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言文字 > 語文考試成語題怎麼做

語文考試成語題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3-03-02 12:54:18

① 做語文卷子的答題技巧整理

歷屆中學語文試卷可以把它分為八塊,基礎知識題、科技文閱讀、文言文選擇題、文言文翻譯、詩歌鑒賞題、現代文閱讀、語言表達題和 作文 ,每一塊知識點,都有一定的做題 方法 和做題思路。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做語文卷子的答題技巧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語文卷子的答題技巧

選擇題

(一)(15分,每小題3分)

1.【字音辨析題】 答題技巧:常見字注音正確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會標錯音。

審清題干,用排除法是較好的方法。

2. 【字形辨析題】 答題技巧: 「形近而音」不同的別字。生僻字一般不會錯。平時多積累。

3.【詞語運用題】 憑語感去選擇自己認為的最佳答案,一般有兩種類型:

答題技巧:對詞義的理解,先拿你最會的詞語去排除,對詞語的運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應的信息,重點是使用場合上的搭配。注意採用排除的方法,將最容易辨析的詞語先排除,逐漸減少選項。

4. 【熟語(含 成語 )辨析題】答題技巧:

第一,逐字解釋熟語,運用成語結構特點把握成語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義;

第二,體會熟語的褒義貶義中性等感情色彩;

第三,要注意熟語使用范圍,搭配的對象;

第四,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信息。

第五,四個選項權衡比較,選出認為最符合要求的。

要正確理解熟語的整體意義,要注意語境的組合與搭配情況,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熟語越要注意陷阱。特別陌生的熟語往往是對的。

5. 【病句辨析題】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歧義)、不合邏輯。

答題技巧: 判斷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回憶以前做的常見病句的標志

做題思路通常是:檢查 句子 的主幹,是否缺成分→ → 推敲詞語運用,是否搭配 →→ 心裡默讀,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 綜合思考,是否符合 邏輯思維 ,——憑借語感。特別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①介詞「關於」「對於」「對」等開頭的句子,注意主語的殘缺。

②類似於「A」是「B」的句子,注意「A」「B」的協調,也可能是句式雜糅。

③動詞後有很長的修飾詞語,注意是否賓語殘缺。

④用"和""或"以及頓號連接的並列成分,注意歧義及內在邏輯順序是否失當以及意義的從屬關系。

⑤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雙面詞語,注意後半句是否與前半句協調。

⑥反問句及疑問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6.【標點符號題】 答題技巧:注意試卷中常考標點(頓號、引號、破折號、括弧、分號、問號)的使用,重點審查這類標點的使用正確性,逐一辨析排除。

7、【排序題(語言連貫題)的考查】答題技巧:先從語句形式方面考慮,要求話題一致,陳述對象一致,敘述角度一致,情調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與上下文思路保持連貫。還要注意語言音節上的和諧及押韻。再從語句內容方面考慮,在時間上、事理上注意先後順序。還要在上下語句中找到相對應的信息。語言風格要前後一致。

語段銜接,前瞻後顧,注意上下文主語的承接及邏輯的內在聯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題思路是:考查陳述對象(主語)是否一致→→ 話題是否一致→→ 前後句式是否一致→→ 情境是否吻合→→ 音節是否和諧等。

語文考試的答題技巧

1、重視預習,學會自學

課前必然要藉助注釋本身逐字逐句去翻譯,不要坐等老師來講解。預習時注意找出疑難字句提交課堂討論,向老師、同學請教。對重點字詞要進行歸類認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相當多的文言實詞是一詞多義、一詞多用的,我們要善於記憶、比力、歸納、整理,把「字詞」學「活」。可以本身製作一個「常用文言詞簡表」,列出「詞、詞類、意義、例句」幾個欄目,使知識系統化,提高學習效率。

2、遵循「字不離句」的原則

不管是實詞還是虛詞,其意義、用法總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顯示出來的,積累文言字詞不要死記硬背,而應結合「語境」去揣摩。但是只把串講一概當成解釋字義的按照,這種捨本逐末的方法也是十分有害的。例如「至於勸善規過足矣」一句,課文下面註解為「能夠做到規勸行好事,不可壞事就不壞了」。這僅是串大意,但學生常據此對號入座地去釋義,誤以為「至於=能夠做到」,「足=不壞」,這就脫離了字詞的既定意義,造成錯誤概念。其實「至於」和「足」不解釋也行。而若認為「勸=規勸」,就又脫離了具體語境,因為「規勸」與行善搭配不起來。這個「勸」就是「勸勉」的意思,與「勸學」的「勸」同義。對翻譯和字義的准確解釋不加區分,很容易違背理解字義詞義的基來源根基則。

3、牢牢記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種:判斷句、疑問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每種又有幾種差別形式,記住形式,便於識記和理解。例如,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消判斷詞『是』來表現,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 短語 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現法1)、「。。。。。。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現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必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2)、「。。。。。。,。。。。。。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紛歧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3)、「。。。。。。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後用「者」表現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4)、「。。。。。。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現加強必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現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力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斑斕者也。」(《戰國策·齊策》)(5)、無標記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記,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別的,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並非都不表現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很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後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必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4、提倡誦讀

語文教材 強調文言文的朗讀、背誦,通過多讀多背來掌握文言知識,理解文意,可培養語言感悟能力。文言文和現代文在語言形式上存在著必然的差異,文言文是以先秦白話為基礎形成的上古書面語言,和後來歷代作家仿古語言而寫成的作品,屬古漢語體系,這類 文章 跟現代文的主要區別在於語言上的差異。因此文言文學習的難點和重點,也在語言上。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詰屈聱牙;詞的通假、活用、古今異義,讓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特殊句式,跟現代漢語習慣更有所差別。所以只有多誦讀,才能培養古漢語語感,只有多誦讀,才能了解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的一脈相承的「血緣」關系,才能領悟文言文的至善至美。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更是一個「泱泱文章大國」,文言文中有許多為政、為人、為學的好文章,好觀點。還有大量的有生命力的詞語和句子,至今仍在延用。只有通過讀,尤其是誦讀,才能體味其特有的品味和意蘊。誦讀可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藉助注釋,粗讀課文。預習時完成粗讀任務。粗讀的首要任務是疏通文字,然後在此基礎上感知課文,從整體上初步駕馭課文結構。結合注釋,按照上下文讀兩三遍,對課文內容應該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讀中要畫出疑難詞句,以備在課堂上提交討論。

第二步,質疑、解難、細讀課文。通過課內細讀,要能准確地正音、正形、斷句,要解決粗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要對文章結構進行分析,要增進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第三步,深入領會,精讀課文。精讀時要力求讀出語氣、語調和節奏。通過精讀,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體會文章的情感,駕馭文章的特色。

第四步,鑒賞評價,熟讀課文。這一步主要靠同學們在課後主動進行。要熟讀成誦,要強化文言字詞的學習效果,深化對課文內容、結構的理解。要有意識地提高本身的文學鑒賞、評價能力。

誦讀時要做到:眼觀其義,口讀其聲,耳聽其言,腦思其義,把眼、口、耳、腦都動員起來。

語文答題技巧

一、基礎知識題

生字的字形和讀音,標點符號,成語,病句最需要背功。而這些題又最像「雞肋」,每一題的分數少看似「食之無肉」,而這些又是人人都能做對的題,本身若做不合錯誤心裡又不爽(是謂「棄之有味」)。對這些題,既不克不及花太多時間,又不克不及完全不睬會,建議跟著老師的進度,必然要相信你們的老師有足夠的能力在高考之前把你們都磨練成「語基大蝦」@_@

二、古文閱讀

早讀古文的課文時,最好用最大嗓門讀出來,最好能學著電視劇里搖頭晃腦的讀出些韻味來。要特別注意意群的停頓和語氣,強一點的人可以試著讀沒有斷句的原文。如果你能把每篇古文課文都讀到不看注釋就能表達古人想表達的意思的地步,那麼古文閱讀也就是小case啦。

三、詩歌賞析

詩歌賞析題無外乎問你詩歌的意思,詩句的修辭,特殊詞語在結構和內容上的作用。其實寫多了就會發現:詩歌題的答案來來回回就套用那幾個詞,什麼「化靜為動」啊,「寓情於景」啊,「情景交融」啊等等。只要把詩中出現的意象在腦海中再現,想像本身存在於阿誰場景中可能是什麼樣的感受和心理狀態,再把與本身的感受最接近的詞往上一套,答案就出來了。至於分數如何,那就要看你「串」詞的功夫了!

四、詩詞默寫

全文固然是要背D,但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抓主要矛盾重點背誦經典名句,把那幾個關鍵句中每個字的「模樣」記得牢牢的,基本上就不會出大問題啦。考試中出現一些比力生僻的詩詞的幾率是很小的。

五、現代文閱讀

這一塊包羅科技文和文藝文的閱讀。兩種類型的文章都要注意重點句。【所謂重點句就是在文章後面的題干(題支)內容相關的舉止。】科技文是要在與標題問題相關的重點句子上從微觀角度「扣字眼」;文藝文則是要在對文章有宏觀駕馭的基礎上挖掘句子的深層含義。當然,還需要通過訓練找語感。訓練最好找高考真題來訓練,做到一套壞標題問題比不做更加害人。答題時不要貪多,要做到「廢話不說,說則不錯」。

六、作文

引入編程原則:清晰第一,效率第二,把字寫好來。

要經常分段,以清眉目。

爭取把最後一個字放到本頁作文的最後一格上,這樣改卷老師既不會因要翻頁閱卷而抓狂,也不會讓他覺得你字數不足。

最好不要寫政治等敏感話題。

我的建議——寫歷史題材的文章。歷史題材既可以「以古諷今,針砭時弊」,又顯得文章有深度。

熟悉一兩段歷史或一兩個特定人物的一生,無論是什麼話題的文章都可以用裡面的 故事 來套。

提高學習的效率方法

經驗 一:

1、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所有的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四十分鍾就可以完成了。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鬆神經的好辦法,那麼你盡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後全身放鬆地聽一刻鍾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個晚上都復習同一門功課。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每晚安排復習兩三門功課,情況要好多了。

經驗二: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

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勞逸結合。學習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頭腦,所以適當的休息,不僅僅是有好處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項學習效率的基礎。

那麼上課時的聽課效率如何提高呢?

課前要有一定的預習,這是必要的,不過預習比較粗略,無非是走馬觀花地看一下課本,這樣課本上講的內容、重點大致在心裡有個譜了,聽起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預習時,不必搞得太細,如果過細一是浪費時間,二是上課時未免會有些鬆懈,有時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東西。

上課期間還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老師講有些很熟悉的東西時,可以適當地放鬆一下。

另外,記筆記有時也會妨礙課堂聽課效率,有時一節課就忙著抄筆記了,這樣做,有時會忽略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但這並不等於說可以不抄筆記,不抄筆記是不行的,人人都會遺忘,有了筆記,復習時才有基礎,有時老師講得很多,在黑板上記得也很多,但並不需要全記,要記一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題與典型解法,這些才是真正有價值去記的東西。否則見啥記啥,勢必影響課上聽課的效率,得不償失。除了十分重要的內容以外,課堂上不必記很詳細的筆記。如果課堂上忙於記筆記,聽課的效率一定不高,況且你也不能保證課後一定會去看筆記。課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應當是把老師的講課消化吸收,適當做一些簡要的筆記。

經驗三:

學習效率是決定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自己學習效率呢?

一、要自信。很多的科學研究都證明,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數人並沒有有效地開發這種潛力,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何時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這種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種必勝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擺脫失敗的陰影。相反,一個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會一事無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遠的自卑之中。

二、學會用心。要自信。選「好題」,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分門別類。


做語文卷子的答題技巧整理相關文章:

★ 做語文卷子的答題技巧方法

★ 做語文卷子的答題技巧閱讀題

★ 做語文卷子的答題技巧

★ 語文考試有哪些答題技巧,萬能答題方法

★ 高考語文答題技巧大全

★ 中考語文答題的8個技巧整理

★ 高考語文答題技巧及方法總結

★ 考生必備:語文閱讀的答題技巧

★ 高中語文卷子的答題技巧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② 做高中語文的成語題,有什麼方法,除了記……

學習、積累成語是為了使用。近幾年高考試卷「正確使用詞語」的考查中,重在考查成語的理解和運用。現將高考成語類試題的一些解題思路與方法整理歸納如下:
一、要切實理解成語的整體意義,不要望文生義。從成語的來源看,有的來自歷史故事、有的來自古詩文,是根據這些故事或古詩文的內容掐頭去尾抽象概括出來的精髓,它包含著深刻的思想意義和教育意義。對這些成語我們絕不能簡單地照字面意思作望文生義的理解。例如:
1.鑿壁偷光——不能把它解釋為:小偷挖牆入室,把別人的東西偷得乾乾凈凈。如這樣理解就大錯而特錯了。而它的實際意思是:鑿開牆壁,藉助鄰居的燈光讀書。此成語出自《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後來就用「鑿壁偷光」來形容勤學苦讀。
2.文不加點——有的同學把它解釋為:寫文章不加標點。如果這樣按今天
常用的字面義,對「點」字進行望文生義地理解,是會貽笑大方的。而成語的實際意思是:指寫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此成語出自《文選·禰衡<鸚鵡賦>序》:「衡因為賦,筆不停綴,文不加點。」
——此類容易望文生義的常見成語還有:差強人意、不刊之論、不易之論、首當其沖、萬人空巷、目無全牛、久假不歸、為之側目、從井救人、不贊一詞、口血未乾、明日黃花、目不窺園、再作馮婦、七月流火、述而不作、登高自卑、尾大不掉、河魚之患、不忘溝壑、悼心失圖、南州冠冕、一定不易、具體而微等。
二、要切實把握成語的結構特徵,不要肢解成語含義。
成語為固定短語,在結構上已凝固成形,一般不能任意變動詞序;其意義構成並非簡單相加,更不能胡亂、隨意地理解。我們應該根據其結構特徵來理解掌握。例如:
3.不學無術——從結構上看,它是由兩個動賓構成的並列結構,而不是主謂結構。此成語理解的難點在「學」、「術」二字上:學,是名詞「學識」、「學問」,並不是動詞「學習」;術,是「技術」、「本領」。因其是並列結構,根據古漢語行文對舉、意義互訓的特點,此成語可以理解為:沒有學問,因而沒有好辦法。或沒有學問,沒有本領。如果將其看作主謂結構,像個別同學理解的「不學習,就不會做算術題」或「不學習,就沒有法術」那就大錯而特錯了。
4.一衣帶水——有個同學為了表明自己遵守紀律、時間觀念強,在作文中寫道:「星期三,我一看時間不早了,盡管剛洗過的襯衫一衣帶水、沒有晾乾,可我還是穿上它一口氣跑到了學校。」顯然,這是因對成語「一衣帶水」錯誤的理解而導致地錯誤運用(如果說在此句中還勉強能講得通話,那也絕不是成語意義了)。這個同學把「一衣帶水」看作主謂結構,理解成「一件衣服還帶著水」;而實際上「一衣帶水」是偏正結構:「一」是用來修飾「衣帶」和「水」的,成語本身是個不含比喻詞的比喻,指像一條衣帶那樣窄的水,形容很窄水面的間隔。如我們常說「中日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用的就是這個意思。
——此類因結構而容易誤解的常用成語還有:樹之風聲、離群索居、智盡能索、黨同伐異、狗尾續貂、窮形盡相、高山景行、河山帶礪、相去無幾、指手畫腳、乘堅策肥、災梨禍棗、乾柴烈火、南面百城、齊家治國、樹之風聲、發短心長、平原十日、危言危行等。
三、要切實把握成語的適用范圍,不要界限不清。
作為固定短語的成語,有一些具有特定的使用范圍,它們只此非彼、只能用於適合它的范圍。運用時必須遵循這些限制,否則就會鬧出笑話。例如:
5.雨後春筍——成語例句:「幾乎所有造化假者都是這樣,隨便找幾間房子、拉上幾個人就開始生產,於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廠就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了。」「雨後春筍」,詞典解釋為:大雨過後,春筍旺盛地長出來。比喻新生事物(特別是順應社會潮流的事物)的大量涌現和蓬勃發展。適用於值得贊揚的新好事物方面。而此處用來形容造化假的垃圾食品廠,顯然與其適應的范圍合。
6.有口皆碑——成語例句:「整改不光是說在口頭上,更要落實到行動上,相信到下一次群眾評議的時候,大家對機關作風的變化一定都有口皆碑。」很明顯,句中的「有口皆碑」犯了范圍不明的錯誤:碑,記功碑。成語意思是說: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記功碑。比喻突出的好人好事,受到眾人的一致頌揚。此成語是常常用來形容對人已有的事跡成就的交口稱贊的,而例句卻用來形容將來的「機關作風的變化」,顯然不妥,這是成語運用中的范圍失當。
——此類容易范圍界限不清的常見成語的還是:美輪美奐(僅限於高大建築物)、登堂入室、干雲蔽日、狗彘不食(限於品格方面)、七手八腳、相濡以沫(限於困境)、天倫之樂(限於家人)、下車伊始(限於官員到任)、反戈一擊(限於同夥、內部)、禍起蕭牆、如坐春風等。
四、要切實把握成語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貶失當。
有些成語在長期的使用中已著上鮮明的感情色彩,只有注意它與全句內容的和諧一致,才能准備地表情達意。否則,褒貶不分,或者褒詞貶用、貶詞褒用都是會影響意義的表達。例如:
7.無所不為——成語例句:「這些年輕的科學家決心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無所不為」,詞典解釋為:為,做、干。沒有不做的事。指什麼壞事都幹得出來。可見是個貶義詞。而例句是在贊揚科學家的不畏艱難險阻、勇於探索的精神,很明顯,用在這里是語境不合、褒貶失當。
8.趨之若鶩——成語例句:「齊白石畫展在美術館開幕了,國畫研究院的畫家競相觀摩,藝術愛好者也趨之若鶩。」這也是個因沒有把握好成語的感情色彩而錯用的例子:「趨之若鶩」,詞典解釋為:「趨,奔赴、歸附;鶩,鴨子。像鴨子一樣成群地爭先恐後地跑去。比喻成群的爭著去。多含貶義。」如此,用在「藝術愛好者」身上顯然不恰當。
——此類容易褒貶失當的常見成語還有:始作俑者、彈冠相慶、心勞日拙、侃侃而談、重整旗鼓、卷土重來、耿耿於懷、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當場出彩、推波助瀾、搖身一變、處心積慮、一意孤行、居心叵測、朋比為奸、欺世盜名、擢發可數等。
五、要切實把握成語語義的大小程度,不要輕重失度。
有些成語的適用范圍有大有小,其蘊含的意義也有輕重的程度之別,使用時需根據語境做恰當的選擇,小詞大用或大詞小用都是不妥的。例如:
9.罄竹難書——有個同學在日記中寫道:「我的同桌上學好遲到、上課愛說話、考試喜歡抄襲、又經常搞惡作劇嚇唬女同學……總之,是個磬竹難書的壞孩子,我很討厭他。」此句明顯犯了用詞語意輕重打當的錯誤。「罄竹難書」,詞典解釋為:「罄,盡;竹,古代寫字的竹簡;書,寫。意思是用盡終南山的竹子也寫不完他的罪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 例句中的「我」,雖然列舉了同桌很多很多毛病,但「毛病」絕不能等同「罪行」,用「罄竹難書」來形容語義程度過重,顯然是錯誤的。
10.浩浩盪盪——在學生的作文里看到:「上課——自習——自習——上課,這兩天實在把我們憋壞了;當聽老師說派我們小組去打掃衛生,組長很快就准備好了工具,然後帶領我們三個浩浩盪盪地開進分擔區。」「浩浩盪盪」,本指水勢廣闊浩大。後來形容規模很大,氣勢雄壯。例句中「組長」、「我們三個」,一共才四人,雖然非常高興、喜歡前往,但充其量能有多大規模的氣勢和陣容?顯而易見,也是犯了大詞小用的錯誤。
——此類容易犯輕重失當毛病的常用成語還有:無惡不作、不共戴天、慘絕人寰、恪守不渝、高山仰止、幡然悔悟、風聲鶴唳、風雨飄搖、休養生息、江河日下、轟轟烈烈等。
六、要切實把握成語的一詞多義現象,不要「一概而論」。
一般說來,一個成語只有一個義項。我們只要掌握了這個義項,讀書理解、交際運用就不會出錯。但這僅僅是「一般說來」,實際上有的成語不僅一個義項,在流傳使用中它除了適用於一般語境的常用義項外,還派生出適合於特殊語境的非常用義項,有的甚至三四個之多,如果不了解這一點,特別是拘泥於思維定勢,就會先入為主、以對為錯。
11.燈紅酒綠——成語例句:「每當夜幕降臨時,飯店裡燈紅酒綠,非常熱鬧。」「燈紅酒綠」既可以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是貶義詞;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娛樂場所夜晚的繁華景象,是褒義詞。這是個典型的兩用語境成語,例句無疑是正確的。但大多數考生,只注意到前種用法,誤以為使用不當而判錯。
12.拭目以待——此成語1998年全國高考試題考查過,其例句是:「北京大學『五四劇社』為百年校慶排練的話劇《蔡元培》是否會以全新的風格出現在舞台上,大家拭目以待。」「拭目以待」的語義一是形容期望十分殷切或確信某件事情的出現,二是表示要等著瞧。高考題,就是取第二個義項,是正確的;但多數考生只知其一,因而必然導致誤判。
——此類多義成語非常多。常見兩個義項有:數米而炊、貪多務得、粗枝大葉、狗尾續貂、按圖索驥、暗渡陳倉、不絕如縷、暴虎馮河、布衣之交、閉門造車、斷線風箏、習蛾投火、間不容發、空中樓閣、誇父逐日、龍飛鳳舞、十羊九牧、胸有成竹、木人石心、淋漓盡致等。常見的三四個義項成語有:暗中摸索、不衫不履、楚楚可憐、大模大樣、獨來獨往、海闊天空、海枯石爛、苗而不秀、來者不拒、兩袖清風、末路之難、昏天黑地、一日千里、沒頭沒腦、東塗西抹、殘山剩水、寸草不留等。
七、要切實把握成語的謙敬意義,不要主客顛倒。
成語是語言的化石,它沉積著諸多的文化現象。有些表現為謙詞、有些表現為敬詞。謙詞要用於自己,而敬詞只能用於他人。如果分辨不清楚,就會出現主客顛倒、對象失當的使用錯誤。例如:
13.拋磚引玉——先請看下面的句子:「今天的座談會開得很成功,我非常感謝大家都能拋磚引玉、各抒己見,既對我們過去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又對未來工作提出前瞻性的切實可行的意見。」「拋磚引玉」,詞典解釋為: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自己先發表粗淺的意見或文章,目的在於引出別人的高見或佳作,表示謙虛。可見,「拋磚引玉」是謙詞,只能用於己方,而此處是陳述「大家」、用於他方,顯然是錯的。
14.鼎力相助——再看下面的句子:「我說親愛的老王同志,這事你就放心去做好了,到時候有我們幾人鼎力相助,不能完成不了任務?」「鼎力相助」,詞典解釋為:鼎力,大力;是敬詞。整個成語意思是:希望或感激別人的大力幫助。只能用於請托或感激別人,不能用於自己。而例句中「我們幾人鼎力相助」,用於己方,顯然是錯誤的。
——此類表謙、敬意義的常用成語還有:蓬蓽生輝、大筆如椽、敬謝不敏、敝帚自珍、高風亮節、高抬貴手、公門桃李、恭敬不如從命、大方之家、忝列門牆、芻蕘之議等。
八、要切實把握成語的語法特徵,不要濫加功能。
一些成語,雖然它作為一個固定的短語,其使用位置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但不是所有成語都可以任意來做句子的某個成份,有的只能做謂語或定語,有的雖然是動詞性的,但卻不能帶賓語。這些,我們必須清楚。例如:
15.肝膽相照——請看下面句子:「假如我們的作家肯肝膽相照地和人民打成一片,那麼一定會寫好的作品。」「肝膽相照」,詞典解釋為:肝膽,比喻真誠的心意。指對人忠誠,以真心相見。無疑,用在這里是符合語境的。但它只能做謂語或定語,可以說「我有一個肝膽相照的朋友」、「作家要和人民肝膽相照」,但不能做狀語說「作家肯肝膽相照地和人民打成一片」。
16.妄自菲薄——請看下面的句子:「我們不應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績,也不應輕易滿足自己的成就。」「妄自菲薄」,詞典解釋為:妄,胡亂;菲薄,小乍、輕視。指毫無根據地看輕自己或自輕自賤。無疑,此成語用在這里也是符合語境的,但它屬於不及物性的自動詞,不能帶賓語。說「我們不應妄自菲薄」可以,說「我們不應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績」就不符合語言習慣了。
——此類語法功能特別的成語還有:漠不關心(不能帶賓語)、大名鼎鼎(只能做定語,不能做謂語)、赫赫有名(能做定語、謂語)、求全責備(不能帶賓語)、正襟危坐(不能帶補語)、津津有味(只能做「吃」、「讀」的補語)、載歌載舞(不能做補語)等。
九、要把握成語的句式特徵,不要然、否不分。
成語大都源於古代詩文,有一些成語還明顯地帶其初始語境的特點。所以一些「出身」於否定句式中成語,只能用於否定句中,而不能用在肯定的句子里。例如:
17.一蹴而就——請看下面的句子:「11月3日,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工程捷報飛傳,上下游圍堰合龍工作一蹴而就,順利實現了大江截流,滔滔江水馴服地沿著明渠奔流東去」。「一蹴而就」,詞典解釋為:蹴,踏;就,成功。踏一腳就成功,形容做事輕而易舉。但此成語只能用於否定句式,如「航天夢想的實現是不能一蹴而就的。」
18.望其項背—成語例句:「成都五牛俱樂部一二三線球隊請的教練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國人,其雄厚的實力令其他甲B隊望其項背。」「望其項背」,其意思是指:趕得上或比得上。而此語境需要的是「難以望其項背」或「無法望其項背」,可見此成語只適合於表否定的語境。
——此類具有特殊句式的常用成語還有:等量齊觀(限於否定句)、同日而語(限於否定句)、相提並論(限於否定句)、等閑視之(限於否定句)、無時無刻(限於否定句)、妄自菲薄(限於否定句)、一概而論(限於否定句)、萬應靈丹(限於否定句)等。
十、要切實把握成語的內涵外延,不要使成分贅余。
有些成語在運用中雖然很適合於句子的語境,但與句子中某些詞語的意義重復,成份贅余。這樣,這個成語的使用也是錯誤的了。例如:
19.貽笑大方——請看下面的句子:「這所中學雖然為省級重點,但一些學生的語文水平實在低劣,傳揚出去,准會被人貽笑大方,影響學校的聲譽。」「貽笑大方」,詞典解釋為:大方,即大方之家,識見廣博的人,後泛指有專長的人;整個成語表示「被內行的人笑話」。成語本身就包含著「被動」,前面再加上「被人」,就純屬多餘,這便造成了成份贅余。
20.遍體鱗傷——請看下面的句子:「江雪琴真不愧為黨的好女兒,雖然她已被敵人打得渾身遍體鱗傷,但仍然堅貞不屈,英勇地與敵人做斗爭。」「遍體鱗傷」,詞典解釋為:滿身的傷痕像魚鱗一樣密。形容傷勢非常重。成語本身含有「滿身」、「整個身體」的意思,而前面再加上「渾身」字樣,語義明顯重復,導致了成份的贅余。
——此類易使成份贅余的常用成語還有:(渾身)體無完膚、忍俊不禁(地笑了)、(人民)生靈塗炭、(自己)妄自菲薄、(每天)日新月異、虛懷若谷(的胸懷)、惴惴不安(的心情)、(生活)安居樂業、(講得)津津樂道、真知灼見(的意見)、三令五申(地強調)、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淚)、難言之隱(的苦衷)、(各種)形形色色、(眾多)莘莘學子、(心裡)無動於衷、(目前的)當務之急、(顯得)相形見絀、(一場)南柯一夢、(好像)如芒在背等。
十一、要切實把握成語的特指對象,不要張冠李戴。
有一類源於古代詩文或歷典故的成語,其適用對象只能特指用於某人、某事,不能移作他用。運用它們時,在年齡、性別、對象等方面都有特定的限制,盡管語言發展演變到今天,我們也必須遵循這個限制。例如:
21.豆蔻年華——豆蔻,植物名。因唐代杜牧《贈別》詩有「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稍頭二月初」名句,句中把十三四歲的少女比作豆蔻,人們覺得此喻新穎、美妙,突出了少女的清淳淡雅、活潑脫俗,便抽象、凝練出「豆蔻」再加上「年華」為「豆蔻年華」四字,來特指十三四歲的少女。因而,此成語的對象是特指的:必須是女性,必須是十三四歲,否則即錯。
22.舉案齊眉——請看下面句子:「我跟大壯是同桌,他人雖然憨厚老實、拙於言辭,但頭腦非常聰明且積極上進,每次考試不是他第一,就是我奪冠,我倆總是你追我趕、不相上下。我很慶幸在中學時能有這樣一個互敬互助、舉案齊眉的好同學。」「舉案齊眉」,詞典解釋為:案,古時有腳的托盤。漢代梁鴻的妻子給他送飯時,總是把端飯的盤子舉得高高的。後泛用以形容夫妻相敬。可見,此成語只能用於夫妻之間,對象是特指的,同學間如此運用,鬧出了笑話。
——此類具有特指對象的常用成語還有:藕斷絲連、青枚竹馬、秦晉之好、破鏡重圓、汗牛充棟、詠絮之才、巾幗英雄、掃眉才子、徐娘半老、高陽公子、膏粱子弟、紅顏薄命、百歲之好、並蒂芙蓉、乘龍快婿、勞燕分飛、母難之日、弄璋之喜、無腸公子等。
十二、要切實把握成語的邏輯范疇,不要自相矛盾。
有些成語的內涵具有特定邏輯范圍,詞義反映出的數量的多寡、事理的先後、所屬的范圍、情態程度的大小,都有著一定的特指。如果不把握好這個意義范疇,就會因與上(或下)文相忤逆而自相矛盾。例如:
23.談笑自若——成語例句:「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們或坐在樹下談笑自若,或坐在船上叩舷高歌,或立於小石橋上對月凝思。」「談笑自若」,詞典解釋為:自若,跟平常一樣。指在不平常的情況下,有說有笑,同平常一樣。很明顯,坐下月夜的樹下,屬於比較平常的情況、平常的環境。而成語「談笑自若」是指在不平常的情況下,這就因成語的范圍不當而犯語義自相矛盾的錯誤。
24.巧奪天工——成語例句:「翹首西望,海面托著的就是披著銀發的蒼山。蒼山如屏,洱海如鏡,真是巧奪天工。」「巧奪天工」,詞典解釋為:人工有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巧妙。很明顯,成語的意義范圍所屬是「人工」,即人文景觀方面;而上文卻是描述「如屏的蒼山」、「如鏡的洱海」,屬於自然景觀范疇,如此做「真是巧奪天工」的總結判斷,實在是自相矛盾。

閱讀全文

與語文考試成語題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38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03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49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41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83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0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98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0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8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22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54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8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9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4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36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4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2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85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56