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教學是什麼什麼和什麼的訓練

語文教學是什麼什麼和什麼的訓練

發布時間:2023-02-10 15:30:39

『壹』 什麼是語文教學

真正的語文教學就是把「培養和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力」作為根本任務的課堂;真正的語文教學就是緊扣文本、穩扎穩打進行聽說讀寫訓練的教學。

換言之,也就是「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返樸歸真,自然天成,這是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它本應是少急切多從容的,是少外表多內涵的。

語文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

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語文》也是中國的學校等教育機構開設的一門主要學科,中國語文教科書一般講授的是中國通用語言文字(即漢語文)。

語文學是偏重從文獻角度研究語言和文字的學科總稱,一般包括文字學、訓詁學、音韻學、校勘學等。中國由於古代文獻豐富,文字比較特殊,語文比較發達,廣義的語文也應該包括語言學,也就是語言學和文字學的總稱,但由於國際學術分科中語言學是一大類,所以反而是語文學從屬於語言學,成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

『貳』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有:自學法、練習法、講讀法、談話法。

1、自學法

自學法也稱自主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自主學習為主,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的一種教學方法。

教會學生自主學習,這是推進課程改革、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也是現代科技、繼續教育倡行對人的要求。小學生在校期間初步學會學習,逐步形成獨立的學習能力,這是將來立足社會,適應生活需要的基本技能。這是一種很有意義的學習方法。

2、練習法

練習法是教師依據教學目標要求,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通過自己的感官活動和實際操作,鞏固知識、技能和形成習慣的方法。

小學的語文課程與教學側重於語言文字的訓練,教學中運用練習法,有語文課程的性質和教學的要求所決定的。語言文字漿果發福練習,才能熟練掌握。練習本身是一種目的、有步驟、有指導的重復活動,但不應進行機械性的練習。練習法包括口語焦急的練習、習作的練習、朗讀的練習等。

3、講讀法

講讀法,也是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教師往往寥寥數語就講清問題,或點破難點,說清關鍵,使學生課文「字求其訓,句求其義,篇求其旨」,並「因道悟文」,掌握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方法、要領。

這就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探究能力。講讀法就是前面提到的講授法,它包含兩種具體操作的方式:一是講述或講解。教師往往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教學內容作系統敘述和描繪的講授方式;二是講讀。教師或學生默讀課文或有表情的朗讀課文內容,兩者結合,講中有讀,讀中有講。

4、談話法

談話法,即問答法,一般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提問學生,並引導學生對所提問題得出結論,使之有所獲得的一種教學方法。

『叄』 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

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尤其要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語言與思維關系密切,語文教學最貼近思維這個智力核心,語文教學與思維訓練相結合具有全程性和全息性的特點,是語文教學的固有規律和首要原則(以下簡稱語思原則)。
一、語思原則的依據
(一)培養語文能力,首先要發展思維能力
語文和思維不是同一,卻也是統一的關系。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思維的載體和工具;思維是語言的內核,是語言的形式和內容。兩者是相互依存、緊密相聯的。雖然不斷有人對語言和思維的關系提出新的不同的見解,如形象思維有時可以離開語言,不用語言(如用形態)也可表達思維等等,但總體上都承認語言與思維是相互為用的關系,思維的結果要用語言來定型、交流,語文的發展有活化思維的功能,能促進思維的發展。葉聖陶說:「語言與思維密切相關,語文說得好在於思維的正確。因此,鍛煉思維極其重要。」又說:「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訓練思維,訓練語言(同時也訓練思想品德,這是當然之理,語文課是教育的一部分,怎麼能不顧到思想品德),而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獐時期打下的基礎至關重要。」烏申斯基說得好:「誰要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首先應該發展他的思維能力。」心理語言學認為語言與思維:「從兩種發展的起源說,總是先有認知而後有語言。認知是個體的和種系的語言發展基礎,沒有通過感知動作對事物特性和事物關系的認識,不可能有表達這些匭和關系的語句。」另一方面,語言「它作為思維的中介而對包括思維在內的整個認知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總之,認知是獲得語言的基礎,語言又促進認知的發展。
(二)語文知識、能力和智力需要協調發展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智力與知識、能力的關系極為密切。提高語文教學的全面質量,需要使學生的知識、能力、智力三位一體,協調發展。這里有必要了解知識、智力、能力等不同的概念。一般說,知識是客觀世界的現象和規律在人們頭腦中的系統反映;智力是觀察、記憶、想像和思維等心理特點的有機結合;能力是指成功地完成一定疃的方法及其所必須的心理特徵,語文能力指聽、說、讀、寫活動,知識與智力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
它們的區別是:
1、內涵不同
2、生理基礎不同
3、發展規律不同
它們的聯系是:
1、知識是智力發展的基礎。因為知識是智力的主要因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字詞句篇等語文基礎知識就不可能很好理解課文,寫好作文。
2、智力是學習知識的條件。學生智力發展水平制約著掌握語文的速度、數量和質量。
語文能力包括知識、技能(經過反復訓練後在個體固定下來的行為方式)和智力等,知識、技能和智力與非智力都是的要求和基礎。如寫作能力,要具有審題立意,謀篇布局的知識,要有觀察、記憶、想像、思維等短暫疃參與其中,還要有熟練的寫作技能技巧。因此,語文教學要把學習語文知識與發展智力(以思維力為核心)和訓練能力結合起來,要從學習語文知識入手,注重智力開發,落實語文能力的培養。以英國教育家洛克為代表的形式教育派強調教學主要任務是訓練思維形式,輕視基本知識的傳授,以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實質教育派,否認發展學生智力的可能性,強調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對學生傳授在實際生活中有用的知識。他們把知識學和能力培養與智力發展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歷史證明這是錯誤的。我們要用辯證的觀點把知識、能力、智力有機結合統一在語文教學過程之中,全面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因此,語文教學應當與思維訓練相結合。
(三)語文教學要為培養創新型人才服務
創新思維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核心。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思維是指運用新觀念、新方法進行獨立思考創造出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思維過程,教育心理學家把教與學概括為記憶、理解和思考三個不同水平,認為只有在積極的智力運動中去探求未知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才能稱為創新教育,達到最高的教學境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語文學要加強素質教育,開發創造潛能,必須加強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力度。培養創新思維是造就創新型才的必要前提,是知識經濟時代我們教育工作者肩負的最具挑戰性的歷史重任。當前語文教育界普遍存在著缺少對學生創造力的開發問題,教材、教法和測試都強求統一,「一刀切」,「齊步走」,求異思維、批判精神受到重壓,與高學歷、高競爭、多層次、多變化的人才要求和時代脈搏不全拍。創造學認為:「人人皆有創造力,創造力的水平可經訓練提高。」美國學者哈里特朱克曼在他《科學界的精英》一書中,對10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分析的結論是:完善的智力和人格結構是這些人的共同的心理特徵,包括淵博的知識、超人的記憶力、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極強的綜合思維能力和精湛的實驗技巧等。語文教學對發展學生的這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極為有利,對聚斂思維、發散思維、辯證批判思維、隱喻聯想思維等創造性思維能力都可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得到經常的有效的訓練。語文教育工作者完全有條件有責任在培養和造就創新人才工程中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做一名光榮的奠基者。
二、語思結合原則的實施
語文教學與思維訓練相結合原則的實施要遵循思維規律和語言規律,根據學生心理特徵尋找最佳結合點
(一)利用思維特點和規律,優化語學教學過程
人的思維具有問題性,概梧性,間接性的特點。思維過程的基本規律是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分析是在頭腦中把整體分解為部分,或者把事物的個別屬性等分解出來;綜合是在頭腦中把事物的各部分或個別屬性聯合起來。把一篇課文分解為段落句子和詞,把詞、句子組成段落,把段落聯結成文章。抽象是提取事物的本質屬性(肯定抽象),舍棄非本質屬性(否定抽象)的過程;概括是把抽象出來的本質屬性聯結起來,達到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分析與綜合是抽象與概括的基礎,抽象和概括是分析與綜合的發展。例如教學曹禺的雷雨,先要分析第一部分是寫三十年後周朴園和侍萍相的見的,第一層寫侍萍以敘述別人中吻訴說自己的悲劇遇,第二層寫周朴園認出侍萍後的惡劣態度。第二部分是寫周朴園與魯大海母子相見的矛盾。然後綜合起來看是一個封建大家庭的錯綜復雜的矛盾。接著要進行理性的抽象,從侍萍身上看到了周朴園的冷酷、偽善,從工人代表大海身上看出周朴園的殘忍、貪婪,同時從侍萍、大海等形象上也預示了人們在覺醒、在斗爭、在批判中具有無比強大的威力。最後進行概括,以周朴園為代表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社會即將崩潰,大雷雨已經來臨,中國社會將發生巨大的變革,一篇課文的教學過程要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與綜合、抽象和概括,是一個極為復雜的思維訓練過程。
(二)遵循思維發展規律,培養思維品質,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1、遵循思維發展規律,包括:動作思維、形象思維、形式思維、辯證思維。
2、培養思維的智力品質,包括:思維的敏捷性、思維的靈活性、思維的深刻性、思維的獨創性。
(三)培育創造性思維品質,增進語文創新能力。
創造性思維是主動獨創地發現新事物,提出新見解,解決新問題的思維形式。托爾斯泰說:「如果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的結果,是使自己什麼也不會創造,那他的一生將永遠是模仿和抄襲。」語文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復雜性給創造性教學以必要性和可能性准備了優越的條件。

『肆』 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什麼

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什麼?葉聖陶先生曾經強調指出:「語言文字的訓練,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漸能駕馭文字.」呂叔湘先生更是明確主張:「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 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語感.」那麼,語感是什麼?王尚文先生這樣精闢的概括:「語感是思維並不直接參與作用的由無意識替代的在感覺層面進行言語活動的能力.它表現為對作用於人的言語作品的內在反應能力,即聽和看(讀)的能力;也表現為因表達個人情意的需要和適應社會交際的需要而在感覺層面直接生成言語作品的能力,即說和寫的能力.」總之,語感是一種個體的語文修養,它是個體在長期規范的語言環境中逐步養成的一種具有濃厚經驗色彩的能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它是一種對言語的的感覺,對學生而言,無不可能假裝有,弱不能假裝為強,鈍不能假裝為敏.所以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把發展語感的主動權毫無保留的還給學生.語文教師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是學生高品位語感的創造者;語文教師的困難之出,也在於他必須創造學生高品位的語感.在「還」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自始至終地,自覺自願地成為學生語言實踐的組織者、服務者和幫助者.要把發展語感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必須從學生語感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出發,構建一套能使學生自主、充分、積極的發展自身語感的課堂教學模式.只有語感這個基石打扎實了,才能提高語文水平.有人問,語感從何而來?回答是明確的——從朗讀中來,從朗讀中感受語感.語音是語言的物質外殼,語言的多種意味包含在語音的高低快慢強弱之中,非通過多讀、熟讀、朗讀無以全面把握.如果朗讀時僅是簡單地把文字流暢地讀出來,就無法體會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深入理解文意.因此,朗讀時要感情充沛,甚至要求學生把自己的感情與作者的感情盡可能融為一體.文章的思路、作者的情感、優美的意境會自然而然地浸潤到學生的內心深處,激起他們情感的共鳴,從而使其語感、審美能力等都得到潛移默化的培養和提高,同時也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朗讀是語感培養的基本方法,教師要真正認識到它的重要地位,用有效的方法去訓練學生.葉聖陶老先生十分推崇美讀(相當現在所說的「有感情朗讀」),他老人家認為:「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起來」,「激昂處還他於激昂,委婉處還他於委婉」,還說,倘「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說些什麼,而且與作者心靈相通了,無論興味方面或是受用方法都有莫大的收獲.」美讀可以培養語感,是內隱學習的機制在起作用.在一遍又一遍的吟誦、美讀中,不僅理解了文本的意思,包括難以言傳的文章的韻味,而且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同類文章的閱讀方法,培養了語感.

『伍』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和措施有哪些

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以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根本,教師要為此搭建平台,做好鋪墊,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 教學 方法 和 措施 ,供大家參考。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和措施一

(一)採取一切可實施的措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1.以講誘導法。這種方法就是指通過教師給學生講述某一些 故事 ,來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有閱讀的慾望。教師可以選取一些 童話故事 、一些名著等等,用生動的語言給學生講出來,讓學生有閱讀書籍的興趣。

2.以身示範法。教師要和學生一道進行閱讀、寫 讀後感 等等。起到模範帶頭的作用,要用自己的閱讀情況實打實地感染學生,讓他們愛上閱讀。

3.賞識激趣法。教師要對那些喜愛閱讀的學生進行鼓勵,要多多誇獎他們,讓他們始終保持閱讀的熱度。平時也要多舉辦一些「讀書小明星」的評選活動,並給出色的學生一些獎勵,由此來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

(二)要給學生創造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

小學生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如果周圍是圖書的世界,那麼他們也就自然而然地拿起書進行閱讀。因此,我們教師要學生創造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我們可以將教室裝扮成小型的圖書館,讓學生沉浸在書的世界;可以在教室掛上激勵學生多讀書的 名言 ,讓教室中充滿著 文化 的氣息;還可以每一周抽出幾節課的時間專門讓學生進行閱讀等等。

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學生就能夠深深地被環境和氛圍打動,能夠主動地進行閱讀。

(三)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學會正確的閱讀步驟

正確的閱讀習慣對學生閱讀能力的養成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形成習慣之後,也就會下意識地按照自己的習慣走。學生的閱讀步驟應該分為以下三點。

1.首先讓學生大聲朗讀 文章 ,找出其中不認識的字和不懂的單詞。並在黑板上寫出這些詞,先教學生怎麼讀,怎麼解釋。然後在讓他們默讀文章,在每一段之前標上序號,對段落分段,畫出每一段中心句。在他們讀完之後,和他們一起分析每一段中心思想。

2.在分析文章之前,教師要為學生講一下當時的背景,這樣可以使學生大致了解到文章中的某些形象詞語的言外之意。之後創設相應的情景。讓他們進一步身臨其境,再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看看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

3.根據學生提出來的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討論,也可以和教師一起討論,讓學生的思維開闊一些,不能禁錮他們思想。對於課後的問題也是一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但是也要告訴他們答案不是的。

(四)傳授給學生正確地閱讀技巧,讓學生體會閱讀的快樂

我們應該遵循與課內外相互結合的原則,並讓學生學會閱讀的順序,即一般應用程序類,第一次閱讀初感覺文章的表明意義,第二次閱讀和深入分析文章,感受作者的隱含情感,第三次閱讀評論文章的寫作手法、寫作目的等等。通過這樣的閱讀途徑,學生也能自己進行閱讀。

閱讀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能力的養成,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今後的學習和生活。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小學語文老師要根據自身教學的實際情況採取相應措施,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正確地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和措施二

1.教學目標要明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以生為本,根據學生的 學習方法 、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制定科學、系統、全面的教學目標,合理分配課堂的教學時間,准確把握課堂節奏,創設課堂教學情境,講解精要的課堂內容,根據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學習目標。

教師與學生之間首先要建立和諧、融洽的關系,教師要做到一視同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以成績的好壞劃分學生等級,使學生保持健康的學習心態。針對某一個知識點,教師也要盡可能多地列舉例子,補充其他相關的知識,讓學生既學會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也學會用類比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師還要注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生有著終生的意義,他們的思考能力、表達能力、 總結 能力等對他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相當重要。所以,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的潛力,提高課堂效率。

2.渲染課堂氣氛的方法

2.1 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一個自由學習的機會。語文課最怕的就是教師一個人把課堂時間全部佔用,而學生只能認真聽講。長期這樣下去,學生的學習效率將會越來越低。所以,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課堂上成為主體。對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更需要自由學習的時間。

以課文《飛向月球》為例,在進行本課的教學時,老師應該留更多的時間給學生。月球上有太多神秘的東西,小學生對月球也充滿了好奇,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點給學生一個自由想像的機會,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在發言過程中,教師可以起帶頭作用,然後再讓全班學生都參與進來。

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地對月球上的事物進行猜測、想像,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聲講出自己的想像。用這樣的方法,可以讓整個課堂顯得自由活潑,而且也可以培養學生的 想像力 和表達能力[2]。

2.2 角色體驗,點燃學生的激情。角色表演對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小學生的表演慾望比較強,而且通過角色表演可以培養學生對課文的情感,可以讓學生在表演中把握住語言的節奏,使學生在表演中逐漸對課文產生感情。

《牛郎織女》是一個千古傳唱的神話 愛情故事 ,像這樣的故事光靠教師的講解是很難讓學生感受到它的美的。所以,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表演牛郎織女的故事,當然,學生也可以發揮想像,豐富故事內容。比如,當牛郎織女分別多年後,在鵲橋上相見後會說些什麼,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情境模擬相關的對話。

筆者相信用這樣的方法,肯定能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課的樂趣,使他們在以後的語文課上更有激情。

3.趣味性教學

小學教師要激發 兒童 的學習熱情,必須根據兒童生理心理的特點,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注意趣味性。那種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不能培養能力,自然也無藝術性可言。教學是一種藝術,藝術最講究分寸。

還有,對課堂提問必須精心設計,不僅要在備課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客觀的預測,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這需要有豐富的教學 經驗 和較高的教學藝術。

在作業設計方面,在於鞏固、消化、運用所學的知識,並使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組織好學生的作業,對發展智力、培養創造才能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在如何布置學生作業的問題上,比較普遍存在兩個弊端,一是數量多,學生負擔重;二是純知識的機械性的作業多,不利於能力的培養。

我們應該從知識與能力的結合上設計好學生的作業,一般說來,作業設計不僅要體現靈活性,還要體現統合性。語文教學是一種綜合性的基本功訓練,作業設計也要相應地體現綜合性。單一性的訓練,是不利於學生掌握語文教學這個工具藝術性的。

4.藝術性創新教學

當今的孩子們最缺乏的是什麼?是生動的實踐、豐富的體驗、大膽的疑問、無拘無束的展示,缺少解放和創新。 教育 ,首先是人學,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只有把學生放到學習的中心主體地位,才能喚醒他們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潛能,學生才能發揮自己的才智去創新,去體現自己最大的價值和作用。

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從總體上說,在觀念、模式、方法等方面,還存在著不少影響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問題。也就是說,教師仍處於主體地位,學生仍然是被老師牽著走的地位。我們的語文教學藝術盡管也呈現出千姿百態,但是仍缺少學生本人的自學、自悟、自得。

因此,教師必須把主體地位讓給學生,要著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自己在教學藝術方面的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之所以被稱為藝術家,是因為教師的勞動本身就是創作,而且比藝術家的創作更富有創造性;所以,創新性不僅僅賦予教學藝術以生命,它也是一切藝術的源泉。

5.關愛和尊重學生

新課標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體驗及理解,能動地認識和改造知識,賦予知識以個性化的意義,課堂也不再是傳授知識的聖殿,而是發展生命的樂園。作為課堂教學不可缺乏的一部分?D?D小學生語文課堂學習評價也應該體現這一理念。

因此,教師應該善於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敏銳地捕捉存在於他們身上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亮點,並及時地給予賞識,把愛的陽光灑向每一位學生,尤其是後進生的心田。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小男生:父母離異,寄住在外婆家裡。因為生活中缺少家庭的溫暖和雙親的呵護,他性格內向,鬱郁寡歡。他每天都蜷縮在座位的一角,那膽怯的眼神似乎怕見到春天的陽光,讓人瞧著好心痛!下課的時候,我只要一走進教室,總會擠點時間,溫和地趕走他的同桌,陪他一起做作業,和他一同讀課文。

時間久了,其他同學也明白了我的良苦用心,只要一有空大家就圍過來與他談天說地。看著他又害羞又激動的樣子,我總是喜歡走過去,輕輕地撫摸他的小腦袋。漸漸地,他敢於和同學們親近了。當他第一次在課上主動地站起來回答我提出的問題的時候,真的,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從容地、有條理地回答完問題後,我仍然激動地凝視著他,贊許地頻頻點頭,很久都沒有回過神來。

他似乎也很興奮,不時地用眼睛瞅著我,這時,我覺得自己和這個孩子的心貼得好近、好近。這次小小的成功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轉變,他成了一個敢於發言而且愛笑的陽光男孩。

6.教師應樹立正確的語文教學觀

有什麼的環境就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那麼有什麼樣的教師可能就會培養出什麼的學生。教師的素質與觀念、能力同樣會決定學生的素質、觀念。作為教師要與時俱進,終生學習,不斷地與外界學習交流、合作,以達到更完美,更適合,更有效的意識。

教學中注意改觀以往的語文教學只注重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為教而教,很少站在學生生活的高度來審視教學活動,致使語文教學成了學生生活的一種負擔。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生的生活,走語文教學生活化的道路,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來自於生活,課堂教學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我們應以課堂為起點來實施生活化的教學,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溝通,讓教學貼近生活,聯系實際。

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並真正受到啟迪;才能賦予課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潛在意義;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強者,做生活的主人。作為教師就應走出 應試的局限,從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角度重新思考,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觀念更新,以適應和滿足社會進步與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和措施三

一、緊扣文本特色,立足文本整體,抓住重點詞句

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曾說,書不讀通不開講,書不讀熟不開講。在教學《第一朵杏花》這篇課文中,對話描寫是文本特色之一。

筆者根據這一文本特色,在學生通讀全文,把課文讀通、讀熟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個綜合訓練:出示竺可楨爺爺與小男孩的對話,但標點沒有學生想要讀通讀順這段話,首先就需要為這些對話加上標點;加上標點後,引導學生想像人物當時的表情、動作、神態,體會人物說話時的心情,感受人物這樣說話的動機,讀著讀著,學生覺得加上一些 提示語 後,讀起來更過癮。

有了提示語作為坐標,學生投入其中,積極還原體驗人物當時的所思、所想、所感,在以感情朗讀為主要目標的訓練中,慢慢地觸及人物內在的品質,人物的精神變得看得見、聽得出、說得准、讀得好、寫得活,甚至諸如「課文為什麼要以第一朵杏花為題」這樣大而空的問題也由於對人物對話的深刻理解,而在教學結束時迎刃而解了。

學生讀懂的過程,就是感悟體驗的過程,就是語感形成的過程,就是語言積累的過程,真可謂「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深知於自知」。

二、依據文章體裁特點,喚起學生生活經驗,激發想像、聯想

讓書本知識呈現出鮮活的生命狀態,是新課程改革實施後課堂教學呈現的新特點。學生是 語文學習 的主人,教師要依據課文體裁特點,通過各種途徑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書本知識與現實生活、學生經驗世界和知識的形成過程聯系起來,從而激活書本知識,激發學生的想像、聯想,發展學生的思維。

喚起學生生活經驗,激發想像、聯想,不僅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更主要的是能極大地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教學蘇教版四年級第二學期《江南春》這首古詩時,筆者讓孩子們先讀題目,看出題目分為兩個部分——「江南」和「春」;再讓每個孩子自己去讀一讀這首詩,一問: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是寫春天的?交流時不一定按照詩句的先後順序,但每找到一處,我們就來畫一畫這個景,說一說自己為什麼這樣畫,評一評誰的畫與詩句最吻合。

每一次畫、說、評,孩子實際上都在自覺地借用作者的「一雙慧眼」去欣賞了一次春天的美景,移情成為必然。二問:你又從哪裡看出是寫江南的景色?學生能找到相關的字、詞、 短語 、 句子 ,他就穿越時空在古人的眼中看到了江南的特點。而能讀好這些景物,學生就能領略江南原來是有這些特色景物的。

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能展開 說說 ,他也許就能回味自己身處的江南,原來是有這些特點的。由此,詩歌的學習不僅僅是字、詞、句、詩的機械解釋,而是學生主動地走進詩人的內心,用詩人的眼睛去看,用詩人的耳朵去聽,用詩人的心靈去感受。

學生彷彿一會兒在寫生,一會兒在春遊。《語文課程標准》中說:讓學生自己獨立地誦讀感悟,並將讀書意會到的東西用可以檢測的表情朗讀出來,是實惠便捷的解讀方式。

三、抓住「文眼」,採用多種形式組織學生朗讀、體驗、感悟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或遠離文本進行過度發揮。因此,筆者認為語文學習中的體驗與感悟要真切,倡導個性化體驗,這一目標的實現只能靠「潛心會文本」。即通過反復地讀,走進文本,理解文本,走進作者的心靈,觸摸情感的脈搏。

讀是感悟與體驗的前提與基礎。不把課文讀通、讀順、讀好,就不能通過語言來認識事物之間、人物之間、人與事之間的關系;要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必須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一遍又一遍地讀書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後才有獨特的、有見地的感悟。

例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中的「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這句話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父親挖掘時間長,挖掘的艱辛,永不放棄的信念,以及對兒子深深的愛等情感。

筆者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領讀、引讀、組織學生有感情個別讀,把學生的感悟、體驗不斷推向文本,並且適時地設計了一個補充句子的練習: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在這36個小時里,他顧不上( ),顧不上( ),顧不上( ),甚至連( )都顧不上。

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他心裡反復念叨著的一句話是( )。這樣設計引導學生感悟,既是建立在對文本理解的基礎上的,又是對文本的再創造和深加工;既使書本上的語言內化為學生心靈深處的話語,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體驗。

這樣的言語實踐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學生語言、思維和精神的同步發展,達到了「訓練」和「感悟」比翼齊飛的境界。

四、定位年段要求,在對話互動中生成情感,生 成語 言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是要在互動中生成思想,生成情感,生成語言。這種對話是基於充分朗讀、體驗、感悟的對話。

現實教學中,可能是由於考查教學效果方式的緣故,我們常常低估現在學生的水平,到小學中年級仍然將課文「咀嚼得很碎」,「一口一口喂給學生」。筆者認為,到小學四年級下半學期,應該選擇一些足以統領全文的大問題,對學生更放手些。

在教學蘇教版四年級第二學期中《春日偶成》這首詩時,請學生把古詩讀准讀通以後,筆者就提出一個直奔作者寫詩動機的大問題:讀讀這首詩,你感受到當時詩人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一下子就能在短短的四句詩中找到「樂」字。

「樂」是這首詩的靈魂,於是在「樂」的籠罩下,學生開始「樂在詩中」地尋找能讓詩人「樂」的美景,開始「樂此不疲」地在詩中尋找能讓詩人偷著樂的理由,最終體會到原來作者是在美麗的春景中自得其樂。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學習都是學習者自主建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離開學習主體與文本之間的交互作用。有意義的接收學習是自主建構,有意義的發現學習也是自主建構。

五、切合兒童特性,適度拓展,堅持練筆

我們都知道,「語文,語文,語言文字能力是根本。」小學階段語文的奠基作用說到底就是在掌握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中完成的。崔巒老師指出:語文課時有限,要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刀刃上,用在識字、寫字、讀書、習作、口語交際上,把語文課上得既生動活潑,讓每個學生的各種感官特別是頭腦真正動起來,又扎實有效,向每個40分鍾要效率,要質量。

時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學生課堂內的訓練量太少,課堂內動筆時間太少。我們要克服課堂上「君子動口不動手」的頑症,每篇課文學完後,要騰出8~10分鍾時間讓學生進行書面語言練習。

教師要從檢測三維目標綜合達成情況和學生思想、情感、語言生成情況的視角,根據課文內容,設計情境性的語言書面練習題,讓學生寫一組句群或一個語段。這種練習要具有創造性、開放性和綜合性,能激發學生產生情境性和個性化的語言。

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和措施四

一、課堂中教學語言的准確運用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將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擴充學生的文學素養。教師要准確掌握語言運用的准確性,因為小學生正處於模仿學習階段,不能給他們帶來錯誤的認知,影響他們以後的學習。除此以外,教師還要能深刻、精準地運用語言的感情色彩,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如在教學《落花生》時,教師一定要注意為學生講解「落花生」是花生的別名,不要把「落」字理解成為動詞,不要未經查證與核實就望文生義地理解為「種花生」,造成錯誤性的理論。另外,還要注意語句的正確使用。

如「對於這個同學的看法,有的學生非常不同意,而我認為是對的」這句話的理解,就有兩種相反的思路——到底是對前邊同學的看法認為是對的,還是對後邊學生非常不同意的看法認為是對的呢?這就是一種歧義句,但是小學生還學不到語法這一塊知識,如果教師表達的模稜兩可,學生理解起來就會很困難。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務必要准確地運用語言,說出的語句是幫助學生理解事物的,而不是給學生造成困惑或是錯誤的學習。此外,教師教學過程中也要抓住重點,突顯精華,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得無限的知識,真正達到以簡駕繁、以少勝多的境界。

二、課堂中的多媒體運用

小學語文課本中包含的內容繁多,可以說是上有天文下有地理,從古今到中外無所不有。所以,課本中有很多內容對年紀尚小的學生來說還是陌生且難以理解的。這個時候就要運用多媒體技術帶領學生學習這些奇妙的知識。

多媒體教學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能形象生動地傳輸、再現知識的原理和物體原型,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實際的知識,從而加快學生學習和記憶的速度。同時,在課堂中恰當地運用多媒體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更精準地把握學習重點、難點。

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小學生年齡較小,在學習方面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對理解事物有一定的難度,運用多媒體就能克服這個限制,它能將抽象的課文語言轉化為直觀的動畫,將知識具體化,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如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有幾個動詞的排列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有這樣一段話:「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迎上去看,看見烏龜媽媽追上去,看見青蛙游過去」,這句話當中的「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是學生難以理解的,學生既不知道這些詞的表現形式,也不知道該如果使用,這時候我就運用了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把小蝌蚪尋找媽媽的整個過程製作成了flash動畫,重點強調了這三個動詞的表現形式,這樣一來學生就明白了迎上去就是相對的游過去,追上去就是從目標後方趕上,游過去就是從周圍游到目標物體身邊。

他們看完了這個動畫,這三個動詞的表現形式就會留在腦海里,從而為學生的語言表達的精準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提供參與機會,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好他們的主體作用。而要想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就要讓學生參與到互動教學中來,給他們提供獨立的活動場所,使每個學生在學到知識之後還能再傳播出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還以《小蝌蚪找媽媽》一課為例,教學中我把全班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讓組員分別扮演課文中的角色來進行表演。這樣,學生就能在自己理解的同時再分享給其他同學。這個環節既有競賽意味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需要注意的是,新課程改革雖然倡導探究性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但並不是說教師就不重要了。當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遇到經小組討論仍然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教師就要適時地參與到探討中來,給出積極的建議。

四、課外的發現

學習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表達,學會熱愛生活,讓學生從現在起就懂得文字的力量。所以,不能把學生束縛在課堂中,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培養學習語文的習慣,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如我曾經給學生布置一項課外作業,要求學生在上學或放學的路上仔細觀察路上的路標、商店牌匾,記住一路上都有哪些商店,如果有不認識的字就問家長,如果你發現哪家的牌匾寫了錯別字,老師會有獎勵。留這個作業的目的主要有兩點。

『陸』 語文教學要訓練學生哪些基本技能

訓練要明確目標
要加強語文基本功的訓練 ,必須明確訓練什麼,對不同的教材和不同年齡的學生應有所區別,教師必須從教材所顯示的語文特色,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能力制定明確的目標
確立了訓練要求,教學目標就會具體、確切、集中,教學過程就不會游離於教學目標之外,就會改變那種單純的情節上串講分析的做法,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
訓練要重視過程
語文基本功的訓練,是指通過學習課文所提供的語言轉化為學生的閱讀能力的訓練過程。教師必須強化預習功能,強調初讀、整體感知課文的質量,變集體讀書為人人參與的個體讀書活動。人人做到三讀:一讀得正確,結合查字典,掃清閱讀障礙;二讀得通順,做到「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三讀得流利,做到朗朗上口,了了於心。在整個訓練過程中,教師只起組織、導讀、反饋的作用,不對課文內容串講、串問,難於理解的詞句只作適當的點撥,以增強學生多多練習的機會.
訓練要突出重點
一篇文章包含著諸多的訓練要素,但我們教學時決不能忘記教學的根本任務是教學生學習語言,訓練應突出學習語言這個重點。教師應根據教材的訓練序列和課文的語言特點,恰當設計訓練重點,做到每節課都有所側重,集中精力進行某種項目的訓練,這樣日積月累,細水長流,學習語言的任務就能逐步得到落實。
訓練要拓寬渠道
語文基本功的訓練,最終落腳點在積累和運用上。通過從語言文字到內容,再從內容到語言文字兩個環節的訓練過程,學生對讀寫基本技能有所了解,但尚未熟練掌握。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學生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是通過對知識、技能的掌握及廣泛淺移而實現的。為促進知識的鞏固、能力的形成,最有效的辦法是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操作來實現、拓寬語文學習的渠道。
例如,學過一篇課文,文章里的好詞佳句需要積累,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學生現成了復述,通過書面向口頭的遷移訓練,促進學生把「消極語言」內化為「積極語言」。文章的表達順序需要揣摩,我引導學生學會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進行讀寫遷移訓練,或新穎的開頭,或巧妙的結尾,或有代表性的段落,從中取一項,設計仿寫。最好能配合本訓練組的習作教學任務,做到小練筆為大習作搭橋鋪路。
而閱讀方法的運用要與課外讀本緊密結合起來,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為學生大量閱讀提供方法和指導。

『柒』 小學語文教育的主要特徵是進行什麼訓練

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

『捌』 常見的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1

1、激發興趣

語文教學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來自於對老師的喜歡。所以,老師平時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學生做朋友,讓學生喜歡自己。下課時,學生幾乎與我沒有什麼距離,跟我拉手,跟我撘肩,跟我說知心話;上課時,學生比較尊重我,也比較喜歡聽我講課。我覺得每個學生都是那麼可愛,我喜歡每一個孩子,我全身心的教他們,愛他們。因此,師生關系融洽了,學生對學習語文就產生了極濃厚的興趣。興趣有了,學生的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漸漸地學生喜歡上語文,學習的興趣成了學生學習語文的後勁力量。

2、培養讀記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深知落實好一個「讀」字,有助於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而會收到背誦和積累知識的效果。一直以來,我都堅持利用安排的早讀課時間。我的早讀課,我會早早的來到教室,要求學生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學習夥伴互相聽寫昨天所教的生字、生詞或是古詩、日積月累,生字、古詩、日積月累要求自己默寫,默寫生字時,要寫拼音、生字、組書中的詞,書中的生詞要求互相聽寫,兩人聽寫完後,互相批改。如有錯,再把錯的抄寫三面,然後再把錯的默寫一面,做到字、詞、古詩、日積月累人人過關。第二件事,要求學生讀記本單元該背的內容。第三件事,預習今天要上的新課,主要是把新課讀熟。陪隨學生晨讀,師生共同踐行古人的教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在日積月累中會慢慢地感受到語文內涵豐富、外延廣闊、魅力無窮,對他們升入中學以後學習語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培養學生基本技能

「教學質量是學校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而是否真正提高了教學質量又明顯體現於學生素質是否真正提升,學生語文素質的提升表現於基礎知識的遷移運用。基礎知識包括:拼音、文字、詞彙、句子、語法、修辭、邏輯,乃至細小的標點等等。實踐中我感悟到:嚴把關,是提高畢業成績的關鍵。處理復習這個環節的教學中,則在字、詞、句、段、篇都進行全面而系統的錘煉和掌握。應依據教材結構分章節對學生進行歸類復習,每一個知識有它的特點及規律,老師必須把握,對學生要講清、講透每一個知識點,做到講練結合、舉一反三。切記應付了事,完成任務。在同學們掌握了這些基礎知識後,再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遷移運用的培養,在閱讀和寫作中鞏固、運用。在做一些復習題以後,老師不能一味的在黑板上講,這樣會勞而無功、枯燥無味。歷屆畢業班,學生做的復習題,我幾乎沒有對改過,都是讓小組合作對改,若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學生舉手示意,老師立刻幫助解決。因為爭論中解決了的問題,學生記憶深刻,而且學習起來不感到疲乏。

4、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

對作文選材的把握是學生下筆時的難點,作文布局的不合理和文筆的低劣是六年級學生作文要想有所突破的關卡。每寫一次作文,老師要精心指導,教會學生審題、選材、構思、修改,多讀例文。教學一次作文,老師必須要求學生寫好一次作文,不能布置學生回家完成,只能在課堂上完成。評改作文小組解決,由組長牽頭,大家一起找錯別字,找用詞不當、詞語搭配不當的地方,找語句不通順的地方,看開頭和結尾寫得好不好。如何修改,大家說了算。這樣的批改方式,有利於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5、培養閱讀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學生興趣培養的功效體現。尤其是在本期,小學和這個銜接時期更應該培養學生一些良好的習慣:

1、課前有主動預習,上課勤作筆記,課後自覺的習慣。

2、閱讀過程中有查閱字典、詞典等工具書的習慣,自己解決生字、新詞。

3、閱讀時自己提出問題,邊讀邊思考,設疑研讀的習慣。

4、有敢於答問,大膽質疑、辨疑的習慣。

5、討論時有聽取同學的意見,判斷是非,如對的要堅持自己的觀點的習慣。

6、鼓勵學生多讀作文書,多看課外書,增加知識儲備,豐富寫作素材。

我班學生有這樣一個習慣,還沒上的課文,學生自覺地往後讀,還沒要求背的課文和日積月累,學生會自覺去背。所以,老師在教學新課時,學生對新課已經很熟悉了,上起課來就比較輕松。

常見的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2

其一,語文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這是學習語文的關鍵。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重在啟發學生思考,以平等對話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其主觀能動性得以更充分的發揮,使其學習變為愛學樂學。學生上課積極主動回答問題,課堂效率高。

其二,多讀多練,培養語感。

語文是一門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經常以此作為教學重點來訓練。但課堂時間畢竟有限,這必須靠生活點滴積累。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孩子讀書能力差,這就無形地成為學習語文的障礙,所以讀書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將重點訓練朗讀,希望家長配合。在家庭教育中,我懇請家長重視讀說訓練,並可以時刻注意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建議家長在用心傾聽孩子讀書的同時,給他一些掌聲,一句鼓勵,一份自信。假期中,您可以引導孩子預習新課,閱讀兒童著作,或背誦古詩文時實踐一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三,勤於練字,認真書寫。

古人雲:「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不同的字跡,亦能反映出不同的人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所以擁有一手好字,是語文學習的一部分。我建議學生可以練習楷書,可以臨摹,久而久之的楷書練習,其精神與風格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要給予扎實有恆的要求,讓學生的意志受到了考驗與磨煉。這也是這學期的教學重點。

其四,留心觀察,寫好作文。

三年級教學就是教孩子如何寫好作文。的確,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必須重視它,正視它。其實寫好作文不難,但必須留心觀察,把生活的點滴記錄下來,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組織好語言,匯集成篇即可。當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事說總是很容易,做起來就難了。本學期我剛剛接班,對學生情況不是很了解,重點培養了學生的字詞及基礎知識。並將鼓勵他們每天或每隔一天寫一篇日記進行練筆。作文水平有待提高的學生就要多讀書,積累好詞佳句,拓展知識面,不斷充實自己,爭取有大的進步。希望學生在保證課內學習的基礎上多看課外書,在寫作文時就會語言優美.生動.妙語連珠,這些都是因為閱讀面廣,知識淵博。希望家長可以重視閱讀,假期中給您的孩子准備一倆本兒童讀物,讓他在知識的海洋里翱翔,平時也可把書帶進班內,放在圖書角里和同學共享.我相信您的孩子將受益終身.

其五,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的學習習慣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本能。不同的學習習慣對於思維能力與語文能力的提高起著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利於自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階段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那麼,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應該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1、預習與復習的習慣。

2、勤於思考與全神貫注的學習習慣。

3、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習慣。

4、多動腦,勤動手的習慣。

5、大膽發言,敢於質疑問難,敢於表達自己見解的習慣。

6、獨立完成作業與自我評價的習慣。

7、 課外閱讀的習慣。

眾所周知,小學階段是學子的起步階段,其知識基礎與行為習慣往往要影響學生的一生,培養學生相對獨立且又合作的思維方式與人格也就尤為重要。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但同時,他們做事又易缺乏持久性,往往虎頭蛇尾。家長必須幫助並指導孩子的學習,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都是我的一人之見,感謝您們在百忙之中瀏覽指教,希望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能和您有再次交流的機會。

一、讀書、寫字的姿勢

二、如何定學習計劃

三、如何預習:

做預習,不可少。初讀文,劃生詞,不明意,查字典;細讀文,

明內容,不理解,打個問。課後題,動動筆,查資料,試解決。上新課,效率高。

四、怎樣聽課:

聽課前,作準備,書和筆,放好位,人坐正,心入定。重難點,

注意聽;疑難處,動腦筋。腦眼手,齊參與。下課後,細回憶。

五、怎樣做課堂筆記:

專心聽,認真記,看板書,明要點,圈點劃,作旁註,復習時,

有依據。

六、怎樣發言:

細聆聽,明問題,抓關鍵,精整理。有頭尾,語通暢,口齒清,

聲宏亮。

七、怎樣復習:

通讀文,查缺漏,再精讀,攻難點。翻筆記,憶講解。做練習,

用新知。反復練,記得牢。

八、怎樣查字典:

字不明,義不清,查字典,能弄明。知拼音,查音序;曉字形,

查部首;形難辨,查難檢。

九、怎樣做讀書筆記:

讀書時,作筆記,成習慣,多得益。記書名,記日期,定格式,

有規律。好詞語,先圈起,修飾名,多摘錄。列提綱,概內容,明中心,談感受。

十、多讀、多問、多想

學語文,多讀書。讀課文,如流水,精彩處,記腦中。課外書,

廣泛讀,勤摘記,是關鍵。閱讀時,多提問,審題目,須質疑。為何寫,怎樣寫,在書中,事先把不會的字詞做一下整理,然後熟讀課文,如果還想提高的話,可以看一下課後練習細求解。處處問,時時問,問中學,學中問。

常見的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3

一、在課堂教學之前,想好教學思路

教材內容多,一節課時間有限,如果老師沒有理清教學思路,對整節課沒有整體的把握,學生會覺得混亂而無所獲。因此,在教學設計上要善於選取一個突破口或聚焦點,由此入手、帶動其他,從而使教學活動順利展開,形成一個互相聯系的整體。先說尋找突破口。比如,詩歌《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語文課中的難點篇目,詩歌篇幅長,內容多,內涵豐富。如果在教學中只是照本宣科,那麼學生有可能會覺得枯燥。通過對艾青作品的研讀和對教材的理解,我選擇「紫色的靈魂」作為切入口,提綱挈領,化繁為簡。

二、做好做精每一課的課堂導入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而課堂導語更是藝術中的藝術,每一節課開場白的好壞關繫到是否能充分利用課堂每一分鍾,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效率。譬如,在講解《一剪梅》時,採用「以情導入」的模式。我播放歌曲《月滿西樓》,李爍婉轉優美的聲音瞬時就將學生帶入了一個凄美的世界。一種靜,一種美,默默地盪漾在同學心間。通過這一情景的設置,讓學生一開始學習就進入教師精心營造的感情氛圍之中。

三、精心設計教學高潮

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以及學生為完成學習任務而進行的各種思維活動始終不斷地進行著。可以說,課堂教學應如同河流一般,有跌宕起伏,有平流,有急湍。一節課如果沒有高潮,那這節課可以說是失敗的。學生與教師的思想是相通的。

四、課堂提問是重要的教學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學藝術

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提問,掌握提問的技巧。具體說來,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激發學生去思考解決一連串的問題,而且前面問題的解決要成為理解下面問題的鋪墊。這樣就能夠使學生的思維按照合理的程序拾級而上,循序漸進地理清課文。就其效果而言,這也是對學生邏輯思維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培養。

常見的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4

一、朗讀法。

朗讀法是我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不僅在語文教學中重要,在其他科教學中也很常用。朗讀分為齊讀和自由讀兩種,齊讀使用的情況有下列三種:①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本上的時候,如剛上課時朗讀一下課本標題或上節課學的一個重要的知識點。②讓學生對新內容適應時,這主要在預習過後,齊讀可以讓學生自己糾正自己讀錯的字詞等。③提高學生積極性的時候,這主要是用在分組練習上,可以讓全班都參與其中。自由讀主要運用在需要學生有自我感悟,自我理解的時候,特別是在教師講解課文的時候。當然這其中也包括老師在課堂上點學生單個起來回答問題的情況,除了這,還有快讀,慢讀,高聲讀,默讀等多種朗讀方法,在我看來,朗讀的作用就是認識字詞,加深印象。聽只是一個吸收的過程,並不代表動了腦筋,只有讀出來,才代表真正吸收了,而讀又是為寫作鋪墊的,所以才顯得尤為重要。

二、背誦法。

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書上總是畫滿了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背」字,我所見習的兩個班級一樣,也是基本上每篇課文都要求背誦,背誦是建立在朗讀的基礎上的,但是背誦的作用也是無可替代的,古詩詞要背,課文也要背。背准了才變成了自己的東西,但同時我也注意到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主要存在於背誦古詩詞上,好多同學能將一首詩歌脫口而出,但是其中的意思一句也不懂,也許是明白其中的大意,卻無法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也許是根本就不明白,只是老師要求背就背了,我希望是前種情況,但不管怎麼說,在小學教學中永遠都離不開一個字——背。

三、默寫法。

默寫在小學課堂上一般都是在聽寫的前提下進行的,能讀,能背不代表能寫,從讀到背再到寫才完成了記憶的整個過程,默寫是有一定難度的,小學生往往要花很大的精力在這上面,而老師往往也是通過默寫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四、談話法。

有人將談話法說成是問答法,我認為不是,談話不只是一問一答這么簡單,它更重的是交流。但它又主要以問題的方式在課堂上出現,小學老師似乎永遠有問不完的問題,在這一問一答中就產生了對話,談話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也是在小學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以上的四個例子就說明了老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使用談話法的.四種情況。

1. 開發學生想像力的談話,通常就是老師根據新的知識點提出一些問題,由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聯想。如例1中,學生就可以由金子而想開去,自己在課文中找到自己的答案。這種談話法適合在課前預習的時候使用。

2. 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啟發學生的談話,老師在這種談話中起的只是一個銜接作用將原有的舊知識與新知識銜接起來,就像例2中,古詩詞是以前背過的,而現在提起又有了新的含義。這種方法還特別適用在記生字詞上,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講解課文時一般都採取這種談話法。

3. 帶有總結性質的談話法,一般在一篇課文或一節課結束的時候,老師都會問你學到了什麼,通過學生的回答可以達到總結和全面復習的目的。如例3中,對那一句話的理解其實就是對整篇課文的理解。這種談話法主要運用在課程結束的時候。

4. 復習過程中的談話。這主要是在學生對所學知識已基本掌握的情況下進行的。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談話法貫穿在整節課中,或者說是整個教學活動中,談話法不僅需要老師設計好問題,還應在談話結束的時候做好總結工作,這樣才能將知識理論化,完整化,系統化。

五、討論法。

討論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並不常用。小學生的想像太豐富,討論就會跑題,課堂一下就會變得吵鬧起來,要再回到原來的課學氣氛就得花一些時間。但是,我還是很提倡這種教學方法,同齡人有同齡人的溝通方式,向自己的同伴學習遠比向老師學習要有效果的多。在林老師的課堂上,一位同學用越來越造句時說,我越來越大了,媽媽越來越小了。林老師要求學生討論,這個句子對不對,有沒有更好的說法。有同學說是我越來越大,看起來媽媽越來越小了,有同學說是我越來越大,媽媽越來越老了,最後大家一致認為後一種說法好。通過這個討論我相信基本上每個學生都明白了「越來越……越來越……「的用法,還有一次是談理想的時候,老師也請同學們互相談談自己的理想。當一位同學說他的理想是當社會老大時,其他幾個聽到的學生都笑,他自己也笑,還叫來了老師。可見在學生的心中對錯的分界線還是很明顯的,而也只有在同齡人面前,他才敢說出這個大膽的想法。

討論法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可以使學生養成傾聽別人說話的好習慣。這同時也需要老師在討論後作一個全面的總結,給出一個科學的結論。雖然我很提倡這種教學方法,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在小學課堂中,尤其是低年級的課堂中還是建議少用這種教學方法。

六、練習法。

學習過程中,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是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知識的一個最好的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中頭練習和書面練習兩種。不過練習主要還是在課外,而老師掌握學生的練習情況就是批改作業。這次見習我也批改了一些作業,我發現我所見習的那個班的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拼音問題,在我一次改字詞的作業中,很少有同學拼音是全對的,甚至竟然出現了有同學漢字書寫全對,可是卻一個拼音都不會,所有的拼音他都只寫了一個字母J的情況。我也給我的指導老師提了建議,希望她多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我還有幸在課堂上觀摩了一次書法練習。在練習開始時,老師講了正確的寫字姿勢與方法,在練習過程中不斷的提醒與糾正錯誤的姿勢。練習是一個實踐的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認為應大力提倡這種教學方法。

七、考試法。

考試也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考試的有形與無形的壓力下,學生會自覺的學習和鞏固知識,還能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這種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不常用,但也絕對少不了。

八、自學法。

自學法主要是老師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面採用的一種教學方法,老師不總在,課堂也不總在,我認為自學法才是小學生最應該掌握的一種方法,也是老師應著力培養的一種方法。小學生只有在小學初步學會了要學什麼,如何學習,才能有以後初、高中好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自學法主要是在老師的帶動下進行的.

看似在要求學生回答老師的問題,其實在這問題中就告訴了學生學習課文的好多方法,一般一個老師的這些方法都是固定的,經過幾篇課文的學習後,學生再拿到一篇課文時,就懂得了從哪些方面,怎樣去學習了。老師也可以傳授一些系統化的方法來加以引導。

閱讀全文

與語文教學是什麼什麼和什麼的訓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2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8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10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8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6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7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5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9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9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3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3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01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8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