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低段語文作業布置與評改點滴談
小學低段語文作業布置與評改點滴談
樂平市第十二小學葉維偉
「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是重頭戲,我們十二小的老師著力且全心為之努力。語文教師相約一堂,以「我是這樣布置作業」為話題,交流做法,分享經驗,提出困惑,立足主題暢所欲言。我特別感動於三位老師的用心,用情,作業類型豐富,難易適中,創新有加,收獲多多。如何布置小學低段語文作業,大家多指課外作業的布置與評改。
投其所好,激發興趣。低年級孩子喜歡塗畫,愛好色彩。程老師讓學生畫轉盤,做識字「樓梯」,在動手實踐中小結方法,鞏固識字。還有讓學生參與找春天的實踐活動,說說我看到的春天。愛玩,愛動手,愛表現,以此促進語文的學習。
遵循特點,分層作業。根據學生的學情特點,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作業,學習困難的學生主抓基礎,例如朗讀課文,背誦古詩,丶識寫生字。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布置實踐性的作業,如畫思維導圖,製作學習小報,識字小報,閱讀課外書等。
② 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
設計,指「把一種設想通過合理的規劃、周密的計劃、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出來的過程」。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學語文作業的設計範文,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化,教師在教學中已經和學生採取了平等的教育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爭取使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課堂上展示自己最優秀的一個方面,當然,在不斷的改進和探索中,我們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和進步,學生在其中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但是,我們發現: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會出現一刀切的局面。換句話說,也就是作業針對了學生的全體,而沒有再一次去面對學生的個體,這個時候我們的學生有的會出現「吃不飽」的現象,而有的學生卻是「消化不良」。究竟什麼樣的作業才會對學生的發展更加有效,我們如何去擺脫這種現象的存在,成了擺在教師面前迫在眉睫的難題。
據調查,「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有71%的學生因為作業而傷腦筋,有36%的學生將不要布置太多的作業、少寫作文和日記等作為對語文老師最大的希望。」從調查表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教師簡單的硬性的給學生布置作業,會使不少學生在做無用功,從而造成學生課後作業負擔過重。反過來講,負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如果學生對這門課充滿了興趣,你布置的作業再多,學生也不會感到疲倦,反過來,若學生對這門課不感興趣,你布置的作業再少,學生依舊不願意做。針對這樣的情形,我對語文作業大膽地進行了改革,從形式、內容、數量構建具有人文性的課外作業,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自新課程改革以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教師在對作業的布置上較之以前也有很大的變化,在有效的互動教學課堂和評價下,作業的布置也開始獨具特色,學生由被動的接受作業上升為自己創新作業,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學生開始充實自我的作業設計,在新課改的理念下,學生的作業已不再是僅僅限於鞏固知識的需要,教師充分利用作業作為教學的一種手段,使學生能真正拓展知識,增強學習技能。
一、小學語文作業布置之現狀
1、作業量大
在調查時我們發現,學生普遍存在反映語文老師的作業量很大的問題。學生這樣說:我們完成了課堂作業,放學之後還要完成學習樂園,還要抄寫生字、詞語,作業很多。看起來,學生並沒有說自己不願意做作業,而是對老師布置的作業量存在看法。我詢問過很多老師,老師們反映其實作業不多,大約十五分鍾就可以完成。談到抄寫詞語的時候,老師認為針對記憶的鞏固其實這是一個好方法,尤其是對後進生而言。但是,我們不可避免的就是大家的作業量都跟著上升了。
2、作業的時間長
在調查表上我對比發現,以班級為一個單位,語文作業所耗費的時間(不寫作文、日記)平均在二十五分鍾左右。若加上作文和日記所耗費的時間後,我相信這個時間會繼續延長三十到四十分鍾。學生討厭寫作文和日記的原因立即就會顯現出來。「老師,我對作文真是頭疼,就怕老師布置這樣的作業。」有孩子這樣感嘆,看來,我們真的要反省一下作業的布
置,我們為什麼讓孩子在失去寫作業的信心之後,還要對作文和日記失去興趣呢?
3、作業枯燥無味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和情感性,語文的課堂是具有生成性的課堂,那麼我們的語文作業就應該是具有生成性的作業,而不能枯燥無味。語言是用來交流的,那麼語文作業就應該具有交流的特性,不能把作業僅限於字、詞語、句子的層次上,通過抄寫來鞏固學生的記憶,當然,我們肯定的是效果,但是,學生在這樣枯燥的作業中,如何去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呢?
二、小學語文作業布置之個人思考
今天該設計什麼作業,又該怎麼向學生說明作業的要求呢?顯然,一個有責任感的老師會把作業的設計與布置當作一份系統性的計劃書、一個值得研究探索的課題。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仍不難發現這樣的作業設計:或簡單的重復抄寫,或機械的死記硬背,或枯燥的題海苦練,或呆板的.知識仿效,或鑽牛角尖的偏題怪題。試想,這樣的作業設計學生怎能會主動積極、心情愉悅地完成?他們的思維又怎能得以發散?
當然,能力的培養也就成了空中樓閣。更有一部分老師,連自己都不知道此次作業設計的根本意義在於培養學生的哪方面能力便匆匆趕往教室,慌慌張張布置作業,聲嘶力竭的叫喊聲淹沒在下課鈴聲中,在學生急著回家的喧囂聲中顯得渺小之極。於是有了第二天「老師,我不知道作業在哪兒?」「老師,我以為作業不是這個,所以寫錯作業了!」等等諸如此類的話。面對種種情形,身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難道不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在作業設計方面過於草率的行為嗎?
1、作業一定要書寫為主嗎?
我們現在的語文作業,一直處在書寫為主的狀況下。尤其是小學低年級階段,老師雖然布置的作業不多(也就是說老師注意了作業布置的量),但是,學生回到家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完成書寫的作業,學習樂園的知識鞏固以及老師布置的抄寫任務。
其實,在我來看:學生學會求知比知識本身更有意義。現在的學生不能和幾年以前的學生一樣,他們成熟的早,對知識的渴求量就多,書本的知識根本就無法滿足一些學生對知識的求知,因此,課外大量的閱讀對他們而言更為重要。
2、作業一定要老師制定嗎?
「布置作業是老師的事情」我想不止一個人是這樣想的。難道作業真的是老師說了算嗎?學生作文學習的主體,他們最具有發言權,在一次針對三年級的作業調查中,我發現,學生喜歡開放性的作業。什麼是開放性的作業呢?我咨詢了很多學生,大概他們就是希望書寫的少而課外生活豐富多彩。作業不再是做給老師看的,而是應該取得應該有的效果,所以,學生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境況,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做出回應,並且制定出一份真正屬於自己的,可以提高自身素質的合理的作業。
3、老師怎麼批閱學生作業最有效?
每天老師都會發現自己的辦公桌上摞著厚厚的作業本,這是老師辛勤工作的見證,但是老師一定要認真地批閱完每一篇作業才會對班級每一位學生掌握具體嗎?其實不然,調查中我發現學生認為互相批閱作業可以加深自己的記憶。同時,我們教師再針對批閱上做一些輔助性指導,找一些批改的諸如如何評價及評語之類,效果會更好。我嘗試了一段時間,當學生給同學批閱作業時,他會特別得仔細,無形中就會鞏固了自己的記憶,而且也培養了學生自我檢查的好習慣。教師要批閱學生的作業,這是老師的職責,但是有技巧的去分門別類,不是統一規劃,效果會來得更好一些。
摘要:作業是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是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與有效補充。語文作業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對開展語文教學,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比如在教學《七顆鑽石》時,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談自己的星座,並鼓勵他們學習課文寫法,為自己的星座寫一個美麗的童話。我們布置學生預習時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了解童話這種文體,收集作者的相關資料,查找有關大熊星座的知識。從而有效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諸多方式。
關鍵詞:作業;有效;理念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09-191-01
作業是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是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與有效補充。語文作業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對開展語文教學,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如何科學合理地設計語文作業,一直是困擾語文教師的一個難題。筆者認為,語文作業的設計要做到如下幾個方面:要嚴格遵循語文學科的特點,要切實依據學生學習的需要,要緊密結合教材的內容,要有效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諸多方式。
一、嚴格遵循語文學科的特點
不管眼下對語文學科性質的爭議有多大,但我們誰都不能否認語文首先是語言學科,培養學生的語感,進行一系列的言語活動一定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語文課程標准》在提出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語文學科特點的同時,也明確指出了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要求學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要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注意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初步具備搜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語文教學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應該體現在每一個環節之中。所以,作業的設計,既要有語言、文章、文學文化等的知識積累的范疇,又必須有培養和提高學生良好語言能力、發達的思維能力、豐富的想像力、大膽的創新意識和健康積極的情感價值觀的內涵。惟其如此,作為語文教學重要環節的作業設計才能真正有效,才能為有效地開展語文教學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服務。比如在日常的作業中,我們有義務讓學生正確識記常見字詞的音義,能適量背誦諸如唐詩宋詞等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知識積累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同時,我們還要設計一系列與課堂教學緊密聯系的言語活動,幫助學生鞏固課內學習並向課外延伸,進而藉助作業訓練形成有助於他們終身發展的語文素養。
二、切實依據學生學習的需要
以人為本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我們日常教學中必須遵守的基本原則,所以作業設計也必須站在學生的角度,切實依據學生的學習需要,以學生的學習要求為出發點,以有助於學生語文素養的獲得與提高為旨歸。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英國大教育家斯賓塞也明確提出快樂教育的觀念,認為孩子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其效果最佳。
在具體的作業設計中,我們要力避作業的單一呆板性,注意合理性和趣味性,數量要適當,難易要適度。比如在教學《七顆鑽石》時,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點,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星座,並鼓勵他們學習課文寫法,為自己的星座寫一個美麗的童話。不少學生都能構思出一個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清晰,語言簡潔,且能表現出一個明確的主題,如歌頌人間真情,美好品德等,效果很好。
另外,在設計寫作作業時,我們應該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切忌簡單的一刀切。因為新課改對寫作教學的基本要求就是能用比較通順的語言准確地傳達出自己的感受,如果學生沒有身心的真實參與,就絕難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寫出的就只能是一堆應付老師的套話廢話而已。所以我們平時可以藉助學生身邊的一些大小事件讓學生進行思考,並適時地設計相應的作業訓練。比如蘇州是很少下雪的城市,學生們對下雪很覺新奇,所以有老師情願停下准備好的課,帶學生走進雪中,去感受雪的美麗潔凈,再布置他們寫有關雪的作業就水到渠成,取得了極佳的效果。這是一個善於利用學生的興趣點設計作業的範例,值得我們學習體用。
三、有效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諸多方式
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作業的設計也要在這方面努力,有效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諸多方式,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開展類似的學習。我們設計的語文作業中,除去少數識記積累性的題目外,其他的大都應該注重啟發性,鼓勵學生的個性化思考並解答,突出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過程。同時還要積極創造條件讓他們小組合作完成某些作業,鼓勵合作學習,通過同學間的交互作用在同伴間產生積極的影響,激發學生的智能,促進學習上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集體精神。另外還要結合語文學習內容和學生具體的生活環境,確立視點設計作業,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總之,作業設計體現出的新的學習方式,著眼於學生的主體地位,能為學生學會學習和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學生的改寫中,我們不難看出,這樣的探究訓練,既有助於學生深入把握課文,同時又能個性地解讀文章,有個性的體現,又不乏情感的啟迪與智慧的閃耀。
綜上所述,我們只要深刻領會語文學科的特點,把握學科教學的規律,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本著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的語文教學思想,堅決貫徹新課程改革精神,就一定能設計出有利於學生語文學習乃至終身學習的語文作業來。
③ 如何設計和布置小學語文低年段學生作業
一、需要解決的問題
小學低年段語文家庭作業布置的現狀是:語文教師布置課外作業時大多著眼於鞏固學過的知識,因此,要求學生大量抄寫生字新詞,進行口頭背誦並默寫課文,甚至讓學生大量完成教學輔助資料上的題目。而要求學生將學過的知識應用於社會生活,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則相對較少。教師習慣於讓學生書面完成課外作業。因為這種作業便於教師家長了解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也易於家長配合教師的教學,在人們的眼光中,口頭作業其實算不得作業,因此,要求學生完成的也就少了。此外,教師硬性要求多,學生自主選擇少。學生中出現不是 「吃不飽」,就是「吃得撐」,不能滿足孩子和家長個性化教育成長的需要。
再者,家庭作業的評價對象只有老師,忽略了發揮各家庭有益的教育資源的作用。
所以我致力於將全體、全面育人和語文教學工作結合,對小學低年段語文家庭作業的布置做了一些改革嘗試。
二、作業布置改革的預期目標
我力求使家庭作業實現以下幾個功能:
1、布置學生預習或鞏固語文課堂教學知識。
2、與家長配合,形成學生良好的讀書、思考、學習習慣。
3、引導家長採取正確的家教方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4、通過家長反饋孩子的家庭作業完成情況,發揮家校兩方對孩子的激勵作用,從而落實學生發展要求。
5、補充落實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
三、作業布置改革的原則與方法
作業不貴多,而貴精,應該把重心放在作業管理上。在作業布置實施過程中,我遵循了一些基本原則:
一是減負原則。對老師來講這樣布置,學生回家做機械抄寫的作業,簡單容易操作,好批改。但是學生很辛苦,且低效。對家長而言,檢查落實比較簡單,只要看孩子寫了沒有就行了。而從長遠看,學生只會機械教師習慣於讓學生書面完成家庭作業。在人們的眼光中,口頭作業其實算不得作業,因此,要求學生完成的也就少了。學生成了做作業機器,沒有主動動腦的習慣,久而久之,學生會厭倦,並會增添因能力不濟而形成的學習負擔。所以,我主張語文家庭作業以讀、背為主。讀課文以及讀和課文相關的資料,讀課外書;背誦年段要求積累的語言文字。另外,我要求學生讀課文時必須邊讀邊勾畫,勾畫不了解的,有疑問的地方,或是自己認為重點的地方。讀後也有要求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抽查孩子讀的效果,增加家長與孩子的互動。因為有這樣的要求,就使讀書有口無心的孩子不得不在讀書的時候邊讀邊想,帶著目標來讀書,從而提高自讀課文的質量。相對於學生的機械重復地寫,讀背更加輕松,避免了身體上因為過多的寫而遭受損害。學生讀書讀得效果不好,家長抽查都不會答,就要讓學生再讀,可能這樣會對學生有壓力,也拖延了時間。其實,沒事,效果不好就說明帶著想記住的目標去讀還不能達到高效,我這樣要求抽查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讀的時候就試圖努力記住或精力高度集中,形成好的讀書習慣。如果多次記不住,也是正常的,緩一緩,打一個自評或家長評的等級,到校以後再上課,如果學生第二天能過關,可以給他補打等級。長此以往,學生閱讀面逐漸增寬,贏得了大量的時間,對達到低年段大量的識字要求很有好處。當然,家庭作業中多讀,也不是不寫,只不過確實要以讀為主。而我在學校再布置了適量的抄寫作業,偶爾進行聽寫默寫的檢測,以保證學生整個語文知識體系的落實。
二是形式多樣化原則。低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布置動手作業、「畫畫」作業、「說」的作業,留給學生空間和時間,讓他們有表達的場所和機會。對於內容枯燥、形式單調的作業感到乏味,因此,我們可以給一些枯燥的作業創設一定的情境,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如在教學「分類」知識時讓學生在家把一些好玩好用的東西,進行分類,鼓勵學生通過不同標准來分類。
三是素質全面發展原則。對學生學習語文的要求,不能局限於掌握了哪些知識,要著眼於學生學習語文在知識、能力、態度上都有所提升。所以,學生學習時智力的和非智力的素質都要有所發展。家長們在家裡對孩子的關注是全方位的,家長們對孩子完成作業情況的反饋,可以提示教師採取相應的教育策略。比如:有家長在孩子的作業本上反饋:表揚孩子獨立作業並自主做試卷練習,我及時予以回應,激勵了好學向上的學生追求更高的目標。一些學有餘力的學生常常能自己給自己安排一些學習任務,培養了主動學習的良好態度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我布置的作業當中,還有諸如:訂正作業錯誤,跳繩一分鍾計數,給課本包書皮……都是基於對學生某些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要求而設。按照老師要求不折不扣去做的孩子,長此以往也就形成了很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四是層次性原則。家庭作業是要孩子在家庭環境中去完成的,家長應該承擔其家庭教育的責任。社會各個家庭是有層次的,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有層次的。有的家長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理解程度也是有層次的。比如,有的因各種原因,把孩子寄託在託管班,有的家長對學校教育有一些不好的看法,對學校教育是不夠信任的態度……這些因素會使我布置的作業完成起來不會達到我十分的理想,作業完成的情況必然出現層次性的差別。我相信絕大多數家長在為自己孩子的成長盡心盡力,家長們可以按照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落實孩子的家庭作業。學生也是有差異的。有差異的學生做無差異的作業,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這樣,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發展就會受到遏制。老師在布置作業時,就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作業有一定的層次性和發揮空間,便於學生選擇練習的量度和難度。
五是服務家長原則。有的家庭關注孩子身體健康多一點,有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要求很高,有的家長有攀比的心理,有時候甚至不顧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一味拔高。每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規劃是不同的,對孩子的要求也不一樣,因此在布置學生讀背學習作業的時候,抽查是由家長來把握標準的。要求高的家長自然抽查等級的標准會高,要求低的家長抽查等級的標准會低。不同家長抽查打相同的等級,「含金量」會有所不同。有的家長認為自己的方法更適合自己的孩子,這樣布置家庭作業,給了家長和孩子一些空間,避免了學校和家庭對孩子要求標准不一致,給家長或孩子造成負擔。
六是正面反饋原則。無論孩子們的學習效果如何,只要他們盡自己所能做了,就要肯定他們作出的努力。學生中出現暫時學習成績的優、良、中不等於他們定型了,就是這樣了。我期待的是學生一直保持這一種孜孜以求的學習狀態。對任何一個表現出積極狀態的孩子,就及時予以表揚。就是沒有起色的學生,我的態度是期待,絕不否定。
七是其他科目優先原則。因為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寫的作業不能多,還因為學科特點的不同,我將大部分寫家庭作業的時間留給數學。語文學習的生活化和積累特點以及學科綜合性強,決定了不能以時間來限定作業量。比如,我要求學生游覽家鄉名勝,或找找寫家鄉名勝的文章讀一讀,和家長討論討論某個相關問題,這是無法以時間來計算的。所以,我主張學生優先完成語文以外的作業,再完成學生可以完成的語文作業。
要想讓孩子愛上語文,必須設計出形式上活潑多樣,內容上體現個性化、生活化和社會化的作業。在作業評價上更應倡導參與激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我進行這樣的嘗試,目的只有一個:讓我們的學習輕鬆快樂,不斷成長。其間,需要我們教師、家長更盡心。如果老師家長省心了,學生苦了累了落後了,那我們真的就難辭其咎了。
④ 如何布置小學三年級語文作業
【布置作業的要求】
1、作業的內容要符合課程標准個教科書的要求;
2、作業份量要適當、難易適度;
3、布置作業要向學生提出明確要求,並規定完成時間;
4、教師要及時批改、評價、反饋學生的作業。
⑤ 如何有效布置小學語文低年級作業
小學語文是培養學生在兒童階段說話和思考的重要學科,小學生在低年級時學到的語文知識是其今後在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基礎,布置作業是每個學科實施的一項重要學習手段,作業布置結構及質量會直接影響學生對本門學科的掌握程度。因此,有效布置作業,充分發揮作業在學科學習中的積極作用極為重要。
⑥ 小學語文單元作業設計的流程
小學語文單元作業設計主要是以學生的現有知識層次、接受程度和發展水平,進行語文單元作業的目標、類型、內容、形式和評改等方面的科學設計。其設計原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目標指向性。不同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要關注不同的單元作業設計目標,低年段學生要側重於字詞句方面的單元作業設計;中年級學生要側重於對段落方面的單元作業設計;高年級學生要側重於對語文整體篇章、結構方面的單元作業設計。(2)內容整體性。小學語文教師要認真研讀文本內容,引領學生通過單元作業領略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品質,並挖掘其內在的價值,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整體作業完成能力。(3)形式豐富性。小學語文單元作業設計要豐富多樣,避免單調、枯燥的題海訓練,而要從多元智能理論中獲得啟發,多層次、多維度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並注重對探究性的拓展作業的設計。
⑦ 小學一年級新生語文作業怎麼布置
以字的抄寫,聽寫為主,同時可以夾雜一些應用練習,如造句,連詞成句,一句話作文等。小一作業最重要的就是趣味性。
一年級小學生可以利用假期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作業可以少寫但要保證孩子的書寫姿勢和筆順正確,字跡工整,平時讓孩子多讀一些童話書,既讓孩子識字,又鞏固了拼音知識,也可以讓孩子手工製作一些玩具等!
一年級語文作業:我能用學到的識字方法認幾個新字怎麼做?
1.換偏旁:中、種、鍾、仲、忠、腫、
2.填筆畫:田、甲、申、
圈生字,組詞,讀文章,有必要的查資料,有時候讓他們背背書,默寫什麼的,然後讀音標,認識生字,上課的時候讓他們來教生字,要注意什麼,有時候讓他們提問題,讀課文,讓他們自己解決解決看,太難了,留到課上解決。
小學題中以一字開花為題目的題一般是組詞題意思是用一個字組多個詞例子: 紅 |鮮——花——開 | 朵
書店裡有
語文
(語言和文學的簡稱)
布置點動手實踐的活動就挺好的,比如說觀察綠豆芽的生長,幫家人做自己認為的有意義的事
所謂非書面作業,就是不能或不需要用書面形式來完成的作業了吧
它應該包括:
1、閱讀、收看、收聽一些傳媒資料,藉此增加知識,推薦閱讀報刊,收看一些新聞類、科普類以及人文思想性較強的廣播電視節目。雖然個人喜好不同,但也有必要將一些好的內容布置成作業,既填補了課外教育的空白,又避免了學生去看一些不利於成長或不適其年齡特點的節目。但這種作業的時間和內容一定要選擇好,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2、背誦、閱讀課本或課外讀物。有一些學生不喜歡讀書,連課本都讀不熟,把這類作業布置下去在結合其搞一些語文活動,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對其語文的閱讀能力和積累都很有好處。
3、交流作業、給家長講個故事等。人是感情動物,感情需要交流,而語言的主要用途就是相互交流。而現在的兒童很缺少與他人的交流,有時就可以設計、提供一些話題布置成作業,讓學生與父親、母親、老師、同學、朋友,進行交談。不僅可以提高其會話能力,更發展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4、實踐活動作業。根據當地的實際環境和課本的內容特點,布置一些實踐作業如家務勞動、參觀、調查、小旅遊、扮演課本里的角色等,讓學生既安排好了自己的業余時間,同時也能有所收獲。
⑧ 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應如何布置語文作業
對於二年級的學生布置語文作業應該用課本上的大綱來布置,這樣對於孩子而言是一種鍛煉,而且也不會給孩子過大的壓力。有些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總是覺得應該多布置些作業,在這個時候孩子就能夠得到更多的訓練,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如果給小孩子的作業布置的特別多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就會導致小孩子非常的疲憊,而且小孩子也會有著更大的壓力。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有可能會對這門學科產生相應的抵觸,所以老師布置作業一定要適量。
家庭作業一定要不要過多,過多了以後孩子就會採取一種敷衍式的寫作業方式,在這個過程當中小孩子的作業也就沒有辦法好好地完成了。所以老師在給孩子布置作業的時候一定要做到適量,只有適量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⑨ 如何布置小學五年級語文作業
小學五年級語文如何設計作業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作業要能夠展現學生的創造思維
孔子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說的是興趣的重要性,即興趣是創造的動力。以童話、寓言、故事為主的課文,像《漁夫的故事》、《西門豹》、《小英雄雨來》等這些課文就可以讓學生來表演課本劇,讓學生更直接的將自己的情感與教材內容聯系起來,在創作藝術形象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
如學完《太陽》一文後,我讓學生根據課文中所學到和課外學到的有關太陽的知識,扮演太陽公公,向大夥作自我介紹。
這樣的具有情境性的課外活動類作業,很容易調動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同時為了扮演太陽公公,學生還會主動地閱讀課外讀物,收集有關太陽的資料,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也更好地挖掘了學生的表演才能,有利於發展兒童個性,讓他們嘗到創造的喜悅和成功的快樂。
漢字中有許多容易混淆的形近、音近及同音字,學生常常分辨不清,如果還是讓學生抄抄寫寫,只會給學生帶來厭倦感,不如讓學生編寫辨字兒歌,教師可以先舉例講講編辨字兒歌的方法,然後請學生仿例試編兒歌。
如:為了辨析「密」和「蜜」,可以這樣編兒歌:「密蜜同聲不同形/山蟲有別要分清/烏雲密布遮山頭/蜜蜂采蜜正辛勤」。這樣,學生產生了興趣,很快會將這些字記得牢,用得准,也能夠很快進入創編兒歌的創新活動訓練狀態中,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動腦,提高了辨別、分析、判斷的能力。
二、作業要能夠展開學生想像的翅膀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則概括著一切,推動著世界的進步。」世界上很多發明和創新,都是從「想」開始的。所以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徹底摒棄機械重復的「題海式」訓練,精心設計一些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想像性」作業內容。
有些課文意味深長,很富有啟發性和教育意義。在學完課文後,可以引導學生順著作者的思路續寫。這樣既深化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
如學習了《狐假虎威》後,可讓學生寫一寫第二次老虎又遇到了狐狸,它們之間又會發生些什麼故事呢?學了《會走路的樹》後,可讓學生寫一寫小鳥來到小馴鹿家,見到了去年的鹿,它們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孩子們興趣盎然,必然會寫出許多好的文章。
語文教材中童話故事占很大比例,有的故事讀後回味無窮。如《狼和小羊》這樣的文章我們可以創編不同形式的故事結尾。
(1)獵人來了,救了小羊。
(2)狼撞到了石頭上,死了。
(3)小羊一閃,躲到一邊,狼撲了個空,掉進河裡……先請學生充分展開想像,然後互相交流、討論,最後再結合自己所思所說續寫一則小故事。這樣的作業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作業要能夠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如果課文內容是風景詩或寫景狀物類記敘文,課外作業可以這樣設計:認真閱讀課文,請根據自己的理解為課文畫一幅或一組插圖。例如,在教學古詩《獨坐敬亭山》時,為了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我留了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畫一幅彩色畫的家庭作業。當時學生的熱情特別高漲,情緒也很激動,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畫交上來了,看著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畫,對我而言,與其說是在批改作業,不如說是在欣賞作品。再如,學完古詩《游山西村》,讓學生邊讀邊想像,把想像中的畫面畫出來,農家、雞豚、山水、柳樹,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這樣的作業,學生會感到新鮮有趣,不但興致高昂,而且進一步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要把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的畫面,需要想像,需要創造,形象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大發展。
除了畫插圖,還可以布置「畫」日記的課外作業。所謂「畫」日記,就是在日記中既有簡短的文字,又有和日記內容相配的圖畫,圖文並茂,一改令學生頭疼的作文呆板面孔。這樣,激發了學生細致觀察生活、走近大自然的濃厚情趣。
⑩ 小學語文閱讀作業如何布置
給小學生布置閱讀作業,要能檢驗學生的閱讀水平。但是,閱讀作業的布置是有一定藝術的,老師要注意作業的形式,開拓學生的視野,讓作業具有趣味性和實踐性,在閱讀作業中發展學生的個性,那麼小學語文閱讀作業如何布置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閱讀作業如何布置,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語文閱讀作業如何布置
一、讀寫結合,誘發學生創造智能。
語文教材 的內容豐富,在閱讀教學的基礎上,筆者利用課文材料,設計一些課外練筆,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想像訓練,這種憑借課文內容進行小練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理解 文章 蘊含的豐富內容,還有助於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誘發學生潛在的創造智能。
仿寫 兒童 都有著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寫是小學生學習 作文 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是從閱讀到獨立寫作過程中起橋梁作用的一種有效的訓練手段。藉助 範文 指導學生進行仿寫,能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發展創造思維能力。在仿寫時,要精心選擇具有明顯特徵且具有價值的精彩片斷。如《瑞雪》的第四自然段主要寫了雪後的美麗景色。這一段在構段方式上是從整體到部分,在寫法上運用了靜態描寫和運態描寫。學文後,我要求學生按這種構段方式運用這兩種描寫 方法 來寫一處景物。
續寫此舉要求學生根據原文的敘述,合理推敲 故事 的發展趨向,這樣形式的練筆,能夠培養學生想像的完整性和完美性,把學生的想像引向縱深。如《濫竽充數》結尾寫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逃走,像這種濫竽充數的人逃跑後又會怎樣呢?這就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對此,可讓學生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續寫。如《南郭先生後傳》使得概括的敘述具體化,沒有明示的結尾多樣化。
二、超越文本,拓寬學生知識面
人類積累的 文化 財富浩如煙海,教科書中的知識信息不過是滄海一粟。遠遠不能滿足兒童強烈的求知慾、好奇心。新課標強調: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注重課內和課外的有機結合。因此,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立足課內,注目課外,拓展性布置課外閱讀作業,開闊學生視野,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
預習性的課外閱讀。這種閱讀通常在課前進行,讓學生圍繞課文內容查找相關的資料,進行探究性的閱讀。這樣既可以提供背景知識,幫助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認識,又在閱讀、加工整理資料的過程中參與了閱讀實踐。
課後結合課文內容的課外閱讀。這種閱讀是在學生學完課文後,延伸性地閱讀有關資料,參與語言實踐。比如學習了《憶鐵人》後,學生被鐵人的那種處處關心鑽工生活和嚴格要求自己的精神深深感動著。教師抓住時機布置學生閱讀語文選學讀本中的《鐵人王進喜》。讀完故事,鐵人的英雄氣概、英勇 事跡 震撼了學生的心靈,從而使學生更全面更進一步的了解了鐵人。
三、實踐活動,提高學生運用能力。
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課。例如:在學習了古詩《山行》、《江雪》後,在班上開展「古詩朗誦會」:第一,讓學生對學過的古詩進行整理,按詩歌所學內容分類,可按季節分,也可按詩人分,還可按年代分,看誰讀的古詩多。第二,向大家推薦一首你最喜歡的詩,介紹詩歌的作者, 說說 你最喜歡的是哪句,喜歡的原因。第三,選你最喜歡的方式展示古詩。如書法、做書簽、畫畫等。這些實踐活動,既達到運用知識去認識同類事物,擴大知識范圍的目的,又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加強了課內外的聯系,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學生通過親身經歷的語文實踐活動,把書本知識轉化為活動技能,彌補了單純的課堂教學的不足。
大膽創新,開展輕松愉快的實踐活動。小學生活潑好動,愛唱愛跳,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實踐活動不能成為學生運用語文的一種負擔。因此要選擇學生喜聞樂見,愛做的實踐活動。如:猜 謎語 、做游戲、改編課本劇、 成語 接龍、校園模仿秀、創編故事、設計 廣告 等等。如:學習了寓言《南轅北轍》後,讓學生自己根據課文改編課本劇進行表演,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自編、自導、自演,最後評一評誰演得好。使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活動起來,在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此外,我在語文教學中,要求學習小組成員每月合作完成一期 手抄報 或剪報、牆報,其中每期手抄報要有一篇自己寫的文章。學生在辦報的過程中,首先要廣泛閱讀書刊、雜志,收集有關資料,深入實際生活中去調查采訪。辦報時,學生要綜合運用閱讀、作文、美術、書法等各種知識與技能,將刊頭設計、材料取捨、排版、插圖等集於一身。最後,每月開展一次評報活動。通過評報,又發展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達到綜合素質的提高的目的。
2小學語文閱讀作業布置策略
一、傳統作業不能丟
傳統的作業形式雖然具有機械性,但是,這種作業方式卻能極好的加強知識的鞏固,主要內容有誦讀、背誦、抄讀等。表面上看有些枯燥,但是好處多多,不但不能摒棄,反而要抓住它的優勢,與其他作業形式結合起來,達到更理想的效果。背誦不可少,但是用精,可以用於文言文、詩詞、好文章的精彩片段或全文,背誦不是機械的背誦,而是在要理解的基礎上「背讀」。抄讀比起背誦更為枯燥,但是要講究方法,抄讀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而應用型作業就是把所學的知識「遷移」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只有把知識多運用,才能做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應用型作來的可以是小范圍的運用,也可以大范圍的運用,要考慮這種作業的大小要結合,也要設計好運用的時間間隔。
二、創新模仿型作業很營養
學習的目的在於創新,學習一項知識後,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創造出新的知識,如能寫出新的文字作品、解決新的問題,這樣的知識才真正發揮了其作用。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非常豐富,都是學生很好的作文範例,我們不能放過這些內容的功能,我們在作業設計時讓學生寫一些課外小練筆,根據課文寫一寫相似的文章,既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能體驗課文中蘊涵的豐富內容,學生的語言能力,這也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途徑之一。
1.仿編。仿是指模仿,是接受學習的一種,小學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強,所以,模仿寫作是寫作的一個重要方法,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所以,寫作要從學和閱讀開始,讓學生積累一定的 經驗 ,藉助範文給學生的寫作有一定的指導,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思維能力,培養學的模仿能力,要經常經給學生提供一些好的片段。其實,課文就是一種好的範文,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觀察生活中的事物,與課文的內容相比較,得出自己的想法,再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作文,這樣的作文是有血有肉的,是真實的,學生也有話可寫。
2.續編。很多課文是一個故事,發展的趨勢我們可以想像,但是課文沒有寫下去,我們要充分利用這種課文的留白,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能力續寫下增。比如,學完《賣火柴的小女孩子》後,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如果小孩子給爺爺的信收到了,她會過上幸福的生活,能依靠在爺爺的懷里幸福的生活嗎?這種形式能發展學生的想像能力,把學生的思維向縱深議方向引導。
3.改編。改編與續編不同的是,續編接著寫,而改編把是原來的內容進行改動,開始另一個內容的作文。改編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加深自己對閱讀的另一種理解。比如,學完《飲湖上初晴後雨》後,讓學生把此首古詩改編成一篇短文的形式。這種改編不是簡單的翻譯,而是加上自己的和不知經驗,把自己的東西加進去,寫出屬於自己的一篇文章。
三、有情感體驗式成為作業的魅力
作業本身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增加了負擔,學生感覺做作業是一種壓力,不是情願的。但是,我們把作業加入情感體驗的因素,讓學生過程也成為學生身心和人格健全發展的過程。比如,在 教師節 、 母親節 時,我們可以給學生布置情感方面的作業,引導學生寫製作一個 賀卡 ,上面寫上自己想寫的話,以表達自己對家長、老師的感激之情,或者自己製作加賀卡的過程與想法告訴父母或者老師,學生也可以觀察老師與父母收到賀卡的表情、語言、動作等,再寫成一篇文章。文章寫好之後也要讀給父母、老師聽。這樣的作業,主要是給學生一個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在真實的情境中去觀察、想像、寫作,他們的思路才會打開,才能寫出具有豐富情感的文章,作業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四、拓展閱讀作業提高學生的能力
語文課程資源處處都有,特別是新課程標准提倡的大語文觀,小學語文作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再也沒有那些死摳書本、煩瑣地抄寫,而是更多的關注學生對課文的感悟,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意識,他們開始學會了查找資料,能把找到的資料進行合理的分類與運用,用來理解課文,從而運用自己已有的課內外知識去理解課文。這些是對學生 基本素養 的培養,讓他們學習運用資源,拓展知識面,使自己的視野更為開闊,以讓學生學會適應當今的信息社會。
比如,我在教《草船借箭》《景陽岡》,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非常感興趣,老師趁熱打鐵,讓學生推薦《三國演義》《水滸》,這樣,學生的視頻就會更為開闊。他們不僅學到了天文、地理,還學到了花草、鳥禽,學到了歷史人物、現代英雄。現在,經過筆者的引導,我的學生都學會了閱讀課外書籍,並形成了良好的習慣,為了更好的讀書,我讓學生把自己讀的書都記錄下來,建立自己的成長,當學一看到自己的長長的記錄時,也有一種成就感,從而激勵他們再接再厲。
除了以上閱讀方法外,還要教給學生其他的方法,或者讓學生養成自己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多把好的詞、句、段都摘抄下來,並內化成自己的知識,當寫作時就會直接用上。讓學生進行思辨,邊閱讀辦點評,形成一種課外補充的良好習慣。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老師還給他們展示閱讀成績機會,讓他們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如故事會、讀書演講比賽等,把學生讀的書都展示出來,讓大家欣賞,既達到了展示成果的目的,又讓其他同學相互學習。
3小學語文中閱讀作業如何布置
一、閱讀作業內容應豐富多彩,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
新課標提到「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師只有在鑽研文本的過程中,不斷設置內容豐富的閱讀作業才能使得學生更深入地體會文本的思想感情。如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的《西湖》一文,可以設置這樣的閱讀作業:1.配著音樂邊讀邊想像西湖的美景,再次感受西湖的美。
2.你去過西湖嗎?如果去過,那你去過的西湖和課文中你感受到的西湖有什麼不一樣?3.你對課文中所描述的西湖哪個地方印象最深刻?4.課後找一找有關西湖的視頻或者文章,看過之後可以選用一首歌或者一段文字描述一下你內心的感受。這樣較為豐富的課後作業可以有效地讓學生體會到西湖之美。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強調學生如果在與同伴合作或者教師的幫助下完成任務,會得到更大程度的發展。如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的《跟蹤台風的衛星》一文,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編一個課本劇將課文演一演,不僅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體會文本的中心思想,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閱讀真正感興趣,閱讀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二、閱讀作業形式要不拘一格,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思維
作為中年級語文教師,只有讓閱讀作業形式不拘一格,才能全面提高中年級學生的閱讀思維。一線名師劉春生老師在《作業革命》中這樣寫道:「我鼓勵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可以用圖畫、照片、剪報、互聯網資料來表達,甚至可以用手工製作,植物葉片,用創作的樂曲,用攝錄的活動錄像,用排練的短劇或小品來表現等等,鼓勵學生以看、聽、觸、聞、嘗、摸和想像等多種手段感受知識的存在、進行學問的探討,完成生動活潑、精彩紛呈的作業。」
因此,筆者認為,在字音字形作業階段,教師可以在班級內組織字謎游戲,詞語接龍,詞語妙記大贏家等活動,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記住字音字形;在走近文本體驗情感階段,教師不妨給學生一點自由空間,讓學生畫一畫(給課文畫一幅插圖)、唱一唱(唱首歌表達作者的感情)、演一演(扮演自己最嚮往的那個角色);早讀課上,教師可以抽一些時間讓學生進行3分鍾時政演講,或進行好書推薦活動,讓閱讀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
三、閱讀作業評價方式力求多元化,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課標指出「應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評價的多重功能,恰當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教師在評價學生閱讀作業的過程中,要摒棄一貫統一的「優、良、中、差」等第,可以代之以一幅小貼畫,貼牆展覽等評價手段評價學生的閱讀作業,對於閱讀作業質量稍微落後的學生給予鼓勵的同時,恰當指出其閱讀中存在的問題,並幫助其進行改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進行 總結 和 反思 ,「總結反思階段是學生進一步系統化、概括化知識,進一步規律化,綜合化技能,進一步全面、深刻、牢固掌握知識的重要環節」。此外,中年級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主性,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互評閱讀作業,讓學生也成為評價主體,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閱讀自主性,還能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和閱讀積極性。如在《蒲公英》一課的閱讀作業設計中,可以設計如下一項作業:
作業: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顆蒲公英小種子,想像你在旅途中遇到沙漠、湖泊和泥土分別是怎麼想的,最後你又是怎麼做的?
教師提示:可以寫成一段話,也可以以故事的形式講給同學或爸爸媽媽聽,讓同學或爸爸媽媽給你評價。
這種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能更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新課標也提到「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此外,此項閱讀作業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四、指導正確的閱讀作業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學生的閱讀作業方法不當,是影響學生閱讀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這需要教師的正確指導。新課標對中年級學生在閱讀方面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因此,教師應在平時的閱讀作業中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不斷朗讀,體會作者的感情色彩。如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的《掌聲》一課,有關最後一個小節的學習,教師可以布置這樣一道閱讀作業:「經久不息」在文中是什麼意思?從「深深地鞠了一躬」中你體會到小英怎樣的情感?這項作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不斷從朗讀中體會「經久不息」的意思。此外,在字詞抄寫方面,教師要教給學生正確的方法,抄寫字時要看清字形,在抄寫詞語時要默讀完整個詞再寫下這個詞而非看一字寫一字,並告訴學生採取這種方法的原因,只有讓學生真正明白了科學的方法和原理以後,才能改變原有的作業習慣,從心底接受這種更為科學的作業方法。
4小學語文閱讀作業的設計探究
一、閱讀作業現存問題要點分析
1、教材作業系統應用效率低
高中生群體在高中 語文學習 時需要進行基礎鞏固,其中會接觸到較多閱讀文本,此類閱讀文本內容大多源自教材,初始階段所積累的知識內容和培養技能也是來自教材。高中語文教材課後閱讀作業系統現已成型,語文教材內部作業系統一定程度上對檢測學習效果和最終學習目標實現有著積極推動效用。高中語文教材內部作業結構系統是高中生進行自學檢驗的核心 渠道 。學生從高一到 高二語文 必修課學習中,語文教材作業設計中主要涵蓋了文本練習內容和積累應用內容等,但教師沒有對此類模塊加以利用,學生也不會認真完成課本作業,長此以往,學生群體對語文教材上的作業系統並未形成深刻印象,也很少使用。
2、閱讀作業布置內容單一化現象嚴重
需要注意的是,高中語文閱讀作業形式以書面作業為主,通常情況下主要是指對基礎知識的有效積累和對所學 語文知識 的不斷訓練。閱讀作業設計一般情況下均由教師或者專職教學備課組完成,但是學生基礎性參與程度相對較低,閱讀作業形式都由教師從其他常見題型中照搬照抄過來,而在完成作業環節也由學生獨立操作,缺少合作要素,無法形成正規的合作學習意識,而語文素質培養以及學習興趣激發也就無從談起。高中語文閱讀作業量並沒有一定合理依據,以至教師無法掌握作業安排程度,假設閱讀作業設計頻率增加,學生在進行作業完成階段就會滋生緊張心理,難以綜合保證學習效果;但若作業設計次數減少,那麼最終所含知識內容就會遞減,學生完成作業的預期目標便難以達成。
二、閱讀作業設計策略要點分析
1、以生為本進行閱讀作業設計
新課改中提及了閱讀實際上是一種教學途徑,可在進行具體信息整理過程中獲取一定量的知識,並改變師生對傳統閱讀內容的認知觀念,之後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思維不斷發展,以至有效提升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選擇能力以及實際應用能力等。努力探索與發現語文閱讀作業內容新領域,深度完善高中語文閱讀作業安排模式,彰顯作業實踐性特點和創造性特點等,使得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看問題,從而更好更優的進行閱讀問題分析與問題解決。
要將學生視為課堂教學主體,摒棄單一式語文閱讀作業安排模式,激發學生潛在學習興趣,不能限制學生思維能力拓展和創新能力發揮。較為正確的做法是,作為語文教師,在閱讀作業設計階段應賦予其靈活性和多變性,逐漸克服閱讀作業布置中的重重困難,針對單調乏味的閱讀作業布置現狀,找尋合理處理辦法加以解決,有效促進語文閱讀作業布置效果提高。通過自主學習模式和探究學習模式以及合作學習模式等進行閱讀作業布置,達成真正意義上的生生交流。
2、閱讀作業創新性布置
教師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人文關懷,給予學生優良發展空間,使得學生在進行作業創編過程中能夠產生學習興趣,並且感受語文知識真諦,通過個性閱讀作業創編來樹立對語文閱讀作業高度負責意識,不是只依賴教師和 閱讀答案 來進行學習。
語文閱讀作業設計環節,教師應該進行梯度設置和層次設計,旨在為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之上的學生提供其所需閱讀題目,維護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習積極性激發。所以語文教師需將語文閱讀作業設計加以分層,最為常見的就是1、2、3類層次劃分:1類作業設計重點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此類作業難度較高,可引領學生運用已學知識去學習和探索,不僅如此,也可鍛煉學生本體發散性思維。
2類作業普遍適合多數高中生,此類學生所學語文知識掌握程度不深且理解速度慢,基礎性知識遷移能力顯著不足,會表現出學習鬆懈態勢,教師應給予督促、引導,閱讀作業設計應注意梯度層次,要求學生進行知識鞏固練習,還應適當融入高難度語文閱讀體型;3類閱讀作業設計時應注重知識鞏固與知識積累上,通過反復練習來加強理解程度。運用上述分層閱讀作業設計模式可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使得學生能夠從中掌握適合自己的 學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