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語文教學中怎樣滲透傳統文化
如,
端午節到來之際,讓學生搜集資料,介紹端午節的來歷,摘選屈原詩歌誦讀,舉行紀念屈原的活動,激發學生積極進取、追求真理、奮發學習的精神;清明節組織學生到烈士陵園緬懷先烈,學習先烈們捨生取義的英雄事跡和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迎新春活動,學生自帶筆墨紙張,為學校或班級、家庭寫一副春聯……這樣可以把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拓展思維自然地融入到傳統節日之中,激發學生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
② 如何有效地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大學語文教學
1.以傳統文化為基礎豐富教學內容
在對大學語文課程進行教學內容設計時,一定要充分融合傳統文化,並且要有針對性的對教材進行篩選。
以傳統文化內容為基礎,選擇教材是要結合時代發展特點,合理轉化傳統文化知識,使其更加適應於新時代背景,此外還需結合學生較為關注的社會現實,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
若想更好的將傳統文化融入到語文教學中,作為教師而言需要堅持創新精神,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當前階段,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知識傳授。
對於大一新生而言,在語文課堂上,老師可以充分結合傳統文化對其進行知識引導,比如利用著名學術大家孔子的諸多名言,對學生進行大學生涯規劃與人生規劃。
對於大學生而言,大學時期的戀愛也是關注的話題之一,因此語文老師在教授語文內容時,可以相應引用傳統文化里關於愛情的諸多典故。
2.以融入傳統文化為目標創新教學手段
對於大學語文課程而言,其本身相對單調,其教學內容沒有很豐富,再加上傳統文化元素也相對枯燥,所以在對二者進行融合時,相關教學工作者一定要注重對教學手段的創新。
若想對其進行創新,首先要充分藉助與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以此來更新傳統的教學模式。
與此同時,還應採用不同的教學形式,比如情景和啟發式教學等,這樣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高速發展,我國教育領域對高新技術的應用逐漸趨於成熟,因此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此外教師還可以採用直播、錄課等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有了更加豐富的學習模式,這樣以來還能更好的營造學習氛圍。
3.開展以傳統文化元素為核心的語文實踐活動
對於大學語文教師而言,在融合傳統文化元素與語文教學時,一定要將傳統文化融合到語文教學實踐中去。
並且語文教師要多多組織一些實踐活動,並且還要始終圍繞傳統文化來展開。
實踐活動多種多樣,比如可以組織開展以傳統文化為中心的寫作大賽,或者是以傳統文化為核心的知識競賽等。
如果開展以傳統文化為主題的雜志,題目的設定有很多,而且每個題目背後都有很深厚的傳統文化色彩,在雜志中進一步弘揚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來源:錦綉·下旬2020年10期
③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傳統文化23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的國家,幾千年的歷史,積淀了豐厚的傳統文化。語文是民族文化的載體,語文課程是最具社會文化、民族文化和歷史文化的。她能涵蓋倫理道德、 藝術審美等元素,字里行間無不流淌著濃濃的鮮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而中國社會在向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中,許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正在消失,並且隨著外來文化的滲透,越來越多的中國孩子熱衷於外來文化,他們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動畫片,很少了解自己的傳統文化,造成用方塊字傳承的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史正面臨斷鏈的危險。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見,語文不僅是學習語言的手段,更是學習文化的工具,從一定程度上說,文化傳承的功能是目的,語言學習是手段。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學習並傳播中華文化經典,是語文課程當仁不讓的使命。所以我們要努力營造語文課堂的傳統文化氣氛,深入挖掘教材的文化內涵,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秀美,受到祖國優秀文化的熏陶。那麼,怎麼樣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呢?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 漢字激趣
漢字是中華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是世界上唯一的方塊文字。領略漢字之美,可以說是國學基礎。作為語文教師,特別是小學啟蒙教師,更有責任和義務引領學生走近中國漢字,讓他們體會漢字的神奇與美麗。一個漢字就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漢字,有形可識,有音可讀,有義可尋。在識字教學中,可通過多媒體演繹漢字演變過程,從甲骨文的象形文字,到小篆、隸書,再到現今的宋體。如「門」字的甲骨文很像兩扇門的樣子,指的是建築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裝在出入口能開關的裝置。這樣不僅從形體的變化,而且到文字意義的認識,都給學生一個具體生動的意象,寓教於樂。漢字教學還要抓會意字、形聲字,從造字的意義著手,解釋字義,這樣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另外,還可以安排書法教學進入語文課堂。特別是針對現在電腦、手機流行,讓學生寫好字,書寫端正、工整,教師面臨著重大的責任。日常教學中可每周安排一兩個課時進行寫字教學,要求學生寫字的筆順、筆畫、間架結構、偏旁部首等規范。在教學生寫字時積極倡導「寫好字,走好路,做好人」的教學理念,不論是上書法欣賞課還是臨摹課、練習課我都要重復一句歌詞「最愛寫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橫平豎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讓它這一豐厚文化底蘊和情感感染學生,使他們對書法藝術產生濃濃的興趣與嚮往之情後,再讓學生由一筆一畫做起。學生從中收獲的不只是正確的書寫姿勢,也不只是端端正正、瀟瀟灑灑的一幅幅書法作品,更重要的是我在引導學生欣賞、臨摹書法作品時注意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例如:字的結構方面,很多字由於結構的要求,產生了需要變化的偏旁部首,有的字需要注意各部分的「大小」和「避讓」,形成巧妙的顧盼與呼應之美,這正如做人需要有寬大的胸懷和尊重他人的品格一樣。使學生認識到學寫字、寫好字是弘揚祖國文化傳統,從而對祖國的文化更加熱愛。
二、經典詩詞吟誦
文化經典是一個民族文化傳統中最具權威的著作,在傳統文化的歷史傳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領的作用。在小學中開展誦讀活動是加強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通過誦讀經典讓學生體會「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天人合一」「和為貴」中所倡導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讓學生知道現代社會所倡導的「和諧社會」都能在傳統國學經典中找到淵源。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可見,在誦讀經典詩詞的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文學修養和寫作水平在逐漸提高。古代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古代詩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們仔細地欣賞、品味。在我們小學階段的課本當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詩佳句,教師要引導學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內涵,感受古詩文所凝結的文化精髓。從漢樂府《長歌行》「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中,讓學生懂得惜時;從《弟子規》「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中,讓學生懂得仁孝,明白做人的道理;從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學生懂得了怎樣愛國;從屈原《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學生明白了為了崇高的理想,堅持不懈的追求態度;從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更讓學生樹立了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將來為國家奉獻的遠大抱負。可見,一首好詩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在聲情並茂的經典誦讀中,讓學生輕松記住一生受用的禮義廉恥,懂得謙卑,懂得真誠,懂得仁孝。
在平時教學中,我們可以採用多種方式,自由誦讀,開朗誦會,演講、表演讀等,讓學生咀嚼體悟,自然就潤養身心,化育靈魂,鑄造人格的支柱,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無形中得以傳承。此外,我們還應該加強課外閱讀,開闊學生視野,增加對傳統文化的積累,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三、故事熏陶
小學生都喜歡聽故事,這是孩子的共性。國學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粒明珠,正確地使用它,往往能起到言簡意賅、畫龍點睛的作用。很多國學,如三字經、弟子規、成語等它們本身背後就是一個故事。故事給學生以知識、以夢想、以信任、以思索,給學生講故事,可培養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經典的國學故事,如成語故事《揠苗助長》《守株待兔》《三顧茅廬》《聞雞起舞》等,三字經中的《孟母三遷》《孔融讓梨》《鐵杵成針》等等。在課堂中開展以故事為主要內容的聽、說、讀、寫、記、演等形式的綜合性語文訓練活動,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質和文化素養。每天利用課前幾分鍾的時間,由教師繪聲繪色地給學生講故事,目的是讓學生感到國學故事的無限精彩,對成語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後,讓學生說一說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從而為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打下基礎。最後,由學生合作表演故事,他們積極性很高,表演慾望強烈。表演的過程正是理解的過程,這樣不但展示了學生的表演能力,而且鍛煉了其合作能力。
四. 傳統節日熏陶
中國的傳統節日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內涵,他本身就是弘揚民族精神的最佳機會,在此期間開展的傳統教育活動會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但如今情人節、愚人節、聖誕節這些洋節卻在中國大行其道。如果能在重陽節向學生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及有關習俗:登高、賞菊、飲酒、插茱萸等,並吟誦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在中秋節時組織學生朗讀李白的《月下獨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懷》等詩篇,並收集有關月的古詩文,專門開一節專題課進行賞月品詩,進行一次詩文熏陶;在清明祭掃烈士墓和懷念親人時引導學生誦讀杜牧的《清明》等詩篇;在端午節時,引導學生查詢和端午節相關的一些信息,從而了解愛國詩人屈原的生平事跡,學生從活動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風情,這樣的文化傳承是意義深遠的。
五、營造文化氛圍
在教室的牆壁上張貼古代名人的畫像和書法家撰寫的名言警句,在黑板報上專門開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來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當涉及到傳統文化課文教學時,引用與課文相關的典故詩文,鋪墊蓄勢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和興趣。同時還可以根據課文內容選擇恰當的音樂或影像資料,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國文化藝術的精湛與美妙。與此同時,也可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黑板報等向學生介紹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如:古箏曲創設傳統文化的校園育人氛圍。
總之,五千年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民族文化的傳承已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語文教學具有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職責。小學語文教學只有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才能讓學生在祖國燦爛的文化長河中游弋、翱翔。讓我們在教學中肩負起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人吧!
④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中華傳統文化
一、扎實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階段,新課程標准要求語文教學應致力於學生語文基本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言文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是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只有掌握一定的語言文字基礎,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大力度對學生語言文字基礎的培養,為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下深厚的基礎。首先,要教會學生讀准字音。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的生僻字,學生可以通過查字典、拼拼音等形式讀准字音。在其次是要識別一定數量的文字。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中,有許多古今不同義的字詞,了解它的古今意思,能更好的理解古文。再次是掌握一定的詞彙量,如諺語、俗語及成語等。這些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深入研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著作。 二、選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讀本,進行因材施教。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典籍眾多,或短小精悍,或長篇論著,或淺顯易懂,或深奧晦澀。選擇適合小學生讀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就如大海中航行的輪船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並不是所以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著作都在適合在小學階段讀,所以,在選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讀本時,我們要慎之又慎,既有培養學生誦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的興趣,又要蘊含做人做事之道理。並根據學生年齡的差異安排誦讀內容:如:一年級學習《三字經》;二年級學習《百家姓》;三年級學習《千字文》;四年級學習《弟子規》,背古詩詞20首;五年級學習《孝經》,背古詩詞20首;六年級學習《增廣賢文》,背古詩詞20首。而《老子》是經典中的經典,蘊涵著中華民族的大智慧。它對開發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無法估量的作用。《老子》則適合各年級學生誦讀。 三、開展多樣化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式。 對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式必須多樣化,可以根據學生年齡特徵採用游戲、課本劇、歌謠、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進行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讓孩子在游戲中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在游戲中浸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我們可以在班隊會上樹立典型:如自強不息的、勤奮好學的,助人為樂的等等。以榜樣的力量去帶動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學生。同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與中華傳統節日相結合。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節日,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一個節日就是一個動人的故事,每個故事都表現了自古以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以此為載體,搜集與這些傳統節日相關的詩歌、故事,讓學生誦讀、領會,對促進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地形成一定很有效果。這才能實現課程標准倡導的建設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課堂。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的學習中,本著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經典誦讀、背誦、賞析。同時,我們也務必搞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只是語文教學內容的一部分,過多的形式化也許會成為孩子們學習的負擔。孩子們真正的收獲應該是潛心下來,快樂誦讀,並有所收獲。 四、藉助先進的現代教學媒介,提高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為以我國傳統的文化作為依託,必然會出現一些令孩子難以理解的生僻的詞語。如果處理不當,會使孩子的學習興趣下降。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充分運用當前的科技,將國學內容製作成短片或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動漫,應用現代教育媒體充分調動孩子多種感官參與國學學習。藉此培養孩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的興趣,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效果。我國當代音樂家谷建芬老師利用自己的專業所長把國學經典用音樂的形式演繹,情真意切地再現古詩、古文的韻律美。既淡化了讀詩時的枯燥無味,又增添了語言文字的意境美。這不失是用現代媒介,為國學經典的一種創新。 四、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注重整體教育氛圍營造,加強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打造書香文化校園。利用名言警句、書畫作品等大力豐富國學內容,為學生提供良好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環境和氛圍,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獲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和熏陶。創設濃厚的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氛圍,充分利用學校部分宣傳欄、班級「文化展板」專欄,專門開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專欄,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意義、方法等等。 總之,我們應該把小學語文中的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看做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不能僅僅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看成是知識體系,更不能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曇花一現。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不得不充分認識到在語文教學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回歸的重要性。參考參考吧,採納
⑤ 如何將傳統文化滲透於語文教學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是本人自走上教師崗位即開始思考並努力付諸實施的重要課題。自2002年至今,本人在每天的語文教學中,從備課、上課、布置作業等環節入手,尋求滲透傳統文化的途徑和方法,爭取在每一堂語文課上,都能有傳統文化的影子,達到細水長流,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效果。現在,回顧自己近九年的教學之路,談一談自己的得失成敗,以拋磚引玉。
首先,確定滲透傳統文化的主陣地——語文課堂。課堂是學生生命成長的原野,而語文課堂就是學生培養、提高自己文化素養,豐滿生命、鍛造生命的樂園。所以,在語文課堂上不僅是要傳授語文知識,更要注重滲透傳統文化。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根據語文教學實際,創設必要的情境,給學生提供接觸、感受傳統文化的渠道,讓學生在特定的文化環境中進行甄別、汲取,使他們在活動中感悟文化,體驗文化,規范自己言行舉止。這樣,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得到的不僅僅是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傳統文化的熏陶、滋養。最終,學生將獲得一個靈秀、豐滿的生命。
其次,確定滲透傳統文化的主要方法——在教授學生知識中滲透傳統文化。所謂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而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以儒家為內核,兼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酒令、歇後語等。要想把這些文化因素滲透、融入我們的語文教學中,實在不是一件容易事。本人是這樣嘗試的:
在備課時下足功夫。所謂備課是教師根據自己所教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最合適的表達方式和順序,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我們要想在教授學生知識中滲透傳統文化,就必須在備課時下功夫。要備課,首先要備教材,其次要備學生。備教材時,要弄清楚一篇課文有沒有涉及傳統文化的影子,又包含了多少傳統文化的因子,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如何創設情境,讓學生最大限度接觸、感受傳統文化;備學生時,要弄清楚學生現階段所掌握的傳統文化知識,知道什麼樣的傳統文化要滲透,什麼樣的傳統文化已不需要耗費時間等。
在上課時做足功夫。所謂下足功夫,其實可分為兩種情況,即顯性教授和隱性滲透。顯性滲透就是在學習課文時,一些傳統文化知識就在其中,是必須學習的一部分。例如,我們在學習高中語文必修課時,古文部分已然分開,即散文和韻文之別。
先說散文,散文大致分為:
論說文(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說》、賈誼的《過秦論》等)
應用文(如韓愈的《祭十二郎文》、歐陽修的《伶官傳序》等)
雜記文(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蘇軾的《石鍾山記》等)
史傳文(如左丘明《左轉》、司馬遷的《史記》等)
而如果從創作時間上劃分的話,大致可分為:
先秦散文(如左丘明《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兩漢至南北朝散文(如王羲之《蘭亭集序》)
唐宋散文(如唐宋八大家作品)
明清散文(如歸有光《項脊軒志》)
這些不同時期不同形式的散文,最終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與之同時滋養我們的精神世界的還有韻文,即詩、詞、曲、賦等文體。
詩,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一般形式比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等。選入魯人版高中語文必修課的詩歌如《詩經·氓》《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或格律詩,是中國講究平仄、對仗和壓韻的詩體。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平仄、押韻都有嚴格的限制。近體詩是唐代以後的主要詩體,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等。在中國詩歌史上有著重要地位。選入魯人版高中語文必修課的詩歌如杜甫的《登高》李商隱的《錦瑟》等。
詞,即宋詞,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派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選入魯人版高中語文必修課的有李清照的《聲聲慢》和柳永的《雨霖鈴》等。豪放派表現出充沛的激情,豐富的想像力和變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語言風格,作詞豪放、大氣。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等。
曲,即元曲,主要由雜劇和散曲組成。我們高中語文魯人版必修課本主要有關漢卿的《竇娥冤(節選)》。
賦,主要是漢賦。是由楚辭衍化出來的,當然也繼承了《詩經》諷刺的傳統,是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體。漢賦也經歷了漢賦、辭賦、俳賦和文賦等幾個變體。魯人版高中語文必修課中像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屬於辭賦,而杜牧的《阿房宮賦》,蘇軾的《赤壁賦》則屬於文賦。
這些傳統文化皆是顯性教授的內容。那麼,隱性的傳統文化又在哪裡呢?答案當然是在課文里。
歸有光在他的《項脊軒志》中講到「吾妻來歸」。「歸」是指古代女子出嫁。為什麼叫「歸」呢?唐代大學者孔穎達註疏說:「女人……以夫為家,故謂嫁曰歸也。」而且,稱嫁曰「歸」早在先秦時期就確定了。《詩經•周南•桃夭》有詩句雲:「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歸有光又在文中講到「吾妻歸寧。」「歸寧」,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詩•周南•葛覃》:「害浣害否,歸寧父母。」朱熹解釋說:「寧,安也。謂問安也。」即出嫁的女子向自己的父母問安。《左傳•庄公二十七年》:「冬,杞伯姬來,歸寧也。」杜預註:「寧,問父母安否。」 這就是傳統文化。
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有這么一句:「屈平既黜,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這短短的一句話就包含了兩個傳統文化的因子:古代官員的任免升降制度,和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古代官員的任免與升降,這里簡單地講。除、授、拜、封、召等都表示授予官職,如李密《陳情表》中講到「拜臣郎中」「除臣洗馬」等;還有轉、調、徙、遷等都表示調動官職,如《張衡傳》中講張衡仕途「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罷、免、黜、左遷主要表示免職或降級,如上文講到的「屈平既黜」等。
合縱連橫簡稱縱橫,戰國時期縱橫家所宣揚並推行的外交和軍事政策。蘇秦是當時著名的縱橫家,他曾經聯合「天下之士合縱相聚於趙而欲攻秦」(《戰國策·秦策》三),他游說六國諸侯,確定「合縱」政策,要六國聯合起來西向抗秦。秦在西方,齊、楚、燕、韓、趙、魏在東方,六國土地南北相連,故稱合縱。與合縱政策針鋒相對的是連橫。連橫是強秦為了避免六國真正團結起來,自己孤立無援,就派張儀游說各國幫助秦國攻打其他弱國。後來的成語「縱橫捭闔」就是由此而生。
不管是顯性的傳統文化還是隱性的傳統文化,我們都應該認真對待,努力讓傳統文化滲透、滋潤我們的年輕一代。
不忘滲透傳統文化的第二戰場——作業。我們一定不能忘記,作業是我們滲透傳統文化的第二戰場。作業大致可分為平時作業和假期作業。平時作業除了考慮復習、鞏固所學知識之外,還可以借勢滲透傳統文化。在布置平時作業時,大致可以有以下幾種情況:
1、古詩文的熟讀與背誦。古詩文本身就是傳統文化,或者是其載體,熟讀或者背誦的過程就是傳統文化滲透的過程。
2、作文的布置與寫作。學生在寫作文時,多多少少會引用古代名人的事跡或其詩句,而這也是一種傳統文化的滲透。
3、成語的日常積累。我們整日講高考題型,說成語是一種必考題型,想辦法幫助學生學習和積累,但請不要忘記,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如「完璧歸趙」出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破釜沉舟」出於《史記·項羽本紀》,「草木皆兵」出於《晉書·苻堅載記》。可見,成語不僅是傳統文化的一種形式,同時還是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
除了平時作業,還有假期作業。我們布置假期作業時,已經並且還將如此進行下去,即讓學生在假期中讀一本古代名著(如《三國演義》),看一部高質量的古裝電視劇,抑或讓學生體會春節的習俗,看一看掛滿街頭的燈籠,抄錄並仿寫幾幅對聯等等,相信傳統文化不知不覺中浸入學生的頭腦和思想意識當中。
第四,不忘滲透傳統文化的主要使者——教師本人。其實,以上幾個方面的工作,還需依靠教師的推進和落實。教師就是要向學生傳遞人類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體質,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社會需要的人才的專業人員。要滲透傳統文化,語文教師當仁不讓。而要做好這個艱巨的工作,首先需要高度的責任感。沒有責任感,為教書而教書,或是為高考而教書,語文教師就成了一個狹隘的工具;有了責任感,語文教師才能勇於貫徹傳統文化的精神,把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其次,需要自身素質的提高。俗語說,要想教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擁有一桶水。要想向學生滲透傳統文化,我們語文教師的自身文化素養必須達到一定的高度。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知道,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是一個艱巨而又光榮的任務,我們全體語文教師也有幸承擔了這樣一個任務,我們相信,在我們全體語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傳統文化將在美麗的校園里,廣大的學生中,發出新芽,抽出新綠,開出新花,結下新果!
⑥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深植於每一名中國人的血液里,涵養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而在各種文學作品中,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文章更是比比皆是,有很多古典文章通篇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寫照。在中國人民進入新世紀、步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中國傳統文化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那麼,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該如何滲透我國的傳統文化呢?
一、在發掘教材資源中滲透傳統文化
能夠入選到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過嚴格把關、認真篩選的,每一篇選文都是經典中的經典,都蘊含著豐富的教育信息與文化信息。作為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把課本中的文本當作寶藏,要深入發掘、為我所用。特別是語文教材中的古文,更是蘊含著傳統文化的精華,教師有責任、有義務把這些寶貴的財富開發出來,變成閃耀著中華傳統文化之光的明珠,讓學生熱愛傳統文化、理解傳統文化、傳播傳統文化。例如,荀子的名篇《勸學》既對學生有著極高的教育價值,又蘊含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教師就可以先從大家耳熟能詳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句話切入,在《勸學》中有「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由此句話化用,得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學生熟悉的話語很容易會激起他們的興趣,一旦學生進入了學習情境,就會發現這篇選文的優美,這篇文章的修辭方法運用的十分精妙,既有形象的描述,又有嚴謹的論述,既體現了思辨的力量,又富於動感,讓人真切的感受到了傳統文學、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二、在聯系歷史背景中滲透傳統文化
文史不分家,很多古典文學作品其實反應的就是那個時代的歷史、那個時代的文化與風土人情。任何人都逃脫不了特定的歷史時代的局限,文章的作者也不例外,其思想情感也必然是那個時代的社會環境、人文環境的寫照。從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入手,可以實現傳統文化滲透這個目標,這就要先讓學生了解作品的歷史背景。例如,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個作品,南宋王朝偏安一隅、毫無鬥志,辛棄疾當時已經六十多了,他對於國土的被侵犯無比悲痛,卻又報國無門,只好訴諸於文學作品,通過對孫權、劉裕等英雄的追憶,表達自己報效祖國的志向。聽到當時的官員想要北伐的時候,辛棄疾認為他們太過草率,又開始憂心忡忡。在作品中,辛棄疾的這些思想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展現。經過教師的引導,學生了解到這些後,可以深入理解這篇詞的本質。特別是最後一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對詞作者那種報國無門憤慨表現得淋漓盡致。
三、在組織參與傳統節日中滲透傳統文化
中國是少數幾個有著文化連續性的國家,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傳統節日就是這種淵源流長的傳統文化的明證,也是其重要的承載形式。很多傳統節日表達著遠古的情思,寄託著人們的美好願望,其根深植於我國傳統文化的沃土中。語文教師可以藉助於傳統節日滲透傳統文化,在節日中,營造濃濃的文化氛圍,讓學生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體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形成愛國主義情操。例如,在端午節,可以結合當地的諸如「賽龍舟」等活動,組織「紀念屈原」的主題活動,通過組織學生朗誦屈原的《離騷》,讓學生感受到屈原那強烈的愛國之情,同時引導學生體會「騷體」這種詩歌題材特有的浪漫主義情懷。在清明節,可以組織到烈士陵園進行掃墓的活動,在活動中滲透烈士們的英雄事跡,讓學生產生仰慕之情。還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與清明節有關的歷史人物,告訴學生,清明節的由來是因為一個人,這個人叫做介子推,他是春秋時代的名臣,為了紀念他才產生了這個節日。曹操為了讓他治下的百姓的身體健康,推行過一個法令叫做《明罰令》,這個法令規定,清明節不能吃寒食。這樣,巧妙地利用好這些節日,就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我國的傳統文化,體驗到我國古代先賢的人文精神與思想。
向學生滲透、傳播我國傳統文化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重要職責,作為語文教師,只有吃透語文教材,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採取必要的策略,才能很好地履行這一職責,讓中華傳統文化之花在語文課堂開花結果
⑦ 如何把本土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運用
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國民族的靈魂,它承載著一個民族的歷史與精髓,五千年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有古老的民族藝術,如:戲劇、國畫;有獨特的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語文是民族文化的載體,語文課程最具有社會文化,民族文化和歷史文化,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根深蒂固。那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弘揚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呢?這是我們語文教師所肩負的重任,更是我們學習語文的目的,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加強課內介紹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的國家,幾千年的歷史,積淀了豐厚的傳統文化,北京故宮、山東泰山、山西五台山等都已經被列為世界遺產,傳統文化,明間工藝、藝術、風俗等都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傳統。這就對教師學科知識、教學能力、文化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難忘的潑水節》一文,本文記述的是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被傣族人民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教師應採用圖文對照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觀察,進行探究式閱讀,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和快樂,在這一文中就涉及了民族、節日、風俗等許多傳統文化,這就需要教師查找、搜集資料,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民族節日和民間習俗。再如:《天馬》一文,天馬又稱「馬踏飛燕」,是東漢時期的一件藝術珍品,是我國古代造型藝術,冶鑄技術的結晶,是我國歷史文化的傑作。作為中華旅遊的圖形標志,它不僅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還代表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中國正在騰空飛速前進,走向世界。在學習本課時,教師不僅要了解青銅奔馬的歷史背景,通過學習引導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創造才能和象徵意義,還要學習濃郁的中國特色文化和文物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知識的海洋里,教師還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這樣才能讓學生了解的文化知識,雖然在新課程標准里,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但在必要的時候,教師還要拓展、啟迪、陶冶。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二、從閱讀中了解傳統文化通過課內,課外閱讀,了解我國優秀文化,積累詞句,體會故事情節,文章內涵。使學生心靈有所觸動,如:三年級課本中一組教材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專題,由《孔子拜師》《盤古開天地》《趙州橋》《一副名揚中外的畫》四篇課文組成。課文體裁多樣,內容豐富。《孔子拜師》和《盤古開天地》是敘事性文章,《趙州橋》和《一副名揚中外的畫》是說明性文章。課文中既有描寫生活中的人物故事,也有神話故事,既有對古代建築的介紹,也有對古代繪畫藝術的描述。使學生在閱讀本組課文的時候,能夠從多個側面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進一步加深熱愛祖國文化的情感和增強民族自豪感。中國文化內容豐富,僅有課內閱讀是不夠的,教師必須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素養。教師可指導學生讀古典文詩歌、古典名著、中外故事等,魯迅先生說過「讀書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魯迅先生的話告訴我們,讀書要像蜜蜂采蜜一樣,只有閱讀著作,閱讀面廣一些才能得到收獲,了解文化知識,還能提高自己得寫作水平,俗話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養成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得良好習慣,還要引導學生從書本中了解各類文化。在閱讀中,了解文化藝術固然重要,但學會思考文章寓意,文化的精髓更為重要。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小學里,你要教會所有兒童這樣閱讀:在閱讀的同時能夠思考,在思考的同時能夠閱讀」。這也就是重在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和求知願望,在讀中體會,體會中思考,思考中探索,探索中進取。發掘文化內涵,承傳文化精神。三、從古詩詞入手,加強傳統文化熏陶古詩詞是古代文化的遺傳,是古代文明傳承的媒介,更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千百年來膾炙人口,學習古詩文,不僅可以培養閱讀能力,而且能啟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如: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我們只有了解了當時「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才能體會到唐王朝軍隊收復了根據地後,詩人欣喜若狂,激動的淚水沾滿衣裳的高興心情。再如,宋代詩人王安石所作的《梅花》一詩,是詩人在政治上的主張受到挫折後所寫的,詩中借梅花在嚴寒中怒放,清香高潔的品格,來烘托自己不畏強權,孤芳自賞的情懷。古詩語言精緻凝練,只有反復朗讀、吟誦,才能真切體味出詩情、詩意、詩味和詩美。如:賀知章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李白的「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吟誦起來音韻鏗鏘,旋律婉轉,悅耳動聽,使人心曠神怡。古詩詞的意境更是繁富多樣的。李白、蘇軾、辛棄疾的詩詞往往以雄偉、粗獷、奇特等感性形象給人精神力量。王維、李清照的詩詞擅長抒發柔美、優雅等感性形象,讓人精神愉悅。學習古詩詞還要把作品的意境和時代背景相結合,融入文化內涵,這樣才能真正認識和領會作品的藝術魅力所在。古詩詞以其精練的語句,豐富的想像,真摯的情感,繁富的意境,承傳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是中國文化史上永垂不朽的贊歌。四、開展有意義的傳統文化活動圍繞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如:搜集和積累各種豐富的文化材料,製作工藝品,書畫比賽,詩歌朗誦,演課本劇等等,這都是和學生的學習緊密相連,適合在不同地域開展,在課堂上學生可搜集、摘抄、閱讀有關祖國傳統文化的文章,在課余時間,教師可指導學生舉行各種文化比賽,通過各種途徑,採用多種方式了解生活中的文化傳統和身邊的文化傳統。目的時打通課內學習和課外活躍,引導學生了解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總之,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是整個世界文化的重要標志和遺產,需要我們去弘揚和傳承,但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並非一日之功,我們必須要把它和語文教學相結合,與生活相融合,這樣才能永久地弘揚和傳承。
⑧ 語文課該怎樣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如何在語文課上實施傳統文化教育?徐梓教授是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育歷史與文化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中國傳統教育、傳統文化教育,主編《歷史》《傳統文化》《國學》教材等。在《語文學習》雜志特約作者李節對他的訪談中,徐梓主張在基礎教育階段開設專門的傳統文化課程,而在組織教學時,應該最大限度地遵循教育學的基本規律,比如一定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近日重讀張志公先生的《傳統語文教育教材論——暨蒙學書目和書影》。張先生在書中導言中寫道:語文教育的效果不理想,一個非常重要之點,即沒有足夠重視傳統、沒有正確地對待傳統。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在中小學「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在課程建設和課程標准修訂中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在中考、高考升學考試中的比重」。
從古至今,語言文字是割不斷的文化血脈。傳統文化與語文學習的關系最為密切。用滲透的方式在語文課程中增加傳統文化的比重,會不會成為繼承語文教育傳統、改革語文教學內容的契機呢?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需要面對的傳統最悠久、最豐厚。除了語言文化這個根,還有幾千年教育留下的傳統和經驗。
我理解張志公先生說那番話的意思是,語文教育必須要解決好傳統與現代的關系。語文獨立設科,一般從1904年清廷頒布《奏定學堂章程》算起,而教材中語體文取代文言文佔主要比重則要遲至1923年《新學制課程標准綱要》刊布以後。在語文教育中談傳統,要面對幾千年的歷史,內涵豐富,話題眾多。一篇訪談,自然不能網羅所有問題。
徐梓教授研究傳統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多年,參與了指導綱要的制訂。在這次對話中,我向徐老師請教的很多問題是至今沒有解決好的老問題。囿於篇幅,有些問題也只能表達觀點、開啟思路,歡迎方家一起討論。
Q=李節
A=徐梓
Q:教育部指導綱要里所說的「傳統文化」
與我們一般所說的「國學」和「讀經」有什麼不同?
A:現在,我們最常用的是三個層次的概念,一是傳統文化,二是國學,三是讀經。在我看來,傳統文化包括經典文本、文化知識和技能技藝三個方面內容,這是一個最寬泛的概念,所指最廣,領導人講話和我國政府發布的文件,往往用的是這個概念,也最為恰當。
很多人認為「國學」的名頭更響,影響更大,寧願使用這個概念。實際上,它更多的只是和傳統文化中的經典文本所指近似,也可以說,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至於讀經的「經」,一般特指儒家經典,或少量其他經典,這樣說來,它又是國學或傳統文化經典文本中的一部分內容。
Q:根據指導綱要的精神,傳統文化教育主要以在各學科滲透的方式進行。我就想到一個問題,過去看到一些書里有不少大學者感慨自己古文念得少,國學功底不夠,建議年輕人多讀古文。要學好經典文本卻不專門開設課程,對改善一代人的傳統文化素養能起多大作用?是否還是隔靴搔癢?
A:我很贊同這一觀點,所以,我主張在基礎教育階段開設專門的傳統文化課程。只有這樣,才能基於課程和教學的系統性,對傳統文化的內容進行整體擘畫,全局組織,以確保傳統文化教育目的的實現。
而這樣的目的,不可能通過其他學科偶爾地「體現」,或者零星地「滲透」就能完成。所以,傳統文化教育應該成為所有學生的「正餐」,而不是個別地區、個別學校、部分學生的「點心」。
經典是一個民族的根基所在、魂魄所系,它承載著這個民族的文化基因,維系著這個民族的歷史傳統。它顯然是最有價值的知識,是學校應該教學的內容。在基礎教育階段實施傳統文化教育,包括經典在內的古代典籍,顯然是應該優先考慮的內容。
Q:在目前的社會背景和教育制度下,優先考慮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似乎為改革語文教材帶來新的可能性,比如增加古文的比重,對此您有什麼建議?
A:在現行的課程體系下,在語文課中增加古文的比重,不失為最為可行的做法。
入選語文教材中的古文,首先自然應該是那些歷經千錘百煉、世所公認、最能體現祖國語言美的經典名篇。要避免那種什麼都照顧一點但什麼都不突出的面面俱到,不要有太多附加的功能,要以語言的優雅、精緻為最高原則。
此外,也要尊重學生的認知水平,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在經典的學習上,我認為在小學階段,以學習唐詩、宋詞、元曲以及古代蒙書如《聲律啟蒙》《幼學瓊林》《千字文》之類為主;初中階段,可以選學「四書」和百家諸子;到高中階段,再選讀「五經」和歷代文集。
Q:在教學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A:在組織教學時,我認為應該最大限度地遵循教育學的基本規律,比如一定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古人讀書特別注意循序漸進。
《三字經》中就有「小學終,至四書」「《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這樣的說法。清朝初年的施璜曾說,「五經」以「四書」為階梯,「四書」以《近思錄》為階梯,《近思錄》以「小學」為階梯。沒有精熟「小學」,就不可以讀《近思錄》;沒有精熟《近思錄》,就不可以讀「四書」;沒有精熟「四書」,就不可以讀「五經」。
在現代,學習的條件和內容都和傳統社會有了很大的不同,我們的教學,沒有必要再按照《三字經》和施璜所說的順序進行。但是循序漸進的原則,在任何教育中都是有效的。我們應當保持耐心,等待蛹繭化蝶的那一刻,不宜過早讓年紀尚小的學生單純背誦狹義的儒家經典,不要對童年過早、過度地開發。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兒童「樂嬉遊而憚拘檢」的特點,注意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保護兒童的學習積極性,以游戲來代替督責。
Q:傳統文化教育、加大古文在教材中的比重與語文學習三者是什麼關系?
A:傳統文化教育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恰好是跟語文教育相關的,這就是要掌握優雅、精緻的祖國語言。這也是學習語文的主要目標。
一句話怎樣才叫精彩?我認為是語言的優雅和精緻,表述有個性、有節奏、有氣勢,氣韻生動。在我看來,好文章就是把優雅精緻的祖國語言,鑲嵌到獨特的、有節奏的句子當中。要做到這樣,就要到古文中去感受、體味和把玩。
我自己讀古文的經歷,也可以印證這個觀點。我在中小學的時候,因為正值「文革」,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後來到華中師范大學,跟隨中國歷史文獻學會會長張舜徽先生讀碩士。張先生要求我們最多的就是要把文章寫好。要寫好文章,就要多花時間背誦古文,而且是長篇古文。
他常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認為背誦賈誼的《治安策》、司馬遷的《報任安書》、王安石的《上神宗皇帝萬言書》等長篇古文可以養氣,可以感受到漢語的氣勢和氣韻;背多了,就可以駕輕就熟地駕馭漢語,寫一手漂亮的好文章。
碩士階段,我聽從老師的告誡,每天早上,別人在背外語的時候,我就背《古文觀止》《六朝文絜》《論語》和《孟子》。誦讀的時間長了,受益極大。以前寫文章只是注重技巧,寫些無病呻吟、面目可憎的東西。而這三年的誦讀,使我面貌一新,寫文章甚至講話的節奏感明快,氣勢、氣韻充足。
Q:張志公先生曾經總結道,我國古代教育的一個傳統是把語文教育與道德知識教育結合起來。在語文教育中滲透傳統文化,是不是可以包含語文和道德兩個方面的教育目標?
A:現在學科的劃分使每門學科的功能變得頗為單一。我始終認為,語文學科不要兼顧太多別的功能,擔負太多,自己的功能就會被削弱。
當然,無論哪一個科目,都要體現出教育的宗旨和追求,體現出赫爾巴特所謂的「教育性教育」,也就是使人「高尚而不是變壞」的教學,這是一個基本的前提。我很反對語文教育中過多過重的道德教育因素的注入,語文教學不應該變成道德之學。
語文首先是讓孩子們感受到祖國語言的美,祖國語言的優雅和精緻,並且對這種語言產生興趣,直到能夠靈活應用這種語言。現在語文教育搞不好,我個人認為原因之一就是人們賦予了它太多的功能,讓它承載太多的任務。現在社會上有什麼問題,人們往往把板子都打在語文教育的身上,這不是語文教育能夠承載得了的。說白了,語文教育的目的主要就是讓學生有效地掌握、自如地運用祖國語言。
Q:語文課雖然不以道德完善為目標,但是語文形式和內容一體兩面的特點,使語文教育的目標不像數學、物理等學科那樣純粹。在選材的時候,除了要考慮文本的工具性、文學性,還要考慮其思想內容方面的價值。中華傳統文化中有深厚的儒家思想,儒家讀書講究「修身為本」,這一思想對於我們選取古文做語文教材有哪些啟發?您有什麼建議?
A:很多人希望把傳統的優質資源拿到當代,用以治療當今社會的亂象,解決現代社會道德缺失的問題,我認為這個目的註定是要落空的。
中國古代文獻中有很厚重的倫理色彩和道德說教,讀這些文本的時候,對一個人的心性和道德有所影響是必然的。我經常講一個故事:明代有一個新考中進士的人,去見當時的大學者章懋。因為剛考中進士,這個人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他問章懋:我已經考中進士了,該讀什麼書呢?章懋說:你回去可以讀讀「小學」。進士雖然心裡很不服氣,認為自己都是進士了,還讀什麼「小學」呢?但回家之後,他還是按照章懋的指教,讀了三個月的「小學」,而且越讀越有味。三個月後,他又去見章懋。章懋在院子里看到他,就問:你是不是讀了「小學」?進士大惑不解,問:你怎麼知道?章懋說:我看你走路的樣子跟上次很不一樣。
這個事例說明,閱讀古典文本對於改變一個人氣質是有好處的。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很多,只談道德一個方面,有狹隘化的傾向。傳統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要優化我們的素質,提高我們的素養,使我們成為既有知識又有文化的現代中國人,使我們從自然的、生物學意義上的中國人,變成自覺的、文化意義上的中國人,這更重要。
Q:有一種觀點認為,傳統文化中有精華有糟粕。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A:「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很長一段時期主流意識形態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坦率地講,我很不贊同這種說法和做法。
首先,我反對把傳統文化簡單地分為精華和糟粕。在你眼中是精華的,在我眼中可能是糟粕;今天認為是精華的,明天思想觀念變化了,就可能被認為是糟粕。法國之喜,英國之悲;今日之是,明日為非。精華和糟粕是一個價值判斷的問題,有很強的主觀性,關鍵是從什麼角度去看這個問題。如果都根據一己之好惡,對傳統文化任意去取,長此以往,那麼我們就沒有傳統可傳、沒有經典可讀了。其次,所謂的精華和糟粕是水乳交融的,它們不過是一個銅板的兩個面,二者相須為用,相資相濟,相輔相成,就像一輛車的兩個輪子一樣。如果把古代文化中的糟粕去除了,留下的將不是精華,而是精華的危如累卵和朝不保夕。
所以,即便傳統文化能夠分辨出精華和糟粕,那我們應有的態度,也應該先「取其精華,存其糟粕」,然後倡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希望通過這番作為,為孩子們製造一個純凈的學習環境。實際上,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學生最弱不禁風。只是讓學生被動地、機械地接受,就不能培養學生分辨善惡、美醜、真假、是非的能力,批判性地閱讀、獨立地思考、自覺運用理性的習慣就無從養成。
所以,真正的危險不是我們的孩子接觸了所謂的糟粕,而是在人為虛構的「精華」中,喪失了基本的辨別能力。所以,我反對所謂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傳統文化,堅持創造性轉換,創新性發展,才是應有的態度和原則。
Q:古代由蒙學教育承擔的識字寫字、認識聲律、屬對寫作等任務,基本上是要在今天的語文課上完成。與其他學科相比,語文教育可以借鑒的傳統經驗豐富而復雜。除了選什麼文本之外,還有方法。古代的方法和經驗,怎樣與現代語文教育相融合?我們該注意哪些問題?
A:的確,語文教育可以借鑒的傳統啟蒙教育的經驗非常豐富。傳統啟蒙教育之所以有效,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說,全社會高度重視啟蒙教育,很多著名的學者如宋代的呂祖謙、呂本中、陳淳、王令、胡寅、方逢辰、真德秀、王應麟等人,元代的許衡、程端禮、胡一桂等人,明朝的呂坤、王守仁、方孝孺、陳繼儒、袁黃等人,清代的陸世儀、張履祥、張伯行、陳宏謀、賀瑞麟、王筠等人,民國時期的章太炎等人,都參與了啟蒙教材的編寫。
又如,在蒙學教材的編纂上,不斷總結前人的智慧和經驗,形成了許多現今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編纂特色,如注重蒙學教材內容的穩定性與時代性,蒙學教材類型的多樣性和內容的豐富性,蒙學教材語言的簡潔性和趣味性等。
另外一個原因是,傳統啟蒙教育教育教學方式有效,這其中包括教育的原則:以豫為先、及時施教,德教為主、蒙以養正,教之以事、培養習慣,寬嚴有節、寬猛相濟,多說恭敬、少說防禁等內容;包括教學的原則:識字為先、目標單一,量資循序、少授專精,誦讀為主、適當講解等;包括具體的教學方法:學習禮儀與習慣養成、講說故事與日長月化、認字仿寫與識字教育、誦讀為主與記憶教育、作詩作對與寫作教育、歌謠舞蹈與游戲放鬆等內容。
傳統啟蒙教育的這些原則和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完全可以用於現今的語文教育。但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古代的啟蒙教育,一般只有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只有一個教師承擔,承載著多樣化的功能;而現今的語文教育,則是眾多門課中的一種,它承載的功能相對單一。所以,現今的語文教育和傳統的啟蒙教育比起來,它更應該突出語文性,這就是對優雅、精緻祖國語言的掌握並靈活應用。
Q:古人重視蒙師,認為「蒙師教授幼學,其督責之勞,耳無停聽,目無停視,唇焦舌敝,其苦甚於經師數倍。非品端學優,而又勤且嚴者,不克勝任」(唐翼修《父師善誘法》),
「蒙師失則後世難為功,蒙師得則後世易為力」(崔學古《幼訓》)。古代對蒙師作用和價值的認識,對於我們今天小學語文老師的培養有哪些值得借鑒之處?
A:古人把啟蒙教育和讀經教育的界限分得很清楚,將它們分屬於大學和小學的范疇。從事啟蒙教育的老師被稱為「蒙師」,教授儒家經典的老師則被稱之為「經師」。所以,「蒙師」是相對於「經師」而言的,而語文教師則是現今眾多科目教師中的一種。「蒙師」相對於「經師」,突出的是它的階段性、基礎性,語文教師相對於其他科目的教師,則突出的是它的專門性、功能性。
小學語文老師和蒙師處於同一層次。在工作的辛苦、重要性方面並無二致。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啟蒙教育都被看成一個人終身事業的根本,被看作一個人一生乃至一個家族成敗之所系。正如沈鯉在《義學約》中所說:「子弟讀書,有成有廢,乃關系門戶盛衰,一家禍福。為師者,成就得一個好人,便即是許大陰功,若耽誤人家子弟,亦大傷天理,與尋常虧欠者不同。」啟蒙教育既是大事,也是難事。而從事啟蒙教育的蒙師,也遠不是人們通常想像的那麼簡單。這也就是崔學古在《幼訓》中所說的:「為師難,為蒙師更難」。
對小學教師資質的要求,表述雖然不同,但精神實質幾乎完全一致。比如,古代對蒙師的要求:
首先,必須是學生行事的榜樣,視聽言動的模範;
其次,要有一定的學識,或者看他是否有從教經歷,或者看他在科舉的道路上,取得了怎樣的成績,獲得了什麼功名;
再次,還要求有對自己工作的忠誠,對東家的負責,對他人子弟前途的重視,用古代的話來說,就是盡心,用現代術語來表述,也就是敬業;
最後,歷史上那些最能做育人才的蒙師,也是那些能針對學生的實情、因材施教、教育方法使用得當、訓導有方的蒙師,這也就是善教。這些古代對蒙師的要求,對現今的小學語文老師依然有效。
⑨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所謂傳統文化,就是民族的經典文化,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勤勞、智慧,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正是在這歷史的長河中,祖先給我們留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論語》、《孟子》唐詩宋詞等一大批民族經典內容以及永不枯竭的新鮮活力影響著一代代華夏子孫;它們的滋潤和照耀使我們民族生生不息、日漸強大。 《課標》明確指出人文素養包涵以下內容:「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注重利用傳統文化培育學生人文素質是當今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我校地處縣城郊區,是一所具有悠久辦學歷史的農村小學。學校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一貫致力於思想道德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學校經常性開展古詩文朗誦比賽、手抄報展覽、作文競賽、演講比賽等活動。在新課改中,學校把綜合性活動展示作為校本教活動的主旨,大力推進課改進程。有感於語文教師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的歷史責任,我在實際教學中作了如下探討: 一、用教師的熱情感染學生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自己首先要熱愛我們本民族的傳統文化,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只有用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做基奠,才有可能完成傳承文化的使命。要發揮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語文教師不僅要悉心學
習古典文化,更應該是傳統文化的倡導者。 教師是文化傳承的紐帶, 我們自身的文化素養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文化的傳承。教師如果只空洞地灌輸道理或者就文章談感受,引起的共鳴並不多,其實只 有教師把這些與自己對生活的感悟相結合時, 才會引起學生的共鳴。只有教師真正投入,才能起到「不令而從」的自覺效果。我們回首學生時代自己的老師,當一張張面孔都已經漸去漸遠的時候,那個在講《背影》時不禁淚流滿面的老師,那個在讀《石壕吏》時不禁拍案而起的老師„„他們所留給我們的印象一定是歷久彌新的。 二、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思考 教育像錢夢龍先生說:「語文教學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是最有代表性的學科,是母語教學,它是源、是根、是魂、是傳統文化的魂。」 1、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因素 語文教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微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道德文化這面鮮艷旗幟,激勵著中華民族進取、發展,形成具有特色的群體意識,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子孫。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這方面的因素,因為優秀人物的高尚品格,總與優秀傳統文化背景密切相關。在孔子、屈原、李白、杜甫、陸游、辛棄疾、文天祥、譚嗣同、等無數人身上,閃耀著的淡化個人、強化群體的人文精神,經邦濟世的人生追求,積極進取的奮發精神,憂國憂民的憂患意意識識等等,是強大的精神磁力,厭惡官場黑暗,李白「摧眉折腰事權貴」,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孔子認識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終生憂勞不悔;「憂道不憂貧」,屈原憂國不復興,君不明察,憂「世人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杜甫也始終憂勞不輟,寫出了驚警後世的「三吏三別」,目的是要「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孫中山面臨「賊氛方熾」的混亂社會,痛感「予此行所負之責任,尤倍重於三十年前」„„這些構成了中華民族向前的動力,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也築成了中國人的精神風貌。 2、在古詩文教學中切實抓好傳統文化的教學 古詩作為傳統文化流傳下來,其不單是詩人的才華展示,借物抒懷,其中也包含了詩人的偉大抱負與志向。陸游是南宋偉大愛國詩人,他一生堅持抗金主張,雖多次遭受投降派的打擊,但愛國之志始終不渝,死時還念念不忘國家的統一。其中表現抗金報國的作品,最能反映那個時代的精神。詩的風格豪放,氣魄雄渾,他的多首詩歌被選入教材,如《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這兩首詩均充滿愛國豪情,大氣磅礴,風格悲壯。詩中一方面是他渴望萬里從戎、以身報國的豪壯理想,另一方面則是他壯志難酬、無路請纓的悲憤心情。通過對古詩意思的教學,我們可事先讓學生查閱有關於陸游的得一些資料,對詩人有初步的了解。當然,在沒講古詩之前,學生對它的認識可能僅是手中的資料文字,並不能從內心深處體味,但當我們教學完古詩,再次回頭來重讀關於陸游的資料時,學生便由了更深的體悟。此時,我們不妨再向學生介紹一些風格類似的其它詩歌供學生選擇閱讀。這樣一來,學生對於古詩文的學習除了它讀起來朗朗上口之外,便也會在對內容和詩人情感的體會上下些功夫。 3、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 我們語文教材所選的詩、詞、小說等古代作品中,不僅積淀著豐富的古代文化知識,也積淀著豐富而深厚的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這就要求教師更新教學觀念,在傳授語言文字知識,進行人文教育的同時,認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涵,並通過恰當的方式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真正認識和理解傳統文化的合理內核與真正價值,從而自覺地接受優秀的傳統文化。如在講授《將相和》時,因為課文描述的是春秋戰國時的事情,可以向學生描述當時社會的文化的一些人物情況:春秋時期的文化是中國文化最為輝煌、燦爛的一頁。當時出現過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等偉大的文學大家。其中孔子可能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位,他給後人稱之為「聖人」。他手執著「仁政」的大旗,挺身而出,奔走與各個諸侯國,呼喚著他的神聖的理想,呼喚著正義和他所崇尚的道德。這個知識淵博而又勇敢的老人;這個真誠而又執著的「聖人」,一生都為實現他的理想而奔走吶喊,一生都在維持著正義和良知。他是一個偉大的學者,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一個偉大的思想家。 三、利用閱讀課及課外時間,閱讀經典。 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是有限的,現代語文教學承擔 的任務也是十分繁重的。對傳統文化的教育不可能都放在課堂上來完成。因此,必須利用閱讀課及課外活
動時間來讀經典。 課外閱讀中,學生常常接觸到不少成語,通過「摘抄」的形式進行積累,比如每人准備一本「成語摘抄本」,一遇到成語就記錄下來,通過查閱工具書理解這些成語的大概含義,並在學習中嘗試運用這些成語。此外,在課外活動中,為了配合學生摘錄、積累成語,開展一些諸如「我講成語故事」、「成語接龍」、「誰是成語大王」等活動,極大的調動學生的收集熱情。除了課本、課外閱讀中有成語外,廣播、電影、電視、日常用語中的成語也數不勝數。如果學生在生活中注意留心,日積月累,那麼他們成語倉庫里的成語就越來越多,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也就得到了穩步提高。 唯有閱讀本民族的經典,我們才有可能記住自己的血脈,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園,經典是我們靈魂的依託。 四、善於抓住契機,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1、關注日常生活,探尋文化精髓 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我們大可不必拘泥於教材,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國的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情華。這些代代相傳的文化資產反映了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寄託著整個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來一代代歲月長途中的盛會。 如今,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很多學生熱衷於過洋節,對中國傳統節日卻表現得很漠然。到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開設了「屈原專題講座」,運用多媒體等多種手段教學,通過讀屈原的作品,講屈原的人生,評屈原的精神讓學生領悟屈原的偉大人格,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中秋佳節,可事先讓學生搜集一些望月懷人的古詩上語文課的時候交流。 2、開展尋訪家鄉歷史名人和遺跡活動,繼承和弘揚鄉土傳統文化 (1)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引導學生調查了解家鄉特有節慶、傳統習俗,傳統文化藝術及淵源。學生通過廣泛閱讀有關家鄉的文選典籍,初步了解家鄉婚嫁文化、飲食文化、節令文化等傳統文化形式。
(2)開展考察活動,考察家鄉的名勝古跡與由來,考察家鄉的歷史名人和遺跡,考察家鄉某些地名的由來,考察家鄉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特點,訪問民間藝人,了解傳統工藝。 (3)組織學生為宣傳家鄉的傳統文化開展實踐活動。鼓勵搜集相關資料:以作業的形式鼓勵學生利用假期搜集家鄉相關資料:「古代神話傳說人物」、「成語故事」、「歇後語、諺語」、「歷史人物事跡」、「傳統節日傳說故事」。與有關部門合作,製作廣告牌或網頁張掛在學校「藝術長廊中」或校園網上,宣傳自己的家鄉。 五、採取多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 為大力弘揚我們民族的傳統節日,我組織了一次「傳統節日知多少」知識競賽活動。在競賽內容中,主要針對常見的傳統節日,有的以故事形式出現,有的以詩歌出現,有的以辨析題出現,形式多樣,這不僅讓學生對節日的時間有了清楚地了解,更進一步對節日的來歷有了更明確的認知。在辨析題中,主要讓學生針對當前社會上一部分青年人忽視傳統節日而重視過洋節談看法,學生們各抒己見,但最終達成共識——傳統節日一刻都不能忘,她是我們民族的思想精華。 舉辦各類以傳播傳統優秀文化為目的的講座、古典詩詞朗誦會,舉辦有關傳統文化知識競賽,如默寫古詩文等,觀看錶現優秀歷史人物事跡的影視作品並開展討論,組織學生參觀歷史人物紀念館或者重要歷史文化遺跡等等活動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而且增長了文化知識,加深對傳統文化的了解,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一個民族文化的健康發展,理應是在繼承傳統優秀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地創新和開拓。在語文教學中逐漸滲透傳統文化教學體現了漢語文教育的科學規律,有新時期的教育改革中,只要我們客觀地審視,辯證地反思,發展地對待,它定會在飽經歲月洗禮中光彩依然,歷久而彌堅!目前,語文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工作,還做的不夠,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方法和 途徑也需進一步探討, 作為一名有責任感的語文教師, 有義務竭盡全力去幫助學生找尋文化 之根。我相
信,在全體教師的努力之下,傳統文化教育就可以而且也應該深入的開展起來, 並將取得良好的教育效益。
希望讀你有幫組,望採納
⑩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一、利用文本 加以豐富
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僅僅作為一篇文章講解分析,而應該挖掘文章中的深層內涵。如在教學愛國詩人陸游的《示兒》時,首先介紹陸游當時生活的社會背景,再來學習這首古詩,作者在彌留之際仍然惦記著國家統一,沒見到祖國統一是唯一的遺憾。告誡孩子們等到祖國統一,祭祀先祖時要把這個消息告訴他。詩人留下的這份「遺囑」飽含著深深的愛國情懷令人感動。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再讀一讀陸游的另一首詩《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藉助相關知識的了解和兩首詩的學習,更能感受作者對祖國深深的愛國之心。
二、緊抓常規 誦讀經典
如何讓學生在小學六年的有限時間里,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我將小學必背的詩詞進行歸類,學期開學伊始,每一周我都會在黑板上抄寫一首有關春天或春季里傳統節日的古詩或詞,上課鈴一響學生就坐後就有課代表帶領學生集體誦讀。還有就是充分利用空餘時間,放學後學生排著路隊出校門,途中與其讓學生嘰嘰喳喳說話,不如讓學生們來集體背誦詩詞,這樣不僅路隊顯得整齊劃一,又能加鞏固詩詞加深印象。
三、將傳統文化教學與傳統民俗相結合
傳統文化的滲透教學不能僅僅只限於書本,要適當拓展,將傳統文化教育的陣地充分延伸到課外學習、生活中。如:教學王安石的《元日》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春節,先請學生說說自己過春節的經歷,談談他們在春節期間發現的一些習俗,再來教學古詩,同時滲透春節的傳統習俗。課後進行拓展,讓學生閱讀老舍的《北京的春節》進一步了解、感受春節這一傳統習俗和人們對春節的喜愛及習俗中蘊含的深層文化;隨後開展實踐活動——收集春聯,舉辦「春聯吟誦會」。教師把古詩作為切入點,一步一步進行延伸拓展,傳統文化教育有效地進行了滲透。
四、傳統文化與道德教育相結合
學習詩詞歌賦,可以讓學生從中獲得很多的人生啟迪,豐富精神世界。教師可以針對某一主題形成一條主線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如:在教學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時,我以古人的愛國精神,憂患意識為主線,羅列出屈原《離騷》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詩句。這些先人們的愛國精神,憂患意識,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相信同學們通過學習,這些經典中的人物品質會潛移默化地成為學生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