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如何有效閱讀ppt

語文如何有效閱讀ppt

發布時間:2023-01-25 19:37:55

『壹』 如何提高語文閱讀的有效性

這一理念揭示了課程改革對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以教材為中介,追求走向學生主體性學習的新天地。作為與新課程同呼吸共命運的語文教師,我們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他們的閱讀慾望,使他們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努力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明確閱讀目的與本質 1、美國著名學者諾?波特指出:談到讀書,首先應該明確目的。對讀書的目的認識得越清楚,讀書的信心就越堅定持久。明確目的實在是閱讀的第一要事。目的明確了,不僅給閱讀增強了動力,也給計劃的制定、讀物的選擇、方法和選定等一系列問題找到了根據,找到了出發點。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必將大大有利於閱讀效率的提高。從閱讀過程來看,構成閱讀能力的要素應當是認讀能力、理解能力、鑒賞能力和評價能力及運用能力。它們之間相互聯系互為補充,認讀能力是理解能力的出發點和前提條件,只有認讀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才能促進理解能力的協調發展. 2、閱讀活動的本質特徵通過對閱讀目的的認識,人類的閱讀動機可概括為以下三種基本類型:一是基於認知性的閱讀,二是基於功利性的閱讀,三是基於審美性的閱讀。其中,審美性閱讀和功利性閱讀代表了閱讀行為的兩個極端形態──其性質特點相反相對,判然分明;而認知性閱讀既是一種獨立的閱讀行為,又是功利性閱讀和審美性閱讀行為得以展開、閱讀目的得以實現的基礎。 三、 提高閱讀效果的基本途徑 1、明確閱讀目的,提高閱讀興趣目的明確是我們閱讀的動力和前進方向,語文教材中每單元前都有單元內容簡介和閱讀指導方向,是我們行動的指南和主功方向。我們在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指導方向,充分利用各種教育教學資源,圍繞中心和核心採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例如第十二冊第二組導讀指出:學習本組課文,要注意收集有關的資料。有的可以在閱讀前收集,為理解課文作些准備;有的可在閱讀後收集,使學習活動進一步擴展。堅持這樣做了,一定受益匪淺。同時,結合《讀寫例話》中的讀法指導進行針對性的閱讀教學,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人教版)。在進行目標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創新思維,在閱讀助推器的作用下,保持積極、飽滿、活躍、清晰的閱讀情緒與單元教材親密接觸。通過教材資源的整合,刪繁就簡,自下而上的、自上而下的和相互作用。在促使學生明確閱讀目的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只有興趣高了,閱讀目的性明確了,學生才能以飽滿的精力投入到閱讀的內容中去,才能提高閱讀效率。 2、精選讀物 (1)、讀得少些,但要好些。 (2)、讀必讀之書,即使沒有興趣的也要讀。 (3)、讀能夠找到的最好的書。 (4)、讀不容易的和不太難的書。 (5)、按照一定的閱讀計劃讀。 3、培養閱讀的概括力和思維品質 (1)通過閱讀教學來發展學生的智力,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維,閱讀能力的核心更是思維,閱讀過程的主要心理活動是思維,因此,培養閱讀能力首先培養思維能力。而思維的最基本特徵是概括,即概括是智力與能力的首要特點,所以培養思維能力,首先要培養概括能力。 (2)思維品質是屬於意識范疇,它既不能手把手地傳遞,也不能腦對腦地傳輸。學生要從閱讀中獲得知識,提高自身的思維品質和概括能力,只能通過自己一系列復雜的思維活動來吸收。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關注思維活動的發展過程。 4、閱讀技能的訓練 閱讀能力是完成閱讀的某個方面活動的能力,是閱讀能力的基礎。閱讀技能的訓練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 (1)理解詞語技能的訓練 例如詞意、詞性等的理解以及它們的用法,在詞意理解方面:可引導學生自覺地運用查字典、聯繫上下文、變換句式、同桌或小組合作合作探究等多種方法准確理解詞語;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詞語理解的方法,進行理解詞語的練習。 (2)理解句子技能的訓練 例如名言警句的理解;課文重點的句子的深刻含義的理解等。抓住重點段落重點句子或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通過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小組合作探討的方法理解句子。並通過背誦、摘抄、運用等形式積累富於意義的句子。 (3)理解段落技能的訓練 讓學生理順課文的基礎上,劃分分析段落層次;歸納段落大意;理解段的表達形式,如承接式、總分式、並列式、因果式、遞進式、轉折式。 (4)理解篇章的技能訓練 在閱讀中學會歸納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理順課文之間的結構與思路,如總分總,分總等多種結構安排;領會課文的表達方法,如前後照應的寫法,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從環境入手,讓每面牆壁說話,讓每個角落育人在每一級台階上寫上一年中的各個節日,製作故事王國長廊等;建立圖書角,篩選、購置圖書,向孩子和家長借閱圖書,鼓勵親子共讀;每天利用飯前和離園前十分鍾集體誦讀,開展故事大王比賽;延伸書香校園,鼓勵家長參與讀書,開展親子閱讀講座等。總之,通過多種形式激發閱讀興趣,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進而促使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孩子們在閱讀中獲得快樂,在活動中建構經驗,獲得發展。 五、溫故知新 溫故而知新,既是前人成功的經驗,又合於現代科學理論。在知識將要遺忘而未遺忘之前安排一次溫習,記憶就會保持長久。此種溫習安排數次,必將一次深入一次,次次有新意,大大有利於所學知識的鞏固和理解的加深,並且在不斷的反復溫習中養成良好的溫故知新的習慣。

『貳』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這個暑期假我有幸參與了2019興成長計劃的學習活動,重點學習了閱讀教學的研究與策略,幾位老師的講授讓我對閱讀有了全新的認識,對於如何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更是收獲滿滿。下面我就今後如何實施閱讀教學淺談幾點體會。

    一、以生為本,摸清本班學生的閱讀能力。

1、採用多種方式摸清本班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摸清本班學生的閱讀基礎,把握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在這個過程中通過閱讀考試、閱讀交流等方式使學生能夠在各種活動中體現出個性閱讀能力。

2、制定適合本班同學的閱讀教學策略。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教師要採用不同的教學策略進行閱讀教學。如在低年級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多地讓學生產生對閱讀的興趣,可以指導低年級學生掌握語文閱讀作業的完成方法,指導學生在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講。而對高年級學生就要指導學生根據教師的教學預案進行有效預習,並根據教師的指導進行課下高效閱讀。

二、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使學生進入深度閱讀

1、採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由於學生生活閱歷的限制,教師如果一味地採用口頭表達進行教學,那麼學生肯定對有些閱讀文本感覺難以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但能讓學生在課下利用網路查閱相關的教學資料,還可以在課上通過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如在小學語文人教版五年級教材《清平樂・村居》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多媒體課件等方式將文本中最真實的情境展現出來,讓學生體會到「翁媼」的閑適與浪漫以及三個兒子的動態美。尤其是要讓學生解析「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的無拘無束、自由以及無憂無慮。

2、恰當地解決閱讀中的識字教學,為學生的閱讀鋪路搭橋。文本的閱讀離不開生字的識記。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考慮到識字教學,為學生的閱讀掃清生字障礙。對於學生容易出現問題的字,教師要做重點講解。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課前預習,上課伊始,教師聽寫學生生字:肢、胎、肺、濾。聽寫完後教師請同學們相互檢查,尤其是檢查「肺」。這個教學片段從學生的起點出發,了解了學生的問題所在,從錯誤開始教學,重點教學「肺」字,簡潔高效。

3、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幫助學生形成獨特的閱讀風格,因此,教師在單元閱讀教學中要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並通過不同文本的閱讀進行恰當地訓練,讓學生能夠學會在不同的文本閱讀中使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進行深度閱讀,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

三、教師要促使學生個性語文的形成

1、遵循天賦,點燃學生的閱讀激情。學生的語文能力不同,在同一堂課中所收獲到的知識點以及能力點也不同,教師要把握每一個同學的不同的語文特色,結合不同內容的語文教學促使學生個性語文的形成。教師要遵循學生的學習天賦,讓學生在教學實踐中能夠不斷創新。教師要讓學生廣泛自主地閱讀,逐步形成語感,讓課堂成為學生燃燒熱情的舞台。

2、幫助學生選擇適合閱讀的書籍。小學生要想得到閱讀能力的提高,僅靠書本上的知識是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要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提出了對每個不同的年齡段的學生的閱讀量的限制,讓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提高閱讀能力。因此,教師要尋找到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選擇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進行大量閱讀。

『叄』 如何使用ppt課件引導學生在語文課堂自主學習能力

一、激活學生學習的動機
學習動機,它是驅動人們去完成某件事情,達到某種目的的心理出發點。一般情況下,動機越強,由動機所支配的行為便越發堅定,且表現出堅忍不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意志。而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往往外露在「興趣」上。那麼,如何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呢?
1、以「趣」激「趣」
鑒於兒童的年齡特徵,心理學研究表明,「趣味」的事物尤能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誘發他們潛在慾望。例如,我在教學《草原》一課時,設計巧妙且富有趣味的教學過程。我創設了「小導游介紹草原美麗風光與風土人情」,「寫草原廣告詞」等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並把這一學習情境一直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激發兒童用多種多樣的閱讀方法去感悟草原的美,最後由學生用個性化的語言介紹草原,使學生的興趣一直延續下去。「趣」得實在,「趣」得巧妙。
2、以「新」激「趣」
研究表明,新鮮新奇事物能刺激大腦皮層的神經中樞,激活其「興奮點」,少年兒童尤甚。亞里士多德說:「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這一句話充分闡明了「新鮮、新奇」誘發學生積極的效用。不難想像,墨守成規,千篇一律的課堂怎能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學習的動機呢?故而,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以新激趣,時常給學生帶來新鮮感。我在自己的作文教學中,就強調課堂「有趣」、「有效」。例如在指導學生寫《一次有趣的游戲》時,我就讓學生一邊做著有趣的游戲(掰手腕),一邊享受習作的樂趣(在語言實際運用中表達真情實感)。因為「新」,使兒童的思想得到完全地釋放,敢於大膽的想。因為「新」,使兒童在快快樂樂的心境中習作。
3、以「情」激「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學是師生的雙向活動過程,教師只有以真誠、強烈的情感走進學生的心靈,以情動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許多知名語文教育專家也提出「在教學中一定要有教師的感情投入,沒有感情就不能提高教學藝術。」「教師上課要有激情,要用教師的情感打動學生,這是解決教學藝術的重大前提。」「教師要善於把課文中無聲的文字魅力通過有聲的語言傳遞到學生的心中。」教學過程,是一個信息傳遞過程。課堂上,教師不斷地向學生傳遞新知識,學生雖然有接收能力,但並不一定樂意接受,關鍵在於這信息能否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或能否激起學生愉快的情感體驗。詩文都是以情鑄成的,教師講課時要情注其中,文字就不再是無生命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的,能給人以啟示、以鼓舞、以力量的東西了。教師必須充分調動自己情緒的感染力,給信息附加情感色彩,把課文中深邃的思想、精闢的見解、優美的語言、生動的情節......帶著濃烈的感情去教,讓學生閱讀、思考,學生的心田才必定得到滋潤,主動學語文的勁頭才會更足,學習自然就成為學生樂意接受的事情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效果的成功與否,是以教師的情感表現深刻與否為基本條件的。忽視情感的傳遞熏陶作用,教師無情的教、學生冷漠的學,會大大降低教學的質量。正如黑格爾所說:「我們簡直可以斷然聲明,假如沒有熱情,世界上一切偉大的事業都不會成功。」由此看來,教師情感投入是語文教學中不可忽視的變數,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將自己的情感和作品的情感注入到教學中去,其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二、著力引導學生積累、創新
從教育發展的階段來說,傳統語文教學是以「知識為本位」的,這從2000多年前一直延續到上世紀中葉。隨著西方心理學的蓬勃發展,教育已走向「人的發展為本位」的階段。信息產業、知識經濟不斷地沖擊著傳統思維。於是「創新」便顯得日益迫切,也唯有不斷創新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但「創新」是要有基礎的,是要在原有的積累上進行的。離開了基礎,我們的創新便成了空中樓閣。所以,分析兩者關系應該是傳承與發展的辯證關系。小學語文教學更應重視這一點。
1、積累語言
荀子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厚積」才能「薄發」,我們經常說的「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都是強調了積累的重要性。作為語文教學,重視積累勢在必行。
(1)多讀
語文教學要抓語言,語言教學要抓語感,語感教學要抓誦讀。漢語詞彙豐富,運用靈活,要使自己對語言的運用不假思索、得心應手,必須對語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復,才能使語言文字的規律、含義、情味等在頭腦中固定下來,使大腦皮層的細胞之間,形成牢固的系統。熟讀和背誦便是完成語言強化的必由之路。強化誦讀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為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完全證明。古人為學,一開始只是讀、背,頭腦里只不過裝滿了一堆「死」的語言材料。書讀得多了,背得熟了,學生對書中的文與道似懂非懂,憤悱在心了,教師才開始講解。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經過一定的時間,就會產生如朱熹所說的「豁然貫通」的效果,既領悟了道,也掌握了文,頭腦中那堆「死」的語言材料一下子活了。這種讀書方法看起來非常笨拙落後,其實這正是符合漢語特點的教學的高妙之處。巴金先生說過:「現在有兩百多篇文章儲蓄在我的腦子裡面了。雖然我對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沒有好好的研究過,但是這么多具體東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謂『文章』究竟是怎麼回事。」巴金先生的話給我們的啟發是很深的。例如於永正老師教學《新型玻璃》一文時,就將第一課時幾乎全花在讀上,讀通,讀懂,讀會,讀好。
(2)說寫結合
葉老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漸能駕馭文字。」語文教學的第一要務是讓學生學習語言而熟讀背誦使書面語言內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這是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一個重要機制。語言文字的訓練要從理解語言文字入手,落實到語言文字的積累和運用上。我執教《貓》這一課時,在教學剛滿月小貓的可愛與淘氣以後,運用多媒體技術顯示小貓的淘氣可愛、生機勃勃的多幅動態畫面,然後讓學生把自己當作一隻小貓,將文章的第三人稱改成第一人稱講述,這樣,學生目睹動態的圖像,耳聽動聽的聲音,興味盎然、聲情並茂地表現出小貓的惹人喜愛,不僅積累了語言而且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可謂絕妙之筆。又如特級教師徐善俊老師教《記金華的雙龍洞》,在充分認識了內洞外洞及孔隙的特點後,教者不是就此結束全課,而是設計了這樣的說寫訓練,「我們跟著葉爺爺玩了半天,現在就要和他老人家分手了,你不想和他說幾句嗎?」啟發學生或贊美雙龍洞,贊美祖國的大好河山,感謝葉爺爺,寫出這么好的文章供我們學習,簡述學到了什麼;或告訴葉爺爺,我們的家長也有美景,我也要把家鄉的美景寫出來,先說後寫,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歸納中心再不是索然無味的了。
誠然,積累語言並非只有這些,其他的諸如多欣賞精彩片段,課外讓學生多做讀書筆記等均是積累語言的好方法。
2、引導創新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創新呢,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讓學生會質疑
「學源於思,思源於疑。」古人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質疑的重要價值。的確,在「主動學習」課堂教學中,質疑是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一個重要標志。
A、保證質疑的時間。質疑既然如此重要,切不可走過場,所以,應該在時間上給予充分的保證。
B、處理好質疑的時機。一般上語文課堂質疑或是課始從題目處質疑;或是課中針對內容理解方面的質疑;或是課後查漏補缺性質的質疑。比如《秋天的懷念》一課,我們不妨讓學生從課題處質疑:「懷念什麼?」「秋天的懷念是什麼意思?」再如學習《挑山工》一課,我們不妨抓重點句「從泰山回來,我畫了一幅畫——在陡直的似乎沒有盡頭的山道上,一個穿紅背心的挑山工給肩頭的重物壓彎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他。」讓學生質疑:「這個它指什麼?」「為什麼我需要它」抓住了這些問題,可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C、教給質疑的方法。質疑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指發問。所以引導學生從「不」問」到「敢問」再到「會問」還涉及到一個方法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這些方法有:①從題目處質疑;②抓重點詞句、關鍵語句質疑;③從課文中看似矛盾處質疑;④從文章前後聯繫上質疑;⑤從文章重復處質疑⑥從標點處質疑等等。
總之,質疑是凸現「創新、自主」的最好手段。當然,質疑後要析疑、解疑。這樣,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大有補益。
(2)讓學生會辯論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辯論(討論)機制能夠極大地調動兒童的學習慾望。讓學生在辯論中主動,在辯論中創新,在辯論中提高。
A、辯在重難點。針對課文中的重點內容,組織學生辯論,可起到突出重點、化解難點的作用。比如《凡卡》一課,文章最後寫爺爺收到了凡卡的信,凡卡做了個甜蜜的夢。這是作者一種委婉的寫法,暗示凡卡的希望只不過是個美麗的夢,是「含淚的微笑」。學生不易懂。一位教師在教學時,針對學生的分歧:一方認為爺爺收到了信,另一方認為爺爺收不到信,組織學生辯論,要求從課文中找出答案來說明。結果學生聯系當時社會背景,聯系凡卡寫信封等情況來說明。更有一學生說:「即使爺爺收到信,也不會帶他走,因為爺爺當初就是養不活凡卡,把他送到城裡來的。」另一學生馬上補充:「是的,這個結尾有力證明了當時社會中窮人命運的悲慘,今天我們卻......」思路一經打開如泉涌......
B、辯在疑問處。在課文之中看似疑問的地方組織學生辯論。比如教學《倔強的小紅軍》一課第二部分後,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陳賡說,『我受騙了!』小紅軍真是騙陳賡嗎?」學生在辯論時明確正是因為這個「騙」顯示小紅軍的倔強的性格,顯示他寧死也不連累別人的高尚品質。「騙」字不但用得准,而且用得巧。
C、辯在恰當時。辯論畢竟屬於一種較為高級的口頭表達、思維訓練的活動。教學時要注意選擇恰當的時機。「寧缺勿濫」,萬萬不可盲目亂用。
三、讓學生學會合作

新課程要求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參與意識,但在引導學生在進行學習方式的轉變時,有人將合作學習理解為課堂上討論學習,這種理解是有失偏頗的。合作學習不僅指課堂上學生互相討論,探討,也包括學生在課後與夥伴、老師、家長、同學等的交流,學生只要在這個過程中有所收獲,應該都是有效的合作學習,因此,合作學習應該滲透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如我在進行「保護環境,讓我們行動起來」的話題作文中,首先課前把學生分組,對當地水資源污染狀況進行調查。A組考察當地河流情況。同學們發現,水面上漂浮著泡沫、塑料袋等白色漂浮物,一股股濃烈的氣味相當刺鼻,河邊居民區垃圾成堆。B組去當地環保部門采訪有關的負責人,通過訪談找出水資源污染的原因及政府對此的舉措。C組對河水受污染的危害狀況進行生物實驗。學生把五隻玻璃魚缸里分別盛入一定量的清水,然後分別倒入一小勺農葯、洗衣粉、工業廢水、洗潔精、洗發精,再把五條金魚放入不同的魚缸中,觀察金魚的存活時間。課上,我讓學生結合調查資料,提出問題,用所學知識進行回答,然後讓學生針對「在環保中,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獻計獻策。最後學生根據調查、采訪、實驗、討論、探究的情況組織成文。這樣,學生不僅提高了環保意識,而且小組合作學習也取得了應有的效果。
四、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
主動學習的課堂教學是指學生學習主動、思維活躍。要如此必然就要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有著良好的學習狀態進入學習。一節課,學生的心理發展軌跡應當是這樣的:保持良好的心境進入課堂;在深入學習當中,由於教師的引導得法可能會產生高昂的情緒;在此狀態之下,教師、教材、學生一切完全默契,學生的情緒就會變為激情,此時,課堂上就會爆發出了一股強大的合力。在此作用下,學生學習就進入了一種「自能」的狀態。換言之,就是「入情入境」。
1、營造平等的參與環境
教師要注意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師生之間信息渠道能夠保持暢通。教學課堂上呈現出一種「綠色平衡」。愛因斯坦認為,寬松自由的學習氣氛不知要比依靠呆板的訓練、誇大的權威和沽名釣譽的教育高明多少倍。教師應該對學生多一點微笑,多一點信任,多一點寬容,要把盡可能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語文課堂推崇真實,允許「實話實說」;鼓勵爭議,允許「自我表現」;倡導創新,允許「挑戰權威」;激發想像,允許「異想天開」。這樣才會真正讓語文課堂變成「任鳥飛」的天堂,「憑魚躍」的大海。
2、滿足成功的情緒體驗
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期望」存在的價值。教學中,教師只有對學生充滿期望,學生自己滿懷信心,期望才有可能傳遞、接受、生效,在這期間成功的「情緒」體驗起到了關鍵作用。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擅於創設成功機會的「最佳區域」,使師生的相互期望形成合力,轉為「成功」的情緒體驗,長此以往,師生就會把成功的體驗與學習的愉快等同,從而去追求成功的體驗,進而強化學習動機。比如一位教師在執教《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一課時,教到「我彷彿聽到爸爸在呼喚和平!和平!和平!」一句時,讓學生感情朗讀,但學生感情平淡。此時,老師仍不慌不忙,創設情境。以錄像再現「維和英雄遺體歸來的場面」的情景,再讓大家談談這是怎樣的一個父親。他的犧牲是為了什麼,兒子此時是什麼心情?學生這才「柳暗花明」大有豁然開朗的味道,領悟到「這句話寫出了一個維和戰士對和平的渴望,作為兒子,怎能不理解父親的心願。」這樣充分理解後學生再讀,效果大不一樣。上例中,老師針對難點,並不灌輸給學生知識,而是讓學生先思後釋,先放後收,先扶後放。遵循認知「最近發展區」的規律,結果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這樣一來,不僅學生享受到了學習成功的喜悅,教師也體味到了突破難點後的興奮,教與學達成了默契。
隨著新課程的廣泛推廣,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不斷深入,我們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改進、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積極採取對策,促進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才能真正意義上地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肆』 如何有效的閱讀語文課文

如何有效的閱讀語文課文

明確閱讀目的閱讀教學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綜合性的語文素養,換言之,就是培養學生語文諸方面的能力和素養,接下來我為大家整理的如何有效的閱讀語文課文,希望大家喜歡!

一、明確閱讀目的

閱讀教學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綜合性的語文素養,換言之,就是培養學生語文諸方面的能力和素養。是將書面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與讀者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相整合,從而構建出意義的過程。呂叔湘先生說:「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能力。」此外,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語文綜合素養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閱讀能力是綜合性很強的能力,認清閱讀能力的結構,對於認識閱讀教學的目的、途徑、方法都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從閱讀過程來看,構成閱讀能力的要素應當是認讀能力、理解能力、鑒賞能力和評價能力及運用能力。它們之間相互聯系互為補充,認讀能力是理解能力的出發點和前提條件,只有認讀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才能促進理解能力的協調發展,與此,只有理解、鑒賞透徹全面深入,評價才能深刻、犀利有針對性。

二、閱讀活動的本質特徵

1、通過對閱讀目的的認識,我們不難發現閱讀活動的本質特徵的共識:第一,閱讀是一種吸收的過程,是從書面言語中提取信息。

2、閱讀活動是一個復雜的心智活動過程,這種心智活動不是消極的、被動的,而是積極的.、活躍的、充滿創造的。是閱讀主體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分析、綜合、概括、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將感知的材料歸並於已有的知識結構中,貯存起來,根據需要隨時提取並加以運用。

3、閱讀是一種智力技能。是通過大量的閱讀訓練逐漸形成的技能過程,這種技能是閱讀主體在進行閱讀活動過程的同時,伴隨一系列可操作的行為,我們稱之為技能,是閱讀成功的必要條件。

三、提高閱讀效果的基本途徑

1、明確閱讀目的,提高閱讀興趣

目的明確是我們閱讀的動力和前進方向,語文教材中每單元前都有單元內容簡介和閱讀指導方向,是我們「行動」的指南和主功方向。我們在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明確指導方向,充分利用各種教育教學資源,圍繞中心和核心採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例如第十二冊第二組導讀指出:「學習本組課文,要注意收集有關的資料。有的可以在閱讀前收集,為理解課文作些准備;有的可在閱讀後收集,使學習活動進一步擴展。堅持這樣做了,一定受益匪淺。」同時,結合《讀寫例話》中的讀法指導進行針對性的閱讀教學,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人教版)。在進行目標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創新思維,在閱讀助推器的作用下,保持積極、飽滿、活躍、清晰的閱讀情緒與單元教材「親密接觸」。通過教材資源的整合,刪繁就簡,自下而上的、自上而下的和相互作用。在促使學生明確閱讀目的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只有興趣高了,閱讀目的性明確了,學生才能以飽滿的精力投入到閱讀的內容中去,才能提高閱讀效率。

2、拓寬豐富知識,提高認識

課外讀物暫且不說,僅就課文課本內容而言,天文地理,科學技術,海洋生物、中外科學家等等,無所不有。一些反映近年來科學技術新成果的文章(克隆技術等),陸續編入課本中來。語文課本內容的時間、空間的跨度之大,是其他教材難於相比的,可見內容之豐富。學生閱讀這樣的教材,沒有豐富的知識,是無法深入理解課文,更談不上鑒賞、評價課文的。我們要擴大學生知識面,注意收集積累,並提高他們的認識。

3、培養閱讀的概括力和思維品質

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是閱讀教學的目的之一,但絕不是唯一目的,比這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教學來發展學生的智力,智力和能力的核心成分是思維,閱讀能力的核心更是思維,閱讀過程的主要心理活動是思維,因此,培養閱讀能力首先培養思維能力。而思維的最基本特徵是概括,即概括是智力與能力的首要特點,所以培養思維能力,首先要培養概括能力。

思維品質是屬於意識范疇,它既不能手把手地傳遞,也不能腦對腦地傳輸。學生要從閱讀中獲得知識,提高自身的思維品質和概括能力,只能通過自己一系列復雜的思維活動來吸收。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不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關注思維活動的發展過程。

閱讀能力培養要從思維能力培養入手,而思維能力培養培養應以培養思維品質作為突破口,因為思維品質的好壞標志著智力層次的高低。

4、閱讀技能的訓練

閱讀能力是完成閱讀的某個方面活動的能力,是閱讀能力的基礎。閱讀技能的訓練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

1、理解詞語技能的訓練

例如詞意、詞性等的理解以及它們的用法,在詞意理解方面:可引導學生自覺地運用查字典、聯繫上下文、變換句式、同桌或小組合作合作探究等多種方法准確理解詞語;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詞語理解的方法,進行理解詞語的練習。

2、理解句子技能的訓練

例如名言警句的理解;課文重點的句子的深刻含義的理解等。抓住重點段落重點句子或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通過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小組合作探討的方法理解句子。並通過背誦、摘抄、運用等形式積累富於意義的句子。

3、理解段落技能的訓練

讓學生理順課文的基礎上,劃分分析段落層次;歸納段落大意;理解段的表達形式,如承接式、總分式、並列式、因果式、遞進式、轉折式。

4、理解篇章的技能訓練

在閱讀中學會歸納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理順課文之間的結構與思路,如總——分——總,分——總等多種結構安排;領會課文的表達方法,如前後照應的寫法,分層論述的表達方法。

5、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6、什麼是習慣呢?心理學認為,在一定條件下經常地完成某種行動的需要,就是習慣。習慣一旦形成就比較穩定。因此,良好習慣對於培養積極的個性品質有著重要作用。閱讀中還常常會觸發深刻的思考,而一些很有價值的見解又往往稍縱即逝。這就需要邊讀邊動筆。此外,在閱讀中也會發現一些有價值的資料,也應及時或作摘記或作索引。如果學生能養成這些良好的閱讀習慣,那將會終生受益。教師要在有意識、有目的、有組織的閱讀訓練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當然,提高閱讀效率的可效性還有許多種方法,但不可否認,明確閱讀目的,提高閱讀興趣、拓寬豐富知識,提高認識、培養閱讀的概括力和思維品質、閱讀技能的訓練、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能有效地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更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的完成。

『伍』 如何有效的閱讀語文課文

在學校教學中,語文是一門極為重要的學科,而閱讀教學又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書籍是知識的寶庫,閱讀是攝取知識的基本途徑,它既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也能夠加強語感訓練,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積累詞彙和語言材料,從而學好語文,用好語文。因此,古代就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說法。那麼,如何上好語文閱讀課呢?這一直是我們每一位一線的語文教師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現在新課程的要求改變了以往教師與學生的傳統角色和教學模式,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善於當好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首先要加強學生的個性化閱讀,使每個學生在讀中積累知識、發展能力,展開豐富的情感活動,獲得個人感受,教師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不斷提高學生的感受能力。在我們的閱讀課堂上,「讀書」是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賞析精彩句段、把握文章主旨的一個重要手段和方式。如:初讀感知,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自由朗讀的方式,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鍛煉和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在這個環節中,引導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提倡個性化閱讀和創造性的閱讀。同時,在閱讀教學的其他環節中,我們也能聽到學生們那朗朗的讀書聲,感受到語文課堂獨特的生命力。
品味文章的語言美,學習作者的寫作、表達方式,是閱讀教學的第二個環節。《語文課程標准》對閱讀要求中有這樣的概括: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中的意義和作用。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重視對學生品味語言能力的培養。教學中,對一些字、詞、句進行 「咬」文「嚼」字,讓學生在領悟語言文字所創造的意境中,揣摩語言的情韻,培養學生感知語言、品讀文章的能力。在具體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揣摩文字所包含的「情韻」時,要讓學生注意關鍵詞句,注意有特殊語序的句子,注意重復出現的詞句,並把自己對這些語句的理解和體會寫在書的空白處。文章的重點語句,一般是文章或文段的主要內容的概括、總結,或是文章的主旨,我們把握好對這種關鍵句的理解,對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怎樣才能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學會「感悟」是很必要的。教學的本質不僅僅是「傳授」和「接受」,更重要的是「感悟」,通過情境引導學生去實踐,去體驗,去經歷,去感受。我認為引導自己去感悟的過程就是學生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我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手段引導學生感悟課文。一是創設情境。在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在美好的情境中閱讀、感悟。二是讓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客串角色反復誦讀,細細品味,在這種分角色朗讀中理解人物形象,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還有一種方法是讓學生面對語言文字,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地加以品讀、推敲、咀嚼,在反復的推敲中感悟語言。
「讀——品——悟——思」是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施行的一種模式,當然這幾個環節並不是界限分明、孤立地存在的,而是緊密地、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以此引導學生學好語文、用好語文。教學有法亦無法,讓我們用心去上好每一節閱讀課,上好每一節語文課,讓語文課堂煥發活力和光彩!

『陸』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有效閱讀

一、善用閱讀期待,促使積極閱讀。
學生的閱讀期待,很大程度上決定閱讀是否深入。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學生預習課文比精讀課文更有興趣,課外閱讀比上語文課有興趣。閱讀期待的心理取向是重要原因。小學生喜歡情節,喜歡形象,預習了課文,他們就知道了課文大概情節,閱讀期待得到了滿足,這時,老師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學生的閱讀期待,學生對進一步的學習就會失去興趣。課外閱讀比上語文課要精神,很大程度上也是這個原因。加上現在的課外讀物很多是快餐式的卡通式的,形象性強,情節性強,文字淺顯,很容易使學生獲得閱讀的愉悅,而語文課,要學的並不是這些內容,閱讀要有思維的參與,閱讀能力才能提高,而思維是痛苦的,因此學生的閱讀興趣就大幅度地縮水。
我總是先從課題入手,課題往往是一篇課文的中心或課文內容的切入點,在教學中利用課題讓學生發現問題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動學生的潛在思維,弄清課題與內容的聯系。如在教學小學語文第二冊中的《小蝌蚪找媽媽》時,我首先讓學生讀課題,然後引導學生提問:「你想知道什麼?」學生馬上活躍起來,紛紛舉手提出以下問題:「小蝌蚪為什麼要找媽媽?」「它是怎樣找到媽媽的?」「小蝌蚪的媽媽是誰?長得怎樣」等等,學生想出的這些問題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關,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課文。
特級教師賀誠教《田忌賽馬》這一課很成功地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跳躍式導讀,步步深入,步步為營:
(1)破題入手:田忌和誰賽馬?經過、結果怎樣?
(2)只讀田忌賽馬的內容(最後一段不直接寫賽馬,是作者的看法),抓出最後一段中的重點句「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引導理解全文:課文哪幾節寫敗哪幾節寫勝?哪幾節寫轉變的過程?
(3)為什麼按正常順序就敗了?轉敗為勝的關鍵點在哪裡?(調換順序,學生用學具表演。)
(4)「只……下」說明這辦法很簡單,但作為大將軍的田忌為什麼想不到,而孫臏卻想到了?(再細讀第三小節。)
(5)馬快不了多少,只要調換順序就一定能勝利嗎?(調換的順序排列有策略,要掌握齊威王的心理。)
(6)那麼在田忌取得第一場勝利後,有沒有再失敗的可能?為什麼?又為什麼能取得全勝?
(7)用課文中最後的議論句,再加上勝利全由於「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用不同的說法把課文總結一下。
顯然,由於教師把課文歸納出五個發現點,善用學生的閱讀期待,引導學生變序讀解,就大大提高了訓練學生閱讀能力的力度,縮短了發現的過程,建構了一條優化認識課文、提高閱讀能力的「最短程」。閱讀期待下的閱讀,不是閱讀者機械地接納文本,而是閱讀者有一種積極的閱讀心理,充分依據自己獨特的理解、體驗、意願,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揮想像力,對文本意義進行發掘,對文本空白進行填補,對閱讀材料的意義進行重塑和再創造。在閱讀期待中,滿足好奇心是其中的一個重點要求的心理取向,一成不變的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只能使學生產生厭煩。「教學程序」、「教學方法」的陌生化,會使學生不斷產生一種新的期待心理。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善用閱讀期待,營造和諧的閱讀氛圍,促使形式形成積極的閱讀心理。
二、保證讀書時間,強化自主閱讀。
為了讓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我們首先必須在時間上給予保證。要給學生充分的接觸課文、誦讀課文的時間,包括課前的預習以及課堂上的自由誦讀。
在教學《丑小鴨》一課時,有這樣一段:
……
師:丑小鴨這個夢想實現了嗎?朗讀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部分,找出最能反映丑小鴨激動、高興、興奮的句子,把它讀好。(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找找句子,自讀自誤)。
反饋:
生:(讀)這難道是自己的影子?
生:(讀)啊,原來我不是丑小鴨。是一隻漂亮的天鵝呀!
師:丑小鴨發現自己變成白天鵝時,心情怎樣?
生:他一定非常高興,會叫起來。
生;他會非常驚訝,簡直不相信是真的。
師:大家說得好極了,那麼誰願意讀這部分。
生:(用多種方式讀好這兩個句子)讀
師:讀到這里同學們一定會有許多感慨,你想對故事中的角色說些什麼?……
語言文字表達的精彩點往往在個別重點詞上表現出來。在重點處做足文章,雖然上述片段只為讀好兩個句子,但老師捨得花時間,讓學生通過反復的、多形式的讀,來感悟,有的放矢地引導自悟,屏棄了繁瑣的分析。注重抓重點詞句,整體感悟也是教學思想的轉變。讓學生面對課文一遍一遍地讀書,自感自悟,這種教學手段增強了學生的自主精神和創造精神,有利於提高閱讀的效率。
課堂上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讀書的時間。「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閱讀就是要讓學生充分地去讀書,獨立、深入地與文本展開對話,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和體會,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課堂上毫不吝嗇地給予學生充分的讀書的時間。同樣是讀課文,一次次形式都不一樣,讓學生在讀中悟「理」,在讀中悟「情」。而每一次讀都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課前要布置學生自讀課文並收集有關信息資料;課中要保證充裕的讀書時間:在師生、生生交流與對話之前讓學生通讀課文,在師生、生生交流與對話之中讓學生品讀課文,在師生、生生交流與對話之後讓學生悟讀課文。引導學生反復地讀、深入地讀;課後還要布置學生熟讀課文,背誦積累。
二、創設對話情境,引導平等交流。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教學效率的高低,往往取決於對話過程的有效程度。真正的對話,能讓學生最大限度地調動自身的經驗儲備,靈活地、多角度地體悟文本,與作者、作品中的人物進行心靈交匯、情感交流,體察他們的境遇,感受他們的思想。在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教師應更多地充當向導,成為學生的同讀者,成為引路人,成為可親、可信的朋友。通過設計對話的情境,以一種敞開的方式去面對學生,以一種角色消解的方式走進學生,從而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要與學生「親密接觸」,甚至融入學生學習之中,與他們進行平等的心與心的對話,把准時機引入到學習的重難處,導入到深的學習層次,導讀出文章的精神、情感與境界,導問出抓住重難點的有價值的問題,導悟出詞句中的內涵、情感等。
我們可從下面的課例中,領會創設豐富、多元的對話情境對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對話對於指導學生有效閱讀的幫助。
在執教人教版小學語文第3冊《坐井觀天》時,當學生讀懂青蛙為什麼錯,錯在哪裡後,師生、生生、生本之間有一段精彩對話:
師:剛才幫小鳥找原因的時候,講到了青蛙,現在只是幫小鳥找一找他為什麼能說對的原因,再討論。老師聽哪個小朋友說得最好。
(生繼續討論)
師:好了,誰來幫小鳥找一找說對的原因。
生:因為小鳥根本就沒有見過天的邊。
師:它為什麼沒有見過天的邊呀?
生:因為它飛了很長的時間,都還沒有見到天的邊,所以它說天是無邊無際的。
師:真會想,請坐。還有沒有男生真會想,女生著急了,女生說一說。
生:我覺得是小鳥說得對,因為小鳥每天在天上左飛右飛的,所以它懂的知識多,它就知道天很大。
師:老師從你的話里知道了,小鳥飛的地方多了,見到的東西也多,知識就多,是嗎誰還想說,你來說吧。
生:我覺得應該是小鳥說得對,因為小鳥每天都想看到天的邊,他每天都不斷地飛,還沒看見邊,他每天懂得的知識就更多了。
師:根據剛才幾個小朋友說的,老師幫他找找原因。因為小鳥飛的地方多,見識廣。他都見過什麼啊,請大家看錄相。
(放動畫片)
[在學生討論之後,教師作適當小結,再讓學生觀看多媒體動畫片,進一步啟發學生認識小鳥為什麼說得對,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師:小鳥都去過哪些地方啊請你說。
生:飛過海洋。
師:(許多學生舉手要說)說過的就不說了。你來說。
生:飛過雪山、草地、村莊、田野……
師:小鳥飛了這么多的地方,還是沒有見到天的邊在哪兒。那青蛙為什麼又會錯了呢請大家先看動畫片。(放多媒體軟體)先讀一讀青蛙說的這段話。
…… ……
師:從同學們說的這些,我們知道了青蛙為什麼錯了,就因為他生活的范圍小,看到的東西少,見識就少,又不相信別人,自以為是,連天大得很這樣的簡單問題都弄錯了。學到這里,哪個小朋友給我們解答一下,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
保羅.弗萊雷也認為:「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了真正的教育。」新課程改革追求一種主體間的平等互換的對話語境,期待著師生真正達到「面對面、心與心」的交流。教學對話文化的形成需要營造一種公共話語空間和人文情境,要形成有效的、民主的、和諧的共同言說和互相傾聽的局面。

『柒』 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怎樣有效閱讀

一、把握關鍵詞句、標題;
二、結合問題、整體把握;
三、速讀和精讀結合;
四、歸納概括;
五、理解文章,抓住細節
有效的閱讀需要一個積累、練習的過程,多閱讀多練習多揣摩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

閱讀全文

與語文如何有效閱讀pp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