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課程資源如何開發利用

語文課程資源如何開發利用

發布時間:2023-01-31 14:59:05

『壹』 小學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策略有哪些

小學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策略如下

1、合理處理教材和練習冊

語文教師要鑽研教材。既要了解教材的結構,又要理解教材的內容。課文比較抽象難懂,學生讀過課文後一時無法抓住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和情感,這就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做好充分的准備,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和策略,幫助學生達到課程目標的要求。

5、創造良好的環境資源,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

教室蘊含的環境資源會對學生的態度和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影響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教室的設施環境是條件性課程資源的范疇,主要包括課桌椅、教學器材、衛生用具、多媒體設備等。

『貳』 如何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

《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廣義的課程資源是指有利於實現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並強調「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對教師在注重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呢?對此,我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談幾點看法:
一、教材資源的挖掘與利用
教材作為重要的課程資源,其豐富的內容為教學的有序開展和成功實施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平台。其中,教科書依然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面對這一最要緊的課程資源,我們應該與時俱進,立足學生特點,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以求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例如,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從四年級開始設置了「詞語盤點」,其目的是讓學生及時復習本組課文學過的新詞,積累詞語,落實《語文新課程標准》關於「豐富語言積累」的要求。但是,很多教師只是讓學生多讀、多抄、聽寫,如此機械的操作枯燥乏味,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導致教學效果較差,「詞語盤點」應有的作用沒有得到發揮。我認為,可以採用編故事、小組賽等有趣的方式讓學生樂於記詞、善於記詞,以此有效地利用「詞語盤點」這一教材資源,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二、多媒體資源的引入與利用
在語文教學中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技術,能優化教學資源,豐富學習內容,拓寬學生視野,從而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因而,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合理開發與利用多媒體資源。
如在教學《女媧補天》災難降臨這一片段時,出於對學生的生活一直都是一帆風順,沒有經歷過什麼災難,與文本的對話存在障礙這一方面考慮,我改變以往口頭表述的方法,藉助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播放天塌地裂、水深火熱的災難視頻,通過創設課文情境,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災難的可怕,懷著震驚、恐懼的心情自然而然地讀課文。學生藉此真正地走入文本,朗讀得抑揚頓挫,極富感染力。
三、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自然資源是語文課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在我們的周圍有花草、樹木、江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觀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這樣,不僅深化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也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有效開發與利用自然資源,對語文教學有很大益處。
如在教學完《爬山虎的腳》一文後,我馬上布置學生回家後用一周左右的時間留心觀察一種植物,並適當提醒觀察時的要點,囑咐學生做好觀察記錄;然後,在全班交流,並展示一些寫植物的文章,供學生學習借鑒;最後布置學生選取印象最深的內容寫下來。結果,多數學生寫出的觀察作文都真實生動。
語文學習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總之,只要我們站在課程改革的前沿,懷著滿腔的熱情,高度重視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相信我們的語文教學將永葆生機與活力!

『叄』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課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標,使過去過於強調書本知識傳授的傾向變為課程內容與生活和社會密切聯系與整合,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體驗學習,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綜合實踐能力培養。它對學生的語文能力、人文素養和學生可持續性發展的綜合素質起著課本起不到的重要作用。作為語文教學資源開發和利用重要力量的語文教師,怎樣才能做好這一工作呢?
一、開展讀好書活動。
1、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營造閱讀氛圍。每個星期都有三節課是學生借書自己閱讀的時間。雙休日,我會布置學生閱讀新課標中要求學生讀的書。在閱讀過程中,我給予班上學生展示閱讀成果的機會,小學生課外閱讀,期望所得收獲外顯,得到老師的贊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
2、指導課外閱讀的方法。課標推薦的書大多是人類文化的精品。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指導學生選擇讀物。首先,告訴學生閱讀方法一般包括精讀、略讀。課外閱讀學生常用的是略讀。培養學生閱讀方法,要遵循課內帶課外、扶放相結合的原則,要讓學生掌握一般的閱讀順序,即先初讀,感知文章大意,然後精讀、品讀,最後摘抄好詞好句、寫讀後感言。另外,我還讓學生做好讀物交換:班級與班級、學生與學生經常交換讀物,特別是在班級建立好書交換站,讓推薦好書的學生寫上推薦好書的理由,這樣,不但做到了閱讀資源共享,而且學生還可以用心讀到更多的書,視野會更開闊。
3、課堂教學要注重課外閱讀的引導。要發展學生的語言,課堂教學是一條渠道,課外閱讀、課外練筆是第二條渠道。只有充分利用各種渠道,特別是把課外閱讀當作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學生的語文能力的提高才會有可靠的基礎,學生的語文素質才有再生力。
二、舉辦手抄報活動。學校、班級的板報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校園里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低年級板報以插圖為主,充滿童稚和童趣;中年級板報圖文並茂;高年級板報惟妙惟肖,趨向成熟。辦手抄報給每個學生以平等的機會,讓每個學生能盡情施展才華。從主題選定到排版設計,從構畫報頭到寫美術字,從板面美化到謄清,都包含了很深的學問,這樣的活動,既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又培養了學生的成就感。通過上網、查閱圖書報刊等方法搜集所需要的資料,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學習了有關名人的文章,讓學生辦手抄報,更加深入的了解有關名人的故事;濟源創建如火如荼的進行,要求學生辦手抄報,牢記文明創建知識……
三、舉行古詩詞背誦。唐詩宋詞是我們中華文化最璀璨的兩顆明珠,那一曲曲動人心弦的詩詞給了我們美好的享受,那一篇篇膾炙人口的佳作給了我們無盡的教益。我們學校為了提升學生的素養,讓學生在金色年華里,親近經典,傳承中華文明。讓學生誦讀詩文,營造書香校園。我給學生制定了具體的背誦時間以及檢查措施。六年級的學生每天早上來學比較早,以前學生一到學校,滿校園跑,沒有具體的學習任務。現在我讓學生把早讀前的這一段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每天早上背誦一首古詩詞,組長檢查,老師抽查。每星期五第二節課把本星期所背古詩詞集中起來背誦檢查,給那些背誦熟練的同學發放微笑卡,四人一小組的同學全背會的給小組發放微笑卡。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小組的榮譽,學生們都認真背誦。對於那些背誦慢的同學,小組其餘同學幫助他記憶,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為了鞏固學習成果,10月中旬,我帶領學生排練了一個古詩詞朗誦會。全班同學都踴躍參與。古代詩詞豐富多彩,學生們時而齊背描寫朋友離別的詩,時而分組背誦邊塞風情的詩、時而單獨吟誦思鄉之情的詩,時而男女對背寫出人生哲理的詩。通過活動,讓學生漫步古詩苑,感受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的歷史風貌。學生們都陶醉在古詩詞的意境中。看到他們搖頭晃腦,如醉如痴的樣子,我也忍不住和他們一起吟誦起來。
四、了解民風民俗。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是圍繞「中華民風民俗」這一專題編寫的。本單元選編的4篇課文,從不同角度介紹了各具特色的民風民俗。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一些傳統的民風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這些獨具魅力的民風民俗中蘊含的民族文明和傳統美德。學完本單元後,讓學生將自己點差了解到的民風民俗加以整理,寫成一篇習作。這樣,學生對一些地方的風俗習慣有了更多的了解。
新課標下的語文課程資源的內容不是現成的,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它需要教師有意識地開發,開發一切可利用的語文教育教學資源,為學生構建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一個多渠道獲取知識的機會,進而把自己的資源開發意識轉化為學生的利用語文資源學習語文的意識。

『肆』 如何進行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一)創造性地處理教材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教材的處理,不外乎兩種方式:一是依綱照本,逐課學習,完成教學任務;或者大膽的進行單元學習,求同存異:但最終都是要體現出編書者的意圖來的。

殊不知愛好讀書的學生早都走到了前面,再來學習如同嚼蠟。

我們教學中就應該有意識的避開這種現象,對編寫者的意圖進行創造性的改編,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教學「探險」單元時,學生可能早已把本單元的課文讀過好幾遍了,當你做老師的講到「探險」話題時,同學們可能並沒有被那些「探險」家的精神所感動,反而對探險的 *** 津津樂道(如攀岩、公園水渠沖浪等等),那就可以因勢利導,給予一定時間讓他們探討這個問題,還可設計設計一系列的問題,如:斯科特等人是英雄嗎?魯濱孫呢?誇父和孔子呢?提示同學們寫出你認為真正的英雄應該是怎樣的?緊接著還可趁機設計了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講心中(作品中)的英雄故事,評心中的英雄人物,寫身邊的英雄事跡 ……這樣雖然改變了編寫者的意圖,卻也可以創造性地完成本單元的學習。

(二)充分運用網路媒體資源,拓寬學生學習面。

當今社會,五彩繽紛,瞬息萬變。

學生感受最深、表現起來最得心應手的雖然是親身體驗的直接生活,但是電視、電影、網路、書籍等媒體對學生的生活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為學生提供了及時而廣泛的間接生活體驗。

特別是互聯網的逐步普及,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互聯網上豐富多采、日新月異的知識源泉,是學生取之不盡的素材庫。

因此,如果我們能合理恰當地運用這些資源,可以拓寬學生生活面,為語文學習積累更多的素材。

如上了《月亮上的足跡》一文,請學生進行《探索月球的奧秘》的綜合性學習,如果僅以課本資料作為活動材料,顯然是不夠全面的。

好在新教材為我們提供了三個網址,於是就先引導學生上網查找閱讀收集相關材料,相互交流,然後再開展知識競賽,最後再動筆,這樣學生的思路就開闊多了,也可以寫出較好的想像作文。

此外,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中各種學習論壇和E—mail的形式與校內外的同學、老師進行交流,使得語文學習打破「學校圍牆」的限制,使同學們不斷增加自主學習的機會,提高語文水平。

(三)有效利用學校課程資源,加強學科滲透。

應該說學校生活中,可開發的資源是相當多的,真可謂「學校處處皆教材」。

但是過去的語文教學視教材為聖書,關注書本,忽視人本,強調獨立,缺乏合作,每個人都是封閉的個體,使學生的作文思路變得越來越狹隘。

新課標強調,語文學習應開放,留心處處皆語文,強調學科的交叉滲透。

因此關注體驗學校生活是學習積累的捷徑。

如,結合「名著欣賞」課,指導同學們自編自演,先由同學們討論、確定劇本的主題、內容、人物,然後再分工協作準備資料,豐滿人物形象和相關情景;再由同學們分頭執筆寫出自己負責的章節或片斷,在試演中修改,在修改中試演,如是反復幾次,最終創作出自認為不錯的作品來。

學生們能在創作中體會出艱辛與樂趣,更加體會出那些名篇巨著並不是一揮而就的,而是如《紅樓夢》般「增刪十載」而成,由是更有滋有味地投入到名文佳作的閱讀中去尋找靈感與體味美感了。

除此以外,還可利用班級、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進行指導訓練,最大限度地開辟語文學習空間,最大限度地爭取語文學習時間,最大限度地拓寬語文學習內容,最大限度地激發語文學習興趣,從而滿足學生自身發展需要。

比如開設書法課、歌詞鑒賞會、詩文朗誦、讀書報告會、口才課、佳作欣賞課、賽詩會、故事會、講演會、讀書筆記交流會、課本劇表演會、時事討論會、辯論會、辦手抄報等等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充分體現語文學習的生活化、社會化,充分體現語文學習的主體性原則、整體性原則、靈活性原則,充分體現出語文學習的開放性,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使學生得到全面的長足的發展。

(四)留心大自然,開展實踐活動。

生活是語文的源泉,語文的外延等同於生活的外延。

因此語文教學要突破教室、課堂生活圈,走進大自然,走向社會,讓學生在這廣泛的空間里吸納獨特感受,陶冶情操,磨練意志,形成態度,認識價值。

旅遊、參觀、訪問、調查都是學習語文的形式。

可以引導學生走向街頭、書攤、市場,假期隨父母旅遊一些知名景點或一些不起眼的小山村,學生能把生活中的現實用語言文字表述出來即是語文學習。

社會是一個大家庭。

人與人的交往,使學生對現實、對生活、對價值的認識不斷的改變和加深,讓學生把社會的體驗表達出來,這就走向了與做人相結合的道路。

社會的交往,是情感的交往,是做事態度的交往,是價值取向的交往,因此語文學習也應重視交往的過程。

在這交往的過程中,學生形成了獨特的體驗。

學生很願意把這種體驗表達出來,既反映了作文的真實,又反映了人生的態度。

如,為了上好《漫遊語文世界》,學生通過走上街頭,學來活生生的街頭語言,並能把它們再現於舞台,批評指正人們不規范的言行;收集大量的生活用語,也能對他們鑒賞品評;並且學以致用,寫出很好的廣告用語及標牌、對聯等。

(五)結合家庭生活,滲透親情體悟。

「家」是活動的環境和感情的載體,家庭生活是學生寫作的素材庫。

但是學生卻常常覺得無內容可寫。

即使寫了,筆下的文字也是一個個被「擠」出來的,缺乏情感激盪。

的確,「感人心者,莫乎於情」。

如果不注意啟發引導學生去體會感情,習作時,他們往往會以局外人的身份應付寫作。

因此,引導學生融入家庭生活,主動與父母交往,體會親情,為說真話、訴真情、 *** 文將提供了有利條件。

總之,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有利於學生在開放式的語文學習中得到全面發展。

陶行知先生說:「社會即學校」。

劉國正先生也說過,「語言是軀殼,生活是血肉,思想感情是靈魂,他們水 *** 融,難分難解」。

因而在社會這個大課堂學習語文,在實踐中運用語文,讓學生觀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充分打開語文學習的各種渠道,實現語文學習的生活化、實踐化、社會化。

『伍』 試論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試論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一、開發和利用 語文 課程資源的背景和意義

新課程是以改革傳統教育教學的弊端為出發點,其核心理念是“促進人(學生)的發展”。要求改變傳統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因此新課程總體理念,體現“教育面向現代化、現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終身發展需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與能力。它要求由“學科本位、知識本位、教師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歷史轉變;要求師生角色、行為的轉變;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教與學的過程成為師生與生生對話、交流、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保證實現以上新課程理念的基本條件。隨著人們對新課程觀的理解,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學校和教師應該成為課程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教科書不應該也不可能成為惟一的課程資源了。

從課程改革的目標來看,要改變過於注重教科書、機械訓練的傾向,加強課程內容與現代社會、科技發展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就必須開發利用校內外一切課程資源,為實施新課程提供環境。

當前,在執行新課程計劃中,應當樹立新的課程資源觀,發揮課程資源的作用,使各種資源和學校課程融為一體,更好地為教育發展服務。學生應該成為課程資源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應當學會主動地有創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資源,為自身的學習、實踐、探索性活動服務,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利用課程資源的引導者。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圍繞學生的學習,引導幫助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和學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種資源,在社會的大環境里學習和探索。同時,教師還應當成為課程資源的開發者和利用者,充分挖掘各種資源的潛力和深層次價值,提高利用率。

二、對 語文 課程資源的基本認識

《 語文 課程標准》指出, 語文 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路,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等。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 語文 課程的資源。

對此,我們可以對 語文 課程資源形成這樣的認識,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材及教學本身的.資源

教材資源包括教科書、教學參考書、配套讀本、教學掛圖、工具書以及教師的教案和學生的學案等豐富的內容資源。可以說,教材資源本身的內容豐富性為教學的成功實施和有序展開提供了很好的資源平台。

教學本身的資源包括師生人際交往、作業及批改、各種教學案例等。(甚至學生也是一種資源)

2、傳媒資源

信息技術使我們身在學校能知天下事,因此對網路資源進行有效開發是開發課程資源的重要環節。近幾年,我校逐步建成了校園區域網,連通了網際網路,並已接入寬頻,進入了市教育系統區域網。而且,教師的電腦操作水平和常規軟體的使用有了提高;學生上網的基本技能也用的不錯。教學手段的現代化為新課程的實施提供了必要而良好的物質條件。

3、學校資源

學校是課程活動的舞台,是課程資源最為集中的場所。這里學校資源主要是指館藏資料、校園建設、各類活動以及教師經驗、學生經驗等。例如: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等等。

4、社會自然資源

關心社會和關心自然是人類發展的兩個重大主題。社會性資源是指生活世界中的生產勞動和人際交往, 語文 課程以認識社會為主線,沿著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界的認識思路。自然性資源是指自然世界中的自然形態(日月星辰、風霜雨雪、高原山嶺、平原大海、江河湖泊等)和人工形態(海堤水庫、農田果園、園林花卉、特種養殖、基礎設施等)。在教學中,我們應充分發揮本地以及周邊地區的社會自然資源,為我所用。

5、家庭資源

家庭的 語文 課程資源可以說是豐富多彩,它包括家長和親友、家庭藏書、報刊雜志、音像資料、家用電器,以及家庭文化環境、親友人際交往、學習習慣、學習策略等。如果我們能把家庭 語文 課程資源利用起來將是很具有親和力的一部分。

三、如何開發和利用 語文 課程資源

(一)創造性地處理教材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教材的處理,不外乎兩種方式:一是依綱照本,逐課學習,完成教學任務;或者大膽的進行單元學習,求同存異:但最終都是要體現出編書者的意圖來的。殊不知愛好讀書的學生早都走到了前面,再來學習如同嚼蠟。我們教學中就應該有意識的避開這種現象,對編寫者的意圖進行創造性的改編,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探險”單元時,學生可能早已把本單元的課文讀過好幾遍了,當你做老師的講到“探險”話題時,同學們可能並沒有被那些“探險”家的精神所感動,反而對探險的刺激津津樂道(如攀岩、公園水渠沖浪等等),那就可以因勢利導,給予一定時間讓他們探討這個問題,還可設計設計一系列的問題,如:斯科特等人是英雄嗎?魯濱孫呢?誇父和孔子呢?提示同學們寫出你認為真正的英雄應該是怎樣的?緊接著還可趁機設計了本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講心中(作品中)的英雄故事,評心中的英雄人物,寫身邊的英雄事跡 ……這樣雖然改變了編寫者的意圖,卻也可以創造性地完成本單元的學習。

(二)充分運用網路媒體資源,拓寬學生學習面。

當今社會,五彩繽紛,瞬息萬變。學生感受最深、表現起來最得心應手的雖然是親身體驗的直接生活,但是電視、電影、網路、書籍等媒體對學生的生活也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響,為學生提供了及時而廣泛的間接生活體驗。特別是互聯網的逐步普及,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互聯網上豐富多采、日新月異的知識源泉,是學生取之不盡的素材庫。因此,如果我們能合理恰當地運用這些資源,可以拓寬學生生活面,為 語文 學習積累更多的素材。

『陸』 如何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

《語文課程標准》(全日制義務教育)一出台,便深受廣大語文教師的歡迎。它以嶄新的面目倡導綜合性學習,而且在綜合性學習中提出了與自然、生活聯系的觀點,既契合時代的要 求,又符合語文學習的規律,充分展示出現代教育意識及語文學習的根本所在。在{標准)的 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中,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單列一項,這既是一個創新,也是一種落實.它為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要求語文教育工作者要徹底轉變教育觀念,要 真正從狹小的語文教育(單純的課本)圈子裡跳出來,放眼生活,放眼自然,放眼世界。只有 這樣,才能使語文教育走向成功。那麼,如何才能合理而最大限度的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呢?本文將從以下方面進行探討。
一、教師要強化資源意識,並致力於發現資源,整合資源
語文教師要明確語文課程資源具有廣泛性。語文課程不同於其他課程,尤其是不同於理科課程;語文課程的資源是豐富多彩的,概括說有以下內容:
1、學科資源。
即教科書、工具書.這里既指語文學科本身,又指其他學科。語文教科書、工具書理所當然是語文課程資源,而且是很重要的資源.因為學生從課堂走向自然、社會的起點就是語文教科書。脫離語文教科書則有可能紙上空談,至少不能快捷的尋到語文學習的規律,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學生在課堂學習語文不能局限於語文,除英語外的其他各科教科書也是用漢語寫成的,其中對一些科學知識的介紹是非常講究的,或敘述說明,或分析歸納,或詳略得當,或首尾照應,所以將其作為語文課程資源能夠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還可以從中掌握知識甚至積累書面表達的材料。
2、校園資源。
一是指校內可視性語文課程資源.這主要包括學校閱覽室、圖書室、圖書角、宣傳欄、壁報、標語等。實驗表明,人的各種器官所獲得的知識的比例,視聽佔了94%,而其中的視覺又 佔了83%,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廣泛閱讀現在已被提上議事日程,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作用,閱讀學的建立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另外,閱讀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對人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學校這些可視性課程資源,恰恰給學生提供了閱讀的空間,同時在內容上又做了引導,不致使其誤入歧途.
二是指校內視聽資源。包括各種集會等視聽資源.如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文藝會演等。這種種活動本身就為學生創設了學習語文的環境.作為旁觀者,能感受現場氣 氛,受到一定程度的感染,作為參與者,不僅內心深受熏陶,其聽說讀寫的能力也會得到鍛煉,還能讓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華.還包括校內信息媒體等視聽性資源,主要指廣播、電視、電影、網路等。校園廣播能鍛煉學生的多種能力。電視、電影由於視聽結合,具有生動的感官功能,所以深受學生的喜愛.再加上信息量大,故將此作為課程資源開發是十分必要的。只是教育者要認真組織,正確引導,將其負面效應降到最低點。
3、家庭資源。
家庭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場所。家長應為孩子配備必要的語文學慣用晶,創造優良的語文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安靜的讀書空間。另外,學生要通過家長感受親情,通過家長了解社會,與家長合作獲取更多的知識,提高多方面的能力。
4、社會資源。
這包括自然資源和各種人文資源。美麗的自然風光,能引起人們無限遐想,或禁不住陶醉其中,產生「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的感受,或景情融通,物我一體,形成「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體驗。它能觸發人們創作審美的靈感。人文資源范圍廣泛,有文化建設、文物古跡和風俗人情等。具體包括社會可視性和視聽性語文資源.如校外閱覽室、展覽 室、紀念館及各種廣告、集會、輿論等。這些方面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內容,不僅能開闊學生的眼界,而且還能進行心靈的凈化,情操的陶冶.總之社會資源具有極大的開發性,而且就在學生周圍,甚至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一是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其審美能力;二是能感受到祖國山河的美好,文化的博大精深;三是能體悟人情,增強其辨別能力,提高其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應遵循的原則
1、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原則。
課內是學習的基礎。抓住課內,才能打好基礎,而圍於課內又根底淺薄,捉襟見肘。因為學生終歸要走出課堂。我們應該一方面將語文活動延伸到課外,讓學生主動自覺的延續課內的語文活動;另一方面開辟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讓學生在課外應用課內所學的知識。「得法於課內,活用於課外」,是語文學習的一條重要途徑。
2、科內與科外相結合的原則。
語文學科的學習是語文學習的主渠道,是學生打基礎、學方法、摸規律的重要手段。然而,其他學科也是語文課程資源,這其中也包含著語文要素,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其他學科中學語文,尤其要學習語言的應用和內含的人文精神。
3、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原則。
校園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為語文學習提供了素材、空間、樣板,不僅可以練就學生「活」的語文能力,而且感染學生的精神、調整學生的心理。然而,學生的學習應是終身性的,單靠校內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將學生引向校外,促使學生形成主動意識,摒棄只有校園內才能學語文,只有語文課才能學語文的錯誤觀點,積極主動地從社會中、生活中尋
找語文學習的內容,提高語文能力。只有這種學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具有生命活力的學習。
4、有序與靈活相結合的原則。
任何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都不能不加指導,讓學生隨意為之,它要符合學生的實際,符合由近及遠、由簡及繁、由淺入深、由易而難的認識規律。一開始,教師就應制定嚴格 的計劃,對學生進行有效地引導、規范地訓練和及時地調控,尤其要充分利用好學科資源和校園資源,並把它作為學生接觸社會資源的起點,使之盡早把握科學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習慣。
但資源又不是單一的、孤立的、一成不變的,它們之間緊密聯系,具有很強的綜合性。這就決定了在開發利用時應彼此滲透、借鑒、通融、促進,達到靈活有效,協調發展。
5、放開與控制相結合的原則。
對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不能抓其一點不及其餘,亦不能面面俱到不夠深入,要點面結合擴展延伸。放開手腳,放遠視野,放寬思維,如此才能腳踏實地,頭頂藍天。放開有利於大資源觀的形成,有利於大語文觀的產生。然而,放開並非放縱,並非信馬由韁地亂搞一氣,這需要教師在提高學生能力的前提下,制定針對性的措施,嚴格要求學生,控制其盲目、 無效的行為,盡量避免其少走彎路。放開與控制二者相輔相成,做到既要放得開,又要收得攏。
三、拓寬渠道,靈活設計,搞好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明確資源的廣泛性及開發利用的原則還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教師要真正從心裡重視,將這種種語文課程資源作為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語文教學的內容;還要創造性的開展各類語文活動,在語文實踐中達到開發的目的。缺乏後者,語文課程資源還仍停留在靜態的層面上,不能為我所用。因此,在實際的開發利用中,教師的創造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上海建平中學程紅兵老師就創造性的開發了信息媒體資源,他引導學生收看收聽{東方時空)節目,然後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語文活動,討論問題,發表看法,暢談感想,匯集知識等,深受學生歡迎,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報載英國小學利用自然資源開展語文活動的做法,對我們進行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也頗有借鑒意義。他們把學生分成四組,活動分為四項,一是分組用地圖尋找集合點;然後根據介紹分頭尋找藏起來的小盒子。二是分小組測量水流速度。三是定點觀察周圍的自然環境、植物和人物活動。四是觀察山頂上的一堆石頭廢墟,結合大草原,假定在濃霧季節,想像自己獨自回家的情景。回校後學生整理寫作一系列文章,共五篇。一篇是說明文,配圖介紹草原地圖,並標出河流,房屋、道路和自己的行走路線。一份實驗報告,學生寫明測量流水的目的、 手段、操作方法和實驗的結果。一篇描寫文,描寫草原上的一種典型植物,或描寫他在某一點觀察到的人物活動。一個虛構的故事,以草原、濃霧和城堡(廢墟聯想成的)為背景創作一個 故事:想像自己意外地離開了隊伍,不得不獨自尋路回家的歷險故事。一篇敘述文,學生按實際順序敘述整個活動的自然過程。最後,教師再將這些作品編成一個專輯。語文是最具綜合性的學科,上述語文活動也正體現了這一特點,實地測量,虛構假想,察圖尋物、設境感悟,說明敘述、聯想創造,動手實驗、動腦分析,校外體驗,校內表達,單篇作文、整理編輯,最大限度地訓練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如此活動,學生豈能不喜?語文也是最富創造性的學科,可以說離開了創造性,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語文訓練。以上例子頗富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了自然資 源,學生從中所受益處就不是淺層的,平面地,而是深層次立體化的,尤其是多角度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無論是綜合性還是創造性,始終緊扣著研究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動手動腦搞研究的應是學生。這是語文資源開發的根本所在。總觀例子能概括一句話:利用資源做研究,可以這樣說,資源是形式,研究是內容:資源是載體,研究是實質,資源是手段,研究是目的。有了研究,才有學生思維的機敏和能力的提高。
實際上,語文課程資源在具有廣泛性的同時還具有開放性。一是任何人都可去開發利用,一是由於每位語文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創造性不盡相同,同樣的資源對不同的開發利用者會帶來 不同的結果。這就再一次告訴我們,語文教師要始終保持積極的思維狀態,尋找最佳突破口,以最優化的方式創造性地開發利用語文課程資源。比如組織學生搜集自己最喜歡的廣告詞,然後審視其中的文化內涵、文化底蘊。最後再據此寫成敘述文、描寫文,感想文等。再比如組織學生從作文中搜集錯別字,從社會上搜集錯別字,然後進行歸類,分析其產生的原因,提出避免的措施等。
由此可見,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充足的條件和可靠的保證。語文教師應積極主動,想方設法地去珍惜利用。然而,有些時候又不是語文教師一人 之力所能達到,這需要包括學校在內的多方支持、配合。因此,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為語文教師配置相應的設備,創設優良的教學環境。
學校要結合本校的特點,突出人文精神,形成立體化的語文教學資源。讓一草一木都說話,讓一牆一壁都育人。美化教學環境,優化教學資源,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可視可感的素 材,激活學生內在的語文學習因子。建好用好學生閱覽室,像高密一中那樣,使每一本優秀的書籍都活起來,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食糧。
學校要與社會各方面聯系,以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社會語文課程資源。即使學生自發零散的去利用也能取得一定成效。倘是老師有組織地引導學生效果肯定會更好。而最高層次則是學生自覺主動的去開發利用。這最高層次還需教師平時的正確引導。因此,學校就有責任有義務與社會各方面取得聯系,為學生的發展廣辟渠道,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總之,語文課程資源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語文教師及學校要真正想辦法,有創造性地去開發和利用它。只有這樣,語文教學才算走出一條真正的成功之路。

『柒』 初中語文之課程開發與利用的方法

【—之課程開發與利用】,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進行的主題活動。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進行的研究活動。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路,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等。

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

2.各地區、學校都蘊藏著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學校應認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點,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積極開發潛在的'資源,特別是人的資源因素和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生成的資源因素。(增)

3.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為語文教學配置相應的設備;還應當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與社區建立穩定的聯系,給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環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

總結: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捌』 語文教學如何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一、 立足課本, 挖掘語文教材資源

教材資源包括教科書、 教學參考書、 配套讀本、 教學掛圖、 工具書以及教師的教案和學生的學案等豐富的內容資源。可以說, 教材資源本身豐富的內容為教學的成功實施和有序展開提供了很好的資源平台。教科書一直是學校語文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 面對這一最要緊的課程資源, 我們也應與時俱進, 改變簡單「教教材」 的局面, 而是 「用教材教」 。 在發揮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時, 立足學生的身心特點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應努力做到以下兩方面:l.科學把握教材, 利用課本資源。 教材是教師傳授知識實施課堂教學的最基本依據, 對教材的整體理解和把握是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以往的課程學習中,學習者注重的僅僅是教材中的知識點, 忽視了教材作者或編者在教材中貫徹的教學思想。對於語文學習和教學來說, 由於教學思想的轉變, 教材的編寫思路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我們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 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 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進行語文教學活動, 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2.尊重學生的想像世界, 充實教材資源。語文教材中的資源開發和利用不能僅僅局限於語文學科知識, 應該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主動地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過程。小學生敢想、 敢說、 敢做, 他們富有個性化的奇異多彩的想法、 出人意料的操作探索, 往往超出教師預先的設計。面對學生的「標新立異」 、 「異想天開」 , 教師應努力使自己所掌握的課程資源與學生所提供的充滿個性化的課程資源共融, 努力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資源共享, 努力將學生所掌握的信息轉化為課堂教學的現實資源。

二、 聯系生活, 創建環境資源

美國教育家華特曾經說過:「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 」 的確, 課堂並非孤立於現實之外的學習空間, 教師應該將課堂融入真實的生活之中。只有挖掘生活中的語文資源, 我們的語文教學才會像生活一樣不斷掀開新的一頁, 才會充滿不朽的生命力。1.創設生活化的課堂環境。傳統的課堂環境, 潔白的牆、 固定的黑板、 秧田形的桌椅、 嚴肅的老師、 恭敬的同學……這樣的環境過於強調學習的功能, 而缺乏溫馨的樂學環境、 良好的心理環境以及有利的認知環境。創設生活化的課堂環境, 要求我們在強調學習氛圍的同時, 更應使環境溫馨、 舒適、 富有生活氣息, 讓學生在無拘無束、 輕松愉快的生活場景中交流思想、 表達感情。 我們可以根據各年級學生的主導活動, 找准小學生生活的熱點、 焦點, 創設一定的生活情景, 精心設計有利於學生發展的課堂環境。2.追求生活化的語文教學內容。現在使用的教科書貼近學生生活,具有濃厚的時代氣息。 我們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必須注意挖掘課文中生活化的課程資源。(1)把課堂融入社會。 與大自然相比, 社會要更豐富、更復雜、 更生動。 社會生活是寫作的更重要的源泉。 我們雖然無法把社會搬進課堂, 40分鍾也很難再現豐富的生活畫卷, 但我們可以把課堂融入社會。有人說課堂是個小社會, 這個小社會雖然只有四五十個成員, 但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一滴水可以照出整個太陽, 一個班級也可以折射出整個社會。問題是要尋找出有效的融入渠道。我認為可以採用以下三條渠道。一是想像式。 想像式可由老師或學生提供一個情景或事情的開端, 由大家來設想發生了什麼事情, 以及事情的經過和結果。二是辯論式。 可以提出一個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或疑難問題展開辯論或討論。 如對 「上網的利與弊」 、 「自由與紀律」 等展開辯論, 會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意見, 這正反映了社會上不同人群的不同認識。三是實用式。豐富的社會生活對作文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提出的要求,也是課堂作文融入社會的一個渠道。(2)讓藝術再現生活。藝術來源於生活, 但它比生活要更集中, 更典型, 也更生動。 在語文課堂上用藝術來再現生活情景, 是課堂語文生活化的一條捷徑。在40分鍾的課堂上, 我們可以唱一支歌、看一幅畫、 演一場戲或欣賞一個電視片段, 啟發引導學生, 激起學習語文的慾望,創造新的作品。3.創設多彩的有利於語文學習的校園環境。校園是學生學習、 生活的主要場所, 合理地利用校園、 教室等場地, 創設多彩的校園文化, 將這些設施賦以生命的活力, 將這樣的環境作為語文課程資源之一, 以熏陶學生的情感, 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

三、 加強滲透, 整合學科資源

過去的語文教學視教材為聖書, 關注書本, 忽視人本, 強調獨立, 缺乏合作, 每個人都是封閉的個體, 使學生的作文思路變得越來越狹隘。 新課程淡化了學科的界限, 強調語文學習應開放, 處處留心皆語文, 強調學科的交叉滲透, 強調學科的整合。如何把學生的課本世界融會貫通, 建立廣泛的知識聯系, 成了我們課程資源開發的又一個切

『玖』 如何開發和利用小學語文課程資源

如何開發與利用小學語文課程資源

作為一線的語文教師,上好一堂高效的課,可以體現教師的語文素養和教學業務能力。而對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更能體現一個語文教師的知識整合能力與智慧。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指教師利用校內外的語文教學內容來源, 合理構建課程資源的結構, 創設語文學習環境, 引導學生觀察、感悟和積累, 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滿足時代發展的多樣化需求, 實現課程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揮。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熱浪的沖擊, 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就成了當前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如何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 不僅是教材編寫者面臨的問題, 更是我們一線教師應該關注的重要課題。

一、 緊扣課本, 挖掘語文教材資源

教材資源包括教科書、 教學參考書、 配套讀本、 教學掛圖、 工具書、教輔資料以及教師的教案和學生的學案等豐富的內容資源。可以說, 教材資源本身豐富的內容為教學的成功實施和有序展開提供了很好的資源平台。教科書是學校語文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 面對這一最要緊的課程資源, 我們應與時俱進,變簡單的「教教材」為「用教材教」。在發揮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時, 立足學生的身心特點,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追答:
3.創設多彩的校園環境。校園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合理地利用校園、教室等場地, 將校園設施賦以生命的活力,用來作為語文教學課程資源, 以熏陶學生, 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三、 加強滲透, 整合學科資源

過去的語文教學視教材為聖書, 關注書本, 忽視人本, 強調個體, 缺乏合作, 使學生的思路變得越來越狹窄。新課程淡化了學科的界限, 強調語文學習應開放, 強調學科的交叉滲透,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 將音樂、美術、科學、數學都變成可利用的課程資源。

四、 組織實踐, 開發地域資源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 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 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

1. 在鄉土文化中開發課程資源。鄉土文化朴實、生動、 富有人情味兒, 處處洋溢著 「真、善、美」 的氣息。 鄉土文化包括本土的歷史文化,比如文峰公園,荊門歷史;飲食文化如:盤龍菜、惠峰酒;曲藝文化,采蓮船、花鼓戲;社交禮儀文化、婚喪慶典文化等,這些都將成為豐富的課程資源。

2. 在地方自然環境中開發課程資源。地方自然資源包括各個地方的植物、 動物、山川、 河流等資源。我們在開發自然資源時, 既可以利用豐富的物產和秀美的山川來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 又可以利用對林木的亂砍濫伐和對動物的亂捕濫殺以及廢水廢氣廢渣對環境的污染等不良現象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

3. 在游覽名勝古跡中開發課程資源。重視本土文化資源的開發, 並將其融入到學習資源的范疇中。我們可以通過 「游名勝, 玩語文」 的實踐活動, 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多年的教學實踐讓我深刻體會到語文課程必須既植根於現實, 又面向世界, 面向未來。只有充分開發和利用好各種有用的語文課程資源, 才能拓寬學生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

閱讀全文

與語文課程資源如何開發利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