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閱讀與觀察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是什麼意思

閱讀與觀察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2-17 22:39:48

1. 閱讀與寫作課程

淺談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關系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一體兩面。即是說,閱讀和寫作在語文教學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和借鑒,寫作是閱讀的升華和創造。「勞於讀書,逸於作文」即闡明了閱讀和寫作的密切關系。

葉聖陶先生說:「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之」。讀寫是語文教學永恆的主題,是語文教學的歸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常令語文教師感到困惑的是究竟孰重孰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是,常常是為閱讀而閱讀,為作文而作文,將二者割裂開來,各自呈現單邊性,結果花了大量的精力去訓練培養學生二者的能力,效果均不佳。

在語文教學中,雖然二者所承擔的教學任務不同,各有側重,閱讀教學側重於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作文教學側重於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但二者是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從閱讀中可以學習到作文的方法,通過作文又可以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把二者緊密結合起來。

一、盪閱讀之舟,滌寫作之愁

作文難寫,怕寫作文,是較多學生的所面臨的一個突出的困惑和現象。而「肚中無貨,無米可炊」是這一問題的關鍵。沒有東西可寫,自然沒有興趣可言;搜腸刮肚,自然寫不出精彩文章。

如何幫助學生突破作文中的這一瓶頸,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引導學生多讀,多積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我們都熟知的道理;宋代大學士蘇軾的「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也即是說寫作吸納的材料要多要廣,積累的材料要充分而豐富;葉聖陶先生說的「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這些都論述和強調了閱讀和寫作的密切關系,強調了閱讀對於寫作的重要性。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這是語文課程的新策略,也是語文教育思想的正本清源。少做題是「手段」,多讀書是「目的」,把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多讀幾本好書,多背誦名家名篇,多積累詩詞佳句,多扎扎實實的積累。「少做題,多讀書」這也是借鑒了我國傳統蒙學教育中切實可行的方法,是存其精華,古為今用。

新課標更是強調了語文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並做出了具體的規定:初中學生 「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2--3部名著」。並對學生課外閱讀提出了建設性意見。這一重要的改革,切中了語文閱讀教學中只注重課內範文教學、忽視課外閱讀、學生閱讀量不足的弊端。把課堂內外、書本內外結合起來,充分體現了「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的基本規律,為學生學好語文,提高讀寫能力指明了方向。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通過引導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多讀書、多積累來開闊眼界,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佳詞名句、精思妙理等寫作素材,幫助學生廣積寫作的「糧草」,這也是解決學生作文「有米可炊」,不為作文而愁的一條有效途徑。

二、在讀中悟寫,讀中練寫

「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借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巧(葉聖陶)」。教材是啟迪學生閱讀和作文智慧的一把金鑰匙。尤其是更新後的語文教材更不乏文質兼美的篇章,其中儲藏著無窮的思想力量、情感力量和寫作智慧。在閱讀教學中可以相機進行作文指導和作文訓練,來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和技能。

一是在閱讀教學中相機進行寫作方法和寫作知識的指導。例如如何抓住人和事物物的特徵進行描寫,怎樣有條理的說明事物,怎樣進行作文的選材剪裁,怎樣結構文章……很多課文本身就是這方面的經典範例,在學習理解這些經典文章的過程中就可以學習到這些相關的寫作知識。

二是在閱讀的過程中把握好契機和結合點進行作文訓練。如在課文學習中學習了精彩的語言及時進行語言的仿寫訓練,來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利用課文中的「留白」讓學生進行「補白」、「續寫」、進行想像和新的創編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對接近學生認知水平和接近生活實際的課文進行摹寫來訓練學生的布局謀篇和構思能力,如學習了朱自清的《春》讓學生寫仿寫《秋》,學習了《聞一多先生的想和做》也讓學生來寫《我的想和做》等,學生一般都能夠摹寫出較好的作文來;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寫作手法、精彩語句作評點來提高學生的作文鑒賞能力。通過尋找和把握這些契機,適時進行寫作訓練,使讀寫有機結合。

三是通過閱讀來積累和歷練學生作文思想(立意)的厚度。語言的厚度就是思想的厚度,語言的美麗就是智慧的美麗。學生作文思想膚淺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要使作文的思想有厚度非一日之功。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來從中吸取思想的甘露,形成科學的人文價值觀;通過對文本個性的多元解讀來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通過引導學生由事入理、由景入理的分析來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閱讀,能歷練和豐富學生的思想。

如何上好閱讀與作文課

勤收集並積累精彩美妙的字、詞、句和篇章,充實自己的寫作倉庫。收回集積累材料的方法有兩種答:一是取自報刊書籍。可直接在報刊書籍上圈點畫出對自己有益的材料,可剪報,可摘錄,也可寫讀後感,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就如蜜蜂釀蜜一樣,首先採集到一定量的花粉。二是取自於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一雙慧眼觀察世界,你就會發現社會生活豐富多彩,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小到身邊的人和事;大到國內外發生的大事都可以成為我們收集積累的內容。為了取得更好的寫作效果,還需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親身體驗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然後讓這些酸甜苦辣自然地流於筆端,成為真實感人的文章。

如何實現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高效的語文教學有助於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寫作技巧的提升,更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綜合素養。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不斷提高,如何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是新課改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的要求,本文通過分析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的重要性、當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研究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的途徑。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指出,閱讀與寫作在義務教育階段對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審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閱讀和寫作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對話的過程,閱讀和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工具性、人文性統一的體現[1]。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寫作教學、閱讀與寫作關系逐漸成為廣泛討論的課題,與傳統的重閱讀輕寫作不同,新課改要求小學語文教學必須找到閱讀與寫作的契合點,以讀促寫,提高語文教學水平。
一、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的重要性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被看作兩部分內容,這種將閱讀和寫作分離的教學模式,不僅不利於提高語文教學的完整性和效率,也不利於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促進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的有效契合,對於小學階段語文教學具有重要意義[2]。首先,有利於語文教學更加契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新課標提出的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不僅僅包括學生的閱讀素養,也包括寫作素養,促進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能夠理順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的關系,寫作教學不從屬與閱讀教學,二者相輔相成。其次,寫作能力是義務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主要任務之一,寫作教學要為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服務,割裂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往往導致學生寫作缺乏素材,在閱讀學習中學習到的知識和技巧難以應用到寫作上,促進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就是要以閱讀促進寫作、以寫作促進閱讀,學生將閱讀學習中學習到的知識、技巧應用到作文寫作中,再將通過寫作發現的不足反饋到閱讀學習中,更加有目標的進行閱讀。此外,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的重要性還體現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模式迫切需要轉變、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亟待提高等方面。
二、當前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改的逐漸深入,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也逐步推進,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通過考察部分地區、部分學校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可以發現,其閱讀和寫作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教師教學理念及模式陳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割裂,過度重視閱讀教學輕視寫作教學。其次,課程安排存在重視閱讀輕視寫作的現象,部分學校課程安排閱讀課程數量與寫作課程數量相差懸殊,每周寫作課程普遍在兩節左右,而閱讀課程多達八節[3]。第三,教學方法不科學,閱讀教學以課堂講解為主,學生主動閱讀、思考的時間少,寫作教學以寫作練習為主,尤其缺少「說」的內容。第四,學生閱讀能力與表達能力不平衡,由於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課程數量存在不平均的問題,導致學生閱讀能力普遍高於表達能力。
三、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
小學語文教學在義務教育階段具有重要地位,促進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契合,有助於小學語文教學契合新課標教學理念,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提高,促進學生全面語文素養的提升。
第一,轉變教學理念,貫徹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在重視閱讀教學的同時加強寫作教學。教務部門應該根據新課改要求,在咨詢語文教學專家基礎上,制定語文課程計劃;教師要根據學校制定的教學計劃,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合理安排閱讀與寫作教學,不可偏廢;教師必須正視寫作教學的重要性,要認識到寫作教學有助於提高閱讀教學,將寫作教學作為與閱讀教學並重的教學任務。
第二,立足文本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寫作技巧的提高。小學閱讀教學所使用的文本是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水平所選取的,以文本為中心,從文本形式、內容兩個角度,開展閱讀教學,並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學習文本的篇章結構、段落布局、內容選材、行文技巧,在閱讀訓練的同時,潛移默化的培養寫作能力。比如,人教版新課程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2篇課文《山雨》的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文章結構及行文後,安排學生仿寫自己聽雨、看雨的一次經歷,或者為這篇課文增加段落,在文後補充內容。
第三,豐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語文全面素養。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因此,閱讀和寫作教學都應該將學生作為主體,教師積極組織和引導學生思考、練習,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針對閱讀教學,可以採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將學習任務分配給各個小組,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提高學生閱讀和合作能力;針對寫作教學,不僅僅要重視書面寫作教學,還要重視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比如,設置課前演講培養學生表達能力,或者利用讀書會形式的教學方法開展口語表達教學,即在寫作課上先引導學生閱讀經典文本,讓學生轉述故事等;此外,還可以利用排演情景劇等形式,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經典名著片段,學生自主討論、改編名著,寫作情景劇劇本,並演出,可以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第四,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和寫作學習習慣。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有效契合不僅僅需要教師教學的努力,還需要學生的配合。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已經養成了重閱讀輕寫作的習慣,大部分學生閱讀能力較高而寫作水平比較差,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必然會喜歡閱讀學習厭惡寫作練習,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提高對寫作的認識,循序漸進的培養寫作能力,提高對寫作練習的興趣,最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教師要培養學生精度、通讀相結合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效率。其次,要培養學生摘抄、做筆記的習慣,尤其是小學生普遍愛好閱讀故事性文本,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不僅僅關注故事內容,還要關注文本的結構、行文技巧、語言表達。再次,要引導學生對優秀文本進行摹寫、仿寫,不斷提高寫作能力。最後,要引導學生以寫作作為閱讀目的,不斷提高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在小學教育乃至義務教育階段都有著奠基作用,重視小學語文教學,就是抓住了小學教學的關鍵。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的全面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要求,將閱讀和寫作的有效契合提高到至關重要的地位,促進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是深化小學語文改革、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

怎樣使閱讀課與寫作課相輔相成

閱讀與寫作的關系
葉聖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於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聯系。」可見閱讀與寫作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只要我們找到兩者的結合點,舞好兩柄「利劍」,相信就能「雙劍合璧,威力劇增。」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如何使閱讀為寫作服務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 多讀,積累素材

對於閱讀能夠帶給寫作的益處,著名學者張中行先生從表達與內容的角度分成四點來闡釋:

其一,「多讀,熟了,筆未著紙,可用的多種表達方式早已蜂擁而至,你自然可以隨手拈來,不費思索就順理成章。這是多讀作用的初步,因而筆能達意。」其二,「進一步,多讀,熟悉各種表達方式,領會不同筆調的短長輕重,融會貫通,還可以推陳出新,把意思表達得更圓通,更生動。」其三,「吸收『思想』(包括各種知識)」。其四,學「思路」,即條理。「多讀,熟了,積蓄在兩方面增多,既有內容可寫,又熟悉如何表達,作文的困難自然就沒有了。」對於小學生來說,吸收快,多讀了,接觸好的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地可用的語句就多了,寫起來便得心應手;讀的更多時,就更加熟悉各種表達方式,還可以錦上添花,把意思表達得更圓滿,更生動。這也是古人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二、 精讀,選擇材料

多讀未必都有益,關鍵得看你讀什麼。不過,我們這里所說的「讀什麼」,是圍繞培養寫作能力來談的,所以還得提出一定的要求。

張中行先生說:「所謂讀好的,一方面是內容好,深刻,妥善,清新,能使人長見識,向上;一方面是表達好,確切,簡練,生動,能使人清楚了解,並享受語言美。」小學生善於模仿,模仿是他們的年齡特徵,是學習過程中的合理需要。朱熹說:「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蓋學文既久,自然純熟。」因此可以從這個角度,考慮引導他們的閱讀取向。

首先是能在選材立意、布局謀篇、語言運用、表達方式等方面為寫作提供範例。無疑教材就是這樣的範例。通過對一篇篇精美範文的觀察、研習、化用(能動模仿),可以使學生從作者創作思路的「原型」之中,得到啟發,獲得規律性的寫作知識,獲得語言和語感的積淀,為學生寫作找到拐杖和依靠。其次是富含優美的句子,便於學生積累的文章。「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此類的閱讀積累,能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語言素材庫。第三,文以載道,能幫助學生明理的小寓言,小故事值得多讀。

三、研讀,鑽研材料

多讀固然好,有選擇的精讀也好,但所有的讀,都不能帶著休閑的心態,浮光掠影「看熱鬧」式地「虛看」,應該是潛心其中,「看門道」式地「研讀」.在整個閱讀過程中,要指導他們調動情緒,意志力的參與和心智的投稿.只有這樣,讀的吸收才能輔助到寫的傾吐上來.否則你就像很多傳達室的報刊收發員,閱書無數,仍舊提筆維艱.

四、從讀學寫,在積累上下功夫

從習作角度看,習作教學雖然和閱讀教學有著明顯的不同,但二者關系緊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學習運用語言。運用語言,不僅要積累語言,還應了解和掌握一些語言的規律。因此,閱讀教學還應該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以課文為例,教給學生一些有關語言方面的知識以及寫作的規律和方法,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寫的,為什麼要這樣寫,從中體會到為了表達一定的內容,作者是怎樣准確、生動、鮮明地使用語言的,做到讀寫結合,從讀中學寫。而這些,就不是其他課程所必須承擔的任務。

五、讀寫結合型的寫作訓練

1、寫讀後筆記 。寫讀後筆記是學生的練筆過程、思維過程,也是學生生活素材積累、詞語積累的一個重要手段。閱讀之後,讓學生或就著作品蘊含的思想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寫讀後感,或摘錄好詞好句,或體會文章寫法。寫好後,定時對學生的閱讀筆記進行檢查,將幾篇寫得較好的筆記當眾讀給大家聽,讓大家有個學習的榜樣,也是對寫得好的學生的一種鼓勵。在教室的學習園地中每周貼幾篇好的筆記,讓學生看,被選中的學生受到鼓勵,其他學生受到啟發。這樣讀寫結合,學生逐步養成了寫讀後筆記的習慣,作文能力也不斷提高。

2、仿寫。分全仿和點仿。全仿既從整體上模仿範文作文,如學完《三味書屋》後,可安排學生以《我的書房》和《我們的教室》等題,要求學習原文,按空間順序描寫和介紹,並展開合情合理的想像。這樣,便把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了,達到了篇與篇讀寫遷移的目的。所謂「點仿」就是局部模仿範文作文的方式。一篇文章或一段話,可信這「點」很多,我們可以抓住句式表達、段落構成、開頭結尾、過渡照應、抒情聯想、描寫議論等這幾個點進行分項仿寫。

3、改寫。改寫可以加深學生對文體的理解和記憶,可以讓學生懂得同樣的意思可以用不的方式表達出來。因此,選擇適當材料,進行改寫練習,是很有意義的。如在教學完《草船借箭》後,我讓學生把它改成了劇本,然後讓學生根據自己寫的劇本表演,這樣既熟悉了課文,又提高了寫作能力,又培養了表演能力。改寫還可以改變敘述順序,改變人稱,改變故事結局,改變表達方式等。

4、擴寫和縮寫。對於那些比較簡短的文章,擴寫既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縮寫,在不改變原文的中心思想,主要內容,基本結構,順序和體裁,對長文章壓縮,使之成為短篇短段。

5、續寫。在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寫出的結果既符合情節的發展,又融入了自己的想像,給文章添上了一個較圓滿的結局。

對小學生而言,作文難,怕作文是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化寫作文的消極態度,變積極態度,除了要熟悉生活,認真觀察,善於積累,還要學會閱讀,博覽群書,搜集資料,並將閱讀成為每個學生的自覺行動,那麼當前學生怕作文、厭作文的情境一定會得到改觀的,學生的全面發展才不至於成為一句空談。

關於閱讀與寫作有沒有好的課程可以推薦

天下文章一大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這個個人認為沒有什麼可學的,初中語文課上明白了,懂得一些基本修辭手法布文結構就可以了。剩下的重點是閱讀,多讀書,讀好書,讀書過程中首先去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思想,其次慢慢由淺入深的分析作者的表達方式,讀的多了,懂得多了,自然自己就可以寫作了。其實所有的文學作品,最終還是要表達一些東西,只要你表達的東西讓人能深有感觸,觸動內心,那就成功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怎樣與老師咨詢小學生閱讀寫作課程

怎樣與老師咨詢小學生閱讀寫作課程,與老師咨詢小學生閱讀寫作課程,跟他談談孩子的情況。

三年級學生上培訓閱讀與寫作課和寫作課哪個比較好

閱讀與寫作課好!

閱讀對於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感,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有著很大的作用,在閱讀中,我們不僅能讓學生享受到閱讀的快樂,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同時也要把閱讀的知識運用到習作中。讓學生持之以恆、練筆不止,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樂於閱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想方設法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出個性,讀出理解,讀出自己的韻味和思考,力爭讀出文章的精彩,從而讓他們個性得到張揚,心靈得到放飛。同時在閱讀中要讓學生融入到故事情節中,充分享受文章的精彩,享受閱讀的快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樂於讀書。
二.在廣泛的閱讀中積累知識
讀包含課外閱讀和課內閱讀,而作為積累材料的閱讀,主要是課 外閱讀。在學生樂於讀書的前提下,學生會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而課外讀物內容廣博,知識豐富,經驗紛繁,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兼容,是前人觀察成果的結晶,更是學生廣泛采擷的素材。所以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獲取了大量的知識,開拓了視野。
三.把閱讀中積累的知識運用到習作中
著名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廣泛的閱讀使 學生思維活躍、感情豐富,並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了寫作方法,積累了大量的語言、詞彙。但這些語言、詞彙是死的,教師要激發學生把這些死的語言詞彙轉化為活的語言詞彙,將習作置於現實生活中。要鼓勵學生寫日記,把自己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把生活中感興趣的事寫下來,將積累的知識運用其中,讓學生在日記中自由表達。我們要告訴學生寫日記並非每天要寫長長的一篇,生活每天都是新的,只要抓住每天中一個值得寫的片斷,當長即長,能短則短,並把在閱讀中積累的詞語在日記中加以靈活運用,那麼死的語言、詞彙就變活了。
四、閱讀與寫作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們要找到兩者的結合點,使閱讀為寫作服務。 從讀學寫,在積累上下功夫。對於學生來說,讀多了接觸好的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地可用的語句就多了,寫起來便得心應手;讀的更多時,就更加熟悉各種表達方式,還可以錦上添花,把意思表達得更圓滿,更生動。這也是古人說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從習作角度看,習作教學雖然和閱讀教學有著明顯的不同,但二者關系緊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學習運用語言。運用語言,不僅要積累語言,還應了解和掌握一些語言的規律。因此,閱讀教學還應該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以課文為例,教給學生一些有關語言方面的知識以及寫作的規律和方法,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寫的,為什麼要這樣寫,從中體會到為了表達一定的內容,作者是怎樣准確、生動、鮮明地使用語言的,做到讀寫結合,從讀中學寫。而這些,就不是其他課程所必須承擔的任務。
在教學過程中,將兩者結合起來有以下幾種方式:
1、寫讀後筆記。寫讀後筆記是學生的練筆過程、思維過程,也是學生生活素材積累、詞語積累的一個重要手段。閱讀之後,讓學生或就著作品蘊含的思想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寫讀後感,或摘錄好詞好句,或體會文章寫法。寫好後,定時對學生的閱讀筆記進行檢查,將幾篇寫得較好的筆記當眾讀給大家聽,讓大家有個學習的榜樣,也是對寫得好的學生的一種鼓勵。在教室的學習園地中每周貼幾篇好的筆記,讓學生看,被選中的學生受到鼓勵,其他學生受到啟發。這樣讀寫結合,學生逐步養成了寫讀後筆記的習慣,作文能力也不斷提高。
2、仿寫。初中階段比較有效的方法是局部模仿範文作文的方式。一篇文章或一段話,我們可以抓住句式表達、段落構成、開頭結尾、過渡照應、抒情聯想、描寫議論等這幾個點進行分項仿寫。這樣,便把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了,達到了篇與篇讀寫遷移的目的。
3、擴寫和縮寫。對於那些比較簡短的文章,擴寫既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思維能力。縮寫,在不改變原文的中心思想,主要內容,基本結構,順序和體裁,對長文章壓縮,使之成為短篇短段。
4、續寫。在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寫出的結果既符合情節的發展,又融入了自己的想像,給文章添上了一個較圓滿的結局。
對於中學生而言,作文難怕作文是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化寫作文的消極態度,變積極態度。讓學生學會閱讀,博覽群書,搜集資料,並將閱讀成為每個學生的自覺行動,那麼當前學生怕作文、厭作文的情境一定會得到改觀的。因此,我們要重視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使學更好地從「閱讀」中學「寫作」,以利於其寫作水平的不斷提高。

2. 什麼是語文教學中閱讀與鑒賞教學

一、高中生的語文閱讀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現狀:
高中學生語文素養現狀令人堪憂。新課程標准從頒布到執行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但最近時間里,有一些家長找到我要給孩子補課,有的學生要求補語文閱讀分析,有的要求補作文,甚至有的學生乾脆全補習。語文的能力差,可能有很多原因造成的,但這些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困惑就是孩子年級升的越高語文能力就越差,書念的越久反而越不會寫作文了。思考這個現象,原因可能很多,但至少有語文課堂教學是不能擺脫干係的,這就是語文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對語文能力培養不到位有很大的關系。也許有人認為語文內容太寬了,語文外延是生活,怎能把語文能力歸於一個途徑呢?但我們的孩子們太可憐了,學生生活的圈子很有限,尤其是高中生,面對升學壓力,一切的戶外生活都被家長堵在學校之外,在有限的生活空間上,課堂成為學生大部分信息的來源,如果我們教師引導再不夠,學生的學習語文的收獲就很有限了,久而久之,語文閱讀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展都將擱淺。
學生很可能不會每天都去親近大自然,感受沸騰的社會生活,但他可以每天接觸中華文化的精華——優秀的文學作品,如果語文教師利用這一資源,可以彌補學生生活圈子的有限。 「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在閱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熱愛生活、珍愛自然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境界。通過閱讀和鑒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選自《新課標》)可見閱讀鑒賞能讓學生與課堂之外相接,與美妙情感相擁,與文化相容,與自然同步。
豐富多彩的生活固然給學生諸多創作的源泉,但這只是粗糙的素材,還需要對生活的思考和提煉,這個能力的修煉就必須要老師在語文課堂來引導完成。所以沒有老師的引導學生就沒有思考能力的提高和完善。我們每一堂語文課都在分析優秀作品,但從小學分析到高中學生寫作力沒有培養起來,是閱讀鑒賞教學與作文教學脫節,閱讀鑒賞教學中對精華作品資源挖掘不到位造成。
抽血要找准血脈,教育要抓住學生的痛處。所以解決學生這一痛處,我認為在語文課堂上要進行閱讀鑒賞和寫作一體化。
二、閱讀鑒賞與作文教學的關系
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鑒賞和作文教學應該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發展學生創造能力最重要的兩個教學環節。高中生語文能力的提高關鍵看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寫作能力),對此新課標明確規定閱讀鑒賞課「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以自己的情感、經驗去體驗作品,對作品作出有個性的反應,在閱讀鑒賞過程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以給學生思考、感悟更廣闊的空間,避免老師越俎代庖。但教學實踐中語文老師閱讀鑒賞,過多落實的是文章寫了一些什麼,「以自己的情感、經驗去體驗作品,對作品作出有個性的反應」這個環節通常都是忽略的,即使有也是輕描淡寫,「個性的反應」幾乎沒有給學生時間去感悟回味,閱讀分析草草結束,所以閱讀分析高中課堂幾乎是老師的獨角戲,或者是公式化標准化的走過場。與寫作指導就更談不上了。
《新課標》對作文教學明確為「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生活,體驗人生,關注社會熱點,激發寫作慾望。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避免為文造情。」體驗、關注不是一個生硬的詞彙,它需要老師具體方法引導,尤其面對懵懂的孩子。作文課語文老師最頭疼的是學生說:我沒有什麼可寫的,有的學生甚至寫母親、寫自己都不會,這就不是缺少生活的體驗的問題了,應該是缺少思考,缺少對生活的提煉,我們語文老師常在學生面前說:生活不等於寫作,作文要高於生活,怎樣高,這里的「高」是需要老師引渡的,我認為引導最直接的方式在閱讀鑒賞中來完成,學生能體驗得到,受益更快捷。
閱讀鑒賞就是用自己的情感經驗去感受作者的情感思想;作文是表達自己的對人生社會的獨特的感悟,其實兩者是一進一出的關系,他們是一體的。學生只有體驗到作者的情感和表達情感方法,他才能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樣不僅使我們閱讀鑒賞教學有了持久的目標,也使作文教學更有針對性。
(一)閱讀鑒賞是作文教學的前奏。
結合教學實踐,立足教材文本,有效訓練寫作,再適度延伸,這就是充分挖掘文本的有價值的資源,既積累了寫作素材,也積累了寫作技法。把寫作教學滲透到閱讀訓練中,實現閱讀鑒賞、寫作的一體化。

3.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的培養,意義十 分重大.小學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寫得具體、生動、形象,無不是作者細致觀察的結果.因此,閱讀教學與觀察能力的培養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所以本人在語文閱 讀教學中,努力去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4. 談談二年級語文閱讀教學

談談二年級語文閱讀教學

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還要讓學生掌握語文閱讀知識的應用。而語文閱讀教學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中主動的獲取閱讀知識。

摘要:

伴隨著新課標的改革,我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育也逐漸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案,積極採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小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起點,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充分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為學生今後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因而,教師要盡量革新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通過不斷的活躍課堂,來保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直充滿動力與激情。自從新課程改革以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引導作用,並且在此基礎上提出在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更好的應用在實踐生活中。

關鍵詞:

新課程標准;小學語文閱讀;作用;措施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特別是隨著新課改步伐的不斷深入,在我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頻繁[1]。在現代教育中,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如何在小學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更好的應用閱讀是語文學習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更是大家關注的一個焦點。從何時開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在生活實踐教學中的應用,希望為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途徑[2]。

一、傳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分析

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主要還是採用傳統的板書方式。也就是教師藉助黑板、粉筆來為學生講解書本知識點,之後再對相關的習題進行練習。這種單一的上課模式,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反會使得課堂的氣氛變得死氣沉沉。基於此種學習氛圍之下,學生的學習熱情是無法達到最高點的。不僅如此,對於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師也沒有太多的顧及,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是負責知識的傳授,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3]。另外,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自己也沒有形成獨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些因素的存在,都使得我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低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嚴重喪失學習的積極性。

二、語文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分析

1)有利於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情況,傳統的教學模式只重視教師的“教”對於學生的“學”是缺乏足夠的重視的。教師在教學的不重視實踐活動,沒有充分的認識到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4]。然而,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行充分的調動。語文閱讀教學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自由輕松的學習氛圍中主動的獲取閱讀知識。比如在閱讀教學中“用排比的修辭表示”時,教師可以在屏幕上呈現出一幅輕松活潑的畫面:春天來了,萬物復甦,有若干條小魚游出水面。

接著,一條小魚游出水面、二條小魚游出水面、三條小魚游出水面……活潑的畫面、美麗的色彩,喚起了學生更多美的情感,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這種教學模式就對學生的聽覺與視覺進行了充分的調動,擺脫了緊張的課堂氛圍給學生帶來的桎梏,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輕松愉悅的心情。另外,針對二年級的小學生而言,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要引導學生經常學習寫片段、記日記。通過多寫多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其寫作能力的目的,為三年級能寫好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2)有利於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學二年級的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理解能力也不及成年人,在上課堂的過程中注意力很容易出現渙散的現象。這些因素都導致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集中心思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因而教師在選擇課件的內容時要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特點進行分析,要保證教學的內容有利於計算機輔助教學特徵的發揮。因而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要精細,不可以出現任何的差錯。在准備課件時,可以採用簡單操作又容易被學生接受的PPT來輔助教學。。比如,學生在多媒體課件上教學《三隻白鶴》時,(1)我會讀:大聲朗讀課文,讀准字音,可自由讀,也可小組合作讀;(2)我會問:在學習小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讓小組夥伴共同交流解決;(3)我會講:把你讀文後的感受說給小組夥伴聽。其根本目的都是更好的將教學過程展示在學生的面前,通過技術的輔助來促進學生都抽象知識的具象理解與掌握。

計算機輔助教學主要分為操作與練習、對話以及課堂游戲等模式。一般情況下,教師設計出來的課件模式都具有一定的綜合性,不僅有學習的指導,同時也有練習的對話閱讀以及課程的互動等長此以往,學生經過這樣的訓練在以後的讀文中就會自覺的給自己小組提出學習要求。培養了學生自主閱讀的學習能力,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提高了,那學習的興趣可想而知就會更濃了。基於此種教學方法下,學生的學習熱情被充分的激發,課堂的氛圍也被很好的活躍了。

3)有利於學生閱讀應用意識的提高。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還要讓學生掌握語文閱讀知識的應用。如今,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在家庭中,閱讀與溝通應用也越來越廣泛[6]。另外,在加上學校對小學語文閱讀課程的開設,學生已經掌握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對信息進行獲取的能力。因而,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充分的調動,通過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學習閱讀以及應用在實踐活動中來。利用閱讀發現的課程對學生開展調查實踐活動,比如,小學生對於周邊的認識不多,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父母幫助下載網上查詢童話故事,學生可以結合童話故事記錄並進行溝通與想像。

比如,在學習“觀察鮮花的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去觀察一樹鮮花,可以引導他們去觀察花兒的顏色、形狀。然後讓他們學慣用自己的語言把所見所感敘述出來;還可以讓他們學習去觀察人物,去觀察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然後用自己的語言把觀察到的一切敘述出來。通過以上訓練來達到提高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之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父母幫助下在網上下載一些不同的鮮花圖片,找出其中的共同點與不同點的比較;並進行描述和想像,寫完之後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創設一些情境,啟發學生的想像,培養他們的想像能力和父母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通過反復的訓練就能夠逐漸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敘述能力。或者可以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對周邊事物的好奇進行搜集整理並主動分享與其他同學進行評賞與傳閱。

三、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科學有效的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水平,進而促進我國教學更好的改革。

參考文獻

[1]黃全明,陳樹寶.小學語文教育科研.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鍾以俊,龍文祥.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7.

[3]董菊初.語文教育研究方法學.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

[4]佟士凡著《語文學習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韓雪屏著《語文教育的心理學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余昱著《走向學校語文》廣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

5. 什麼是閱讀,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

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不但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且更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關鍵在於學生的參與程度及其實效性如何。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堅持和體現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差異參與,在參與過程中,激發學習熱情,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學會學習,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主動參與。 德國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一個人要不主動學會些什麼,他就一無所獲,不堪造就……人必須主動掌握、佔有和加工智力。」他的話充分說明了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重要性。因而,要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認真讀書,積極思考,主動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例如在教學講讀課文的第一課時的時候,我先讓學生自讀質疑,不理解的地方標上記號,並在四人小組展開討論互助解答的基礎上,再向老師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學生通過積極思考和互助學習不僅弄懂了一些問題,還提出了不懂的問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然後,我根據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去調整教學,組織教學。所以要培養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二、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全面參與。 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教材要求等設計各種教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全面參與教學過程,而且學生參與的面要廣。比如了解課文大意時讓全班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某句、段、篇時,讓全班學生自由練讀;總結文章的主要內容或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時,讓全班學生自由練講;對於教師提出解決課文重、難點的問題時,組織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同位討論等等。同時又要讓學生全感官參與,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動口、動手、動腦。教師採用各種教法,千方百計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全面參與教學活動,如我教《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時,我先設計好表格,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運用學法,邊學習邊參與板書這一教學活動,創造機會給學生大面積參與板書,並把學生多種感官調動起來參與訓練,就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創設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全程參與。 為了讓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教師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全程參與教學過程,親身實踐、探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充分的肯定、鼓勵的目光、微笑的暗示或者以鼓勵性的語言等,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如,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中,我指導學生很快就要學完《小白兔和小灰兔》這一課了,學到最後一自然段時,針對小白兔說的「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這一句話,我提出這樣的問題:「小白兔說的這句話對嗎?為什麼?」看到舉起的小手不是很多,我溫和地說:「回答錯了沒關系,老師會幫你的,我看誰最勇敢?」學生聽了,紛紛舉起了猶豫了一會兒的小手,發表自己的意見。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微笑、激勵、期待帶進課堂,促使學生開動腦筋 ,積極思維,大膽舉手,讓學生能由始至終參與教學全過程。 四、滿足成功的慾望,發揮學生差異參與的作用。 人有千差萬別,因而學生群體中客觀地存在著心理特徵、思維發展、接受知識的能力等各方面的差異。我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中都能嘗試獲得成功的喜悅,發揮學生差異參與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和教育的藝術和技巧就在於發揮每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感到在腦力勞動中取得成功的喜悅。」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認真投入學習,但終無所獲,只能興味索然;反而,若讓他們嘗試達到預期目標的成功,就會喚起他們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例如,我指導學生背誦指定的課文時,在課堂上有的同學讀幾遍就能背出,但有的學生卻不能一下子背出。於是,針對這一情況,我要求優生背得流利或者能夠背出,要求差生讀得熟練,能夠背出就更好,這樣差生就不會知難而退,而是和優生一樣嘗試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克服困難的熱情。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遵循主體性教學原則,體現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重視學生參與的深度和廣度,培養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和持久性。

6. 中學語文閱讀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中學語文閱讀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學語文閱讀的教學反思1

1、充分感知閱讀材料,深刻理解語段內容。

在做閱讀理解題時,首先要對閱讀材料進行充分感知,要心平氣和,帶著求知明道的閱讀心理去閱讀。

第一遍閱讀時不要在個別生字、新詞、難句上糾纏,讀後自問:該語段寫了些什麼內容?

再閱讀第二遍,閱讀要更快,較熟的內容可跳讀,選讀重點語段。第三遍閱讀要控制好時間。

總之,要通過整體閱讀充分感知閱讀材料,深刻理解語段內容。

2、細心揣摩文後題目,認真審清題干要求。

答題要正確的理解題干要求,准確接收題目信息。要逐字逐句分析,萬不可匆匆一看,便去作答。有些學生往往對自己過於自信,似乎看一眼就全部理解了題目,不逐字逐句推敲,只是憑經驗思考,憑感覺做題,還把日常學習中的不良習慣帶入考試。

另外,有的同學平時語文基礎不牢,概念把握不清,常把寫作手法、修辭手法、說明方法弄混,以至於問東答西,張冠李戴。審清審准題干是「方向性」問題,方向錯了,考試中因此失誤失分者不在少數。

3、注重規范答題語言,准確嚴謹表述答案。

語文答題對語言的要求較高,特別是表述題、闡釋題。語言應准確、嚴謹、周密、規范、卷面整潔。

不少學生在這方面做得遠遠不夠,具體表現在:

(1)用詞用語不當,詞不達意,心裡在想的和筆頭寫的不一樣。

(2)語言過與繁瑣,講了許多無關的話。有的過與簡單粗淺,省略了許多應該說的話。

(3)語病太多,句子不通,不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4)答題無條理,胡斂亂湊。

(5)書寫混亂,亂改亂劃。

對此,答卷應做到書寫工整,成行成列,語言成句,不寫錯別字,對於要改的字、詞、句,一律用統一的修改符號,如刪除單字用雙斜線,刪除句子用平行線,萬不能亂塗亂抹,畫「黑圈」或亂「拉線」。

總之,要想使學生在閱讀方面取得成績,就必須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准確答題的能力。只要學生持之以恆,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養成好的習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中學語文閱讀的教學反思2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基礎工具學科,更是一門情感學科;從某種意義上講,又是一門德育教育學科。要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學習、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師淵博的知識、豐富的材料、善辯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以外,閱讀教學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

一、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閱讀的要求是既要把握原文的本意,又要得出獨特的見解。有效的閱讀可以培養、提高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1、提高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閱讀能力的起始和基礎。理解是對事物本質的揭示和認識。在閱讀的過程中,如何把握好字、詞、句、段的含義,必須經過理解的過程。而要保證理解的質量,就必須注意語言知識的積累,善於從語言環境中捕捉內容的深刻含義,注意抓住作者的思路,應用已有的知識加以推敲。

2、提高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是一種重要的閱讀能力。概括是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用凝練、准確的文字把至關重要的意思表達出來。概括能力是一個人的語文思維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考現代文閱讀中,考查概括能力就是要求學生用材料中原有的詞句或自己的話,針對題目規定的角度,以簡單明確的文字表達某一部分的意思。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加強閱讀教學,對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提高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是閱讀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核心環節。學習是思考的基礎,思考是學習的靈魂。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如何去分析文章、理解文章,需要抓住文章的思路,而思路的理清又需要考思考才能達到解決。這說明,思維能力的訓練必須放在課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位置來看待。

二、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的幾個問題

1、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課堂的閱讀教學應當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活動,是兩者共同參與、協調完成溝通交流的信息傳遞過程。教師只有充分發揚教學民主,才能增強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鍛煉他們積極思維的能力和勇於質疑的膽量,讓他們嘗到「跳一跳就能夠得到」的甜頭,讓學生不僅主動參與學,也參與教。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努力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嘗試著讓學生參與教學,體現真正的學習民主。

2、防止追求表面化的形式,忽視了閱讀教學的核心內容為了「適應」新課改,有些老師過分重視課堂的形式,以「標新立異」的形式來「包裝」並不生動的課的內容。比如說「小組討論」本來是很傳統的學習方式,卻被貼上了「合作學習」的新標簽大家標榜。討論題,一定要新穎、有一定的難度、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真正使學生的認識水平得以提高。

所以真正的閱讀不是對文章表面義的分割,而應對培養學生的閱讀審美情趣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3、教學中不能重「文」而輕「言」,重「析」而輕「讀」現在的教學只求了解大意,偏重於思想感情、章法結構的賞析,淡化了詞彙的歸納積累,忽視了詞法、句法的梳理習得;偏重分析講解,輕視誦讀、精讀,但是誦讀、積累是形成語感,積淀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不「理」、不「積」、不「讀」、不「誦」,緊依靠分析鑒賞,很難真正提高閱讀質量。

三、課堂教學實踐

語文有文體之分,每篇文章又各有特點,所以不必對每篇文章作全面的分析,要大膽的取捨,在教學中各有側重。

我針對學生現狀和教材特點,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1、激發聯想,創造性閱讀。不朽的文章自然要有偉大的作者,更要有見解獨到的讀者。人們常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所以不僅要解讀文本,更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創造性的閱讀。如《桃花源記》,先讓學生粗讀課文,結合自己的想像,編寫一個桃花源的故事,學生們想像豐富,有的將桃花源想像成一個自由、幸福、和諧的原始部落;有的把桃花源拿來跟現在社會比較,道出了生產力落後與不足還有的以第一人稱來寫,將課文擴展為一個精彩的故事。

2、感同身受,有我閱讀。語文要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首先就要讓學生真正的走進文章里,將自己融入到詩歌的情境中,深入的體會,這在詩歌教學中尤為重要。詩歌的主要元素是意象和意境。所謂意象、意境,就是附著著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事物和客觀環境。所以情景交融是詩歌的基本特點。理解詩歌的最終目的是感受詩人的情感。古今人類的情感是想通的,要想理解詩人的情懷,就要做到「身臨其境、感同身受」,這正是所謂的有我閱讀。

3、尋章摘句、無我閱讀。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大難題是文言文,一看到文言文就頭疼。而實際上,中國古典文學有著悠久、燦爛的文化傳統。在凝練著智慧、積淀著傳統文化的文言文的字里行間,無處不閃耀著先賢

們思想光芒,所以文言文不僅有必要學,更要學的深入、透徹。語言的傳承也有著約定俗成的語言習慣。為了解決文言文閱讀的難題,我首先從現代漢語主、謂、賓、定、狀、補的句子成分入手。在講授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判斷方式和詞類活用的規律。在學生的頭腦里先構建起文言的建構方式,解決讀懂的問題。

四、小結

閱讀教學既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培養閱讀能力、實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徑。因為閱讀教學不僅具有獲取信息、積累知識、培養能力、開發智力的價值,也具有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價值。語文教學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交給學生某種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要通過一篇篇凝聚著作家靈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的文字,潛移默化的影響一個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響一個人對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達方式一一價值觀和人生觀。這種浸潤著人文精神的語文教育才是語文學科性質的完整體現,才能實現語文教育的最終目的

中學語文閱讀的教學反思3

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說過一句話:「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就是給了孩子什麼樣的生活。一念及此,我不由感到了肩上擔子的沉重。"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理念的核心,也結結實實成了我課堂教學的惟一標准。

1、讓孩子盡情地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課堂上,千萬別讓我們的「告訴」扼殺了屬於孩子的一切!讓他們去體驗,去探索,去感悟,去盡情地展示自己吧!

在課堂上,有許許多多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都是學生自己通過課外書、網路、家長等多種途徑搜集來的。他們往往期待著能將自己的成果展現給大家,這樣,無論是在課內還是課外,他們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且極大的豐富了知識的儲備量。

2、在生活中學語文

環顧周圍,在我們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一些學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東西,我們還在不厭其煩地從頭講起;一些具有較高綜合性和較高思維價值的問題,教師卻將知識點分化,忽視了學生自主探究和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一些本該讓學生自己去動手操作、試驗、討論、歸納、總結的內容卻被老師取而代之;一些學生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形成的獨特見解和疑問,往往因為老師的「就照我教的來」而扼殺。在新課程下,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構建開展研究的平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

靈活使用挖掘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裡有資源,心裡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中學語文閱讀的教學反思4

通過《詩詞五首》和《愚公移山》兩堂課,學生對多文本閱讀有了初步的了解,閱讀興趣得以開發,閱讀能力得以提高。在兩堂課的教學當中,我對多文本閱讀教學模式有了新的認識和提高。下面從學生和老師兩個角度來詳細闡述我對多文本閱讀教學的感想。

一、多文本閱讀教學讓學生綜合素質有了明顯的改變和提高

首先,多文本閱讀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面,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詩詞五首》和《愚公移山》兩堂課反復強調學生應該類比閱讀、擴展閱讀和興趣閱讀,課後學生開始利用課外時間閱讀中國詩詞小說、外國名著、中國古今中外的歷史典籍、學生雜志等各類書籍,積累了他們學習和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的知識。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閱讀,認識了許多新的字詞,提高了閱讀的語感語速,積累了作文寫作的素材。

其次,多文本閱讀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在《詩詞五首》和《愚公移山》多文本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有目的有興趣地閱讀。通過挖掘詩詞和寓言的場景氣氛、人物故事和寫作手法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並通過拓展故事、代入場景、自由討論等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和寫作技巧。課後一段時間,老師發現越來越多的學生會在課外溝通和探討最近閱讀的書籍以及書籍中的人物和內容,也明顯感覺到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在不斷高漲。

再次,多文本閱讀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速度和寫作能力。在《詩詞五首》和《愚公移山》多文本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以詞句為單位整句閱讀,並在閱讀中快速掌握文句要點,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閱讀。許多學生在課外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刻意練習閱讀速度,並明顯感覺到自己閱讀速度有了明顯提升,語句的閱讀理解能力也得到增強。部分學生逐漸養成了做標注、寫讀書筆記的好習慣,並有意識地將學到的知識和技巧運用到筆記和作文中,在寫作練習中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

另外,多文本閱讀開拓了學生的眼界,並有助於學生培養良好的品格。學生在中學這個階段接觸的事物是相對狹窄的,兩節多文本閱讀教學課程引導學生正確閱讀和積極思考,學生通過廣泛讀書,增加了在文學、歷史、地理、科學、社會和哲學等方面的知識,擴展了學生對學習、對社會、對國家的認識。《詩詞五首》展現了陶淵明豁達開朗性格、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李賀報效祖國的抱負、杜牧英發俊爽的氣度和李清照幽怨婉約的風格,學生對不同的人物形象的代入和理解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到他們自身性格的塑造。《愚公移山》所展現出來的決心和意志更是對學生影響至深,許多學生懂得樹立遠大的理想,並變得更加勤奮好學。

二、多文本閱讀教學使老師在教學水平得以提升

首先,老師在多文本閱讀教學過程中,對素質教育教學有了更深的理解,提升了素質教育教學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更加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學生的智慧潛能,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通過兩堂多文本閱讀教學實踐,老師從思想和行為上實現了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向「學習者為中心」的轉變。過去教學只是注重傳授學生知識和技能,現在教學更注重對學生進行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學習的方法;過去教學重結論輕過程,現在教學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在講授老師和社會對課文失望普遍觀點和評價的同時,倡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和評價,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不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而是把學生的創新思維、道德素質和動手能力等方面予以綜合考慮,對學生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判。

其次,多文本閱讀教學促使老師加強學習,與時俱進,不斷積累知識儲備和教學經驗。多文本閱讀教學需要老師具有廣闊的視野、充裕的知識和豐富的閱歷。這客觀上驅動老師對書本知識更深層次地剖析和更多層面的解讀,對課外知識更寬泛地汲取,對教學課件更精心地設計,對課堂節奏更熟練地把控,對教學經驗更虛心地請教。在教育學生的同時,老師自己也學到了新的知識,獲得了新的提高。

再次,多文本閱讀教學增進了師生感情,通過教與學的配合,提高了教學效率。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互信,培養了教學的默契程度,能使老師更快把握課堂內外學生的興趣和訴求,從而根據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和內容,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通過《詩詞五首》和《愚公移山》兩堂課,學生在課堂上表現越來越活躍,積極參加課堂內外的各類討論,並敢於同老師探討不同的意見。老師的悉心教導和學生的主動好學,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綜上,多文本閱讀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一種新嘗試,注重閱讀范圍擴大化、理解分析多元化、師生參與深入化、學生學習自主化,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優質書籍,並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分析,並把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同老師和同學們深入討論,通過討論使自己的想法得以修正,最終通過多元化的閱讀和學習過程形成屬於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能力儲備。多文本閱讀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豐富了學生的閱讀面、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了學生的文化修養和品格,同時也提高了老師的教學水平,對初中階段的素質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中學語文閱讀的教學反思5

閱讀教學是教師通過教學活動和學生的思維活動,促進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產生碰撞、整合、內化,然後走出文本的過程。因此,閱讀教學絕不是學生的被動接受,而是根據自己的情感、思想、經驗、知識儲備等對作品進行領悟、理解的過程。是讀者將別人的「言」轉化為「意」並內化為自己收獲的過程。所以,在閱讀教學時,要讓學生做閱讀的主人,通過自主入境,與文本進行直接的交流。

一、傳統語文閱讀現狀分析

1、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能力的培養。

2、忽視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和方法的指導。

3、對閱讀基礎知識進行「閱讀題海」訓練,完全剝奪學生閱讀的趣味與快樂。

4、閱讀時間不斷減少。

5、教師單向的講解介紹,忽略了學生自讀過程。

由此,要提高閱讀能力,就要突破傳統的閱讀理論與思維框架,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閱讀習慣,具備獨立的閱讀、分析課文的能力——故作者提出以下建議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

1、制定合理明確的閱讀教學目標

要發揮目標的導向和激勵功能,促使學生產生積極情感,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教學前,先要指導學生制定明確的閱讀目標。目標可分遠期、近期兩種,遠期目標以每學年作為一個階段,應與大綱的相吻合,讓學生明白主要在哪些方面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積累哪些知識,閱讀哪些;近期目標可以一個月或一周甚至一篇作為基本單元。

2、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於漪老師也強調:「關鍵在培養學生求知的濃厚興趣與內在動力,激發他們酷愛讀書,指導他們學會讀書。教師要喚起學生對於知識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沉浸在閱讀的樂趣中」。

3、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指導並督促學生做好讀書筆記

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的指導,要求學生的閱讀不能僅局限於課本的閱讀,而要把閱讀目標延伸到課外的閱讀上。通過學生對課外的材料的閱讀,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使學生形成知識的沉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閱讀中應該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讀書筆記類型很多。摘抄型:摘抄閱讀材料中精彩的句子、段落甚至篇章。提綱型:閱讀後,把閱讀材料的要點或基本內容寫下來,掌握主要內容及作者的思路。感想型:結合現實和個人經歷寫出對有關問題的認識及感想,提高分析能力。想像型:主要是通過續編故事、改寫故事,提高聯想和想像能力,從而培養創新思維。

4、調動學生的閱讀主體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語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杜威認為:「在課堂上,教師應該在一旁觀察學生的活動,做學生活動的助手」。語文學習的過程是一個習得的過程,學生通過閱讀、體驗、感悟獲得語文素養,這個過程教師無法代替,也不是教師通過講授能夠達到的。蘇霍姆林斯基還說:「只有能夠去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就是尊重學生閱讀的權利,在給予他們適當的閱讀方法的指導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5、教給學生科學靈活的閱讀學習方法

選擇科學的閱讀方法是提高閱讀效率的前提。因此,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適時介紹一些閱讀方法,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閱讀有泛讀、精讀、跳躍式閱讀、比較式閱讀和研究性閱讀等。資料性質、記敘性質的文字一般宜泛讀;必須把握基本內容、觀點和精神實質的文字,可採用精讀法;篩選主要信息的宜用跳躍式閱讀;的內容、藝術表達技巧方面有相似的宜用比較式閱讀。研究性閱瀆是最高層次的閱讀,對的主旨、立意及表達技巧或含蓄深刻的語句進行鑒賞評價,形成鑒賞能力。閱讀時,可根據閱讀對象、要求及學習的實際,靈活地選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還可綜合運用各種閱讀方法,從而提高綜合閱讀能力。

6、培養學生良好健康的閱讀心態

閱讀是一種從語言符號中取得意義的心理過程。閱瀆學習心態與閱讀效果之間的關系是密切的、直接的、成正比的。閱讀心態越好,閱讀也就越有效。學生閱讀心態是否健康,直接影響著閱讀教學的成敗。閱讀教學時,教師必須以審美為突破口,逐步使學生形成良好健康的閱讀學習心態,提高他們的審美趣味。首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觀,使學生明白閱讀對一個人發展的重要作用,懂得閱讀對提高個人素養的重要意義,從而確立良好的閱讀動機,激發強烈的內心需求。其次,根據學生的性格愛好及心理,對他們具體指導,逐步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審美趣味,克服不良的閱讀心態。

7. 淺談四年級語文的閱讀與寫作論文

淺談四年級語文的閱讀與寫作論文

摘 要:閱讀與寫作是培養學生良好文化素養的過程,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閱讀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什幺是觀察:人觀察主要用到眼、耳、心、口、手、腳、鼻等;會分辨各種感官作用,如眼睛是視覺器官,看到的外貌樣子、行動、神態、景物、數目形態等是人的反應,而手、口、鼻等其他器官作用各不相同。通過自己的觀察落實到筆尖上,自然細致而生動。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 寫作

閱讀是學生學習優秀作品,感受自然社會的重要途徑,寫作是情感的表達,如何將二者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習作言之無物,表達不具體,是四年級學生習作常見的通病。該採取什幺樣的策略,幫助學生解決習作言之無物的難題呢?就教師的實際教學而言,從語文教科書提供的範文中,指導學生學習觀察和表達,不失為一種務實有效的方法,這也應成為語文教師的職責所在。

一、與生活實踐相結合

在語文學習中,教師要時常讓學生感受課本中描述的場景,讓他們產生真實感,在心中留下情感,對於寫作也有幫助。「溝通課堂內外,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是新課標修訂版明確提出的要求,這其中就蘊含著課內外的學習鏈接,語文實踐就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形式。而「學生喜歡」這個原則,則是先進教學理念與應考教學相得益彰的復合體。《父親的菜園》從題目一眼得知:文中就寫一塊菜園。 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們可能只知道每天的餐桌上都離不開蔬菜,蔬菜跟菜園之間很可能沒有建立一種情景關聯。但是在農村就有這種優勢,家家有菜園,觀察更便利。學生把自己從實踐活動中得到的見聞娓娓道來,很快樂地介紹了自己心中那塊「菜地」所在的地方、形狀、菜品以及長勢等等信息,教師也順勢展示介紹者上傳的菜地圖片。因此,由這個鏈接進入到題眼「父親的菜園」也就水到渠成了。享受成功是學生喜歡的強心劑。看似一個簡單的實踐,學生卻在其中感受到一份辛勞就有一份成功,不知不覺中,他們的手、腦、心都得到鍛煉,他們也會越來越喜歡這樣的一種學習方式。

二、想像力的培養

沒有想像力的`作文是死的,小學生想像力是豐富的,我們應該大力挖掘。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可以有很多種方法,從古詩詞中學習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古詩詞的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簡短有力,古文崇尚用簡短的文字表達很多的內容,這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越是簡單越是難以理解,但這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想像空間。好的作文,離不開想像的加工,沒有想像力就不可能有創造。有想像力的文章才有立體感,人物形象才豐滿。如寫人,如果僅寫他的外貌而不從他的語言、心理、行為等方面加以刻畫,就只知這個人的高矮、胖瘦、男女、老少,至於這個人有什幺樣的性格、有什幺樣的品質就不得而知了。為了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我常常借古詩詞的意境體會來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如讓學生根據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來寫一段話或畫一幅畫,使學生盡情想像,時間一長,學生定會形成這方面的能力。

三、在觀察中積蓄能量

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是語文教學要重視的一個方面,對於細節的把握是優秀的寫作不可缺少的。觀察能力是學生寫好作文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本人在培養學生的 觀察力時,往往藉助於一些具體的實物,讓學生真切可感。觀察時,要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力,運用多種感官,透過事物的表面,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去認知事物。如要求學生任寫一種動物,事先要求學生利用星期六、星期天仔細觀察,然後到校再寫。又如寫景,可帶學生先到大自然中去領略、感受後再寫,學生就不至於沒有可寫的東西,效果也就不一樣了。教師要給學生充分觀察的時間和到野外實踐體驗的機會,使學生大膽走出教室去體味田野的芳香,領略大山的雄奇、秀美,聆聽小溪的活潑歡快……

四、深入理解課文

教師要利用好課文教學,每一篇課文都是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是學生們學習的模仿的榜樣。要讓學生們深入理解課文,由此產生觸動,對於他們的寫作業很有幫助。「想到的」是指人物的心裡想法——思維和心理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聯想、想像等。人的思想活動是無聲的語言,在閱讀中,要學會感受人物的內心想法。課文《觀潮》一課中的描寫: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髙的水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盪盪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這段話是潮來時的寫景描寫,「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和「那聲音如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這兩句有聲有色的比喻聯想描寫,是作者親眼目睹錢塘江大潮後產生的想法,使人如臨其境地感受到錢江大潮的壯觀。景物描寫中夾雜著人的心理活動描寫,使景物的特徵更加突出。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學生們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積累了豐富的生活素材,在寫作中掌握了技巧,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十分有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對於成績的提高也是有幫助的。但我們要知道,提髙一個人的寫作水平,絕非一朝一夕之能事,但語文教師應培養學生多看、多寫的習慣,因為,良好的寫作態度、健康的寫作心理對於提高寫作能力來說都是很有必要的。

;

8. 什麼是閱讀教學閱讀與閱讀教學有什麼區別

閱讀與閱讀教學的區別

1、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

2、閱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具有自主性、獨立性、教師則起引導、點撥的作用;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3、閱讀是允許任何書類報紙類閱讀品味,而閱讀教學則是要學生集體對某書章節作閱讀,以熟悉內容,達到教學目的。

4、閱讀教學是從閱讀方法上進行指導,從考試的角度看,閱讀也是有技巧的,掌握得當即可事半功倍。

5、閱讀是以興趣培養為主的一種養成教育,沒有明確的目標;閱讀教學則是帶有明確知識目標的教學。

6、閱讀的組織形式多樣,過程豐富且富有生動的情景表演或圖畫描繪;閱讀教學則多是通過單一的讀來完成目標的,過程較為單一枯燥。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法的組成部分,研究閱讀教學的目的、任務、原理和方法;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識字的重要途徑,作文的基礎。


(8)閱讀與觀察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閱讀教學一般要處理好以下三個關系
語言文字訓練與思想教育的關系,語言文字訓練與思想教育要統一在閱讀教學過程之中。

傳授知識與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關系;知識是智力和能力的基礎,在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過程中,又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教學的縱向聯系與橫向聯系。如低年級、中年級與高年級之間的聯系,讀、聽、說、寫之間的聯系,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聯系。

閱讀之益處,古人雲:「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見,古人對閱讀的情有獨鍾。其實,對於任何人而言,閱讀最大的好處在於: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

讀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和《果殼中的宇宙》,暢游在粒子、生命和星體的處境中,感受智慧的光澤,猶如攀登高山一樣,瞬間眼前呈現出彷彿九疊畫屏般的開闊視野。

於是,便像李白在詩中所寫到的「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9.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閱讀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擔當著特有的任務:提高學生正確的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在閱讀訓練中,學生的知識得到增長,認識得到提高,思維獲得發展,情操得到陶冶,審美情趣得到培養。然而,在農村小學,這種完美閱讀似乎離我們很遙遠,學生對於課內閱讀掌握還可以,但課外的閱讀訓練學生表現出無從下手、分析能力低下的現象。面對每一次閱讀訓練,我們班失分率相當高。因此,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分析能力是目前農村語文教學的當務之急,否則會成為學生初中、高中乃至大學的閱讀障礙。 提高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的閱讀能力可從以下幾方面抓起:
一、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閱讀實踐
閱讀教學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閱讀的過程。教學中,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閱讀實踐都很重要。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必須以實踐為基礎,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有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應讓學生通過讀書來學會閱讀。教師要善於精講,善於點撥,在教學中自然地滲透學法,使學生在學習一篇篇具體的課文中,在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具體感知學法。指導學生學習時,首先要在教師的示範、帶領與指導下,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感知到學習方法是什麼,一篇課文的學習是通過運用什麼方法來實現的。其次,要通過這一學習方法的運用,使學生初步獲得成功。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目標明確,通過示範和示例的教學去示法。第三,要在啟發誘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文的同時,自然而然地蘊含著理解時所遵循的認知程序和採取的思維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去自己嘗試學習,從而逐步明確究竟如何做才合適。滲透學法的過程是學生參與語言訓練的過程,是學生展示思維的過程,是學生感知的過程。
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把閱讀訓練與寫作訓練結合起來
在閱讀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成斷連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閱讀和寫作有著內在的聯系,讀是寫的基礎,寫能促進讀,閱讀是吸收,寫作是表達,二者的訓練都是按照字、詞、句、段、篇的順序進行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是很有必要的。
1、品味教材魅力,激發寫作興趣
編者為我們精心設計了一篇篇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的課文。教師要充分挖掘文章的美,引導學生品味、感悟其中的魅力,使他們受到熏陶和感染,發現優美的文章竟如此吸引人、打動人,故產生創作的沖動和興趣。如《桂林山水》這課以清新、流暢的語言描繪了桂林秀麗的景色,那如詩如畫,宛若仙境一般的美景深深吸引大家。桂林山水的魅力不正來源於作者筆下的優美文字嗎?我們是否也能寫出如此優美的文章呢?我想,在他們對優美詞句深刻體會和產生美感享受的一剎那,一定有人會怦然心動、躍躍欲試,寫作沖動和熱情會油然而生吧!
2、豐富語言積累,成竹在胸
有人說:閱讀是吸收,習作是釋放;閱讀是根,習作是果實。是啊,課堂閱讀教學是指導學生學會積累語言的主戰場,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多方面指導學生獲得豐富的語言,掌握積累的方法,指導多讀多背,讓課文中的語言文字盡可能多地印在學生的腦海里。指導摘錄優美的詞、句、段,要求學生配備一本摘錄本,做到筆記、腦記相結合。詞句是文章的磚瓦,長期積累,久而久之,詞彙豐富了,寫文章就下筆有神了。如《鄉村的傍晚》把傍晚的景色寫得非常生動,我讓學生朗讀、背誦、默寫並摘錄相關的語句,學生在讀寫中受到啟發,明白要抓住景色去寫晚霞和小河,還可展開想像,利用打比方等多種修辭手法去描寫。在學會了寫傍晚景色的同時還積累了余輝、湛藍等生動詞語。課後我叫學生以傍晚為題寫了一段話,發現他們自然而然地就用上了文中的一些優美詞句和修辭方法,而且還寫得較為生動,不至於提起筆來沒寫的。
3、抓住契機,多練筆
閱讀教學中會有很多好的練筆機會,我們在教學課文時一定要抓住契機,指導作文,讓學生想寫,會寫。很多文章都根據課文特點安排了小練筆,讓學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寫法等進行小練筆,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我們應該緊緊抓住這些機會,還可以適當安排寫一些讀後感,一步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4、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寫作方法
課標明確指出,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要密切配合。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寫作方法。在作文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去。所以,我們要抓住課文閱讀這個契機,把寫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導滲透其中。
(1)、仿修辭手法
(2)、仿結構
a、連續結構段指段中的幾層意思是按照先後順序一層接著一層寫的,這也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結構段,在寫作中經常用到。《盧溝橋》、《撈鐵牛》等課文中都有典型的連續結構段,在學生理解課文的情況下,可安排仿寫訓練,如緊扣學生的學習、生活,以《洗手帕》、《大掃除》、為題寫一段話,要求學生先想好這段話要寫的內容,接著安排好順序,明確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哪層要寫具體,寫好還要檢查,每一層次意思前後是否連得上,有毛病的要加以修改。
b、並列結構段是指一段話將事物分成幾個方面來寫。《廬山的雲霧》二、三自然段之間就是這種構段方式,它從個不同方面寫了廬山的美景。使學生懂得同時介紹事物幾個方面的時候,可採用並列結構段。可指導學生練習寫《校園一角》片斷,讓學生在具體的寫作實踐中加深對這種結構段的認識。
(3)、總分結構是由總述和分述兩層構成。《蜜蜂》描寫蜜蜂辨別方向時採用了這種總分結構,先總寫出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的特點,然後從做實驗來具體寫出蜜蜂具有一種無法解釋的本領。指導學生仿寫時,教師可出示總述部分,讓學生圍繞總起句,寫分述部分。例:①我家養了一隻可愛的小花貓。②課間十分鍾真是熱鬧非凡。
3、仿詳略小學高年級有效地開展閱讀活動,對豐富學生業餘生活,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用這些方法既鞏固了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功,也為以後進一步學好語文,提高讀寫能力,奠定了扎實良好的基礎
三、改革語文課堂的結構
為了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和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必須建立一種以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學為主的學習方式,以思維訓練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
1.提示、設問。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時,事先要做一點提示,或明確學習目的,或介紹文章的背景及作者的情況,或提出自學的要求,或教給自學的方法等,幫助學生自學,把學生引上路。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自學,從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教學目標要求,緊扣文章的思路,提出一些思考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在課堂上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
2.閱讀、思考。在做了簡短的提示和提出思考題後,就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尋求答案。這樣就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質量。
3.討論、切磋。學生帶著問題讀了文章以後,組織學生開展討論,相互切磋,讓學生把思維的結果用准確的語言有條理地表達出來。
4.歸納、總結。在自學的基礎上,教師幫助學生對自學所得進行歸納、總結、深化、提高。在教學過程中,邊討論邊歸納,師生共同活動,使學生的認識系統化。
5.練讀、練習。學生讀懂了課文,弄清了問題,設計鞏固、提高的練習,進一步感受作品中塑造的生動形象,深入領會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總之,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其方法是多樣的。根據教學目的,教材特點,學生實際,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各種閱讀類型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完成閱讀教學任務,達到培養和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

10. 閱讀在語文中的重要性 為什麼要培養閱讀習慣

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們鼓勵孩子多閱讀,那麼閱讀在語文中的重要性有哪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閱讀在語文中的重要性
一、豐富學生的內涵,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
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說,只有博覽群書,尤其是經典著作,才能更好的完善他們的人格,豐富他們的人生底蘊,引導他們走向積極健康的人生之路。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去品味經典作品的醇香,礪煉人生的征途。葉聖陶先生曾說:「讀書心有境,入境始為親。」在閱讀時,只有去「悲傷著你的悲傷,幸福著你的幸福」,和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在這種情境下,學生的閱讀慾望會更強烈效果會更好。
二、閱讀是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助力。
俗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須親口嘗一嘗,「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包含此理。在語文課上,當學生閱讀課文之後,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就能領悟冰心在《憶讀書》中所倡導的「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的人生哲理,就能了解魯迅在《孔乙己》中所蘊含的反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民主革命思想,就能體驗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所描繪的景色及其流露的作者的「淡淡的喜悅和淡淡的哀愁」。
三、豐富學生想像、增進思考和善於應辨的能力。
想像是創新的翅膀。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良好的閱讀教學能發展學生的想像力,首要的問題是引導學生讀好文章,讓學生在讀中想,想中讀,反復吟誦, 要在眼前能呈現出文字所表達的具體形象,能把文字描述的內容想像出一幅幅的畫面。這樣,閱讀才能有情感,才能進入文章描寫的情景之中。
四、閱讀是培養學生語感最直接的途徑。
語感是指學生在瞬間處理語言信息的能力。其中瞬間處理信息的過程,包括課文的語法、主題和寫作特色等。要想在極短時間內處理好這些信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閱讀。通過閱讀特別是反復閱讀,學生就能在最短時間內復述課文,分析課文,把握主題。
五、閱讀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必要手段。
無數事實證明,老師要想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必須藉助閱讀教學。因為只有通過閱讀,才能積累詞彙,才能進行仿寫,才能有所創新。假使學生從不閱讀或很少閱讀,那麼其詞彙必然貧乏,對豐富多彩的文章表現形式及技巧,必然一概莫知或知之甚少。又何談作文水平的提高呢? 可見,閱讀在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

望採納,謝謝啦。

閱讀全文

與閱讀與觀察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9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4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50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9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5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7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7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50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3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6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