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小學教師如何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小學教師如何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發布時間:2023-03-02 01:52:08

⑴ 如何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有可能你正在為怎樣提高小學閱讀水平而覺得苦惱,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提高小學閱讀水平重要的就是多讀,注重讀書的方法和步驟。下面就帶你了解小學閱讀輔導提高閱讀水平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從小開始)以上的五次閱讀法以及閱讀的三個步驟都是非常實用的提高語文水平的方法,如果能夠拿去實踐,那麼學生將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小學閱讀輔導其實並不難,只要用對方法,學生就會在一段時間後得到提高。

⑵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良好的閱讀能力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整片文章的大意,也是能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要傳達的感情,而小學階段閱讀教學的教育更是對小學生有著啟蒙的意義。新課程背景下的文本閱讀,從而閱讀教學出發,更加關注學生文本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在品詞斟句中獲得知識,提升語文閱讀能力,使學生獲得基本語文素養.那麼,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引導學生巧讀呢?下面本人就這幾年的教學經驗談幾點體會。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閱讀教學的關鍵在於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構建閱讀知識體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敏銳的直覺,引導學生通過發現所學文章中的突破點、爆炸點,並點燃導火索,驚起學生心中的波瀾,深深地吸引學生。何為突破點、爆炸點呢?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存在疑惑或者好奇之處。問題一旦解決,又能再一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運用多種方式、手段,通過圖片、音像等教學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動力。若能巧設質疑,不但能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為學生巧設質疑,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給學生以思維上的啟迪;觸發學生思維的靈感,為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創造有利條件。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主要表現在:(一)是語文教師要塑造較完美的自身形象——語言美、道德美、行為美、儀表美。注意讓學生從教師的良好修養中感受美、接受美、啟迪美,從而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二)是教師范讀和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朗讀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語文教師有表情的范讀能把抽象的文字變成形象的語言並通過語氣的輕重緩急,語調的強弱高低,節奏的長短快慢,將課文所表現的愛憎感情直接傳遞給學生,把學生帶到課文所創設的意境中去。這樣,不僅會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同時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朗讀水平,提高思想認識和素質。(三)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如《盜火的英雄》課文故事內容完整,情節曲折生動,容易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但由於古希臘時期的神話故事,距離學生現實生活較遠,因此,老師應在課前布置學生收集一些關於古希臘神話故事或有關普羅米修斯的傳說、詩歌等資料進行閱讀,作為課堂學習的有意的補充。課堂上則放手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反復感受文本語言,品詞析句,感受普羅米修斯的高大形象,從而突破課文重點。
二、引導學生讀書時,抓住重點詞、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篇課文或一段話,不能讓學生放任自流地、平平淡淡念一兩遍就了事,而應布置預習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詞語、句子,這樣就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如《琴聲叮咚》一文,它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主要寫了「我」 常常因斜對面窗口傳出動聽的琴聲而陶醉,渴望見一見彈琴的人;後來在樓梯口見到了彈琴的小姑娘的故事。贊美了彈琴的小姑娘的勤奮刻苦和琴技的高超,表達了作者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小姑娘的贊美之情。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採用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從讀中去理解、感受。比如我先讓學生在讀課文時找出描寫「我」情感變化的詞語、句子。然後再思考這些詞語、句子表達了「我」怎樣的情感?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讀完課文後,很快就從課文中找出了「悅耳」「欽佩」「羨慕」「感謝」等詞語和「我欽佩這個彈琴的人」、「我羨慕這個彈琴的人」、「我感謝這個彈琴的人」等句子。這樣,學生就能較快、較准確地理解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三、抓住作者思路,引導學生在默讀或朗讀過程中掌握課文內容,培養閱讀能力 。
指導學生默讀課文時,根據作者的寫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設計幾個思考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默讀,這樣做,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如在教《愛是什麼》這篇課文時,為了幫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我精心設計了幾道思考題:①找出描寫「我」的特徵的詞句,從中可以看出「我」是個什麼樣的孩子?②薩勒老師是如何教「我」理解「愛」的?③讀了課文,薩勒老師和作者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默讀課文後,教師逐一提出討論,學生很快就能清楚,課文主要刻畫了一個富有愛心的老師和一個勤學好思、熱愛生活少年形象。
四、加強閱讀積累是培養學生閱讀感悟能力的基本。
語文學習重在日常積累,從古至今,概莫能外。哲人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等等論述都是對學習積累重要性的精彩寫照。
我認為,在加強高年級學生閱讀積累時應注意把握好三個方面:(一)是注意引導學生讀「好」書。(二)要求他們在讀書以後把書中精彩的段落、句子、詞語摘抄下來,同時練習寫讀後感,聯系現實生活把自己讀書後的所感所想也記錄下來。(三)是互相交流營造氛圍。在班級每星期的讀書課上,要求學生們踴躍把自己的讀書收獲、讀書體會互相交流,同時向其他同學推薦自己已讀過的認為是優秀的書籍,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
五、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學生對閱讀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動力,才能將教師的「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學生有了課外閱讀興趣,就會努力尋求閱讀機會,從中獲得閱讀滿足,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談最近讀書給自己帶來的樂趣;有時教師還可以在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我認為,語文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知識廣博愛讀書的人,讀書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師在課堂上的妙語連珠旁徵博引常常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閱讀的慾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導幫助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制訂個人讀書計劃,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學生讀書計劃落實的情況,適當舉辦讀書之類的活動,如讓同學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讀的一本書或介紹書中喜歡的一個人物;有時讓學生朗頌一篇自己喜歡的文章……我想,到那時,同學們會沉浸在書海中,一起分享閱讀的快樂。從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和自然而然、無形之中就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⑶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 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於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去閱讀,閱讀一些經典文學著作,因為這些文學著作中不僅有對事情的思考,更有對文學創作的一種熱忱,所以說讓學生養成一個閱讀能力的話,是長期的每天鼓勵孩子們看半個小時的文學著作,
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文學修養,更能提高他們自己的文學造詣,我覺得是相當關鍵的一件事情,反正每天讓他們看半個小時,讓他們真正的沉浸進去了,我相信學生的閱讀能力很快就能提高的。

⑷ 怎樣提升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水平

怎樣提升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水平

在考試中,小學語文的閱讀理解最容易丟分,以下我為大家整理了提升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水平的做法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課堂對學生進行精讀指導對於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初次接觸閱讀文時,老師一定要有耐心地引導學生讀通讀懂,並告訴學生,閱讀文後的習題很容易,只要到短文中去尋找答案,當學生沒做正確時,鼓勵他再來一次,當學生做對時,要立即給予表揚,舉一反三,多次訓練。對於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語言知識與閱讀時間也是有限的。因此,除了布置相適應的閱讀任務以外,在課堂上適度的精讀指導是相當有意義的,教師必須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語言,掌握必需的篇章知識,弄清語言各層次之間的制約關系以幫助他們正確預測,有效推理。教師可以靈活的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和反饋閱讀理解的情況。

二、課外引導泛讀,提高閱讀興趣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應使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量。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建立起語感,才能使閱讀有所提高。要培養學生正確理解文章的能力,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興趣。孩子在家庭閱讀時,父母應經常關注孩子的閱讀情況,讓他談談書的內容或對書的評價,避免盲讀。

三、訓練答題技巧閱讀能力培養的最終目的是答題時取得最大的正確率,所以教師要正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教學生掌握必要的答題技巧。

1、至少讀兩遍時再做題。

2、遇到生詞教學生這樣處理:利用構詞法知識猜測詞義一般的人名和地名可以不理解,有些名詞要根據上下文意思來猜測其意義。

3、弄清問題有的問題是根據文中的一段話設計的,因此可以從文中的某一段找到正確的答案有的有的問題是根據整篇文章設計的,要求學生認真弄懂全文意思,根據文中提供的線索或信息進行邏輯推理。

4、採用排除法在這樣精泛結合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得到了鍛煉,而且學生的思維和分析能力都得到了培養

⑸ 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如何通過閱讀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素養

有很多人都會覺得小學老師在教孩子的時候特別容易,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老師也是需要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面,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教育學生。雖然有些知識內容對於老師來說非常的容易,但是想要完美的講出來,並且要讓孩子能夠理解,還是非常不容易的。小學老師也是需要不斷學習的,那麼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如何通過閱讀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素養呢?

⑹ 談小學語文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

(一)激發閱讀興趣,引導課外閱讀。
①課堂、課余興趣啟發。初步了解學生讀過什麼書,讀了多少書,有什麼收獲。在課堂、課余相機介紹中外典故,名人傳記,格言警句,賞析美文片斷,激發學生的閱讀慾望,明白閱讀的重要意義。
②抓住媒體契機,進行興趣轉移。利用學生喜歡電視的特點,關注電視節目,由此引導他們讀一些高雅的、健康的文學性書籍。如《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中華成語故事》等等已經拍攝成為電視劇,可以利用此契機,渲染電視情節引導學生暢快的閱讀原著,享受閱讀原著的盡興,促進學生閱讀名著。
③製造懸念激發閱讀興趣。教師利用多種方式製造懸念,談論某文章的精彩情節、精彩片斷,講述某一個故事的梗概,介紹某一個作家的奇聞趣事等等。激發學生渴望閱讀相關作品,了解作品的全貌。
④樹立閱讀榜樣,建立班級「圖書館」。抓班級課外讀書典型,帶動讀書風氣,建立激勵機制(如積極讀書分子)鼓勵讀書風氣。在班級開展「自讀、自薦」的良好讀書網路,構建班級「圖書館」。
⑤師生同讀一本書,共同交流讀書心得,激發課外閱讀熱情。與教材同步,師生共同閱讀一本書籍,如教《獄中聯歡》共讀《紅岩》,教《草船借劍》同讀《三國演義》等等。師生讀後交流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收獲,其樂融融,享受閱讀快樂。
(二)關注閱讀內涵,注重方法指導。
1.配合教材,推薦讀物,遷移閱讀。
①推薦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書籍,了解作品原貌,時代背景,作者生平,拓寬視野,促進對課文的理解。
②推薦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遷移閱讀。課堂相機介紹作者的其他文章,增加閱讀量,加深對這位作者的認識。
③推薦與文本相同題材和相同寫作方法的文章,遷移閱讀。做到課內得法,受益課外。
2.制定課內外「讀書卡」,訓練信息捕捉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提高閱讀綜合素養。「讀書卡」的設計:
3.授之於漁,指導讀書方法。
①精讀。名著的名篇、名段,自己喜歡的讀物,要細讀,反復讀,甚至熟讀成誦。引導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②速讀。課程標准中指出:五六年級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300字。為培養快速學生抓捕信息,逐漸訓練學生使用「提綱契領的標題讀法」瀏覽篇幅較長的文章,把握文章大意;採用於詞句為單位的整體閱讀的「掃讀法」,了解段落大意;也可以直入主題的「提問法」,討論交流式的把握文章重點。
③不同文體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閱讀童話故事,重在抓住情節;閱讀人物傳記,關鍵是理解人物的形象;閱讀詩詞,緊扣關鍵詞領悟意境;閱讀說明文,明確事物特點等等。教師結合教材特點,不僅引導方法,也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培養自主閱讀的習慣。
4.每個學期,每個階段確定學生課外讀物,教師定期批閱,給予評價。老師給學生推薦讀物,並且給予精心的批閱,一方面監督促進閱讀效果,一方面形成良好閱讀方法養成自主閱讀習慣,並在正面評價中激發自信心和成就感。
5.展示美文片段,加強積累鞏固。利用早讀課、午休課時機,展示學生課外的美文片斷積累,包括文段、文句、詩詞、格言警句、名人軼事等等。一方面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一方面加強課內外閱讀的積累,為習作積累素材,內化習作語言。
(三)開展讀書活動,強化閱讀效果。
學生的閱讀行為需要老師、家長、同學的認可和贊同,從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我們也開展一些有趣的讀書競賽活動,激發閱讀信心和熱情,同時也檢查閱讀效果。
1.班級讀書會。每周舉行班級讀書交流會,既可確定讀書主題,也可廣泛自由交流。內容分別為:推薦讀物、推薦美文、談讀書收獲、說讀書方法、介紹新書信息等等。
2.評定讀書筆記,評選最佳「讀書卡」,選舉「優秀小讀者」,給予鼓勵和獎勵,完善和落實課外閱讀的全面評估。
3.經常舉辦各種讀書競賽。如:主題知識大賽、古詩吟誦、美文誦讀、格言比拼、對聯攻關、讀書手抄報、以及家庭讀書論壇、評選學習型家庭等等。
持之以恆的課外閱讀,豐富了他們的課餘生活,對語文聽說讀寫的綜合素養奠定扎實的基礎。學生快樂地享受閱讀,並鍛煉他們選擇判斷書籍(含視頻和網路閱讀材料)的能力,能從閱讀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和加工信息,拓展生活視野,活躍思維,陶冶情操,做一個快樂的、幸福的、健康的讀書人。

⑺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怎樣提高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怎樣提高

關鍵還是要帶動孩子的自主性,通過拓展課外閱讀,開闊孩子們的視野,讓孩子們了解更多,關注更多,這樣才會寫的內容更豐富,更加有趣和精彩。那到底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們進行課外閱讀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怎樣提高相關內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一、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披文而入情,讀書重在激情。我們要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使學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個喜歡閱讀的教師更容易帶出一批喜歡閱讀的學生。教師首先要在教學中利用一切適當的機會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如在教學《福爾摩斯的推斷》時,我發現學生對福爾摩斯特別佩服,就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去收集、閱讀有關福爾摩斯的文章。學習了《嫦娥奔月》後,讓學生收集如《開天闢地》、《女蝸補天》等許多中國古代有名的神話故事。這樣有目的的進行課外閱讀,既能增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又能提高他們課外閱讀的質量。

班級讀書會也是小學生在學習夥伴間形成課外閱讀的氛圍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先引導學生用一段課外時間讀一本教師或同學推薦的書,然後用一個集中的時間由同學和教師共同對該讀物自由討論,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學的讀後感等。可以讓閱讀成為游戲一樣的童年生活。

此外,開展讀書筆記評展、精彩詩篇朗誦會,以及利用影視作品開展影視主題活動都是營造閱讀氛圍的好辦法,都可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促使學生把課外閱讀當成一種自發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為。

二、引導小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

小學生在閱讀中,面對身邊各種各樣的書,常常不知如何取捨,不知讀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讀,對於這些問題教師如果不重視,學生很容易對閱讀失去興趣,引導小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要注意以下幾點。

小學生都具有好奇心強、好表現的心理特點,比較渴望神秘、冒險、刺激,仰慕機智、勇敢、轟轟烈烈等。同時,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據這些特點,我精心挑選學生喜聞樂見的經典兒童讀物,如《海底兩萬里》、《木偶奇遇記》、《吹牛大王歷險記》,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這些經典兒童文學書籍既是符合兒童心理和認知發展水平的課外讀物,又能促進他們完美地發展,純凈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發他們一生的文化嚮往。

其次,可以適當推薦給小學生的一些有時代特色的暢銷課外讀物。近兩年,《哈利·波特》、《魔法學校》這樣的兒童暢銷書風靡校園,這種具有時代特色的課外讀物也是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寶貴契機和資源,可教師往往忽略甚至粗暴地扼殺。很多圖書有充分的流行因素,其中包括正義的感召、美好的幻想、過人的機智及天真的童趣等。對這種課外閱讀,教師要引導小學生積極親身體驗,使其能真正產生發自內心的激動和興趣。

三、指導小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張之洞曾經說過:「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小學生課外閱讀個體性強,隨意性大,受控因素小。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1、加強課內外溝通,拓寬閱讀渠道

首先,我們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導閱讀方法,拓寬閱讀渠道。在教學實踐中,我經常以課本為出發點,有計劃地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如,教學《新型玻璃》前,布置學生翻閱與課文相關,相近的文章、資料等。學生遨遊在知識的海洋里,學習興趣大增,課堂上競相發言。如有的同學說:「我想做一套這樣的房子,它可以飛、可以潛水、還能沖出宇宙,尋找更新的世界。」有的同學說:「我想讓每戶人家都裝上一扇智能門鎖。把家庭每個成員的相貌、聲音、指紋等信息輸入電腦,它就能輕而易舉地識別出來,只要主人觸摸門鎖,它便自動打開,對其他人則不理不睬。」各種有創意的構想如汩汩泉水湧出。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再讀讀原汁原味的作品或類似的書,使知識縱橫溝通。

2、根據不同文體,進行分類指導

各種課外讀物的.閱讀方法是不同的,應根據不同的文體,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我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從怎樣閱讀連環畫、童話、寓言、故事、小說、科普讀物、優秀作文和少兒報刊進行分類指導。如指導學生讀少兒報刊,運用瀏覽和細讀兩種方法。指導學生拿到報紙先統覽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後選擇重要的、新鮮的和自己感興趣的細讀。還教給學生根據專題收集資料剪貼、寫摘要、做卡片的方法。

3、重視技能訓練,培養閱讀方法

我們重視加強閱讀步驟與方法的指導,指導學生閱讀一篇文章分三步進行:第一步粗讀,要求能了解主要內容,並能簡要復述。第二步細讀,理解主要內容,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達方法。第三步熟讀,要求寫讀書筆記。

四、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是閱讀教學的任務之一。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使小學生樂意閱讀、有效閱讀、享受閱讀。在指導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我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

1、訓練讀書用眼的習慣。減少眼動次數,逐步擴大閱讀視野,縮短注視字詞時間,減少回視,這樣既提高閱讀的准確性,又能提高讀速,形成默讀習慣。

2、訓練閱讀時用腦的習慣。文章大體分三種體裁: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而這三種文章各有不同的閱讀步驟,如:記敘文的閱讀步驟為:文章題目—文章體裁—主要人物—時間—地點—事件—中心思想。每次,拿到記敘文的閱讀材料時,邊讀、邊思、邊記這些要點,達到理解記憶。

3、訓練定時閱讀和限時閱讀的習慣。定時閱讀指每天某一時間內閱讀,限時閱讀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讀書時間。為了保證閱讀時間,我們開設大閱讀課。每周安排一節閱讀課,讓全班同學在一起進行閱讀,閱讀時有老師及時的點撥、引導,提高閱讀的效率。

4、訓練「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在指導閱讀上要求學生圈、點、畫、找、記。圈出不懂的地方,點出關鍵詞句,畫出好詞佳句,找出優美的片段進行熟讀、背誦,養成「摘記」的習慣。使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故事的情節,豐富自己的詞彙,培養良好的語感能力,提高閱讀的綜合效益。

⑻ 小學語文閱讀課怎樣教

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掌握閱讀 方法 ,形成閱讀能力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閱讀課怎樣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小學語文閱讀課怎樣教

一、強化朗讀,體味閱讀情感

在閱讀教學中,朗讀是學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手段,特別對於一些情感性很強的 文章 來說,閱讀顯得更加重要。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多鼓勵學生進行朗讀,通過朗讀來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培養他們的認知能力,促進朗讀水平的完善。教師要把朗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地信任學生,引導學生明確朗讀的思路,幫助學生讀好課文、讀懂課文,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教學的效率。

二、遵循學生的學習特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遵循學生的學習特點,深入了解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講解《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的時候,其教學的重點就是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父子二人的精神力量,了解他們了不起的原因。如果從成人的角度看,一般都會突出父親的了不起,但是如果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他們多數很敬佩兒子的勇敢。因此,在這個時候教師就應該從學生思考的內容出發,這樣不但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的質量得以提高。

三、緊扣課文,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由於新課標強調學生語文素質的培養,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做好閱讀課教學的設計,緊扣課文,把文章分成幾個重要的段落,讓學生分段閱讀,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段意來引導學生理解課文,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不斷地閱讀中具備分析課文的能力,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

四、創設開放而有活力的閱讀教學環境

教師創設開放而有活力的閱讀教學環境,充分利用課外的學習資源來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在開放的環境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使學生的心境開闊,樂於參與到教學當中。例如,在口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把班級里的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在小組內輪流練習當小記者,對別的學生進行采訪,引導學生把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通過讓學生練習當小記者,可以使學生了解課本中沒有的知識,開闊他們的視野,使學生的 語文學習 內容得到有效的拓展,從而為學生的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課教學策略

1、閱讀前要巧妙設置問題

學生們在初讀一篇課文的時候,往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這樣,如果一節新的閱讀課,老師一上來就領著學生讀課文,就象教幼兒背唐詩一樣,結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大大降低語文教學的功效。反之,如果能夠在閱讀前圍繞課文的題目,巧妙設問,啟發學生運用自己豐富的 想像力 ,去構思這篇文章,來設想這篇課文的內容,盡管同學們設想的內容可能距離課文內容相差很遠,但只要是有益的,就應當把它作為課文內容的拓展和補充予以充分肯定。

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的熱情,而且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深入閱讀課文的興趣。例如,在講《送奶的師傅》一課時,我就採用了這種方法。我首先要求學生不要看課文,而是在把課文題目寫在黑板上後,一連串寫下了這樣五個設問:①課文寫的是什麼人,是男的還是女的?②課文寫的是什麼事兒?③師傅將把奶送給哪些人?

④如果送給你想像的人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⑤發生了你所想像的事情,師傅該如何正確處理?同學們紛紛舉手,踴躍發言。有的說是個男師傅,有的說是女的;有的說送給老人和小孩,有的說送給病人,還有的說送給有錢人家;有的說師傅可能生病了仍堅持送奶,有的說師傅可能摔傷了還忍痛給客戶送奶,有的說天下雨了師傅冒雨送奶,有的說家裡沒人師傅一直在等,直到把奶送交客戶手裡等等。這樣,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在充分肯定大家的想法後,我因勢利導,讓學生們帶著興奮和各種設想打開課本,進行閱讀,起到了較好效果。

2、閱讀中要求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

在我們糾正「灌輸式教學」方法的同時,我們的一些老師,把語文課堂變成了老師滿堂提問、學生競相搶答的智力競賽,這是對教學互動的曲解。真正的互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礎之上。學生通過閱讀課文,能否提出問題、提出的問題是否深刻,是考察一個學生的用心程度、深入程度的關鍵所在,也是閱讀課能否講「活」的關健所在。因此,我們不要小看學生,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從閱讀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於學生們沒有發現的問題,老師應充分發揮「導」的作用,及時啟發和誘導學生去認識和發現。

只要師生互動的氛圍已經形成,學生發現和提出的問題會令你滿意的,有時甚至會使你意想不到的。在講《豐碑》一文時,同學們讀完課文後,有的問「紅軍為啥不坐汽車走大路,非要走那冰天雪地的雲中山幹啥?紅軍戰士為啥不多穿些衣服呢?」有的問「軍需處長是幹啥的?」還有的問「為啥說被 大雪 覆蓋了的軍需處長變成了一座晶瑩的碑?」

「將軍咋能聽到腳步聲說話呢?腳步聲咋會說話呢?」這些問題反映出,生長在當今時代的孩子,由於對革命前輩們艱苦奮斗的創業史知之不多,使得他們對紅軍戰士的行為很難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正是本節課要解決的重點。因此,針對上述問題,逐步引導學生對革命前輩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和獻身精神有一個全面和正確的理解,也就自然地回答了課文最後「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的反問,從而幫助同學們真正弄懂「豐碑」的含義。

3、閱讀後要組織好學生間的互問互答

提出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根本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組織好學生之間的問題解答,既是師生互動的重點,又是講「活」閱讀課的難點。工作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課,老師「千呼萬喚」,學生就是不「動」;老師又哄又獎,只有幾個學生「動」;要不就是說「動」一起「動」,滿堂鬧哄哄,都在說,沒人聽。因此,課堂上要避免「動」不起來,使「動」而不僵;又避免「動」極失控,使課堂「動」中有節,對老師的課堂調控能力都是一種考驗。

因此,作為老師,要善「導」,必須首先對全班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認知水平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樣,對同學間提出的問題,相對簡單的盡量讓性格內向或反應較慢的同學回答,增強他們參與互動的勇氣和自信心;對一些較難理解的問題,要讓那些性格外向反應敏捷的同學來回答,即使他們答不出來,大多不會放在心上,反而能激發他們深入探索的熱情。總之,必須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在互動中得到鍛練和提高,而不能僅僅局限於幾名「活躍分子」之間,如果那樣,閱讀課即使講「活」了,也是失敗的。

4、最後引導學生的思想的在閱讀中升華

評讀作為一節課的歸納和小結,在閱讀課教學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真實感情的流露和內在思想的表達。只有把這種思想感情傳達給了學生,使學生把文章巧妙的表達方式與健康的思想內涵結合起來去進行閱讀,這樣的閱讀課才是成功的。因此,老師在評讀中必須體現學生這一主體,善於從學生們的問答中去發現和歸納正確的觀點和健康向上的思想內涵。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的思想向更高的層次升華,最終把學生的認識統一到課文的主題思想上來,實現了課堂上「活」的氣氛與學生們「動」的思想的有機結合,從而達到培養興趣、提高能力之目的。

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模式

一、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習內驅力被極大地激發起來,產生極強的學習動機。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法很多,諸如創設情境、開展競賽、巧設問題、電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學《周總理借書》一課前,翻閱了大量資料,寫了一篇充分體現總理一生鞠躬盡瘁、大公無私精神的短文。當我聲情並茂地讀完時,自己都感動得流淚了。學生也受到了老師的感染,他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深刻地體會總理精神的偉大,他們體會詞句的那種精細程度是以前沒有過的。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夠表現出超常的勇氣、毅力和智慧。

小學 語文教材 里, 記敘文 和文學作品佔了大部分,這些課文寫人、記事、繪景、狀物,內容具體,形象生動。在學習課文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欣賞文章中精煉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他們對文章里生動的記述和描寫產生強烈的感受,在腦子里喚起相應的形象,在情感上引起共鳴。這時,他們就會被形象的畫面所吸引,進入文章所描繪的境界;他們就越讀越想讀,越讀越愛讀,閱讀當中得到樂趣。

二、創設閱讀情境

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形成閱讀能力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由於小學生的閱讀經歷有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直接將抽象的 學習方法 硬性塞給學生,要他們去背;更不能以讓學生學會讀書為借口而放任自流 ,讓其「暗中摸索」 。師生應處於一個平等的地位進行讀書、討論、研究、爭論。教師應是一名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並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學生也正是在互相問答、互相討論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動中,成為能動的學習主體。在這種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發揮出來,同時也獲得了精神上的愉悅。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抓住訓練時機,巧設思維情境,滲透學法指導,讓學生主動而又生動活潑地學習,積極發揮其主體作用,使「教材」變成學生的「學材」,在師生共同實踐探索中使學生領悟學習方法。

三、 總結 閱讀方法

科學的學習方法來源於成功的學習實踐。因此,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回顧學習過程,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學習過程作為認知對象,幫助他們從成功的學習中總結出閱讀規律,以便今後自覺運用這些規律去探求新知。學法指導也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一方面教師要因勢利導,另一方面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課本讓學生讀,思路讓學生講,規律讓學生找,學法讓學生悟,使閱讀方法真正成為學生主動獲得的一種可貴的精神財富。

四、序列閱讀訓練

學生掌握了幾種具體方法不等於學會了閱讀。學會閱讀的核心是學生將具體的方法整合內化,成為系統的、較完整的、靈活的認知策略。這種整合內化的過程需要教師長期艱苦的工作,需要教師從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抓起,有計劃、有意識、有序列地進行持之以恆的訓練。學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序列性,它隨著年級的增長由低到高,由淺入深,螺旋上升。因此我們注意明確大綱對不同年級的閱讀要求,通過調查了解和認真研究各年級學生的「已有基礎」,總結出學生以往所掌握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站在已有的基礎上「自己跳起來」夠一夠,在教師的點撥下邁出新步;在教師的序列指導下不斷積累和豐富自己的閱讀方法。

五、創造性閱讀

如果說,質疑性閱讀是較高層次的閱讀,那麼,創造性的閱讀則是更高層次的閱讀。這種閱讀要求教師應順應學生的思維規律,並加以恰當的點撥和引導,使學生的思維散發,在閱讀中實行再「創造」。這種既能培養學生認真研讀課文,深入理解作品的習慣,又利於開拓學生的 發散思維 ,發揮他們的創造能力。古人讀書貴在「自得」,又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意思是對一篇文章只要多讀,熟讀就能大有益處,不用解說,自曉其義。有口無心的讀不同於專心致志的讀;盲目的讀有別於自覺的讀;應付式的讀「食不知味」,有目的讀「津津有味」。因此,需要教師通過啟發、誘導,使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求取最佳的讀法,專心致志地、自學地去讀,邊讀邊議,比較異同,釋疑解難,力求創新,從而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以適應未來的需要。

如何有效地進行小學語文閱讀課教學

(一)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

很多教師在閱讀課上喜歡喋喋不休地講述課文作者和背景或不厭其煩地分析課文,教師的講解完全代替了學生的自主活動,或把一個接一個的問題作為誘餌,所謂「帶著問題去閱讀」。讓學生統一到教參的標准答案之中,學生總是處於被動狀態,一節課學生沒多少時間真正閱讀。其實教師應千方百計地營造寬松的教學環境,給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自己用心讀課文,調動各種感官,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學生在良好的個性化閱讀氛圍中,會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覺,於是才能積極地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賞析課文,使閱讀成為個人化的行為,只有學生主動、自由地個性化閱讀,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

(二)提倡「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

《語文課程標准》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聯系閱讀教學,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閱讀、交流性閱讀、創造性閱讀。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地提供給學生主動權,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自我發現、自我探索的時空,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相信學生在學習性閱讀中應該而且也可能進行探究性和創造性閱讀。閱讀創造,就其結構,包括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就其過程,包括理解中的創造和運用中的創造;就其層次,包括原創和仿造;就其核心,包括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想像。在形成良好閱讀習慣上,要讓學生養成閱讀行為定勢;但在訓練創造性思維和想像時,卻要突破閱讀思維定勢,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去探究。在閱讀探究中如果小學生能有一點獨特體驗,哪怕是膚淺的,但確實是自己在讀中悟到的見解,都應熱情鼓勵。

(三)培養學生熟練掌握閱讀方法

《語文課程標准》規定:要求學生「學會和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具體包括「精讀(含朗讀)、略讀(含默讀)、瀏覽」三類。我以為「瀏覽」是快讀的一種常用方法,其含義狹窄,沒有「快讀」的內涵豐富,且為「略讀」所採用,它與精讀、略讀不相稱,還是換成覆蓋面更大的「快讀」概念更好。「新概念閱讀」包括閱讀原理和閱讀技法兩個層次。從古今中外閱讀技法看,完整的閱讀技法系統就是精讀、略讀、快讀三大法:精讀法,用朗讀方式,要求每分鍾讀250字以下,理解和記憶率達80%以上;略讀法,用默讀方式,要求每分鍾讀250~500字,理解和記憶率在80%左右;快讀法,用視讀方式,要求每分鍾讀500字以上,理解率和記憶率分別是70%、60%。這是著眼閱讀的時間和效率來區分的,是依據閱讀能力的發展程序來排位的。

精讀是略讀、快讀的基礎。小學閱讀教學應以精讀訓練為主,但應降低要求,降低難度。追求理解深度是沒有限度的,彈性很大,教師須適應小學生年齡特徵有所控制。略讀、快讀是精讀的重要補充,是閱讀廣度和速度上的發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精讀、略讀、快讀是綜合運用的。在閱讀一篇課文的過程中,三者還常常遵循「快讀→略讀→精讀」的次序:先用快讀法,迅速選擇閱讀材料;再用略讀法,迅速抓住閱讀材料中的主要內容,確定閱讀重點;後用精讀法,正確而有創見地理解閱讀材料,從而達到自己的閱讀目的。

(四)鼓勵課外閱讀

在抓好課內閱讀的同時,也要大力開展課外閱讀,使「小閱讀 教育 」向「大閱讀教育」方向發展。當然搞好課堂閱讀教學,「向課堂40分鍾要質量」是對的。然而過分地依賴課內閱讀,把培養閱讀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託在課本閱讀上,那是閱讀教學的一個誤區。閱讀資源和閱讀實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此,必須在搞好課堂閱讀教學的同時,加強和加快閱讀活動課程和閱讀環境課程的開發。

所謂「大閱讀教育」,從閱讀對象來說,提倡讀紙本書(包括紙介質的書報雜志)、電子書(電腦、網路、影視、音像)、無字書(自然萬物和社會人情之事理)三大類;從閱讀內容來說,不但要選擇真、善、美的讀物,而且要博覽新、活、寬的讀物;從閱讀課堂來說,要開發課外和校外的閱讀第二、第三課堂,自讀課應超過教讀課的四五倍。閱讀的課內外聯系、學科間融合,必得靠課外閱讀活動才能實現;閱讀的校內外溝通必須靠家庭閱讀教育、社區(社會)閱讀教育才能實現。最重要的是課外和校外閱讀永遠是小學生課外生活的快樂選擇。

(五)教師做好引路人

對於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我們倡導多讀少講,但並不是提倡一點不講,只是讓學生機械地、重復去讀,不關注讀的層次和深度,不關注讀的意義和進步,這樣的閱讀教學是徒勞無益的。引導和指導學生閱讀,是教師必須做的事情,而且是必做的事情,因為教師是學生的學習夥伴,而且是「首席提琴師」,應當帶領學生走向文本,讓學生能有層次地去讀,循序漸進地去讀從讀通到讀懂,從讀懂到生情,把每一次閱讀的嘗試都當做一次閱讀能力提升的契機,語言語感發展的經歷。

在本環節的教學中怎樣做好引導和指導,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明確課文的哪些詞語、 句子 、段落是課文的重點。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發揮引導作用。同時要根據學情而教,及時根據課堂上的情況來調整自己的思路,使學生讀有所感,思有所啟,練有所得,學有所獲。讓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思想交流、情感溝通、生命對話的場所。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師如何提高語文閱讀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