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語文中的結構
結構則是文章的「骨架」,是謀篇布局的手段,是運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文章結構是文章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外部形式的統一,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結構三個要素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靈魂」,要明確無誤,材料是「血肉」,要豐富,並能集中地反映中心。
常見的文章結構方式有四種,分別為:
1、並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內容沒有主次輕重之分;
2、總分式;先總述,再分說,這種關系還可以演變為「分總」或「總分總」的結構方式;
3、對照式:文中兩部分內容或進行對比,或用這部分內容烘托另一部分內容;
4、遞進式:文章幾部分內容逐層深入。
一篇文章的結構形式並不是單一和固定的,而是幾種結構並用。
整篇文章採用總分總的結構時,段落和段落之間可以採用並列平行敘述,也可以採用遞進式敘述。
在新媒體寫作中,提倡小段落結構,這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傳統媒體中段落的完整性,段落敘述中的語言的總分關系、並列關系和遞進關系很難體現出來。
但不管怎樣,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主題明確,結構清晰,邏輯嚴密的。當然語言也要流暢自然。
好的框架就是一篇文章好的形體,是盛放文章靈魂的支架,是撐起文章思想的骨骼,清新有力是必要條件。
② 語文閱讀結構方法有哪些內容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並獲得審美體驗與知識的活動。它是從視覺材料中獲取信息的過程。視覺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圖片,也包括符號、公式、圖表等。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語文閱讀結構 方法 有哪些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以讀為主的課堂結構
這種課堂教學結構是以讀貫穿始終。要求教師將主要精力放在指導學生讀書上,讓學生在讀中自悟自得,從而達到語文教學的目標。如教《滴水穿石的啟示》(蘇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這篇課文,作者運用敘議結合的手法,揭示了"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教學時,可採用以讀為主的教學結構。先出示"滴水穿石"奇石圖,引發學生遐想,激發興趣,形成閱讀期待。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是一塊怎樣的奇石?是怎麼形成的?"滴水穿石"是什麼意思?這是初讀知大意,理思路。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感受,建立起對課文的初步印象。接下來是精讀品語句,明道理。在初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分別從課文中的三個重點 句子 入手,從正反兩方面感悟"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爾後教師再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有感情地反復誦讀,使滴水穿石的啟示融入學生心田,成為學生人生的座右銘。
二、以討論為主的課堂結構
這類課型適合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亦可放在每課的最後一個課時進行。強調的是以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為主。如在教學《陶校長的演講》(蘇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一文時,可以讓學生就課後的練習第五題展開討論,合作探究。陶校長和同學們談了哪四個問題?他為什麼要大家每天問這四個問題?這四個問題對我們學生有什麼重要意義?學生可以緊密聯系實際,聯系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談自己的見解。學生展開討論就是對課文內容的拓展和深化。這種討論有助於學生理解演講的內容,體會陶行知對下一代深切的關懷之情。學生明白了為什麼要做到"每天四問",自覺養成不斷激勵和鞭策自己的良好習慣。
三、以問為主的課堂結構
"學起於疑,源於思"。這里的問並非傳統課堂教學中的一味的老師發問,它更多的是指導學生的質疑、問難。這種課型提倡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在課堂上鼓勵學生質疑,以學生的問為主,教師則是因疑而導,圍繞學生的問而教。課堂上,對於學生提出的問題,我們可以根據其主次、難易而進行必要的梳理,較易非主要的問題,可讓學生相互幫助解決,有爭議性的問題則引導學生在自學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自讀自悟或小組討論解決。以問為主的教學應注意發揮教師導的作用,要充分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問題意識,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去分析,掌握閱讀的方法。
四、以口語交際為主的課堂結構
這一結構採用學生講述課文內容的方法來組織教學,旨在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如教《普羅米修斯盜火》(蘇教版教材四年級上冊)一課,這樣安排口語交際:⑴預習感知,為"說"作鋪墊。教師先提出預習要求,學生預習後,教師再檢查預習情況。⑵以"說"代講,理解課文。教師預先根據 故事 發展的順序將課文分為"無火"、"盜火"、"受罰"、"獲救"四個板塊,課堂上引導學生根據故事情節,對照課文進行口語交際。這樣課文內容不講自通。
⑶復述故事。在學生對課文有了完整的理解後,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能背誦課文,但要鼓勵學生盡量多用課文的語言,先同桌練說,再班上復述,還可以作為課後作業講給父母聽。⑷續編故事,為寫打基礎。根據課後練習第五題的要求,想像人們得到火種後欣喜若狂的情景。引導學生聯系人們得到火種之前的困苦生活,展開想像,再憑借描寫人們得到火種後的心情、語言以及如何歡慶等詞語,想像人們欣喜若狂的樣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自由編,自由講。學生自然會興趣盎然,其想像空間也得到進一步拓展。
五、以寫作為中心的課堂結構
在語文教學中,不但要讓學生學會從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還要指導學生學習 文章 的寫作知識、技巧,如開頭、結尾、照應、過渡等等。更重要的是教師應把握好閱讀和寫作的結合點,不失時機地組織學生練習寫作。如學習《金蟬脫殼》(蘇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一課時,讓學生認真閱讀課文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引導學生注意作者是怎樣描寫金蟬脫殼的全過程的。
作者把金蟬脫殼的過程寫得非常細致、奇特動人。脫殼前,蟬蟲自己爬上樹,找一個樹皮裂口處,停著不動准備脫殼。脫殼時,蟬蟲身體各部位分先後出來,順序是背→頭→腳→尾,整個動作配合得自然協調。脫殼後變化最大的是翅膀和顏色。這種表現手法易於學生遷移運用。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細心觀察一種小動物,重點觀察它的動作,模仿本課寫作,寫一篇觀察 日記 。這樣的訓練可以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和 想像力 ,促使學生融會貫通已學到的寫作方法和技巧,逐步實現從仿到創作的飛躍。
語文閱讀結構方法有哪些內容相關文章:
★ 小學語文結構方法有哪些
★ 小學語文閱讀基本方法有哪些
★ 高中語文閱讀答題技巧有哪些
★ 高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方法有哪些
★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的方法有哪些
★ 語文閱讀題快速答題方法
★ 小學語文閱讀方法梳理
★ 小學語文閱讀方法有哪些
★ 小學語文閱讀方法包括哪些方法
★ 初二語文閱讀理解的答題方法有哪些
③ 小學語文文章都有哪幾種結構
有五種
1、記敘
2、說明
3、議論
4、描寫
5、抒情
(1)敘述。敘述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
(2)描寫。描寫是把描寫對象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記敘文,特別是文學創作中的主要表達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議論、說明文中,有時也把它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描寫的手法運用得好,能逼真傳神、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從中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體中的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的文學作品和記敘文中,也常常把它作為重要的輔助表達手段。
(4)議論。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對象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它的作用在於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在議論文中,它是主要表達方式;在一般記敘文、說明文或文學作品中,也常被當作輔助表達手段。
(5)說明。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系、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這種被解說的對象,有的是實體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樹木、建築、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識、修養、觀點、概念、原理、技術等
方法:說明式語言.敘述式語言.描述式語言.議論式語言.抒情式語言
寫作手法:
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引用、對比、借代、反語,頂真
表達方式
抒情
記敘
描寫
議論
說明
寫作手法
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
④ 語文中有哪些常見的結構形式
一、總分式結構
文章層次之間是總說和分說的關系。這種關系,有三種基本形式:
1.先總後分,文章開頭部分總括提出所要敘述事件的整體面貌、基本特徵或中心觀點;以下分別從若千方面列舉事例具體詳細地加以描寫或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論點具體加以闡述。
2.先分後總;
3.先總說,後分說,再總說。
無論使用哪一種形式,都應注意,分總之間必須有緊密的內在聯系,分述部分要圍繞總述的中心進行,總述部分應是分述的總綱或水到渠成的總結。
二,運用並列式結構
注意點:1.並列的幾個內容各自獨立,又緊緊圍繞一個中心。
2.並列的各個部分必須是平行的,要防止各個方面交叉或從屬。小標題式結構也屬於其中的一種,在高考中常有佳作。
三,對照式:文中兩部分內容或進行對比,或用這部分內容烘托另一部分內容.
四,遞進式:文章幾部分內容逐層深入.
⑤ 小學語文課文有哪些結構
1、漢語拼音
2、漢字
3、詞語
4、句子
5、口語交際
6、綜合性學習
7、古詩文
8、閱讀
9、網路知識
10、作文(40分)
寫作技巧:
1、審題
(1)找准關鍵詞即題眼,是寫作的重點
(2)掌握寫作范圍
(3)確定寫作體裁
2、確定中心——即文章的主題
(1)要正確
(2)要集中
(3)要鮮明
3、選材
(1)要圍繞中心去選
(2)要真實
(3)要新穎、典型,不落俗套
4、結構
(1)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安排材料——可按順敘、倒敘、插敘的方法來寫
(2)按時間順序來寫
(3)按空間順序來寫
(4)按實物的幾個方面安排材料說明文,多採用此方法
5、列提綱
(1)題目
(2)中心思想
(3)內容要點及寫作順序(段落、條理)
(4)祥寫、略寫的提示。列提綱可以使中心明確,條理清楚,重點突出。
6、開頭——要引人入勝
(1)開門見山,直入正題;
(2)提出問題,引人注意;
(3)說明情況,交代背景;
(4)描寫環境,渲染氣氛;
(5)巧講故事,引人入勝;
(6)先說結果,倒敘開頭。
7、結尾——要耐人尋味。
(1)自然式結尾
(2)總結式結尾
(3)含蓄式結尾
(4)點題式結尾
8、過渡——力求自然,承上啟下
9、照應——即結尾照應開頭,後文照應前文,文章與題目照應。。
10、作文修改——是作文必不可少的環節,對提高寫作大有好處。
(1)內容修改
(A)語句是否通順,流暢。
(B)內容是否符合題意。
(C)材料是否恰當地表現中心。
(E)中心是否明確、集中。
(F)觀點是否正確、鮮明。
(2)格式修改
(A)層次是否清楚。
(B)詳略是否得當。
(C)漢字占格、標點占格使用是否正確。
(D)應用文格式是否完整、正確。
(3)修改方法,可採用增、刪、調、換等方法,考場作文還要使用相應的修改符號,以保證卷面的干凈、整齊。
希望對你有用!滿意敬請採納!
⑥ 語文中的「結構」都有哪些
一、總分式結構
文章層次之間是總說和分說的關系。
這種關系,有三種基本形式:
1、先總後分,文章開頭部分總括提出所要敘述事件的整體面貌、基本特徵或中心觀點;
2、先分後總;
3、先總說,後分說,再總說。
二、運用並列式結構
1.並列的幾個內容各自獨立,又緊緊圍繞一個中心。
2.並列的各個部分必須是平行的,要防止各個方面交叉或從屬。
三、對照式結構:文中兩部分內容或進行對比,或用這部分內容烘托另一部分內容.
四、遞進式結構:文章幾部分內容逐層深入.
結構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é gòu,由組成整體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建築物承重部分的構造;構築;建造等意思。
結構既是一種觀念形態,又是物質的一種運動狀態。結是結合之意義,構是構造之義,合起來理解就是主觀世界與物質世界的結合構造之意思。因而,在意識形態世界和物質世界得到廣泛應用。例如,語言結構,建築結構等。這是人們用來表達世界存在狀態和運動狀態的專業術語。
⑦ 在小學語文課文中裡面,「結構」包括什麼
1、表達方式:
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述、議論、 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描寫方式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襯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語皆情語等。
2、結構形式:
詩歌的結構形式,常見的首尾照應,開門見山、層層深入,先總後分,先景後情、卒章顯志,過渡、鋪墊、伏筆等。
3、修辭手法:
主要的修辭手法有:\"對偶\"\"比喻\"\"擬人\"\"借代\"\"誇張\"\"排比\"\"反復\"\"象徵\"寄寓 寄託等,
4、寫作技巧:
寫作技巧包括:賦比興、襯托、對比、渲染、卒章顯志、畫龍點睛、以小見大、欲揚先抑、聯想想像、語序倒置等。
5、藝術風格:
包括雄渾、曠達、豪放、俊爽、沖淡、沉鬱、悲慨、婉約
表達方式
關於表達方式:
①表達方式分為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的分類解釋;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兼用其它表達方式;
③現在流行的話題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關表述——可任選一種表達方式為主並綜合運用其它各種表達方式。
綜合起來,「表達方式」應當為在用語言、藝術、音樂、行動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時所採取的方法和形式。
⑧ 高中語文文章結構的類型都有哪些
1. 縱式,即文章層次主要以縱向形式展開。
①以時間為序
②以作者情感發展脈絡為序
③以逐層深入的論證為序
2. 橫式,即文章層次主要以橫向形式展開。
①以空間為序
②以材料性質的分類劃分層次
3 .合式,即縱橫式,指文章層次以縱向和橫向相結合的形式展開
而某段落在文章結構中的作用就是指,該段落在整篇文章中, 是承上,還是啟下,還是承上啟下,還是起補充和完善作用等等.
相應的,對文章內容所起的作用就是對文章的中心思想的體現上起到了什麼作用, 比如起到了"點明本文題意"作用"; "交代背景,烘託人物"作用; "畫龍點睛"鮮染主題等等.....
更多知識點可關注下北京新東方中學全科教育的高考語文課程。新東方中學教師獨特的教學方式,授人予漁的學習方法,幫學員掃清學習障礙。享受獨到的中學課程服務體系。嚴格的考勤管理。更多的增值服務等待學員及家長來親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