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九年級語文備課工作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煉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九年級語文備課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時光荏苒,一個學期又結束了。本學期,初三語文教研組的工作在全體組員密切配合下順利開展。沒有轟轟烈烈,只有踏踏實實。一學期來,語文組的老師走到了一起,共同探索。這其中非能用成功失敗或快樂傷心一言概之。現將本學期的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繼續學習課程理念,轉變教學觀念本學期,語文組集體備課時間,認真學習語文新課程標准及最新的教育理念,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構建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二、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學質量
1、抓好校級語文教學研究課。本學期共開公開課10節,執教者認真備課、上課、說課。與會教師認真聽課、記錄、集體評議,通過這一系列的步驟,相互研討,共同促進,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
2、 每位語文教師能根據學生的特點,積極探索,研究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促進了基礎性課程的研究,並能把學到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能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促進教研和科研結合,提升了教研活動質量。
3、 在評議中,我們對教學進行探討式評課,反思:假如我來教,這個環節會怎樣處理,怎樣去評價肯定學生,怎樣進行文本、學生、教師間的互動,怎樣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真正讓課堂充滿文化魅力、思想的魅力、藝術的魅力。這種學術上的交流,教法上的切磋,對提高我們整個語文教師隊伍的水平和我校的語文教學質量起到了推動作用。
三、團隊合作。特別是復習階段,征對學生存在問題,分別對症下葯。朱元燕負責古詩詞填空易錯題,周偉娟、葉聰聰、陳彩橋、董芬蕊負責文言文錯題集,金福、林獻豐負責易錯文學常識和古代文化常識。以及對答題失分多的題目再進行強化訓練。因為團隊,取得更好的復習效果。
當然,本組也存在不足,我們會繼續努力的。
橋頭鎮中學九年級語文備課組
20xx/7/5
繁忙而有序的一學期教學工作即將結束,回顧一學期的工作,在收獲與缺憾中追求完美,在經驗與教訓中追求完善,在得與失中走向更加成熟。
一、深入走進新課程,滲透新課程的理念,走新課改之路
我在本學期的新課改的教學中,根據每一個單元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進行了不同模式的摸索,時時刻刻都是用新課程的理念武裝自己,用新課標做教學的導向,徹底更新觀念,打破常規教學,走新課改之路。在學校和本組的集體學習中,對新課程標准有了全面的了解,做到了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切實做到了在實際教學中更新觀念,雖然我是一名有十八年教齡的教師,但是,我不能在思想上落伍,更要自覺的學習,緊跟時代步伐,與年輕教師相比,自己的弱勢就在於教育思想的差距,所以,基於對自己的清醒認識,時刻告訴自己,人老思想不能老,切忌穿新鞋走老路,一定做到穿新鞋走新路,而且要走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新課改之路。
二、細研教材、潛心備課教學中
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特別是新課程的教學,它對老師的要求更嚴更高,要想在課堂上引導好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老師就要在備課上下功夫。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多方參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確把握重難點。在制定「三維教學目標」的時候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認真編寫教學設計,同時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學生特點,以愉快式教學為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盡最大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課上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在課堂上做到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在教學中注意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由於准備充分,教學效果明顯,學生易於接受。
三、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1、注意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松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以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2。注重語文活動的開展來促進語文教學。
我利用每天的語文課前五分鍾進行演講活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制定相應的演講主題,比如:「學習想說愛你不容易」「我的父親母親」「我有一個夢想」「說句心裡話」「美麗的錯誤」等,以抽簽的方式決定演講的學生。通過這項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聽、說、寫的能力,學生們每天盼著上語文課,或者展示自己,或者是欣賞別人的精彩的演講,同時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3、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我在語文教學中,根據每一個教學單元的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讓學生走上講台,當老師講課;比如音樂情景教學,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再比如課前的演講詩歌朗誦等活動。我在課堂教學中力求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比如教會學生進行批註式的閱讀,給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放心大膽的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四、重視朗讀、培養語感
1、利用早讀課時間讓學生大聲朗讀,以提高他們的語感。
我充分地利用早讀時間,每天必到班級,引導他們朗讀,在課代表的組織下有效的進行朗讀訓練。如果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差,勢必制約了他們的閱讀及寫作能力,所以我對兩班中這樣的學生規定每天早上必須大聲朗讀文章,從而培養他們的語感。
2、選擇美文,讓學生感悟理解。
新課程的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美文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如在《父母與孩子間的愛》的閱讀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這樣品評:「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認為文中什麼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選擇其中的一點說一說。」此時的學生充分表述他們的真實感受。
五、作業設置合理、批改及時
在作業設置上,我這學期主要安排了作文兩套(分大小作文),同步訓練、還有「一周一記」等。在作業批改上,認真及時,力求做到全批全改,作文評語做到了具體,以充分鼓勵為主,做到了賞識教育,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並以此引導學生表達要生動做了榜樣。通過作業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在輔導中做到有的'放矢。
六、積極參與學科組的教研活動、取長補短積極參加學校的教學研討活動
不斷汲取他人的寶貴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經常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並經常在一起討論教學問題。通過聽各位同事的公開課及參與研討和集體備課等活動,使自己從別人身上學到了很多有益的東西,豐富了自己的教學經驗。
總結一學期的教學工作,有收獲的快樂,也有不足的缺憾,本人力爭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努力,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力求在本職工作中日臻完善,更上一層樓。
為了加強備課組工作的計劃性和規范性,積極有效地發揮集體智慧,提升語文學科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水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和素養,九年級語文備課組充分研討、論證,制定工作計劃,並將在工作中積極地、創造性地加以實施。
(一)提前准備,加強研究,突出重點,保證初三下學期開學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1、認真分析和解讀《20xx年學業考試說明》及20xx年各地中考語文試卷。
《20xx年學業考試說明》和20xx年語文學業考試都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同時20xx年學業考試出卷人員選擇上也不同於往年,難度系數有所調整,值得全體備課組老師研究。我們需要從源頭上找原因,首先要對《20xx年學業考試說明》進行全面解讀,對比綜合,發現並提出問題。其次,對20xx年各地中考卷做個評估。我們已經通過備課組各位老師的研討交流,形成這樣的初步共識:對於那些好的題目,我們應該研究其命題特點,以便幫助學生圓滿地去把握,對於那些有漏洞的題目,我們也要研究問題所在,我們也要教會學生如何應變,同時要求在月考中避免。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備課組已經形成了具體的分析報告,這必將對20xx年的復習迎考起到重要的作用。
2、統一思想,反復論證,形成新學期的主要工作思路。
根據上學期期末的實際,結合語文學科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需要,在廣泛徵求意見並充分論證基礎上,本備課組決定在資料編制和把關上狠下工夫。輕負擔高效益,抓課堂教學主陣地,向四十分鍾要效益。為了進一步整合練習資源,提高作業效益,繼續推行「講學案制」,並且將同時使用「周末練案」、「每日練案」、「尖子生輔導」等資料的編制。為了把這項工作做好做實,全組還單獨印發編制說明和示例,並單獨集中進行解釋、布置。初三語文備課組未雨綢繆,已經先期做好相關准備。
(二)講學案編制若干問題。
1、講學案包含三方面內容:
(1)對有關學習內容的簡要說明,旨在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學習方法等,文字數量可根據具體需要確定;
(2)與當前的學習結合較為緊密的基礎知識、語言積累與運用的練習內容,旨在逐步夯實學生知識基礎,提高學生的語文基本能力,數量應至少佔本講學案的三分之一;
(3)閱讀理解訓練,旨在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文字數量相對較多。一篇講學案不超過一張紙(8K正反面,小四號)容量,內容上重在精、新、活、實。作業量大致為40分鍾左右。
2、講學案內容實施辦法:
(1)編制:備課組長做好協調分工,審核每一份講學案,保證質量。
教師要集合群體智慧,引用其他資料,要能進行改造,變型,提高編制質量;嚴禁簡單、直接地從網路上下載或從其他資料上抄襲。建議經驗較 豐富 老師先期進行編制,以給其他老師提供必要的參照。
(2)印刷:備課組長、分管副校長審核後,由編制的老師負責將講學案送交文印室,印刷結束 後由該 老師及時取回。
(3)批改:語 文 老師要認真批改講學案,做好作業情況記錄,以便於反饋;練習反饋要及時,應專門安排時間與學生交流,可以利用語文早讀課、語文課堂、輔導課以及課余時間進行,形式上可以以整體反饋與個別交流相結合。
另:講學案要有課題,要注 明編制 老師以及註明練習編號,便於分發和收存。
(三)增強集體備課意識,做到有分工有合作,有合作有競爭,努力提升備課組集體備課水平。
備課組是實施教育教學此文轉自的一個重要的基本單位,集體備課的水平決定著備課組的整體教學狀況。初三語文備課組的6名老師,是一個愛學習、能合作、肯交流的集體,從主、客觀上保證了集體備課的實效性。,本組已經將本學期的部分任務責任到人,並人人做到在相互合作中各司其職,既突出了集體的力量,也發揮了個人的智慧。
中考結束了,把中考的成績和以前的成績做了下比較,也和區里的成績做了下比較,覺得,這樣的一個成績在情理之中。
作為對於這一個學期工作的總結,也是為新初三留下前車之鑒,我覺得這樣幾個方面是值得我去總結的。
一、組內的協作
初三的語文復習,內容多,時間短,各種資料堆雜。索性組內的兩位老師是經驗豐富而又勤快肯乾的人。大家分工尋找資料、整理資料。毛老師善於收藏,很多有用的資料都保存的妥妥當當;陸老師很能尋找,問東問西,找來了很多東西;而我只能算幫著打打下手,如果對復習有什麼想法,就和她們說說,或收獲她們的肯定,也收獲了她們很多的反對。反對很正常。這也是體現組內交流的現象。大家坐在一起就某個知識點進行探討,對於講什麼,如何講,你一言我一語的,也常常要出現不同意見,不時的也會形成爭論,這種探討增加了小組內的教研氣氛,也融洽了彼此之間的關系。
二、復習的節奏
我們這屆的語文復習,在節奏的把握上,一開始並不是很好,以致於到了一模考試,成績差了下來。後來和戴溪初中的老師交流了下,當我們還在啃著那幾篇古文的時候,戴溪初中的老師們已經帶著學生做了五份綜合試卷了。由此延伸到初三第一學期,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的教學進度就要加快,給一模前的復習留下充分的時間。
在正式進入復習環節中的時候,我們基本是用早讀課做一些古詩文默寫,課堂上進行練習的講做。這也應該算作是一種節奏的把握。
三、復習的方向
我們這屆的語文,從初一開始就把重點放在了古詩文上,我們之所以花這么多功夫在上面,是因為這是有把握拿到的分數。但從整張語文試卷來看,這有些不劃算。作文、現代文閱讀才是分值的大頭,這種探究、漫畫題也是可以爭取的地方。況且,古詩文復習的再多,會的人早就會了,這就成了無用功。還不如把對古詩文的關注度放低一些呢!當然在復習的課堂上也應該分層教學,對於語文實在不行的同學,課堂上單獨的去背古詩也是不錯的選擇。
四、剩下的碎語
在復習中,對於作文,我們特別強調審題和借鑒。對於作文範文的選擇也重點強調了類似於小標題作文的形式。
對於現代文閱讀,我們有時候會把答案發下去,讓學生從答案反推答題的方法,審題的注意點。
對於現代文,最後一個階段,我們補充了一些戲劇的訓練,尤其是補充訓練了一下地方戲曲的示例。
最後,祝我們的新初三比我們考的好。
❷ 中學語文備課組教師工作總結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寫總結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中學語文備課組教師工作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學習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高一年級是新課改的起始年級。在校本培訓的基礎上,XX年8月初備課組全體教師參加了高中新教材培訓。培訓中,人教社的專家對語文新課程標准清晰透徹的講授,使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語文課程三個維度理念,明確了新課標中必修課與選修課的發展漸進式目標,同時也對今後的教學實施有了宏觀上的把握。通過專家條分理析的介紹,我們了解到語文新教材在編排上創新的內在思路和選文意圖,即提升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能動性和創造性,這對我們的教學實踐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我們深刻認識到:學習新教材,關鍵在於用好新教材。
這屆高一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內容的編排與舊教材有很大出入,我們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永恆的主題,加強反思和監控,不斷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促進師生的主動和可持續性發展。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對於必講課文,做到深講細講,選讀課文主要採取學生自主學、老師點撥引導的方法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本學期順利完成了人教版語文《必修一》至《必修四》四個模塊的教學任務,我們根據新教材認真實施課堂教學,組織好單元過關考試和中段考試、期末考試,認真做好試卷評講——質量分析——學情分析——培優補差——教學反思等工作。
二、同舟共濟,共度難關
我們備課組的人員特點是:「新」、「缺」、「病事假多」。「新」:三位新分來的大學生都安排在我們組,他們對工作充滿熱情,但畢竟教學工作才剛剛起步,各方面的能力需要從頭培養。「缺」:由於這屆高一擴招,面對教師不足的現狀,我們承擔了全年級15個班、每班60多人的教學任務,譚嘉璐一直教三個班的課,李傑、陳貞、田維瑋、張海英都先後代過3個班的語文課。由於教師的「缺」,又造成了教師的不穩定性,目前有兩位是代課教師。「病事假多」:上學期張海英請長期假、方曉雷請病假,王彩姬請產假,下學期張海英、黃仕山請婚假、李傑父親病逝請喪假。難怪有人這樣說:「病假、產假、婚假、喪假,你們組佔全了」。有人請假,就意味著需要教師多代課,而我組老師團結互助、見缺就補,輪番上陣,從沒耽誤學生一節課,也沒向學校叫苦叫難,難道他們不累嗎?肯定很累,3個班的語文課令人不堪重負。記得一次期末改卷,當時只剩下譚嘉璐、李傑、田維瑋等4位老師,但他們只用一天半時間就改完了全年級900多份試卷,譚嘉璐、劉英改完了所有的知識題,李傑、田維瑋改完了全部作文,不但沒有拖年級後腿,而且走在了其他學科的前面。這樣超額高效地完成改卷任務,靠的是大家齊心協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們視學校的困難為自己的困難,在關鍵時刻能夠勇挑重擔,毫不推脫,充分體現了顧全大局、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認真開展各項學科競賽活動
1。利用輔導課舉行「辯論賽」和成語接龍活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2。配樂詩朗誦。首先在班級內進行詩歌朗誦比賽,在此基礎上選拔出優秀者參加年級復賽,代表年級參加復賽的有:宋楠、賈如、曹嘉棋、杜亭等。從初賽到復賽,備課組精心組織安排,老師們幫助學生確定內容,製作音像,對學生進行耐心的幫助和指導,5月中旬高一賈如同學朗誦的《呵,母親》榮獲「大麴杯海口市首屆中小學生詩歌朗誦電視大賽」二等獎。
盡管本學期時間緊迫,責任重大,我們九年級語文備課組在學校領導與語文組的帶領下,依然堅持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秉承新課改的實施要求,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在工作過程中,我們融入新的教學理念,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真正做到了集體備課與教學反思相結合。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認真組織集體備課活動
加強備課組集體備課,教學上既有所統一,又各有特色。老師們經常就教材、教法等問題進行研究、探討,備課組內形成了比較濃厚的研究氣氛。備課組內資源共享,分工合作,取長補短。
二、定期召開語文備課組會議
本學期的.復習任務繁重,為提高復習課的效率和保證復習資料的有效性,備課組兩星期一次定期召開備課組會議,群策群力並合理分工,發揮了備課組的集體力量。
三、邀請名師傳經送寶
作文是中考的半壁江山,為了更好的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特地邀請省教壇新秀吳積興與九年級的學生交流寫作經驗,使學生受益匪淺。
四、積極參加公開課
在九年級的教學中特別是復習課,該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九年級語文備課組就此進行了一次以復習為主題的公開課以便於促進課堂教學改革。備課組動員各位老師認真准備參加公開課的活動,力求以最好的狀態展示教師魅力和學生風采。公開課正式啟動以後,備課組成員都上了一堂課。全體語文老師積極參與聽課與寫評課稿活動。形成了濃烈的研討氛圍。
五、抓好復習,落實考點
1、狠抓語文基礎知識的訓練,在復習過程中讓學生明確基礎知識考點的范圍,始終以考綱作為復習指南。
2、重點搞好現代文閱讀理解的復習。要以課本為典型示例,教給學生閱讀的要領和方法,以「整體閱讀——部分閱讀——整體閱讀」的閱讀思路,「讀文——讀題——答題」的解題思路貫穿整個閱讀
復習過程中,並且抓好課外文段的閱讀訓練,著力提高學生的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和應試答題能力。
3、重視文言文的閱讀訓練,對初中六冊語文教材的重要文言文篇目要求學生都要過關,重點要求學生能默寫一些重要的名段、名句,懂得文言實、虛詞的釋義,翻譯句子和能了解其主要內容及其寫法。
4、對於作文的復習要以抓學生的思維訓練為中心,要把作文的分解訓練和綜合訓練結合起來,每周都要布置專題作文讓學生訓練,並要加強作文的指導和講評工作,特別要做好「話題作文」、「半命題作文」等開放性作文的強化訓練。
5、復習時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面向全體,注重實效,要理論聯系實際,講練結合,精講多練,以練為主。復習時應講知識要點、題型、思路、規律、方法和學生中的難點問題。要求學生練要有計劃性、目的性、針對性。布置的練習要有典型性、指導性、靈活性。
6、要合理安排復習時間,每課時都要集中解決一個問題,並且要抓「突破口」,不盲目「開快車」。
7、在專題知識的測試階段中,做好學生的成績統計工作,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並做好點撥。
8、在綜合測試的階段中,要做好知識點的查漏補缺工作。指導學生分析答卷中的主要失誤及其原因,並從中找出規律來,以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突出「測、評、練、講」的模式。
備課是教師處理教材的形式,是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之一,也是課堂教學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證。一個學期以來,我們八年級語文備課組在學校領導與語文組的帶領下,全組教師堅持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秉承新課改的實施要求,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在工作過程中,我們融入新的教學理念,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真正做到了集體備課與教學反思相結合。半年來,我們備課組已逐漸形成了「工作上合作、成績上競爭、學習上交流」的良好的工作氛圍。我堅信我們備課組將會取得更好的成績,而以下的總結和回顧應是為下學期的工作打下夯實的基礎。
一、重視學習語文科新課程標准,轉變教學觀念:
我們利用每周的集體備課時間,組織全組語文教師認真學習語文科新課程標准,掌握課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學習方式,努力設計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教案與多媒體課件。通過學習、交流、探討,老師們的教育教學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大家深深體會到:當一名優秀語文教師十分不易。語文學科涉及的知識面廣泛,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守舊的教法已不能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了,學習先進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我們平時積極開展個人間的合作研討,交流教學經驗,共同討論教學問題,搜集相關教學資源,努力提高備課、上課質量。
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是學校教育的生命線。我們備課組全體老師十分重視向40分鍾要質量。我們採取集體備課的形式,四位語文教師就各單元、各課的內容,互相切磋,共同探討,在備課探討時,我們能做到用心聽,著重提出值得探討的問題:統一重點、難點;啟發引導語言的設計;每位教師都毫無保留的說出自己的觀點。達到共識後,再由一位老師主備,另一位老師審核,形成統一的導學案。承擔備課任務的教師嚴格按備課計劃,認真鑽研教材,盡心設計教學方案,高效率地完成備課任務。上課前,各位教師再結合自己班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體現個人的特色,作好第二次備課。老師們還結合研究課題,平時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教研活動。
三、不斷反思自我,不斷充實提高:
我們八年級語文備課組每位教師都十分注重自我提高。通過集體備課以來,我們幾位教師都認為:集體備課效果不錯,收獲頗深:這樣我們可以互相促進、互相提高。另外,這樣節省了很多時間,因為每位教師的精力畢竟有限,集體備課後,我們還可以騰出一些時間來干更多的事。合作,使我們的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作,使我們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研究學生,提高學生的成績。總之,我們備課組四位成員就象一個整體,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一個向上的整體。
雖然我們做了很多,但工作中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為自己樹立更高的目標,不能安於現狀,得過且過,要多思考,多反思,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鞭策自己不斷進步,這將是我們語文老師永遠追尋的目標。
「路漫漫其修遠兮」,教學之路任重而道遠,我們備課組成員將會繼續努力,做出更好成績。
❸ 語文怎麼備課
【初中語文如何備課】
一、教學目的要明確
教師在備課或授課之前,應當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本節課將引導學生做什麼,應該達到怎樣的預期效果,這就需要研究教材,確定適合本班學生學習狀況的目標,如情感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德育目標等,教師可根據教學實際需要和對教材本身的研究來確定,需要強調的是確立目標一定要與課堂教學相一致,這樣才算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重難點要突出要確定,首先教師要仔細揣測編者編排教材的用意;其次,教師應根據《標准》中對同類題材或體裁的文章的學習要求來加以確定;再次,教師還應根據自己對教材的認識和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來加以確定。
這些都是至關重要的,是關乎到教師能否成功的完成教學任務並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之所在。方法要靈活多樣,一個成功的語文教師,不但要善於運用教學方法,更主要的是學會創造和總結方法。教學方法的種類很多,如朗讀法、默讀法、背誦法、復述法、揣摩法、摘抄法、列提綱法、分解法、綜合法、探究法、提問法、問題法、訓練法等。
面對這么多的教學方法應該怎樣靈活選取呢?這主要取決文章的題材、體裁課堂組織形式等。比如散文教學,適用朗讀法,時空拓展等方法,與記敘文則適用復述法,概括法等。當然,每一篇文章不一定用一種方法,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教學方法,只是教師要根據題材、體裁、教學實際等來確定出合適的教學方法,力爭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
二、確定單元教學目標
單元教學目標如何確定?作者的側重是一方面,編者的側重更重要。具體來說,編者把包含同一知識點的若干篇課文編入一個單元,目的無非是想讓學生對此印象更為深刻,從而更快地掌握、運用這一知識點。如《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托物言志」手法的運用,第四單元「對比」手法的運用等。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注重單元教學,不能人為地把單元里的若干篇文章割裂開來。然而語文教師大多有這種經驗備一篇課文都覺得很辛苦,更不要說備一個單元。集體備課在這時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充分利用集體的能力、智慧、手段等,幫助備課組的老師從這種勞累中解脫出來,使備課更加輕松,更加有效,同時也讓學生能共享全體備課組老師的知識、智慧,因此確定明確的單元教學目標在集體備課中是首要的。教參上雖然有現成的單元教學目標,但過於繁瑣,如此多的目標不說學生掌握困難,老師也很難將其一一實現。如此,研究單元中課文與課文之間的聯系則至關重要,找出課文間的共同點,大家討論確定目標,不必拘泥於教參,目標不可過多,從人文性和工具性角度出發各設一個即可。
三、解讀並超越教材
新課程理念強調,教學的過程是教師「用教科書教」的過程,而不是「教教科書」的過程。這說明兩方面問題:一方面,教師是教材的理解者、參與者、實踐者。備課時,教師要鑽進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鑽研、解讀和思考,否則,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師就只是充當教科書的「傳聲筒」、知識的「販賣者」,而沒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難將課上出新意和深意。長此以往,教師的思想必然僵化,學生必然厭學。
四、參加教研活動,特別是課題研究
比如平時多聽課,特別是多聽優秀教師的課;積極參加集體備課活動,勇於鍛煉自己,多反思,虛心接受他人的意見,哪怕是逆耳的忠告。很多人一說到課題研究,就談「虎」色變。課題研究確實很辛苦,也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可怕。如果能認真對待,積極參加,我們的辛勤耕耘就有豐碩的果實。很多專家都是做了不少的課題研究,這些教科研活動讓我獲益匪淺,對有效提高我們的備課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五、備課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角是學生,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多安排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最忌諱把課堂變成教師演講的講台,學生無須動腦筋,無事可做,處於被動狀態,學習潛能受到抑制,就不可能精神振奮地學。二是重情。語言不是無情物,詩和文都是情鑄成的。教師備課時要和味文中情意,受熏陶感染,有真切體會。文字不是無生命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能給人以啟示、鼓舞和力量。「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教師先被文本感動,領悟、品味文中深邃的思想、精闢的見解、高尚的情操,才能帶著感情教,領著學生閱讀、思考、咀嚼、體會,學生心田得到滋潤,主動學習語文的勁頭就會倍增。三是激趣。
學習是十分艱苦的事,尤其是語文學習,不可能立竿見影,靠的是持之以恆的日積月累。因此,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十分必要。青少年學生好奇、好勝,對新異的刺激物特別有興趣,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心理特點,千方百計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要精心安排整堂課的總體布局,每個教學環節的內容;要精心設計導入課文的語言以知識吸引學生,尋找探討問題的切入口,啟發學生積極思維,訓練語文能力。同樣的內容,不同的組織,不同的設計,效果會大相徑庭。心中有學生,處處從學生的學考慮,就會找到適合學生的教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❹ 初中語文集體備課活動總結
初中語文集體備課活動總結範文
經歷了一次有意義的活動後,在這段活動中,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體會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活動總結了。一起來學習活動總結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集體備課活動總結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本學期初中語文共組織了兩次教研員掛靠級部的區域性集體備課,所選年級分別為六年級和八年級,其形式為以示範課為載體,全區同一年級教師共備一節課,並從一節課的備課、上課、研討等環節引申開去,深層次探究年級學科教學問題,從而提高學科教學效益。
一、集體備課解決的問題
1、對單篇教學與學科教學關系的認識
如果把學科教學看作一串珍珠的話,單篇教學就是用線串著的一粒珍珠,而不僅僅是一粒孤零零的珠子。也就是說,通過單篇教學,總結出課堂教學的基本的方式方法,以用於單元或學科教學。
2、對語文學科的認識問題即如何看待語文教育。
呂叔湘先生說:語文教育類似農業而不是工業。葉聖陶先生對此進行了解讀:學生跟種子一樣,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師能做到的只是供給他們適當的條件和照料,讓他們自己成長。也有人說,在所有學科中語文最具有無師自通的特點。
綜上,讓教師明確:要用大語文觀看待語文教學,通過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的興趣和習慣,加之課堂教學的方法指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即,以學得促進習得(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3、教師備課及教材和《同步訓練》的使用問題。
單篇課文的備課要求:教師認真研讀課文,結合「研討與練習」確定教什麼和怎麼教;然後認真研讀《教師教學用書》修正教什麼和怎麼教;在前面的基礎上,形成優化的教學設計;利用課間和課後進行反思。
教材的使用:用全部時間的二分之一完成對教材的教學,另外四分之一用於寫作訓練,剩餘時間用於練字、課外閱讀和賞析及回報展示。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確定精讀和略讀篇目;加強單元和綜合性學習教學;名著導讀可通過課堂教學之點帶動整部作品閱讀之面。
《同步訓練》的使用:課文導學之「知識積累與運用」作為預習作業,之「理解與感悟」當堂完成;能力遷移之「課外閱讀訓練」作為家庭作業,之「講一講」(寫一寫、讀一讀、搜一搜等)視學情與讀寫並之。
4、如何進行聽說讀寫訓練。
聽:作為母語教學,聽不是問題,不再贅述。
說:除正常的課堂對話外,可組織一些課前演講、詩歌誦讀、口頭作文訓練等。
讀:課內閱讀:
⑴單篇現代文的三步讀書法:初讀,感知課文內容;研讀,體會文章主題;精讀,學習文章表達。(既要關注教什麼,怎麼教;又要關注研究作者寫生么,怎麼寫。)讀書之法,在於熟讀記誦,問疑揣摩。
⑵文言文閱讀:背誦是教學的起點,力爭讓學生自己結合注釋能疏通文意,熟讀成誦。
⑶教材中的`課文是最好的批註文本。
課外閱讀:
⑴適當的時文閱讀,如《讀者》、《格言》、《意林》等。
⑵重點做好名著閱讀:教師的整體介紹,精彩片斷賞析,閱讀後的總結匯報等。
寫:寫字:
⑴先描寫,再臨寫,後脫帖。
⑵與成語、名言警句或唐詩宋詞結合起來。
⑶一次或一周不宜練字太多。
寫作:遵循「模仿——變化——創造」之路。
模仿:學習教材中的寫法。
變化:一是一題多寫,二是訓練的形式的變化。
創造:做好讀寫結合。
結合教材學習、課外閱讀等,通過讀書筆記訓練;通過寫周記的方式讓學生學會觀察和感悟生活。
二、兩次集備課的側重點不同
初一:
關注學情分析,以降低教學重心;重習慣養成,諸如讀書的習慣,動筆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等。
初三:
重點是文言文教學,做到學一篇達一類,並強化基礎,減輕初四復習負擔;現代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應與中考接軌。
一、加強備課組的集體協作
每周定時定點舉行備課組活動,討論教學工作內容,對教材的重難點進行分析,統一認識,明確教育教學目標,協同工作,收效好。
二.導優輔差工作
初二年級是學生在初中階段最關鍵的時期。學生的思想和學習狀況在這一時期常會出現分化。為了及早作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我們本著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的指導思想,針對本年段學困生多,學生發展程度極不平衡這一特點,在開學初我們即對各班學生進行摸底、分析,確定導優輔差的對象並定出計劃。每周一次的義務輔導活動,得到了學生的歡迎與響應,許多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習態度端正了,學習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加強網路班的教學工作
繼續加強網路班的教育與教學工作。經過近兩年的教改及實驗班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學生的自主與協作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網路環境下運用信息技術製作和使用語文電子課本進行自主與協作學習,帶給學生的是創新精神、適應能力、與人合作的精神、良好的思維品質、處理信息的能力、道德修養和終身學習意識。它徹底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體制,為每一位學生的稟賦和潛能的充分開發創造了一種寬松的環境,讓每一位學生帶著一雙慧眼快樂地學語文。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
為了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本備課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如講故事活動、寫字活動、提高聽力質量活動、課本劇表演、辯論賽等,這些活動深受學生喜愛。學生在寓教於樂的活動中,實現了美好情感的自我教育。
總之,初二年語文教學在教師們的共同努力下較順利地完成了,但仍存在著一些不足,因此今後為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而還應繼續努力。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要求就是要加強教師合作探究,形成研討氛圍,「自主、合作」的課堂成為師生的共同追求。因此,我們提升備課質量也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一、單個人的經驗畢竟有限,知識和能力只局限於某一方面,思考問題的寬度、廣度不夠。
而集體備課可以彌補個人備課的不足,可以更為全面准確地把握教學重點,靈活多變地破解難點,從而使一節課的教案實用便捷、富於操作,更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減輕教師的勞動強度,提高教學效率,也有利於經驗缺乏的教師快速成長,同時可以使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集體備課還可以使教師吃透教材,了解學生的實際,使教學富有針對性,使大家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得到交流,有利於教師之間的團結,同時可以減輕教師工作量的壓力,緩解教師的心理壓力。
二、集體備課可以減輕備課負擔,提高備課積極性。
我們可以直接吸收他人成功的經驗,如果認同他人的教案,則不必浪費時間,重復抄寫。如果有不同見解,則可以直接補充在修改方案欄內。對於教師個人而言,參照以前的教學過程,改進目前的教學,效果也可能會更好。這樣,不但可以大大的減輕教師的備課負擔,再加上動態與靜態相結合的管理方式,還可以提高教師備課的積極性。
三、促進教師教科研水平進一步提高。
集體備課可以激發教師科研激情,使教學走上科學化的道路;也可以鼓勵教師進行教學改革,有利於教學方法的探尋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面對新課程的要求,單個教師難以盡快適應,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全面了解和解析課本內容,只有大家一起鑽研課本,才能適應課本改革的要求。在這種備課模式下,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深入研究。在此過程中,教師的教科研水平無形中也得到了提高。
四、能夠顯著提高教學質量。
在信息社會,教師的個人奮斗、單槍匹馬的備課已經不適應教學的客觀要求。只有在集體備課的條件下才能彌補知識不足和經驗不足的缺陷,做到取長補短,提高教學質量,使備課更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總之,以後我們會更加扎實有效地進行集體備課,提升每一位教師的鑽業素養,備出更多高效的教學設計來。
;❺ 高中語文老師如何備課
語文老師該如何備課
備課,是老師的常規工作,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和保障,也是一個老師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備課應該是老師下大功夫的,各級教育部門為了落實常規管理,也加大了教案檢查的力度,但是事與願違,老師們大多淪為了各類優秀教案選的「抄手」,佔用了老師們大部分的時間不說,根本沒有實效性,只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罷了,稍微認真一些的老師還需在上課前進行「二次備課」,備課的內容或裝在心裡,或批註在書上,甚至是隨意地寫在一些手稿上,這才是實質性的備課。而不太認真的老師,上課時就是把寫好的教案放在一邊,臨場發揮,講到哪裡算哪裡。終究來說,這種形式上的備課是高耗低效的,老師苦不堪言。還有一類是急於成長的年輕教師,下苦功夫拷貝各位名師的優秀教案,認為用名師的教案難道還上不好課嗎?沒有十成也有七分吧,所以備課成了「背」課,甚至上課照著教案念,導入不可以說不精彩,過渡不可以說不巧妙,重點不可以說不突出,但是聽這樣的課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因為老師只關注著自己的教案,心中只想著要怎樣教,而沒有深入地思考和理解過為什麼要這樣教,只學到皮毛沒學到精髓,課堂上哪裡能夠以學定教?哪裡能夠抓住不斷生成的精彩?哪裡能夠與學生真誠地溝通與對話?這樣的課堂表面再熱鬧也是沒有生命力的。
語文老師到底該怎麼備課才能提高實效性,促進教學能力的提高和學生素質的提升?我認為老師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課標解讀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要求,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它體現了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語文課怎麼上,其根本指導方針全在新課程標准裡面。所以認真地解讀課標,領會課標的思想是提高備課質量的重要前提。就以閱讀為例,課程標准對於第一學段(1——2年級)的要求是「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於第二學段(3——4年級)的要求是「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於第三學段(5——6年級)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三個看似差不多的目標,其實仔細比較,各有側重。一二年級強調的是「學習」,所以老師在教學時可以多採用范讀、領讀甚至教讀的方法使學生達到目標。三四年級強調「用」,此時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朗讀方法和朗讀技巧,應該把讀的時間充分地留給學生,教學時可多採用自由讀,小組合作讀、評價讀等教學方法。五六年級強調「能」
,此時學生由簡單的模仿讀、會讀上升到掌握了一種朗讀的能力,此時我們在課堂上則可以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朗讀,側重於引導學生「你想怎麼讀?」「為什麼要這樣讀?」總之,我們只有這樣認真地研讀了課標,才能讓我們的心中亮起一盞明亮的航標燈。
二、鑽研教材
鑽研教材是備課中最重要的一環,我們拿到一篇教材,不是立即去找教參,而是首先把自己當成一個讀者,大聲地朗讀,反復地朗讀,讀出語文味,讀出自己對文本的感受和理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指導課堂上學生的朗讀,也只有這樣,對於教材我們才有自己的認識和體會,而不是人雲亦雲,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次是把自己當成作者,掌握這篇教材的「文意」(文章的主要內容)、「文脈」(文章的走向與線索)、「文旨」(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題)、「文言」(文章的語言)、「文法」(文章的表達方法)、「文體」(文章的體裁)。再次是把自己當成編者,認真學習教參,領會本學期、本單元、本課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這樣才不會造成面面俱到而造成的教學的高耗低效。
三、了解學生
備課不僅要備知識,還要備學生。如果教師真正認識到學生是教學過程中學習活動的主人,那麼,教師在備課時就必須自始至終地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必須考慮確定什麼教學目標、創設什麼問題情境、如何引導學生的思路、師生之間選取什麼溝通方式才能讓學生真正成為主人。具體應了解學生哪些情況呢?
(1)備課時應了解學生原有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哪些內容已經學過,還有多少學生沒有掌握好,是否在講新課之前安排一個復習環節,重點幫助哪些學生復習。教師可以通過分析家庭作業、課堂提問、階段測驗等方式了解學生原有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
(2)備課時還應了解學生已經具備了哪些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哪些學習能力、習慣和方法需要進一步培養,哪些學習習慣和方法需要糾正。在教學過程中哪些學生接受能力強,哪些學生接受能力弱,如何區別對待,這也是備課時應考慮的情況。
(3)備課時還應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興趣愛好、對任課教師的感情、班級風氣等情況。怎樣聯系學生地思想實際發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怎樣調動上 、中、下三類學習水平學生 的 學習積極主動性;怎樣創造適當條件幫助學習上和紀律上的後進生樹立自信心,等等,所有這些也是備課時應該考慮到的 。
只有對學生情況了解得比較清楚,備課時確定的教學目標才能恰當,既不過高,也不過低;教師所確定地教學重點和難點才能准確,才能符合學生地實際水平;教師所設計地教學步驟和方法才能比較好地調動不同水平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四、選擇教法
教師應熟悉了解多種教學方法、多種上課的類型和各種教學模式,知道他們的功能,這樣才能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根據教學內容的邏輯順序、學生掌握知識的認知程序、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信息交流的活動形式,設計出一節課的教學步驟。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里提到過這樣一個事例:前蘇聯一位資深歷史教師上了一節公開課,課上得太精彩了,大家聽得著了迷,連記錄也忘了做。課後,一位同行迷惑不解地問這位歷史教師:「你花了多少時間來准備這節課?不止一個小時吧?」這位歷史教師回答說:「對這節課,我准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准備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准備,或者說現場准備,只用了大約15分鍾。」所以一個力爭上進的老師,還應該有終身備課的意識,不斷地讀書、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積淀起豐厚的人文底蘊、扎實的專業技能,讓老師們的備課更加有效!
❻ 怎樣進行初中語文課程設計
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做好教學設計需要有正確的教學理念,如以學生為本、語文學習本質是一個言語實踐活動等;還需要學科的基本知識,如排比這種修辭是怎麼回事,其結構有哪些類型,又如散文有哪些類型,不同類型的散文該用怎樣的方式閱讀等;更需要一些基本的設計技能與方法,如學情分析、教材分析、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流程、設計教學反饋等。下面就選擇其中幾個關鍵點來談談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要領。
一、以課程觀統領一節課的教學設計
以往,教學設計常常是教師對某一篇獨立的文章教學點和教學流程的理解。近年來,有關教學設計的討論有了新變化,許多研究者和語文教師已經意識到,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不應該只是針對一篇文章或一次作文的教學,語文課堂教學應該走向課程化,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至少要考慮並能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教師是否知道這個階段(如初中階段、高中階段,或一個學年、一個學期、一個單元)的語文課程目標由哪些關鍵點構成?這些關鍵點是如何排列的?這堂課的學習目標是什麼?我選擇的目標相對集中嗎?這些思考回答的其實是「教什麼」的問題。
教師想通過哪些學習活動來落實這個關鍵點,使學生獲得這些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達成設定的某個目標?這些學習活動之間、這些活動與學習目標之間有內在的邏輯關系嗎?學習目標的達成是不是通過具體的教學活動過程自然而然地得到實現?這些思考回答的其實是「怎麼教」的問題。
學生的言語技能、思維等是否受到這節課的影響,在這堂課上可能有哪些收獲?這些收獲與教材所隱含的主要價值與教師課堂設計的出發點是否一致?學生獲得這些知識是不是有較高的效率?這些思考回答的其實是「教得怎麼樣」的問題。
如果一個教師在上課之前仔細考慮了這些問題,並有了自己的初步答案,上課過程中能緊緊圍繞這些問題展開,在課後反思中,能經得起這些問題的檢核,這說明他基本上具有了課程意識,已經達到了在課程層面上的專業自覺。對於一個語文教師來說,達到專業自覺不是指一般的教師素養有多高,如對學生有愛心,掌握了豐富的語言文學知識,能背得出教育學、心理學的概念,對各類文章有敏感的判斷力,有出色的表達能力以及對課堂的控制能力等。而是應該對語文課程內容和實施過程具有理解、判斷和把握的能力。唯其如此,他那些語文知識表達能力才會有用武之地。反之,如果沒有一個課程層面的自覺,他熟記的那些理論、概念、語文知識提問技巧,可能就是一些華麗的碎片,單看起來炫人眼目,放在一堂課中則可能暗淡無光,有時還會互相沖突,起到相反的作用。
課標、教材、學生、教師等諸因素應該在我們的教學設計中成為一個支撐整體。
二、以實實在在的學情分析作為起點
其實,人們都知道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的實施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教學設計以教學過程為其研究對象,用系統方法分析參與教學過程的各個要素,尤其著重分析學習需要、學習內容和學習者的特徵等方面的內容。」但是分析學生情況是一個復雜的課題,首先,學情內容比較龐雜,涉及許多方面,而了解分析學情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很難落實為常規的具體的做法。其次,學情是課堂效果的影響因素之一,但並不是全部。也就是說,有時候,學情對教學效果的好壞有直接的關系,有時候又看不出直接關系,不能作為課堂的評價依據,正因為如此,雖然大家都知道掌握學生情況的重要性,但在備課中,這一問題卻常常被部分教師所忽略。
下面就「學情」的內涵展開一些討論,大體說來,可以從三個方面分析學生情況:
(1)學生的基本信息,包括這屆學生整體的代際特點以及這個班級的基本風格。如這一年齡段學生的知識結構、閱讀狀況、思維方式、情感表達方式、個性心理特徵、學習需求、認知風格、興趣愛好、對社會問題的關注熱點。總體上說,是社會、時代的特點投注於年輕人、通過「這一群」人反映出來、又與學習活動有關的特質。
(2)與該單元教學內容有關的信息,包括學生對課文所涉及的年代、社會背景的了解程度,對課文體現的價值觀、情感色彩及審美傾向的認同程度,對該話題的熟悉與敏感程度,對該教材語言習慣的接受程度。例如,學習《背影》,是否熟悉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社會背景甚至交通條件,就直接關繫到對課文的理解;與該單元學習內容相關的學科知識、基本技能的准備情況等。例如,若是散文的教學設計,教師須知道學生以前學過哪些著名散文,他們可能了解哪些關於散文的知識等。這些信息都是很重要的。
(3)用於課堂教學組織的學習信息,大的方麵包括班級常用的學習方式、學習習慣、班級風格;小的方面諸如班級學生名單、座次、學習小組情況、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在不同學科的表現、學生的個性特徵等。這類信息,可以供教師選擇適當的教學活動,豐富課堂教學手段,完成課堂組織和調動。例如,某校有個很有個性的學生,他讀書較多,善於思考,但好發奇談異議,原來的一位語文教師怪他上課總喜歡打岔,便不太理睬他,他在課堂上也就越來越冷漠。後來換的一位教師,了解了他的情況,在討論時,教師有意識地讓他做總結發言,不僅調動了他本人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又常常能提升課堂討論的層次,這樣,上課的阻力變成了動力。這就是根據學情來優化教學組織的成功例子。
學情有許多內涵,在針對一節課或一篇課文的設計中,教師不可能把所有情況都當作考慮重點,因此,判斷學生哪方面的情況可能會對這節課的學習產生重要影響就顯得至關緊要。
三、確定具體明確、相對集中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定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教什麼」,這是保障課堂教學效率的基本元素。也正是在這點上許多教師無所適從,導致語文課「少慢差費」的現象依舊嚴重存在著。總的說來,當前語文教學目標的錯位,甚至目標的錯誤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還是存在的。例如有教師教魯迅的《風箏》,開個「何為好的教育」的辯論會,或者展示一些工藝精美的風箏圖片,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放風箏、看風箏的情景,這顯然更是遠離了文本。更有甚者,教《愚公移山》要來個愚公很愚的批鬥會,全然不管這是一篇寓言故事。
教學目標大而空,也是教學目標設計的一大問題。華東師大教育系曾對一所重點中學所展出的35份教案作過一次統計:「發現5份無目標陳述,其餘30份陳述目標常使用的詞語是『掌握』『了解』『培養』『理解』,這些詞語所表達的教學意圖是含糊的。」
教學目標多而雜,是教學目標設計中的另一個問題。一般來說,一堂課最好有一個集中的教學目標,便於教師組織教學,也利於學生集中學習和掌握。有老師從三個維度來撰寫教學目標,每一個維度寫3~4點,合計下來超過十點,試想,一節課40~45分鍾,做一個簡單的除法就知道這些目標是否能夠實現。目標多了固然不行,目標雜了更不可能實現,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教學思路容易亂,學生也無所適從。當然,每一個教學板塊可以設一個分目標,但這些小目標、分目標,都要圍繞全課統一明確的貫穿線索,指向總的目標,共同形成一個清晰的認知結構。
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佔有很大份額,閱讀教學目標的選擇目前大概有以下三種基本做法:
(1)重在理解課文介紹的內容,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教『教材』」。這種設計以課文內容為教學內容,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課文「說了什麼」為主要目的。例如課文是議論文的,教學內容就是「理解題目含義,概括段落大意,領會文章的主旨」;課文是記敘文的,教學內容就是「梳理文章寫了什麼人、記了什麼事、描寫了什麼景物、抒發了什麼情,體會這些景物有多麼美、人物有什麼品德」;課文是說明文的,教學內容就是「介紹了對象的哪些方面,突出了什麼特點」。
近年來,隨著新課程觀的接受過程,「教『教材』」式的教學設計已經受到了普遍的質疑。但辯證地看,「教『教材』」其實是一種接近於傳統教學方法的設計,它本身具有兩面性,不可一概而論。因為語文學習具有價值多重性,有的課文(教材)內容不僅有價值,還可能是核心價值。至少,具有思想文化內涵的經典,思想價值突出而文體與表達特點不突出的,如《論語》等,就不妨把其「內容」列為主要學習對象;另外,以介紹語文知識和表達技能的課文如朱自清的《經典常談》,也不妨主要學其內容。
當然,有些課文的內容,只要學生有基本的識字理解能力,他們一看就能明白,這一類文章的教學目標,如果僅僅定位在「明白文章說了什麼」,教學價值就很有限。因此,不管什麼類型的課文,最好還是能兼顧「內容」和「形式」,讓學生在了解「寫了什麼」的同時,還能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寫」以及「怎樣寫的」。
(2)通過一篇課文,學習讀文章、揣摩思考問題的路徑,領會文章的寫法,也就是「用教材『教』」。經過多年的浸染,今天,「用教材『教』」而不要「教『教材』」的觀念差不多已經被絕大多數語文教師所接受,但在日常的教學設計及教學實施中,能自覺做到「用教材『教』」的教師並不多見。可以說,「用教材『教』」的難度不在觀念,而在於具體操作,即如何藉助一系列教學活動,把「用教材『教』」的理念落到實處。我們不妨依據下面幾點來嘗試:
教材、教參里明示過的特點或知識;
屬於某類文體中公認的典型的語言表達方面的知識,不能是自己杜撰的知識;
在這篇課文里屬於比較突出的核心性的表達特點,不能牽強和湊數;
以前的語文課中沒有學過、或值得重新認識的表達方面的知識,一般不要作簡單重復。
值得注意的是,語言特點有整體的、宏觀的,有中觀的,也有微觀的。一般來說,宏觀的容易空,微觀的容易瑣碎,對一節課或一篇課文的設計來說,以取中觀的特點作為教學內容為宜。
三種層次教學內容的差異面的例子:
不過,需要強調兩點,三種層次的大小是相對的,不要拘泥於概念;微觀特點雖然不宜作為主要內容,但是,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隨手提醒學生注意這些微觀的語言特點。
(3)以課文作為引子,借題發揮,討論社會問題。語文教學的主要教材是一篇篇課文,這些課文涉及的內容豐富多彩,如歷史、哲學、政治、藝術、自然,幾乎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閱讀這些文章的過程中,自然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感想和議論。如有的教師可能本來敏於思考、長於議論,自然也會把這種習慣帶到課堂教學中,以課文所涉及到的某個問題為焦點進行設計,引導學生深入探討歷史或當下的每個問題。
四、設計合乎學的邏輯的教學過程
「怎樣教」涉及到教學過程的設計、學習活動的選擇、教學技巧的運用等諸多問題。這里重點談談「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學過程就是一堂課的邏輯結構,由一系列教學活動組成,就是將與課堂教學有關的教法與學法、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教學目的與教學手段等各組成要素整合為一個以時間為維度的呈現順序,使得一節課中一連串的行為具有課程意義。
教學過程設計涉及哪些要素呢?在一節課的有限時間內,應該達到什麼目標?主要通過什麼途徑?以怎樣的步驟達成這些目標?這是教學過程設計要回答的核心問題,從不同角度分析教學過程可以有不同的區分:
從時間流程的角度,教學過程設計要考慮導入、學習准備、學習主活動、總結鞏固等階段;
從活動主體的角度,教學過程設計要考慮教師活動、學生個體活動、學生互動、師生互動等;
從教學行為的角度,教學過程設計要考慮教師講授、讀書、問答、小組討論、評價等;
從課堂節奏的角度,教學過程設計要考慮節奏的快、慢,鋪墊、高潮、調整、結束等;
從達成的目標來分,教學過程要考慮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匹配;
從教學質量和效益的角度,教學過程設計還要考慮「哪些學生在哪些問題上應做多少事情、可能做成多少事情」等不同的可能與相應的活動流程。
教學過程設計,就是將上述各要素整合為一個有機的、以一節課時間為單位的教學流程圖。這個教學流程,應具有一定的結構,體現一定的節奏,符合學生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結構」就是「把一堂課分成幾個不同的板塊或環節,主要板塊的學習目標相對集中,板塊之間有清晰的內在邏輯」;「節奏」主要是指板塊或活動之間應體現輕重緩急、高低起伏的變化,以適應學生注意力和情緒上的變化。
按照這個規律,設計一堂課,也應該把它分成前後幾個部分或板塊,這是教學設計的第一步。一般來說,劃分教學板塊應考慮如下幾方面:
活動板塊不宜太多;
每個板塊的功能明確、指向集中;
不同板塊之間邏輯關系清晰,指向這節課總的教學目標;
設計貫穿全課的主問題,使教學活動形成一條主線。
一節課一般在40~45分鍾左右,從上課伊始到下課鈴響起整節課上,學生的注意力難以一直保持高參與度,學習的內容之間也有一些區別。這些特點都要求我們一定要把一節課劃分成許多段落,但一節課的時間總體又有限,不能切割太碎,否則也沒有相對獨立的時間完成某些教學任務。一般來說。一堂課以分為2~4個板塊為宜。
從許多教師的教學設計中可以看出,有兩種傾向是比較普遍的,一是教學過程不分板塊,一口氣到底,學生沒有喘息的機會;二是時間分割太碎,活動太多,學習任務太雜,沒有停下來集中學習的時間。尤其以後一類為多。許多教師總認為,教學若不涵蓋該課文里的所有內容、不涉及有關知識,心裡就不踏實。實際上,教學活動彼此之間的關聯性很低,很難形成清晰有效的學習脈絡,而游離狀態的破碎信息穩定性比較差,很容易被遺忘。
每個活動板塊都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這是教學設計的第二步,但僅僅如此還不夠,為了增加教學活動的關聯性,還應做到環環相扣,即前一個活動是後一個活動的基礎或前提,後一個活動是前一個活動的深入與發展,這是教學設計的第三步。
設計主要活動板塊是教學設計的核心,也是完成一堂課任務學習的主要保證,如何保證這個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可以設計一組相關聯的問題,形成活動主線。這是教學設計的第四步。
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再根據各種因素判斷各個環節可能遇到的具體情況,去豐富教學設計的細節,使一堂課的教學過程由宏觀框架到具體細節、由模糊到清晰,一步步趨於成熟。
五、設計合宜的作業,落實學習反饋
作業設計是教學設計中的一項重要因素,但是,不少老師對作業的教學價值認識不足,在作業的設計與布置上比較隨意,往往形式大於內容,對作業量的要求考慮大於對質的追求,缺少有效設計作業的意識,這是不利於提高教學成效的。作業設計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作業內容需要指向教學目標
無論是課堂作業還是課外作業,它首要的作用就是促進學習內容的保持與遷移,所以,教師設計作業時,第一個關注點就是作業內容與教學內容是否一致。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否一致,學生的學與對學生的評價是否一致,這是考量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標准之一。
2.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
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全體的學生,這是新課程的基本指導思想。作業設計也應該考慮到全體學生的不同層次需求。作業的難易度、作業量,乃至作業的形式,教師都應該精心設計。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家庭作業的個別化應當予以特別的重視。如果教師不給某些學生布置一些個別性的作業,那就說明他沒有研究過每一個學生的力量、可能性和能力」。魏書生在《教師課上「十條」》中的第八條強調:「一堂課要留有三種不同類型的作業題,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完成。」這兩位教育專家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作業的難度等作業設計的針對性問題。
3.作業形式最好能豐富一些
學生的情況是不一樣的,這種種的差異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生對學習內容、學習材料、學習活動形式等都有不同的偏好。不同形式的作業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認知風格學生的學習需求。
4.要求具體、表述明確
作業是布置給學生做的,很容易因為理解障礙而影響學生對作業的感情色彩與投入。在內容上,作業應向學生提出指向明確、要求具體的任務,不要出現籠統、空泛的要求。具體說來,大概有以下幾點:
明確作業涉及的范圍,如讀一段、讀一篇、讀一冊,還是做其他事情;
規定或建議採用的方法,如上網查閱資料,向父母做調查、小組討論、做批註等;
作業過程具有可操作性,如布置小組討論,應要求幾人一組,是否選出討論主持、記錄人、匯報人等;
作業質與量的要求,如完成時間、作業的字數,應盡量有明確要求;
發布、交流的方式,如網上發布,還是口頭交流等;
評價的依據,大體給出評價標准,以便學生按要求做得更好;
激勵的辦法,告訴學生可能獲得何種獎勵,會激發學生作業的積極性;
在語言表述上,作業要盡量做到句式簡短,表意明確,不能出現含糊不清甚至有歧義的詞句,否則,會讓學生無所適從。
5.適合教師檢查批閱
一般情況下,一位語文教師總是需要教授兩個班級的語文教學,不少語文教師還要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加上備課、改作業、與學生談心、家訪等日常事務,工作量都不小,如果作業很難批改,勢必會影響教師的工作狀態,甚至會影響教師的日常生活。實際教學中,也有教師面對沒有設計好的難改的作業敷衍了事的現象。例如,不少教師會布置「名著閱讀」的作業,可學生一旦寫好讀後感交上來之後,老師往往只給了一個「閱」字,或者含糊其辭地給出「優」「良」「中」一類的等第,缺少翔實的批改。幾次之後,學生得不到有效反饋,做起這樣的作業來往往敷衍了事。反思這一現象的出現,很大原因是教師對作業批改的工作量、批改方式等沒有進行設計,教師布置的作業很難批改,這樣的作業是起不到什麼訓練效果的。與其學生做起來沒勁,教師改起來馬虎,不如選擇有代表性的章節請學生摘錄點評,既有針對性,有利於批改,作業也就起到相應的作用了。
以上談的五點只是語文課堂教學設計這個復雜系統中的幾個方面,做好一節語文課的教學設計,還需要作好教材分析、設計好學習環境、學習媒體等,在這里就不一一展開了。當然,除了系統性之外,語文課堂教學設計還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隨著對學生學習反饋的了解,教學設計會在反復修改中更適合教學的實際。
❼ 中學語文組集體備課教學計劃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為了以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教學計劃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做教學計劃頭疼,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中學語文組集體備課教學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指導思想
按照學校教研室和語文教研組教學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備課組研究基地的作用,有計劃、有步驟、有實效的進行集體備課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語文教學研究,發揮集體智慧,實現資源共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減輕教師課業負擔,促進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和業務能力的發展,更好地貫徹新課程標准要求,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順利圓滿地完成備課任務。
二、備課組工作目標和任務
1、繼續認真研讀《語文課程標准》和其它新的教學理念,並作好讀書筆記,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2、集思廣益,發揮集體的力量,堅持參加每周一次的備課組活動,統一備課,統一進度,統一練習,統一作業量和作業格式。認真備好每一堂課,共同探討課堂教學改革中所碰到的疑難問題,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
3、備課組內互相聽課、評課,並多聽其它年級教師的課來取經。教師間相互勉勵,取長補短,配合學校教導處開展各項教學活動,主動、積極參與各級公開課及論文的.撰寫活動。
4、明確任務,分工合作,備課組集體備課確定單元或課時教學計劃,分析教學重點和難點,討論教學策略及施教方法等。
5、配合學校的工作重點,提高教學效率。
三、教學常規要求
1、制定學期年級教學進度,統一進度,指導教學。本學期共十八周,第一單元時間安排二周,第二單元時間安排二周,第三單元安排時間三周,第四單元安排時間三周,第五單元時間安排三周 ,第六單元時間安排二周。開學至期中考試之間、期中考試至期末考試之間均安排一次月考。備課組教師參照上述教學進度,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制定或調整各班相應的切實可行的具體的教學計劃,保證全年級教學的有序進行。
2、課堂教學講究教法,培養學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增強實效性,做到程序規范,環節緊扣,知識落實,能力提高。備課教師要做到 「四優」、「五備」。「四優」即優化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過程、優化教學方法、優化「反思」內容;「五備」即備課標、備教材、備教法、備學法、備訓練。
3、要努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學好語文的自信心,面向全體學生,關愛中下生,做好補差工作,盡快提高他們的成績,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自主的體驗學習的樂趣,以次來獲得科學的學習方法。
4、要爭取把多媒體應用到語文教學中,因為多媒體不但能強化課前研究,而且還能優化教學過程,創設情景、解剖難點、提高視覺、輔助學生進行總結和反饋檢測等。
5、教學中貫穿人文精神,通過教學,培養學生意志堅定、熱愛科學的精神,培養學生道德高尚、獻身科學的精神,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精神,喚起學生關注地球、關注人類,提高環境道德素質,樹立社會責任感。
6、堅決落實學校的減負措施,布置精要適當的作業。結合學校組織的活動,培養學生學習及做題的規范化。通過作文的講評讓學生明得失,曉方法,引導學生積極的自批自改。繼續加強寫字指導,保持文面整潔。老師認真批改周記,鼓勵學生、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閱讀名著作品,積累古詩文名篇。
四、重點工作
1、開展備課活動。每周三下午五六節課進行備課活動,固定時間,固定地點(語文教研組),按年級所有教師全部到位。由組內人員輪流擔任主備人,每篇課文安排好中心發言人,主備老師提供集體備課討論稿,詳細闡釋教材的重難點,提出疑點,設計好課堂練習、教學過程。其他人做好相應的記錄,填好備課記錄。在備課資源共享的基礎上,集體討論、商量,根據班級實際設計好、修改好每一個教學環節,做好使用的「旁批」。 主備人記錄下自己的點滴進步、不足與改進措施,不斷完善自身。
2、探討教學疑難問題。除了每周一次的備課組活動,各位教師平時在辦公室積極開展討教活動,共同探討教學中所碰到的問題。如討論作業的布置以及新授知識的鞏固措施,交流在本周教學中遇到的困惑的問題,本周教學中成功或失敗的地方、交流後進生輔導措施、交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等等,不斷反思,撰寫教學論文。
3、積極並認真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教育教學改革活動,配合學校、教研組的工作,努力探索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尤其是學習洋思「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研究一些課例,促進備課組成員的教研水平提高。
五、具體備課安排:八年級
組長:zz 備課組教師: zz zz zz zz
單元 課題 主備人
第一單元 探究:克隆技術的倫理問題 zz
第四單元 7、與朱元思書 zz
第四單元 探究:三峽 zz
第四單元 拓展:過故人庄 zz
第五單元 9、愛蓮說 zz
第五單元 探究:采蓮曲 zz
第二單元 3、細菌的啟示 zz
第二單元 探究:東施效顰話語詞 zz
第六單元 11、鄒忌諷齊王納諫 zz
第六單元 12、曹劌論戰 zz
第三單元 5、獄中書簡 zz
第三單元 6、絞刑架下的報告 zz
第三單元 拓展:囚歌 zz
說明:上課中若遇到特殊情況,可適當調整主備和內容
七年級:與八年級安排同(略)
組長:zz 備課組教師:zz zz zz
集體備課說明:
1、主備人按備課組安排進度提前一周准備好本單元教學內容、本周教學內容、每課教學內容 、本階段復習內容。備好具體課節教學重點難點,教師教的方法,學生學的方法、重點習題的確定和處理方法、作業的布置以及新授知識的鞏固措施等,重點思考學生要掌握什麼。(教師要做簡單預習筆記,可寫在課本上、教參上、練闖考等參考用書上,不必拘泥於形式)每位老師提前疏通教材,主備人准備好交流的材料,研討時把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表述出來,把自己的教學建議說出來,其他人要做好相應的記錄。
2、每次集體研討後的方案由主備人整理好,並發到備課組每個成員手中或電腦中,給大家作為備課的參考,備課組長交一份給教研組長,以備聽課抽查。組內人員嚴格按照研討後的教案進行上課。
❽ 一節好的語文備課應該從哪幾方面入手
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是教學的源泉。有效的課堂教學實際上是通過一定的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的收獲達到預期的最佳效果。這里的教育教學活動不僅僅指教師的教,還包括學生的學以及學習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可以說課堂是開展教學活動的核心陣地,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養成,核心在課堂。因此課堂教學的效果直接關繫到教學的質量和人才培養的實際價值。那麼,我們如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認真地備好每一節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首要條件。 正如於永正老師所說,備課不等於寫教案,備課其實包括鑽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寫教案只是備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把鑽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學的目的要求、重點難點、教學過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關教學的信息記錄下來,是」備忘錄」--供課前翻閱,以便把課上好。備課是教學的重要行為之一,是教師上好課的關鍵,如果備課無效,教學就必然無效。我們花氣力研究備課實際上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我認為備課的研究應比教學其他環節的研究更為重要,要大力提倡和實施有效備課。教師應該從學生學習活動的角度來備課。這堂課會有哪幾項活動,怎樣安排,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怎樣指導,怎樣與學生互動,在活動中怎樣進行評估和調控等等,應該是教師著重考慮的問題。而且不僅需要事先備課,還要學會事後備課,就是進行教學反思。通過閱讀一些教學著作,發現很多特級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進行了大量的教學反思。怎樣把課前備課和課後反思相結合,是我們要進行研究的問題,這也是一個創新。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創造性的處理,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基本出發點,關注學生的發展。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新課標以學生為主體的體現。但有很多課仍然是先教師講,然後要求學生配合教師。例如,我在教學《蘇州園林》一文時,我先讓學生自己體會作者描寫的園林美圖,學生很快找出了一些美麗的景物,然後我便按自己備課的教學思路,來概括園林獨具特色的特點,卻忽略了學生自己對於途中風光的體會。那麼,怎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這是一個基本的問題,是我們應該一起認真研究的問題。只有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角,其創新思維的發展才能有一個比較大的空間。同時,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思考的多樣性,尊重學生思維綻放的火花,要始終把學生放在心裡,也就是說備課一定要備學生。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有效使用教材,加大學生的發展力度,增強教育的責任心,增強教育的服務意識。教師一方面要盡可能的豐富教材資源,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材料;另一方面要能夠為學生提供主體教材資源,為學生提供優秀的活教材,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要使自身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真正起到身教勝於言教的作用。 二、加強學生課堂上的學習體驗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條件。 在新課程改革的課堂中,學生的學習體驗,一般來源於強烈的認知沖突,並在親歷性的認識和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獲得體驗。例如,我在教學《尊嚴》一文時,先讓學生感知傑克遜大叔和年輕人的情感變化,感受年輕人既虛弱又堅定的語氣是因為什麼,年輕人為什麼不肯吃東西,然後再讓學生帶著自己對文中人物的理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樣,學生在讀後,基本上都能體會出文中人物的情感脈絡。所以,不斷的強化和拓展學習活動體驗,有利於為後續學習積累新的經驗。同時我們教師要在教學中為學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學更加開放和對話,讓課堂成為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讓學生在生動的信息背景下進行思維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維成果。如學生在寫作時,都想到了可以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文章顯得生動、形象,但很多學生的比喻都天馬行空,不貼切實際,於是,我便悄悄地引導學生去聯系生活,用生活中較常見的物體作為比喻、擬人的對象,這樣就使文章顯得更為生動、形象,可讀性、精彩性也增強了不少。當然,在課堂中,我們還應該強化學生的個性化的體驗。引導學生去努力質疑,鼓勵學生進行有效的、民主的對話,在沙龍式的課堂思辨中不斷擦出創新的火花,在有價值的課堂論辯中使學生成為有自己思想的學生。 三、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 《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是目前新課程倡導的新教學理念,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三種基本的學習方式。隨著新課程的全面實施,對課堂教學有了重新認識和定位,學習方式作為新課程理念之一用來指導我們的課堂教學行為,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對學生的成長、發展來講,它的意義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我曾嘗試著在課堂上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去感知課文內容,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性大大增強了,但此時,教師的引導則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學生的自控能力及目標明確性較弱,正確的引導能更好的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當然教師的引導應著眼於引,不可操之過急。 當然在課堂教學中要真正體現學習方式的作用,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1、處理好教師與學生、個體與小組之間的關系. 教師除了組織正常的課堂教學,更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就學生個體及小組的學習品質、態度、方法和習慣的培養,而不是像傳統教學,一切由教師包辦;教師的作用也僅不是對個體學習、小組學習內容的重復。所以,在新教材的教學中,要實現學習方式的價值,必須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習慣和方法入手,最終達到分工明確,各負其職的目的。在個體學習中疏通文章的含意,落實掌握字詞,解決基本問題,記錄疑難問題和學習感受,小組合作學習是對基本知識的檢查,經驗心得的交流和對個體學習存在問題的解決,並提出新的問題,然後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共同解決,使個體、小組、教師的經驗認識、智慧在課堂上得到充分的交流、提升。 2、處理好文本與生活的關系. 生活即語文,語文教學應樹立大語文觀,這里有兩層含義:從課文角度看,缺乏生活體驗的學習只是獨立於「人」之外的簡單認識;從語文綜合性的設計看,更加關注現實生活,引導學生到生活中、到大自然里學習語文,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如《將心比心》、《以誠待人》等。只有把語文同生活聯系起來,語文才更能體現出人文價值和生命價值的意義,語文課堂方能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但這一切同樣需要教師的引導、培養,所以,在課堂上要加強生活意識的培養。 在有效性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明白新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將對語文教師的角色定位和教學方式產生重大影響。 第一,教師角色:由「傳授型」向「研究探討型」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教師強調「齊步走」、「滿堂灌」。這種教學對教師的角色定位很明確,只需要「傳授」,教師的基本職能就是「照本宣科」,而事實上,學生的個性是有差異的。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利於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的實施,不利於因材施教。教師如果不能實行由「傳授型」向「研究探討型」的角色轉變,那麼他就無法承擔新課程政策下的使命,也就無從做到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第二,教學方式:由「傳授型」向「師生互動型」轉變。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我講你聽,耳口相傳,是我國語文教育沿襲已久的主要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無視學習是主體的活動過程,它也與當代的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現實相去甚遠。今後的語文教學方式必然需要發生相應的變革,即把教學過程變成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這是一種不可逆轉的、必然的趨勢。 所以,在新課程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要真正起到教師的組織、引導、學習參與的作用,教師必須自然地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小組和班級中去,在教學環節和細節中找到適合新課程學習方式新理念的形式和方法。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是語文課堂的組織者,學生是我們的教育對象,文本是我們主要的教育內容,我們的教育目的是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我覺得有效的語文課堂應該是教師用智慧的語言將學生、文本及教者融合為一體的。所以我相信有效與智慧是共存的,有效的課堂會時時閃現智慧,智慧的課堂也會處處彰顯有效。語文教師也許都懷有著夢一般的希望,都懷有著海一樣的廣闊,我們要做一名充滿智慧的引領者,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多些有效性,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多些快樂和美麗吧!
❾ 結合教學實際談一談在初中語文中如何做到科學備課,優化教學設計
首先,要認識到備課是一門藝術。科學備課是一種充滿激情和活力 地創造性勞動
1、教師備課要備教學內容。盡管在我國現行的教育制度下, 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甚至教學參 考書都是固定了的,但是並不等於教師只要對上述教學內容按圖索驥、照本宣科就行了,相反要求教師在這 種固定的模式下,對各種教學因素,科學地選擇,巧妙地組合,有輕有重,有主有次地進行程序,隨機應變 調整和最佳最好的教學效果等等,這既表現了教師的科學頭腦,也體現了教師的藝術風格,是教師心靈的一 種創造。
2、教師備課要備學生。語文教師的教學活動,面對的不是物, 而是人,是一群活生生、有血有肉、豐 富多彩的青少年個性。要教育他們,就必須充分了解他們。從他們的年齡、個性、心理和原有知識的特點出 發,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教學活動得到全面發展。這就為教師備課提供了一個任你馳騁的藝術天地 ,有許多工作需要去做,單單學法上的指導,也就夠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進行創造性地勞動了。
3、教師備課還要備自己。備自己, 有兩層含義:一是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選擇適合
自己的教學方法 進行教學,才能揚長避短,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二是教師備課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變,要有隨機應變的 能力。比如在教學中,教學內容、學生、教師三者要做到有機結合,和諧搭配,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這就要靠教師在備課和教學中如何發揮主動性、靈活性和創造性了。
其次,還要認識到備課藝術從根本上來講,乃是一種課堂教學設計的藝術。課堂教學設計藝術和其它的 設計藝術一樣,除具有創新、求美、靈活等特點外,還有獨特性、科學性等方面的要求。這就是說作為一種 設計的藝術,將對上述「五性」展開自己的追求
1、創新性及其要求。所謂創新性, 就是指語文教師在備課時要發揮自己創造性的才能,使自己的備課 ,既不同過去的備課,也不同於別人的備課,突出一個「新」字,創新是追求備課藝術的首選目標,因此, 許多有經驗的優秀的語文教師都十分重視備課的這個特點。然而要做到「創新」,卻是非常辛苦和艱難的。 因為它要求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擺脫舊思想,探索新的途徑,這種開先河的工作要求語文教師付出比平時更 多,更為艱辛地勞動,甚至要到廢寢忘食,嘔心瀝血的地步,才能做到超凡脫俗,令人耳目為之一新。
2、求美性及其要求。所謂求美性是指在備課活動中, 始終要「美」進行不懈地追求。不僅要追求內 容的美,而且還要追求形式的美;不僅要追求環節上的美,而且還要追求整體美;不僅要追求教師個性風格 美,而且還要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按照美的規律得到全面發展。要使備課具有美的特性,需 要教師進行多個方面的努力,比如備課要有新意,教案要合理搭配,講課要生動有趣,板書要美觀大方等, 使美的旋律流淌在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3、靈活性及其要求。所謂靈活性是指備課時要多設計幾套方案,多考慮一些應該注意的問題。這樣做: 一是便於選擇最佳設計方案,用最快的速度和最佳的效果來推進語文教學之車順利前進。二是一旦發生突發 事件時,備有應急方案和挽救措施,不至於驚慌失措。把握備課藝術的靈活性,還要求教師備課時既要准確 又要敏銳,不能太離譜,也不能太呆板,要根據教材、學生和自己的特長來靈活備課。
4、獨特性及其要求。所謂獨特性, 是指在備課過程中所形成不同於他人的「個性風格」。盡管在統一 的教育制度下,許多語文教師都在同一教學內容進行著預先設計,但是每一位教師都有著自己的認識特點、 情感特點、意志特點,有著不同的教育觀、學生觀、質量觀以及不同等層次的能力特點,這一切都必須要在 備課過程中表現出來,而且以獨特的方式滲透在教學過程中,這就是備課的獨特性。可以說沒有了獨特性, 就不能構成備課的藝術性。備課的藝術性很大程度上表現在教師的「精神個性」和工作個性上。獨特就是不 同,不同便包含著個性藝術。
5、科學性及其要求。所謂科學性是指備課不能馬虎了事, 隨心所欲。要具有目標的無誤性,內容的准 確性,程序的合理性和效果的最佳性。比如備課前要知曉備課的目標是什麼,做到有的放矢,在分析歸納教 學內容時要注意知識語意的准確性,不能出現常規性的錯誤。另外還要合理設計教學程序,先上什麼,後上 什麼,什麼時候板書,什麼時候演示,什麼時候講課,都要有一種合理地安排,才能使教學過程和諧有序地 進行。最後備課的好壞還要經得起教學實踐地檢驗,教學效果好,證明備課是成功的,為今後繼續提高備課 的藝術性,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有益經驗。教學效果不好,證明備課失敗,也為今後備課提供了改正的方向 和有益教訓。備課藝術就是這樣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證明,不斷地總結,不斷地更新而逐漸完美起來的。
最後,教師要掌握實現備課藝術的一些方法和技術。由於備課藝術實質上是一種課堂教學的設計藝術, 因此在設計過程中,可按下列步驟和方法來進行。
1、理解、研究的藝術及其實施方法
由於備課是一種預先地設計,所以備課的第一步是要對備課的對象進行理解和研究。目前語文教學界提 倡教師備課時要做到備大綱、備教材、備教法、備教具。下面以備教材為例,來說明教師在備課時應該如何 對備課對象進行了解和研究。
首先是通讀教材。通過通讀了解教材大致內容、體例安排和來龍去脈。
其次是精讀教材。通過精讀理解教材上每個字詞句的具體含義和內部聯系,領悟其中的思想性、科學性 、藝術性的真諦,以便向學生傳授。
再次根據不同的段落層次和性質特點,將語文課中的基本知識,基本特點,思想教育因素進行初步地分 析、排隊,找出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重點難點基本線索,層次系統來。
總之,理解和研究教材要求做到懂(弄清每個字、每句話的讀音和含義)、透(對教材的謀篇布局結構 層次乃至微言背後的大意,潛台詞等,都必須做到透亮明白)、化(教師的教學思路,教材的編寫意圖和學 生的理解水平要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只有把這三者化為一體後,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2、選擇取捨的藝術及其實施方法。
教師在掌握了材料和了解了學生的基礎上,必須對教材的重點難點、關鍵部分和次要內容,教學的方法 、手段、目的、效果、詳略、進度等都有所選擇和取捨,以便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和完成教學任 務。這種選擇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必須進行多次,才能形成有效勞動。如果從一次性選擇角度來看,在 語文教學過程中所進行的選擇取捨主要有:
教學目標的選擇取捨。語文教學目標取捨選擇是指每節語文課必須達到的具體要求和質量標准,它既是 行動的指南又是預期的結果。比如在講述《扁鵲見蔡桓公》一課時,其教學目的一般作如下選擇:①理解課 文內容,認識對待缺點和錯誤,必須防微杜漸,切不可諱疾忌醫的道理。②分清文章層次,學習按時間和事 態發展的順序層層深入的記敘方法。③整理學過的「通假字」,了解關於古字「通假」的初步知識。
教學重點的選擇取捨。所謂重點是指教學中最基礎、最重要和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語文基礎知識。再以《 扁鵲見蔡桓公》一課為例,其教學的重點必須從下面三點上作出選擇:①贊揚扁鵲的高超醫術。②告誡人們 不要諱疾忌醫。③思想上的毛病應該早些醫治。應該說本文的重點既不是放在表面上,也不能運用到引申義 中,應該放在引導學生弄懂故事的基本寓意上,即以防微杜漸,切不要諱疾忌醫為其教學重點,不必添枝加 葉。
教學難點的選擇取捨。教學難點是指學生難學,教師難教的有關內容。由於這部分的內容,或者抽象, 或者復雜,或者深奧,所以造成教學上的困難,突破難點也就意味著教學取得了成功。因此,突破難點是語 文教學中的攻堅戰,攻克了它,勝利之花就會遍開在這次教學過程中。再以《扁鵲見蔡桓公》為例,教學的 難點不應和教學的重點重合為一,因為諱疾忌醫的道理,通過教學層層深入,學生是不難理解的。困難的是 了解古字「通假」的初步知識,掌握通假的初步規律。這就必須將已經學過的通假字整理出來,並且分類排 隊,找出其共同特點和基本規律來。
教學方法地選擇取捨。教學方法地選擇是課堂藝術的體現,比如講《扁鵲見蔡桓公》一文,有許多教學 方法可供教師選擇,如果教學方法選擇恰當,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由於授課教師考慮到學生在學 習本課前已學過十多篇文言文,本課除了個別比較生僻的字句外,其餘不少文言虛詞、實詞和句式,學生已 經粗知,因此教師選擇了以學為主,教師點撥為輔的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既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完 成了語文教學任務,可謂是「畢其功於一役。」
3、調整組合藝術及其實施方法。
語文備課在做了一定選擇取捨之後,就要對所選擇取捨出來的東西進行調整組合,形成有序。調整組合 是一種極有豐富內蘊的藝術。如果調整組合得好,就能使語文教學如一幅賞心悅目的圖畫,讓人獲得美的享 受。語文教學的調整組合內容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對講授內容所進行的調整組合。包括那些內容先講,那些內容後講,那些內容詳講,那些內容略講,那 些內容合起來講,那些內容分開講,那些內容要做補充,那些內容只消簡單復述教材內容就行了等等。
對講授的層次進行組合調整。語文課的內容往往具有多個層次結構,需要我們進行清理、展示乃至重新 組合,前者還只是做一種剝筍見肉的工作,後者就是一種極富開創意義的事,因為重新組合後的層次就具有 不同一般的藝術魅力了。比如《扁鵲見蔡桓公》一課,分析其教材內容層次為三層。
第一層:開始……桓侯又不悅。寫桓侯的固執、自信、不聽扁鵲的勸告。
第二層:居十日……臣是以無請也。寫扁鵲說明桓侯的病,已不可救葯。
第三層:居五日……桓侯遂死。
以上層次如果通過重新調整組合,可以改為兩個層次。記敘時間的層次和交待事態發展的層次,兩者排 列組合成:
時間:居十日 居十日 居十日 居五日
病灶:在腠里 在肌膚 在腸胃 在骨髓
經過這樣的調整組合,不但脈絡清楚,而且引人入勝,便於理解。
對講授的系統進行調整組合。教師在備課時,常常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特點,設計自己的講授系統 。一旦出現了新情況和新問題後,就需要對原有的講授系統進行調整組合。
比如《扁鵲見蔡桓公》一課完全 可以按照課文的順序,用講述法來進行講授,但教師考慮到
要較好地完成文言文通假字的教學,便改為以學 生自學為主,教師指導為輔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先讓學生看書,提出問題,師生討論,再由教師來幫助歸納 啟發,最後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這就是一種講授系統的調整,具有智慧之光。
最後是對已有教案的調整。教案是教師上課前編寫的計劃和藍圖,一般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形成的。 無論教案編寫得如何完美,但是影響教學的諸種因素是處在一種經常的,捉摸不定的變化之中,當出現這種 變化時,原有的教案就不能適應需要,應進行重新調整和組合。這種調整分為教學過程開始前的調整,教學 過程進行中的調整和教學過程後的調整。無論那一種調整,都是對備課中的不足進行匡補,使美的因素更加 濃烈和迷人。
4、整體構思藝術及其實施方法。
所謂整體構思藝術,就是要對語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有計劃地科學地安排。比如,什麼時候講,什麼時 候議,什麼時候練,什麼時候提問,什麼時候板書,什麼時候演示,什麼時候終課等都要設計得很科學、很 妥當,使課堂教學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既有頭有尾,環環相扣,完整連貫,順理成章,又疏密相間,錯落 有致,波瀾起伏,曲折變化。既有嚴密的系統性和邏輯性,又無首尾失衡,生硬臃腫之嫌。在進行整體構思 時,教師應特別注意一些主要環節地設計和連貫:一是要有一個好的開講,開講就是開場白和導言,不鳴則 已,一鳴驚人。因此,小說家要精心設計小說的引子;音樂家要苦心編排協奏曲的序曲;語文教師則要在講 課的開場白上下功夫,因為它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著溫故而知新的作用;起著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起著第 一次反饋課堂教學信息的作用,語文教師在上課前一定要設計好開場白。
二是要設計好自己的教學思路。所謂教學思路是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思維上的邏輯順序,即教師講課 時,思維活動條理性、規律性的一種體現。比如,有的教師是從感知——理解——鞏固——運用為自己的教 學思路;有的教師則以特殊到一般,再從一般到特殊為自己的教學思路;有的教師則從基本練習——綜合練 習為其教學思路。這些教學思路各有其優點和不足,採取什麼教學思路,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 點來定。好的教學思路應該是將教材的思路,學生的思路和教師的思路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然後再設計出 一條符合三者需要的一條思路來。
三是巧妙發揮教學環節的作用和功能。比如板書,既是知識傳授的提綱,又是頗具匠心的藝術展示,有 時候板書的好壞,決定了一堂課的成敗。因此,有經驗的語文教師不但十分重視板書地設計,而且也十分講 求板書的書寫,無論是問題提出的先後順序,還是對字詞書寫的一筆一畫,都要精心設計和認真考慮,使板 書確實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總之,整體構思的藝術,一是講求完整統一;二是講求環環相扣,前後相聯。只有這樣才能使備課在整 體上有較高的藝術性。
❿ 高中語文集體備課計劃
在新的學期開始前,做好每一個備課計劃,有利於提高你的教學質量。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中語文集體備課計劃劃以供大家學習。
高中語文集體備課計劃(一)
一、了解教學進度:各組員都能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
二、期中考試復習:
1、考試范圍:必修一全冊,側重專題三、四,打「*」的課文本次考試不作要求。
2、命題要求:以考查課本知識為主
(1)字音、字形以課下注釋為主,要求復習時加強。
(2)默寫8分,不分選做題,要告知學生。
(3)閱讀理解:課內2篇(文言文+現代文)、課外1篇(現代文)。
三、作業批改情況反饋
1、要重視 作文 訓練和批改,大作文要求全批全改且有眉批、總評,分數。小作文可簡略批
改。(本次調查結果:王學志:大作文3次,小作文3次;陳林芳:大作文2次,小作文4次;
蘭帆:大作文3次,小作文4次;傅強:大作文2次,小作文2次;吳洗靈:大作文4次,小作文5次;季海靜:大作文3次,小作文5次。)
2、下發的世紀金榜配套練習和本組自編的一課一練資料要充分利用好,不可廢置。
四、教案書寫
1、教學進度、學情分析、教學設想與 措施 都得寫上。
2、不管是寫簡案還是詳案,各環節必須齊全。要有三維目標,重難點,板書設計,導入,
授課過程,小結,作業布置,教後 反思 。試卷張貼不能是空白,課型要求多樣,要有新授
課、復習課、試卷分析課、作文講評課等。
五、語文組博客建設
要求各組員按時上傳集體備課教案(王學志還未上傳,要求本周三前必須上傳), 美文欣賞
要求一學期每人至少上傳2—3篇(吳洗靈、傅強各已上傳1篇)。
六、資料編寫
必修二專題一王學志編寫,要求期中考試前編寫完畢並引發。
高中語文集體備課計劃(二)
一、基本情況分析
初三語文備課組共有成員12人,年輕教師,虛心好學,干勁足;老教師, 經驗 豐富,工作扎實,有利於團結學科隊伍,發揮集體教研的優勢,促使本組的集體備課在穩定與創新中有序的進行。
二、集體備課的目的
備課組的教師要認真面向中考方向,深入鑽研教材,認真落實教學常規,集思廣益,力求本備課組教師授課水平不斷提高,合理安排各階段的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使初三語文教學質量有保證。
三、集體備課的時間地點
每周五上午,第4、5節課。地點:初中辦公樓212辦公室。
四、參加人員
本組全體語文老師:李錦奎、孫宏麗、高潔、劉富國、李明芹、宋娟、李華、杜娟、趙芳、__紅、馬雅楠、王書賢,共12人。
五、備課要求
1、每次集體備課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積極准備材料並做好記錄。
2、保證每周進行一次集體備課活動,主講人備好集體備課說課,備課組教師要力求在思想上高度重視,確保集體備課不流於形式。
3、集體備課要實行既分工又合作的方式。並在備課和集體討論中體現出:知識點、能力點、重難點、 教育 滲透點。
4、集體備課中要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備重點難點;備作業練習。並做到:研究難點突破,研究教法學法,研究考查 方法 。
5、在備課中要做到: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進度,統一備課內容,統一測試內容。
6、搞好先周備課,使集體備課發揮實效。
7、備課組長制定出本組工作安排表,統籌安排,使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8、備課組內資源共享,發揮每個教師的特長與個性,取長補短,形成合力,使初三語文組成為一個團結、溫暖、創新、進取的團隊。
四、 工作計劃
1、本學期共19周, 清明 、五一、端午放假、體育中考、三次模擬考試,占時約兩周,自由復習一周,授課剩餘時間約16周。
2、本學期教學內容為:系統復習七上——九下全部語文課程,歷經三輪復習。
3、教學內容為:課標內的16篇文言文和34首古詩; 說明文 、 議論文 、小說、 散文 等現代文閱讀;字詞;語法修辭;綜合性學習;名著;作文。
4、本學期共有兩次模擬考試,大體時間分別是:第一次:4月上旬,第二次: 5月中旬。
5、教學進度:1—10周,即到4月中旬左右,完成第一輪復習。
11—16周,即到5月中旬左右,完成第二輪復習。
17—18周,即到6月中旬左右,完成第三輪復習。
高中語文集體備課計劃(三)
一、意義和目的
教師集體備課是發揮集體智慧和作用,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資源共享合作互動的有效途徑。為更好的實施新課程改革,進一步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製定本集體備課制度。
二、集體備課責任人:備課組長。
三、集體備課程序
1、集體備課前:各教師根據教學計劃先轉眼教材進行自備,寫出簡案,為集體備課交流做好准備。
2、集體備課時:備課組長首先檢查個人備課的情況,然後按課時由主備教師主講,一項一項的研究,也可以指名發言,其他老師再討論補充。
3、集體備課後:主講教師負責寫成詳案、製作課件,其他教師協助整理列印課堂訓練題。教案中不要老師抄題,更不要教師解答,但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法要詳細。主備教師要負責吧列印好的教案分發到每位教師手中,電子課件要與其他老師分享,並把電子教案、課件上傳到備課組的博客上同時鏈接到海桂教研網中。各任課教師拿到電子教案、課件後腰根據所教班級的實際再做整改,整理出適合本教學班的教案和課件。
四、集體備課的要求
1、重點研討以下問題:
(1)鑽研教材時碰到的疑難問題;
(2)如何引導學生自學;
(3)學生自學後可能出現什麼問題;
(4)如何針對問題點撥、歸納。
2、在討論的基礎上,備課組長 總結 ,盡可能做到六個統一:
(1)統一劃分課時;
(2)統一確定沒課時的學習目標;
(3)統一自學指導,包括自學思考題和檢測題;
(4)統一學習自學後可能出現的疑問問題及解決方法;
(5)統一課堂作業;
(6)統一日日清,周周清驗收作業。
3、實行「教案送審制」。規定:備課組必須提前備好一個星期的功課,並於每周星期五上午放學前送教務處審查。教案不送審或遲送審,見一次少發備課組長30元津貼。
4、語文要有作文備課,高三要有復習教案。
5、每次集體備課備課組長要安排記錄人對備課過程進行詳細記錄,作為科組活動記錄按時上傳到備課組的博客中,以便學校教研室及時檢查。不及時上傳活動記錄每次扣發備課組長10元津貼。
6、集體備課每周至少一次,教師必須按時參加,不得遲到、早退或無故缺席;集體備課時教師要積極參與研討,不做任何與集體備課無關的事。參加集體備課者按正課標准發放課時津貼,銀私事實在不能參加時必須向教務處作出書面請假,科組長、備課組長無權批假。參加集體備課的教師每周按兩課時標准發放津貼;因私事或因病請假不參加集體備課者,一次少發20元;凡無故不參加集體備課者,一次少發100元,一學期累計達三次者,下學期教務處將不安排工作。
7、備課不認真,隨意從網路、資料中下載抄襲者,見一課時少發10元津貼。
8、每講授完一章(或一單元),備課組要集體反饋意見,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 教學方法 。
(期末教務處教研室要根據實際對備課組工作進行評估,評選出優秀備課組並予以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