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淺談語文課如何上出語文味
不同的文體和語體有不同的教法,教師要善於選擇最合適某種文體或語體的教學形式或手段,並與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比如對文學作品的教學,要讓學生在誦讀中品味,並引導學生在品味中展開聯想和想像,進而領會其意境美。例如,在教學《孔乙己》這篇小說時,重點抓住人物描寫,引導學生分析人物性格特點,探究造成人物性格的社會根源,體會「以樂寫悲」的藝術手法及效果。重視敘事細節描寫,引導學生從細節處品嘗小說創作的藝術美,加強語言運用的細節分析,主要抓住了孔乙己前後兩次付酒帳的兩個動詞「排」和「摸」來分析,讓學生體會到小說運用文學語言敘事的佳妙;課後讓學生續寫「孔乙己走出咸亨酒店後……」,讓學生基本把握小說的人物主題基礎上,對孔乙己的命運發揮想像,不僅能幫助學生更深一層理解和把握小說中的人物和主題,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嘗到再創造的快感。
"語文教學不單是認知活動,同時也是情感活動"。這就是說,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要善於用感情撥動學生心靈情素,引導學生與文本的交流。例如,在教學《最後一課》的時候,可以設計這樣的思考和討論題:課文寫了幾位主要人物?主人公是誰,根據是什麼?假如你是小佛朗士,在上最後一節法語課時,你會想到什麼?學生看書認真,思考積極,討論踴躍。這樣,學生在讀與辯的語言感悟中,掌握了故事情節,抓住了關鍵詞、句、段,明確了主人公,理解了主題,培養了愛國主義思想。
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白現。」由此可見,讀書的重要性。讀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尤其是詩歌、古文、精彩的散文,更是要離不開熟讀成誦。誦讀是誦讀者與文本言語之間的碰撞、交流、融合,特別是富有感情的朗讀能調動耳、目、心、口等多種感官,具有再現作者情景、觸發情感、引發想像,引起心靈共鳴的功能。在教學杜甫的《春望》時,可以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通過朗讀、點評、再朗讀,老百姓妻離子散、生活顛沛流離,隔世不隔情,一曲憂國憂民的心音就會瞭然於心。
對語言內涵的理解和領會的教學不能採取教師講述的方法,應該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在字里行間沉思感悟。例如,在教學《白楊禮贊》「它沒有婆娑的姿態……,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精神的意志」這段文字時,指導學生利用多種技巧朗讀,並讓學生思考下列問題:作者運用了那些詞語來贊美白楊樹?作者是如何由樹聯想到人的?這段文字好在什麼地方,美在什麼地方?學生藉助語言材料,針對教師的提問,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學生情緒活躍,合作交流氣氛濃郁,在饒有情趣的情境中理解了象徵手法及其運用,品味了生動、形象的語言,感受了文章酣暢淋漓的氣勢和博大而深遠的境界,把握了白楊樹的象徵意義。
總之,語文課教出語文味的方法還有很多,還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探究、總結、提升、運用。只有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才能感受語文的獨特魅力,才能提升語文能力、語文素養和文化品味,健全人格。
Ⅱ 如何讓語文課堂散發出濃厚的語文味 南京廖華
高中語文新課改推行了幾年,我們發現,還有不少的語文課堂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無法提高課堂實效。一些老師對語文課程特徵、教師自身素養、語文教法等方面理解得過於狹隘、機械;還有老師重視了語文的工具性,忽視其人文性特徵;只管自己教,忽視學生的吸收消化,造成課堂松緊無度,教而無序;重視了學生的活動體驗,忘記了語文能力素養的培養;更有甚者,偏離語文學科的軌道,把語文課上成了歷史課、思想品德課。這些因素造成語文課程元素逐漸流失,「語文味」漸漸淡化。種種「非語文化」或「去語文化」的問題使教師不得不去深化自己對語文學科的認識,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明確語文教學的方向,了解語文學科該做的事情,才能走上語文教學的正軌。語文課應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學的熱愛,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積累,培養文學素養,發展邏輯思維,陶冶審美情操,提高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能力。要實現這些目標,語文課就要上出語文味。所謂「語文味」,是指教師應通過情感熏陶、語言鑒賞、哲理感悟、寫作表達等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圍繞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特徵,通過教師、文本、學生之間三位一體的對話過程,讓學生品味語言韻味,積累知識哲理,感受文學魅力。讓語文課充滿濃郁的語文味,是所有語文老師都應追求的一種境界。語文課如何上出「語文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師自身素養是「語文味」回歸的活力和源泉
「為師不識語文味,教盡經典也枉然。」教師自身有很高的語文素養,語文課堂自然就會散發濃濃的語文味。
1.教師的語言素養。作為傳輸知識載體的教學語言,是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是教師表達情感、激趣誘導的主要手段。教師應重視教學語言的邏輯性、科學性、生動性,不斷提煉升華,使之成為韻律優美、聲情並茂、悅耳動聽的語言,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如果老師教學時能做到敘述抑揚頓挫,鏗鏘有力;議論深刻透闢,無懈可擊;說明簡潔明了,層次清晰;描寫細致入微,形象生動;抒情發自肺腑,真摯感人,學生就能聽得情懷激盪,如痴如醉。所以,教師應不斷錘煉教學語言,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成為一位駕馭語言的高手,教學時才能化深奧為淺顯,化枯燥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給學生帶來美的震撼,才能使自己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學生,讓學生在教師語言的導引下,探尋真知,啟迪智慧,享受快樂,這樣的語文課,才有「語文味」。
2.教師豐富的情感。語文課要激發學生興趣,上出「語文味」,教師就要挖掘文本中的「人情味」,將形象思維、情感體驗與抽象思維相結合,而教師豐富的情感就是啟發學生思維、體驗的觸媒。沒有情感的語言是蒼白的,沒有情感的課堂是冰冷的。語文教師要激情滿懷,語文課堂要有詩情畫意。老師若能緊緊抓住文本的精彩點與學生的動情點,用激盪的情感去感化學生,就能使學生在高昂的情緒中受到熏陶,從而產生心靈的共鳴。教《荷塘月色》,能引導學生走進那朦朧優美的月下荷塘,去領會朱自清「頗不寧靜的心情」;教《祝福》,讓學生為祥林嫂悲慘的命運而傷感,為封建禮教的殘酷而憤怒;教《陳情表》,讓學生為李密的至孝之情感動得流淚。擁有豐富情感的教師,其魅力是無窮的。情感豐富的教師會把自己的情感沖動傳遞給學生,會用自己的個性化理解去感染學生,滋潤他們的心靈。
3.教師的文化底蘊。「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學識淵博的語文老師才能帶領學生進行有智慧的語文味十足的課堂閱讀,並不優美的作品也完全可以因為教師文化學識魅力而顯得「語文味」十足。這要求教師要有較好的專業素養。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具有獨特的學識魅力,這需要老師博覽群書,詩詞名句才能脫口而出,文學典故才能了如指掌,有了豐厚的文化積淀,才能達到「我即語文」的境界,語文課才有更濃烈的「語文味」。
二、選擇具有鮮明語文特徵的教學內容,是使課堂散發濃濃語文味的核心環節
1.品讀精妙的語言,是體現語文味的根本。語文教學的核心即語言教學,抓住了語言,就抓住了語文教學的根本。文言文語言的精練,議論文語言的嚴密,小說語言的傳神,散文語言的詩意,不同體裁作品的語言各有魅力,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品讀語言為核心,去領會語言的表現力,感悟作者語言的智慧。語文課就是在教師創設的優美情境中,讓學生通過品味精妙的語言,釀造課堂的「語文味」。教師可以捕捉作品中的語言的閃光點、精彩處,抓住文眼、關鍵詞、關鍵句細細品味,使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學到語言表達的智慧。我教《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作者寫漫天大雪,有一句「那雪正下得緊」,一個「緊」字,意境全出,看似平常,卻烘託了小說緊張的氣氛,正如金聖嘆說的「寫雪妙絕」。教學中就應重視引導學生推敲語言,讓學生與文本深入對話,探究語言的意蘊與妙處,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敏銳感悟能力。總之,字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章。教師應讓學生認真辨析字詞、揣摩文句、誦讀篇章,通過品味精妙的語言去感受作品的「語文味」。
2.挖掘文本人文內涵,是體現「語文味」的關鍵。「語文味」的挖掘與體現,應該是源於文本,又高於文本。文本是構築「語文味」的主要土壤,脫離了文本,「語文味」無從談起。教師首先要研究文本,吃透文本,挖掘文本美感因素,發現文本中最有價值的人文內涵,才懂得科學地處理教材,活用教材,使文本成為學生知識的甘泉,使課堂成為培養學生能力、提高語文素養的平台。其次,教師應該引領學生因文悟理,披文入情,感悟生命哲理,提高人生境界,享受文學魅力,讓語文課堂散發濃郁的語文味。不同的作品有著不同的人文內涵,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時可讓學生在充分感受奇險的赤壁戰場的同時,讓他們理解蘇軾對英雄人物的仰慕及壯志難酬的情懷;又如《記念劉和珍君》,教學時可側重對人物崇高精神品質的學習、借鑒;像《歸去來兮辭》,教學時可側重對田園風光的分析及陶淵明人生目標的選擇,讓學生在感受文學魅力的同時,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使教學收到一石二鳥的效果。教師只有充分挖掘出文本最有價值的人文內涵,讓學生細細品味、理解、感悟,語文課堂才能洋溢著「語文味」的濃郁芳香。
三、富有語文特色並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構建充滿「語文味」的課堂模式的重要途徑
1.朗讀讓語文課堂韻味無窮。語文教學應讓學生走進原生態的語文學習生活,繼承傳統語文教學中「讀」這一方法,以讀為本,使閱讀過程成為學生不斷感悟、吸收、內化的過程,在「讀」中學會儲存知識,質疑探究,咀嚼品味,實現學生與文本、教師的充分交流,這樣才有利於學生的審美鑒賞、品悟提高。教師可以採用恰當的讀法,如示範讀、對讀、齊讀、分組讀、自由讀、配音讀、分角色讀等,讓學生走進文本,觸摸作者的情感世界,感知文本內容、氣韻和美感,內化文本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用琅琅的讀書聲使語文課充滿濃濃的語文味。教《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我設計了三個朗讀過程,先配音讀,讓學生整體感知詞的內容,了解詞人主要緬懷的英雄是誰;再自由讀,引導學生把握周瑜形象特徵;最後齊讀,探究蘇軾寫周瑜的意圖,引導學生歸納詞的主旨,然後背誦全詞。語文老師就要引導學生在「動情誦讀、靜心默讀」中讀出「語文味」,在「品詞品句、咬文嚼字」中品出「語文味」,使語文課堂飄盪著書香墨韻,讓學生自由享受因閱讀帶來的快感。
2.在表達中創造語言美,在創造中品嘗「語文味」。在充滿語文味的課堂上,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宰者,而是學生活動的指導者,讓學生享受手腦並用帶來的快樂和自主參與獲得的體驗,這樣的語文課才有生機和活力。教師重視學生熟讀成誦的同時,還要重視學生的「動筆表達」,因為看十遍不如讀一遍,讀十遍不如寫一遍,學生先品味咀嚼文本語言的精妙之處,然後逐步內化為自身的語言。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加強學生的語言訓練,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例如:擬寫標題、概括段意、續寫結尾、仿寫經典句段、摘抄精彩句段等,還可以讓學生從古典優秀作品中汲取營養,架起閱讀與寫作溝通的橋梁。
總而言之,語文教師應緊緊抓住語文學科自身的特點,能精心選擇語文學科該教的內容,增添語文課堂的韻味;能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情感素養,豐富自己的文學、文化積淀,富有創造力地設計出巧妙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更有「語文味」。唯有如此,才有助於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與發展,才能讓學生在聽、說、讀、寫、思這些濃郁的語文芬香中逐步提高語文素養。
Ⅲ 如何營造有文化味的語文課堂
何謂「語文味」?程少堂先生在2001年就作了闡釋:所謂語文味,是指在語文教育(主要是教學)過程中,以共生共存的師生關系為前提,主要通過情感激發和語言品味等手段,讓人體驗到的一種令人陶醉的審美快感。簡言之,「語文味」就是要讓學生在語文課堂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及其帶來的愉悅。要求語文教師要努力營造富有「語文味」的課堂,構建充滿語文味的教學課堂,使語文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成為具有語感、情感、美感的特色課堂,實現語文課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目標。「語文味」是語文課堂的靈魂,更是語文教學所應該追求的一種境界。如何營造充滿語文味的課堂?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在精彩語句中感受語文味
中國的語言文字具有豐富而深厚的內涵,教學中要善於抓住文中關鍵而精彩的語句,引導學生字斟句酌,細細品味,品析語言文字的精妙之處,感悟文字豐富的內涵與魅力,從而為發展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奠定基礎。如讀到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一句時,引導學生想想為什麼用「伏」而不用「停」、「叮」等詞,比較之後,就會發現「伏」不僅與前面「肥胖」相照應,而且表現一種龐大沉甸的憨態,情趣盎然,給讀者創設豐富的想像空間。如,《詠雪》開頭「謝太傅寒雪日內集」一句中,「寒雪日」「內集」就值得品味。「寒雪日」意指:(一個)下著大雪寒冷的日子;「內集」意指:召開家庭集會。原本簡簡單單敘事的句子,一下子因「寒雪日」「內集」而內涵豐富。細細品味這兩個詞,我們似乎能夠感受到謝太傅一家人在飄雪的日子裡圍著火爐討論詩歌的其樂融融。如果將「內集」改為「集會」,就沒有這樣的效果了。品讀「撒鹽空中差可擬」與「未若柳絮因風起」,讓學生在比較中明白神似勝於形似的道理。通過品味詞句得到感悟,再將種種感悟糅合起來,語言就不只是靜止的符號,而成了立體的、具體可感的畫面。「語文味」就像一杯曲酒,由「五穀雜糧」釀造而成,品之醇香綿長。
這種語言的品味不是簡單的文字解剖,也不是教師一言堂式的講解傳授,而是文本與師生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是一種課堂教學靈感的迸濺,是更深層次的教學效果的生成。在這樣品味、感悟的過程中,學生逐漸走進文本,走進作者,去感受語言文字的精妙,感受作品的氛圍和意境,獲得體驗與感悟的方法及能力。
二、在誦讀中醞釀語文味
一個沒有琅琅書聲的課堂,是不能讓學生真正做到品味語言美的,語文課,就要讓學生讀,讀懂馬致遠「斷腸人在天涯」的孤獨與寂寞,讀出蘇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豁達瀟灑,讀出「變色龍」見風使舵的丑態……尤其是古詩文教學,更需要學生反復誦讀,把語文課上得書聲琅琅,變枯燥為趣味,化遙遠為親切,使其充滿「語文味」,夯實學生的文化底蘊的積累。
讀的方式有多種,教師要精心設計朗讀的方式。朗讀要多樣性,可以齊讀、個別讀、配樂讀、對讀、快讀、慢讀、輕聲讀、高聲讀等,不宜齊讀的文章就不要齊讀,但要讀准字音,讀出停頓,讀出語氣和語勢,從而感受到文章的情味理趣,同時要尊重學生的閱讀個性,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個性,讀出自己的理解。如《望岳》的教學中,首聯「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要讀出詩人被泰山雄偉景象所折服的驚嘆語氣,尾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詩人的情感態度在此得到升華,要讀出節奏,韻律和氣勢,高聲讀出豪邁之情,陽剛之氣,使學生獲得一種居高臨下,長空奮起的情感體驗,體會詩人的豪情壯志和博大胸襟,受到強烈感染和熏陶。
三、在情感共鳴中激活語文味
語文教學之所以具有激動人心的魅力,主要在於它自身融入了豐富多彩的情感。語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學科。情感的迸發,首先來自於文學作品本身。古人有雲:「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批文以入情。」一些名篇佳作,或描寫典型場景,或營造優美意境,或塑造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往往凝聚著作者的心血、飽蘸著他們的思想感情,課堂教學中很容易激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一千次的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學生的全面智力的發展。」語文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以激情喚起學生的激情。教學中,可引導學生深刻領悟文章的主旨,抓住點睛之筆,從而打開思維大門,領悟文章的主旨,把握作品蘊含的思想情感。
如冰心《荷葉 母親》是這樣結尾的:「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的天空下的蔭蔽?」詩意地表達對母愛的贊美歌頌;再如《散步》的結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人到中年,既要扶老又要攜幼,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教育子女,這句話寫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負著承前啟後的重任。這就是點睛之筆。學生從這一點睛之筆可以進入作者的內心世界,一起感悟作者心靈感受及其內含的思想情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總之,語文課堂要充滿語文味,需要教師善於運用教學語言,點燃激情,構建充滿情感的課堂氛圍,通過種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感受語言文字,品讀文章,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理解感悟、體驗情感,激活思維、豐富見解,積淀文化底蘊,這樣的課堂才具有「語文味」。
Ⅳ 語文課如何上出語文味
近幾年來,由於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不再追求熱鬧而無效的教學,都十分清楚地明白,語文課姓「語」。「要把語文課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語文味來」。語文味是什麼?「語文味」是語文課要突出語文教學自身的特點,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要讓學生通過語文實踐,在把握語文這一最為重要交際工具的同時,不斷豐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它是語文教學應該具有的一種特色,一種整體美,也是語文教學應該追求的一種境界。那麼,語文課如何體現語文味呢?我覺得楊麗芳老師說得好:「在恰當運用多媒體的同時,要讓學生充分朗讀,領悟語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盪,喚起童真童趣。」
一、語文課要有琅琅讀書聲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要做到這些,必須注重讀書。讀是根本,沒有讀,就沒有感悟和理解,就沒有語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我們都知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偷。」只有「熟讀」才會「精思」。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的最直觀表現莫過於一個人的語感如何,特級教師於永正說:「培養語感的重要途徑是誦讀。」
(1)讀正確,讀流利。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它的讀都是以此讀為基礎。宋代教育家朱熹對於讀書不僅強調讀准,還強調讀的遍數要多,他說:「凡讀書……須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頌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如一位老師教的《金色的草地》課文時,為了讓學生感悟蒲公英會變色這一神奇的自然現象,採用不同形式反復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先是自由地讀,要求讀准確,讀通順;然後小組檢查讀,接著指名比賽讀,最後一起朗讀。學生有了讀的基礎,再思考「讀了這段話,你發現了這是
(2)口頌心維,
「心維」指的是讀書時,思維處於活動狀態,或感受,或理解,或疑惑……「口頌心維」簡單來說就是邊讀邊思考。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崔學古也說過一句話:「得趣全在涵泳。」讀書不「涵泳」,就不能「得趣」,「涵泳」指揣摩、玩味,即「精思」、「口維」
。因此,「口誦」與「心維」要統一。讓學生用心地讀,認真地思考,這樣才能喚起學生內部已有的經驗,通過聯繫上下文,真正做到讀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產生新的疑惑。然後通過教師、學生、教材三方面的交流,把語文學深、學廣。為了讓「口頌心維」成為學生的讀書習慣,我設計兩種訓練:①在布置課前預習時,要求學生反復頌讀課文,然後向同學們提出三個最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是自己不懂的,也可以是自己已懂,但很有討論價值的。),這些問題有可能成為課堂上探究的問題。學生為了顯示自己提的問題最有探討價值,能讓老師採納給同學們討論,都很仔細讀認真思考。有的從內容上提,有的從思想上提,有的從寫作上提,有的還從遣詞造句上提,有的還從標點上提……有許多問題正是老師在備課想到的、要引導學生探討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不僅閱讀仔細,而且會思考,會質疑釋疑,對課文的理解就深了,閱讀不再是膚淺了。②在課堂上,帶著任務讀。如我教《鳥的天堂》時,引導學生感悟榕樹的特點。第一步:這是一棵怎樣的榕樹?請你邊讀邊思考,用一兩個詞把它歸納出來。(龐大、生機勃勃、繁茂、美麗……學生的答案各不一樣,但都是自己潛心閱讀後的感受、體驗。)第二步:要求學生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詞,再讀讀課文,想想,從哪些詞句體會出來,作者是怎樣寫這個特點的?就這樣不離文本,緊抓讀,引導學生真真切切地口誦心維,讀出語文味。
(3)有感情讀。這是一種美讀,一種升華的讀,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口誦心維,對課文產生了獨特感受、體驗、理解後的朗讀。這時的情感得到升華,通過朗讀創造性地表現這種感情,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悟,讀出自己的深情。如教《第一場雪》時,學生在體會雪後的美景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雪後的壯美景色嗎?」我播放舒緩優美的音樂,創設情境,學生讀得那麼投入,那麼動情,那麼令人陶醉,讓人彷彿看到北國粉妝玉砌的美麗世界。有了這感情朗讀,語文味就更濃了。
二、語文課要有品詞賞句
課文中的語言就像沙灘上的一顆顆貝殼,是那麼豐富;又像一顆顆發光的鑽石,是那麼精湛,那麼引人入勝;還像一杯杯龍井茶,耐人尋味。豐富、精湛、耐人尋味的語言怎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心田?品——品詞賞句!語文課堂因為有了品詞賞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鑒賞;課堂才不會顯得浮華、淺薄;學生才能更好地讀出味道來,才會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在課堂中品詞賞句應該要像竹石一樣「咬定青山不放鬆」。
1、對比品析。在比較中的品詞賞句是我們常做的一個方法,因為學生在不同詞語、不同句式、不同語序的比較中,能發現課文中語言運用的妙處,語文味才能得以體現。如教《泊船瓜洲》,在學生理解詩意後,引導他們賞析詩句時,我問學生:
「這首詩里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Ⅳ 語文教師怎樣才能有「語文味」
隨著新一輪的語文課改的逐漸深入,評價語文課好壞的標准越來越多,現已多達十幾條,且大條下面還有細目。應該說「標准」的豐富、細化是件好事,但如此多的標準是否該求個「根」呢,而根本標准又是什麼呢?筆者的答案是:教出語文味!語文的味道究竟從哪兒來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這似乎是個老生常談的觀點,許多人提及過,但正因為講得人多了,人們反而失去對它應有的重視。在教學中,不單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教師呈現的教學方式也能有效地縮短師生間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一個學生的學業成績並非由某一個教師的個人能力所促成,而往往是多種因素綜合造成的,如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影響、學校管理、辦學條件等等,所以最能體現教師個人能力的還是能否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雖不能說是好課的唯一標准,但實在應該算作一條重要的標准,或者說,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該算作合格教師的一項重要的教學基本功,作為語文教師,怎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
1 挖掘「語文味」的內涵
「語文味」的內涵是「語文」。語文雖然同其他學科一樣包容德育、美育、創造教育、思想教育等等教育內容,但是這些不是它的「特性」,它的特性是語文,它的核心、根本是語文。語文是什麼?語,是口頭語言;文,是書面語言。而且語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載體,更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是文化的根,學習語文就是在學習文化,就是在接受民族的意識和觀念、體驗和認同民族精神。所以,「語文味」要突出語文的特性,以語言文字為抓手。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組織和指導學生學習語言,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就是以教材為例子,讓學生吸取課文中的語言的精華不斷發展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語言的揣摩和品味去實現思想的升華、達到審美的愉悅、思維的訓練,進而去觸摸語言背後的世界,只有這樣,語文課才能真正上出「語文味」,體現語文課自身固有的特性。
2 選擇「語文味」的載體
「語文味」的外在的形式還是「語文」。語言文字就是它的基本形式,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形式。在語文課中,可以改變教學方法,搞活課堂,創設教學情景,引進多種課程資源如人文資源、社會資源、自然資源等,可以指導學生演課本劇,運用多媒體如電影、電視、錄像等;也可以走出課堂,到生活中教學等等。所有這些,只是為了打開學生的思路,留下記憶的拋錨點,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學生學習語文服務,幫助學生貼近生活、理解課文、靈活地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而不是逗得學生笑笑、樂樂、鬧鬧了事。語文課堂如果離開具體的語言文字,就會失去語文味,改變語文課的特性。況且,語言文字的本身特性也要求學生把現實生活的具體形象與語言文字聯系、溝通起來,逐漸克服自己的「語言痛苦」用自己的語言文字表達所見所聞、所感所想,這才是語文課的用意所在,所以,語文課堂應回到語文上來,回到語言文字上來,這是語文課的命根子。
二、滿足學生把握「語文形式」的需要
語文是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語文形式」就是語言和言語,即語言材料,它是聽、說、讀、寫的基礎,也是文本存在的樣式,是語文之所以存在的本質特徵,也是語文學科的特殊性所在。因而,要想語文課具有「語文的味道」,必須按照「語文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就是:引導學生實實在在地接觸文本,通過生動扎實的言語實踐活動,走進文本世界。
1、品味語言文字,讓學生嘗到「語文味」
抓住課文語言文字,咬文嚼字、口吐芳香、掂量得失,推敲、琢磨、鑒賞、觸發,在正確理解和運用上下工夫。語文課不能漂浮,要在字里行間,領略不同的文味和情味,留住那一幕幕美麗的風景,樂在其中,美不勝收。要品味「味中味」。輒心嚮往,流連忘返,體味「味外味」,思緒飛越「上下五千年,縱橫數千里」。例如,在學習《黃鶴樓送別》,我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像「孤帆」所蘊含的情味。這樣的教學,不架空,不做作,不淺薄。
2、注重讀、寫、聽、說的技能訓練,讓學生掌握語文技能
「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工具拿在手裡要用,不用怎麼能掌握工具呢?語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掌握語文交際工具,教學活動就是交際活動,活動任務就是訓練讀、寫、聽、說的技能,活動設計就是讀、寫、聽、說的具體化。例如,我在教自讀課文《田忌賽馬》,有個環節,讓學生品讀課文中對話描寫的提示語,朗讀並體會心情,如田忌「垂頭喪氣」,孫臏「胸有成竹」,齊威王「得意洋洋」,這些提示語把他們的神情,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了。一個學生說,朗讀對話時看清提示語很重要,就能想到當時的情景,就會讀的有聲有色。還有一個學生說,我以後作文寫對話,也要寫適當的提示語。接著我就請幾個學生運用提示語現場描寫對話,課上的很活潑,學生感受到了「語文味兒」,效果很好。
3、形成良好的語言交際環境
語言交際平等是前提,教學活動在師生平等對話中進行,教材文本、作者、編者、教師、學生,這五個方面處於平等地位。這種平等主要包括人格平等。只有平等,才能在心理上占據主動地位,才能談得上主動閱讀、感悟和評判,對話也才成為可能。一直以來,學生對文本、作者和編者抱有敬畏之心,對教師的依賴和尊重,心理上不平等的,影響了閱讀效果。平等,意味著教師不能高高在上,俯視學生,而是「蹲下身子來與學生一樣高」,從學生角度、視野、心理、情感等去理解學生;意味著與學生心理位置互換,是學生學習的夥伴和朋友。但是,平等並不等於相等的,教師與學生在學養、年齡、經驗等方面也是不平等的。惟其這種不平等,存在差異,才能產生教學。人格的平等是對話的條件,學識的不平等是對的動力,對話就是為了縮小兩者之間的差異,增長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文本的解讀是語言交際的基本話題。圍繞著課文的理解是對話的基本內容。如果對話的內容離開了文本,脫離文本規定性的制約,像斷了線的風箏那樣四處飄悠,最後落到哪兒是哪兒,那就會完全失去了閱讀教學的意義,使語文失去「語文味」。
語文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應在語言交際的實踐中學習運用語言的本領,師生對話就是給學生提供語言交際的機會,通過對話開展語言交際活動,形成言語交際的良好環境,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目的,也使我們的語文課不至於失去「語文味」,只有這樣才能使語文教學永遠生機盎然。
Ⅵ 如何讓語文課有語文味兒
——「袁承印名師工作室」語文教師第二梯隊培訓簡記
2020年10月30日上午,「袁承印名師工作室」第二梯隊語文教師培訓活動在學校四樓會議室舉行。會議由教務處副主任於學鵬主持,第二梯隊27位語文教師全部到位參會。本次培訓會由第三梯隊骨幹教師、語文組組長時曉筠主任主講。
會議開始,袁老師指出,語文課一定要有語文味。我們這次培訓的主題,就是如何讓語文課有語文味。語文這個學科,它的本身的功能就是語言學習,我們的語文課,就應該抓住語文課的學科特點,讓課堂有語文味,而不是上出其他學科的味道。
時主任就這次培訓的主題,依據文本形式,從不同的層面和角度,闡釋了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既有理論的高屋建瓴,又有具體的實際操作和課堂案例,使受培訓的老師們受益匪淺。
時主任指出,教師應平平淡淡教語文。這里的平淡是原色、原味、原汁,是本色語文,本真語文,而不是簡單的不加色彩,不佳修飾。平淡不是平庸,而是如蘇軾所言「絢燦之極歸於平淡」,這是一種修養和境界。
時主任指出,教師還應簡簡單單教語文。不要給語文課加碼,求全求多隻能讓課堂顯得過於冗繁,不要因為語文的綜合性強,就把什麼都「綜合」進來了,反而淡化了語文本體。我們應該化繁為簡,突出主幹,凸顯主體,理清主線。
時主任還強調,教師還應扎扎實實教語文。母語是民族之魂,國家之根,打好學習母語的基礎,對學生的終身發展至關重要。扎扎實實教,不是死板僵化、一成不變,而是應實中求活,活中求變,變中求新,使語文教學充滿生機。
時主任還指出,教師要輕輕鬆鬆教語文。課堂應由淺入深,由一元到多元,營造氛圍,研究策略,講究方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中愉快地學習。應注意,輕輕鬆鬆,並非降低要求,放鬆訓練。
接下來,時主任就散文、小說、詩歌、文言文、作文如何進行教學,展開了較為全面且具體的闡述。講述中,豐富的課例和具體的方法操作,都非常明確,極具指導性。
袁老師做了總結,稱贊了時主任的講解本身,無論是飽滿和潤的嗓音,還是富有文採的語言,就具有著濃厚的語文味。袁老師指出,簡簡單單教語文的理念,既包括教師輕松教,也包括學生輕松學。針對語文課的語文味,袁老師強調了三點:美美的讀味、細細的品味和鮮明的寫味。
就如何從語文的角度教語文,袁老師指出,要從語文知識的角度教語文,老師要善於發現文本有價值的語文知識,並以《散步》一課進行了詳細闡釋。
袁老師指出,還要從閱讀的角度教語文,教師應注意問題設計,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散步》一文,內容上盡管簡單,但是有些細節是可以深究的。
袁老師強調,也要從品味賞析的角度教語文。美詞、美句、美段的品析,都是可以嘗試且應該去做到的。《散步》一文中,有著不少這樣的語言點,我們應該利用起來。
袁老師指出,教師要從寫作的角度教語文,要讓讀寫在一個鍋里吃飯。《散步》一文記敘中穿插著景物描寫,這樣的寫法很值得借鑒。
最後,袁老師強調,注重語文課的語文味,不是否認其人文性,人文性是滲透在這個授課過程中的,育人這個目標,始終都作為一條暗線圍繞著教學展開。
於學鵬主任做了主持總結,肯定了這次活動的意義,號召大家在教學實踐中,努力去應用所學的理論和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
撰稿:胡寶攀
Ⅶ 怎樣的語文課才會有"語文味
一、「語文味」的始作俑者「語文味」的始作俑者是湖北省武漢市(原新洲縣)人程少堂,語文味教學流派創立者和核心人物,改革開放後我國語文教學界「新生代」名師代表,粵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教材分冊主編,華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特聘碩士生導師,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學語文教研員。2001年上半年,程少堂正式提出「語文味兒」這一理念。如今,「語文味」一詞已成為諸多同行論著中引用的新名詞。二、什麼是「語文味」中國古典美學家將「味」這一概念創造性地轉化成中國古典美學的基本范疇和邏輯起點,它的基本涵義是「意味」或「趣味」。它是一個既具體又抽象的概念。說它具體,是因為一講到「味」時,要講的對象一定是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程度,一般層次的東西是夠不上用「味」來談論的。說它抽象,是因為一講到「味」,便進入了一種模糊或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比較高的境界。由此可見,「味」在中國傳統美學中是一個高層次的概念,是一個不容易說清楚的概念,而且一旦說清楚,往往就是「不夠味兒」或「味道不足」,所謂「大羹無味」。受此啟發,我認識到,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它的審美個性和最高境界也應該是「有味」,那就是「語文味」,以「語文味」為邏輯起點構建的語文美學體系才是符合漢語文課程和教學特點的語文美學體系。(一)什麼是「味」?《新華字典》解釋「味」的意項有——舌頭嘗東西所得到的感覺:味覺。味道(亦指興趣)。滋味。 鼻子聞東西所得到的感覺:氣味。香味兒。 情趣:趣味。興味。意味。津津有味。 體會,研究:體味。耐人尋味。 量詞,指中草葯的一種:五味葯。(二)什麼是「語文」?關於「語文」,有不同的理解,經典的理解是「三老」(葉聖陶、呂叔湘、張志公)觀點。葉老認為:「什麼叫語文?平常說口語叫口頭語言,寫到紙面上叫書面語言。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呂老對此也作過明確的解釋:「這里所說的『語言』是『口語』的意思,這里所說的『文字』是『書面語』的意思,這樣看來,語文教學就是『口語』和『書面語』的教學。」所以說,「語文」是一個「語言和語言學習的生成、掌握、運用」的教學活動和過程,它的任務和目標,是引導學生「了解語言的生成規律」,進而「掌握、運用」語言,並具有學習語言的能力,養成習慣。據此,「語文教學」就是指以語文教材與課外讀物等文字材料中規范的言語,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語言教學。語言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基礎和核心,任何形式的語文教學都必須以語言實踐為主體,為歸宿。(三)什麼「語文味」?那麼,據此推測,「語文味」是否包括以下意義?除了語文課,要上成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課之外,還有教師教學的審美個性,也是「語文味」。所謂「語文味」,實質上是要求語文教學體現「語文學科」(而不是其他學科)的本質,體現語文學科的主要或核心特色。一是應充分體現語文的情趣、意味(區別其他學科的基礎);二是具體教學或操作時應有體會、研究、體味,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三是語文課堂教學應當有味道,當然也應當包括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讓學生覺得學習語文是有滋味的。應注意:不要讓「語文味」變成了一種「味」,更不要讓「語文味」變了「味」!「語文味」≠「語文的氣味」,「語文味」≠「語文的香味」。否則,干癟乏味。正如葉聖陶所說:「我們讀一篇東西,無論詩歌詞曲,總要像吃東西一樣,細細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來。」程少堂認為,其實語文味,就是企圖把有關語文教學的各種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囊括進來,把古今所有優秀語文教師的教學藝術精華和語文教學改革中各家各派的長處吸收整合進來。另外,就是漢語文課程和教學的審美個性也應該是「語文味」。也有專家將「語文味」界定為:「在語文教育的過程中,以共生互學的師生關系為前提,主要通過情感激發和語言品味等手段,讓學生體驗到的一種使之陶醉的審美快感。」三、課堂教學如何上出「語文味」「語文」同樣是一門「心靈的學科」,課文應該成為學生內心體驗的源泉,課堂上要有情感生活,有心智的活動,語文教學如果不能讓學生憑借語言通靈、感悟、移情、益趣,那就是失敗的教學,因為遠離了語文的本性。我認為,無論是理解「語文味」、還是課堂教上出「語文味」,都必須緊扣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即工具性與人文性去實踐。所謂工具性,葉老認為「語文是工具」,這個「工具」包括四個方面:第一、生活的工具;第二、「思維和交際的工具」;第三、其他學科的工具(以上三個方面皆是基礎);第四、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工具(終級目標)。根據我國學者吳國盛的研究,「人文」一般包含「人」和「文」,前者是關於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觀念,後者是為了培養這種理想的人(性)所設置的學科和課程(往往是「人文學科」)。由於作為人文的第一方面的「人」的理念是更重要、更基本的方面,因此,為了強調這更重要的方面,人們有了「人文精神」(一種基於對人之為人的哲學反思之上的批判態度和批判精神,即一種自由的精神)的說法。「人文性」簡單地說就是人性,就是崇高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以及培育這種人性的文化。因此,語文學科中的「人文性」至少包含三層意義:第一,體現人文之「文」(教化之義),即強調用語文學科所特有的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進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學生的精神領域,對學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具體講就是引導學生開掘漢語漢字人文價值,即漢語漢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認識、歷史文化和民族感情,注意體驗中華民族獨特的語文感受,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簡言之,培養「民族的認同」。第二,追求自由的精神,即強調個人(特別是學生)的自由與尊嚴,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自由及自主,把「選擇權」還給學生,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反思和懷疑批判的精神。第三,強調每個人獨特的生命價值,尊重學生的獨特性、差異性和多樣性,在教學(特別是閱讀教學)中,「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語文課程標准》)。崔巒教授說:語文基本功能就是學習語言,培養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閱讀教學要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感悟到表達的精妙、在培養語感、整體把握的能力、領悟讀法寫法上下工夫,特別是在用字上下工夫。這些抓好了,人文性必能很好的體現。語文教學一定要突出語言學習、語言訓練,要「咬住語言不放鬆,主根源在素養中,千方百計學語文,任爾東西南北風」。新課程中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它就像魚兒與水,誰都離不開誰。崔巒老師說過:「語文課程,貴在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難也難在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崔巒在全國第六次閱讀教學研討會上的總結發言》)所以,語文課要上出語文的味道,情感激發和語言品味缺一不可。當前的語文課,熱鬧有餘,而在真正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方面卻很欠缺。語文課一定要上出語文的味道,這就要求我們每位語文老師把培養學生的語感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要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感受、感悟漢語言的一些基本規律與特點。其次,語文教師自身要不斷提高漢語言的素養和語感水平,需要教師有對語言敏銳的把握能力和良好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語文課中的「語文味」不應該是純粹的語文知識,也不能是一味地說教, 「既要注重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又要強調以人為本,立足於人的發展;既要突出語文整體能力的把握,又要致力於語文素養的形成。」只有恰當把握兩者之間的「度」,才能使語文課上出真正的語文味。如何體現「語文味」?有人認為:「趣」中探索、「情」中陶冶、「美」中創造、「讀」中品味。對於語文教學如何教出「語文味」?也有人指出:前提是凈化語文課堂教學的內環境,把不是語文的東西清除出語文課堂;核心是用語文獨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豐化和磁化語文教學過程。「語文課應該有語文味」的意思是說:語文課要突出語文教學自身的特點,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要讓學生通過語文實踐,在把握語文這一最為重要交際工具的同時,不斷豐富自己的人文精神。語文課要重視語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教師要在關注文本價值取向的同時,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獨特體驗。從語文教學論看,「語文味」是語文素養的客觀要求。語文素養包括的內容很豐富,既包括語言能力即聽、說、讀、寫的能力,還包括語文學習習慣和方法,包括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維品質、文化品味、人文精神,等等。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學生認識的多元性、語文學習的實踐性、語言文字的獨特性決定了語文教學的個性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學應該具有自己獨特的「語文味」,也決定了語文教學的復雜性。有「語文味」的課不只是展示語言現象,而需要經歷一個對語言的理解、感悟、品味、應用和拓展的復雜過程。一看到「語文味」三個字,我們彷彿會聞到了淡淡的墨香,會聽到富有韻味的朗讀,會感受到孩子們正浸潤在語言的海洋中
Ⅷ 如何讓語文課堂充滿語文味
語文課堂應充滿濃濃的語文味。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對語言(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敏感性,讓學生面對語言能浮想聯翩,思緒萬千。要引導學生在字字詞詞句句間有所感悟。在引導學生理解感悟語方面,有歸納和演繹兩種邏輯方式。歸納式,即面對一段字,讓學生抓住點上的詞句有所悟,老師匯集學生的感悟,得出一個相對統一的結論。(剩餘1845字)
Ⅸ 如何讓語文課堂更有味兒
讓課堂充滿「語文味」最基本的一點事教師的語言要有「語文味」。這里對教師的要求雖然不至於是滿口之乎者也,但是在說話時,也要適當運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比如課堂小結時說一段優美的話,或借排比以加強氣勢,或引經據典
Ⅹ 如何上出語文味兒
應該把它生活化了,把文中所說的內容盡量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這樣學生就不會感到生疏而排斥它,同時也能把它作為一篇課文來對待,這樣語文味也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