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低年級語文教學應注重些什麼
01
一、識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
1.低年級識字教學重點在學會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
2.低年級識字教學主要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的,生字往往
以詞語的形式出現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字形、字音不再是教學重點,而字(詞)義教學凸顯為教學的重點,這時的識字教學就和詞語教學基本同步了。因此,詞語教學就成為貫穿整個小學階段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
02
二、低年級詞語教學的任務
1.理解詞義。
2.掌握理解詞語的方法。
3.感悟詞語運用的准確。
4.學過的詞語大部分會運用。
詞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應該是會運用。
03
三、低年級朗讀指導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重視朗讀是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寶貴經驗。朱熹「凡讀書需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強牽暗記,只是要多誦讀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朗讀的意義:
1.有助於語言的吸收和積累,提高口頭或書面表達能力。
2.能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朗讀要求不停歇地讀一段或一篇文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訓練其注意的廣度及注意力的分配,衡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3.朗讀可以使學生發音吐字清晰、正確,做到不丟讀、倒讀和誤讀文字,可以糾正學生的一些語病,養成規范的語言習慣。
4.有感情的朗讀,能使學生領會作品的思想內容並受到感染和教育,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也能得到發展。
04
四、低年級說話能力培養
低年級兒童正處於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評價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指標有二:一是識字,二是兒童語言發展。
發展低年級兒童語言能力,最好的方法是結合課文教學設計各種形式的表達練習。
1.復述課文。
2.創設情境說話。即利用課文生成合適的情境,讓學生說話。這是小學閱讀教學中最常用的說話訓練方式。
3.運用規定的詞語描繪情境。
4. 基於課文內容的想像說話。
B. 談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值得注重的幾個問題
語文課堂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強調學生自主學習,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之間的合作與協商、溝通與交流,達到師生在人格上和地位上的平等,這是實現教育目標的客觀要求。但是,教師作為施教的主體,他們受國家和社會的委託完成教育內容,逐步實現兒童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化。對於兒童來說,他們特別需要教師的指導、引導和點撥,這就必須要求教學是在教師主導下實現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忽視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就是從根本上否定了整個教學。
學生的主體地位恰恰是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確立的: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是以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為前提和條件的。就是要讓學生感受到一諾千金、矢志不渝的誠信。這是文本的價值問題,需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引導、點撥學生。
二、一味求新,排斥有效的傳統教學思想方法
新課改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和提高,提出三維目標的統一。但有些教師卻將傳統的、好的一些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放在一邊,甚至不顧教學重難點,而去搞一些無所謂的討論和擴展。如有些低年級的教師整堂課圍繞一首兒歌教得津津有味,學生學得興高采烈。課後老師卻說這堂課的重難點是識字、寫字,這難道不是忽視了識字寫字教學了嗎?優秀的語文教育傳統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資源,應該借鑒學習,加以利用。
三、強調學生積極發言,忽視學生學會傾聽發言
新課堂理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這一要求得到了廣大教師的響應:課堂上,教師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展示個性、表現才華的空間;學生情緒高昂,爭相舉手發言。但在「熱鬧」的同時,學生「一言堂」的「獨我」意識的潛流也在悄悄流淌――部分優秀學生是課堂中的主角,往往教師一拋出問題,他們未經深思熟慮,就喊:「我來!我來!」大部分學生只好充當旁聽者,等待著優秀學生的「施捨」。當一個學生爭得發言機會後,其他學生有的像泄了氣的皮球,無精打采地坐在座位上。如果教育只顧創造課堂「熱鬧」的情景,而忽視對「熱鬧」背後的學生「獨我」意識潛流的疏導,沒有組織學生傾聽別人的發言,那麼新課程倡導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方式就無法落實,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行為就難以矯正。高效的課堂教學,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吐露真情,而且要教學生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別人,學會吸納別人的觀點。
四、把「問題都解決」的課看成一堂滿意的課
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活」的語文課,就像一篇躍動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藝術品。語文課堂的「活」,需要教師靈活地引導、盤活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但在課堂上如果學生沒有問題意識,就不會去獨立思考,更談不上創新。課堂上的閱讀也成為一種被動的閱讀,學生並沒有真正對課文用心去感悟,他們所「讀懂」的也只不過是根據以前的思維定式而得到的「微言大義」,至於課文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是無從知道的。因此,課上學生自能「讀懂」,等課結束了學生也便沒有問題了。其實這種沒有問題實則是最大的問題,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大誤區,是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一種表現。
語文教學怎樣走出沒有問題的誤區呢?這要轉變觀念,放手讓學生去思考問題,給學生以自由思考的機會。學生一旦提出問題,就應該鼓勵,並順著這一問題去引導學生。
五、學生作文――套用模式,寫非所想
在現行的作文教學中,由於受考試指揮棒的影響,抹殺學生真實感受的現象仍然嚴重。小學雖無升學壓力,但對教師的評估主要還是要通過考試。老師便把一些作文的程式、作文範例塞給學生去套、去抄,代替學生自己的真實感受。這確實是語文教學長期未能逾越的一大誤區。
要走出這一誤區,首先教師要做「有心人」。深入學生當中,了解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讓學生充分認識現實生活、體驗生活,一旦發現可寫的內容就及時提醒學生記下來,幫助他們從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寫作素材。其次幫助學生「厚積」。通過寫日記、隨想等方式,把覺得有意思的事情記下來,讓學生養成及時梳理材料的習慣,以便習作時「薄發」。第三,教會學生觀察,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洞察能力。教師應指導學生有順序、有重點地仔細地觀察,一邊觀察一邊聯想,促使學生養成觀察習慣,做生活的有心人。
C.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從接觸到一年級開始,我一直覺得一年級的重點不在於掌握多少知識,而是應該盡快促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為終生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良好學習習慣包括的內容很多,針對一年級學生而言,家長應著重幫助孩子培養以下幾個方面:
一、聽的習慣。當前我國課堂教學方式,普遍以教師講授為主。尤其是小學教育,教師講得多,而且非常具體、細致。這就要求一年級新生首先要過「聽力關」。可以說,學生學習過程的中心環節就是聽課。如果上課走神,不專心聽講,後果可想而知。因此,家長一定要對孩子進行「聽課」教育,使其充分認識「聽課」的重要性,培養認真聽講的好習慣。
二、講的習慣。由於部分家長和老師不重視幼兒「講話」能力的開發,很多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低下,不能完整、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長期下去,可能會導致孩子心理失衡,造成一定的心理封閉。我國教育學家段力佩早在50年代就提倡學生「讀讀、議議、練練」,最後落實到「講講」上的「八字教學法」。家長應該注重孩子「講話」能力的培養。在家時應該為孩子多創造一些說話的機會,不僅鼓勵孩子多說話,多表達,最好制定出專門和孩子交流的固定而具體的時間。千萬不能拒絕孩子,尤其是孩子想和你說話的時候,不管大人多忙,都要停下手頭的工作,認真聽孩子說。這也是鼓勵孩子「講」的積極、有效的措施之一。
三、看的習慣。這里我所強調的「看」,主要是指「看書」。現在的孩子看電視時間過多,必須加以限制;同時,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書本上來。家長要引導孩子自己看書,除了對課本進行正常的預習、復習外,還要擴大孩子的閱讀面。這些我們開學一直在做,家長也能給孩子選擇一些適合孩子年齡、心理特點的圖文並茂的讀物,比如童話故事、科學畫報等。在學校里我看到了,這樣能提高孩子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時,間接地培養學習興趣。
四、做的習慣。盡管現在各學校都在努力減輕中小學生的學業負擔,但適度的作業是必須的。通過作業,可以及時了解、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形成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因此,家長要讓孩子嚴格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不能養成一邊寫作業一邊看電視、聽音樂或者吃東西的壞毛病。作業要干凈整潔,字跡要清晰工整。孩子作業出現錯誤是正常的,家長切忌不要替孩子檢查,而是引導孩子自查,及時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
當然,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孩子長期不懈的努力,需要家長耐心的配合、有意識的訓練和強化。一旦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就會發現,孩子學習是件很輕松的事情。
D. 小學語文教育要注意什麼
小學語文教學應注意什麼?
一、語文教學要朴實
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實、朴實、扎實。我們要欣賞並實踐「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的回歸常態的語文教學。當前,我們語文教師應該把握好語文教學的方向,並努力做到「面向現實,課堂真實,教得朴實,學得扎實」,讓語文教學回歸常態,讓語文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學生是幼苗,需要知識甘霖的滋潤;學生是火炬,需要教學智慧的點燃。」語文教師的職責,就是點燃學生心頭的智慧之火,使他們愛語文;語文教師的職責,就是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導讀、導思,導練,使他們愛學語文,並逐漸學會語文,學會做人。
二、語文教學要賦予語文雙基以時代內涵
所謂語文雙基,從傳統意義上來說是指語文知識——字、詞、句、篇;語文能力——聽、說、讀、寫。根據21世紀對人才的要求,語文學科應著重從兩大方面為學生打好基礎:一是打好文化的基礎,如學生要掌握字、詞、句、篇等基礎知識,要有初步的中國和世界優秀文化的積累,要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二是打好精神的基礎,如學生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並提高閱讀品位,要學會與人合作、與人相處要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三、語文教學要指導學生多讀
語文教學只有在繼承和發揚傳統的基礎上,才會健康地發展。我國傳統語文教學的基本經驗就是多讀多寫。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離不開讀寫實踐。如何改進讀寫訓練,提高教學效率,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取得盡可能大的效益,是當前語文教學追求的目標。例如,背誦是積累語言材料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但背誦也要得法,我們不能不給學生任何指點,就讓學生搖頭晃腦地一味死記硬背。
四、語文教學要形散而神不散
《語文課程標准》強調:語文教師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我們教師要在用好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地引導學生收集相關資料,閱讀相關文章,以增加他們對文字作品的了解,拓展他們的學習內容,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當然,游離了對文本的學習,將課上成了自然課或社會課,讓課堂成了「資料展示廳」,而忽略了如何引導學生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選擇、整理等問題也必須引起我們的注意。
五、語文教學要講究低成本、高效率
在語文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首先要清楚為什麼用,應該怎麼用;不要只注重形式,而要講成本與效率。傳統的小黑板、教學掛圖、卡片等成本低,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近年來,在語文課堂上,指導學生讀課文不用教材而用屏幕,教材中精美的插圖非要做成多媒體課件不可,有的地方上教學觀摩課,如果教師沒有使用多媒體就評不上獎……這種現象也值得我們大家思考。
六、語文教學要注重個性化
在閱讀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在讀懂全文的前提下,發表自己的個性化見解,但個性化閱讀強調的是閱讀個性的不可代替性,而不是「想怎麼讀就怎麼讀」「愛怎麼理解就怎麼理解。」個性化閱讀,學生要在理解作者思路和文本價值取向的前提下,有根據地闡釋,有條理地發散,不能養成浮光掠影地讀書和不假思索地闡釋的壞習慣。
七、語文教學要避免形式主義
我們的語文教學常常因受大形勢的左右,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以前過於偏重知識技能的掌握,而忽視了對學習過程和方法的研究,現在則又出現了不夠重視知識技能的掌握的傾向。
具體表現就是:一些教師在一節課中又是搞合作學習,又是用多媒體,又是讓學生表演,又是讓學生做游戲,語文學習的目標極不明確,最終使應該傳授的知識都沒講清楚。這是因為他們在備課時把主要精力都花在了設計這些形式上,而把語文學習的目標卻忽略了。
八、語文教學不要忽略教師的作用
語文教學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充分發揮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要調動學生的參與性、主動性、積極性;要防止由過去老師牽著學生走的串講串問和一問到底式的費時低效的教學狀況,發展到放任自流或教師被學生牽著走的教師在教學中無所適從式的教學狀況。我們可以把教師的活動壓縮到最低限度,但在教學過程中節不能忽略發揮教師應該發揮的作用。
E. 如何教好小學語文老師要如何重視
1、重視學生的情感引導:語文是一項人文學科,所以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對於學生情感教育的引導,以便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進行情感體驗,能夠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實現學生理解深度的提升。
2、重視課堂師生的互動: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師生知識互動、情感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提問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用提問來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這是當前語文教學比較流行的一種方法。
3、重視教師教學風格的養成:「親其師則重其道」,教師個人魅力、教學風格對於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需要教師們的注意,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自己教學風格的養成。
1.重視學生的情感引導:語文是一項人文學科,所以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對於學生情感教育的引導,以便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進行情感體驗,能夠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實現學生理解深度的提升。這對於提升教學效果、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意義深刻。
2.重視課堂師生的互動: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師生知識互動、情感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提問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用提問來指導學生學習課文,這是當前語文教學比較流行的一種方法。課堂上問與不問,問什麼,怎樣問,是關繫到教學成敗的大事。需要教師們高度重視,筆者認為,課堂提問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目標,能夠激起思考。因此,教師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鑽研教材,認清教材的知識內容,把握教材特點,明確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生動活潑的學習,使他們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對知識融會貫通,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問題要大小得當,多少適量,難易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要做到數量適中,也要避免兩種傾向,?太多或太少。提問太多,學生沒有思考迴旋的餘地,對所學知識難以理解、消化;提問太少,講授太多,學生難有參與的機會,最終會產生厭倦情緒。另外,設問要盡量使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思考,使更多的學生有被問到的機會,並激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對答案置疑辨析。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成敗。教師必須細細揣摩,問到關鍵處,問到有用之處,問到學生心裡去,問出水平來,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們的教學,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問的技巧與藝術,體現出教學新理念。
3.重視教師教學風格的養成:「親其師則重其道」,教師個人魅力、教學風格對於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需要教師們的注意,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自己教學風格的養成。首先,教師的知識底蘊是教學之本。豐富的學科專業知識是語文教師教好課的基礎。深厚的學科專業功底猶如泉水源源不斷,始終滋潤著我們的教學生命。一位舉手投足浸透著文化芳香的語文教師總是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魅力,在這樣的老師課堂上,你會如沐春風。其次,小學語文課是欣賞課,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種多樣,或慷慨激昂,亢奮高歌;或如泣如訴,低聲吟唱;或淋漓盡致,纏綿哀婉。語文的學習是美文的欣賞、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質的培養,課本中的文章都是通過精挑細選,對學生的成長有幫助的經典範文。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風格,因此也要採取不同的處理方法。最後,講究營造教學氣氛藝術。良好的氣氛應當是民主、和諧、寬松、愉悅的,它是創設高效語文課堂的前提。教師要滿腔熱忱地組織教學活動,做到情緒飽滿,態度和藹,語言親切,富有激情,用教師的情緒、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自主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
F. 小學語文學習要注意哪些
1、低年級階段,要有大聲朗讀的習慣
語文老師強調,要大聲朗讀,低年級的同學扯著嗓子念課文,家長就有意見:這樣學習把嗓子都喊壞了,有什麼用?當然朗讀課文不用太誇張,大聲朗讀,只要自己能聽見就可以了,大聲朗讀的習慣一定要培養。在朗讀中,培養我們對文字的語感,包括理解能力,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去理解課文和作者的情感。形成朗讀的習慣,在低年級階段就要去培養,除了在學校,早自習時間進行朗讀,在家裡也要把文章讀出聲音,朗讀不僅限於課文,經常性練習朗讀童謠、詩歌、古詩詞一類的內容,有助於語文學習。
小學語文學習的5個基本原則,想要成績提高快,學習目標不能錯
2、課本是最好的閱讀物,學習課文和句子
課本是最好的閱讀物,我們家長經常喜歡問老師,應該給孩子看什麼書?所謂書單,都是家長想省事,閱讀的練習不是看完多少本書就能實現積累的。閱讀需要轉化能力,我們在閱讀中學習的就是課文和句子,找出有特點的句子,把在語文課堂上學到的閱讀方法進行實踐練習。課文就是最好的閱讀材料,低年級階段的課文雖然簡單,但這些句子閱讀的素材,都是最科學的,符合我們每個階段學生閱讀能力的標准。在寫作練習中,我們經常要求孩子把句子寫通順,寫清楚,用准確的句子來表達生動的畫面和情感,這都需要我們好好去把握課本的閱讀和學習,語文學習的基本原則就是先搞通課本,再去拓展課外知識。
小學語文學習的5個基本原則,想要成績提高快,學習目標不能錯
3、學習不能太超前,保證順序最關鍵
很多家長非常著急和焦慮,生怕孩子落後於其他學生,在語文學習上亦是如此,喜歡超前學習,從幼小銜接開始,就不斷超前學習,認為只有這樣成績才能提高。這是對語文學習的誤解,我們在每個階段,孩子的成長發展規律決定他在學習哪些知識點上是比較輕松的,是可以很快就理解的。相反,在不正確的時間學習的內容,孩子的理解能力就差,這對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信心的打擊是很厲害的。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在語文學習上,從未體驗過成就和快樂。這不是一個健康的學習生態,所以語文學習的原則一定不是能超綱,保證學習的順序最關鍵。
G. 三年級語文注重教什麼
三年級是個轉折時期,是一個由低段向高段過渡的中段時期。學生的思維處於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語文學習內容由詞句向篇章過渡。
三年級學習語文的特點
▊1、具備獨立識字寫字的能力
一二年級的語文學習重點是識字,經過了兩年的識字方法、興趣、能力的培養,孩子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識字能力,所以,三年級的識字任務更多的是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包括在預習的時候獨立使用多種方法識字,完成作業。識字教學不再是課堂教學的重點。而聽寫是反饋孩子識字效果最直接、最有效地手段。作為家長,在課下可以抽出十幾分鍾的時間給孩子聽寫,長此以往,孩子的識字寫字能力會急速進步。
▊ 2、進入大量積累詞彙的時期
語文學習中語言積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三年級積累的關鍵仍然是詞語,而且是大量的詞語積累,詞語作為語言的組合元素,要像繁復的零件一樣存儲於孩子的腦海中,它是孩子將來語言表達的根基材料。大量詞語的積累首先來源於課文,孩子們學習了課文,對課文的內容非常熟悉,在此基礎上積累詞語,屬於理解性積累,記起來容易而且記牢。所以,課文中聽寫的詞語要是大量的詞彙。其次,詞彙的積累來源於孩子豐富的課外閱讀,這一塊的積累體現孩子的個性差異。因此,孩子需要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
▊ 3、進入深入准確理解文本的瓶頸期
三年級的語文學習重點和難點進入了對文本的理解。對於這一點很多家長有深切的體會。這是一個艱難的瓶頸期,孩子現有的認知水平很難對一篇文章進行准確、深入的理解。抓中心、中心句詞、關鍵詞句、體會句子的含義等深層理解文本的能力都將從現在開始,一步一步在老師的指導下形成能力。這也為四年級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我們在課堂上會對文章,進行精讀、品讀重點句段,引領孩子逐步體會理解文章的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不要操之過急,讓孩子慢慢領悟消化。
▊4、背誦能力強
三年級的孩子背誦能力強,而且樂於背誦,這符合八九歲孩子的年齡特點,背誦是積累語言的另一個重要而且有效地方法,所以在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背誦一定要佔據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學校課本上要求背誦的篇目遠遠不能填飽孩子的肚子,並且並不是說課本上的每一篇課文都是適合背誦的。所以要為孩子增加一些經典篇目段落的背誦,希望能夠通過每天的堅持背誦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同時又能積累豐富而精彩的語言。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經典古詩的背誦積累。
▊ 5、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孩子的學習不僅是要掌握知識本身,掌握學習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進入三年級後,學習方法的指導更占據重要地位。只有讓孩子掌握了學習方法後孩子才能真正具備學習能力。因此在課堂中不但要學習知識,還要掌握學習方法,使孩子可以將能力遷移到課外。學習方法就是孩子們學習的金鑰匙,它能讓孩子們輕松自主地投入到學習。
來自,搜狐
H. 小學語文教學應更注重什麼
語文應注重:作文,閱讀理解,概括課文的能力,預習也不能小看! 數學應注重:應用題,定義要會背,預習也不能小看! 其實上課認真聽是最重要的!
I.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是什麼
標准如下: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300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3、能藉助詞典理解詞語的意義。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
4、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5、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6、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7、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8、擴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J.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四大理念是什麼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四大理念是: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繼承語文教育的優秀傳統,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並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
(10)小學語文課注重什麼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個性,培養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提高文化品位。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語文學習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