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語文教學管理方面的建議
一、教學准備與設計
第1條 學習課程標准,閱讀全套教材,鑽研整冊課文,明確本學期的總體教學目標,能從目標、內容、實施和評價等角度制定學期教學計劃。
第2條 熟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部分課文,能背誦經典課文或段落。閱讀與課文相關的原著原文和名家名篇,能從多個角度解讀課文,善於結合課文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確定教學目標。
第3條 制定課時目標要充分考慮語言、認知、情感三個維度,並能做到相互滲透和融合。課時目標要明確具體,具有可檢測性,要符合學生的年段特點,避免死記硬背,防止拔高要求。
第4條 教學要關注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習慣的培養。要重視培養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重視培養自主讀書的興趣和習慣;重視培養學生寫作文的興趣;重視培養認真傾聽、使用禮貌語言的習慣。
第5條 依據教學目標、教材和相關教學資源,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防止過度拓展和拔高要求。漢語拼音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學會正確拼讀,不要花大量時間練習書寫,更不必要默寫漢語拼音。口語交際的話題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有表達和交流的興趣。綜合性學習要突出語文特點,重在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
第6條 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合理安排書面作業、口頭作業和體驗作業。語文作業重在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低年級以單項作業為主,重在詞語的理解、積累和運用,中高年級適當增加綜合性作業,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運用語言文字。課內書面作業時間一般不少於10分鍾。低年級不布置課外書面作業。
第7條 堅持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合作學習的學習任務要恰當,角色分配要明確,時間不宜過長。探究學習要激發全體學生的參與和體驗的熱情,探究的問題盡可能語文化。有效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二、教學組織與實施
第8條 拼音教學要遵循實用性和趣味性原則。盡早將拼音教學與識字、閱讀教學相結合,防止進行枯燥、單調的拼音背誦和拼讀練習。可以採用游戲、念兒歌、編口訣、講故事等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
第9條 堅持集中識字與分散識字相結合。隨課文識字應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字詞的意義。借鑒傳統識字教學經驗,引導學生體會識字方法,鼓勵學生自主識字。掌握生字需要多次復現,經常運用。
第10條 識字教學要遵循「識寫分離,多認少寫」的原則。只要求認讀的生字,學生只要了解意思,在語言環境能識別即可,不提出書寫要求;要求書寫的生字,訓練要到位,書寫正確、端正、清楚,並能准確理解和運用。字形教學要用直觀形象,注重整體把握,個別生字可以進行適當的字形分析。
第11條 重視寫字教學,低年級要利用課內時間指導學生寫字,指導學生寫好漢字的基本筆畫,掌握漢字的筆順規則和結體規律,把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筆畫、筆順、結構難以把握的字,教師要范寫。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寫字的興趣。
第12條 閱讀教學應遵循閱讀的雙向心理過程,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先初讀,理解課文內容;再細讀,品味語言特色;最後內化升華、練習運用。要注意課文內容的內在聯系,防止肢解課文或離開課文搞孤立的語言訓練。課文背景資料和課外延伸拓展要適時、適量、適度,內容應與課文有密切關聯。
第13條 閱讀教學要重視和加強讀的訓練,力求在課堂內達到讀通、讀懂、讀好三個層次的要求。每堂課學生讀書的時間應保證在10分鍾以上。朗讀與默讀並重,能根據教學需要並結合教學情境指導學生的朗讀、默讀、誦讀和背誦。
第14條 閱讀教學要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詞語要結合具體的語境學習,重視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詞語的能力。要經常引導學生熟讀背誦經典的課文或段落。古詩文學習的重點是誦讀積累,同時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體會情感,感受意境。通過課內學習和課外閱讀引導學生背誦《語文課程標准》要求的優秀詩文推薦篇目。
第15條 作文教學先要讓學生敢於表達,再慢慢讓學生善於表達。起步階段應放手讓學生獨立寫作,盡量少干預,不說教。要關注學生寫作的投入狀態,尊重學生作文的語言個性,必要時給予指導和督促。作文要有一定的速度,小作文盡可能當堂完成。
第16條 習作要有適當頻率和數量要求。低年級要經常進行寫話練習;中高段每兩周寫一篇大作文,每周寫一篇小作文。鼓勵學生寫日記、周記和讀後感。閱讀教學中要經常隨機進行讀寫結合練習。
第17條 作文批改要以鼓勵為主,多表揚少批評,多建議少修改。作文講評要有針對性,不可面面俱到,應對照每次習作要求,欣賞優點,指出不足,使學生領悟寫作方法與規律。講評之後要安排修改和後續訓練,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中提高寫作能力。每學期至少對每一個學生有一次面批。
第18條 口語交際要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要通過游戲、體驗等活動讓學生獲得角色認同,明確自己的交際任務,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口語交際的話題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話題的選擇和確定要有學生參與,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話題開始教學。
第19條 口語交際的教學形式要靈活多樣,生動活潑。可以採用故事會、辯論會、聽證會、采訪、解說等模擬活動的形式,激發學生聽說的興趣,讓學生敢於表達。
第20條 綜合性學習要十分突出活動的自主性。活動內容要由學生自己選擇,活動方案要由學生自行設計,活動過程要由學生自己組織,活動成果要由學生自己展示和交流。教師在活動中主要發揮引導和協調的作用。
第21條 綜合性學習要強調學生在活動中的合作精神,一般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要引導學生組建活動小組,幫助每個學生能在小組內找到自己的位置,指導學生在合作中完成學習任務。活動過程要突出探究性。主要包括明確問題、搜集資料、整理分析資料、解決問題等。
第22條 課堂提問設計要體現啟發性、導向性和示範性。隨著年級的提高,提問要逐步從「寫什麼」轉到「怎麼寫」。對知識性提問的回答,要及時、准確地進行評價反饋。對理解性、感悟性提問的回答,要注重過程,採用追問、延時反饋等方式提高訓練效果。課堂教學語言要規范親切、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指令性用語要指向明確;抒情性語言要得體,不可過多使用。
2. 語文教學中的不足及改進措施有哪些
語文教學中的不足及改進措施如下:
一、語文教學中的不足
1、學生的字詞重視程度不夠。在平時的復習過程中,我對基礎字詞的復習指導不夠,從課堂整理到作業的布置雖然有所側重,但是檢查的力度太小了,雖然時間比較緊張,但是我必須要明白能夠牢固掌握的.畢竟是少數學生,不能對學生太過放鬆,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加大字詞檢查力度,嚴把學生字詞關。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復習字詞時總覺得十分枯燥無味,時間一長就有懈怠的心理,因此我以後要注重靈活教授,創造有利於學生記憶的方式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來學、積極來學。
2、幾次的考試反映出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比較薄弱,課內文言文的閱讀得分情況較好,可見平日里在這一方面多側重一下是十分有必要的。
同時,課外的閱讀題普遍得分不高,一方面學生看到長的文章總會有無從下手的感覺,做這類閱讀題缺少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我平常對於閱讀理解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在這方面多下功夫,閱讀課利用的不好,所以今後我要注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在平日的講課和復習時,都要加大對閱讀的重視。
在講解練習題時,要有計劃性的教給學生做閱讀題的方法,同時充分利用好閱讀課和手裡的自讀課文,切實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的訓練。
3、作文方面反映出來的主要問題是一部分學生寫作時缺少真情實感,完全是拼湊字數,因此得分偏低,今後,對作文進行指導時,仍需要再三的強調寫作中抒發真情實感的問題,對學生的寫作訓練如日記、摘抄等要常抓不懈。
二、語文教學中的改進措施
1、抓住課堂教學,向課堂要效率,要成績。平時積極備好課,設計好教學內容與環節方法。
2、積極用小組合作教學組織語文教學,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度,做好對小組長的培訓力度,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3、抓好課內文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多設計一些課外閱讀訓練,提高學生課外文章閱讀能力,爭取一周訓練四篇文章。
4、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與監控,指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批註與做讀書筆記。對於必讀篇目必須讀完,積極向學生推薦好書好文章。
5、加強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如書寫規范認真、做好錯誤整理(錯題集)、積極閱讀等。
3. 對初中語文老師的意見和建議
1、老師授課的方式非常適合我們,他根據本課程知識結構的特點,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理論和實際相結合,通過例題使知識更條理化。但授課速度有點快,來不及記錄。
2、課堂內容充實,簡單明了,使學生能夠輕輕鬆鬆掌握知識。
3、老師對待教學認真負責,語言生動,條理清晰,舉例充分恰當,對待學生嚴格要求,能夠鼓勵學生踴躍發言,使課堂氣氛比較積極熱烈。
4、老師治學嚴謹,要求嚴格,能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循循善誘,平易近人;注意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較為活躍;上課例題豐富,不厭其煩,細心講解,使學生有所收獲。
5、公共場所要傳遞正能量,不要讓自己一時的負面情緒影響他人心情,尤其是班級孩子的狀態。
6、每個孩子都是一種珍貴存在,不言棄、內不拋棄每一個學生,潤澤中等生、關愛潛能生、心育優等。
4. 語文改進措施怎麼寫
語文考試改進措施
半個學期一轉眼過去了,期中考試也順利結束了,看著學生的成績,讓我們感到自己和學生的付出有了點滴的收獲!比起前次月考,總體還是有提高的,但是班級之間還是存在差異。從剛開始的相差兩分,變成現在的相差4分,說是在提高,也是在後退。六(4)班平均分94分,六(3)93分,六(2)班92分,六(1)班90分。本次考試最高分114分,最低分49分,相差懸殊比較大,基本平均各班上100分的有十幾人,而不及格的學生各個班級都存在。顯然,半
個學期的學習,學生進步不大,但增長的每一分都凝聚著師生的血汗。
一、命題分析
試卷分3大板塊:即,1.基礎知識;2.閱讀;3.習作。試卷體現了新課改理念,重視基礎知識、能力培養,關注學生態度和情感,但美中不足的是缺少學生社會實踐和生活經驗的聯系。總的來說,我們對此份試卷的質量還是很滿意的,使本次考試本身成為學生再學習再提高的過程。
二、試卷分析
(一)基礎知識部分
總體上說,這一部分我們平常訓練的較多,題型都不陌生,盡管如此,還是出現了一些不該有的錯誤!
第一題看拼音寫詞語,大部分學生對於拼音的掌握不夠好,導致寫錯。
第二題,學生對字詞的掌握不夠,句子的理解不夠,失分也比較多。
(二)閱讀部分
第六題閱讀
閱讀,失分較多的是對短文內容的理解。如:根據短文內容填空。我們在教學中也很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但通過檢測得知,這方面還須加大力度去培養。
(三)習作部分
本次學生在習作上,成績還不錯。部分學生寫得相對好。大部分學生得分低的原因:一方面是學生文章內容不夠具體,並且多處有語病,還有錯別字;另一方面是學生的書寫需要繼續指導,字寫端正了,寫認真了,我想不僅是習作分能提高,更重要的是學生對待任何事情都會認真!
三、改進措施
審視學生的答題情況,回想這半個學期以來學生在各方面的表現以及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今後我們將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改進:
(一)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教學的重點。今後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交給學生閱讀方法,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多給學生創設閱讀能力訓練機會,從而促進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興趣先導,注重積累。
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加強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繼續加強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訓練與鞏固。努力做到要求背誦的課文、會寫的生字、詞語一課一清,每課的練習題一課一練一改!
(三)端正態度,培養習慣。
多數學生缺少細心、刻苦的品質,馬虎、浮躁的學習現象嚴重。教學中,首先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習興趣,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年級語文期末考試反思及整改措施
時間過得真快,在不知不覺中半學期已過,我和學生們共同迎來了期末考試,在這次考試中有得也有失。在我欣喜的為大多數孩子高興,祝賀之餘,我又不得不面對那些90分以下的學生,不由的擔心起來。這使我想起一句話:「教育是否成功,關鍵在於教育的均衡。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教育的和-諧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通過對試卷的分析,我從學生的成績來看,發現了許多的欠缺和不足,現將進行深深的反思:
一、對於學生的基礎知識重視不夠。
從本次考試情況來看,有些學生的字詞還是比較薄弱,如試卷中的基礎題與課本內容緊密聯系應該是比較簡單的,可是這些同學還是錯誤很多,可見他們對於基礎知識方面掌握得很不牢固,也有的雖然掌握了課內字詞但是不會應用,所以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加大字詞檢查力度,在以後的教學中,嚴把學生字詞關。同時也要注重靈活教授,讓學生學會活學活用。
二、加強課外閱讀方面的知識積累
例如,在本次的試卷中,修改病句這一題,可以說是給我敲了一下警鍾,在復習過程中,可以說對於這一部分我確實是很大意,所以此題失分比較多,其中也有我的責任。在
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改正自己這種壞習慣,涉及到的東西都要認真地去對待。
三、對於我自身而言,我覺得自己應該多一些自信。
在教學中,我應該自信一點,同時我也該 向其他老師學習、借鑒一些經驗。
總之,知識上的欠缺要不斷補充,經驗上的不足要慢慢摸索。我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可以進步的、都是優秀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真正將責任落實到行動上。
5. 教學意見和建議怎麼寫
教學意見和建議寫法如下:
1、教學基本功尚可,能利用對話,播放錄音,觀看錄像片斷、圖等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聽、說、讀、寫)。
2、能利用網路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吸分享成果,獲得成功喜悅的情感,促進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效率。
3、引課能跟生活實際相結合,引發學生討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4、能創設例情景,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本節課實際壞要利用網路教學,只要引眵媒體課件就足矣。
6、課堂教學方式較傳統,希望年輕教師要大膽探索、大膽改革。
6. 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改課背景
新課程改革八年來,老師們學習並逐漸接納了新課程的理念,努力用自己的課堂實踐縮短著心中的理念與教學實踐之間的距離。但由於種種原因,老師們的實踐還是零碎的,著力點是分散的,以對傳統的教學方式稍作改良為主,未形成系統的能真正體現新課程理念的操作經驗,特別是在課堂上,
教師
的教學方式偏向單一,以演繹為主律的教學方式(接受式學習)一統天下的局面並無多大改觀,以歸納為主律的教學方式(發現式學習)「貌似」者居多。也就是說,《基礎課程改革綱要》中所提出的「六大改變」中的「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
學生
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並未真正達成。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一)傳統教學思想的認識定勢。
雖然「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但大家都根深蒂固地認為,學生是待填充的容器,是一張可以描畫最美圖畫的白紙,學生必須在教師有目的、有
計劃
、有組織地指導下才能學習,教在先,學在後,教主動,學被動。而事實並非如此,所有人的學前生活技能學習情況證明:人是天生的學習者。腦科學家研究了人在成功學習時,人的情感以及腦的內啡酞分泌的情況,了解到人的學習的內部機制,進而發現人有學習的本能。所有人的學習經驗證明:學會任何東西,都必須通過自己的內化。正如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所說:「沒有人能教會任何人任何東西。」也就是說,人的獲得最終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學。
(二)傳統教學模式的操作慣性。
因著傳統教學認識產生了相應的教學操作模式:根據教師的認識規律(以演繹為主律)以線性的形式通過問題的串連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它從教師的教出發,視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為主要任務,並提供了較明確的可操作程序,教師易於依樣操作,課堂教學可控性強,也能依教師特點上出可看性強的課。但是,從普遍性來講,學生的學習活動與教師教的活動並不能達到完全同步一致,學習過程本身是非線性和有機性,學生易於學會的是由具體到抽象的知識(也即以歸納為主律)而非理論化的抽象知識(也即以演繹為主律)。從學科性來講,「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傳統的教學操作模式顯然有諸多不適應處,但長期以來的操作慣性,使教學行為無法及時跟上教學理念的改變。
因此,推進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提高新課程實施水平,下一階段的重點是努力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二、改課目標
1、全面推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教師掌握並運用多種教學方式。
2、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能力、習慣。
3、形成我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階段重點和操作要領。
三、總體思路
關於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建議教學論文
根據我區教學改革的實際狀況,著眼於小學語文學習的長效性、學生的主體性,在吸納先進教學理念和操作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對達成目標路徑的進一步篩選,形成本階段改課總體思路:以前置性學習(有目標有指導的預習)的常態化、小組合作學習的常規化、「先學後交再教」模式的常用化達成課堂教學的結構性變革,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四、操作策略
所提出的策略是在保持以往語文教學的優良傳統和課改優秀經驗的基礎上需適度加強的地方,而非完全拋棄,重起爐灶。
(一)重視預習,自主學習有條有理。
「教是為了不教」,因此,學習最終是學生自己的事,是自主學習。預習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預習是學生邁向「學習」真義的第一步,也是發揮學生學習本能的好時機。教師要利用學生的學習本能,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有序列的預習,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也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打下基礎。
預習的要求要指向目標、明確可操作,教師要針對每篇
課文
的特點進行設計。
從內容來看,要做到精、准、淺,預習的要求可以分基礎性要求和發展性要求兩個層次。基礎性要求根據年級不同可包括讀課文、標小節、解
詞語
、分段落、寫大意、做批註、完成練習冊部分內容等等,發展性要求則可包括拓展閱讀、質疑問難、教師設計的助學題等等。
從難度來看,以80%無難度和20%難度系數較低(題目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通過努力能完成)相結合、書面與口頭相結合為宜。
從時間來看,六年級學生以30分鍾為宜,其它各年級逐次遞減。完成預習的時間可視年級和學生的學習狀況由課內預習到課內課外相結合到課外預習。預習宜分課時布置。
從方式來看,以方便操作和利於學生的課堂學習為原則,調查顯示,學生更喜歡預習在書上或在書中粘貼小紙片。
(二)建設小組,合作學習有序有效。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學習形式,更是一種學習生活方式。在一個群體中,學習隨時隨地都在發生。學生在交流中相互作用,不但有知識的傳遞、經驗教訓的傳播,還有相互的激勵、暗示,從而使學習效率更高。它在增加學習機會的同時還能增強合作、交往能力,培養領導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讓教以學」「學多教少」、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必由之路。
順利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是學生具有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規則和實踐經驗,但學生不是天生就有這方面經驗的,小組合作學習的規則和實踐經驗只能來源於小組合作學習本身,因此,必須化較長一段時間組織學生學習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也即進行小組建設。小組建設須注意以下幾點:
成立小組。專家推薦分組時應做到組內異質(以利於互幫互學)、組間同質(以利於公平競爭);每小組4-6人,絕不超過6人,好中差搭配;每小組必須有一名素質全面的學生做組長。教室中的特殊學生(特別好,特別差,特別活躍,特別寡言)要合理搭配,發揮其優點,控制其缺點。
培訓組長。組長是學習小組的靈魂,決定著小組的學習質量。組建學習小組後,就必須先對組長進行培訓,從主持組織小組學習的話語、最初最簡單的學習規則到
總結
梳理小組學習成果、對不同組員的關注幫助等等都要學習訓練,可以通過溫馨提示(教師將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組長操作要點一一講解)、示範引路(教師做組長帶領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榜樣展示(選擇做得好的一小組展示一個學習過程)、交流研討(小組長們交流經驗,提出困惑,共同商討解決)等
方法
進行。
形成規則。培訓組長的同時,學習小組的學習規則也逐漸形成。這一過程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合作時可以由兩人到四人,學習任務也由易到難,在學會簡單的合作後再進行復雜的合作(如從簡單的互相檢查字詞掌握情況到完成一個語文綜合性活動)。常規學習任務要遵守的規則會因小組合作學習秩序的需要而自然產生,老師要適時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歸納、整理,使規則成為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內在需要。
建立評價制度。學習的最高境界是無須評價,學生享受學習帶給他的生命的樂趣、創造的甜美和文化的喜悅,但初級階段,而且是已有幾年學齡的兒童,外在的評價是必須的。無論是評價小組還是評價個人,都以促進小組合作學習、促使每個學生專注投入學習為目的。如小組合作展示時,通過評價小組(小組成績作為每一個組員成績)來使每一個組員齊心協力;小組代表展示時,通過評價個人(個人成績作為小組成績或每一個組員成績)來使全體組員群策群力;通過適度的強化評價,促使非展示成員參與學習討論。評價須視學習內容、形式等情況不斷改進,並且應不影響學生對學習本身的關注。
(三)設計話題,深入學習有情有
第2頁
趣。
話題既是學生進行預習時深入文本對話的憑借,也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主要抓手。話題的質量,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課堂教學的質量。深入解讀教材,設計有質量的話題,是促使學生興致盎然地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重要環節。
首先,話題要因文而異。語文教材內容包羅萬象,體裁各不相同,表達方式豐富多樣,不可能會有一個話題會適合所有的課文,必須因文設計話題。如寫人的文章,話題可為「你喜歡他嗎?」「他的哪些言行讓你深有感觸?」;寫景的文章,話題可為「哪些地方最令你流連忘返?」「你最欣賞哪幅畫面?」;寫事的文章,話題為「文中哪些地方觸動了你的心弦,讓你感動?」;說理性文章,話題為「文中哪些話語引發了你的思考(讓你深有同感)?」等等。
其次,話題要激發學生的情感。話題是引導學生深入學習文本的憑借,而且相當部分話題是學生預習的題目,更多依靠學生的自主力,因此,話題必須引發學生思考、交流的興趣。根據小學生情感性強、易於對與自身有關的具體事物有興趣的特點,話題的設計要將學生推入其中,如上述。
再次,話題要有兼容性。上述話題以文章體裁維度分列,多從內容角度切入,作為初級階段使用尚可,長期使用,將陷入單調與空乏。因此,話題的設計要有較大的兼容性,要盡量與學生的需求、生活、發展等有意義關聯,還要有利於課內外知識的融合,有利於貼著文本語言文字思考。如洛社中心許梅芳老師在教學《剪枝的學問》一課時,設計的話題是:「生活就是一本網路全書,處處有學問,怎樣才能和學問交朋友呢?再讓我們走進課文,細細讀讀,聯系文中王大伯和我的表現談談你的看法。也可以結合其他例子。」這個話題就較好地實現了兼容。
(四)加強閱讀,語文學習有根有底。
語文教學的規律就是多讀多寫。用學者的話語就是基礎
教育
階段的學生學習主要是進行符號實踐,符號研究服從服務於符號實踐。但是讀與寫的分量並不等同,古人學習語文的實踐經驗是「勞於讀書,逸於
作文
」,只有下苦功夫多讀書,才能輕松作文,也就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三十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能力。閱讀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識的技能。」「閱讀的作用怎麼說都不為過」「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閱讀對於學好語文、掌握知識、精神奠基的作用已被古今中外無數人的實踐所證實,我們要做的是讓學生化較少的時間讀到更多高質量的書。
確保短線閱讀。高質量話題的設計已為學生的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架起了橋梁,學生為有質量地參與課堂學習,必須進行短線閱讀,也就是與課文內容相關的主題閱讀。閱讀材料可選用特級教師施建平主編的《小學語文課文同步拓展閱讀》及《親近母語》(或《人文讀本》),也可來自教師推薦提供的材料,當然也可來自學生自有書籍和網路。但短線閱讀必須讓學生人人擁有閱讀材料(最好是紙質文本),不能寄希望於學生回家上網閱讀。
7. 語文課程標准提出了哪些教學建議
1、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教師應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系,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合,統籌安排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重視學生讀書,寫作,口語交際,搜索處理信息等語文實踐,提倡多讀多寫,改變機械,粗糙,繁瑣的作業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學會學習。善於通過專題學習等方式溝通課堂內外,溝通聽說讀寫,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2、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與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提高語文能力的過程融為一體的,不應該當作是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滲透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中。
3、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訓練,讓學生打好扎實的語文基礎,尤其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想像力,開發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7)語文教學工作改進意見和建議怎麼寫擴展閱讀:
語文課程的學習不僅能夠讓學生增長語文知識,在學習上還能夠為學習其他科目奠定基礎,比如閱讀理解的能力是我們做數學題的基礎,能夠看懂言外之意,也是我們品鑒一些作品的重要方面,因此語文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做了鋪墊,是我們在學習之路上成長的基石。其次,我們還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來理解工具性的內涵。
我們都忽略了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技能,那就是交流,而語文正是豐富我們的語言儲備,提高我們應對各種情況的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方面。
另一方面,語文帶給我們更大的益處是培養了人的道德情操,提高了人的基本素養。語文教學涉及方方面面,針對我們現階段的教材來看,我們的課文有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科學等方方面面,不僅僅在文字上給予我們啟發,也讓我們通過語文這個小窗口,了解了世界的方方面面。
8. 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的建議
(一)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為學生創設有利於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教師應確立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求的語文教育觀念,注重吸收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認真鑽研教材,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容,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開發、合理利用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和現代教育技術,努力探索網路環境下新的'教學方式;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啟迪學生智慧,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二)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教師應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系,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合,統籌安排教學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重視學生讀書、寫作、口語交際、搜集處理信息等語文實踐,提倡多讀多寫,改變機械、粗糙、繁瑣的作業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學會學習。善於通過專題學習等方式,溝通課堂內外,溝通聽說讀寫,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與幫助他們掌握、提高語文能力的過程融為一體的,不應該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滲透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四)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訓練,讓學生打好扎實的語文基礎。尤其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想像力,開發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
9. 新課改中語文的教學建議有哪些
為學生創設有利於自主、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努力探索網路環境下新的教學方式、提高語文能力的過程融為一體的、粗糙。應該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一)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注重基本技能訓練,注重熏陶感染,注重吸收新知識,開發創造潛能、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有機聯系、搜集處理信息等語文實踐。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溝通聽說讀寫。教師應確立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求的語文教育觀念;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求知慾,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提倡多讀多寫、把握教材內容、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把這些內容滲透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重視學生讀書、討論式教學。(三)重視情感,改變機械,學會學習、過程與方法,培養想像力;積極開發。(二)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教師應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感悟和運用,潛移默化,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合理利用課程資源,加強教學內容的整合,正確理解。應認真鑽研教材、高尚的道德情操,發展學生的思維、繁瑣的作業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統籌安排教學活動。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善於通過專題學習等方式、寫作、探究學習的環境。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啟發式,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尤其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充分利用學校,提高語文綜合應用能力、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科學的思維方式、合作,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和現代教育技術,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啟迪學生智慧。(四)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溝通課堂內外、口語交際,不應該當做外在的附加任務,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讓學生打好扎實的語文基礎、態度、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提高學生發現,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是與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