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什麼樣的語文課才能算是一節好課呢
讓學生在情趣課堂中有效學習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對教師只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是學生知識的啟發者和引路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體會。因而,在教學時,我非常重視課堂的氣氛。語文憑借多彩的語言、豐厚的人文、綿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潤著孩子的心田。教師要引領著孩子,讓孩子去感受、揣摩、體驗、感悟,與課文對話,與作者交流。那麼,?一句話,就是要把課上到孩子的心裡,讓孩子的小臉憋得通紅、小手舉得高高。一、課要有實效 現階段,經常聽到這樣的語文課,孩子的課文還沒讀上幾遍,教師便開始講起來。或教師自己「唱獨腳戲」,或任由孩子「東拉西扯」,或多媒體「一灌到底」,或師生「才藝展示」……真可謂「熱熱鬧鬧」,孩子到底學到了什麼,很難看得出來。我們要把課上得朴實一些,課文要讀到孩子的心裡,訓練要練到孩子的心裡,多給孩子一些實惠。1.開發教材資源 教師對教材的把握,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既要把握好教材的價值取向又要開掘教材蘊藏的資源,使得教學內容豐韻起來。我在教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找秋天》時,打破教材這本「聖經」,不囿於課本上提供這幅圖畫,創造性地「用教材教」。課前讓孩子走出教室,在廣闊的生活背景中尋找秋天。課堂上引導孩子通過目睹、耳聞、鼻嗅、口嘗去感受秋天。利用多媒體手段,引領孩子走進自然、走進生活,欣賞田野的秋天,啟發孩子感悟秋是美麗的、是甜蜜的、是芳香的、是豐收的……這樣把握教材上起課來才能揮灑自如。在《找秋天》的教學設計中,我更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思考孩子想學到什麼,會怎麼學,學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怎樣幫助解決。給各種不確定性的出現留下足夠的空間,並把這些不可預測的事件作為課堂進一步展開的契機。讓課堂教學成為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台;成為師生共同創造奇跡、喚醒各自沉睡的潛能的時空;成為師生向未知方向探索的旅程。2.創設課堂情境 孩子讀課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教師要善於把握課文內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觀景,啟發想像,步入情境。一節好的語文課,沒有一個「情」字怎生了得!我在教學《雨點》時,通過多媒體手段創設課文的情境,啟發孩子想像:「多麼平靜的小池塘啊!小雨點睡得多香呀,它正做著一個甜蜜的夢呢!它夢到了什麼?」……喚起孩子已有的生活體驗和情感積淀,啟動情感。「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師要充分利用文章優美的語句,精彩的片段,讓孩子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誦讀,讓語言所抒發的情感溢出紙面。讓孩子進入課文美妙的境界,教師要調動孩子全身的感覺器官,讓孩子進入角色。在精美的動畫中,在優美的音樂中,孩子情不自禁地站起來、跳起來,眉飛色舞、歡呼雀躍,彷彿覺得自己就是小雨點,在池塘里甜甜地睡覺,在小溪里愉快地散步,在江河裡興奮地奔跑,在海洋里盡情地跳躍。3.對話感悟 要上好一節語文課,須引領孩子經歷與課文「對話」的過程。首先,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在這個環節中要認真指導孩子讀通課文,「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孩子課文不讀好,教師決不開講。其次,熟讀精思,領悟話題。「總其言而求作者之意。」引領孩子步步深入,由表及裡,求其精微。選擇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精彩語段等有價值的話題作為對話的主題。怎麼與課文的內容、人物朝夕相處、情感交流呢?當然是通過「設身處地」地品讀體驗,切己體察,含英咀華,自主領悟話題的外延和內涵,產生個性化的感悟。在這個過程中,把孩子置於課文中暢游,全身心地投入,卻不能過急過快。最後,研讀探究,感悟內化。語文教學的本體價值就是促使孩子言與意的積極感悟、內化、轉換,進而運用個性的言語表達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進入課文美妙的境地,達到樂在其中的境界。4.設計拓展練習 語言文字是工具,不練難以深刻理解,不練難以熟練運用。但是,有些教師迷醉於「花樣翻新」、「多多益善」,於是便大搞題海戰術,孩子上起課來「真沒勁」。要上好一節語文課,教師還要精心設計,因課設練,拓展探究。一句話,就是要把訓練練在點子上,練到孩子的心裡去。我在教學《黃山奇松》時,這是一篇很好的習作範文。我在引導孩子品讀課文以後,展示黃山「怪石」的圖片:「我們不僅要學會感受美,而且也要像作者一樣去創造美。黃山四絕中的『怪石』也別有情趣,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塊怪石,用你細致的觀察、豐富的想像讓這美麗的石頭動起來、活起來!」孩子稍作準備便妙語連珠:「我想介紹『仙人指路』,所謂的『仙人』,身材高大,比一棵黃山松還要高,『仙人』手拿拂塵,嘴角還帶著微笑,手指著西方,好像在給遊客指路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天鵝孵蛋』。『天鵝』正蹲在一座高高的懸崖上,孵著天鵝蛋,它仰望藍藍的天空,心想:什麼時候,我的天鵝寶寶們才能出世呢?那個時候,我就可以讓孩子看一看這美麗的黃山風光呀!」二、課要吸引人 要上好一節語文課,我們必須要讓課上得吸引人。如果語文課上得太平,孩子就會昏然欲睡;如果課上得有起有伏,有鮮明的節奏,語文課才能上出詩情畫意來。有的教師認為講得越多,孩子就學得越好;講得越細,孩子就理解得越深。實則不然,語文課也應講究「疏密相間」,教師要讀懂教材,決定內容的取捨詳略,突出文章主旨的段落就著重講。關系不大的就略講,或放手自學,或以讀代講。量體裁衣,輕重有當,剪除枝蔓,疏密相間。一堂好的語文課,不僅適應孩子的身心規律,而且能產生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在語文課上,內容比較簡單的,孩子自己可以讀懂的,可以快節奏地進行。內容比較難的,課文的重點部分,則要來個慢動作。語文課中的「動」能激活孩子學習的情緒、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靜」則有利於孩子的深入思考。如果語文課上「動」多「靜」少,就會出現表面上熱熱鬧鬧,但孩子的思維很少參與學習;如果「靜」多「動」少,孩子就容易產生疲勞。因此,教師要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一動一靜,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動靜結合,相得益彰。一堂語文課,教師要對突出課文主旨的內容或課堂上生成的閃光點應「濃墨點畫」,教師要加以點撥,引導孩子「見木知林」。對課文的情節、語言、情感的精彩處則「浸潤渲染」,文章不出細處,感人不深,課教不到細處,收益不多。對教學思路則「線條勾勒」,既不把語文課上成「清清楚楚一條線」,也不能上成「模模糊糊一大片」,而應注意穿針引線,主線清晰,開合自如,渾然一體。 「語言不是蜜,但可以粘東西。教師語言不是蜜,但可以牢牢粘住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要學會提煉自己的教學語言。一是要積累豐富的詞彙,平時廣為采擷,大量儲存,上課時便會湧入腦際,信手拈來。二是要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句式要富有變化,貼切的比喻能啟發孩子的聯想,精當的設問能造成懸念。三是語言要節奏和諧,抑揚頓挫,給孩子以美的享受。四是語言還應傾注充沛、真摯的情感,情動於中而言溢於表,只有滿腔神情,才能打動孩子的心。如我在教學《黃山奇松》時有一段話:「有一首詩寫得好:『岩前倩影側枝伸,青翠容顏滿面春。黃海大夫真好客,天天揮手送遊人。』多麼熱情的送客松啊!像是在揮手告別,又彷彿是在作揖送客,又儼然是在伸手挽留。面對著即將離去的遊客,你是送客松會怎麼說呢?能用你的身姿表現出來嗎?」 二、課要以情感人 語文以深刻的思想、生動的形象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諦,贊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往往以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思想,陶冶孩子的情操,凈化孩子的心靈。一節好的語文課應達到「春風化雨」的境界,產生「潤物細無聲」的效應。 語文課隨知識的傳授、能力的訓練必然有著思想的交流、情感的激盪。因此,語文課要集語言、認識、情感、人文的培養於一體,由平面變成立體。在課堂教學中要尋覓一個最佳的結合點。選點要恰當,在課文中能起到點睛的作用,語言經得起推敲,內容耐人尋味,給孩子以啟迪,能撥動孩子的情感的琴弦,「牽一而動全身」。讓語文課成為孩子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園,引導孩子在閱讀中度過美好的時光。教學詩歌,是對人類靈魂與命運的一種探討;教學散文,是語言浸潤的情感體悟。孩子同課文真真切切地暢談,獲得的是激情的勃發和對生命的感悟。課文就像是戲劇的腳本,孩子通過感悟進入角色,走進作者的感情世界,通過體驗進入現實生活,從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真正地領悟教材,並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人生感悟,與作者息息相通。教師要學會真心誠意地傾聽,以一顆充滿柔情的愛心,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從而自覺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得語文課具有無窮的魅力。
❷ 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獲一等獎教學論文
我從教小學語文20多年來,我深深體會到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性活動,更是一門藝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既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從教師的素養上優化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習著、感動著、快樂著、收獲著;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放飛思想、張揚個性、形成能力;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融入智慧、生成智慧。如何構建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呢?下面就我執教的小學六年級《詹天佑》一課談談自己的做法。一、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堂成功的語文課,對一個老師來說,不但要有又專又博的知識,還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素養。教學語言不同於普通語言、它是在邏輯語言、科學語言的基礎上提煉升華而形成的,是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的基礎,是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在教學《詹天佑》一課時,為了弄清詹天佑是在什麼情況下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我鼓勵學生在查找資料的基礎上,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2、3自然段:可以默讀,可以大聲讀,可以和小組同學一起讀,讀到讓自己感動的地方還可以站起來讀……學生讀書的興趣一下子提高了,學生在讀書的基礎上很快弄清了清詹天佑是在什麼情況下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並且領悟到了詹天佑的愛國情懷。在交流匯報時,我又提問:誰想來說說?教師里舉起了幾十隻小手,爭先恐後地回答問題,課堂如此生機勃勃,充滿活力,學生又怎能不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中呢?二、重情境教學,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作為一名教師,你對於學生的關注,必然會有積極的回報。就我剛剛接手的這個班孩子而言,學生素質一般,每次考試成績都在全鄉末位。通過多方調查了解和我上課的留心觀察,發現學生的語文基礎極差,學習習慣也不好,大部分學生對語文不感興趣。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我決定走進學生集體。課下,我經常和學生一起活動,晚上注意經常詢問寄宿學生冷暖,經常用贊美和鼓勵的語言激發學生熱情,避免說傷害孩子們的語言。課堂上,自己又總是首先進入角色,將無聲的文字,通過豐富、激情,繪聲繪色的語言和朗讀,在學生面前展示出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畫面,再現那動人的故事和場境,以此吸引學生,啟發學生的想像,擴大學生的思維空間,引起他們感情上的共鳴,使他們獲得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睹其事的感受。例如我在上《詹天佑》一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從兩端向中間鑿進法」和「中部鑿進法」,我引導學生採用繪圖的方法,並用大屏幕呈現兩種開鑿方法,讓學生不僅了解到隧道的開鑿的方法,更加領悟到詹天佑超人的智慧;在讓學生領悟「人」字形線路的設計方面,我採用大屏幕呈現火車走人字形路線的動畫情境,既節約了時間,又讓學生感受到了詹天佑嚴謹的科學態度、堅忍不拔的毅力、超人的智慧和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生,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有效的投入,這正是高效課堂追求的體現。三、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用提問來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這是語文教學比較流行的一種方法。課堂上問與不問,問什麼,怎樣問,是關繫到教學成敗的大事。提問的時機、提問的方式選擇得當,能啟發思維、發展智力、活躍課堂氣氛;選擇不當則可能弄巧成拙,破壞課堂氣氛。如何設計提問正如紅花還需綠葉襯一樣,選准時機,巧設疑難。在教學《詹天佑》一課後,當我在問學生:如今,當你乘火車經過青龍橋附近,看到詹天佑的塑像是,你最想說點什麼?有的說:詹天佑,你是京張鐵路的主持者,在當時帝國主義者的百般阻撓下,能提前量兩年竣工,你真了不起!有的說:詹天佑,你是中國人的驕傲,你是民族的驕傲,我敬佩你!還有的說:詹天佑,你那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感染了我,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長大後為祖國做貢獻!……言語中,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升華,思維與思維產生了真實的碰撞,從而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四、注重朗讀訓練,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朗讀是閱讀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學生通過這種閱讀方式可以獲得更豐富的感性經驗,使學生的思維有一個准確,得心應手的工具。他們可以用這些工具將自己的感受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可以與人交流,並通過不斷的交流逐漸提高自己的水平。朗讀可以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增進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學《詹天佑》一文時,我注重了學生的朗讀訓練,特別是詹天佑接受任務的背景這一部分,我在講讀課文的過程中,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讓學生了解到了當時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了解到了帝國主義者的張狂,更加體會到了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任務的勇氣和他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從而讓學生對文章的主旨理解更為深刻,達到了知識教育與情感教育同步的目的。以上幾點是本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體會,也是努力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一點嘗試。總之,高效課堂是語文課堂發展的必然,它體現了以人為本,尊重了學生的自主,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還需要我們語文教師持之以恆地去探索,去實踐,才能真正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❸ 86分能拿優質課一等獎嗎
不可以。
需要在87分以上。
在新課程條件下,一節課是否是優質課,可以從理念層面、操作層面、策略層面三個層面加以判斷,也要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考察。
❹ 什麼樣的語文課才算優質課
優質的語文課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語文課程標准中最核心的理念,傳統的語文教學實行教師主講,學生主聽,評價一堂課往往是教師教得怎樣,講得如何,很少考慮學生學得怎樣.這種以講為中心的教學,使學生處於被動的地位.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的學為主
❺ 有道精品課的包君成老師怎麼樣
曾經有幸在網上找資源聽過他的課啦。我覺得他真的很棒。對於作文閱讀文言基礎都有自己的一套。還是一個語文素養特別好的老師,據說是詩人作家還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什麼的。 我初三的時候聽了他的課語文穩120了,不過也有可能是之前語文基礎好。但不可否認,他的課程和思想對我有很大幫助。 入股不虧! [圖片]
❻ 什麼樣的語文課才算得上一節好課
教了幾十年書,上過的語文課、聽過的語文課、評過的語文課可謂不計其數。多年來,我老是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樣的語文課才算得上一節好課呢?下面就談談個人的一點粗淺的理解。
在多年來的聽評課活動中,總有人把語文教師是否講得多、是否講得深作為一節好課的標准。尤其是有的學校領導也是這樣的觀點。他們認為,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學高為師,只有自己的學識淵博,而且能夠給學生講清楚、講透徹,這樣的語文教師,就是好教師,這樣的語文課,就是一節好課。
❼ 讀書交流課怎麼上洪峰老師全國一等獎課例分享
一、設計意圖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從五年級開始,每學期在《回顧·拓展》中編排了兩次「課外書屋」這個欄目,旨在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如六年級上冊第七組,圍繞「人與動物」專題,選編了鄧啟耀的《老人與海鷗》、俄國作家斯克列比茨基的《跑進家來的松鼠》、沈石溪的《最後一頭戰象》、日本作家椋鳩十的《金色的腳印》四篇課文,在《回顧•拓展七》的「課外書屋」中推薦學生課外閱讀沈石溪的《狼王夢》《第七條獵狗》、加拿大作家西頓《小戰馬》《紅脖子》、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荒野的呼喚》《海狼》、日本作家椋鳩十的《孤島野犬》《赤鳥》等書。
《孤島野犬》一書獲得日本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國際安徒生大獎國內獎。作者椋鳩十是日本著名的兒童文學家,被譽為日本動物小說的開山鼻祖。該書主要講述了納契、亞瑪、阿卡三條野犬的故事(具體詳見本書內容簡介),語言朴實生動,主題鮮明易懂,但又決無說教,成功地塑造了三條野犬的動物形象。椋鳩十的作品,淺顯易懂,不但能讓讀者得到許多動物的知識,受到良好道德品行的啟發和教育,而且能從他對人與動物關系的描寫中,使我們從更廣泛的角度和深刻的意義上,去認識作家,理解他的作品。
動物小說是學生課外閱讀的熱點書籍,學生喜歡讀,喜歡聊。基於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開展班級讀書會,指導學生閱讀整本書,既能落實語文課程標准中提出的「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要求,又能尊重學生的閱讀需求,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賞析評價能力,但是在閱讀動物小說過程中可能還存在認知片面、思維定勢、情感單一等問題,需要指導。整本書閱讀交流一般從「閱讀策略、文學欣賞、認知提升」三個方面來考慮,本課主要運用預測、聯結的閱讀策略,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打開學生思維,啟發學生想像;聚焦主要問題展開辯論,通過小組學習、討論與匯報,讓每一位學生在自由、寬松、愉悅的聊書環境中暢所欲言,充分表達;在文本解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小說結尾,發現作者在動物小說中的表達特點,感受動物形象,進行文學賞析。
本課教學設計,基於生本,立足整體,將文本特徵、閱讀策略、文學欣賞、認知提升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聊書」的話題,營造「聊書」氛圍,促進「聊書」的增量!讓學生在交流中分享,在討論中提升,在整本書閱讀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二、教學目標
1.藉助課前預讀的自主擬題,回顧交流,把握整本書的概況。
2.聚焦共性問題,運用預測與聯結的閱讀策略,展開交流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3.關注「故事的結尾」,引發深入思考,感受椋鳩十小說結尾意猶未盡的寫作特點。
三、教學過程
分享與回顧
1. 聯系教材,談話導入
六年級上冊第七組課文帶我們走進了人與動物的情感世界,《回顧·拓展七》「課外書屋」中推薦了許多本動物小說。最近,我們一起讀了椋鳩十的《孤島野犬》,這節課就來聊一聊這本書。
2. 重視預讀,整體把握
(1)課前,同學們根據讀書收獲出了一些題。接下來,我們選幾道有價值的題目一起來交流(課前選取學生讀書單第一題中關於內容、環境、動物知識、情節等題目)。
(2)同學們讀書很認真!只有對整本書的故事內容有整體了解和大致把握,才能准確地得出結論。
【設計說明:該版塊通過學生前置性閱讀自主擬題的交流,一方面尊重學生的原始閱讀經驗,分享課前閱讀收獲,激發學生的課堂交流興趣,營造生本、民主、平等、寬松的聊書氛圍;另一方面藉助具有代表性和價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交流回顧,把握整本書的概況,同時還滲透抓住故事中動物主角、生活環境、主要情節等要素閱讀動物小說的方法。】
聚焦與討論
1. 聚焦納契,進行預測
(1)這三條野犬中,你最關注哪一條?(學生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媒體——平板電腦,進行現場投票。屏幕呈現投票即時統計圖。)
(2)出示課前讀書單第二題「最關注、最想探討的問題」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核心問題),聚焦納契的結局,快速瀏覽書P68-69頁。
(3)重點閱讀《王者之座》,發揮想像,進行預測:納契被打敗之後,命運究竟如何?結局還會怎樣?
2. 選擇分組,合作學習
(1)根據預測,進行歸類。一類:「東山再起」;另一類:「走向衰亡」。學生舉色卡進行選擇(「東山再起」——藍色,「走向衰亡」——黃色)。
(2)根據選擇,調整座位,合作討論。
合作學習要求:
1.重讀:從書中查找依據或聯系課外知識闡述理由,寫關鍵詞;
2.討論:小組內討論,商定1、2個最重要的理由;組間再交流;
3.匯報:派代表進行辯論,說明理由。
3. 重讀書本,開展辯論
圍繞納契命運的發展,進行一場小型辯論會。(引導學生從書中找依據、聯系生活經驗進行聯結,並闡明自己的觀點。鼓勵學生發表見解,「東山再起」的理由:頑強精神,永不言敗;「走向衰亡」的理由:優勝劣汰,自然規律。)
4. 關注結尾,小結寫法
椋鳩十為什麼不像我們這樣精彩的預測下去,寫到納契被打敗後卻戛然而止了?這樣的結尾,你們喜歡嗎?
小結:椋鳩十精心設計了這樣一個結尾,彷彿是一串長長的省略號,留給讀者充分的想像空間,引發我們更多的思考與感悟,真實意猶未盡,意味深長。
【設計說明:該版塊為本課的核心環節,基於學生閱讀興趣,藉助現代教育技術即時掌握學情,從學生的共性問題出發,聚焦最關注的內容與話題,充分尊重生本。重點運用預測與聯結的閱讀策略,通過學生自主讀書、小組合作、展開辯論等,感知動物形象,提高學生能力。在內容聚焦的同時,關注寫法特點,進而引導學生關注「小說結尾」,進行文學賞析。整個板塊呈現以「聊」為主,設計「聊」的話題,留下「聊」的空間,營造「聊」氛圍,促進「聊」的增量!讓每一位學生在自由、寬松、愉悅的聊書環境中暢所欲言,充分表達,進而增長見識,鍛煉能力,習得方法,升華情感。】
思考與提升
1. 拓展遷移,回歸整體
(1)默讀書中另外兩個故事的結尾,有什麼發現?(出示《消失的野狗》和《崗丘的野狗》結尾部分)
(2)讀了這兩個故事的結尾,又引發了我們哪些新的思考,新的問題?
組內討論:選擇一個更具價值、更深入的問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媒體——平板電腦,現場輸入,提交主題研討。屏幕呈現,隨機瀏覽,細數最具價值的新問題:
人與動物怎樣和諧相處?如何珍惜相互之間的信任?等等。
2. 課堂總結,引向課外
《孤島野犬》這本書中的三個故事都以野犬為主要人物,環境相同,情節相似,寫法也類似。每一個故事的結尾都引發了我們更深入的思考,帶給我們無窮的回味。這就是椋鳩十動物小說結尾「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魅力。
希望同學們繼續帶著這些新問題,走出課堂,走向更多的整本書閱讀、思考、感悟和交流中……
【設計說明:本版塊自然承接上一環節,在關注「小說結尾」賞析上進行類比遷移,通過對比讀,談發現,再思考,更深入地感受椋鳩十動物小說結尾的「言有盡而意無窮」之魅力,體現整本書閱讀要凸顯「整」字的特點。同時,關聯後兩個故事,在統整三個故事之後,引發學生在認識上、情感上、寫法上更為深入、更具價值的新思考、新問題。藉助現代教育技術,創設主題研討平台,激發學生交流興趣,即時保存課堂資源,為實現後續交流提供保障,做好鋪墊。課堂尾聲在解決原有問題的基礎上,又引發學生產生新的問題,讓學生帶著新問題走出課堂,走向更廣闊的課外閱讀,充分體現從「課堂走向課外」的閱讀教學理念。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課堂整體框架呈現為:課前預讀出題,交流回顧——討論共性問題,集體分享——再擬新的問題,促進思考。】
四、教學反思
(一)努力踐行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在「課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語文課程的建設應繼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注重讀書、積累和感悟;在「總體目標與內容」中指出,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在「評價建議」中指出,要重視學生課外閱讀的評價。應根據各學段的要求,通過小組和班級交流、學習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面。讓學生多讀書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整本書閱讀是課外閱讀的重要內容,如何指導學生有效地閱讀整本書,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實踐。
(二)認真落實小學語文教材的要求
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從五年級開始,每學期在《回顧·拓展》中編排了兩次「課外書屋」這個欄目,旨在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如六年級上冊第七組,圍繞「人與動物」專題,選編了鄧啟耀的《老人與海鷗》、俄國作家斯克列比茨基的《跑進家來的松鼠》、沈石溪的《最後一頭戰象》、日本作家椋鳩十的《金色的腳印》四篇課文,在《回顧•拓展七》的「課外書屋」中推薦學生課外閱讀沈石溪的《狼王夢》《第七條獵狗》、加拿大作家西頓《小戰馬》《紅脖子》、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荒野的呼喚》《海狼》、日本作家椋鳩十的《孤島野犬》《赤鳥》等。學生如何讀好「課外書屋」中推薦的整本書,需要語文教師進行指導落實。
(三)積極分享浙江實踐研究的經驗
為了指導學生讀好整本書,浙江省教育學會小學語文研究分會從2007年起開展了班級讀書會的專題研究工作,成立了浙江省小學語文班級讀書會研究共同體,建立了十一個區域式的班級讀書會研究協作組、課題式協作組。全省每學期組織一次專題性研討活動,每次活動突出一個專題,激發了廣大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整本書的研究熱情。在實踐研究中,積累了一些整本書閱讀指導的經驗,如整本書閱讀指導要突出「整」字,整本書閱讀可以從「文學欣賞、閱讀策略、認知提升」等方面進行指導,整本書閱讀交流要創設「聊書」的環境,要在交流中分享、在討論中提升等等。但是,也遇到了一些問題,需要和全國各地教師進行探討,從而更好地推進整本書閱讀指導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學生終身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甑島的深山中,一直住著野犬群。村民們經常不勝其擾。這些野犬的故事就是基於島民們跟我講述的事情創作而成。 ——椋鳩十
《孤島野犬》一書收錄了《王者之座》、《消逝了的野狗》和《崗丘的野狗》三個不同的故事。
《王者之座》
原本被軍隊所飼養、訓練的五十多條狼狗,因為軍隊撤退被遺棄在甑島上,遭受當地野狗群的攻擊。唯有最有力氣、最聰明、最敏捷的納契倖存了下來。納契在身中劇毒、遭人襲擊等種種險境中,憑借著強壯的體魄、豐富的經驗以及頑強的生命力一次次化險為夷,歷經數場惡戰,成為野狗群的領導者。幾年來,納契帶領野狗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然而,在一次與大野豬的交戰中,納契身先士卒,身負重傷。一隻年輕力壯且蓄謀已久的黑狗向納契發起挑戰。納契被趕下「王者之座」。野狗群棄它而去,只留下受傷的納契「坐在岩石上,用力抬起頭,一動不動地注視著從自己身邊離去的野狗群……」
《消逝了的野狗》
野犬亞瑪中了兩個青年人的圈套,眼看要被打死。小販三吉出錢買下亞瑪,帶回家馴養,結下深厚的友情。野性難馴的亞瑪只忠於主人。有一天,它看見那個曾經想打死自己的青年人,便差點將他咬死。村民們為了安全想要殺死亞瑪。三吉多次努力解釋都沒用,只好想方設法趕亞瑪回深山,但每次亞瑪都找了回來。無奈之下,三吉開著船含淚將亞瑪遺棄到下甑島。兩年後,三吉到下甑島做生意,不幸被一群野狗包圍。眼看性命難保時,從野狗群中走出一隻高大兇猛的野狗王,原來就是亞瑪。它長吼一聲,帶領所有的野狗消失在樹林中。三吉呼喚亞瑪,但「在黎明時分寂靜的山林里,隱約只傳來了回聲……」
《崗丘的野狗》
松吉在地里幹活,一隻野狗每天都在旁邊望著他。一個月後,松吉贏得了野狗的信任,把它帶回家中,並取名為「阿卡」。不久,村裡的雞和兔接二連三地失蹤,人們懷疑是阿卡所為,村公所一致要求松吉將阿卡殺死。松吉試圖驅趕阿卡回深林,但阿卡每晚都回來。松吉被迫將塗有劇毒葯的雞肉扔向阿卡,阿卡中毒後跑向樹林,生死未卜。一年後,松吉再遇阿卡,然而當松吉靠近阿卡時,它跑進樹林里不見了。「像海一樣寬廣的寂寞,嗡地一下,涌滿了松吉的心胸……」
❽ 小學語文優質課比賽什麼類型較好
一、動畫激趣,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來了位魔術師,他就藏在動畫里,咱們一起來看看吧。看看他給我們變出了什麼?(看動畫)
2、師:你知道著為魔術師是誰了嗎?他變出了什麼呢?
生:是水。(板書)
生:變出了雲、雨、雪和雹。
師:原來小魔術師就是「水」啊!那麼他到底是怎麼邊的呢?答案就藏在我門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中。板書課題:30、我是什麼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把課文大聲地讀一讀,如果你會了就讀給你的同桌聽。
(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讀課文。)
老師從課文中找到很多生詞,來試試看你會嗎?(打開課件)
開火車檢查詞語。
師:詞語讀完了,老師還想邀請同學們來當一當小老師,檢查一下你的同桌生字掌握情況。
(學生都很認真地共用一本書,檢查起生字認讀情況。)
師:剛才我們已經知道水這位魔術師變出了許許多多的魔法,這些魔法中肯定有你最趕興趣的一種,你能從課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魔法的那段讀給你的夥伴聽嗎?
(再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指導朗讀(隨學生朗讀來安排學習順序)
◎ 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你最喜歡水變成什麼?誰來讀一讀課文。
一生讀第一段
師:變成什麼了?誰來說?那,是怎麼變的?
生:我們變成了「雲」,太陽一曬,我就變成了汽,升到天空,我又變成了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漂浮。
師:誰還變成了「雲」?(指名說)
師:我也喜歡變「雲」(師讀)
師:還有誰喜歡變「雲」?(指名讀)
師:現在我們都變成了「雲」,我們穿什麼樣的衣服來打扮自己?
生1:我在早上和中午的時候穿「白衣服」。
生2:我在下雨前和晚上時穿「黑衣服」。
生3:我穿上「紅袍」,因為我是在出現朝霞和晚霞時,才穿上。
師:請大家一起來看看,我們的漂亮衣服吧!(出示課件)喜歡嗎?
◎學習第二自然段(7)
師:我們可真能幹,一會兒就變成了「雲」,還能變什麼?(指名讀)
指名說。(雨、雹子、雪)
師:我們現在變成了「雨」,是怎樣從天上下來的?
生:我在空中漂浮著,碰到冷風,就變成水珠落下來。
師:原來我們變成了「雨」是落下來的。
師:我們變成了「雹子」是怎樣從天上下來的?
生:我是變成小硬球打下來的。
師:那你是打下來的,你可真有力氣,為什麼會「打下來」?
生:因為小硬球非常重,所以打下來。
師:那你打下來一定很有勁,你覺得你應該這樣讀?
生:應該很有力,很重的讀出來。
師:那你試一試?(生讀)
師:雨、雹、雪有是水變成雲之後變出來的,那麼黑板上老師的排列有問題嗎?
(板書: 30 我是什麼 30 我是什麼
雨
水 汽 雲 雨 雹 雪 ) 水 汽 雲 雹
(請學生觀察) 雪
生:我認為雨雹雪不能站一排,他們都是雲變出來的。
師;是啊,雨雹和雪都是從雲身上邊來的,所一我們應該把他改一改更恰當。(改板書)
◎ 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我們多會變啊!這些魔術師都從哪兒來呢?請同學們到課文里找有找,讀一讀。
師:誰來說?
生:從池塘、小溪、江河、湖泊、海洋里來。(板書)
師:那麼不同地方的魔術師平常都是怎樣生活的呢?
生1:在池子里安安靜靜的睡覺。
師:那是文靜的。
生2:我看到我在小溪里散步。
師:那你是怎樣在小溪里散步的?
生2:我在小溪里慢慢走,因為小溪里的水流的很慢。
師:我也看到你正悠閑自得的樣子了。
生3:我看到我在江河裡和其他的水在比賽跑步呢!
師:那你一定是個跑步能手,你怎麼會在江河裡奔跑呢?
生3:因為江河裡的水流的非常的急,非常的快。
師:誰在海洋里,你在干什麼的呢?
生4: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開大會呢!因為海洋里的水翻起的浪花,就好象我們在跳舞一樣,拍打起的浪花發出的聲音就好象我們在唱歌,還打在礁石上也發出了碰撞的聲音。開大會是我們水都流到了大海里,水都聚集在一起,非常的熱鬧。
師:我們的生活真豐富啊!(板書:豐富)你能讀出這種感受嗎?試一試。
四、鞏固詞語,小結課文。
❾ 什麼樣的語文課才是好課
什麼樣的語文課才是一堂好課
當前,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語文課程標准》的頒布和實施,小學語文教學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筆者在實踐新課改過程中,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一堂好的語文課到底應該是這樣的呢?我認為,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至少應該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一、著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語文課程標准》的一個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應該讓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以求能自動產生一系列問題,引起深入研究。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上要做到以下幾點:
1、塑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
「親其師、信其道」,首要的便是建立師生之間真誠、和諧的情感氛圍。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學生進行主動探索的條件。我們應讓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兒童和教師在課堂上都能自由呼吸,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自由地發表意見,敢想敢說,也只有這樣才能不時地會有他們新穎、奇特、有創造的見解。我在教學實踐中就經常把激勵帶進課堂,鼓勵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創設一種輕松愉快、思維活躍的創新氛圍。 我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語言中,要多用「你」——「你說呢?」「你認為怎麼辦?」「你說得真好!」。 這樣,課堂教學的中心便會從以教師為主轉到了以學生為主體上來。
2、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以情激情,使教學雙方產生情感共鳴。如課堂教學中我就經常向學生說:「每當我讀到這篇文章時,我的心裡總有一種激動。」正是這種激動的心情,使他飽含深情地投入到教學之中。
3、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感悟課文 。 由於兒童缺乏生活經驗,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提供引導性材料,建立起與課文的聯系,以引導學生的注意與興趣。 如可以利用現代教育媒體,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
二、注重培養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開展合作探究性閱讀能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使學生更多地關注閱讀過程,從而提高閱讀質量。首先,合作的基礎是獨立思考,個體學習。 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學習,才能發現問題,善於思考,學會發問。 其次通過小組討論,去粗取精,篩選出正確的、有創造性的答案供組際交流。 同時盡力幫助解決組內成員在自學中的困難。這樣的合作能使他們互教互補,各有進步。 最後,經過組際交流和教師評價,讓學生理解更到位,獲得更富有創意的答案。
三、強化語文同各科教學、同生活的聯系。第一、 語文課堂教學要突破學科界限, 要開放教學內容。如在課堂上讓所有孩子的表演、唱歌、繪畫等各種特殊才能得到展示,尊重他們個性,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再者,語文學習要課內外結合。通過開展課外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豐富生活,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到生活中去解決課堂上產生的疑問。
因此,語文教學要以課堂為依託,向課外延伸和拓展。只有注重學生多方面的語言實踐,才能開發學生多姿多彩的創造才能。
❿ 為什麼有的老師平時上課很差,賽課又上得好
平時上課,是隨便應付。老師會有這樣子的心態也也跟自己的學生願不願意聽有關系。學生態度好,就稍微講好點,不願意聽,自己又花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感覺是不值得。其次也是感覺能聽懂就好了。
而賽課是精心准備,是門面工作,跟自己的前途自己掛鉤。賽課的時候,下面或許還坐著某些人,或者關注的人很多。上的不好,誰願意給他點贊,誰會認可他的教學質量,那麼他的職位,職業能力又怎麼提升呢?
所以在賽課的時候肯定是花了很多的心思准備,也下了苦功夫。稍微留心點就會發現,一個老師突然改變了教學質量,就是因為有很多眼睛看著他,而平時是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