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案怎麼寫
1.教學目的。所謂教學目的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所要達到的最終效果。教師只有明確了教學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學」有目標可循。教學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確、具體、簡練。一般應選定1~3個教學目的。
2.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整個教學的核心,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所在。重點突出,難點明確,有利於學生掌握教學總體思路,便於學生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3.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方法雖然多種多樣,但每節課的教學方法必須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師的教學藝術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學方法的運用是否巧妙得當。教學過程也稱教學步驟或教學程序,即用於指導和規范教師課堂活動的步驟。只有安排好教學過程,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有條不紊地圓滿地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
4.教學內容的引入。教學內容的引入就是課堂導語。課堂導語是門藝術,它是教與學的紐帶,是讓學生走進教材、掌握教材的橋梁。因此,教師應該根據確定的教學目的、內容,針對學生的心理,精心設計課堂導語,巧妙地導入新課,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5.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因為備課的其他環節都是為它服務的。寫教案時,必須將教學內容分步驟分層次地寫清楚,必要時還應在每一部分內容後註明所需的時間。這樣,可以使所講授的內容按預計時間穩步進行,不至於出現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的局面。
6.訓練內容。練習是將教材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認知結構的紐帶,是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方式,更是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效果的好方法,因此無論所講授的知識內容是何性質,都應在課堂上安排練習時間,而不應滿堂灌。
7.小結和作業。一個好的教案應有始有終。小結既是課堂教學的結束語,又是強化教學重點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好的總結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作業則是教師根據授課內容所布置的課後習題,以便於學生復習、理解、消化授課內容,為學好下一節課的內容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課前系統部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標准》的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
《教師教案怎麼寫》
文章《教師教案怎麼寫》正文開始>> -
-
-
一、課前系統部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標准》的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A、述必須具備的四個基本要素:
行為主體 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老師,人們判斷教學有沒有效益的直接依據是學生有沒有獲得具體的進步,而不是教師有沒有完成任務。 一般在寫教學目標的時候行為主體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須注意如一般可以採取以下的表達:「通過……學習,能說出……」,「通過……學習,能分析歸納……」,而不是「使學生掌握……」「教會學生……」等表述方式
行為條件 行為條件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圍。如「通過收集資料」「通過觀看影片……」「通過本課學習」
行為動詞 行為動詞必須是具體可測量、可評價的。如知道、歸納、列舉、感受、參加等等
表現程度 指學生學習之後產生的行為變化的最低表現水平,用以評價學習表現或學習結果達到的程度。
比如自己以前寫的教學目標:通過學習教材第三目(行為條件),能夠背寫出(行為動詞)鴉片戰爭的起止時間(表現程度),了解(行為動詞)戰爭的經過和中國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現程度)
B、敘述最好有不同層次
根據《標准》,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差異性,按照教學內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難,設計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如南京市溧水縣教研室的周紅英老師把《中華文化的勃興(二)》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為:
(1)知識與能力:
A .通過學習,學生能掌握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仁」的學說及其對教育和文化的貢獻;學生能了解思想家老子及其辯證法思想;學生能了解「百家爭鳴」及諸子百家的主要觀點。
B. 通過學習,學生能列表歸納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形成利用圖表表述歷史問題的能力;學生能運用諸子百家的主要觀點解釋歷史現象,並將春秋戰國時期的政治、經濟與思想文化聯系起來進行分析,培養運用歷史知識,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A .學生能通過收集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及諸子百家的相關資料,編講歷史故事或編演歷史短劇,再現歷史情景,產生對歷史的認同感。
B. 學生能通過列表歸納、分組討論等方法進行合作和探究性學習,理解和運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主要觀點,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培養合作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 .通過學習孔子的教育言論,學生能正確對待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尋找有效的學習方法。
B. 通過學習諸子百家的思想觀點,學生能感知「百家爭鳴」促進了戰國時期學術思想的發展,對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C、過程與方法是什麼?
對於過程與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誤區,以前寫過程與方法,往往寫的是:討論法、合作探究、資料收集等,其實這些只是教師採用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為學生要獲得的能力目標。三維目標中過程與方法是指具體的內在的學習思維的過程,如搜集資料的過程與方法、探究問題的過程與方法、辨析史料的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學學生應該達到的目標是「學會如何收集」「學會如何探究」。(這是以前教學的薄弱環節,也是以後教學必須重視的內容,學生應該學會基本的歷史思維的方法)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部分的寫作要求:兩個操作要求:(1)確定本堂課的教學重點。(2)確定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五)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部分的寫作要求:介紹進行課堂教學所要採取的方法與技巧。
(六)教學用具
教學用具部分的寫作要求:兩個操作要求:(1)教學環境的設計與准備。(2)教學用具的設計與准備。
二、課堂系統部分——教學過程
(一)課前探究部分
課前探究部分的寫作要求:設計出引導學生進行課前准備和探究的方案。
(二)導入新課部分
導入新課部分的寫作要求:設計出每節新課的教學引語,教學引語要起到「凝神、起興、點題」三個作用。
(三)師生互動部分
師生互動部分的寫作要求:(1)設計出每節新課的教學結構(板書結構)。(2)寫出每步設計的設計目的(設計意圖)
此外,在教學結構設計中要注意體現下列6個要求:(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2)從學生的問題出發營造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問題並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3)設計出師生互動方式。(4)爭取准備兩、三種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的教學安排。(5)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處理,發掘出教材內容之間的內存邏輯聯系及育人作用。(6)課堂教學要減少統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學生的分組活動。
(四)課堂總結部分
課堂總結部分的寫作要求:(1)設計出針對教材知識內容的系統的回憶鞏固問題及方案。(2)設計出發散、擴展、升華學生思維的問題及復習鞏固方案。
(五)課後作業部分
課後作業部分的寫作要求:每節課設計10道單項選擇題(選擇題突出對教材知識點的記憶、理解與掌握),1道材料解析題(材料解析題突出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1道問答題(問答題突出學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較、評價能力。)
三、課後系統部分——教學後記
教學後記部分
教學後記部分的寫作要求:(1)評價出你的每節課的教學設計的實施結果。(2)對你的每節課的教學設計進行及時的修改、補充、完善。(3)寫出你的教學感想、心得、體會。
反思的主要內容有① 教學目標實現了沒有?
② 教育、教學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了嗎?通過什麼方式轉化?
③ 有沒有創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學資源
④ 教學設計最突出的亮點是什麼?存在的問題和症結在哪裡?
⑤ 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策略。
② 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用正確的執筆方式和寫字規則寫好「左右結構」的字。
2、讓學生經歷看、聽、練等活動方式形成寫字技能
3、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把字寫好。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筆畫和占格。
難點起筆、運筆、頓筆和收筆。
教具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目標導入。
1、導語:「傾盡三江水,習得一字書」。那位小朋友理解這兩句詩是什麼意思?(學生自由說一說詩句的意思)從這兩句詩可以看出寫字的重要性,其實寫好字不僅是讀書人的門面,而且正確學習漢語的基礎。這節課老師就帶領大家來到寫字樂園學習一些字的寫法。
2、板書課題,確定學習目標。
二、欣賞交流,目標學習。
1、課件出示書法作品,學生共同欣賞,領會書法
藝術的獨特。
教學過程
2、課件出示本節課要學寫的生字,學生觀察生字的特點,說說寫字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棵柏村楊松桔
3、小組中交流寫字應注意的問題,之後全班匯報。
4、教師利用課件指導學生寫上面每一個字,邊演示邊講解寫法,指導學生起筆、運筆、頓筆和收筆。
例如:「村」字在書寫時要做到避讓,捺變點。
5、學生跟隨教師和課件仿寫書空。
6、小結「左右結構」的字的寫法。
三、實踐操作,目標練習。
1、下發帶有本節課生字的字帖,學生按照書寫要求進行臨摹。
2、學生獨立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中進行比賽練寫,選出優秀作品,利用展台進行展示,引導學生評議,共同學習,彌補不足。
四、學以致用,當堂展示。
每名學生講本節課學習的生字寫3遍上交。
五、全課總結,布置作業。
1、全課總結。
寫帶有「左右結構」的生字要注意什麼?(要做到避讓.)
2、布置作業。
完成本次寫字任務,寫一篇小字。
板書設計寫字樂園
棵柏村楊松桔
【教學設計】
《荷花》是一篇寫景的記敘文,作者用第一人稱描繪了公園里滿池荷花的美麗景色。
本文的教學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理解和欣賞滿池荷花的靜態美方面,難點是對描寫荷花動態美的有關語句的理解。為此,運用電教媒體形成優化的教學過程,在解決教學重點的同時,既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又可在突破教學難點時強化對學生想像能力的訓練。電教媒體所創設的美景給學生以多層次的欣賞,讓學生得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從而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培養學生聽、說、讀的技能,提高他們觀察、想像以及賞析詞句的能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荷花的美,並啟發學生展開想像,發展學生觀察、想像能力。
2、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結構層次,訓練學生有條理的表達能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說明】
1、圍繞訓練目標,創設情境、引導情趣:
為使學生對滿池荷花有真情實感,特設計寬銀幕投影,以增強空間效果。用輕柔的音樂和描述性的語言使學生置身於美麗動人、風姿嫵媚的荷花池旁。初步的觀賞,激起學生的求知慾,繼而圖文對照,幫助學生理清第三段的脈絡: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態。並按這一順序顯示相應的情境,指導學生讀文賞析。
2、藉助情境,理解詞句:
憑借電教畫面,讓學生邊看邊思,從形象到抽象,理解詞句含義,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確。課文里有一句:「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這個 「冒」字,學生難以正確理解,難於用語言表達清楚。若設計卡通式的動景,讓學生觀看荷花從荷葉叢中漸漸往上生長的過程,從而領會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葉的縫隙間長出來,體會其長勢。進而再與「鑽」比較,進一步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通過電教媒體的輔助,不僅使學生正確理解詞句,從靜態中體會荷花強大的生命力,而且活躍思維,增強美感,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作用。
3、神化意境,陶冶心情,朗讀升華:
課文第四節,作者想像了荷花的動態美,是全文的難點。其中「我彷彿是一朵白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在翩翩起舞」一句,更難領會。採用一幅神化的意境:滿池荷花的靜景配以仙女翩翩起舞的動景,讓學生觀賞,使學生理解作者看荷花的心情和神情,再通過一個口頭句式訓練:「我( )地看著滿池荷花……」讓學生自己感受表述。並再次面對荷花的特寫鏡頭,誦讀課文,在神化般的意境中,增強美感,陶冶學生的身心。本課建議安排兩教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創設情境,學習第一段
1、揭示課題:《荷花》
2、創設情境,讓學生置身荷花池旁。
(教師同時打開三架投影機,使寬銀幕上的滿池荷花剎那間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
3、學習第一段:
⑴ 讀第一段,思考:為什麼我一聞到清香,就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呢?
⑵ 指導朗讀,要求學生把作者聞到荷香後,對荷花的喜愛,希望看到荷花的一種迫切心情讀出來。
二、觀美景,入意境,品詞句,學習第二段(重點)
1、師:我們應該按照什麼順序來欣賞呢?
(聽錄音,指導看投影)
2、圖文對照,理解詞句:
⑴ 荷葉是什麼樣的呢?輕聲讀課文,劃出描寫荷葉的句子。讓學生觀察畫面,理解「挨挨擠擠」,抓住詞語體會荷葉的數量多,形狀大,顏色美。
⑵ 觀看荷花從荷葉叢中「冒」出來的錄像並找出課文中相應的句子。通過卡通式的動景使學生理解「冒」的意思,與「鑽」進行比較,知道「冒」顯示出荷花生機勃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⑶ 在誦讀、觀察的基礎上對一池亭亭玉立的荷花進行賞析。
(運用電教畫面,讓學生在欣賞中對「只有展開兩三片花瓣,全展開的,含苞待放的荷花」表示自己的感受,從而進一步領會滿池荷花給人們帶來的美的享受)
⑷ 寫荷花為什麼還要寫荷葉呢?將畫面上荷葉覆蓋住,出現在眼前的是一朵朵荷花,讓學生理解荷葉可以襯托荷花的美。
3、欣賞滿池荷花的組合美:
⑴ 師:為什麼「我」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呢?
⑵ 觀賞姿態各異的荷花,結合朗讀指導。通過觀看錄像,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充分表達自己對荷花的喜愛,使學生愛美的情感得到升華。
4、為什麼說這是一幅活的畫?
結合上下文理解。
【內容簡析】
課文記述的是德國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魏格納首創「大陸漂移說」的`故事,表現了科學家勇於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執著精神。
【設計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自讀中提出問題,在充分讀書後,小組合作交流個人閱讀時的理解,大家一起分享學習的快樂。
【教學目標】
1.認識「魏、廓」等生字,會寫「吻、鋸、拼」等字以及由會寫字組成的詞語;能藉助字典和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默讀課文,大體了解課文內容和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科學家勇於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執著精神,並能把讀後的感受和同學交流。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了解魏格納發現大陸漂移的過程,理解有關的地理知識。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師:李四光勤於思考、善於動腦、執著求索,成了著名的地質學家。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中的主人公魏格納又在地圖上發現了什麼?請響亮地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查閱工具書,把字音讀准。
2.同桌互相認讀生字詞,糾正對方的錯音。
3.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生字詞。
4.識記生字,交流記字的好方法。
5.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6.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7.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誰的什麼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三、細讀課文
1.學習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魏格納是怎樣提出「大陸漂移說」的?
(2)匯報:用「__」畫出魏格納在地圖上的發現,用「~~~」畫出「大陸漂移說」的內容。
(3)指導學生觀察世界地圖,找到南美洲和非洲的位置,看看南美洲東海岸的輪廓跟非洲西海岸線的形狀,是不是像書上說的那樣很吻合。
(4)指導讀好畫出來的句子,說說你的感受。
2.學習第三至第八自然段。
(1)默讀第三至第八自然段,邊讀邊想:科學家是怎樣證明「大陸漂移說」這一假說的?
(2)四人小組內交流。
(3)檢查匯報。
(科學工作者進行了長期艱苦的考察,在南極洲找到了顯示植物生長痕跡的煤塊,找到了大量的動植物化石,還發現了有冰川移動時留下的擦痕的冰磧岩。這些新的發現,使「大陸漂移說」獲得了新生。)
(4)師生合作讀書。(老師讀第三自然段,女同學讀第四至第六自然段,男同學讀第七、第八自然段,理解作者是如何進行推理、證明「大陸漂移說」的。)
四、總結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再讀感悟
1.默讀課文,想一想:魏格納的重大發現靠的是什麼?
2.討論交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反復論證,是魏格納獲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幾個因素。
3.把課文中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讀幾次。
三、質疑問難
你還有哪些問題要提出來讓大家討論?
四、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組詞說句。
2.觀察各個要求會寫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你的發現。
3.指導書寫。
要點:「適、存」是半包圍結構,「適」的筆順是先內後外,「存」的筆順是先外後內;「吻、鋸、拼、煤」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吻」字的右邊「勿」不要寫成「匆」;「置、懸、崖」是上下結構,其中「置、崖」上小下大,「懸」上大下小,「置」字下面的「直」中間是三橫,「崖」字下面是兩個「土」,不要寫成四橫一豎,書寫上下結構的字,上下要對齊。
4.學生在寫字本上獨立書寫。
5.評價,互相欣賞與指正。
五、總結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獲?
2.課後查閱有關「大陸漂移說」的其他資料,和同學交流交流。
習題精選
一、組詞。
鋸( ) 置( ) 痕( )
據( ) 值( ) 恨( )
適 存 參
二、改病句。
1.我們把教室打掃得乾乾凈凈,整整齊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永遠不會忘記魏格納的觀察和發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學工作者進行了長期困苦的考察行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造句。
逐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課文第七、八自然段,回答問題。
這些發現都證明:現在地球上的幾大洲,在三億年前是連在一起的,那時大部分地區都被冰雪覆蓋著。後來,古老的大陸向北漂移,漂向赤道,天氣也漸漸轉暖,生長出茂密的森林,還出現了恐龍等動物。兩億年前,這塊大陸分裂了,碎塊逐漸漂移到現在的位置上,成了南極洲、亞洲、美洲、大洋洲……
這些新的發現,使得大陸漂移說獲得新生,並被視為板塊構造學發展的基礎。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魏格納的觀察和發現。
1.在課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
近義詞:證實( ) 發覺( ) 漂動( )
反義詞:聚合( ) 炎熱( )
2.這段話主要寫了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語接龍。
參差不齊→( )→( )→( )
教學目標:
1、認識「坡」等12個生字。會寫「嗎」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與下雨的關系。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2、知道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等自然現象
教學難點:掌握「低、游」的字形結構。
教學准備:學生按照預習卡的要求預習,教師做好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認識「坡」等12個生字。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一上課就給同學們帶來了你們最喜歡的動畫片。(播放動畫片)
2、動畫片看完了,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3、有一個作家把這個有趣的故事寫下來了,這就是我們的第16課《要下雨了》。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一、板書:要下雨了
4、誒,這題目「要下雨了」與「下雨了」意思一樣嗎?(不一樣,要是將要,快要的意思。要下雨了是將要下雨;下雨了是雨已經下來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請同學們打開書,藉助拼音,要求讀准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再讀一次課文,在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3、同桌交流:選自己認為讀得最棒的句子讀給同桌聽聽,或選自己認為比較難讀的句子,請同桌讀一讀。
4、檢查讀書情況。誰能夠勇敢地讀給大家聽一聽呢?(在聽的過程中教師予以評價。
5、通讀全文,字字讀得響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錯。
三、趣味識字,寓教於樂
1、看到大家讀書這么認真,瞧,生字寶寶忍不住要和大家交朋友啦!
出示:山坡割草很悶伸腰大喊潮濕
蟲子消息搬家一陣嘩嘩嘩(給紅字注音)
2、請同學們來當當小老師,說一說你覺得讀哪個字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3、生字寶寶想知道小朋友是怎麼認識他們的?
本課合體字居多,可利用形聲字的規律識字,同時可用熟字帶出生字。
4、通過多種形式認讀(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5、通過「幫字寶寶找媽媽」的識字游戲鞏固生字。
將生字貼在黑板上,師扮演媽媽:山坡山坡坡坡坡,你在哪?
學生從黑板上找到相應的字,大聲回答:山坡山坡坡坡坡,媽媽,我在這。
四、指導書寫「嗎,吧」
由於嗎和吧的口字旁我們已經練寫過,這兩個字只需提醒正確的筆順,並主意左窄右寬,老師范寫,就可讓學生自己描紅,書寫。
[教學目標]
1.認識本文的8個生字,會寫8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好詞好句。2.通過識字、讀書活動,引導學生採取多種方法識字;通過誦讀課文,展開想像,感悟、積累語言;宜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3.引導學生感受語言美,想像文中描繪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識字與寫字,朗讀背誦。
[教學難點]
寫字;想像文中描繪的情景。
[教學准備]
教師准備:有關蟈蟈的知識;推薦學生閱讀普里什文(前蘇聯)的作品《金色的草地》。學生准備:自己預習課文,了解蟈蟈及其他小動物的歌聲。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二、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三、朗讀評比:
四、學寫生字:
五、課堂小結:請同學們說說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六、作業設計:1.把課文讀給
教案《語文A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綠色的歌》教案》,來自網!
爸爸媽媽聽。2.想想你還聽過哪些小動物的歌聲?3.積累形容詞。( )的晚霞 ( )的月亮 ( )的秋天 ( )的心情
板書設計:老師把要寫的字范寫在黑板上。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導入:
二、精讀課文:
三、指導朗讀:
四、語文實踐活動:
五、課堂小結:這篇課文是按總——分——總的順序來寫的,寫得非常優美,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寫作順序來寫作文。
六、作業設計:1.背誦課文。2.推薦學生閱讀普里什文(蘇聯)的作品《金色的草地》。
〖要點闡釋〗
「壓縮語段」就是將內容豐富的長語段,按要求濃縮成語言簡潔、意思明了的短語段,壓縮語段教案。主要考查考生對信息的提煉、概括、壓縮能力及表述能力。恰當的壓縮語段,大致需要兩種能力:篩選和概括能力。壓縮語段題目在高考中曾多次考到,如1992年,1993年、1996年和20xx年的高考題中就有這類題型。壓縮語段的題目,特別體現思維的外化,也就是說,准確把握語段整體結構與內容語段是不可迴避、不容輕視的基礎。
〖命題范圍〗
1.篩選中心句——篩選文中能夠表明中心的語句。
2.擬寫一句話新聞、新聞標題、導語或電報稿等。
擬一句話新聞,要把握文段語意,從中篩選出關鍵信息,然後用簡明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所謂關鍵信息,主要指讀者最關心、最有新聞價值的內容。提煉時,要根據是否是讀者最需要知道的內容,是否是目前最需要宣傳的標准來考慮。
新聞標題和導語在新聞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起著提挈全篇、濃縮文意的作用。因此必須簡潔、確切、醒目,即要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出所報道的主要內容,點明其意義並要求富有吸引力。
擬寫新聞標題,不但要突出主題,內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而且還要使標題醒目,引人注意。因此,好的新聞標題,往往用詞別具一格、結構工整,善於使用修辭方法等。
新聞導語,是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用最簡明的話在開頭一段中加以表述,它是為了讓讀者一目瞭然地了解整個消息的情況與結局,這是新聞的特殊格式,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壓縮語段教案》。
電報稿是簡潔的信,也是電報內容的高度濃縮,其特點是言簡意明,要言不煩。
3.對所給材料進行高度壓縮概括。
這有些和現代文閱讀中「辨明和篩選重要信息」相似,它需要我們准確理解文章或材料內涵,在准確理解語段的基礎上,提煉出中心。
要注意概括和提煉語段的主要內容,適當注意語段首句、過渡句、尾句等,並要統觀全段,進行壓縮和概括。
4.根據材料給某一概念下定義。
下定義也屬於壓縮語段范圍,它要求必須在整體理解基礎之上加以概括。
〖遵循原則〗
1. 要點齊全。既然是壓縮,必然會舍棄原語段中的一些內容,但是,必須把若干「要點」保留下來。這里的所謂「要點」,是根據題乾的指令確定下來的語段中的部分信息。這些信息的有無以及是否齊全,將成為評分的重要依據。
2. 字數達「標」。既然是壓縮,必然會限定字數,超過這個限定是要扣分的。當然也不是字數越少越好,重要的是要在有限的字數內將題干要求的全部要點「裝」進去。試題所限定的字數通常是參照最佳答案的字數設定的,有時甚至是字數不足就不能包容所有的要點。
③ 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學習目標。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容,交流感悟。
2、積累諺語。
3、推薦課外讀物。
二、課前准備。
1、至少各摘抄一個有關環境描寫、人物心理活動描寫的片斷。
2、收集與「誠信」有關的名言警句,可活用在「辯論」運用過的。
3、根據「課外書屋」的推薦書目,布置學生提前了解相關書籍,給自己喜歡的書籍寫一段廣告詞、一份推薦書或簡介。
三、教學過程。
(一)對話導入。
1、讀著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享受著一份又一份美麗的感動,浸潤著我們一顆又一顆善良的心靈,真的很快樂!今天就讓我們快樂地走進「回顧?拓展三」,進行一場知識大比拼!
怎麼比拼呢?請瀏覽一下課本中的「交流平台」「日積月累」「課外書屋」三部分內容。
2、師生討論比拼方式與方法。
3、總結討論結果:積累警句多的為「收藏家」,朗誦用情的為「朗誦家」,理由說得充分的為「演說家」。
比拼一:分享精彩片斷。
4、討論分享程序:朗讀精彩片斷→分析精彩片斷→說明分享理由。
分享精彩片斷一:環境描寫。
(1)指名讀來自課文的片斷→分析片斷→說明分享理由。其他同學評價、補充。
(2)學生自告奮勇讀來自課外的片斷→分析片斷→說明分享理由。其他同學再評價、補充。
(3)再推薦一名學生讀自己習作中的精彩片斷→自我剖析→說明分享理由。
教師小結:同學們不僅能用心用情地讀,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分享理由,還能理解環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真是厲害!希望各位繼續努力,各顯神通,爭取成為班級中真正的收藏家、朗誦家、演講家。預祝本次大比拼,人人有所得!
同桌分享自己收集的環境描寫的精彩片斷。
分享精彩片斷二:心理活動描寫。
(1)組內分享,注意傾聽與評判。
(2)小組推薦一名學生進行班級分享,教師積極參與各小組,搜索「最佳分享者」。
(3)幾名學生向全班交流,其他學生評價、補充。
(4)教師適時點撥、歸納,關注學生的傾聽習慣、評價措辭、補充的方法。
民主評選第一輪的朗誦家、演講家、收藏家,並用熱烈掌聲表示祝賀與鼓勵。
比拼二:讀悟警句。
1、把「日積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朗讀成誦。
(1)學生自選日積月累中的一句名言警句,向全班作深入淺出的解釋,如同學都舉手錶示懂了,此生即為本輪演講家的競爭對手。
(2)教師適當啟發、引導,根據學生實際,難理解的名句進行趣味性操練:同桌互說。
(3)至少背誦5句中的2句,指名背誦成功者為本輪朗誦家競爭的實力派選手。
2、朗讀課外收集的有關誠信的名言警句。
(1)小組長負責:比比本小組誰收集的名言警句最多,並記錄姓名、條數報學習委員,由班長宣布本輪的收藏家,宣布前請老師鑒定。
(2)同桌互談自己收集的名言警句,向小組長推薦優秀者。
(3)小組長負責:競選本組最佳名言警句朗誦家。
(4)各小組最佳朗誦家競選班級朗誦家,朗誦前由小組長說明推薦理由。
(5)全班參與評選。
3、民主選舉第二輪的朗誦家、演講家、收藏家。
比拼三:推薦優秀書籍
1、自由朗讀「課外書屋」中對《綠山牆的安妮》一書的介紹。
2、通過談話提問,了解學生通過前一段時間的准備,對文中提及的《根鳥》、《窗邊的小豆豆》、《小海蒂》的熟知程度。
3、知識大比拼──課外書屋中,你認為哪本書最值得推薦?我們來發表演說,說出你的理由。看誰勇敢;看誰最幽默;看誰的書最有吸引力;看誰的書最值得看!
(1)發表演說要有稱呼,有開場白,有結束語;還要注意聲音響亮,富有感情;態度自然大方。老師傳授秘訣:設置懸念;用自己的話講而不是讀。
(2)自練。
(3)自薦,上台推薦書籍。
(4)學生舉手上台挑戰擂主。
(5)評價兩位選手,確定新擂主。
(6)鼓勵學生挑戰新擂主,再作分析與評價。
(7)根據小組交流,推薦新的挑戰者,產生新擂主。
(8)推薦本輪演講家、收藏家、朗誦家候選人名單。
(9)對當選者表示祝賀。
比拼四:合創精美小報。
1、教師小結過渡:
通過一次一次緊張而快樂的比拼,同學們的收獲更多了,體會更深了,對同學的了解更全面了,對嗎?我想如果把這一塊一塊分散的比拼內容進行信息處理,知識整合,製作成一張一張精美的小報,不僅我們的同學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讓更多的老師、同學了解我們,認識我們,讓他們也獲得知識。讓我們趕快行動吧!
2、尋找合作夥伴,要求:
(1)至少2人,最多3人。
(2)強強合作或強弱合作,杜絕弱弱合作。
3、比拼時間為一星期,要求書寫整潔,內容豐富,富有創意。
4、一周後評比,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優秀獎各若干名。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了解樹木的年輪和樹冠的形成過程和作用。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摘抄課文中用得好的詞語和自己喜歡的對話。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樹木的年輪和樹冠的形成過程和作用。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導入,引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
二、自學課文,合作質疑。
1、把課題讀正確、讀通順。
2、邊讀邊思考「閱讀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尋找問題的答案。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讀懂了什麼問題,還有什麼問題沒有讀懂。
4、全班匯報交流,學生互相,互相幫助解決疑難問題。
(1)教師作適當的指導和點撥,在學生說不清楚時適當引導學生回到相應的段落讀一讀,議一議,把問題弄清楚。
(2)重點引導學生弄明白以下問題:
什麼叫年輪?樹木是怎樣依靠年輪來記錄、指示方向和記錄氣候的?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不同人物說話的語氣和語調。還可以讓學生互相合作,把課文表演出來。
四、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組對話讀一讀,再抄下來,學生抄寫後,可互相交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詩經》的基本知識,積累字詞,理解詩歌的含義並能熟練背誦這首詩歌。
2、過程與方法: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變化,分析把握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掌握《靜女》的表現手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培養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感情,吸收有益的成份。
教學重點
理清詩歌的敘事情節,分析把握詩歌當中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學會比較分析,學習《靜女》的表現手法。
教學方法
朗讀法、點撥法、討論法
教學准備
教師查閱資料,製作課件,布置任務單;學生課前預習,搜集資料,完成預習任務。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詩意導入
由荷爾德林的詩「世界充滿勞績,而人卻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為導入,引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學生感受詩歌魅力,走進《詩經》。
詩意導入,渲染詩歌魅力。
引發學生情感共鳴,激發學習慾望。
活動一:
溫故知新走進《詩經》
1、《詩經》,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現存詩305篇。
2、按表現內容,《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大類。
3、《詩經》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
學生回顧《詩經》常識。
普及《詩經》知識點。
讓學生了解《詩經》的基本知識。
活動二:
誦讀涵詠
感知詩意
1聽范讀、學生自由朗讀
2、字音、字義、通假字講解
3、全詩梳理
理解字詞,疏通詩歌大意。
教師明確知識要點
讓學生了解《靜女》的基本內容。
活動三:
品讀鑒賞
探尋詩情
1、《靜女》描繪了幾個鏡頭?
明確:相約、相贈、相悅
2、《靜女》刻畫了男、女主人公怎樣的形象?
明確:女子:嫻靜美麗、活潑可愛……
男子:憨厚淳樸、痴情有愛……
3、《靜女》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明確:(1)賦比興的表現手法;
(2)細節和心理描寫;
(3)重章疊句的表現手法。
4、歸納主旨
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深入探討理解《靜女》,探尋詩情。
教師點撥引導,讓學生深入理解《靜女》
讓學生走進《靜女》,真正感受詩歌。
活動四:
拓展延伸
比較鑒賞
《詩經》中的愛情戀歌
1、《詩經·周南·關雎》
2、《詩經·秦風·蒹葭》
3、《詩經·鄭風·子衿》
全詩總結
學生賞析詩經中關於愛情的經典詩歌。
教師點撥指導
讓學生感受愛情的美好,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課後作業
用最精彩的語言改編《靜女》,形式、文體不限。
學生獨立完成作業。
教師課後點評
深化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板書
情人相約圖
靜女情人相贈圖
情人相悅圖
教後反思
【教學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對比論證方法。
2、背誦全文
3、培養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美德。
【教學設想】
1、安排一課時教學。
2、早自習預習文章,疏通字義。
3、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朗讀環節,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思路。
4、利用搶答競賽的形式,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誦,直至背下全文。
【 教學方法 】
誦讀法、問答法、點撥法。
【教具准備】
課件、記分牌。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課前播放《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音樂全屏展示。)
同學們,上課前給你們播放的歌曲好聽嗎?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你們知道我國的教師節是哪一天嗎?
為什麼我國要設立這個節日,這又說明了什麼呢?
大家說的很對。當今社會尊師重教已經巍然成風,但在魏晉以後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卻不是這樣的,當時的情況如何呢?現在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唐代散文家韓愈的千古佳作《師說》,從中去找尋答案吧。
二、解題、出示教學目標
1、解題:
「說」,古代散文中的一種,屬議論文范圍,「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通常這類文體我們可以理解為「解說關於的道理」,「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
2、教學目標:
反復朗讀、理清思路、背誦全文。
三、朗讀欣賞與指導
1、讓學生在配樂朗讀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聽清字音、節奏。
四、研讀課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為三個大組,以搶答的形式進行競賽,宣布比賽規則,每組派一位同學負責記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
提問: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為什麼要從師?擇師的標準是什麼?
明確:
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一段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擇師的標准: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小結:這一段從正面論述了從師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然後依次說明了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准。
(全班同學齊讀第一段。)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一段。)
3、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問:第二段主要運用了三組對比,抨擊了當時「恥學於師」的人,請同學們找出相關句子。
明確:
故之聖人──今之眾人
二段 愛其子──與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學,師生合作共同朗讀第二段,進一步明確三組對比的內容。(根據學生朗讀情況稍加點評。)
分組背誦三組對比。
4、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齊讀第三段。)
提問:在「從師」這一問題上,孔子怎麼做的,又是怎麼說的?作出了什麼論斷?
明確:
孔子的行為
三段──結論
孔子的言論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全班女生齊讀第四段。)
提問:這一段交代了什麼?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確:
四段──交代緣起:好古文不拘於時
五、小結
這篇課文四段都圍繞「從師」這個問題展開。第一段正面論述從師之道,說明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准。第二段運用了三組對比,批判了當時恥學於師的不良風氣。第三段運用孔子的言行,進一步從正面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寫作緣起。
六、齊背全文
1、請同學根據板書背誦全文。
2、播放畫面,配上音樂,師生共同背誦全文。
七、總結
1、統計各組最後得分,宣布比賽結果。
2、布置課外練習。
④ 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煅煉學生口述能力,培養學生語感
過程與方法:小組學習、自主閱讀
情感、態度、價值觀:分析人物描寫,揣摩人物性格。
把握文章的主題,啟發與鼓勵學生發現獨特的見解
教學重點、難點: 分析人物描寫,揣摩人物性格。
把握金錢與親情的關系,啟發與鼓勵學生自我表達。
教學設計:
一、導入:首先談話導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二、整體感知
1、了解預習情況,理清人物關系(課件出示)
讓學生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各自口述撰寫的於勒這個人物的小傳。
於勒身世浮沉,際遇坎坷,少年浪盪,中年得意,老年淪落,你能給這個人物寫一個名片嗎?
於勒的名片
姓名: ( )
國別: ( 法國)
生活年代:( 19世紀後期 )
主要事跡:少年浪盪,中年得意,老年淪落
獲得榮譽:正直的人、有良心的,好心的於勒、有辦法的 這個傢伙
這個小子,這個賊,這個流氓
2、學生自由結合文本,了解於勒的際遇。
3、圍繞於勒的個人際遇 ,對他個人的稱呼,或者評價是怎樣的,你能從文章中找出來嗎?
4、結合對於勒這個人物的平價,讓學生圍繞於勒地評價展開對課文人物形象地分析,勾畫圈點人物描寫,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設問:人們對待於勒的態度有什麼樣的不同?
學生結合具體的語境,從文章中找出向對應的語句,加強師生的對話。
三,賞析人物的描寫
分組討論揣摩人物描寫的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緊緊結合語言來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抓住神態描寫,分組討論,具體分析。
我父親突然好像不安起來,他向旁邊走了幾步,瞪著眼看了看擠在賣牡蠣的身邊的女兒女婿,就趕緊向我們走來。他的臉色十分蒼白,兩隻眼也跟尋常不一樣。
母親也怕起來了,吞吞吐吐地說-------
我父親臉色早已煞白,兩眼呆直,啞著嗓子說
父親神色很狼狽,低聲嘟噥著------
父親指著女婿對她使了個眼色。
學生根據討論,探究人物的內心世界 並分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神態。
四:拓展延伸
1、教師小結:古往今來,人們對金錢物慾的渴望,往往會超越真理、良知的防線,我國古代蘇秦也有這樣一段富有戲劇性的際遇。(補充蘇秦的事例)
2、 課內小練習
錢可以買到房屋,但買不到___;錢可以買到珠寶,但買不到_____;錢可以買到葯物,但買不到____;錢可以買到書籍,但買不到____;錢可以買到紙筆,但買不到文思;錢可以買到獻媚,但買不到尊敬;錢可以買到夥伴,但買不到朋友;錢可以買到服從,但買不到忠誠;錢可以買到權勢,但買不到實學;錢可以買到武器,但買不到和平;錢可以買到小人的心,但買不到君子的志氣。
3、下面幾則關於金錢的名言,或許讓我們理智的看待金錢,千萬不能淪為金錢的奴隸。
1.貨幣能使各種冰炭難容的人親密無間起來,迫使互不兩立的人互相親吻。(馬克思)
2.金錢是一個無底的大海,榮譽,良心,和真理都可以滅在其中。
3.如果你把金錢當成了上帝,它就像魔鬼一樣折磨你。(出示小黑板)
四:課外作業設計
假如時過境遷,於勒又發達了,他給菲利普夫婦又來信了,請你以「於勒叔叔又來信了 」為題目,寫一篇小短文 。
【教材簡析】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寫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寫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媽媽對此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卻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極了」的鼓勵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長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對自己的兩個極端的斷言,其實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課文既有鮮明的形象,又凝聚著感情,滲透著深刻的哲理,文質兼美,富有人情味,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感體驗十分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淺顯生動,後一部分概括優美,個別語句含義較深,具有啟發性,給學生提供了多維的思考感悟空間。要讓學生在閱讀中抓住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的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著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准》關於閱讀教學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
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立足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定讀書方法,自讀自悟,合作探究。讓學生在讀、思、說、議等實踐活動中完成對語言文字先領悟內化,再積累外化的過程。體會文中母親充滿感性的愛,父親充滿理性的愛。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並抄寫課文最後一自然段。
2、讀懂課文內容,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描寫的語句,體會作者怎樣逐漸理解了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
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從父母親對孩子的評價中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愛。
【教學難點】
對文章重點語句的感悟,理解為什麼同一首詩,父母評價完全相反。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准備】
1、預習課文。
2、文章重點語句的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自己受到過的表揚語批評,想一想自己當時的心情和感受。
2、是啊,一個人能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童年所受的教育起著很大作用。一個小朋友童年就聽到了這樣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出示課題,齊讀)給他帶來了哪些影響呢?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讀課文前,先琢磨琢磨題目的意思,「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之間是怎樣的關系。
(從文題入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輕聲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爭取讀得正確、流利並自學生字。
3、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要求會認的6個生字和要求會寫的14個生字。讀一讀、記一記、寫一寫,並把自己的識字方法和同桌進行交流。
4、匯報交流識字成果。
5、教師出示詞語卡片幫助學生鞏固識字成果:
糟糕確實自豪謄寫敬仰判斷出版戲劇
嚴厲靈感創作源泉警告提醒謹慎極端
6、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准,句子是否讀通順。
三、了解內容,理清脈絡
1、認真讀、認真想是一種很好的讀書習慣。帶著問題走進課文,更是一種會學習的表現。下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這個故事可以分為幾部分來理解?現在,我們就去書中尋找問題的答案。
2、學生默讀課文。
(教師巡視、指導,了解學生的讀書情況。)
3、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
從整體入手,引導學生通過讀,掃除閱讀障礙,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並通過概括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4、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層次:課文中講了作者成長過程中的哪幾個階段?
(即把課文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後來的認識兩部分來理解。)
四、精讀課文,朗讀感悟
精讀童年的故事這部分內容。
1、默讀課文:
讀一讀、想一想、畫一畫,當「我」寫了第一首詩後,母親是怎樣評價的?「我」的表現怎麼樣?父親是怎麼評價的?我有什麼反映。畫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畫出表現表現父母的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
學生默讀,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自讀情況,鼓勵學生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匯報交流:
引導學生找到相關的段落和句子進行匯報並相機指導朗讀。指導學生讀出母親慈祥、和藹、親切的語氣;父親的話讀出嚴厲的語氣;「我」的話內容活潑,讀出平緩的語氣。
五、布置作業,預留問題
1、抄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為什麼面對「我」童年寫的一首詩父親和母親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
【板書設計】
19、「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精彩──糟糕
童年 母親:精彩極了
父親:糟糕透了
幾年以後
成年
一、導入語:
在第一單元中,我們和一些大師進行了零距離的接觸,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和品格。在本單元中,我們將走進熟悉而又陌生的童年生活,相信這個單元的學習會帶給每位同學對童年一詞的全新註解。
二、教師出示本單元的學習任務。
三、了解單元大概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瀏覽目錄和課文。
四、學生活動:
說說自己最喜歡其中的哪篇文章,並選取一個角度談談自己喜歡的理由。
五、組建學習小組,制定活動方案。
1.教師引導學生針對本單元的內容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及理解,確定一個專題內容作為本單元的探究問題,並和自己有相同興趣的同學組建專題研究小組。(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題的探究;壽先生是怎樣的一位老師。)
單元學習結束後,以小組為單位,撰寫小論文。優秀作品編輯成冊。
2.開展一次「說說我的童年生活」的主題交流活動,與作品產生共鳴。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自學課文生字詞,在閱讀過程中檢查、復習。
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哈爾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長崗位上……就連失事的船舶似乎也聽從他的調遣」。
2.了解文章抓住人物語言動作敘事寫人的寫作方法。
情感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哈爾威船長在指揮救援工作中所表現出來的忠於職守、臨危不懼、沉著果敢的高尚品質和人格魅力。
教學重點:
通過文中哈爾威船長指揮救援的具體表現,體會船長的精神品質。
教學難點:
了解文章抓住人物語言動作敘事寫人的寫作方法。
教具准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在上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智力游戲。
一條木船破了,艙里進滿了水,單憑破船本身的浮力已承受不了船上一對夫妻和一個即將成年的兒子的重量,他們又都不會游泳,怎麼辦?遠處有一條船正在駛來,但坐等獲救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就是船上的那個孩子,請設想出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幫助全家人脫離險境。
二、請同學們看小黑板掌握文章重點字詞。
多音多義字
翹 qiáo翹首qiào翹板 剎 chànà剎那 shāchē剎車
喪bēn sāng奔喪 chuí tóu sàng qì垂頭喪氣 薄 紙很薄、人情薄、薄片薄餅、薄脆「等讀báo是表示日常生活事物的復音詞。薄弱、稀薄、淡薄、尖嘴薄舌、單薄、厚薄、薄地、薄田、薄酒」等讀bó。
形似字:驀――暮――幕――墓――慕 湍――揣――踹――瑞――端猝――粹 履――屢――履
詞語:小心翼翼 驀然 酣睡 失魂落魄 井然有序 巍然 相提並論湍急 你推我搡 猝然 肇禍 驀地 勉強 屹立
三、整體感知,暢談印象
1.快速瀏覽課文,初步感受故事內容。
2.自己讀課文,繼續感悟。要求讀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說出給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初步印象交流。(設計意圖)在學生初讀的基礎上,選擇他們最值得說,最值得讀的片斷,觸及心靈的部分交流,實現閱讀個性化。學生所讀的所說得也正是文章表情達意的部分。
四、質疑探究,突破難點
1.在學生初讀課文交流印象後,我請學生大膽質疑,歸納並引導學生提出最值得探究的問題之一,也是本文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即「船長為什麼用槍威脅逃生的人?」順著這一問題圍分三步走
(1)船長在怎樣的情況下用槍威脅逃生的人?(要引導學生把當時亂的場面感受到,品味:可怕的震盪、驚恐萬狀,求生的人像瘋了似的,一片混亂,……)
創設情景,想像當時的場面,再指導朗讀,感受當時緊張危機、混亂的狀 這樣的後果怎樣?(思考得知:死路一條,誰也就不出來)
(2)船長開始是怎樣指揮救助工作的?(結合重點語句: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後。必須把60個人救出去。「「那個男人單干搶在女人前面,你就開前打死他。」引導:從這簡短有力的語言中,悟出點什麼?能悟出至少三點:①指揮有方、沉著冷靜;②忠於職守,責任感;③保護弱小;
然後分角色朗讀船長和機械師、大副的對話,並對大副下了開槍的命令,體味語句的簡潔。感受船長的威嚴、果斷、不可動搖。和他危難時刻首先要保護弱小的做人之道,這時船長的形象已成了偉大靈魂化身,屹立於每個人的腦際中。)
(3)議一議船長採取用槍威脅逃生的人的做法怎麼樣?
①在當時的情況下很必要。因為如果亂下去,可能死路一條,誰也救不出去。
②船長用槍威脅男人,是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內的船上的一切人。結果證明船長沒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員當中。
③船長採取這種做法反映了他的機智,和《跳水》中的船長一樣機智。
以上分三步走探究完第一個問題,重難點基本突破。
2.探究內容之二
哈爾威船長在沉沒之前,就沒有辦法救自己嗎?
把結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反復讀,抓住「鋼鐵鑄成的,紋絲不動」 體會船長臨危不懼、大義凜然的形象;再聯系前面船長爭分奪秒救助他人的情景,充分認識船長把自己生死置於度外,關心船上每一個生命的崇高品質和偉大情懷,體會他高度責任感、忘我精神和誓與船共存亡的決心。總結船長的高貴品質:忠於職守—舍力救人,與事業共存亡;做人之道—尊重他人生命,優先保護弱勢群體,徹底忘我。
板書設計:
「諾曼底」號遇難記
指揮有方、沉著冷靜 忠於職守,責任感 保護弱小
教學目標:
一、感受南極人的民族膽識和氣概,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的意志品質和創造精神。
二、理解這則通訊「南極精神」的內涵和創造性的體會「三個太陽」的含義。
三、理解本通訊在選材和構思上的特點以及語言的特點。
四、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教學重點:
一、感受南極人的民族膽識和氣概,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的意志品質和創造精神。
二、理解本通訊在選材和構思上的特點以及語言的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這則通訊「南極精神」的內涵和創造性的體會「三個太陽」的含義。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研討探究。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南極洲:
1、設題討論:依據教材和你所收集的資料,談談你所了解的「南極」有哪些特點?
2、觀賞南極探險動畫
二、本課時學習目標
1、感受南極人的民族膽識和氣概,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的意志品質和創造精神。
2、把握本文作者構思、選材上的巧妙之處。
3、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南極雪山海
三、標題與作品
1、觀賞圖片:南極的雪、山和中國南極科學考察站—長城站。
2、這是一篇通訊,一篇以描寫一位嚮往南極的女畫家和我國南極考察隊員的生活為內容,以歌頌南極精神為主題的文藝通訊。
四、初讀識音義
1、填字:吞shìcù眉步lǚ翩xiān
2、注音:亘()古佇()立粗獷()俯瞰()
3、改錯別字:喜出忘外漚心瀝血晶熒剔透
五、再讀知人事
1、本文主要寫的是女畫家,而敘事線索是什麼?(屬人、物、事、情的哪一種)
2、記敘順序是什麼?
[提示:線索-——畫家的切身感受。時間順序,部分結合插敘。]
六、認識女畫家
瀏覽全文,找出並概括有關女畫家的主要經歷事情;並與文中小標題比較優劣。
1、歷盡周折,申請成功。
2、投放漂流瓶。
3、踏上南極,參加建設。
4、生日之夜,感慨良多。
5、艱苦創作「三個太陽」壁畫。
七、探究標題義
「三個太陽」既緊扣女畫家的長城站壁畫內容,又突出南極的特點:這里沒有黑夜,正如南極考察隊員開拓事業的忘我獻身精神。
作用:這樣命題,新穎醒目,含義深長,給讀者以想像、思考的空間。
八、分析第一部
1、女畫家申請去南極,遇到了哪些周折?
[開始名額擠不上;性別不方便;行業不對口;經費得部分自籌等。]
2、這部分插敘有什麼作用?
[這樣寫既可以交代清楚事情的緣由,使內容完整;又以女畫家成行的曲折、艱難,造成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
3、想像與創造
朗讀第15、16段,體會女畫家臨近南極後,向大海投下一個漂流瓶的情景;請你以此為開頭,展開想像,創作一個故事。比一比,看誰的更精彩。
九、課後作業題
1、筆頭完成續寫《漂流瓶的'故事》。
2、用復述的方法完成練習三。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習過渡
本文體裁是什麼?敘事線索是什麼?
二、出示本課時學習目標
1、理解這則通訊「南極精神」的內涵。
2、創造性的體會「三個太陽」的含義。
3、理解本通訊在選材和構思上的特點以及語言的特點。
三、觀賞南極見聞景
四、朗讀、討論、探究——南極見聞之感受
1、踏上雪原,女畫家看到了什麼樣的南極?為什麼「遲遲不敢邁步」?
[提示:純潔、寧靜、可愛的南極。不敢相信自己真到了南極。]
3、第44段描寫南極雪原的文字,你認為寫得好不好?好在哪裡?
[提示:運用三個比喻,生動地寫出了南極這個雪世界的奇異風光。]
五、品味南極人
1、仔細閱讀第24--27段對南極考察隊員的描述,小組討論、分析他們各有什麼樣的性格、品質。
(1)隊長—有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有巧妙的鼓動藝術
有豐富的情感世界(40段)
其他隊員也各具以苦為樂、幽默、自豪的良好品質。
(2)文章為什麼不更具體地寫這些人物呢?
①本文是寫女畫家的南極之行;
②每個南極人身上都有著太多的動人故事,一篇文章無法完成。
六、探究南極精神
仔細研讀第57—59段,小組討論南極精神的內涵。
1、艱苦卓絕、不怕犧牲的團隊精神
2、獻身事業、代代追求的民族膽略和氣概。
七、探究「三個太陽」的含義
讀了這篇通訊,你對畫中的「三個太陽」作何理解?小組討論、交流。
言之有理即可。
八、總結全篇
這篇通訊記敘了中國女畫家經過執著努力來到南極,戰勝生理和自然條件造成的困難,為中國長城站建設出力並為之作畫立傳的經過,表現了南極考察隊員為祖國、為事業艱苦卓絕的奮斗情景,贊頌了我國科學工作者的民族氣概和非凡膽略。
九、寫作特點
學生討論、歸納:
1、線索清楚,構思巧妙
組材沒有逐日逐事地悉數照錄,而是抓住典型事例——最能表現中國婦女的堅強意志和高貴品質,中國科學家的獻身精神和民族氣概的事例。
小問:四個動作性很強的小標題有什麼作用?
〔提示:揭示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2、多處運用比喻,並綜合運用記敘、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富有表現力。
3、語言准確、凝練,富有感情,表現力很強。
(1)對考察隊長用個性化的描述
(2)善於運用女畫家的真情流露、畫畫前的心理描寫,來表現人物。
(3)還藉助景物描寫來烘托女畫家的心理感受。
十、布置作業——語段閱讀分析
閱讀課文53—61段,回答下列問題:
1、女畫家創作壁畫運用了哪些手法?
2、你認為她賦予了這幅畫什麼內涵?
3、作畫之前,女畫家有哪些構思上的表現?你在創作詩、文、畫等之前有沒有類似經歷?請舉一個親身事例談談。
以上第二課時結束
【教學目標】
了解文章的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體味文章中優美的景物描寫和生動的人物描寫。
抓住語段要點,明白畫竹的美術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1分鍾)
用歌曲《丟手絹》引入"游戲"的話題,進而引出豐子愷的《竹影》。
二、整體感知(5分鍾)
教師出示搶答題:⑴速讀課文,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內容。⑵圍繞"竹影",文章寫了四處情節,請參照"看竹影"這樣的詞語結構,寫出其餘三處情節。
學生進行搶答。沒有搶答到小組進行糾正。
教師歸納:看竹影——描竹影——論竹影——悟竹影。(亦可對應小說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三、品讀描寫(15分鍾)
師生合作朗讀課文。教師分配任務:1、3、5組女生——旁白;1、3、5組男生——華明;2,4,6組女生——"我";2,4,6組男生——弟弟;爸爸——老師。
教師出示問題:課文寫"我"和小夥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滿童趣,你覺得哪些描寫最生動,並談談你的理解?(提示:描寫既包括景物描寫也包括人物描寫)
小組選擇討論的內容。教師進行干預,形成兩組討論景物描寫,四組討論人物描寫(四組又分華明組、"我"組、弟弟組、爸爸組)
小組進行討論3分鍾。小組進行黑板展示2分鍾。
教師在適當的地方進行點撥、歸納,提示學生注意:景物描寫的藝術化、人物描寫的動作、語言的童趣。
四、略讀文段(10分鍾)
教師導學:老師剛才從同學們的回答中發現了一個問題,這些生動的描寫都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後面還有四個自然段幾乎沒有涉及。尤其是5、6兩個自然段都是爸爸的話語,介紹了畫竹的理論知識,比較抽象.
全班齊讀第5、6段。
教師出示問題:⑴第5自然段說的是畫竹之難,畫竹難在何處?請在文段中找出核心句子。⑵第6自然段開頭提出了問題:竹為什麼不用綠顏料來畫,而常用墨筆來畫呢?請就文章內容回答這一問題。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問題,然後進行搶答,沒有搶答到小組進行糾正。
五、當堂抽測(9分鍾)
1.教師口述抽測題目。附題目:⑴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內容。⑵圍繞"竹影",文章寫了四處情節,請用帶"竹影"一詞的三字詞寫出四處情節。⑶五個生字詞。
2.學生完成題目,交換批改。
反思
教學環節的設計,不僅要有層次和梯度,還要突出語文教學的特點,展現更多的語文味。例如朗讀的教學,我認為沒有朗讀的語文課是不完整,缺乏語文味的。因為語文課程標准明確規定學生要能用普通話進行流利准確、有感情的朗讀,所以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以後,我就對學生進行了朗讀的訓練,要求學生在領悟把握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後,能在朗讀中准確反映出來。在提供給學生的學案中,不僅大環節上從易到難,而且每一個大環節的細環節也是從易到難,而且很多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現,如果填空的內容較多,我就將其分成幾個細點,寫出其中的一些,空出一些,讓學生在有所提示的情況下能較好的完成。
⑤ 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到大自然中萬事萬物都和小朋友一樣在茁壯成長,激發學生愛自然、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到大自然中萬事萬物都和小朋友一樣在茁壯成長,激發學生愛自然、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經驗入手,談話導入新課
1、師生交流:同學們每天早晨在上學路上都看到些什麼?趕快向大家介紹一下。(學生爭先恐後地介紹自己在上學路上的見聞,一下子就進入了上學的情景。)
2、有一個小朋友在上學的路上看見了好多「綠娃娃」。(板書課題,讀題。)
3、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趕快去看一看。
二、檢查預習,了解大意
1、師范讀課文。
師:同學們,請你們先聽老師讀一讀這篇課文,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小池塘的美景。
2、生藉助拼音自由讀課文。
師:同學們剛才都聽得很仔細,現在請你們自己好好地讀一讀這篇課文,把讀得不準的地方多讀幾遍。
3、以小組比賽的形式,用生字卡片檢查學生的識字情況。
師:文中的生字寶寶你們都認識了嗎?現在我們四個小組比賽,比一比哪個小組的生字讀得既准又大聲。
師小結比賽結果,為表現得好的小組打上紅旗。
4、游戲鞏固生字
瞧,這里有好多綠娃娃,你們願意送他們回家嗎?
出示小草、秋苗、樹葉形狀的生字詞卡片,學生認讀正確就請他貼在黑板上,游戲完成後黑板上呈現出一幅完整的「綠娃娃」的詩意圖。
三、精讀課文,突破重點
1、生自由選擇最喜歡的部分,練習朗讀,想像畫面。
師:請同學們選擇你最喜歡的那部分景象,美美地讀一讀,讀完後還要說一說你最喜歡的這個部分展現的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2、四人小組交流學習情況。
師:下面老師想四人小組一起交流學習,如何進行呢?由小組長負責,每位組員輪流先為其他同學讀一讀你最喜歡的那部分的課文,再說一說這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其他的同學可以進行補充。
3、全班交流反饋,指導朗讀。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己識記生字「樹」。
2、指名生分析「樹」字的字形結構。
3、仔細觀察「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一說在書寫時應注意哪些地方?
4、師作示範指導,學生自己練寫生字,再與範字作比較。
5、師選出寫得較好的字全班展示。
五、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中萬事萬物都和小朋友一樣在茁壯成長,激發學生愛自然、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通過課文的學習,感受到大自然中萬事萬物都和小朋友一樣在茁壯成長,激發學生愛自然、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二、情景交融,互動對話,快樂朗讀
1、聽,誰在鼓掌?(風吹樹葉聲。學生意趣盎然地傾聽,爭著回答。)哦,原來是樹葉寶寶!你聽到他們在說什麼?你還看到了什麼?(鼓勵學生想像,在腦海中浮現畫面,與文本對話。)
2、樹葉娃娃多幸福,在大樹媽媽懷里長大;樹葉娃娃多快樂,風兒一吹愛鼓掌,嘩啦嘩啦嘩啦嘩啦。誰願意來讀一讀?
3、自由練讀,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並上台展示。
三、背誦課文
四、指導書寫
五、復習鞏固
1、朗讀全文,背誦全文。
2、成課後第二題,第三題。
板書設計:
12、綠娃娃
樹葉是綠娃娃
秋苗是綠娃娃
小草是綠娃娃
課後反思:
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整體感知,體會文章的精妙之處。
2.體會文中對比手法的運用,學會恰當運用對比描寫的方法。
3.抓住關鍵,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對馬的人格化的描寫,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能力和感悟能力。
4.了解作者布封,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多種方式的閱讀,培養學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的能力。
2.揣摩體會,對比描寫,了解作用,學會恰當運用對比描寫的方法。
3.品味文章對馬的人格化描寫語言,體會作者情感。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朗讀法、講授法、問答法
學習方法:讀寫結合法、朗讀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用激情昂揚的語言贊馬,強烈感染學生,引入文本學習。
2.作者簡介:布封,法國博物學家、作家。貴族家庭出身,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1739年起擔任皇家花園(植物園)主任。他用畢生精力經營皇家花園,並用40年時間寫成36卷巨冊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義思想的繼承者和宣傳者,在他的作品中慣常用人性化的筆觸描摹動物。像課文中的馬就被賦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義的戰士,又像馴服誠實的奴僕,像豪邁而獷野的游俠,又像典雅高貴的紳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重點字詞音形義;綴詞成句(以挑戰對手的形式進行)
2.概括文章寫作內容:
明確:本文寫了人工馴養的馬和天然野生馬的兩種不同生存狀態。
三、精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
1.教師配樂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提出問題:你從老師的朗讀當中聽出了什麼?
明確:就所聽到的內容而言,我聽出了家馬的勇毅、馴良的特點。
2.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勾畫出描寫馬的形貌的語句。
明確:被奴役的標志:披著鞍轡嘴巴變形腹側留疤蹄子洞穿;被玩弄的標志:帶黃金鏈條編項鬣細辮蓋絲綢錦氈。
3.學生默讀第三四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現野馬特點的詞語?
明確:天性:自由自在精力充沛精神高貴品德:豪邁獷野樂於群居和平生活
4.快速閱讀最後一個自然段,找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對野馬的形貌進行描寫的?(以搶答的形式進行)
明確:身材勻稱優美頭部比例整齊眼睛閃閃有光耳朵不大不小鬣毛襯托裝飾尾巴下垂茂盛皮膚堅實敏感
四、聯系自己實際,體會作者情感
1.假如你是一匹馬,你願意做哪一種馬呢?你會怎樣想呢?
明確:是的,如果在對生命形式選擇時,我竟不幸沒了做人的資格,那麼我將懇求造物主賜我為一匹野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滿足,那麼就讓我變成一匹野馬,在行動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梁曉聲《如果我為馬》中的片段)
2.怎樣看待人類對馬「高貴的征服」?
明確:馬是人類的朋友,人類卻不是馬的朋友。人類對「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人類還用「銜鐵」「馬刺」「鐵釘」殘忍地禁錮它。更悲慘的是,許多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把馬變成了自己的玩物。
3.你體會到文中作者的感情傾向了嗎?
明確:對家馬深深地同情,對野馬由衷地贊美
五、品詞析句,發現亮點
1.通過朗讀感受文章語言美(修辭美韻律美畫面美)
2.品味文章對比手法的運用
明確:被人工改進的家馬與美麗天然的野馬進行對比野馬的形貌與其它動物的形貌進行對比,作者對家馬的深深同情與對野馬的由衷贊美進行對比。
3.找出你認為有疑難或者蘊含深意的語句,進行解讀賞析。
如:「它的教育以喪失自由而開始,以接受束縛而告終」?
討論明確:首先,「教育」是擬人化用法,指人類對馬的馴養。其次,「以喪失自由而開始」指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顧,被人喂養,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尋找食物;「以接受束縛而告終」,包含兩層含義:(1)指馬被套上韁繩,披上鞍轡,戴上銜鐵,釘上蹄鐵;(2)指馬從思想上接受服從的觀念,服從成為馬的天性。這句話概括了人類對馬所做的一切,表達了作者對馬的深切同情,寄託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六、拓展延伸,總結存儲
1.拓展延伸:用傾訴性的語言寫一段話,表達你對馬的情感,學生當堂深情朗讀,師生共同分享。
2.總結存儲:課文是一篇介紹馬的科學小品文,也是一篇禮贊自由的優美散文。作者用文學的筆調,不僅給我們展示了兩種馬的特質,而且,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在無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著的馬匹」的由衷贊美,對「被人養育」「經過訓練」「供人驅使」的被奴役之馬的深切同情。
七、作業布置
1.收集有關馬的成語、典故
2.運用對比的手法描寫你喜歡的一種動物
附:板書設計
馬
(法)布封
家馬(人工改進) ←───對比───→野馬(美麗的天然)
性情:呈訓良 天然:美(自由)
形體:被奴役 品德:美(和平)
精神:被玩弄 形貌:美(勻稱)
深深同情←─────對比─────→由衷贊美
編輯短評:這則教案最可取的地方是重視對學生進行語文基本訓練,但並不顯得死板。多種教學方法的使用保證了這節課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溫立三)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疏通了文章大意,這節課我們就一些重點語句、段落進行討論。
二、討論學習
1.為什麼文章開頭起筆先寫梅的產地?
明確:產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隱示產梅之盛。
2.將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對照著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幾句話道出了病態社會的病態的評梅標准,實則是統治階級選擇人才的標准。為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當局者忌恨和扼殺那些正直的,有骨氣的,生氣勃勃的人才,而要人們變為委曲,邪侫,毫無生氣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畫士」「心知其意」卻不敢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他們心中雖默許這一標准,卻不敢出開用這一標准雲衡量「天下之梅」,實際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來。
4.那些封建統治者的幫凶的具體做了什麼?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
5.目睹梅的病態,作者發出了「誓療」的決心,具體是怎樣療梅的呢?
明確:「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
這里的「必」與上文的「誓」呼應,表達了作者療梅必見成效才罷休的決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無不表現作者追求個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這也正是他民主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
6.文章結尾用一長句有力結束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在黑暗現實中,面對強大的反動勢力,作者有「療梅」的決心卻自責能力渺小,以感嘆領起,抒發了自己的有餘而力不足的感慨。作者意變革現實,提倡個性解放,主張愛惜人才、培養人才,這幾點是有積極意義的,龔自珍在《已亥雜詩》中寫道:「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正是這種抱負的寫照,表達了作者堅持戰斗,為改造社會奮斗不息的決心。
三、總結歸納
1.關於「托物言志」
①什麼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指用常見的、具體的、淺顯的`事物來講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寫的是「物」實則讀「志」。
②為什麼用「托物言志」?
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分析,在當時「文字獄」恐怖氣氛籠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統治者壓抑人才、摧殘人才的社會主題,只能用這種的托物言志的曲筆來揭露時弊,大聲吶喊,托梅議政,拯救人才。
四、背誦全文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體會作者「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採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寫一篇小文,講清一個道理。
教學目標
1.與同學交流如何用反語表達喜愛之情。
2.學會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
3.認識並與同學交流一組比喻人的習慣用語;體會冒號的用法;了解語氣詞的表達效果。
4.練習寫字,做到字距適中,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5.背誦古詩《蜂》。
教學重難點
與同學交流如何用反語表達喜愛之情;學會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與同學交流如何運用反語表達喜愛之情。
2.學慣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生字。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台
1.導入新課。
師引導:學完了第四單元的課文,我們感受到了作家筆下動物的可愛,體會到了作家是如何表達對動物的喜愛之情的。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語文園地」,繼續觀察、發現、思考。(板書:語文園地)
2.課件出示從課文中摘錄的語句,師指名讀後引導生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的。
課件出示:
r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r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r如果趕上這么一場用以耀武揚威的亂子,你就甭想有魚咬鉤了。
3.師過渡:同學們,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是寫好文章的制勝法寶之一,可是如何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讀一讀這幾個句子,你有什麼發現?
4.生交流討論。
示例1:第一句中「古怪」是指跟一般情況很不相同,使人覺得詫異,或稀奇罕見,在課文中是指貓的性格讓人難以捉摸。這句話明貶實褒,表現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示例2:第二句中「架子十足」也是含有貶義的詞語,說的是鵝的缺點,但從中我們感受到的卻是作者對鵝滿滿的喜愛之情。
5.課件出示幾組情境,師引導生運用學到的表達方法寫一寫。
課件出示:
r家裡的貓打翻了我的墨水瓶。
r媽媽說我誠實。
r妹妹膽小。
6.生仿寫句子,師指名讀句子。(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r家裡的貓真是調皮,打翻了我的墨水瓶,還在作業本上踩印了幾朵小梅花呢。
r媽媽常常對別人說:「我們家那個傻孩子,連撒個謊都不會,太實在了。」
r妹妹的膽子可真大,一隻貓偶爾經過,她也會嚇得趕快跑到媽媽的身後躲起來。
7.師適時點撥,並 小結:同學們,「萬般佳作唯情真」,表達真情實感是 寫作文的制勝法寶之一,在 作文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是要講究方法的。在今天的「交流平台」欄目中,我們學習了運用反語表達喜愛之情的方法,希望同學們能在平時的說話和 作文中學以致用,提高自己的 寫作水平。
二、識字加油站
1.課件出示生字。
2.師引導:現在我們來到了「識字加油站」,今天在這個欄目里我們學習一個識記生字的新方法,一起去看看吧。
3.師引導生觀察:看看這些字,你發現了什麼?
4.師根據生交流情況相機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r每組的三個生字右邊的部件都是相同的。
r偏旁都有表意的特點,生字的偏旁不同,意思也不相同。
r生字的讀音大多與右半部分相同或相似。
5.讀准字音,觀察偏旁。
(1)生自由認讀生字詞。
(2)師指名認讀生字詞,相機正音。
(3)師:偏旁不同時,這些字的意思發生了什麼變化?
(4)課件出示詞語。
6.歸類識記生字。
(1)了解偏旁表意的特點。
①師:讀完詞語,你發現換偏旁識記生字的秘訣了嗎?和小組同學說一說。(重點指導「桿—肝—稈」)
師點撥:這三個字都有一個相同的部件,就是「干」。當偏旁發生變化時,意思也發生了變化,也就構成了新字。
②生 總結換偏旁識記生字的方法:「桿」和木頭有關,所以是木字旁;「肝臟」是人身體的一部分,所以是月字旁;「麥稈」跟農作物有關,所以用禾字旁。
(2)師引導歸類識記:其他幾組生字也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這樣是不是更容易呢?我們一起讀讀吧!
(3) 總結拓展。
①師引導:的確如此,單人旁的字大多跟人有關,如俏麗的「俏」字;山字旁的字大多與山有關,如陡峭的「峭」字。三點水的字呢?與江河有關,如黃浦江的「浦」字。口字旁的字呢?大多與嘴巴有關,如哺育的「哺」字。我們還能將「桿、消、捕」換成哪些偏旁組成新字?(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竿趕哨悄輔鋪
②生讀一讀並自由練習組詞。
7.師 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12個生字,學會了換偏旁識記生字的方法,收獲真大!那麼新學的生字大家都記住了嗎?下面我們就來試一試吧!
8.去拼音認讀生字大挑戰。(開火車游戲鞏固練習)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並與同學交流一組比喻人的習慣用語;體會冒號的用法;了解語氣詞的表達效果。
2.練習寫字,做到字距適中,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3.背誦古詩《蜂》。
教學過程
一、詞句段運用
1.課件出示「詞句段運用」第一題中的詞語。
(1)讀一讀。師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生齊讀。
(2)小組交流。這些詞語有什麼特點?(預設:都是比喻人的習慣用語)
(3)師引導:你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嗎?四人一組交流交流吧!
(4)師指名交流。(課件出示詞語意思)
(5)師指導生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說話,然後全班交流。
①師引導:現在大家已經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了,能不能選擇一兩個詞語說一句話?
②生交流。
示例1:每一位革命戰士都具有「老黃牛」的實干 精神。
示例2:我的同桌特別愛唱歌,是我們班的「百靈鳥」。
(6)拓展延伸。師:你還知道哪些比喻人的習慣用語?
預設:糊塗蟲、井底蛙、替罪羊……
2.課件出示第二題中的句子。
(1)讀一讀。生自由讀;小組比賽讀;全班齊讀。
(2)說一說。小組交流:你認為冒號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3)師指名交流, 小結:這三句話中的冒號都用在總說性句子後面,用來提示下文。(課件出示:冒號提示下文)
(4)師:你能從這三個短語中挑選一個,仿照例句寫一段話嗎?生練習寫話。(課件出示:愛臭美的小狗粗心的小傑熱心腸的老奶奶)
(5)師指名交流。(課件出示例句)
3.課件出示第三題中的句子,指名讀句子,體會加點的詞語。
(1)生讀後交流體會,師 小結:加點的詞語都是語氣詞,可以很好地表達出說話人的喜愛之情。再讀時注意表達出情感。(課件出示:語氣詞表達情感)
(2)師:去掉加點的詞語,對比朗讀,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出示課件)
(3)男女生對比讀,感受不同。
(4)師 小結:去掉加點的詞語後,說話的語氣變得很生硬,不能表達說話人的感情。我們在平時的說話和 寫作中也要學會運用這些語氣詞來傳達自己的感情。
(5)小組練習說一說,注意用上語氣詞表達自己的感情。(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r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後院,由後院再嘎嘎到前院,沒完沒了,並且沒有什麼理由,討厭!
r到小徑中去走走吧!看看那些花呀,草呀,樹呀,頓時神清氣爽。
二、書寫提示
1.課件出示「書寫提示」中的內容。
(1)師指名朗讀。
(2)生自由讀「書寫提示」右邊的文字。
2.師課件出示在橫格中書寫時的注意事項,鼓勵生補充。
(1)生練習書寫,師巡視,適時指導,強調書寫姿勢及注意事項。
(2)展示優秀作品,及時點評。
三、日積月累
1.積累古詩《蜂》。
(1)課件出示古詩,同時播放朗讀音頻。
(2)師引導生朗讀古詩,指名讀;生齊讀。
(3)簡要介紹詩人及創作背景。(出示課件)
(4)讀懂詩句意思。
①師引導:你讀懂了什麼?
②師指名交流。
(5)師 小結:這是一首詠物詩,贊美了那些終日勤勞、不畏艱難、為社會創造財富的人,又諷刺了那些不勞而獲的人。
2.練習背誦。
3.延伸拓展。師:你還知道哪些詠物的古詩?(出示課件)
⑥ 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准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二課時
一、 復習上節課內容,導人新授內容
二、精讀訓練
1.理解第一段。 .
激發思考:作者圍繞合作,首先談了什麼?
自由朗讀第一段,找出文中的重點句。
聯系生活實際,理解:
「任何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不論……也不論……都……」
「只有……才能……」
「小……小……大……大……不……就……」
通過對上面句子的理解,舉出在實際生活中「合作」的事例,談談自己的初步認識。
通過第一段的學習,歸納演說詞的語言特點。
小結:這一段說明了人生活在世界上,都離不開與別人合作。
2.理解第二段。
過渡: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1)理解第4自然段。
自由讀第一個事例,隨後播出一段交響樂錄音,學生置身交響樂的美妙旋律之中。樂止,介紹交響樂是由上百人用不同的樂器演奏而成,他們是怎樣合作的呢?
思考:「團體目標」的「高度統一」和「協作精神」分別形容「合作」的什麼?
(合作的「完美」與「和諧」)
從這個事例中,同學們明白了什麼?
(2)理解第5自然段。
讀讀,想想,議議:
這個實驗的目的、要求、經過和結果分別是怎樣的?
聯系課文想想「依次」是什麼意思。
外國專家是怎麼說的?
「我在許多地方做過這個實驗.從未成功。」這句話說明了么?
從這個事例,你明白了什麼?
(3)理解第6自然段。
讀讀,想想:
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小結:文章通過兩個具體的事例,說明只有具有協作精神和自我犧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提問:為了說明怎樣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作者舉了兩個事例。只舉前一個例子夠不夠?為什麼?
3.理解第三段。
自由讀,談談你對既要「競爭」,又要「合作」的體會。
三、總結全文
四、指導學生練習演講
教學目標
1.能就春遊活動講清楚自己的計劃,並參與商討,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參與意識。
2.能具體明白地描寫生活中觀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發的聯想。
3.感性認識排比句的特點及其表達作用。
4.積累描寫景物的古詩詞,激發課外閱讀興趣。
5.學習瀏覽,獲取需要的信息,並交流感受。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導語
1.春天是多麼美好,春天已經悄悄地來了,你從什麼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氣息?你們想出去找找春天嗎?今天我們就要商量商量,怎樣才能快樂、安全、有意義地找到春天。
2.我知道,同學們最想去春遊了,記得往年我們去了哪裡?今年我們還要去,不過需要由大家自己來安排。
二、准備計劃
1.先讀讀課文里的這段話,想想需要考慮哪些問題,准備紙筆,稍作記錄。比如:去的時間、地點,怎麼去,需要用到什麼交通工具、搞些什麼活動,帶什麼器具等等。
2.分組討論
恐怕一個人拿不定主意,咱們分小組進行。看哪一組計劃得周密、妥當,咱們就聽從他們的意見。每人稍做准備,談談自己的計劃,再由小組長統一意見,推選一人做好發言交流准備。
3.制定春遊方案
各小組派代表發言,師生評議。最後由班長綜合大家意見,制定出一個春遊方案。
4.形成方案,以表格式更加清晰
時間
地點
活動內容
准備工作
分工
其它
第二、三課時 習作
一、啟發談話
我們在校園里生活了將近四年,再說我們的校園是溫州市最美的學校了,老師也清楚同學們特別喜歡自己的校園,而且對環境應該很熟悉了,你能說說嗎?你最喜歡哪個地方,比如校園的花壇,有哪些花草等,你經常在那裡做些什麼?(鼓勵學生自由說,放開說,教師做適當補充指點)
小結:有的同學平時能夠留心觀察,說了自己的所見所想,講得很具體,而有的同學疏於觀察,我們要做善於觀察的人。
二、實地觀察
現在給大家30分鍾時間,去校園里做一次觀察,把觀察到的景物記下來。可以選一處景物來寫,具體寫出你的感受來,或者你想到了曾經在那裡發生過的事情,覺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寫下來。注意要仔細觀察。
三、交流觀察所得
指名說說你已觀察到什麼,准備怎麼寫,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啟發。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進行點評。
四、學生完成習作
五、同桌互相交流,評改
改通順,指出錯別字及其病句、標點錯誤等;評優點,劃出你認為的好詞好句或者精彩語段;提建議,提出哪些內容需要具體或補充,哪些可簡單或刪除等等。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 日積月累
一、復習導入
1.檢查讀詞語卡中的詞語;有選擇聽寫詞語。
二、我的發現
分角色讀讀對話。說說小林和小東發現了什麼?讀句子,回到課文中去找這些句子,再讀一讀,說說用這樣的句式有什麼好處。交流後進行摘抄。我們在哪些課文中也學到過類似的句子?
三、日積月累
自由朗讀詩句。說說自己讀懂意思的詩句,提出難以理解的詩句。教師點評釋疑。比一比,看誰背得多,背得快。
四、寬頻網
1.自讀:看圖,讀文,說說從中了解的知識。
2.小組交流:介紹自己了解的五嶽和五湖。
3.拓展知識:搜集或下載資料,邀游祖國的山山水水。
4.集體交流:圖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圖片自己口頭介紹,或者直接在多媒體教室打開網頁介紹。
內容預覽:
第3課《留學巴黎》教案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把握這位音樂大師求學的艱苦歷程。
(2)學習作者堅毅的精神。
(3)理解作者愛國的情操。
教學形式: 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播放歌曲《黃河大合唱》。
提問:你們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你聽了這首歌曲有什麼感受?
小結:今天我們聽到的這首歌曲,仍然感到熱血沸騰,激情澎湃。當初,就是這首《黃河大合唱》,不只激勵了多少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和日本鬼子做殊死的斗爭。
提問:你們知道這首歌曲是誰創作的嗎?
小結:對,是我國著名的音樂家冼星海。冼星海為什麼能創作出如此激動人心的作品?為什麼能成為著名的音樂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有關他執著音樂藝術追求而留學巴黎的學習歷程。(介紹作者,出示課題
1.作者介紹:冼星海(1905年--1945年) 偉大的人民音樂家、作曲家。原籍廣東番禺,自幼酷愛音樂。1930年赴法國學習,先後師從丹第、杜卡斯等著名作曲家。後考入巴黎音樂學院主攻作曲和指揮,在此期間曾創作頗受好評的《風》、《遊子吟》等作品。1935年回國,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創作真實反映了本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人民拯救民族危亡進行抗日斗爭的生活。創作有《游擊軍》、《在太行山上》、《黃河大合唱》等數百首。
2.檢查字詞:
(1)請給下列畫線的字注音:
奢望 西崽 瑣屑
迷惘 窮拙
(2)請指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
衣寇楚楚 ( ) 走頭無路 ( )
(3)結合文意解釋下列詞語:
瑣屑:
迷惘:
忌刻:
流離失所:
二、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1.留學巴黎是以什麼為順序來寫的?
2.讀了作者留學巴黎的學習歷程,給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事?
交流總結:
(一)為藝術而留學巴黎。
(二)在巴黎的艱辛生活。
(三)創作《風》並考入巴黎音樂學院高級作曲班。
(四)從作曲班畢業,學成歸國。
三、研讀,討論:
1.冼星海隻身到法國留學,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了那些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
2.冼星海取得了那些成就?
3. 冼星海為何拒絕留在巴黎?
交流總結:
四、體驗與反思:
結合你的學習生活實際,談談從冼星海的留學經歷中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五、拓展延伸:
名言:
1.講述自己積累的刻苦求學的故事。
2.請寫一句關於立志的名言。
六、教師出示名言和寄語:
1.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2.當你感到悲哀痛苦時,最好是去學些什麼東西。學習會使你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3.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獲。
4.沒有一種不通過蔑視、忍受和奮斗就可以征服的命運。
5.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6.再長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
教師寄語:
勝利是我們的果實,困難是我們的對手,失敗則是我們的引導者。我們要隨時隨地的鍛煉自己的意志。不要被它嚇倒。要勇於面對困難,戰勝困難。困難無處不在,我們要有面對困難毫不畏懼的高尚品格。相信自己,相信成功。切記,成功源於艱苦奮斗!
A.教學目標:
1.能整理本文中的重點實詞意義和特殊句式;
2.能理解文中孟子逐步推理、正反對比闡明自己看法的'方式,並能運用這種方式闡明事理;
3.了解孟子「與民同樂」的政治思想,並能合理評價這種思想,語文教案-庄暴見孟子。
B.設想:
1.學情:這篇短文,學生應該能從文中發現全文思想的中心句,進而把握文章主旨。可能使學生感到疑惑的是:孟子只是通過兩次假設性的對比,就能把「與民同樂」的大的觀點論證出來了,是不是有說服力呢?教學上應該聯系實例,並通過練習,掌握逐步推理的論證方式和正反對比的論證技巧,讓學生自己去感受論述的強度。至於文言詞句,本文在理解上沒什麼難度,應該布置課堂作業,及時整理。
2.教法:誦讀法、練習法
3.課時:一課時
C.過程:
一.導入:
孟子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的這種「民本」思想在《孟子》七章中多有論述。事實上,在戰國時代,各諸侯忙於稱霸,不但沒多少閑工夫來考慮百姓的利益,反而加重對人民的壓迫與剝削。今天,孟子就要站一心「王天下」的齊王面前,向他推銷自己的政治主張。這無疑是一次挑戰,至於結果如何,還是讓我們來看課文吧——
二.整體感知
1. 請一學生朗讀課文,正音、正句。
2. 學生齊讀,,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明確:「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三.局部理解
1. 用五分鍾時間,對照注釋,口頭翻譯課文。有疑難先作記號,等一會集中討論。
2. 解疑。可以讓學生提問,學生解答。
3. 教師歸納重要詞語:
見、語、好、樂、今、王
4. 思考:本文的主要內容是孟子與齊王的對話,第一節卻寫了庄暴與孟子的對話,這是不是多餘的文字?為什麼?
(明確:不是。①通過庄暴和孟子的回答,引出話題,明確論述的議題,起引子的作用;②庄暴對「王好樂」無言以對,表明話題有難度,反襯出孟子談話藝術的高超。)
5.思考:第二段可以分為幾層?各寫了什麼意思?
(明確:①寫孟子主動發問,提出「好樂」的話題,為轉入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創造條件;②孟子借「為王言樂」,從正反兩方面「與民同樂」的重要性。)
6. 討論:
① 齊王聽到孟子談到好樂一事時,臉色應該是怎麼的?為什麼會「變色」?
(明確:無標准答案。讓學生自己去推測。可以說「惱怒,恨庄暴轉告孟子」,也可以說「良心發現,羞愧不已」。
② 孟子談音樂側重於品位還是側重於音樂的欣賞?為什麼?
(明確:欣賞。孟子善於從對方能夠接受的角度談話,消除對方的反常心理,便於展開自己的論述。這就是求同存異法。)
7. 試用簡表表示孟子展開論述的思路。 (請一學生上黑板來畫。)
轉換概念 轉換話題 再換話題
吸引對方 誘敵上鉤 直奔中心
四、亮點探究
1.齊王聽到孟子談到「好樂」一事,為什麼會「變乎色」?
探究學習:學界出現了這樣三種解釋:齊王有不悅之色,認為孟子不該問自己「好樂」的事;齊王有羞愧之色,認為自己不應該「好樂」;齊王有慍怒之色,認為庄暴不該把他「好樂」的事告訴給孟子,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庄暴見孟子》。權衡上述幾說,以第三說為最佳。據《韓非子·內儲說上》記載,「齊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稟食以數百人。」供養這樣一支樂隊,勢必勞民傷財,並影響政事。孟子來齊國宣揚其「仁政」,勸說齊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齊宣王心中要「怪恚」庄暴,不該把自己的隱情告訴給孟子。儒家歷來重視禮樂,認為音樂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從音樂可以考察一個國家的興亡盛衰,並反對把音樂作為單純的娛樂活動。「先王之樂」是先王用來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國家、鞏固統治的手段,與「世俗之樂」截然不同。齊宣王愛好的不是「先王之樂」,而是「世俗之樂」,這又與儒家的音樂主張不甚吻合了。齊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諱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是考慮到隱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轉彎抹角了,免得孟子糾纏下去。而後來談話之所以還能繼續進行,是因為孟子並不反對他愛好「世俗之樂」。也有人認為:「齊王感到作為國君而愛好音樂,當為輿論所不許,怕受到孟子的批評,因而臉上表現得有點慚愧。」(李炳英《孟子文選》)其實,戰國時期愛好「世俗之樂」的國君不乏其人,齊宣王也用不著為此而到「慚愧」。所以,齊王的「變乎色」應是「慍怒之色」。
2.孟子「與民同樂」的思想在當時能否實現?為什麼?
探究學習:針對春秋戰國時期連年征戰、生民塗炭的現實,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為一種政治思想體系,對兩千年來的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產生了異乎尋常的影響。孟子的「仁政」學說雖然以維護封建制度為出發點,但是對於穩定經濟,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減少農民因喪失土地而遷徙流離的痛苦,卻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同時,孟子的思想存在著嚴重的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統治階級的享樂是建立在下層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誰願意輕易放棄自己的這種權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學說帶有濃厚的復古保守色彩。他把「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說成是「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當時不過是空想而已。
四.練習鞏固
1. 有一個同學熱衷電子游戲,幾乎不能自拔,請你對他說一番話,運用孟子的談話的技巧,把你想說的寫下來。
2. 課堂整理相關文言基礎知識(通假字、一詞多義,特殊句式)
教學內容:《練習4 》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按照筆順正確書寫漢字。
2、拼拼讀讀,再連線,並進行句式訓練。
3、寫好3個鉛筆字。
一、按筆順寫字。
1、導入:通過一個單元的學習,小朋友又認識了許多新的漢字,老師來考考大家。
[出示] 牛 蟲 采 螞 蟻 集
貝 風 沙 浪 晚 漁
廳 車 交 陰 林 泉 道
我的十分鍾
▲小聲自讀,容易讀錯的字音多讀兩遍。
▲小老師帶讀,提醒容易讀錯的字音。
▲小組比賽讀。
2、寫筆順
▲小組內檢查筆順掌握情況。
▲指導容易出錯的筆順:
采 集 晚 車 陰 泉 道
▲把書翻到106頁,按筆順描紅。
二、學習字詞句。
1、拼拼讀讀
[出示] 水果卡片:蘋果、香蕉、柿子、橘子、葡萄、哈蜜瓜
△你們認識這幾種水果嗎?
[出示] 字詞卡片:蘋果、香蕉、柿子、橘子、葡萄、哈蜜瓜(加拼音)
▲指讀,提醒大家容易讀錯的詞。
▲齊讀。
2、連線。
3、句式訓練。
△你喜歡吃哪些水果?
[出示] 我喜歡吃的水果有 ,有 ,有 ,還有 。
自主練習
△能不能把你喜歡吃的水果名稱填到這些橫線上去,然後再連起來說一說?
▲指名說,師指導。
▲小組內說一說。
三、學寫鉛筆字。
[出示] 用 向 南(寫在田字格黑板中)
▲認讀。
△這三個字的筆順規則是什麼?(從外向內)
▲指導三個字的筆順。
▲師范寫,學生完成書上描紅。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觀察圖畫,拼讀詞卡,填寫卡片。
2、熟記4個成語和記誦古詩《古朗月行》的前兩句。
3、口語交際:傳話游戲。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聽清楚,說准確。
一、綜合性學習。
1、課內學習。
每四人小組拿出一套動物卡片和相應的拼音卡片,本小組的學生互相之間認認、填填。
[出示] 動物卡片和拼音卡片:
▲請四人小組上台完成練習,其他學生完成書上練習。
2、課外延伸。
每位學生拿出課前家長幫忙做的幾張動物的拼音卡片,小組同學之間相互抽讀。
二、讀讀背背。
1、讀背成語。
[出示] 紅日東升 秋高氣爽 窗明幾凈 書聲琅琅(加拼音)
▲認讀,指導字音:升、聲(sheng) 明(ing)、凈(ing)
▲師大體說說詞意
▲指導背誦。
2、讀背古詩。
[出示] 古朗月行(節選)(拼音加詩文)
▲認讀,指導讀准後鼻音:行、鏡、青。
▲介紹作者:李白:唐朝有名的大詩人,寫了許多的詩,被人稱為「詩仙」。《靜夜思》就是李白寫的。
▲數數有幾句話,指導分句讀。
▲師說說詩意: 這首詩是說作者小時候不認識月亮,把月亮當做了百玉盤。又覺得月亮像一面瑤台鏡,掛在了雲朵上。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三、口語交際
我的十分鍾
1.導入:
今天,老師代小朋友做一個傳話游戲,看看誰的耳朵靈,誰的嘴巴靈。
2.提出要求:
在做傳話游戲時,傳話的人,要說得輕一點,但一定要說清楚;聽話的時候,要集中注意力,要聽清楚。
3.游戲活動:
將學生分為六組,每組把個人。老師先把傳話的內容告訴每組第一個小朋友,然後依次向後傳,最後由每組最後一個小朋友說出傳話內容,說得完整准確的一組獲勝。
傳話內容:星期二早上八點,胡老師帶二年級小朋友去國防園看展覽。
▲每組進行游戲。
指導每組在每次游戲結束後要討論總結,找出傳得不正確的原因。
多進行幾次游戲,每次傳話的內容不同。(可以讓學生做老師來出題)
板書設計:
練習 4
⑦ 語文教案的教學方法怎麼寫
一、教案編寫應明確的幾個概念
1、教學大綱
教學大綱是根據培養計劃,以系統和連貫的形式,按章、節提綱挈領地敘述有關教學內容的綱領性文件.
2、授課計劃
授課計劃是集體研究的結果,由所有任課教師,有關人員集體研討確定,主要通過對學生基本情況的簡要分析,本學年或本學期總的教學任務和要求,教學指導思想、教學改革措施,確定課序、教學目的、教學周次和教學時數、課內外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安排,以及教學參考資料的推介和教具的選用,形成的教學進度表.
3、教案
教案是為實現教學大綱的具體細化而精心設計的授課框架,也是教師為實施課堂教學而做出以課時為單位的具體行動計劃或教學方案.其作用是對課堂教學的總的導向、規劃和組織,是課堂教學規劃的藍本.此外,還有三個附帶性作用:一是備忘錄作用.由文字載體保存的信息可供隨時提取或查閱;二是資料庫作用.從長遠角度看,教案中保存著教師從各種渠道獲得的珍貴材料,以及自身的經驗與心得,積累多了自然形成一座資料寶庫;三是教改課題源作用.教案的豐富案例、精心思索過的問題、教學後的得失體會等往往成為教師選擇教改研究課題的源泉.
4、講稿
講稿是豐富和細化教案中的具體要求並實現教學設想的實質內容和書面台詞,是根據教學內容對教案的具體化.講稿與教案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一是講稿所承載的是知識信息,教案所承載的是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信息.二是講稿的思路形成受教學過程的知識邏輯支配,而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學過程的管理邏輯支配.三是在內容上,講稿涉及的是知識性項目,教案涉及的是組織性項目.四是在表現形式上,講稿篇幅較長,教案則是幾百字或千餘字即可.
⑧ 語文教學設計怎麼寫
首先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一篇初中語文例子 一【教學思路】 本文是歷史劇《屈原》的一個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長篇獨自,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詩。要指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正確把握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點,從而在誦讀中品味作品的深刻內涵,感悟主人公的激情和鬥志。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了解戲劇文學的特點──劇本主要靠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 2.了解文中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和象徵手法,體會表達效果。 能力目標 培養閱讀和欣賞戲劇文學的能力。 1.指導學生誦讀,體味文章氣勢,感受情感律動。 2.品味語言,理解語言中所包孕的深意。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會屈原熱愛祖國,抨擊黑暗,熱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三【學習者特徵分析】 學生已經通過預習課文,掌握了基本知識。並且通過網路收集了解了本文的作者資料以及寫作背景。具有較好的基礎。但由於每一位學生學習能力不同以及自身約束能力不同,在對文章語句賞析與情感把握上面仍然較為生疏,且掌握程度有一定的差距。 四【教學重、難點】 ①品味語言,理解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②在朗讀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點。 五【教學策略】 主要採取多媒體創設情境,合作探究以及獨立思索等方法。既能調動學生各種器官的感受,理解課文,走進人物。又能讓學生提高閱讀欣賞能力,學會合作,在共處中求知 六【教學資源與工具】 學習環境:多媒體教室 教學媒體:①屈原專題網站 ②中學語文教學資源網 七【課前准備】 學生 ①預習課文,會寫生字、准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②課前藉助網路或圖書,查閱一些有關的圖片資料,了解屈原,了解郭沫
⑨ 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習目標:
1、學會記事,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也可以寫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麼。
2、通過事情表達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事,體現個性化。
3、記事的內容具體,要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中心明確。教學准備 搜集小時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關物品。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出話題。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 同學們,大家都會唱《童年》這首歌吧!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會飛的夢,那冬陽下的駱駝隊,那一聲「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師讓同學回憶一下童年那充滿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達出來。
二、明確范圍,簡要指導。
1、指名讀「作文內容」,思考這次作文給我們提了哪幾點要求。
2、拿出事先准備的老照片,圍繞老照片或珍藏的有關引起童年回憶的物品的前前後後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師簡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發現,要有反思……)
②要根據我們農村的特點而展開。要說實話、真話、心裡話,可以是釣龍蝦,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幫父母干農活……
三、範文引路,討論寫法。
1、讀範文《爸爸逗我玩》。
2、教師出示討論題目(先分組討論,然後各組長匯報,師生共同評議、補充)。
(1)文章給人的感覺真實嗎?有意思嗎?有趣嗎?
(2)範文中的語言、動作、神態及心裡活動的描寫怎樣?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鑒和學習?
(3)「好笑」、「有意思」中蘊涵什麼呢?你有體現你個性的有趣的事嗎?如果有請馬上寫下來。
四、快速習作,教師巡視。
教師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慣例,再次讓學生明確寫作的范圍,並要求在40分鍾內完成500字左右的文章
(一)談話引入,初讀課文。
1.同學們,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嗎?
2.板書課題。3.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准音,讀通句。
4.檢查自讀情況。
(二)精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
1.自讀課文,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再讀課文,說說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問題?(閱讀、偏科、學習外語和積累古詩文)
3.結合插圖,體會文中人物的年齡、身份與情感,並通過感情朗讀表現出來。
(三)達成共識,感受閱讀樂趣。
1.在小組內,根據文中談到的問題,選擇一兩個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交流感受。可以提出與文中人物不同的見解。
2.全班交流,重點交流「閑書」問題:
五、品味題目寓意。再讀課題,說說題目的含義:
六、課外拓展。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要求掌握的生字,會讀、會寫,認識「耀、哈」2個生字;
二、學習要求掌握的新詞語,了解它們的意義和用法,並能適當的造出正確的句子;
三、掌握關聯詞「假使」和副詞「恰好」的用法和意義。
四准確、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弄清課文的思路,從整體上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難點:
一、課文大意的講解;
二、「假使」、「恰好」的學習及應用。
三、教學目的:
掌握重點生字詞,從整體上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弄懂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知:
請大家說說你們認為的「好事情」有那些?然後由此引入課題。
(二)、范讀課文:
學生在聽時請標出文中的生字、詞語,以及不懂的詞、句子。
(三)、領讀課文:
讀時注意音調、語氣使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四)、學生自讀:
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並提高學生們的閱讀能力。
(五)、全班齊讀
第二課時
(一)、學習生字、詞語:
學習生字:
恰qiā:正好;部首:忄;筆畫數:9;結構:左右;組詞:恰好(正好)、恰恰、恰巧(湊巧)。
委:wei :的確、確實;部首:禾;筆畫數:8;結構:上下;組詞:委屈(受到不應該有的指責和待遇,心裡難過。)委託(請人辦理。)委曲(彎彎曲曲)
槍:qiang一種兵器;部首:木;筆畫數:8;結構:左右;組詞:手(qiang)槍、槍(qiang)支。
井:jing能取水的深洞;部首:井;筆畫數:4;結構:獨體字;組詞:井水、水井。
撈:lao從液體中取東西;部首:提手旁;筆畫數:11;結構:左右;組詞:撈魚、撈取。
擾:rao擾亂,攪擾;部首:提手旁;筆畫數:7;結構:左右;組詞:打擾、擾亂。
撫:fu安慰,慰問;部首;提手旁;筆畫數;7;結構;左右;組詞:撫愛(照料)撫摸、撫養(愛護並教養)
學習詞語:
假使:如果。表示假設的關聯詞。例如:假使有事情,請告訴他。假使我現在有錢我就給你買玩具。
恰好:副詞,正好,剛好。例如:今天恰好是我的生日。
講話:說話。例如:請你上課時不要講話。
飯碗:盛飯的碗。
里頭:一定的范圍或時間以內。例如:這里頭有西瓜嗎?
二、鞏固練習:
男女生對比讀生字、詞;分組讀、各小組間開火車讀生字、詞。
三、小結:
這節課主要講了生字、詞語的讀法及意義、用法。
四、布置作業:
寫生字、組詞。
第三課時
一、講解課文:
1、文中有幾個主人公?是誰?
(四個;分別是:小尤拉、妹妹、奶奶、媽媽)
第一自然段:(老師讀)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第二、三自然段:故事的開頭。
問題:1、小尤拉想的第一件好事情是什麼?
(以上問題可用原文回答。)
重點詞:
假使表示假設的關聯詞
第四至六自然段(男女生搭配讀):講了小尤拉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妹妹的。
問題:
1、小尤撈為什麼叫妹妹走開?
(因為他想著救掉進井裡邊的妹妹而不願意陪她玩。)
2、小尤拉想的第二件事情是什麼?
重點詞:恰好
第六至十自然段(男女生搭配讀):講了小尤拉是怎樣對待奶奶的。
第十至十五自然段:講了小尤拉只想著所謂的好事情,而不願意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
討論:
1、為什麼小尤拉不願意做這些事情?
2、小尤拉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3、我們以後要怎樣做?
重點詞:恰好
二、鞏固練習:
1、分小組表演這個課本劇。
2、用漢語講這個故事。
三、小結:
這篇課文以小尤拉為主人公,他確實想做好事情,可是他總不去做,最後什麼也沒做。
九、布置作業:
課後練習。
十、板書:
2、好事情
救妹妹
小尤拉的好事情 救奶奶 事情不論大小,只要
對人有幫助就是好事
救小狗
課後反思
在本課的學習中,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的學習,學會運用重點生字詞,懂得事情不分大小,只要去做對別人有幫助的事情,就是好事情,培養學生幫助別人的良好道德品質。
教學目標
1.認識「擴、剎」等3個生字,會寫「擴、范」等9個字,讀准多音字「荷」,會寫「清靜、淺藍」等11個詞語。
2.默讀課文,能復述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對海上日出景象的贊美之情,並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3.學習作者按照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欣賞文中質朴而優美的語言。
- 第一課時 -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海上日出的圖片,學生欣賞談感受。
2.今天,我們來學習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作者簡介。
巴金(1904—20xx),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現代著名作家。他是20世紀我國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被授予「人民作家」榮譽稱號。巴金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散文,翻譯了大量的外國作品。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愛情三部曲」(《霧》《雨》《電》)等。
2.出示生字詞語,指名認讀。
重點指導「范、荷、剎」的讀音。
同桌互相指讀詞語,再齊讀。
3.指導寫字:指導「鑲」的字形,「鑲」字右邊比較復雜,兩個「口」下面是「」。
4.學生動筆寫一寫。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課文,想像畫面。
2.說一說,剛才你的腦海中都浮現出了哪些畫面?
3.作者圍繞「海上日出」寫了哪幾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1),寫「我」觀看日出的時間、地點和周圍環境。
第二部分(2~5),寫「我」所看到的天氣晴朗時和天空有雲時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2自然段:寫日出前天空色彩的變化。
第3自然段:寫由露出小半邊臉到完全跳出海面時奇妙而壯觀的景象。
第4自然段:寫天空有雲堆時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5自然段:寫天邊有黑雲時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三部分(6),贊嘆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
4.指名讀第1自然段,你有什麼體會?(突出「常常」和「早起」。)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和「早起」說明了什麼?
(「早起」的目的是看「日出」。「常常」說明「我」觀察海上日出是一種經常性的行為,因此本文所寫的不僅僅是一次日出的過程與感受。)
這一段與下文有什麼關系?(總領下文)
5.出示第6自然段,齊讀。「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嗎?」這是個什麼句子?(反問句)
讀出反問的語氣。
換成肯定的說法,應該怎麼說?(這是很偉大的奇觀。)
聯繫上文思考,「這」指什麼?(海上日出)
你覺得第6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總結全文)
四、課堂小結。
為什麼說「海上日出」是「很偉大的奇觀」呢?下節課我們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 第二課時 -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出示詞語,同桌互相檢查。
2.指名讀課文。
3.作者為什麼稱「海上日出」是「很偉大的奇觀」呢?
二、品讀課文,感受奇觀。
1.默讀課文第2~5自然段,找出感受深的句子,在旁邊做批註。
2.交流:
(1)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地在擴大它的范圍,加強它的亮光。
①這句話中什麼在變化?(紅霞)
②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
③作者此時什麼心情?(驚喜、盼望)
④帶著這種感受再讀句子。
(2)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
這句話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擬人)有什麼作用?(描寫生動形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3)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後,終於沖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常可愛。
①這句話寫的是什麼?(太陽向上升)
②作者是怎樣把太陽向上升的過程具體地寫出來的呢?(作者將太陽在海上升起的情形比作「負著重荷」。「一步一步」「努力上升」「沖破」「跳出」具體生動地寫出了太陽由慢到快向上升的過程。)
③你從這句話中讀出了什麼?(太陽升起的過程是比較緩慢的。)
④想像太陽升起來時吃力的樣子,讀出自己的感受。
(4)一剎那間,這個深紅的圓東西,忽然發出了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
① 「一剎那間」是什麼意思?(時間很短)除了「一剎那間」,你還知道哪些表示時間短暫的詞語或短語?(轉眼間、一瞬間、霎那間、頃刻間……)
②「深紅的圓東西」指的是什麼?(太陽)
③為什麼把「太陽」稱作「深紅的圓東西」?(既寫出太陽的形狀和顏色,又表達出作者對太陽的喜愛之情。)
④為什麼說太陽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表現出陽光的強烈。)
⑤太陽升起時是那麼艱難、那麼努力,現在終於升起來了,多麼令人振奮呀!試著讀出自己的感受。
(5)然而太陽在黑雲里放射的光芒,透過黑雲的重圍,替黑雲鑲了一道發光的金邊。後來太陽才慢慢地沖出重圍,出現在天空,甚至把黑雲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
①結合句子,品味「鑲」字的表達效果,並想像語句描寫的景象。
②這兩句話中,你覺得哪幾個詞語用得好?為什麼?(「鑲」「沖」「染」等動詞,既形象地寫出了黑雲遮不住太陽的奇特景觀,也贊美了太陽奮力沖出黑雲的重圍、勢不可擋的上升力量。)
③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三、拓展延伸。
1.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海上日出的?(按照事物發展變化的順序來寫的,先寫日出前的景象,再寫日出時的景象。)
2.在文中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轉眼間、過了一會兒、到了最後)
3.請你按照時間順序,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日出時的景象。
4.《海上日出》來源於巴金先生真實的生活經歷和內心體驗。如果我們在生活中也像巴金先生一樣留心生活、勤於觀察,那麼我們也會在大自然中有驚喜的發現。
四、布置作業。
1.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2.你注意到日落、刮風、下雨、葉落等自然現象的變化過程了嗎?請按照時間順序描述一種變化中的自然現象。
海上日出
日出前 淺藍 紅霞
日出時
雄偉壯麗
1.這篇課文,作者主要描寫了海上日出這一偉大奇觀。課堂中,以「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嗎?」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感悟天氣晴朗時的日出景象和天空有雲時的日出景象,知道作者是抓住日出時的顏色變化和太陽出來時的動態變化來寫的。在反復朗讀中,體會作者對日出景色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2.理解句子時,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像日出的景色,建議從太陽、雲的形狀、色彩、亮度的變化等方面來想像。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通過討論秋天是什麼顏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美麗。
2.試著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在討論中,感受秋天的美麗。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課前,老師已經讓你們去尋找秋天,你找到了什麼?
(估計:樹葉、果實熟了、天氣變化等)
師:這節課,老師就帶你們去尋找秋天。
齊讀第5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己藉助音節讀一讀課文。要求:讀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糾正錯誤。
3.指名讀。其他同學評議。
4.標一標本課有幾句話。
三、細讀課文,扎實訓練。
1.分句朗讀:
第一句:(1)指導生把這個長句子讀正確。
(2)自己讀這句話,想一想:你知道了什麼?
指名說一說。
自己正確的再讀這句話。
(3)范讀
生注意師是怎樣讀出長句中的停頓的。
(4)生自己體會讀。
過渡:秋天是什麼顏色的?文中的小朋友怎麼說的?快讀一讀2——4句。
(1)自己讀一讀,邊讀邊想。
(2)小組討論、交流。師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去。
指導如何討論(1)每個人都發表意見。
(2)組長注意聽。
(3)組員傾聽,發表不同意見。
(4)集體交流,指導朗讀。(評讀:熟練、感情、語氣)
討論:小文、小方、小力說秋天是藍色的、黃色的、紅色的,各指的是什麼?
討論後,指名說一說。
第5句:
(1)最後一句結束的是什麼號?(問號)
(2)這句話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自己讀讀,師指導讀,指名讀。)
(3)自由發言:秋天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多找幾個學生說一說)
2.誦讀品味
帶著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背誦課文。
指導:按句背、連起來背
(1)生獨自試背
(2)檢查背的情況。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秋天,感受到了秋天多彩的顏色。願你做個有心人,留心觀察美麗的秋天。
【教學簡析】
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著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課文移步換景,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然後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部介紹,最後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雲殿的壯觀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與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好動,對新鮮事物好奇,但生活經驗有限,他們當中很少去過北京,對那些景物缺少感性認識,很難深刻理解文中描述的美,所以我准備了課件,創設情景,把學生帶進頤和園,使學生身臨其境,更好地感受頤和園的美。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搜集資料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課前我讓學生去搜集有關頤和園的資料和圖片,以備上課時小組學習時使用。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築、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朱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學習按照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並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實際,本節課採用情境教學的教學方法,採用以讀促悟、小組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細讀,精讀,品讀,再現這一幅美麗的畫卷,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強語言感受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課前准備】
學生搜集頤和園的風光圖片或文字資料;教師搜製作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教師板書課題)那裡有著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等人文景觀。今天就讓我們尋著作者的足跡,一同來飽覽頤和園的美景。
2.板書課題,認讀「頤」字
3.簡介「頤和園」。
介紹時出示「頤和園」的幾處著名景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主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描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美景?
2.檢查預習
①出示生字新詞:多種形式認讀,及時正音。
②指名分節朗讀課文,回答預習中的問題。
隨機板書: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排雲殿)→昆明湖(十七孔橋)
三、再讀課文,劃分段落
1.朗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思考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頤和園的?(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課文移步換景,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
2.理清層次
第一段(1):總述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花園。
第二段(2-5):具體介紹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特點。
第三段(6):總結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
四、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⑩ 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祖國大海景色的美麗,海港的繁榮景色和我國迅速發展的石油工業,培養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感情。
2、培養學生質疑問難,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幫助學生理解重要語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指導學生摘抄喜歡的語句,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比喻句的作用,感受語句的優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一曲新歌」指的是什麼。
教學准備:
製作多媒體課件;布置預習作業 :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讓我們一起看一段錄像(大海),說說你看到的,聽到的,有什麼感受?
2、這嘩嘩的海浪聲就像大海的歌聲,快樂的大海在唱些什麼好聽的歌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24 、大海的歌》(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二、課堂檢測,提出問題。
1、讀詞語。
(出示:邀 裝卸 盪漾 朦朧 猶如 彌漫 城堡 旗幟 朝陽 碼頭 展現 駕駛室)
2、讀課文給同桌聽,邊聽邊用「~~~~」劃出描寫大海唱歌的句子。
3、匯報
(1)船頭飛濺起來的浪花,唱著歡樂的歌。
(2)啊,我彷彿聽見大海正在唱一曲新歌。
4、朗讀這兩句話,針對這兩句話提出問題。
大海在唱怎樣的歌?大海的歌好聽嗎? 大海真的會唱歌嗎?
(學生可能會提的問題:大海是怎麼唱歌的?大海為什麼要唱歌?"我"是怎樣聽見大海唱歌的?為什麼前面是「歡樂」的歌,後面是「新歌」?為什麼覺得大海在唱歌呢?)
5、在這么多的問題中,你認為哪些問題可以自己解決,哪些問題需要一起來研究?
三、獨立思考,探究問題。
為什麼覺得大海在唱歌呢?請你回到課文中,自己讀一讀,找出能說明問題的重點詞句。
四、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1、在小組中交流、討論。
2、在班級中匯報、學習。
(學生匯報,師點撥,分為三部分,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學習。)
部分一:(出示:我極目瞭望:在海平線上彌漫著一層,淺褐色的霧氣,朦朦朧朧,像是有一座城堡聳立在海天之間。他告訴我,那是咱們自己的石油鑽探船。)
(1)說說你感受到了什麼?(石油鑽探船有什麼特點?從哪裡看出巨大?)(板書:石油鑽探船 巨大)
(2)欣賞石油鑽探船的樣子。
(3)小結:過去開採石油主要在陸地,現在能在水上鑽探、開采,技術新了,反映了祖國建設的新面貌。
(4)作者看到海上有我國自己的石油鑽探船,心裡有什麼感受?
(5)有感情地朗讀。
部分二:(出示:只見海港兩岸,鋼鐵巨人一般的裝卸吊車猶如密林,數不盡的巨臂上下揮動;飄著各國旗幟的海輪猶如衛隊,密密層層地排列在碼頭兩邊。)
(1)老師這里也有一句話,你喜歡哪一句?把你喜歡的那一句讀給同桌聽。
(出示:只見海港兩岸,高大的裝卸吊車很多,吊桿很靈活,海輪也很多。)
為什麼你選擇這句?用上了那麼多的詞語,你感受到什麼?(隨機觀察"吊車"、"海輪"的圖片)板書
吊車:多、大、工作繁忙
海輪:多、整齊)
(2)小結:望著那繁忙工作的裝卸吊車,望著那來自五湖四海的海輪,"我"似乎看到了祖國欣欣向榮的景象,此時此刻,我的心怎麼能不激動,快樂呢?
(3)有感情地朗讀。
部分三:(出示: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藍天、白雲、碧綠的海,正從東方升起的朝陽。)
(1)這句話美嗎?美在哪裡?(板書:藍天、白雲、碧海、朝陽)
(2)邊聽老師讀邊想像畫面,然後出示圖片。
(3)小結:看到這樣美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很高興,似乎感到大海也在唱歡樂的歌。
(4)有感情地朗讀。
3、總結:為什麼"我"會覺得大海在唱歌?
完成句式: ( )
大海的歌是一首( )的歌。
(完成板書)
五、拓展延伸,開放問題。
1、同學們,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作者親眼目睹了祖國欣欣向榮的建設成就,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望著美麗的大海,聽著迷人的濤聲,彷彿聽到大海在盡情歌唱,聽,你們還聽到誰在唱歌?(課件出示農村的新貌)
2、學生介紹農村的新貌。
板書:
大海的歌
碼頭--藍天、白雲、碧海、朝陽
歡樂的歌 海港--吊車:多、大、繁忙 欣欣向榮
新歌 海輪:多、整齊 贊美
大海--石油鑽探船:巨大
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歷懂課文,理解父親表示愛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親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主動認識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教學難、重點:
1. 聯系生活經歷理解課文,讀懂文中同學所說的話,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親表達愛的方式。
2. 學會書寫13個生字。
3. 積累並在口語、習作中運用「半信半疑」「不約而同」等詞語。
教學准備: 光碟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直接導入新課,板書文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 學生自由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交流認識的生字和多音字。
2. 同桌互讀課文,糾正讀音、語氣、停頓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三、聯系生活實際,讀懂課文。
1學生默讀課文,標記出文中關鍵的詞句。
2.聯繫上下文利用語境理解、聯系生活經歷利用情境理解。
3.聯繫上下文,理解關鍵的句子。
4.延伸課文,適當拓展。
5.梳理情感,整合全文。
四、再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板書設計: 弟弟:受傷 生氣 傷心 委屈
爸爸:簡單說幾局 拐彎兒處回頭
就走了 瞟
第二課時
日 期:
教學流程:
一、積累內化:
1、自選詞語學生獨立完成。
2、在課文中找出表示「看」和時間很短的詞。
二、遷移練習:
1、認讀生字。
2、指導書寫。
三、實踐活動:
把這篇課文讀給爸爸聽。
教學反思:
一、素質教育目標
1.知識認知目標:
A.識記 掌握生字詞的音、形、義;綜合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引 用等修辭手法。
B.理解 體會本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C.應用 學習本文細致觀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
D.綜合 通過學習本文,能夠基本掌握景物描寫的方法,將情感寓於 寫景之中,活用各種修辭手法。
2.能力形成目標:E.通過學習本文,體會本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鍛煉學 生的朗讀能力、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 力和審美能力,養成自學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3.素質培養目標:F.通過學習本文,領略春天的美。引導學生形成熱愛大自然、熱愛生 活的意識。要讓孩子
們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善於在平凡的生活中 尋找美、發現美、創造美,擁抱大自然。
二、達成目標策略
突出文章「細」和「美」的特點。初進中學的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方面時常比較粗疏,課文中的細筆細繪可作為範例,給學生以啟發。適當地點撥、引導,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形象美、語言美、結構美、情味美。教師重點講讀一兩段作為示範,幫助學生理解描寫的對象、描寫的順序、描寫的方法、描寫的語言,在這個基礎上,指導學生獨立分析,鍛煉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揣摩文中准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體悟作者語言表達的巧妙。
2.難點:結合課文實例,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與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最渴望春回大地,因為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賦。唐代詩人杜甫寫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韓愈在《初春小雨》中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些詩句都是古人對春的描寫和贊美,那麼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一篇今人贊春的散文。 (板書課題、作者)
二、題目解說
這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抒情散文。春,本來是自然界的一個季節概念,本文卻賦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徵,用詩的筆調,描繪了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生機勃發,草木花卉競相爭榮的景象,抒寫出作者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之情。這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更是一首春的贊歌。
三、知識回顧(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早期主要成員,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綠》、《荷塘月色》等。
四、范讀、疏通字詞
1.教師范讀
2.學生齊讀
3.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
水漲(zhǎng) 捉迷藏(cáng) 醞釀(yùnniàng) 應和(hè) 薄(bó)煙 黃暈(yùn)蓑(suō)衣 巢(cháo)
五、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結合課後練習一,讓學生讀課文,分別找出盼春、繪春、贊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 繪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 贊春
2.默讀課文,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畫出來,體會美在哪裡?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擬人句。
六、布置作業
要求課後反復朗讀,達到熟練程度。
教學目標
1.學習以誠懇的態度、真誠的語言與他人交流,懂得真誠待人是一種良好的品德。
2.學會在合作中說真話,告訴別人心裡話。
3.積累有關誠信的詞語及古詩文名句。激發學生待人誠懇、講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學過程:
口語交際:
一、創設情景,引入話題
1.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例如:別人有事找父母親,父母親不在家;班上的一個同學病了,好幾天不能來上課;有的同學在校園里隨地吐痰等等,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事呢?(學生自由發言 從而引出板書:以誠待人)
2.想一想,平時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這樣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樣對待的?
二、討論交流
1.自主准備,在小組內交流。
注意:舉具體的事例,再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然後對這一做法作評價。接著,其他組員輪流發言。
2.各小組選派一位學生准備在班上交流。
三、班級交流:
1.注意事項:對參與交流的學生作適當的鼓勵和評價,並隨機規范其語言。
2.出示「以誠待人」的名句: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動者也。」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 「自誠明,性也;自明誠,學也」
誠而後才有真仁真義,不誠只能是假仁假義;誠而後才能躬行實踐,感人感物,不誠則遇難而退,有始無終。所以誠存則仁存,誠立則仁立。
習作:
先學習「我的發現」
讀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說說小東說了習作上的哪些好經驗。
歸納過渡:習作除了留心觀察周圍,把自己觀察到的事物寫下來之外,還可以把自己心裡想的事,或者想對別人說的話寫下來。
一、創設情境,激發表達慾望。
1.同學們,最近有幾個同學找我談心,說了自己的心裡話。有的說自己學習成績提高不快,心裡很著急;有的同學說爸爸、媽媽管得太嚴,一點自由都沒有;還有的同學說平時作業太多,沒有時間讀課外書等等。我很感謝這些同學,那麼信任老師,把老師當知心朋友。這說明老師和同學們交流得不夠。今天老師為大家創造一個機會,誠懇地希望同學們把藏在心中的話說出來。如果是高興的事,讓同學和老師共享;如果有什麼不愉快的事,說出來會痛快一些,也許大家能為你解憂;有什麼困難,請大家幫你出出主意解決;你們說好不好?
二、明確要求,拓展表達思路。
1.指名朗讀「習作」要求。
2.說說什麼是「心裡話」。
3.這段話里告訴我們從哪些方面來說心裡話?向誰說?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要求?
4.針對上述問題,組織師生之間的對話,互相啟發,拓展思路。
三、小組合作,生生互動。
1.小組內的同學互相交流,互相評議。教師巡視,傾聽,並發現「典型」。
也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夥伴,互相交流。
2.對照本次習作的要求,學生評議。(教師小結、點評,並強調習作中的注意問題。)
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心裡話是向誰說的。
2.話的內容要真實。
3.習作時可自由選擇第一人稱「我」,也可以用第二人稱「你、您」。體裁上可以用書信、日記或其他。
四、動手練筆,交流修改。
1.學生動筆習作。
2.選擇學生例文,師生共同點評。
3.相互朗讀習作,相互點評。
4.自我修改。
日積月累 趣味語文
1.告訴學生,這些都是從古詩文中選取的名句,每句話都包含著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讀。
3.說說自己能讀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師釋疑。
5.熟讀、背誦。
趣味語文
1.聯系本單《中彩那天》等課文,指出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自讀。
3.師生共同舉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誠信」等等。
4.小練筆:選取其中的一個帶有「信」的詞,再根據這個詞的意思,寫一個事例。
一、導入
農歷八月中旬是錢塘江潮最壯觀的時候,古往今來吸引了不少的文人墨客前來觀賞。有一天迎來了宋朝的文學家周密,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周密眼中的錢塘江潮是怎樣的景觀。
二、引入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1、請大家自由朗讀課,熟悉課文內容,注意以下問題:
⑴ 找出文中的的生字新詞,通過查工具書的方法掌握這些字的讀音和意義。
⑵ 用筆畫出你在查閱了工具書後還不能理解的字、詞和不懂的語句。
2、結合課文中的解釋,幫助學生整體理解課文內容。
⑴ 解決學生自學中的難字、生詞和較難的語句。
⑵ 強調以下文字的理解:
方:剛剛,開始。 既而:一會兒。 出:來到。 倏爾:一會兒。
皆:都。 略無:毫無;略,大概,大致。 誇能:誇耀才能。
3、請大家齊聲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三、研讀課文,掌握課文脈絡
1、請學生示範朗讀文章,其他學生思考:
⑴ 寫錢塘江潮的語句有哪些?(集中在第一段)
⑵ 出具體寫潮水的語句,讀一讀。
⑶ 說說自己讀後對錢塘江潮的認識。
2、默讀課文其他段落,引導學生拓寬對潮的界定:
⑴ 課文其他段落是寫什麼的?
明確:
① 水軍在潮里演習;
② 吳中健兒溯迎弄潮;
③ 江邊喧鬧的看客。
⑵ 也可用帶潮的詞概括形容這三段文字的內容:人潮
四、兩相比較,體味觀潮以外的內容
1、我們分別請同學來讀寫水潮和寫人潮的語句,你來品味這兩潮各自的魅力。找出文中寫這兩種潮特點的詞語,用見簡潔的語言概括兩中潮的特點。
⑴ 水潮:
(偉)
遠 近
色 聲 形
小 大
⑵ 人潮:
(奇)
數百、四起、山崩、無跡 宏大
數百、溯迎、鯨波萬仞、百變、略不沾濕 能
溢目、塞途、百物、倍穹、不容閑 榮
2、人因所賞景之美愈多,景因所到人之多而更美。
請大家帶著對文章的理解,再一次來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帶給我們的錢塘江潮美景。
五、課外延伸
請賞析文中楊誠齋(楊萬里)的詩句: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
六、結束語
我們國家的文學寶庫里,還有許許多多描繪祖國美麗可愛、宏偉壯觀的山水風景佳篇,讓我們開啟起閱讀的航船,向著那一座座寶庫進發。
教學目的
1.學習文章用例典型,敘說生動形象。
2.理解文章中心,明白人類的知識是有限的,勉勵人們不斷探索求知的世界,揭開事物愈來愈多的隱秘。
教學重點、難點
1.用例典型,敘說生動形象。
2.文中有關聲學的知識。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啁啾(zhōu jiū)臆斷(yì)饒有興味(ráo)
迥然不同(jiǒng)毋寧(wú)翌日(yì)
愕然(è)窒息(zhì)寬宥(yu)
篤信(dǔ)嗣後(sì)
2.解釋下列詞語
誇誇其談:說話或寫文章浮誇,不切實際。
優柔寡斷:辦事遲疑,沒有決斷。
人跡罕至:少有人來。跡,足跡、腳印。罕,稀少。
臆斷:憑臆測來斷定。
迥然:形容差別很大。
嗣後:〈書〉以後。
愕然:形容吃驚。
寬宥:寬恕,饒恕。
二、導入
利用多媒體播放各種聲音,如鳥的叫聲、樂器的聲音、海浪的聲音等等,引導學生思考聲音是怎麼產生的,引入課文《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
作者簡介
伽利略(1564—1642),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主張研究自然界必須進行系統的觀察和實驗,是近代實驗科學與機械唯物主義的奠基者之一。他被認為是經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的先驅。也是利用望遠鏡觀察天體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1.曾經有一個人,用一小一大兩個圓表示自己的知識由少到多的情況,圓外則是未知的世界,由此他得出一個結論。試看看下面的圖形,請你結合本文的論述,說說他得出了什麼結論。
思考:2.概述各自然段的大意。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第一段,寫作者的一個重要發現:知識淺薄者誇誇其談,而知識豐富者優柔寡斷。
第二段,以「從前有一個人」對聲音的認識為例,表明知識愈多愈感自己無知。
第三段,以不知蟑發聲原理作類比,表明自己不知彗星形成之因毫不足怪。
四、探究活動
思考:課文第二段詳細敘說了一個人知識愈益增多卻又愈感無知的過程,找出文中的幾個事實?又表明了什麼?
學生閱讀第二段,討論、交流:
明確:
起先生活於「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的這個人,喂養了許多鳥,能夠欣賞鳥類美妙的歌喉,「聊以自娛」,並對「那些鳥兒運用巧妙之技,藉助呼吸之氣,能隨心所欲地叫出各種聲音」大為佩服。可見此時此刻,他是自得的,愉悅的。後來他聽到牧童吹笛發出的「十分悠揚」的聲音,本以為是一隻小鳥,便「出去捕之」,待到發現真相,驚詫不已,表明這個人對笛的無知。「他通過思索意識到:假使牧童未從此地路過,他將永遠不會曉得,自然界有兩種產生聲音和樂音的方法」,這一個「意識」,表明這個人已開始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慚愧過去的自得自滿。於是「他決定離家出走」,主動地進行探求。
接著,文章寫第二天這個人發現了提琴的演奏也能發出「各種悅耳的」樂音,並竭力讓讀者去想像他的「驚愕」之情,表明這個人進一步發現了新的天地,也越發認識到自己過去知識的貧乏。「他偶然見識了這兩種意想不到的產生聲音和樂音之新法後,遂開始相信自然界尚會存在其他方法」,這名話總結了上兩次的發現,指出笛聲、琴聲都是「偶然見識」,「意想不到」,他的思想已經解放,相信還會有其他發出聲音和樂音的方法,似乎對於這個已經有了一定思想准備的人來說,不會再有什麼讓他驚訝的聲音了。
但文章下面又寫了「然而又令他感到十分奇妙的是」,開門之際門框和鉸鏈也會「奏樂」,「用一隻手指的指尖,敲著一隻杯子的杯口」,也能發出清脆的響聲,還有昆蟲與鳥雀相比,發聲的原理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個人原有的聲學知識完全不能用來解釋昆蟲的發聲原理,他更有了無知之感。漸漸地,他又知悉了各式各樣的樂器,對聲音的認識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時,他以為自己無所不曉了,可他捉到一隻蟑後,卻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無知和愕然之中」,可見知識愈多,愈顯無知,愈加驚愕。這個人研究蟑發聲的方法,但一切方法都不能影響蟑的發聲,充分表明蟑的發聲是一個無法解開的謎,於是,「他感到自己的知識太貧乏了」,他認為自己只是知道「某些」發聲方法,而不知的方法卻有「上百種」之多。已知的太少,未知的太多,隨著已知部分的增加,未知部分也進一步增大。全段文字,一次次寫他知識的增加,一次次轉折開去寫他愈感自己的無知。
五、遷移訓練
思考: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我們的知識是有限的」的理解。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六、小結
本文以人類對聲音和樂音的知識愈益增多而又愈感無知的情況為據,說明了人類和知識是有限的,勉勵人們不斷探索未知的世界,揭開事物愈來愈多的隱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