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為什麼說成語是漢語文化的濃縮

為什麼說成語是漢語文化的濃縮

發布時間:2023-02-04 11:33:12

① 成語與中國文化有什麼關系

漢語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成語又是漢語中的精華,具有極強的表現力。成語蘊含著寶貴的文化財富,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中國古代物質文明的輝煌,了解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傳統中華美德等眾多方面。成語與中華傳統美德 中國文化價值系統以「善」為核心,強調真、善、美的統一,「人為萬物之靈」是因為人有道德,我的約束和完善。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美德至今為人們繼承和發揚,在成語中我們能充分體會這一點。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盡心下》)「仁」,是中華民族的道德核心,仁的核心就是愛人,「仁者愛人」,包括的內容十分廣泛,主要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從家族內部把這種愛延伸到社會,就成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四海之內皆兄弟」,對國家也要有擔當,甚至危機時刻可以「為民請命」,「殺身成仁」。 現代社會人們交往的誠信原則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待人做事都要「誠心誠意」,「言而有信」,守信用,講信義是中國人從古至今公認的價值標准和基本的美德。如果是「背信棄義」必然會到嚴厲的道德譴責。 勤勞節儉,清正廉潔也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三國的諸葛亮提出要「儉以養德」,「淡泊名利,寧靜致遠」,人需自我約束,不貪求太多,才能表現 出「剛正不阿」,才能正己,正心。此外,「厚德載物」「榮辱不驚「天下為公」「不屈不撓」等也能讓我們領略崇高的民族精神和傳統中華美德的精髓。

② 成語的文化內涵

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歷史文化歷經5000年濃縮,積淀出中華語言之精華—成語。成語,熟語的一種,指慣用的固定片語。成語的典型特點是定形定義、言簡意賅、四言成語、風格文雅。 文化,籠統地說,指的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具體地說,文化是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等。 通過成語,我們可以了解到中華民族文化的許多方面:天文、歷法、地理、歷史、文學、藝術、軍事、宗教、道德倫理、思想觀念、飲食、服飾、器具、建築、禮俗、樂律等。

一、與天文歷法有關的成語

農歷是我國傳統的歷法,相傳創始於夏代,故又叫夏歷。它是陰陽合歷,平年12個月,閏年13個月,19年7 閏。又據太陽年分為24個節氣,便於農事。古人還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搭配紀年,60年為一甲子,周而復始。這些在成語中也有所體現,如:四時八節、春華秋實、冬扇夏爐、花甲之年、身懷六甲。在十二地支中,「卯」在「寅」之後,成語「寅吃卯糧」比喻入不敷出,錢糧預支。「丁是丁,卯是卯」是說干支不能搞錯,形容辦事認真,界限分明,決不會搞錯。

古人還往往把觀測到的天象與人事結合起來。成語「日月合璧」是指陰歷初一日月同升的現象,這在我國是很難見到的,因而古人附會為祥瑞。古人稱月上弦逐漸盈滿為「恆」(gèng),成語「日升月恆」用來比喻興旺。「日東月西」則比喻遠隔難逢。「日月參辰」比喻相互不和乃至作對。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是古人用來代表地支以紀年月日的特徵動物。據史載,南北朝時生肖已普遍用來紀年,至今民間仍然使用,俗稱屬相。而以十二屬相紀年,其中無「驢」,「驢年」純屬子虛;生肖不能用來稱月,「馬月」亦是烏有。所以成語「驢年馬月」表示沒有期限。

我國古代天文學家為了制定歷法,指導農事,經常觀察日月星辰。古人觀測日影的工具叫「土圭」。由於人們把自然現象看成是神秘難測的東西,因而連測日的土圭也受到敬重。成語「奉為圭臬」是說人們把土圭和臬(箭靶)當作衡量正誤的准則。一般的人則憑生活常識目測日光。成語「日上三竿」說太陽有三根竹竿那麼高了,形容時間不早了。據說魏晉之間,宮中以紅線測日影。每年冬至以後,白晝漸長,因此有成語「日長一線」。

通過一些成語,我們還可以注意到人們對北斗、銀河(又稱「漢」)、虹霞的觀察。例如,「南箕北斗」本來是反映人們根據星宿來決定方位:當箕、斗二宿同時出現在天空時,箕在南,斗在北。後來,這個成語常用來比喻有名無實,因為「箕」是星宿,不能用來簸揚,「斗」也是星宿,不能用來舀酒槳。成語「斗轉參橫」是說北斗轉了向,參宿橫斜,這是天快要亮的時候。「參辰卯酉」是說參宿如果處在酉位,心(辰)宿則在卯位,二者不能同時在天空中出現,這個成語常用來比喻人或事物的敵對或互不調和。另外,人們觀察到北極星的斗柄正在初昏時指向東為春,指向南為夏,指向西為秋,指向北為冬,「星移斗轉」是說星斗位置發生變化,表示季節在改變,用以比喻時間的推移。

二、與宮室建築有關的成語

在先秦時期,一般人的住房都可以稱「宮」,也可以稱「室」,「宮」和「室」是同義詞。後來「宮」的詞義縮小了,只指帝王的居室或大的建築物。而古代的宮室,前面是堂,後面是室。有成語「登堂入室」,用「登上廳堂,進入內室」來比喻學問或技能從淺到深,達到很高的水平。

另外,古代住房,「門」和「戶」雖然都是指門,二者卻略有區別:雙扇的為「門」,單扇的為「戶」。成語「門當戶對」原指兩家人對面住著,後指男女雙方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情況相當,宜於結親。「戶樞不蠹」的「戶樞」指門板的轉軸,現代的門一般以鉸鏈取代了。因為門經常要開要關,轉軸處於經常的運動之中,所以不會被蠹蟲蛀壞,比喻常運動著的東西不易腐蝕,可以長久不變。「蓬蓽增輝」的「蓬蓽」是蓬門蓽戶的簡稱,即用荊條或竹子編成的門。這個成語是說使貧苦之家增加光彩,多用於貴客臨門或得人饋贈的書畫陳設品時的謙謝之辭。「門庭若市」的「庭」指大門內的庭院,整個成語說的是大門和庭院的人多,象集市一樣。成語「蓬門瓮牖」是說用蓬草編的門,用破瓮架成的窗口,寬容居室的簡陋。成語「坐不垂堂」指不坐在堂前屋檐下,以免瓦片掉下來傷著。堂堂的東西牆叫「序」,樓角則叫「隅」。成語「向隅而泣」形容孤獨失望的樣子。堂前的東西有兩根楹柱,柱子承著梁,成語「偷梁換柱」比喻暗中玩弄手段,以假換真。樑上是棟,又叫檁。棟上是榱(cuī),又叫椽,椽上就蓋瓦了(上古多蓋茅草)。成語「棟折榱崩」用以比喻國家的傾覆。跟漢民族建築文化有關的其它成語有亭台樓閣、舞榭歌樓、空中樓閣、禍起蕭牆、深宅大院、雕梁畫棟、鉤心斗角、曲徑通幽等。

2 成語的文化內涵

三、與飲食有關的成語

飲食文化在我國很發達,這在成語中有所體現。成語「食不二味」表示飲食節儉,「食不厭精」表示飲食講究,「羊踏菜園」表示偶食葷腥,「漿酒霍肉」表示飲食奢侈,「殺雞為黍」表示殷勤待客。其他還有「烹龍炮鳳」「山珍海味」「嗟來之食」「若烹小鮮」等,也都不同程度地蘊涵著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信息。

另外,如「茶飯無心」、「粗茶淡飯」、「酒足飯飽」、「酒囊飯袋」等,這些成語中常常「茶」與「飯」並舉,「酒」與「飯」並舉,這是漢民族獨有的茶文化與酒文化的反映。

烹飪文化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故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樣的體現飲食觀念的成語。像「炮鳳烹龍」、「千里蒓羹」這樣的成語直接記錄了兩種菜名,前者指鮮美的宮廷大菜,後者指一種地方風味名菜。「五味俱全」的原義則是指調味齊全適。鼎,是我國古代炊器,又是盛熟牲的器具。它多用青銅或陶土製成,盛行於商周。一般都是圓鼎,兩耳三足。相傳夏禹曾鑄九鼎,象徵九州,夏、商、周三代均奉為傳國之寶。我國政府贈送給聯合國的就是「世紀寶鼎」,以此顯示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漢語中留下了一批帶有「鼎」語素的成語:鼎魚幕燕、鼎鐺有耳、嘗鼎一臠、舉鼎拔山、牛鼎烹雞、舉鼎絕臏、三足鼎立、鍾鳴鼎食、瓜分鼎峙、負衡據鼎、一言九鼎等。

四、與古代服飾有關的成語

在成語中我們還能了解古代服飾的有關情況。例如,拂袖而去、袍笏登場、被褐藏輝、長袖善舞、荊釵布裙、金釵換酒、巾幗英雄,這些成語都跟漢民族服飾文化有關。

成語「被發纓冠」的意思是來不及束起頭發、系好帽帶子,表示急於救人。「冠」是古代帽子的通稱,但具體來說,又只指貴族戴的帽子,它與今天的帽子不同,不能把頭頂全部蓋住,而只有不大寬的冠梁,上面有褶子,兩端連在冠圈上。又因為古人蓄著長發,所以要先用發笄綰住發髻,再自前至後用冠束住。冠圈兩邊各有一根小絲帶,叫做「纓」,是打結用的。

「南州冠冕」比喻南方傑出的人才;「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嚴或正大的樣子。這兩個成語將「冠」、「冕」連用,其實古代「冠」、「冕」是有區別的。「冕」是一種最尊貴的冠。冕,黑色,頂上有一塊長方形的板,叫做延。延的前沿掛著一串串小圓玉,叫做旒。古制:天子十二旒,諸候九旒,大夫六旒。上古天子,諸候,大夫祭祀時都戴冕,後來只有帝王才可以戴,所以王維有「萬國衣冠拜冕旒」的詩句。

「狐裘羔袖」、「集腋成裘」兩個成語的「裘」是古人禦寒的皮衣。穿不起裘的人就穿袍,袍是亂麻做的長襖。隨著衣料的改進,漢代以後的袍成了朝服。「袍笏登場」是官服打扮、登場上演的意思。至於「黃袍加身」的黃袍則是指皇帝穿的龍袍了。「褐」(hé)是一種粗毛或麻編制的短衣,是窮苦的勞動者穿的。成語「被褐懷玉」是說懷抱著美才,卻不在人前顯示。

「峨冠博帶」、「輕裘緩帶」兩個成語中的「帶」指古人的腰帶。上古的帶有兩種,一種是皮製的革帶,扎在裳下衣內,帶上有鉤,用來懸佩玉飾等物。成語「竊國竊鉤」的「鉤」就是指衣帶鉤。另一種帶是絲織的大帶,用來束外衣。打結後垂下的部分叫做「紳」。此外,後代官服外還有一種金玉帶,這純粹是裝飾品,沒多大約束作用。

還有「披發左衽」、「鳳冠霞披」、「蟒袍玉帶」、「象簡烏紗」、「褒衣博帶」、「方領圓冠」、「方巾闊服」、「方巾長袍」、「布衣黔首」、「冬裘夏葛」、「綾羅綢緞」、「葛巾布袍」、「短褐穿結」、「葛巾野服」、「顛倒衣裳」等成語也反映了古代的服飾情況,這些成語簡約且有代表性地勾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服飾特色,以及穿著禮俗。其中「披發左衽」反映的是我國古代某些少數民族常見的打扮,具體是指一種極其粗放而簡單的裝束。「峨冠博帶」指的是古代士大夫特有的裝束,即高高的帽子和寬寬的衣帶。還有「鳳冠霞披」是一種飾有彩制鳳凰的帽子和美如雲霞的披肩,它是古代貴族和受朝廷封誥的官宦之家的成年婦女的裝束。「蟒袍玉帶」是一種綉有大蟒的袍子,飾有玉石的腰帶,原是明代的官服,後來演變成傳統戲曲中帝王將相的服裝。「象簡烏紗」是指古代大官的裝束,「簡」是古代大臣朝見君主時所持的記事板,又叫朝笏;「烏紗」是一種黑紗製成的官帽。「褒衣博帶」即寬袍闊帶,它是古代儒生特有的裝束。另外還有「方領圓冠」「方巾闊服」「方巾長袍」也專指儒生的裝束。元朝以前,麻布、褐布、絲綢為常見的制衣材料,「冬裘夏葛」就是指冬天穿皮毛做的衣服,夏天穿葛麻做的衣服。絲綢在我國很早就是製作服裝的材料,隨著絲織工藝的不斷發展,出現了「綾」「羅」「綢」「緞」「紈」「絹」等多種蠶絲製品,於是就有了「綾羅綢緞」這個成語,它泛指精美的絲織品或用精美絲織品製成的服。如果再深入一步地品味這些成語的含義,還會發現穿著不同材質的衣服與人的身份地位有一定的聯系。皮毛做的衣服比其他材料做的衣服暖和而華貴,葛麻做的衣服比其他材料做的夏衣透氣而涼爽,這類服裝價值昂貴,有地位和身份的人才穿得起,所以能夠「冬裘夏葛」多半是富貴之人。絲綢服裝只有富貴人家才穿得起,所以又有稱富家子弟為「紈絝子弟」的成語(「紈絝」是一種用生絲製成的華美衣服)。

3 成語的文化內涵
一般平民百姓的服裝多為「葛巾布袍」「短褐穿結」「葛巾野服」。這些成語中的「葛」與「冬裘夏葛」中的「葛」所指不同,它是一種草本植物,可製成布,但質地很粗糙。另外,勞動者一是貧窮,二是要經常從事生產勞動,所以不可能戴「峨冠」,著「蟒袍」「闊服」,往往著「短褐」,而且有的還有「穿結」。即使是同樣材質製成的衣服,穿著方式不同,也可以反映穿著人的不同身份和職業,如「反裘負芻」這個成語,同樣是說穿用動物皮(「裘」)做的衣,但由於它違背了穿「裘」一般皮毛向外的習慣,將有毛的一面向里,說明有其特殊之處。原因是著「裘」者要「負芻(背柴)」,若將毛穿在外,背柴時會將毛磨壞,由此可見這是貧窮者的裝束。通過上述成語,我們便可以了解著裝差異反映出的貧富差別。我國古人的服飾不僅有多樣的材質、豐富的裝飾、繁復的身份區別標志,還講究嚴格的著裝禮俗。「顛倒衣裳」這個成語反映的就是這一方面的內容。「衣裳」這個詞在現代漢語里表示衣服,不分上下,然而在古代卻很有講究,一般來說,古人稱上為衣,下衣為裳,如果把上衣下裳顛倒了穿,就會不合禮制。可見成語雖然只是漢語中一種詞彙,但它卻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信息。成語集中、典型地反映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特徵。

反映服飾文化的成語中,有不少表現了不同地位身份的人所特有的服飾。帝王後妃和貴族命婦的服飾是「鳳冠霞帔」、「珠圍翠繞」,古代儒生的裝束則是「褒衣博帶」、「圓冠方領」,朝庭命官是「頂冠束帶」、「象簡烏紗」,志在山林的隱逸之士則「葛巾野服」、「芒鞋竹杖」,當了帝王,則必「黃袍加身」,普通的勞動婦女也只能是「荊釵布裙」。因為服飾是人的社會地位、經濟實力的外在表現,古代在服飾上有種種嚴格的規定,用以顯示官位品階和社會地位的不同,所以漢語中出現這樣豐富的與服飾有關的成語也就不足為怪了。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說成語是漢語文化的濃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7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