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一、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前提: 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必須有適當的基礎知識,才有可能對新知識產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量的知識是產生問題意識的前提,古人說「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博採眾長,涵攝百家,這是問題意識產生的前提。郭沫若推翻陳見,橫空出世,為曹操和武則天翻案,首先得益於他博大精深的歷史知識。因此,我們要教育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尊重前輩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努力學習,汲取營養。只有學好課內知識,又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豐富自己的文化涵養,才能厚積而薄發,形成敏捷的思維,產生各種真知灼見,從而質疑問難。如果不學無術,卻指望「天上掉下一個林妹妹」,一下子具備了強烈的問題意識,那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基礎: 小學生思想活躍、求知慾旺盛,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就是問題意識的種子。然而,這顆種子能否萌芽,取決於是否有一個適宜的環境和氣氛。在大力提倡培養學生的主體性、發揚教學民主的今天,「師道尊嚴」仍蟄伏於許多人的思想深處。學生對老師既敬又畏,教師永遠是正確的,對書本質疑、向老師發問,便是對老師不敬,便是沒有好好聽講,便是搗亂、鑽牛角尖,換來的是教師的不屑、不耐煩甚至諷刺的挖苦。於是課堂上便只剩下教師的聲音了,久而久之,學生也就沒有問題可問了。導致大部分學生能學不能問,會學不會問,只學不問。 相反,如果教師能民主、平等地對待學生,鼓動學生大膽質疑、提問,鼓動學生求新求異,正確對待學生的提問,不譏諷、不嘲弄,挖掘其可貴之處,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這就為問題意識這顆種子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陽光、水分、適宜的土壤,使其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三、開發訓練批判性思維,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關鍵: 批判性思維就是不相信權威,敢於在既定理論、觀點方面進行質疑,突破常規定型模式,超越傳統理論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領域。開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需要在教學中鍛煉學生的各種思維,關鍵在於排除學生思維定勢的干擾,引導學生變換角度去思考問題。 如閱讀教學中,除正面分析字詞句段篇的運用外,還可啟發學生思考,如果不這樣寫將會怎樣;甚至根據文章內容,讓學生設計出與範文不同的思路來進行比較;也可利用教材進行補充情節的訓練或改變主題的訓練。作文教學中,審題時提供有思考價值的材料,讓學生多角度地去思考,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立意。如對「守株待兔」、「班門弄斧」等寓言的多種理解;也可以有意設計一些正向與逆向思維的作文題讓學生去思辨,如「知足者常樂」與「不知足者常樂」等等。 開發學生的批判思維應鼓勵學生挑戰「權威」。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學生往往把教師和教材看作是知識的權威,一味迷信。「老師說的」、「書上寫的」成了他們的口頭禪。我們老師應引導學生挑戰「權威」,讓他們反思作品中的人物、結構、語言、思想、情感,從而開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形成自己具有個性的解讀。
四、創設和諧的教學情境,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關鍵:
1、創設問題情境,點燃思維火花: 問題情境是指個人所面臨的刺激模式與個人的知識結構所形成的差異,也就是呈現在人們眼前的事物所具備的條件超過人們已有知識經驗的范圍而構成的問題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教材中某些現象和事例的矛盾關系,設疑發問。喚起學生注意並產生積極探求問題答案的心理,控制和調整學生的思維方式,由淺入深,揭示事物間的必然聯系
2、營造合作氛圍,實現思維交鋒: 課堂教學是一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多邊合作的活動過程。營造課堂合作氛圍,既是課堂教學本身的客觀要求,又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策略。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教師應盡量尊重學生意見,了解他們知識結構的現狀和學習心理的需求;在教學過程中,要經常進行心理互換;在教學活動中,留給學生一塊相當充裕的自由活動的天地,根據教學任務的不同,把問題提給學生。 如,在教《父親的菜園》時,我讓學生討論「為什麼說我家的菜園是父親的菜園?」;學生處在一種寬松自由、生動活潑的情境中學習,他們學習的內在動機和求知慾望會得到誘發和補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能得到充分發揮。通過對問題的討論、爭辯,使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在集體中解決,使本來能解決的問題找到更便捷的方法和圓滿的答案,讓學生體味到學習的樂趣。其實,這樣的思維交鋒比結論本身更重要,討論和爭辯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從而大大強化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新課程改革最重要的是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培養創新精神應始於問題意識,問題意識是思維的動力,是創新精神的基石,問題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切入點。我們教師只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我們就能欣喜地聽到學生創新之花慢慢綻開的聲音。
❷ 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中學生的「問題意識」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巴爾扎克曾經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疑義的是問號。」何謂問題意識?就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遇到問題時所產生的一種主動質疑、積極探究的心理狀態,這種狀態可以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問題意識、問題能力是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的基礎。沒有問題也就難以誘發和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沒有問題,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學生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那麼學習也就只能是表層和形式的。促進學生的個性學習,注重問題意識的培養不容忽視。這一點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中已經得到重視。新課改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目標,就是要「改變課程實施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就是要努力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一方面強調通過問題來進行學習,把問題看作是學習的動力、起點和貫穿學習過程的主線;另一方面通過學習來生成問題,把學習過程看成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本次課改所倡導的以弘揚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為宗旨的自主學習的理念,彰顯了學生學習活動中「問題意識」的重要性。而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不難發現,有關問題意識的培養其實已經處於很令老師難堪的地步了:老師問主要是為了檢查學生是否已掌握了教學大綱中規定的知識點,與此無關的問題都不該問、不會問、也沒有時間問。而學生提問的太少了是因為他們不敢問,不想問,不會問,表現在課堂上,就是學生樂於回答,不願質疑。現實中的語文課堂實際上就是老師問、學生答。我們的學生所擅長的是解決現成的問題,而不會發現問題;長期的「師問生答」式教學,嚴重弱化了學生的問題意識,課堂上一旦要求學生根據文本中發現問題,並相互質疑時,學生要麼面面相覷,不知道怎樣下手;要麼趕緊翻看手頭的資料或練習,「抄襲」現成的問題作為「答案」上交,以完成任務。可是,眾所周知,好奇心、求知慾和問題意識本是人的天性,可當孩子們跨入學校大門後,問題便逐漸減少以至無問題產生了。我們不禁要問,我們的孩子怎麼了?當然,所有的過錯不全在老師設置的任務上,也不全在孩子的反應行為上。在我看來,如果從意識層面上的分析,學生無問題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兩點: (一)權威意識作祟
學生無問題意識還來自於教材權威和教師權威。就教材而言,編輯者在單元提示、課文提示與課後練習中或明示或暗含課文的思想意義和形式技法,這便成了學生閱讀時的「憑借」,即學生不是靠自己的閱讀來發現和提出問題,展示自己的真實閱讀情況,而是「捷足先登」,從提示和練習當中去尋找對課文理解的問題和答案,使學生養成了一種依賴性和惰性。而歷來師道尊嚴,教師享有絕對的權威,學生即使有疑,可能也被老師的威嚴甚至一個眼神嚇到九霄雲外去了。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所要做的、應該做的就是要恭敬地聽老師的分析講授,視教師所講為唯一正確的觀點,甚至要當作筆記記錄下來幫助自己理解和掌握。總而言之,教師權威和教材權威對學生產生了強大的認同感,形成了一種「集體無意識」,鉗制著學生的思想、思維,替代、消解了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質疑。(二)習慣已成自然 長此以往,學生總是處於「被組織」的狀態,主動權始終掌握在教師手裡,提問成了教師的專利,學生只有回答的義務。教師不問,便不知道怎樣學,更無問題產生,課堂教學完全依附於教師的「牽引」,學生缺乏閱讀的主動性、自覺性和創造性,只能循教師而動,哪有問題產生?在新課改的大形勢下,教師應該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承擔更重要的責任。首先,創設一種寬松的營造質疑的環境敢問是一種良好的心理行為。自古有「不恥下問」,在我們周圍的學生可顯得不那麼愛問。總是有一種試試看的想法。「老師我能提個問題嗎」,「我向別人提問題,別人會不會笑我笨?」「我提個問題行么?」等顧慮存在於每位學生的心中。因此教師要努力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有疑想問,有問敢發,使課堂成為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的天地。而教師對待學生的提問與回答的正確態度更能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給予學生更多的成功體驗。教師以平等的心態對待每一位學生,以親切的微笑迎接每一個提問,以寬厚的胸懷容納每一個幼稚無理的問題,如此民主寬松的課堂氛圍,就會為學生提供質疑的環境,為每一個敢問不會問、會問不敢問的同學解除了後顧之憂。教師可以並且應當做到的是:(1)教師要提供足夠的機會,讓學生在一定的指導下,獨立學習,獨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讓其盡情發揮,也可以讓學生相互合作學習,師生共同研究,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參與。(2)注意延遲判斷。課堂里往往有這種情況:當一個學生站起來提問或者回答問題時,有些學生的手仍然舉著。一旦這個學生的發言出了一點問題,有些學生迫不及待地否定該學生的發言,手越舉越高,甚至站起來:「我說,我說。」此時,發言的學生會顯得浮躁不安,甚至失去自信。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別人,使每位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教師可以讓其他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延遲判斷,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良好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勇於發現自我,表現自我,也培養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積極評價,及時肯定,讓每個學生都樂於提問。
寧鴻彬老師的「三不、三個歡迎、三個允許」還是很有道理的。他提倡獨立思考,讓學生破除迷信,即: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不迷信老師;而讓學生獨立思考,則實行「三個歡迎」——歡迎質疑、歡迎發表與教材不同的見解、歡迎發表與老師不同的見解;而要做到這些,則必須理解學生,因此要求老師做到「三個允許」,即:允許說錯做錯,允許改變觀點,允許保留意見。在筆者的教學實際中,運用這種方式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確實行之有效,當學生踴躍地發表獨立的見解,教師與同學們一起投去贊許的目光;當學生大膽地對名篇提出不同的看法、向教師表達自己的意見時,教師與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當學生提出一些有質量的問題時,教師不僅組織討論,而且張貼示範。學生在寬松的學習環境中能夠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能主動地去嘗試解決問題。其次,給所有學生大膽質疑的機會 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要求全體學生都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不少同學缺乏主動性,尤其是中差生,他們大多在那兒等著你去灌他,他們也許是怕惹笑話,也許是怕抬不起頭來,因此激發他們的質疑動力,樹立他們的質疑信心就十分必要了。教師要採取具體實在的措施去鼓勵他們大膽質疑,給他們質疑的機會,給他們更多的關愛,教他們學會「我要說」、「我要問」、「我能行」、等「學習心語」,讓他們主動的進入自覺學習狀態。 如在教學《孔乙己》時,教師讓學生自己去找有些難懂的詞句,有學生就提出這樣的問題:「孔乙己叫什麼?」其他同學就笑了,並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叫孔乙己。」可是教師覺得這位同學提的問題相當好。她就讓學生自己思索,並且反問道:「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嗎?」學生稍一沉吟,回答道:「是綽號。」教師緊接著問了一句:「孔乙己讀了一輩子書,為什麼會沒有名字呢?」學生面對這 「反常」現象,沉思起來,教師就在學生這種情緒之中開始講述課文,造成較好的教學氣氛。
最重要的,是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以提高能力 教學方法是教師的「工具」,學習方法是學生的「工具」,只有這兩種「工具」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整體作用,對學生來講,學習方法作為「工具」,內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系統,才會形成學習能力。學生在質疑時,往往不知如何質疑,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質疑的指導,學會質疑,形成能力。(1)教師在課前備課時一定要精心設計問題,使之切乎學生實際。與教學目標相關的問題方向設置的難易、深淺、梯度以及問題針對對象的分配、學情預測等問題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問題目標設置過低會降低學生思維訓練的要求,自然不會發現問題;過高則會使學生無力突破而受阻,產生畏難情緒而導致學習擱淺,也不可能產生問題。只有備課充分,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為、有所得。(2)做好「問」的示範 有關研究表明,學生喜歡模仿老師的行為方式。因此, 老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老師要想提高學生問的質量,不僅要告訴學生提「問題」的方法,必要時也要做好提「問題」的示範。要蹲下來看學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作示範。(3)把握「問」的時機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質疑問難的時機很多,有對課題進行質疑;有對重點詞句進行質疑;有在矛盾處進行質疑等。課題猶如文章的眼睛,要啟發學生透過「眼睛」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俗話說:「題好文一半」。經常推敲標題,有利於把握文章中心和結構的能力。經過實踐,我認為對於標題的質疑大多放在初讀課文前,當然有時也可以放在課文學習中。(4)學生往往在提問時抓不住要領,這就需要教師在關鍵時拉一把,設置有坡度的問題,達到善問的目的。讀、問、解、辯,學生自主的學習、探討,思維的火花自由的相互碰撞。「問題解答」波浪式連接,孩子們沉浸在孜孜探索的愉悅中。而問題就在這提問、研討、交流中一個個迎刃而解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在問題中不斷提高。最後,將引導學生將質疑帶出課堂宋代哲學家張載說:「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對一個善學的人來說,「疑」將貫穿其學習的全過程,而一堂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如果不能使學生將其疑提出並加以解決,長久下去,學生質疑的興趣會大大降低。傳統的教學是把問題在課堂上弄懂,走出課堂沒有問題了。其實,這是片面的教學觀。那怎樣保持學生對質疑的興趣呢?必須擴大質疑的空間。老師要鼓勵學生帶著新問題走出課堂。不僅可以在課堂上質疑,課外也可以質疑,不僅可以對老師質疑,學生家長親朋好友都可成為質疑的對象,不僅可以對語文所學內容質疑,而且可以對相關知識、相關學科質疑。從現代的教學理論認為,問題的解決並不是教學的根本目的,不能滿足於學生已經掌握了多少個問題的答案,而是在獲得結論的同時,鼓勵學生自主地提出新的問題,帶著新問題走出課堂,並想辦法解決,體現「大語文」教學觀。擴大質疑空間,可以引發學習探索的內驅力,培養質疑的興趣和能力。總之,學生探求知識的思維活動,總是由問題開始,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發展的。古人說得好:「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❸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學貴有疑」是我國古代教育家的普遍主張,有問題的課才算一節成功的課,有質量的問題是學習課文的先導。一個美國教育考察團到上海訪問,專門聽了一堂高中物理公開課,任課教師是一名有影響的特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法靈活,重點突出,教學雙方配合默契,氣氛熱烈,教師布置的作業和思考題學生都完成的很好,時間安排也很恰當。當老師說:「這節課就上到這里」的時候,下課鈴聲正好響起來,聽課的中國老師不禁鼓起掌來,但奇怪的是幾位美國教育家卻一點表情也沒有。這是為什麼呢?他們的回答出乎我們的意料:「這節課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都能回答,這節課還上它干什麼?」原來,這些教育專家認為學生應該帶著問題走進教室,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也就是追求以問題為紐帶的教育才是優質教育。而目前語文課堂上存在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比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弱,而提出問題的能力從培育創造性思維的意義來說比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重要。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關注學生提出問題、質疑問題,主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一、目前課堂上學生提出問題的現狀。
在教學的實踐中發現,目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提出問題的情況總的來說,並不令人滿意。從學生的角度看,能主動提問題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生主動提問題的人數和次數逐年下降。表現為:一是不想提,相當部分的學生沒有問題意識,課堂上完全是被動學習,他們只滿足於聽懂教師的講課,把自己當作知識的接收機。二是不敢提,一些學生存在心理障礙,就是有了問題,也不願向老師提出,在高年級更為普遍。三是不會提,有些學生很想向老師提出問題,但卻發現不了問題,也不知道怎麼向老師提出。從教師方面看,主要是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夠重視,沒有設置問題的情境,大多數的教師在課堂上沒有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時間和機會,沒有教給學生提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二、影響學生提出問題的主要因素
本人認為影響學生提出問題的因素主要有學生和教師兩方面,具體如下:
(一)學生方面的因素
1、性格原因:一些學生性格內向,孤僻、沉默寡言,不善於交朋友,不善於表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只滿足於聽懂老師講課,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如有疑難之處,既恥於向同學請教,也不好意思向老師提出。
2、心理原因:教學中常發現,低年級學生課堂活躍,學生提出問題比較積極。這是因為他們年紀小,沒有思想負擔,而且對一些事情比較好奇,求知慾強,所以常向老師提出問題,既使是問錯了,也不怕別人恥笑。但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思想顧慮也在增加,再也不象低年級時那樣單純,怕提的問題不得要領被老師批評或被同學嘲笑,有失「面子」,因而向老師提問的次數逐年減少,以至問題愈積愈多,愈多愈不敢「問」,造成惡性循環。
3、興趣原因:現在的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越,怕苦、怕累、怕麻煩、怕動腦,對語文不感興趣,不肯積極思維,沒有用心比較,自然也提不出什麼問題來。
4、方法原因:也有一些學生喜歡提問題,但卻不知如何提問題。總覺得老師講課都聽得懂,自己看書也覺得理解了,不知問題是怎樣產生的,更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容易產生問題,因而更談不上主動提問題。
(二)教師方面的因素
1、教育觀念陳舊,不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機會。首先,傳統課堂教學長期以教師為主,要麼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的滿堂灌式的教學,學生習慣於聽從教師的教導,只聽懂知識講解,聽清各類問題,聽會各種方法,然後,通過作業、復習、考試加以鞏固;要麼是以教師問學生答為主的滿堂問式的教學,形成了只有教師主動問,學生被動答的局面。不管「滿堂灌」,還是「滿堂問」,教師都佔用了課堂教學大量的寶貴時間,課上只見教師滔滔不絕的講授、分析、提問、解答,不見學生的讀書、思考和提問,沒給學生留下必要的讀、思的時間和機會,不可忽略的讀書活動被排擠到課外,造成課堂教學效率低,學生課外負擔重的惡性循環。「課堂教學」教師沒有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意識,往往比較注重如何設計高質量的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根本沒有想到要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使學生失去鍛煉的機會。其次,教師在備課時,分析教學內容多,研究教法少,往往追求教學過程的嚴密性,教學環節的緊湊性,什麼問題教師都事先考慮到了,讓學生無懈可擊,使學生無法提出問題。還有一些老師怕被學生提出的問題難住,造成難堪,為了保住面子,而不敢放手,限制學生提出問題。再次,教師在課後布置了大量的家庭作業,學生課業負擔重,忙於應付,根本沒有時間來思考問題,束縛了學生思維發展。
2、教師的性格、情緒等因素,影響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興趣。一些教師由於性格內向,脾氣暴躁,或因家庭、事業不盡人意而引發教師的情緒不佳,造成課堂氣氛嚴肅、緊張,學生對任課教師產生恐懼心理,既使有了問題也不敢提出。
3、教師不能正確對待學生提出問題,造成學生的心裡障礙。小學生由於年齡小、知識面窄,生活經驗缺乏,因而提出的問題淺顯,浮於表面、幼稚有的甚至是荒誕的。有的教師不但沒有肯定學生這種敢於提出問題的精神,而且批評、指責、嘲笑,這樣會給學生造成自卑心理,直接打擊了學生提問題的積極性。記得有一位三年級的語文老師正在津津有味地講授寓言《烏鴉與狐狸》時,突然,一個稚氣的聲音傳入教師耳中,「老師,我們在一年級上《烏鴉喝水》的時候,那隻烏鴉是那麼聰明,而現在的這個烏鴉卻是這么的愚蠢,是不是烏鴉年齡越大就越笨呢?」教師沒想到學生會提出這么一個問題,愣了一下,隨機又十分生氣地說了一句:「閉上你的烏鴉嘴。」那位稚氣的小學生聽了之後低頭坐了下去,流出了委屈的眼淚。還有一些學生在提問題時,由於心理緊張,說話語無倫次,表達不清或說得不準確、不完善,甚至產生思維、邏輯上的錯誤時,有些教師表現出極大的不耐煩,常打斷學生的發言,嚴重挫傷了學生提問題的積極性。
三、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對策。
(一)培養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望,讓學生想提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兒童探索知識的強大動力。要使兒童喜歡語文,對語文感興趣,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放下教師的權威,關心和愛護學生,親近學生,先讓學生喜歡語文老師,而後對語文感興趣,實現「親其師信其道」。其次,要採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如故事懸念法、游戲競賽法等,引起學生的好奇、好勝心、趨勢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覺得學語文很有意思。第三,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使學生感到我能行,學語文並不難,對學好語文有信心。從而引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進而使學生在求知慾的驅動下,想向老師提出問題。
(二)建立民主課堂,創設良好氛圍,讓學生敢提問題。
課堂上教師要善於保護學生提問的自尊心。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教學案例:有一位特級教師在教《宇宙里有些什麼》時,課文中有一名話:「宇宙里有幾千萬萬顆星星。」這時,一個學生提出了問題:「老師,萬萬等於多少?」大家都笑了起來,有一個學生說:「萬萬不等於億嗎?」在大家的笑聲中,提出問題的學生只好灰溜溜地坐下了。老師覺得他的積極性受到了打擊,於是便問:「既然萬萬等於億,那麼這里為什麼不說宇宙里有幾千億顆星星,而說宇宙里有幾千萬萬顆星星呢?」這一問,學生們都啞了。過了一會,一個學生站起來說:「不用億用萬萬有兩個好處。第一用『萬萬』聽起來響亮,『億』卻聽不清楚;第二『萬萬』好像比『億』多。」這時學生們又笑了。其實這個答案是對的,這位教師當即給予肯定,並表揚說:「你實際上發現了漢語修辭中的一個規律,字的重疊可以產生兩個效果,一是聽得清楚,二是強調數量多。」這時,學生們都用欽佩的眼光看著那個學生,而那位老師卻說:「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們今天學到了這個新的知識,是誰給予我們的呢?」這時,大家才把目光集中到了第一個提出問題的同學身上,這個學生十分高興,這對他以後敢於大膽提出問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這堂課上,這位老師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培養了學生敢於提問的精神,使原本可能尷尬的課堂又充滿了活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收起嚴肅的面孔,換上親切、和諧的笑臉,把微笑帶進課堂,說話要幽默,尊重學生人格,消除學生對提問題的恐懼感。1、當學生提出的問題不符合要求或不是本課所要解決的內容時,教師也同樣要給予鼓勵,贊揚這種敢於提問題的勇氣; 2、當學生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由於緊張或考慮不充分而語無倫次、詞不達意或結結巴巴時,教師不能中途打斷學生的發言,要耐著性子傾聽,直到學生提問完畢,並認真解答; 3、當學生提出的問題有錯或教師在上課時已重復強調過,而學生又當作問題提出時,教師不能嘲笑、諷刺、指責。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要真正做到「六允許」即:允許學生自由提問題;允許學生自由爭辯;不清楚的問題允許重提;說不完整的允許補充;老師說錯了允許批評;允許保留自己意見。這樣才能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學生才會敢於提出問題。
(三)合理安排時間,採用多種方法,使學生會提問題。
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關鍵是要給足學生提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因此,教師要改革教學方法,徹底與「滿堂灌」、「滿堂問」的傳統教學方法決裂。這樣,課堂上才能騰出足夠的時間,使學生有提出問題的機會。要做到: 1、教師在備課時,要從學生學的角度出發,安排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在實踐中產生問題而提出問題; 2、利用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動手操作等多種方法,在較為寬松互動的環境中自主思考,讓學生提出問題; 3、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在課後參加實踐。在實踐活動中結合所學知識聯系生活實際,提出問題; 4、設立「提問卡」,讓學生在預習或自學中產生的問題,寫在「提問卡」上。教師課前收集卡片,進行綜合、歸類,在課堂中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自己探索或在教師的指導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既可以彌補課堂時間的不足;又可以讓一些性格內向,不願在大庭廣眾下提出問題的學生,也有提問題機會,從中得到鍛煉,提高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四)教給提問方法,尋找問題來源,使學生善提問題。
學生有了提問題的勇氣,老師也給了學生提出問題的時間和空間,並不等於學生就能提出問題了。因為有些學生想向老師提出問題,但卻不知道如何提出問題,也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容易產生問題。因此,教師還要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發揮行間巡視指點作用,著眼課文的「信息源」,引導學生學習提問,並把學生的典型問題提示出來,讓學生充分享受發現問題的快樂。課堂生成問題是學生自主閱讀的結果,將生成的問題整合為探究的專題則是教師引領作用的體現。
1、引導學生從課題中提出問題。
課題是教材的重要資源,同時也是許多問題的隱藏之處。讓學生從課題中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不僅能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還能養成愛提問題的良好習慣,成為激活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如在出示了《打賭》這一課題後,學生會提出「誰和誰打賭?」「打賭的原因是什麼?」「打賭的過程怎樣?」「打賭的結果是怎樣的呢?」由於這些問題來源於學生的需要,適合他們的認知水平,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更為積極主動地探索。
2、引導學生從主要內容中提出問題。
學習一篇文章,通常要遵循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規律。所謂整體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因此,可以讓學生從主要內容入手提出問題。如學習《壯麗的青春》一課時,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歐陽海擔負收容任務,山谷山勢險要,馬驚了,馱著鋼鐵炮架上了火車道軌,歐陽海把馬推出了軌道,捨身救列車的經過,贊揚了歐陽海捨己救人的精神。在學生初步了解主要內容之後,可以從主要內容入手,學生會提出「歐陽海是怎樣把馬推出了鐵軌,捨身救列車的?」如果是寫景的文章,可以引導學生提問「這個地方的景色有什麼特點?從哪裡能讀出來?」
3、引導學生從中心句中提出問題。
中心句是集中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詞句、段落,圍繞中心句提問,可以從一點突破,提綱挈領全文,保證閱讀教學的整體性。如《一定要爭氣》這篇課文圍繞「一定要爭氣」寫了兩件事:一是童第周上中學時的事;二是童第周在比利時留學時的事。為此,在教學中,學生抓住「一定要爭氣」這個中心句提出問題:「課文圍繞『一定要爭氣』寫了哪兩件事?在這兩件事中,童第周分別是為誰爭氣的?爭氣的結果怎樣?」這樣,學生從文章的中心思想入手,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既能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又提高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再比如,如果是寫人的文章,學生從中心句中可以提問「文中的人物是個怎樣的人?從那些地方可以感受到?」
4、引導學生從疑難點中提出問題。
疑難點是學生不容易搞懂而又必須搞懂的地方。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從疑難點中提出問題,可以化難為易,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更好地理解課文。如在教學《花潮》時,學生對「無風,花也潮水一般地動」,感到難以理解。可以引導學生從這個難點提出三個問題:①無風,花本身會不會動?作者為什麼這樣講?②在作者眼裡,那許許多多的海棠花就像什麼?③作者把陽光下花瓣的陰影比成了什麼?圍繞這些提問,學生展開討論,最後終於明白:所謂「無風,花也潮水一般地動」,實際上是作者的感覺和聯想。可見,學生這樣主動的提出問題,使學生處於學習的主體,無形之中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降低了教學的難度,學生從課文中的疑難點提出問題,並且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從而化解了疑難。
5、引導學生從發散點中提出問題。
在閱讀教學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引導學生從發散點提問,這對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十分有益的。如在教學《跳水》時,學生抓住船長命令孩子跳水這一情節提問:「船長為什麼要命令孩子跳水?除了跳水這種辦法,還能想到哪些其他的辦法?這些辦法與船長的辦法相比,哪種更好?為什麼?」經過這樣的提問,學生思維的閘門一下子就打開了。有的說:「可以在甲板上墊上厚厚的墊子。」有的說:「可以在桅桿下面張起網。」還有的說:「可以派人爬上桅桿去救小孩。」等等,說法不一。但經過反復討論比較,大家還是覺得船長的辦法好,從而認識到船長的果敢、機智。這樣先發散,後集中,通過對比,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能使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
6、引導學生從模糊點中提出問題。
小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他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往往帶有片面性,有時甚至會出現偏差。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反饋信息准確地捕捉學生認識上的模糊點,提問引思,正確導向,使他們走出認識的誤區。如在教《三味書屋》時,有個學生突然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魯迅在書桌上刻『早』字是不是不愛護公物的表現?」為此,我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提了這樣三個問題:①魯迅的書桌從哪搬來的?②魯迅為什麼要在書桌上刻「早」字?③這個「早」字對魯迅的一生有什麼影響?以此引導學生對全文內容進行討論、分析,結果終於使大家明白:魯迅在書桌上刻「早」字是勤奮好學、嚴格要求自己的體現。這樣既澄清了學生的模糊認識,又提高了他們的思維能力。
❹ 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從開發批判性思維入手■ 賀學根問題意識培養要抓住「牛鼻子」——著重開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就是不相信權威,敢於在既定理論、觀點方面進行質疑,突破常規定型模式,超越傳統理論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領域。歷史上的許多發明創造就是源於對傳統和既有價值的反動和否定。牛頓推翻亞里士多德的力學理論,創立著名的牛頓力學,達爾文大膽批判物種神創論,提出舉世聞名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觀點……所以,我們在教學活動中,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認知結構、用自己的獨特視角,來審視前人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大膽詰問任何現成的東西。
以閱讀教學為例,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反思文章的人物、結構、語言、思想、情感等,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形成自己具有個性的解讀。
——對傳統評價中的人物形象的反思。例如,有位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信陵君竊符救趙》時說,司馬遷是以肯定的態度來寫信陵君的,在許多史書和文學作品中也看到,人們對「戰國四君子」是贊揚和歌頌的。同學們認同這些態度嗎?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見。有一位學生說:「……第一,信陵君的行為是惡劣的,這種行徑的本質意味著為了個人的親情和所謂的『信義』可以置對國君對國家的忠誠於不顧。第二,信陵君盜取絕密級的國君兵符,殺害頂尖級的軍隊領袖,給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實乃千古罪人也!對這樣的人還要肯定和歌頌,其產生的負面影響真是不可思議。第三,應該講,司馬遷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學者,而他對信陵君的態度似乎與他的『忠君愛民』的儒家信仰自相矛盾……」教師的巧妙點撥,引出了學生如此獨到的見解和深刻的思考。
——對藝術手法的反思。《智取生辰岡》有這樣一個細節:白日鼠白勝裝扮的酒夫邊上山崗邊唱民謠:「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一位學生在課堂上提出,施耐庵的這個安排不妥當,因為這首歌太有寓意,難道不怕精明的楊志看出破綻,從而暴露身份?這個問題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出自於學生課堂上的質疑,恐怕是我們料想不及的吧!……總之,批判性思維是問題意識形成的一個核心要素,如果我們有意識放開手腳,引導學生大膽反思與批判,我們就會常常驚喜於學生耳目一新的見解,就會常常欣慰地聽到創新之花慢慢綻開的聲音。
從敢問到會問■ 桂維誠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要使學生敢問。但是,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害怕提的問題過於淺顯或落俗而遭人譏諷,顧慮重重,示以沉默。這時,教師要善於誘導,一開始,即使他們提的問題比較膚淺,缺少深度,甚至有些離題,也不要加以簡單的否定,而應該給予熱情的鼓勵。
學生一旦動起來了,提出了許許多多的問題,一堂課甚至幾堂課都解決不了,這時候需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分類篩選,挑選出最有價值的問題作為研讀文本的切入點。每個學生都是以自己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為背景,來建構對新事物的理解的。教師的職能不是將現成的所謂「標准答案」硬塞給學生,而應該為他們搭建一個個「腳手架」,讓他們自己一步步攀登去達到目標。能「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問題,則是學生最好的學習支架。
一般來說,問題可分為不解之疑、求異之疑、創新之疑等幾個不同層面。對一些通過深入解讀文本就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應該鼓勵學生自己去解決。當學生提出了與教師不同的看法時,教師首先要肯定學生的這種質疑精神,如果確實閃耀著創新的思想火花,教師一定要抓住契機,點燃學生的創新之火。如我在上《祝福》時,用傳統的「四條繩索說」來分析歸納小說的主題是反映了「四權」的統治——政權:封建制度;族權——婆婆、大伯、堂伯;神權:柳媽、廟祝;夫權:祥林、賀老六。這時,一位學生突然發問:「老師,那麼狼代表什麼?如果祥林嫂的兒子阿毛不被狼吃掉,她最後的遭遇也許不會那麼慘。」這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從而引發了大家對小說主題的再思考。這個「狼代表什麼」的問題十分有價值,就是屬於創新之疑,這由思想碰撞產生的火花終於使創新之火燃燒起來。學生在課堂上迸發出來的創新火花,並非教師在課前所能預料到的。當時,我及時抓住這些問題,調整原來的課堂設計展開討論,這倒成為這堂課的亮點所在。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求異之疑都是應該肯定的,還要對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如,在《西安這座城》這堂公開課上,有個學生提出「國歌應該換一換」的觀點,理由是如今不必太「憂」了。這個問題反映了當今有些學生已缺少一種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於是我引導他們從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人決定把《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的背景展開討論,聯系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對中國文人「憂國憂民」的人文精神加深理解,進一步感受中華文化魂魄的精華所在。雖然這個問題是非預設的,恰恰是這堂課進行思想碰撞的亮點所在。我想,這堂課也許對這些花季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是不無裨益的。
讓學生自己設問的策略■鄧彤注重情境在具體情境中產生的問題,是真實而鮮活的問題,有別於教師閉門造車杜撰出來的「偽問題」。情境由於具有現實感,還易於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強大的動力。例如,一位物理教師講「密度與浮力」一課,給學生留的作業是鮮活情境中的鮮活問題:「死海為什麼不死?」「曹沖稱象運用了什麼原理?」「孔明燈是怎樣工作的?」「探測氣球升空的奧秘?」「為什麼要用熱水選種?」「餃子熟了為什麼會上浮?」……讓學生對這些問題思考探究,發表意見。這些作業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同時,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又需要學生調動自己的一切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
設梯降坡任何一個真正的問題,都由三個部分組成。起點:即已知條件;目標:即人們所期望得到的結果;障礙:阻斷起點與目標之間的因素。其中,障礙是問題解決的關鍵。
在教學實踐中,有些問題障礙簡單直接,學生可以輕易解決。但大多數障礙非常隱蔽而且曲折,教師就必須通過搭設階梯、降低坡度的方法使學生能夠逐漸通過起點狀態一步一步地走向目標,最終解決問題。
「設梯降坡」之必要,首先是因為它符合學生思維水平和認知特點,是一種符合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實事求是的方法;其次,它還有助於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不斷解決問題,這將會激發起學生多大的自信心;同時,這又是進行「解決問題」的心理示範——教師實際上把自己內隱的思維過程展示出來供學生觀摩學習,其作用絕不限於傳授一些具體的知識。
有一位教師指導學生研究社區里的郵筒分布情況(起點),學生認為郵筒數量太少,應該增加(目標)。但是,怎樣達到這一目標呢?直截了當向郵局提出要求顯然無濟於事。於是,教師要求學生考慮如下問題:郵筒與社區人口的恰當比例是多少?兩個郵筒之間最恰當的距離是多少?本社區的居民對郵筒有何要求?郵遞員對郵筒有何看法?郵局為什麼只在本社區設置一個郵筒?
這樣,當學生解決了這一系列逐級抬升的問題後,他們收獲的決不只是提出一條建議。反思評價
教師應該創設條件引導學生的反思評價。
2. 教師要求學生通過寫反思日記的方法來強化問題意識,總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3. 教師定期召集學生對一個階段以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狀況進行分析,通過集體的力量強化問題意識。如此反思評價,一旦形成習慣,則其功效不可估量。
教師要消除自我心理障礙■ 袁湛江「問題意識」在我們民族文化中的缺失與異化,與我們教師的教育行為有關。而教師教育教學行為過程中漠視「問題意識」是因為存在下列心理障礙:
一、 把自己看成是佈道者,將學生看成是知識的容器。由於受中國傳統思想「師道尊嚴」影響,教師被演繹為神聖不可侵犯的角色,教師是先知先覺,甚至是真理。雖然近代教育對「師道尊嚴」進行了形式上的批判,但這種思想根深蒂固,沒有從根本上顛覆它在教師心中的統治地位。因此學生在課堂中只是居於從屬的、被動的地位,學生的學習、目標、內容、難度、速度、形式與方法都在老師的控制之中。一句話,就是教師不但沒有把學生當成「人」,而且也沒有把自己當作「人」。
二、 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傳播知識,解決學生的問題。「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所以傳播知識歷來是教師的主要任務,如果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發生什麼問題,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解決,一旦問題得到解決,教師就完成了任務。在這種教育思想的驅使下,學生的問題越來越少,教師的工作成效也就越來越大,最後學生沒有問題了,老師就獲得了最大的成功。這種以減少問題數量為目標的教學,表面看起來是「皆大歡喜」,實際上是削弱了學生思考與質疑的意識和能力。
三、 最好的學生是能答滿分的學生。什麼是最好的學生?很多人認為,最好的學生就是最會答題的學生。不論老師出了多難的題目,學生都能答得出,而且答得巧妙,甚至天衣無縫。其實,這樣的教育模式,充其量也只能是復制一批像老師一樣的優秀學生而已,學生是不可能超過老師的,因為他們始終處於被動的回答地位,從來沒有對老師和書本產生過質疑,缺少問題意識,如何談得上創新人才呢?
教師要先有問、會問■ 程東文學生問題意識缺失的背後盡管原因多多,但教師的影響總是第一位的。如果教師自己不會提問,學生也很難有問題意識。
教師問題意識的缺失,在課堂教學方面有兩點表現最為明顯。
第一點,是對問題意識的錯誤理解,以為只要多問問題,就是先進的啟發式的教學法;結果導致了課堂發問的泛濫化,問問答答中充滿了大量的是非問與填空問。所謂是非問,是老師自己說出問題和答案,向學生作一個是與否的求證;所謂填空問,是教材上已有明顯的答案或者只是將教材的語句有意空出,用問答的方式讓學生補齊。語文界有許多這方面的笑話。一個是說是教毛主席詩詞的事,老師問:春風楊柳多少條?學生齊答:萬千條。又問:六億神州怎麼樣的堯?學生齊答:盡舜堯。還有一個是說教周總理的詩歌,老師問:大江歌罷掉頭到哪個方向?回答:大江歌罷掉頭東。又問:面壁多少年圖什麼?回答:面壁十年圖破壁。老師問:這首詩誰寫的?學生一時不知,老師便「啟發」:周什麼?還沒人答出,老師再「啟發」:周恩什麼?學生恍然大悟:周恩來。想一想,都「周恩」了,還能不「來」?這兩個例子盡管有誇張的成分,但卻辛辣地諷刺了這種牽牛式的滿堂問——從某種意義上說甚至還不如我們痛加批判的填鴨式和滿堂灌。而這種低效的課堂發問,恰好從另一面說明了真正的問題意識在課堂教學中的缺乏。
第二點,許多教師沒有自己的問題,他們是人雲亦雲或者「書雲亦雲」地在提問。有不少老師提的問題不是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從書本上借來的,「備課資料」上怎麼說就怎麼問。要是老師們都博覽群書,還應該說是學子的幸事;而要命的是,有的語文老師只讀一本書,那就是教學參考書。有相當數量的老師對教參奉為圭臬,所提的問題基本由此而來,答案也由此提供;教師只是充當「提出問題 」和「明確答案」這個環節的「中間人」的角色。久而久之,許多老師就失去了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無法形成自己的看法。這里再說一個案例:一位老師執教《清貧》,講到其中的一個情節,說到「有兩個國方兵士」拿手榴彈威嚇「我」拿出錢來,否則「一炸彈炸死你」,而方誌敏只是「淡淡地笑著」。老師問:你認為方誌敏的神態表現出怎樣的品質?答案是,表現了方誌敏臨危不懼、大義凜然的崇高品質。首先是,這個問題問得很籠統,標准答案也明顯很荒唐。因為方誌敏知道,那兩個「國方兵士」是不敢炸死他的,連文章里都寫的很明白,只是一種「威嚇」,何來「臨危不懼」?可是教參里是這樣問的,也是這樣答的。我們的老師課堂上只好這樣照搬到課堂上。如此下來,語文老師就成了教參的代言人,問題意識更是無從談起了。
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首先得有一桶水。教師如果沒有質疑習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豈不成了無稽之談?所以,我認為,問題意識培養,教師要先行一步。
❺ 語文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遇到問題時所產生的一種主動質疑、積極探究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促使學生具有強烈的「推陳出新」意識,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大力推進新課改的現代課堂教學中,作為語文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改變以往的以單純輸入知識為主的滿堂灌的方式和學生圍繞老師的問題轉的教法,把課堂還給學生,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切實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
❻ 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培養小學生的問題意識,關繫到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關繫到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僅直接推動了活躍課堂的生成,提高了教育教學效果,那麼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今天,朴新小編給大家帶來語文教學方法。
營造自由氛圍,使學生敢問
小學生思想活躍、求知慾旺盛,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就是問題意識的種子。然而,這顆種子能否萌芽,取決於是否有一個適宜的環境和氣氛。因此,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尊重每一位學生,在教學中營造寬松自由的教學氛圍,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問。在教學中少一些「不準」,多一些「允許」,學生答錯了允許重答;
答不完整時允許補充;沒想好時允許想好了再答;允許提出一些奇思異想的問題。不論學生問的問題質量如何都要給予鼓勵;對提出錯問題的學生,不能批評,要啟發其用另一種方法去想,讓學生樹立自信心。總之,只要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說、敢做,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就行。只有這樣,才為問題意識這顆種子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陽光、水分和適宜的土壤,有利於其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想問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尤其是低學段的小學生,在研究小學生問題意識形成的因素中,要知道既有內在因素,又存在外在因素。兒童由於年齡尚小,知識水平尚缺還不會獨立發現問題,僅憑教師短期的努力是收不到效果的。但外在因素卻能在教師有意識的培養下發揮作用。傳統的課堂模式阻礙了學生提問的可能性,造成了學生的依賴性,不願獨立思考,這就要求教師有意識地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避免給學生提供過多的現成答案,而應在上課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於無形中產生學習興趣,跟隨教師在課堂中積極主動思考,做到全身心投入。奧蘇泊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認為: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對知識本身發生興趣,產生認知需要,產生一種要學習的心理傾向,就能激發學習的動機。
例如,公開課上,一位教師執教「梅蘭芳學藝」一課,開課伊始,有這樣一個片段:(教師創設情境:學生一邊欣賞梅蘭芳演出劇照,一邊聽錄音《霸王別姬》中梅蘭芳的唱段)教師提問:「剛才我們已經認識了一代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聽了他的這段京戲,請再讀課題,想一想,你的腦海中會產生什麼樣的問題?」承接教師創設的這樣一個質疑的情境,學生的探究慾望一下子就被觸發了,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諸如:「梅蘭芳為什麼要學唱戲?」「梅蘭芳怎麼學戲的?」「他學戲的結果怎樣?」在這一教學片段中,教師善於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並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學生自己提出了問題,要想尋求問題的答案,自會積極主動地學習。
❼ 如何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問題意識
那如何在農村語文教學中進行創造性教學,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呢?下面談談我在農村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幾點做法:
一、激發好奇心,使學生想問
「好奇」是學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創新的潛在動力,是創新意識的萌芽。強烈的好奇心會增強人對對新出現的情況和新發生的變化及時作出反應,發現問題,並追根尋源、激發思考、引起探索慾望,開始創新活動。因此,我根據小學生這一特點,激起學生研究問題的濃厚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引出探索的慾望。如: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課文《我是什麼》一文中富有趣味地展示了水的各種不同狀態,讓小朋友們去猜想,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所以,我在教學中也抓住了這一點。我由「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裡看不見。」這個小謎語引入,抓住了雨和水的關系進行深入。又把整篇課文設計為一個大謎語,引起學生探索的好奇心,激發了他們學習的慾望。小朋友們有了讀課文,猜謎語的動力,認真讀,仔細思考,帶著任務去讀課文,並及時提問自己想問的問題。
二、創造條件,使學生敢問
在語文課上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要使學生敢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開放的教學環境。
1、創設積極寬松的教學情境。在農村語文課堂上,往往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沒有討論、交流,課堂死氣沉沉。我嘗試著與學生多進行情感交流,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氣氛,使學生沒有害怕感而敢於從寬松和諧的環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2、創設民主和諧的心理環境。在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一種心理上的安全和愉悅,為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提供良好的心理條件。教師要平
❽ 如何培養小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問題意識
對於一個學生來說,要有一定的問題意識才是最好的,因為在進行學科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問題的提出來進行主動地思考與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為某些問題的提出做好了准備。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培養學生敢於提出問題,敢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所學的知識。在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對於學生就應該積極地進行問題意識的培養,在這方面教師應該重視起來,不斷地提升學生這方面的意識與能力。
❾ 如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如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答: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的目的和意義。
1、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課程改革的需要;
2、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於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轉變。
3、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的途徑和方法
(一)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前提。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基礎。
(三)開發訓練批判性思維,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