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教學方面問題是什麼

語文教學方面問題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1-29 15:50:23

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方法

導語:語文教學既有求知的深邃,更有審美愉悅性情的快樂,具有理科課程不可比擬的優勢,即使沒有基礎,也可以聽懂語文教學,在教學中理應受到學生的追捧,成為一門既有內容又有聽眾的熱門課程。

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方法

一、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誤區

需要明確一點,現階段在開展語文教學藝術優化時,不能脫離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實際環境。只有在認識了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誤區之後,才能有的放矢的進行相應語文教學藝術的塑造。

(一)升學壓力促使小學語文教學仍以應試為導向

小學仍面臨著局部區域內的升學壓力,這種壓力就使得:對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評價,主要取決於學生的測試成績;測試成績的效果,又直接與教師的工作績效掛鉤。因此,無論從客觀還是主觀因素上來考察,這些都阻礙了小學語文教學藝術的優化。所外化的表現形態便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非常突出知識點的講授,而忽視了語文本身的人文性特徵。

(二)傳統課程設計限制了小學語文教學藝術的施展

正如上文所述,受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小學語文教學難以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然而,傳統課程設計的固化又進一步限制了上述實踐的開展。通常情況下,小學語文課本的版本在較長期不會發生變更。這在方便教師教學的同時,又導致了教師在教學模式上的固化。固化的模式限制了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創新,當然,語文教學藝術也就無從展開。

二、小學語文教學藝術體系的構建

小學語文教學藝術體系的構建,不可能跳離現有的制約因素而展開。由此,只有在承認目前現狀的前提下,去尋找最易實現該培養體系的切入口。如,通過語文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模式的建立,使學生主動的去說、讀和寫,在雙向反饋下逐漸使小學生形成語文的綜合素養。

(一)學生主動性的引致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這句話所折射出的道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就應該引入學生感興趣的信息。當然,該信息應與教學有關。在有限的語文教學時段中,教師可以採取問題導向的教學模式。

(二)教師講授模式的改善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小學語文過於突出知識點的傳授。不可否認,這些知識是小學語文課程知識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過多的去強調這些知識的傳授,將使語文教學程式化缺少吸引力。本著快樂學習的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思想與情操的培養。

(三)師生互動關系的形成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關系的構建,具體體現了「主體性」教育的現代教育思想。具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就體現為,在有限的課時內形成一種師生雙向互動的關系。以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目標,充分引致他們在學習中的興趣與求知慾。

三、優化小學語文教學藝術的具體途徑

誠然,在目前制約因素存在的條件下,實現小學語文教學藝術優化的途徑還有許多種。並且,針對語文教學藝術系統性而言,還需要諸如歷史、政治等其它學科知識的輔助。

(一)學生主動性引致的實施途徑

以「圓明園的毀滅」一課為例:由教師在導課過程中提煉出來幾個小問題,如:同學們知道圓明園嗎?對於圓明園,你了解多少?英法聯軍為什麼要毀滅圓明園呢?通過讓學生交流課前通過讀課文和查閱資料了解到的關於圓明園的情況。知道圓明園佔地月347公頃,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代皇帝,經過150多年的修繕擴建,花費了不可計數的人力物力,匯集了無數天下勝景和名園的精華。可就是這樣一座萬園之園,卻被英法聯軍毀滅了。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老師帶領學生就作者當時的心境、文章的內涵,以及文章的風格等方面來對該問題進行詮釋。這樣:(1)通過預設問題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並使他們的精力集中;(2)利用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見聞,來體會該文章的內涵意境;(3)通過查閱、收集、交流,學生切實了解圓明園的價值,再從朗讀中體會侵略者的殘暴和野蠻,真正激發學生的悲憤,痛惜等情感,為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這就在短時間內,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教學環節。同時,也引致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進了他們的語文素養中的人文素質。

(二)教師講授模式改善的實施途徑

課堂教學的`環境與氛圍能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強化學生的感受,推進教學的進程,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如對於「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教師可以從歷史的角度挖掘出圓明園的一些背景資料,以及該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有效教學。教師在教學時首先通過課件展示直觀再現毀滅前圓明園的美麗、毀滅中圓明園的慘烈、毀滅後圓明園的肅殺,直接地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引起情感的共鳴。

在此基礎上幫助他們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詞語,如「金碧輝煌」、「西洋景觀」等,然後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朗讀「圓明園有……也有……有……也有……有……還有……不僅有……還有,」引導學生從「……、舉世聞名、民族建築、西洋景觀、瑰寶、精華、飽覽中外名勝」等詞語中體會圓明園的美麗和偉大。接著出示圓明園珍貴的文物圖片、被英法聯軍掠走的圓明園文物文字資料和圖片,烈火熊熊燃燒「三天三夜」的圖片讓學生更直接的體會到圓明園文物價值的不可估量!圓明園文物的損失無法想像,不可估量!從而更加深對英法聯軍的憤恨。

然後再次回顧圓明園盛時盛況,撫今追昔,從「有……有……有……還有……」中,推出「沒有了……沒有了……沒有了……也沒有了……」,讓學生一讀再讀,一悟再悟,讓學生的情感在愛與恨的跌宕中進一步升華。這一過程,也和語言的感悟融在了一起,為後面學生的練筆――情動辭發奠定了感情基礎。老師及時抓住這一時機要求學生把此時此刻最想說的話用筆寫下來。最後教師根據學生寫的話相機引導,讓學生在寫話交流的過程中領悟到:圓明園的建造和毀滅反映了祖國的強盛與衰敗,只有祖國強盛了,才不會受到帝國主義的侵略。這樣的教學就顯得生動、具體,易於學生的理解,也滿足了優化語文教學藝術的要求。



㈡ 當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最近我們對中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情況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除了積極的成果以外,發現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這些問題違背了語文課程改革的目的要求,正在阻礙著語文新課程改革的具體實施,我們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究竟存在著哪些問題呢?
第一,陳舊式。陳舊式教學方式主要指的是一種由教師單向灌輸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的教學方式。即大家常說的「滿堂灌、注入式、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它的教學特點是通過教師對課文認真細致的分析,來得出關於課文內容的一些結論。這種課往往教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但實際上教師是在演戲,學生是在看戲,戲一演完,得到的是抽象的結論。因為它以教師的講代替了學生的學,用這種教學方式教學的最大弊病是剝奪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還有,我們有些教師總是試圖通過講析讓學生理解一些東西,其實語文教學不僅僅局限於理解,語文教學中還含有大量的形象思維,並伴隨著濃重的感情因素,課文的特點應該讓學生形象地感受到,感受的唯一途徑只有讓學生讀(自主學習),除此以外的任何人和物都無法代替。
第二,修補式。修補式教學方式指的是一種陳舊式教學方式加X的對陳舊式教學方式進行了修補的教學方式。其中的X可以是學生討論,或是師生問答談話,或是課堂練習,或是其他的學習活動。如果X是學生討論,那麼,這種修補式教學方式就是教師運用80﹪左右的時間「滿堂灌」,再用剩下的20﹪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展開小組或全班討論。這種教學方式也可用「滿堂灌+X」來表示。它的特點是上課先老師灌輸,後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以老師灌輸為主,學生參與為輔,實質上是陳舊式教學方式的變種。
第三,「一刀切」的小組討論式。教師一上課,首先板書課題,叫學生讀課文,然後向全班學生提出幾個要解決的問題,要求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立刻分組討論。小組討論結束,接著各小組派代表向教師和全班同學匯報本組討論的結果或由教師隨意點幾個學生分別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在上述學生匯報或回答教師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不時地插話,使學生回答的問題不斷地趨於正確。最後教師對本節課所討論的問題作一小結。教師認為這樣啟發了學生的思維,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甚至成了目前語文各類評優課、公開課的「時髦」。這種課同樣違背了語文教學的規律。脫離文本進行分析討論,實際上是游離於「根本」,學生脫離了語言文字的熟練掌握,任何討論都沒有效果。還有:
1、學生在小組討論之前並沒有閱讀課文或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每個學生都是在無准備的狀態下參與小組討論的。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也沒有時間去認真閱讀課文和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小組討論時就出現了少數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發言積極(「滿組灌」),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瞎附和湊熱鬧的情況。由於學生討論前沒有對所討論的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和以小組討論代替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因而學生小組發言的質量極低。
2、這種小組討論是「一刀切」的小組討論。不顧每個學生是否需要討論和小組討論的情況如何,統一宣布全班小組討論開始,統一宣布全班小組討論結束。把小組討論等同新課教學,就是搞形式主義,達不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3、以小組代表的發言或隨意請幾個學生的發言來證明全班學生已經正確解決了教師本節課所要求學生解決的問題是不科學的。因為一個學生的正確發言不能代表全組或全班每一個學生都正確地解決了問題。有時教師為了能快點順利完成教學活動,特意請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回答問題,這表明這樣的教師上課搞的是「花架子」,視多數學生的學習效果於不顧。在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往往要通過不斷地插話,以達到糾正學生發言的片面性的目的。這說明通過「一刀切」的小組討論,即使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也很難達到教師的教學要求。
第四,師生對話問答式。教師一上課,首先導入新課,然後提出本節課應解決的若干問題,接著要求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自學課文。但是,學生閱讀課文只一會兒,教師就宣布停止看課文,並開始點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教師念一個問題,就點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一個問題。站起來的學生如果回答問題有片面性,教師就通過與這個學生的對話,糾正這個學生回答內容的片面性。如果站起來的學生不會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就另點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如此這般,學生回答完了教師的提問,這節課也就上完了。像這樣的語文新課程教學,有以下幾點弊病:
1、教師給學生自學課文的時間太短,而且是「一刀切」地開始自學,「一刀切」地停止自學,全然不顧多數學生是否學懂了課文,是否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獨立思考。
2、問答式的師生對話,學生完全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不利於學生的探究學習。滿堂問其實變成了滿堂灌。
3、整個教學過程師生一直在對話,看起來教學活動在連續地進行,但實際上只有少數學生有機會參與對話,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問答式不等於啟發式。
4、師生一問一答,參與對話的一個學生弄明白了一個問題,並不代表全班學生都明白了這個。參與對話的一個學生弄明白了一個問題,並不能等於這個學生弄明白了教師提出的所有的問題。
第五,師生談話串講式。教師一上課,首先板書課題,然後教師開始講課,教師一邊講解課文,一邊不時地突然從課文中提出一個問題來問學生。有時要求一個學生回答,有時要求全班學生齊聲回答。教師還經常要求學生回應自己的講課,問學生「對不對」、「是不是」,學生回答「對」、「是」,教師又繼續講下去。如此這般教師一直講到下課為止。這樣上課,看起來整堂課師生都在交流,但實際上是「滿堂灌」的變種,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的影子都看不到。任何高效率的師生互動,都應以學生的有效獨立思考為基礎。
第六,滿堂動熱鬧式。以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形式代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有個性的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也叫雜亂拼湊式教學方式。用這種教學方式上課,課堂上的表現一般是這樣的:一會兒教師講解,一會兒教師提問學生齊答,一會兒學生發問教師回答,一會兒教師提問學生站起來個別回答,一會兒教師提問學生小組討論,一會兒教師自問自答,一會兒師生對話……這種教學方式的特點是,整個教學過程課堂上顯得很熱鬧,但仔細觀察起來,真正參與的學生還不到三分之一,大多數學生只是配合著教師的意願被動地湊熱鬧而已。即使是參與的學生,也是被教師牽著鼻子走,自己並沒有什麼學習的自主性。這種教學方式雖然看不到「滿堂灌」了,看上去課堂氣氛也很活躍,但變成了無規則的「滿堂動」。過分無序的熱鬧活躍,就會走向反面。這種教學過程,學生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個體學習,自主探索,因為學習的自主權並沒有真正還給學生。這無利於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第七,多媒體式。這種教學方式濫用多媒體技術,用教學手段的翻新來代替學生對文本的感受。我們並不反對把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但運用不當很容易把語文課引入一個新的誤區。例如,一位教師教《時間和空間的旅行》,他使用了大量的動態和靜態的圖片,幫助學生篩選文中的信息。學生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看天體影像,而沒有時間看課文,這難道不像一節物理課嗎?我們教學此文,是通過自然科學的文章使學生獲得一種理解自然科學書面材料的能力,感受自然科學的語言和結構,獲得寫作自然科學文章的能力,而那些動態和靜態的圖片對學生學自然科學文章的目的沒有多少幫助,多媒體技術豈不得不償失?
以上七種違背語文課程改革目的要求的教學方式,其中第三、四、五、六、七這五種被一些還沒有真正轉變教學觀念的人稱之為「改革型」,理由是這五種教學方式不搞「滿堂灌」了。因此,這五種教學方式正在一些實驗新課程的學校傳播。當前,有不少地方在新課程教學過程中不知所措,又迫於形勢的壓力,就搞形式主義,課堂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其實是做表面文章,因而這些地方正在出現教學質量下降的趨勢,這種現象應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並應得到及時糾正。
當前語文新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除了上述七種教學方式外,還有四種違背課程改革目的要求的表現:
第一,口頭上改,行動上不改。這種人口頭上稱贊課程改革,上起課來還是陳舊式。
第二,有人來檢查改,平常不改。這種人平時上課「滿堂灌」,有人來檢查就被迫對自己的教學過程不負責地臨時加以拼湊。
第三,上公開課改,獨自上課不改。這種人獨自上課老一套我行我素,上公開課逼上樑山非拼湊一番不可。
第四,優質課評比改,評完後不改。這種人參加優質課評比不能不改,他們在課前要學習新課程改革的目的要求和優質課評比標准,並以此為根據請同事們幫助設計自己的教學過程。但是評比完後仍然不改。為什麼當前語文新課程教學會出現上述七種違背課程改革的目的要求的教學方式和四種不正常的表現呢?究其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教學觀念沒有更新。不少參加課程改革的領導和教師,由於本身頭腦中的陳舊教育思想根深蒂固,雖然經過培訓,學了很多道理,但只是走了過場,對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學規律以及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要求並沒有真正領會,更談不上系統掌握,當然陳舊的教學觀念就不可能得到實質性地更新。因此,這些人在行為表現上仍然受到舊的教學觀念的支配,指導他們教學實踐的仍然是舊的教學理論。
第二,不明白如何操作。有的學校領導教師雖然參加過課程改革培訓,但只知道實施新課程教學有些什麼要求,而不知道應如何去實現新課程教學的要求;只知道實施新課程應變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工作方式、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和教學結構系統,而不知道如何去變革,更不知道新教學過程的操作方式。滿腦子都是應該怎樣的要求,而不知道到底怎樣實現這些要求。一句話,不明白什麼是實施新課程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有的教師用陳舊式、修補式或滿堂動熱鬧式等教學方式實施新課程也就不奇怪了。
第三,許多具體的認識問題沒有解決。按照教育部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實施新課程改革應貫徹「先立後破,先實驗後推廣」的工作方針,堅持「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原則,但由於有的地方培訓不到位,不少參加新課程實驗的教師不是「先立後破」,而是背著許多沒有解決的具體認識問題的包袱上崗。思想認識問題沒有解決好,肯定上不好新課程的課。例如,不少教師認為在語文新課程教學中,學生的合作學習形式只有小組合作學習一種。其實,在新課程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形式有兩種,除了合作學習以外,還有學生個體的獨學(學生個體獨自進行的各種學習活動,閱讀課文、思考問題、作業、做實驗、上網學習、社會調查、查閱資料、寫學習小結等)。上述兩種學習形式,獨學是基礎,是學生進行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的基本形式。合作學習實質上是為學生的獨學服務的。學生在獨學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可以通過合作學習得到幫助,但他人的幫助只是學生學習的外部條件,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還應認識到,任何合作學習的成果,都是通過參與合作學習的每個成員的個體的獨學,以有效的獨學為基礎取得的。如果學生對所討論的問題沒有先進行認真的獨立思考,沒有思想准備就參與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對所討論的問題不能作有效的思維,這種合作學習便收效甚微,甚至是無效的。

㈢ 目前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應對措施

月考之後,班級語文考試成績非常不好,一個班級位列第七,另一個位居第十一,較以往成績,有較大下滑。

在分析試卷和學情的基礎上,反思自己的教學,還存在一下幾個方面,可能是導致學生成績提高較慢的原因。

1、上課時講的太多,注重了學生知識面拓展,但對於考點滲透不多,上課和考試有所脫離;

2、一部分學生書寫非常糟糕,監管不嚴,抓得不緊,導致書寫越來越差,越來越糟糕;

3、學生的課外閱讀面較窄,對很多知識不知道,沒聽過,平時練筆和寫作的機會較少,閱讀能力提高較慢;

4、文言文閱讀水平較低,大多數學生對文言文存在畏難情緒,沒有養成查閱古漢語詞典和日常積累的習慣,對文言文的解答存在較大問題。

針對以上情況,提出以上解決問題,提高成績的辦法:

1、上課要調整思路,每節課精講,少講,多設計學生活動,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讓學生動起來,永遠比老師一味的講效果更好,課堂上還應該注意學生的書寫能力,讓學生以課後習題為抓手,多寫多說多練。

2、語文基礎要長抓不懈,聽寫默寫要堅持到底,課前演講和摘抄絕不放鬆,每周對摘錄要有所回顧,每天創設適當作業要學生提高練筆能力,背誦任務要嚴格落實,督促學生做好語文積累的背誦和理解,讓學生講自己喜歡的詩詞。

3、學生的閱讀面方面,要鼓勵學生多購買雜志,多講雜志上的素材和熱點,引發學生的討論和寫作慾望

4、在閱讀的輔導和解答上,注重學生審題讀題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搞懂出題者的意圖和考察的能力,然後針對學生解答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和研究答案,提高組織答案語言的能力;

5、文言文,可以鼓勵學生閱讀古典名著,查閱古漢語字典,摘抄積累重點的文言實詞虛詞,可以讓學生看看聊齋志異,三國演義,平時可以給學生講課外文言文要細,重點詞語要摘抄。

㈣ 你認為當前語文教育中存在哪些問題或弊端,

一、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時代不同,學生的學習觀念不同.現在上學不是唯一的出路,再加上學生在家都是嬌生慣養,怕吃苦,不夠重視學習.因此,很多學生在課堂上比較懈怠,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缺乏學習興趣.
二、學生過度依賴資料,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課改下的課堂,要求學生要積極參與課堂,可很多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無法與老師配合.或者過度依賴資料,抱著資料上課,回答老師的問題,照著資料念,這樣的課堂失去了意義.
三、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
語文教學中一直存在的一個現象就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通過課本、板書和多媒體等教學手段給學生傳遞知識,而學生要做的就是在下面記筆記,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這樣下去,學生就習慣了老師把一切都做好,「學生的思維習慣了順從接受,漸漸對變化和發展產生抵制,不肯接受新事物、新知識;自己也忘記了是一個有著獨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語文是極其靈活的一門學科,只要理解了文章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學生就可以自己組織語言來表達出來,也是正確的答案.搞好初中語文教育應採取的措施 1.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學生對於學習語文不感興趣,那麼他們就會對語文的學習、閱讀等產生抵觸心理,這樣,就算語文教師再努力地教學,也無濟於事,因為學習的主體根本不想接受語文方面的知識,更談不上提高文學素養.因此,在做好初中語文教學方面,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是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一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教師激發了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喜歡上語文這門課程,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完成教學內容,並且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和開拓性學習也會明顯提高.「比如,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准備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收集充足的相關材料,然後在課堂上向其他同學講述、分析和評價,其他同學聽完之後還可以提問.這就是一種很好的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而且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表達、收集資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2.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生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後,我們應該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因為習慣決定一切.初中生相對於高中生來說,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其逐漸地形成學習語文的習慣.習慣的形成是長期的過程,所以語文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當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形成後,就會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產生深刻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形成一個好的習慣後,要努力引導學生實現下一個目標,形成另一個好的習慣.比如:在開始學習語文時,在每篇課文講解之前,讓學生先預習課文,一段時間過後,學生自然就養成了自主預習課文的習慣.在這個習慣形成後,逐步地讓學生在預習過後總結每段的段意,理解作者想要給讀者傳輸的思想,以及在文中找出好詞好句來積累.這樣,就使得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課文的習慣,而不是依靠老師來講解,來灌輸知識.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要盡量使良好的習慣不斷地在更廣闊的空間發展,並且時刻注意學生動態,避免不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經過在學習的不同階段的引導,學生的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就會養成.3.培養學生提問意識,鼓勵學生發散性思維.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教師只是起著引導作用.長期的應試制度,使得我們的語文教學一直存在著「老師講課,學生埋頭做筆記」現象,學生的思維鈍化.在當前實行素質教育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打破這種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學生通過先預習課文,提出和文章相關的一系列問題,通過查閱資料和詢問老師,從而解決疑難問題.這樣會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也有助於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語文的學習主要靠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對於一個問題,不同的學生對於其看法可能千差萬別.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經常組織學生展開對問題的討論,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不夠在找我,字太多打的很累!

㈤ 語文教學中的不足及改進措施有哪些

語文教學中的不足及改進措施如下:

一、語文教學中的不足

1、學生的字詞重視程度不夠。在平時的復習過程中,我對基礎字詞的復習指導不夠,從課堂整理到作業的布置雖然有所側重,但是檢查的力度太小了,雖然時間比較緊張,但是我必須要明白能夠牢固掌握的.畢竟是少數學生,不能對學生太過放鬆,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加大字詞檢查力度,嚴把學生字詞關。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復習字詞時總覺得十分枯燥無味,時間一長就有懈怠的心理,因此我以後要注重靈活教授,創造有利於學生記憶的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來學、積極來學。

2、幾次的考試反映出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比較薄弱,課內文言文的閱讀得分情況較好,可見平日里在這一方面多側重一下是十分有必要的。

同時,課外的閱讀題普遍得分不高,一方面學生看到長的文章總會有無從下手的感覺,做這類閱讀題缺少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我平常對於閱讀理解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在這方面多下功夫,閱讀課利用的不好,所以今後我要注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在平日的講課和復習時,都要加大對閱讀的重視。

在講解練習題時,要有計劃性的教給學生做閱讀題的方法,同時充分利用好閱讀課和手裡的自讀課文,切實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的訓練。

3、作文方面反映出來的主要問題是一部分學生寫作時缺少真情實感,完全是拼湊字數,因此得分偏低,今後,對作文進行指導時,仍需要再三的強調寫作中抒發真情實感的問題,對學生的寫作訓練如日記、摘抄等要常抓不懈。

二、語文教學中的改進措施

1、抓住課堂教學,向課堂要效率,要成績。平時積極備好課,設計好教學內容與環節方法。

2、積極用小組合作教學組織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度,做好對小組長的培訓力度,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3、抓好課內文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多設計一些課外閱讀訓練,提高學生課外文章閱讀能力,爭取一周訓練四篇文章。

4、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與監控,指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批註與做讀書筆記。對於必讀篇目必須讀完,積極向學生推薦好書好文章。

5、加強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如書寫規范認真、做好錯誤整理(錯題集)、積極閱讀等。

㈥ 當前語文教學存在哪些問題

1、重應試,輕素質。考試的指揮棒還是束縛著我們教師,語文教師的實用性強或是說功利性強。對於要考到的內容重視的較多,而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朗讀感悟只是蜻蜓點水匆匆而過,扎扎實實的語文素養難以形成。 2、公開課與常態課脫節,公開課中表演成分居多,教師展示個人的環節較多,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常態課中教師的的新課程理念沒有落實到位,還是以應試為目的。常態課是扎扎實實的語文基本功訓練,教師在上公開課時生搬新的教學模式、體現新的教學理念,給人以生疏之感。我們很容易就發現發言的、朗讀的就是那麼幾個熟悉的聲音,他們的朗讀水平高、發言到位,一節課僅僅是那麼少數幾個同學在和教師對話交流,多數同學都是在聽課,並沒有積極地參與進來,他們在充當聽眾的角色,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又從何談起呢? 3、閱讀教學中是個性化閱讀、個性化理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前大班額也是制約閱讀教學的一個因素,教師在有限的時間不可能關注到更多學生的閱讀情況,制約了閱讀教學的有效進行。 4、教師本身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師素質高,語言生動幽默,充滿激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感染學生,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享受到語文的美,體驗到學習語言文字的樂趣,愛上語文,那麼這樣的教學就是高效的成功的。反之教師語言乏味,缺乏激情,就很難使學生中獲得激情,產生學習的興趣。所以說教師的素養是提高語文教學的重要因素。所以作為我們語文教師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就必須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使自己對教學充滿激情。 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幾點問題及成因 教育部新課程小學語文遠程教育研修活動的開展,使我了解到隨著課改的深入,現在的課堂教學又出現了四個變:「教學內容由胖變瘦了,教學環節由碎變整了,讀書訓練由浮變實了,教學的形式由花變朴了。」 這四個變,從不同角度說了現在課堂教學的發展趨勢是好的。但當前閱讀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而影響閱讀教學有效發展。 一、老師重視了主體而忽視了主導作用 一些教師為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只管讓學生盡情地說,發表自己的見解,無論學生說得如何,教師總是以「好」進行籠統評價或是不評價,生怕自己不尊重學生閱讀的「獨特體驗」。以至於學生誤認為自己怎麼說都是有道理的,只要說出來就是對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主導地位的缺失,會使學生主體地位誇大並異化,這並不利於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文章分析的支離破碎而失去原有的韻味 無論什麼樣的課文,教師總是喜歡將文章分析得「透透徹徹」的,生怕掛一漏萬。好端端的課文總是被肢解得支離破碎,經過此番折騰,課文的美感從何而來,學生又怎能體會到其中的韻味呢?一堂課下來,這些「精華」始終找不到自己的「家」,課文教學的整體性非常差。 三、活動過多,避重就輕 由於語文新課程對跨學科學習的注重,小學語文閱讀課便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活動,如畫、唱、跳、演等等,可謂是十八般武藝全用上,煞費苦心,弄得人眼花繚亂。好好的語文課被整得像表演似的,課堂是變得熱熱鬧鬧、學生也學得「不亦樂乎」了。閱讀教學失去自我,成為了表演的舞台。 四、課堂中切切實實進行語文訓練的量少,課外增加了課業負擔 如今的學生普遍感到作業成堆、學業負擔重。看看時下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一節課40分鍾,教師為學生留下了幾分鍾動筆作業的時間?閱讀課常常是滿打滿算,可唯獨沒將學生的作業時間算在內。隨著下課鈴聲的響起,教師便開始布置作業。這作業便成了學生課間休息娛樂的「死對頭」,它佔去了孩子許多休息玩耍的好時光。雖然孩子們人在教室中拚命寫作業,可心早已飛到了操場上。由於語文作業常被擠在課堂外,學生的作業常常是字跡潦草、正確率低下,不能很好地起到鞏固練習的作用。 五、多媒體的濫用而影響了閱讀教學 時下,小學語文閱讀課,尤其是公開課,許多教師都錯認為不用課件就不是一堂好課,有些地方賽課,不用課件就評不上獎。有些課件做得花里胡哨,反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課件只能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輔助手段,而不應成為充場面、講排場的手段。 閱讀教學雖存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作為教師要分析原因克服困難,提高課堂效率,向四十分鍾要質量。我認為「向四十分鍾要質量」就是四十分鍾的課堂教學要有質有量,效率要高。
老師大都使用網上教案講課,缺乏自己對文章的思考和理解.由於使用教案,課堂問題變得很容易,答案也很容易給出,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缺乏自己的思考,不利於學生閱讀和理解能力的培養.再說,教案的答案普遍冗長繁多,學生記憶不夠深刻,知識停留時間短.普遍為應試教育.沒有深切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使學生無法正確理解語文.單純認為"死記硬背" 做老師更應該激發學生興趣,在課堂中應鼓勵學生與自己交流意見和討論問題,利於課堂氣氛的活潑.閱讀理解的答案普遍生硬.在做閱讀理解時,應允許並且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並且要把學生答案與參考答案相比,指出學生答案的不足之處.

㈦ 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

(一)課堂成了舞台而不是平台
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正在改變過去那種封閉、死板的狀況,日益走向開放,日益充滿活力。但也應當看到,許多語文課堂不再是書聲朗朗,課後學生對生字詞依然陌生,課文主題一知半解。課堂上,說學逗唱、琴棋書畫群英薈萃,就像是文藝匯演的舞台,並不再是師生學習交流的平台。
1、雙基倍受冷落。在新課程教學中,因為課標提出了對人文精神的培養,教材在課前的「預習提示」和課後的「研討與練習」均將知識性內容作了弱化處理,有些教師便在教學中便不大重視文本的解讀和基本知識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對課文內容匆匆帶過,字詞難點都沒理解清楚,就跨過課文做了許多遷移和發揮,做些思想教育與精神培養的工作,好像教學中涉及「雙基」就不是在搞新課程,僅把目光聚焦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光環上,將「知識與能力」束之高閣。
2、課堂無限開放。一些教師沒有真正領會《語文課程標准》提出的「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一理念,片面追求跨學科的學習,片面追求愉快教學,片面追求活躍的教學氣氛,從而導致初中語文教學中出現了非語文活動過多的現象。例如,有的教師在語文課堂上熱衷於游戲、表演,有的教師在語文課堂上熱衷於實驗、操作,有的教師熱衷於讓學生疊紙、繪畫、唱歌,等等。這些活動使小學語文教學表面上看起來熱熱鬧鬧,但由於有很多活動游離於理解和運用語文之外,加之耗時多,實際上使小學語文教學陷入了一種新的少、慢、差、費的境地,語文學科基本特點喪失,語文課程根本目標迷失,語文課成了大雜燴。
(二)教師成了主席而不是首席
根據新課程理念理解,教師應該是教學中的首席,但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由於部分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理解的偏差,踐行的機械,導致了一些課堂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看似平等,實質上卻流淌著不和諧的音符。教師儼然以主席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主要表現在以下兩點:
1、啟發無處不在。由於課堂中問題設計太多太碎,一個套一個,學生馬不停蹄跟隨;表面看,教師尊重學生,學生圍繞著教師的問題在不停地思考,但這種缺乏系統性和彈性的發問,極易將學生引向單向思維的死胡同,長期以往,學生學會的是迎合教師的意圖,而缺失自我富有個性的解讀。
2、學生不由自主。如今的課堂流行一些這樣的語言:「你喜歡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你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你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由於不得精髓,不分場合機械追「新」,加之引導功力不夠,不和諧的現象接踵而至:不少學生讀最簡單的一段,唱讀、亂讀,胡亂交流……此時,教師要不要收回成命,實施干預?退一步,學生奉命而動,但因能力所困,選擇沒有深度,游離於文本重點之外,又該怎麼辦?課堂上看到的更多的是——真主意,假商量!表面「自主」之後依然是「專制」,是「注入式」!
(三)學生成了上帝而不是主體
教師是「主席」是課堂的一個極端,而「學生是上帝」使得課堂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一堂課,教師按照自己的設計,讓學生做上帝,就若干問題去讀讀念念,說說講講,紛紛攘攘,暢所欲言;而教師則只作為點名者、贊賞者,於是,在「把學生失去的課堂交還給學生」的絕妙好辭中,把課堂於「一言堂」一下子變為「大放羊」。主要表現在:
1、個性至上。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比不上教師廣大,生活體驗比不上教師豐富,人生感悟比不上教師深刻……文本解讀的多元化,對學生來說是「言者無罪」。但不少教師曲解了「個性化」和「獨特感受」,對學生非理性的解讀,不置可否,不及時糾偏,更有甚者視之為創新!對脫離文本主旨,對游離文本語境天馬行空式的「獨特體驗」置之不理。
2、賞識「泛濫」。隨著新課程理念的學習和滲透,為了保護學生自尊心,喚發他們的心理自信,賞識評價在課堂上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認同。然而在「賞識」評價的幌子下,奉命式表揚不絕於耳,絕對化高帽隨便派發,賞識評價一統天下。教師否定了學生間的差異,漠視了學生表現的智慧成分,忽視了學生回答的個性化內涵,不同的答案貼上了相同的評價標簽。教師好像既怕得罪了這個神仙又怕得罪了那個菩薩,本應是引導者、組織者、首席的教師完全成了一位陪客。
(四)合作成了說法而不是做法
部分教師片面把「小組合作學習」視為 「金字招牌」,彷彿課堂上不用「小組合作學習」就不是新課堂了!不管什麼教學內容,不問哪個年級,都要安排小組合作討論。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時機和過程缺乏應有的整體把握。有的學生還沒有進入合作狀態,就被要求交流成果。其結果只能是學習合而不作,各自為戰,用個人意見替代小組觀念。有的沒有明確的分工,各自為政,不知道如何合作,只能隨性亂說一氣。有的小權威一言九鼎,學困生只能依賴盲從。還有的爭執吵鬧不休,溝通合作無從談起……
(五)課件成了主角而不是配角
課件可以生動、形象的描述各種教學問題,增加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但它畢竟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近年來,它卻因為部分教師的不當適用由配角的身份搖身變成了課堂中的主角,主要表現為:信息超量,學生只能在五彩繽紛的信息包圍之中「如痴如醉」;整個課件都是已有的問題和「標准答案」,學生只能在課件的框架內戴著鐐銬跳舞;大量的動畫和音響,學生「樂不思課」,沖淡了對學習重點、難點的關注。
(六)重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的全面發展固然要以知識的掌握為基礎,但知識的掌握並不能代替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關注。一些教師在學生掌握知識方面雖然取得了偶然的成功,而在學生的全面發展上取得的成效是很低的,主要原因是:
現在的課堂教學忽視了語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兩重性,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教學中重工具而輕人文。如:著重講字的筆畫、結構和詞義,段意等,而忽視其運用。考試中出現了字的筆順,而且要學生不能寫錯順序,而且常考的字中有些筆順本身也有爭議。這主要表現在對分數的追求上,只要學生能取得高分,不管這種教法是否符合教學規律,是否符合學生身心發展,都是好教法,都是值得推廣的。比如單調刻板的條文背誦這一方法得到了多少人的推崇,有多少學生正在重點背誦「標准答案」,原因就是考試考條文,學生背是背會了,但卻不能真正掌握它,一考完,就差不多都「還給老師了」。
(七)教學方法落後僵化
一是教案為主宰教學:課堂教學是按計劃進行的,每節課無一例外地必須按照教案完成規定的教學進度(課時任務),本無可厚非,但如果決不能越教案一步,不管學生是否知道了、掌握了、提高了,趕著學生往指定的步驟走,把教案完成了,教學目的也就算達到,那就大錯特錯了。這一點在青年教師中表現得比較突出奇制勝。這實際上是一種封閉性的教學,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缺乏生氣和樂趣。
二是以統一為標準的一致性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習慣於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學生,強調以中間狀態的學生作為授課的標准,這就導致超過一般水平的學生感到太簡單,缺乏挑戰性而出現心理抑制,分散注意力;而發展狀況低於一般水平的學生,因跟不上節奏而十分吃力,產生失敗和無助感。這種狀況的存在,難以實現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的目標。而在現在有不少課堂教學出現這樣的現象:教師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主體作用發揮得好的學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較快,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他們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較新鮮的見解和主張,教師卻誤以為自己引導得法,就跟著這些「主體作用」發揮得好的學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對比較差的學生則喪失了「發揮」的機會。這種現象在公開課中比較常見,違背了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從而限制了大多數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要在課堂教學中做到以下幾點:
(一)讓平等交往成為師生關系的主線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場所,教學任務主要在課堂完成。在這個師生交往的平台上,學生不僅僅需要教師的微笑和賞識,需要教師有的放矢的評價,更需要教師營造一個相對平等的競爭氛圍,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精神層面深層次的平等。要做到這一點,就要處理好以下關系:
1、處理好學生自主與教師主導的關系。我們反對過去教師在教學中帶強迫性地要求學生接受結論的做法,也反對現在過分地突出學生的主體性,而弱化教師主導性的現象。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者和引導者,如果說教師在教學中按照設計的問題和步驟讓學生去完成,是履行了組織者角色的職責的話,那麼,教師在教學中憑借自己深厚的語文素養,對文本的獨特體驗、感悟、把握和可能高於學生的深刻見解而對學生正確導向,開啟思維,適時示範,精要點評,高效對話,就是履行了引導者角色的職責。試想,如果把課堂交給學生,課堂就任由學生決定一切,一盤散沙、放任自流也不用教師組織和引導的話,那還要教師干什麼?學校也許都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2、處理好張揚個性與價值引導的關系。追求「個性化」閱讀,讓學生有「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是對的。問題是語文教師要有靈心慧眼在獨特體驗和價值取向之間找到支點!必須清楚,新課標中要求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是建立在「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的基礎上的。否則,我們的教育將在失重與倒錯中製造隱患。語文教育的根砥就在於提契生命的韻味,陶熔人文情懷,蘊涵精神意韻……文與心一體,書與人俱化。
3、處理好賞識評價與是非分辨的關系。賞識評價的方向是對的,但教育不能沒有批評和懲罰。在課堂中我們要根據思維的層次,分層賞識,同時也要正視問題,藝術地實事求是地指出不足。給學生明確的「是非准則」,讓他們的思維都集中到課堂教學中來。因而,在課堂上科學的做法是,弄清學生的思維軌跡,當學生的觀點正確獨到時,就理直氣壯地給予表揚、肯定,放大「亮點」;當學生的見解不夠完整時,就應該不厭其煩地進行點擊,培植「生成點」;當學生的認識出現偏頗時,就該直言不諱地加以引導,糾正「錯誤點」,從而讓學生在平等課堂上有個性地發展。
(二)讓自主合作成為學習方式的主流
目前我們所遇到的問題並不是教師沒有給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與時間,而是教師在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時缺乏相應的方法指導,使得合作學習流於形式。因此,教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成為當務之急。教師要倡導的是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通過學生互相啟發、共同探究,不僅有所發現、學有所得,而且可以培養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只有在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才能使他們互相取長補短,變得知識更加豐富,能力更加全面。教師要精心組織學習活動。一是要組織好自學,核心是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二是要組織好合作學習,既做到在互動中把學習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強個別輔導;三是要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調控,以全面實現教學目標。總之,教師要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交流,使學生不斷進行自我組織、自我建構,在這種組織、建構中,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讓文本解讀成為語文教學的主題
新課程標准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體驗品味。要做到這些,必須解決好以下問題:
1、解決好人文精神與落實雙基的問題。新課程語文教學注重人文性,但也不能忽視其工具性的一面,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而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教學目的上看,如果一個學生連字音都要讀錯,又經常出現錯別字、病句連篇,那麼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再強,也是難以表達出來的。我們不能以犧牲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為代價,來換取語文課堂的熱熱鬧鬧。要使學生在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形成語文基本能力的過程中,學會學習,並獲得這門學科的正確的價值觀。
2、解決好拓展創新與解讀課文的問題。課程標准要求強化學生閱讀,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如果學生對文本沒有充分研讀,那麼拓展和創新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要倡導學生與文本、學生與教師、學生與不同文化的對話。尤其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要重視朗讀,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品味、揣摩語言,從而有所感悟,這是拓展和創新的基礎。要讓學生在充分研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和積累語言,逐步學會欣賞,防止把理解與欣賞變成支離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學知識傳授,也要防止脫離文本的架空分析與拓展,提倡學生在讀書思考的基礎上,發表獨立見解,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思考,學會讀書。
3、解決好媒體運用與以課為本的問題。課件是課堂「要」件。但這個「要」並不是指的主要、必要,而是重要。我們不能否認課件在課堂的某些環節與知識點上的重要作用,但並不是所有的課堂都需要它,課堂的所有環節都離不開它。我們始終要明白課件是為教學服務的這一點,如果它起不到服務的作用,就是畫蛇添足,就是喧賓奪主,我們的運用就是失敗的。因此,課件製作者製作前要樹立現代化的教育思想,以課為本;製作時,要著眼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超越傳統媒體的局限,變抽象為形象,化繁為簡,更好地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而不是將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圖片、活潑生動的動畫上。這樣製作後才沒有或少有遺憾,課件才能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繁華過盡見真淳。

㈧ 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教育是學生的基礎性學習階段,良好的小學教育能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現階段我國對於小學教育不再僅僅看中對學生應試能力的發展,改革傳統教育理念、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小學教育中的主要課題。語文是我們的母語,由於這門學科知識量大、知識結構復雜的特點,在這門學科的教學中就需要格外注重教學方法。現階段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上存在的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灌輸性的教學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隨著時代的進步,對於小學語文教學的內容較過去也更為豐富起來。面對從小就有的升學壓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註重對課本知識的灌輸性教學,很少講究教學方法。即使實行了較短一段時間的現代化教學方法一旦短期內沒有明顯的效果,就會缺乏堅持下去的信心和動力。但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長期的堅持和不斷地改進,由於是對語文這一需要長久積累知識的學科。教師忽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僅僅是在教學生,而沒有起到培育的效果,這對正在處於學習起步階段的小學生而言無疑扼殺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對於後期語文學科的學習是極為不利的。
(二)缺乏對學生自主思考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現代的小學語文教師很少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作為課堂的主要控制人,沒有將課堂交給學生,給學生自主學習、進步的機會。同時在課堂活動中也很少開展實踐課堂、討論課堂性的課堂活動。小學語文不僅是一門記憶性強度大的學科,也是一門理解分析強度大的學科,這樣的偏差性的教學,致使學生很少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很難促進語文學習水平的提升。
(三)教師備課草率沒能突出教學重點
現階段由於小學語文教學中知識量大、知識結構復雜等特點,很多小學語文教師由於缺乏系統的語文教學方案,致使在備課過程中困難性較大,時常抓不住重點。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學的知識量也決定了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備課,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消化課堂上所教授的知識。一些年輕的小學語文教師由於缺乏教學的實踐經驗,也沒能掌握小學語文的考核重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未能形成一套完備的教學方案,致使在備課中吃力、教學中重點無法突出,使學生無法抓住考點、重點。
二、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對策
為有效解決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實現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出如下解決措施:
(一)增加課堂課外實踐活動課程,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開展語文課堂實踐活動,例如在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時可以通過課堂活動上每個學生對於教師的描述,教師通過對學生對自身描述的語言概述成人物描寫的核心要素教學,讓學生通過實踐實現對寫作技巧的掌握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像力。教師通過這類課堂實踐活動也能夠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更好地掌握,在以後的教學中能夠更容易找到學生寫作學習的症結所在,並提供有效的輔導。學生通過這類的課堂實踐活動或者討論活動也能夠增強對寫作的興趣,有助於後期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此外,對於課堂實踐活動也可以發展為自然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對大自然的接觸去了解和觀察大自然的自然狀態。例如組織學生參與郊外踏青活動,讓學生通過對切身實際的感受去記錄自己一天的生活、難忘的經歷等,讓學生通過自由表達的形式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形象力。這樣學生的思維會變得更加靈活,才能表達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也會更有利於語文的學習。
(二)採用多種類別教學方式,讓教學更有針對性
(1)在閱讀能力提升上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詞彙量的積累。語文教師可以在每一周,或者是一段時間內讓學生自己選擇一篇文章中喜歡的段落或長句子進行背誦。首先,讓學生通讀全篇文章,分析文章的寫作手法,寫作目的,找出文章的優美的句子,劃出一些有文採的詞彙,對自己喜歡的段落反復熟讀,進行分析。這樣做可以讓學生通過學習別人的文章來加強自己的寫作水平,提升他們對語文課文的理解能力。
(2)在寫作能力上注重對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學生自主寫作能力的培養。在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上採用比較新穎的教學方式方法,例如:成語接龍比賽,寫作文比賽,論文徵集大賽。通過這些比賽可以提高學生對寫作的積極性,讓學生們漸漸地熱愛寫作,養成寫作習慣,最終實現逐步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注重教學方式的轉變,改變以往單純的應試性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上應當適當開展一些課堂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發散思維、提升語文水平。

閱讀全文

與語文教學方面問題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