章層次的最小結構單位。它在形式上有明顯的外在標志(通常是首行縮進兩格),一望便知,無須辨析,所以習慣上又稱「自然段」。

「自然段」可以看作表示話語停頓和篇章結構的一種標點形式。實際上它並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人為的「標點段」(punctuation paragraph)。段內的句子與句子、句子與句群、句群與句群按一定的邏輯順序來安排,也體現某種層次關系。層次和段落有聯系,又有區別。

層次著眼於思想內容的劃分,靠內在的邏輯性來顯示區別;段落側重於文字表達和讀者理解的需要,是話語中相對獨立的意思的外在表現。層次總是藉助於一定的段落展現出來。一般地說層次大於段落,可以包含幾個以至幾十個段落,但內容簡單的層次有時只有一個段落。

分段是以標點手段顯示層次,使讀者通過段落來認識層次。文章除佔多數的普通段外,還有開篇段、過渡段、結尾段;特殊的段落有對話段,多見於文學作品。

其它文體補充四點:

1、詩歌是分行寫的,所以不能把它每行的換行空格視為一節(自然段),詩歌一般以空行,即隔一行為分節的標志,如《帳篷》、《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等。

2、有些自然段把引入的話或詩歌等「換行空格」寫,這樣的自然段就不能看成兩個自然段。

3、有些文章中人物的對話採用分行空格的形式寫,如《諾言》、《心願》等。按理說應把對話劃在相應的自然段中,但這對小學生來說太困難了,同時,不把對話劃到相應的自然段中對文章的理解也無影響,因此現在教學中普遍把這樣的對話每起一行也算一個自然段,這樣使教學簡化,效果也好。

4、書信體文章的自然段標序號,我覺得是從問候語開始,稱呼與落款、日期不標序號,因為這是相對固定的書信體特有的格式;而問候語和祝頌語因人而異,可能有不同的表述方式,有時不一定只有一個自然段,還可能有兩三個自然段甚至更長。

❽ 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21課課文可以分為哪三部分

五年級下冊語文書第21課課文《猴王出世》 。按段落大意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講,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況。
第二部分講石猴和群猴找山澗源頭,來到瀑布旁,石猴第一個跳進瀑布,發現了水簾洞。
第三部分寫這群猴進入水簾洞,並拜石猴為王。

閱讀全文

與蘇教版語文書第21課怎麼分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