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部編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怎麼教

部編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怎麼教

發布時間:2023-02-10 06:30:10

Ⅰ 部編教材如何教

      利用兩天時間,狂補溫儒敏教授有關部編教材的使用說明,理出一點頭緒了。

      首先,部編教材把原來只重視人文教育的教材,變成人文教育和語文素養並舉的新教材。新教材強化了學生對語文素養各種因素的培養。

      其次,部編本語文教材結構上明顯的變化,是採用「雙線組織單元結構」,一方面各單元課文,以一定的內容為主題為顯性標志,但又沒有明確單元主題;另一方面,又以語文知識的獲得、語文能力的提升為隱性標志。而且每單元呈階梯性安排內容,讓學生學習,由淺入深,逐步獲得。同時,這些語文知識又散布於課文的前後,便於學生掌握!

        最後,新教材加大了對閱讀的重視程度。採用「三位一體」法,來提升學生閱讀能力,達到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要求。什麼是「三位一體」?就是教師通過教材中「教讀」課文的靈活多變的教學,讓孩子學習閱讀文本的方法;然後,通過「自讀」課文,放手讓學生試著掌握所學方法;最後,用所掌握的方法去課外閱讀,以鞏固所學閱讀方法。同時,又擴大了學生的閱讀視野,加大了學生的閱讀量,增強了學生的閱讀厚度,達到語文素養的提升的目的!

          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備課中,兩種教學目標都要顧及,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閱讀效果的反饋,都要設計到位。雖然是新教材,但還是像葉聖陶老先生,所倡導的教育思想一樣。增厚學生的知識容量,培養學生語言能力。

      語文課堂不能因為用了新教材,而在課堂上玩花樣,一味拓展,讓學生得不到「干貨」,溫教授的意思讓學生,要一課一得。老師,你記住了嗎?語文教學不能忘本,要「守正」啊!

Ⅱ 5號【寫】(45)顧志文:統編教材自讀課文閱讀策略淺談

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教讀——自讀——課外閱讀」是「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自讀課型的設計,其實是新教材的一個創新。然而在實際教學中,自讀課要麼被忽視,要麼被當做教讀課文一樣在精講精練,沒有發揮自讀課型它應該有的作用。

一、自讀課文的功能定位

自讀課文在「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中處於中間環節,它是搭建課內教讀和課外自然閱讀之間的一個橋梁。它是把在課內教讀課文中學到的閱讀方法和經驗,在自讀課文的時候得到運用,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較好的閱讀品質,潛移默化地延伸到課外的自然閱讀中去。它肩負的責任非常重大,一頭連接著課內的教讀課文,一頭連接著課外的自主自然閱讀,把課內和課外進行貫通,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養成學生讀書習慣是這一課型的重要職能。自讀課文要特別關注學生在自然情況下課外閱讀的狀況,也要關注在教讀課文中老師指導下精讀課文的方法運用。它體現自主閱讀的特徵,還要在老師的引導和指導下,接近於課外的純自然閱讀。

二、自讀課文的關注要點

自讀課文作為一種新的課型設計,在教材體系的編排上,編寫者們有一些精心的設計,我們在教學自讀課文的時候,應該加以關注。

1關注助讀系統。自讀課文沒有教讀課文前面的「預習提示」和後面的「思考探究」,但有「批註」和文章的「閱讀提示」。我們在教學自讀課文的時候,要特別關注書中的批註,它往往是對課文重點、要點的提示,學習方法的點撥,課文精要的引導,文章關鍵的提問等。「自讀提示」一般概括這篇文章的內容,重要的寫作特點,自讀這篇文章的一些方法和技巧等。這些助讀系統,是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的最好的扶手。

2.關注單元主題。部編版教材每個單元前面都有單元主題提示,概括了本單元的編排的目的、單元教學的目標。部編版教材是按照「雙線組元」編排,要麼是「人文主題」,要麼是「語文素養」。自讀課文的教學,要關注單元主題的設計和要求,無論是老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應該圍繞單元主題進行設計,要達成單元主題中所提出的閱讀要求。

3.關注教讀課文。教讀課文在單元編排體系中排在最前面,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和素養、完成單元主題要求的能力目標,主要由它承擔。在實際教學中,教讀課文往往是典型的名家名篇,在老師指導下教讀文章的過程中,有很多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作為閱讀經驗和閱讀這類文章的策略加以總結,然後在後面自讀課文中進行實踐運用。所以自讀課文的教學,務必要關注教讀課文所學到的閱讀的方法和技巧。

4.關注自讀起點。自讀課文連接著學生課外的自然狀態下的閱讀,所以要特別關注學生自讀課文的起點,而不應該人為的設計過高的目標。應該尊重學生自然閱讀狀態下讀課文的最初感受,以此來設計自己的教學,引導學生在自己閱讀起點的基礎上,運用教讀課所學到的閱讀方法和策略自主閱讀課文。這樣放低起點,才能切合實際,才能讓學生學有所得,才能同課外自然狀態下的閱讀接軌。

三、自讀課文的教學策略

自讀課文的教學,我們既不可以完全放縱讓學生隨意閱讀,也不可以像教讀課文一樣進行精講精讀精練。在實際自讀課文的教學操作中,根據不同的文體和單元主題要求,應該有不同的教學策略。

1批註運用。有的自讀課文,編者在編寫時已經設計了批註,幫助學生去閱讀課文。這些批註有兩種類型:「點評式」和「提問式」。教者在教學中完全可以引導學生就藉助於批註中的提問去閱讀文章並思考,也學著編者的方法給文章加「點評式」「提問式」批註,這樣就能夠把文章讀懂,把這個批註的扶手用好。

2.自主設問。自讀課文時,我們也可以採取讓學生通過閱讀來自主設計問題,全班交流整合以後形成幾個主問題,大家再共同閱讀和思考。讓問題來自於學生,讓閱讀動力來自於同學自己,因為學生提出問題可能更契合學生閱讀最初的感受和他個性化的體驗,更容易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和閱讀思考的深入。

3.解讀提示。自讀課文後面都有「閱讀提示」,主要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色,有的也介紹了閱讀這篇文章的一些方法和策略。教學自讀課文的時候,完全可以藉助於閱讀提示中的文字,利用里邊提示的內容引導學生去讀文章。學生能夠領悟到閱讀提示中闡述的內容,文章已就基本能理解了。

4.朗讀實踐。朗讀是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方法,特別是散文教學。在教讀課文中學過的分析語言、朗讀文章的技巧,完全可以在自讀課文中進行充分的實踐,文章的內容和思想情感完全可以在朗讀中領會。所以,部分散文的自讀課文,完全可以通過朗讀實踐來深化教讀課文里學到的朗讀方法技巧的運用,同樣達到自讀課文且讀懂課文的目的。

5.對比拓展。對教讀課文和自讀課文,我們可以從主題思想、寫作特色等方面進行比較閱讀。也可以把本單元的自讀課文與同題材的其他單元的課文進行比較閱讀,或者跟課外的其他同類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或者與作者的同題材的其他文章進行比較閱讀等。這樣進行閱讀拓展、比較分析,也是自讀課文閱讀的一種方法。

6.讀寫結合。在自讀課文閱讀教學中,還可以跟寫作相結合,抓住自讀課文中的一些寫作資源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既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又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一舉兩得。讓閱讀和寫作緊密結合,讓寫促進讀,讓讀引導寫,也是自讀課文教學的方法之一。

總之,自讀課文,作為部編版教材一種新的課型,它是學生由課內閱讀向課外讀閱讀延伸的一個紐帶,是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形成和閱讀習慣養成的重要一環。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它的價值,了解自讀課文教學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讓這一課型發揮它應有的教學作用。

Ⅲ 【深度解析統編初中語文教材】陳恆舒:自讀課文的設計思路

2017年秋季,國家統編初中語文教材在全國范圍內的起始年級使用。為幫助廣大教師全面、准確地理解統編語文教材設計的理念、意圖和特點,教學更有效,本刊約請人民教育出版社中語室四位教材編輯從不同角度闡述統編教材要點,溝通教材編者和一線教師,明中探討新教材的教學。

統編初中語文教材自讀課文的設計思路

人民教育出版社陳恆舒

國家統編初中語文教材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試圖構建「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系。在這個體系中,自讀課是一個重要的創新點。它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目標,以自讀課文為主要材料,以學生自我閱讀實踐為主線,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他們自求自得,使教讀課所學知識、方法和能力有效遷移和拓展。可以說,它是聯結課內與課外的重要紐帶,是實現學生素養提升的關鍵環節,是實現「教是為了不教」的有效渠道。以下試以七年級上冊為例,對自讀課文的設計思路作簡要介紹。

一、為什麼要設置自讀課文

自讀課文並不是一個新生事物。早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就有一部分課文被標明為「閱讀課文」。1987年版則區分為講讀、課內自讀、課外自讀三類,並明確了三者在教學中的不同地位:「講讀課文由教師教讀,課內自讀課文由教師指導學生在課堂上閱讀,課外自讀課文由學生在課外閱讀。」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的初中語文教材延續了這一思路,但只區分教讀、自讀,不再有課內自讀和課外自讀的區分。這樣的區分,盡管初衷只是「為了不加重教學負擔」(當時一冊教材的課文總數是35—40篇,教讀、自讀各佔一半左右),但也確實彰顯了編者區分課型、提倡自主學習的意圖。新課改以來,則改為精讀和略讀的區分,不獨人教版教材如此,蘇教版、語文版等也都區分出了略讀課文。這就帶來了一些問題:首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2011版)均將精讀、略讀作為學生應該掌握的閱讀方法,再拿來作為課型的名稱,難免造成概念指稱上的混亂。更重要的是,精讀和略讀對於課型的定位不夠明確,從而導致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對所有課文都採取以精讀精講為主的辦法,只是精讀課文用的課時多,略讀課文用的課時少而已;甚至有的學校或地區怕完不成教學任務,乾脆「砍掉」幾篇「不重要」的課文,其餘一律巨細靡遺地精講。為了糾正這種教學偏向,統編初中語文教材首先在名稱上恢復了「教讀」「自讀」的提法,明確了兩種課型特別是自讀課的基本定位——所謂「自讀」,要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

當然,自讀課文的設置並不是簡單的「回歸傳統」。盡管過去自讀課文的設計目的定位在「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己閱讀,培養自學能力」,但課前有提示、課後有練習的設計與教讀課文差別不大;至於新課標教材中的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在助學系統和作業系統的設計上幾乎沒有差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難以准確地把握兩類課文不同的教學特質。為了更好地區分課型,讓教師一看教材就能意識到兩種課型的差異,教材編者做了大膽的嘗試,對兩類課文採取了截然不同的編寫體例。

二、自讀課文的編寫體例

自讀課文在體例上與教讀課文有著顯著的差別:不設預習和課後習題,而代之以旁批和閱讀提示。這種編寫體例是為自讀課的課型服務的:不設指向明確而具體的預習和課後習題,是為了避免教師根據教材設定好的要點和路徑去精講,從而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主空間;而設置旁批和閱讀提示,則是為了提供一些「抓手」,使學生的自主閱讀更有效,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些「抓手」來組織教學活動。以下就以七年級上冊的自讀課文為例談談旁批和自讀提示的設計意圖。

1.旁批

旁批隨文設置,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力避結論的直接呈現,強調啟發性和引導性。這些旁批從呈現方式上看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點評式的,針對課文內容的關鍵之處、寫作技法、文筆精華等精要點評。針對內容關鍵之處的如:

啟示真理,給「我」以愛——莎莉文老師再塑「我」生命的兩個支點。(《再塑生命的人》)

問題的提出來自細致的觀察。 (《動物笑談》)

針對寫作技法的如:

開篇點題,引起下文。(《雨的四季》)

交代自己身體狀況不佳,埋下伏筆。(《走一步,再走一步》)

針對文筆精華,側重語言賞析的如:

春雨「洗淋」萬物,夏雨卻「澆灌」大地,准確寫出雨的不同特點。(《雨的四季》)

注意品味文章語言的清新典雅。(《散文詩二首》)

另一類是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啟發學生思考。這些問題有的指向文本內容,如:

爸爸出現了。他會怎樣幫助「我」脫險呢?(《走一步,再走一步》)

「逗笑」「怪誕不經」「瘋子」,這位動物觀察者會有怎樣奇怪的行為?(《動物笑談》)

有的指向寫法或語言特色,如:

這里為什麼要插敘與故鄉園院里的「蓮花」有關的往事?(《散文詩二首》)

「說也奇怪」是神話、童話等作品中常用的話。作者為什麼要這么說?(《女媧造人》)

有的指向對文本的深度思考,如:

這里的「一小步」與脫險時的「一小步」有什麼不同?(《走一步,再走一步》)

女媧用黃泥造人,而我們常把土地比作母親,你能從這個「巧合」中讀出什麼?(《女媧造人》)

還有的帶有拓展延伸的性質,如:

嘲笑「我」已是不對,更不該棄「我」而去。如果你是五個男孩之一,會怎麼做?(《走一步,再走一步》)

這些問題不一定都需要學生回答,有的是為了引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帶著問題往下讀;還有的則是提示學生,這里有不尋常之處,讀到這樣的地方可以停下來想一想。

另外,旁批還具有示例的意義。自讀課文除了旁批,還留有不少空白,留白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學生抄筆記或者回答問題,而是希望他們能夠仿照教材上的旁批,自己做一些個性化的批註,自主品評、鑒賞文章。雖然七年級下冊教材會專門講「學做批註」,但在之前也不妨做一些初步的嘗試。此外,在後續冊次中,還會安排一些不設旁批、僅有閱讀提示的自讀課文,供學生自主批註,這也顯示了教材設計的梯度。

2.閱讀提示

閱讀提示位於課文之後,一般是配合單元重點,抓住文本的獨到之處進行精要的指導,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課一得」。比如《雨的四季》的閱讀提示:

優美的寫景散文常常用飽含感情的、細膩生動的筆墨,把景物描寫得分外美麗,分外靈動。文中的四季之雨,「容貌」有別,「性情」各異。作者用詩一般的語言,調動我們的各種感官,全面感受這四季之雨,讓我們親近雨,體會雨的不同情致與風韻。例如:

水珠子從花苞里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小草似乎像復甦的蚯蚓一樣翻動,發出一種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呼吸變得暢快,空氣里像有無數芳甜的果子,在誘惑著鼻子和嘴唇。

這段文字從視覺、聽覺和嗅覺的角度描寫雨後的世界,牽動著美妙的聯想和想像,帶給我們全方位的感受。課文中這樣的精彩語句還有很多,再找出一些來,朗讀並細細體味。

《雨的四季》所在的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其學習重點一是朗讀,二是揣摩和品味語言;而這篇文章的最大特點也正在於詩一般的語言。本課的閱讀提示正是扣住上述要點來設計的,既點出作品的精妙之處,又提供範例、方法、路徑,以輔助學生的自主閱讀。

除此之外,閱讀提示還會盡可能向課外閱讀延伸,引導學生由教材中的單篇課文走向課外更廣闊的閱讀天地,增加閱讀量,培養閱讀興趣。這也是「三位一體」閱讀體系和「將課外閱讀納入教學計劃」理念的落實。七年級上冊的六篇自讀課文,五篇的閱讀提示中都有關於課外閱讀延伸的提示:

可以看到,閱讀提示不僅提供了豐富的閱讀內容,而且往往有著明確的閱讀指向,如感受風格或內容的異同、感受作者的精神、體會作品的趣味等,絕不是「為讀而讀」。

三、自讀課文教學應該處理好三組關系

關於自讀課文的教學,筆者認為應該處理好以下三組關系:

第一,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自讀課姓「自」,應該以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探討為主,而教師則是讀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一方面,應該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放手讓他們自己去讀去思考,能夠由學生自主發現和建構的內容盡量不要去講;另一方面,自讀不等於放任自流,要突出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包括激發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設置合理的閱讀重點和閱讀方向,加強對於閱讀方法的過程性指導,等等。

第二,處理好教材與教學的關系。本套教材的每個單元都有明確的能力訓練重點,而自讀課文的旁批和閱讀提示也分別提示了該篇課文局部和整體的要點,教學的實施應該以上述內容為依據。但也要看到,教師面對的學情千差萬別,同一個班級內的學生層次也是參差不齊。因此,在以教材為依據、尊重學生自主性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學情靈活地、創造性地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也要允許學生的自主閱讀處於不同的層次,下要保底,上不封頂,通過「底」的抬升實現整體水平的提高。

第三,處理好自讀課與教讀課的關系。自讀課與教讀課有著不同的教學目的,承擔著不同的教學功能,但二者也是有機聯系、相互配合的。教讀課是舉例子,給方法;自讀課是把教讀課上學到的知識和方法遷移運用到閱讀實踐中去。教讀課是展示台,自讀課是練兵場。比如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教師在教讀課文《春》和《濟南的冬天》中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和比喻、擬人的相關知識,在自讀課文《雨的四季》的教學中就可以提示和引導學生運用這些技巧、知識來品析課文。

自讀課文的設計是這套教材的一個亮點,希望廣大初中語文教師能夠體會編者的用意,用好自讀課文,為我們的語文教學帶來新氣象。

Ⅳ 怎樣自讀課文

自讀課文的步驟如下:

一、要制定自讀目標。從系統論的觀點看,確立目標就是加強自讀指導的計劃性;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這一步是控制信息的接收范圍,便於隨時排除干擾學習重點之外的知識,因此,制定自讀目標在自讀課教學中尤為重要。

二、並非每篇自讀課文都要包括上述的訓練內容和水平層次,可根據重點有所取捨和側重。另外,自讀目標要集中,確立的重點要單一。按要求,自讀課文一般安排一課時完成,如果目標分散和重點過多,教師就完不成任務,學生也會一知半解,影響自讀質量。

三、指導自讀課文閱讀的方法有很多,諸如制定目標提法、練習自測法、比較閱讀法、評點法等,不一而足。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根據需要綜合運用。

四、自讀課文最後一步還要總結。自讀課的總結是對自讀目標的反饋和落實。學生可自己總結,分類整理自讀筆記,總結帶有規律性的知識和方法,完成課後練習。教師也可通過提問質疑或收閱筆記等方式進行檢查,總結課文重點,評價自讀效果,或肯定成績,或指出不足,多加鼓勵。

這樣可以有效實現自讀課文的目標。

(4)部編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怎麼教擴展閱讀:

1、學生有效自主學習的關鍵在於教師引導:創設情景,激發學習動機;適時放權,給予自主空間;巧妙合作,共解文本難點。

2、注重引導,教給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及時激勵,增強學習慾望。

Ⅳ 把自讀課文當自讀課文來教

         一線很多語文老師總是用一種態度教課文,不管是教讀課文還是自讀課文。

         人教版教材對此有不同的表述與要求,現比較如下:

         人教版舊教材為例通常以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來稱呼,只是在目錄中課題前標有「*」號為略讀課文。在「研討與練習」中設置了與文章相關的習題。

         部編本教材明確了哪些是教讀課文,哪些是自讀課文,甚至編者為提醒一線教師,教讀課文與自讀課文該區分開教,該如何教。教讀課文採用「預習提示」,「正文」,「思考探究」「積累拓展」和「讀讀寫寫」五個板塊構成;教讀課文由「正文」「自讀提示」「閱讀提示」和「讀讀寫寫」四個板塊構成。其中,「自讀提示」在正文的左側或右側,主要提示與文章內容有關的東西,或提示性語言,或提示性問題,主要是引導學生如何思考。「閱讀提示」主要針對文章主要問題,進行提示或引導。

          舊教材由於在形式上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毫無區別,慢慢地一線教師也淡忘了還有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更不用說在教學方法上的區別了。筆者也是其中的一員,即使是明確部編本教材的這一思想,也知道哪篇是教讀課文,哪篇是自讀課文,一方面是長期的習慣,不會處理兩種課文的不同教法,另一方面是不敢放手,怕學生完成不了。林林總總的原因造成了用了將近一年的部編教材,依然是「我行我素」。

          讀了肖培東老師《一棵小桃樹》的教學設計,在讀完的那一瞬間,我似乎對自讀課文的教法有了一點淺淺的體悟。現結合肖培東老師的設計,梳理一下自己的理解。

        1、自讀文章,把握閱讀散文的方法,培養學生自讀能力。

         ——從方法入手,培養自讀能力。這不正是自讀課文說要訓練的能力嗎?

       2、品析描寫小桃樹的語句,體會作者對小桃樹的獨特情感。

         ——是提供了學習的切入點(描寫小桃樹的語句)、方法(品析),結果(體會作者對小桃樹的獨特情感)。

        3、托物言志、雙線交織的寫法

         ——是本文的寫法特點,「托物言志」是本單元的重點。單元提示如下:本單元學習托物言志的手法:體會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寫景狀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發對社會人生的感悟。

         4、理解文章贊美小桃樹頑強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義,加深學生對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這也是單元提示所言的「情思」和「感悟」在本文的具體化。

         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賈平凹先生的一篇散文,你自讀這篇文章,你讀出了什麼?

          這句話包含了豐富的信息:作者,體裁,讀出的信息,文本的教學類型(自讀課文)。讀出了什麼,問題范圍很寬泛,可以是內容方面,可以是形式方面。學生一定會有話可說,只不過是多與少;深與淺的問題。感知了文章內容,也了解了學生對文章把握的程度,便於調整教學策略。

         「旁批」是部編本教材對自讀課文使用最顯著的特徵之一。旁批或引導學生理解內容,或提示學生注意方法。由於目標一:自讀文章,把握閱讀散文的方法,培養學生自讀能力。通過對本文編者標注的五處旁批進行比較,得出主要指向文章內容,主要指向閱讀方法。由此引出主問題:文中多處描寫小桃樹「沒出息」,品味這些語言,體會這些地方寄託著作者怎樣的情感?突破了目標1。

         同學們,作者為什麼要花這么多筆墨寫這棵「沒出息」的小桃樹?——理解小桃樹中的深刻含義,理解本文托物言志、雙線交織的寫法。  

         順勢一轉,引導學生體會小桃樹的含義,托物言志,雙線交織的寫法。突破了目標2和3。

       如果作者只能寫一個字,來寫他的小桃樹,你覺得,他會寫哪個字?

         一石激起千層浪,相信學生在教師的點染中,在前面的鋪墊中,思維旋轉,極盡腦力搜尋「那個字」,在討論中,在思辨中,高潮迭起,最後戛然而止,課有盡而意無窮。

           沒有高深的技巧,沒有繁瑣的設計,緊抓課本,緊抓自讀課文,淺淺地教語文,淺淺地教課文。

         附:肖培東老師《一棵小桃樹》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1、自讀文章,把握閱讀散文的方法,培養學生自讀能力。

      2、品析描寫小桃樹的語句,體會作者對小桃樹的獨特情感。

      3、托物言志、雙線交織的寫法

     4、理解文章贊美小桃樹頑強的生命力及所寄寓的深刻含義,加深學生對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二、重點目標:

        托物言志的寫法和作者抒發的情感,自讀能力的培養。

          三、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入,了解自讀學情: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賈平凹先生的一篇散文,你自讀這篇文章,你讀出了什麼?

             學生回答有所感悟即可,教師要從學生的閱讀感受中准確地把握班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難點。

        (二)關注課文旁批,理解自讀要求:這篇自讀課文,編者為我們做了幾處旁批?其中哪幾處是提問的?你自己能解決問題嗎?

           編者在《一棵小桃樹》中標注了五處旁批。尋常的情景,不尋常的情感。課文中一些描寫反復出現,比如多次描寫小桃樹「沒出息」。散文中這類地方,往往寄託著深意,要仔細體會。是什麼使我遺忘了小桃樹?「蓄著我的夢」的桃核長成了樹,而且真的開了花。作者僅僅在寫花嗎?「我」的情感在這里來了一個轉折,您讀出來了嗎?

            五處旁批,後三處提問,教學中利用這三處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文章的內容、作者情感以及相關主旨。

         (三)五個旁批當中哪個是告訴我們閱讀這類散文的方法的?

         即第二處:課文中一些描寫反復出現,比如多次描寫小桃樹「沒出息」。散文中這類地方,往往寄託著深意,要仔細體會。

         這樣引導學生閱讀第四段中這棵「沒出息」的小桃樹的描寫,品味語言,感受深意。第四段教師做出指導示範,再放手學生找出並有感情地朗讀其他寫這棵「沒出息」的小桃樹的語句,重在感受品味,課堂上不做細致的研讀品析。

         (四)同學們,作者為什麼要花這么多筆墨寫這棵「沒出息」的小桃樹?——理解小桃樹中的深刻含義,理解本文托物言志、雙線交織的寫法。

         (五)最後一處旁批引領思考,即文章第一個旁批「尋常的情景,不尋常的情感」,理解散文閱讀重在悟情。《一棵小桃樹》的第一段文字研讀:「我常常想要給我的小桃樹寫點文章,但卻終沒有寫就一個字來。」文章一開頭就飽含著作者對小桃樹的一往情深,「常常」一詞尤見感恩懷念之深。

          問:如果作者只能寫一個字,來寫他的小桃樹,你覺得,他會寫哪個字?以此問把整節課推向高潮,打開學生閱讀思維的大門,進一步理解本文復雜深沉的情感和精神內涵,加深學生對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the   end——

Ⅵ 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改革下的"三位一體"教學

讓語文課更重視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包括課外閱讀,努力做到課標所要求的「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語文課一定要延伸到課外閱讀,讓學生養成讀書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精讀精講,反復操練,沒有激發閱讀興趣,也沒有較多的閱讀量和閱讀面,學生的語文素養包括寫作能力是不可能提升的。擴大閱讀量,這是改革的方向。這就把語文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形成「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體制。

「教讀課」要重視教材本身設計的閱讀思考題。教讀課文的閱讀思考題主要體現在教讀課的預習提示、課後習題等方面。教讀課文的課後習題分為「思考探究」和「積累拓展」兩部分,前者主要是對文本的思考與探究,後者既有積累性知識,更有不同形式的拓展,二者的功能既截然分開又各有側重。例如,力,引導學生從文章的開頭、結尾、文中的反復及特別之處發現關鍵語句,感受文章意蘊。這當中既有美好人性的展現,更有引導學生走向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也是「立德樹人」教育目標語文式的表達和落實。

「教讀課」要重視閱讀策略和閱讀方法的滲透。部編教材很重視閱讀策略和閱讀方法的滲透,並且更加重視多種閱讀方法的整合。統編教材對不同文體課文的教學,在單元導語與預習、課後思考題、教師用書中均作了提示,教師可以參照實施,自覺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在此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要科學、到位。統編教材七下第一單元導語明確指出了:「本單元學習精讀方法」的目標。同時導語還提出了本單元閱讀策略:「把握關鍵語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義和表達妙處」「注意結合人物生平及所處時代,透過細節描寫,把握人物特徵,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當然,「教讀課」同時運用多種閱讀策略和閱讀方法也是完全可以的。例如《鄧稼先》第五部分開頭引用的《弔古戰場文》就可採用朗讀的方法,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出鄧稼先工作環境的荒涼,從而突出他的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這樣既可以適應不同文本、不同閱讀目的需要,也能實現與七年級上冊學習內容的有機銜接和階段性鞏固,更能為未來高中語文學習打好基礎,同時也使課程標准有關閱讀要求落到實處,教讀課文側重教師引導下的學習,重點落實本單元的語文素養目標,可以講得精、細、全面,旨在給例子,給方法,以期舉一反三,激發學生讀書的興味;而自讀課文主要讓學生自己讀,把教讀課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讀實踐中,主要是泛讀,不必面面俱到。兩種課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相互配合進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閱讀教學的任務。

教讀課文,課前有「預習」,課後設置「思考探究」「積累拓展」兩個層次的練習,練習題較為復雜、詳盡。自讀課文,取消了課後練習,代之以隨文「批註」和「閱讀提示」。文旁設置「旁批」,或點撥閱讀門徑,或提示閱讀重點,或引導深入思考,通過搭建台階教學生學會自讀。文後設置「閱讀提示」,抓住文章最精粹的點進行分析,為學生的自主閱讀提供指南。

需要說明的是,旁批中也有一些問題的設計,但不是作為作業供學生解答,而是提醒學生閱讀該部分需要注意的關鍵之處,實際上是閱讀方法與策略的提示和點撥,有的甚至包含著一些隱性的語文知識。

初中則加強了「名著導讀」,改變以往那種「賞析體」寫法,每次「名著導讀」課,都引導學生重點學習某一種讀書的方法。激發興趣,傳授方法,是「名著導讀」設置的改革方向。如瀏覽、快讀、讀整本書、讀不同文體,等等,都各有方法引導。新教材還設置有課外古詩詞誦讀。這些內容可以要求學生去反復誦讀,不一定要和課文那樣逐篇講解。大家注意其導讀的寫法,除了簡明地介紹作品的內容及藝術特色,還格外注意引導學生去感受和體驗不同的藝術風格,學習有關古典文學鑒賞的某些基本的知識與技能。二是設置「名著導讀」欄目,精選書目,導向整本書閱讀。在碎片化閱讀的時代,重視整本書閱讀顯得更為重要。名著導讀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沉下心來閱讀整本書,汲取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不被碎片化閱讀敗壞閱讀品位。要求教師將名著導讀納入教學計劃,將其作為閱讀課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當成附件,根據情況選用。

教材每冊各安排2次名著導讀,每次主推1部名著,推薦課外閱讀2部。所選名著以課程標准推薦書目為主,並盡量與課內閱讀課文配合。設計思路是,除介紹某部書的內容、寫作特色外,還專門設置「讀書方法指導」欄目,以該書為例,談某一種閱讀方法或某一類書籍的閱讀策略,以期收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之效。閱讀方法,有精讀和跳讀、快速閱讀、選擇性閱讀,如何閱讀古典小說,如何閱讀科普作品,如何閱讀紀實作品等。

  部編初中語文教材藉助「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搭建閱讀支架,構築能力階梯,使學生「由教師扶著走到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有助於學生自主建構閱讀方案,形成閱讀能力」。

部編教材就是專治不讀書,讀書少的,在這方面特色非常顯著,讓人眼前一亮,為更好的執行《課程標准》提出的「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要求,從而實現課內外400萬字的閱讀總量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教讀課」要重視課內向課外的自然延伸有機勾連。

課內外閱讀的統整與結合,可以打破課內外閱讀割裂的局面,但其能否真正實現尚需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有效的操作。首先,運用好教材中現成的課內向外拓展延伸的閱讀題。讀課」要真正做到以生為本,重視閱讀的過程性和個性化。

部編教材的教學理念非常重視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從內容到形式,都充分靠慮到了學生的學習需要。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教材不只是教師的教本,更是學生自主閱讀的學本。閱讀教學中不能只是注重字詞句篇,更要重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

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閱讀過程中學生會有自己的理解、思考、感悟,而這些寶貴的閱讀體驗正是自主閱讀能力形成不可或缺的元素。 (董卿語)。在這種具有過程性和個性化的人物形象分析中,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人物的復雜性、多面性。當然,這一過程是緩慢的、長期的,還需要語文教師的充滿智慧的引導。因此,我們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要急於求成而忽略學生的閱讀過程,更不應重視現成結論的記憶而忽視學生思考體驗的過程。

  當然,也帶來一些需要探討的課題,比如教讀課的閱讀方法和策略能否遷移到自讀課文中,如何在有限課時內兼顧課文學習和課外拓展篇目閱讀,如何進行課外拓展閱讀的監控和指導,自讀課文教師如何介入才算適當,自讀課文旁批如何有效運用,整本書閱讀如何有效規劃,等等。這些都有待廣大教師發揮「課程建設者」的作用,進行創造性的實踐,以使教材的設計。

Ⅶ 部編版教材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七年級是學生小升初的過度時期,學習內容較困難,並且上冊的教學難點有很多,因此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應該要認真准備好教案。下面就是我為大家梳理歸納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部編版教材 七年級語文 上冊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片段刻畫 方法 ,並將各個片段進行組合連綴成篇。掌握片段組合的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做到有條理,有中心的說話。培養文字表達能力。

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學習片段刻畫方法,並將各個片段進行組合連綴成篇。

2、教學難點:掌握片段組合的方法。

二、課時安排

一小時。

【教學設計】

作文 是學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達能力的具體體現,它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是學生人格理想的集中反映,它蘊藏著學生的真實情感。在作文教學中應先幫學生建立情感系統,喚起學生對自己某種生活的回憶,激起相應的情感體驗,使之產生不吐不快的強烈沖動。贊可夫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出使 兒童 的作文產生那些豐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詞語。」在教學中,教師應創設相關的情境、選取相關的話題,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抒發自己的心聲,表達真實的思想,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心」。

作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指導學生掌握相關的寫作方法,學會相關的表達技巧,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當學生的情感被有效激發起來後,教師應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技法,使學生有所收獲。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師:進入初二後同學們有什麼感受?學生紛紛談自己的感受,感覺好象越來越緊張忙碌。

師:假如你要與一位美國中學生通信,你將如何表現這緊張忙碌的一天呢?是不是要把整個一天的生活全部寫出來呢?學生表示可以選取一天中早晨、中午、晚上三個片段加以表現。如緊張的早晨、忙碌的中午、疲倦的晚上。

教師繼續引導:像緊張的早晨你是不是一定要把整個早晨全寫出來呢?學生表示可只進行片段的刻畫,表現出早晨上學的緊張。

教師引出課題:片段組合出佳篇。明確片段組合的含義。所謂片段組合就是根據 文章 的中心通過一定的角度選取幾個相關的片段進行刻畫表現。並舉柯達 廣告 的例子使學生對片段組合有更深的感性認識。

進行片段選取的練習。教師:我國神六飛船載人飛行圓滿成功。假如讓你用片段組合的方法表現整個神六載人飛行,你選取哪幾個片段?學生表示可選取「發射----巡天----返回」這三個片段進行刻畫。

二、明確片段組合寫法的要領

教師:我們同學感覺到初二生活的緊張忙碌,那麼我們看看高三的師兄師姐們對高三生活又什麼感受。出示例文《生活寫真》。學生仔細閱讀例文。

教師:作者對高三生活有什麼感受?他是如何來表現的?(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習作者截取片段的方法。)

學生:作者覺得高三生活既緊張忙碌又有價值和意義。截取了三幅片段進行描繪加以表現。

教師:在第一幅片段中作者是如何表現早晨的緊張呢?(引導學生學習片段刻畫的方法。)

學生:作者選取上學這個片段進行細致的刻畫。

教師:三幅片段的順序能否調換?(引導學生意識到片段的組合應按一定的順序進行。)

學生:文章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

教師:片段與片段之間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方法來銜接呢?(請學生注意片段之間的銜接、過渡)

學生:文章是通過用鏡頭一、鏡頭二的方式進行。

教師進一步引導:除此以外還可以採用什麼方法進行銜接?

學生:可採用小標題的形式進行。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片段組合式作文的要點。教師:片段組合作文寫作的幾個關鍵,同學們能看得出來嗎?

學生:

1、先要確定好文章的中心;

2、要圍繞中心通過一定的角度選取片段;

3、要對片段進行細致的刻畫;

4、片段的安排要注意順序和銜接。

三、進行作文練習

教師:我們平時的生活是緊張、忙碌的,但如果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去體驗,我們會發現在緊張忙碌的同時,愛也在我身邊。請同學們想想看,在我們身邊有哪些愛?

學生:有父母的愛、老師的愛、朋友的愛等。我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成長。

教師:對於父母的愛、老師的愛、朋友的愛分別可以選取哪些片段來表現。學生進行思考、交流。

引導學生自選一個角度進行片段刻畫訓練。學生當場作文。請部分學生進行全班交流,教師進行點評。

四、學習片段對比組合

師引導:剛才我們選取的片段都是同一角度類型的,有時我們將兩個不同情況的片段放在一起會很有意思。比如說,同學們現在最怕什麼?

學生:最怕考試。

教師:是的,「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為什麼這么說?

學生:考得不好……考得好…

請同學分別想像考得好時和考得不好時的結果場景,進行口頭作文訓練。

教師:通過這兩個截然不同的場景刻畫,可見分數對我們同學是多麼的重要。

五、小結

教師:本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片段組合式文章的寫法,生活有如一個萬花筒,五彩斑斕。如果我們能學會裁剪生活,經常將生活的一個個片段放在一起來比較、把玩,我們會對生活有更深的領悟,同時我們會發現同一個片段與不同的片段放在一起會截然不同的效果,它是多麼的有趣。從某種意義上說,寫作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好玩的事情。希望同學們能早日領悟到生活的真諦,體會到寫作的樂趣。

【教學 反思 】

從課上學生的反應和課後聽課教師的評價來看,本節課教學目標基本實現,較為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本節課中注意從學生的日常生活感受入手,選取話題,注意了對學生寫作動機的激發。由於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容易激發起學生表達的慾望,使學生有話可講,能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寫作訓練之中去。

2、教學的主題鮮明,層次清晰,做到了「一課一得」。在本節課上緊緊圍繞「如何進行片段組合」這個中心逐層深入,使學生基本掌握了片段組合式作文的寫法要點。

3、 範文 引路,講練結合。在本節課上注重以範文引路,對範文進行深入分析,使學生對寫法要點有了感性的認識,在訓練時有了「描紅」的底子。在此基礎上,及時進行片段訓練,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高。

反思本節課,還存在著以下的不足之處:

1、在課堂上,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還不夠充分。當學生在進行作文交流後,僅是教師進行了點評,還可讓學生發表意見,進行評點,使得訓練的效果得到進一步深化。

2、教師的追問意識不夠強烈。當學生進行了片段的截取之後,教師沒有進一步追問一句「為何選取這個鏡頭」,沒有進一步引導學生的思維向縱深發展。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教材分析

《台階》一文是人教版 八年級 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全文圍繞「台階」命題立意、組織教材,使造房這個一般性的命題題材有了側重點,有了特色,突出了父親對社會地位的追求及父親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學情分析

學生閱讀能力參差不齊,只有極少數學生有較強的自主學習、探究合作的能力,他們能自主挖掘閱讀教學的重難點,能抓住關鍵語句,理解 故事 內容和人物思想感情;多數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下,能逐步提一些簡單問題;極少數學生缺乏對教材最起碼的分析能力。

設計理念

1、讀懂人物。在通讀教材的前提下,可以用「三問」引導學生把握內容、分析人物。

2、讀懂作者。作者在父親身上傾注了怎樣的情感?

3、讀出自己。聯系生活,理解﹑感悟父親。

知識目標

1、理解並識記文中生字、生詞。

2、把握父親形象的特點及意蘊。

能力目標

1、把握課文的敘述角度,試用第三人稱 說說 本文的故事梗概。

2、學習抓住關鍵語句來理解故事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標

感受父親性格中的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從而聯想到自己的父親,感悟自己的父親。

教學重點

1、能夠用第三人稱復述小說的故事情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分析「父親」的形象。

教學難點

感悟主題,理解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採用討論、質疑等方法使學生動腦動手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法。

教具安排

幻燈片小黑板。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准備

1、教師准備好教學設計和多媒體課件,並布置學生預習。

2、學生 課前預習 課文,了解生字詞和文章大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圖片(天壇祈年殿、中山陵)

師介紹圖片中台階的豐富意義,普通老百姓家的住房也有台階:它有什麼意義呢?下面,讓我們隨著當代作家李森祥老師的步伐,踏上又一個台階。

(板書:台階李森祥)

【導語設計用圖片中的台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出示學習目標:(課件出示)

1、理解並識記文中的生字詞。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把握父親的形象特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父親性格中的艱苦創業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毅力。聯系生活,感悟父親。

【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三、檢查課前預習

(1)、作者介紹:李森祥,浙江衢州人。1986年發表著作後迅速成長。他的小說以、軍營兩大生活為主要題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動的普通的質朴形象。其作品獲《小說月報》第四屆百花獎。他也是電視劇《天下糧倉》編劇之一。

(2)、字詞積累

涎,水籌,劃凹,凼尷,尬黏,性頭,顱揩,一把。

四、自主、合作學習

(課件展示)讀書之境界:

讀懂人物。

讀懂作者。

讀出自己。

下面就請同學也像攀登台階一樣,開始我們本節課的學習之旅吧。

(一)、細讀課文,讀懂人物

閱讀小說,首先要了解她的故事內容,下面我們就來攀登第一級台階

師:快速瀏覽課文,用第三人稱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要求講清楚:

1、父親為什麼要造一棟有高台階的屋子?

2、父親是怎樣造成有高台階的屋子的?

3、新屋造好了,父親怎麼樣了?

師:我們知道了父親造高台階新屋的不易,讓我們進一步的走進這位父親的感人形象。

跳讀課文,劃出文中最讓你感動,最能表現父親形象特點的語句。以「從……看到了父親是一個的人」為題說一段話。

師生共同 總結 父親形象:勤勞、頑強、淳樸、善良、謙卑、倔強、要強、有志氣、不甘人後、愚公移山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

【學生通過兩次不同要求的朗讀,特別是在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中要,要抓住重點。通過這樣的訓練,使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為下一步教學奠定了堅定的基礎。】

(二)深入探究,讀懂作者

師:我們從作者的動情描繪中感受到了父親的勤勞、淳樸、堅強、謙卑,那麼作者通過造台階塑造這一人物形象,要表達什麼樣的中心呢?(可以多角度考慮,不要局限於一種)

(參考:作者對父親的優秀品質表示敬仰和贊嘆,對父親身上的中國傳統農民特有的謙卑表示同情,對改變農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三)情感升華,讀出自己

小說作品以現實生活為基礎,它來自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我們讀了《台階》中的父親,想起了生活中無數的父親……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攀登第三級台階。

1、首先請大家欣賞一首歌曲《父親》。(播放歌曲)

一曲《父親》唱出了天下父親的辛酸和快樂。是啊,父親是登天的雲梯,撐起子女的未來;父親是拉車的牛,承載家庭的重擔;父親給我們一片藍天,父親給了我們一方沃土。父親是我們心中永遠的太陽。此時此刻你一定想對父親說些什麼呢?准備一下,來說一說。

【此環節把課本和生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學了《台階》一文,我們看到了父親偉大的品質。但這篇文章的魅力決不而已。其感人之處更在於深含著那種淡淡凄楚和辛酸,我們在探究文學魅力的同時,更應關注偏遠農村生產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極端困苦的現狀及深受傳統思想束縛的愚昧。對我們農村的孩子來說,應將億萬農民的幸福銘記在心,奮發圖強、努力學習!

【此環節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有了系統、完整的印象。】

六、布置作業

回家之後為父親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 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詞語。

2、了解本文所描繪的理想社會,感受寧靜的田園生活,正確理解作者的理想。

3、朗讀、背誦課文。

過程和方法目標

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誦讀能力。

2、把握本文虛景實寫,實中有虛的寫作手法,要求學生運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細節,培養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對作品的鑒賞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目標

肯定陶淵明對理想社會的大膽追求,激發學生向著更高更遠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朗讀、背誦文言文。

(2)理解積累一些文言實詞。

(3)理解文章的敘事線索。

難點: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教學方法

1、朗讀法。2、討論與點撥相結合。3、品讀法。4、延伸閱讀。

教具准備

多媒體CAI課件、已列印好的文字資料、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導入新課,作者、作品及背景介紹;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讀准字音,讀出情韻;整體感知文意,要求學生復述課文,概述桃花源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學步驟

一、預習

1、查字典,讀准下列加點字的音。

豁然(huo)嚴然(yau)阡陌(qianmo)詣(yi)

2、熟讀課文,查字典,參考課文注釋,試翻譯課文。

二、導入

1、作者簡介:(多媒體顯示其畫像)

2、導語:

同學們學過「世外桃源」這個 成語 嗎?它是晉朝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的,不遭戰禍的安樂而美好的地方。現在我們一起跟著漁人到這個世外桃源去看看。

三、課文分析

1、朗讀課文。(或聽老師范讀,聽課文錄音後齊讀課文)

2、請同學們試翻譯課文。(每生翻譯一句)

3、掌握課文注釋的詞語。(補充注釋如下)

為業:靠……謀生。緣:沿。夾岸:夾著溪流兩岸。雜:別的。鮮美:鮮艷美麗。異:詫異。窮:窮盡。舍:舍棄,放棄。豁然:開通、敞亮的樣子。開朗:開闊明亮。平曠:平坦開闊。屬:類。悉:全。信然自樂:喜悅,心滿意足。所從來:從哪兒來。咸:都。問訊:打聽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兒女。邑人:同鄉人。不復出焉:不再從這里出去。焉:於之,從這里。間隔:斷絕了往來。皆:都。嘆惋:感嘆,惋惜。延:請。語告:告訴(他)說。不足:不值得。既:已經。志:做記號。詣:拜見,卧…·怯。如此:像這樣。遣:派。欣然:高興地。

四、小結

1、古今詞義。

2、一詞多義

3、判斷句

五、作業

1、課後練習。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分步討論問題,整體掌握文章內容。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疏通了文章意思,這節課我們一起分析文章的'內容。

二、課文分析

1、朗讀課文,試背誦課文。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按漁人行蹤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節)寫漁人 捕魚 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

第二部分(第2~3節)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裡做客及辭去的經過。

第三部分(從第4節到完)寫漁人離開桃源後,太守派人先後探訪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問:漁人怎麼發現桃花源的?

討論並歸納: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人。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4、提問: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討論並歸納: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5、提問: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的生活環境的?

討論並歸納: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6、提問:作者怎樣描寫桃花源人的熱情好客的?

討論並歸納: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提問:桃源人見漁人為什麼「乃大驚」?

討論並歸納: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

8、提問:漁人—一為具言所聞,桃源人為什麼「皆嘆惋」?

討論並歸納: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動亂,黑暗而嘆惋,為桃源外的人沒有過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嘆惋。

9、提問: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麼?

討論並歸納:不希望外人來打擾這里的生活。也為下文再尋桃源不得埋下伏筆。

10、提問:漁人出桃源時,「處處志之」,為什麼再往時,「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討論並歸納: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虛構的。

11、提問:為什麼說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當怎麼評價?

討論並歸納: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這里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里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理想的世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

三、小結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後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回環。它虛構了一個與黑暗現實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託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意願。(中心思想)

四、作業

1、課後練習。

2、練習冊上的作業。

五、板書設計

閱讀全文

與部編初中語文自讀課文怎麼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