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如何用互聯網學語文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如何用互聯網學語文

發布時間:2023-01-31 12:14:22

① 如何揚長避短,有效利用網路幫助我們學語文

要揚長避短,有效利用網路幫助學習,應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學習目標。

很多人到網上學習,起初是想查某個信息,查找過程中看到一些有趣的新聞或自認為有用的信息,就沿著鏈接一路點下去,忙了半天,瀏覽的結果和初衷早已相去甚遠。這樣的學習根本無法取得效果。聚焦在一個點上,學習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

2、學習中不偏離學習的方向。

對意志力還不夠堅定的人來說,網路學習確實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據調查,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歷:本想查資料學習,卻忍不住聊聊天,玩玩游戲,不知不覺大把的時間就溜走了。結果娛樂成了主題,學習成了點綴,甚至後來還變成了自己心安理得上網的幌子。

3、學習要學會制定合理的計劃。

要想更好地運用網路這個資源進行學習,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計劃。比如說今天要上網,想看的內容是什麼,要解答的問題是什麼如果,能夠事先作一個非常合理的安排,網路資源來講是非常有益的。

網路學習的好處:

網路學習提供了新的人生起點,迎來了新的教育方式,隨時隨地不受地區、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能夠快捷、方便地接受更多的新的知識,尋找到適合的教育教學方法。在網路學習中與同行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在互動中學到了一些粗淺的網路知識。

從不知怎樣建立博客、怎樣進入博客到怎樣發表文章等。老師們的答疑解惑讓在學習上信心百倍,更使學習進步很快,教育教學工作有了動力和努力的方向。是網路學習讓體味到了人生從來未有過的快樂與欣喜。

② 如何培養學生閱讀非連續文本的閱讀能力

1、用好教材中的各種資源 如從課文插圖中發現課文內容的重要信息,並得出自己閱讀插圖的信息或結論,再閱讀課文,從而驗證自己的語言文字信息。從金鑰匙中也可以依據書本文字的描述提取信息。從目錄入手提前了解全冊課文內容嗎,進行分類、復習。從封面、封底等了解出版情況等。 2、關注課外、關注生活中各種資源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是非連續性文本資源。除了各種即時新聞報道,有廣告類的如葯品、產品的說明書、商業圖標,有各種理財類圖表如標注電費、水費、電話費的存摺、表格、單據等,還有各種調查表、各種調查問卷、各種調查報告等等。這些非連續性文本,我們可以常常指導學生關注並搜集,安排課堂時閱讀並討論。 3、整合學校各種資源 首先是加強與其它學科中的合作與滲透,如科學、數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等等,也會遇到圖表等多種材料組合、較為復雜的非連續性文本。語文教學中,可適當選取這些圖表來讓學生閱讀,重點在培養學生從圖表中獲取信息,分析解釋信息,並作出評價,汲取有價值的信息。農村小學中語文老師也常常兼任其他學科教學,多種材料組合、較為復雜的非連續性文本要堅持滲透進行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評價信息的能力,對閱讀過程的掌握、閱讀技能的運用以及在不同情境中靈活運用閱讀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再次是充分利用班級的管理工具。班級的管理工具中有功課表、作息時間表、點名表、值日表、評比欄等許多圖表及多種材料,可以當做非連續性文本進行閱讀教學。 另外,學校作為義務教育達標校,創建過程中留下的很多軟硬體方面材料也可作為非連續性文本加以利用,進行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比如文化走廊、各種宣傳材料、宣傳欄中的圖表等多種材料組合。 總之,作為國家的《語文課程標准》,我們對非連續文本閱讀要高度重視了,深入挖掘,認真教學,切實提高學生應用的能力。

③ 非連續性文本

非連續性文本是相對於連續性文本而言的一種文本樣式。

連續性文本由完整的句子和段落構成,而非連續性文本則由表格、徽標、圖片和文字等組成,具有非線性、關聯性、直觀性、實用性等特點。

閱讀非連續性文本有三種基本方法:

一是發現和理解信息。

二是整合和闡釋信息。

三是運用和評價信息。


為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提出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學段目標和內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年版)》提出,第三學段(5-6年級)能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第四學段(7-9年級)能閱讀由多種材料組合的、較為復雜的非連續性文本,且能領會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義的結論。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2017年版)》在學習任務群中建議,可選擇新聞傳媒類如新聞、通訊、調查、訪談、評述,主持、電視演講與討論,網路新文體等比較復雜的非連續性文本進行專題學習。

目前,非連續性文本也已納入部分省市中、高考的語文試題中,例如,北京自2016年起,非連續性文本被列入中考內容。

④ 用互聯網學語文的方法

在線學習:語文學習新方式
網路世界是一種全新的學習環境。隨著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育一體化的不斷深入,語文課堂和語文教材的無限寬泛,以及計算機作為一種學習工具逐步被學生所掌握,最終必然呼喚並促使語文學習方式的革新,產全球鷹熊貓生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在線學習」(也包括下載後的「離線學習」,它是「在線學習」的延伸)。「在線語文學習」主要、常用的方法有:
1、在線閱讀。現在網上有各種專業學習網站,也有學校、教師建立的,如古詩文網站,作文網,圖書網等,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現成的學習環境。在線瀏覽是互聯網中應用最廣泛的方式,利用這種方式進行學習是最直接最可行的。除了可以閱讀「在線空間」中的各種「超文本信息」以外,教師還可以創建自己的主頁,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學目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教育教學內容,通過有效的信息技術進行網上傳送,讓學生在「在線閱讀」中進行語文學習。
2、在線收集。即按照「上網閱讀→尋找資料(用找標題、中心句、關鍵段等方法)→摘錄」的程序進行快速瀏覽,查閱文獻,選取所需信息,並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學習、運用。
3、在線傳遞。即通過文件伺服器的上傳功能或電子郵件,發送傳遞自己的意見或郵件等,參與討論,完成作業,交流信息,進行網上討論、網上投稿等在線語文學習活動。如開辟出幾個近乎「聊天室」或「論壇全球鷹熊貓」的「在線語文課堂」,在站點上建立相應的主題討論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自由選擇主題區參與討論發言,並針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論或辯論。教師進行必要的監控和導向,保證學生的討論和發言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力求達到教學目標

⑤ 如何有效地運用教育網路資源學習語文

一、深刻認識網路課程資源
新課程標准中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學生對網路世界是極其感興趣的,而網路資源也是極其豐富的,如果將兩者完美地結合起來,能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
網路課程資源會給中學生帶來無窮的益處。普通的中學生學習知識只能夠局限於自己的學校和一些課外書籍,傳授知識的老師始終只有幾個。網路課程資源共享,它就像一個聚寶盆,可以從中最快地查找學習資料,可以學會更多課堂外的知識,並靈活地運用課內知識,促進思維的發展,培養中學生的創造力。網路課程資源還可以超越時空和經濟的制約,在網上接受老師的教育,有什麼問題,也盡可以隨時請求老師的指導。學生在利用網路課程資源進行自學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興趣選擇學習內容,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安排學習的順序和進度。利用網路課程資源,學生就可以在網上進行課前預習,查閱資料,習題指導……這些資源讓學生的學習成績突飛猛進。
二、 正確把握網路課程資源特點
網路課程資源的全面性、多樣性及易操作性使語文教學不再拘泥於課本,拘泥於教參,而是面向社會的「大語文」,由此及彼、以點帶面的擴散性思維是其突出的特點。豐富的信息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閱讀對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重點,有選擇地進行閱讀,有利於學生個性和特長的培養與發揮,可以真正實現學生的自主閱讀,拓寬了「大語文」教育的天地。不難發現,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利用網路課程資源開展語文學習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學習理念,已經為大多數專家、學者、教師和學生認同。
三、合理使用網路課程資源
網路課程資源的使用給我們的學習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延伸空間。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當以課堂教學為主,網路課程資源為輔,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指導的思想指導下,師生共同學習、共同研究,來豐富教育教學活動,使我們的學習更加有效。
1.利用網路課程資源讓語文預習更高效
做好課前預習不僅能提高聽課效果,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預習課文已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的重視。
葉聖陶先生曾對預習做過這樣精闢的論述,他說:「預習的事項無非翻查、分析、綜合、體會,審度之類;應取什麼方法,認定哪一些著眼點,教師自當測知他們所不及,給他們指點,只是實際下手得讓他們自己動天君。因為他們將來讀書必須自己動天君。」由此可見,預習決非一般意義上的通讀和瀏覽,而是一種復雜的智力活動,它需要學生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去感知新的課文,去開展觀察、識記、聯想、想像、辨析、比較、綜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動,去鍛煉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預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在已獲得知識能力的基礎上,在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學習方法指導下,利用各種學習條件和途徑,有目的、有計劃地主動學習新知識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始終要「運用自己的心力,去嘗試了解」新的學習對象。
在學習課文《恐龍無處不在》之前,我在字詞、朗讀等基本預習的基礎上,向學生新增了幾點預習要求:(1)你知道哪些關於恐龍滅絕的說法?收集一下吧;(2)觀看恐龍的圖片;(3)你了解到的恐龍是什麼樣的?這些有吸引力的問題讓學生迫不及待地上網搜索,並將相關的資料進行了整理,上課時,大家都忍不住興奮地與老師同學交流、分享。思維很活躍,發言也很踴躍。恐龍在孩子們眼裡變得不再神秘,恐龍的那些未知的奧秘激起了他們更強烈的探索慾望。就這樣,使得原本一篇枯燥深奧的科普課文變得淺顯易懂,生趣盎然。
利用網路課程資源能讓語文預習更扎實、高效。充分利用網路資源進行預習,可以把學生的學習推到了一個全新的求知領域,學生通過自奮其力,已有所悟、有所知、有所得,上課時學生便會拿自己的理解與教師的「講」相印證,這便會使學生經歷一連串的心理感受,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當他們「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結果正相吻合,便有獨創成功的快感;或者見到自己的理解與討論結果不甚相合,就作比量短長的思索;並且預習的時候決不會沒有困惑,困惑而沒法解決,到討論的時候就集中了追求解決的注意力。這種快感、思索和注意力,足以鼓動閱讀的興趣,增進閱讀的效果」。
在引導學生預習中,我充分利用網路資源中的課件,觀看課文動畫,聆聽課文朗讀。精美的動畫,感情的范讀,立馬便將學生學習的興趣提起來了,對學生的自學無疑是一個極大的促進。 同時,在「資料庫」中還有許許多多色彩紛呈的圖片、淺顯易懂的文字以及充滿動感的動畫以及相關網站。學生可根據內容確定瀏覽主題。如《月亮上的足跡》一課,網路資源里有大量介紹月亮的資料,還有許多月球的圖片,學生一點擊進去,就看見了各種美麗的月球圖片,心情激動,興高采烈。網路資源向學生呈現了豐富多採的教學信息,營造了一種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能縮短學生的認識和客觀事物間的距離,在學生心中喚起強烈的真實感,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凡富有成效的學習,學生必須對要學習的材料具有濃厚的興趣。」可見,利用網路資源,有效地啟動了學生進一步求知的內因,從而使學生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學得更積極、更主動、更有效,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2.利用網路課程資源,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語文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搜集處理資料的能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圖書、雜志、電視等媒介雖含有豐富的信息資料,但都不及網路的容量,也比不上其更新速度,利用網路資源搜集處理信息,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既學會搜集處理信息的方法,又培養搜集資料的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我教會學生去搜集、整理和使用資料。課外知識的拓展延伸,讓學生查閱網路課程資源,課堂上交流,實現資源的共享。語文的學習本身就是閱讀、積累、交流、表達的過程,誰能佔有豐富的資源,誰就能獲取語文學習的優勢,久而久之,嘗到了資源的甜頭,自然就會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從而將一本不厚的教材讀厚、讀深。
如:在教《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和《神奇的克隆》這兩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認識花、克隆技術等,課前我讓學生從網上搜索資料,認識有關花的顏色與克隆技術的神奇之處。學生們都很感興趣也很好奇,所以都積極參與。課堂上讓搜索到資料的學生介紹有關這方面的知識給同學聽。通過學生討論交流,學生在無形之中就學會了課文。通過搜索資料認識陌生的東西,學生學起來容易老師也教得輕松,這就是利用網路資源的好處。
3.利用網路課程資源,擴大課文信息量
根據《語文課程標准》教材編寫建議,選入教材的課文應「具有典範性,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古今中外,許多優秀作品能夠跨越時空,具有永久的魅力。可是,因為這些優秀作品內容有的距離學生太遠,不能讓學生們很容易地領悟,而豐富的網路資源,可以重現悠久的歷史,可以凝聚燦爛的文化。利用計算機網路這個時代的平台,在閱讀「時差」較大的優秀作品之前可以獲取盡可能多的有用的信息。
如《雲南的歌會》這篇抒情散文描寫了我國雲南一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每逢集會或節日,人們聚集在一起,即興歌唱,互相問答,游戲傳情的生活情景,蘊含著濃郁的民間文化氣息。對於學生來說,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和民族風情與他們相距甚遠,僅僅依靠課本插圖和課文內容,是無法讓讓他們了解和體會少數民族的風俗和特點的。所以,上《雲南的歌會》這一課之前,我先布置孩子們預習,利用網路資源,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我國共有多少個少數民族,他們各自的服飾穿戴、民俗風情、音樂舞蹈、民族語言等有什麼特點。孩子們通過查閱之後,獲取了大量相關信息,有的甚至還饒有興趣地做成了一張民族風情展的小報。這樣學生的學習內容不再局限於課本上的那一點點東西,而是獲取了更廣闊的知識空間。
可見,多媒體網路便捷的搜索方法和豐富的信息,擴大了課文內容上的信息量,不但使學生學得趣味盎然,而且拓展了他們的知識面。

⑥ 非連續性閱讀文本技巧

非連續性文本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注重從學生的思維特點、思維習慣、思維能力、思維過程來展示歷史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非連續性閱讀文本技巧,歡迎閱讀與收藏。

非連續性閱讀文本技巧 篇1

(一)提取信息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基本要求是要從所提供的材料中尋找有用的信息,包括字面信息以及隱藏的信息等。比如,公交車牌這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要讓學生從中尋找出出發地——目的地之間的路線、班次等。這種指向閱讀,是一種基本信息獲取的方法。

(二)整合信息

獲取信息僅僅是基礎,作為教師,還需要積極引導學生對信息進行整理,尋找出隱藏的信息,這才是關鍵。這需要學生在全面閱讀非連續性文本的基礎上,著重對文本資料進行邏輯推理。比如,閱讀課外閱讀調查表:

讓學生從表中找出不同年級的學生分別看了那些書,比例分別是多少,進而在數據變化中得出自己的結論。這就需要學生不僅學會獲取信息,還需要學會在數據變化中,准確尋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以及變化。這是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更高要求。

(三)判斷推理

學生在學會獲取信息、整合信息之後,作為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以及自己的.想法,綜合判斷,進行簡單的推理,並提出自己的觀點。比如,給學生提供的一組非連續性文本——《飼養蚯蚓》,包括實驗材料、實驗現象、實驗結論以及蚯蚓生活環境資料等。要求學生作出判斷:在什麼地方容易找到蚯蚓以及如何飼養蚯蚓等。這就需要教師首先指導學生快速閱讀材料,了解文本大意;接著,尋找關鍵內容,即蚯蚓的生存環境,引導學生進行簡單推理,然後作出判斷。

(四)積極應用

關注非連續性文本閱讀,除了練習,更重要的是教師在課堂里積極地加以應用。在課堂上最能體現非連續性文本應用的,莫過於板書。這種由詞語或者表格形式構成的板書,往往隱含著整節課的內容。比如,在《泉城》這一課,就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泉水的名字、方位以及特徵等進行表格歸納。這種非連續性文本的創建與運用,可以培養學生的總結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對文本的拆分、整合能力。

(五)評價檢測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重點是處理信息的能力,其關鍵詞是「說明」「解釋」「討論」。而近幾年來,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往往糅合在綜合性實踐內容里。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鼓勵他們參與社會實踐。當然這種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評價重在「閱讀」,是以考查學生閱讀能力為最終目的。而新課標中提到的「形成性評價,注意收集、積累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與發展的資料」,還有平時的「行為觀察與記錄,問卷調查,面談討論等各種方法」等,對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評價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非連續性閱讀文本技巧 篇2

一、了解文章類型

「非連續性文本」,是相對於由句子和段落組成的「連續性文本」而言的閱讀材料,多以統計圖表、圖畫等形式呈現。它的特點是直觀、簡明、概括性強,易於比較。

二、抓住閱讀關鍵

第一,抓取關鍵,獲取信息。

「非連續性文本」蘊含著豐富的信息,在獲取信息的時候,我們首先要看標題。標題往往會最精準地概括文本內容,先看圖標題,有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文本內容。此外,「非連續性文本」有不少是圖的形式呈現的,如數據表格、圖表和曲線圖、圖解文字、地圖等。所以我們要鍛煉從圖上抓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學會提取圖中有價值的重要信息,如事物的變化趨勢,數據的增減等。當然,除了標題和圖,我們也要留意其他文字信息。

第二,整理信息,合理推斷。

從材料中提取關鍵信息後,我們就要將這些信息進行簡單的整合,並結合題目進行合理的推斷。這樣做能讓我們對材料有更精準的了解,對於我們後續的答題有一定幫助。

三、把握常考重點

第一,常考題型之整合信息。

說說你從文本中獲得的哪些信息?

解決技巧:

此類題型考查的是我們對文本的概括能力,我們需要從標題、文本中抓取關鍵信息,並歸納整合。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使用勾畫的方法,標注重點,方便後續整理。

第二,常考題型之具體分析。

請針對文本中給出的信息或反映的現象,合理安排模糊項活動或者提出合理的建議。

解決技巧:

回答此類提前,我們需要先弄清文本的主題。假如要安排某項活動,我們就要根據文本給出的限制,做出合理安排;假如要提出建議,我們就要結合生活實際,提出可行的建議。

非連續性閱讀文本技巧 篇3

非連續性文本包括摘要、講話、使用說明書、地圖、時刻表、目錄、數據表格或者片段材料等。這些文本貼近我們的生活,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學會從非連續性文本中獲取我們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義的結論,是一名中學生應具備的基本閱讀能力。

閱讀非連續性文本,我們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抓題目或出處。

題目是文本內容最精要的概括,是反映文本「心靈的窗戶」,對題目的正確把握,有益於對文本主要內容的理解。

出處往往隱含著文章的性質、背景、方向等。

2.畫重點。

有些非連續性文本是以圖表的形式呈現的,內容具有多、雜、亂的特點,展開閱讀時,可以用勾畫的方法找出和問題相關的或自己感興趣的關鍵信息,比如,各材料的中心句,主要觀點,關鍵數據等。

3.理信息。

對於已經得到的信息,我們要進行簡單的整理,以便自己使用或解答問題。

4.仔細審題,仔細比對。

做 「非連續性文本」的題目時要認真審題,找出題目對應的文本,仔細比對對應信息。

⑦ # 第一課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首先,雲帆學院祝賀大家摸爬滾打升入初二,哈哈。

其次,初二的語文學習會更加註重廣度,我們會接觸到除了記敘文以外的各類文本,希望大家喜歡。

請各位繼續努力~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語文學習越來越重視實用性,所以近幾年來,有一種新型的閱讀文類出現——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非連續性文本是相對於連續性文本而言的,連續性文本是指由句、段構成的文本,句子是文本的最小單位。

非連續性文本不是以句子為最小單位,而是由表、單、文字構成的文本,表、單具體包括清單、表格、圖表、圖示、廣告、時間表、目錄、索引等。

非連續性文本通常圍繞一個事物或主題,提供閱讀的材料是多維度,是相互獨立的,文本材料大多是由文字、圖標、漫畫、數據、統計圖表等多種材料組合而成的閱讀材料,這些材料從不同的角度呈現事物或者主題,單獨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能夠綜合地表達意義,它們之間的順序並不固定,因此稱之為非連續性文本。

簡而言之:內容的實用性、知識的綜合性、形式的直觀性、信息的關聯性。

材料一:

2011年1月1日8點整,中央電視台記錄頻道正式開播,信號覆蓋全球。作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級的專業紀錄片頻道,也是第一個從開播之始就面向全球採用雙語播出的頻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擁有人文精神的中國影像。央視紀錄頻道在內容編排上進行了詳細的規劃,主要呈現四大主體內容,六大主題時段的播出特點,以期達到規模化的播出效應。央視紀錄頻道同時採用國際紀錄片頻道的進行方式,淡化欄目概念,強化大時段編排,以主題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摘編自楊玉潔等《真實聚焦:2010~2011中國紀錄片頻道運營與紀錄片產業發展記錄》)

材料二:

註:群眾構成反映的是收拾人群的構成,回答了「誰在看頻道」的問題,集中度是目標群眾收視率與總體群眾收視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標群眾相對於總體群眾的收拾集中程度,能夠回答「誰更喜歡收看這個頻道」的問題:集中度的比值大於100%,表示該類目標群眾的收拾傾向高於平均水平。

材料三:

在制播運營模式方面,央視紀錄頻道實行的是頻道化運營模式。央視是紀錄片的主要製作基地,製作出的精品節目數量眾多。當然,頻道化運營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勢,劣勢在於頻道可以調動的資源非常有限,其融資渠道、產品設計、人財物資源調度都會受到種種限制。央視紀錄頻道目前正積極推進制播分離模式,節目製作以社會招標、聯合製作、購買作為主要方式,並輔以自製精品,為建立較為健全的製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備。 (摘編自張同道等《2011年中國紀錄片頻道發展報告(下)》)

材料四:

總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家地理頻道是一個全球性的付費有線電視網,目前,國家地理頻道已經以34種語言轉播至全球166個國家和地區逾2億9千萬用戶,作為一個純紀錄片頻道能夠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質量,高觀賞性的節目內容之外,與其頻道自身的制播運營模式是分不開的,其制播運營模式如下:有線電視系統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線電視系統運營商投資建立的,有線電視系統直接面向訂戶收取費用,有線電視系統運營商是指擁有並運營有線電視系統的企業實體,有線電視節目提供商為有線電視系統運營商提供節目,具體到國家地理頻道而言,美國國家地理電視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擔提供片源的任務,國家地理頻道承擔的是節目製作等任務,即讓來自國家地理電視公司等渠道的單個的片源變成有機結合的整體,適於在電視上播放;康卡斯特電信公司作為有線電視系統運營商,則承擔把電視信號傳送到千家萬戶的電視機上的技術性播出任務。 (摘編自楚慧萍《多元延伸,有機互動——美國國家地理頻道運營模式初探》)

閱讀題:

一、思維導圖題

上面的第一個選擇題類似於思維導圖的梳理,我們可以這樣分析:

【材料一 】2011年1月1日8點整, 中央電視台記錄頻道 正式開播,信號覆蓋全球,作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級的專業紀錄片頻道,也是第一個從開播之始就面向全球採用雙語播出的頻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擁有人文精神的中國形象。央視紀錄頻道在內容編排上進行了詳細的規劃,主要呈現四大主體內容,六大主題時段的播出特點,以期達到規模化的播出效應。央視紀錄頻道同時採用國際紀錄片頻道的進行方式,淡化欄目概念,強化大時段編排,以主題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材料三:在制播運營模式方面,央視紀錄頻道實行的是頻道化運營模式。央視是紀錄片的主要製作基地。製作出的精品節目數量眾多。當然,頻道化運營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勢。劣勢在於頻道可以調動的資源非常有限,其融資渠道、產品設計、人財物資源調度都會受到種種限制。央視紀錄頻道目前正積極推進制播分離模式,節目製作以社會招標、聯合製作、購買作為主要方式,並輔以自製精品,為建立較為健全的製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備 。

材料四:……其制播運營模式如下:有線電視系統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線電視系統運營商投資建立的,有線電視系統直接面向訂戶收取費用,有線電視系統運營商是指擁有並運營有線電視系統的企業實體,有線電視節目提供商為有線電視系統運營商提供節目,具體到國家地理頻道而言,美國國家地理電視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擔提供片源的任務,國家地理頻道承擔的是節目製作等任務,即讓來自國家地理電視公司等渠道的單個的片磁變成有機結合的整體,適於在電視上播放;康卡斯特電信公司作為有線電視系統運營商,則承擔把電視信號傳送到千家萬戶的電視機上的技術性播出任務。

材料四:……具體到國家地理頻道而言,美國國家地理電視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擔提供片源的任務,國家地理頻道承擔的是節目製作等任務,即讓來自國家地理電視公司等渠道的單個的片磁變成有機結合的整體,適於在電視上播放;康卡斯特電信公司作為有線電視系統運營商,則承擔把電視信號傳送到千家萬戶的電視機上的技術性播出任務。

你找到選項與文章對應的部分了嗎?

二、圖表分析題

一幅圖表我們應該注意的元素有:

①標題信息:時間、對象、調查范圍、調查內容
②內容:觀眾構成調查、集中度調查
③線條、數字:觀眾構成比例柱狀圖、集中度調查為數值變化曲線
④文字說明:解釋什麼是「收視人群構成」和「集中度」兩個概念

思維過程:

①由圖到文的轉換,一般來說需經過以下流程:源信息(圖表)→觀察認讀→分析理解→歸納概括→文字表達。因此針對選項中的文字內容,要能迅速在圖表中找到對應信息,再通過讀圖來判斷信息正誤。

②讀圖(表)要注意標題、內容、線條、數字及文字說明。圖形類的重點閱讀標題和簡要的文字提示;表格類的通常要關注表頭中的重點欄目和數據變化等。

解析:

A和E對應的是材料一和四,請自行分析。下面僅分析材料二對應的三個選項:

B.根據材料二中性別、年齡、學歷這三項,我們能夠了解到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的觀眾構成和集中度的基本情況。

C.2011年,在71個大中城市的觀眾調查中中央電視電台紀錄頻道觀眾構成最高的三類人群分別是:男性、45~54歲以及高中學歷。

D.根據材料二可知,隨著目標觀眾年齡的增加以及學歷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斷地攀升。

材料一
近日下發的《教育部關於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指出,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要求中小學校通過有關課程和活動開展書法教育。

書法在中國人的文化生活乃至世俗生活中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電腦、手機的普及,人們的交流方式以及學習方式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中小學生的漢字書寫能力有所削弱,書法教育的狀況堪憂。首先,中小學學生書寫不規范、不工整、不美觀,字跡潦草;其次,「雙姿」不規范的比例很大,坐姿和握筆姿勢不正確;再次,學生普遍缺乏寫好字的心態和習慣,多數不在意字寫得不好;最後,「提筆忘字」現象日益嚴重。

全國中小學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郭振有提出,1988年成立的中國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在過去的20多年裡,積累了豐富的書法教育的經驗,各地應借著「書法進課堂」的東風,擴大書法特色教育實驗區和實驗校。
(《中國教育報》2011年10月25日12版,有刪改)

材料二

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明確提出加強書法教師隊伍建設。要逐步形成以語文教師為主體、專兼職相結合的書法教師隊伍。」目前,廣東省中小學書法教師隊伍的基本情況如何呢?現有的教師是否能夠勝任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需要?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組織了一次面向廣東省中小學語文教師和美術教師的問卷調查。

接受問卷調查教師所在的學校中,配備有專職書法教師的佔18.77%,由語文老師兼任書法教師的佔27.18%,由美術老師兼任書法教師的佔25.6%,沒有配備書法教師的佔28.45%。缺乏能勝任書法課教學的教師這一現實也在另一項統計結果中反映出來,高達48.35%的教師認為目前學校開展書法教育的最大問題是「缺乏可勝任的書法教師」。

要解決書法教育師資隊伍不足的問題,建議加強現有教師隊伍的培訓,還要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鼓勵學校聘請有書法專長的校外人員(尤其是當地少年宮和文化站的書法教師),經過適當的教學培訓後擔任學校書法教師。
(馮善亮,周鳳甫《廣東省中小學書法教育狀況調查報告(節選)》,2015年1月)

材料三

當前教育部穩步推進書法教育進課堂工作成績顯著。近日,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對「識文斷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總體目標是打造全社會語言文字規范化建設的示範標桿,培養學生的「一種能力、兩種意識」。

但在繼續推進中小學書法教育工作的落實中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著一些問題。據江西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對全省35所中小學抽樣調查顯示,86%的學校因沒有書法師資、教材等問題,開設的書法課走過場,形同虛設。

如何把書法教育真正落到實處?日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協理事盧中南接受了我們的專訪。他建議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應對開設書法課的情況全面調查,建立相應的督導機制,提高書法的地位,將書法作為推進中小學美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建立書法評價機制,並明確列入教育督導和評價中;重視並定期檢查書法教學實施情況。成立專業的書法教育監管小組,每學期、學年到校巡管,檢查開課的真實情況,重在監督落實。對書法獲得成果的獎勵制度要等同於其他考試科目。要設立書法教師資格證,有明確的書法專職教師的「入職名額編制」,使書法教師專職化。除提高書法教師地位、保證書法教師專職教書法外,必須對全體教師進行漢字書寫培訓,尤其是語文教師。盡快制訂師范生的書寫技能訓練目標,尤其是師范院校文科學生必須有相對嚴格的書法課程。

盧中南說,從教育主管部門到學校再到家庭,合力形成嚴密的書法教育管理機制,才能把書法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中國藝術報》2017年03月06日7版,有刪改)

材料一:

【本報訊(記者韓曉東) 】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實施的第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日前在京發布結果,調查顯示,2013年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7.8%,較2012年上升了2.9個百分點,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76.7%,較2012年上升了0.4個百分點,其中,報紙和期刊的閱讀率分別較2012年下降超過5個百分點,而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則上升了近10個百分點。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介紹,我國國民的圖書閱讀率從2007年至今已經連續七年穩步回升。

從國民對各類出版物閱讀量的考察看,2013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的閱讀量為4.77本,比2012年增加了0.38本。人均閱讀報紙和期刊分別為70.85期(份)和5.51期(份),與2012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13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閱讀電子書2.48本,比2012年增加了0.13本。與2012年相比,傳統紙質媒介中,2013年我國成年國民對圖書、報紙和期刊的接觸時長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新興媒介中,上網時長和手機閱讀的接觸時長呈增長趨勢,其中,通過手機上網的比例增幅明顯,與2012年的29.2%相比,增長了13.5個百分點。

對我國國民傾向的閱讀形式的研究發現,66.0%的成年國民更傾向於「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有15.6%的國民傾向於「手機閱讀」,超過更傾向於「網路在線閱讀」的國民比例(15.0%)。

從閱讀者的年齡分布看,0—17周歲未成年人是紙質圖書閱讀的絕對主力,這一群體的圖書閱讀率為76.1%,人均圖書閱讀量為6.97本,較2012年提高了1.48本,其中,14—17周歲未成年人課外圖書的閱讀量最大,為8.97本。另外,通過對親子早期閱讀行為的分析發現,2013年我國0—8周歲有閱讀行為的兒童家庭中,平時有陪孩子讀書習慣的家庭佔到86.5%,在這些家庭中,家長平均每天花費23.87分鍾陪孩子讀書。

另據悉,為了更好地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滿足國民多元化閱讀需求,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等機構共同發起的第二屆「文明中國」全民閱讀活動將於近期全面啟動,屆時將開展包括全民閱讀送紙書、送數字閱讀客戶端、開展閱讀創作徵文活動在內的多種全民閱讀活動。

(《中華讀書報》 2014年4月23日01版)

附圖:

材料二:

今天是第19個「世界讀書日」,也是偉大文豪莎士比亞誕辰450周年。每逢這個日子,有識之士便是一次集體焦慮,然後便痛心疾首,感嘆中國人讀書太少,並不乏數據證明,比如人均讀書才四五本,遠低於韓國的11本,法國的8.4本,日本的8.5本,美國的7本……更有論者恨鐵不成鋼,千萬別成為屏奴,要多讀紙質圖書。
(摘自2014年4月23日《北京青年報》)

材料三:

天津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張寶義認為,人們不是不閱讀,而是閱讀的方式在變。手機、互聯網等新媒體的興起,對傳統閱讀方式造成巨大沖擊,習慣了網路淺閱讀的民眾,難有耐心閱讀「大部頭」,從閱讀紙質書變成閱讀電子書、微博、微信。但帶來的問題是,只能獲取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要領略經典著作深刻的美,需要時間和耐心。
(摘自央視網《中國人正面臨「閱讀危機」?》)

(1)下列針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最為准確的一項是
A.三者關注的都是當下中國的「閱讀危機」問題,而且都認為是新媒體的興起帶來了閱讀形式的改變,造成了危機。
B.材料一表明中國人主要傾向於閱讀紙質書,因此材料二和材料三涉及的「屏奴」和網路淺閱讀現象,並不是很嚴重。
C.材料一對閱讀現象的考察較為詳盡,具有較高的新聞價值,而材料二和材料三更像新聞評論,其新聞價值有限。
D.三者都試圖積極引導讀者思考當下中國面臨的閱讀問題,並且暗示讀者,中國人的閱讀情況有可能變得越來越好。

(2)下列針對上述材料的分析,較為合理的二項是
A.三段材料來源不一,有專業報紙,有門戶網站,但都選擇在「世界圖書日」發布相關新聞,說明三者都有應景的嫌疑。
B.相對而言,《中華讀書報》的專業性最強,《北京青年報》和央視網雖然有宏觀視野和專家言論,還是顯得不夠專業。
C.對於同一閱讀現象,「手機閱讀」「網路在線閱讀」「屏奴」「網路淺閱讀」等用詞的區別,表徵了媒體的利益傾向。
D.三家媒體發布關於閱讀現狀的新聞的背後,是國家對於「文明中國」的訴求。這說明三者都是國家的喉舌,服務全民。
E.三家媒體的讀者群體不一樣,為了適應讀者,在用詞和修飾風格上有各自的考慮,因而文字上的閱讀感覺大不相同。

材料一:

字母詞指漢語中單獨由字母構成,或者由字母、數字、符號、漢字混合構成的詞。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字母詞在漢語中得到廣泛使用,已成為漢語詞彙系統產生新詞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過對1990-2014年《人民日報》語料庫中字母詞使用情況的調查發現,《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所收錄的字母詞總數(244個)約佔25年裡《人民日報》使用的字母詞總數(約8000個)的3%,使用總詞次(110748次)約占所有字母詞使用總詞次(近200000詞次)的50%。

詞典收錄的244個字母詞中,高頻使用的字母詞(66個)約佔27%。其中字母詞GDP的使用頻次最高並一直呈上升趨勢,與此同時,GDP的漢譯詞「國內生產總值」的使用頻次呈下降趨勢。這一變化趨勢體現出國家對經濟發展的重視,也體現出在詞彙系統接納這一經濟領域術語的博弈時,字母詞形式所表現出的表達優勢。類似的字母詞還有A股、CPI、IPO等。還有一類高頻字母詞的使用頻率與當時的社會熱點有關,波動較大。如WTO一詞在2001和2002年使用頻次特別高,與2001年底中國正式加入WTO這一事件息息相關。而字母詞APEC、PM2.5的使用頻次,與2001年APEC會議在上海召開、近年來懸浮於空氣中的細顆粒物的社會熱點話題密不可分。還有些高頻詞如卡拉OK、VCD、IP 電話等,雖然25年總使用頻次很高,但是正處於年度使用頻次變化的下降期,進而可能進入低頻期。

25年裡總使用頻次小於50的字母詞被劃入「低頻字母詞」,占收錄字母詞總詞條的40%。從語言學視角分析,導致低頻的原因有:第一,接受度不如其漢譯詞,如AI(人工智慧)、DC(數碼相機)等;第二,只在口語交際中使用占優勢,如K歌等;第三,只在非大眾傳播媒介,如專業領域交際中使用占優勢,如SSD(固態硬碟)、HDMI(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等。

綜上所述,在漢語系統中,真正高頻穩定使用的字母詞總數並不多,使用總詞次卻很多,並通過反復使用而漸漸為人們所熟知。

(摘編自王秋萍關於「字母詞使用情況」的調查報告)

材料二:

近來百名學者投訴《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正式收錄外來字母詞涉嫌違法,引起了較大爭議。

這些學者認為《現代漢語詞典》違法,是因為語言文字法規定:「漢語言出版物應當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和標准。」但這一規定當時主要針對的是漢語方言和不規范漢字(包括繁體字和異體字)。字母詞是漢語發展中出現的新現象——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字母詞才大量進入漢語。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是2000年公布的,對字母詞的使用並未作出規定。「法無禁止即可為」,因此,不存在《現代漢語詞典》因收錄字母詞而違法的問題。

當然,由於漢語發展了,漢語言文字使用中出現了新情況,相關法律應該對此作出規定。筆者認為,語言文字法應該盡快修改,對字母詞的使用等相關問題作出規定。

(摘編自鄒玉華《字母詞入詞典,既不違法又不違理》)

材料三:
《現代漢語詞典》收錄的字母詞從最初的39條增至244條,表明字母詞在實際生活中使用范圍擴展得相當快。我們也幾乎處處都會碰到字母詞。像X光、B超、QQ這些詞,都已深入人們的生活。但也確有一些字母詞,存在生造冷僻、使用不當等現象。近日見報上一則標題:「教師節幼兒園老師不收紅包,只收小朋友DIY賀卡。」幹嘛一定要用「DIY」替代「自做」?直講「智商」挺好懂,又何必定要玄乎成「IQ」呢?有些生造的字母詞,更是一種人為的時髦。如分明是中國自己的籃球聯賽,卻要用英文稱作「CBA」,豈不見「中超」、「乒超」這種實在的稱呼也挺好嘛。此外,還有許多隻在特定場合使用、專業人士才能懂的字母詞,像股票市場中的行話、葯品說明書上用詞、通訊傳播術語等等,現在常廣泛使用在媒體上。這樣濫用的結果,不僅很多人看不懂,而且易招人反感。可見字母詞一濫,就難免走向反面。

(摘編自李景瑞《必須高度重視凈化語言生態》)

1.下列針對上述材料的理解,最為准確的一項是( )
A.三則材料都結合字母詞在漢語中得到廣泛使用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而且對詞典收錄字母詞一事都明確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B.三則材料分別側重於字母詞使用情況、合法性、負面影響這三個角度,但都圍繞著「如何對待字母詞」這一話題展開分析。
C.材料一對字母詞使用情況的調查較為詳盡,力求准確嚴謹;而另兩則材料側重於對新聞熱點的評論,力求迅速及時地反映生活。
D.對詞典收錄字母詞一事,材料二持肯定的態度,認為其合法、合理;材料三則持完全否定的態度,並反對在生活中濫用字母詞。

2.下列針對上述材料的分析,不夠合理的一項是( )
A.材料一選取《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和《人民日報》作為調查的對象,看重樣本的權威性、典型性;材料三使用的論據較有生活氣息。
B.材料一通過周密的調查分析得出明確的結論,盡量避免引起爭議;而另兩則材料的觀點則更加個性化,允許不同觀點、不同意見的爭鳴。
C.材料一依照調查內容的性質進行分類、歸納,體現調查的科學性;另兩則材料則依照先述後評的思路來寫作,體現評論的寫作特點。
D.材料一語言准確,邏輯嚴密;另兩則材料的語言都比較通俗易懂。材料三比材料二在表達上更加口語化,因而比材料二具有更強的說服力。

3.字母詞的廣泛使用,對漢語發展有哪些利與弊?請結合上述材料簡要分析。

⑧ 你是如何藉助於網路學習語文的

關於這個問題,回答如下:

人類社會進入網路時代,網路教學(E-learning)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方式,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嶄新的、廣闊的學習世界,並為任何願意獲取知識的人提供了學習的機會。這種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正在改變人們傳統的教育模式,也改變著人們的學習和思維方式,它既給語文教育的發展帶來了生機與動力,也給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課題——網路時代的課堂教學如何改革,網路時代的語文學習如何進行。

一、網路時代的語文教學

網路教學不僅從手段和形式上改變了傳統教學,更從觀念、過程、方法以及師生角色諸多深層面賦予了教學以新的含義,使語文教學具有鮮明的特性。
1.教師勞動的創造性

網路教學藉助於網路信息技術,老師的備課實質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創作過程。這一過程能使教師獲得創造的自由,更能體驗到創造的樂趣,更有利於教師的成長與進步,使教師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職責,增強從業的效能感和價值感。

2.教學內容的整合性

通過提供對現有多種資源進行再次利用的技術方式方法,實現對知識信息不斷進行新的加工、組合和整理,教師可以成為真正用心於教學的專家。

3.教學模式的多樣性

學生通過網路可以了解、學習語文教學領域的最新知識,並能得到專家提供的「個性化」的教學指導;語文教學的內容、教材、教學手段及考試等,都可以因人因需而異,充分實現語文的個性化學習。

網路教學下的語文學習方式

隨著語文網路教育的發展,語文學習方式注重於學生自主探究、實踐體驗、觀察積累、合作交互的多元、多維學習方式並舉。

1.綜合性學習

2.選擇性學習

3.探究性學習

還是要好了學習,天天向上

⑨ 如何利用網路學好語文

網路世界是一種全新的學習環境。利用網路學習語文的常用的方法有:

1、在線閱讀。現在網上有各種專業學習網站,也有學校、教師建立的,如古詩文網站,作文網,圖書網等,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現成的學習環境。在線瀏覽是互聯網中應用最廣泛的方式之一;

2、在線收集。即通過資料網站或搜索引擎快速瀏覽,查閱文獻,選取所需信息,並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學習、運用;

3、在線傳遞。即通過文件伺服器的上傳功能或電子郵件,發送傳遞自己的意見或郵件等,參與討論,完成作業,交流信息,進行網上討論、網上投稿等在線語文學習活動;

4、在線交流。通過網路聊天室等途徑,進行學術研究和交流,來吸收他人的觀點,學習知識。

閱讀全文

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如何用互聯網學語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