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小學語文如何進行觀課議課

小學語文如何進行觀課議課

發布時間:2023-02-27 05:00:52

1. 語文如何議課

樓主你好,希望下面的資料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我注意到您剛才提到「觀課議課」,這一提法有什麼特定的含義嗎?與「聽課評課」有哪些實質性差異?

陳:列奧.施皮澤有一個觀點:「詞的變化就是文化的變化和靈魂的變化。」從「聽課評課」到「觀課議課」不只是換了一個詞語。

觀課與聽課比較,「聽」指向聲音,「聽」的對象是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有聲語言往來;而「觀」強調用多種感官(包括一定的觀察工具)收集課堂信息。在多種感官中,「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眼睛的觀察,除了語言和行動,課堂的情境與故事、師生的狀態與精神都將成為感受的對象。更重要的是,觀課追求用心靈感受課堂,體悟課堂。

評課與議課比較,「評」是對課的好壞下結論、做判斷;「議」是圍繞觀課所收集的課堂信息提出問題、發表意見,「議」的過程是展開對話、促進反思的過程。「評」有被評的對象,下結論的對象,有「主」「客」之分;「議」是參與者圍繞共同的話題平等交流,「議」要超越「誰說了算」的爭論,改變教師在評課活動中的「被評」地位和失語現狀。評課活動主要將「表現、展示」作為獻課取向,執教者重在展示教學長處;議課活動以「改進、發展」為主要獻課取向,不但不怕出現問題,而且鼓勵教師主動暴露問題以獲得幫助,求得發展。評課需要在綜合全面分析課堂信息的基礎上,指出教學的主要優點和不足;議課強調集中話題,超越現象,深入對話,促進理解和教師自主選擇。如果說評課是把教師看成等待幫助的客體的話,議課則把教師培養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動者,幫助他們實現自身的解放。

概而言之,觀課議課是參與者相互提供教學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課堂信息,在充分擁有信息的基礎上,圍繞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對話和反思,以改進課堂教學、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研修活動。

觀課議課主要適用於日常的教研和教師培訓活動,學校是最適宜的場所,教師是其中的主體和主角。日常性、普遍性、一線老師參與,這既是觀課議課的主要特點,又是它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從聽課評課到觀課議課,更多的是一種新文化的建構。如果把文化看成一個人群共同認可的價值觀念和在這種價值觀念影響下相對一致的行為方式,那麼文化的產生過程就是形成、認可價值觀念並外顯為行為方式的過程。構建觀課議課文化也就是探索和認同觀課議課價值理念,形成相對一致的觀課議課方式。

余:看來常掛在嘴上的「聽課評課」里,還真蘊藏了我們習焉不察的文化假定。一個「觀」字提醒我們要全面收集課堂信息,一個「議」字把教師作為專業主體的地位突顯出來。然而「文化與靈魂的變化」其現實空間很大。怎麼「觀」、怎麼「議」才能改進課堂教學,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陳:首先,議課要議出聯系。杜威曾說:「一個孩子僅僅把手指伸進火焰,這還不是經驗;當這個行動和他遭受到的疼痛聯系起來的時候,這才是經驗。從此以後,他知道手指伸進火焰意味著燙傷。」

課堂教學是教師整體專業素質的體現。在課堂上,教師的教育價值觀念支撐和影響教的行為,教的行為引起和轉化為學生學的行為,學習行為直接導致和影響學習效果。這種關系是客觀存在的,當教師沒有認識它的時候,改變也就失去了基礎。觀課議課的首要目的,是幫助教師認識教育觀念、教學設計、教的行為、學的行為、學的效果之間的具體聯系,從教師行為和學生行為的核心環節入手,反思教育觀念,改進教學設計,追求更好的學習效果,實現教師專業素質整體發展。

在語文課上,老師剛掛出小黑板,大多數學生就開始讀小黑板上的兒歌。看見學生讀得很不整齊,老師發出指令:「一二三……」,指令一出,同學們立刻放棄朗讀並緊緊接上話頭:「一二三,要坐端;三二一,坐整齊。老師叫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背誦完畢,課堂自然安靜。老師接著說:「今天,我們學習『人有兩件寶』,現在老師先讀一遍,然後請同學們齊讀一遍。」老師讀完學生讀。學生讀完,老師提醒學生:「『腦』字是鼻音。」剛一說完,學生立刻搖頭擺尾地「nǎo,nǎo」練習起來,老師認為課堂亂了,又來了一遍「一二三……」,然後讓一位同學范讀,最後組織學生聲音整齊地練習「nǎo,nǎo……」

議課前,這位老師在學生的行為「自發朗讀」後面看到的現象是紀律嘈雜,於是採取了「一二三」的指令維持紀律的行為。對這個行為的結果,老師只看到課堂紀律安靜了,卻沒有想到,學生開始的練習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學習沖動,是學習的內在動機在支持,而把學生紀律整頓好後的練習,卻變成了外在的要求和強制。這樣的紀律管理不僅影響當堂內容的學習效果,而且也會使學生逐漸滋生消極等待的心理和行為,並最終喪失主動探求新知的熱情。

議課時,共同回顧這一教學情節後,我們以「課堂紀律管理的目的是什麼?」「兩次『一二三』前後,學生的學習性質有什麼差異?」「教師的紀律管理起了什麼作用?」「當學生處於自發的、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下,教師應該干什麼?」等問題展開討論,幫助老師認識和建立了新的觀念、行為、效果之間的聯系。教師認識和理解了新的聯系以後,在同樣的情境下,他選擇的行為是「積極地旁觀」。

其次,議課要議出更多的教學可能性,拓展可能性空間。教學可能性空間是多種教學路徑、方法、行為、效果等發展變化的可能性集合。教學受多種因素影響和控制,具有發展變化的多種可能,沒有唯一,只有多樣。因此,議課既要認識已經發生的課堂事件只是一種可能,更要關注探討新的和潛在的發展可能性。議課的任務不是追求單一的權威的改進建議,而是討論和揭示更多的發展可能以及實現這些可能的條件和限制。議課的過程,是參與者不斷拓寬視野,不斷開闊思路的過程。

在了解和認清更多教學選擇以後,教師可以自主選擇更適合自己、更適合學生、更適合教學內容與情境的教學方式和行為。譬如食用雞蛋,那就是使參與者在單一的傳統的煮雞蛋的食用方式基礎上,再多了解煎、炸、炒、蒸等可能的方法,掌握相應的控制方法以後,自己根據需要自己煮,並不斷創新。介紹煎、炸、炒、蒸的方法,不是否定煮雞蛋的方法、丟棄煮雞蛋的方法,只是多提供了一些選擇,以滿足加工者的不同特點,適應不同消費者的需要。

第三是觀課議課要促進對日常教學行為的反思。有這樣一節課:

開課時,看到聽課的老師比較多,授課老師這樣組織課堂:「同學們,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許多老師,他們來干什麼呀?」

同學們:「他們來看我們上課。」

老師:「那麼,我們應該怎麼上課呢?」

同學們:「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

課後議課,我們討論了這樣一些問題:「學生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是為自己,還是為聽課的老師?」「類似這種提問和要求多了,將給學生帶來什麼?」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引起了這位老師的反思。她說,昨天她和同事們交流,也覺得學生平常上課沒有多少精神,而有其他老師來聽課時,學習更為踴躍。對此,她們沒有找到原因,她說,現在看來,這種引導可能引出了另外的效果。

觀課議課強調以課堂為平台檢視自己,反省自己,改進自己。課是平常的、普通的課,針對習以為常的行為,它追求對這些行為和背後的觀念進行批判和反思,它強調透過表面行為直抵內心的價值觀念和教育假設,通過深度挖掘使隱性知識顯性化,通過深度對話幫助教師認識教育假設,更新教育觀念

2. 如何評課和議課

評課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如何評好課,直接關繫到授課教師今後的工作與學習方向。教師上好課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領導聽課是為了了解教師備課程度、上課水平,從而了解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學習效果。領導評課目的是根據聽課後的感悟材料來激勵教師怎樣能更好的備好課、上好課,也是為了督促、幫助課備得不細、課上得敷衍了事這部分教師更好的提高與進步。可以說聽好課、評好課都是為教好課服務的。那麼怎樣才能評好課呢?
第一、從聽好課入手,記好聽課時的第一手材料
通常我們聽課做記錄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實錄型,這種形式如同錄音機一樣,如實的記錄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仿效的用意之多,這種記錄方式一般不可取。因為聽者記得多、想得就少;另一種是選擇型,選擇某一側面或某些問題,而選擇記錄內容的依據是根據聽課者的需要,如主講人的優勢所在、課堂的特色、存在的問題等。
第二、從記錄的材料中,思考評課時應點評的內容
任何一種課,評者都應從教的角度去看待教者的優勢、特色、風格、需改進的地方、需商討的問題。更應從學的角度去看待主體發揮程度、學的效果和學生的可持續學習情況、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學生活動的創造性等。
第三、傾聽授課教師的自評,做出對點評內容的取捨
授課教師有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師,也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有新秀、有骨幹,也有能手、名師,有活躍型、也有內向型,有嚴肅型、也有可親型,形形色色,各有差異。作為評課者為了達到評課的目的,一定要學會察言觀色、學會傾聽其自評,從而做出判斷,做出點評內容的取捨。切不可一意孤行。因為任何人的點評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來評無定法,評課也無法用條條框框的標准准確量化。只有評課者與教者達成一致,點評內容才落到了實處。
實事求是的講,我們分析授課教師的心理也好,傾聽教師本人的自評也好,其目的不是為了迎合教師,而是或激勵、或督促、或幫助,所以了解點評的形式很重要。目前而言,就點評有以下幾種形式:
1、先說優點或是值得學習的地方,再提出研討的問題。這種形式比較多見,大都是有這種傳統的心理,良好的開端是點評成功的一半。
2、先談需研討商榷的問題,再把優點加以點評。這種點評開門見山、有針對性,一定要注意指出問題的數量不要太多,抓住主要矛盾即可。
3、在每一條「優點」中,再重新加以設計,提出改進方向,以求更好。這種評課方式給聽者造成思路並不很清,需要有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
4、評者只談體會,不直接談優點和不足,而是通過富有哲理的體會,給授課者留下思考、留下啟迪。或激勵贊揚、或蘊含希望。這種點評層次較高,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學理論功底,需因人而異。
第五、加強學習,勤於思考,使點評別有一番風味
要想真正評好課,必須加強學習,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美學、演講與口才,學習課的模式,掌握學科特點,熟悉各種課型,並在實踐中學會推敲點評的語言,這樣才能使點評別有一番風味。

3.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哪些方面去評課

評課是同伴互助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學反思的重要途徑,還是專家引領的重要陣地.評課既要反對只講好話,相互奉承,也要反對只說缺點,相互詆毀.評課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既要看到成績,也要指出不足,更重要的要提出建設性的建議,與授課人共同進步.
評課前要充分准備,理清思路,抓住要點.切忌面面俱到、輕重不分、條理不清.重點要從一下幾個方面分析得失,提出改進意見.
(一)教學目標設定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
1、教學目標設定,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是指教學目標的設定,不能只設定單一的知識能力目標,還應在感情態度、學習策略等方面設計明確的目標;具體是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是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課標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難易適度.
2、教學目標達成,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一節課下來,教學目標達成度如何,是評價這節課效果的重要指標.
(二)教學資源整合
教學資源的整合,即我們通常說的教材處理.但教學資源整合較之教材處理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對教材、教學輔助材料和其他教學資源的整合能力,是檢驗教師教學能力的一把尺子.評課時要從教師對現有教學資源的取捨、整合等方面進行分析,特別是教學內容的前後銜接、教學重難點的准確把握、教學資源的合理取捨、學生現有經驗的有效利用、課內外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是評價一節課成敗得失的重要依據.
(三)教學程序展開
教學過程的評價要點,既要看教學過程的預設,還要關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調整、應變、生成與發展.
1、教學思路
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教學思路,一要看教學思路設計是否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二看是否符合教學內容實際,是否符合學生實際;三看是否有一定的獨創性,能否有效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四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五看預設的教學思路是否根據教學實際及時有效地進行調整和發揮.
2、教學結構
課堂結構主要指教學環節或步驟.教學指導思想的科學性,教學環節的完整性和時間安排的合理性是評價教學結構的主要內容.
教學指導思想,是否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以問題為核心」.
教學環節是否完整?以講授新課為例,通常應有復習鞏固、新課導入、教師啟發、師生互動、學生思考、教學小節、課堂訓練(練習)等環節.
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應十分注重給學生的參與、思考、討論、練習安排較多的時間.如江蘇洋思中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整節課教師的講授控制在10-15分鍾,學生的自學、自悟、討論時間安排15-20分鍾,學生的課堂練習時間安排5-10分鍾.也有學校規定,課堂練習必須完成課本上的所有習題,並完成配套教輔上的部分練習.
同時,還要觀察和評價課堂教學節奏的把握,如是否突出重難點,是否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是否有效的前後轉換與連接,是否根據課堂突發情況合理調整教學時間與環節等.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運用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條件和手段校際差異大.因此,評價教學方法與手段應主要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方法的適切性.不同的課型、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應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沒有最好的教學方法,只有最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運用要因材施教、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2、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即使同一節課,也要根結不同的教學環節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3、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任何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探索階段總會有許多瑕疵和不足,對於教學方法的創新嘗試,評課人要給予積極的鼓勵,而不要囿於慣性思維橫加指責.
4、教學手段與工具的運用.既要積極鼓勵教師運用現代教學技術與手段,同時也要肯定不具備條件的教師使用傳統的有效的教學工具和技術.要客服片面強調使用現代教學技術的傾向,不能「為使用而使用」,更不能為裝潢門面而濫用.教學條件和工具的運用,關鍵要看是否適時、適當、有效.
(五)教師基本功
「台上10分鍾,台下10年功」.課堂教學的好壞,歸根結底取決於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教師評課,要透過教學過程,看到授課人內在的教學基本功.
1、板書:一是看板書設計的合理性,是否言簡意賅,條理清晰,畫龍點睛;二是看板書字跡,是否工整美觀,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師,更要強調書寫的規范、美觀;三是看簡筆畫,是否具備必要的簡筆畫技能.
2、教態: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是合格教態的基本要求.對教態的較高要求,教師還應該儀態優雅,富有表演力和感召力.
3、語言:准確清晰、精當簡練、語調適宜、快慢適度,是教學語言的基本要求.較高要求:語言優美、富有詩意或哲理、激情奔放、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幽默感.
4、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六)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看課堂教學效率,即單位時間取得績效,達成同樣的教學目標,使用的時間越少越好、學生學得越輕松越好、學習過程越快樂越好、學習負擔越輕越好.
二是看目標達成度,主要看是否實現既定教學目標.這里要強調多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不僅看學了多少知識,提高了哪些能力,還要看學生在思想教育、情感體驗、實際操作等方面收獲.
三是看學生受益面,要關注全體學生的收益狀態,從不單要看優秀學生的發展,還要看中等生和學困生的進步,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學有所獲、各上層樓.
對教學目標達成度的評價,可結合聽課時當堂測試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以確保評課有理有據、客觀公正.

4. [聽課筆記]小學語文教師如何聽課

聽課前養成這樣的習慣,先了解講課者講什麼課,然後自己做充分的備課思考:假如我上該怎麼上?然後走進別人的課堂,邊聽邊對照,人家哪裡設計得比自己好,哪裡設計得不如自己的思考。

避免有的人,聽課之前連課文都沒來得及看過一遍,又怎麼能對別人的課做出深入的評價呢?

不要認為聽課只是簡單的「聽」和「看」,其實你一旦坐進教室,就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一個參與者。你是在與上課的老師進行對話,只不過這對話不用語言,而是用你的情緒和表情。

1.老師的引導、點撥的語言或技巧要記下來

教學環節的過渡語、學生學習出現問題時老師是怎樣點撥,怎樣過渡的。

2.要關注「學情」

課堂上最重要的信息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信息。關注和收集這些信息是聽課評課實施「以學論教」的核心和關鍵。

那如何觀察並獲取到這些信息呢?如果我們能坐到學生身邊是最好的,這便於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如果不能坐到學生身邊,那你就注意用眼睛觀察,隨時觀察學生是怎麼學的,有什麼反應,一些精彩的、幼稚的語言都值得記下來。

3.大的每個環節的教學時間要記下來

可以在聽課本的旁邊記下上課時間,導課完了再記一下時間,以後的每個環節都記下時間。當然這樣記時間,有的時候沒有用。但如果有的老師某一環節用時太多,你要說服他,最好能拿出你的記錄,憑數據說話。

4.及時把想法記下來

「聽課」即「讀課」,像讀書那樣一邊聽,一邊記,還要一邊想,可在本子旁寫些點評式的短語。最好能及時寫一些改進的意見。有時一些好的想法,都是在聽課時產生的靈感,那些點子一出來,往往新穎、效果好。

5. 談談小學語文怎樣觀課評課

教學是一門藝書,那麼觀課評課就要講究技巧,如何做好觀課評課呢?我認為要做到如下幾個方面:一、「觀課評課」應找准課堂重點 准確、細致地觀課的行為與學生的活動聯學習成效評價教師的教以學論教。學生的學習狀態是評課必須認真觀察的一個重點。觀察時應注意學生是否學得主動,學得輕松,這可以從參與狀態來評析。觀察整堂課學生參與學與教的廣度、深度與自覺程度,尤為重要的是關注有多少學生在多大程度上參與了有效學習。還可以從交往狀態來評析,這是課堂教學活動效能的關鍵因素。課堂上多邊、豐富、多樣的生生、師生交流與反饋,整個教學環境和諧、活躍、民主平等,這是一種積極的課堂景觀。但是僅僅觀察參與狀態和交往狀態是遠遠不夠的,很可能被「虛假的繁榮」所迷惑,因此必須關注學生的思維狀態,如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封閉還是開放,學生敢不敢提出問題、發表見解,是否全面細致、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問題等。同時還必須關注課堂的生成狀態,關注目標達成狀態。通過課堂教學的觀察評析,了解學生是否對學科學習有信心、有興趣,評判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以及基礎知識方面的達成度。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觀察則應關注以下幾方面。一是觀察教師在課堂上的組織能力。這包括教師組織教材的能力、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組織語言的能力。二是觀察教師在課堂上的注意點。教師應該關注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既定教案、自己的教學思路,更重要的是關注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思維狀態,及時反饋與調節學生的活動。三是觀察教師在課堂上表現出的教學機智。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更需要教師具備機智的應變能力,教師須敏銳、快速地捕捉即時信息,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及時靈活地調整教學策略,並恰當加以處理。四是觀察教師在課堂上的情緒狀態。較理想的情緒狀態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熱情真誠,充分尊重學生,通過言談話語、音容笑貌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創設和諧、平等、活躍的課堂氛圍,尊重差異,尊重多樣選擇,尊重每位學生,注意對學生學習情緒的激勵,採取積極的態度肯定學生。二、「評課」應關注有多少學生實現有效學習 文喆先生曾指出,能夠使學生有效學習的課才是好課。使大多數甚至是每個學生都能在相當程度上實現有效學習的課,是最好的課。是否認真研究了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能力准備,是否研究了學生的學習需要效學習達成度的基礎。其次是看課解決,以及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否合情合理。三、「評課」應有利於課堂文化的重構 鍾啟泉先生指出,課堂教學總是某種文化,學生都在進行著某種「文化適應」,其本質就是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對學生的影響;余文森先生也曾指出,教學價值觀直接影響教師對課堂教學內容和過程的取捨,思望通過「評課」評出一個對話的課效學習的課堂,追求一種理想的課堂文化。 課堂教學文化是在交流對話中生成的,「評課」也應該是在交流對話中實現。評課者和被評者平等對話,在交流中傾聽被評者的解釋和說明,鼓勵被評者自評,充分尊重被評者的個性和創造,尊重其勞動成果。在交流中,評課者把從課堂獲得的信息進行比較整理,並進行原因分析,然後反饋給執教者,共同分享總結不足,研究改進意見。四、「評課」——課堂教學評價實施 評課須明確評價項目和評價要點,這方面,北京提出的《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方案(試行)》不為一份很好的方案,(一)、教學目標 1.符合課程標准和學生實際的程度。2.可操作的程度。(二)、學習條件 3.學習環境的創設。4.資源的處理。(三)、學習活動的指導調控 5.學習指導的范圍和有效程度。6.教學過程調控有效程度。 四)、學生活動 7.學生參與活動的態度。8.學生參與活動的廣度。9.學生參與活動的深度。(五)、課堂氣氛 10.課堂氣氛的寬松度。11.課堂氣氛的融洽度。(六)、教學效果 12.目標達成度。13.解決問題和學生的精神狀態。 除了上述6個「項目」外,評價還要注意三點:一是「其他」,用以留給評課者列出補充的評價項目和要點;二是「教學特色」,提醒評課者關注教師教學上的獨創性和突出的教學效果;三是「評課等級和評語」。評課的目的不在於鑒定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而在診斷課堂教學問題,發現教師的發展優勢和可能的發展領域,使之教學以學生發展師的潛能促進教師觀課評課理論水平這就是語文教學觀課評課目的意義所在。

6. 小學二年級語文如何進行說課討論過程

一、關於說課的起源、地位及作用
說課這種創新的教研形式起於1987年河南省新沂市紅旗區教研室,1994年江蘇省在蘇州中學舉行首屆中小學體育教師基本功比賽把說課納入比賽內容,1996年10月中國教育學會數學專委會把說課納入了首屆初中優秀青年數學教師評比與觀摩活動。
由此,說課成為了進行公開課,示範課、觀摩課、實驗課、匯報課等備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晉職、學校錄用教師、優質課評選等活動中,通過說課來檢測教師的教學水平已成一種趨勢。各種教育教學刊物均開設了「說課」欄目,說課是目前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課題之一。
為什麼如此熱門?說課能檢測執教者是否熟悉教材;能否駕馭教材;是否明白重難點及教學目標;是否理會教材編者的編排意圖。通過說課能體現執教者的教育教學水平,教學方法是否科學、先進,學法指導是否得當。
筆者就此參閱有關書籍,結合我市實際,就如何寫說課案談談自己以下膚淺的觀點,旨在拋磚引玉。
二、關於說課的基本概念
所謂說課,是指說課教師運用口頭語言把自己上課的程序,運用的教學方法上升到理論的層面說給其他教師或評委聽。是說課教師結合自己設計的教學方案向聽課教師或評委將清楚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教的理論依據的一種教研形式。
具體地說,說課主體在備好課的基礎上,面對受眾,根據組織者規定的時間與要求,依據語文學科的課程標准、運用教學的相關理論、教學的基本要素,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的教學設想,從教材內容分析,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實情的分析,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的把握,教學程序與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板書的設計與教學設備的准備,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引導、幫助、促進、合作角色的體現,學生主體地位與作用的發揮,主動性的體現與展示,結合運用相關的教育心理學原理,對教學整個構思與設計過程,用口頭(說)語言為主要表達工具,述說的一種形式。
說課主體:授課教師
說課受眾:同行、教研員、專家
三、關於說課案與教案、說課與上課的異同
(一)說課案與教案
1、相同處:
(1)主要任務相同。
(2)主要內容相同。
(3)研究方法相同。
2、不同處:
四、關於說課的板塊及內容
(一)說教材
(三)說教法
(四)說學法
(五)說教學手段
(六)說教學過程
(七) 說板書設計
(八)說練習設計
五、關於各板塊說課內容、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
(一)說教材
1、要點:
(1)授課內容
(2)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3)說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2、常見問題:
(1)曲解編者意圖;
(2)對文本主旨理解牽強附會;
(3)對授課內容的地位和作用認識模糊;
3、應對策略:
(1)說清楚教材內容與呈現方式的特點
(2)說清楚所教內容與前後知識的聯系
(3)說清楚學情
(4)說清楚所教內容的三維目標、重點、難點

案例1:《觀潮》
教參簡說:「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來,錢塘江以其奇特卓絕的江潮,不知傾倒了多少遊人看客。本文記敘的就是一次觀潮的盛況,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的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後的景象,描寫了大潮由遠而近、奔騰西去的全過程,描繪出江潮由風平浪靜到奔騰咆哮再到又恢復平靜的動態變化,寫出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
課文結構清楚,層次分明。在文中,作者不但運用比喻、形容、襯托等方法直接描繪了潮水洶涌澎湃、雷霆萬鈞的情狀和聲威,還從觀潮的人數之多、熱情之高間接地表現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讀後不禁發出由衷的贊嘆: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自古以來的「天下奇觀」!
課文的第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部分,描寫了潮來時的壯觀景象。寫聲音,從「悶雷滾動」到「山崩地裂」;寫景象,從「一條白線」到萬馬奔騰……其生動優美、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把錢塘江大潮描繪得有聲有色、氣勢非凡,使我們眼前彷彿浮現出大潮的畫面,感受到大潮的響聲越來越大,大潮越來越近,潮頭越來越高,聲勢越來越猛。讀來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深受震撼。
教材中配了兩幅緊扣課文內容的圖片。第一幅圖片,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寬闊的錢塘江橫卧在眼前」,海塘大堤上「人山人海」,水面上的那條白線正向我們移來;第二幅圖片,則是另一番態勢,我們看到的是「兩丈多高的水牆」浩浩盪盪飛奔而來的壯觀景象。這兩幅圖片為學生深入領會課文內容提供了憑借。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使學生通過閱讀感受錢塘潮之「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像畫面,並通過品味重點詞句、重點語段,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錢塘潮的神奇壯觀,教學難點是體會課文中的有關語句,想像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
說課設計:
說教材
《觀潮》一課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讀者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章思路清晰,語言生動,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是一篇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習慣的好教材。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使學生通過閱讀感受錢塘潮之「奇」,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像畫面,並通過品味重點詞句、重點語段,體會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
說學情16_
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樂於與人交流,但他們的生活經驗畢竟有限,對文中描繪的錢塘江大潮的雄偉景象,僅憑想像難以深刻感受,需教師提供直觀的圖象幫助理解。依據課程標准和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確定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寬闊、籠罩、薄霧、若隱若現、昂首東望、風平浪靜、水天相接、沸騰、橫貫江面、齊頭並進、奔騰、漫天卷地、依舊、恢復」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3邊讀書邊想像畫面,能聯繫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4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錢塘潮的神奇壯觀,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中的有關語句,想像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

案例2:山霧
說教材:《山霧》是西師版課標教教材二上課文第二課,是一篇文字清新,語言優美的兒童散文。課文用擬人的手法,以充滿童趣的語言把山霧在清晨由山下漸漸升騰,並在山林中彌漫以及太陽出來以後,變成露珠的整個過程生動、活潑地展現出來、讓學生了解山霧的特點,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識字寫字;二是學習朗讀,在讀中感受閱讀的樂趣,在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說學情:二年級的學生識字不多,閱讀習慣尚未養成,有一定的閱讀困難,對大自然的美感悟能力差,需直觀的、形象的教學手段幫助閱讀理解。根據課程標准、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說教學目標:
1、助拼音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聯系生活實際,把課文內容與想像結合起來,了解和感受山霧頑皮、可愛、神奇的特點,產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會認12個生字,會寫8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了解和感受山霧頑皮、可愛、神奇的特點,產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說教材這一塊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依「標」扣「本」,不要脫離教材。
2、要正確理解文本主旨,不要牽強附會。
讓我們來再看一組學生對文本主人公的解讀與評價:《狐狸和烏鴉》──「狐狸很聰明!你看,它為了得到肉,很會動腦子」;《秦兵馬俑》──「我覺得應該感謝秦始皇。如果秦始皇不為自己建造陵墓,就不會留下舉世無雙的兵馬俑了」;《虎門銷煙》──「林則徐沒有環保意識!幾百萬斤煙渣沖入大海會造成多麼嚴重的污染!石灰沖入大海,對大海動植物的危害更大!」這些脫離文本主旨,游離文本語境天馬行空式的「獨特體驗」,是對文本的誤解,它不僅嚴重偏離、曲解了課文原意和科學本質,而且還出現了價值觀的偏離,從根本上扭曲了教學的方向和實質。雖然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決不會變成彼拉多。因此,教師既要激勵學生進行多元體驗和多元理解,又要引導學生尊重人文主旨並追求共通見解,正確處理一元標准要求與多元解釋、個性解讀與文本原旨領會、獨特認識與共性認識、多元文化與普遍價值的關系。這才是新課程理念的真正要求。
3、要恰當制定教學目標,不要拔高降低。
無論是一篇課文的還是某一課時的教學目標,都應該是符合年段目標的,三個維度整合的,簡而明的。
(1)要把握住閱讀教學目標的階段性。
低年級:培養閱讀興趣;在閱讀中識字、學詞;通過朗讀和藉助圖畫閱讀,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積累好詞佳句。
中年級:加強朗讀,練習默讀;學慣用多種方法理解詞、句、段;初步把握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體會詞句的表達效果,初步了解一些表達方法;學習略讀,粗知大意;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高年級:進一步提高閱讀的速度與質量,能體會詞句含義、感***彩和表達效果;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學習不同文體文章的閱讀;學習瀏覽,能根據需要搜集和處理信息。
(2)要體現目標的三個維度,更要突出語文能力。
崔巒老師於今年暑期在貴陽舉行的第五屆閱讀觀摩研討會上說:小學語文要唱好「八字經」:識(識字)、書(寫字)、讀(閱讀)、記(積累)、說(口語交際)、寫(習作)、法(學習方法)、習(學習習慣)。要強化語言學習,落實能力、方法、習慣的培養。
(3)要提出「三維」整合的、簡而明的教學目標。
備課時對教學要達到的目標進行整體思考,既要明確「三維」目標的達成度,又要確定實現目標的方法、手段、策略,而後用簡明的、條分縷析的、策略與目標相聯系的語言加以描述。如,中年級的《荷花》一課,可以提出如下教學目標:(1)識字學詞,讀准生字的字音,了解詞義,正確書寫字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用朗讀表達對荷花喜愛的感情。(3)從感悟作家筆下荷花的特點中,了解抓住特點、展開想像的寫法。

案例3 《亡羊補牢》
一、說教材
《亡羊補牢》這篇課文是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四單元的課文,這是一篇安排在《揠苗助長》之後的一則寓言故事。
安排本課教材的意圖在於讓學生通過讀課文,體會寓意包含的深刻道理,拘於本課教材的安排別巨匠心。根據中年級兒童的心理及素質的要求。我把通過引導學生讀懂課文,體會寓意作為本課時教學的重難點。
立足教材的特點及新大綱的精神和學生實際,確定如下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2、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則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懂得做錯了事就及時改正。
4、通過分小組合作的學習,培養學生交際合作的能力,形成集體主義責任感和榮譽感。

案例4:《十里長街送總理》
說教材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真實,具體地敘述了1976年1月首都人民群眾聚集長安街向周總理告別的感人情景。第二課時要學的第二、三段是課文抒發感情的焦點。因此,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以下方面:1、讀中體會人民群眾懷念、愛戴總理的思想感情,並體會隨著時間遷移這種感情的升級;2、通過讀表現這種思想感情;3、抓「不約而同」、「慈祥」的教學,通過各種手段加深對這兩個詞的理解,並為第三課時這兩個詞的造句作鋪墊。
(二)說教法
1、要點:
(1)採用什麼教法
(2)教法分析
(3)確定某種教法的理由(由教學內容及學生客觀現狀分析)。
2、常見問題:
(1)生搬硬套,穿靴戴冒
(2)濫用教法,不講實效
(3)堆砌術語,雲里霧里
3、應對策略:
(1)據教材內容、教學環境、教學條件、學生年齡等特點選擇較法;「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陶行知)做到:因文而異,因需而設,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2)說清楚教法的選擇和為什麼選擇這種教法;
(3)說清楚為什麼要運用這種教法的理論和實踐依據。
常見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或模式:
1.以培養自學能力為核心的「學、導、練」教學模式;
2.以情境體驗為核心、以訓練朗讀為重點的「導讀、練讀、評讀、賞讀」教學模式;
3.以方法指導為核心的「方法滲透、領悟、小結、運用」教學模式;
4.以獲取信息、積累語言為核心的略讀課、自主閱讀課教學模式;
5.以體驗、探究為核心的「綜合性學習」教學模式。
(三)說學法
1、要點:
(1)說明學法指導及理由
(2)掌握何種學習方法
(3)促進有效學習的措施
2、常見問題:
(1)忽視教學內容及特點和學生認知能力的聯系;
(2)濫用學法,不求實效;
(3)教法與學法割裂
3、應對策略:
(1)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2)說清楚教學中指導學生掌握何種學習方法;
(3)說清楚准備創設何種教學環境和條件來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案例1:《春天的雨點》
《春天的雨點》是義務教材第八冊第四單元的一篇寫人記敘文
教法:以讀代講法,讀寫結合,舉一反三等方法。
學法:指導學生學會在自學基礎上發現問題一提出問題一思考、討論問題一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以及帶題求解自學法(談談、劃劃、議議、讀讀)。

說學法
根據以上教學方法,學生可採用「問一問,說一說,讀一讀」的方法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問」自己不懂的地方,「說」自己理解地內容,「讀」文中的重點詞句。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

評:嚴格地講,教學目標不能和教材理解、教學程序並列地單獨作一塊內容,教學目標是教材理解中的一部分。就像教學重點、難點隸屬於教材理解一樣,所以實際上本說課稿,只有教材理解和教學程序兩塊內容,這從總體上看,似過於簡略了。
其中體會悲痛心情,指導感情朗讀是本課時的重難點。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我這樣設計教學過程:
評:用「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我這樣設計教學過程」這樣一句話,將說課由說教材轉入說教學過程,轉得十分自然、簡潔,這反映了說課者良好的說課功底和自如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
第一步,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學生的情感極易受環境氣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產生共鳴,基於這點,我以充滿激情的導語,藉助畫像,哀樂等手段努力營造氣氛,將學生帶入意境,為課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這樣做,可以拉近學生與課文之間的時空距離。而後安排揭題、審題,用「課題擴充法」說課文主要內容,學生掌握快捷准確。
評:先分析學情,再說根據這個學情打算怎樣教,接著說這樣教的好處,如此一步步,邏輯嚴密,是科學的說深思路之一。
第二步,范讀課文,整體感知。
緊接著,我又聲情並茂地范讀課文,並讓學生思考課文記敘了長安街上的哪幾個場面,是按什麼順序寫的?這樣一環緊扣一環,使學生進一步感知全文的情感基調,更好地把握了課文內容,也幫助理清了文章脈絡。
評:「緊接著」這個詞用得好,把第一個教學環節與第二個教學環節緊緊聯在一起了。但教學過程只交代了范讀課文和讓學生邊聽邊思考問題兩個內容,後面的學生書面練習,練習後的反饋、交流,最後的分好段落(這些內容在教案中都有),都沒說。這就使得教學過程殘缺不全。試想,如果按說課中的第二步內容來評析這個教學環節,那麼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教學效果呢?
第三步,品析賞讀,學習第一段。
先安排自學,自學後的檢查反饋分兩步走:先檢查字詞,突出「槐」的聲,「妻」的形,而詞義較淺顯,不做逐個講解,力求省時高效。再是指導學生用多種方法分層,切實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加強發散求異的思維訓練。
第二環節在學生進入情境後,我緊扣語言文字,抓住關鍵詞句,讓學生自由鑒賞、品析朗讀,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閱讀,不僅可以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了主體作用,而且在說、讀的過程中發展了思維,提高了表達、朗讀等各種能力。教學時,我始終牽握「愛戴、懷念」情感線,做到「拎一點,帶全面」,第一層抓2、3兩句體會人多,第4句體會人悲痛。第二層還通過練習題____的____,____地等待周總理靈車的到來,引導學生推敲「焦急和耐心」。重點扶學「老奶奶」一句,放手自學寫「青年夫婦」和「少先隊員」兩句,最後摳挖「……」延伸為「萬眾一心」,這樣的設計,能很好地體現語言文字訓練的梯度和層次。
需要指出的是,指導感情朗讀,要在學生懂得怎樣讀的基礎上,再入情入境地讀,具體實施時我注意形式多變,或評或讀,或指讀或練讀,或齊讀或配樂讀,在讀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情感,寓教於情的感受中。
古人雲:「感人心者,先莫乎於情」。這是一篇情感型課文,我在教學中,始終通過充沛的情感,用生動的語言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使作者、教者、學生的思想感情融為一體。
第三個環節是指導學生用「回答幾個問題,把答案連起來的」方法歸納第一段段意,落實了本單元的訓練重點。
此處還安排了質疑環節,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發散思維,發現問題,提出質疑,議論解惑,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最後一步,對照板書,課堂總結。
「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牽引學生回顧第一段的學習全過程,總結歸納學法,為下文的學習作遷移准備。
總之,我遵循「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力求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情感熏陶的有機結合,既突出重點,又突破了難點,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目標。評:先分析學情,再說根據這個學情打算怎樣教,接著說這樣教的好處,如此一步步,邏輯嚴密,是科學的說課思路之一。
這一段教學過程說的內容比一、二兩個教學環節具體,在陳述「怎樣教」的時候,還能結合說說為什麼這樣教的理由和好處,使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使說課與課堂教學也統一了起來。但我們將說課和與教案對照起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2.漏掉了許多重要的內容。如學法的歸納、電教媒體的運用、生動的課堂討論、相機的板書等等,這樣也就使得說課中的課堂教學變得乾巴巴的,無法客觀地反映課堂教學的真實狀態,同時也讓人無法認識到某些教學過程,原本所具有的科學性與藝術性。如教案中的概括第一段大意,是分三步走的,很有層次感和藝術性,而說課時僅只用了「指導學生用回答幾個問題,把答案連起來的方法歸納第一段段意」一句話。如果我們不看教案,光憑說課中的這一句話,就無法分辨出包含在這個訓練過程中的設計者的獨特匠心。
車老師的課上得十分精彩,以上說課的總體思路也沒有什麼大不當的地方。《十里長街送總理》是一篇情感型的課文,車老師緊緊抓住這個特點處理教材,在說課中也注意突出和體現了這一特點,並且說課的語言平實、口齒清楚、功底扎實。如果要說有什麼不足的話,除了上面的說及的一些以外,主要是說課的內容還欠全面一些,說理也是這樣。再還有,由於教學過程也是採用客觀介紹的方式,所以,教學過程這部分也說得尚不夠具體和清楚,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響了說課的整體效果。
(六)說板書
1、要點:板書是將所教學的內容系統地、有序地設計好、規范地、簡明扼要地展示在黑板上,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和對文本的感悟。
2、常見問題:一空,二滿,三亂,四散,五潦草,六差錯
3、應對策略:
(1)說清楚板書設計的理由(遵循科學性、實用性、直觀性、靈活性、藝術性原則);
(2)說清楚板書與教學及學習的內在聯系。
案例1:登山
「不必走」「仍舊走」列寧
為什麼?登「往回走」向前走自覺
怎麼?山「不能走」跟著走鍛煉
結果?「太危險」「就走」意志
此板書設計為落實教學目標服務的。課題左邊是學生質疑內容,也是抓課文主要內容的線索。中間部分抓住巴果茨基和列寧對話的四個關鍵點(語言文字訓練點),目的是引導學生從全文的角度,體會列寧自覺鍛煉意志的精神。右邊部分高度概括了學生體會到的本文的中心思想。
特別提出的是,要發揮板書的多功能作用,充分利用板書為教學服務。如可用左邊的問題,引導學生採用串問題答案的方法來抓主要內容。又如利用中間部分的板書,引導學生聯系全文,自選一組內容,說說列寧是怎樣每時每刻、隨時隨地鍛煉意志的。不僅體現了從整體著手的思路,而且重點突出,層次清晰。
案例2:28.驚弓之鳥
慢慢飛來受過箭傷還在作痛一聲弦響嘣的一聲
拚命高飛直往上飛
一隻大雁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傷口裂開拍兩下翅膀
邊飛邊鳴掉了下來直掉下來
(觀察)(分析)(推理)(實情)
板書是一種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也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驚弓之鳥》一文的板書設計力求體現更羸對事物的細致觀察,准確分析、嚴密推理到情況的落實,從中可以發現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的途徑,並能用較為清晰的思路引導學生復述課文內容。
說課各板塊網路結構圖:
開場白→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手段→說教學過程→結束語
說目標教師准備說板書
重點學生准備練習設計
難點
六、關於說課的語言
說課著力點在「說」和「課」字上,說是表述形式,課是表述內容。說課的三種語言:
1、陳述性語言
適用范圍:教材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程序
操作部分、理論依據部分
要求:言簡意明、有條有理
2、課堂語言
適用范圍:教學程序環節
要求:說課與上課角色的切換,上課語言力求現場性,注意語調語速的調控,使受眾身臨其境。
3、肢體語言:課堂語言是用來證明說課的理論根據的要適時而用。
適用范圍:整個說課過程
要求:做好眼神交流、不溺不久倦、不媚不冷、在平等中交流。
4、說好開場白,說好結束語。

7. 觀課議課---中原名師李艷平小學語文工作室課例研究

2019年10月9日下午,工作室成員李會娟老師在第3錄課室執教《搭船的鳥》,工作室全體成員和三年級部分老師,認真觀課議課,深入思考,對特殊單元教學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搭船的鳥是三年級上冊的一個特殊單元習作單元。

整節課的教學設計,圍繞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展開。

上課開始李老師就讓學生明確本單元的語文要素: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由此讓學生明晰本單元的學習目標, 學有目的 。

李老師由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向學生提出來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讀課文想想作者對哪些事物做了細致觀察,說說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並且給孩子提供了學習提示。 讓學生學有抓手。

在圍繞目標進行學習時,學生有自學,有小組互學,在學生進行展示老師通過不斷的追問,問學生怎麼就能夠看出來作者做了細致的觀察。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經過老師的點撥,學生慢慢總結出來,觀察的方法。

語文學習重在實踐,重在運用。課文的學習只是一個例子。進行課文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用學到的觀察方法。

李老師,巧妙的運用觀察記錄單。讓學生在填寫觀察記錄單的過程中學習課文中用學習到的觀察方法。 讓學生學有方法。

課後,李校長和黑玲老師帶領工作室成員和部分三年級老師進行了評課議課活動。對特殊單元的教學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一、關注單元要素,明確教學目的。

要想教好,首先得精準把握單元中提供給我們的材料,明確材料在教學時所承載的語文要素以及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本單元的篇章頁明確告訴我們本單元的單元主題是「留心觀察」,語文要素有兩個:一是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二是仔細觀察,把觀察方法寫下來。也就是說本單元的所有材料都是聚焦「留心觀察」,且對我們留心觀察提出了兩個學習要求,其中第一個指向閱讀,要學會怎樣留心觀察,即學習觀察方法;第二個指向習作,將運用觀察方法的觀察所得表達出來。接著是兩篇精讀課文,初試身手兩篇小片段,兩篇習作例文。且這三部分內容都十分有特點,都是一篇寫動物、一篇寫植物。這樣的體例安排,提示了我完成學習觀察方法和表達觀察所得的范圍,那就是以觀察一種動物和一種植物為抓手,來進行訓練,不可貪多。

那麼再來看,落實到單元的每一篇課文,這些教學材料所應該承擔的教學任務。第一課《搭船的鳥》聚焦的觀察方法是抓住動物的顏色和動作,《金色的草地》聚焦的觀察方法是植物的變化情況和變化原因。習作例文則是在初試身手片段觀察的練習基礎上的進一步延伸,目的就是供給孩子們以借鑒和模仿。可以看出,每一篇課文的使命和任務不同。

根據這樣的從整體到部分的分析,本單元的起始課《搭船的鳥》的兩課時就可以這樣來安排了:因為本文中聚焦的觀察方法有兩個:眼看和心想。且眼看的有第一、二、四段,第三段是心想,也就是側重眼看的部分比較多。所以就安排,第一課時聚焦眼看的這種觀察方法,第二課時聚焦心想這種觀察方法。同時因為第二課時內容相對較少,就可以將第一課時後的觀察記錄單拿出來反饋、完善,並進行大部分的生字教學。

二、主線不散,細節豐滿,聚焦觀察方法。

習作單元目的就是為了完成一篇出色的習作,怎樣完成?就是在一節課一節課、一種觀察方法一種觀察方法累積的基礎上,由扎扎實實畫好一個點,再連點成線,最後才畫線成面的,這個點就是一種觀察方法,線就是運用觀察方法所完成的一個觀察片段,面就是完整的一篇完整的觀察文章。可見,這個點十分重要,所以,我們要在主線——留心觀察不散之下,將細節——這個點畫實在、畫豐滿。

《搭船的鳥》的第一課時的點就在於用眼看的這種觀察方法的學習,即觀察到了什麼,觀察了哪些方面。

所以接下來的《搭船的鳥》的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可以這樣進行:

首先,課堂前置一部分:試著觀察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先在觀察記錄單上填寫你用眼的觀察,再根據自己的觀察單,寫出來一篇日記。

第二步,學習篇章頁,讓學生也明明白白知道貫穿這單元的線,以及相應的學習要求,做到心中有數。

第三步,根據課後第一題「讀課文,想想作者對哪些事物作了細致觀察,說說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進行學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聚焦眼看這種觀察方法,來重點學習第二、四自然段中抓顏色和動作的觀察方法,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在這個過程中,也解決了課後第二題「注意加點的字,想像翠鳥捕魚的情景,」事實上,是怎樣把觀察到的准確地寫出來。

第四步,如果你是作者,也有這樣一個觀察單,會怎麼填呢?讓孩子們一起想辦法來解決,讓孩子們參與進來,課堂上學會填寫觀察單。

第五步,填完之後投影對比一個學生的記錄單和日記與作者的記錄單和課文,談發現。孩子們會發現:抓住顏色和動作就把鳥寫具體、生動了,也就細致了。接著,引導孩子們:看來,我們學到的觀察方法很好,何不用一用?我們一起來幫助這個孩子想想辦法讓他的文章寫細致?孩子們也會試著用抓顏色和動作來完善。

第六步,課下運用觀察方法,完善自己的觀察單,並再次觀察。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還要關註:如論如何學習觀察方法、習作方法,生字也是基本要素。可以課堂前置,可以讓學生。在板書時,或涉及到生字時,也要關照到。如「翠」,不能割裂生字和習作,習作也需要寫字。

這樣,這節課的主線——留心觀察——貫穿始終,細節——眼看的這種觀察方法,抓住動物的顏色和動作——就可以處理得扎實。

在教學統編教材時,對語文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室所有成員和三年級的老師在聽課議課中不斷的理解著、思考著、困惑著、進步著。

8. 小學語文聽課意見和建議怎麼寫

聽課是一種對課堂進行仔細觀察的活動,各位,我們看看下面的語文聽課評語建議吧!

1. 教師能讓學生在理解中背誦,逐步掌握本文的重點難點,但氣氛少活潑。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積累一些文言虛詞和固定用法,能一定程度上自譯成文。做到講練結合,聯系疏通新舊知識,分析精當。

2. 本節課學習內容是與學生生活學習緊密結合息息相關的課題,教師授課中有針對性地探討了學生面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教學中能密切結合校園內及學生身邊熟悉的事件開展教學,深入淺出,啟發學生進行思考,開展討論。教師語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建議教師要對學生的分析提煉總結問題的能力加強培養,提高要求。

3. 這節課老師通過圖片、錄像、課文等多種形式來使學生認識美麗的小興安嶺,使學生對小興安嶺的景色、物產有了深刻的印象。老師先帶領學生一塊分析描寫春天的部分,並總結出學習方法,然後讓學生分小組來學習課文的其餘部分,這樣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語文聽課評語小學語文聽課評語。在講課過程中還設計了幾處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語句,讓學生選擇會在什麼季節去小興安嶺旅遊等環節,都體現了老師重視學生的學習感悟,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精神。

4. 導入部分的錄像資料只是讓學生看了一遍,看完就過去了。我覺得這個地方應讓學生根據預習的情況,聯系錄象資料來說說小興安嶺有哪些景物,給自己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然後再去理解課文。在第三個環節配樂朗讀並讓學生觀看動畫課件時,課件的內容並不能和課文完全相符,實際上限制了學生的想像。這里可只留背景音樂,讓學生邊聽朗讀邊去想像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

5. 在最後對課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上,還缺乏進一步的提升。小興安嶺向人們奉獻出了豐富的物產,作者對小興安嶺的熱愛之情,沒有引導學生去體會,進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6. 教師教態自然,語調親切,並不斷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推進了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7. 能按常規教學思路落實好聽、說、讀、寫等技能的訓練;能充分利用多媒體展示有關資料,使學生直觀感受學習內容;能利用網路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分享成果,獲得成功喜悅的情感、態度,並促進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效率;建議:在現代化教學中,還應注意充分發揮教師的語言,肢體動作等情感藝術,加強師生交流,活躍課堂氣氛,以提高課堂教學

質量。

8. 教學設計思路清晰,知識由淺入深:諄諄誘導,創設情景:引發學生思維,促進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活躍;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體現教師主導,學生 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分析例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好體現新課程的「三 維目標」;教學過程邏輯性較強,教學思路嚴謹,作為一名新教師來說教學基本功較 扎實;建議:①可以給學生更充分的時間討論,適當控制教學節奏; ②創設的例可以增加一些難度,更好訓練學生的思維;③備課要考慮多種因素,上課要靈活。

9. 本堂課知識點明確,條理清晰,板書大方,教師注意歸納總結,能聯系書本以外的知識,擴大學生聽聞

10. 小學語文聽課評語評語。教學語言形象豐富生動,淺入深出,但與學生互動交流稍顯欠缺。 該課語言幽默風趣,生動形象,著力於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引導學生動手動口,注意矯正反饋,注重雙基訓練。

11. 教師教態自然,語調親切,並不斷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推進了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准確的把握了設疑的方向,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進入積極的的思維狀態。

閱讀全文

與小學語文如何進行觀課議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