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二語文必考知識點整理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語文要想成績提高,需要多記多看多做題,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況且勤能補拙。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一些 高二語文 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語文文言文知識點整理
《蜀道難》
①名詞的活用
西當太白有鳥道(西,名詞作狀語,在西邊)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上,名詞作狀語,在上面)
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下,名詞作狀語,在下面)
側身西望長咨嗟(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朝、夕,名詞作狀語,在早上、在晚間)
②動詞的活用
使人聽此調朱顏(調,使動用法,使……凋謝)
猿猱欲度愁攀援(愁,為動用法,為……發愁)
③形容詞的活用
雄飛雌從繞林間(雄、雌,形作名,雄鳥、雌鳥)
第5課《杜甫詩三首》
玉露凋傷楓樹林(凋傷,使動,使……凋落衰敗)
第6課《琵琶行》
①名詞的活用
潯陽江頭夜送客(夜,名詞作狀語,在夜裡)
歌以贈之(歌,名詞作動詞,作歌)
遂命酒(酒,名詞作動詞,擺酒席)
夢啼妝淚紅闌干(夢,名詞作狀語,在夢中)
②形容詞的活用
商人重利輕別離(重、輕,形作動,看重、輕視)
鈿頭銀篦擊節碎(碎,形容詞作動詞,敲碎)
第8課《寡人之於國也》
①名詞的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詞作動詞,擊鼓)
然而不王者(王,名詞作動詞,稱王)
樹之以桑(樹,名詞作動詞, 種植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詞作動詞,穿上)
王無罪歲(罪,名詞作動詞,怪罪)
養生喪死無憾矣(喪,名作動,為……辦喪事)
②形容詞的活用
謹庠序之教(謹,形容詞作動詞,認真從事)
第9課《勸學》
①名詞的活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詞作動詞,游水)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名作狀,每天)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下,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
②動詞的活用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流,動詞作名詞,河流)
③形容詞的活用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形作名,善行)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高,形容詞作名詞,高處)
故木受繩則直(直,形容詞作動詞,變直)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利,使動,使……走得快)
④數詞的活用
用心一也(一,數詞作形容詞,專一)
高二語文重要知識點 總結
《歸去來兮辭》
(1)名詞作狀語
園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時矯首以遐觀(時:有時)
(2)名詞作動詞
樂琴書以消憂(琴、書:撫琴、讀書)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棹:劃船)
策扶老以流憩(策:拄著)
(3)形容詞作名詞
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幼: 兒童 、小孩子)
倚南窗以寄傲(傲:傲世的情懷)
(4)使動
眄庭柯以怡顏(怡:使……愉快)
審容膝之易安(安:使……安樂)
(5)意動
樂琴書以消憂(樂:以……為樂)
悅親戚之情話(悅:以……為愉快)
善萬物之得時(善:以……為善羨慕)
(6)動詞作名詞
審容膝之易安(容膝:空膝的小屋)
感吾生之行休(生:一生)
(7)動詞作狀語
感吾生之行休(行:將要)
《騰王閣序》
1、襟、帶:襟三江而帶五湖(意動用法,以……為襟,以……為帶)
2、下:徐孺下陳蕃之榻(使動用法,使……放下來)
3、上: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作動詞,往上飛)
4、騰、起:騰蛟起鳳(使動用法,使……騰空,使……起舞)
5、屈:屈賈誼於長沙(使動用法,使……受委屈)
6、竄:竄梁鴻於海曲(使動用法,使……出走)
7、星:雄州霧列,俊采星馳(名作狀,像流星一樣)
8、目: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於雲間(名作動,用眼睛看,望)
9、盡:賓主盡東南之美(副作動,都包括)
10、美:賓主盡東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11、四美具,二難並(形容詞作名詞,美好的事物;難得的人)
高二下冊語文必修四知識點
1.開柙出虎: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後多比喻放縱壞人。
2.虎兕出柙:虎、兕從木籠中逃出。比喻惡人逃脫,主管者應負責任。
3.既來之,則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後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必來。
4.分崩離析:崩塌解體,四分五裂。
5.禍起蕭牆:指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6.五十步笑百步:作戰時後退了五十步的人譏笑後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卻毫無自知之明地去譏笑別人。
7.餓殍(piǎo)遍野:餓死的人到處都是。
8.豁然開朗: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9.淺嘗輒止:略微嘗試一下就停下來。指不深入鑽研。
10.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績和效果。
11.堅忍不拔:形容在艱苦困難的情況下意志堅定,毫不動搖。
12.永垂不朽:指光輝的 事跡 和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不會磨滅。
13.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14.義憤填膺(yīnɡ):發於正義的憤懣充滿胸中。
15.安之若素: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
16.心急如焚:心裡急得象著了火一樣。形容非常著急。
17.息息相關:呼吸也相互關聯。形容彼此的關系非常密切。
18.無濟於事:對事情沒有什麼幫助或益處。比喻不解決問題。
19.搖搖欲墜:形容十分危險,很快就要掉下來,或不穩固,很快就要垮台。
20.不言而喻: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21.大放厥(jué)詞: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現用來指大發議論。
22.語焉不詳:指雖然提到了,但說得不詳細。
23.一帆風順:船掛著滿帆順風行駛。比喻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礙。
24.不可思議:①佛家語。指思維和言語所不能達到的微妙境界。道教也借用此語。②形容事物無法想像或難以理解。
高二語文必考知識點整理相關 文章 :
★ 高中高二語文必考知識點總結歸納
★ 高二語文必修四必考的知識點總結概括
★ 高二語文必背知識點總結知識點歸納
★ 高二語文必記必會的知識點歸納
★ 高二語文常考知識點
★ 高二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
★ 高二語文總復習知識點
★ 高二語文考試必考的知識點概括
★ 高二語文必修知識點梳理
★ 高二語文期中復習的知識點整理
❷ 高二語文文言文有哪些
1、《沁園春·長沙》2、《燭之武退秦師》3、《荊軻刺秦王》4、《鴻門宴》5、《詩經》兩首(《氓》、《採薇》)6、《離騷》7、《孔雀東南飛並序》8、詩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歸園田居(其一)》]9、《蘭亭集序》10、《赤壁賦》11、《游褒禪山記》12、蜀道難》13、《杜甫詩三首》[《秋興八首(其一)》、《詠懷古跡(其三)》、《登高》]14、《琵琶行並序》15、《李商隱詩兩首》[《錦瑟》、《馬嵬(其二)》]16、《寡人之於國也》17、《勸學》18、《過秦論》19、《師說》20、《竇娥冤》21、《柳永詞兩首》(《望海潮》、《雨霖鈴》)22、《蘇軾詞兩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23、、《辛棄疾詞兩首》(《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24、《李清照詞兩首》(《醉花陰》、《聲聲慢》)25、《廉頗藺相如列傳》26、《蘇武傳》27、《張衡傳》28、《歸去來兮辭並序》29、《滕王閣序》30、《逍遙游》31、《陳情表》 延展閱讀: 《沁園春·長沙》 作者: ***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燭之武退秦師》 作者:左丘明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泛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
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吾其還也。」亦去之。
《荊軻刺秦王》 作者:劉向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
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太子聞之,馳往,伏屍而哭,極哀。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葯淬之。以試人,血濡縷,人無不立死者。
乃為裝遣荊軻。燕國有勇士秦武陽,年十二,殺人,人不敢與忤視。
乃令秦武陽為副。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頃之未發,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
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
唯大王命之。」秦王聞之,大喜。
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
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願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於前。」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
1.論語十則2.魚我所欲也——《孟子》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4.曹劌論戰——《左傳》5.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6.出師表——諸葛亮7.桃花源記——陶淵明8.三峽——酈道元9.馬說——韓愈10.陋室銘——劉禹錫11.小石潭記——柳宗元12.岳陽樓記——范仲淹13.醉翁亭記——歐陽修14.愛蓮說——周敦頤15.記承天寺夜遊——蘇軾16.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宋濂17.關雎——《詩經》18.蒹葭——《詩經》19.觀滄海——曹操20.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陶潛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22.次北固山下——王灣23.使至塞上——王維2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25.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26.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27.春望——杜甫28.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29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30.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3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32.觀刈麥——白居易33.錢塘湖春行——白居易34.雁門太守行——李賀35.赤壁——杜牧36.泊秦淮——杜牧37.夜雨寄北——李商隱38.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李商隱39.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李煜40.漁家傲·秋思——范仲淹41.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晏殊42.登飛來峰——王安石43.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44.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45.游山西村——陸游46.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47.過零丁洋——文天祥48.天凈沙·秋思——馬致遠49.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50.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白日斜——龔自珍51.勸學(節選)——荀子52.逍遙游(節選)(北冥有魚……聖人無名)——莊子53.師說——韓愈54.阿房宮賦——杜牧55.赤壁賦——蘇軾56.氓——《詩經》57.離騷(節選)(長太息以掩涕兮……豈余心之可懲)——屈原58.蜀道難——李白59.登高——杜甫60.琵琶行——白居易61.錦瑟——李商隱6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63.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64.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
高中語文背誦材料《沁園春 長沙》 ***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蒹葭》蒹葭(jiān jiā)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jī);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zhǐ)。
《飲酒》 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為了忘卻的紀念》 魯迅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
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登金陵鳳凰台》 李白鳳凰台上鳳凰游,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八聲甘州》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閑愁。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jì)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登快閣》 黃庭堅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終南山》 王維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海客談瀛(yíng)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mǔ),雲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
天台(tāi)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lù)水盪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jī),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yǐn)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dàn)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開。青冥浩盪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luán)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登樓》 杜甫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從軍行》 王昌齡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書憤》 陸游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白莽作 序》 魯迅這《孩兒塔》的出世並非要和現在一般的詩人爭一日之長,是有別一種意義在。
這是東方的微光,是林中的響箭,是冬末的萌芽,是進軍的第一步,是對於前驅者的愛的大纛,也是對於摧殘者的憎的豐碑。一切所謂圓熟簡練,靜穆幽遠之作,都無須來作比方,因為這詩屬於別一世界。
《雨霖鈴》 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踏莎行—郴州旅舍》 秦觀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驛寄梅花,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蘇幕遮》 周邦彥燎沉香,消溽暑。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聲聲慢》 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 必修一(第一冊)5、蘭亭集序•王羲之6、赤壁賦•蘇軾7、*山中與裴秀才迪書•王維8、*游褒禪山記•王安石必修二(第二冊)5、《詩經》兩首氓採薇6、離騷•屈原7、《孔雀東南飛》(並序)8、*詩三首涉江采芙蓉《古詩十九首》短歌行•曹操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9、燭之武退秦師•《左傳》10、荊軻刺秦王•《戰國策》11、鴻門宴•司馬遷12、*召公諫厲王弭謗•《國語》必修三(第三冊)5、蜀道難•李白6、杜甫詩三首秋興八首(其一)詠懷古跡(其三)登高7、琵琶行並序•白居易8、*李商隱詩兩首 錦瑟 馬嵬(其二)9、寡人之於國也•《孟子》10、勸學•《荀子》11、*過秦論•賈誼12、*師說•韓愈必修四(第四冊)5、柳永詞兩首 望海潮(東南形勝) 雨霖鈴(寒蟬凄切)6、蘇軾詞兩首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7、辛棄疾詞兩首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8、*李清照詞兩首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聲聲慢(尋尋覓覓)13、廉頗藺相如列傳•司馬遷14、蘇武傳•班固15、張衡傳•范曄 16、*李賀小傳•李商隱必修五(第五冊)5.歸去來兮辭(並序)•陶淵明 6、滕王閣序•王勃 7、*逍遙游•莊周 8、*陳情表•李密。
書店有賣一本叫《高中必背古詩詞》的小冊子,2.4元一本的那個
我背書用的就是那個冊子
必修(一)
1.沁園春 長沙 —— *** P3
2.蘭亭集序 ——王羲之 P19
3.赤壁賦 ——蘇軾 P22
必修(二)
1.氓 ——《詩經》 P21
2.離騷 ——屈原 P24
3.涉江采芙蓉 ——《古詩十九首》P33
4.短歌行 ——曹操 P33
5.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P34
6.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P36
7.荊軻刺秦王(「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終已不顧」) ——《戰國策》 P38
必修(三)
1.蜀道難 ——李白 P45
2.秋興八首(其一) ——杜甫 P47
3.詠懷古跡(其三) ——杜甫 P47
4.登高 ——杜甫 P48
5.錦瑟 ——李商隱 P52
6.馬嵬(其二) ——李商隱 P52
7.寡人之於國也 ——《孟子》 P55
8.勸學 ——《荀子》 P57
9.過秦論(「及至始皇,…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賈宜 P59
必修(四)
1.望海潮(東南形勝) ——柳永 P41
2.雨霖鈴(寒蟬凄切) ——柳永 P42
3.念奴嬌 赤壁懷古 ——蘇軾 P43
4.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蘇軾 P44
5.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 ——辛棄疾 P45
6.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P46
7.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李清照 P48
8.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P48
9.廉頗藺相如列傳(「既罷,…為刎頸之交) ——司馬遷 P69
必修(五)
1.歸去來兮辭(並序) ——陶淵明 P25
2.滕王閣序(「時維九月,…聲斷衡陽之浦」) ——王勃 P29
3.陳情表 ——李密 P36
高中語文必背文言文篇目有: 聲聲慢(尋尋覓覓)、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永遇樂(千古江山)、揚州慢並序、長亭送別(節選)、逍遙游(節選)、勸學(節選)、屈原列傳(節選)、陳情表、滕王閣序(節選)、師說、阿房宮賦、六國論。
游褒禪山記、前赤壁賦氓、離騷(節選)、迢迢牽牛星、短歌行(對酒當歌)、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山居秋暝、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兵車行、蜀相、客至、登高、登岳陽樓、石頭城、琵琶行序、李憑箜篌引。 過華清官(長安回望綉成堆)、錦瑟、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雨霖鈴(寒蟬凄切)、桂枝香(登臨送目)、念奴嬌(大江東去)、鵲橋仙(纖雲弄巧)。
(2)高二語文有什麼內容擴展閱讀: 我國的古典詩文包含著中華民族的智慧、美德與情操,是融匯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學等諸多知識的結晶,兼容了德育、智育、美育等功能。 同時,經典古詩文又是中國文化的最好載體。
大量閱讀古詩文,必將受到民族精神的感召。優秀的傳統文化必將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必將幫助我們完善自身人格修養、提高文化品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❸ 有誰知道高二上學期語文必背篇章有哪些
人教版高二上冊語文課文
第1課《林黛玉進賈府》。
第2課《祝福》。
第3課《老人與海》。
第4課《蜀道難》。
第5課《杜甫詩三首》。
第6課《琵琶行 並序》。
第7課《李商隱詩兩首》。
第8課《寡人之於國也》。
第9課《勸學》。
第10課《過秦論》。
第11課《師說》。
第12課《動物游戲之謎》。
第13課《宇宙的邊疆》。
第14課《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
本學期的主要任務是《語文》必修五和選修課《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的學習,教學時要以學校本學年工作計劃為指導,全面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改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
以《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准》的基本精神為指導思想,轉化教學理念,苦練教學內功,優化教學手段,探索實踐語文教學的新方法,實現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要達到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
1.在高一的基礎上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高中語文學習習慣,幫助學生結合自己特點掌握一些實用有效的學習方法,適應高考要求。
2.根據高中語文課程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設計課程目標。
3.在第八周前完成必修五的教學任務,在二十周前完成選修課的教學任務。
(一)《語文必修5》「閱讀鑒賞」部分的教學設想:
課文共分為四個單元。要領會單元的編排意圖,加強對課文的整體理解和重點難點的准確把握。把握教材內容,發揮教學個性,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每個教學環節上都要注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學法指導,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目標。
要注重課前預習的指導和教學方法的預想,做到啟發性靈活性實用性並重;要把「研討與練習」的設計意圖向學生解析清楚,藉此啟發學生開拓多維,鞏固知識,訓練能力。
第一單元小說,學習重點是把握小說的三要素,訓練小說閱讀試題的應考能力技巧。
主題理解:通讀中透析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觀念,精讀中要由三要素窺探小說的主題,研讀中要引導學生多角度理解小說的主題。
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必須與文章的具體內容結合起來,具體的事件表現出人物具體的性格特徵和精神風貌。
情節設計:注意情節的展開性和曲折性以及合理性。注意情節的發展有助於刻畫人物的性格。
重點學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和《裝在套子里的人》,用以落實小說主題和情節的教學目標。
《邊城》作為課外自讀課文,教學時要通過影視手段使學生加深對主題和情節的探究。可以在視後寫一篇觀後感,談一談在主題或情節方面的所得。
課時安排:8課時。其中《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用3課時。《裝在套子里的人》用3課時。練習2課時。
第二單元是文言抒情散文,學習的重點是在繼續積累文言實虛詞並了解文言常用句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受古人的真性情和品味豐富多彩的語言;注意文章的誦讀。
關於感受古人真性情:引導深入理解抒情的背景、寫作目的以及抒情方式,以求感受作品深蘊的情感。關於品味豐富多彩的語言:品味語言運用的.妙處,體會不同的語言風格。
關於誦讀:誦讀中體味深厚的情感和駢文有聲韻之美。
要求背誦:《歸去來兮辭》《陳情表》《逍遙游》(全文)《滕王閣序》。
重點學習《歸去來兮辭》《滕王閣序》和《陳情表》。
課時安排:《歸去來兮辭》《滕王閣序》《陳情表》《逍遙游》各用3課時。處理習題5課時。
第三單元為文藝評論和隨筆。它們或探討藝術表現的語言形式,或評論某種審美現象。其中《咬文嚼字》談的是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關系和文字用語的原則。《說木葉》則是「咬文嚼字」範例。兩篇課文可以以《咬文嚼字》為主結合起來學習。
❹ 高二語文考試必考的知識點概括
在學習過程中重視思考問題和探究問題,你的能力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為高三復習階段深化知識網路結構提供基礎。以下是我給大家整理的 高二語文 考試必考的知識點概括,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二語文考試必考的知識點概括1
實詞
通假字
終老不復取(「取」通「娶」)
箱簾六七十(「簾」通「奩」,嫁妝)
蒲葦紉如絲(「紉」通「韌」)
摧藏馬悲哀(「藏」通「臟」)
合葬華山傍(「傍」通「旁」)
府吏見丁寧(「丁寧」通「叮嚀」)
雖與府吏要(要通邀)
槌床便大怒(槌通捶)
古今異義
可憐體無比(古義:可愛;今義:同情,憐憫)
千萬不復全(古義:無論如何;今義:再三叮囑)
葉葉相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感吾區區懷(古義:真摯的情義;今義:數量少,事物不重要)
汝豈得自由(古義:自作主張;今義:不受拘束和限制)
本自無教訓(古義:教養;今義:從錯誤失敗中取得知識)
共事二三年(古義:一起過日子;今義:在一起工作)
處分適兄意(古義:處理安排;今義:對犯罪或犯錯誤的人按情節輕重做出處罰決定)
便利此月內(古義:吉利;今義:方便)
多謝後世人(古義:多多勸告;今義:多多感謝)
便可白公姥(白:古:告訴,今:常指一種顏色)
槌床便大怒(床:古:坐具今:睡覺的地方)
躡履相逢迎(逢迎:古:迎接今:常指奉承、拍馬)
再拜還入戶(再:古:兩次今:下一次)
自可斷來信(來信:古:使者,指媒人今:書信)
渠會永無緣(渠:古:他今:常指人工開鑿的河道)3、詞類活用
①名詞作狀語
孔雀東南飛(方位名詞「東南」作「飛」的狀語;朝東南)
手巾掩口啼(名詞「手巾」作「掩」的狀語;用手巾)
卿當日勝貴(名詞「日」作「勝」的狀語;一天天)
晚成單羅衫(名詞「晚」做「成」的狀語;在晚上)
晝夜勤作息(晝夜:在白天黑夜裡,名詞作狀語)
②名詞作動詞
仕宦於台閣(名詞「仕」作動詞;任官)
頭上玳瑁光(名詞「光」作動詞;發光)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馬,車:名作動,騎馬,乘車)
③動詞作名詞
留待作遺施(動詞「遺施」做名詞;遺施之物,紀念品)
④形容詞作動詞
千萬不復全(形容詞「全」作動詞;保全)
蘭芝慚阿母(慚,形容詞做動詞,慚愧地說)
⑤使動、意動用法
足以榮汝身(「榮」形容詞使動;使—-榮耀)
以此下心意(「下」名詞使動;使—-委屈)
戒之慎勿忘(「戒」,動詞意動用法,「以—為警戒」)
逆以煎我懷(煎:使…煎熬,使動用法)
偏義復詞
便可白公姥(公姥:偏姥)
晝夜勤作息(作息:偏作)
一詞多義
①適:
始適還家門:適,出嫁
處分適兄意:適,適合,依照
適得府吏書:適,剛才
適彼樂土:適,往、到
②為
為詩雲爾(做;動詞)
非為織作遲(是;動詞)
始爾未為久(算;動詞)
阿母為汝求(替;介詞)
時時為安慰(作為;介詞)
自名為鴛鴦(叫做;動詞)
③謝
謝家來貴人(辭別;動詞)
阿母謝媒人(辭謝;動詞)
多謝後事人(勸告;動詞)
④若
今若譴此婦(如果;連詞)
腰若流紈素(像;動詞)
君既若見錄(如此;代詞)
⑤故
大人故嫌遲:故,仍舊
故作不良計:故,故意
知是故人來:故,舊的
君何以與項伯有故:故,舊交情、老交情
⑥得
幸復得此婦:得到
汝豈得自由:能夠
⑦應
汝可去應之:答應
六合正相應:合適
零淚應聲落:隨著
以我應他人:應許
⑧舉
舉動自專由:動作
莫令事不舉:成功
舉手長勞勞:舉起
舉言謂新婦:開口,發言
舉身赴清池:躍身,縱身
⑨區區
何乃太區區:愚蠢
感君區區懷:情意真摯
⑩相
誓不相隔卿(副詞,表示一方對一方的動作)
葉葉相交通(副詞,互相)
兒已薄祿相(名詞,命相)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動詞,幫助)
虛詞
相
及時相譴歸(代「我」;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動作)
會不相從許(代「你」;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動作)
好自相扶將(代「她」;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動作)
登既相許和(代「它」;副詞,表示一方對另一方有動作)
誓不相擱卿(代「你」,與「卿」復指;襯詞,無意)
兒已薄緣相(xiàng相貌,名詞)
相間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詞)
六合正相應(相互、彼此;副詞)
葉葉相交通(相互、彼此;副詞)
枝枝相覆蓋(相互、彼此;副詞)
黃泉下相見(相互、彼此;副詞)
且
吾今且報府(將要;副詞)
且暫還家去(暫且;副詞)
四體康且直(又;副詞)
自
自可斷來信(既;副詞)
本自無教訓(是;副詞)
好自相扶將(親自;副詞)
物物給自異(無意;助詞)
不圖子自歸(自己;介詞)
自君別我後(自從;介詞)
我自不驅卿(本來;副詞)
何
何乃太區區(怎麼;疑問代詞)
隱隱何甸顛(何等;副詞)
何意致不厚(哪裡;疑問代詞)
言何復來還(什麼;疑問代詞)
高二語文考試必考的知識點概括2
1、李白,盛唐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現存詩歌九百多首,人稱(詩仙)。他的詩歌想像豐富奇特,風格雄健奔放,色彩瑰麗,語言清新自然,是繼屈原之後的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曾稱贊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2、《蜀道難》是樂府舊題,大約作於742年。詩歌著力描繪了秦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形勢,含有入蜀艱難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末段寄寓了對蜀中軍閥可能割據叛亂的隱憂,意在警戒_者在形式險要之處應當好好地用人防守。詩歌句式以七言為主,雜以其他長短句。
3、杜甫,字(子美),後世稱為(杜工部)。他生活中唐朝由盛而衰的時代,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歷經戰亂,因而能體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詩抒寫個人情懷,往往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刻,意境開闊,後世稱(「詩史」),代表了我國古代現實主義詩歌的高峰。其詩形成了特有的(沉鬱頓挫)的風格,他被後人稱為(「詩聖」)。
4、《秋興八首》(其一):這是一首七言律詩。詩歌通過對巫山巫峽蕭瑟的秋景的描寫,引發對國家盛衰和個人身世的感嘆,抒發了作者憂國思鄉之情和孤獨寂寞之感。
《詠懷古跡》(其三):《詠懷古跡》是杜甫以夔州或夔州附近有遺跡的五位古人(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庾信)的身世遭遇為材料,發掘古人的情愫,抒發自己的感慨。本詩借昭君當年想念故土、夜月魂歸的形象,寄託自己想念故鄉的心情,詩人借詠昭君村、懷念王昭君來書寫自己的情懷。
《登高》:詩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時節,獨自登高遠望,縱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謂壯懷激烈,慷慨悲歌。詩中有對漂泊生涯的感嘆,有對老弱多病的嗟傷,但也有對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執著。讓人感受到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嘆逝的博大胸懷。此詩被後人推崇為「古今七言律第一」。
5、白居易,中唐詩人,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他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新樂府,就是一種用新題寫時事的樂府式的詩。新樂府專門「刺美見事」,「歌詩合為事而作」,所以作者的《新樂府》50首全都列入「諷喻詩」,這些詩歌廣泛深刻地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統治者的種.種罪行,反對窮兵黷武,為婦女鳴不平,具有強烈的人民性和現實主義精神。代表作有《秦中吟》、《新樂府》。
6、《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是一首敘事詩。詩歌借敘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涼身世,抒發了作者個人政治上受打擊、遭貶斥的抑鬱悲凄之情。
在寫作上,雖為敘事詩,但具有相當濃厚的抒情成分。特別是琵琶女彈奏琵琶的一段,由於作者精通音樂,運用細致生動的藝術語言,描寫音樂的音響和旋律以及演奏琵琶的指法,並通過「急雨」、「絲語」、「流泉」、「大珠小珠落玉盤」等具體事物來比擬各種不同音響,寫出音樂的復雜變化,寫出聲音的疾徐輕重,更從這音響節奏中,襯托出彈者、聽者的面部表情和內心活動,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這都充分顯示出作者詩歌創作的傑出才華。且「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等對琵琶聲的側面描寫,渲染了當時的環境氣氛,襯託了樂曲強烈的藝術魅力,也使讀者面對如此情境、氛圍、心靈搖盪,不能自已。
7、李商隱,晚唐時期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詩歌創作上繼承了唐代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和嚴謹、深沉、雄渾的語言特點,同時又融合了齊梁詩歌綺麗濃艷的色彩,形成自己的風格和流派。與杜牧並稱「小李杜」,與溫庭筠齊名「溫李」。
8、《錦瑟》:這首詩全篇籠罩著一層濃重的哀傷低回、凄迷朦朧的情調氛圍,反映出一個衰頹沒落的時代中正直而不免軟弱的知識分子典型的悲劇心理:既不滿於環境的壓抑,又無力反抗黑暗社會;既有所追求嚮往,又時感空虛幻滅;既為自己的悲劇命運而深沉哀傷,又對造成悲劇的原因感到惘然。詩歌主要是運用象徵的手法來表達情感,多用 典故 。
《馬嵬(其二)》:這是一首詠史詩。作者用倒敘的手法來記敘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敘事中又採用對比、反襯的手法。詩歌批判了唐玄宗的自私虛偽,同時也隱含了人生無常,富貴難安之意,啟發世人記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廢朝政,致使國家陷於動盪、人民飽受戰亂之苦的歷史悲劇。
9、孟子: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 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被稱為「亞聖」。在政治上,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反對諸侯間的兼並戰爭。《孟子》是記載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經典,它不僅文采華贍,清暢流利,而且善於雄辯,氣勢磅礴。
10、《寡人之於國也》: 文章 記述梁惠王向孟子請教自己盡心於民,但民並沒有增多的原因,孟子以戰爭中士卒逃跑,五十步笑百步為喻,對他進行駁斥。然後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張,勸說梁惠王施行仁政,役使農民不要違農時,使百姓有吃有穿,受到教化。
寫作特色:結構嚴謹:每部分結尾的一句話既對每一部分的內容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又體現了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把全文各部分連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善用比喻:全文從設喻開始,又以設喻結束,前後呼應,所用的比喻又都在「王好戰,請以戰喻」的范圍內,手法高超。氣勢宏偉,節奏感很強:文中多處運用排比和對偶,文章讀起來不僅氣勢磅礴,而且琅琅上口。
11、荀子:戰國時思想家、文學家,名況,當時人尊稱他荀卿。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後代表人物,與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主張「性惡論」、「明禮義而化之」,強調教育的作用。荀子文章的特點是長於說理,論證嚴密,比喻妥帖,分析透闢,多用排比,氣勢雄渾,語言質朴、凝練。《勸學》為代表作。
12、《勸學》:是一篇論述學習的重要意義,勸導人們以正確的目的、態度和 方法 去學習的 散文 。本文的特色是以喻明理的論證藝術。
文中一共有20個形式多樣的比喻句,從不同角度說明學習的重要意義,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闡述道理,啟人思考。(1)設喻方式多樣:正面設喻:「青出於藍」、「輮以為輪」等;正反設喻:「鍥而不舍」與「鍥而舍之」等;反復設喻:「登高而招」、「順風而呼」等。(2)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情或現象作為喻體。(3)設喻與說理結合緊密,形式十分靈活:有的將道理隱含於比喻之中,有的先設喻,後引出道理,有的先設喻,引出道理後,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
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的?(1)從學習的意義方面論述,作者用了五個比喻,論證了學習的意義在於能提高自己,改變自己。(2)從學習的作用方面論述,作者用了五個比喻論證了學習能夠彌補不足,並得出結論:君子天賦與他人沒有什麼不同,但他善於利用學習的幫助來彌補自己的不足。(3)從學習的方法和態度方面論證,作者用了十個比喻,從正反兩方面論證學習要逐步積累,要堅持不懈,的要專心致志。
13、賈誼,西漢初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在政治上有遠見卓識,能洞察隱微,他的政論文如《論積貯疏》《過秦論》等,分析形勢,切中時弊,有深刻獨到的見解。他的辭賦也很有名,以《鵬鳥賦》《吊屈原賦為代表》。
14、《過秦論》:「論」是一種文體,是論斷事理,包括論政、論史等內容,重在說理。這篇文章論述了秦朝興衰的原因,希望漢王朝借鑒秦朝滅亡的教訓。他這樣做,是希望漢文帝以秦朝為借鑒,施行仁義,以免重蹈秦朝滅亡的覆轍。
作者認為秦朝滅亡的原因是什麼?怎樣來論證的?作者認為是「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作者用舉事實、作比較的方式證明其論點的正確。一方面秦取得天下前後的比較,另一方面是陳涉與九國的比較,從而得出論點。
15、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死後謚號文,後世又稱韓文公,中唐傑出的散文家。在文學上主要倡導「古文運動」,反對六朝以來講究排偶、辭藻的艷麗浮誇的文風,主張「唯陳言之務去」。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同時他又開了「以文為詩」的風氣,對宋詩影響頗大。
16、《師說》:「說」是古代一種 議論文 體,一般是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可以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師說」是 說說 關於從師的道理。文章表面上是韓愈送給學生的,但實際上主要是針對當時「恥於相師」的社會風氣而寫的,其目的是針砭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著重闡明教師的作用和從師應採取的態度,對我們今天仍有借鑒作用。
高二語文考試必考的知識點概括3
《伊索寓言》:相傳為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人被釋奴隸伊索所編,搜集有古希臘 民間 故事 ,並加入印度、阿拉伯及_教故事,共三百五十餘篇。
錢鍾書(1910――1998):現代文學研究家、作家,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江蘇無錫人。代表作品有:兩部的學術論著《談藝錄》《管錐編》,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短篇小說《人·獸·鬼》和長篇小說《圍城》。
盧梭: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代表作有《愛彌兒》《懺悔錄》等。
孫犁:河北省安平縣人,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少年時期便開始接觸五四新文學,作品集為《白洋淀紀事》,其中《荷花澱》等作品是廣為流傳的名篇。散文《黃鸝》蘊涵著深刻的哲理。
史鐵生:北京人,當代小說家。作品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合歡樹》。
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學家。著有《王子安集》。他和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滕王閣序》是其駢文代表作。
韓愈:字退之,也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師說》是其散文代表作。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學家。晚年居住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善用絕句形式諷詠時事。著有《樊川文集》。
蘇洵:字明允,別號老泉。北宋文學家。著有《嘉佑集》。與其子蘇軾、蘇轍並稱「三蘇」,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高二語文考試必考的知識點概括相關文章:
★ 高二語文期末復習重點知識歸納總結
★ 高二語文知識點總結歸納
★ 高二語文必背知識點總結知識點歸納
★ 高二語文常考知識點
★ 高考關於語文考試的知識點概括
★ 高二的語文基礎知識點介紹
★ 高二語文總復習知識點
★ 高二語文期中考試的復習知識點詳解
★ 高二語文上學期現代文常考知識點
★ 高二語文期末考試必考名句背誦
❺ 高二語文學考知識點
人生到處充滿著無數的道路,事業的路、學業的路、愛情的路,有崎嶇、有平坦、有狹窄、有寬闊,也許在人生中我們都只是一個過客,跟著千千萬萬的人向前走,不管是特立獨行,或是創造新路,我們都應該為自己的未來走出一條新的路來。我整理了 高二語文 學考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你!
高二語文學考知識點1
《李商隱詩兩首》課文題解
1、《錦瑟》
《錦瑟》或名無題,題目「錦瑟」是取句著兩字。瑟,中國原始的絲弦樂器之一,共有二十五根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
2、《馬嵬》:
天寶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亂爆發玄宗逃往四川,至馬嵬(陝西興坪),隨行將士不前,殺了楊國忠,並堅決要求處死楊貴妃。不得已令其自縊而死。史稱「馬嵬之變」。
《馬嵬(其二)》,是李商隱詠史詩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諷刺詩。詩作以李隆基(唐玄宗)、楊玉環(貴妃) 故事 為抒情對象,鋒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李商隱詩兩首》中心意思
1、《錦瑟》:
這首詩的主旨隱藏得很深,我認為是作者追憶心中思念的親人。眾說紛壇,莫衷一是,可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妨自己品味。
2、《馬嵬》:
啟發世人記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廢朝政,致使國家陷於動盪、人民飽受戰亂之苦的歷史悲劇。
《李商隱詩兩首》導讀
1、《錦瑟》:
這首詩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首難詩。自宋元以來,揣測紛紛,莫衷一是。首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第一句可以看作是詩人的痴人痴語,錦瑟五十弦,有什麼「無端」的?不過是為引出下句「一弦一柱思華年」。詩人撫琴,一弦一柱無不牽系著逝去的美好年華,繁多的絲弦,該記載著多少往事啊!懷念已逝的青春年華,往事千疊,應是愁腸百轉。頷聯和頸聯以 典故 和 傳說 ,抒寫了回憶往事所勾起的種.種情思,以庄生夢蝶喻往事如夢,以望帝啼鵑喻往事堪傷,以海珠盈淚喻往事足悲,以日照美玉喻往事如煙。這一幅幅畫面隱含著詩人往事不堪回首而又不由得不回首的復雜心理。尾聯收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與開端的「華年」相為呼應。這兩句是說: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憶才感到無窮嘆恨,就是在當時早已是令人不勝悵惘了。聯系詩人一生志不得伸,始終在被排擠、被冷落中掙扎的情況來看,多少大志與理想早已化為泡影,全詩的感傷情調還是不難理解的。
2、《馬嵬》:
此詩乃詠史之作。劉、余《集解》約系為涇原王幕之作。李、楊舊事至此已歷八十載,人們談笑之,詠嘆之,而立意或因人而異。商隱之前,有白氏《長恨歌》,陳氏《長恨歌傳》等名篇。舊注多以此詩為「諷刺唐玄宗」之作。實乃皮相之論。商隱此詩,意在感慨人生無常,富貴難安。這是人類生存中的兩個重要命題,即便貴為天子,亦難避免。所謂無常,一是無常態,二是難預料,三是難抗拒。這是永遠困惑著人類的生命主題,因而也是文學的永恆話題。此詩第一首隻有四句:「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傾國,玉輦何由過馬嵬?「就是講命運之難以抗拒,面對不期然而然的命運,君王也常常無可奈何。至於為什麼會發生變故?那實在是歷史學家和政治家更應關注的事情。北宋人范溫《潛溪詩眼》稱此詩「深穩健麗」,曰:「『海外……休』,語既親切高雅,故不用愁怨墜淚等字,而聞者為之深悲。『空聞……曉籌』,如親扈明皇,寫出當時物色意味也。『此日……牽牛』,益奇。義山詩後人但稱其巧麗,至與溫庭筠齊名,蓋俗學只見其皮膚,其高情遠意皆不識也。」此詩每聯皆以對比手法出之,而全詩則總括於有情人與無情世事的對比之中,從而凸現人生無常之意。
高二語文學考知識點2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 散文 (體裁),本文選自《朝花夕拾》。《社戲》選自《吶喊》,體裁是短篇小說。
2.《爸爸的花兒落了凈選自《城南舊事》,作者是台灣(地名)作家林海音。3.《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選自《普希金詩集》,作者是俄國詩人普希金,詩作有《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等。
4.《觀舞記》的作者是冰心,選自《冰心全集》。
5.《最後一課分是法國作家都德寫的一篇表現法國人民愛國思想的小說,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戰爭。
6.聞一多,詩人、學者、民主戰士(稱謂),著作收在《聞一多全集》。《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作者是現代詩人(稱謂)臧克家。
7.《鄧稼先》一文的作者是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楊振寧(人名),他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8.《木蘭詩》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木蘭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首膾炙人口的出色詩篇,是南北朝時北方民歌的傑作,是中國詩歌的一朵奇葩。《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被譽為樂府民歌中的「雙璧」。
9.《孫權勸學》選自《資治通鑒》,這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司馬光,字君實,北宋(朝代)文學家、史學家(稱謂)。
10.《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北宋(朝代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
11.《口技》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作者林嗣環,字鐵崖,清代人。《虞初新志》是清代張潮選編的一部筆記體小說,以敘寫故事為中心。
12.《誇父逐日》是一篇 神話故事 (體裁),選自《山海經·海外北經》。《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
《兩小兒辯日》是一則寓言。寓言是以假託的故事或擬人的手法說明某個道理或進行勸喻、諷刺的文學作品。
13.《狼》選自《聊齋志異》,作者是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淄川人,是我國的文學家。《聊齋志異》是我國的文學作品,是短篇小說集,共有491篇。「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
高二語文學考知識點3
1.小說三要素:A人物B情節C環境
2. 議論文 三要素:A論點B論據C論證
3.比喻三要素:A本體B喻體C喻詞
4. 記敘文 六要素(五W+H):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過how何果what
5.律詩四條件:A八句四聯(首頷頸尾)B偶尾同韻C中聯對偶D平聲合調
6.五種表達方式:A敘述B議論C抒情D說明E描寫
7.六種 說明文 說明 方法 :A舉例子B列數字C打比方(喻)D作比較E分類別F下定義
8.三種說明文說明結構:A總分 總結 構B總分結構C分總結構
9.三大說明文說明順序:A按時間順序B按空間順序C按邏輯順序
10.兩種基本議論文結構:
A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B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觀點
11.六種議論文論證方法:A舉例法B對比法C喻證法DE歸謬法F
12.八種主要修辭方法:A比喻B擬人C排比D誇張E反問F設問G反復H對偶(簡記為:喻擬排誇,二反設對)
13.四種人物描寫方法:A外貌描寫B語言描寫C動作描寫D心理描寫(簡記為:外語動心)
14.七種 短語 類型:A並列短語B偏正短語C主謂短語D動賓短語
E動補短語F介賓短語G的字短語(按功能劃分為七種)
A名詞性短語B動詞性短語C形容詞性短語(按詞性分三種)
15.六種 句子 成分:A主語B謂語C賓語D補語E定語F狀語
16.十二詞類(性):A名動形B數量代C副介連D助嘆擬
17.三種記敘方法(順序):A順敘B倒敘C插敘
18.三種省略號作用:A表引文內容省略B表列舉事項省略C表說話中斷延長
19.四種波折號作用:A表解釋說明前文B表後文跳躍轉折C表聲音中斷延長D表時地數起止
20.四種引號作用:A表引用實際內容B表諷刺反語C表特定稱謂D表著重強調
高二語文學考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2018高中學考語文必背知識點
★ 高二語文常考知識點
★ 2017高二語文會考知識點總結
★ 高二語文期末復習重點知識歸納總結
★ 高二語文必修知識點梳理
★ 高二年級語文知識點梳理
★ 高二語文期中考試的復習知識點詳解
★ 高二語文文言文考點整理
★ 高中語文學習知識點總結歸納
❻ 高二語文必背文言文和古詩有哪些
高二語文必背文言文和古詩有《蜀道難》、《琵琶行》、《師說》、《勸學》、《過秦論》等。
1、《蜀道難》是中國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代表詩作。此詩襲用樂府舊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像,藝術地再現了蜀道崢嶸、突兀、強悍、崎嶇等奇麗驚險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
2、《琵琶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長篇敘事詩。此詩通過對琵琶女高超彈奏技藝和她不幸經歷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生凋敝、人才埋沒等不合理現象,表達了詩人對她的深切同情,也抒發了詩人對自己無辜被貶的憤懣之情。
3、《師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篇議論文。文章闡說從師求學的道理,諷刺恥於相師的世態,教育了青年,起到轉變風氣的作用。文中列舉正反面的事例層層對比,反復論證。
4、《勸學》是戰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荀子創作的一篇論說文,是《荀子》一書的首篇。這篇文章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說了有關學習的問題,較為系統地體現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5、《過秦論》是賈誼政論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從各個方面分析秦王朝的過失,故名為《過秦論》。此文旨在總結秦速亡的歷史教訓,以作為漢王朝建立制度、鞏固統治的借鑒,是一組見解深刻而又極富藝術感染力的文章。
❼ 高二語文學哪些內容
高中語文必修一傳記選讀(選修)
高中語文必修二現代散文選讀(選修)
高中語文必修三現代詩歌選讀(選修)
高中語文必修四魯迅作品選讀(選修)
高中語文必修五中外戲劇名著選讀(選修)
《論語》《孟子》選讀(選修)新聞閱讀與寫作(選修)
史記選讀(選修)實用閱讀(選修)
唐詩宋詞選讀(選修)當代語言生活(選修)
唐宋八大家散文選讀(選修)語言規范與創新(選修)
《紅樓夢》選讀(選修)寫作(選修)
短篇小說選讀(選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