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說,小學語文老師一定得兼班主任嗎
不一定阿 但一般情況是這樣的
我們語文老師是副班主任 數學老師是班主任
但是老師少的時候一個主課老師教好幾個班 然後就讓別的副科老師來當副班主任
⑵ 怎樣做一名好的語文教師
語文教師務必嚴於律己,為人師表。所謂嚴於律己,為人師表,就是要求教師必須言行一致,表裡如一,以身作則,作出表率。漢代楊雄說過:「師者,人之模範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確地指出:「我們深信教師應當以身作則。」葉聖陶先生也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這些論述都強調了為人師表的重要性。語文教師無論是道德情操、思想境界、文化修養,還是工作作風、學習態度、生活習慣,乃至言行舉止、儀表裝束、居室擺設等方面都要有語文教師特有的風度,能引起學生愛慕崇敬之情,成為學生自覺效仿的楷模。這樣,教師在學生中才有較高的威望,才能贏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信任和尊重,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
語文教師務必嚴謹治學,銳意創新。語文學科作為一門科學,要求語文教師治學態度一定要嚴謹。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讀音、解字、釋詞、析句、劃段、求旨、探法等,一定要確保科學性,做到讀音正確、用詞准確、思路清晰、邏輯嚴密,容不得半點馬虎,半點虛假。這是語文教師實事求是科學態度的表現,是履行教師職責必須具有的品德。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語文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語文教師應勤奮教學,不斷追求真理,銳意創新,努力去拓寬自己知識領域,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扎扎實實地提高業務水平。
⑶ 不教英語的語文老師不是好科學老師
從中文系畢業時,我滿心歡喜的以為自己會成為一個好語文老師,帶著孩子們在中華浩瀚的文學世界裡遨遊,為此還特地花時間惡補了很多文學常識,可惜命運弄人,我成了一名英語老師還兼任一個班科學。
盡管不是自己擅長的,但我還是硬著頭皮上了,認真備課,一遍遍練習發音,我爸說如果當年我學英語時有那麼認真,絕對可以上重本。
但是面對熊孩子和熊家長,真的是無可奈何,作業不交,教讀永遠不張嘴巴,打電話給家長,家長還會幫著撒謊。昨天,學校的一個老師因為作業問題被學生罵了,晚上家長還來興師問罪,說孩子還小,老師應該多包容,多教育。
從興致勃勃,滿心歡喜到麻木真的不需要多久,我從未想過職業倦怠會來得那麼快。期望值一步步降低,付出得不到回應,。
你們吃皇糧,旱澇保收,雙休還有兩個長假。
教的班級多,班主任管理差一點的,直接分分鍾能給你氣到肺炸。
該失望的事從來沒有辜負過我,每次都是認認真真的讓我失望。
自己還是孩子,去教一大群孩子,真的是心累得很。
你苦口婆心,去告訴他不讀書的苦,他不會相信的,得讓他自己去經歷,撞了南牆,他才會知道頭會痛。
各種檢查驗收,遠程培訓。
從意氣風發,到丟盔棄甲,現實總是有辦法讓你覺得自己是個loser。
因為年輕,可能要承擔更多的任務。
⑷ 語文老師怎樣把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結合在一起
教育部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簡稱《標准》)中對語文課程的性質、特點、地位、目標及課程的基本理念都有所規劃,對小學語文教師應具備的素養提出了更新更重要的要求。 1.人文素養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與歷屆大綱相比。人文性是《標准》在語文課性質認識上的一個顯著特點,並作為一條紅線貫串於整個《標准》之中,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人文」按現代漢語解釋是指人類社會各種文化現象。「素養」是指平日的修養,即指一定的理論、知識、藝術、思想等方面的水平。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人文素養方面首先必須具備豐富的社會科學知識。在自身的知識結構總體中,應把歷史、哲學、語言學、考古學、法學、文藝批評與歷史、倫理以及歷史和哲學方法等社會各種科學文化知識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總體中,並加強上述方面的修養。人文性是語文的重要性質之一,語文是「最具有社會文化、民族文化、歷史文化的課程。」它還具備了其他學科所無法一體涵容的倫理、道德、藝術、審美、情感、哲學思想等因素。文以載道、載情、載史、載文。另外,語文本身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人的社會歷史文化、與人的具體生命活動緊緊相連的。只有這樣,小學語文教師才能對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材料加以整合處理,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展示豐富的歷史背景,創設出語文知識應用的現實情境來。其次要掌握比較寬厚的語文學科知識。小學語文教師要在語文知識方面全面掌握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古典文學、外國文學、文學理論等語文學科知識,要在聽說讀寫方面具有較強的能力。對這些必須達到全面扎實、盡可能做到精通,對其所有問題都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如《標准》要求1--6年級背誦古今詩文160篇,對這些篇章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首先精通掌握。所以對於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只有學習掌握豐富的文學知識,具備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才能在語文教學中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2.教育素養 《標准》在教學建議中的第一條就是「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在學習方式上,《標准》強調必須「積極倡導民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種在教學及學習方式上的變革,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教育素養。小學語文教師的教育素養應包括教育理論素養、語文教育能力素養及語文教學研究素養等方面。教育理論素養主要是指小學語文教師對教育科學知識的掌握,能夠恰當地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的概念、范疇、原理,處理教育教學中的各種問題,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設想。語文教育能力素養是指識字寫字教學能力、閱讀教學能力、作文教學能力、口語交際教學能力的綜合。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素養是指探索小學語文教育規律,用以指導語文教學實踐的素養,它是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教育和創新素養的集中體現。小學語文教師的教育素養是小學語文教師整體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決定教師教學水平的好壞。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進一步學習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兒童教育心理學、教育統計學、小學語文教學論等教育科學知識,用以指導小學語文教育教學實踐。 3.科學素養 科學素養是指人們通過實踐所獲得的掌握和運用科學的能力。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將不斷融合,與語文學科聯系密切,也必然反映到語文教學內容中來,語文學科的基礎工具性和綜合性的特點,使它的觸角伸到幾乎所有領域。如小學語文第六冊課本中《趙州橋》、《李時珍》等課涉及科學技術知識,而《海底世界》、《春蠶》等課文又涉及了自然環境知識等等。天真的小學生也許會問語文老師:「天為什麼是藍的」,「血為什麼是紅色的」,這些涉及物理、生物等方面的知識,不能因為你是一個語文教師而不去回答。所以必須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科學素養,使小學語文教師對自然科學的某些知識掌握到相當的深度和廣度,才能做到文理滲透、中外滲透、史學滲透。 小學教育是基礎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一定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水平。也因為小學語文教師還承擔著向小學生傳播科學精神的重任,小學語文教師的科學素養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對科學知識的了解、科學過程和方法的掌握及科學對社會的影響等方面。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師的科學素養還有很多地方不令人滿意,尤其是對一些新知識的掌握,對科學過程、方法的了解,仍然有許多工作要做。我國目前已開展了小學教師培養的本科教育,這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科學素養必然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4.創新素養 《標准》在總目標中明確指出:「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同時《標准》在課程建設上強調大教育觀,即克服語文課程孤立、封閉、凝固、僵化等種種弊端,在大教育觀的指導下,實現課程內容、課程實施等的根本變革,構建開放創新而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體系。所有這些都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具備較強的創新素養。教育要創新,首先要擁有一批具備創新素養的教師,只有創新型的教師,才能實施創新教育,才能培養出創新型的學生。小學語文教師的創新素養最重要的是有引導創新意識,其核心是推祟創新、追求創新、以創新為榮。小學語文教師具備創新素養才能在教學中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有創新素養的小學語文教師,才能在教學中營造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培植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主動意識,鼓勵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激活想像力和創新思維。 5.信息素養 《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信息素養,它包括信息意識與信息倫理道德、信息知識以及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捕捉信息的敏銳性、篩選信息的果斷性、評估信息的准確性、交流信息的自如性和應用信息的獨創性。掌握一定的計算機網路操作技能,學會使用常用的工具性軟體,開發和利用網上信息資源為教學服務。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把語文教學內容轉化為信息學習的資源,並提供給小學生,即可以把課程內容編製成電子文稿、多媒體課件、網路課程等,教師把這些信息適時地展現給學生,再加上自己繪聲繪色的描述,就會把學生帶入一個生動、直觀的學習情境,加深他們對學習的理解。 6.美學素養 《標准》前言指出:「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在總目標中又指出:「要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所有這些敘述,都給我們傳達這樣一個信息:語文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純語言知識,還應注重學生情感培養,注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使之成為「完整」、「豐滿」的人,而要培養學生的審美情境,教師首先必須具備較高的美學素養。小學語文教師的美學素養要求是比較高的,其審美品位應該是和諧又優雅的。和諧讓學生感受到恬靜和陶醉,優雅讓學生崇敬、嚮往。這種審美應體現於語文教學內容的呈現上、教學手段的選擇上、教學程序的設計上。如優秀的詩文往往包含著豐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遠的意境、精緻優美的語言。教學中如果有意識地運用,能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純潔心靈,開闊視野,增長知識,使學生掌握傳統文化的精髓,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和偉大,更加熱愛民族優秀文化。 7.實踐素養 《標准》多次從不同角度指出,語文知識的教學和訓練不能代替語文實踐和實踐中的經驗積累。在「教學建議中」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在「評價建議」中指出:要讓學生「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和領悟」。凡此種種都強調語文教學要重實踐、重體驗,也必然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實踐素養的提高。語文教學實踐性的重要體現是加強語文課程內容與課外、與生活的聯系與溝通,變讀書、答問的單調形式為課堂上充盈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這就是說小學語文教師的實踐素養主要表現在讓每個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讓討論、游戲、表演、欣賞、評價進入課堂,讓語文實踐活動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 小學語文教師的實踐素養是一種綜合的素養,是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體現,是與學生語文學習、社會實際緊密聯系的。教師實踐素養的發揮要以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為目標。教師實踐素養的發揮將使小學語文教師由一個講授者變成一個語文學習環境創造者,由一個課堂資源的提供者,變成一個實踐方法的指導者。小學語文教師具備了這些實踐素養,就能將學生真正地帶入語文課程領域,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語文、學會語文、會學語文。
⑸ 為什麼數學老師教數學,語文老師教語文
因為數學老師擅長於教數學,對數學教學有深刻的研究與經驗,並且性格也適合於教授數學。語文老師也是這樣的。
⑹ 為什麼科學教育常常被人遺忘
1
校內課「可上可不上」,
校外課快速套路化
2017年以來,多地圍繞青少年自然科學教育進行了探索,多數學校開設了科學課,一些培訓機構開展了相關嘗試,初步破解了科學課「能不能上」的問題,但「能不能上好」仍不容樂觀。
「在一些學校看來,科學課可上可不上。」某省一位小學科學教師說,語數外隨意擠占科學課,正上著科學課的學生可能被語數外教師叫走補習、談話。個別學校科學課由數學、語文教師兼任,一周兩節的科學課開成一周一節,甚至一學期都上不了一節。一位鄉鎮中學教師說,學校不做實驗,實驗器材被亂扔或封存積灰,有的連包裝都沒打開。
部分學校由於資金不足、安全無保障、管理難度大等原因,不支持自然科學課開展戶外觀察和實驗。小學生許梓韓告訴半月談記者,身邊許多同學對科學感興趣,但不喜歡上科學課。「我希望多開展實驗、觀察、種植、飼養等科學活動,不要總看幻燈片。」
校內科學課形如雞肋,校外科學教育卻又急速套路化。近年來,大量社會資金進入自然科學教育領域,教育體系、教育標准和教學經驗存在不足。
半月談記者采訪發現,不少校外培訓機構裝修水準較高,配備了基礎性實驗設備,但教學能力欠佳。長三角地區一位校外培訓機構負責人舒某說,師資以剛畢業學生為主,在網上找些材料現學現賣,都是小孩子,好應付。還有培訓機構將戶外科學活動變成踏青、游園,稱之為「認知岩石、水文」,實際上教師也不太會講,就是帶著孩子逛公園。
天體物理學家、天文科普教育專家梅苞說,科學課面臨的普遍問題,是教育短視與急功近利造成的。
2
科學教育緣何效果欠佳
將自然科學納入義務教育課程體系,體現了國家對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的關注和決心。但為何多地多部門屢屢出招,效果仍不理想?
——教材缺少頂層設計。多位受訪教師認為,科學教育教材普遍存在知識碎片化堆砌,缺少系統性和邏輯性,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體現不夠等問題,課程標准、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實驗規范等沒有標准化依據。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君驊說,科學教育不能簡單照搬學科教育課標,要構建打通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學等多學科框架的綜合性、科學性、系統性體系。
——科學課普遍不受重視。部分受訪教師反映,公立學校評獎、評職稱時,科學教師處於劣勢;一些私立學校安排科學教師承擔課間巡查、午睡巡查等雜務,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專職科學教師。在一些地區,支撐校內科學教育的實驗室、實驗器材和實驗室專員仍然缺乏。一位教師說,其所在中學一個年級20個班僅1間實驗室。此外,做實驗購買易燃易爆品需到公安部門開證明,不少教師只能以視頻教學取代。
——專業化社會力量支撐不足。當下科學教育在學校課時有限、內容單一,校外又缺乏優質、開放、可與校內教育融合互動的專業化主體。梅苞說,國外一些機構開展以天文學為主的青少年校外自然科學教育,激發孩子們探索宇宙奧秘及自然規律的求知慾,這樣的校外自然科學游研學模式在國內還較少。
3
科學教育急需駛入科學軌道
中國科學院院士、天體物理學家陳建生等專家認為,有效開展青少年科學教育,要建立科學、規范的教育體系,激發校內、校外兩種資源,調動社會力量協同發力,為未來培養更多高素質科技人才做好准備。
受訪一線科學教師建議,給予科學課與語文、數學同樣的基礎性地位,把科學課作為主課來上,提高科學課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根據自然科學學科特徵,將教材編寫、教學培訓與學校配套改革相結合,在科學教材編排上兼顧科學知識學習、探究能力培養和思維水平提高,更好地體現知識與科學性,符合學生認知與心理的發展規律。
潘君驊認為,除在重點師范院校普遍設置科學教育專業、擴大招生規模外,還可面向非師范院校招聘理工科畢業生,經過教學資格認證補充進教師隊伍,破解科學教師專職化比例過低問題。梅苞建議,對現有教師隊伍定期開展全國性培訓,加大科學教育設備投入,並建立剛性約束機制確保專款專用。
還有一些科學教師認為,在對校外培訓機構從嚴監管的基礎上,加強科技館、民間科學營地與學校之間的合作,協同開發滿足不同學段、符合青少年需求的科學教育課程。陳建生建議,激活社會資源,在城郊建設科學教育基地和營地,共享自然環境、場地、實驗室、觀測實驗設備器材、資料庫及科學教師等資源。
⑺ 怎樣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遵循語文教學的科學性和創造性
一句話,一段話,一篇文章……為什麼用這個詞卻不用那個詞?為什麼用這個句式卻不用那種句式?為什麼選擇使用這種修辭手段?又為什麼是這樣選材布局等等,都是需要探討追究的。這就是就語文的藝術,講究生動活潑,活靈活現。《伐檀》的譏諷、《碩鼠》的反抗、《國殤》的慘烈、《史記》的絢爛、「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磅礴氣勢、「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般的凄婉……孔乙己、祥林嫂、阿Q的可悲、可嘆、可憐等等,無不掀動人的感情波瀾,讓人或喜、或怒、或哀、或樂。不同的文章蘊含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體現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去教學。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時要體現語文教學的藝術性和科學性。
1.適應新課程的要求,轉變教學方式
作為語文教師,要有終生學習的思想。只有在不斷地學習中才會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我們逐漸地認識到:要真正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教學語言要有藝術性、教學方法要有靈活性、教學過程要有情感性、教育手段要有策略性。教師依據教材、教學目標、圍繞應掌握的知識點、能力點,設計以教學媒體為中心的畫面進行練習,將書本知識進行延伸擴展,以達到在理解語言基礎上自如運用語言的目的。與此同時,為適應新課程的要求,教師還要從根本上轉變教學方式,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是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的有效保障。
2.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學習語文的目的在於養成運用語文的習慣,直到終生受之。」學生的行為習慣,其中,有讀書的習慣,看課外書的習慣,寫日記的習慣,早睡早起的習慣,練字的習慣等;學習生活有規律的習慣,習慣於完成各項任務習慣,並且還能提前做准備。這樣,學生在有規律中學習,在習慣中學習,學生很自然就不會感覺學習是辛苦的事,而是件很快樂的事了。由此可見,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有利於學生正確運用語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課前預習,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課前預習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開端,因此必須讓學生了解課前預習的重要性。要讓學生認識到帶有思考性的預習,可以使其對新授的內容留有印象,而不會出現不知教師所雲的混沌現象。如果預習成為學生一種持久的自主學習行為,那將會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效地課前預習可以幫助學
生對知識進行對比,歸納與整理,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發現與問題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如果學生確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思想,也認識到預習課文是初中生學習語文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那麼將為學習語文做好課前准備。做好語文課前預習分三步:先粗讀課文,利用工具書並結合課文有關註解,排除一些字、詞、句的障礙,簡要整理課文層次,初步熟悉課文內容;再細讀課文,揣摩關鍵語句,並進一步品味課文主題及其特色,從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最後,需要將不動的地方做上標記,上課時再認真聽老師的分析。
2.2 課堂上專心聽講,積極主動思考問題。
課堂教學依然是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大部分的知識、信息和方法是通過課堂傳遞的,學生在校直接或間接的學習收獲大部分來自課堂。課堂上,教師應培養學生對教材文章段落和整篇課文語義的分析能力,通過為學生分析文章的過程,培養其邏輯性和概括能力。並注重在「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教學中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在作業中可以通過讓學生改寫文章段落、續寫課文等方式,引導其主動實踐教師在課堂上分析文章所使用的方式、方法,提高其語言總結、運用能力。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重視課堂,認真聽講、筆記,積極開動腦筋,有序參與課堂討論,主動思考問題,發揮其主體性作用,使課堂教學發揮巨大的作用。
2.3 認真完成作業,及時掌握所學的內容。
老師在訓練學生語文作業時,必須要求他們仔細讀題,謹慎做題,講究格式的美觀大方。值得強調的是,老師要引導學生在作業過程中對所學新知進行及時鞏固。每學完一篇課文之後,指導學生及時把課堂筆記、作業要點以及教材內容進行綜合整理,以便全面掌握所學內容,從而增強學習效果,提高學習能力。因此,語文老師一定要積極引導,加強督促,使之成為習慣。
3.注重學生聽、說、讀、寫的方法的訓練
對於大部分初中學生來說,寫作能力是一個薄弱環節,需要老師多從學習方法上進行指導。在這一環節中,要著重落實四個字:聽、說、讀、寫。
聽,課堂上既要專心聽老師的講解要領,又要聽同學的提問和討論,課後要能較完整回顧。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在恰當的時候機智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以便檢測、提高學生「聽」的能力;說,態度大方、口齒清楚,語句簡潔得體,有理有據。與人交際,不但要會聽話,更重要的是要會說話。語文老師要給學生更多「說」的機會,讓學生的個性和情感得到充分展示;讀,指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朗讀的基本要求和朗讀技巧,發音正確、清楚是朗讀的基本要求,對多音字要能按字義確定讀音,朗讀速度的快慢要合適,從文章內容上的要求來看,詩歌、特別是古典詩歌就需要要讀得慢一些;寫,主要訓練學生養成寫作習慣,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勤於練筆,指導他們掌握一些表達方式和結構上的寫作技巧。
4.提高學生知識面 ,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
語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逐步學習、廣泛積累的過程。擴大知識面,正確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首先,應指導學生選擇書籍,挑選思想內容健康向上、藝術性較高、切合自身需要的書刊進行閱讀。其次,就書中的內容也要指導學生有所選擇:精彩的章節要精讀,細細品味;一般的章節就速讀,了解大概就可以。其三,要大力提倡學生勤作讀書筆記,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讀完以後,要有所摘錄、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才能達到一個理性的認識,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採取有效措施,依據語文學習自身的特點和規律,讓學生掌握方法,學會學習,真正體現語文教學的藝術性和科學性。
⑻ 什麼是兼任教師
兼職教師是指由一些培訓學校或者家庭聘請的短期老師,兼職教師既不需要履行全職教師的全部義務,同時也不能獲得全職教師享有的全部福利待遇。
兼職教師崗位職責
1、負責交代的一些教學范圍的知識;
2、製作教案以及輔導學員相關的各項知識;
3、針對學生情況,對其進行個性化的課程講授;
4、編制知識考試事項,對學習所學的東西進行測試;
5、對學員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以及匯報。
兼職教師崗位要求
1、具備教學所需的專業知識;
2、熱愛教育行業,工作負責;
3、熟悉中小學學生的生活及學習特點,善於因材施教,能開拓發掘組織多種教學方式,靈活教學;
4、性格開朗、語言標准、思維活躍;
5、擁有教師資格證等相關證件;
6、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
兼職教師工作內容
1、進行學生學習因素分析;
2、學生學習及輔導計劃制定;
3、撰寫教案、授課;
4、配合咨詢部、學管部的工作;
5、服從教學部的統一管理及教學質量監控。
兼職教師薪情概況
應屆畢業生¥3000.00
1年經驗¥3000.00
2年經驗¥3500.00
3年經驗¥4700.00
⑼ 語文老師該如何上科學課
隨著天氣漸熱,明顯感覺到下午的課都很難上。
雖然每周一下午只有兩節課就放學了,但是上起來大多數情況都是力不從心的。
第一節是四班的科學課,學校的專任教師不夠,所以我就肩負了四班和五班的科學課。學校的設施設備不齊全,恰好這一冊又都是實驗課比較多,所以單靠嘴巴講,看PPT是不夠的。(突然有個想法,可以找相關實驗視頻給學生看)但是實踐出真知,學生沒有親自動手,恐怕也只是紙上談兵……
所以每次都科學課,都是心有餘悸的,課堂相對來說比較鬆散,這也是我課堂管控不力的表現。因而每次我都講二十分鍾這樣,然後學生要麼寫作業要麼和他們玩課堂游戲。但總有那麼十來個吵吵嚷嚷的……
沒有科學實驗室、沒有實驗條件的科學課,語文老師兼任的科學課該如何上?
⑽ 為什麼轉行科學老師
轉行科學老師原因如下:
小學的科學比較基礎,教起來更輕松,其次,我愛科學。小學的科學更有趣,教起來更生動,當小學科學老師,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開發學生潛能,引領學生去發明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