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知道小學語文怎樣評課
一般的評課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教學目標的落實、教學重難點的突破。目標是否體現三維目標,學生發展目標是否達成。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是否方法得當合理。 2、學生學習方式。是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面向全體學生,關愛、尊重學生,是否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師生共同參與學習過程,重視指導學法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教學方法。根據預設及學生提問設計教學過程,依據學情變化有效地調控教學步驟,以學定教。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是否有效。教師課堂中是否促進學生與文本的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課堂中突發性問題教師是否處理得當。 4、教學手段。從教學實際出發選擇恰當而有效的教學手段,使現代教育媒體與教學有機結合。教師使用電教媒體技術熟練,效率高,效果好。 5、教師素質。儀表端正,教態親切。用普通話教學,語言規范,富有啟發性、引導性。板書精當,書寫工整。組織教學能力強,善於根據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策略。有效開發和拓展語文學習資源。 6、教學效果。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積極性高,興趣濃,教學任務完成較好。不同層次學生都有所提高。]
❷ 小學語文評課稿
評課即評價課堂教學,是聽課活動結束之後的教學延伸,是對執教教師課堂教學的得失、成敗進行評議的一種活動。接下來我為你整理了小學語文評課稿,一起來看看吧。
《廬山雲霧》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課文通過對登山路上,山嶺,大天池等處的雲霧的形態,顏色的描寫,贊美了廬山雲霧的美麗神奇,抒發了熱愛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縱觀全文的內容,可按"古人的贊美——特點的描述——原因的探索"分為三大段.陳老師用了美文美讀的方法,通過以讀促悟的手法,使廬山雲霧的美景在學生的腦海中展現,真切地體會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美.聽了陳老師的課感受也是頗深的,下面談幾點初淺的看法:
1,以讀為本.
朗讀是培養語感的重要方法,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方式,"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朗讀是學習語文的一扇窗戶,它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蘊藏情感的最佳途徑.而學生富有感情的朗讀本身就是他對語言文字有敏銳感覺的表現.因此,教師應重視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有節奏地誦讀,直到悟出盡憑語言分析難以理解的思想內容. 在這堂課上,學生的讀是比較充分的,有自由讀,指名讀,合作讀等等.特別是對"霧來是……霧去時……;霧濃時……霧稀時……"這句話的朗讀指導,通過比較句子,讓學生結合自己經驗談了對這句話的理解,品讀了語言文字,體會其間的情感.在學生的朗讀聲中,我們也確實真切的感受到了 "霧來時"的 "風起雲涌", "霧去時"的"輕輕柔柔","霧濃時"的"遮遮掩掩"以及"霧稀時"時的"隱約之色".這樣的訓練,不僅讓學生讀得非常到位,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有形的訓練中無形地入情,入境,用情……最終獲得知識與情感的雙豐收,而教師的朗讀指導卻不著痕跡,達到了潤物無聲的效果.
2,以人為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上只有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並且只有在這樣積極的情緒狀態下,學習的效果可見一斑.在本課的導入部分,陳老師引用學生以前學過的古詩《題西林壁》和《望廬山瀑布》為導入手段,這樣做,不僅有效聯系了與課文有關的舊知,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興趣.此外,在朗讀訓練中,陳老師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也注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他們的多元理解和感受.
3,不局限於文本.
陳老師不僅僅局限於文本資源,注意引進課外資源來豐富文本,真正體現了用課本教,而不是教課本的新理念.比如在課堂的最後環節中,陳老師把學生的同齡人作的一首詩歌《廬山贊》引入了課堂,這不僅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了廬山的神奇與神秘,更重要的是,引起學生寫詩的慾望,為接下去的"寫一首小詩或寫一條廣告語"的拓展練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值得商榷的是,本人覺得這堂課的教學容量較大,以致了第五自然段的學習效果.
《掌聲》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以小英“自卑——感激——樂觀”的情感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作者以飽含愛心的筆墨,用樸素無華的語言,把學會尊重、學會關心的主題寓於故事中,把少年兒童純真善良、關愛別人的美好心靈生動地表現出來。既能使學生學習語言,又能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啟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瞿老師這節課上得很成功,他能抓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以生為本、以情為線、以讀為主、以拓展為目標,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段讀悟體會。通過自主閱讀,研討交流,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去關愛別人,特別是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
一、 評教學目標
本課的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小英的情感變化,深刻領會“掌聲”的內涵。瞿老師在本課教學中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1、緊扣關鍵點,突出內涵
所謂關鍵點指一篇文章中最敏感、關鍵部位,可以是一個詞或一個句、一個過渡段等。本文的“關鍵點”是“同學們的兩次掌聲”。瞿老師一開始就緊緊抓住同學們的兩次掌聲,引導學生品讀課文的重點段第二至四自然段,體會同學們的兩次掌聲給小英的鼓勵和贊揚,給小英帶來的信心,由此突破口切入,突出“掌聲”的內涵。
2、轉換角色情,領悟內涵
當學生閱讀文本時,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體會不到真切的情感。瞿老師就發掘學生善良天性,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如: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學,你想通過掌聲告訴小英什麼?如果你是小英,你聽到同學們熱烈、持久的掌聲,你會想些什麼?學生變成文中的人物,產生聯想或幻想,激發出情感,走入人物內心世界,就更真切地體會到了掌聲給小英變化,領悟掌聲的內涵。
3、抓住掌聲義,延伸內涵。
同學們的掌聲給了小英鼓勵、贊賞,給了她生活的信心,掌聲的內涵就是給人的尊重、鼓勵和關愛。瞿老師並沒有讓學生停止在對掌聲內涵的理解,而是接著問:“你想給同學或朋友送去勇氣和自信,除了給他掌聲之外,你還有什麼辦法?”學生的回答延伸了掌聲的內涵,可以直接說,可以寫紙條,可以豎起大拇指等等,都對別人的鼓勵和關愛。
4、出示《掌聲》詩,升華內涵。
讀完最後一節,瞿老師出示了一首小詩《掌聲》,掌聲的內涵都融化在這首短小精悍的詩中,一連串的比喻不僅讀來朗朗上口,而且形象地升華了掌聲的內涵,人與人之間的關心和鼓勵就是陽光、春風,溫暖了我們的心,給了我們力量和信心,這就是一份真愛。學生在輕柔的音樂聲中品讀著這首小詩,會再次被感動,升華內心的體驗,並將這暖暖愛意融人到他們的生活當中去。
二、評教學特色
本節課的主要特色有以下幾點:
1、教學思路——清晰嚴謹
《掌聲》一課的教學緊緊圍繞這四步進行:
(1)讀第四自然段,找出課文寫的兩次掌聲。
(2)品讀小英上台演講前的表現,體會兩次掌聲給小英帶來的變化。
(3)結合小英演講後變化,進而理解掌聲的內涵。
(4)拓展閱讀小詩,升華掌聲的內涵。
這一教學思路,比較清晰地反映了文章的脈絡,圍繞掌聲的內涵設計教學環節,自然而合理。對於教學目標的實現,不僅僅定位在知識與能力上,更多的表現為對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感態度的升華,價值取向的引領。
2、教學語言——優美工整
最後瞿老師出示的是一首自己寫的小詩,可以看出瞿老師的語言功底——優美而工整。在整堂中我們可以聽到瞿老師優美工整的過渡語與小結語:“只有短短的幾步路。可是要走完這幾步路,對於小英來說該有多難啊。每走一步,小英的內心都在痛苦地掙扎。”“這是期待的掌聲、這是安慰的掌聲,這是鼓勵的掌聲!我們有太多太多的話想對小英說,此時,千言萬語都匯成了熱烈、持久的掌聲,他們什麼也沒有說,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對小英的鼓勵、支持、理解……”“這是多麼的神奇的掌聲啊!在小英最需要的時候,是掌聲給了她勇氣和力量,是掌聲給了她自信的微笑。”“掌聲能給我們帶來溫暖,帶來力量,帶來自信,帶來關愛。在生活中,我們的要給別人帶來溫暖、帶來力量,帶來自信,帶來關愛,除了鼓掌,還可以用什麼方式呢?”……
3、教學細節——扎實有效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朗讀的指導。因為,我們現在的朗讀指導趨於一種虛化,目標也不明確,好像練讀的目標就是讀好這一段,而瞿老師的朗讀指導扎實有效。學習第二到四自然段時,瞿老師讓學生找出演講前小英的三處表現,在練讀這三處表現時,不只是從朗讀技巧上讀好,更讓學生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人物的感情,讀是為了促進悟,悟是為了提升讀,朗讀與感悟相結合。如:練讀“輪到小英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小英立刻把頭低了下來。”這段話。
師:讀讀這句話,體會她的心情,你能讀好嗎?
指名讀
師:你認為這樣讀比較好。
指名讀
師:上一堂課我們知道小英是個自卑、憂郁的孩子,平時,總是默默地走向那個角落,她不願別人看到她走路的樣子,她害怕別人注視的目光,而這時全班同學把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誰再來讀。
❸ 小學語文評課稿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評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來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是來自場橋二小的一名新教師。身為一名新教師,我的教學經驗為「零」。與其說我今天是來評課的,還不如說我是來學習的。能向在場的這么多資深教師學習,對於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機會和榮幸,我感到非常的可貴。
今天有幸聽到吳老師執教這篇課文,吳老師在課堂中巧妙地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用情,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這節課中吳老師巧妙地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體會思想感情。
1.誦讀質疑法:指導學生讀中感悟,讀中質疑,實現語感積淀,促進學生自悟自得,使學生在聲、樂、情中自主學習。在誦讀中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深刻領悟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品詞析句法:吳老師在課堂中要求學生抓住關鍵詞句來思考,通過細心朗讀,領讀課文語言。
我認為吳老師教學時有很多的亮點和可取之處,在這里我就簡單地講以下四點:
一、語言優美,導入引人
教學開始,吳老師以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勝古跡——黃鶴樓的同名古詩導入新課。優秀、自然的導入既渲染了濃濃的離別之情,又給人自然、新穎之感,使學生不知不覺中走入文本。同時,吳老師一開始就抓住了此篇古詩課題的兩個難點:一點是朗讀課題的節奏劃分;二點是「之」的理解;並且非常順利地解決了這兩處的難點。
二、品詞析句,感悟真情
吳老師在教學課文時,始終抓住一些關鍵字詞,通過反復品讀、比較、回味來理解課文,體會情感和感受作者用詞之妙。
如抓住第二句的「煙花三月」一詞,提問煙花三月是一種什麼美景?讓學生透過簡簡單單地一個詞感受藏字背後李孟二人那份濃濃的情誼,從而感受人物的內心讀好課文。
在講評《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一首詩時更是抓住「孤帆」、「之」等詞,讓學生理解詩的意思,感悟詩人的心聲。
三、朗讀多樣,讀中感悟
文本是主體感悟的語言材料,對文本語言的感悟首先要由讀來完成。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經常的訓練。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閱讀、積極思考的基礎之上的。教學中吳老師通過讓學生個別朗讀、自由讀、分角色讀、小組讀、配樂讀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觸文本語言。
四、補充資料,幫助理解
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吳老師很有心地補充了李白的作品《贈孟浩然》、《江下行》、《芙蓉樓送辛漸》、《別董大》、《
❹ 小學語文如何評課
小學語文課堂抓關鍵問題評價法
2017-07-14 782人 1頁
4.8分
用APP查看
小學語文課堂抓關鍵問題評價法
在現階段普遍使用的課堂評價表, 從三維目標等各方面要求全面 評價,存在一定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但對語文學科缺乏針對性,同時 教師很難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對教師進行全面評價。就這種「大而 全」的落後評課方式,因此,我們改進提出「抓關鍵問題評價法」 。 抓關鍵問題評價法, 是指針對小學語文學科特點, 從建構課堂有 效性的目標出發,抓住小學語文各領域(各類)課堂必須解決的最關 鍵的問題, 看教師是否在課堂教學中予以最優化解決, 從而確保學生 獲得知識的有效的語文學科評課方法。
那在實際操作中, 應如何處理呢?我們應重點抓住本節課需要解 決的幾個關鍵問題,進行評議。評課時,針對實際情況可以採用以下 幾種方式:(1)集體討論; (2)庭辯式; (3)量表加點記式; (4)書 面、論文評議式; (5)個別交談法; (6)師生交互評議等;
在小學語文中教學過程中, 每個老師都渴望進步, 老師們很喜歡 通過聽課、評課來提升自己,因此,我們不應該浪費每一節課,杜絕 隔靴搔癢非實質性的評課模式,在實際工作中,採用「抓關鍵問題評 價法」 。
❺ 小學語文評課稿優秀範文
如何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和指導是教研員的重要任務,其中評課是常用方法之一。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小學語文評課稿範文,一起來看看吧。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大家好!
現在,就我聽《桂花雨》一課的粗淺感受,向大家作以匯報,如有不到之處敬請指正。
《桂花雨》是現當代女作家琦君的名作。它主要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她的這篇文章非常優美,使人讀後真的象浸潤在一場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濃郁而迷人的香氣中,感受著琦君那如雨般的思鄉之情。
雖然文章四溢琦君的這份濃濃的思鄉之情,不讀就無法理解其中豐富的意蘊,不讀就未能感受文中那濃濃的情感。因此,項老師在這堂課上以讀代講,以讀促情的做法,是非常成功的。
一、抓文本用心讀
課文的理解靠讀,字詞的掌握靠讀,語感的領會靠讀,主題的把握靠讀,學生感情的融入也要靠讀。 好的朗讀勝過繁瑣的講解。
朱熹曾說:“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語文學習中“讀”是一個不可替代的手段。
提高“讀”的質量很重要。讀得再多,沒有質量的保證,也難以真正提高課堂效益。
整堂課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接觸範文,仔細揣摩,反復體味,內心融入。
1、第一要求學生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用“心”去讀;
2、第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做到每讀一段都要有目的,不白讀;
3、第三選好讀的重點,一篇課文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必須選擇有助於進行詞句訓練的、有助於挖掘文章主題的、有利於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內容作為重點來讀。
項老師注重通過多種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朗讀。通過默讀、自由讀、引讀、范讀、配樂讀、師生、生生互讀等方式提高學生朗讀能力。學生將課文讀得充分、讀得精彩,讀出了課文要表達的感情,也讀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由品賞朗讀到領悟情感自然水到渠成。
二、在理解中美讀
葉聖陶先生說:“語文課目的之一,是使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夠自求了解,了解不了才給學生幫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
在課堂上,要想吸收和積累生動的語言,就要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重點句讓學生展開想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讀出味來。
1、
作者為什麼喜歡桂花?老師讓學生細讀課文一、二段,從中找出重點的語句:桂花樹不象梅花那麼有姿態,笨笨拙拙的。......桂花不與繁花斗艷,可是它的香氣味兒真是迷人。桂花開的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教師引導學生扣住關鍵詞體會桂花姿態的特點:笨笨拙拙。香氣迷人的特點:“香飄十里”、“浸”等。在對“浸”字的理解上,先讓學生說出“浸”有“浸泡”、“沉浸”的意思,接著教者用語言引導學生想像桂花的香氣:“不論走到哪裡,都會聞到它的香味,房前、屋後;白天幹活,晚上睡覺,香氣無處不在,無處不有。”
學生通過再次讀文,從文句中品味出:桂花樹笨笨拙拙的,桂花很平凡也很樸素,可是它的香氣味兒真是迷人。
“不僅作者喜愛桂花,就連古人也很喜歡桂花呢!”教師出示古人描寫桂花的詩句:“葉密千層秀,花開萬點金”“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高一流。”詩句對桂花的形態、特點進行了恰當的描繪和解讀。學生通過與文中的語句進行進一步的對照,既理解了詩意,又把作者對桂花與眾不同特點的喜愛之情體會的更深刻。這樣再回頭去讀課文,讀的更加有味了。
2、課文三節第一句:
“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一個“纏”字寫出了作者盼望搖桂花時的迫切心情,同時把兒童對大人的糾纏耍賴的特點表現出來。學生讀文後,師問“老是纏著”是什麼樣的心情?學生:“期待的心情、希望的心情、迫切心情。......”然後;老師讓學生試著練習讀,把這種心情讀出來。接著指名學生讀,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讀的比較到位。教師接著讓學生想像自己迫切要求媽媽同意自己做某件事時的心情,然後再練讀,再指名讀,這時把作者當時的心情已經淋漓盡致地讀出來了。
這樣的教學設計,有效地落實了中年級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這一訓練要求。
三、在感悟中讀美
1、
課文的第三小節,教師先讓學生讀課文,找出可以體現出作者搖花時快樂心情的詞句: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竹席,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象下雨!好香的雨呀!”
①理解“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
自己盼望已久的事情發生了,應當是怎樣的心情呢?教師讓學生帶這樂的心情讀文,學生樂的心情體現的不充分,從“使勁”也可以看出作者的樂。讓學生讀,再讀。
②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象下雨!好香的雨呀!”想像“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要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
師:落下的桂花象什麼?
生:象 ...... 象 ...... 象 ......
教師用柔美的語調描繪美麗的雨景,在再現的情景中喚起學生充滿詩意的想像,引起心靈和感情的共鳴。
師:為什麼說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老師再讓學生讀句子,然後結合文字的描述引導學生想像當時的情景。學生都有淋雨的經歷,讓學生想像雨飄落在頭發、脖頸的情景。
師: 現在是有著濃郁香氣的桂花也在飄落,落在發梢,落在脖頸,這“雨”是怎樣的“雨”?
生:好香的雨、金色的雨、快樂的雨......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
帶著這種感情,教師又讓學生深入讀文,喊出快樂,喊出桂花的香
(教師這樣處理就較好的挖掘了教材中培養學生想像力的訓練點,放飛了學生想像的翅膀,進行語言實踐,學生在課本里翱翔,文本語言就活了起來。)
紛紛揚揚飄落的桂花雨,具有詩情畫意。接著
師: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喊呢?
生:高興、快樂、大聲、興奮......
教師再讓學生回到文本,自讀自悟享受桂花的芬芳,感受作者搖桂花的歡樂和興奮,覺得很是開心,和作者同搖同樂。教師更深一步問
師:作者是用什麼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生:三個“!”
學生再回到課文時,放得開,喊得入情,做得自然。
“學生的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需被點燃的火把。”教師的責任就是點燃火把。這個火把已經被老師點燃,最後連老師也被感染了,忍不住和學生一起喊,一起讀。
再讓學生整段朗讀,整體感悟。學生在朗讀中理解、體驗、積累和感悟。只有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有所感,才能“言為心聲”而發,也才能最終打動人心。由讀美而到美讀。
語文教材中集納了古今中外的眾多名篇美文,要想讓這些文章打動孩子們的心,就須先打動教師自己的心,與作者同悲同喜,這就靠教師感激昂得導讀或使學生精神振奮;或使學生悄然淚下。
2、理解:母親常常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時,老師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難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樣嗎?為什麼?
母親這句樸素的話,與“月是故鄉明”如出一轍。“蕁茱鱸魚長入夢,他鄉雖好總添愁。 ”
母親每年都聞著桂花的香氣,關注桂花,收獲桂花,體驗著饋贈桂花的快樂,吃著桂花做的食品,喝著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院子里的這棵桂花樹,是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還會有什麼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沒有區別的,問題是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體味它們。一親一疏,感覺自然就涇渭分明了。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家鄉在母親心中的分量。感人心者,莫善於情”(白居易語)
學生再去讀母親的話,以及5、6段自然會帶著深深地情感。
這一部分的教學設計,還體現了“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文本,感悟文本內容,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這一教學理念,尤其可貴的是,教者在引導學生讀書的時候,適時點撥,注重讀書方法的指導。
如今,我們的課堂越來越重視朗讀,但課堂上反反復復機械式的朗讀,往往使學生覺得索然無味,從而產生厭倦情緒。如何牢牢地抓住“讀”這個根本,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熏陶。項老師的這節課,使我受益非淺。
❻ 小學語文作文課的評課方法
1小學語文作文課評課方法
一、端正評課態度,充分做好評課准備
評課之前,評課者應該對授課者所講內容及其評課班級的學生特點進行全面了解並做好評課計劃,做到有備而戰。評課者應該充分了解授課內容,在熟悉授課內容的基礎上,還應該提前設計一個預案,進而確定自己評課的重點。評課的研究課題范圍很廣泛,評課者只有換位思考,把自己當作授課者,才能確定自己要關注的課題的重點。假如這節課讓「我」講,我會怎樣講,「我」的關注點在哪裡,這節課最容易碰到的問題是什麼,如何講解重難點內容,用什麼方法講解重難點內容……總之,課前要設計一個具體的預案,聽課時有選擇有針對性地聽課,這樣聽課時就會有明確的方向,還會讓自己的研究有一個具體的參照物,從而為分析評價授課者的優劣得失做好了鋪墊。
二、把握評課角度,倡導科學評課方法
評價語文教學方法時,我們應該遵循評課標准從下面幾個角度進行評價。
1、評課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
評課時,處理好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關系。把重點放在學生學習的方面,關注學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投入到語文學習狀態中去,學生是否能夠獨立學習、思考學習、探究學習、欣賞學習。真正的教學目的就是看學生學得怎麼樣,真正評課的標准也是看學生學得如何。
2、評課要處理好感性和理性的關系
評課者評課時應處理好感性和理性的關系。語文教學中,如果感性、形象多,理性、邏輯少,那麼語文課就很空洞,不能培養出出色的公民;如果理性、邏輯多,感性、形象少,那麼語文課就不會生動有趣,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評課者評課時應注重這兩對關系,從客觀的角度運用語文教學理論及其事實對課堂進行評價。
3、評課要處理好「簡單」「復雜」的關系
評課者,應該正確處理「簡單」和「復雜」的關系。評課時,要依據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扮演的「角色」進行評價。如果學生直接面對教材,進入教材,圍繞教材多讀多思,挖掘出知識,挖掘出文學,挖掘出問題,授課者就能夠在恰當的時機給予引導,提出具體的問題,在需要學生閱讀和思考的時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獨立思考;需要點撥時,授課者就能夠適時進行點撥,使語文課成為一堂精彩的語文課。運用科學的評課方法進行評課,會大大提高評課效率。
三、明確評課內容,建立多層評課標准
觀課評教的最低目的,就是對一節語文課進行質的評價。在語文教學內容角度,我們提出了一堂語文「好課」的較低標准、較高標准和理想標准。按照這樣的標准進行評課,能夠深入把握教學內容,進行評課就有理有據。
1、較低標准:教學內容正確
評語文課時,在語文教學內容方面點評,要評語文教師是否完成了一節語文課的較低標准。這主要在兩個方面進行點評:
(1)教學內容和聽說讀寫的常態一致(語文課聽說讀寫的取向、姿態、方式,要和生活、工作、學習中所需要的、所運用的一致起來)。常態的對立面是變態,如果所教的「語文」只有在試卷上才體現它的用處,甚至語文考試的改進連在試卷上也用不上,那就是變態的「語文」。
(2)教學內容與學術界認識一致。目前大多數語文教師都是高師院校中文系的畢業生,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他們大都能說出這些知識。評課者評語文課時,首先注意的就應該是授課教師是否把握了語文內容的較低標准,把語文教學內容明確化。
2、較高標准:教學內容現實化
評課者點評語文教學內容時,就要看授課者是否完成了語文教學內容的較高標准。這也應該在兩個方面去把握。
(1)想要教的內容和教的內容一致。語文教師在想教什麼與實際教什麼之間,普遍的存在隔閡、矛盾乃至對立、沖突。
(2)教的內容和學的內容趨向一致。教師教學是為了幫助學生學,最終也落實到學生學,教與學雖然不是單純的傳遞關系,但兩者趨向一致,教師的教與學生所留駐的經驗具有明顯的關聯性,這對一節好課無疑是最基本的要求。
3、理想標准:語文課程目標的有效達成
最理想的語文課,應該是語文教學達到了我們的理想標准。評課者評課時也應該在兩個方面去把握。
(1)教學內容與課文課程目標相結合。語文課程之所以是語文課程,是因為課程與教學內容受目標規限、指引。評課者評課時,就要注意語文教師的教學內容是否與課程目標一致。
(2)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需要相結合。即語文教學內容在符合課程目標的基礎上,也符合學生日常生活、學習的實際需要,這就要求授課者注重「實踐性知識」。
2小學語文作文課教學方法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有效授課的重要保障,而多媒體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語文作文授課過程中要充分進行運用。如,對四年級第一單元對大自然美麗景色進行描寫的作文進行授課的過程中,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實施教學。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學生比較熟悉的地方的景色做成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出來,先讓學生進行概括性的描述,並進行所有景色按照學生自己的喜好有邏輯地連接起來,最後讓學生進行總結,這樣就形成了一篇簡單的作文,這樣的授課方法既可以通過多媒體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
二、運用情境教學法,使學生融入課堂
小學生作文寫作的主要問題就是,作文題目離生活太遠,學生無法進行掌握,而進行情境教學就可以提高學生對寫作內容的認識和了解,提高教學的效率。如,在對小學四年級觀察日記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就可以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讓學生融入課堂之中。老師可以選擇學生比較熟悉的事物,讓學生進行觀察和創作,對小動物進行觀察就是一個很好出發點,老師進行情境教學讓學生回家後自己進行觀察,再到課上進行總結,最後形成一篇完整的作文,這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加直接的融入課堂中,可以達到一定的授課目的。
三、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提升作文創作能力
學生對優美的語言和詞語的掌握量,直接關繫到學生作文的質量,所以在進行語文授課的過程中要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如,在對《祖國》這篇作文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就要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和美的`句子以及片語的掌握量,通過這一系列知識的掌握讓學生可以更好地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對祖國遼闊疆土的表達,進而使作文寫得更加優美和成功。
3小學語文作文課指導方法
一、寫作興趣是小學生寫好作文的基礎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這句話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如果想要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一般情況下,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作文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小學生的作文一般要求較簡單,只要把事情全部寫出來,恰當運用詞語,會有一兩句的修辭手法運用和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就基本上可以達標了。
二、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寫作水平
蘇霍姆林斯基說:「觀察對於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於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可見,觀察對於學生寫作的重要性。同一個事物,每個人觀察的角度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就會有不一樣的東西展現出來[1]。正如古語所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小學生的觀察能力非常差,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根本不具有觀察能力。所以必須要教會小學生學會觀察,只有學會觀察,可以口述作文,才能寫出作文。
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所以小學生很喜歡上體育課,因為體育課上有很多游戲可以玩。這就是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的好時機。例如我們有一篇作文叫做《記一次有趣的活動》,我指導學生觀察老鷹捉小雞這個游戲全過程,包括學生的語言、動作、表情等等。我們利用課余時間玩了這個游戲,學生都很高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眉飛色舞,有的跌跌撞撞……課堂上,我讓學生說出他們觀察到了什麼?學生們熱烈地討論起來,氣氛十分活躍。在游戲的氛圍中,孩子們願意觀察,願意用話語表達出來,也願意用文字的方式寫出來。教師可以知道孩子按照一定的順序,用文字表現出來,這不僅有利於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有利於學生未來的成長。
三、培養閱讀課外書的好習慣,注重知識的積累
養成閱讀課外書的好習慣,對於積累詞彙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都是很有必要的,小學語文課本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如果不額外增加閱讀量,那麼學生的詞彙是很少的,不利於語文作文的寫作。所以,必須要把閱讀和寫作練習起來,通過增加閱讀來幫助提高寫作水平。小學生閱讀的課外書籍越多,獲取的好詞好句就越多,視野更加開闊,就可以進行知識的轉移,應用到作文中,提高寫作水平。通過教課書本中基本訓練,對作文寫作的要求和知識進行掌握,把學生課外學習到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轉化為寫作的素材和寫作能力。
鼓勵學生進行仿寫或者模擬訓練。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強,特別對於新事物,無法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時就可以按照範文的格式、語言、修辭等方面進行模仿,對這些寫作技巧進行總結歸納,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來。例如,作文的開頭有很多種方式。最常見的三種方式,第一種開門見山式,直接點明主題;第二種引用式,在開頭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或者典故來點明主旨。第三種是設問的方式,提出問題,引起讀者的思考,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
四、培養作文修改能力
作文修改是小學語文老師日常工作中必須要關注的一個環節。作文修改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傳統意義上教師的修改。還有一種方式就學生之間的互改或者自改。小學生的寫作時間相對其他作業可能要長些,所以很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所以評語一般要求以鼓勵學生為主,對於需要改正的缺點也以溫婉的方式表達,鼓勵學生多練習,多寫日記,提高作文水平。當然對於一些錯別字和標點符號,還有一些錯誤的語句,需要及時糾正,以利於寫作水平的提高。
鼓勵學生自由地寫話,小學生的思維是天馬行空的,具有很強的想像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不可以強制性要求所有學生針對作文題目只寫同一件事情,而是要鼓勵學生發揮想像力,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只要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即可,可能語言不是很成熟,或者語句不通順。這些都是正常的,特別是一二年級的學生。
鼓勵學生自改互改作文。好文章是改出來的,通過教師對一些作文要求的講解,鼓勵學生發現自己作文中的問題,並且自己改正過來,自己修改過後還要讓同學再次修改,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而且有利於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修改的具體內容來說,筆者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否離題。學生寫話的內容是不是關於標題的,對文章的大意要有個初步的判斷。第二,對具體的語句進行推敲。有沒有一些錯詞和錯誤的標點符號,都需要進行訂正。第三,可以對一些出色的文章進行賞析,歸納總結。
4小學語文課素材收集方法
一、從語文教材中積累作文素材
語文教材是教育專家經過多番研究甄選出來的經典素材,是開展語文教學的重要依據,可見語文教材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視。教師只有圍繞語文教材開展教學,才能不斷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成績,當然作文教學也不例外。語文教材裡麵包含很多中外古典名著,自然具有豐富的出色作文素材。如果學生可以充分重視語文教材,並在學習教材的過程中不斷積累作文素材,就可以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方便有效地積累眾多實用的出色作文素材。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提升對語文教材的重視程度,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學習語文教材的過程中積累作文素材,不斷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授《匆匆》時,可以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文章,讓學生們從文章中選取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或句子,並結合自身的喜好及日常生活,分析喜歡的原因,幫助學生找到文章的精髓,並引導學生將出色的素材靈活運用於自己的寫作中。如「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學生在寫作時便可以學習其排比的寫作手法,這樣有助於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二、從課外閱讀中積累素材
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課外閱讀,只有增加閱讀量,才能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從而提升作文寫作能力。因此,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展開課外閱讀,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外閱讀任務,讓學生們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積累寫作素材,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只有閱讀豐富的課外讀物,才能開闊自己的視野,為寫作積累足夠的素材,從而在寫作時有物可寫,慢慢喜歡上寫作,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例如,為了豐富學生們的課外閱讀,教師可以為學生指定課外讀物,也可以在教室內設置讀書角,為學生提供各類課外讀物,如經典名著、童話故事、科技讀本等,滿足同學的各類閱讀愛好,吸引同學們競相閱讀,讓學生們擴大課外閱讀量。教師還可以利用班會或課余時間組織課外讀物分享會,讓學生們分享自己的閱讀收獲,並與同學們共同探討在閱讀中積累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們一同增加對好詞好句及出色段落等素材的積累,開闊學生們的視野,不斷提升班級整體的素材積累量。在學生們分享完成後,教師要給予積極的評價和表揚,幫助學生們總結經驗,彌補不足,在以後的日子中更好地積累素材。
三、從日常生活和自然中積累素材
學生在寫作時無物可寫,主要是因為素材積累不足,不能結合自身生活實際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慢慢對寫作失去了興趣。因此,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除了教授學生們寫作技巧外,還應當鼓勵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於從身邊環境積累素材,讓學生從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界景象出發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細心品味生活,用心觀察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在寫作時結合自身的日常生活展開描述,在文章中注入真情實感,從而寫出出色的文章。第二,自然界豐富多彩而充滿神奇,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親近大自然,並注意觀察,發現大自然的奇妙,從體驗大自然的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
例如,教師可以在六一兒童節組織完活動後,讓學生結合自身的體驗和感受寫一篇「我的節日」的文章,在學生過完假期之後讓學生寫一篇關於假期生活的文章等,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經歷,下筆寫出自己身邊的故事和自身的深刻體會,不僅可以讓學生有素材可寫,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能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此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親近大自然活動,比如登山、看日出、郊遊等,增加學生觀察自然的機會,讓學生體會大山的宏偉、日出的壯觀、田園景色的恬靜,從而有所感悟和聯想,提升自身對大自然的熱愛,讓學生在體驗和觀察中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❼ 怎樣小學語文評課
小學語文評課是一門藝術,評課其實就是評價別人上的課怎麼樣,自已從中學到什麼,這堂課有什麼不足等等之類的東西。我認為要評課,得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你得熟悉別人教學的內容,明白別人教學的重難點,如果你是新手,不知道這一節課的重難點,在評課之前,一般上課人都要先說課。其次,評價別人的教法,重點突不突出,有沒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等等,第三,評學法。評價學生學習得如何。這一點可以從老師的抽問看得出來。第四,換位。如果換了我,哪一部分該怎麼上怎麼上等等。最後的建議:先說優點,再說缺點;多說優點,少說缺點!切記切記!
❽ 怎樣評課小學語文課
可從各方面評價。
1、從教學目標上評: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小學語文課怎樣評1從教學目標制定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依據《課標》,教學目標中的要求,全面是指要從知識、能力、思想感情、學習策略、文化策略等五個方面來確定教學目標;具體是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參見課標;適宜是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2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盡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同和強化。
2、從處理教材上評: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准確性、科學性,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3、從教學程序上評:1看教學思路設計: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一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而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效果。2看課堂結構安排。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學技法,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
❾ 怎麼評課小學語文
評課是同伴互助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學反思的重要途徑,還是專家引領的重要陣地.評課既要反對只講好話,相互奉承,也要反對只說缺點,相互詆毀.評課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既要看到成績,也要指出不足,更重要的要提出建設性的建議,與授課人共同進步.
評課前要充分准備,理清思路,抓住要點.切忌面面俱到、輕重不分、條理不清.重點要從一下幾個方面分析得失,提出改進意見.
(一)教學目標設定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
1、教學目標設定,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是指教學目標的設定,不能只設定單一的知識能力目標,還應在感情態度、學習策略等方面設計明確的目標;具體是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是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課標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難易適度.
2、教學目標達成,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一節課下來,教學目標達成度如何,是評價這節課效果的重要指標.
(二)教學資源整合
教學資源的整合,即我們通常說的教材處理.但教學資源整合較之教材處理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對教材、教學輔助材料和其他教學資源的整合能力,是檢驗教師教學能力的一把尺子.評課時要從教師對現有教學資源的取捨、整合等方面進行分析,特別是教學內容的前後銜接、教學重難點的准確把握、教學資源的合理取捨、學生現有經驗的有效利用、課內外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是評價一節課成敗得失的重要依據.
(三)教學程序展開
教學過程的評價要點,既要看教學過程的預設,還要關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調整、應變、生成與發展.
1、教學思路
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教學思路,一要看教學思路設計是否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二看是否符合教學內容實際,是否符合學生實際;三看是否有一定的獨創性,能否有效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四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五看預設的教學思路是否根據教學實際及時有效地進行調整和發揮.
2、教學結構
課堂結構主要指教學環節或步驟.教學指導思想的科學性,教學環節的完整性和時間安排的合理性是評價教學結構的主要內容.
教學指導思想,是否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問題為核心」.
教學環節是否完整?以講授新課為例,通常應有復習鞏固、新課導入、教師啟發、師生互動、學生思考、教學小節、課堂訓練(練習)等環節.
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應十分注重給學生的參與、思考、討論、練習安排較多的時間.如江蘇洋思中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整節課教師的講授控制在10-15分鍾,學生的自學、自悟、討論時間安排15-20分鍾,學生的課堂練習時間安排5-10分鍾.也有學校規定,課堂練習必須完成課本上的所有習題,並完成配套教輔上的部分練習.
同時,還要觀察和評價課堂教學節奏的把握,如是否突出重難點,是否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是否有效的前後轉換與連接,是否根據課堂突發情況合理調整教學時間與環節等.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運用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條件和手段校際差異大.因此,評價教學方法與手段應主要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方法的適切性.不同的課型、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應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沒有最好的教學方法,只有最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因材施教、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2、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即使同一節課,也要根結不同的教學環節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3、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任何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探索階段總會有許多瑕疵和不足,對於教學方法的創新嘗試,評課人要給予積極的鼓勵,而不要囿於慣性思維橫加指責.
4、教學手段與工具的運用.既要積極鼓勵教師運用現代教學技術與手段,同時也要肯定不具備條件的教師使用傳統的有效的教學工具和技術.要客服片面強調使用現代教學技術的傾向,不能「為使用而使用」,更不能為裝潢門面而濫用.教學條件和工具的運用,關鍵要看是否適時、適當、有效.
(五)教師基本功
「台上10分鍾,台下10年功」.課堂教學的好壞,歸根結底取決於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教師評課,要透過教學過程,看到授課人內在的教學基本功.
1、板書:一是看板書設計的合理性,是否言簡意賅,條理清晰,畫龍點睛;二是看板書字跡,是否工整美觀,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師,更要強調書寫的規范、美觀;三是看簡筆畫,是否具備必要的簡筆畫技能.
2、教態: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是合格教態的基本要求.對教態的較高要求,教師還應該儀態優雅,富有表演力和感召力.
3、語言:准確清晰、精當簡練、語調適宜、快慢適度,是教學語言的基本要求.較高要求:語言優美、富有詩意或哲理、激情奔放、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幽默感.
4、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六)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看課堂教學效率,即單位時間取得績效,達成同樣的教學目標,使用的時間越少越好、學生學得越輕松越好、學習過程越快樂越好、學習負擔越輕越好.
二是看目標達成度,主要看是否實現既定教學目標.這里要強調多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不僅看學了多少知識,提高了哪些能力,還要看學生在思想教育、情感體驗、實際操作等方面收獲.
三是看學生受益面,要關注全體學生的收益狀態,從不單要看優秀學生的發展,還要看中等生和學困生的進步,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獲、各上層樓.
對教學目標達成度的評價,可結合聽課時當堂測試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以確保評課有理有據、客觀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