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想跟學校老師說,把我家孩子管嚴格一點,我怎麼跟老師說好
這件事情,我估計您說了和沒說,效果差不多,原因如下:
如果您所說的管理嚴格,就是指孩子犯錯誤時,老師要及時嚴厲批評,這一點您可以放心。一個負責任的老師不會因為你的一句話,就對一個孩子管嚴一點,對另外的孩子就管松一點。老師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就必須有一個公平教育的姿態,即便內心偏愛個別學生,那也是因為那些學生聽話乖巧,成績優異。但在對待學生犯錯誤時,絕大多數老師是會採取一視同仁的批評措施,這樣才能讓全班同學口服心服,也最有利於自己班級的管理。
如果您的意思是給老師放手懲戒孩子的權利,比如「孩子交給老師了,要是他敢惹事兒,老師就使勁揍他!」之類的話。我相信,老師也會相信,您的這句話不過是一句客氣話,老師是不會當真的,也不敢採取過於嚴格的懲戒,因為老師懲戒學生的風險實在太大了,即便您理解支持,老師也不會拿自己的飯碗冒險一試。
如果您是希望老師在學習上多給孩子一些關注,多給孩子講幾道題,多輔導一些知識。我估計,也不會有什麼作用,因為老師的日常教育教學已經安排得滿滿當當,幾乎沒有精力去額外眷顧個別的學生。
所以,您和老師溝通的時候,對老師客氣幾句「管嚴一點」的話,也沒什麼關系。但更好的做法是家長要理解和配合老師的日常教育管理,在孩子面前不抱怨指責老師學校,家長尊重教育者,孩子才會敬畏老師,家校才會形成教育合力,對孩子的教育才會收到最佳的效果。
當然,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有更大的責任,給孩子一個溫馨安靜的家庭學習環境,為孩子做好良好的行為示範,都是不可缺少的。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很高興能夠看到您這樣負責任的家長。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 社會 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其實對於您的這個問題,可能你內心有很多的顧慮,但是從老師的角度來說,只要家長支持,老師也是樂意聽到你的這種想。
其實我想你完全可以放下心裡顧慮,直接的告訴老師,你的孩子存在哪些問題?針對孩子存在的問題,你又做了哪些工作?現在結果怎麼樣?把這些結果都明確的告訴老師,老師就能夠很好地研判你孩子目前存在的教育問題,從而更好的去幫助你。你希望在哪些方面獲得老師的幫助?
同時在後期一定要配合老師的教育過程,共同和老師一起努力,培養好孩子。
希望我的這一點建議能夠給您幫助!
那你先管好你自己家的孩子,然後再跟老師說這些!
你就找老師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說了老師一管你挑毛病說管的太多太嚴,那老師就不敢管了,現在好多情況孩子毛病多老師一管就不讓,造成老師們不敢太多管。其實你就說我的孩子該打該罵老師說了算,老師也不是隨意打罵,事實上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很好,基本上看作自己的孩子一樣教育的,
現在的老師,由於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管學生的時候特別注意拿捏分寸。往往管的比較松一些,比較寬容一些。不敢嚴格管理,更不敢嚴厲管理。
因為現在的孩子比較少,現在的大部分孩子不缺吃不缺穿,生活條件非常好,成長的環境也比較寬松一些,有不少孩子是寵出來的。
他們大多有一些愛好,比如上網啊,打 游戲 啊,吃喝玩樂呀,看動畫片呀,看一些漫畫書呀,追星呀,還有其他好多好多的個人習慣。這些愛好,這些習慣,伴隨著的一些理念,往往已經深入骨髓,很難改變了。這就給教師出了難題了。因為家長把這些半成品送到學校來了,老師面對的大部分都是有問題的孩子,老師要讓這些孩子遵紀守法,在一個集體中有規矩的生活。
一個家庭兩個大人,三個大人甚至5六個大人,照顧一個孩子,管教一個孩子,往往也管教不到位,出了問題,讓孩子形成了不良習慣。把這個孩子送到學校來,一個班裡有二三十個人,甚至五六十個人,要讓老師很快給管好,也是一個難題。要讓老師管得嚴格一些就更難了。
有些通情達理的家長,和老師合作的不錯。他們懂得教育常識,知道孩子的成長特別重要,家校聯合特別重要。所以,孩子上學以後,這些家長經常跟老師交流,跟班主任老師溝通,也跟孩子交流。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和老師聯合起來想方設法解決,孩子成長的比較 健康 ,比較快樂,比較成功。這是優秀的家長的做法,效果一般都非常好。
老師管的似乎比較松,是好多地方的好多學校的好多老師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按照法律教書,按照有關政策教書,按照有關制度規定教書,老師才有平安的日子,才能夠繼續當老師。老師首先被約束的很嚴格,很嚴厲,受到的管制是非常非常多的。
在這一種情況下,老師管理學生往往容易縮手縮腳。他們不敢施展自己的能力,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並且監督落實。凡事都要想多一點,都要為飯碗擔憂,有時候可以說生活在恐懼之中。這就嚴重的影響了老師管理學生的積極性的發揮。當然不是每個老師都是這個樣子。
這個時候,即使有一些家長找到老師,希望老師嚴格管理自己的孩子,老師也不太相信家長。因為現實中看到的一些現象,只要學生出了一點問題,絕大多數家長都會找老師的麻煩,都會找學校的麻煩,讓學校頭痛不已,讓老師驚慌擔憂。老師才不會完全相信家長,老師這樣做也是對的。結果容易導致學生被管的比較寬松,原先的好多毛病沒有改正,又會產生一些新的問題,新的不良習慣。
家長有嚴格管理孩子這個想法,希望老師也嚴格管理,這是一個好事兒。家長經常跟老師交通,跟老師交朋友,讓老師相信家長,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自然會被老師認可,家長說的話就有效了,老師就會按照家長說的,對孩子要求嚴一點。
家長要求對自己的孩子嚴一點,也是在法律的范圍之內,在政策的范圍之內,在制度的范圍之內。老師在行使管理學生的權利的時候,也會有分寸的。不過家長說了比不說要好得多啊。老師能夠比較大膽的去管理孩子,肯定對孩子是有好處的。
家長和老師處好關系,取得老師的信任之後,直接和老師交流,提出嚴格管理的要求,老師會理解,也會配合,也會把孩子管得更好的。
就怕家長給老師挖一個坑。先是很誠摯的說,老師你該打就打,你該罵就罵。管的嚴格一點,我們家長絕對是滿意的,是不會找老師茬的。後來只要老師管的嚴一點,學生就控告老師,誣陷老師,家長就推波助瀾,舉報老師,誣告老師, 和孩子聯合起來陷害老師,這就麻煩了。
建立信任是第1步。真誠合作是第2步。這是家長和老師打交道時,要注意的兩個步驟。
家長做得好的,孩子自然會做得好了。一般不用家長說,孩子就做得挺好的,老師也會管得非常到位的。因為老師用眼睛看學生,看家長,更用心去了解學生和家長。老師很快能感受到哪一些家庭家風好,哪一些家庭孩子通情達理,在值得管理的孩子方面老師會多下功夫的。如同農民喜歡耕種那些產出比較高的土地一樣,老師喜歡多花一些精力去培養那些通情達理的孩子,容易出成果的孩子。這個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反應。
如果哪個地方說的不對,請多多批評指教。非常感謝朋友們能讀完我這一篇粗淺的感受。請多多指導幫助我。
您有讓老師把孩子管得嚴一點的想法,是非常正確的。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一點不假。人類的惰性是天然的,孩子的優秀品質是培養出來的。沒有老師的嚴格管理,認真教育,孩子的惰性不會克服,好品質也不會養成。
我小時候在學校因犯錯被老師懲戒,一般是不敢告訴父母的,如果告訴他們,他們的回答往往是「揍得輕,誰叫你惹老師生氣來!」有時還會再挨一遍打。
那時,家長和老師是統一戰線的。
您也要有這種思想,告訴老師:只要為了孩子好,孩子犯了錯,可以予以懲罰,家長決不找老師麻煩。讓老師放開手腳教育自己的孩子。
一是家長要對教育教師要有敬仰之情敬畏之心,家長的這種態度決定了孩子對老師對學習的態度。二是家長常懷感恩之心,感恩國家,感恩 社會 ,感恩周圍的人,父母是孩子榜樣,孩子才會尊重老師,感恩他人。三是常與學校、老師溝通,引起老師對小孩的關注,適時交流教育、管理方法,家校共育效果肯定會更好。
甭說,跟老師多交談,亮明自己觀點即可。
給老師說說把孩子管的嚴厲一點,這說很簡單,給老師表達你的意思也很簡單,但怎麼才能管的嚴厲點,怎麼才算管的嚴厲點,這很難。首先你希望老師把孩子管嚴點,這可以透漏出你孩子比較調皮或者是不好好學習。孩子自己不好好學習,這種情況不能寄希望於老師,還得家長下功夫。因為現在的孩子老師也管不了,也不敢管,你希望老師嚴格管理,老師敢管嗎?老師敢體罰嗎?現在非常時期,大多學校都開始我網路教學,很多家長都喊開了,快開學吧,孩子在家不學習,也不上網課,睡在床上叫不起來等等。這樣的家長是非常不復責任的家長,自己的孩子自己都不想下功夫管,老師能怎麼樣呢?所以說,老師是希望每一個孩子都學的好,都能取得好成績,不用家長們說老師都在盡力的管好孩子們,作為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更為重要,不要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和義務全交給老師,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共同努力多多溝通,希望孩子們更好。
❷ 當家長要求老師嚴厲管孩子怎麼回復
當家長要求老師嚴厲管孩子可以回復:感謝家長對小孩教育的關注,老師會在自己的職責內,對孩子進一步嚴格要求,科學管理,會盡力的教育好孩子,請家長放心。首先,家長把孩子的全部都託付給老師是一種不付責任的行為,這是對孩子的不尊重,作為一名老師應該對這種家長委婉表達自己的的想法。比如:在自己的職責內,會盡力的教育好孩子,請家長不要擔心。也要委婉勸導給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的思想。
❸ 家長在群里說叫老師嚴厲點該怎樣回復
家長在群里讓老師嚴厲點,作為老師,你應該這樣回復:放心吧,該嚴厲的,我一定會嚴厲,該放鬆的時候,我也會放鬆的。
教育的根本在教師。而教師的責任心對教師的自我發展及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責任在於對教育事業負責,對教學工作負責,對學生負責。如果教師有這樣的責任感,就有可能成為受學生歡迎的教師。
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
狹義的教育是指專門組織的教育,即學校教育,它不僅包括全日制的學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業余的學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廣播學校和電視學校的教育等。
它是根據一定社會的現實和未來的需要,遵循年輕一代身心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系統地引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發展智力和體力的一種活動,以便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適應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的需要和促進社會發展的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教育
❹ 家長會的時候,家長總是叫老師多管教他孩子,作為一名老師,我要怎麼回答
你可以這樣回復家長,你說我是管理學生的老師,肯定會好好管教每一個孩子,你們作為家長,在家裡的時候,也要跟自己的孩子好好地溝通。
隨著子女不斷長大,尤其是進入小學之後,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溝通反而變少了,他們之間的關系甚至變得陌生了。這種情況的出現,不僅僅是子女的發展特點正在變化,另外還有家長和子女的相處模式也沒有及時地進行調整。所以,怎樣促進家長和子女之間有效溝通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理解子女,與子女平等交流
在實際生活中,父母在和子女交流時,往往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將自己放在一個比較優勢的位置,沒有將子女當成一個平等、獨立的個體來看待,而僅僅是看成一個沒有思想和想法的自然人或者是自己的附庸品。所以在和子女相處的過程中習慣於發號施令,習慣於用教訓的語氣與其溝通,要求子女對自己的語言、行為不容置疑,必須遵照。所以他們的口頭禪往往是「不可以」「不允許」「你應該」「你一定要」,往往會和批評、斥責、訓誡、否定聯系在一起。子女小時候可能會吃家長這一套,但是進入小學之後,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家長這樣的行為極容易造成他們的逆反,有的會用沉默、不配合來抗爭,有的甚至會和父母直接起正面沖突,導致溝通效果不盡如人意。
因此,家長在面對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的小學階段的子女的時候,要能夠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子女的角度去思他們所思,想他們所想,給予他們足夠的理解,從而從他們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不可一味地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強調給子女,而應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和理解。批評懲罰雖然能夠幫助他們改正錯誤,但是愛的教育更能夠讓他們變得更好。
家長和子女之間應該是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的,要嘗試和子女做朋友,這樣才能夠為彼此的有效溝通搭建一個有效的橋梁,這樣子女才會願意主動地向家長打開心扉,說出自己的心裡話。這樣家長才能夠對子女的了解更加深刻,才能夠給予他們及時有效的指導。在和子女進行溝通時,盡量用商量的口吻,多用一些「我是這樣認為的,你怎麼看」這樣的句式,讓子女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理解和尊重,這樣他們會更加願意和父母進行交流。
❺ 老師發微信過來說對兒子要求嚴格一點一起管吧怎麼回復老師
你就正常回復,感謝老師後,然後說一下自己的計劃,怎麼管理嚴格一點,自己孩子的表現等,簡單幾句就好,不要太多,
比如:謝謝老師,孩子有點頑皮我一定會嚴格要求的,作業每天晚上七點我會再確認一下,
怎麼說呢,現在大多都是家長在管理孩子,老師呢也沒辦法,你說的難聽,她以後不管孩子了,
總之老師也好,家長也好,都是為了孩子,孩子也無辜的畢竟孩子的天性在那裡,只能這個社會的風氣和教育模式在這里大家都沒辦法
❻ 家長說孩子要管嚴一些,老師如何回答
但要適可而止,要讓孩子學會自律,在一個良好的環境學習,才會促進心神健康,有利於孩子的學習
❼ 家長在群里說叫老師嚴厲點該怎樣回復
家長在群里讓老師嚴厲點,作為老師,你應該這樣回復:放心吧,該嚴厲的,我一定會嚴厲,該放鬆的時候,我也會放鬆的。
教育的基礎在於教師。教師的責任感對教師的自我發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教師的責任在於對教育、教學和學生負責。如果一個老師有這樣的責任感,他或她很可能成為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教育一般是指一切有意識地影響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
狹義的教育是指專門組織的教育,即學校教育,它不僅包括全日制學校教育,而且還包括半日制、業余學校教育、函授教育、出版教育、廣播學校和電視學校。
它是根據一定的社會現實和未來的需要,遵循身心發展的規律,青年一代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地指導受教育者獲得知識技能,培養德、智、體發展的一種活動,為了培養適應社會(或班級)和促進社會發展的需要的受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