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教材的教學價值是什麼

語文教材的教學價值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2-10 02:50:58

⑴ 新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體現了哪些新的價值觀

1、體現了新的知識觀。

2、體現了新的學生觀。

3、體現了教學同生活的聯系。

語文是一個多義詞,通常作為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文化的簡稱,其本義為「語言文字」。語文課一般被認為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也可以說,語文是運用語言規律與特定語言詞彙所形成的書面的或口語的言語作品及這個形成過程的總和。

語文定義

語文是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文字等的能力和語言知識及文化知識的統稱。一是聽、說、讀、寫、譯的語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運用書面語和口語的能力。

一是記憶和理解語言和文化的知識,也就是語言學和文化學。任何語種都屬於語文的范疇,文藝文和實用文都是語文中的文章體裁,不僅僅是指文學的東西才是語文。

⑵ 怎樣確定語文教學的核心價值內容

對於語文的核心價值有以下說法:
語文教育的一個主要任務是讓學生認識語言現象,掌握語言規律,學會正確熟練地運用語言這個工具。王尚文先生說:語文學科應以教材的言語形式為教學內容。語文學科重在學習教材怎麼說,以使學生從中學習如何具體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本領,提高聽、說、讀、寫等語言能力。前輩的經驗以及課程標准告訴我們,語文課程的核心價值就是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

⑶ 文本的原生價值、教材價值、教學價值

如果將教材文本的原生價值、教材價值和教學價值作一番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規避將文本的原生價值當作教學價值的教學誤區,還可以有效避免將單元內所有篇目上成面目相似的「同質課」。

胡立根老師進一步指出,作為社會閱讀客體的文章,它們的原生價值就是 信息傳輸價值 。這些信息傳輸價值分三類: 知識傳播價值、情意交流價值和消閑價值 。無論如何分類,信息價值是總價值,人們閱讀社會文本就是為了獲取信息。

文本的 教材價值 ,是根據教材編者在國家育人方針政策和語文課程標准指導下,根據課程設置的需要和學生心智接受能力的實際,創造性地將社會文本的原生價值中的部分價值保留和增值,這些被保留、被增值的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的價值(「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的」這樣的話是不是一種灌輸方式的潛台詞?)就是文本的教材價值。

文本的原生價值是 教學價值 的源頭活水,教材價值是教學價值的重要參考,三者既有重合又有疏離,這說明三者之間是既統一又對立的關系,而其中的「 疏離 」恰恰就是語文學科的特質所在。

文本的 教學價值 的建構來自於對於文本解讀、課程標准、學生學情三者的綜合考量。以文本為基礎,以課標為基準,以學情為依據。特別指向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正確的做法或許是: 從教材價值中發掘、提取核心的教學價值,在切實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能力的同時,還要兼顧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品質。而教材文本核心教學價值提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無疑是「這一班」乃至「這一個」學生的學情。

文本的教學價值始終要關注語文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 文本的教學價值還要「這一單元」的目標,與其他的文本學習,形成系列、序列,形成具有連續性的課程動作。文本的教學價值還要充分依據學情,不同的學段,不同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內容選擇。

文本解讀的教學價值 來自於學生閱讀的生長點,來自於師生共讀的結合點。第一次解讀是教師獨自面對文本。第二次解讀是在對話之中,三方面對話之中獲得新的發現。

⑷ 語文的價值

    語文的表情,是陽光的。語文不僅是交際的工具、思維的工具,還是豐富精神世界、提升文化品位的工具。

    語文學習中,學生在學習、揣摩、品味、吸收一篇篇文質兼美的好文章的語言的同時,會受到其中豐富的民族精神、人文思想的影響和熏陶。

    語文可以幫助我們接受審美、倫理、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熏陶和教育。語文和生命的關聯最緊密,它不僅成就滋養了我們的聽說讀寫,還滋潤了我們的精神生命,讓我們健康、道德和崇高。語文學習,最終指向我們的生命成長,影響著我們的靈魂發育。

    北京大學陳平原教授甚至認為,一輩子的道路取決於語文。他說:「對於很多老學生來說,語文老師比數學、英語或政治老師更容易被追懷。不僅與課時安排、教師才華有關,更與學生本人的成長記憶有關。」

    也許學生在多年以後追懷時,想不起當時語文課堂的教學流程和教學設計,但生命旅程中卻必定會鐫刻上語文老師的人文情懷和教學魅力。那留在記憶深處的語文,最終化作了精神的血液和生命的基石。

    雖然我們多次強調不能將語文課誇大拔高為政治課、思想課,但不可否認的是,語文課,能讓我們變得高貴、善良和豐富。閱讀,要從文字理解走向精神貯存。

      真正的語文學習最後都會有靈魂的參與,語文之旅必定會帶上人的自我發現和自我成長。在庸俗化、商品化、功利化的文化環境里,在喧囂浮躁、雲譎波詭的時代氛圍中,我們更需要用語文把生命引向陽光。

    學語文,為的是「擁有明朗的內心和表達的樂趣」,為的是讓生命變得「燦爛和自信」!語文的眼光,則是要落在語言文字上的。語文教學,說到底,就是培養擅長閱讀、思考與表達的讀書人。

    學寫作,「作文成績提高多少倒是其次,重要的是讓孩子能夠擁有明朗的內心和表達的樂趣」。這「表達的樂趣」是什麼?就是語文學習的基本任務——通過各種訓練,培養、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海德格爾說:「語言是存在的家,而用此語言說話寫作的人則是這個家的守護者。」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運用語言文字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教語文,就是教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文字。

    於漪老師說:「語文課就是語文課,須把握它的本質屬性,在語文知識教學、語文能力訓練中貫徹人文精神,以培養學生,收潛移默化、春風化雨之功效。」

  可見,教語文,必須基於語言進行教學,思想教育、文學教學和知識教學必須在聽說讀寫的語言教學基礎上進行。我們常說的「揣摩」「感悟」「涵泳」「體味」,其實都是在強調對作品的感受和感動,強調真正走進作品。

    讓孩子擁有「表達的樂趣」是在提醒我們,要用語文的方式教語文、學語文,讓語文教學回歸本體。在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全面提升其語文素養。而這「樂趣」,就應該包含在我們的語文教學藝術和智慧里了。

      正如曹勇軍老師說:「我們不僅教語文,而且寄居在語文之中,以個人的方式體現語文,讓自己成為這門學科。」寄居在這樣的語文課里,師生彼此都有了陽光,有了樂趣。

⑸ 如何處理文學的原生價值與教學價值的關系

語文教材是文選型教材,原本不是作為教材客體而存在,而是作為一種社會閱讀客體而存在,原本都有其滿足社會閱讀主體需要的價值。這種價值本文將其稱為作品的原生價值。作品的原生價值概括起來大致不外乎如下三類:一是知識傳播價值,二是情意交流價值,三是消閑價值。上述三類價值都是一種信息傳輸價值。
語文教材之所以是教材,其核心的本質的教學價值卻不在於為作為社會閱讀主體的學生提供了多少現成信息,而在於是否為作為語文學習主體的學生提供了進行語言信息處理的適當的典型、空間、機會和過程。語文教材的這種教學價值稱之為「信息處理價值」。
如果將語文教材的這兩種價值混為一談,把語文教材的原生價值當作它的主要價值,不著眼於它的「如何傳達信息」,這就是我們語文教學最經常犯而又最容易被人們所忽視的錯誤,因為它使語文課失去了自己的本質——有人稱這種語文課為「沒有語文的語文課」,這是需要我們引以為戒的。可見,語文教材並不是我們要教和學的內容,它只是我們要教和學的內容的載體,語文課的教學內容隱藏在語文教材中。
語言信息處理是語文智能的本質內容,教材的信息處理價值實際上就是語文教材的語文智能價值。教材語言信息處理價值的實現,便是學習主體語文智能的發展。
正是這一信息處理特徵,將語文教材的教學價值與其原生價值區別了開來;也正是這一信息處理特徵,將語文教材的教學價值與其他學科教材的教學價值區別了開來。
其他各科教材(除英語外),學生不存在對這些教材本身進行信息加工與處理,不會也不必去理睬教材這直接傳輸的背後的內容,學生只要弄懂了教材直接傳輸的這些信息,教材的價值即已基本實現。因此,這些教材在本質上只是為學習主體直接提供有關信息。
語文教材教學價值的定位,是一項科學性強又比較復雜的工作。如對於單篇教材,由於同一例文中多種價值並存,因而在不同的教學價值系統中可以有不同的價值定位,在不同的教學階段上可以有不同的價值定位。如《病梅館記》一文,在不同的價值體系和不同的教學階段或教學過程中,可以或將教學價值定位於「怎樣由表層意象悟及深層意蘊」的閱讀指導上,可以定位於「知人論世」的讀書方法的指導上,也可以定位於含義雙關、托物言志的小品文的寫作指導上。
這說明語文教材的教學價值定位是極具靈活性的。但與此同時,這又是語文教材的一大優點,它給語文教師帶來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的極大空間。不妨拿《荷塘月色》作個例子。我們先將這篇文章的智能價值粗略地排列一下:①怎樣把握寫景散文的景物特點;②怎樣體會景物描寫中包含的思想情感;③怎樣把握寫景文的寫作手法;④怎樣品味散文的優美意境;⑤寫景怎樣才能寫出景物的特點;⑥寫景散文如何做到情景交融;⑦怎樣在寫景抒情中運用比喻擬人手法;⑧寫景抒情散文如何錘煉語言;⑨疊詞的運用;⑩聯系背景,抓住文眼,「知人論世」的讀書方法;………這樣的經典之作,其智能性教學價值是十分豐富的,但我們不能將教材的所有教學價值一網打盡,也不能想到什麼教什麼,什麼好教教什麼,必須根據教學的整體需要以及該課文在整個教材價值體系中所處的位置,選擇適當的價值點進行價值定位。如果將其安排在文學欣賞這一教學情境中,那麼其主導價值的定位就可以定在「怎樣品味散文的優美意境」上;如果將其安排在寫景抒情散文的初級教學階段,則價值定位就當定在「怎樣把握文章所寫景物的特點」上;如果將其安排在寫景散文的中期寫作指導階段,則價值定位又當定位在「寫景散文如何做到情景交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至於非定位的價值點,可以作為輔助價值略作提示留給學生自學。

⑹ 你是如何看待課文的獨特的教學價值的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教學要求把握正確的價值觀,引領學生在掌握課文知識的過程中,領悟其中所蘊含的道德、審美意義。個性化閱讀必須建立在文本的價值取向基礎之上,多元解讀必須實現與文本固有價值取向的統一。而當今語文教學中,因突出「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而出現了偏離文本價值取向,異化、虛化、泛化文本主旨的現象。

⑺ 如何開掘小學語文教材的教學價值

小學語文整套教材的價值是什麼,每一篇文章的價值又何在,在教材中沒有明確給出答案,同時也很難系統、清晰地呈現出來。其實在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教學價值是非常豐富的,教師應從不同方面深度挖掘其中的教學價值,系統科學地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得到多元化的發展。關鍵詞:小學語文;教材;教學價值 作為讀本,對於那些要讀和正在閱讀的人來說,其目的是想從中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因此,書本最主要的價值就是讓讀者了解某些事物,受到某些感動或是得到某些啟示。而作為教材的文本其核心價值就不再是閱讀價值,而是教學價值,這種教學價值可表達為學生學習、思考、品味作者的文章布局、詞句的運用或是感受文章的特點、效果以及情感的表達方式等等。從教學價值這一角度來看,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五臟俱全,其中兼備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等多種價值。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應如何開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教學價值,本文在此進行簡要探討。 一、小學語文教材的語言學習價值作為語文教材,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學生語言、思維等多方面能力,教師要以教材作為標准,引導同學們在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思考、揣摩作者是怎樣遣詞造句,謀篇布局,又是如何自然、巧妙而且准確地傳遞情感與信息的。所以,每一位教師都應具有從教材中發現有效語言教學價值的能力。(一)語文知識學習價值對於不同的專家來說,語文知識的界定也不一,在此我們暫時取狹義理解,就是學生在特定階段需掌握的聽說讀寫等語文知識。在以前,因一些教師刻意迴避語文知識教學,多數學習了六年語文的學生不懂擬人、比喻、反問、排比這些基本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與特點,不知道並列、轉折等段落結構特點和名稱、也不了解雙重否定的作用,更不清楚借物喻理、首尾呼應等寫作手法和表達的效果,這樣的結果便是只知道文章寫什麼,但不知道怎麼寫文章,也不知道這樣寫有哪些好處。在進行寫作練習時,往往造成學生不能將範文中運用的表達方式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文章大都平鋪直敘,詞句粗糙隨意,同時沒有錘煉詞句的能力和意識。針對這樣的狀況,教師可以讓低年級的學生從了解拼音知識、字形結構知識、自字詞知識、標點知識開始,同時結合閱讀教學幫助他們建立基本的句子概念,對於中年級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們從了解段落結構與基本修辭開始。如在學習《北大荒的秋天》文中第四段,作者運用總分構段方法描寫了秋天北大荒的原野,並從大豆、高粱與榛數葉這三個方面來入手;而描寫這些方面時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也都不相同,如「樂呵呵地演唱」「發出嘩啦啦的笑聲」等擬人手法,倒數第二段最後一句「雙手捧出沉甸甸的寶物」運用的比喻手法,這些手法都形象地描寫出了北大荒原「熱鬧非凡」。而面對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利用閱讀教學使學生熟悉雙重否定、首尾呼應、排比等知識,教師應有意識挖掘教材中的此類語言知識教學價值。如學習《清平樂·村居》結合「無賴」這一詞,深化對詞語褒貶的認識。學習《夾竹桃》時,教師可引導學生熟悉「詠物抒情」與「首尾呼應」等寫作知識。這些便是教材中所蘊含的教學價值。(二)語言知識品味價值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中,不乏精美語言,每篇文章因作家不同而文風各異,別具一格,或朴實恬淡、華麗精美,或細膩委婉或是大氣磅礴,或凝練傳神或生動形象,抑或睿智幽默,這些風格迥異的語言可以給予同學們不同程度的滋養,產生出不同程度的價值。作為教師,就要善於發現教材中的價值並加以利用,引導學生品味、學習。如學習《青海高原一株柳》;文中語句極具特色「樹乾和枝葉呈現出生鐵鐵錠的色澤」「它巍然撐立在高原之上,給人以生命偉力的強大感召」這些語句為讀者們描繪出高原柳堅強不屈的形象與精神,使得讀者如身臨其境、如見其形,這些句子應得到學生們的注重,教師應引導同學們感受其強烈表達效果與鮮明特色;同時,此文用詞精準,如運用「嚴酷」一詞,非常形象地表現了高原天氣對生靈的摧殘;而「巍然撐立」更是為讀者們描繪出一個頂天立地的高原柳形象,表現出了高原柳的堅強精神和毅力,教師在學習這一課文時可引導學生辨析、比較語義間的微小差別,細細品味語境中的豐富內涵,可幫助訓練和提高學生語感。(三)表達方式揣摩價值高年級的教學要求學生可以揣摩文章表達順序,並了解基本的一些表達方式,所以教師應在教材中找尋相應教學價值:《灰椋鳥》中作者要描繪對灰椋鳥歸林時的和諧、壯觀進行贊美,但是一開始卻對灰椋鳥進行貶低,說其「不好看」,這類「欲揚後抑」的表達方式和效果都應讓學生開始領悟。學習語文知識么不但要讓學生積累語感經驗,還應讓他們積累寫作方法,這有這樣才能夠將所學知識運動到實際寫作中。 二、小學語文能力訓練的價值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學習語文不單要了解某些知識、更加註重的是應具備較強的語言能力,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等表達能力,歸納概括、分析綜合等思維能力,獲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綜合語言能力等等。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於依據特定年齡段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教材中找尋教學價值發展學生語言能力,對學生開展科學、合理的能力訓練。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理解和表達能力。課程標准詳細闡述:在第一學段「學生可以結合文章與實際生活知道文章詞句的意思。」在第二學段「可以聯系文章了解詞句,知道文章關鍵詞的作用。」在第三學段「有能力運用詞典了解詞語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的意義,能夠辨別詞句的感情色彩。聯系文章與本身積累推想課文詞句內涵,感受表達效果。」如一年級上冊《看菊花》,第二段有一句這樣的話「一朵朵,一叢叢,一片片」這三個詞疊的很有特色,形象地表達出了菊花的數量很多。對於剛進小學的孩子來說,這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教學資源,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先引導學生把這些詞和「一朵,一叢,一片」作比較,讓他們明白疊詞在這里出現是為了表現菊花很多,之後再引導學生們讀一讀這些詞,並藉助想像力想像菊花叢叢片片,團團簇簇的景象,進而,了解這些詞出現在這里的意義。又如三年級下冊《槐鄉五月》這一篇優美的文章,文章字里行間散落許多的語言訓練點:首先是比喻精妙,第一段作者運用了三個比喻來描繪槐花的色彩美,形象美和數量多——「似玉雕的圓球」、「似瑞雪初降」、「如披散在肩頭的小辮兒」。在課堂中,教師可抓住這三個比喻來引導學生們進行體會和感悟。然後是用詞准確,第一段中,作者一口氣連用了七個「香」,寫出了槐鄉被香氣所籠罩,散不開、揮不去,變成一片香氣的海洋。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適時引導學生關注這些詞語,揣摩和體會作者用詞的犀利,進而培養學生語感。 結論:想要開掘小學語文教材的教學價值,我們首先就要明確教學目標,尤其是要明白在不同學段的語文課堂上,教師應該「教什麼」,學生又該「怎麼學」。待目標清晰後再對教材進行審視和解讀,挖掘每篇文章中「哪些可教」、「哪些可學」。最後再思考「如何教」、「如何學」。只有這樣對教材進行解讀才能夠開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實際教學價值,有效發展學生語文能力。

⑻ 什麼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價值

思考一篇課文「教什麼」,幾乎是所有中學語文教師常常遇到的難題。歸根結底,語文教學的問題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教什麼」,二是「怎樣教」,三是「教得怎麼樣」。從某種程度說,「教什麼」決定了應該「怎麼教」,並影響著「教得怎麼樣」。針對一篇課文設計好「教什麼」,這是開展有效教學的前提之一。
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的教學內容,幾乎每堂課都有明確、具體、獨立的知識和能力定位,如數學科的「二元一次方程」,物理科的「萬有引力」,化學科的「氧化還原反應」,甚至歷史科,每一章節都有具體的內容。這種獨立、具體、明確的知識都有序地呈現在教材中,與相對獨立的課堂教學時間空間相吻合。教師備課,基本上不用考慮「教什麼」,而只需考慮怎麼教就行了。而語文課則不同,到目前為止,語文科始終未能開發出一套知識點具體、邏輯關系明晰的學科教學內容序列(或者說人們開發的知識序列沒有得到社會認可,沒有被教育序列所接受),以致長期以來,作為教材層面的語文學習材料,一直保持著其原始形態——以「選文」為基本施教單元,一篇「選文」往往是一個綜合、完整的信息系統,既包含作者的思想傾向、審美情趣,又反映著一定時代的社會生活、文化風尚,還具有語言表達的示範意義等多種信息,是語文學習的好材料。但是,從教學設計的角度來看,這種綜合性很強的學習材料其學科知識不夠具體明晰,往往很難確定合適的教學內容,不利於有效教學的開展。打個比方,數學、物理、化學、歷史教材的章、節內容,就好比超市裡出售的「小包裝」食品,既方便選擇,又便於處理;而語文教材的課文則如自由市場里活著出售的「整雞」「全羊」,雖然外觀生動、鮮活且營養豐富,卻讓一般消費者有「無從下手」的感覺。當然,語文教材里的閱讀提示、文後練習也有一定的解讀和教學線索,但是,這些解讀提示普遍顯得籠統、粗疏、零碎,從滿足教學設計的基本需要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常常需要一線語文教師對一篇篇課文進行二次加工,以確定在這篇課文中,什麼是有價值的,通過這堂課的設計和教學,應該達成什麼教學目的。
語文學習對象(課文)的整體性、豐富性以及隱秘性和單元教學需要的教學內容的單一性、局部性、明晰性無疑是一對矛盾。在一節課或一個教學設計的單位時間里,我們不可能涉及一篇課文中所有含有教學價值的信息,甚至對許多重要的價值,也只能有 所選擇,有所舍棄。也就是說,語文教師決定所謂「教什麼」的問題,就是他從文本中選擇、定位合適的單元內容的過程。

⑼ 如何理解小學語文的課程價值

小學語文課程性質的理解
閱讀人數:1881人 頁數:2頁
用APP查看
談談我對小學語文課程性質的理解
語文是復雜的,一直以來,人們對於語文的性質眾說紛紜。其中不乏綜合性,基礎性,實踐性等等。但根據我的學習,我了解到語文課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1.工具性
語,是語言;文,文字,文章,文學,文化。不同的時期人們對於「文」的解釋不同,一般來說,人們所研究的高度和對於「文」的理解相符合。我們認為,在小學時期,「文」是指文字。
語言和文字,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際工具。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通過肢體和吱吱呀呀的聲音,父母便知道我們的需求。慢慢長大後,我們熟練掌握了一定的語言和文字,語言和文字便在我們生命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我們通過語言和文字進行交際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天大概要說幾千個字,幾百句話,我們利用語文和親人、朋友溝通,使我們生活的更好。由此可見這個作用至關重要。
(2)、我們利用語言和文字傳遞文化。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利用文字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書籍,也因此使我們有機會研究我們偉大先輩的著作和生活。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詩句和一篇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如今都是我們學習的文庫。一些歇後語和民間故事世代口耳相傳也成為我們寶貴的財富。
(3)、我們利用語言和文字學習知識和增長才幹。語文是各個學科的基礎和前提,其他各種學科的學習,都以語言文字為載體。學習好語文,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增強思維邏輯能力,增長才幹。
(4)、語文是進行思維和開發智力的工具。思維的發展必須依靠語言的訓練,而語言能力的加強必然能夠促進思維的發展,所以語文是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工具。
2.人文性
(1)、語文教材中包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傳承的文化。語文教材里許多弘揚正能量方面的內容。 小學生通過語文的學習,可以大大培養獨立意識、愛心、責任感,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語文教學過程中所表現中來的人文情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老師只有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尊重同學,關心同學,為同學服務,才能在把知識傳授給同學們的同時,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發展。語文教育絕不僅是概念的分析、概括,也不僅是工具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的熏陶和人格的養成,所以說其人文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 1 / 2 ~

閱讀全文

與語文教材的教學價值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