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小學語文課堂重視什麼

小學語文課堂重視什麼

發布時間:2023-02-16 18:53:31

1.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五大領域指什麼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五大領域指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1~2年級為「寫話」,3~6年級為「習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准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

(1)小學語文課堂重視什麼擴展閱讀

課程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

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四大理念是什麼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四大理念是: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繼承語文教育的優秀傳統,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並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

(2)小學語文課堂重視什麼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個性,培養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位。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語文學習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

3. 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值得注重的幾個問題

語文課堂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之間的合作與協商、溝通與交流,達到師生在人格上和地位上的平等,這是實現教育目標的客觀要求。但是,教師作為施教的主體,他們受國家和社會的委託完成教育內容,逐步實現兒童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化。對於兒童來說,他們特別需要教師的指導、引導和點撥,這就必須要求教學是在教師主導下實現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忽視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就是從根本上否定了整個教學。
學生的主體地位恰恰是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確立的: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是以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為前提和條件的。就是要讓學生感受到一諾千金、矢志不渝的誠信。這是文本的價值問題,需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引導、點撥學生。

二、一味求新,排斥有效的傳統教學思想方法

新課改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和提高,提出三維目標的統一。但有些教師卻將傳統的、好的一些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放在一邊,甚至不顧教學重難點,而去搞一些無所謂的討論和擴展。如有些低年級的教師整堂課圍繞一首兒歌教得津津有味,學生學得興高采烈。課後老師卻說這堂課的重難點是識字、寫字,這難道不是忽視了識字寫字教學了嗎?優秀的語文教育傳統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資源,應該借鑒學習,加以利用。

三、強調學生積極發言,忽視學生學會傾聽發言

新課堂理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這一要求得到了廣大教師的響應:課堂上,教師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展示個性、表現才華的空間;學生情緒高昂,爭相舉手發言。但在「熱鬧」的同時,學生「一言堂」的「獨我」意識的潛流也在悄悄流淌――部分優秀學生是課堂中的主角,往往教師一拋出問題,他們未經深思熟慮,就喊:「我來!我來!」大部分學生只好充當旁聽者,等待著優秀學生的「施捨」。當一個學生爭得發言機會後,其他學生有的像泄了氣的皮球,無精打采地坐在座位上。如果教育只顧創造課堂「熱鬧」的情景,而忽視對「熱鬧」背後的學生「獨我」意識潛流的疏導,沒有組織學生傾聽別人的發言,那麼新課程倡導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方式就無法落實,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行為就難以矯正。高效的課堂教學,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吐露真情,而且要教學生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別人,學會吸納別人的觀點。

四、把「問題都解決」的課看成一堂滿意的課

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活」的語文課,就像一篇躍動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藝術品。語文課堂的「活」,需要教師靈活地引導、盤活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但在課堂上如果學生沒有問題意識,就不會去獨立思考,更談不上創新。課堂上的閱讀也成為一種被動的閱讀,學生並沒有真正對課文用心去感悟,他們所「讀懂」的也只不過是根據以前的思維定式而得到的「微言大義」,至於課文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是無從知道的。因此,課上學生自能「讀懂」,等課結束了學生也便沒有問題了。其實這種沒有問題實則是最大的問題,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大誤區,是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一種表現。
語文教學怎樣走出沒有問題的誤區呢?這要轉變觀念,放手讓學生去思考問題,給學生以自由思考的機會。學生一旦提出問題,就應該鼓勵,並順著這一問題去引導學生。

五、學生作文――套用模式,寫非所想

在現行的作文教學中,由於受考試指揮棒的影響,抹殺學生真實感受的現象仍然嚴重。小學雖無升學壓力,但對教師的評估主要還是要通過考試。老師便把一些作文的程式、作文範例塞給學生去套、去抄,代替學生自己的真實感受。這確實是語文教學長期未能逾越的一大誤區。
要走出這一誤區,首先教師要做「有心人」。深入學生當中,了解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讓學生充分認識現實生活、體驗生活,一旦發現可寫的內容就及時提醒學生記下來,幫助他們從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寫作素材。其次幫助學生「厚積」。通過寫日記、隨想等方式,把覺得有意思的事情記下來,讓學生養成及時梳理材料的習慣,以便習作時「薄發」。第三,教會學生觀察,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洞察能力。教師應指導學生有順序、有重點地仔細地觀察,一邊觀察一邊聯想,促使學生養成觀察習慣,做生活的有心人。

4. 小學三年級語文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什麼

按照課標要求: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

3.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5.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像,領悟詩文大意.

7.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三)習作

1.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願意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2.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

3.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交流.

4.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5.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等標點符號.

6.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5. 為什麼小學語文課程應該重視寫字

小學語文應重視寫字課的指導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根,是先民偉大創造和發明,是智慧的結晶。對中華民族的統一做出了歷史性的巨大貢獻。文字是記錄信息的符號,每一個字裡面有很多的信息,所以在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書法藝術成為極為璀璨的明珠。因此在教育過程中,學校千方百計地挖掘漢字「人文」內涵,引導學生有機地滲透到祖國優秀文化的學習中去,崇尚正直向上的人格精神,真正把書寫技能教學、漢字文化教育和品德素質教育融為一體。
今年8月,教育部頒發《關於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文件,在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教育浪潮。文件對開設書法課和開展書法教學作了具體而明確的要求,對廣大中小學校的書法教育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那麼如何讓學生快速高效的學好書法呢?須先臨學古代著名碑帖,掌握法度,打好基礎,這點大概已沒有什麼爭議了。但是,如今的學生在校學習任務繁重,時間緊迫,傳統的書法教學模式,學生家長根本無法接受。所以,盡可能地把學生學習書法的時間縮短,盡早地掌握漢字的書寫方法,乃是廣大書法教師所要探索的問題。桂林市「三位一體」書法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與研究,總結出一套既能讓學生盡快地打下堅實而博大的書寫基礎,又能提高學生學書即臨摹效率的科學方法。
「三位一體」書法教學法是集德育素質教育、書法文化和漢字書寫方法融為一體,特別注重將德育品行、書法文化滲透在書法教學全過程,讓學生自覺地接受藝術的感染、陶冶、鍛煉,實現藝術教育的效應。眾所周知,我國的教育推行的是素質教育,倡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德育作為五育之首,她蘊含於各科的教學之中,寫字的教學亦不例外,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書寫知識和技能傳授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注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培養,做到書可載藝更要載道,強調筆正需心正,達到書法與德育、書藝與人品高度和諧統一。「三位一體」書法教學法亦注重在教學中滲透書法文化的教育。通過教學,讓學生自覺自由地接受藝術的熏陶,陶冶情操,實現藝術教育效應。使學生在關照中領悟,在應對中操作,在反映中創造。無論是意念的還是動作的,不能一味靜觀,而要「游於藝」,真正體會出「無色而具畫圖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的意義。「三位一體」書法教學在注重把德育和書法文化滲透並融於書法教學的同時,更注重教給學生寫字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快速高效地懂得怎樣臨寫不同的貼和寫好每一個漢字的方法。
一般書法教學主要是教學生摹帖、看帖、臨帖,再摩貼、再看貼和再臨帖,這種傳統的書法教學法雖然亦可讓學生寫好字,但學習過程漫長,學生書寫水平進展慢,很多學生因時間緊,學校課程學習任務重而中途放棄學習書法,而「三位一體」書法教學法恰恰與之相反。
「三位一體」教學法中,不僅重視德育的教育,更強調了要把書法文化和漢字書寫方法融為一體的教學。用理論的高度來指導實踐,是「三位一體」書法教學中的一貫主張。使書寫特色教育走出了「千人一面,萬人一腔」的誤區,收到了可喜的教學效果。
一、科學的教學方法。
1、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切入點,喚起學生喜愛書寫的積極性。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深刻的體現。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離不開對民族歷史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與把握,離不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樹立與增強。而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重在加強教育。在書法教學時,我們非常重視引導學生初步了解漢字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激情,讓學生認識「書法是中國藝術的最高代表」(豐子愷);「中國一切的藝術是中國書法的延伸」(美國福開森);「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哲學,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之核心」(熊秉明);「世人公認,中國書法是最高藝術,就是因為它能顯出驚人的奇跡。無色而具有圖畫之燦爛,無聲而具有音樂之和諧,引人欣賞,心暢神怡」(沈尹默)。正如著名書法家劉炳森所說:寫字的意義超過寫字本身,完全可以上升到對民族文化的感情、認知上去。通過老師富有激情的講解,同學們懂得了不少學習書法的意義,從中體會到了古人創藝的艱辛,堅定了持之以恆學習書法的決心。同學們在臨寫和欣賞古人的書法藝術中陶冶了情操,在潛移默化的情感體驗中,喚起學生的愛國熱情,渴望學好中國漢字的意識油然而生。
2、老師形象生動地講解、准確地示範,使學生快速高效地掌握漢字的書寫方法。
「三位一體」書法教學法是一套別具一格的教學方法,為了讓學生更准確更高效地掌握漢字的書寫規律,有時我們會放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而是讓學生先觀察範字,然後再把字寫在黑板上。等學生寫完後,老師再點評范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學「令」字,講撇捺筆畫的對稱伸展時,我則比喻為翱翔的雄鷹,「翅膀張得開,才能飛起來」。教學「吏」字,在強調「吏」字的豎撇應向上伸展,這樣才挺拔俊俏,猶如亭亭玉立之少女,也象帥氣英俊之少年。反之,「 」這樣寫,就如同縮頭縮腦的武大郎了。隨後,老師便在學生所寫的字的旁邊熟練的范寫,這樣一對比,學生很快就可掌握這些字的寫法。可見,恰當的比喻,生動形象的語言是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劑良葯。
在教學中,我們注意藉助「延長線」將漢字的書寫要領直觀、立體地解剖教學。把抽象的描述直觀的展示給學生看,讓初學者在短時間內迅速掌握寫一手漂亮字的方法。對基本筆畫的書寫,還特別強調了筆畫的起、行、收要呼應流暢;講究筆畫方向的變化,切忌筆畫方向雷同;書寫速度快慢及其力度變化等要領。
書寫技法形象生動地講解和准確的范寫對學生正確的掌握運筆、結構尤為重要。這樣能讓漢字復雜的運筆過程明了化、簡單化,使學生快速高效地掌握漢字的書寫方法。

二、「三位一體」書法教學加強與提升的新思考。
客觀地說,當今的書法教育尤其是中小學書法教育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與其它學科教育的突飛猛進相比,書法教育的發展只能是望其頸背。時到今日,一切都在突飛猛進、日新月異。而我們的書法教學,絕大部分老師基本上還停留在十幾個世紀以前「十年磨一劍,公到自然成」的傳統教學模式,「三位一體」書法教學法特別就很多人對書法望而生畏的問題作出了新的思考,以期待為掙脫這個慣性怪圈盡些綿薄之力。
漢字寫出來要它勻稱美觀,有兩大要素:一是筆畫要勁挺好看,二是它們在字中的位置要適當——這就是常說的「筆法」和「結構」。那麼,在教學中,這兩大要素哪一個更重要、更核心?「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傳統書法教學,都把「筆法」奉為至尊。可是,再優美的筆畫,只有附著在合理的「結構」上才能「錦上添花」。假如結構先已東倒西歪,就是用了王羲之、顏真卿的筆法,這字也無法組合成漂亮的造型。所以,重視結構,「先正房架再聚磚瓦」,才是科學合理的。
我認為、掌握「結構」,才是寫好字的核心。所以,「三位一體」書法教學法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將是幫助學生如何准確找出定點字形中的重點筆畫,運用輔助線把握漢字的重心平衡,根據不同的漢字寫出不同的結構特點;藉助多媒體直觀形象地教學,打破認為學習書法枯燥乏味、耗時難學的陳舊觀念上下功夫。
少兒書法教學是一項繁重復雜的工作,其意義十分深遠,尤其在書法創作水平和書法欣賞水平存在較大差異的今天,書法教學更顯示它的重要性的迫切性,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以將書法教學提到一個重要的位置,使書法藝術煥發新的光彩,真正起到弘揚民族文化之目的。

6. 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性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需牢固樹立學生為主、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在現實的小學教學過程中,很多語文教師由於自身所掌握的教育理念與方法非常有限,在教學過程中背離新課改的一些主張和思路,不按照新式方法進行教學,墨守成規依然採用以教為主的教學方法,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完全忽視學生的感受和興趣,一味按照書本和自身對於書本的理解進行教學,認為自己就是教學的中心,自己就是課堂的老大,在教學中採用以教為主的方法,在黑板講授過程中注重知識的死記硬背,強調課堂中的師道尊嚴,強調在課堂中讓學生認真聽講,嚴禁各種小動作。並且為了提高所教成績和學生是文字功底,還會在課下向學生留大量作業。這樣傳統填鴨式教學方法,嚴重違背了小學生身心規律,沒能夠正式學生成長的特點,學生所學、所掌握的語文知識,僅僅是在語文老師的威逼和壓迫下的被動而為的一種行為,完全背離自身。這樣的教學我們不能稱之為有效教學,因為,當教師稍一放鬆,學生便不會主動學習,長此以往不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

為更好的樹立課堂有效教學理念,在現實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便是在教學過程中顧及學生的感受,考慮到學生的利益,不能一味按照教師自身利益進行。在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尊重學生的興趣,按照學生的愛好進行教學,可以適當讓學生在課堂動起來,參與到一些文字與文學問題的討論,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則更有利於學生投入課堂學習,對學生成績的取得和長遠發展均具有現實意義。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只有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具有一定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對於語文學習缺乏興趣,即使老師再嚴格要求,再嚴厲批評也不會收到應有的學習效果,為了有限的課堂時間增加教學效果,便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興趣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讓學生了解到語言的美感,並輔以誘導使學生增加對語文學習的了解與認知,從內心深處喜歡語文學習,從而才能夠真正實現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在對學生進行必要興趣培養的同時,教師還需要改變自身的一些形象,將自己從嚴師逐漸轉變為學生的良師,轉變為學生的朋友,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語文需要,扭轉師生之間的矛盾,讓更多的學習感受到語文教師的親和力,以使學生更好地投身於有限的課時教學。

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豐富教學方式,使學生更好的投身於語文學習

在現實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由於現實的教師能力問題以及教學用具等等問題,使得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沒有辦法施展自身所學,在教學過程中又迫於學生分數、優秀班級、優秀教師等物質的脅迫,不得不改變自身的一些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以教為主,在內容的傳授過程中以黑板為主,在學生的好壞界定中以分數為主,長此以往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感覺到疲勞,不利於長遠教學的有效開展,為更好的讓學生掌握所學語文知識,便需要教師改變原有教學方式,轉而注重計算機、網路、教具等先進教學方式,特別是計算機這一新式教學方式的採用,能夠解決很多學生在課堂上抽象思維不夠,不能達到特定環境的想像等問題,通過視頻的播放很快讓學生了解到文字所敘述的魅力,以及詩詞的一些基本歷史文化背景,從而豐富教學方式,改變單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投身於現實的課堂學習。

7. 小學語文課堂如何管理

導語:課堂管理是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地課堂管理不但可以約束學生的不規范行為,還可以促進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但可以確保課堂教學效果,還可以促進學生個性發展與人格完善。

小學語文課堂如何管理

一、對課堂教學環境進行管理

小學生的學習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的,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管理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對課堂教學環境引起足夠的重視。隨著現代教學的不斷發展,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的發展,也為了能夠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高效,但是由於小學生的自製能力有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對課堂教學環境進行管理,然而,存在的一個明顯問題就是,教師對影響課堂教學的物理環境引起了高度重視,然而卻對影響課堂教學的心理環境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就使教師的管理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大打折扣。

課堂教學的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共同作用於學生的學習,因此,教師不僅要對物理環境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新時期的教學中,對學生的心理環境也要引起重視。

物理環境方面: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語文學習物理環境。例如:清潔的教室環境,適宜的燈光照明,合理的座位安排等,都是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物理環境的重要因素。

心理環境方面: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心理環境。學生的學習活動是體力與腦力勞動結合的過程,學生只有產生了發自內心的學習慾望,才能積極主動的去獲取知識,這樣小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就會得到有效提升。在培養良好的班級心理環境方面,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班級向心力,使學生在各個方面都擰成一股繩,不管是在全面發展方面,還是在學習方面,都能夠產生良好的效果。

總之,在現代教學中,環境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要通過對課堂教學環境的有效管理,達到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語文學科學習的目的。

二、注重通過課堂教學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是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管理的過程中,也應該注重通過有效的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影響小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養成的因素有很多種,例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那麼就能夠很好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對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幫助。而能否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就需要教師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管理。

教師一方面要積極學習有助於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的方法與技巧,另一方面,要將有助於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的方法與技巧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興趣是影響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重要因素,教師在課堂教學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三、對學生的課堂紀律進行有效管理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想要有效開展管理活動,就是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這樣才能產生良好的管理效果。自製能力不強是小學生的一個突出特點,而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需要具備一定的自製能力,這樣才能更加准確、有效的掌握知識。

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覺性,避免由於缺乏自製力而產生的課堂紀律問題,教師應該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紀律問題進行有效管理。教師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紀律習慣的過程中,應該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為主,使學生真正的認識到遵守課堂紀律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的採用強制性措施。強制性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卻難以引導學生自覺地遵守紀律,一旦離開了教師的監督或施壓,學生依然會出現違背課堂紀律的情況。

那麼,教師該如何使學生真正認識到遵守課堂紀律的重要性,並自覺地遵守課堂紀律呢?本人在實際的教學中,經常採用鼓勵的方法。例如:學生出現違反課堂紀律的情況,本人及時對學生進行講解,使學生認識到違反課堂紀律的不正確性,同時鼓勵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不再違反紀律。學生如果在課堂教學中一段時間不違反紀律,教師就要及時對學生提出表揚,久而久之,學生自然就養成了遵守課堂紀律的好習慣。

四、教師做好自我管理工作

教師不僅在教學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進行課堂教學管理的過程中,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使課堂教學管理活動順利的開展,並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首先應該有有效進行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的自我管理,具有豐富的內涵,本人認為,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有效的進行自我管理。

(一)對個人的情緒進行有效管理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情緒如何,會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學效果,教師良好的教學情緒,會給學生傳遞很多積極的因素,使學生的內心與教師貼的更近,反之,教師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情緒波動較大,那麼,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心理距離也就會漸漸拉開。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不斷鍛煉自己有效管理個人情緒的能力。

(二)對個人的知識傳遞能力進行管理

教師之所以成為知識的傳遞者,就是因為教師具備進行知識傳遞的能力,將自己掌握的知識,有效傳遞給學生,而教師的知識傳遞能力,直接影響到學生是否能夠有效的獲取知識。現代教學要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語文作為一門具有一定抽象性的學科,更需要教師能夠有效的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同時小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也較弱,因此,教師能夠有效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就顯得十分重要。

8. 小學語文教學的五領域

綜述

1、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五大領域指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2、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

3、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4、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5、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

6、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9.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常規要求

1、上課前必須認真、充分備課,至少超前三課時備課。

2、教案書寫一般內容:

(1)教學目標(全面、准確、可操作、可檢測);

(2)教學重點、難點(從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兩方面確定);

(3)教學准備(教具、學具、搜集資料等等);

(4)教學過程(鎖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注重教法選擇及學法指導);

(5)板書設計(簡明准確,富有創意);

(6)課堂或課後練習(有針對性、層次性、典型性);

(7)教學反思(每單元至少一篇)。

3、備課類型包括識字課(低年級)、閱讀課、習作(寫話)課、口語交際課、語文綜合性學習等。教案應分單元按課文、按課時撰寫,課時數以教學參考用書相關規定為參照。教案設計以個人鑽研為主,提倡集體超前備課,提倡按單元整體備課。

4、認真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認真通讀教材,熟悉任教年級、上下銜接年級的教材以及學生語文學習的情況。認真鑽研教材,明確教材編排特點,理解教材編排意圖,准確地把握每單元教材的特點。要以「課程標准」為指導,以學定教,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5、要做到六備、六結合。

一備《語文課程標准》;二備教材(教師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編者對話);三備學生(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結構、學習需要、學習方法和習慣等);四備教學資源(教材背景資料,生活體驗等與實現教學目標相關的所有信息);五備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教法和學法;六備作業設計、學具、教具(要體現個人特色及課型特點)。

六結合是指課程標准與教材相結合;知識與能力相結合;主導和主體相結合;教法與學法相結合;預設與生成相結合;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

6、提倡電子備課、多媒體教學。要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激發興趣,變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提高教學效益。

(9)小學語文課堂重視什麼擴展閱讀:

教學基本功:

1、教師要具備扎實的學科知識和良好的專業素養。

2、教態親切、自然。

3、能靈活處理教學過程中的突發事件。

教師應培養學生逐步做到:

1、上課鈴響,保持安靜。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

2、積極思考,主動交流,認真傾聽他人意見。

3、大膽質疑、勇於求異、敢於創新。

4、講普通話,吐詞清楚,聲音宏亮。

5、能就不理解的內容向人請教。

網路-小學教師

10.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核心素養有哪些

一、讀:語文教學之本
語文課的第一要務是讓學生學習語言,而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葉老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見一堂優秀的語文課,是離不開循序漸進地讀的,讀是語文「發展課堂」之本。
1.充分發揮教師的朗讀示範作用
小學生有很強的向師性,模仿能力極強。特別是中低年級的學生,對朗讀的技巧掌握還不夠,教師在課堂上聲情並茂的范讀,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而且使學生很快就能在模仿中感悟如何斷句,如何停頓,以及語氣的變化。高年級的學生盡管掌握了一些朗讀技巧,但教師的范讀仍很必要。好的范讀可以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直接領略文本所要表達的感情進而體會文本的思想內容和感情基調。教師該范讀時要范讀,且不可簡單使用錄音代替,失去范讀的直觀作用。實踐證明:教師的朗讀示範作用發揮得越好,學生的朗讀水平就提高得越快。
2.充分保證課堂上讀書的時間
語文課上,教師應留給學生一定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多讀,充分地讀。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則自曉其義也。有效的朗讀勝過教師透徹的講解,所以語文教師要在課堂上留出時間讓學生去讀,在讀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課堂上繁瑣冗長的「講講、問問、答答」讓位給朗讀,讓花俏形式的,沒有實效的小組討論讓位給朗讀。
3.精心設計朗讀的目標和要求
當前,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課文文質兼美,可讀性強,人文性強。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文章體裁、內容的不同,設計朗讀的目標和要求。說明文、科普小品文一般適用於介紹性的語氣讀,不宜進行朗讀訓練。而敘事寫人的作品,言辭優美,故事情節曲折,感情變化跌宕;描景抒情的文章語言華麗,感情色彩濃厚;古詩文和現代詩歌節奏感強,含義深遠。這些題材的文章都適合進行朗讀訓練。一般說來,體現文章中心的段落和語句,最能表現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感情,教師把這些內容作為朗讀訓練的重點,更能准確地把握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每段內容進行朗讀訓練的目標也要有所不同,例如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月光曲》最後三個自然段時,是為了啟發想像,體會意境;指導朗讀《燕子》一文的第二段時,是為了領會寫作技巧及表達方法。
4.積極創設朗讀情境,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要使學生越讀越好,越讀越美,教師就必須以情激情,以境生情。創設朗讀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教師有效地范讀,多媒體的使用,背景音樂的播放,以及教師根據文章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提示語等。
在引導學生讀《荷花》一課第四自然段時,先聲情並茂地范讀,讓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像,學生立刻被我的激情感染,想像自己也變成了一朵朵荷花,入情入境後,我再引導學生帶著自己的想像配樂表情朗讀課文,學生立刻就陶醉在荷花的美麗,對大自然的熱愛之中。引導學生讀《兩小兒辯日》一課時,採用煽情的「挑撥」提示語:「一兒不服曰」、「一兒扯著嗓門曰」、「一兒腳跺地曰」,讓兩組小兒的辯斗愈讀愈激烈,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雖然學生也是在反復地讀,但讀的效果與我們平時機械的讀截然不同。
5.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化。
朗讀的形式有很多:有齊讀、領讀、輪讀、輕聲讀、分角色讀、男女生賽讀等。一般說來,低年級常運用輕聲讀、齊讀,分角色讀,以增強學生的讀書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高年級宜採用個別讀,默讀,有利於靜思默想,潛心思考。一節課中,教師可採用幾種朗讀方式交叉使用,但要以某一種方式為主。
如故事性較強的課文,適合個人朗讀,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人物對話較多的課文或片段,則適合分角色朗讀,如《陶罐和鐵罐》;節奏感強,感情飽滿的課文,尤其是詩歌,則可進行集體朗讀;而詞句艱深,含義深刻的課文,則需要教師適時范讀或創設情境導讀,如朱自清的《匆匆》。
6.加強朗讀技巧的指導。
學生的朗讀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更不是一蹴而就,它的形成和提高離不開教師的指導。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主陣地,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加強對朗讀技巧的指導。訓練時引導學生要根據文章的內容和故事情節來設計重音、停頓、語氣和語速的變化。
二、思:語文教學之魂
語言作為「思想的直接現實」(馬克思語),是人類用以進行思維活動、表達思維成果的載體。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實質上就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輸出思想)和通過語言理解別人的思維(汲取思想)的能力。可見,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應該具有將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結合起來的高度自覺。
例如孫雙金執教《找春天》一課,重在指向表達的思考。課堂中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春天為什麼是個害羞的小姑娘呢?然後然後引導學生展開學習。
1.比一比。教師引導學生比較,為什麼不比作老太太?為什麼不比作小夥子?讓學生初步感知比喻要恰當。
2.想一想。教師問學生喜歡把小草比作眉毛嗎?然後引導學生想像,你還可以比作什麼?進行口頭練習: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 吧?讓學生初步感知比喻要奇妙。
3.改一改。剩下的三句放手讓學生去思考,孫老師的語感非常強,當學生說「那是春天的鼻毛吧?」,立刻問學生「你們喜不喜歡?」,讓學生初步感知比喻要美好。
4.拓一拓。教師引導學生拓展想像,進行求異思維的訓練。迎風搖擺的柳枝,那是春天的——(生:長發,搖籃,小船……);伸出牆外的紅杏,那是春天的——(生:皮鞋,臉蛋,旗幟……);枝頭鳴叫的黃鸝,那是春天的——(生:音樂,演奏師,歌曲……)。
言語形式就是言語內容,言語內容就是言語形式。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開展指向言語形式的思考,學會提問,學會想像,學會比喻,同時領會其中的情與趣,課堂靈動、智慧而歡樂。
三、寫:語文教學之根
據心理學的有關研究,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兒童在語言學習的早期階段主要是依靠模仿來完成,而作為高級言語形式,文章的寫作同樣需要一個從模仿到創造的發展過程。通過此過程能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獲得較多的寫作知識,有利於學生寫作知識的快速掌握。
1.指導仿寫
仿寫就是仿寫句式,是根據特定的語言情景,按指定的參照對象進行仿造。仿寫要做到緊扣話題,語體和諧,結構一致,辭格相同。最關鍵的是把握語境,理解模仿對象的結構和含義,做到「形神皆像」。仿寫句式思維開闊,又有參照對象,學生有表達的自信和興趣,當然就樂於表達。
2.自由創寫
《語文課程新探》中寫作教學的策略提出「一開始寫作不要過多的條條框框,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消除寫作的畏難情緒。讓他們易於動筆,能說出來就能寫出來。」這實際上就是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樣寫就怎樣寫,不受文體束縛。學生普遍怕作文,為了打消怕的心理,老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要貼近學生實際,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給他們充分發揮的空間,寫他們自己最拿手的文體:日記、書信、童話、寓言、散文、小說、應用文等都可以。只要是學生的真話、實話、心裡話,老師都應該肯定和鼓勵,哪怕在老師看來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貴的。因為不受文體限制,學生就有話可寫,易於動筆,從而消除了寫作的畏難情緒。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課堂重視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