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課程標准答案什麼是語文

語文課程標准答案什麼是語文

發布時間:2023-01-29 07:45:32

⑴ 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是什麼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什麼叫語文素養?全國小語會會長崔巒(luan)認為,語文素養是一種一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感情、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汪潮教授是這樣概括的:在語文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寫話)、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內化漢語言的優秀文化成果,最終在學生身上養成的一種涵養水平。語文素養具體包括的內容就是下面的一段話(可出示課標),語言比較概括,從教學目標的角度看其實就分: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

知識和能力。1、必要的語文知識。我認為它告訴我們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還是要保證教給學生一定的漢字音形義的知識、基本語法和修辭知識、常用段落和篇章結構知識、基本閱讀和寫作方法知識等。也就是書本知識該教的還是要認認真真地教。2、豐富的語言積累。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是一篇篇具體的範文,學生主要通過範文的朗讀和感悟,掌握書面語言的基本規律,提高口語表達水平。學生要提高語文水平首先必須佔有一定量的感性語言材料,在量的積累的基礎上產生質的飛躍。小學階段是掌握3000個常用漢字和漢語常用書面詞彙,背誦一定量的語段和優秀的詩文,課外閱讀一定量的優秀讀物,這是形成語文素養的基礎。3、熟練的語言技能。熟練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為一種能力。語文教學必須在大量的語言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查字典、朗讀、默讀、說話、聽話、作文、寫字等基本技能。

過程和方法。過去很重視學習結果,而忽視了學習過程,我也是同樣的,課堂上提出一個個事先設計好的問題,無論是啟發還是誘導,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把問題的答案說出來,覺得答案說出來了,任務就大功告成了。如今,課標關注「過程和方法」,就是提醒我們,首先語文的人文思想都蘊涵在文章的字里行間,需要學生通過一定的學習方法,去感受、體味、領悟。而這些思想上的陶冶,又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的。不是我們以往在一篇課文結束之前讓學生概括一下課文的中心思想所能達到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因材施教。比如採用反復的,多種多樣的朗讀來理解感悟,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其次,語文能發展人的思維。我們讀文章,需要思考,而且思維還是多種多樣的,既有感性的認識,也有理性的歸納;既有探索性的提問,也有推理性的闡述。。。。。。而要思考,沒有一定的方法也不行。課標要求我們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就是要讓學生掌握多種多樣的思維方式,以提高其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最後達到自己會學習。即「教是為了不教」。比如我們一年級新教材由於識字量大,所以我們始終要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引導學生發現字的規律。如偏旁歸類識字:「言字旁」的字和講話有關,「反犬旁」的字和動物有關等等。再次,課標要求我們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就是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中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如主動識字,正確寫字的習慣;勤查工具書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認真聽講的習慣;書寫整潔的習慣等。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課標指出:培養學生的語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包括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自信心和良好的習慣等,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當成外加的任務。教學中,要把這項教學目標有意識地落實到日常課堂教學的每個教學環節之中。從上述可見,《課程標准》中語文素養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它是一種綜合的文明素養,我覺得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一個宏大的工程,涉及各種因素各個層次。不可能每一次教學都照顧到方方面面,而是根據教學的內容、時間等有所側重的貫穿進去。而且,也不是短時間能夠提高的,需要細水長流地熏陶、滲透、積淀。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課程標准上的一大段表述就不讀了。分三方面理解一下。

重視人文內涵。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它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十分深廣的。語文教學要讓學生在學語文的同時學會做人,做一個「愛國守法、團結友善、文明誠信、開拓進取、敬業奉獻」的中國人。要學生接受正確的思想觀念,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主要靠熏陶感染,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要在「潤物細無聲」中使學生的心靈受到熏陶,收到深刻的教育效果。如第一冊中的《口耳目》是人文色彩很濃的識字課,俞亞娟老師在教學時讓學生來猜猜「目」字的年齡,學生興趣很濃,有猜五六歲,有猜十幾歲,俞老師都微笑著搖頭表示否定。當學生的好奇心達到頂點時,俞老師很神秘地告訴大家「目」字有五千多歲了。然後用課件演示了「目」字的演化過程,激發學生對漢字的熱愛。

強調實踐性。語文學習的實踐活動是開放而豐富的。主要有3種類型:1、語文課堂上聽說讀寫實踐,做好必要的語言文字訓練。2、語文課堂內的其他實踐活動。諸如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表演,或在理解的基礎上畫一畫等形式。3、課外實踐活動。可以是課外閱讀書報,搜集整理資料,研究討論等等。

學生認識的多元性。由於學生的知識基礎、生活經歷、情感體驗、思維水平等等之間存在差異,他們對語文教育的反應必然是獨特而有差異的。語文教育要尊重學生認識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積極倡導語文教育的多元化。比如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都會不同,也就是常說的「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是我們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公開課,由於心理緊張的緣故,往往面對學生的回答,總是一個勁的:對的,好的。這就變走到另一個極端了。當然這也包括我自己在內。學生的一些錯誤的理解或觀點也應明確表示否定。如果課堂上學生一時半會想不通的話可以讓他課後和老師再交流探討。積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我們都知道,進入21世紀,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更高了,不僅要會讀書,有知識,學會終身學習的本領,更重要的是會研究、有合作精神、有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條理念現在講得最多,用的也不少。尤其開課,總會有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的環節。且不說效果如何,我想能夠想到,能夠嘗試著做總是跨了一大步。

自主性。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的學習。對小學生而言,主要表現為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非常注重興趣的激發。如在「入學教育」的時候,先觀察校園,讓學生感受到校園的美麗;再播放國歌進行情景演練,讓學生親身體驗升國旗時的庄嚴肅穆;最後翻翻語文書,鮮艷的畫面,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又激起了學習語文的慾望。在拼音教學中也始終通過表演、故事、游戲、比賽、歌訣、多媒體以及和生活實踐相結合等豐富多彩的組織形式進行教學。學兒歌時經常創設情景,讓學生在讀兒歌的過程中既鞏固了拼音又豐富了語言,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如學習《輕輕的》、《小白兔》時,讓學生一起做小兔、小狗;學習《在一起》時,大家一起做小黃雞、小黑雞;學習《過橋》時,出示幾道算術題,做做讀讀;學習《有禮貌》時用猜謎的形式引出大公雞;學習《彩虹》時,利用圖片給學生以視覺刺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非常高。學到後來,往往新知識還沒教,學生在家裡都自學過,兒歌也都會背了。其次,自主性還指學生學習的獨立性。我們教師要改變講得太多,問的太多的陳舊教法,要提供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進行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獨立查閱有關資料、獨立完成作業。比如識字教學,我們盡可能地讓學生來根據拼音自主認讀,自主探究記字的方法,反饋時讓學生說說「你學會了哪些字?你是怎麼記住這個字的」,也可讓學生當小老師,這樣積極性會更高。學生絕大部分能讀准字音,記字形也會想到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辦法。在閱讀教學中如果能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比較好的方法。比如我們揭示課題後較多地會問學生「看了課題後你想知道什麼?」,初讀課文後也會問:「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讓學生自由質疑,學生能解答的就讓學生自己去說,教師也不必具體答復。「學而不思則罔」質疑應該從一年級開始培養。但從我們平時的一些課而言,自主的成分還太少。我想有時和教師沒設計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有關。我們學校的貢向群老師上過的《兩只小獅子》(一年級第二冊)。她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幫獅子媽媽忙,給兩只小獅子取名,要說說理由。課件出示取名方法:先認真讀課文,讀完後想名字,並從課文中找出去這個名字的理由。學生根據這個問題可以自主讀課文,自主思考,並在小組討論中各抒己見,討論後全班交流。應該說學生的興趣很高,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體現。另外,我們平時在課中存在的問題是有時為了趕時間(怕完成不了預定的授課內容)往往給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時間太少。一個任務下達後,沒過多少時間就要反饋,其實很多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呢。

合作性。小組合作學習是語文教學中經常被採用的形式。雖然我們的合作學習還不夠規范,大部分是小組討論,把自己的觀點在組內交流。但我覺得在小學里尤其是低年級,這樣的討論也很好,至少可以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當組內的意見不同時還可以產生爭議,直至最後達到意見的綜合,得到更深層的理解。即使意見無法統一,也至少聽道同一個問題還有很多不同看法,引發各自的反思等。真正意義上的合作是指學生有機組合起來研究或者共同解決一個問題,這樣的合作學習目前好象不多。我也沒嘗試過。那我從資料上找到一些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益的做法,和大家一起學習。

小組成員分工。如在四人小組中設召集人(組長)、記錄員、匯報人、記時員(兼噪音控制員)等,分工明確,人人有事做。小組成員輪流擔任以上角色。

小組成員按基礎編號。把學習任務按難易程度排列,如1號任務最易,2、3、4號難度遞增。每位同學「對號入座」,完成一項任務,然後全組「組裝」和交流。

學習任務從不同角度切分。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選擇一項,完成任務後相互交流。特級教師盛新鳳在教學《秦始皇兵馬俑》的「軍陣」一段是,安排了四項學習任務:想當軍事家的同學給這段話畫張軍事陣圖;想當文學家的同學研究這段話的寫作順序;想當播音員的同學練習有感情地讀讀這段話;想當小導游的同學試著講解這威武雄壯的軍陣。這樣,小組成員揚長避短,可以起到互補作用。

當真正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具體的問題也很多。例如在人員組合上一般採用 「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方法,其實我們平時好象並沒有認真考慮過小組成員的情況,要麼前後4人,要麼自由組合。以後我們要不要在座位編排上就為小組合作準備或者給全班同學劃分好小組到時走到一起來?什麼場合自由組合比較好?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該占整堂課的多少時間為宜?等等。都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

探究性。關於語文的探究學習,尤其是課堂上的探究學習我個人覺得自己做得非常膚淺,或者說還不知算不算是探究學習。比如在第一冊中《我多想去看看》一文,我最多設計這樣的環節——老師提問:文中的「我」是一個什麼地方的孩子?回答說是住在小山村的孩子。再問: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學生就各抒己見:有的說,我從圖上看出來的,四周都是高山,他們住在一個院子里。有的說,我從他們住的地方看出來的,他們住的房子很矮,而且是石桌竹凳。有的說,我從媽媽的打扮看出來的,圍著圍裙,穿著布鞋。有的說,我從課文中看出來的「就能走出大山;彎彎的小路」;在上《影子》一文時為了讓學生初步了解影子和光源之間的關系,對文中「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和影子在左,影子在右。」有感性的認識,在課前讓學生到陽光下做「踩影子」的游戲。讓學生留心觀察下雷陣雨之前的一些徵兆,或者通過查資料了解有關天氣的自然現象,來幫助學生學好《要下雨了》一課。而在上第二冊《識字8》之前半個月,就布置學生去觀察每晚月亮的變化並把它畫下來,學生對文中「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團圓」就不會難理解了。像第二冊中的《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我上得非常失敗。原因是學生對「煮熟的種子不會發芽」根本不理解。因為在這方面他們缺少認識。所以上到最後,我讓學生質疑的時候,作為班中的優等生還是提出了「為什麼雄日捧著空花盆國王卻選他做繼承人?」所以應該說要麼在課前布置學生去實驗,要麼課堂上老師提供資料供學生探究。從以上例子我們可以看出,要開展探究學習,和教師的水平有密切關系,和教師是否肯花時間精力去研究有關。暑假裡我們很多老師都拿到了一本題為《新課程學習方式的變革》的書。我也認真看了2遍。了解了一些理論的東西,如什麼是「學校課程中的探究式學習」、「教師指導下的探究式學習與兒童自發的探究和科學家的探究三者之間的異同」、「探究式學習有接受式和發現式之分,我們平時給學生一個任務,讓他們自己從圖書館、互聯網、科技館等搜集資料的也是探究式學習即接受式探究」。為什麼開展探究式學習?等等。但是我真正關心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究式學習如何開展?(尤其是低段)學生如何自主探究?教師在什麼時候介入?並到怎樣一個程度才是恰如其分?」這些可操作性的方法或例子卻沒有,而且文中不多的舉例也是以初中的教學內容為主。我在資料上找到一位桐鄉作者寫的案例,是《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在教學一開始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問題背景:「最使我難以忘懷的是伯父的哪一處音容笑貌?」引導學生自主讀課文。而後進行朗讀交流。接著教師讓學生從伯父的這些音容笑貌中感受這是一個怎樣的伯父。出示研究的問題:你覺得這是————的伯父。要求學生重點抓住伯父的一處音容笑貌聯繫上下文及當時的時代背景來深入研究,體會伯父的品質。老師為學生准備了一個資料庫,在研究過程中需要的話學生可自由上台查閱。接下來就是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最後反饋。初看好象也不是特難,但真的操作起來我想在確定一篇課文的研究主題以及研究中的教師引導和反饋時如何不讓學生過於漫無邊際等等都需要老師有著深厚的功底啊。我真心希望今後在座的老師在這方面取得一定成績後來推廣自己的經驗,與大家分享。

三、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我理解為語文課縱向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隨時代的變化而發展,還要面向未來;橫向要重視跨學科,要走出教室走出學校,聯系生活聯系社會。平時我們做得比較多的是上完一篇課文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介紹網站等;帶學生外出參觀游覽;課堂上引入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如欣賞音樂、畫畫、表演等等。在課程類型上如今既有地方課程又有校本課程。也是因地制宜。關於我縣校本課程的開發我知道的不多,我們學校做得不大好。去年我們寫字培訓的時候看到一小張國鋒老師根據自己的特長編寫了寫字教材非常好,鎮中心小學搞的古詩學習也很系統。可能還有更好的學校。

以上是我為了解讀課標新理念的一些資料搜集和自己比較膚淺的認識。其實我認為我們以前的語文教學也或多或少的有這樣的理念,只不過比較偏重學生語文知識的掌握,語文能力的培養(即聽說讀寫的能力),這也一定程度上與上級領導對教師的考核標准有關。我想隨著課改面的推廣,力度的加強,我們會向著課標要求努力探索、實踐。

⑵ 淺談對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解

對於語文課程的性質,《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明確規定:「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段話已明確的告訴我們,語文課程的性質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對於這一具有權威性的答案,絕大多數人都表示贊同。這一認同,將語文與語文課程的性質做了統一性的認識,而並沒有將其分開來理解。

對於這一權威性定論的表述以及對語文課程性質的個人理解,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我想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語文課程的性質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對於這一個結論我是認同的,它從很大程度上囊括了「工具性與人文性之爭」的研究成果,但並沒有完全解決這個爭論。從「語文課程的性質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句話我們可以分出很多種結論:一、工具性與人文性有同等地位;二、工具性與人文性地位不平等(包括:工具性中蘊含人文性或者人文性中蘊含工具性)。下面來分析一下。


工具性的觀點:對語文一詞的界說,人們習慣引用葉聖陶先生的話:「平常說的話叫口頭語言,寫在紙面上的話叫書面語言,語文一名,始於1949年之中小學語文課本。彼時想法,口頭為語,筆下為文,合成一詞,就稱為語文。」語文即語言,是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合稱。語言是人類所特有的用來表情達意、交流思想的工具。由此推理得出語文的本質屬性是工具性。認為語文科的任務只是培養一種基本的生活能力,這就把語文學習的意義局限在人的「生存性』,方面。

持工具性觀點的人主要是從物質生活的層面認識語文教育,把語文教育看做僅僅是維持物質生活的一種技能。這必然決定了將語文教育的重點放在言語的技能訓練上,只是從語言學的角度孤立地看待語文教育,使語文教學較多地停留在繁瑣的語法規則和字、詞、句的規范使用上,使語文課忽略其他應有的屬性。實際上,現代語文教育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語言的使用技能、語基知識,以應立身處世之需,而且更應注意到創造性、想像力方面,人格的塑造及綜合心理素質方面的培養,它包含了智力因素開發和非智力因素的養成,而這些恰恰是語文教育的終極目標。

人文性的觀點:對「人文」最早的解釋見《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泛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化,教化,即教育之意。所謂人文性,指的是一種普遍的人類的自我關懷,以人性、人道為本位的價值取向,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系、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其目標是追求美和善,其核心是以人為本。

持人文性觀點的人,認為工具性太狹隘,忽視了教育的對象和主體--人。而語文教育也是教育,它注重人的尊嚴、價值、個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其最主要的特色是對人的關注,對人精神的培育。語文的形式是語言文字,是表達技巧,而內容則是生活,是事物,是思想,是精神。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對祖國語文和民族優秀文化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等。

從以上我們似乎可以看出「工具性與人文性有同等地位。」這個觀點較全面的表述《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明確的語文課程性質

⑶ 語文課標

1.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2.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應致力於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

3.語文課程總目標第五條是「能主動進行(探究)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4.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

課程資源的種類:一種是將課程資源直截了當的分為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

一種是將課程資源劃分為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兩大類。

一種是將課程資源劃分為(校內資源)、(校外資源)與(網路化資源)三大類。

5.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6.(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至二年級的教學重點。

7.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8.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

9.1—4年級從(寫話)、(習作)入手,是為了降低起始段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語文課程標准將原來的中高年級「以寫記敘文為主」改成了「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像作文)」

10.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

11.語文課程標准階段目標從(識字和寫字)(閱讀)(寫作)(小學1

至2年級為寫話,3至6年級為習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准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

12.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該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

13.新課程倡導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14.閱讀教學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15.漢語拼音教學的要求是:讀准(生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准確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 ;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16.漢語拼音能幫助(學生識字),幫助(學生說好普通話),幫助(學生閱讀)。

17.口語交際課的教學教學設計,首先要(選擇好話題)話題要貼近(生活),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使每個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要說。

18.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二字,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

19.(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口語交際的技能),(養成與口語交往相關的良好習慣及待人處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實口語交際的主要任務。

20.現代閱讀觀認為,學習者(原有的經驗)是學習的基礎,知識或信息的獲得是學習者通過新舊知識經驗間反復的雙向的相互作用和過程而(建構)成的,外部信息的輸入如果沒有(主體已有的經驗)作為基礎,這種信息對於學生來講,是毫無意義的。

21.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22.語文課程標准提出小學個學段習作教學的目標是:(低年級側重激發興趣,培植自信,樂於寫話;中年級側重引導學生熱愛生活,關注生活,自由表達;高年級側重多讀書,廣見聞,善思考,有個性地表達)。

23.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的語文實踐機會,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4.語文課程標准提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積極提倡。

25.語文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設計思路明確指出:課程目標根據( 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教學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26.教學目標有兩種敘寫方式:(分解式目標)和( 交融式目標 ).

27.分解式目標按照 (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

觀) 三個維度進行教學設計,每個維度根據實際情況羅列若干( 小目標 ) 這種敘寫方式,思路清晰,具體明確,便於操作。

28.交融式目標在敘寫時不會出現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幾個明顯的提示語,但它的每一點目標卻極好地把二維乃至三維的目標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優點就是敘寫方便。

29.(清晰明確 )乃是教學目標敘寫的靈魂。

30.教學目標敘寫時,首先,要注意選用合適的刻畫動詞,然後要明確表述教學後學生應該達到何種效果,最後要注意用詞用語准確而有分寸這樣既可體目標達成的層次性和區分度,也可加強教學的(可操作性)與教學效果的(可測度性)。

31.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基礎包括(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

32.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聞一知十」,這種現象在教育心理學上稱為(遷移)。

33.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滿足於「授人以魚」,更要做到「授人以漁」。這說明教學中應該重視(發展學生能力)。

34.小學生在識字的初級階段,容易把一些筆畫相近或相似的字讀錯,如把「入口」讀成「八口」,這說明小學生(感知能力不成熟)。

35.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的德育工作有相應的側重點,其中,小學階段的德育重點主要是(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與實踐)。

36.進城務工的張某夫婦超計劃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滿六歲,由於沒有準生證,他們臨時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學及當地教育局拒絕接受該孩子入學。學校和教育局的行為違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37.袁老師中途接手小學三年級3班的班主任,有幾個學生經常缺交數學作業,經過了解,發現只要題目難一點或計算量大一點,這幾個同學就不能按時完成作業,不僅如此,在各項活動中也有一些同學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話,可在全班進行(意志品質的培養)。

38.教師提問學生,要求學生列舉磚頭的各種用途。學生給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於墊高、用於固定某東西。這種尋求答案的思維方式是(發散思維)。

39.健康是現代社會人們追求的重要目標,擁有健康並不意味著擁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則意味著失去一切。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健康應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

40.《語文課程標准》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

41.《語文課程標准》關於學段習作目標要求中的「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是在(第二學段)提出的。

42.在第一學段對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教學目標要求是(掌握)。

43.《語文課程標准》「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要求六年課外閱讀總量達到:(145萬字以上)

44.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45.課程目標按(九年一貫)整體設計,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

46.課程目標的總目標部分一共10條,第3條要求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二、基本概念題

1.語文素養:語文素養以語文知識為基礎,語文能力(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文積累(文化底蘊)、審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質、學習方法和習慣的融合。這種素養不僅表現為有較強的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的能力,而且也表現為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在生活中運用語文的能力以及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

2.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與接受學習相對而言的,是指學生自己有目的的學習,對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有自覺意識和自我冬至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學習的關鍵在於引導,要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自覺性,逐步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在學生獨立讀書、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有自己的見解以後再去「合作」。通過學生間的「合作」學習,互相取長補短,不斷豐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認識,獲取深刻的體驗,同時培養一種與他人相處、共同生活、共同學習的處世態度和合作意識、團隊精神。

4.探究學習:即「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於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的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發展情感與態度,培養探

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學習方式和過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探究過程本身。要培養小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要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取探究的樂趣。

⑷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定義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准解讀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在2001年7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了,由此,許多版本的依據《課程標准》編寫的新教材也應運而生了。比如人教社的新教材、語文出版社的新教材、江蘇教育出版社的新教材、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的新教材,等等。這對我們初中語文教師來說是一件大事。許多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原則都在課程標准以及新教材中體現出來。因此,學習《課程標准》,把握課程標准,把《課程標准》中的思想體現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就成了當前我們初中語文教學的一件大事。
當然,有些教師會認為,執行《課程標准》是幾年以後的事情,我現在就按照教學大綱教書就可以了。這種想法錯了。因為《課程標准》中的許多觀念已經滲透到當前的語文教學之中;而且,《課程標准》代表著近一段時間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
下面,我就我學習《課程標准》的一些體會,和老師們交換一下意見。
語文《課程標准》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第三部分:實施建議;第四部分:附錄。這個標准,是九年一貫的,把小學到初中畢業的九年分成了四個學段。
第一部分:前言。
前言的總論部分,首先論述了現代社會對公民的要求,這也就是語文教學所要承擔的責任。「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是要向著這個方向努力。
總論部分還論述了《課程標准》的制定原則。一個最根本的原則,就是「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
前言部分第一節,論述了語文的「課程性質與地位」。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這里要強調一個問題,語文是交際工具,交際的內容就屬於文化范疇。所以說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要對學生的情感態度進行熏陶感染,要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這其中,要強調文學教育,只靠語言、文字,實用文的閱讀和寫作,無法全面完成語文課程的任務。文學教育在對學生的情感態度進行熏陶感染方面,在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方面,在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作用。
再談一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爭議問題。「工具性」的基本內涵和19世紀末、20世紀初興起的科學主義思潮相通,這一思潮是以追求實用的唯功利主義的科學觀為基礎的。關於語文學科的性質,當年提出「工具性」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在今天看來,仍然有它的現實意義。但是片面強調「工具性」,的確產生了相當程度的消極影響,於是語文界對此進行了反思,提出了「人文性」的口號。放眼世界范圍的教育領域,20世紀的大半個世紀里,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兩大思潮的論爭始終沒有停止過。國外兩大思潮的論爭和我國語文教育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爭議,是社會及教育發展到一定時期必然產生的現象。「工具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和語文課程的實踐性的特點,「人文性」著眼於語文課程對於學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實際上,語文課程這兩個方面的特點是統一的,科學與人文的統一,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可以成為人們的共識。

⑸ 什麼是語文

語文的定義:
語文,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的漢文及漢語工具。它既是語言文字規范(實用工具),又是文化藝術,同時也是我們用來積累和開拓精神財富的一門學問。
[哲學] 語文是進行表述、記錄、傳遞口頭或書面信息的文字言詞的物質存在形式;語文是描述事實、引證思維、陳述思想、表達意志、抒發情懷、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種意識存在內容(這些內容其信息原意因語言文字固有的釋義格韻等特性可能受到限制改變或得到發揮變化)。
在我國台灣省該科目被稱為「國文」而不是「語文」。
語文的全稱是語言文化。
語言和文學
「語文」一詞出現的歷史並不長。1905年,清朝在廢除科舉制度以後,開始開辦新學堂。當時的課程以至教材,都是從西方引進的,只有語文一科,教授的仍是歷代古文,當時稱為「國文」課。五四運動爆發以後,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文,國文課受到了沖擊,小學於是改設「國語」,教材具有鮮明的口語特點,選用的都是白話短文或兒歌、故事等。中學仍設國文課,白話文的比重也明顯增加,選用了魯迅、葉聖陶、冰心等新文學作家的作品。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葉聖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語文」的概念,並嘗試編寫新的語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國而被迫終止。全國解放後,葉聖陶先生再次提出將「國語」和「國文」合二為一,改稱「語文」。這一建議被華北政府教育機關採納,隨後推向全國,從此,「語文」成了中小學的一門主課。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要想學好語文,學習興趣、好的學習習慣等都是很重要的。有人感到學習語文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於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沒有擁有一把打開語文之門的金鑰匙。
學好語文,要注意培養 學習興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積累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能力等。我希望當你讀完這篇「爛文」後,能為你的語文之路,墊石鋪地,為你的語文大廈添磚加瓦,為你學習鋪上一條通天大道。
對語文學習感興趣,就為你的語文學習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無論做任何事,興趣是最重要的。兩千年前的「文聖」孔子就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正說明了「好」、「樂」對於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的追求,可以說是精神支柱,朋友,如果你現在暫時對語文,並不感興趣,沒關系,你可以從「0」開始。培養興趣,可以去背誦,抄錄一些精彩的片斷,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以及課外知識都可以。這樣,慢慢積累,在某一天,你會突然發現,原來當一個才多識廣,知識淵博的學者就是如此容易。你還可以參加一些關於語文方面的活動,比如演講、徵文等等。愛因斯坦說過:「在學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動機是工作中的樂趣,是工作獲得結果時的樂趣,以及對這種結果社會價值的認識。」正如剛才說的,你可以參加社交活動,那有人便會問了,如果贏了,當然會使我們鬥志高昂,興趣更濃烈,而相反,則會挫傷我們的積極性,對語文反感,那豈不是適得其反嗎?我可以肯定回答:「不會的」。這樣看你如何認識結果的價值。正如所說,會信心百倍去學好語文,如果失敗了,可以自我檢討,是哪裡做得不好,「挫折是強人的一筆巨大財富,弱者的萬丈深淵」,你可以想想,正因為發現了缺陷,我們才會去彌補,才會做得更好。學習興趣是基礎的話,好的學習習慣,則是一位技藝超群的建築師。
學習習慣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你學習質量的好壞。葉聖陶認為:「從小學老師到大學教授,他們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幫助學生養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學方面的良好習慣」。由這句話我們至少可以看到好的習慣的重要性,其實好的習慣,主要還是靠自己去養成的。農村有句俗語是這樣說的「習慣成自然」如果你堅持一個好的學習習慣,久而久之,則會成為雷打不動的「自然」。那怎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可以從學習實踐中,文章作品中去領會。《禮記》中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就是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我們可以把它慢慢融入我們的學習之中。「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則又給我們敲響要「學」「思」結合的警鍾。「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有許多的名人對學習做出了總結,我們不妨一試(但不可盲目)。其實,更重要的是要我們從學習中去總結,比如說,在一個幽靜的地方,我們不妨坐下靜靜心,默默想想散文、名言之類,不但更能愉悅心情,而且還增深了印象。如果說好的學習習慣是一位獨具匠心的建築師,那好的學習方法則是精美實用的建築材料。
說學習方法,「語」為話語,「文」為文字。其實與學習習慣有許多交叉之處,比如:抄錄精彩片段,吟誦古詩,隨時寫下精彩瞬間,等等都是好的學習方法。語文學習重要的就是積累與運用,上面的那些方法都是積累的重要手段。我們運用語文知識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可用在諸多方面,譬如:社交、寫作、演講……無不與我們密切相關,有人學習語文很有一套,但運用時卻是茶壺里裝餃子——倒不出來。其實學的目的就是用,這是綱。由於方法因人而異,我就不多討論了!我相信親愛的朋友你定會有錦囊妙計的。好的學習習慣,興趣很濃,方法很對,若沒有語文學習能力那還是無濟無事。
學習能力是漸漸培養和積累的。有人說魯迅的文章很難懂,其實就是因為沒有找到突破口,我們理解一句話一定要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及上下文語境,這樣你才會將難題迎刃而解。學習 要重識基礎能力鞏固,首先要謹記一些寫法、修辭及符號的用意,只有這樣堅實的基礎,才可去拔高。「欲速則不達」學習能力的培養並非一日之功,需要你的恆心。
上述皆為鄙人愚見,多為淺薄之言,其實每人都有他的一本經,都有一套未發掘的(有的當然發現了)學習秘籍。
朋友,當你看完這篇文章後,掩卷沉思時,希望能使你有所受益。為語文功底差的人,改變現狀,為功底好的人錦上添花。
語文,覆蓋面最為廣泛,上至天文時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芸芸眾生,包羅世間萬象。
深味人間真情,在語文的樂章上譜寫愛與美的贊歌;體悟人生真諦,在語文的妙筆下閃耀理性的熠光;歷經社會百態,在語文的書卷上嬉笑怒罵;徜徉自然之樂,在語文的天堂里展現鍾靈毓秀的奇絕。
走進語文,感受名著文化的熏陶魅力,語文溫馨的人文關懷等著您;
走進語文,觸摸每位吧友心靈的歡樂與哀傷,語文獨特的視角期待著您;
走進語文,絲絲書卷氣與忱忱關懷心撞擊你的思想與胸臆,語文濃縮千年文化積淀陶醉著您。
走過一段長長的路,背後彌漫的是模糊的雲煙。品品語文,尋找逝去的歲月,釋放躍動的心聲,撥開雲霧見日月,暢想前所未有的高遠境界。絲絲問候與關懷融化了你的煩惱與憂愁,點點滴滴的積累與記憶成就了你質的飛躍。
吟一首短詩,博得滿堂喝彩;
寫一篇美文,贏得大家青睞;
問一個問題,收獲無限精彩;
分一份心得,回報汩汩清流。
此謂語文的魅力!
鑽文學,品美文,彰顯大家風范;
讀《三國演義》,看《紅樓夢》,引人無數情思;
讀讀神話、童話,馳騁想像的空間;
背背詩詞、駢賦,扣住文化的脈搏。
一篇散文,在纏綿緋惻中體會肝腸寸斷的凄苦;
一出戲劇,在曲折迂迴中迭出動人心魄的震撼;
一首詩歌,在含蓄凝練中讀出超脫凡世的清遠;
一部小說,在潮起潮落中成就驚世駭俗的嚮往。
語文,厚碩的雙翅,激人永遠搏擊長空;
語文,心靈的回響,引人走向高貴的殿堂;
語文,幾許清風熹雨,給人雲開月朗的爽潔。
踏過一片海,用廣博的知識激起片片微瀾;采過一叢花,在智慧的碰撞中迎來縷縷清香;有過一個夢,決定從這里啟程……
走進文學,探索文化,在心靈的光碟上鐫刻語文的美妙,一份恆久,一份輕松,笑問人生,夫復何求?

⑹ 關於語文的概念與定義 語文課程標准中關於語文的概念與定義。

語文,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的漢文及漢語工具.它既是語言文字規范的實用工具,又是文化藝術,同時也是用來積累和開拓精神財富的一門學問[哲學] 語文是進行表述、記錄、傳遞口頭或書面信息的文...

⑺ 語文課程標準是怎樣表述語文課程性質的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它揭示了語文最本質的特點,即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1)語文是語言,語言是工具或交際工具,所以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學科.
(2)語文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具有人文性,所以語文(學科)是人文性學科.
(3)語文既是交際工具,又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語文(學科)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課程.這個觀點已被寫進2001年頒發的《語文課程標准》.
這三種理論都存在下面3個問題.
(1)這三種理論都把獨立於語文學科之外並先於語文學科而存在的語文混同於指稱語文學科的語文,把「語文學科的性質是什麼」偷換成「語文是什麼屬性的學科」,然後便簡單機械地由語文有工具性或人文性推出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學科」、「人文性學科」或「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課程」.這樣的思維方法豈不是太幼稚可笑了嗎?如果因為語文是交際工具或者說有工具性,語文學科就成了工具性學科,那麼,計算機學科豈不就成了「辦公助手性學科」?歷史學科豈不是要定性為「鏡子性學科」(因為歷史是現實的鏡子)?如果因為語文是人文精神或者說有人文性,就必須把語文學科說成是人文性學科,那麼,政治、歷史、音樂、美術等許多學科的性質同語文學科的性質不就完全相同了嗎?
(2)這三種理論都把人們約略明白的東西說得叫人一點也不明白.爭論語文學科的性質是什麼,無非是要弄清語文學科究竟是教學生掌握什麼對象的課程,即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是什麼.語文學科無非是教人識字、寫字、讀書和寫文章的課程,這是文盲都會脫口而出的.可是現在把語文學科說成是「工具性學科」、「人文性學科」或「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課程」,能夠說明語文學科究竟是教什麼的課程嗎?這豈不是「你不說我倒明白,你越說我越糊塗了」嗎?
(3)這三種理論誰也沒有說清楚獨立於語文學科之外並先於語文學科而存在的語文和語言究竟是什麼.說語文是語言,進而說語言是工具或交際工具,這只是一種蹩腳的比喻,而不是科學的定義,它絲毫也沒有說明語文或語言之所以為語文或語言的本質屬性,就像說電腦是助手或工作助手,絲毫也沒有說明電腦究竟是什麼東西一樣.說語文是精神文化或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不能叫人明白語文究竟是什麼,因為天下任何一門學問、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都是精神文化或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究竟是哪一種精神文化或人類文化的哪一部分呢?這豈不是如同僅僅說基因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不能叫人明白基因究竟是什麼一樣沒有意義嗎?

⑻ 201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是什麼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的核心: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語文課程應特別關注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學生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鼓勵自主閱讀、自由表達,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關注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學習應注重聽說讀寫的相互聯系,注重語文與生活的結合,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

綜合性學習既符合語文教育的傳統,又具有現代社會的學習特徵,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應該積極提倡。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的建設應繼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注重讀書、積累和感悟,注重整體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時應密切關注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要盡可能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確立適應時代需要的課程目標,開發與之相適應的課程資源,形成相對穩定而又靈活的實施機制,不斷地自我調節、更新發展。

編輯推薦

義務教育各學科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體現了國家對不同階段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了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及教學和評價建議。

2005年,義務教育各學科課程標准實驗稿頒布,標志著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新一輪改革正式啟動。經過十年的實踐探索,課程改革取得顯著成效,構建了有中國特色、反映時代精神、體現素質教育理念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為了適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義務教育質量。

⑼ 什麼是語文課程標准

指語文教育為造就現代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所制定的標准。
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語文教育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
其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⑽ 語文是什麼

語文是一門學科,語文是一門學問,語文是人類交流的方法和工具的結合體,語文包括了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化。

閱讀全文

與語文課程標准答案什麼是語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